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高一歷史第二分冊綜合測試答案
第一部分 選擇題
第二部分 閱讀與分析題
31AFBCG
32(1)「金字塔真是人類建築史上的奇跡。」
(2)政治制度:古代埃及實行高度集權的專制統治。因為建造巨大的金字塔需要耗費數十萬人力和長達20年的時間,在生產力水平低下的古代,動用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沒有高度集權的專制統治是不可思議的。
科學技術: 建築技術和科學發展水平高。金字塔是建築史上的奇跡,在沒有起重機械、運輸工具和精密測量儀器的古代,如何完成這些過程需要掌握一定的物理、數學知識。
思想觀念:古代埃及奉行「來世信仰」的觀念。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法老為自己修築的陵墓。為法老設置了一個死後依然存在的王室生活場所,這一切都是埃及人「來世信仰」的具體體現。
33、(1)因為這種數字式通過阿拉伯人傳到歐洲的,所以、歐洲人誤以為是阿拉伯仁發明的。阿拉伯人在長期探索、對外交流中,傳承了古代希臘文稿和藝術古跡,使這些在基督教時代幾乎絕跡的文化成果得以保存,義大利人通過阿拉伯人,才學到了這些古代文化成果。(2)內涵豐富,不僅包含阿拉伯人固有的部落文化,還包含伊斯蘭教文化和外族文化;涉及領域廣泛,如天文學、數學、醫學、文學等;傳播廣泛。
❷ 高一歷史練習冊第二分冊~
第一課
一、一萬 畜牧業 炎黃 中原 C C C 抄5
二、建房、熟食、漁獵、農耕。文字發明以前,口耳相傳的神話傳說是先民對上古時代歷史的誇張記述。其中雖有誇張的成分,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蘊涵著一些有效信息。
擅長栽培水稻,農業工具先進,居民房屋為干欄式建築。舟船是出行的主要工具,崇尚鳥和太陽等自然界的事物。
第二課
一、禪讓 世襲 國家 二里頭文化 B C B D 世襲制代替禪讓制,「天下為家」的社會代替「天下為公」的社會;夏朝已設官分職;~有一定數量的軍隊;~設置了監獄,並制定刑法。
二、宮殿建築群的出現,說明社會分化明顯;青銅器、玉器大多用做禮器、祭器,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社會等級森嚴及當時人們對神靈的敬畏。
材料一中的考古發掘印證了材料二中有關「城…,禮…」的記載。
考古發掘出的遺址、遺物對文獻記載具有印證或補充的功能。
第三課
一、湯 內服 外服 甲骨文 商 B A C D 政:實行內外服制。經:重視農業;青銅鑄造業發達。文:甲古文是較成熟的文字。思:崇尚鬼神和祖先,實行禮治。
二、有助於了解商朝的經濟狀況,生產生活狀況和統治狀況等。
材料一中商人凡事都要佔卜的風俗印證了材料二中的表述。
甲古文是反映商朝社會生活的直接記錄,是研究商朝歷史的第一手資料,也印證了一些歷史文獻中關於商王朝的記載,使商王朝歷史成為信史。 第6課 大一統中央集權國家的形成
練習與測評
1、人們常說,先進可以變成落後,後來者也可以居上。試以秦統一為例,說一說後來者居上必須具備哪些條件。
①變法圖強,奮起直追:如秦孝公任用商鞅變法;②政策要穩定、連續:商鞅雖然慘遭殺害,但其改革的制度得以繼續;③打破傳統,重用人才:秦打破宗法制的界限,竭力吸收他國優秀人才,委以重任,尊為「客卿」。由於上述原因,秦國後來居上,迅速強大,先後兼並六國,建立了統一的大帝國。
2、結合第5、第6課內容,談一談秦朝大一統國家形成的基礎、條件和原因。
政治基礎:春秋戰國時期,連年征戰,列國紛爭,大國兼並小國,形成「戰國七雄」,七國對周圍小國的兼並和邊地的開拓,完成了區域性的統一,為秦的大一統奠定了基礎;經濟基礎:鐵制農具用於農業生產,出現犁耕技術,耕地面積擴大,私人手工業、商業活躍,各地經濟聯系加強;理論基礎:法家主張實行君主集權制度。
條件和原因:秦孝公任用商鞅,以富國強兵、兼並天下為目標進行變法,廢除井田制度、廢除世卿世祿、獎勵耕戰、建立縣制等措施,重用人才,國力強盛,兵力強大。各諸侯國間交通便利,秦國民風淳樸,成為七個諸侯國中最強大的一國。
3、皇帝與中央集權體制
皇帝
丞相 御史大夫 太尉
廷尉 治粟內史等諸卿
郡(守) 郡 (守)
縣(令) 縣(令) 縣(令) 縣(令)
探索與爭鳴:
上述觀點都有正確的一面,但都不全面。必須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全面評價秦所開創的中央集權體制。
中國是農業國,分散的小農經濟無力抗禦自然災害、抵禦外族入侵;且自然經濟也極易導致政治上的分裂。秦朝所開創的中央集權體制強化中央統治,消除分裂割據因素;建造馳道和直道,保證政令暢通;修築長城以抵禦匈奴侵擾;開邊移民,充實邊地實力;統一貨幣、度量衡、文字,客觀上促進經濟文化發展,對社會發展起了積極的作用。秦創立的中央集權體制,成為我國歷代王朝政治制度的藍本,在漫長的農業社會具有很大影響。不能因秦二世而亡,而全面否定這一制度,「秦亡於政,而非亡於制」。歷代實行中央集權體制的王朝也並非都是短命而亡的,漢、唐、明、清的統治都長達200年以上。
但是,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權體制的核心是皇權至高無上,統治的優劣,很大程度上取決與皇帝個人的品質、統治經驗的積累,以及統治集團整體的制約力。秦始皇不能適應統一後的社會發展需要,不能審時度勢,改弦易轍,以致社會矛盾激化;秦二世昏庸,天下大亂,二世而亡,是一個典型的教訓。中央集權體制的致命缺陷導致中國古代社會出現周而復始的治亂交替的局面,對社會造成破壞性的影響。到中古後期,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嚴重阻礙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則更導致中國社會發展緩慢。
第7課 秦末農民起義
讀圖學史:
圖例從上到下依次是:陳勝吳廣起義地點、陳勝吳廣建立政權的地方、項梁劉邦起事地點、陳勝吳廣進軍路線、項梁項羽進軍路線、劉邦進軍路線、巨鹿之戰地點。
練習與測評
1、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公元前215年,秦始皇至碣石,令刻碣石門,曰:「皇帝奮威,德並諸侯,初一泰平。墮壞城郭,決通川防,夷去險阻。地勢既定,黎庶無繇,天下咸撫。男樂其疇,女修其業,事各有序。惠被諸產,久並來田,莫不安所。」
①、刻石上的哪些文字反映了秦統一的積極影響?
初一泰平、夷去險阻、天下咸撫、事各有序、莫不安所……
②、刻石上的歌功頌德是否符合歷史事實?理由是什麼?
不完全符合歷史事實。歌頌秦始皇滅六國,建立統一的國家,消除地區之間的藩籬,有利於文化的交流和經濟的發展,這是符合歷史史實的。
但是,稱民無徭役,天下安撫,老百姓都能安居樂業,這是明顯違反歷史史實的,因為在秦統一六國之後,秦朝統治者施行暴政,十餘年間不斷動用民力:築長城、修馳道、戍五嶺、造阿房宮、建驪山墓等,徵用勞力數百萬人;而且,秦朝的法律也相當的嚴酷,誅罰苛刻,一人犯法,親戚鄰里都要連坐;加之繁重的賦稅,使得秦朝的百姓生活於水深火熱之中,並最終導致了秦末農民起義的爆發。
2、「指鹿為馬」、「揭竿而起」、「約法三章」、「四面楚歌」、「破釜沉舟」,還有「項庄舞劍,意在沛公」,這些耳熟能詳的成語與哪些歷史事實有關?這些事實說明了什麼?
指鹿為馬:趙高篡權
說明秦二世時,秦朝統治的危機和衰敗,丞相趙高為了要篡奪最高統治權,不惜顛倒黑白,混淆是非。
揭竿而起:陳勝、吳廣起義
秦朝由於實行暴政,讓廣大的百姓生活於水深火熱之中,並最終激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的發生,從而加速了秦王朝滅亡的步伐。說明統治者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約法三章:劉邦進關中爭取民心
劉邦在進入關中之後為了取得民心,同關中百姓約法三章,並得到了當地百姓的擁護,這也成為劉邦最後能夠打敗項羽、奪取天下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說明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四面楚歌:垓下之戰
在項羽同劉邦進行的楚漢戰爭中,項羽最終敗下陣來,說明項羽因自己的剛愎自用和性情殘暴而失去謀臣和百姓的支持,導致自己最後的失敗。也可聯系現實對學生進行做人的教育。
破釜沉舟:巨鹿之戰
公元前207年,項羽的起義軍與秦將章邯率領的秦軍主力部隊在巨鹿展開大戰;項羽不畏強敵,引兵渡漳水。渡河後,項羽命令全軍:「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巨鹿一戰,大破秦軍,項兵威震諸侯。現在人們常用這個成語比喻下決心不顧一切地干到底。
項庄舞劍,意在沛公:鴻門宴
秦朝被推翻後,項羽在鴻門設宴招待漢高祖。在宴會上,項羽的謀士——亞父范增幾次示意項羽擊殺漢高祖,但項羽因不忍而不予理會。於是,范增便讓項庄以舞劍助興為名,想借機刺殺漢高祖。漢高祖的謀臣張良看到形勢緊迫,就出外召樊噲說:「現在項庄拔劍舞,其意常常在沛公。」於是樊噲帶劍擁盾進入宴會廳,指斥項羽不守信義,項羽被樊噲的氣勢所折服,漢高祖借機脫離險境。後來人們常用來比喻說話或行動表面上雖有正當好聽的名目,實質上卻別有用心地把矛頭針對某人或某事
3、歷史敘事與歷史解釋是歷史認識的兩個層面。所謂歷史敘事,是敘述以往發生過的事件。而歷史解釋,則是闡明歷史發展的軌跡及其意義所在。下列材料中哪些屬於歷史敘事?哪些屬於歷史解釋?
歷史敘事: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重。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項王則夜起,飲帳中。有美人名虞,常幸從;駿馬名騅,常騎之。於是項王乃悲歌慷慨,自為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數闋,美人和之。項王泣數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視。
歷史解釋:夫秦失其政,陳涉首難,豪傑蜂起,相與並爭,不可勝數。然羽非有尺寸,乘勢起隴畝之中,三年,遂將五諸侯滅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號為「霸王」,位雖不終,近古以來未嘗有也,及羽背關懷楚,放逐義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難矣。自矜功伐,奮其私智而不師古。謂霸王之業,欲以力征經營天下。五年卒亡其國,身死東城,尚不覺寤而不自責,過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豈不謬哉!
第8課 大一統帝國的重建
練習與測評
1、這一概括很有道理。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權制度(包括皇帝集權、中央政府的組成以及郡縣制)是中國古代中央集權體制的起始,漢統治者從黃帝制度、中央官制一直到地方的郡縣制度都繼承秦朝。
2、採取無為政策的原因:漢朝初年,黃老思想符合人民厭惡戰爭、渴望社會安定的意願;秦朝的暴政以及此後幾十年戰亂使社會經濟遭到了極大的破壞,需要「與民休息」,恢復發展。
作用:這些政策有利於社會穩定和經濟的恢復,但也使豪族勢力膨脹,土地兼並、貧富分化等因素凸顯。
3、角度:(1)春秋以來列國爭霸及互相兼並的歷史;(2)秦朝開創的中央集權體制及其在西漢的繼承;(3)漢初布衣將相之局。
讀圖學史
總的探究原則:引導學生探究圖中的多元信息,教師補充拓展信息,注重利用學過的知識作有效解讀,並注重核心信息的解讀,即參考答案的2與3。
參考答案:
1、反映漢朝制陶工藝的發展。
2、反映漢朝統治者的重農思想。
3、反映禮樂文化中的「事死如事生」的原則。
4、拓展探究:(1)陶制倉廩器物的美學價值;(2)反映了漢朝倉廩建築的形制;(3)其反映了漢朝的建築形制,因為從圖片的器物看,屋頂是廡殿式的。
第9課 漢武帝時代
讀圖學史
比照第6課「秦疆域圖」,找出兩者疆域四至的異同,並談談你對這一變化的認識。
秦之疆域:東至東海、南至南海、西至隴西、北至遼東。
西漢之疆域:東至東海、南至南海、西至蔥嶺、北至樂浪。
西漢在秦疆域的基礎上,西面和北面均有擴充,特別是西面,勢力范圍延伸至蔥嶺。
版圖有此擴張的原因在於,漢武帝通過對匈奴的三次戰爭,不但大體解除了匈奴對北方的威脅,而且在此基礎上擴大了疆域。
練習與測評
1、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臣愚以為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邪辟之說滅息,然後統紀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從矣。
——班固《漢書·董仲舒傳》
從上述材料中可以汲取哪些歷史信息?從這些信息可以得出什麼判斷?
董仲舒認為:只有孔子所開創的六藝,也即儒學才是正道,其他學說皆應一並杜絕,更稱之為「邪辟之說」。如此便能使綱紀得到統一,法律制度得到明確,百姓自然也就順服了。
從這些信息可以得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是董仲舒提出的,措施是信奉儒家以外各家學說者不予提升重用,目的是加強政治上的大一統的局面,鞏固統治。
2、從秦始皇到漢武帝,中國社會的主流意識形態發生了哪些變化?這些變化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變化:秦始皇時期,社會的主流意識形態是法家思想。西漢初期,倡導「無為而治」,以道家為主,又兼采儒、法。漢武帝時期,變「無為」為「有為」,「獨尊儒術」。
主要原因:①社會狀況的變化導致統治政策與統治思想的變化:秦時以法治天下,政令嚴苛,使了社會矛盾的激化,導致秦朝二世而亡。漢初統治者鑒於此,採用道家學說,加之漢初經濟凋敝,需休養生息,故採取「清靜無為」的政策。在經歷了「文景之治」後,漢朝國力日臻豐厚,武帝又欲有一番作為,故「無為而治」的道家思想為主張「有為」儒家思想所替代。
②地主階級統治地位的變化導致統治思想的變化:戰國與秦朝,「封邦建國」體制崩潰,舊貴族的衰落、法家正面肯定這種激烈的社會變革,主張實行中央集權政治體制,重農抑商,符合新興地主利益,因此,法家思想成為主流意識形態。到西漢中期,新制度逐漸穩固,地主階級的統治經驗也相對豐富,從我國社會的基本特徵——農業經濟與根深蒂固的家族制度——出發,統治者轉而提倡以「入世」態度積極進取塑造人格,並以倫理道德來協調人際關系,規范社會秩序的儒家勢在必然。因此,儒家思想成為主流意識形態。西漢前期實際上是地主階級的一個探索思考期。
3、列舉漢武帝時期在政治、思想文化、民族關系等方面的措施,從而說明西漢王朝是當時世界上的強盛國家之一。
答:政治上:
為了加強皇帝集權,抑制丞相的職權,設立「內外朝」,從而剝奪了丞相參與國家大事決策的權力。
創設刺史制度,由中央特派監察官員,以加強中央對地方的監督和控制。
為了削弱諸侯王的權力,頒布「推恩令」,基本消除了地方分裂的隱患。
通過上述措施漢武帝加強了中央專制集權統治。
思想文化:「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設立五經博士,將儒學定為官學,其他諸子之學「罷黜」在官學之外。在長安建立太學,教授五經,從中選拔官吏。確立了儒學在官學中「獨尊」的地位。形成思想文化上的統一,對社會的穩定具有積極意義。
民族關系:漢武帝通過對匈奴的三次戰爭,大體解除了匈奴對北方的威脅。設置河西四郡,以加強對西域的控制。政府又在西南、東北、東南和西部等地區設置郡縣或其他管理機構,進行有效的管轄。並使漢文化遠播異域。
探索與爭鳴
評價歷史人物要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把歷史人物放到歷史背景中去考察;要全面客觀地分析歷史人物的階級性和時代性,防止以偏概全;要觀察歷史人物的活動是否有利於生產力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和國家的統一。
試以秦皇漢武為例說一說你對他們的評價。
秦始皇與漢武帝是我國歷史上著名封建帝王,他們的建樹對當時乃至於後世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但在開創豐功偉績的同時,兩位歷史人物也存在的一定的局限性。
秦始皇
戰國末年,七國紛爭,社會動盪不安,秦始皇完成了對六國的兼並,統一了全國,給人民創造了一個相對安定的生活環境。秦始皇建立起一整套中央集權國家機器,有利於國家的統一,成為歷代王朝政治統治制度的藍本。統一全國之後,秦始皇採取了統一貨幣、度量衡、文字等一系列措施,對於社會的進步、生產力的發展具有積極的意義。然而,秦始皇不能適應從中國西部一小國的統治到全國統治的變化,所推行的政令過於嚴苛,造成民不堪命的局面,甚至採取焚書坑儒這樣極端殘暴的手段來維護統治,這些都直接或間接造成了相當的負面影響,最終導致秦的短命而亡。
漢武帝
漢武帝是西漢中期的君主。已經變化的社會經濟政治狀況,調整統治政策,統治思想,有所作為。在民族關繫上,改變西漢初,由於國力衰弱,對北方匈奴造成的嚴重的邊患所採用妥協的辦法,憑借七十年休養生息所積累的財富,通過對匈奴的三次戰爭,大體解除了匈奴對北方的威脅。為國家的統一與穩定創造了前提。政治上,設立刺史制度和「推恩令」的頒布使中央集權得到鞏固。設置「內外朝」,極大地削弱了丞相的權力,使皇權得到了加強。對國家的統一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思想上,改變主張「無為」而治的黃老思想,也摒棄主張嚴酷統治方式的法家,採取「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策略,形成了思想文化的統一,儒學更成為歷代王朝的統治思想和社會主流的意識形態。漢武帝統治時期是西漢的強盛時期,也對後世帶來深遠影響。
但是,漢武帝在軍事上的好大喜功,在生活上日益奢華,大興土木,致使漢興以來數十年之積蓄消耗殆盡,對西漢人民造成災難。面對激化的社會矛盾,漢武帝不得已下詔懺悔自己的錯誤。西漢也從鼎盛開始走向衰弱。
❸ 上海二期課改高一歷史第一、二分冊的知識梳理!
第1課:古代兩河流域:兩河流域是指亞洲西部底格里斯河與幼發拉底河流經的區域。基本上位於今天的伊拉克共和國境內。古希臘稱之為「美索不達米亞」。
1.國家生產的根源:生產力;國家職能:保障國家安全;調節國內矛盾;管理社會公共事。
2.大約公元前3500年至3100年,蘇美爾人率先在兩河流域建立了一批城市國家.
3.《吉爾伽美什》的史學價值:是了解和研究古代兩河流域歷史和文化的第1手文獻.
4.《漢穆拉比法典》的價值與地位:是目前已知的世界歷史上第1部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在世界法制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比較清楚地展示了古巴比倫王國的社會狀況,是了解和研究古巴比倫王國歷史的第1手文獻.
5.《漢穆拉比法典》的特點:具有一定的歷史進步意義;充分顯示出法典的時代特徵。《漢穆拉比法典》的目的:管理國家
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3100年 蘇美爾人建立城市國家
公元前18世紀中葉 漢穆拉比統一兩河流域
公元前1792年 漢穆拉比繼位古巴比倫國王
第2課:古代埃及:公元前332年,埃及被亞歷山大征服
1. 古代埃及位於非洲東北部,其地理范圍與今天的阿拉伯埃及共和國大致相當。
2. 尼羅河與兩河流域一樣,成為世界古代文明的又一發祥地。
6. 古代埃及人早在公元前3500年以前就發明了象形文字。
7. 紙草的使用最為普遍。
1.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動盪和緊張 埃及文明:穩定而安寧
2.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最終成為一個統一的國家。
3.古代埃及國家實行高度集權的專制統治。法老是擁有絕對權威的專制君主,集政治,軍事,經濟,司法和宗教大權於一身.他強化王權神授的觀念,自奉為神或神的後裔,將自己的意志視為法律,擁有對全國土地的支配權,並控制著所有軍隊,掌握了從中央到地方的高級官吏的任免權。
4.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法老專制權利的象徵,它向世人展示了法老至高無上的權威。金字塔也是古代埃及人來世信仰的具體體現。
5.古代埃及人早在公元前3500年以前就發明了象形文字。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文字復雜難懂。
6.埃及受到了強勢的希臘文化的沖擊;公元639年被阿拉伯帝國征服。
第3課:古代印度:
公元前14世紀 雅利安人入侵印度
公元前14世紀~~公元前6世紀 吠陀時代
公元前6世紀 佛教產生
公元前3世紀 佛教開始外傳
1.種姓制度:祭司階層——婆羅門,世俗統治者——剎地利,雅利安自由民——吠舍,被征服的土著——首陀羅
1. 約公元前14世紀,一批自稱「雅利安人」的部落征服土著部落。公元前10世紀上半葉,雅利安人將勢力范圍擴展到整個恆河流域。
3. 四大種姓在理論上皆為職業世襲、內部聯姻和排斥外人的社會集團,各自的法律地位、社會權利和宗教生活均不相同。
4. 公元6世紀,政局動盪,隨著剎帝利和吠舍大商人的社會經濟地位明顯上升,他們對婆羅門的宗教和種姓特權日益不滿,各種新教派、新學說廣為流傳,佛教是其中影響最大者之一。相傳佛教創始人為悉達多。
5. 佛教經典數量龐大,總稱為大藏經,由於內容主要是由經藏、律藏和論藏三部分組成,所以又稱為三藏經或三藏。
6. 梵文史詩《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是古代印度最著名的文學作品。
1.雅利安人的宗教經典吠陀的梵書,是這一時期最主要的歷史文獻,因此約公元前14世紀至約公元前6世紀的印度歷史,一般被稱為「吠陀時代
3.佛教的創立和發展:公元前6世紀,北印度列國紛爭,政局動盪,社會關系急劇變化。早期佛教提倡宗教領域內的「眾生平等」,因此獲得廣泛的社會支持,傳播迅速。
第4課:美洲印第安文明:.
美洲印第安文明一覽表:
(1)瑪雅文化:區域范圍:墨西哥尤卡坦半島,今瓜地馬拉、宏都拉斯一帶
存在時間:公元前2500開始,公元16世紀上半葉毀滅
主要成果:培養了包括玉米、馬鈴薯、西紅柿、可可、煙草在內的40多種農作物,建立了金字塔式神廟,20進制,會使用0和象形文字
(2)阿茲特克文化:區域范圍:今墨西哥一帶
存在時間:公元12世紀開始,公元15世紀強盛
主要成果:建立了特諾奇蒂特蘭城,金字塔式神廟,掌握原始麻痹術,織布刺綉,灌溉農業
(3)印加文化:區域范圍:安第斯高原一帶
存在時間:公元15世紀向外擴張,公元16世紀30年代消亡
主要成果:培植了馬鈴薯,灌溉農業,擅長建築,使用多種植物治病
1.中美洲的瑪雅文化,阿茲特克文化和南美洲的印加文化就是其中的傑出代表。
2.瑪雅文化:從野生植物中培育了包括玉米,馬鈴薯,西紅柿,可可,煙草在內的40多種農作物,後來都陸續傳播到世界各地,極大地豐富忽然改善了人類的生活;瑪雅人發明和使用了「0」的概念;瑪雅人就創造了約有850個字元的象形文字體系;最能體現瑪雅人建築成就的是金字塔式的台廟和圓塔式天文觀象台。
3.阿茲特克文化:阿茲特克人掌握了高超的農業生產技術;他們擅長棉織,刺綉和和製作彩繪陶器。
4.印加文化:從南美安第斯高原興起;15世紀初~16世紀30年代。
主要成果(舉典型例子)
瑪雅文化 :培育了包括玉米,馬鈴薯,西紅柿,可可,煙草在內的40多種農作物.使用了「0」的概念;創造了約有850個字元的象形文字體系;築成金字塔式的台廟和圓塔式天文觀象台;20進制。
阿茲特克文化:建立特諾奇蒂特蘭城.建立金字塔式神廟.掌握原始麻醉術.織布刺綉.灌溉農業
印加文化:培育了馬鈴薯.灌溉農業.擅長建築.使用多種植物治病
[第5課]古代黑非洲:
公元前590年~~公元前4世紀中葉 麥羅埃文明興起
公元前後 阿克蘇姆文明興起
公元4世紀~~公元5世紀 大辛巴威文化興起
公元15世紀末、16世紀初 大辛巴威文化衰落
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一般稱為「黑非洲」。
位於東北非的麥羅埃文明,它始於公元前590年,終於
公元4世紀中葉,屬於庫施文明的麥羅埃時期。
麥羅埃是當地地中海以南最大的冶鐵中心。
在麥羅埃的物產中,陶器是最著名的。
麥羅埃文字是一種簡化了的象形文字。
阿克蘇姆王國興起於公元前後,地處連接地中海與印度洋水路的交通要沖。
阿克蘇姆人隨外貿易高度繁榮,阿克蘇姆王國堪稱當時的世界貿易大國、造船業也十分發達、鑄造金屬貨幣的國家、巨石建築也堪稱一絕。
大辛巴威文化是南部黑非洲古代文明的傑出代表。大約始建於公元4世紀至5世紀。
大辛巴威文化所涉及的范圍,包括今辛巴威、莫三比克南部、波札那東部和南非北部一帶。
麥羅埃文明、阿克蘇姆文明:(1)麥羅埃文明:公元前11世紀初以後,庫施王國發展;公元前730年征服埃及;公元前656年,在埃及統治結束;公元前590年,庫施王國遷都麥羅埃,庫施王國進入麥羅埃文明.(2)阿克蘇姆文明;東北非的另一古代文明,在今衣索比亞境內
第六課:1.希臘城邦制度形成,發展和作用:公元前8世紀至公元前6世紀,古代希臘城邦(200多個)制度開始形成(在氏族組織逐漸解體的基礎上。),它的形成和發展(經濟發展和文化進步的結果),促進了社會經濟和文化的進一步繁榮,與希臘當時的社會發展相輔相成。
2.公元前594年,梭倫改革:目的在於打破血緣門第、重新調整公民內部不同階層的利益關系,梭倫改革首開雅典民主政治之先河,標志著雅典民主政治的最終確立。
3.伯里克利時代:公元前443年至公元前429年,伯里克利連續當選為雅典十將軍委員會的首席將軍,開創了雅典歷史上的「伯里克利時代」。 以伯里克利時代為代表的雅典民主政治,是古代希臘城邦社會中先進的政治制度。它有利於調動城邦公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有利於推動社會經濟和文化的進步。然而它畢竟只是城邦公民內部的民主,而且只有成年男性公民才真正享有民主權利,婦女、外邦人和奴隸則都被排斥在外
4.雅典民主政治評價:進步性:雅典民主政治,有利於調動城邦公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有利於推動社會經濟和文化的進部(以全體公民的直接參與為核心。)局限性:城邦公民內部的民主,而且只有成年男性公民才真正享有民主權利,婦女、外邦人和奴隸則都被排斥在外。
5.公元前594年的「梭倫改革」和公元前508年的「克利斯提尼改革」是民主政治建立過程中的兩個里程碑。
公元前508年:里斯提尼改革
第七課:公元前5世紀~~公元前4世紀上半葉希臘古典時代
史詩體裁特徵:古代民間文學的一種體裁,以傳說或重大歷史事件為題材的古代長篇民間敘事詩。
戲劇體裁:大多取材於古希臘的神話傳說,著重於描寫人與命運的抗爭,塑造崇高的英雄人物。 主題:具有嚴肅、悲壯、崇高的特徵,不著意於悲,而重在嚴肅事件。 結構形式:完整而嚴肅。
古代希臘的戲劇代表了古代希臘文學的最高成就,分為悲劇和喜劇兩種類型。
1.荷馬史詩:穿插了許多希臘神話和傳說內容,同時也反映出公元前11世紀至公元前9世紀之間古代希臘的社會狀況。古代希臘人創作的《荷馬史詩》,是世界文學寶庫中的瑰寶。《荷馬史詩》包括《伊里亞特》和《奧德賽》兩部分
2.列舉世界歷史上四大文學名著:《吉爾伽美什》;《羅摩衍那》;《摩訶婆羅多》;《荷馬史詩》
3.三大悲劇家及喜劇家:(1)悲劇家:埃斯庫羅斯、索福克勒斯、歐里庇得斯(2)喜劇家:阿里斯托芬
4.三大哲人: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
5.希羅多德《歷史》;歐洲歷史學的源頭可以上溯到古代希臘。古代希臘的歷史學誕生於古典時代,是以希羅多德的名字及其《歷史》為標志。 希羅多德有「史學之父」的美譽.
修昔底德是與希羅多德齊名德古代希臘歷史學家。撰寫了《伯羅奔尼撒戰爭史》
埃斯庫羅斯是希臘悲劇的創始人,代表作是《被縛的普羅米修斯》。索福克勒斯被譽為「戲劇藝術的荷馬」,最出色的作品是《俄狄浦斯王》。歐里庇得斯被稱為「舞台上的哲學家」,代表作是《美狄亞》、《特洛伊婦女》等。阿里斯托芬被譽為「喜劇之父」,主要代表作是《蛙》、《馬蜂》、《鳥》等。
雅典衛城的帕特農神廟建成於「伯里克利時代」,是一座典型的多利亞柱式建築,也是古代希臘建築藝術的傑出代表。
古代希臘是歐洲哲學的發源地。歐洲語言文字中的「哲學」一詞就來源於希臘語,意思是「愛好知識之學」。
蘇格拉底強調人必須首先認識自己,主張靈魂不滅和靈魂輪回,並首次提出勒邏輯學中歸納和定義的方法。
柏拉圖創建了歐洲哲學史上第一個唯心主義哲學體系,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以「理想國」為主要內容的政治哲學。代表作:《理想國》、《辯訴篇》、《法律篇》等。 *1)精神戀愛 2)蘇格拉底的學生
亞里士多德名言:「吾愛吾師,吾尤愛真理」。主要代表作是《政治學》、《詩學》等。
第八課:前8世紀中葉~~前509年:羅馬王政時代
公元前8世紀中葉,古羅馬人在義大利半島中部拉丁姆平原上的台伯河下遊河畔建立了羅馬城。
從公元前3世紀中葉起,通過布匿戰爭、馬其頓戰爭和敘利亞戰爭,羅馬人確立了在地中海地區的霸權。
羅馬共和國概括:公元前509年,羅馬廢除「王政」,改行共和制度。開始了近500年的羅馬共和國時期。
帝國的建立及擴張:公元前27年,屋大維被元老院授予「奧古斯都」稱號,羅馬進入帝國時代。政治上的統一和穩定,經濟上的繁榮和發展,文化的昌盛和發達,城市的涌現和繁榮,就是這一歷史時期的標志。
到公元2世紀初,羅馬的統治疆域達到了最大規模,形成為一個地跨歐、亞、非三大洲的環地中海大帝國。
羅馬帝國的分裂:公元395年,羅馬帝國分裂為兩部分:以君士坦丁堡為都城的「東羅馬帝國」和以羅馬為都城的「西羅馬帝國」
4.西羅馬帝國的滅亡: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的末代皇帝被廢黜,標志了西羅馬帝國滅亡,也是歐洲古代史終結的標志,也標志著奴隸社會在西歐結束,開始向封建社會過渡
9。羅馬法體系:公元212年:卡拉卡拉皇帝頒布勒令授予帝國全體自由民以公民權,公民法與萬民法逐漸統一
什麼是羅馬法:它是指公元前6世紀末到公元7世紀古代羅馬制和實施的全部羅馬法律。
「十二銅表法」的評價:1「十二銅表法」體現出古代羅馬人的法治精神,改變了以往貴族隨意結實法律的狀況,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貴族濫用權利,規范了社會生活。成為羅馬發體系的淵源。是古代羅馬第一部成文法典。
「公民法」:羅馬政府在不同時期制定或頒布了一系列法規和文獻。包括羅馬大法官發布的有關告示和審判案例、公民大會和元老院通過的各項決議,執政官發布的各種行政命令等。
公民法特點:僅適用於羅馬公民內部,只有公民才能享有法律的保障和所賦予的權利。
什麼是「萬民法」:羅馬國家為了調整和處理羅馬人與非羅馬人,以及非羅馬人之間的權利關系,相繼通過和頒布了一系列決議或法令。
萬民法特點:這些法令和決議經過長時期的積累,逐漸形成為一種適用於境內各民族的共同法律。
羅馬法的歷史意義:古代羅馬法律制度的發展歷史體現了羅馬人崇尚法治的精神和追求法律地位平等的決心。羅馬法以其豐富的內容和比較完備的形式對後來歐洲各國的法律制度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古代羅馬人的法治精神和法律意識則為後人樹立了榜樣。
公元6世紀中葉,東羅馬帝國的皇帝查士丁尼組織編纂了羅馬帝國的法律大全《民法大全》
10。伊斯蘭教和阿拉伯帝國:公元6世紀前後,阿拉伯社會秩序動盪不安,處於國家形成前夜,伊斯蘭教產.
公元622年,默罕默德被迫離開麥加,前往麥地那
公元661年,穆阿維亞建立倭馬亞王朝,國家進入帝國時代
公元750年,阿布*阿拔斯推翻倭馬亞王朝,建立阿拔斯王朝,後遷都巴格達
公元8世紀至公元9世紀中葉,阿拉伯帝國鼎盛時期
穆罕穆德創立了一神教--伊斯蘭教。「伊斯蘭」一詞願意為「皈服」
7世紀30年代初,阿拉伯統一國家初具形態。阿拉伯帝國到8世紀中葉成為一個橫跨亞、非、歐三大洲額封建軍事大帝國。
9世紀中葉以後,阿拔斯王朝由盛轉衰。1258年,蒙古騎兵攻陷巴格達,阿拉伯帝國終告覆亡。
世界三大宗教:佛教:產生時間:公元前6世紀,創始人:悉達多,經典:《大藏經》
基督教:產生與亞洲,產生時間:公元1世紀,創始人:耶穌,經典:《聖經》特點:上帝是唯一的神。
伊斯蘭教:產生時間:公元6世紀前後,創始人:穆罕默德,經典:《古蘭經》,特點;一神教。
文學作品《天方夜譚》(《一千零一夜》)在世界文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❹ 上海高一歷史第二分冊練習部分答案(要全)
也就是要第五課以後的咯?
那我就告訴你,目前答案只有到第六課。
第六課以後的。。我也沒辦法
❺ 求高一歷史第二分冊答案完整版!!!
買教參書
❻ 高一歷史第二分冊知識點
這個可以伐?
❼ 高一必修二歷史一至六單元知識點整理
第1課 古代兩河流域
1.兩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幼發拉底河),位於西亞,即「美索不達米亞」地區。
2.古代巴比倫王國是古代兩河流域最輝煌的時期。
3.公元前3500年至3100年左右,蘇美爾人首先建國。
4.國家的職能:保障國家安全、調節國內社會矛盾和管理社會公共事務等(修建水利工程)
5.楔形文字、泥板
6.史詩《吉爾加美什》
7.《漢穆拉比法典》是目前已知的世界上第一部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是了解和研究古巴比倫王國歷史的第一手文獻。
第2課 古代埃及
1.位於非洲東北部,「埃及是尼羅河的贈禮」。
2.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最終形成了統一的國家。
3.古代埃及國家實行高度集權的專制統治,法老是擁有絕對權威的專制君主。
4.最大的金字塔——胡夫金字塔,體現了古埃及人的來世信仰;獅身人面像矗立在哈夫拉金字塔旁邊。
5.公元前3500年以前,象形文字、紙草
第3課 古代印度
1.位於南亞、印度土著達羅毗荼人創造了古印度早期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
2.公元前14世紀,「雅利安人」部落從印度河流域征戰到恆河流域。
3.公元前14世紀至公元前6世紀為「吠陀時代」;「吠陀」宗教經典。
4.種姓制度:婆羅門(雅利安人的祭祀階層)、剎帝利(雅利安人中的軍事貴族,包括國王)、吠舍(普通的雅利安自由民)、首陀羅(被征服的土著)。
5.種姓制度的特點:四大種姓皆為職業世襲、內部聯姻、排斥外人。
6.公元前6世紀,悉達多創立佛教。佛教漢代傳入中國。
7.佛教經典——《大藏經》,由經藏、論藏和律藏三部分組成,因此又稱為三藏。
8.史詩:《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多為神話傳說。
第4課 美洲印第安文明
1.土著——印第安人
2.瑪雅文化:中美洲;「美洲的希臘」;培育了玉米、馬鈴薯、西紅柿、可可、煙草
3.阿茲特克文化:今墨西哥一帶;印第安文明的一朵奇葩;
4.印加文化:南美洲;「印加帝國」;印加人是南美洲印第安古代文明的集大成者。
第5課 古代黑非洲
1.「黑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
2.麥羅埃文明:位於東北非,代表了庫施文明鼎盛階段的成就;(庫施王國,曾征服埃及)
3.阿克蘇姆文明:位於東北非,阿克蘇姆王國堪稱當時的世界貿易大國,混合型文明。
4.大辛巴威文明:南部黑非洲,得名於一組古代巨石建築群遺址。
第6課 古代希臘城邦制度
1.古代希臘是歐洲文明的發祥地。古希臘區域:希臘半島、愛琴海諸島、愛奧尼亞諸島和小亞細亞沿海地帶。
2.古代希臘城邦一般以一座城市為中心、連帶周邊鄉村地區而形成的獨立國家,以小國寡民為特徵。
3.古代希臘城邦制度的形成是當時希臘社會經濟發展和文化進步的結果。
4.公元前5世紀到公元前4世紀上半葉,「古典時代」是古代希臘城邦制度的全盛時期。
5.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以全體公民的直接參與為核心。
6.雅典民主政治是平民與氏族貴族斗爭的結果。
7.公元前594年的「梭倫改革」,首開雅典民主政治之先河。公元前508年的「克里斯提尼改革」,標志著雅典民主政治的最終確立。
8.公元前5世紀以後,「伯里克利時代」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全盛時期。
9.在雅典民主政治中婦女、外邦人和奴隸被排除在外。
第7課 希臘古典文化
1.《荷馬史詩》包括《伊里亞特》和《奧德賽》。
2.戲劇是古代希臘文學的最高成就,分為悲劇和喜劇。
3.雅典三大悲劇家:埃斯庫羅斯、索福克勒斯、歐里庇得斯;喜劇家:阿里斯托芬
4.古代希臘的建築主要以大理石為基本材料,以方頂柱廊式結構型為基本特點。神廟(帕特農神廟)體現了古代建築藝術。
5.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被譽為「三大哲人」。柏拉圖的理念論。
6.歐洲歷史學的源頭可以追溯到古代希臘,以「史學之父」希羅多德的《歷史》為標志。
第8課 古代羅馬政治制度
1.公元前509年,羅馬廢除「王政」,進入羅馬共和國時期,實行貴族寡頭政治。
2.首先,征服義大利半島。
3.其次,通過布匿戰爭、馬其頓戰爭和敘利亞戰爭,羅馬確立了地中海地區的霸權。
4.公元前27年,屋大維被授予「奧古斯都」稱號,羅馬進入帝國時代,實行元首政治。
5.公元2世紀初,羅馬成為地跨亞、歐、非三洲的帝國。
6.(根據時間先後順序)地跨三洲的大帝國:波斯帝國、馬其頓帝國、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東羅馬帝國)、阿拉伯帝國、奧斯曼帝國。
7.公元395年,羅馬帝國分裂為兩部分:以君士坦丁堡為都城的「東羅馬帝國」和以羅馬為都城的「西羅馬帝國」。
8.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標志著歐洲古代歷史終結。
第9課 羅馬法體系
1.「十二銅表法」是古代羅馬第一部成文法典,成為羅馬法體系的淵源。
2.公元212年,卡拉卡拉皇帝時期,「公民法」與「萬民法」逐漸統一起來。
3.《民法大全》(查士丁尼)的編撰標志著羅馬法體系最終完成。
第10課 伊斯蘭教和阿拉伯帝國
1.伊斯蘭教興起於西亞阿拉伯半島。創始人——穆罕默德,產生於公元7世紀,宗教經典為《古蘭經》。
三大世界性宗教:佛教,公元前6世紀,悉達多,印度,《大藏經》。
基督教,公元1世紀,基督,西亞,《聖經》
伊斯蘭教,公元7世界,穆罕默德,西亞,《古蘭經》
2.穆罕默德從麥加遷都到麥地那,建立了「政教合一」的神權國家。
3.阿拉伯帝國:661年,穆阿維亞出任哈里發,建立倭馬亞王朝,定都大馬士革。8世紀,成為地跨亞、歐、非三洲的封建軍事大帝國。
750年,阿拔斯建立阿拔斯王朝,定都巴格達。8世紀中葉到9世紀中葉是阿拉伯帝國的鼎盛時期。
1258年,蒙古騎兵攻陷巴格達,阿拉伯帝國終告覆亡。
4.阿拉伯文化:《天方夜譚》(即《一千零一夜》)。中國的造紙術、印刷術、火葯和指南針和印度的數字、十進制,古希臘典籍等都是阿拉伯人傳播的。
第11課 奧斯曼帝國
1.奧斯曼土耳其人,原為西突厥的一支。
2.1299年,奧斯曼一世宣布建國。
3.1453年,東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滅亡。1457年,奧斯曼人遷都君士坦丁堡,後將其改名為伊斯坦布爾。
4.16世紀後,奧斯曼成為橫跨亞、非、歐三洲的大帝國,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軍事封建帝國。
第12課 封建制度
1.法蘭克王國是日耳曼國家中存在時間最長,影響最大的國家。
2.羅馬帝國的隸農制和日耳曼的氏族制,催生出西歐封建制度。
3.封建經濟制度以農奴勞動和地租剝削為基本特徵。
4.496年,克羅維率領親兵皈依基督教,基督教會成為了封建國家機器的一部分。
5.8世紀上半葉,查理馬特改革,「采邑改革」。趨勢:國王僅僅是名義上全國最高土地所有者,實際權力有限。
6.西歐封建制度大體產生於6世紀下半葉,11世紀前後基本確立。
7.西歐封建制度的基本特徵:等級君主制。1265年英國議會和1302年法國三級會議,標志著英、法兩國等級君主制的初步形成。
第13課 王權與教權
1.751年加洛林王朝的建立,丕平篡位開創了教皇干預世俗君主廢立的先例。
2.「丕平獻土」奠定了教皇國的基礎。
3.查理大帝加冕,體現了「君權神授」的原則,王權與教權進一步密切。
4.11世紀末,「卡諾莎覲見」(德皇亨利四世和教皇格列高利七世的斗爭)表明教皇已完全擺脫了世俗君主的控制。教權於13世紀達到極盛。(13世紀經院哲學趨於全盛)
5.「阿維尼翁之囚」是教權由盛轉衰的歷史轉折點。
第14課 庄園與城市
1.庄園領主:國王、教會貴族和世俗貴族。
2.庄園的耕地:領主自營地、農奴份地和自由農民份地。
3.14世紀以後,庄園開始衰敗。
4.11世紀開始,隨著生產力的提高和商品經濟的發展,城市再度興起。
5.中世紀城市的特點::城市市民不乏逃亡的農奴;市民居留期必須在一年以上;市民必須「照章納稅」;國王在名義上是城市的所有者。
6.最初的城市居民:一些手工業者和商人。
7.爭取自治是城市反對封建領主斗爭的主要政治目的之一。採用金錢贖買和武裝斗爭兩種手段。
第15課 中世紀文化
1.經院哲學:中世紀基督教哲學。主張理性服從信仰,哲學服務神學。興起於9世紀,13世紀趨於全盛。
2.經院哲學的集大成者:阿奎那、《神學大全》。
3.騎士文學分為抒情詩和敘事詩。法國的《羅蘭之歌》是代表作之一。
4.市民文學有強烈的反對封建割據和反對教會的色彩,代表作:法國的《列那狐的故事》。
5.最早的大學出現在義大利
高中歷史第二分冊
弱和地方割據勢力的膨脹。(政治腐敗)
⑶封建統治集團內部爭權奪利的斗爭。(激化矛盾)
⑷各族統治階級之間的矛盾和斗爭。
2、統一的原因
統一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其原因:
⑴秦漢以來,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和發展,有效鞏固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
⑵從思想上看,中華民族很早就產生了統一的思想要求,經儒家發展為「大一統」思想,成為中華民族的強大凝聚力的思想根源。
⑶民族融合使民族之間的凝聚力加強。
⑷中原漢族先進經濟、文化的強大吸引力,使少數民族嚮往中原。(被征服)
3、評價:
⑴分裂是歷史發展的支流,處於短暫的、次要的地位。
①從時間看,封建社會分裂時間不超過幾百年。
②從朝代看,重要的朝代都是統一的王朝,影響巨大、深遠。
③從分裂時期看,分裂孕育著統一,出現局部統一。
⑵對分裂與統一要具體分析,尤其是國家分裂不能一概而論,不能對分裂簡單地加以否定。
⑶統一是歷史發展的主流,處於主要地位。要充分肯定國家統一的歷史進步作用。
三、治亂興衰
1、產生治世的原因
⑴統治階級調整統治政策
在長期戰亂、分裂,新王朝建立之後,統治者一般都能認識到人民的力量和吸取前朝滅亡的教訓而調整統治政策,政治上加強中央集權,經濟上採取修養生息政策,使社會經濟迅速發展,出現治世。
⑵統一的局面下,政局穩定,政治清明,經濟繁榮。(開元盛世)
⑶在社會出現嚴重危機之後,經改革調整而出現中興局面。(光武中興)
⑷開明的民族政策使各民族之間和睦相處,友好交往。(貞觀之治)
⑸廣大勞動人民的辛勤勞動。
2、出現亂世的原因
⑴統治黑暗、腐朽。如皇帝不理政事,重用奸臣、宦官等人,造成外戚或宦官專權的現象。(漢、唐、明)
⑵統治階級內部矛盾激化。(或中央與地方的矛盾激化)
中央集權削弱,地方割據勢力膨脹的現象。ex:東漢、唐末
統治階級內部爭權奪利,矛盾激化。ex:西晉
⑶農民戰爭的作用。地主大量兼並土地,造成農民流亡,引起農民起義。
⑷自然災害。
3、認識
⑴對治世肯定其進步作用,但也要看到,各階級的地位沒有發生根本的變化,農民階級與地主階級這一社會基本矛盾沒有改變,正是統治階級對農民的剝削使社會出現治世。
⑵亂世影響社會經濟的發展,對人民生活造成很大危害。但是:
①處於亂世的各族人民共同生活、共同斗爭,有利於民族融合。
②在局部統一地區,統治者為了自身的生存而加強恢復和發展經濟,有利於地方經濟的發展。
③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七國之亂和安史之亂,雖然都是叛亂,但結果不同。七國之亂之後,中央集權加強;安史之亂之後,中央集權被削弱。
四、調整和改革
1、相同點
⑴背景相同。都發生在推翻前朝的大規模農民戰爭之後,統治者都吸取前朝滅亡的教訓,認識到人民的力量。
⑵目的相同。都是為了恢復和發展社會經濟,鞏固封建專制統治。
2、措施(相同與不同)
⑴經濟:
①解放生產力。
前期-解放勞動者本身和釋放奴婢;後期-放鬆人身依附關系、
②減輕人民負擔——從十五稅一到三十稅一。
③把人民和土地緊密結合起來——安置流民,更名田等。
⑵政治:
①約束統治者,生活節儉,澄清吏治(隋文帝、唐太宗、明太祖)
②減輕刑罰,緩和階級矛盾
③加強中央集權,解決內部矛盾
3、評價
⑴調整或改革後,從經濟上看,推動生產的恢復和發展,國力富強(不同朝代富強的程度不同,東漢較差),多出現治世。
⑵從政治上看,調整或改革後穩定統治秩序,保證社會安定,完善封建統治制度,推動封建社會的發展。
⑶從文化上,政治穩定,經濟繁榮,促進文化繁榮發展。
4、歷代改革
⑴管仲改革——奴隸社會富國強兵的改革
⑵商鞅變法——地主階級封建化的政治改革
⑶王安石變法——封建社會調整統治政策的改革
五、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分裂與統一、治亂興衰、調整和改革之間的關系
⑴中央集權的加強、調整和改革與分裂統一、治亂興衰是密切相關的。聯系起來認識:分裂時期多亂世,說明改革或調整不成功;而不成功的改革造成分裂、亂世。統一時期多為盛世,說明改革或調整成功;反過來,成功的改革促使統一、盛世出現。
⑵調整和改革、分裂統一、治亂興衰與中央集權的加強與削弱密切聯系。
⑶體現上層建築對經濟基礎的反作用。
六、政治思想
1、法家的法治思想
⑴法家思想順應了由分裂到統一的歷史發展趨勢,反映了建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需要。
⑵法家提出具有發展進化因素的歷史觀,體現出新興地主階級改革舊制的進取精神。
⑶法家思想有利於國家的統一和封建制度的建立,而且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被後世沿襲了兩千多年。
⑷法家思想提倡嚴刑苛法,不利於長治久安,加之統治者濫用民力,超出了農民階級所能承受的程度,使階級矛盾激化,秦王朝二世而亡。
2、道家「無為而治」的思想
實踐證明道家「無為而治」的思想是統治階級實行的一種寬松的政策。
⑴它適應當時的社會需要,起到促進生產恢復與發展的作用,出現治世。秦漢以後,每逢大亂,人民貧困時,統治者多採用「修養生息」政策——道家的治國之策。如漢、唐、明等朝。
⑵在社會穩定,生產發展以後,道家「無為而治」的思想就不再適應政治、經濟的發展,如漢朝「文景之治」時出現了王國問題、匈奴問題等,西漢政治思想從無為到有為,從道家到儒家。
3、儒家的「大一統」思想
孔子「仁」和以德治民→孟子「仁政」和民貴君輕→董仲舒「大一統」思想
儒家思想對中國封建社會影響巨大。它客觀上有利於中央集權的加強和國家的鞏固;有利於緩和階級矛盾及社會的穩定;有利於封建社會的長治久安。從此,儒家思想逐漸成為封建社會占統治地位的正統思想。
4、政治(統治)思想發展的趨勢
百家爭鳴→一家專制(秦)→獨尊儒術
5、統治者的思想控制
⑴秦朝焚書坑儒、西漢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明朝八股取仕;清朝文字獄。
⑵利用宗教(西漢以後,統治者利用宗教加強思想控制)
中國古代經濟史
一、經濟發展的原因
1、國家統一、社會安定、政治清明、政局穩定
2、統治階級注意調整統治政策,鼓勵發展生產。
3、大規模農民戰爭的推動。
4、中原人民的遷移,使先進的生產技術和工具傳播,使所到之處經濟發展。
5、各地區各民族經濟文化交流和中外交流
6、科學技術的發展。
7、廣大人民的辛勤勞動,促進了生產的發展。
二、中國古代經濟發展的一般表現
1、農業
農業發展一般表現為:生產工具的改進、耕作技術的提高、水利工程的興修、治河工程、農作物的引種、開墾土地的畝數(增加多少)、產量數(增加)、人口數(增加)。
2、手工業
手工業發展表現為:⑴手工業部門的多少:紡織、冶鐵、制瓷、造紙等。⑵分工擴大、花色品種的增加。⑶產量的提高,技術水平的提高和質量的提高。
書上講到的手工業的發展包括:西漢開始用煤冶鐵;北宋也用煤,徐州是冶鐵中心;明朝用焦炭煉鐵(佛山)。
3、商業
商業發展的表現為:商品種類的增加、商品質量的提高、城市的出現和擴大、對外貿易的發展和貨幣的變化。
4、重大水利工程
⑴秦朝靈渠。⑵漢武帝治河。⑶隋朝大運河。⑷唐朝大面積治河。
⑸五代錢塘江海塘。⑹元朝漕運修建運河。
三、中國古代經濟發展階段特徵
1、奴隸社會——匹馬束絲。
2、封建社會
⑴戰國、秦漢時期的階段特點
①商品種類繁多;②中原市場形成;③封建城市興起。
⑵隋、唐時期的階段特徵
①城市繁榮,唐中期後商業日益發達;
②政府對商業市場在時間、地點上有嚴格限制;
③對外貿易發達,政府設置市舶使。
⑶五代——元朝時期的階段特徵
①北,南宋商品經濟發展及特點;
②城市經濟繁榮,打破時、空限制;
③出現新型貨幣——紙幣;
④設置邊貿易市場——榷場;
⑤糧食、農副產品(茶等)和手工業原料(絲等)大量進入市場;
⑥海外貿易發達。
⑦元大都、漕運、海運和海外貿易(泉州港等)。
⑷明清時期的階段特徵
①出現專業性的城市
②明初對外貿易發達——鄭和下西洋;
③互市;
④資本主義萌芽。
⑤白銀成為普遍流通的貨幣。
四、重要的經濟制度和經濟政策
1、重要的經濟制度和經濟政策
⑴征稅依據的變化:
人頭稅→土地財產稅→田畝為主
(漢) (唐) (清)
說明封建國家對農民的人身控制逐漸放鬆,封建制度逐漸衰落。
⑵徵收物的變化:實物+勞役→貨幣地租。用銀兩收稅,說明商品經濟發展。
⑶稅種的變化:稅種繁多→逐漸減少。征稅手續簡便。
⑷農民由必須服一定時間的徭役、兵役到可以代役。以庸為標志。
⑸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對商品徵收重稅。
2、與政治聯系
歷代經濟政策,都是對農村生產關系的調整。當這種調整適應當時生產力水平時,就推動生產力發展,促進濟發展;推動社會進步。反之就會阻礙經濟發展,阻礙社會進步。
五、中國古代的重農抑商政策
評價:
①重農抑商政策在封建社會初期,對農業、對社會經濟的發展、對新興地主階級政權的鞏固都起到了積極作用。
②到了封建社會末期,在生產力發展,商品經濟活躍、資本主義萌芽產生後,堅持重農抑商政策,把商、農發展對立起來就違反了經濟發展的規律,對經濟發展起到了阻礙作用。
六、江南經濟的發展和中國古代經濟重心的南移
1、我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有三個明顯的特徵:
⑴北方人民大批南遷,帶去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生產經驗(及勞動力),體現了當時勞動力的最高水平。
⑵南移趨勢在國家處於分裂或割據、戰亂時期最為突出。
⑶政治中心南移對經濟中心南移有一定影響。
2、歷史的啟示
⑴政治穩定是經濟發展的必備條件。
⑵充分合理地利用外來勞動力、先進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可以促進經濟發展。
⑶經濟發展必須得到領導者的重視。
中國古代民族關系和對外關系
一、民族關系的基本特點
1、漢族與少數民族交錯雜居,呈現出大分散、小聚居的特點。
2、由於各民族經濟發展方向不同、水平不同,農業民族與周邊游牧民族之間存在矛盾,有時發生戰爭。
二、民族關系的主要類型
1、同一國家內部的民族之間的關系
2、不同民族政權之間的關系。
三、民族關系的表現形態
1、和平
和親——作用是削弱民族偏見,促進經濟文化交流。
互市——由官方控制的民族之間的經濟貿易往來。互市場所一般在邊境地區。
會盟——兩個民族政權以締結「和約」或「和議」的辦法來約束雙方的行動。
2、民族關系的主流、總趨勢是友好交往、和平共處。是各民族人民在共同創造中華民族的文化,共同開發祖國。各民族人民在互相學習和交流中,在共同的勞動中,共同反抗斗爭中相互融合,形成不可分割的整體。
四、民族融合的概況
1、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民族大融合的初步發展時期。兼並戰爭加強了華夏族同周邊少數民族的關系,促進民族融合。
2、秦漢時期是我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確立、發展時期。在統一的國家范圍內,各民族之間得到更充分的交流,經濟文化進一步發展,漢族形成。秦北與匈奴、南與越族、西與西域各族的關系及開發西南,加強了中原與少數民族政治、經濟上的聯系。
3、魏晉南北朝時期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民族大融合的高潮時期。
特點:
①處於封建經濟發展時期,民族融合的過程主要是少數民族封建化的過程;
②五族內遷,出現民族大融合局面。
③少數民族無長期的、穩定的政權,說明這時少數民族的發展程度較為落後;
④孝文帝改革,縮小南北差距,出現統一趨勢。
4、隋唐時期的民族融合(統一時期的民族融合 )
特點:
①各民族政權與中原王朝關系密切、友好,戰爭較少。
②唐中央政府在少數民族地區通過建立都護府、都督府直接統治邊疆地區,加強各民族之間的政治、經濟聯系。
5、五代、遼宋夏金元時期是我國歷史上第二個民族大融合的高潮時期。
特點:①多個民族政權先後並立;
②封建生產方式向邊疆地區深入擴展,如設太學、創造文字、仿漢制建立官制、兵制等典章制度;
③民族融合進一步加強,元統一後北方的「漢人」包括契丹、女真等族人;
④出現了新的民族——回族。
❽ 高一歷史練習冊(第二分冊)答案
第一課
一、一萬 畜牧業 炎黃 中原 C C C 抄5
二、建房、熟食、漁獵、農耕。文字發明以前,口耳相傳的神話傳說是先民對上古時代歷史的誇張記述。其中雖有誇張的成分,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蘊涵著一些有效信息。
擅長栽培水稻,農業工具先進,居民房屋為干欄式建築。舟船是出行的主要工具,崇尚鳥和太陽等自然界的事物。
第二課
一、禪讓 世襲 國家 二里頭文化 B C B D 世襲制代替禪讓制,「天下為家」的社會代替「天下為公」的社會;夏朝已設官分職;~有一定數量的軍隊;~設置了監獄,並制定刑法。
二、宮殿建築群的出現,說明社會分化明顯;青銅器、玉器大多用做禮器、祭器,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社會等級森嚴及當時人們對神靈的敬畏。
材料一中的考古發掘印證了材料二中有關「城…,禮…」的記載。
考古發掘出的遺址、遺物對文獻記載具有印證或補充的功能。
第三課
一、湯 內服 外服 甲骨文 商 B A C D 政:實行內外服制。經:重視農業;青銅鑄造業發達。文:甲古文是較成熟的文字。思:崇尚鬼神和祖先,實行禮治。
二、有助於了解商朝的經濟狀況,生產生活狀況和統治狀況等。
材料一中商人凡事都要佔卜的風俗印證了材料二中的表述。
甲古文是反映商朝社會生活的直接記錄,是研究商朝歷史的第一手資料,也印證了一些歷史文獻中關於商王朝的記載,使商王朝歷史成為信史。 第6課 大一統中央集權國家的形成
練習與測評
1、人們常說,先進可以變成落後,後來者也可以居上。試以秦統一為例,說一說後來者居上必須具備哪些條件。
①變法圖強,奮起直追:如秦孝公任用商鞅變法;②政策要穩定、連續:商鞅雖然慘遭殺害,但其改革的制度得以繼續;③打破傳統,重用人才:秦打破宗法制的界限,竭力吸收他國優秀人才,委以重任,尊為「客卿」。由於上述原因,秦國後來居上,迅速強大,先後兼並六國,建立了統一的大帝國。
2、結合第5、第6課內容,談一談秦朝大一統國家形成的基礎、條件和原因。
政治基礎:春秋戰國時期,連年征戰,列國紛爭,大國兼並小國,形成「戰國七雄」,七國對周圍小國的兼並和邊地的開拓,完成了區域性的統一,為秦的大一統奠定了基礎;經濟基礎:鐵制農具用於農業生產,出現犁耕技術,耕地面積擴大,私人手工業、商業活躍,各地經濟聯系加強;理論基礎:法家主張實行君主集權制度。
條件和原因:秦孝公任用商鞅,以富國強兵、兼並天下為目標進行變法,廢除井田制度、廢除世卿世祿、獎勵耕戰、建立縣制等措施,重用人才,國力強盛,兵力強大。各諸侯國間交通便利,秦國民風淳樸,成為七個諸侯國中最強大的一國。
3、皇帝與中央集權體制
皇帝
丞相 御史大夫 太尉
廷尉 治粟內史等諸卿
郡(守) 郡 (守)
縣(令) 縣(令) 縣(令) 縣(令)
探索與爭鳴:
上述觀點都有正確的一面,但都不全面。必須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全面評價秦所開創的中央集權體制。
中國是農業國,分散的小農經濟無力抗禦自然災害、抵禦外族入侵;且自然經濟也極易導致政治上的分裂。秦朝所開創的中央集權體制強化中央統治,消除分裂割據因素;建造馳道和直道,保證政令暢通;修築長城以抵禦匈奴侵擾;開邊移民,充實邊地實力;統一貨幣、度量衡、文字,客觀上促進經濟文化發展,對社會發展起了積極的作用。秦創立的中央集權體制,成為我國歷代王朝政治制度的藍本,在漫長的農業社會具有很大影響。不能因秦二世而亡,而全面否定這一制度,「秦亡於政,而非亡於制」。歷代實行中央集權體制的王朝也並非都是短命而亡的,漢、唐、明、清的統治都長達200年以上。
但是,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權體制的核心是皇權至高無上,統治的優劣,很大程度上取決與皇帝個人的品質、統治經驗的積累,以及統治集團整體的制約力。秦始皇不能適應統一後的社會發展需要,不能審時度勢,改弦易轍,以致社會矛盾激化;秦二世昏庸,天下大亂,二世而亡,是一個典型的教訓。中央集權體制的致命缺陷導致中國古代社會出現周而復始的治亂交替的局面,對社會造成破壞性的影響。到中古後期,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嚴重阻礙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則更導致中國社會發展緩慢。
(本題涉及秦亡的史實,建議放在第7課後討論)
( 敬業中學 郎宇飛)
第7課 秦末農民起義
讀圖學史:
圖例從上到下依次是:陳勝吳廣起義地點、陳勝吳廣建立政權的地方、項梁劉邦起事地點、陳勝吳廣進軍路線、項梁項羽進軍路線、劉邦進軍路線、巨鹿之戰地點。
練習與測評
1、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公元前215年,秦始皇至碣石,令刻碣石門,曰:「皇帝奮威,德並諸侯,初一泰平。墮壞城郭,決通川防,夷去險阻。地勢既定,黎庶無繇,天下咸撫。男樂其疇,女修其業,事各有序。惠被諸產,久並來田,莫不安所。」
①、刻石上的哪些文字反映了秦統一的積極影響?
初一泰平、夷去險阻、天下咸撫、事各有序、莫不安所……
②、刻石上的歌功頌德是否符合歷史事實?理由是什麼?
不完全符合歷史事實。歌頌秦始皇滅六國,建立統一的國家,消除地區之間的藩籬,有利於文化的交流和經濟的發展,這是符合歷史史實的。
但是,稱民無徭役,天下安撫,老百姓都能安居樂業,這是明顯違反歷史史實的,因為在秦統一六國之後,秦朝統治者施行暴政,十餘年間不斷動用民力:築長城、修馳道、戍五嶺、造阿房宮、建驪山墓等,徵用勞力數百萬人;而且,秦朝的法律也相當的嚴酷,誅罰苛刻,一人犯法,親戚鄰里都要連坐;加之繁重的賦稅,使得秦朝的百姓生活於水深火熱之中,並最終導致了秦末農民起義的爆發。
2、「指鹿為馬」、「揭竿而起」、「約法三章」、「四面楚歌」、「破釜沉舟」,還有「項庄舞劍,意在沛公」,這些耳熟能詳的成語與哪些歷史事實有關?這些事實說明了什麼?
指鹿為馬:趙高篡權
說明秦二世時,秦朝統治的危機和衰敗,丞相趙高為了要篡奪最高統治權,不惜顛倒黑白,混淆是非。
揭竿而起:陳勝、吳廣起義
秦朝由於實行暴政,讓廣大的百姓生活於水深火熱之中,並最終激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的發生,從而加速了秦王朝滅亡的步伐。說明統治者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約法三章:劉邦進關中爭取民心
劉邦在進入關中之後為了取得民心,同關中百姓約法三章,並得到了當地百姓的擁護,這也成為劉邦最後能夠打敗項羽、奪取天下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說明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四面楚歌:垓下之戰
在項羽同劉邦進行的楚漢戰爭中,項羽最終敗下陣來,說明項羽因自己的剛愎自用和性情殘暴而失去謀臣和百姓的支持,導致自己最後的失敗。也可聯系現實對學生進行做人的教育。
破釜沉舟:巨鹿之戰
公元前207年,項羽的起義軍與秦將章邯率領的秦軍主力部隊在巨鹿展開大戰;項羽不畏強敵,引兵渡漳水。渡河後,項羽命令全軍:「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巨鹿一戰,大破秦軍,項兵威震諸侯。現在人們常用這個成語比喻下決心不顧一切地干到底。
項庄舞劍,意在沛公:鴻門宴
秦朝被推翻後,項羽在鴻門設宴招待漢高祖。在宴會上,項羽的謀士——亞父范增幾次示意項羽擊殺漢高祖,但項羽因不忍而不予理會。於是,范增便讓項庄以舞劍助興為名,想借機刺殺漢高祖。漢高祖的謀臣張良看到形勢緊迫,就出外召樊噲說:「現在項庄拔劍舞,其意常常在沛公。」於是樊噲帶劍擁盾進入宴會廳,指斥項羽不守信義,項羽被樊噲的氣勢所折服,漢高祖借機脫離險境。後來人們常用來比喻說話或行動表面上雖有正當好聽的名目,實質上卻別有用心地把矛頭針對某人或某事
3、歷史敘事與歷史解釋是歷史認識的兩個層面。所謂歷史敘事,是敘述以往發生過的事件。而歷史解釋,則是闡明歷史發展的軌跡及其意義所在。下列材料中哪些屬於歷史敘事?哪些屬於歷史解釋?
歷史敘事: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重。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項王則夜起,飲帳中。有美人名虞,常幸從;駿馬名騅,常騎之。於是項王乃悲歌慷慨,自為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數闋,美人和之。項王泣數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視。
歷史解釋:夫秦失其政,陳涉首難,豪傑蜂起,相與並爭,不可勝數。然羽非有尺寸,乘勢起隴畝之中,三年,遂將五諸侯滅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號為「霸王」,位雖不終,近古以來未嘗有也,及羽背關懷楚,放逐義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難矣。自矜功伐,奮其私智而不師古。謂霸王之業,欲以力征經營天下。五年卒亡其國,身死東城,尚不覺寤而不自責,過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豈不謬哉!
(市八中學 應華)
第8課 大一統帝國的重建
練習與測評
1、這一概括很有道理。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權制度(包括皇帝集權、中央政府的組成以及郡縣制)是中國古代中央集權體制的起始,漢統治者從黃帝制度、中央官制一直到地方的郡縣制度都繼承秦朝。
2、採取無為政策的原因:漢朝初年,黃老思想符合人民厭惡戰爭、渴望社會安定的意願;秦朝的暴政以及此後幾十年戰亂使社會經濟遭到了極大的破壞,需要「與民休息」,恢復發展。
作用:這些政策有利於社會穩定和經濟的恢復,但也使豪族勢力膨脹,土地兼並、貧富分化等因素凸顯。
3、角度:(1)春秋以來列國爭霸及互相兼並的歷史;(2)秦朝開創的中央集權體制及其在西漢的繼承;(3)漢初布衣將相之局。
讀圖學史
總的探究原則:引導學生探究圖中的多元信息,教師補充拓展信息,注重利用學過的知識作有效解讀,並注重核心信息的解讀,即參考答案的2與3。
參考答案:
1、反映漢朝制陶工藝的發展。
2、反映漢朝統治者的重農思想。
3、反映禮樂文化中的「事死如事生」的原則。
4、拓展探究:(1)陶制倉廩器物的美學價值;(2)反映了漢朝倉廩建築的形制;(3)其反映了漢朝的建築形制,因為從圖片的器物看,屋頂是廡殿式的。
(大同中學 姚軍)
第9課 漢武帝時代
讀圖學史
比照第6課「秦疆域圖」,找出兩者疆域四至的異同,並談談你對這一變化的認識。
秦之疆域:東至東海、南至南海、西至隴西、北至遼東。
西漢之疆域:東至東海、南至南海、西至蔥嶺、北至樂浪。
西漢在秦疆域的基礎上,西面和北面均有擴充,特別是西面,勢力范圍延伸至蔥嶺。
版圖有此擴張的原因在於,漢武帝通過對匈奴的三次戰爭,不但大體解除了匈奴對北方的威脅,而且在此基礎上擴大了疆域。
練習與測評
1、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臣愚以為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邪辟之說滅息,然後統紀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從矣。
——班固《漢書·董仲舒傳》
從上述材料中可以汲取哪些歷史信息?從這些信息可以得出什麼判斷?
董仲舒認為:只有孔子所開創的六藝,也即儒學才是正道,其他學說皆應一並杜絕,更稱之為「邪辟之說」。如此便能使綱紀得到統一,法律制度得到明確,百姓自然也就順服了。
從這些信息可以得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是董仲舒提出的,措施是信奉儒家以外各家學說者不予提升重用,目的是加強政治上的大一統的局面,鞏固統治。
2、從秦始皇到漢武帝,中國社會的主流意識形態發生了哪些變化?這些變化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變化:秦始皇時期,社會的主流意識形態是法家思想。西漢初期,倡導「無為而治」,以道家為主,又兼采儒、法。漢武帝時期,變「無為」為「有為」,「獨尊儒術」。
主要原因:①社會狀況的變化導致統治政策與統治思想的變化:秦時以法治天下,政令嚴苛,使了社會矛盾的激化,導致秦朝二世而亡。漢初統治者鑒於此,採用道家學說,加之漢初經濟凋敝,需休養生息,故採取「清靜無為」的政策。在經歷了「文景之治」後,漢朝國力日臻豐厚,武帝又欲有一番作為,故「無為而治」的道家思想為主張「有為」儒家思想所替代。
②地主階級統治地位的變化導致統治思想的變化:戰國與秦朝,「封邦建國」體制崩潰,舊貴族的衰落、法家正面肯定這種激烈的社會變革,主張實行中央集權政治體制,重農抑商,符合新興地主利益,因此,法家思想成為主流意識形態。到西漢中期,新制度逐漸穩固,地主階級的統治經驗也相對豐富,從我國社會的基本特徵——農業經濟與根深蒂固的家族制度——出發,統治者轉而提倡以「入世」態度積極進取塑造人格,並以倫理道德來協調人際關系,規范社會秩序的儒家勢在必然。因此,儒家思想成為主流意識形態。西漢前期實際上是地主階級的一個探索思考期。
3、列舉漢武帝時期在政治、思想文化、民族關系等方面的措施,從而說明西漢王朝是當時世界上的強盛國家之一。
答:政治上:
為了加強皇帝集權,抑制丞相的職權,設立「內外朝」,從而剝奪了丞相參與國家大事決策的權力。
創設刺史制度,由中央特派監察官員,以加強中央對地方的監督和控制。
為了削弱諸侯王的權力,頒布「推恩令」,基本消除了地方分裂的隱患。
通過上述措施漢武帝加強了中央專制集權統治。
思想文化:「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設立五經博士,將儒學定為官學,其他諸子之學「罷黜」在官學之外。在長安建立太學,教授五經,從中選拔官吏。確立了儒學在官學中「獨尊」的地位。形成思想文化上的統一,對社會的穩定具有積極意義。
民族關系:漢武帝通過對匈奴的三次戰爭,大體解除了匈奴對北方的威脅。設置河西四郡,以加強對西域的控制。政府又在西南、東北、東南和西部等地區設置郡縣或其他管理機構,進行有效的管轄。並使漢文化遠播異域。
探索與爭鳴
評價歷史人物要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把歷史人物放到歷史背景中去考察;要全面客觀地分析歷史人物的階級性和時代性,防止以偏概全;要觀察歷史人物的活動是否有利於生產力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和國家的統一。
試以秦皇漢武為例說一說你對他們的評價。
秦始皇與漢武帝是我國歷史上著名封建帝王,他們的建樹對當時乃至於後世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但在開創豐功偉績的同時,兩位歷史人物也存在的一定的局限性。
秦始皇
戰國末年,七國紛爭,社會動盪不安,秦始皇完成了對六國的兼並,統一了全國,給人民創造了一個相對安定的生活環境。秦始皇建立起一整套中央集權國家機器,有利於國家的統一,成為歷代王朝政治統治制度的藍本。統一全國之後,秦始皇採取了統一貨幣、度量衡、文字等一系列措施,對於社會的進步、生產力的發展具有積極的意義。然而,秦始皇不能適應從中國西部一小國的統治到全國統治的變化,所推行的政令過於嚴苛,造成民不堪命的局面,甚至採取焚書坑儒這樣極端殘暴的手段來維護統治,這些都直接或間接造成了相當的負面影響,最終導致秦的短命而亡。
漢武帝
漢武帝是西漢中期的君主。已經變化的社會經濟政治狀況,調整統治政策,統治思想,有所作為。在民族關繫上,改變西漢初,由於國力衰弱,對北方匈奴造成的嚴重的邊患所採用妥協的辦法,憑借七十年休養生息所積累的財富,通過對匈奴的三次戰爭,大體解除了匈奴對北方的威脅。為國家的統一與穩定創造了前提。政治上,設立刺史制度和「推恩令」的頒布使中央集權得到鞏固。設置「內外朝」,極大地削弱了丞相的權力,使皇權得到了加強。對國家的統一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思想上,改變主張「無為」而治的黃老思想,也摒棄主張嚴酷統治方式的法家,採取「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策略,形成了思想文化的統一,儒學更成為歷代王朝的統治思想和社會主流的意識形態。漢武帝統治時期是西漢的強盛時期,也對後世帶來深遠影響。
但是,漢武帝在軍事上的好大喜功,在生活上日益奢華,大興土木,致使漢興以來數十年之積蓄消耗殆盡,對西漢人民造成災難。面對激化的社會矛盾,漢武帝不得已下詔懺悔自己的錯誤。西漢也從鼎盛開始走向衰弱。
❾ 求高中歷史第二,三分冊復習提綱
中國古代政治史
一、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演變和發展趨勢
秦朝————漢朝————隋唐————宋朝————元朝————明清
確立 鞏固 完善 強化 加強 頂峰
集權 專制
↓ ↓
解決中央與地方的矛盾 ← | → 解決君權與相權的矛盾
維護國家統一,有積極意義 加強專制,消極作用多
發展趨勢:不斷加強,從集權到專制
二、分裂與統一
1、分裂的原因
⑴封建自然經濟的分散性。(佔主導地位)
⑵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統治的削弱和地方割據勢力的膨脹。(政治腐敗)
⑶封建統治集團內部爭權奪利的斗爭。(激化矛盾)
⑷各族統治階級之間的矛盾和斗爭。
2、統一的原因
統一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其原因:
⑴秦漢以來,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和發展,有效鞏固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
⑵從思想上看,中華民族很早就產生了統一的思想要求,經儒家發展為「大一統」思想,成為中華民族的強大凝聚力的思想根源。
⑶民族融合使民族之間的凝聚力加強。
⑷中原漢族先進經濟、文化的強大吸引力,使少數民族嚮往中原。(被征服)
3、評價:
⑴分裂是歷史發展的支流,處於短暫的、次要的地位。
①從時間看,封建社會分裂時間不超過幾百年。
②從朝代看,重要的朝代都是統一的王朝,影響巨大、深遠。
③從分裂時期看,分裂孕育著統一,出現局部統一。
⑵對分裂與統一要具體分析,尤其是國家分裂不能一概而論,不能對分裂簡單地加以否定。
⑶統一是歷史發展的主流,處於主要地位。要充分肯定國家統一的歷史進步作用。
三、治亂興衰
1、產生治世的原因
⑴統治階級調整統治政策
在長期戰亂、分裂,新王朝建立之後,統治者一般都能認識到人民的力量和吸取前朝滅亡的教訓而調整統治政策,政治上加強中央集權,經濟上採取修養生息政策,使社會經濟迅速發展,出現治世。
⑵統一的局面下,政局穩定,政治清明,經濟繁榮。(開元盛世)
⑶在社會出現嚴重危機之後,經改革調整而出現中興局面。(光武中興)
⑷開明的民族政策使各民族之間和睦相處,友好交往。(貞觀之治)
⑸廣大勞動人民的辛勤勞動。
2、出現亂世的原因
⑴統治黑暗、腐朽。如皇帝不理政事,重用奸臣、宦官等人,造成外戚或宦官專權的現象。(漢、唐、明)
⑵統治階級內部矛盾激化。(或中央與地方的矛盾激化)
中央集權削弱,地方割據勢力膨脹的現象。ex:東漢、唐末
統治階級內部爭權奪利,矛盾激化。ex:西晉
⑶農民戰爭的作用。地主大量兼並土地,造成農民流亡,引起農民起義。
⑷自然災害。
3、認識
⑴對治世肯定其進步作用,但也要看到,各階級的地位沒有發生根本的變化,農民階級與地主階級這一社會基本矛盾沒有改變,正是統治階級對農民的剝削使社會出現治世。
⑵亂世影響社會經濟的發展,對人民生活造成很大危害。但是:
①處於亂世的各族人民共同生活、共同斗爭,有利於民族融合。
②在局部統一地區,統治者為了自身的生存而加強恢復和發展經濟,有利於地方經濟的發展。
③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七國之亂和安史之亂,雖然都是叛亂,但結果不同。七國之亂之後,中央集權加強;安史之亂之後,中央集權被削弱。
四、調整和改革
1、相同點
⑴背景相同。都發生在推翻前朝的大規模農民戰爭之後,統治者都吸取前朝滅亡的教訓,認識到人民的力量。
⑵目的相同。都是為了恢復和發展社會經濟,鞏固封建專制統治。
2、措施(相同與不同)
⑴經濟:
①解放生產力。
前期-解放勞動者本身和釋放奴婢;後期-放鬆人身依附關系、
②減輕人民負擔——從十五稅一到三十稅一。
③把人民和土地緊密結合起來——安置流民,更名田等。
⑵政治:
①約束統治者,生活節儉,澄清吏治(隋文帝、唐太宗、明太祖)
②減輕刑罰,緩和階級矛盾
③加強中央集權,解決內部矛盾
3、評價
⑴調整或改革後,從經濟上看,推動生產的恢復和發展,國力富強(不同朝代富強的程度不同,東漢較差),多出現治世。
⑵從政治上看,調整或改革後穩定統治秩序,保證社會安定,完善封建統治制度,推動封建社會的發展。
⑶從文化上,政治穩定,經濟繁榮,促進文化繁榮發展。
4、歷代改革
⑴管仲改革——奴隸社會富國強兵的改革
⑵商鞅變法——地主階級封建化的政治改革
⑶王安石變法——封建社會調整統治政策的改革
五、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分裂與統一、治亂興衰、調整和改革之間的關系
⑴中央集權的加強、調整和改革與分裂統一、治亂興衰是密切相關的。聯系起來認識:分裂時期多亂世,說明改革或調整不成功;而不成功的改革造成分裂、亂世。統一時期多為盛世,說明改革或調整成功;反過來,成功的改革促使統一、盛世出現。
⑵調整和改革、分裂統一、治亂興衰與中央集權的加強與削弱密切聯系。
⑶體現上層建築對經濟基礎的反作用。
六、政治思想
1、法家的法治思想
⑴法家思想順應了由分裂到統一的歷史發展趨勢,反映了建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需要。
⑵法家提出具有發展進化因素的歷史觀,體現出新興地主階級改革舊制的進取精神。
⑶法家思想有利於國家的統一和封建制度的建立,而且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被後世沿襲了兩千多年。
⑷法家思想提倡嚴刑苛法,不利於長治久安,加之統治者濫用民力,超出了農民階級所能承受的程度,使階級矛盾激化,秦王朝二世而亡。
2、道家「無為而治」的思想
實踐證明道家「無為而治」的思想是統治階級實行的一種寬松的政策。
⑴它適應當時的社會需要,起到促進生產恢復與發展的作用,出現治世。秦漢以後,每逢大亂,人民貧困時,統治者多採用「修養生息」政策——道家的治國之策。如漢、唐、明等朝。
⑵在社會穩定,生產發展以後,道家「無為而治」的思想就不再適應政治、經濟的發展,如漢朝「文景之治」時出現了王國問題、匈奴問題等,西漢政治思想從無為到有為,從道家到儒家。
3、儒家的「大一統」思想
孔子「仁」和以德治民→孟子「仁政」和民貴君輕→董仲舒「大一統」思想
儒家思想對中國封建社會影響巨大。它客觀上有利於中央集權的加強和國家的鞏固;有利於緩和階級矛盾及社會的穩定;有利於封建社會的長治久安。從此,儒家思想逐漸成為封建社會占統治地位的正統思想。
4、政治(統治)思想發展的趨勢
百家爭鳴→一家專制(秦)→獨尊儒術
5、統治者的思想控制
⑴秦朝焚書坑儒、西漢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明朝八股取仕;清朝文字獄。
⑵利用宗教(西漢以後,統治者利用宗教加強思想控制)
中國古代經濟史
一、經濟發展的原因
1、國家統一、社會安定、政治清明、政局穩定
2、統治階級注意調整統治政策,鼓勵發展生產。
3、大規模農民戰爭的推動。
4、中原人民的遷移,使先進的生產技術和工具傳播,使所到之處經濟發展。
5、各地區各民族經濟文化交流和中外交流
6、科學技術的發展。
7、廣大人民的辛勤勞動,促進了生產的發展。
二、中國古代經濟發展的一般表現
1、農業
農業發展一般表現為:生產工具的改進、耕作技術的提高、水利工程的興修、治河工程、農作物的引種、開墾土地的畝數(增加多少)、產量數(增加)、人口數(增加)。
2、手工業
手工業發展表現為:⑴手工業部門的多少:紡織、冶鐵、制瓷、造紙等。⑵分工擴大、花色品種的增加。⑶產量的提高,技術水平的提高和質量的提高。
書上講到的手工業的發展包括:西漢開始用煤冶鐵;北宋也用煤,徐州是冶鐵中心;明朝用焦炭煉鐵(佛山)。
3、商業
商業發展的表現為:商品種類的增加、商品質量的提高、城市的出現和擴大、對外貿易的發展和貨幣的變化。
4、重大水利工程
⑴秦朝靈渠。⑵漢武帝治河。⑶隋朝大運河。⑷唐朝大面積治河。
⑸五代錢塘江海塘。⑹元朝漕運修建運河。
三、中國古代經濟發展階段特徵
1、奴隸社會——匹馬束絲。
2、封建社會
⑴戰國、秦漢時期的階段特點
①商品種類繁多;②中原市場形成;③封建城市興起。
⑵隋、唐時期的階段特徵
①城市繁榮,唐中期後商業日益發達;
②政府對商業市場在時間、地點上有嚴格限制;
③對外貿易發達,政府設置市舶使。
⑶五代——元朝時期的階段特徵
①北,南宋商品經濟發展及特點;
②城市經濟繁榮,打破時、空限制;
③出現新型貨幣——紙幣;
④設置邊貿易市場——榷場;
⑤糧食、農副產品(茶等)和手工業原料(絲等)大量進入市場;
⑥海外貿易發達。
⑦元大都、漕運、海運和海外貿易(泉州港等)。
⑷明清時期的階段特徵
①出現專業性的城市
②明初對外貿易發達——鄭和下西洋;
③互市;
④資本主義萌芽。
⑤白銀成為普遍流通的貨幣。
四、重要的經濟制度和經濟政策
1、重要的經濟制度和經濟政策
⑴征稅依據的變化:
人頭稅→土地財產稅→田畝為主
(漢) (唐) (清)
說明封建國家對農民的人身控制逐漸放鬆,封建制度逐漸衰落。
⑵徵收物的變化:實物+勞役→貨幣地租。用銀兩收稅,說明商品經濟發展。
⑶稅種的變化:稅種繁多→逐漸減少。征稅手續簡便。
⑷農民由必須服一定時間的徭役、兵役到可以代役。以庸為標志。
⑸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對商品徵收重稅。
2、與政治聯系
歷代經濟政策,都是對農村生產關系的調整。當這種調整適應當時生產力水平時,就推動生產力發展,促進濟發展;推動社會進步。反之就會阻礙經濟發展,阻礙社會進步。
五、中國古代的重農抑商政策
評價:
①重農抑商政策在封建社會初期,對農業、對社會經濟的發展、對新興地主階級政權的鞏固都起到了積極作用。
②到了封建社會末期,在生產力發展,商品經濟活躍、資本主義萌芽產生後,堅持重農抑商政策,把商、農發展對立起來就違反了經濟發展的規律,對經濟發展起到了阻礙作用。
六、江南經濟的發展和中國古代經濟重心的南移
1、我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有三個明顯的特徵:
⑴北方人民大批南遷,帶去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生產經驗(及勞動力),體現了當時勞動力的最高水平。
⑵南移趨勢在國家處於分裂或割據、戰亂時期最為突出。
⑶政治中心南移對經濟中心南移有一定影響。
2、歷史的啟示
⑴政治穩定是經濟發展的必備條件。
⑵充分合理地利用外來勞動力、先進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可以促進經濟發展。
⑶經濟發展必須得到領導者的重視。
中國古代民族關系和對外關系
一、民族關系的基本特點
1、漢族與少數民族交錯雜居,呈現出大分散、小聚居的特點。
2、由於各民族經濟發展方向不同、水平不同,農業民族與周邊游牧民族之間存在矛盾,有時發生戰爭。
二、民族關系的主要類型
1、同一國家內部的民族之間的關系
2、不同民族政權之間的關系。
三、民族關系的表現形態
1、和平
和親——作用是削弱民族偏見,促進經濟文化交流。
互市——由官方控制的民族之間的經濟貿易往來。互市場所一般在邊境地區。
會盟——兩個民族政權以締結「和約」或「和議」的辦法來約束雙方的行動。
2、民族關系的主流、總趨勢是友好交往、和平共處。是各民族人民在共同創造中華民族的文化,共同開發祖國。各民族人民在互相學習和交流中,在共同的勞動中,共同反抗斗爭中相互融合,形成不可分割的整體。
四、民族融合的概況
1、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民族大融合的初步發展時期。兼並戰爭加強了華夏族同周邊少數民族的關系,促進民族融合。
2、秦漢時期是我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確立、發展時期。在統一的國家范圍內,各民族之間得到更充分的交流,經濟文化進一步發展,漢族形成。秦北與匈奴、南與越族、西與西域各族的關系及開發西南,加強了中原與少數民族政治、經濟上的聯系。
3、魏晉南北朝時期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民族大融合的高潮時期。
特點:
①處於封建經濟發展時期,民族融合的過程主要是少數民族封建化的過程;
②五族內遷,出現民族大融合局面。
③少數民族無長期的、穩定的政權,說明這時少數民族的發展程度較為落後;
④孝文帝改革,縮小南北差距,出現統一趨勢。
4、隋唐時期的民族融合(統一時期的民族融合 )
特點:
①各民族政權與中原王朝關系密切、友好,戰爭較少。
②唐中央政府在少數民族地區通過建立都護府、都督府直接統治邊疆地區,加強各民族之間的政治、經濟聯系。
5、五代、遼宋夏金元時期是我國歷史上第二個民族大融合的高潮時期。
特點:①多個民族政權先後並立;
②封建生產方式向邊疆地區深入擴展,如設太學、創造文字、仿漢制建立官制、兵制等典章制度;
③民族融合進一步加強,元統一後北方的「漢人」包括契丹、女真等族人;
④出現了新的民族——回族。
這些是在網上找的 希望對你有幫助 第二分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