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易經》的作者
周文王姬昌
《周易》即《易經》,是傳統經典之一,相傳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內容包括《經》和《傳》兩個部分。
姬昌(前1152年―前1056年),姬姓,名昌,岐周(今陝西岐山縣)人。周朝奠基者,周太王之孫,季歷之子。中國歷史上的一代明君。
其父死後,繼承西伯侯之位,故稱西伯昌。在位四十二年後,正式稱王,史稱周文王。在位期間,克明德慎罰,勤於政事,重視農業生產。
禮賢下士,廣羅人才,拜姜尚為軍師,制定軍國大計,收服虞國和芮國,攻滅黎國(今山西長治市)、邘國(今河南沁陽市)等國,使天下三分,其二歸周。建都豐京(今陝西西安市),為武王伐紂滅商奠定基礎;演繹《周易》,創立周禮,得到後世儒家所推崇,孔子稱為「三代之英」。
(1)歷史學家易經擴展閱讀
《史記》記載「文王拘而演周易」,據說文王善演周易,現今的周易就有文王的整理之功,從中可以看出文王的一些政治理念。
相傳在上古時,伏羲氏創造先天易(先天八卦),神農氏創造連山易(連山八卦),軒轅氏創造歸藏易(歸藏八卦)。後來,據說經過文王的悉心鑽研,將其規范化、條理化,演繹成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有了卦辭、爻辭,人稱《周易》。
它以簡單的圖像和數字,以陰和陽的對立變化,來闡述紛紜繁復的社會現象,顯示成千上萬直至無窮的數字,具有以少示多,以簡示繁,充滿變化的特點。
再經過後世周公和孔子等人推論解讀,才形成留傳至今的《周易》一書。經過歷代文人學者與統治階層的傳承,文王《周易》成為中國的聖經、諸子百家之源,乃至到人們的日常生活都與之有著密切的聯系。
B. 易經原作者是哪位古人 他的一生是怎樣的
周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哲學著作,在我國古代思想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它不僅對先秦諸子百家產生過巨大影響,而且在整個封建社會里,凡是有成就的學者,無不研究過它並得它的啟示。然而,《周易》這部煌煌巨著的作者是誰呢?這是數千年來人們爭論不休的謎題。
《周易》三聖說的人認為,《周易》中《易經》與《經傳》兩部乃是伏羲、文王、周公(或孔子)三人合著。
以伏羲作《易經》本身為證,其《系辭下》自稱庖牲氏王天下,仰觀俯家,始作八卦。《史記一·太史公自序》也說:伏羲純厚,作易八卦」。在《曰者列傳》中則進一闡明;「伏羲作八卦,周文王演三百十四爻而治天下」。《周本紀》則記載:「西伯蓋即位五十年。其囚前里,蓋益易之八卦為六十四卦」。
《孔子世家》卻抬出孔聖人說:「孔子晚而喜易,序彖,象,說卦,文言」。《仲尼弟子列傳》則進一步佐證曰:「孔子傳易於瞿」。
繼承和拓展這一說法的是馬融和陸續,他們認為文王作卦辭,周公作爻辭,孔子作十翼,這是定論。只是他們把傳說中的伏羲剔除了。與其稍有不同的是朱熹,他認為《易經》裡面有伏羲的易,有文王的易,有孔子的易,在讀易的時候,必須把這三個人的易區別對待,不能混為一談。
孔說與非孔說。持這一說法的人,長期以來,圍繞著《周易》究竟是孔說還是非孔說這一問題爭論時間最長且十分激烈。一派認定,一部《周易》非孔子他人莫屬;另一派則斷言:《周易》與孔子毫不相干。
這種爭論起源於漢代。根據《周禮》記載,周初,《易經》有三種本子,一名曰《連山》,二名稱《歸藏》,三名為《周易》。前兩種在漢代已經失傳,只有《周易》在民間流傳。漢武帝時,政府曾設置以調易》為首的五經學館,一些「五經」博士用當時通行的隸書重新整理撰寫經書,使得新版《周易》在社會上廣為傳播。這在當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治背景下,孔門傳人認定《易經》為孔聖人所著是有其特定歷史條件的。所以,都在此書中冠以「子曰」字樣。這一派即是後人所稱的「今文學家」。
但是,以先秦時代留下的篆書書寫的經本為正宗經典的「古文學家」,他們則認為,《易經》居首的五經皆周舊典,一是先王留傳下來的典章制度的匯編,孔子未出,何以作經?宋代著名文學家歐陽修撰寫《易意子問》,文中說。,《易經》中的《文言》、《系辭》《雜卦》等篇與孔子根本毫無關系。清代學者龔自珍則進一步論說:「仲尼未生,先有六經,仲尼既生,自明不作」。
近代以來,這種爭論愈演愈烈。堅持孔說「今文學家」觀點的學者皮錫瑞認定:「一當知經為孔子所定,孔子以前不得有經;二當知漢初會古未遠,以為孔子作經說必有據」。康有為更是一錘定音:「凡『六經』皆孔子所作,昔人言孔子刪述者,誤也」。康聖人連孔子是《周易》的合著都概不承認。
持非孔說的古文學家也不甘示弱,以錢玄同為旗幟,奮起反擊,他精心考據,層層批駁,結論說:「孔丘無刪或製作『六經』之事。」針鋒相對沒有絲毫調和的餘地。
郭沫若先生在這場爭論中,獨樹一幟。他認為,孔子不但不是《周易》的作者,而且連讀也沒有讀過《周易》。他說,《論語》中關於孔子「五十以學易」 的話,魯語「易」字也作「亦」,不足為信;而《周易》中多次出現的「子曰」非孔子而為荀子。由此郭先生推斷《周易》大多出於荀子門人之手,並認為《周易》可能是戰國前楚人馯臂弓匯編成冊的。
此外,還有些學者根據《周易》的思想觀念來爭論《周易》作者。馮友蘭先生著文說,《周易》與《論語》的哲學觀點截然不同,從而否定《周易》為孔子所作。蘇淵雷教授則認為,馮先生的論說,就事論事,綜觀兩部著作就不難看出《周易》與《論語》的思想如出一轍,因此很難說孔說派的論點沒有道理,1973 年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中就記載了孔子與弟子研討易經的情況。
非孔說的學者仍不同意孔說學者的意見。黃永年先生認為《周易》屬既非文又非史也非哲的一類雜著,其作者誠如顧頡剛先生所說:「著作人無考,當出於那時掌卜筮的官」。他還說,「十翼講點哲理,可算哲,上下經則本是蓍佔用的卦辭、爻辭,嚴格地講已涉及民俗學而並非全是哲,當然更不能算文史」。結論是《周易》非一人之作。李鏡池同意這一觀點,他說:「《易經》卦,爻辭是編纂而成的」,「可能是周王室的一位太卜與筮人」。《易經》的作者「不是一個人,姓名不可考」。宮哲兵的觀點與上述看法基本相同,他用邏輯研究的方法,從其傳授路線和發展過程分析,認為《周易》是以鄒魯文化和荊楚文化為背景,同時承受三晉與燕齊文化的乳汁,是晚周各思想的匯流與結晶。
《周易》的作者究竟是何人?至今尚未有定論
【伏羲】
關於伏羲氏,又有叫「伏犧」、「包犧」等七八種名稱的,也是一個有名的大神。傳說他是人的頭,蛇的身子。又說他妹妹女蝸也是人頭蛇身。當初因為他父親捉拿雷公,惹得雷公發怒,發來洪水淹沒了世界,所有的人都死光了,只剩下他兄妹二人躲在一隻大葫蘆中活了下來。後來,他們兄妹結了婚,地球上才又有了人類。他的本領可大了,據說,他常常拉著他妹妹的手,一起爬著天梯到天上玩耍,耍夠了再回來,就像幼兒園小朋友玩滑梯一樣好玩。他對於人類的貢獻也很大。據說是他把繩子編織起來,做成漁網,教人們打魚,又是他取來火種,教人們將肉烤熟了再吃,以免傷胃、鬧肚子。此外,他還教人們養豬、養羊、養雞等等。似乎是他發明了漁獵,又似乎是他發明了畜牧,二者兼而有之,但那詳情我們了解得很少。這大約是因為後來畜牧業的地位不如農業那樣重要,所以人們不大關心的緣故。
人類經歷了幾十萬年的洪荒時期和母系氏族社會,大約在6500年前,開始進入父系社會。先祖伏羲氏正是處在由母系社會過渡到父系社會,即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並存的社會中。古書記載「先聖仰觀天文,俯察地理,圖畫乾坤,以定人道。民始開悟,知有父子之親,君臣之義,夫婦之道,長幼之序。於是,百官立,王道乃生」(《帝王世紀》引《新語》)。這個先聖就是伏羲氏。而在伏羲氏之前,「未有三綱六紀,民人但知其母,不知其父」,原始人打來鳥獸,就連毛帶血地吃,吃不完就扔,打不著鳥獸,就挨餓,男女無別,穴居群婚,結繩記事,極其愚昧(《繹史》引《白虎通論》)。考古為這一時期提供了證據。約在8000 年前,黃淮海大平原西南的淮河流域已經出現了從事原始農業,家畜飼養,並進行漁獵和採集的人類生活,同時出現了使用單個符號記事和在陶器上刻畫的漢字雛形(賈湖人)(李學勤,朱大渭《中國通史圖說》)。大約同時期在我國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的母系氏族部落也開始先後過渡到父系氏族社會(林耀華《原始社會史》)。這就是我們古書上多次提到的伏羲氏時代。
每當提及中華民族的共同祖先,人們總是會懷念炎黃二帝,這是因為當今佔中國人口九成以上的姓氏絕大多數的尋根可以追溯到炎黃兩帝。所以不管是大陸、港澳台人民,還是海外華人均自稱為「炎黃子孫」。其實還有比炎黃二帝更早的中華民族的共同祖先——被譽為「人文始祖」的伏羲氏。由於伏羲氏時代以龍紀官,以龍為尊,因此全體中國人又都自視為「龍的傳人」。伏羲是中華民族傳說中的「人文始祖」。對此,先秦文獻中已有記述:造六書,作甲歷,伏制犧牲,冶金成器,教民炮食。易九頭為九牧,因尊事為禮儀,因龍出而紀官,因鳳來而作樂。命降龍氏倡率萬民,命水龍氏賓士水土,命火龍氏炮冶器用,因居方而置城郭。天下之民號曰天皇(《繹史》引《三墳》)。漢晉時代史書把伏羲氏舉為「三皇」之首,「五帝」之先。特別是唐朝司馬貞為《史記》補寫的《三皇本紀》,確立了伏羲氏在中國文明史上的首席地位。伏羲氏時代最重要的事件是經歷了從存在血緣婚到基本排除血緣婚的過程,最終使人類的體質和智力都有了一個質的飛躍,大大促進了人類社會的進步。
在中國人的進化過程中,伏羲氏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是人類文明的曙光,伏羲氏是中華民族文明之根。
【周文王】
中國商代末年西方諸侯之長。姬姓 ,名昌。古公亶父之孫,季歷之子。商紂時為西伯,即西部諸侯(方國)之長。亦稱西伯昌。相傳西伯在位五十年,已為翦商大業作好充分准備,但未及出師便先期死去。周人謚西伯為文王。其子姬發繼位,是為周武王。
季歷死後,其子姬昌繼位,他就是日後著名的周文王。他在位50年,主要功績是為滅商做好了充分准備。他是很有作為的創業主,勤於政事,重視發展農業生產,禮賢下士,廣羅人才,拜姜尚為軍師,問以軍國大計,使「天下三分,其二歸周」。文王在位,以商朝的一個「方伯」的面目出現,表面上臣服於商朝,暗地裡卻積極進行滅商的准備。他分化瓦解商朝的附庸,爭取與國,成功地調解了虞、芮兩國爭田糾紛,使河東小國紛紛前來歸附,諸侯都把文王看成是以取代商紂的「受命之君」。在虞、芮歸附的第二年,文王向西北、西南用兵,為滅商建立了鞏固的後方。接著向東發展,過黃河進攻耆、邗等國。沿渭水東進,攻佔了商朝在渭水中游的重要據點崇,掃除了周在東進道路上的一個障礙,並且據有關中的膏腴之地。在伐崇的第二年,文王在灃水西岸營建豐邑,把政治中心遷於豐(今西安市西南)。至此,文王已完成了對商都的鉗形包圍,周人對商朝已經形成咄咄逼人的攻勢。課本上的周武王、周公旦的畫像,都來自漢代-山東武氏祠畫像石。
商紂時為西伯,建國於岐山之下,積善行仁,政化大行,因崇侯虎向紂王進讒言,而被囚於羑里,後得釋歸。益行仁政,天下諸侯多歸從,子武王有天下後,追尊為周文王,商末諸侯首領,史稱西北侯,追封為周文王。遵後稷、公劉之業,則先祖古公、父親季歷之法,倡導篤仁、敬老、慈少、禮賢下士的社會風氣,使其領地的社會經濟得以發展。與其子姬發在寶雞蟠溪釣魚台聘姜尚為軍師,自岐山起兵率軍攻伐殷商,是西周王朝的開創者。發明「文王八卦」和「文王六十四卦」,流傳於世,《史記》記載「文王拘而演周易」,被商王囚禁期間在獄中寫了《周易》一書,在位50年。
武則天改唐國號為周時,追尊周文王為南周始祖文皇帝。
《史記·周本紀》說他能繼承後稷、公劉開創的事業,仿效祖父古公直父和父親季歷制定的法度,實行仁政,敬老愛幼,禮賢下土,治理岐山下的周族根據地。在治岐期間,對內奉行德治,提倡「懷保小民」,大力發展農業生產,採用「九一而助」的政策,即劃分田地,讓農民助耕公田,納九分之一的稅。商人往來不收關稅,有人犯罪妻子不連坐等,實行著封建制度初期的政治,即裕民政治,就是徵收租稅有節制,讓農民有所積蓄,以刺激勞動興趣。對外招賢納士,許多外部落的人才以及從商紂王朝來投奔的賢士,他都以禮相待,予以任用。如伯夷、叔齊、太顛、閎夭、散宜生、鬻熊、辛甲等人,都先後歸附在姬昌部下稱臣。姬昌自己生活勤儉,穿普通人衣服,還到田間勞動,兢兢業業治理自己的國家。岐周在他的治理下,國力日漸強大。
西周國力增強壯大,引起商王朝的不安。商紂王的親信讒臣崇侯虎,暗中向紂王進言說,西伯侯到處行善,樹立自己的威信,諸侯都嚮往他,恐怕不利於商王。紂王於是將姬昌拘於羑里(今河南湯陰縣)。他在囚禁中,精心致力「演易之六十四卦,各為彖。」周臣閎夭等人為營救文王出獄,搜求美女、寶馬、珠玉獻給紂王。紂王見了大喜:「僅此一物(指美女)就足夠了,何況寶物如之多!」於是下令赦免文王出獄。並賞給他弓、矢、斧、鉞,授權他討伐不聽命的諸侯。這就是史書中說的文王「羑里之厄」。
文王出獄後下決心滅商。一面向紂王獻地,請求免除酷刑,取得信任,一面訪賢任能,壯大國力。他出獵在渭水河邊巧遇年已垂老、懷才不遇的姜尚在水邊釣魚。文王同他談話,相互談得很投機,文王了解姜尚確有真才,便讓姜尚與他同車而歸,立以為師,共同籌劃滅商策略。據《尚書大傳》說文王在位的最後七年中幹了六件大事。頭一年調解虞芮兩國糾紛。虞(山西平陸縣)芮(山西芮城)都是商王朝西方屬國;可是他們不找商王裁決,都慕周文王的威名,求文王審斷。據《詩經·大雅·綿》篇注說:虞芮兩國看到周國是「耕者讓其畔,行者讓路」,「男女異路,斑白不提攜」, 「士讓為大夫,大夫讓為卿」,一派君子之風。兩相對比,內心羞愧,回國之後虞芮兩國都主動將所爭之地做了閑田處理,糾紛從此解決。第二年出兵伐犬戎,戰敗西戎諸夷,滅了幾個小國。第三年攻打密須(在今甘肅靈台縣),解除了北邊和西邊後顧之憂。第四年「西伯戡黎(在今山西黎城縣)」,第五年伐邗(在今河南沁陽縣)。戡黎、伐邗實際上是構成了對商都朝歌的直接威脅。第六年滅崇國(在今陝西戶縣境)。將周的都城由岐山周原東遷渭水平原,建立灃京(在今陝西長安縣灃河西岸)。(詩經·大雅》:「既伐於崇、作邑於灃。」接著又向南擴展勢力到長江、漢江、汝水流域,形成了「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形勢。《論語·泰伯》講的這句話,即說明岐周實際已控制了大半個天下,而殷商已處於極端孤立的境地。
就在這大功即將垂成之際,姬昌不幸死去。《尚書·無逸》和《呂氏春秋·制樂》都說他享國50年,稱王前立國43年。死後葬於畢(指陝西長安縣與咸陽之間渭水南北岸,境域較廣)。
周文王在中國歷史上是一位名君聖人,被後世歷代所稱頌敬仰,《詩經·大雅》中有頌詩。
C. 易經作者是誰
易經》(「易」,音同「亦」)又稱《周易》,是中國最古老的文獻之一,並被儒家尊為「五經」之首。《易經》以一套符號系統來描述狀態的變易,表現了中國古典文化的哲學和宇宙觀。它的中心思想,是以陰陽兩種元素的對立統一去描述世間萬物的變化。
廣義的《周易》包括《易經》和《易傳》。《易經》分為《上經》三十卦,《下經》三十四卦。由於《易經》成書很早,大約在西周時期,文字含義隨時代演變,《易經》的內容在春秋戰國時便已不易讀懂,因此春秋戰國時代的人撰寫了《十翼》,又稱為《易傳》,以解讀《易經》。
普遍認為《易經》最初是占卜用的書,但它的影響偏及中國的哲學、宗教、醫學、天文、數學、物理、文學、音樂、藝術、軍事和武術。自從十七世紀開始,《易經》亦在西方流傳。
名字的由來
《周易》一名有幾種不同解釋。
「周」,一種學說依據東漢鄭玄《易論》,認為「周」是「周普」的意思,即無所不備,周而復始。而唐代孔穎達《周易正義》認為「周」是指岐陽地名,是周朝的代稱。有人認為《易經》流行於周朝故稱《周易》,亦有人依據《史記》的記載「文王拘而演周易」,認同《易經》乃周文王所著。
「易」,有幾種解釋:
易由蜥蜴而得名,出自許慎《說文解字》
日月為易,象徵陰陽。
日出為易。
易是占卜之名。
簡易,指宇宙的事物雖然繁多,但根本的原理是簡單容易的。
變易、變化的意思,指天下萬物是常變的,故此《周易》是教導人面對變易的書。
易即是「道」,恆常的真理,即使事物隨著時空變幻,恆常的道不變。
在《周禮》「太卜」的記載中,亦有《三易》的說法;《三易》是指《連山》、《歸藏》和《周易》,三個不同朝代的易學。據說「連山」是夏朝的易學,「歸藏」是殷商的易學,「周易」是周朝的易學。
東漢鄭玄的著作《易論》認為「易一名而含三義:易簡一也;變易二也;不易三也。」這句話總括了易的三種意思:「簡易」、「變易」和「恆常不變」。即是說宇宙的事物的基本原理是簡單容易的,萬物雖然變幻無常,其基本原理卻不變。
而《易經》的「經」是指經典的著作。儒家奉《周易》、《尚書》、《詩經》、《禮記》、《春秋》為五經。
歷史
傳統的說法
周易的成書時間歷來頗多爭論。傳說遠古的伏羲創八卦、夏禹將其擴充為六十四卦,六十四卦被記載在《連山》一書,《連山》以「艮」為第一卦。到了商朝,六十四卦的次序被重新排列,被記載在《歸藏》一書,以「坤」為第一卦。
依據司馬遷《史記》的記「文王拘而演周易」,後人因此認為《易經》是商朝末年、西周之初的時候確立,是周文王奠定了《易經》以「干」為第一卦,並為每一卦寫下「卦辭」(卦象的解釋)。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周公旦則被認為是「爻辭」(每一爻的解釋)的創立者。卦辭和爻辭的內容不單影響周朝的歷史,也影響到「詩經」的文學風格。
春秋時期的孔子被認為是《十翼》的創作者。《十翼》是對《易經》的詮釋,有十篇,包括:一、彖上傳,二、彖下傳,三、象上傳(又稱「大象」),四、象下傳(又稱「小象」),五、系辭上傳,六、系辭下傳,七、文言傳(文言是解釋二卦經文的言語),八、序卦傳,九、說卦傳,十、雜卦傳。到了漢武帝以後,《十翼》被稱為《易傳》,並被視為《周易》的一部分。
現代的說法
在近五十年,出現了新的《易經》歷史研究,西方和中國的學者根據商、周朝的占卜用的獸骨和龜甲上的甲骨文,青銅器上的鍾鼎文以及其它史料研究。1970年代,湖南長沙的西漢馬王堆出土了將近完整的、公元前二世紀的《易經》、《道德經》和其它書藉,是現存《易經》的最早版本,並包含了以前一直被認為是孔子所著的《易傳》。
當代的學者懷疑周文王、孔子並非《易經》的作者,部分學者更認為六十四卦的概念比八卦更早形成。學者比較過長沙馬王堆出土的《易經》和周朝的鍾鼎文之後,認為《易經》不可能是周文王所著,最可能的成書日期應是西周後期,大約公元前九世紀末。現時一般認為《易經》並非任何一個傳說或歷史人物的著作,而是西周時期占筮用的文字編纂而成。
至於《易傳》,宋代的歐陽修即已懷疑《易傳》不是同一人所作,當代的學者認為《易傳》裡面的篇章最早出現於中國戰國時期,但亦有部分篇章是西漢年代所著。
流傳與學派
相傳秦始皇焚書坑儒之時,李斯將《周易》列入醫術占卜之書而得以倖免。之後各個朝代都有人研究《周易》,包括漢代的京房、鄭玄,魏晉時代的王弼,唐代的陸德明、李鼎祚、孔穎達,宋代的邵雍、程頤、朱熹等等。
宋代興起了易圖的研究,像廣為人知的河圖、洛書、先天圖、後天圖、太極圖(含陰陽魚的圓形圖案)等,都是《易經》原著中所無、後人根據對《易經》的理解添加進去的。
歷代研究周易的大致可分為兩個學派:義理派和象數派。義理派強調從八卦和六十四卦的卦名的涵義來解釋卦爻象和卦辭、爻辭。象數派注重從八卦所象徵的物象來解釋卦爻象和卦辭、爻辭。亦有人認為義理派發掘周易的哲學價值,象數派則著重將周易用於占卜。前者如王弼、程頤,後者如京房、邵雍。
明代末年,《易經》被傳教士翻譯並傳播到西方。十七世紀末,德國哲學家及數學家萊布尼茨更將《易經》以二進制解釋。現在無論中國大陸、台灣和西方各國都有不少人研究《易經》。
D. 易經最早起源於什麼時候
1、《易經》產生的年代:
關於《易經》的產生年代,目前說法不一,據學者們考證,應該是五千年前,也有人說是七千年前,而成書的年代則是在商末周初。
2、《易經》的起源:
文王周易是最早的。
而關於《易經》的起源,傳統上則一般認為《易經》起源自「河圖、洛書」。
傳說在遠古時代,黃河出現了背上畫有圖形的龍馬,洛水出現了背上有文字的靈龜,聖人伏羲因此畫出了「先天八卦」。
殷商末年,周文王被囚禁在羑(yǒu)里【古地名,在今河南省湯陰縣北】,又根據伏羲的「先天八卦」演繹出了「後天八卦」,也就是「文王八卦」,並進一步推演出了六十四卦,並作卦辭和爻辭。《易傳》是春秋時期的孔子所作。
所以《易經》又有「人更三聖,世歷三古」的說法。意思是說:《易經》的成書,經歷了上古、中古、下古三個時代,由伏羲、文王、孔子三個聖人完成。
3、歷史上的《易經》,據說有三種,即所謂的「三易」:
(1)、一曰《連山》,產生於神農時代的《連山易》,是首先從「艮卦」開始的,象徵「山之出雲,連綿不絕」。
(2)、二曰《歸藏》,產生於黃帝時代的《歸藏易》,則是從「坤卦」開始的,象徵「萬物莫不歸藏於其中」,表示萬物皆生於地,終又歸藏於地,一切以大地為主。
(3)、三曰《周易》,產生於殷商末年的《周易》,是從「乾、坤」兩卦開始,表示天地之間,以及「天人之際」的學問不同。
《易經》是中國最古老的文獻之一,下面我們再來追溯它的起源及歷史。易經被儒家尊為「五經」之首;上古三大奇書:《黃帝內經》、《易經》、《山海經》。
《易》事實上是集合了古代的《連山》、《歸藏》和《周易》,但《連山》和《歸藏》已經失傳。《易經》以一套符號系統來描述狀態的變易,表現了中國古典文化的哲學和宇宙觀。它的中心思想,是以陰陽兩種元素的陰陽一元論去描述世間萬物的變化。
(4)歷史學家易經擴展閱讀
《周易》是中國本源傳統文化的精髓,是中華民族智慧與文化的結晶,被譽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是中華文明的源頭活水,是中國古代傑出的哲學巨著,歷經七千多年的歷史至今經久不衰,奠定了中華文化的重要價值取向,開創了東方文化的特色,對中國的文化產生不可取代的重要價值和巨大影響。
《易經》的思想智慧已經滲透到中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它的內容極其豐富,對中國幾千年來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都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
無論孔孟之道,老莊學說,還是《孫子兵法》,抑或是《黃帝內經》,《神龍易學》,無不和《易經》有著密切的聯系。
《黃帝內經》是元素論五行文化和陰陽文化結合的典範,解決了大易「醫病」的問題;思孟學派的《五行》是德性論五行文化與陰陽文化融匯的淵藪,解決了大易「醫人」的問題。一言以蔽之:大易醫國、醫人、醫病。
《周易》研究被稱為「易學」,是一門高深的學問。《三易》在周朝不是隨便可以見到的,孔子在得到周易之後愛不釋手,《漢書·儒林傳》記載:「孔子讀易,緯編三絕,而為之傳。」
《易經》代代相傳,釋家林立,許多學者皓首窮經,考證訓詁,留下了三千多部著作,蔚為大觀。
E.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名人精通《易經》呀
易經傳承 在中國文化的領域中,自經孔子刪《詩》·《書》,訂《禮》·《樂》之後,由他編著了六經,贊述《周易》以來,關於《周易》易學的傳承,在司馬遷的《史記》,班固的《漢書》,以及范曄的《後漢書》中,都記載有孔子以下的易學傳承的系統。但自詔、宋以後,我們所讀的《周易》,關於《十翼》的排列程序,事實上,大多都是根據漢末王弼的排列的。他把乾、坤兩卦的文言,拿來放在本卦下面。同時把《系列》的中間次序,有些地方也照他自己的意思來顛倒安排。等於我們現在讀的《大學》一書,那是經過宋儒的安排,並非原本的《大學》的次序。現在對於研究《周易》來計,這點應當注意及之。自孔子至戰國末期的易學:孔子授商瞿。商瞿授魯橋庇子庸。子庸授江東?臂子弓[其人是荀卿之子]。子弓授燕子家。子家授東武孫虞子乘。子乘授齊田何子庄。此其一。又,孔子歿,子夏也講易學於河西。但受到孔門同學們的駁斥,認為他對於易學的修養不夠,所以子夏以後的傳承,並夫太准確的資料。唯所世留傳有《子夏易傳》一書,真偽難辯,但確具有古代「易學」思想上的價值。此其二。西漢的易學:田何授(東武)王同子中、(洛陽)周王孫、(梁)丁寬、(齊)服生,四人皆著《易傳》數篇,但後世已散佚。其次,自[東武]王同子中一系,再傳楊何,字元敬。元敬傳京房。房傳梁丘賀。賀傳子臨。臨傳王駿·丁寬一系,又再傳田王孫,王孫傳施,傳張禹,禹傳彭宣。以上都是著名專長易學學者的傳承。至於陰陽·納甲·卦氣等易學,自田何到丁寬之後,又另有一系。主陰陽、卦氣之說的,由王孫孟喜。喜再傳焦贛,字延壽。著有《易林》一書,迥然打破《周易》的蹊徑。又另一京房,承傳焦延壽的易學,著有《京房易傳》一書,開啟象數易學的陰陽「納甲」之門。東漢與後漢的易學:西漢的易學,到了東漢時期,其間的傳承似乎已經散失不備。因此象數之學與易理的分途,也便由此而形成了。後漢的易學,傳承的系統更不分明。此時的著名易學大家,便有馬融·鄭玄·荀爽·劉表·虞翻·陸績以及魏末的王弼等人。其中以荀爽的易學,曾經有後人採集當時的九家易學合成一編的論友誼賽,故在後世研究易學中,經常有提到「九家易」或「荀九家」的名詞,就是對此而言。鄭玄的易學,開始是學京房的象數。後來才舍離京學,專學費直之說,以孔子《易傳》來解說易學。漢末的易學,大概都跟著荀爽·虞翻的腳跟而轉,愈來愈加沒落,因此才有青年才俊的王弼的起來別走一途,專從老、庄玄學的思想而說《易》了。最為遺憾的,後世的易學,大體上又一直跟著王輔嗣的腳跟在轉,不能上窮碧落,下極黃泉,直迭羲皇之室。
F. 易經大師排名
蘇州道燚風水--玄明老師八宅派風水世家傳承人,自幼研習周易五行八卦要版術,一生研易用易權,通曉家傳絕學,精通八字命理與事業、姻緣、陰陽宅風水要術關聯,並將其融合現代家居設計,傳到授業四十餘載,走遍了大江南北,多年來堅持推進易學發展,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為有緣人指點風水、解惑人生;
G. 中國歷史上有幾人懂得《易經》
古代儒學大家一般都會的,數不勝數。毛澤東可能學過,但絕對說不上懂。
H. 《易經》的創始人是誰
《周易》三聖說認為,《周易》中《易經》與《經傳》兩部乃是伏羲、文王、周公(或專孔子)三人合屬著。
以伏羲作《易經》本身為證,其《系辭下》自稱庖牲氏王天下,仰觀俯家,始作八卦。《史記一·太史公自序》也說:伏羲純厚,作易八卦」。在《曰者列傳》中則進一闡明;「伏羲作八卦,周文王演三百十四爻而治天下」。《周本紀》則記載:「西伯蓋即位五十年。其囚前里,蓋益易之八卦為六十四卦」。 《孔子世家》卻抬出孔聖人說:「孔子晚而喜易,序彖,象,說卦,文言」。《仲尼弟子列傳》則進一步佐證曰:「孔子傳易於瞿」。
顧頡剛先生所說:「著作人無考,當出於那時掌卜筮的官」。他還說,「十翼講點哲理,可算哲,上下經則本是蓍佔用的卦辭、爻辭,嚴格地講已涉及民俗學而並非全是哲,當然更不能算文史」。結論是《周易》非一人之作。
I. 歷史上哪些人學習易經風水
追求平安、渴望吉祥、趨吉避凶、迎祥納福,是人們亘古不變的追求,也是中國風水學的主旨。也許有人會說,先天的「命」早已決定了每個人後天的「運」,但自古以來,風水大師的實踐經驗卻都指向一個結論:陰宅風水的好壞影響著葬者後世子孫的福蔭吉凶,陽宅風水的優劣更是直接關系著居住者的現世貧貴。正如一句諺語所說「一命二運三風水」,雖然我們無法改變「命」和「運」,所幸還有風水這道補救命運的良葯。
在中國古代居民的生活中,無論婚喪嫁娶、居家經商,都離不開風水的運用。上到帝王將相,下至平民百姓,無不對風水充滿了敬意。在中國歷史上,歷朝歷代的建都擇址、皇陵修建、冊封大典、祭天之禮都離不開風水,因此歷代朝廷都設立了專門的風水機構,將風水大師安排到司天監。他們不僅負責為朝廷及皇家查看各種建築和陵墓的風水,還管理天文歷法、農事氣象,真可謂是當時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精英人士。
有句老話是這么說的:不懂《周易》,不能做將相。不懂《周易》不能為良醫。要想當一個好的將軍,好的軍師,好的宰相,必須明白《周易》的道理,會運用《周易》的方法。要想當一個好的醫生,更必須懂得《周易》,因為中醫最古老的經書《黃帝內經》就是按《周易》的原理撰寫的。中醫講陰陽,講五行的生克制化,講望聞問切,辯證施治。這些都離不開《周易》。所以懂了《周易》才能懂《黃帝內經》,才能懂《難經》和《傷寒論》,也才能從根源上弄清楚中醫的來龍去脈。
還有中國的風水理論,所秉承的也是《周易》這本書。風水在過去叫堪輿學,現在叫環境科學。堪輿是什麼意思呵?就是勘察地理狀況,根據地理的陰陽和五行來尋找適宜的居住環境,來分析決定城市和住宅的構建。咱們老祖宗多聰明,多有智慧呵,早在三千年前就有了這方面的文字記載。《詩經·公劉》裡面,說周的先人公劉,在為其氏族部落選擇居住地時,「既景南崗,相其陰陽,觀其流泉,京師之野,於時處處,於時廬旅」。登上南面的山崗,觀察其陰陽和流水的方向,發現京師這個地方,土壤肥沃,雨水豐沛,於是在這里建設新的家園。於是才有了後來周族的發展壯大。前朱雀,後玄武,左青龍,有白虎。古人選擇居住環境的時候,講究背山面水,講究左右有扶,講究遇水而居,這些與現代人的居住理念也是一致的。風水的三大原則:天地人合一原則,陰陽和諧原則,五行生剋原則,代表了最高的居住環境理念。西方人一直到最近,才認識到這三大原則的偉大和神聖,所以紛紛向咱們的老祖宗學習。現在美國以及歐洲很多國家的大學都專門設立了風水專業,研究和學習的就是咱們中國的傳統風水理論。由此可以看出,《周易》這本書是多麼的了不起,多麼的值得學習和研究。由此也可以看出,咱們的領導是多麼具有非凡的眼光,組織大家來結識《周易》這本書,來學習和認識《周易》這本書所傳達出的知識和信息。毫無疑問,在座的諸位學了這本書之後,肯定都會得到一些啟迪和教益,都會受益無窮。
為什麼這么說呢?因為《周易》的用處,不光是上面我說的這些,這些才僅僅是很小的一部分。它更大的作用是可以幫助每個人修養德性,開啟智慧,增長才幹,幫助每個人養成良好的心態,端正人生的態度,爭取快樂幸福的生活。
《周易》除了那些大的哲學道理之外,更多的是講的咱們普通老百姓看的見用的著的做人做事的學問。包括怎麼修德行善,怎麼與人相處,怎麼學習幹事,怎麼創業經營,怎麼遵紀守法,怎麼孝敬父母、怎樣夫妻親愛、怎樣養育兒女等等。這些都和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都可以使我們每個人學習借鑒。所以才說是受用無窮。
J. 為什麼自古以來很多人學習易經,真懂的沒幾個人
《易經》是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一部智慧經典,為什麼自古以來很多人學習易經,真懂的沒幾個人?
回答這個問題,涉及幾個方面,首先是學習《易經》有難度。難度之一在於遠古歷史缺少詳細的記載,《易經》引據很多流傳在遠古中故事,比如屯卦的即鹿無虞、需卦的利涉大川,泰卦中的帝乙歸妹、旅卦的喪牛於易等等,都是以古代的故事來論述智慧的哲理或做事方法。因為這些故事,缺少詳細的記載,理解起來就增加了難度。之二是商朝的語法,表達法的方式方法也發生了改變,因為古代生產力低下,書籍的書寫工具沒有紙張,竹簡的刻寫以及保存運輸都是問題,不可能用全部口語書寫,而需要精練的語言,能省略的,絕不多寫一字,因此要還原成現代的語言,就需要補充省略的部分,而當時省略的部分現在還原起來也是難度之一。之三是漢字語言表達的內容,歷經幾千年的變遷,不容易找到當初漢字代表的原意。能找到的權威漢字解釋,只有說文解字,讀懂說文解字,也需要一定的功力和時間。之四,易經表達意思的時候,並不是單純的文字,還有陰陽相對的卦畫,這些卦畫經過排列組合,代表的意思復雜,需要用辯證的、聯系的方法給與全面的解讀,而解讀卦畫的難度更甚於語言。從以上幾個主要方面來看,難度大。
其次《易經》在表面上就是一部算卦的書,人們遇到難處需要選擇時,根據所得卦名,找到相應爻辭,來解讀吉凶即可。原因就是中國古代的人,大部分都不讀書,上學讀書是上層社會的專利,能夠有人來解讀易經,已經是非常了不起的事。再次《易經》是一部網路全書,裡面的64卦和384爻,再加上兩個用爻,一共是386爻,其爻辭涉及生活的各個方面,很少有人能夠有這樣全面的接觸或者是閱歷,更談不上經驗和體會了,能夠一知半解,得其皮毛,都已經很難,更何說登堂入室。即使是研究《易經》的專家,也有很多人窮其一生,也未必全部都懂。如果按照現在的學校給學生判卷,60分算做及格,我覺得能達到80分以上的都是高手,因為人活一輩子,很少有人能夠用到《易經》的全部思想和方法。
再次就是在年輕的時候學習《易經》因為沒有什麼人生經驗,只能看書,很多書中給與的解釋理解的錯誤很多,又因為缺少實際經驗,難以辨別,而等到知道了道理,卻無心去改變自己的行為,這些也影響了對《易經》的懂得。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也是《易經》的特點之一,因為記錄的文字少而精,它可以應用在很多方面,比如在乾卦中,卦辭就講了「元亨利貞」四個字,原本是指種子從發芽、開花、結果、然後保持到再一次發芽需要的這段時間的堅持。卻可以引申到人生中的很多方面,比如品德的修養,技藝的提高,身體的鍛煉等等很多方面都可以引用「元亨利貞」這個自然現象來解讀做人做事的智慧。所以學習好《易經》還要更多的感悟。
以上這些,都是很多人都在學習《易經》真懂卻沒有幾個人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