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湖北的歷史故事
湖北黃鶴樓的歷史故事
從前有位姓辛的人,賣酒為業。有一天,來了一位身材魁偉,但衣著襤褸的客人,神色從容地問辛氏:「可以給我一杯酒喝嗎?」辛氏不因對方衣著襤褸而有所怠慢,急忙盛了一大杯酒奉上。
如此過了半年,辛氏並不因為這位客人付不出酒錢而顯露厭倦的神色,依然每天請這位客人喝酒。有一天客人告訴辛氏說:「我欠了你很多酒錢,沒有辦法還你。」於是從籃子里拿出橘子皮,畫了一隻鶴在牆上,因為橘皮是黃色的,所畫鶴也呈黃色。
座中人只要拍手歌唱,牆上的黃鶴便會隨著歌聲,合著節拍,蹁躚起舞,酒店裡的客人看到這種奇妙的事都付錢觀賞。
如此過了十年多,辛氏累積了很多財富。有一天那位衣著襤褸的客人又飄然來到酒店,辛氏上前致謝說,我願意供養您,滿足您的一切需求。
客人笑著回答說:我哪裡是為了這個而來呢?接著便取出笛子吹了幾首曲子,沒多久,只見朵朵白雲自空而下,畫上的黃鶴隨著白雲飛到客人面前,客人便跨上鶴背,乘著白雲飛上天去了。
辛氏為了感謝及紀念這位客人,便用十年賺下的銀兩在黃鵠磯上修建了一座樓閣。起初人們稱之為「辛氏樓」。後來便稱為「黃鶴樓」。
(1)潛江歷史事件擴展閱讀:
湖北的美麗景色
全省有武漢、荊州、襄陽、隨州、鍾祥等5個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屈原出生的秭歸縣;被譽為「東方第八大奇跡」的曾侯乙編鍾;銅綠山古礦冶遺址和越王勾踐劍、商代的盤龍城。
湖北省蘄春縣是明代偉大醫學家李時珍的故里、武當山的道教建築群及武術、漢文化代表的王昭君故里以其獨特的文化內涵著稱於世。全省還有以荊州古城、蒲圻赤壁、襄陽古隆中、當陽長坂坡為代表的三國文化。
武當山古建築群,位於湖北省十堰武當山風景區內,始建於唐貞觀年間(627年—649年),宋、元時進行規模建築。明成祖朱棣將武當山道場辟為皇室家廟,永樂歷時12年,建成8宮、2觀、36個庵堂、72岩廟等33組建築群,總建築面積達160萬平方米。
明嘉靖年間又大規模維修和擴建。武當山古建築群現存較完好的古建築129處,建築面積5萬平方米,佔地面積100多萬平方米,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武當山古建築群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❷ 荊州的歷史發生了什麼大事
楚文王都郢:周平王三十一年(前740),楚君熊通自立為楚武王,東征西討,最後死於伐隨途中。公元前689年,其子熊貲繼位,是為文王。是年,楚文王為有利於對弱小諸侯國的兼並,拓展疆域,將都城從丹陽遷至戰略要沖郢(即紀南城,位於荊州城北5公里處),並採用板築法建起高大而堅固的城垣。楚文王繼承乃父遺志,尚武強國,很快便滅掉了息、鄧、申、夔諸國,擴充了楚國的版圖。楚都郢作為楚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長達411年。 一鳴驚人:楚莊王熊旅年不滿20就登上了王位,即位三年,不理朝政,淫逸無度,並宣布"有敢諫者死無赦"。朝臣伍參入見庄王說:有一種鳥,三年不飛,三年不鳴,您知道這是什麼鳥?暗指庄王三年來不理政事,無所作為。庄王回答這個隱語時說,這鳥雖三年不飛,飛將沖天,三年不鳴,鳴將驚人。果然,庄王乃罷去淫樂,親理朝政,罷免和誅殺了一批奸讒小人,起用忠臣良將,對內平息叛亂,勵精圖治,對外則大舉用兵,以壯國威。在以後的20年間,庄王東征西討,飲馬黃河,觀兵周郊,問鼎周室。?之戰大勝強晉。庄王之世,兼並諸侯26國,拓地3000餘里,威德立於諸侯之間,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量入修賦:公元前548年,楚康王在郢都(紀南城)宣布"量入修賦"的法令,開始了根據土地的收入徵收賦稅的制度,以法律的形式確認了土地私有權。這是楚國奴隸制崩潰的開端,標志著封建制度的萌芽。 孫武水淹紀南城:楚昭王十年(前506),吳、楚柏舉之戰中楚師大敗,吳師逼近郢都,楚昭王棄都避難,派將軍宋木等堅守紀南城。吳軍主將孫武巡視荊門外,發現漳河水勢浩盪,故令屯兵高處,一夜之間挖深渠一條,引漳水淹灌紀南城。隨著洶涌澎湃的漳水灌入,城中一片汪洋,楚國守軍大亂,吳師則乘木筏攻入城內,紀南城遂被吳師佔領。這次戰役是軍事家孫武巧用水攻奪取勝利的典範戰例。 呂蒙"白衣渡江"襲荊州:建安二十四年(219)七月,劉備令關羽率主力攻樊城,留南郡太守糜芳守荊州,將軍傅士仁守公安。劉備力量的發展為孫權所忌,乘關羽遠在樊城的機會,一面用計迷惑關羽,使其放鬆對東吳的警惕,一面於閏十月命呂蒙為大都督,率兵襲取荊州。吳軍沿江而上,進到尋陽(今廣濟東北)時,呂蒙把精兵隱藏在大船艙內,命搖櫓士兵穿白衣,偽裝商人西進,不斷清除沿江守軍,在說降公安守將傅士仁後,出其不意急襲荊州,太守糜芳開城降吳。呂蒙占據荊州後,撫慰蜀軍將士家屬,不擾居民,並令陸遜西取夷陵(今宜昌東南)、秭歸,以阻劉備增援荊州,切斷關羽入川的退路。關羽率軍回救荊州未果,十一月西走當陽縣麥城,十二月至臨沮(遠安北)中埋伏被吳軍俘殺。 沙市設日本租界:光緒二十四年(1898)五月八日,沙市全發園面館工人楊興全在"洋碼頭"附近被招商局看守毆打致死,激起公憤,民眾焚毀海關新屋、英國泵船、招商局及日本領事館等,掀起反帝怒潮。後遭清政府鎮壓,江陵縣知事劉秉彝將余以仁、李德勝、張太真和更夫周興全四人以禍首罪名砍頭懸掛示眾三日。清廷向日本領事館賠款道歉。八月二十八日,日領事永隴與清政府荊宜施道簽訂《沙市日本租界十七條》,准許日本人在沙市設租界。 辛亥革命軍攻克荊州:為響應武昌首義,1911年10月18日晚,駐宜昌的清軍新軍中革命黨人唐犧支宣布起義並光復宜昌。為減輕清軍對武昌的壓力,鞏固長江上游地區,唐於11月19日兵分四路直逼荊州,戰至25日,先後奪取八嶺山、萬城堤、秘師橋、梅槐橋等外圍陣地,進逼荊州城,對清軍形成包圍之勢,並切斷清軍物資彈葯供應。11月26日至12月6日,經過艱苦戰斗,各路會攻荊州,並佔領草市。7日,湖南西路安撫王正雅、安襄鄖荊招討使季雨霖來援,義軍軍威更盛。10日清軍左副都統恆齡自殺,13日將軍連魁投降。16日唐部佔領荊州城,在荊州道署設荊宜司令部。 中國工農紅軍第二軍團誕生:1930年7月4日,紅四軍與紅六軍在公安會師。又先後在公安南平、江陵普濟召開兩軍前委聯席會議,合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二軍團,賀龍任總指揮,周逸群任政委,孫德清任參謀長。 荊州專署成立:1949年5月下旬,中共湖北省委決定,成立荊州行政區督察專員公署。領江陵、公安、松滋、京山、鍾祥、荊門、天門、潛江8縣。張海峰任專員。7月,析江陵之沙市建市,屬省轄市。同月17日,荊州專署進駐荊州城。1951年5月26日,荊州行政區督察專員公署改為湖北省人民政府荊州區專員公署,閻鈞任專員。
❸ 潛江市在歷史上有哪些稱謂
竟陵、華陵、紫陵、安遠。
965年,升白
伏巡院為縣。因境內有河道分流漢水入長江,取「漢出為潛」意,命名潛江。縣治設在安遠鎮,隸屬於荊湖北路江陵府。
❹ 湖北潛江張金上個世紀出現過那些重大歷史事件
最隆重的事情就是全張金人民慶祝我出生
❺ 湖北潛江是什麼時候解放的
1949年7月15日。 55年前的7月15日,是荊州市歷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日子。就在這一天,偉大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經過激戰,解放了荊州市的中心城區,結束了
❻ 潛江地名的由來
潛江,自公元965年(宋乾德三年)建縣,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因境內有河道分內流漢水入長江,取「漢出容為潛」意,命名潛江。1988年5月撤縣建市。1994年10月被列為湖北省直管市。
潛江是個人才輩出的地方。據史書記載,自宋至清,潛江出過進士63人,舉人265人,貢士399人。在近、現代也涌現出不少傑出人物:
「興中會」重要成員、庚子起義烈士傅慈祥;「日知會」總幹事、辛亥革命先驅劉靜庵;中華民國開國元老、中華人民共和國首任農業部部長李書誠;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中共一大代表李漢俊(李書誠和李漢俊為同胞兄弟,中共一大就是在他們上海的寓所召開的);無產階級女革命家、國務院第一任監察部部長錢英;文壇巨子、享有世界盛譽的劇作家曹禺;方誌學家、藏書家甘鵬雲;以及物理學家祁開智、歷史學家周春元、音樂學家杜鳴心等。
ccp422429
❼ 潛江的歷史沿革
潛江市古為雲夢澤一角,歷經江水復合沖積和湖水緩慢沉積而逐漸形成。潛江地域夏、商、周三代屬荊州域。
公元前5世紀前後的春秋戰國時期,在本縣南部的崗後和北部的平原上出現了章華台、竟陵等邑居,其地屬於諸侯國中的楚國。
公元前278年(秦昭襄王二十九年),白起率秦軍攻佔楚郢都(今江陵西北),東下竟陵,並分別設郡建縣,這里成為秦南郢竟陵縣轄地。
公元前206年西漢建立,其後在章華台設置了華容縣,潛江分屬竟陵、華容。
三國時,潛江之地轄於吳國,隸屬郡縣與漢無異。
晉初分江夏郡置竟陵郡,潛江為竟陵郡之竟陵,南郡之江陵二縣地。
公元550年前後,南朝梁省竟陵,廢華容。潛江西南境改屬南郡江陵縣;西魏分江陵而置華陵縣,北周改華陵縣為紫陵縣,潛江西南境為其所轄。東北境為郢州竟陵郡之竟陵縣,竟陵郡治於齊時也由長壽(今鍾祥境內)遷至竟陵;梁末省竟陵縣入霄城縣,竟陵郡治、縣治始移霄城(今天門境內),潛江東北境遂屬霄城縣;北周復改霄城縣為竟陵縣,改竟陵郡為石城郡,潛江東北境屬石城郡之竟陵縣。
隋朝時,潛江東北境屬荊州沔陽郡竟陵縣,西南境屬紫陵縣。
唐初省紫陵入江陵縣,潛江西南境屬江陵府江陵縣,東北境屬復州竟陵縣。公元857年(唐大中十一年),「以人戶輸納不便,置征科巡院於白 伏」(《太平寰宇記》,白 伏在今縣西北),隸屬於荊南節度使管轄。五代改白 伏為安遠鎮,為南平國(荊南國)屬地。
965年(宋乾德三年),升白 伏巡院為縣。因境內有河道分流漢水入長江,取「漢出為潛」意,命名潛江。縣治設在安遠鎮(在今下蚌湖附近),隸屬於荊湖北路江陵府。
1276年(元世祖至元十三年),改江陵府為上路總管府,後又改為中興路,均領有潛江,上隸於河南江北行中書省。1293年(至元三十年),因水患縣治遷至斗堤,即今治所在。
1368年,明朝建立。此前已改中興路為荊州府,所以明初潛江屬湖廣布政使司荊州府。1531年(嘉靖十年)升安陸州為承天府,潛江改屬之。
1646年(清順治三年),改承天府為安陸府;1664年(康熙三年),分湖廣為湖北、湖南。潛江屬湖北省安陸府。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次年,改府為道,以道為省縣之間的行政機構,潛江屬鄂北道(後改稱襄陽道)。1925年廢除道制,遂直轄於省。1932年,在省縣之間設行政督察區,潛江屬第七區(1934年曾屬第六區,後還屬)。1936年,第七區改稱第四區,仍領有潛江(直到1947年)。抗日戰爭期間,日本侵略軍於1939年5月至1945年8月盤踞潛江部分地區,設有傀儡政權。潛江縣政府被迫輾轉於拖船埠、楊李家台、熊口等地;1943年春撤離潛江,設辦事處於公安縣境,日軍投降後還治。
本縣屬水網湖區,民國時期「十年淹九水」,人民除受「三座大山」的壓迫之外,還苦於水患。由於距中心城市較遠,人民富有革命傳統,有利於革命力量的集聚和迴旋,故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成為革命根據地。1930年春至1932年冬,全境皆蘇區,是湘鄂西省(原稱「聯縣政府」)的潛江、荊南(後改稱荊門)、天潛縣蘇維埃政府(革命委員會)轄地。潛江縣蘇維埃政府曾駐於拖船埠、潛江城等處,荊南縣蘇維埃政府駐脈旺嘴。
1942年春至1945年秋,為抗日根據地,是鄂豫邊區襄南、襄河兩行政公置的荊潛、天潛沔、天京潛縣抗日民主政府轄地。荊潛縣抗日民主政府駐莫家嶺,天潛沔縣抗日民主政府一度駐總口陶和嶺,天京潛縣抗日民主政府駐夏家場。
1947年12月至1949年6月,全縣為解放區,是江漢區襄南、鄂中兩行政專員公署的江荊潛、天潛沔、天京潛縣人民民主政府轄地。江荊潛縣人民民主政府駐熊口,天京潛縣人民民主政府駐夏家場。
1949年7月撤銷邊區縣,恢復原縣名、縣域,江荊潛、天潛沔、天京潛縣撤銷。潛江縣人民政府設於熊口,隸屬於湖北省荊州行政區督察專員公署。8月,潛江縣人民政府移駐城關(今園林辦事處)。
1988年5月撤縣建市。
1994年10月被列為湖北省直管市。
❽ 荊州發生過哪些有名的歷史事件
荊州古城
荊州歷史大事楚文王都郢:周平王三十一年(前740),楚君熊通自立為楚武王,東征西討,最後死於伐隨途中。公元前689年,其子熊貲繼位,是為文王。是年,楚文王為有利於對弱小諸侯國的兼並,拓展疆域,將都城從丹陽遷至戰略要沖郢(即紀南城,位於荊州城北5公里處),並採用板築法建起高大而堅固的城垣。楚文王繼承乃父遺志,尚武強國,很快便滅掉了息、鄧、申、夔諸國,擴充了楚國的版圖。楚都郢作為楚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長達411年。
一鳴驚人:楚莊王熊旅年不滿20就登上了王位,即位三年,不理朝政,淫逸無度,並宣布"有敢諫者死無赦"。朝臣伍參入見庄王說:有一種鳥,三年不飛,三年不鳴,您知道這是什麼鳥?暗指庄王三年來不理政事,無所作為。庄王回答這個隱語時說,這鳥雖三年不飛,飛將沖天,三年不鳴,鳴將驚人。果然,庄王乃罷去淫樂,親理朝政,罷免和誅殺了一批奸讒小人,起用忠臣良將,對內平息叛亂,勵精圖治,對外則大舉用兵,以壯國威。在以後的20年間,庄王東征西討,飲馬黃河,觀兵周郊,問鼎周室。?之戰大勝強晉。庄王之世,兼並諸侯26國,拓地3000餘里,威德立於諸侯之間,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量入修賦:公元前548年,楚康王在郢都(紀南城)宣布"量入修賦"的法令,開始了根據土地的收入徵收賦稅的制度,以法律的形式確認了土地私有權。這是楚國奴隸制崩潰的開端,標志著封建制度的萌芽。
孫武水淹紀南城:楚昭王十年(前506),吳、楚柏舉之戰中楚師大敗,吳師逼近郢都,楚昭王棄都避難,派將軍宋木等堅守紀南城。吳軍主將孫武巡視荊門外,發現漳河水勢浩盪,故令屯兵高處,一夜之間挖深渠一條,引漳水淹灌紀南城。隨著洶涌澎湃的漳水灌入,城中一片汪洋,楚國守軍大亂,吳師則乘木筏攻入城內,紀南城遂被吳師佔領。這次戰役是軍事家孫武巧用水攻奪取勝利的典範戰例。
呂蒙"白衣渡江"襲荊州:建安二十四年(219)七月,劉備令關羽率主力攻樊城,留南郡太守糜芳守荊州,將軍傅士仁守公安。劉備力量的發展為孫權所忌,乘關羽遠在樊城的機會,一面用計迷惑關羽,使其放鬆對東吳的警惕,一面於閏十月命呂蒙為大都督,率兵襲取荊州。吳軍沿江而上,進到尋陽(今廣濟東北)時,呂蒙把精兵隱藏在大船艙內,命搖櫓士兵穿白衣,偽裝商人西進,不斷清除沿江守軍,在說降公安守將傅士仁後,出其不意急襲荊州,太守糜芳開城降吳。呂蒙占據荊州後,撫慰蜀軍將士家屬,不擾居民,並令陸遜西取夷陵(今宜昌東南)、秭歸,以阻劉備增援荊州,切斷關羽入川的退路。關羽率軍回救荊州未果,十一月西走當陽縣麥城,十二月至臨沮(遠安北)中埋伏被吳軍俘殺。
沙市設日本租界:光緒二十四年(1898)五月八日,沙市全發園面館工人楊興全在"洋碼頭"附近被招商局看守毆打致死,激起公憤,民眾焚毀海關新屋、英國泵船、招商局及日本領事館等,掀起反帝怒潮。後遭清政府鎮壓,江陵縣知事劉秉彝將余以仁、李德勝、張太真和更夫周興全四人以禍首罪名砍頭懸掛示眾三日。清廷向日本領事館賠款道歉。八月二十八日,日領事永隴與清政府荊宜施道簽訂《沙市日本租界十七條》,准許日本人在沙市設租界。
辛亥革命軍攻克荊州:為響應武昌首義,1911年10月18日晚,駐宜昌的清軍新軍中革命黨人唐犧支宣布起義並光復宜昌。為減輕清軍對武昌的壓力,鞏固長江上游地區,唐於11月19日兵分四路直逼荊州,戰至25日,先後奪取八嶺山、萬城堤、秘師橋、梅槐橋等外圍陣地,進逼荊州城,對清軍形成包圍之勢,並切斷清軍物資彈葯供應。11月26日至12月6日,經過艱苦戰斗,各路會攻荊州,並佔領草市。7日,湖南西路安撫王正雅、安襄鄖荊招討使季雨霖來援,義軍軍威更盛。10日清軍左副都統恆齡自殺,13日將軍連魁投降。16日唐部佔領荊州城,在荊州道署設荊宜司令部。
中國工農紅軍第二軍團誕生:1930年7月4日,紅四軍與紅六軍在公安會師。又先後在公安南平、江陵普濟召開兩軍前委聯席會議,合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二軍團,賀龍任總指揮,周逸群任政委,孫德清任參謀長。
荊州專署成立:1949年5月下旬,中共湖北省委決定,成立荊州行政區督察專員公署。領江陵、公安、松滋、京山、鍾祥、荊門、天門、潛江8縣。張海峰任專員。7月,析江陵之沙市建市,屬省轄市。同月17日,荊州專署進駐荊州城。1951年5月26日,荊州行政區督察專員公署改為湖北省人民政府荊州區專員公署,閻鈞任專員。
❾ 潛江的文化
江漢平原皮影戲是指流行在湖北省中南部的沔陽(今仙桃市)、潛江、監利、洪湖、石首、江陵、公安、京山等縣(市)具有相同藝術特徵的皮影戲。江漢平原北依長江,南貫漢水,又是荊楚文化的發源地,皮影戲在這里找到了滋生和繁榮的土壤。雖然其源頭尚無法考證,但早在明末清初,這一帶凡舉辦謝神會事,逢年過節都有唱皮影戲的習慣。日積月累便形成了獨特的風格和雕鏤特色。
江漢平原皮影戲的核心地區集中在天、潛、沔(仙桃)一帶,其顯著藝術特徵主要表現在雕鏤(造型)藝術,唱腔藝術和口頭文字藝術等方面。
江漢平原皮影的雕鏤藝術,源於潛江的「湯格」和「郭格」,尤以圖案精細、人物造型逼真與國內其它地區皮影造型比較,其工藝精細、造型生動、圓潤舒展、以大見長,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
江漢平原皮影戲的唱腔以歌腔、漁鼓腔為主。特別是歌腔皮影中的「雞鳴腔」,源於東周時期的楚國《四面楚歌》,是我國傳統音樂中的「活化石」。漁鼓腔出自舊時藝人的乞討唱曲,調式多樣,具有濃郁的鄉土風味。
江漢平原皮影戲演唱的劇目多達300多個,這些「劇本」實際上只有劇目的條文,在表演時全靠藝人根據歷史故事展開情節和刻化人物。唱、做、念、打渾然一體。其口頭文學藝術形式是江漢平原皮影戲的又一主要特徵。
江漢平原皮影戲包含的獨特雕鏤藝術和具有古樸的楚風、楚韻的唱腔藝術,具有不可低估的學術價值和實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