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知識 > 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

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

發布時間:2021-02-04 05:22:31

Ⅰ 南京十大有名景點是指哪些

南京十大有名景點有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牛首山世凹桃源景區、南京夫子廟儒學文化中軸線、瞻園(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夫子廟秦淮風光帶(國家5A級)、紅山森林動物園(國家4A級)、南京總統府(國家4A級)、玄武湖公園(國家4A級)、鍾山明孝陵、鍾山中山陵。具體如下:

1、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位於原日軍大屠殺遺址之一的萬人坑,是一處以史料文物、建築、雕塑、影視等綜合手法,全面展示「南京大屠殺」慘案的專史陳列館。展館分為廣場陳列、史料陳列、遺骨陳列三個部分。

廣場陳列有記錄大屠殺事件的十字架形標志碑、刻著遇難者名字的「哭牆」、記載大屠殺史實的浮雕、大型石雕母親像、「萬人坑」遺址等。在平頂半地下墓室形的史料陳列廳內,有《人類的浩劫——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史實展》《勝利1945》等展覽。

展出的史料包括當年日軍屠殺現場照片、如《拉貝日記》等記錄大屠殺的文獻及報道、倖存者名冊及證詞、大屠殺時日軍使用的軍用品、犯下罪行的日軍官兵日記及供詞等。展廳中設有數個影視廳,用於播放有關南京大屠殺和抗戰題材的紀錄片、影視片

5、夫子廟秦淮風光帶(國家5A級)

夫子廟秦淮風光帶位於南京市秦淮區,以夫子廟古建築群為中心、十里秦淮為軸線、明城牆為紐帶,串聯起眾多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和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以儒家思想與科舉文化、民俗文化等為內涵。

集自然風光、山水園林、廟宇學堂、街市民居、鄉土人情、美食購物、科普教育、節慶文化於一體,是南京歷史文化薈萃之地,也是中國著名的開放式國家5A級旅遊景區和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

秦淮河是南京古老文明的搖籃,南京的母親河,歷史上極富盛名。這里素為「六朝煙月之區,金粉薈萃之所」,更兼十代繁華之地,「衣冠文物,盛於江南;文采風流,甲於海內」,被稱為「中國第一歷史文化名河」。

(1)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擴展閱讀:

南京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長期是中國南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歷史上曾數次庇佑華夏之正朔,在中國歷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和價值。

南京早在100-120萬年前就有古人類活動,35-60萬年前已有南京猿人在湯山生活,有著7000多年文明史、近2600年建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 ,有「六朝古都」、「十朝都會」之稱。

南京是國家重要的科教中心,自古以來就是一座崇文重教的城市,有「天下文樞」、「東南第一學」的美譽,明清時期中國一半以上的狀元均出自南京江南貢院。

截至2018年,南京各類高等院校71所,其中111計劃高校9所及學科25個,僅次於北京;211高校8所、雙一流高校12所、兩院院士81人,均穩居中國第三;全球科研城市50強排名,南京位列全球第12、中國第3。



Ⅱ 瞻園是不是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

是的。
瞻園已開辟為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是中國唯一的太平天國專史博物館。
瞻園是南京現存歷史最久的一座園林,是江南四大名園,夫子廟秦淮風光帶組成部分。其歷史可追溯到明中山王徐達的府邸花園,素以假山著稱,以歐陽修詩"瞻望玉堂,如在天上"命名,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瞻園是南京保存最為完好的一組明代古典園林建築群,也是唯一開放的明代王府,曾是明朝開國功臣徐達府邸的一部分,也是清朝各任江南布政使辦公的地點。瞻園疊經明、清、太平天國、民國與當代,和江南多數園林一樣,沿革復雜,園貌歷經變遷。
瞻園面積約兩萬平方米,共有大小景點二十餘處,布局典雅精緻,有宏偉壯觀的明清古建築群,陡峭峻拔的假山,聞名遐邇的北宋太湖石,清幽素雅的樓榭亭台,奇峰疊嶂。趙雅芝版《新白娘子傳奇》中白府的取景地便是瞻園。
瞻園是南京現存歷史最久的一座園林,已有600多年的歷史。
瞻園始建於明朝初年,是中山王徐達的府邸花園,現仍留存的石磯及紫藤。
明朝初年,朱元璋因念功臣徐達"未有寧居",特給中山王徐達建成了這所府邸花園,經徐氏七世、八世、九世三代人修繕與擴建,至萬曆年間已初具規模。
清順治二年(1645)該園成為江南行省左布政使署。乾隆帝巡視江南,曾駐蹕此園,並御題"瞻園"匾額。
1853年太平天國定都南京後,瞻園先後為東王楊秀清府、夏官副丞相賴漢英衙署和幼西王蕭有和府。
清同治三年(1864),清軍奪取天京,該園毀於兵燹。同治四年(1865)、光緒二十九年(1903),瞻園兩度重修,但已非原園景況。
民國時,江蘇省長公署、國民政府內政部、水利委員會、中統局、憲兵司令部看守所等政府機關曾設園內。瞻園歷經歲月變遷,范圍日漸狹小,花木凋零,峰石徙散,雖然曾有過幾次修葺,但都沒能恢復原來的盛況。
瞻園園雖不大,卻頗具特色,是江南名園之一。瞻園坐北朝南,縱深127米,東西寬123米,總面積15621平方米,其中建築面積4260平方米。園內有喬灌木810株,竹類面積400平方米。
山、水、石是瞻園的主景,東瞻園有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展區、水院、草坪區、古建區,西瞻園有西假山、南假山、北假山、靜妙堂等景點。
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位於瞻園東部與東北部,此即原為江南行省與江寧布政使署之建築,由照壁和五進庭堂組成。
大門在東半部,大門對面有照壁,照壁前是一塊太平天國起義浮雕。大門上懸一大匾書"金陵第一園",字系趙朴初所題。
西瞻園靜妙堂位於瞻園西南,坐北朝南,面對南假山,西靠西假山,北望北假山,是西瞻園主體建築。
南假山位於靜妙堂前,面積900平方米,系用1000餘噸太湖石拼接堆砌而成,臨池絕壁高7米,主峰高9米,由危崖、溶洞、鍾乳石、蹬道、石磯、瀑布與步石組成。
瞻園北假山位於西瞻園北,面積1100平方米。
西假山位於瞻園西部,面積1050平方米。從北假山經8.87米長三曲橋登岸,即西假山。
東瞻園水院位於北池之東,西與西瞻園長廊相連,東與展覽區相通,佔地面積800平方米。
東瞻園草坪區位於東瞻園中部,東為展覽區,北靠水院區,西依西瞻園,南臨古建區,面積1026平方米。
東瞻園古建區位於東瞻園東南部,佔地面積797.5平方米,其中心建築為籟爽風清堂。

Ⅲ 瞻園的主要景點

靜妙堂建於明代,為三開間附前廊的硬山建築。檐口高3.82米,面積195.75平方米,室內以隔扇劃廳為南北兩鴛鴦廳。東西山牆均開小窗,南北皆為落地隔扇門。廳南建月台與坐欄,可觀水池游魚與南假山景色,為瞻園觀景西瞻園全貌。
靜妙堂是一座面臨水池的鴛鴦廳,它將全園分成南北兩大空間,並置有南北兩大水池。南水池緊接靜妙堂南沿,略呈葫蘆形,靠近建築一面大而南端收小。北水池,空間比較開闊,曲折而富變化。東臨邊廊,北瀕石磯,西連石壁,南接草坪。在靜妙堂西側,有一泓清溪溝通了南北兩大水池,使南北兩個格調鮮明的空間有聚有分,相互聯系。 瞻園是著名的假山園,全園面積僅8畝,假山就佔3.7畝。瞻園分為南假山和北假山兩組,全是假山堆疊而成,但堆造之精,面積之大,確是巧奪天工。
南假山的假山上伸下縮,形成蟹爪形的大山岫,鉗住水面。進入假山內還可看到暗處有仿自然石灰岩的溶蝕景觀,懸墜了幾塊鍾乳石,造成實中有虛,虛中有實,層次豐富,主次分明的山水景觀。山上的植物讓這座假山透出了勃勃生機,水池東北各有古樹兩株,栽種於明代,已飽經600年風霜,紫藤盤根錯節,女貞翠綠豐滿。另有牡丹、櫻花、紅楓等點綴其間,襯託了南石山秀麗多姿的特色。
北假山系明代園林遺存,由體態各異的太湖石堆砌成。臨水面壁,縱深山谷,谷上旱橋,橋長1.4米,寬1.18米。
北假山坐落在北部空間的西面和北端,是全園的制高點。西為土山,北為石山。兩面環山,東抱曲廊,夾水池於山前。山中還有著名的普靜泉,水面清澈澄靜,宛若明鏡。在水池的北部,有一座緊貼水面的石平橋,溝通了東西遊覽路線。石山體積雖大而中空,山中有瞻石、伏虎、三猿等洞壑。 籟爽風清堂面闊三間,單檐歇山附前後卷棚式。檐高3.91米,面積112平方米,「籟爽風清堂」匾額為沙孟海書。西側與花籃廳連接,東部為一覽樓,南部為小院。一覽樓二層,面積104平方米,樓上北側有一梁台,與翼然亭相對,樓下南側為落地長隔扇,一覽樓是瞻園最高建築,登臨樓閣,園中湖光山色,一覽無余。
簌爽風清堂南面小院面積200平方米,鵝卵石組成「花階鋪地」圖案,院東側有「迎翠軒」,軒名為趙朴初書寫,面積53.75平方米。 瞻園的觀魚亭入口處右邊牆壁上有一巨形草書「虎」字碑,是王府中珍存著鎮宅之寶,堪稱「百年古碑,天下第一」。這塊碑寬約兩尺,高一米半。碑上的虎字乃一筆揮就一氣呵成,字是虎,形也似虎,猶如一隻猛虎在咆哮。
這虎字里暗藏玄機,虎字里藏有四個字:富甲天下。細觀此「虎」字,一虎端立,雄視生威,虎頭、虎嘴、虎身、虎背、虎尾,清晰可辨,彷彿仰天長嘯,人稱其為「天下第一虎」。
虎字碑是民國時期擔任汪偽南京政府考試院院長的江亢虎題寫的。江亢虎是中國社會黨首領,民國時期的著名文人,文采斐然,思想曾一度激進。江亢虎一直附庸風雅,常刻碑題詞。「總統府」煦園內有一碑亭,內有一塊漢白玉石碑。石碑正面刻有唐張繼的《楓橋夜泊》。碑的背面有清末學者俞樾考證該詩的碑文。此碑就是當年江亢虎任汪偽政府考試院院長時為討好日本侵略者,仿照蘇州寒山寺碑復制的。
民間傳說摸摸瞻園的虎頭,吃穿不愁;摸摸虎嘴,驅邪避鬼;摸摸虎身,步步高升;摸摸虎背,榮華富貴;摸摸虎尾,十全十美,虎諧音福,實乃威武鎮邪之靈物。 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進門正中是一尊洪秀全半身銅像,院中兩邊排列著當年太平天國用過的大炮20門。二進大廳上「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與「太平天國歷史陳列」匾額為郭沫若題寫。
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是一座館園合璧的博物館,東側是五進氣勢雄偉的古建築群,為展區部分,西側即是瞻園。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是中國收藏太平天國文物最多、史料最豐富的文博單位,是中國惟一的太平天國專史博物館。
主要陳列文物有天父上帝玉璽、天王皇袍、忠王金冠、大旗、寶劍、石槽等數百件,先後徵集到太平天國高級將領的官服「團龍馬褂」、太平天國印製的《欽定士階條例》、《欽定軍次實錄》、《欽定英傑歸真》原刻本等一批稀世珍品,真切、詳盡而全面地反映了這場轟轟烈烈的農民運動的始末。收藏有太平天國文物2800餘件,,其中有42件一級文物;各類文物及遺址、遺跡照片10000餘張;清方原始檔案、函札資料2000餘卷宗;有關太平天國史圖書6000餘冊;並已整理出版太平天國資料書籍30多部700餘萬字。

Ⅳ 中國博物館排名是怎樣的

中國十大博物館:

第一名:北京故宮博物院

第二名:中國國家博物館

第三名:台北故宮博物院

第四名:陝西歷史博物館

第五名:河南博物院

第六名:南京博物院

第七名:上海博物館

第八名:遼寧省博物館

第九名:湖北省博物館

第十名:浙江省博物館

有人說:“認識一個地方最好的方式,是去菜市場和博物館。”在菜市場里感受煙火風情,從博物館中親近民俗文化。

Ⅳ 從南京鼓樓地鐵站怎麼去總統府然後怎麼去太平天國博物館求指教

一、鼓樓地鐵站到總統府:201路,全程約3.4公里
1、從鼓樓步行約80米,到達中央路·鼓樓站專
2、乘屬坐201路,經過5站, 到達總統府站

二、總統府到太平天國博物館:
202路,全程約3.5公里
1、從總統府乘坐202路,經過7站, 到達中華路·瞻園路站
2、步行約240米,到達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

Ⅵ 南京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的介紹

南京太平天來國歷史博物館是源中國收藏保管、陳列宣傳、調查研究太平天國文物史料的專題性博物館。位於江蘇省南京市瞻園路。由太平天國史學家羅爾綱等在1950年12月主持籌建。1956年10月1日,在堂子街太平天國某王府遺址,成立太平天國紀念館。1958年5月,遷至瞻園路。1961年1月,改名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該館建築具有中國民族風格,展廳西部的瞻園是南京城裡獨有的古典園林。曾是東王楊秀清王府和夏官副丞相賴漢英衙署,後為幼西王蕭有和王府。瞻園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Ⅶ 南京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的建築布局

藝舍
在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北部,有一座古建築大廳,外觀古色古香,內部設施現代化,這就是瞻園藝舍的多功能展廳。此展廳面積大約550平方米,展線長120米,展櫃由入口處向兩側延伸形成環繞狀,中間展櫃成丁字式,外有玻璃隔塵,內有射燈照明,配以格調高雅的字畫展品,給觀眾帶來一種清新脫俗、耳目一新的感覺。該展廳從1999年落成開放至今,共展出書畫等各類展覽展示近百次,受到廣大觀眾和書畫家們一致好評。 說起瞻園藝舍的歷史,要追溯到上個世紀70年代。當時,趙朴初先生為我館瞻園藝舍藝術沙龍親筆題名。電影表演藝術家趙丹先生、昆劇表演藝術家俞振飛先生、古琴表演藝術家梅日強先生以及書畫藝術家林散之、傅抱石、錢松嵒、亞明、宋文治、魏紫熙、趙良翰、李味青等藝術大師都先後來到瞻園雅集、潑墨揮毫,展示自己的藝術才華。有鑒於此,江蘇國畫院錢、亞、宋、魏,群賢畢至,也把一些大型藝術筆會放在瞻園舉行。
瞻園藝舍在藝術家心目中的地位與日俱增,逐步形成了一個高雅藝術聚會的場所。20世紀90年代,博物館應廣大藝術家的要求,將瞻園藝舍建成一個藝術沙龍的形式,深入社會,與藝術家廣交朋友,並得到社會各界朋友的關心與支持。吳門畫派的著名書畫家吳養木、沙曼翁、錢持雲、張繼馨等也與藝舍建立了良好的友誼,並先後到藝舍舉辦個人書畫展,贈送作品。湖北著名畫家谷有荃、邵聲朗等都成為藝舍的朋友。在南京也雲集了一大批有實力的中青年藝術家。瞻園藝舍還經常組織筆會,邀請書畫界的朋友參與。
藝舍收藏有大量著名書畫家的頂尖力作:其中有林散之書法狂草作品《朝辭白帝彩雲間》、傅抱石《大渡河悲劇》 、俞劍華《清涼世界》、錢松嵒《江上朝暾》、陳大羽《一唱雄雞天下白》、李味青《丹楓秋菊圖》、趙良翰《梅石圖》、范曾《太平軍進南京》、戴敦邦《太平天國十王圖》、劉繼卣《金田起義》、沙曼翁《隸水軸》、吳養木《山水》、張繼馨《梅鶴圖》等。
瞻園藝舍不僅展示書畫家的作品神韻和風采,還舉辦了各類圖片、資料展等,如《龍文化藝術展》、《中國共產黨歷次代表大會圖片展》和《中共「十五大」圖片展》,為瞻園藝舍贏得了良好的聲譽和社會效益。
概況
瞻園被譽為「金陵第一園」,原系明代開國功臣徐達府邸之西圃,始建於嘉靖初年,迄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了。乾隆南巡時曾駐蹕於此,並御題「瞻園」二字,取自蘇東坡詩句「瞻望玉堂,如在天上」。據說乾隆對此園十分欣賞,回京後便命人在北郊長春園中仿瞻園而建「如園」。
瞻園素以假山著稱,全園面積15000平方米,由三座各具風姿的假山組成了瞻園的主景,遊人至此,無不流連忘返。北假山陡峭雄峙,原為600多年前明代一石山,至今仍保留明代風格。西假山蜿蜓如龍,石頭猶如從土中生出,充滿自然野趣。而南假山則是由劉敦楨先生設計建造於1958年,它巍峨雄壯,由1800多噸太湖石拼連而成,呈現出層次分明,自然幽深的壯麗景觀。
名石
在中國古典園林中,要有佳峰珍石,方稱得名園。若再有名人品題,或有文字鐫刻載於著錄的,那就愈加珍貴了。在素有「金陵第一園」之美譽的瞻園中,就有一塊這樣的奇石——「招鶴峰」,因其形同「如意」,又稱「如意峰」。峰高3.61米,正面鑿有海水紋,體態古樸。石峰上還鐫有明朝中期的狀元錢福、吳寬、名畫家沈周等人的題詩,字跡依稀可辨。古人有詩雲:「每看孤雲招野鶴,頻攜樽酒對名花」,峻秀奇特的山石聳立在靜謐的玉蘭院中,構成「危峰招鶴」之佳景,成為瞻園新十八景之一。不過這塊奇石並非瞻園舊物,而是來自附近四福巷中的栝園。
關於栝園和這塊巨峰,在《康熙江寧縣志》、《嘉慶新修江寧府志》中都有詳細的記載:「栝園在大功坊( 即今瞻園路)東巷內,本魏公東園,後歸周亮工。堂前老栝兩株,趙宦光題額,左峙一巨峰,沈周、吳寬、錢福皆有鐫題」。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下這三位在招鶴峰上題詩的名人。
明朝著名書畫家沈周(1427-1509),是蘇州人,吳門畫派創始人。與文徵明、唐寅和仇英合稱「明四家」,文徵明與唐寅均曾師法沈周,得益非淺,所以以沈周居「明四家」之首。他以山水畫著稱,花鳥畫亦有較深造詣,並能畫人物。他學識淵博,詩文書畫均負盛名。
狀元吳寬自幼聰慧好學,不僅文章寫得好,書法也好,年青時在鄉里已負盛名。成化八年(1472年)連中會元、狀元,授翰林院修撰。因他學識淵博,為人敦厚,是東宮朱祐樘(即孝宗弘治皇帝)的老師。孝宗皇帝即位後的弘治八年(1495),擢升為吏部右侍郎。這年,吳寬母親逝世,他趕回蘇州料理喪事,在家守孝三年。按照慣例,吳寬離職後應有人補缺,但皇上不派人去補,留著空職,等吳寬回京後續任。吳寬回到京城,即轉為吏部左侍郎,又侍奉東宮,做太子朱厚照(即明武宗)的老師。仕至禮部尚書。吳寬在朝廷的威望很高,受到皇上和官員的尊敬。七十高齡的吳寬因身體有病,幾次要求隱退,皇帝都未同意,後死於任上。被追封為太子太保,謚號文定。吳寬是位書法大家,擅長正楷行草,對稍後進入書壇的祝枝山、文徵明、唐寅等人,都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他還是個有名的藏書家,家藏古籍甚多。蘇州的怡園就是吳寬當年的府第。
錢福是上海人,約1505年前後在世。少負異才,科名鼎盛。弘治庚戍(1490年)會元、狀元,授翰林修撰。詩文藻麗敏妙,登第後名聲煊赫。我們兒時常聽父母老師教導的那首「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的《明日歌》就是錢福的大作。
招鶴峰上鐫有這三位名人的手跡,此石歷史至少應在500年以上,當為中山徐氏宅園遺存,確實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稀世珍品。隨著明王朝的滅亡,栝園逐漸衰敗,據史料記載,至清道光年間,園已廢圮,但這塊名石卻幸運地保存了下來。20世紀90年代初,大全福巷、四福巷一帶拆遷,此峰被移入瞻園。歷經五個世紀的風風雨雨、人事滄桑,昔日名石依然能屹立在名園之中,確為一大幸事。
王府之夜
「瞻園——王府之夜」是一項以明代文化藝術欣賞為主題的游園活動,其創意新穎、曲目精彩,是明代王府庭院的再現。它將燈藝、園藝、曲藝、服飾藝術的古典美與古園林的美妙夜景融為一體。
在美輪美奐的瞻園夜王府內:亭台樓閣玲瓏剔透,假山湖石巍峨雄渾,碧水波光粼粼,草木青翠葳蕤……有流光溢彩的晚亭上宮廷細樂的奢華,也有曲折幽深的迴廊里古塤的悠思,霧氳仙苑中,有況世奇緣「牡丹崑曲」的演繹,七彩飛瀑下,更有琵琶鳴泉的歡歌,一輪月影淡描出翩翩霓裳的飄逸……伴以一出出古典戲曲、絲竹舞樂,將明清時期的音樂、舞蹈、曲藝和服飾藝術表現得淋漓盡致,演繹著一個歡樂祥和的太平盛世。

閱讀全文

與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