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總結歷史知識點
歷史:
必修1
知識點1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考點1 西周的分封制
考點2 西周的宗法制
知識點2 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
考點1 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
考點2 郡縣制
知識點3 從漢至元政治制度的演變
考點1 中央政治制度的演變
考點2 地方政治制度的演變
考點3 古代選官制度的演變
知識點4 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
考點1 宰相制度的廢除
考點2 內閣的創立
考點3 軍機處的設立
知識點5 古代希臘民主政治
考點1 雅典民主政治的確立
考點2 雅典民主的「黃金時代」
知識點6 羅馬法的起源與發展
知識點7 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建立
考點1 光榮革命
考點2 《權利法案》與責任內閣制
知識點8 美國聯邦政府的建立
知識點9 資本主義政治制度在歐洲大陸的擴展
考點1 艱難的法蘭西共和之路
考點2 德意志帝國的君主立憲制
知識點10 鴉片戰爭
考點1 鴉片戰爭及其影響
考點2 第二次鴉片戰爭
知識點11 太平天國運動
考點1 太平天國的興起和發展
考點2 《天朝田畝制度》
考點3 太平天國的失敗
知識點12 甲午中日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
考點1 甲午中日戰爭
考點2 八國聯軍侵華
知識點13 辛亥革命
考點1 辛亥革命的醞釀和爆發
考點2 中華民國成立
考點3 辛亥革命的結局
知識點14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崛起
考點1 五四風雷
考點2 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考點3 國民革命運動
知識點15 國共的十年對峙
考點1 武裝起義
考??2 土地革命
考點3 紅軍長征
知識點16 抗日戰爭
考點1 全民族的抗戰
考點2 日軍的滔天罪行
考點3 抗戰的勝利
知識點17 解放戰爭
考點1 爭取和平、民主的斗爭
考點2 解放戰爭的勝利
知識點18 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考點1 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考點2 巴黎公社
知識點19 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
知識點20 新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
考點1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建立
考點2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考點3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知識點21 民主政治建設的曲折發展
考點1 「文化大革命」對民主法制的踐踏
考點2 民主、法制的健全與完善
知識點22 祖國統一大業
考點1 「一國兩制」的構想
考點2 香港、澳門的回歸
知識點23 新中國初期的外交
考點1 獨立自主的外交方針
考點2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考點3 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知識點24 開創外交新局面
考點1 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考點2 中美關系正常化
考點3 中日邦交正常化
考點4 新時期外交
知識點25 兩極世界的形成
考點1 美蘇冷戰
考點2 「冷戰」陰影下的國際關系
知識點26 世界多極化趨勢的出現
考點1 走向聯合的歐洲
考點2 迅速崛起的日本
考點3 不結盟運動的興起
知識點27 世紀之交的世界格局
考點1 東歐劇變、蘇聯解體
考點2 多極化趨勢的加強及其影響
必修2
知識點1 中國古代農業
考點1 古代中國農業耕作方式的發展變化
考點2 土地制度的演變
考點3 小農經濟
考點4 精耕細作技術的成熟
知識點2 中國古代手工業
知識點3 中國古代商業
考點1 先秦至宋元商業的發展
考點2 微商與晉商
知識點4 資本主義萌芽的緩慢發展
考點1 資本主義萌芽
考點2 「重農抑商」政策
考點3 「海禁」與「閉關鎖國」
知識點5 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
考點1 自然經濟的解體
考點2 洋務運動
考點3 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
知識點6 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考點1 民族資本主義的初步發展
考點2 民族工業的短暫春天
考點3 民族工業的曲折發展
考點4 民族工業的萎縮
知識點7 經濟建設的發展和曲折
考點1 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的起步
考點2 中共八大
考點3 國民經濟的劫難
知識點8 偉大的歷史轉折
知識點9 經濟體制改革
考點1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考點2 城市經濟體制改革
知識點10 對外開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知識點11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
知識點12 物質生活與習俗的變遷
考點1 近代社會生活的變化
考點2 改革開放後物質生活的變遷
考點3 新中國成立後風俗習慣的變遷
知識點13 交通和通訊工具的進步
考點1 交通工具的發展
考點2 通訊工具的變遷
知識點14 大眾傳媒的變遷
考點1 報刊業走向繁榮
考點2 影視事業的發展
考點3 互聯網的迅速發展
知識點15 開辟新航路
知識點16 殖民擴張與世界市場的拓展
考點1 海上馬車夫
考點2 「日不落帝國」的形成
知識點17 工業革命
考點1 工業革命
考點2 第二次工業革命
考點3 壟斷組織的出現
知識點18 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
考點1 經濟危機
考點2 胡佛的反危機措施
知識點19 羅斯福新政
知識點20 戰後資本主義的新變化
考點1 二戰後美國的經濟發展
考點2 二戰後西歐的經濟發展
考點3 二戰後聯邦德國的經濟發展
考點4 二戰後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新變化
知識點21 新經濟政策的實施
考點1 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考點2 新經濟政策
知識點22 「斯大林模式」的得與失
考點1 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方針
考點2 農業集體化運動
考點3 斯大林模式
知識點23 蘇聯的改革與解體
考點1 赫魯曉夫的改革
考點2 勃列日涅夫的改革
考點3 戈爾巴喬夫的改革
知識點24 戰後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的形成
考點1 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建立
考點2 《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的建立
知識點25 當今世界的經濟區域集團化
考點1 歐洲聯盟
考點2 北美自由貿易區
考點3 亞太經濟合作組織
知識點26 世界經濟的全球化進程
必修3
知識點1 「百家爭鳴」和儒家的形成
考點1 「百家爭鳴」
考點2 孔子及儒學的勃興
考點3 戰國時期儒家代表
知識點2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考點1 董仲舒的新儒學思想
考點2 漢代儒學成為正統思想
知識點3 宋明理學
考點1 宋朝的程朱理學
考點2 王陽明的心學
知識點4 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
考點1 李贄
考點2 三大進步思想家
知識點5 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
知識點6 古代中國文學
知識點7 戲曲
知識點8 中國書法
知識點9 西學東漸與維新變法思想
考點1 開眼看世界
考點2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考點3 維新變法思想
知識點10 新文化運動
知識點11 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
知識點12 孫中山三民主義
考點1 三民主義
考點2 新三民主義
知識點13 毛澤東思想
知識點14 鄧小平理論
知識點15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知識點16 建國以來的重大科技成就
知識點17 「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知識點18 現代中國教育的發展
知識點19 西方人文主義思想的起源
考點1 智者學派
考點2 蘇格拉底
知識點20 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
考點1 文藝復興
考點2 宗教改革
知識點21 啟蒙運動
知識點22 物理學的重大進展
知識點23 破解生命起源之謎
知識點24 蒸汽和電的革命
考點1 蒸汽時代的到來
考點2 「電氣時代」
知識點25 互聯網與信息化社會
考點1 互聯網的誕生
考點2 知識經濟的發展
知識點26 19世紀以來的世界文學
知識點27 美術的輝煌
知識點28 音樂的發展與變化
知識點29 影視藝術的起源與發展
選修1 歷史上的重大改革
知識點1 棱倫改革
知識點2 商鞅變法
知識點3 北魏孝文帝改革
知識點4 王安石變法
知識點5 歐洲的宗教改革
知識點6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知識點7 俄國農奴制改革
知識點8 明治維新
知識點9 戊戌變法
選修3: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
知識點1 第一次世界大戰
考點1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歷史背景
考點2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過程
考點3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後果
知識點2 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下的和平
考點1 凡爾賽體系的構建
考點2 華盛頓體系的構建
考點3 「非戰公約」
考點4 國際聯盟
知識點3 第二次世界大戰
考點1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歷史背景
考點2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進程
考點3 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歷史意義
知識點4 邪爾塔體系下的冷戰與和平
考點1 美蘇冷戰局面的形成
考點2 世界人民反戰和平運動的高漲
考點3 美蘇爭霸
考點4 聯合國
知識點5 烽火連綿的局部戰爭
考點1 朝鮮戰爭與越南戰爭
考點2 中東戰爭
考點3 印巴戰爭與兩伊戰爭
考點4 海灣戰爭
知識點6 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的時代主題
選修4:中外歷史人物評說
知識點1 古代中國的政治家
考點1 秦始皇
考點2 唐太宗
考點3 康熙帝
知識點2 東西方的先哲
考點1 孔子
考點2 柏拉圖
考點3 亞里士多德
知識點3 歐美資產階級革命時代的傑出人物
考點1 克倫威爾
考點2 華盛頓
考點3 拿破崙
知識點4 「亞洲覺醒」的先驅
考點1 孫中山
考點2 甘地
考點3 凱末爾
知識點5 無產階級革命家
考點1 馬克思、恩格斯
考點2 列寧
考點3 毛澤東、鄧小平
知識點6 傑出的科學家
考點1 李時珍
考點2 詹天佑
考點3 李四光
考點4 牛頓
考點5 愛因斯坦
(一)、中國古代的政治制度:
A、奴隸社會的政治制度主要包括:1、國家機器的建立。2、分封制的推行,分封制建立在井田制的基礎上,確定了周王、諸侯之間的關系。對鞏固周王室的統治起到了重要作用。
B、封建社會中央集權制是復習的重點。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復習:
第一、階段劃分:1、春秋戰國——初步形成;2、秦漢——確立和發展;3、隋唐——完善;4、宋元——強化: 5、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和腐敗。
第二、主要措施:加強中央(皇帝)權力(秦、隋唐、北宋、元朝、明朝、清、)、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權(秦、漢、北宋、元、明、清)、加強軍事權(唐、北宋、明朝)、加強財政權(北宋、明、加強司法權(北宋、)、加強對官員的監察(御史的設立、明朝特務機構的設立)、加強思想控制等。
第三、封建中央集權制建立和發展的經濟基礎是封建土私有制,思想來源是法家思想,漢武帝後,儒家思想成為其正統思想。
第四、封建中央集權制中斗爭的焦點是皇權與相權之爭,基本趨勢是分相權,集皇權,到清朝軍機處的設立,標志其發展達到了頂峰。
C、中國古代的兵役制度:魏晉隋唐時期的府兵制、募兵制,王安石變法時的保甲法和將兵法。金的猛安謀克制以及後金和清時實行的八旗制度。
(二)、中國古代的經濟
A、中國古代的經濟制度:
1、土地制度:(1)、井田制(2)、屯田制(3)、均田制,(4)、更名田
2、 賦稅制度:
主要賦稅制度:(1)、西周諸侯要向周王交納貢賦。(2)、漢時的編戶齊民要交納賦稅、徭役、兵役、田租、人口稅和更賦。(3)、與均田制相適應的租調制、租庸調制。(4)、兩稅法,改變了以人丁為主的賦役制度。(5)方田均稅法。(6)一條鞭法,是我國賦役征銀的開始。(7)攤丁入畝,廢除了人頭稅。
征稅依據:人 口:租調制、租庸調制
土地和財產:兩稅法、方田均稅法、一條鞭法、攤丁入畝。
稅收種類:實物地租、勞役地租、貨幣地租。
賦稅制度變化是為了適應封建土地私有制和社會經濟的發展,緩和階級矛盾,有利於生產的恢復和發展,放鬆了人身控制,到明朝中後期以後的改革在客觀上有利於商品經濟的發展。
B、中國古代社會經濟的發展情況:
經濟發展的原因:社會穩定;統治者調整政策;生產工具的改進,水利的興修,以及科技水平的提高;各地區各民族以及同外國交往的加強;前代經濟發展打下基礎;人民的辛勤勞動,這是經濟發展的根本原因。
經濟發展的表現:農業(生產工具和耕作技術的改進,水利興修,耕地面積擴大,糧食產量提高,農作物品種引進和推廣等。)手工業(手工業部門的發展),商業:主要包括商品經濟、城市的發展和對外交往中的經濟往來。
C、江南經濟的發展:魏晉時江南的開發,隋唐時南方的發展,明清時南方商品經濟發展及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
D、商品經濟發展的作用:封建社會初期,促進封建地主階級的形成和統治的加強,封建社會發展時期,增加政府收入鞏固國家政權,明清時期,瓦解封建社會(經濟、政治、思想)。
(三) 中國古代的民族關系
1、 歷代政府對周邊地區和民族的管轄以及關系的處理,主要有漢、唐兩宋、元朝、明、清,其中特別要注意漢唐元清四個時期。
2、 周邊地區少數民族的發展情況,如西域(漢、唐、元、清)、吐蕃(唐、元、清)、蒙古高原地區(漢、唐、宋、明、清)、東北(唐、宋金、明、清)、西南(漢、唐、明、清)、台灣(元、明清)。
3、 民族融合:春秋戰國時期,宋元時期(民族融合的趨勢與元朝的民族分化政策進行比較)
( 四)、中國的對外關系
1、 中國古代的對外關系:主要有兩漢時期,開始建立同周邊的交往,開通絲綢之路,絲綢之路把當時世界上的文明中心連結起來。唐朝時,形成了以唐朝為中心的文化圈,同時加強同西亞、歐洲聯系,中國文化對外影響加強。明清時,對外交往方面呈現三個特點:一是繼續加強同海外聯系(鄭和下西洋,華僑對南洋的開發),二是開始遭到外來侵略,三是文化方面出現了西學東漸。
2、 中國近代遭受列強的侵略:
19世紀40年代到70年代,通過鴉片戰爭和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並逐步加深半殖民地性質(商品輸出為主)。19世紀70年代以後,到20世紀初,經過甲午中日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資本輸出為主)。辛丑條約簽訂到華盛頓會議召開,帝國主義在華扶植代理人,干涉中國革命,日本在華勢力上升。華盛頓會議後到九一八事變,通過代理人侵略中國。九一八事變後到1945年抗戰勝利,日本對華侵略。1945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美國侵略干涉中國。
3、新中國成立後,中國的外交成就。新中國成立初期,抗美援朝,實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開創外交新局面。從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特別是70年代外交方面取得重大成就。新時期推行和平外交政策。
(五)、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和現代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
1、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為反封建反侵略,中國人民進行艱苦卓絕的民主革命。主要有:太平天國運動(中國農民階級進行反封建反侵略斗爭並提出了發展資本主義的主張)、以康梁為代表的維新派進行的改革運動,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統治),國民大革命(基本推翻北洋軍閥統治)和人民民主革命(推翻帝國主義在華勢力和國民黨獨裁統治),其中以後三次革命運動為主。
3、 現代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政協會議的召開,形成了廣泛的人民民主統一戰線;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制定了一系列民主政治的制度,如多黨合作、人民代表大會制、民族自治等。
六)、中國現代化的進程
現代化問題包括政治民主化、經濟近代化,思想文化現代化。
中國現代化的進程包括政治上爭取獨立民主的斗爭和建設民主政治的努力。(見第五)
經濟近代化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是變革生產關系,廢除封建的土地制和生產關系(天朝田畝制度,孫中山的土地國有、中共土地政策)。二是生產方面的現代化,(洋務運動。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及發展:產生——初步發展——短暫的春天——蕭條——被破壞〈抗戰〉——受到毀滅性打擊——恢復調整——社會主義改造。社會主義工業化的情況:一五計劃,社會主義工業化開始——大躍進到文革時的曲折——改革開放後的經濟建設的迅速發展)
思想文化的現代化:(1)、中國近代社會思想的發展:新思潮萌發和洋務派的思想——學習外國的技術;洪仁玕——先進的中國人要求發展資本主義的願望;早期維新派——開始要求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資產階級維新派——進行社會改良,建立君主立憲制國家;資產階級革命派——暴力革命推翻清朝統治,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激進的民主主義者——民主科學。 (2)、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和發展:1918年開始在中國傳播;五四後廣泛傳播並同中國工運相結合;民主革命綱領的提出標志開始同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工農武裝割據道路的提出表明進一步同中國革命實踐結合;中共七大毛澤東思想形成,是馬克思主義同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的產物;三大改造,把馬克思主義同中國的社會主義革命實踐相結合;中共八大開始探索適合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進一步探索,形成了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發展為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的思想。
(七)世界資本主義的發展
世界資本主義的發展是世界近代化的主要表現。
1、 發展歷程:17世紀——19世紀初,英法美等國通過資產階級革命,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但表現出明顯的曲折性,革命後確立了大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統治。19世紀中期,由於工業革命的擴展,世界資產階級革命的高潮到來,資本主義制度在世界范圍內確立;這一時期在英法美等國也進行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確立工業資產階級統治。19世紀70年代以後,隨著第二次工業革命,壟斷在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形成,資本主義進入了帝國主義階段。從20世紀30年代,羅斯福開創了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先河,二戰後,更多的資本主義國家實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政策,推動了社會經濟的發展。
2、 世界民主與專制的斗爭:(1)、17世紀到19世紀60年代資產階級反封建統治要求民主的斗爭。(2)、無產階級反資產階級爭取民主權利的斗爭。(3)、反法西斯爭取世界民主和平的斗爭。(4)、中國人民以及其它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人民反侵略反封建爭取獨立、民主的斗爭。(5)、抗戰勝利前後中國人民的民主運動。
(八)、世界經濟現代化的進程
1、 經濟現代的進程:14、15世紀到18世紀60年代,資本主義產生發展,工場手工業時期,這時資本主義的發展中心先地中海沿岸後移到大西洋沿岸。18世紀60年代到19世紀70年代,第一次工業革命——蒸汽時代,英國成為「世界工廠」。19世紀70年代以後,第二次工業革命——電氣時代,美德等國經濟發展迅速。二戰後,第三次科技革命——信息、電子技術、航空技術、生物工程等,70年代後,形成了美日西歐三足鼎立局面。
2、 世界市場的形成和發展:工業革命後世界市場初步形成——第二次工業革命後世界市場完全形成——經濟全球化、區域集團化。
3、 經濟運行體制的調整:資本主義經濟運行體制的調整:自由資本主義——壟斷資本主義——羅斯福新政,國家干預經濟——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社會主義運行體制的調整: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50中期到70年代的改革,但沒有改變(南斯拉夫改變了這種體制,但出現了自由主義、分散主義、民族主義傾向)——70年代以後,蘇東劇變,中國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
4、 社會主義和民族經濟的發展:蘇聯在二戰前經濟建設的成就;中國建國後初期和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建設的成就。亞洲各國經濟建設成就及經驗。
(九)、歷史上的重大改革
1、 封建改革:中國古代的一系列改革,如商鞅變法、慶歷新政、王安石變法。
2、 資本主義改革:建立資本主義制度的改革有俄國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維新,中國戊戌變法。對資本主義生產關系進行調整的改革有羅斯福新政,以及二戰後各國的社會改革。
3、 社會主義改革: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蘇聯、東歐等國的改革,70年代以後中國的改革。
(十)、思想文化的發展
1、 世界近代科技的發展
2、 中國古代傳統科技的發展,16——18世紀中國傳統科技的總結與西歐近代科技興起進行比較。
3、 世界資本主義思想的興起和發展:文藝復興和啟蒙思想運動。
4、 中國社會思想的發展:百家爭鳴、明清時期的反封建思想、近代各種資產階級流派及傳播。儒家思想的發展以及新文化運動。
5、 在16——18世紀中國出現的反封建思想要同文藝復興和啟蒙思想運動相比
2. 初中歷史知識點歸納
(1)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1949年9月 北平
主要內容{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
{選舉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
{選舉毛澤東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決定了新中國的國旗,代國歌,首都,採用公元紀年
{決定 在天安門廣場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紀念碑
意義:為新中國的正式成立做了多方面的准備
(2)開國大典{1949 10 1 北京
{毛澤東宣告:中華………………(湘潭口音)
{ 中央人民政府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唯一合法政府
(3)新中國成立的歷史意義
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
結束了中國100多年任人宰割的屈辱歷史,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
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成為國家的主人
壯大了世界和平、命主、社會主義的力量
鼓舞了世界被壓迫民族、人民的解放斗爭
(還沒寫玩,明天繼續寫。記得金幣喲~沒有就不發了~~~~氣死你!)
3. 怎樣歸納歷史知識點
有多種歸納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根據時間順序
2根據課本章節
3根據要點:一個歷史事件的發生原因、時間、經過、人物、結果、以及意義和教訓、
4根據事件的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