Ⅰ 容自來是歷史人物嗎
不是,歷史上沒有這個人,是《解密》小說中虛構出來的
容自來 (約翰·黎黎,N大學創史人)
1873年乘烏篷船離開銅鎮去西洋拜師求學的那個人,是江南有名的大鹽商容氏家族的第七代傳人中的最小,名叫容自來,到了西洋後,改名叫約翰·黎黎。後來的人都說,容家人身上世襲的潮濕的鹽鹼味就是從這個小子手頭開始剝落變味的,變成了乾爽清潔的書香味,還有一腔救國愛國的君子意氣。這當然跟他的西洋之行是分不開的。但容家人當初推舉他去西洋求學的根本目的,不是想要他來改變家族的味道,而僅僅是為了給容家老奶奶多一個延長壽命的手段。老奶奶年輕時是一把生兒育女的好手,幾十年間給容家添了九男七女,而且個個長大成人,事業有成,為容家的興旺發達立下了汗馬功勞,也為她在容家無上的地位奠定了堅實基礎。她的壽命因為兒孫們的擁戴而被一再延長,但活得並不輕松,尤其是在夜裡,各種紛繁復雜的夢常常糾纏得她像小姑娘一樣驚聲怪叫,到了大白天還心有餘悸的。噩夢折磨著她,滿堂的兒孫和成堆的白花花的銀子成了她噩夢里的裝卸物,芳香的燭火時常被她尖厲的叫聲驚得顫顫悠悠。每天早上,容家大宅院里總會請進一兩個前來給老人家釋夢的智識人士,時間長了,彼此間的水平高低也顯山露水出來了。
在眾多釋夢者中,老奶奶最信服一個剛從西洋漂泊到銅鎮的小年輕。他不但能正確無誤地釋讀出老人家夢中經歷的各種明證暗示,有時候還能預見,甚至重新設置老人夢中的人物是非。只是年輕輕的樣子似乎決定他的功夫也是輕飄飄的,用老人們的話說:嘴上沒毛,辦事不牢。相比,釋夢的功夫還算到門,但易夢之術疏漏頗多,行使起來有點鬼畫符的意思,撞對就對了,撞不對就撞不對了。具體說,對前半夜的夢還能勉強應付,對後半夜的夢,包括夢中之夢,簡直束手無策。他自己也說,他沒專門向老祖父學習這門技術,只是靠耳聞目睹有意無意地學了一點,學得業余,水平也是業余的。老奶奶打開一面假牆,露出一牆壁的銀子,懇求他把老祖父請來,得到的回答是不可能的。因為,一方面他祖父有足夠的錢財,對金銀財寶早已不感興趣,二方面他祖父也是一把高壽,遠渡重洋的事情想一想都可能把他嚇死。不過,西洋人還是給老奶奶指明了一條行得通的路走,就是:派人專程去學。
在真人不能屈尊親臨的情況之下,這幾乎是惟一的出路。
接下來的工作就是在浩盪的子孫中物色一個理想的人選。這個人必須達到兩個要求:一個是對老人孝順百般,願意為之赴湯蹈火;二個是聰慧好學,有可能在短時間內把復雜的釋夢和易夢之術學到家,並運用自如。在經過再三篩選後,20歲的小孫子容自來有點勝人一籌的意思。就這樣,容自來懷里揣著西洋人寫給祖父的引薦信,肩頭挑著老奶奶延年益壽的重任,日夜兼程,開始了漂洋過海、拜師求學的歲月。一個月後的一個暴風雨之夜,容自來搭乘的鐵輪還在大西洋上顛簸,老奶奶卻在夢中看見鐵輪被颶風吞入海底,小孫子葬身魚腹,令夢中的老人家傷心氣絕,並由夢中的氣絕引發了真正的氣絕,使老人一夢不醒,見了閻王爺。旅途是艱辛而漫長的,當容自來站在釋夢大師前,誠懇地向他遞上引薦信的同時,大師轉交給他一封信,信上報的就是老奶奶去世的噩耗。和人相比,信走的總是捷徑,捷足先登也是情理中的事。
耄耋之年的大師看遠來的異域人,目光像兩枝利箭,足以把飛鳥擊落,似乎很願意在傳教的末路途中收受這個異域人為徒。但後者想的是,既然奶奶已死,學得功夫也是枉然,所以只是領了情,心裡是准備擇日就走的。可就在等待走的期間,他在大師所在的校園里結識了一位同鄉,同鄉帶他聽了幾堂課,他走的意圖就沒了,因為他發現這里值得他學的東西有很多。他留下來,和同鄉一道,白天跟一個斯拉夫人和一個土耳其人學習幾何學、算術和方程式,到晚上又在一位巴赫的隔代弟子門下旁聽音樂。因為學得痴心,時間過得飛快,當他意識到自己該回家時,已有七個春秋如風一般飄走。1880年淺秋時節,容自來隨異國的幾十筐剛下樹的葡萄一道踏上了返鄉之途,到家已是天寒地凍,葡萄都已經在船艙里釀成成桶的酒了。
用銅鎮人的話說,七年時間里容家什麼都沒變,容家還是容家,鹽商還是鹽商,人丁興旺還是人丁興旺,財源滾滾還是財源滾滾。惟一變的是他這個西洋歸來的小兒子——如今也不小了,他不但多了一個莫名其妙的姓氏:黎黎,約翰·黎黎,而且,還多了不少古怪的毛病,比如頭上的辮子沒了,身上的長袍變成了馬甲,喜歡喝血一樣紅的酒,說的話里時常夾雜著鳥一樣的語言,等等。更古怪的是他居然聞不得鹽鹼味,到了碼頭上,或者在鋪子上,聞了撲鼻的鹽鹼味就會干嘔,有時候還嘔出黃水來。鹽商的後代聞不得鹽味,這就是出奇的怪了,跟人見不得人一樣的怪。雖然容自來說得清這是為什麼——因為他在大西洋上漂泊的日子裡,幾度受挫落水,被咸死人的海水嗆得死去活來,痛苦的記號早已深刻在骨頭上,以致後來他在海上航行不得不往嘴巴里塞上一把茶葉,才能勉強熬挺過去。但是,說得清歸說得清,行不行得通又是一回事。聞不得鹽鹼味怎麼能子承父業?總不能老是在嘴巴含著一把茶葉做老闆啊。
事情確實變得不大好辦。
好在他出去求學前,老奶奶有過一個說法,說是等他學成回來,藏在牆壁里的銀子就是他一片孝心的賞金。後來,他正是靠這筆銀子立了業,上省城C市去辦了一所像模像樣的學堂,冠名為黎黎數學堂。
這就是後來一度赫赫有名的N大學的最早。
Ⅱ 歷史學家進,名詞解釋!!!
阿維農之囚:在路易九世時期(1226——1230年),國王實行司法、貨幣和軍事改革,促進了經濟統一與中央政府權力的加強。到腓力四世時期(1285——1314年),王權繼續加強。腓力四世為奪取附屬的城市伊蘭得爾,推行戰爭政策,經常感到財政困難,他便向法國教士徵收捐稅,因此和教廷發生沖突。教皇卜尼法斯八世在政教斗爭激烈時死去,新教皇克力門五世是在法國國王直接壓力下當選的。教廷從這時候遷到了法國阿維農城,總共住了七十年(1308——1378年),史稱「阿維農之囚」。
采邑制:是中世紀在西歐實施的一種土地佔有制度。最初是查理.馬特在擔任法蘭克王國宮相時(735年左右)實施的,將土地及當地農民一起作為采邑制分封給有功勞的人,以服騎兵役為條件,供終身享用,但是不能世襲。采邑制這種形式對於提高國家的戰鬥力很有幫助,而且通過采邑制逐漸形成了一種封建等級制度.
德謨:德謨克利特(約公元前160年~約公元前370年),古希臘唯物主義者,在原子論的發展方面佔有重要地位的哲學家。據考證,他的著作幾乎涉及人類知識的一切部門,但傳於今世的僅有幾百個片段。
種姓制度:以印度為主的南亞各國印度教居民中存在的一種彼此嚴格區分的社會等級或集團制度。梵語為瓦爾納,意為色、種、質。中國古代的漢譯佛經或旅印高僧的著作中,稱為種姓或族姓。現在已逐漸廢除。但在一些民族中依然存在。
五功:又稱五善功,伊斯蘭教五項基本功課的總稱。也稱「五樁天命」、「五常」。阿拉伯語「艾爾卡恩·赫姆塞」的意譯,伊斯蘭教法規定「五功」是穆斯林必須履行的神聖義務和功修制度,它是基本信仰付之實踐的基石,旨在維系、堅定穆斯林的宗教信仰和宗教感情,表達對安拉的虔信和敬畏,通過功修達到認主歸一。
軍事民主制:指古希臘荷馬時代(英雄時代)部落及其聯盟的組織機構。包括有 議事會,由氏族長老組成;人民大會,由氏族成年男子組成;其軍事首長,即「巴塞勒斯」,尚不享有階級社會中國王的權力。古羅馬人、日耳曼人、斯基泰人等,一般均經歷過軍事民主制,歷史學上有時也用以指原始社會向階級社會過渡的一個階段。
漢莫拉比法典:古巴比倫王國第六代王漢謨拉比,約在公元前1792—前1750年在位,因統一兩河流域與頒行法典的歷史活動而著稱。對內推行緩和階級矛盾、加強王權和發展經濟措施,抑制債務奴隸制,使其在長期對外用兵中有相對穩定的後方,促成國家繁榮,巴比倫城變為西亞最大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查士丁尼法典:公元526年2月13日,查士丁尼大帝頒布一項敕令,任命特裡布尼厄斯組織一個由10名法學家組成的委員會,主席由「聖宮廷」的前司法長官約翰擔任。委員會有權力用現存的所有資料,並可加以增刪、修訂,隨後把這些敕令分別標上發布皇帝的名號,以及施行的對象與日期,再按內容分類,按時間先後排列。這部《敕法匯集》在公元529年頒布施行,也就是著名的《查士丁尼法典》。534年《查士丁尼法典》修改後再度頒布。《查士丁尼法典》明確宣布皇權無限,維護教會利益,鞏固奴隸主的統治地位;法典要求「人人都應安分守法」,否則,要依法給予嚴厲制裁;法典還特別強調奴隸必須聽命他的主人的安排,不許有任何反抗,以此達到鞏固皇權的目的,並運用這個法典來為其挽救奴隸制的統治服務。《查士丁尼法典》雖然保留了奴隸法,但取消了父母可以把子女賣為奴隸以補償自己對他人冒犯這一部分;法典肯定了婦女繼承遺產的權利;法典強調了基督教的思想統治,確立了君權神授的原則,並詳細規定了基督教生活的各個方面,強調了對異教徒的強行改信基督教和鎮壓的政策,甚至規定了教堂和修道院的規模和生活規則,強化了對隸農的統治;法典也用許多條文嚴格規定了奴隸與隸農必須無條件地服從他的主人,對不服從者處以重罰乃至死刑,只是由於隸農的反抗斗爭才不得不寫上釋放奴隸的條文。
四大文明古國的起源:古埃及,古印度,古中國,古巴比倫,古埃及文明是指在尼羅河第一瀑布至三角洲地區,時間斷限為公元前5000年的塔薩文化到公元641年阿拉伯人征服埃及的歷史。
古印度文明是公元前二十五世紀至公元五世紀古代印度的文化
古巴比倫文明是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2250年是兩河文明的鼎盛時期
古中國文明是夏朝(約為前2070年—約前1600年),中國史書記載的第一個朝代。
世界上最早出現文明的地方有五個,也就是:埃及尼羅河第一瀑布至三角洲地區,美索不達米亞,印度河流域,黃河流域,以及希臘的克里特島。其中最早的是埃及和美索不達米亞
巴比倫王國:又稱古巴比倫王國。古代兩河流域的奴隸制國家。約公元前1894年,閃米特人的一支阿摩利人占據幼發拉底河中游東岸的巴比倫城後建立。在第六代國王漢謨拉比在位時(約前1792-前1750),征服兩河流域中南部地區(後稱巴比倫尼亞),勢力強盛,曾頒布《漢謨拉比法典》。前1595年被赫梯王國所滅。
丕平獻土:公元7世紀至8世紀上半期,在義大利半島上存在東羅馬帝國的、倫巴德的和教皇的三種勢力。751年,倫巴德入攻陷中東羅馬帝國控制的義大利拉文那總督區,直接威脅教皇統治的羅馬公國。此時,東羅馬帝國的注意力集中於東方,且遠離羅馬,無力為教皇提供保護。於是,教皇便不得不在「蠻族」國家中尋求支持力量,他轉向了當時比較強大的法蘭克王國,要求與法蘭克王國結成政治和宗教聯盟。公元754年,倫巴德人入侵羅馬,威脅到教皇領地,教皇親往法蘭克,向丕平求援。丕平出迎教皇於龐帝翁,讓教皇乘馬,自己徒步行走,教皇賜給丕平以「羅馬貴族」的頭銜,使加洛林王朝的君主成為羅馬教皇的武力支持者。公元756年6月,法蘭克王丕平應教皇的請求,出兵征服了倫巴德人,並把從倫巴德人手中奪回的土地——羅馬城及其原東羅馬帝國在義大利的拉文那總督管區劃歸教皇管轄,這便是教會史上稱謂的「丕平獻土」。
英法百年戰爭:百年戰爭是指英國和法國,以及後來加入的勃艮地,於1337年 - 1453年間的戰爭,是世界最長的戰爭,斷斷續續進行了長達116年。
十字軍東侵:十字軍東征是在1096年到1291年發生的八次宗教性軍事行動的總稱,是由西歐基督教國家對地中海東岸的國家發動的戰爭。
城市行會:歐洲中世紀,由於商業與手工業的發展,在古代村落公社衰落的同時,從公元9世紀起,在自由城市與海濱等地,逐漸產生了一種新的聯合組織―行會。行會是了保護本行業利益而互相幫助、限制內外競爭、規定業務范圍、保證經營穩定、解決業主困難而成立的一種組織。
軍區制改革:七世紀中期拜占庭帝國希拉克略王朝開始實行的一項改革。具體內容有:
⒈把北非、義大利實行的軍區制移植到東方,設若干軍區,以軍區代替行省,軍政合一,由主管軍事的將軍統治,實際是對全國實行軍事管制;
⒉建立軍屯制度,自由農民被編入軍隊,並分配以世襲份地,亦兵亦農,繳納賦稅,但不服勞役;
⒊對軍隊上層則進行土地分封,形成軍事封建貴族,既作為帝國
階級支柱,又加強帝國軍事力量.軍區制改革大大加強了帝國的經濟、軍事力理,使帝國得以繼續存在。
群書摘要:拜占庭馬其頓王朝時期的一部重要著作。其作者是佛提烏斯。
Ⅲ 全世界比較知名的歷史學家有哪些
、特奧多爾·蒙森克里斯蒂安·蒙森(德語:Christian Matthias Theodor Mommsen,1817年11月30日-1903年11月1日),德國古典學者、法學家、歷史學家、記者、政治家、考古學家、作家,1902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他關於羅馬歷史的作品對當代的研究仍十分重要。他也是一個突出的政治家,曾是普魯士和德國的國會會員。他對羅馬法和債法的研究對德國民法典有著重大的影響。
2、阿諾德·約瑟夫·湯因比阿諾德·約瑟夫·湯因比(Arnold Joseph Toynbee,1889年~1975年),英國著名歷史學家,他曾被譽為「近世以來最偉大的歷史學家」。湯因比對歷史有其獨到的眼光,他的12冊巨著《歷史研究》講述了世界各個主要民族的興起與衰落,被譽為「現代學者最偉大的成就」。由於他的伯父也是一位歷史學家,專門研究經濟發展史,也叫阿諾德·湯因比,為了區分兩者,人們通常都稱呼二人的全名,以免混淆。
3、詹姆斯·哈威·魯濱遜詹姆斯·哈威·魯濱遜(JamesHarvey Robinson,1863.6.29-1936.2.16)美國歷史學家,20世紀初美國「新史學派」的奠基人和倡導者。他曾兼任美國歷史協會主辦的「美國歷史評論」副主編,1929年他當選為美國歷史學協會主席,1936年在紐約去世。
4、克羅齊克羅齊(Benedetto Croce, 1866—1952)又譯柯羅齊。義大利哲學家、歷史學家,新黑格爾主義的主要代表之一。1883年在羅馬上大學。20世紀20年代形成自己的新黑格爾哲學體系。1903年起主編《評論》雜志。1920—1921年任教育大臣。政治思想上一直是義大利資產階級自由主義的領袖人物。哲學上深受黑格爾影響,但認為黑格爾的唯心主義不夠徹底。他把精神作為現實的全部內容,認為除精神之外單純的自然是不存在的,哲學就是關於精神(全部存在著的現實)的科學,即純粹的精神哲學。他的美學思想主要體現在《美學原理》中。
5、津田左右吉津田左右吉,歷史學家。日本古代史研究第一人。岐阜縣出身。1891年東京專門學校畢業。畢業後,成為滿鐵研究員,接受白鳥庫吉的指導。1945年後他開始享譽日本學術界,1947年成為日本學術院院士,1949年被天皇授予文化勛章,1951年獲文化功勞獎,1960年被美濃加茂市授予名譽市民。他的否定神話的「津田史觀」成為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日本歷史學的主流。日本史學家對津田左右吉推崇備至,奉他為歷史學的巨匠。
6、奧斯瓦爾德·斯賓格勒奧斯瓦爾德·斯賓格勒,著名哲學家、文學家,斯賓格勒於1880年出生於一個郵政官員的家庭,先後在慕尼黑、柏林、哈雷等地求學,最後以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德文:Der metaphysische Grundgedanke der Heraklitischen Philosophie, The Metaphysical Fundamental Thought in Heraclitean Philosophy)為博士論題於1904年4月6日在哈雷-維滕貝格大學獲得了博士學位。畢業後先是在中學任教,後專事學術研究和私人寫作。主要著作除了前面提到的《西方的沒落》之外,還有《普魯士的精神與社會主義》、《人與技術》等。
7、費爾南·布羅代爾費爾南·布羅代爾(1902 —1985 ),法國歷史學家,年鑒學派的的第二代代表人。提出了著名的長時段理論。主要著作有《菲利普二世時期的地中海和地中海地區》、《法國經濟社會史》、《十五至十八世紀的物質文明、經濟和資本主義》及《資本主義論叢》。
8、勒芬·斯塔夫羅斯·斯塔夫里阿諾斯勒芬·斯塔夫羅斯·斯塔夫里阿諾斯,希臘族,美國男學者、教授、歷史學家,出生於加拿大溫哥華,畢業於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在克拉克大學獲文科碩士學位和哲學博士學位;曾任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歷史教授、西北大學的榮譽教授和行為科學高級研究中心的研究員。斯塔夫里阿諾斯博士曾因傑出的學術成就而榮獲古根海姆獎、福特天賦獎和洛克菲勒基金獎。斯塔夫里阿諾斯教授於2004年3月23日在美國加州荷亞去世。
9、錢穆錢穆(1895年7月30日—1990年8月30日),字賓四,筆名公沙、梁隱、與忘、孤雲,晚號素書老人、七房橋人,齋號素書堂、素書樓。江蘇無錫人,吳越太祖武肅王錢鏐之後。是中國現代著名歷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中央研究院院士,故宮博物院特聘研究員。中國學術界尊之為「一代宗師」,更有學者謂其為中國最後一位士大夫、國學宗師,與呂思勉、陳垣、陳寅恪並稱為「史學四大家」。
10、赫伊津哈赫伊津哈,荷蘭文化史學家。1891年考入格羅寧根大學學習文學和梵文,1915年起任萊頓大學教授,1932年任校長。1942年被德國納粹逮捕囚禁,1945年荷蘭解放前夕病逝。通過描述不同文化間的差異,強調指出世界文化的相互關聯。主要著作有《我的歷史之路》、《中世紀的衰落》、《明天即將來臨》、《游戲的人》等。
11、伊曼紐爾·莫里斯·沃勒斯坦伊曼紐爾·莫里斯·沃勒斯坦(1930年9月28日—),美國學者。出生於美國紐約。美國耶魯大學高級研究員,任教於美國紐約州立大學賓厄姆頓分校社會學系。著名歷史學家,社會學家,國際政治經濟學家,新馬克思主義的重要代表人物,世界體系理論的主要創始人。主要著作有《現代世界體系》、《歷史資本主義》、《知識的不確定性》等。
12、費正清費正清(John King Fairbank),美國籍,盎格魯-撒克遜人,1907年5月24日出生於美國南達科他州,1991年9月14日逝世於美國劍橋,享年84歲。是哈佛大學終身教授,著名歷史學家,美國最負盛名的中國問題觀察家,美國中國近現代史研究領域的泰斗,「頭號中國通」,哈佛東亞研究中心創始人。生前歷任美國遠東協會副主席、亞洲協會主席、歷史學會主席、東亞研究理事會主席等重要職務,還曾是美國政府雇員、社會活動家、政策顧問。費正清致力於中國問題研究長達50年,從他進入牛津直到他1991年去世,他的著作絕大部分都是論述中國問題的。
13、陳寅恪陳寅恪(1890.7.3—1969.10.7),字鶴壽,江西修水人。中國現代集歷史學家、古典文學研究家、語言學家、詩人於一身的百年難見的人物,與葉企孫、潘光旦、梅貽琦一起被列為清華大學百年歷史上四大哲人,與呂思勉、陳垣、錢穆並稱為「前輩史學四大家」。著有《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唐代政治史述論稿》《元白詩箋證稿》《金明館叢稿》《柳如是別傳》《寒柳堂記夢》等。
14、陳垣陳垣(1880.11.12-1971.6.21),漢族,廣東新會人。字援庵,又字圓庵,出身葯商家庭。中國歷史學家、宗教史學家、教育家。主要著述有《元西域人華化考》《校勘學釋例》《史諱舉例》及《通鑒胡注表微》等,另有《陳垣學術論文集》行世。與陳寅恪並稱為「史學二陳」,二陳又與呂思勉、錢穆並稱為「史學四大家」。他的許多著作成為史學領域的經典,有些被翻譯為英、日文,在美國、德國、日本出版,毛澤東主席稱他是「國寶」。
15、呂思勉呂思勉(1884.2.27—1957.10.9),字誠之,筆名駑牛、程芸、芸等。漢族,江蘇常州人。中國近代歷史學家、國學大師。與錢穆、陳垣、陳寅恪並稱為「現代中國四大史學家」(嚴耕望語)。畢生致力於歷史研究和歷史教育工作,先後在常州府中學堂、南通國文專修科、上海私立甲種商業學校、沈陽高等師范學校、蘇州省立第一師范學校、滬江大學、光華大學等校任教,曾擔任光華大學歷史系主任、代校長。1951年入華東師范大學歷史系任教,被評為歷史學一級教授。代表作品有《白話本國史》《呂著中國通史》《秦漢史》《先秦史》《兩晉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呂思勉讀史札記》《宋代文學》《先秦學術概論》《中國民族史》《中國制度史》等。
Ⅳ 著名的歷史學家
古代
司馬遷(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史記》
班彪(3年~年),中國東漢史學家
班固(32年~92年),《漢書》
陳壽(233年~297年),《三國志》
范曄(398年~445年),《後漢書》
劉知幾(661年~721年),《史通》
杜佑(735年~812年),《通典》
司馬光(1019年~1086年),《資治通鑒》
鄭樵(1104年~1162年),《通志》
洪邁(1123年~1202年),《容齋隨筆》
周去非(1135年~1189年),《嶺外代答》
趙汝適(Zhao Rukuò 1170年~1228年,《諸蕃志》
馬端臨(1254年~1324年),《文獻通考》
汪大淵(1311年~ 1350年),《島夷志略》
李贄 (1527~1602),《史綱評要》
張燮(1574年~1640年),《東西洋考》
顧炎武(1613年~1682年) 《日知錄》、《肇域志》
王夫之(1619年~1692年) 讀通鑒論
王鳴盛(1722年~1797年),《十七史商榷》
趙翼(1727年~1814年),《二十二史札記》
錢大昕(1728年~1804年),《二十二史考異》
章學誠(1738年~1801年),《文史通義》
近現代
王韜(1828~1897年),《法國志略》、《普法戰紀》、《法蘭西志》、《美利堅志》、《日本通中國考》、《琉球朝貢考》、《法越交兵記》、《西古史》、《西事凡》
夏曾佑(1863年~1924年),《中國古代史》
梁啟超(1873年~1929年),《新史學》《中國歷史研究法》《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清代學術概論》
王國維(1877年~1927年)
柳詒徵(1880年~1956年) 《國史要義》
陳垣(1880年~1971年),《元也里可溫考》《元西域人華化考》《校勘學釋例》《通鑒胡注表微》
顧頡剛(1893年~1980年),《古史辨》,「層累地造就古史」學說提出者
陶希聖(1899~1988),《八十自序》《中國社會現象拾零》
黃現璠(1899年~1982年)《廣西壯族簡史》《唐代社會概略》《宋代太學生救國運動》《壯族通史》
馮承鈞(1887年~1946年),《成吉思汗傳》《中國南洋交通史》《高昌城鎮與唐代蒲昌》《景教碑考》
陳寅恪(1890年~1969年) 《柳如是別傳》《唐代政治史述論稿》《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元白詩箋證稿》
胡適(1891年~1962年)
郭沫若(1892年~1978年)
呂思勉(1884年-1957年),錢穆之師。著作《白話本國史》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用白話文寫成的中國通史。
錢穆(1895年~1990年),《國史大綱》
傅斯年(1896年~1950年)
郭廷以(1904年~1975年),《近代中國史綱》《近代中國史事日誌》《太平天國史事日誌》
張蔭麟(1906年~1942年)
勞干(1907年~2003年)
譚其驤(1911年~1992年),《中國歷史地圖集(8卷)》
全漢升(1912年~2001年)
吳晗 (1909年~1969年) 中國現代著名歷史學家
華人
黎東方(1907年9月15日—1998年12月30日)《中國史之研究》、《中國上古史八論》、《西洋通史序論》、《中華民國簡》,長篇自傳《平凡的我》,以及他所獨創的「細說體」系列史書《細說三國》、《細說元朝》、《細說明朝》、《細說清朝》、《細說民國創立》等,還有大量英文著作和譯著。
陳兼(1952年—),《中國走向朝鮮戰爭之路》、《劍橋冷戰史·中國卷》、《毛澤東的中國與冷戰》
黃仁宇(1918年——2000年),《萬曆十五年》、《放寬歷史的視界》、《中國大歷史》
葉文心(1948年—)《上海百年風華》
徐中約(1923年—2005年)《中國近代史》、《中國進入國際社會的外交,1858—1888年》
何炳棣(1917年—),《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關問題(1368--1953)》
楊聯升(1914年—1990年),《國史探微》、《論學談詩二十年:胡適楊聯升往來書札》
許達然(1940年—)、《十八和十九世紀台灣社會史論》、《台灣人民起事和歷史發展,1683-1894》
王國斌(R· Bin Wang),《轉變的中國:歷史變遷及歐洲經驗的局限》
唐德剛(1920年-2009年),《中美外交史百年史1784-1911》、 《晚清七十年》、 《袁氏當國》
外國
古希臘,希羅多德(Herodotus)(前484年?—前425年?),《歷史》,歷史之父
古希臘,修昔底德(Thucydides)(前460年?—前400年?),《伯羅奔尼撒戰爭史》
古希臘,波利比奧斯(Polybius)(前200年—前118年),以《歷史》(又譯為《通史》、《羅馬史》)一書留名傳世。
古羅馬,尤利烏斯·愷撒(Gaius Julius Caesar)(前100年—前44年),《高盧戰記》和《內戰記》
羅馬,李維(Livy)(前59年—17年),《羅馬史》
古希臘,普魯塔克(Plutarch)(46年?—120年?),《希臘羅馬名人傳》
羅馬,塔西佗(Gaius Cornelius Tacitus)(55年?—117年?),《編年史》
英國,愛德華·吉本(Edward Gibbon)(1737年—1794年),《羅馬帝國衰亡史》
德國,蘭克(Leopold von Ranke)(1795年—1886年)
德國,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1820年—1895年),《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
德國,戴布流克(Hans Delbrück)(1848年—1929年),《戰爭藝術史》
英國,丘吉爾(Sir Winston Churchill)(1874年—1965年),《英語民族史》
法國,費夫爾(Lucien Febvre)(1878年—1956年),年鑒學派創始人之一
法國,布洛赫(Marc Bloch)(1886年—1944年),年鑒學派創始人之一
英國,阿諾爾德·約瑟·湯因比(Arnold Joseph Toynbee)(1889年—1975年),《歷史研究》
法國,布勞岱爾(Fernand Braudel)(1902年—1985年),年鑒學派第二代學者,《菲利浦二世時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15至18世紀的物質文明、經濟和資本主義》
美國,費正清(John K. Fairbank)(1907年—1991年)
德國,戈洛·曼(Golo Mann)(1909年—1994年)
美國,L·S·斯塔夫里阿諾斯(L.S. Stavrianos)(1913年—2004年),《全球通史》
編輯本段日本歷史學家
日本, 白鳥庫吉(Shiratori Kurakichi,しらとり くらきち),(1865~1942), 岩波書店出版10卷本《白鳥庫吉全集》
日本,內藤湖南(1866—1934)
日本,桑原隲藏(1870-1931),《宋末提舉市舶船西域寬葉香蒲壽庚的事跡》、《東洋史要》、《東洋史說苑》
日本, 津田左右吉(1873~1961),《古事記及日本書紀的研究》、《神話時代史的研究》、《日本上古史的研究》、《上古日本的社會及思想》
日本,辻善之助(1877-1955)《日本佛教史的研究》、《增訂海外交通史話》、《日本文化史》七卷、《日本佛教史》十卷。
日本,池內宏(1878~1952)《滿鮮史研究》全5巻、《元寇的新研究》、《鮮初東北境和女真的關系》
日本,加藤繁(1880~1946),《中國社會經濟史概說》、《唐宋時代金銀之研究》、《中國經濟史研究》(和田清博士序)
日本,後藤朝太郎,(1881-1945)日本著名漢學家。
日本,有高岩(1884—1968)《東洋中世史》、《元代農民之生活》
日本,中村孝也(1885~1970)《德川家康文書的研究》、《 家康的臣僚 武將篇 》、《 國史學 》
日本,原田淑人(1885——1974),《東亞古文化研究》、《東亞古文化論考》、《東亞古文化說苑》、《唐代的服飾》
日本,和田清(1890~1963),《支那通史》、《內蒙古諸部落的起源》、《明代蒙古史論集 》、《中國史概說》
日本,家永三郎(1913—2002)
Ⅳ 歷史學家的內容簡介
一天來深夜,一個十五歲的美國少女在自她父親書房裡發現一本古書和一袋信。每封信的抬頭都是「我親愛的、不幸的繼承者……」。這些信,開啟了一座她做夢都不會夢到的歷史「迷宮」,其中有她父親過去的秘密,以及與隱藏在歷史深處的邪惡力量有關的她母親失蹤之謎。
幾百年來,一代又一代歷史學家們不惜以自己的名譽、安全為代價,苦苦追尋產生吸血鬼的歷史源頭——中世紀中歐殘暴的統治者「刺穿者」弗拉德的下落,從而鏟除吸血鬼這一人類歷史上最黑暗的力量。少女的父母,多年前就開始了追蹤吸血鬼的驚魂之旅。少女決心要追隨父母未竟的事業。
從牛津大學圖書館到伊斯坦布爾、布達佩斯,到東歐諸國的鄉野山區,父女二人穿梭在城市、修道院、檔案館,在追蹤各種晦澀的線索與隱藏的文本、密碼中,逐步逼近「刺穿者」弗拉德可怕的真相,而少女也逐漸了解了自己不同尋常的身世。
Ⅵ 榮庚是什麼樣的身份.a,歷史學家 b,古文字學家 c,語言學家 d,金文專家
是容庚
古文字學家、金文專家。
bd正確。
容庚(1894-1983),原名容肇庚,字希白,號頌版齋,廣東東莞人權。出身於清末書宦世家。[1] 因古代「容」「頌」相通而取齋名為「頌齋」。在書宦之家良好的家庭環境熏陶下,他幼年時即熟讀《說文解字》和吳大澄的《說文古籀補》。1922年,經羅振玉介紹入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讀研究生,畢業後歷任燕京大學教授、《燕京學報》主編兼北平古物陳列所鑒定委員、嶺南大學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嶺南學報》主編、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等。
Ⅶ 當一個歷史學家需要具備什麼
歷史學研究是創新性的工作。歷史學家要創新,必須具備某些特定的素質。歷史學青年研究人員群體是否具備當代中國歷史學家的基本素質,是一個關繫到我國歷史學科未來發展,以及在國際歷史學界地位的大問題。筆者在結合今天的實際,學習、分析、總結老一輩史學大家的基本素質時體會到,對於我們這些後來者,也許主要應該從以下四個方面培養自己的基本素質。
一、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這里又包括四個要素,缺一不可:一是系統地閱讀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著作;二是掌握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精神實質;三是具有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四是能夠正確處理堅持馬克思主義與發展馬克思主義之間的關系。做到這四點,非常不容易,需要研究機構和學者本人長期不懈的努力。
二、豐富的知識積累。歷史學是一門特別強調基礎知識的學科,之所以許多歷史學家都是大器晚成,就是因為知識積累需要時間,需要漫長的時間。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對於一個希望具有較強的創新能力、能夠成為史學大家的學者來說,需要積累的知識應該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歷史學知識。這里不僅僅是自己研究方向、研究領域的專門知識,比如秦漢史知識、英國中世紀史知識,而且應該包括整個歷史學研究領域的基本知識,比如中國史知識、外國史知識、考古學知識,等等。二是歷史學之外的人文社會科學學科知識和自然科學知識。這種跨學科知識,是構建歷史學家廣闊的思考平台,形成歷史學家開闊的學術視野的必要條件。三是當代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實踐方面的知識。這要求歷史學家不要把自己鎖進象牙之塔,與世隔絕,而應該關心現實,關心人類社會和自然界現實的發展和變化。古人雲:「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這是個優良的傳統。對現實的了解和關注,是歷史學家治史的不可缺少的動力之源、靈感之源,更是治史目的正確性的重要保障。
三、發現問題、探索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歷史學家的工作是在兩個方面創新:一是新的重要史實的發現、梳理;二是對重要問題新的、有說服力的解釋。這要求歷史學傢具有下述基本素質:(1)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做學問,要有清晰的思路、明確的概念、嚴謹的表述,這是基本要求。目前,我們的教育體系缺少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系統訓練。我們有些年輕學者在這方面很欠缺,說話、寫文章邏輯混亂。(2)較強的聯想能力。歷史的舞台無限廣闊,歷史現象之間的關系無比豐富復雜。缺乏聯想能力,就難以發現紛紜復雜的事物之間的相似性與相異性,難以發現它們之間的因果關系,難以產生很多靈感。知識面的寬廣,是聯想能力強的前提。(3)較強的批判精神。在學問方面,決沒有絕對的權威、絕對的正確,真理永遠是相對的。所以,歷史學家對任何已有的學術結論,在吸收其正確合理的成分的同時,還永遠應該抱批判精神,去尋找它們的不足之處。批判精神是歷史學家打破思維局限、眼界局限,確立自主意識、創新意識的前提。(4)較強的創新意識。這是學術研究最基本的意識,因為同科學技術發明一樣,學術研究的性質、目的就是創新。這一最基本、最起碼的認識,恰恰在一些人那裡被忽視了。目前,存在著大量重復勞動的學術產品。有些學者,甚至一輩子都沒有一項真正創新的成果。(5)較強的信息獲取能力。首先是善於利用各種手段,尤其是現代發達的通訊傳媒、電子網路手段查找資料的能力。其次是與國內、國際有關學者進行學術交流的能力。這種學術交流是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在學術日益國際化的21世紀,與國外學者的交流能力,將是我國歷史學任何一個學科的學者所必備的能力。這兩種能力都對歷史學家的外語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應該說,比較熟練地運用一門外語進行專業研究和學術交流,是任何一位未來的歷史學家的基本功之一;而對於從事外國歷史研究的歷史學家來說,恐怕還需要掌握不止一門外語。
如果我們在以上五個方面加強對自己的培養和訓練,必將提高我們在史學研究中發現問題、探索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良好的學風。在學風方面,我國歷史學具有優良的傳統。其中最重要的,筆者認為是以下幾點:第一是勤奮。歷史學是一門聰明的學問,需要歷史學家有非常智慧的頭腦;歷史學又是一門「笨」學問,需要歷史學家有勤奮刻苦、吃苦耐勞的精神,不但要勤於動腦,而且要勤於動腿——到處去查找資料。在很多時候,勤奮比智慧更加重要。我們常常可以發現,一些特別優秀的歷史學文章,主要得益於作者在查找資料方面所下的「笨」功夫。第二是堅韌。我們都知道,坐冷板凳,而且一坐就是十年甚至一輩子,這種描述首先是來自歷史學科的。堅韌意味著甘於寂寞,有時候也意味著甘於清貧。堅韌對立於浮躁、急功近利、沽名釣譽。堅韌意味著學者的清高,學者內心世界的充實。第三是嚴謹。所謂嚴謹,就是實事求是、誠實踏實、一絲不苟。別人的有關成果要充分了解並且承認,決不能埋沒掩蓋,當然更不能竊為己有。自己的成果要做到:字字有據——決不說空話、說主觀臆斷的話;據必求全——就是一些歷史學家提出的「竭澤而漁」,把必需而且能夠找到的資料全部找到;據必求真——就是尊重史料,不為了說明自己的觀點而使用似是而非的史料,或者經不起推敲的史料。
以上幾點看法,筆者主要是用來自勉,當然,也盼望能夠獲得其他年輕的歷史學工作者的認同。
Ⅷ 全國比較知名的歷史學家有哪些
錢穆抄(1895年7月襲30日—1990年8月30日 ),字賓四,筆名公沙、梁隱、與忘、孤雲,晚號素書老人、七房橋人,齋號素書堂、素書樓 。江蘇無錫人,吳越太祖武肅王錢鏐之後 。
中國現代著名歷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 ,中央研究院院士,故宮博物院特聘研究員。 中國學術界尊之為「一代宗師」,更有學者謂其為中國最後一位士大夫、國學宗師 ,與呂思勉、陳垣、陳寅恪並稱為「史學四大家」。
Ⅸ 有些歷史學家說周喻心胸狹隘,不能容人。可他們想過沒有,那是三國時代,並不是和平年代,諸葛的才能他...
沒有歷史學家那麼說過。歷史學家沒那麼低級,人家不研究小說。只有那些網上只看過《三國演義》和電視劇的「文盲們」才會這么腦殘的到處丟人顯眼。
看看史料上對周瑜的評價:
◆三國志陳壽曰:「性度恢廓,大率為得人……曹公乘漢相之資,挾天子而掃群桀……於時議者莫不疑貳。周瑜、魯肅建獨斷之明,出眾人之表,實奇才也。」
◆孫權與陸遜曰:「公瑾雄烈,膽略兼人,遂破孟德,開拓荊州,邈焉難繼,君今繼之。……子明……學問開益,籌略奇至,可以次於公瑾,但言議英發不及之耳。」
◆諸葛瑾、步騭連名上疏曰:「臣竊以瑜昔見寵任,入作心膂,出為爪牙,銜命出征,身當矢石,盡節用命,視死如歸,故能摧曹操於烏林,走曹仁於郢都,揚國威德,華夏是震,蠢爾蠻荊,莫不賓服,雖周之方叔,漢之信、布,誠無以尚也。」
◆時人謠曰:「曲有誤,周郎顧。」
◆孫權謂公卿曰:「孤非周公瑾,不帝矣。」
◆蔣干稱瑜曰:「雅量高致,非言辭所閑。」
◆劉備間曰:「公瑾文武籌略,萬人之英,顧其器量廣大,恐不久為人臣耳。」
◆公瑾有王佐之資,今忽短命,孤何賴哉?——三國•孫權
◆吾得卿,諧也。——三國•孫策
◆周公瑾英俊異才,與孤有總角之好,骨肉之分。如前在丹楊,發眾及船糧以濟大事,論德酬功,此未足以報者也。——三國•孫策
◆與周公瑾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三國•程普
◆謀無不成,規無不細。——三國•王朗
◆建獨斷之明,出眾人之表,實奇才也。——西晉•陳壽
◆飭法修師,則威德翕赫。賓禮名賢,而張公為之雄;交御豪俊,而周瑜為之傑。彼二君子皆弘敏而多奇,雅達而聰哲,故同方者以類附,等契者以氣集,江東蓋多士矣。 ——西晉•陸機
◆公瑾卓爾,逸志不群。總角料主,則素契於伯符;晚節曜奇,則叄分於赤壁。惜其齡促,志未可量。
……
公瑾英達,朗心獨見。披草求君,定交一面。桓桓魏武,外託霸跡。志掩衡霍,恃戰忘敵。卓卓若人,曜奇赤壁。三光參分,宇宙暫隔。
——東晉•袁宏《三國名臣贊序》
◆嗚呼!使周公瑾而在,其智必及乎此矣。吾觀其決謀以破曹操,拓荊州,因欲進取巴蜀,結援馬超以斷操之右臂,而還據襄陽以蹙之,此非識大略者不能為也。使斯人不死,當為操之大患,不幸其志未遂而天奪之矣。孫權之稱號也,顧群臣曰:「周公瑾不在,孤不帝矣。」彼亦知呂蒙之徒止足以保據一方,而天下之奇才必也公瑾乎。——南宋•陳亮《史論•酌古論•呂蒙》
◆說者謂天無大風,黃蓋不進計,周瑜未必勝。此不善觀人者也。方孫權問計於周瑜,瑜已言操冒行四患「將軍擒之,宜在今日」;劉備見瑜,恨其兵少,瑜曰:「此自足用,豫州但觀瑜破之。」正使無火攻之說,其必有以制服矣。——南宋•洪邁《容齋隨筆》卷五
◆孫策征劉繇,濟於橫江,大破之於牛渚(即採石磯)。周瑜從攻橫江當利及東渡擊枺陵,則知在江北。或曰:此功為大,每以語簡而忽之,遂令烏林之役獨傳。——南宋•蕭常
◆此數語所謂相時而動也。然瑜之言不悖大義,魯肅、呂蒙輩不及也。 ——元•胡三省《資治通鑒音注》
◆規圖荊、益,及制曹、劉之策,著著機先,真英物也。——清•李安溪《三國志集解》
◆周瑜在則可,如無瑜者,權必不能獨擋曹,無玄德則無吳耳,子敬之謀未為非也。——清•李安溪《三國志集解》
◆公瑾生長江、淮,諳識險要,出入彭、蠡,久涉波濤,熟籌彼我,用能以寡擊眾,遁走阿瞞,一戰而霸,克建大勛,玄德謂為本文武籌略,萬人之英者,豈虛語哉。或曰:「公瑾不死,操之憂也,先主亦安能定蜀乎?」 ——民國•盧弼 《三國志集解》
◆周瑜是個「青年團員」,當東吳的統帥,程普等老將不服,後來說服了,還是由了他,結果打了勝仗。 ——毛澤東《青年團的工作要照顧青年的特點》
Ⅹ 歷史上著名的歷史學家有哪幾位
有司馬遷、班固、陳壽、范曄、司馬光等。
1、司馬遷
司馬遷(前年或前135年-不可考) ,字子長,夏陽(今陝西韓城南)人。西漢史學家、散文家。
司馬談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敗降之事辯解而受宮刑,後任中書令。發奮繼續完成所著史籍,被後世尊稱為史遷、太史公、歷史之父。
司馬遷早年受學於孔安國、董仲舒,漫遊各地,了解風俗,採集傳聞。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繼承父業,著述歷史。
他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
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範,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2、班固
班固(32年—92年),字孟堅,扶風安陵(今陝西咸陽東北)人,東漢著名史學家、文學家。班固出身儒學世家,其父班彪、伯父班嗣,皆為當時著名學者。
在父祖的熏陶下,班固九歲即能屬文,誦詩賦,十六歲入太學,博覽群書,於儒家經典及歷史無不精通。
建武三十年(54年),班彪過世,班固從京城洛陽遷回老家居住,開始在班彪《史記後傳》的基礎上,與其弟班超一同撰寫《漢書》,後班超投筆從戎,班固繼續撰寫,前後歷時二十餘年,於建初中基本修成。
漢和帝永元元年(89年),大將軍竇憲率軍北伐匈奴,班固隨軍出征,任中護軍,行中郎將,參議軍機大事,大敗北單於後撰下著名的《封燕然山銘》。後竇憲因擅權被殺,班固受株連,死於獄中,時年六十一歲。
班固一生著述頗豐。作為史學家,《漢書》是繼《史記》之後中國古代又一部重要史書,「前四史」之一;
作為辭賦家,班固是「漢賦四大家」之一,《兩都賦》開創了京都賦的範例,列入《文選》第一篇;
同時,班固還是經學理論家,他編輯撰成的《白虎通義》,集當時經學之大成,使讖緯神學理論化、法典化。
3、陳壽
陳壽(233年—297年),字承祚。巴西郡安漢縣(今四川南充)人。三國時蜀漢及西晉時著名史學家。
陳壽少時好學,師事同郡學者譙周,在蜀漢時曾任衛將軍主簿、東觀秘書郎、觀閣令史、散騎黃門侍郎等職。當時,宦官黃皓專權,大臣都曲意附從。
陳壽因為不肯屈從黃皓,所以屢遭遣黜。蜀降晉後,歷任著作郎、長廣太守、治書待御史、太子中庶子等職。晚年多次被貶,屢次受人非議。元康七年(297年)病逝,年六十五。
太康元年(280年),晉滅吳結束了分裂局面後,陳壽歷經十年艱辛,完成了紀傳體史學巨著《三國志》。
此書完整地記敘了自漢末至晉初近百年間中國由分裂走向統一的歷史全貌,與《史記》、《漢書》、《後漢書》並稱「前四史」。
4、范曄
范曄(398—445年),字蔚宗,南陽順陽(今河南省淅川縣)人,南朝宋官員、史學家、文學家,東晉安北將軍范汪曾孫、豫章太守范寧之孫、侍中范泰之子。
出身士族家庭,博覽群書。元熙二年(420年),宋武帝劉裕即位後,出任冠軍長史,遷秘書丞、新蔡太守;
元嘉九年(432年),得罪司徒劉義康,貶為宣城太守,開始撰寫《後漢書》,遷寧朔將軍。
元嘉十七年(440年),投靠始興王劉浚,歷任後將軍長史、南下邳太守、左衛將軍、太子詹事。元嘉二十二年(445年),隨從孔熙先擁戴彭城王劉義康即位,事敗被殺,時年四十八歲。
一生才華橫溢,史學成就突出。著作《後漢書》,博採眾書,結構嚴謹、屬詞麗密,與《史記》《漢書》《三國志》並稱「前四史」。
5、司馬光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實,號迂叟,陝州夏縣涑水鄉(今山西夏縣)人,世稱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自稱西晉安平獻王司馬孚之後代。
宋仁宗寶元元年(1038年),進士及第,累遷龍圖閣直學士。宋神宗時,反對王安石變法,離開朝廷十五年,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
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元祐元年(1086年),去世,追贈太師、溫國公,謚號文正。
名列「元祐黨人」,配享宋哲宗廟廷,圖形昭勛閣;從祀於孔廟,稱「先儒司馬子」;從祀歷代帝王廟。
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奮。以「日力不足,繼之以夜」自詡,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範。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司馬遷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司馬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陳壽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范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班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