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去青海旅遊的十大必去景點有哪些
1、青海湖
青海湖既是中國最大的內陸湖泊,也是中國最大的鹹水湖。每年7至8月是這兒最美的季節,一年一度的環湖自行車賽也是在此時舉行。
而4至5月則是觀鳥的最佳時節,雖然草原還沒有綠,但在鳥島上你可以看到斑頭雁、魚鷗、棕頭鷗、鸕鶿等10多種候鳥繁殖生息。
10、塔爾寺
塔爾寺與西藏的甘丹、哲蚌、色拉、扎什倫布寺和甘南的拉卜楞寺並稱為我國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寺,是格魯派創始人宗咯巴誕生的地方。由於寺院規模宏大完整,交通方便,已成為人們游覽參觀藏傳佛教寺院最集中的地方和青海省最主要的旅遊勝地。壁畫、堆綉和酥油花為塔爾寺的藝術三絕。塔爾寺是國家4A級旅遊景點,正在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塔爾寺位於青海省湟中縣魯沙爾鎮南面的蓮花山中,距省會西寧市25公里。它與西藏的甘丹、哲蚌、色拉、扎什倫布寺和甘南的拉卜楞寺並稱為我國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寺,是格魯派僧人和信教群眾的宗教活動中心之一。
『貳』 青海省博物館簡介
青海省博物館位於西寧市新寧廣場東側,是省內第一座初具現代化功能的大型博物內館。
該館建築面容積20800平方米,內設9個展廳,是一座氣勢宏偉壯觀的仿唐建築。館藏文物有3萬余件,從舊石器時代開始,貫穿各個歷史朝代。其開放的《青海史前文明展》、《青海民族文物展》、《藏傳佛教藝術展》、《黃河源頭奇石展》四個展廳,比較集中系統地展示了青海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和民俗風情。
『叄』 西寧省博物館都有什麼
我是3年前去的,裡面主要介紹了一下青海的發展史,和青海少數名族的發展,還有一些當年出土的一些文物,但是不多,現在不知道裡面有沒有新加的了!
『肆』 有誰知道青海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有那些
青海省目前已發現不同時代、不同類別的文化遺存達3700餘處。為了加強對反映古代歷史、科學、藝術的古跡的保護,根據文物部門推薦,國家、省、市、縣各級人民政府擇其歷史、科學、藝術價值較為重要,保存較好的遺存作為各級文物保護單位。青海省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24處,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328處。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處。它們是:
塔爾寺 創建於明代,為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寺院之一。
1961年3月4日公布。
瞿曇寺 創建於明代,為青海省保存最完整的漢式建築群體。
1982年2月23日公布。
馬廠(場)塬遺址 新石器時代與青銅時代遺址。
1988年1月13日公布。
西海郡故城 建於西漢末年,為青海腹地最早建置的郡級行政單位。
1988年1月13日公布。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共224處。
其中:
舊石器時代遺址1處
新石器時代遺存47處
青銅時代遺址64處
漢及漢以後基葬群19處
歷代城址34處
岩畫7處
古代建築36處
石窟寺6處
近現代史跡6處
其它遺跡4處。
新石器時代遺址中含有其它時代文化遺存的歸入新石器時代。
新石器時代和青銅時代遺址包括馬家窯文化(含石嶺下類型、馬家窯類型、半山類型、馬廠類型)、齊家文化、卡約文化、辛店文化、諾木洪文化。它們主要分布於海東地區各農業縣及海南、海北、海西、黃南等州的部分地區。
其中以海東各縣分布數量最多,也特別密集。這些遺址有的文化內涵比較單一,但更多的是多種文化、多種內涵共存一地,並且一般保存完整,具有較高的科研和保護價值,是研究青海地區原始社會晚期和青銅時代文化的重要實物資料。
已公布的36處古代城址是歷代中央王朝對青海地區實行有效管理的行政中心及發生重大歷史事件的實物例證。這些城址中,有著名的西海郡故城、吐谷渾王城——伏侯城、唐與吐蕃反復爭奪的前哨陣地石堡故城和應龍故城、宋代的丹陽城址、元代積石州故城、明代防禦蒙古族襲擾的長城遺址以及清代會盟的察漢城等。
漢及漢以後的墓群有19處,其中漢墓群13處,它們是漢代中原先進文化進入青海地區的具體象徵。漢文化的傳入,加強了青海同內地的聯系,促進了當地社會經濟與文化的發展,使青海東部原來屬於羌胡雜居,處於氏族公社解體階段的社會形態很快躍入封建統治的體系內。隋唐時期的6處墓群中,近幾年發掘的都蘭熱水大墓,是其中規模最大的一處,它為研究吐蕃文化的內涵和中西交通等方面提供了極為重要的資料。
黃南藏族自治州和日寺的石經牆,用數十萬塊鍥刻的藏文石經板壘砌而成,成為藏傳佛教保存佛教經典的一種獨特形式。5處石窟寺,時代大約在唐宋時期,相對於中原一些石窟寺來看,雖然規模較小,但在青海地區卻是難得的歷史文物資料。7處岩畫主要分布在柴達木盆地和青海湖周圍,玉樹藏族自治州僅有一處。這批岩畫的製作年代約為南北朝至隋唐時期。岩畫的內容反映了青海地區古代游牧民族的現實與精神生活。
公布的古代建築有36處,絕大多數為明清時期修建,以宗教寺院和廟宇為主,表現了多民族的文化特點。各民族文化在這里精華薈萃,異彩紛呈。
近、現代時期的文物保護單位有孫中山紀念堂及紀念碑,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途經青海果洛時遺留的標語、哨所及安葬西路軍犧牲將士的西寧烈士陵園等。
馬步芳家族統治青海四十年期間,修建了很多公館,其中規模最大的馨廬已辟為博物館,作為教育人民的生動教材而完整地保存下來
以下是最近一批文物保護單位:
(一)古遺址(8處)
l 楊家古城遺址 唐(始建) 大通縣城關鎮李家磨村
2 蘇家堡故城 明、清 大通縣景陽鎮蘇家堡村
3 崖家坪遺址 新石器時代 民和縣李二堡鄉范家村
4 胡李家遺址 新石器至青銅時代 民和縣中川鄉光明村胡李家社
5 克才城址 唐(始建) 共和縣曲溝鄉克才村
6 三岔口遺址 新石器時代 格爾木市南約110公里
7 小柴旦遺址 舊石器時代 大柴旦鎮東約40公里
8 加木格爾灘古城址 南北朝 天峻縣快爾瑪鄉政府東約10公里
(二)古建築(16處)
9 火祖閣 清 湟源縣城關鎮豐盛街
10 福音堂 民國 湟源縣城關鎮東大街
11 清泉下拱北 清 平安縣巴藏溝鄉清泉村
12 城隍廟 明 樂都縣碾伯鎮西關街
13 東塬古塔 明 民和縣川口鎮東塬村
14 佑寧寺 明 互助鄉五十鄉寺灘村
15 乙什扎寺 清 化隆縣石大倉鄉石大村
16 王屯龍王廟 明 貴德縣河東鄉王屯村
17 更欽·久美旺博昂欠 清 尖扎縣昂拉鄉尖巴昂村
18 隆務清真大寺 清 同仁縣隆務鎮老城區
19 曲格寺 清 河南縣寧木特鄉政府所在地
20 下陰田清真寺 清 門源縣下陰田鄉下陰田村
21 當卡寺 宋(始建) 玉樹縣結古鎮前進村
22 嘎然寺 宋(始建) 玉樹縣仲達鄉歇格村
23 唐隆寺 宋(始建) 玉樹縣仲達鄉唐隆村
24 群則寺 宋(始建) 稱多縣珍秦鄉察瑪村
(三)石窟寺及石刻(3處)
25 洛多傑智合寺及其石窟 宋(始建) 尖扎縣馬克唐鎮洛科村
26 當旦石經牆及佛塔 明 玉樹縣結古鎮當代路
27 然吾溝石窟及經堂 唐(始建) 玉樹縣結古鎮然吾溝村
『伍』 西寧景點
1、塔爾寺
塔爾寺位於西寧湟中縣,已有400多年歷史,是藏傳佛教格魯派(黃回教)重要的答寺院之一,還是黃教創始人宗喀巴大師的誕生地。寺院建築恢宏、珍寶豐富,又能感受到濃郁的宗教氛圍,是西寧較受歡迎的旅遊目的地之一。
2、東關清真大寺
東關清真大寺是青海省最大的清真寺,位於西寧東關大街。這座清真寺建築雄偉,融合了漢、藏、伊斯蘭幾種風格,是遊客在市內的熱門去處。
3、青海省博物館
青海省博物館位於西寧市新寧廣場處,雖然在省級博物館中規模不算大,但也是了解青海歷史和各民族文化的好地方。而且博物館內有對藏傳佛教、伊斯蘭教文化系統的展覽闡釋,對後面在青海各地的遊玩很有幫助。
4、日月山
日月山位於湟源去青海湖的路上,也是青海進藏的必經之路。傳說文成公主進藏時,在此摔碎了無法照見家鄉的石鏡,分為日、月兩瓣,日月山因此而得名。日月山山口兩側各有一座小峰,分別修有日亭、月亭兩座標志性建築。
5、青海藏文化博物院
藏醫葯文化博物館又名青海藏文化博物院,館內通過眾多的文物、古籍、藝術、醫葯標本等,系統展示了藏族的藝術文化、醫葯技術等各方面內容,是了解藏文化的絕佳去處。館內珍貴的巨幅唐卡壯觀震撼,不能錯過。
『陸』 青海省博物館的主要景點
全國重點網路媒體青海行的采訪團來到了青海省博物館。青海省博物館新館於2001年5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這是青海第一座具有現代化功能的大型博物館。總面積20800平方米。內設主、側展廳9個。青海地處江河源頭,又是藏、漢、回、蒙、土、撒拉等多民族的聚居地,地上、地下蘊藏著豐富的文化寶藏,其中不少珍品是舉世矚目的國之瑰寶。青海省博物館現有四個基本陳列:《青海史前文明展》、《青海民族文物展》、《青海藏傳佛教藝術展》和《可愛的青海》。這四個陳列基本上以時代先後為序列,既是青海歷史文物的陳列內容,又分別自成體系,各具特色。圖為青海博物館里一個惟妙惟肖的雕塑。
銅鎏金觀音造像
國寶級文物。由明朝皇帝賜給青海著名的瞿壇寺。像高146厘米,身姿婀娜,站立在蓮花座上。衣飾線條流暢飄逸,面含微笑,表情慈和,遍體鎏金。其鑄造工藝代表了明代的最高技術水平。 由上海國際藝術節中心主辦,青海省博物館、溫州博物館、湖州博物館共同承辦的《江河之魂——青海歷史文化展》將於11月2日在溫州博物館正式開展。此前,10月20日至26日文化展曾做為系列重要展覽活動亮相上海國際藝術節,並取得圓滿成功。
青海省位於青藏高原東部,因境內有我國最大的鹹水湖——青海湖而得名。長江、黃河、瀾滄江均發源青海,世居民族有漢族、藏族、蒙古族、回族、撒拉族、土族等民族。青海是我國黃河上游古老文明的輝煌代表,自漢代開始,兩千餘年間中原王朝和民族政權在青海地區相交更替、此消彼長,導致多元文化的融匯發展,遺留下豐富的物質文化遺產。青海也是藏傳佛教主要流傳地區之一。多姿多彩的民族生活用品和繁雜而神秘的宗教文物,無不呈現出濃郁的民族風格和青海民族文化的特色。
29日上午,布展正式開始之前,由青海省博物館館長祝君、溫州博物館館金柏東為兩件國寶重器——帶明宣德年款的銅鎏金大瓶、帶明永樂年款的銅鎏金香爐舉行隆重的開箱上架儀式。銅鎏金大瓶,重145斤,高79.9厘米,腹徑46。1厘米;銅鎏金香爐,重160斤,為明代宮廷賜贈青海樂都瞿壇寺的重寶。2003年由瞿壇寺中移送青海博物館保管。
本次展出的展品由四個部分組成,即彩陶、藏傳佛教、歷史文物、民俗文物。展出的200多件珍貴文物和藝術珍品,真實地反映了青海古代各民族歷史發展進程和至高藝術成就,也是青海與中原地區和中、西亞各國文化交流的歷史寫照。 元月3日,中國書畫名家作品展在青海省博物館舉行,這些出自名家之手的書畫作品,給古城觀眾帶來了美的享受。
展覽由西寧市書法家協會、文博書畫院舉辦,展出作品八十餘幅,參展書畫家五十餘位。其中,趙朴初、劉炳森、黃永玉、何家英、胡佩衡、溥傑、王夢白諸位當代著名書畫家作品是首次來青展出。該館曾舉辦過《青海歷史文物展覽》, 展出文物1000餘件,表現從石器時代至封建社會晚期青海地方歷史的發展進程。還舉辦過《藏漢關系文物展覽》、《藏傳佛教文物展覽》、《歷代貨幣展覽》等。《藏傳佛教文物展覽》曾赴香港展出。 歌舞表演針對該館歷史文物陳列力求集知識性、趣味性和互動性於一體的情況,定期舉辦青海特有的土族、撒拉族歌舞表演,希望通過這樣的活動來激發社會各界人士了解青海歷史文化的熱情。
『柒』 西寧在哪裡,青海西寧著名景點
西寧在哪裡,我想您還是知道的. 西寧市是青海省的省會,是全省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教、交通和通訊中心。但說到青海西寧著名景點,您或許就不是那麼清楚了吧,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青海西寧 西寧在哪裡, 西寧市位於青海東部,黃河支流湟水上游,四面環山,三川會聚,市內潢水及其支流緩緩東向流過。與其支流北川河、南川河匯流處的河谷平原上,扼青海高原東部門戶,北有達坂山,南有拉脊山,西有日月山為天然屏障,東有大、小峽,其地險要。自古為內地通往西藏、四川交通要道及歷代王朝與西北少數民族爭奪的要地。 青海西寧著名景點有;西寧人民公園 民俗博物館 湟源峽 日月山 丹葛爾古城 東關清真大寺 倒淌河 互助北山 青海省博物館等 峽群寺森林公園 森林公園包括峽群林場轄區、著名的佛教勝地和夏宗寺。綠意盎然的白楊、零星點綴的紅花、青青的草地及涓涓細流,清新自然。各種喬木高大挺拔,林地清新濕潤,散發著芬芳。紫色的高山杜鵑、黃色的金露梅、白色的銀露梅、葉形倚麗的茶瘭子、果紅似火的天山花楸等灌木鑲嵌於林間,構成了旅遊區獨特的自然景觀。峽群寺森林公園東關清真大寺 位於青海省西寧市東關大街南側。屬建築類人文風景旅遊景區。建於北宋景佑年間(1035)。是西北地區最大的清真寺。東關清真大寺青海省博物館 青海省博物館,是隸屬於青海省文化廳的公益性事業單位。核心景觀有:《青海省史前文明展》、《青海民族文物展》、《藏傳佛教藝術展》3個展覽.以實物的形式集中反映青海不同歷史時期的發展概貌、又分別自成體系、各具特色的專題陳列 。青海省博物館 以上就是為大家介紹青海西寧簡介,希望能對您的出遊有幫助!
『捌』 青海省博物館的館藏文物
現有藏品1萬多件。其中有舊石器時代的打制石器;新石器時代和青銅器時代的石器、骨器、陶器和銅器;漢、唐時的銅印、銅俑、銅鏡、碑刻、寫經、木俑、銅鍾、波斯銀幣;元代的紙幣、石造像;明、清時期的瓷器、書畫等。民族文物中有民族文字銅印、民族服飾,明、清王朝給少數民族地方官員的封誥以及佛經、佛像、唐卡、法器等宗教藝術品。革命文物中有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經過青海果洛時遺留的公文包、銅鍋、軍帽等。上述藏品以遠古時代的彩陶、歷代傳世的民族文物和宗教藝術品最有特色。藏品中的裸體人像壺,造型奇特,器物的正面浮雕彩繪有人體全身塑像。另一件舞蹈紋彩陶盆,繪有3組各5人列隊舞蹈的場面,表現了原始居民的舞樂生活。這兩件距今四、五千年以前的藝術品,是青海數萬件彩陶中的典型代表。
青海地處江河源頭,歷史悠久。地上、地下蘊藏豐富的文化寶藏,是中華古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已出土的文物逾20萬件,其中不少珍品,是舉世注目的國之瑰寶。青海省博物館自籌備起,就致力於地方歷史、民族文物的搜集整理,館藏的各類文物已達47000餘件,不少珍品是舉世矚目的國之瑰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150餘件。
青海省博物館推出了《青海史前文明展》、《青海民族文物展》、《青海藏傳佛教藝術展》和《可愛的青海》四個專題陳列。《可愛的青海》展覽以圖片為主,輔之以沙盤模型,動物、礦物標本及先進的聲、光、電手段,集中展示了青海旖旎的自然風光,豐富的礦藏、水電、石油、天然氣等自然資源,尤其是改革開放之後,青海在工、農、牧等各行業取得的輝煌成就及顯示出巨大發展潛力。該館編寫有《唐蕃古道史料輯》和《藏傳佛教藝術》畫冊。
『玖』 青海藏文化博物院的主要展廳
藏文書法展館:通過一百多種不同風格的藏文書法,介紹了歷史悠久的藏文化豐富內涵。藏文書法有著悠久的歷史,具有淳厚的高原氣息、濃重的鄉土特質和明麗的雪域色彩,是祖國藝術寶庫中的瑰麗珍品。藏文書法展館通過展示、介紹,力求將藏文書法這一瑰麗珍品進一步繼承發揚。
藏族民俗展館:通過復原和展示藏族民居、服飾文化、民間工藝、馬具文化、卡墊文化、宗教法器和生活用具,形象而生動地展現藏民族在不同歷史時期獨特的民俗民情。如館藏的一塊硬質方圓木上雕琢有許多動物和地方生靈圖像的朵巴爾(祭祀模子),是整個藏區流傳至今的祭祀模板文化的代表。
彩繪大觀展廳:展出有榮獲吉尼斯世界紀錄、並受國家版權保護的《中國藏族彩繪大觀》。《彩繪大觀》長達618米、畫面達1500平方米,上有唐卡700多幅,不同的堆綉圖案3000多種,內容博大精深,其中包括藏族對宇宙形成的認識、歷史、宗教、醫學、藝術、民俗、文化生活等諸方面,堪稱藏族文化的網路全書。
藏族民俗館:通過復原和展示服飾文化、民間工藝、馬具文化、藏族卡墊和生活用具,形象而生動地展現了藏民族在不同歷史時期獨特的民俗民情。
藏醫史展廳:通過藏醫葯學發展的七個歷史時期的介紹,28位歷代著名藏醫葯學家的事跡、塑像、名著和琳琅滿目的藏式器物,勾勒出藏醫葯發展的輝煌歷史軌跡,圖文並茂地向人們介紹了作為世界醫學寶庫中的一朵奇葩。並通過一位位造詣高深、影響久遠的名醫和他們對疾病的獨到見解和獨具特色的治療方法,展示了作為世界四大傳統醫學之一的藏醫史絢麗多彩的畫卷。
曼唐器械展廳:展出的80幅唐卡,為祖國醫葯學歷史上絕無僅有,在世界醫葯學史上亦屬罕見。80幅曼唐作品(即彩色系列掛圖唐卡),通過4900多幅小圖詮釋了藏醫巨著《四部醫典》中的比想學、胚胎學,解剖學、心理學、養身保健學、葯物臨床學等諸多內容。這在世界醫葯學史上也是亦屬罕見絕無僅有的。除此之外還展出了藏醫臨床中比較普遍用到的180多件外科手術器械。
古籍文獻展廳:陳列了卷帙浩繁的藏醫葯文獻中最具代表性的1000多函典籍,還展出有用傳統工藝製成的藏紙,以金、銀、珍珠、珊瑚等為原料書寫的《四部醫典》。還展出了300多部現當代藏醫葯學書籍和珍貴的古籍印版。
藏葯標本展廳:展出有2000多件分布在青藏高原的動物、植物、礦物標本,其中有利用汞、金、銀等原料經特殊工藝炮製而成的、被譽為「甘露精華之王」的「佐太」。還有已收入國家葯物基本目錄、受國家中葯保護品種的七十味珍珠丸、仁青常覺等成品葯。展廳不但展示了藏葯學名著《晶珠本草》中所收載葯物中的精品,而且也成了高原生物學的一個最精彩、最集中的展示課堂。展廳的一側,模擬高原雪山、湖泊、河流、綠地的自然生態環境,陳列有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野氂牛、雪豹、藏原羚、金雕、藏馬雞、旱獺等標本。
天文歷算展廳:採用木雕時輪壇城、天文歷算工具、古籍、歷代有突出貢獻的藏歷算學家雕像和現代化科技手段,再現場景復原和模擬藏族歷算的日月星辰運行狀況,演示它在藏歷推算、天氣預報、測定方位等方面作用與推算方法。
『拾』 青海省博物館的發展受挫
為何門庭冷落
博物館是文物和標本的主要收藏場所,是構建社會科學文化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然而在西寧,由於多方面的原因,許多人寧可選擇進茶園、逛商場等休閑方式,也不願意踏入博物館,使博物館這座由科學、文化、藝術和歷史共同鑄就成的華麗殿堂,正以一種難言的失落形象,在我們的視野里漸漸地模糊……
博物館正處於門庭冷落的境遇,這究竟是誰的尷尬? 門庭冷落博物館無所適從
國慶期間,家住西寧的劉先生帶孩子參觀了青海柳灣彩陶博物館、青海省博物館以及青海民俗博物館。劉先生說,剛剛上小學的兒子在參觀過程中流露出了極大的興趣。決定帶兒子經常參觀博物館,讓博物館成為他的孩子增長知識的第二課堂。
欣喜之餘,劉先生又不免有了幾分憂慮:西寧乃至全省,博物館的功能正在日益淡化,在這不爭的事實面前,劉先生更感到茫然:對博物館今後的期待會有收獲嗎?
無獨有偶。每逢假日,張女士總會帶著孩子來到青海省博物館,但每次的參觀,都讓她很無奈,甚至失望。原因很簡單:進博物館參觀不僅要花錢買門票,而且博物館內展覽的內容數年如一。展覽內容陳舊、展品乏善可陳、布展生硬死板、圖解說教味濃重……凡此種種的通病,不僅讓孩子心生厭倦,也讓她非常無奈又尷尬。
和他們一樣,有許多參觀者聲稱他們不願再次去參觀省內的一些博物館了。理由也簡單:博物館的服務、講解、宣傳力度等都令參觀者感到不滿意。
記者在西寧的一些廣場、街道、博物館門前,對數名市民就有關博物館問題進行了隨機采訪。大部分人對博物館的教育作用給予了肯定,認為提高自身文化素養、增長知識是參觀博物館的主要目的。但在采訪中,記者也了解到,許多人不了解博物館的基本情況及相關知識,甚至有人告訴記者,電視、廣播、報刊等媒體卻是他們了解博物館的重要途徑。
痼疾難治博物館求醫無果
西寧地區已有正式對社會開放的博物館4座,其中包括社會歷史類、名人故居類、自然科技類、民族宗教類等幾個類別。這些形式各異的博物館,都在為高原文明的傳承小心翼翼地保留著珍貴的歷史文物。 2001年5月,青海省博物館新館正式對外開放,這也是青海第一座具有現代化功能的大型博物館。省博物館不僅散發著強烈的時代氣息,也與新寧廣場構成了高原夏都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是省會西寧標志性建築和景觀。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博物館推出了《青海史前文明展》、《青海民族文物展》、《青海藏傳佛教藝術展》和《可愛的青海》四個專題陳列,基本上以時代先後為序排列,以實物的形式集中反映了青海不同歷史時期發展的概貌,又分別自成體系,各具特色。其收藏品大多凝聚了當時人類智慧和生產力發展水平的珍奇異寶。
以西北軍閥馬步芳私宅「馨廬」為基礎修繕改造而成的青海省民俗博物館的開館,標志著青海地域文化又有了一大新看點!始建於上世紀40年代的「馨廬」,青海省保存完整的具有典型地域特色的古建築群,院落設計精巧,建築古樸典雅。因其在建築材料上選用了大量的玉石,民間又稱為「玉石公館」,具有較高的歷史文物價值。
但由於每張30元的門票,不僅讓許多青少年望館興嘆,就連許多市民也只好望而卻步!顯然,門票已成了參觀博物館的一道「門檻」。
還有坐落於西寧市南山公園的青海省首家民營博物館———青海雪域民俗博物館,我國最大的彩陶博物館———青海柳灣彩陶博物館,由青海金訶藏葯投資興建的世界第一座藏醫葯文化博物館……盡管都為各自的發展經營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都遭遇著門庭冷落的尷尬局面!文化地位的缺失,更讓這些博物館有著許多說不出來的痛!
杯水車薪 博物館舉步維艱
眾所周知,博物館通過徵集、收藏文物、標本,進行科學研究,舉辦陳列展覽,傳播歷史和科學文化知識,對人民群眾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為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水平,具有重要的意義。博物館應該是一個不追求營利、為社會和社會發展服務的、向公眾開放的永久性機構。搜集、保存、研究、教育和欣賞是博物館最終希望達到的目的。新型博物館更是集收藏、研究、陳列、教育四項職能於一體的多功能社會機構。人們也把現代博物館的社會價值主要定位於「教育」,通過收藏實物資料,成為信息和文化交流的中心,擔負起引導人、教育人和塑造人的重任,使更多的信息和知識為更多的公眾所接受和共享。 作為文化傳播的載體,各種類型的博物館展覽,豐富了人們的文化生活,也拓寬了知識傳播的渠道。盡管我省的博物館現狀令人擔憂,但群眾普遍認為,博物館已成為他們的第二課堂。在質疑的同時,他們依然對博物館寄予厚望:運用高科技手段輔助講解,營造幽雅的環境、提高服務質量、免收門票等等。
據悉,由於國家財政撥給的經費相當有限,門票仍是博物館收入的主要來源。就我省的幾家博物館而言,為了生存和發展,政府的撥款和其他微薄的收入已成為博物館單薄的經費來源渠道。而這一渠道很難滿足博物館可持續發展甚至維持生存的需要。於是,抬高門票價格,尋找高收益的經濟來源已是博物館不得已而為之的策略。公益色彩稀釋化,社會效益形式化,服務內容過分商品化的現狀,導致了百姓的不滿和博物館的畸形發展。與此同時,和全國一樣,隨著社會各項事業的繁榮進步,在我省的博物館發展事業中,許多問題也逐漸開始在經濟繁華的都市水面上浮出:博物館藏品不足;業務人員對藏品歷史、地區歷史了解不深;在陳列設計、宣傳教育中難以充分挖掘藏品的歷史價值;對文物的鑒別、修復、保護水平也亟需提高,尤其遺址類、藝術類、科技類博物館的發展和建設有待加快步伐……真正稱得上是任重而道遠。
憂慮背後博物館期待振興
針對這樣的現狀,有專家指出,創新思路是未來博物館發展的根基。同時,提高博物館工作人員的業務水平,更好地開展文物收藏與保管、陳列展覽和宣教工作更是當務之急。在青海這樣一個經濟和社會發展相對落後的地區,博物館的發展,應該充分挖掘藏品的文化優勢和地域優勢;通過不斷豐富和深化人們對歷史文化的理解和認識,推動博物館事業的發展。同時,如何將博物館的發展和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精神文明建設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形成完備的發展目標,從而更好地實現博物館保護文物、傳播知識、教育公眾、服務社會的功能,也是青海博物館事業今後發展中尤其值得思考的問題。 不景氣的博物館盡快成為公眾高品位文化享受的重要場所,使博物館成為高原人民群眾最便捷的文化服務機構,已經是迫在眉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