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高中歷史必修一知識總結人教版
高中歷史必修一復習提要
第一單元 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
第一課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1、(禹)建立我國歷史上的第一個王朝——夏
2、我國的早期政治起源於:夏朝
3、分封制的目的:建立諸侯國,拱衛王室,鞏固奴隸主國家政權
分封內容:土地和人民 分封對象:王族、功臣和先代貴族
對分封制起重要作用的人物:周武王(開始)、周公旦
諸侯國的義務:服從天子的命令、為周天子鎮守疆土、隨從作戰、交納貢賦和朝覲述職
諸侯國的權利:可以在自己的侯國內進行再分封,並有設置官員、建立武裝、征派賦稅的獨立性。
楚王問鼎的用意:向王權挑戰,企圖奪取王位,反映了諸侯國對分封制的挑戰。
4、宗法制:是與分封制互為表裡的政治制度。它由原始社會的父系家長制直接演變而來,是用規定宗族內嫡庶系統的辦法,來確定和鞏固父系家長在本宗族內的地位,最終以保正王權的穩定。(目的)
特點:嫡長子繼承製(最大特點);形成森嚴的等級。
與分封制的關系:互為表裡;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體現就宗法制。
5、我國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以宗法制為核心,帶有濃厚的部族色彩。
第二課 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
1、皇帝的稱號起源於:秦始皇 皇帝制度的確立:秦始皇
秦始皇確立「皇帝」稱號的主要原因:神化自己的權威和地位,鞏固統治。
皇帝制度的特點:皇帝獨尊、皇權至上、皇位世襲
2、秦朝中央最高官職: 丞相 幫助皇帝處理全國政事;御史大夫 執掌群臣奏摺,下達皇帝詔令,兼理國家監察事務;太尉 負責全國軍務
3、郡縣制:起源於春秋時期;商鞅變法時建立縣制;秦朝時在全國推廣。
郡,中央政府以下最高一級地方行政機構。郡首和縣令由皇帝直接任免;郡和縣不具有獨立性,沒有自己的軍隊;這與分封制不同,在分封制下,諸侯是世襲的,侯國具有獨立性,有自己的軍隊,可以征派貢賦。
4、秦朝從中央到地方統治機構的建立,標志著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
5、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秦朝
6、靈渠:溝通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連接湘水和離水,主要功能是運輸。
第三課 從漢至元政治制度的演變
1、 漢武帝為加強皇權削弱相權:起用布衣為相、形成「中朝」決策機構。
漢武帝:中朝(決策機構)外朝(執行機構)
東漢光武帝設(尚書台)成為決策和發號施令的中樞機構。
2、 三省體制起源於:魏晉南北朝時期
3、 中書省:掌決策,負責草擬和頒發皇帝詔令;門下省:負責審核政令;尚書省:負責執行政令。 相權一分為三,三省互相牽制和監督,保證了君權的獨尊,是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創造。此後歷朝基本沿襲三省六部這種制度。
三省的運行機制: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
4、 宋朝的「二府」:中書門下(最高行政機構)樞密院(最高軍政機構)
為制約相權,設參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權;設三司使管財政分割宰相的財權。
宋朝時派文臣做地方官,目的:加強中央集權,削弱地方節度使的權利,防止武人割據局面的重現。
5、 元朝:中央設中書省(最高行政機構)和樞密院(最高軍政機構),設宣政院負責統領宗教事務和管轄西藏地區。中書省管理河北、山西、山東。
地方設行省,省的最高長官為平章政事,由朝廷任命,蒙古貴族擔任;宣慰司管理邊遠民族地區。 行省制度,有利於加強中央集權,鞏固多民族國家的統一,是中國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變革,是中國省制的開端。
6、地方行政制度的演變:秦朝——郡縣制 西漢初——郡國二制並行 元朝——行省制
7、地方行政區劃的演變:秦朝——郡縣兩級 東漢——州-郡-縣三級 隋朝——廢郡級,形成州縣兩級 唐太宗時分全國為10道,唐肅宗時,形成道-州-縣三級 宋朝——路-州-縣三級 元朝——省-路-府-州-縣
8、具有監察職能的官職:御史大夫(秦朝)、刺史(西漢)、觀察使(唐朝)、按察使(明朝)
9、從漢至元政治制度的演變特點:總的來說,不斷發展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在中央政權中,相權不斷削弱,君權不斷加強;在中央與地方的關系中,中央嚴格控制地方政權,不允許有獨立的行政體系存在。地方官吏必須服從上級,地方服從中央,最後聽命於君主。中央對地方實行多層次、多渠道的管理,地方基層行政組織長期穩定,人身控制嚴厲,地方沒有相應的自主權,對中央和君主絕對依賴,難以實施有效管理。
第四課 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
1、 明太祖加強中央集權措施:1376年廢行省,設三司(隸屬中央各部)——布政司(分管軍政)、都指揮司(軍政)、按察司(監察)
加強君主專制的措施:1380年廢除中書省和丞相,權分六部。中國的宰相制度從此被廢除(君權與相權矛盾的結束),君主專制達到新的高度。
2、內閣制的確立:目的:作為侍從顧問,輔助皇帝處理政務;過程:明太祖,設置殿閣大學士(侍從顧問);明成祖,選拔翰林院入值文淵閣,內閣制度正式確立;明宣宗,取得票擬權;明英宗,票擬制度化。
性質:不是法定的中央一極的行政機構和決策機構,而是為皇帝提供的內侍機構。
注意:內閣是君主專制強化的產物,不可能對皇權起到制約作用。
3、康熙帝設南書房(中樞機構一分為三,內閣、議政王大臣會議、南書房)康熙帝之前皇權主要是受到議政王大臣會議的限制。
4.君主專制制度發展到頂峰的標志:軍機處的設置(雍正帝,親信組成,設置內宮,傳達皇帝諭旨,其它機構形同虛設)
第二單元 列強武裝侵略和中國人民的反抗
第一課 從鴉片戰爭到八國聯軍侵華
鴉片戰爭(1840—1842)
1、「閉關鎖國」含義:嚴格限制對外貿易 僅限廣州一處。
2、鴉片戰爭前,中英正當貿易中中國居於出超地位。
3、英國向中國走私鴉片的直接目的:扭轉對華貿易逆差。
4、鴉片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英國打開中國大門,把中國變為原料產地和商品銷售市場。
5、禁煙運動的領導人和措施:林則徐 整頓海防、緝拿煙販、收繳鴉片、虎門硝煙
6、 虎門硝煙銷毀的是(英、美)走私販的鴉片。
7、 虎門硝煙的本質意義:顯示了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的堅強決心
8、 鴉片戰爭中人民自發的抗英斗爭:三元里人民抗英
9、 鴉片戰爭中中國戰敗的根本原因:腐朽落後的社會制度
結論:腐朽落後的封建主義不能對抗新興的資本主義
10、《南京條約》中對中國民族工業危害最大的是:協定關稅。
最能反映英國發動侵略戰爭本質意圖的是:協定關稅
11、鴉片戰爭中開放的通商口岸在:東南沿海
12、以鴉片戰爭作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主要依據是:社會性質的變化;鴉片戰爭給中國社會帶來的最重要的影響是:社會性質的變化。
13、中國近代社會最主要的矛盾是:外國資本主義與中華民族的矛盾:但是具體到某一時期又有變化:如太平天國時期(階級矛盾---封建主義與人民大眾的矛盾);義和團運動(民族矛盾);抗日戰爭時期(民族矛盾);解放戰爭時期(階級矛盾)
14、鴉片戰爭後,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主要表現為:主權遭到破壞
15、領事裁判權的取得始於《五口通商章程》
16、鴉片戰爭的影響:①社會性質的變化 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②社會矛盾的變化 由地主階級與農民階級的矛盾,開始轉化為外國資本主義與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與人民大眾的矛盾;③革命任務的變化 中國人民開始肩負起反對外國資本主義侵略和本國封建統治的雙重革命任務;④中國進入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1860)
1、 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英法聯軍攻陷廣州,柏貴充當殖民政權的傀儡。
2、《天津條約》的內容:「公開行賄」 開放的口岸最北端的是營口,最南端的是瓊州,涉及台灣的有台南、淡水。
3、史榮椿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犧牲的愛國將領
4、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被馬克思稱之為「海盜式」的戰爭
5、《北京條約》增開天津為商埠,《天津條約》增開南京為商埠
6、 割佔中國領土最多的是:俄國
7、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清政府開始被列強控制,中外反動勢力公開勾結。
甲午中日戰爭(1894——1895)
1、明治維新後,日本制定的侵華方針是:大陸政策
2、戰爭爆發於朝鮮豐島海面
3、清政府的方針是:片面求和
4、在黃海大戰後日本取得黃海的制海權
5、北洋海軍全軍覆沒是在威海衛戰役後 日軍在旅順對和平居民大肆屠殺
6、 甲午中日戰爭中犧牲的愛國將領:左寶貴(回族 山東費縣人)、鄧世昌
7、 《馬關條約》內容:遼台澎、二億兩、沙重蘇杭、開工廠
其中,刺激了列強瓜分中國野心的是:割遼東半島、台灣及其附屬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
使列強侵略勢力進一步深入中國內地的內容是: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
嚴重阻礙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是:允許日本在華投資辦廠
對中國社會的危害:中國社會半殖民地的程度大大加深
8、《馬關條約》中最能體現帝國主義時代侵略特徵的是:允許日本在華投資辦廠
8、甲午中日戰爭後列強侵略中國的方式:資本輸出為主,商品輸出為輔
八國聯軍侵華(1900——1901)
1、義和團運動的根本原因:民族危機的不斷加深(民族矛盾); 口號:扶清滅洋; 性質:農民反帝愛國運動 在京津地區形成高潮 在廊坊和天津阻擊敵人
義和團運動的最主要意義:粉碎了帝國主義列強瓜分中國的企圖
2、《辛丑條約》中:
① 清政府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鎮壓人民反抗的工具體現在:禁止中國人民成立或參加反帝性質的組織。
② 對中國的最大危害: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
③ 列強企圖通過外交途徑加強對清政府的控制:改總理衙門為外務部
④ 把其作為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完全確立的標志,是因為:清政府完全成為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成為「洋人的朝廷」。
3、開放通商口岸的條約:《南京條約》、《天津條約》、《北京條約》、《馬關條約》
4、割地的條約:《南京條約》、《北京條約》、《馬關條約》
5、開放口岸、割地、賠款三者都有的條約:《南京條約》、《北京條約》、《馬關條約》
6、涉及香港的條約有:《南京條約》、《北京條約》
8、 涉及台灣的條約有:《天津條約》、《馬關條約》
第二節 抗日戰爭(1937——1945)
1、列舉日軍製造的侵華事變(九一八事變,一二八事變,華北事變,七七事變,八一三事變)。
2、日軍全面侵華和中國全面抗戰的標志:盧溝橋事變(七七事變)
3、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的標志:國民黨公布了中共提交的國共合作宣言。形成的根本原因是:民族危機空前加深或民族矛盾的不斷激化。
全面抗戰路線:1937年,洛川會議,依靠全民族的力量抗日:國民黨的片面抗戰路線:依靠政府和軍隊:這兩條路線的本質區別是:是否發動、依靠人民群眾。出現這種區別的原因是:兩黨代表的階級立場、代表的階級利益不同。
4、八路軍,新四軍和抗日根據地的總後方是:陝甘寧邊區
5、松滬會戰:粉碎了日軍三個月滅亡中國的狂妄計劃。這次會戰涌現出的愛國將領有:姚子青和謝晉元。
6、潘家峪血案發生在1941年,河北省。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的一次大規模戰役(敵後戰場規模最大的一次戰役)是百團大戰,是在1940年,發生在華北,由彭德懷指揮
7、中國遠征軍:1942年到緬甸。目的:確保滇緬公路這條國際交通線,並且取得了仁安羌大捷
8、抗日戰爭的勝利:是中國人民一百多年以來第一次取得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的完全勝利。勝利最主要的(根本)原因:全民族的共同抗戰。
9、中國人民在抗日戰爭期間開辟了哪些戰場?正面戰場、敵後戰場、國外戰場
10、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含義:半殖民地是形式上有自己政府的獨立國家,實際上政治、經濟等各方面都受到殖民控制,是歷史的沉淪;半封建是形式上仍是封建經濟和自然經濟佔主導,實際上社會已經逐步近代化,資本主義的經濟、政治和思想文化因素在不斷發展壯大,是歷史的進步。對此詞不能理解為一半是殖民地的,一半是封建的;也不能理解為政治上是殖民地的,經濟上是半封建的。「半殖民地」和「半封建」都有政治、經濟和文化的內涵。
11、近代日本發動了哪兩次大規模的侵華戰爭?各自的結局如何?你認為產生不同結局的原因是什麼?
第三單元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強化記憶】
單元提示:民主革命任務〈反帝反封〉由社會性質決定;舊民主主義革命1840――1919
新民主主義革命1919――1949 劃分新舊民主革命階段的主要依據是領導階級的不同。
第一課 太平天國運動(1851-1864)
1、 太平天國運動爆發的根本原因:階級矛盾激化(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
2、 洪秀全理論宣傳的特點:把西方的基督教義、中國儒家思想和農民的平均主義思想結合起來。
3、爆發標志:1851年金田村起義
4、初步建立政權:永安建制
5、建立同清政府對峙政權:1853年定都天京
6、北伐目的:推翻清政府,領導人:林鳳祥、李開芳;失敗原因:孤軍深入,供應困難;
西征:鞏固天京,領導者:賴漢英、石達開
東征:斷絕清政府財源,充實自身經濟力量;領導者:秦日綱。
太平天國全盛標志:1856年攻破江南、江北大營
7、《天朝田畝制度》是太平天國前期的革命綱領,內容(土地分配原則、方法;產品分配原則、方法)
目的:建立「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的理想社會
不能實現原因:體現絕對平均主義思想,無法調動人們勞動積極性,只能是空想。即違背社會發展規律(根本原因)。
8、洪仁軒 (干王)提出《資政新篇》(太平天國後期的革命綱領)特點:具有鮮明資本主義色彩,是先進中國人(不是資產階級知識分子)最早提出的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的方案。它不是農民戰爭實踐的產物。 但符合歷史的發展潮流
9、《天朝田母制度》與《資政新篇》關於社會經濟的主張是相互矛盾的
10、太平天國由勝轉衰的標志:天京變亂(同時也是由戰略進攻轉變為戰略防禦的標志)
11、1860年,進攻上海時,英法聯軍參與鎮壓太平軍。
12、失敗標志:1864年天京陷落。
13、太平天國失敗最主要原因〈主觀〉農民階級的局限性
14、太平天國運動作用:
1)揭開近代中國民主革命的序幕
2)加速清王朝和整個封建制度的衰落與崩潰
3)在反封建同時,擔負起反對外來侵略的任務
4)是幾千年來農民戰爭最高峰〈思想、組織〉
5)後期,提出了發展資本主義的方案
6)為後來的民主革命准備條件
15、1856年,東征中秦日綱攻破江北大營,聯同石達開摧毀江南大營;1858年陳玉成、李秀成合力打垮江北大營,1860年,又合力攻破江南大營。
第二課 辛亥革命
1、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興起的標志:1894年孫中山在檀香山成立興中會〈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團體〉
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
2、民主革命思想傳播中心:上海與日本東京 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思想武器:天賦人權、自由平等學說。
3、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進入一個新階段的標志:1905年同盟會成立〈日本東京〉,其性
質是第一個全國性的統一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
4、"新"表現在:有了統一的政黨的領導和統一的革命綱領和公認的革命領袖。
5、同盟會的政治綱領:三民主義(民族,民權,民生) 機關刊物:《民報》
6、「驅除草達虜,恢復中華!」是孫中山的:民族主義
7、三民主義的核心內容是:創立民國(民權)。三民主義的局限性:沒有明確提出反對帝國主義,沒有解決農民的土地問題,沒有廣泛的發動人民群眾
8、策劃武昌起義的兩個革命團體是:文學社和共進會。
9、武昌起義的主要力量是:參加革命團體的新軍。
10、《臨時約法》規定的"主權屬於國民全體"實質意義:否定了君主專制政體。
11、《臨時約法》規定的政權組織形式是:責任內閣制而不是總統制
12、帝國主義支持袁世凱的主要原因是:維護其在華利益。
13、袁世凱能夠篡奪革命果實的原因:①袁世凱握有實權並耍反革命的兩面手法②帝國主義的支持③立憲派和舊官僚投機革命,趁機向革命派進攻④資產階級革命派的妥協。
14、辛亥革命的最大成果是: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不是封建制度),建立了中華民國,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
15、辛亥革命的失敗指:沒有改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失敗的根本原因:資產階級的局限性。
第三課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崛起
五四運動的直接導火線: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
1、巴黎和會上中國代表團提出:廢除帝國主義在華的一切特權;取消二十一條;收回
德國在山東的特權
2、五四運動的口號:"外爭國權,內除國賊"(最能體現五四運動的性質)"廢除二
十一條""拒絕在和約上簽字"
3、運動中心的轉移:北京一上海〈工人階級登上政治舞台〉
4、五四運動的性質:是一次徹底地不妥協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革命運動。
5、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是:五四運動〈無產階級登上政治舞台,並發揮主力軍的
作用〉
新舊民主主義革命的最大區別是:領導階級不同
6、第一個共產黨小組:1920年8月,陳獨秀,上海共產黨組織。
中共一大:上海;內容:黨的名稱;奮斗目標;黨成立後的中心工作(組織工人階
級,領導工人運動);成立黨的中央機構。
共產黨與其他黨的區別:新型的工人階級政黨;指導方針:馬克思主義理論;奮斗目標:實現共產主義;代表利益: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利益
中共二大:上海;中心議題:制定(最低革命綱領)民主革命綱領;依據:中國的國情(即中國革命的性質和社會性質的認識);意義:第一次在全國人民面前明確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為中國革命指明了方向。
中共二大最重要的貢獻:制定了黨的民主革命綱領
7、中共三大:廣州;中心議題:通過中國共產黨與中國國民黨合作的決定
國民一大:廣州;中心議題:討論改組國民黨問題,它的召開成為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標志。
國共合作的政治基礎:新三民主義
中共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綱領的含義:打倒軍閥,推翻國際帝國主義的壓迫,統一中國為真正的民主共和國
8、 伐的目的:打倒帝國主義,推翻軍閥統治
北伐的直接打擊目標: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
北伐反帝斗爭的勝利:收回漢口、九江英租界
國民大革命失敗的原因:主觀: 陳獨秀的右傾機會主義錯誤;中共缺乏經驗;共產國際錯誤的指示;客觀: 中外反動勢力強大;國民黨右派叛變革命
國民大革命失敗的教訓:中國共產黨必須掌握革命武裝的領導權
9、中國共產黨創建人民軍隊開始於:南昌起義
秋收起義特點:打出工農革命軍的旗號
農村革命根據地:第一塊: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特點:分布南方(國民大革命的影響),各省交界處,未能連成一片
❷ 高中歷史必修一知識點總結人教版
第1課 從內外服聯盟到封邦建國
知識結構:
1.夏:出現公共權力,但保留氏族公社特點。
2.商:政治制度是內服與外服制度,具有濃厚的神權色彩。
3.西周: 分封制 定義:
目的:鞏固周的統治(奴隸主的統治)
主體:同姓親族
宗法制 目的:鞏固分封制形成的統治秩序,解決貴族之間在權力、財產和土地繼承上的矛盾。
核心:嫡長子繼承製
內容:確立大宗、小宗體系
作用:利於凝聚宗族,防止內部紛爭,強化王權
工具:禮樂制度
第2課 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
知識結構:
1.統一
(1)群雄割據 A.春秋爭霸 B.戰國變法:秦國商鞅變法。
(2)統 一: 時間:前221年;人物:贏政。
2、中央集權的確立
(1)確 立: A. 「皇帝制」:皇權至上、皇位繼承製
B. 三公九卿制:三公是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中央)
C. 郡縣制(地方)
(2)加強皇權的措施:制定官吏選拔和考核制度;制定細苛、嚴密的法律。
(3)影 響:打破分封制,奠定大一統王朝制度基礎。
第3課 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的斗爭
知識結構:
1. 漢初郡國並行,導致諸候尾大不掉,引發七國之亂。
2. 漢武帝集權措施:建中朝、設刺史、頒布推恩令。
3. 藩鎮割據與五代十國:唐朝中後期,地方勢力增強,出現藩鎮割據局面;唐滅亡後,中國進入五代十國的分裂時期,五代十國是藩鎮割據的繼續和發展;這一時期,南方經濟得到較大發展;後周世宗改革,為北宋結束五代十國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礎。
4. 宋加強中央集權
(1)措施 ①收精兵:「三衙」、樞密院、原則;
②削實權:設通判、文臣任州郡長官;
③制錢谷:財賦大部分運往京師;
(2)影響 利:改變藩鎮割據分裂局面,加強中央集權;
弊:造成「積貧積弱」的後患。
第4課 專制皇權的不斷加強
知識結構:
1. 三省六部制的確立及其演變
(1)隋唐實行三省六部制
(2)宋分割相權:設「中書門下」省(宰相辦公機構)、樞密院管軍政、「計相」管財政。
(3)元:一省制(中央),行省制(地方)
2. 丞相制度的廢除:明太祖誅殺胡惟庸,廢除丞相;明成祖設立內閣。
3. 清朝的軍機處
(1)清初:內閣和議政王大臣會議
(2)雍正設立軍機處
A.特點:軍機大臣品級不高,受皇帝召見,跪奏筆錄
B.影響:提高清王朝行政效率,專制皇權高度發展
1. 君主專制特點:由君主個人全權佔有和控制整個國家機器,其統轄范圍內的任何人物對君主都是絕對隸屬和臣服的關系。
2. 中國封建制度發展的內在邏輯:一方面中央集權不斷加強; 另一方面各種權力結構和權力關系一步步地集中到皇帝這一權力的軸心上。二者關系:中央集權與君主專制相輔相成,中央集權是君主專制的前提和基礎,君主專制是中央集權的必然產物。其目的都是要從政治制度上保證中央政府的權威和君主個人的絕對權威。
3. 中央集權化進程大致體現在 :
(1)財政上,「利出一孔」,歸於中央
(2)剝奪地方人事權,官吏自帝出。
(3)司法上,法由帝頒,律由國掌。
(4)軍事上,「強干弱枝」,中央宏觀調配全國軍隊,皇帝總攬兵權
(5)意識形態領域,推行「別黑白而定一」的文化專制主義。
4. 君主專制的加強突出表現在相權的削弱,以及君王建立有效的權力轉移和分散機制上。
秦漢:三公制度
隋唐:三省體制,則把相權一分為三,體現皇權的加強
宋朝:削弱宰相實權(三省長官沒有實權)
明朝:明太祖廢中書省,罷丞相不設;明成祖設內閣
清朝又設軍機處
5. 秦至清的中央與地方機構
朝代 中央機構特點 中央機構 地方機構
秦 傳承開創 三公九卿 郡縣制
漢 漢承秦制 中朝 外朝(三公九卿) 郡、國並行
隋唐 承前啟後,有所創新 三省六部 道州縣三級
宋 進一步加強 二府三司 路州縣三級
元 有新發展 一省二院 行省制
明 空前加強 廢丞相、設內閣 省府縣
清 達到頂峰 設軍機處 省府縣
6. 評價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
中央集權和君主專制使得整個國家都處於皇帝的一元化領導之下,皇帝具有絕對權威和至高無上的權力。正如美國費正清教授所指出的那樣:在這樣一個專政社會里,皇帝把教會和國家的職能集為一身,他是軍事也是精神的領袖,是行為的楷模和正義的主宰。他的全能總括了國家的一切主要職能,包括國家對於全人類的尊崇。他是「天下之一人」,是社會政治殿堂前的帥旗。
(1)積極作用
它在維護國家統一、社會穩定、抵禦外來侵略、組織水利工程、發展社會經濟、防止分裂割據、加強民族交流等方面起著積極作用。
(2)消極作用
人民的政治壓迫和經濟剝削十分殘酷;導致了思想禁錮和文化專制主義,使科技的運用和發展受到抑制;為了爭奪皇權,父子、兄弟、君臣、大臣之間不惜血刃;宦官專權、外戚干政是君主專制統治的伴生物;在明清資本主義萌芽產生以後,它還束縛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延緩了封建制度的瓦解。而當時西方許多國家則通過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建立起資產階級的政治制度,從而有力地推動著社會的進步和生產力的發展。中國社會的發展步伐,從此開始大大落後於西方,從而埋下日後被動挨打的禍根。
第二單元 古希臘和古羅馬的政治制度
學習本單元,要把握兩條線索,一是希臘、羅馬的政治體制演變;二是羅馬法的制定與演變。注重三個重要知識點:一是愛琴文明與古希臘城邦制度;二是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三是古羅馬的政制與法律。
三要形成一個觀念:西方政治文明的源頭,在於古希臘和羅馬。無論是古希臘的民主制,還是古羅馬的共和制與元首制,無論是他們創造的法律制度,還是哲人們的政治智慧,都給後人提供了寶貴的參考經驗。
第5課 愛琴文明與古希臘城邦制度
知識結構:
(一)愛琴文明
1.克里特文明:王宮建築、象形文字
2.邁錫尼文明:王宮、衛城、王室陵墓、線形文字B、尚武好戰
(二)黑暗時代:300年
(三)城邦時代
1.城邦的定義:前8~前6世紀,一種國家形態
2.城邦殖民
原 因:多山多島、人多地少;航海業發達
影 響:促進發展,開拓眼界,為創造自己的獨特文明奠定了基礎
城邦特點:小國寡民,各邦長期自治
政治類型:貴族制、民主制(最流行)
第6課 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
知識結構:
1. 發展歷程
君主制:終身制、世襲制
貴族制:集體領導的任期制、選舉制
民主制:前594年梭倫改革將雅典政治引上民主的軌道;克里斯提尼改革確立。
2. 特點:人民主權與輪番而治(通過公民大會、五百人議事會和民眾法庭等機構的設置來體現其特點)
3. 評價:創造了一系列民主運作的方式,有利於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和才智,為後世民主政治的發展積累了寶貴的經驗。但只是男性公民的民主,外邦移民、奴隸、他國公民和婦女沒有享受到民主權利,了這一部分成員的自身發展能力。既是偉大文明的催化劑,又是社會不估的暴力機器。
第7課 古羅馬的政制與法律
知識結構:
一、政制發展
1. 共和制
(1)貴族共和制:由執政官、元老院、公民大會三層機構組成
(2)保民官的設置:監督政府,維護平民利益
2. 帝制
(1)元 首 制:公元前27年,屋大維建立
(2)君主統治:公元3世紀,戴克里先
二、法律制度
1.《十二銅表法》
背景:共和國時期平民長期斗爭的結果
內容:基本上是習慣法的匯編,維護了貴族利益。
評價:沒有給平民帶來多少好處,但仍是平民的勝利;貴族再不能像過去那樣隨意解釋習慣法;始終是羅馬的基本法。
2.《查士丁尼民法大會》
組成:《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學總論》《查士丁尼學說匯纂》《查士丁尼新敕,其中影響最大的是《查士丁尼法典》
對羅馬法的評價:以《十二銅表法》為開端、《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為總結的羅馬法,是世界史上內容最豐富、體系最完善、對後世影響最廣泛的古代法律。
第三單元 近代西方資本主義政體的建立
學習本單元,要把握一條線索:從新航路開辟到工業革命,從英國到德國,在資產階級革命或改革後都建立起以議會的設立為標志的資產階級政治統治。把握四個重點:一是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二是美國1787年憲法的誕生與聯邦政府的建立;三是法蘭西共和制的確立;四是德意志統一的完成與資產階級統治的確立、發展。 理解一個重要觀點:盡管英、法、美、德各國民主政治發展程度不相同,但在形式上都建立以議會為核心的代議制度,並且議會的權力在不斷發展。
第8課 漸進的制度創新(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和發展)
知識結構:
一、君主立憲制的確立
1.《大憲章》:給王權設定了界限
2.《權利法案》
背景:1688年「光榮革命」
內容:確立了議會主權,國王的權力受到議會的明確限
影響:英國建立了君主立憲制 (從人治走向法治)
二、責任內閣制的形成
1. 1721年,羅伯特•沃爾波成為第一任首相
2. 內閣全體成員對政府事務集體負責
3. 兩黨制逐漸形成,首相和內閣從多數黨中選出
三、民主化趨勢:1832年議會改革法,擴大的選舉范圍,確保資產階級民主正體穩定和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
第9課 北美大陸上的新體制(美國的新體制)
知識結構:
一、聯邦憲法的制定
背景:鬆散的州際聯盟弊端暴露
制定:1787年費城制憲會議制定了1787年憲法
原則:中央集權原則;分權制衡原則;民主原則
發展:1789年制定出憲法的前10條修正案
二、聯邦制的鞏固
1. 1787年聯邦憲法頒布後,美國建立了聯邦制國家,政體為資產階級總統共和制,但州權主義觀念仍很活躍。
2. 內戰結束後,美國憲法修正案進一步肯定了聯邦法律的至上性和國家的統一,鞏固了聯邦的統一。
三、兩黨制的形成和發展
1.兩黨製成為美國分權制衡體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2.美國的兩黨有其截然不同的歷史傳統和基本群眾;
3.兩黨操縱著美國生活的政治選舉。
第10課 走向共和的艱難歷程
知識結構:
一、共和國的建立
1.法國大革命
①1789年法國制憲議會通過《人權宣言》
②1791年9月,制憲議會頒布1791年憲法,規定法國為君主立憲制國家
2.第一共和國的建立:1792年9月,國民大會宣布法國為共和國
二、政體的曲折發展
1.1804年,拿破崙建立法蘭西第一帝國
2.1848年,法蘭西第二共和國成立
3.1852年,路易•波拿巴建立法蘭西第二帝國
三、共和政體的最終確立:
1875年1月,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確立法國為共和國,標志著法國共和政體的最終建立。
第11課 民族國家的統一之路(德意志的統一之路)
知識結構:
一、德意志國家的統一:
1.統一的背景:德意志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使德意志境內各地經濟連成一體
2.統一的方式:王朝戰爭
3.統一的標志:1871年德意志帝國的成立
4.統一的意義:結束割據局面,促進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使德國走上資本主義發展道路
二、德意志帝國的統治
1.德意志帝國憲法帶有濃厚專制色彩的帝國憲法正式頒布
2.德意志帝國的統治:具有濃厚的專制主義和軍國主義色彩
三、「沒有共和主義者的共和國」
1. 一戰後,德意志帝國覆滅
2. 1919年8月,魏瑪共和國建立(沒有共和主義者的共和國)
3. 20世紀30年代德國建立起法西斯專政
第四單元 內憂外患與中華民族的奮起
學習本單元,要把握兩條基本線索:從鴉片戰爭開始。外國資本主義對中國的侵略一步步的加深,中國面臨嚴重的民族危機。伴隨著外國資本主義的侵略,中國各階層勢力進行了一系列的抗爭,中華民族奮起。五個重點:鴉片戰爭及第二次鴉片戰爭;太平天國運動;中日甲午戰爭及八國聯軍侵華;辛亥革命;五四愛國運動。理解兩個觀點:落後就要挨打;中國人民堅貞不屈,最終勝利一定屬於中國。
第13課 鴉片戰爭
知識結構:
一、鴉片戰爭
1.原因:1840年6月,英國以虎門銷煙為借口發動戰爭,目的是打開中國市場
2.經過:1842年,中國戰敗,簽訂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
3.影響:使中國領土、主權不完整;中國被迫成為資本主義國家的產品銷售市場、原料產地;中國進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二、第二次鴉片戰爭
1856年,英法為了擴大在華利益聯合發動戰爭,中國被迫簽訂《天津條約》《北京條約》
三、清政府的變化
1.權力結構:設總理衙門、總稅務司、同文館。
2.思想:官員出現了林則徐、魏源等人的師夷長技以制夷新思潮;奕欣、張之洞等人發起的學習西方先進科學技術的洋務運動。
第14課太平天國運動
知識結構:
一、 運動的興起
1. 背景:人禍(外國侵略者及清政府給人民造成極大痛苦)、天災(自然災害)
2. 准備:洪秀全創立拜上帝教(會)
3. 開始:1851年金田起義
二、 太平天國的全盛時期
全盛時期的事件:
1. 定都天京(正式建立政權與清政府對峙)
2. 北伐西征(軍事全盛)
3. 《天朝田畝制度》
目的:建立四同社會
評價:進步性(表達了農民群眾的理想追求——要求廢除封建(地主階級)土地所有制的強烈願望);局限性(沒有真正實行過,因為一沒有安定的環境,
最主要是絕對平均主義,違背了歷史發展規律,是空想,根本無法實施)。
三、 天國的衰敗
1.天京變亂(由盛轉衰)
2.重建領導核心
3.天京陷落(1864年,太平天國運動失敗)
4.太平天國運動的影響:是一次反清(封建)反侵(略)的農民革命戰爭。
⑴它掃盪了王朝秩序,沖擊了舊綱常名教,動搖了清朝統治的政治基礎;⑵它表達了農民群眾的理想追求,提出了近代中國第一個具有發展資本主義性質的社會改革方案《資政新篇》;(3)沉重打擊了外國侵略者的勢力。
第15課 從甲午戰爭到八國聯軍侵華
知識結構:
一、中日甲午戰爭和民族危機的加深
1.戰爭爆發的原因
2.爆發及經過
3.影響
4.民族危機的加深
帝國主義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中國各階層都以自己的方式開展救亡愛國的運動,有清政府的軍事改革、愛國知識分子的維新變法運動、資產階級革命派發起辛亥革命、農民階級的義和團運動
二、義和團運動和八國聯軍侵華
1.義和團運動(興起的原因:帝國主義侵略中國,民族危機嚴重。影響:)
2.八國聯軍侵華(時間、目的、影響)
第16課 辛亥革命
知識結構:
一、 資產階級革命運動的興起和發展
1. 興起的背景
2. 興中會的成立與同盟會的建立
3. 革命派與立憲派的論戰
4. 發動武裝起義
二、武昌起義及其對全國的影響
1.武昌首義和湖北軍政府的建立
2.全國革命形勢的發展
三、民國的建立和帝制的終結
1.中華民國的建立和《臨時約法》的頒布
2.袁世凱竊取辛亥革命成果
3.亥革命的歷史意義
第17課 五四運動
知識結構:
一、運動爆發的原因(國際、國內)及導火線
二、過程(兩階段,前後期的主力運動中心)
三、意義(五四精神)
第五單元
把握一條基本線索:馬克思主義的產生和發展。無論是巴黎公社、俄國十月革命以及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都和馬克思主義理論息息相關,反過來它們又在實踐的過程中,。印證、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突出四個重點:一是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歷史條件、基本理論和意義;二是巴黎公社成立的特殊歷史條件、政權的性質、失敗原因和教訓;三是俄國十月革命爆發的歷史條件、重大歷史意義;四是中共成立的歷史條件、內容及意義;革命統一戰線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過程;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及意義;土地革命。理解一個重要觀點:馬克思主義在指導各國革命實踐的同時,又通過各國的實踐印證、豐富和發展了自身。
第19課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知識結構:
一、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歷史條件
二、誕生的標志:共產黨宣言的發表
1.《共產黨宣言》的主要內容
2.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意義:成為國際工人階級斗爭銳利的思想武器,促進工人運動蓬勃發展。
三、巴黎公社
1.公社建立的背景
2.公社政權的性質
第20課 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
知識結構:
一、十月革命爆發的原因
二、革命的前奏
1.二月革命(結果、性質)
2.四月提綱
三、十月革命的過程
1.開始
2.結果
四、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建立的歷史歷史意義
第21課 新民主義革命與中國共產黨
線索:
中國共產黨成立對中國社會變革產生的影響
1.中國一大(中共誕生)、中共二大(指明中國革命的任務:反帝反封)、國共第一次合作(推翻了北洋軍閥統治)、南昌起義(建軍)、井岡山道路(找出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革命道路)、八一宣言(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努力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奠定重要基礎)、堅持全面抗戰路線(抗戰取得勝利的根本原因)、領導人民解放戰爭(結束國民黨獨裁政府在大陸的統治)、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新民主義革命的勝利,中國人民當家作了主人)。
第六單元
把握一條線索:我國的社會主義道路首先是從鞏固新生政權開始的;新中國成立後,逐步建立起一套適合中國國情的政治制度,構成中國政治體系的基本框架,但政治建設既有曲折又有發展;祖國統一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是歷史發展的潮流。總之社會主義建設並不是一帆風順,它既有曲折又有發展。突出三個重點:第一部社會主義憲法的頒布;二是新中國成立後建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中共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新時期的民主法制建設、基層民主制度;三是「一國兩制」的構想,香港、澳門回歸和解放台灣問題的意義。理解一個重要觀點:政權的鞏固、政治制度的完善和發展、祖國的統一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
第22課 新中國的政治建設
線索:
一、新中國的成
1. 新政協會議(新中國成立的籌備會)
2. 新中國的成立
二、新中國的政治建設
1. 《1954年憲法》中國政治制度基本建立起來(規定我國的根本的政治制度和其他一些重要制度)
2. 中國民主政治的三大特色:(1)人民代表大會制
(2)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3)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第23課社會主義政治建設的曲折發展
線索:
一、「文化大革命」對民主法制的破壞(曲折)
二、新時期的民主法制建設(發展)
1. 新時期民主法制建設的成就
2. 基層民主選舉
第24課 祖國統一的潮流
線索:
一、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形成、含義)
二、香港、澳門的回歸(一國兩制構想的實施)
三、海峽兩岸關系的新發展
第七單元
理清一條線索:二戰後美蘇兩極格局的形成瓦解,六起七十年代以來世界格局的多極化趨勢出現並加強。把握三個重點:兩極對峙格局的形成和瓦解過程及其主要對抗形成「冷戰」興起的原因和表現;六七十年代以來西歐的聯合自強、日本的崛起,不結盟運動的興起,中國的振興等多個力量中心的出現,使世界格局開始從兩極對立走向多極化;當今的世界格局正處在新舊交替之中,多極化趨勢加強。
形成三個觀點和認識:20世紀世界格局經歷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雅爾塔體系、多極化趨勢三次大的變動,每次新舊格局的交替,都有一個緩慢的過程;當今世界格局還沒有完全形成,多極化只是一種趨勢,但不可避免;世界格局多極化趨勢根源於世界經濟力量的多極化,它自六七十年代初露端倪,七八十年代日漸明朗,九十年代初兩極格局瓦解,多極化趨勢更加不可逆轉。
第25課 兩極對峙格局的形成
知識結構:
一、「冷戰」的興起
1.「冷戰」興起的背景
2.「冷戰」的表現
(1)杜魯門主義的出台(興起的標志)
(2)馬歇爾計劃的實施
(3)北約和華約的建立(兩極格局的形成)
二、「冷戰」時期的「熱戰」
1.朝鮮戰爭
2.越南戰爭
第26課 世界多極化趨勢
線索:
一、歐洲共同體的形成
1.形成的背景
2.過程
3.影響
二、日本成為世界經濟大國
1.日本經濟迅速騰飛的原因
2.日本成為經濟大國
3.日本謀求政治大國的地位
三、不結盟運動的興起
1.興起的背景
2.興起的標志
3.含義及宗旨
4.意義
四、跨世紀的世界格局
1.蘇聯解體與兩極格局瓦解
2.緩和與動盪並存
3.多極化趨勢加強(多極化趨勢的表現、意義)
第27課 中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國外交
時間 主要對手 外交政策 外交活動
50年代
美國
三大政策,一邊倒 1.中蘇友好
2.獨立自主
3.和平共處五項基本原則(提出、實踐)
60年代 蘇、美 爭取兩個中間地帶
70年代 蘇 三個世界,一條線 1.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1971年)
2.中美關系的改善、中日建交(1972年)
3.中美建交(1979年)
80年代 霸權主義 兩個重要轉變 加強與世界各國及組織的經貿交流與合作、參加各種經濟組織(WTO、APEC)
90年代以後 霸權主義 多邊外交
❸ 高中歷史必修一知識點框架人教版
第一單元古代中國的政抬制度 第1課夏、商、西周的政抬制度
1、 夏商政抬制度的內容:
中央:〇1王位世襲製取代禪讓制;〇2參與決策相、卿士,負責祭祀占卜和記錄王朝大事的 卜、祝、史,執掌軍權的師等。
地方:侯、伯
夏商政抬制度的影響:夏商的早期政抬制度,對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有直接影響。
2、 西周的分封:被封的請侯國的義務:鎮守疆土、隨從作戰、繳納貢賦、朝覲述職 〇2影響:積極影響:加強了周天子對地方的統抬;形成了對周王室眾星
擇月般的政抬格局
消極影響:西周後期王權衰弱,舂秋戰國暑期列國紛爭
〇3結果:西周後期分封制受到破壞;戰國末年周王室失去分封大杈
3、西周的宗法制:
〇1內容:用父系的血縲關系的親疏來維系政抬等級,鞏固國家政抬的制度。 〇2特點:嫡長子繼本制
〇3影響:保證貴族的壟斷和特杈地位,有利於統抬集團內部的穩定和團結。 第2課秦朝的中央集杈制度的形成
1、 中央集杈制度的形成:
特點:一人獨蕁;呈權至上;皇位世袈 評價:標志著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杈制度的確立。
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官僚政抬取代貴族政抬的重要標志。
2、 中央集杈的基本特徵:權力高度集中
3、 中央集杈制的作用及影響:
積極作用:ol使秦實力增強,通過戰爭擴大疆域,形成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
的封建國家,成為當時世界大國。
c_2使秦能一實行各種鞏固統一的措施。
〇3莫定了中國兩千多年封建社會政抬制度的基本格局,為歷代封建王朝所沿 用,且不斷得到加強和完善。
消極作用:依靠皇帝的專制杈烕,加強對人民的壓榨,造成階級矛眉迅速激化。 第3課從漢至元政抬制度的撗芰
1、中央政抬制度的鏡芰:
漢朝漢本秦制
有所芰化中央設三公(相、御史大夫、太尉)
中朝決策機構 外朝執行機構 尚書台中樞機構 魏晉南北朝逐步形成三省體制
隋朝尚書省、內史省、門下省為中央政府最高統抬機構 唐朝中書省掌決策,負責莩擬和頒發呈帝詔令
消極作用:依靠皇帝的專制杈烕,加強對人民的壓榨,造成階級矛眉迅速激化。 第3課從漢至元政抬制度的撗芰
1、中央政抬制度的鏡芰:
漢朝漢本秦制
有所芰化中央設三公(相、御史大夫、太尉)
中朝決策機構 外朝執行機構 尚書台中樞機構 魏晉南北朝逐步形成三省體制
隋朝尚書省、內史省、門下省為中央政府最高統抬機構 唐朝中書省掌決策,負責莩擬和頒發呈帝詔令
消極作用:依靠皇帝的專制杈烕,加強對人民的壓榨,造成階級矛眉迅速激化。 第3課從漢至元政抬制度的撗芰
1、中央政抬制度的鏡芰:
漢朝漢本秦制
有所芰化中央設三公(相、御史大夫、太尉)
中朝決策機構 外朝執行機構 尚書台中樞機構 魏晉南北朝逐步形成三省體制
隋朝尚書省、內史省、門下省為中央政府最高統抬機構 唐朝中書省掌決策,負責莩擬和頒發呈帝詔令
1、 明朝:君主專制強化,中國的宰相制度從此被廢除,君主專制達到了新的高度
2、 清朝:君主專制達到頂峰,設置軍機處,由呈帝挑選新任的滿漢官員充仕軍機大臣。全 國的軍政大權就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
第二單元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抬制度 第5課古代希臘政抬民主政抬
1、 基礎:梭倫改革
確立:克利斯提尼改革 貢金時代:伯利克里統抬時期
2、 特徵:人民主杈、輪番而抬、法律至上、公民內部平等
3、 積極作用:促迸希臘民族性格形成;推動古希臘文化事業發展;開西方民主政抬的先河 消極作用:男性公民民主;小國寡民的直接民主;抽簽選舉,輪番坐莊的弊端
第6課羅馬法的起源與發展
1、 《十二銅表法》標志看羅馬成文法的誕生。
《民法大全M查士丁尼組織編暴)標志看羅馬法律體系的最終完成。
2、 影響:維護羅馬帝國的政沽、經濟統抬;是現代歐洲大陸法律體系的基礎;是反封建和 鞏固資本主義制度的有力思想武器。
第三單元近代西方資本主義政抬制度的確立與發展 第7課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建立
1、 〇1光榮革命:1688年
〇2《杈利法案>:1689年。特點:議會的杈力日益超過國王的杈力;國會逐漸處於「同 而不抬」的地位
〇3責任內閣制:苜相事實上成為國家政抬生活中的最高決策者和領導者。
2、 作用:國內影響:提供保障、穩定社會、走人民主、樹立模式;
國外影響:對其他國家的資產階級建立新制度,也有巨大影響。
3、特點:英國立憲制度是君主制、貴族制與民主制三者融為一體的混合物。君主是象徵性 的元苜,其職責多數是禮儀性的。
第8課美國聯邦政府的建立(1776年7月4日美國獨立)
1、〇1"1787年憲法」的制定:獨立初期的美國,只是一個邦聯制國家。
原則:「分權」與"制衡%立法權、行政權、司法權之間制約達到平沖;總統和國 會之間、國會本身兩院之間、司法與其他部門之間均構成制約。
❹ 高中歷史人教版 必修一二三 總提綱(知識框架)
高中《歷史必修1•政治史》復習綱要(僅供參考)
中國政治文明進程 世界政治文明進程
時代 特徵 內容
中
國
早
期
政
治
制
度 夏
(前2070----前1600年) 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宗法制和分封制都具有牢固的血緣關系和濃厚的專制色彩。
① 夏朝建立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國家,始創王位世襲等制度。
商
(前1600
----前1046年)
② 夏商時期實行王位世襲制,代替了原始社會時期的禪讓制。(「公天下」變成了「家天下」)
③ 夏商時期已經有了一套從中央到地方的國家行政管理制度。
西周
1.西周的分封制(「封邦建國,廣建諸侯,以藩衛宗周。」)
2.西周的宗法制
核心:是嫡長子繼承製
世襲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構成了夏商周時期的政治制度的主體,對中國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宗法制與分封制的關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的政治制度的兩大支柱,互為表裡;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礎上的,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體現就是分封制。
影響:宗法制保證了貴族在政治上的壟斷和特權地位,也有利於統治集團內部的穩定和團結。
春 秋
(前770-前476年)
社會大變革,從奴隸制度過渡到封建社會 1.諸侯爭霸
2.齊國管仲改革、魯國「初稅畝」、魏文侯改革、楚國吳起變法 古
代
歐
洲
民
主
政
治
古希臘的民主政治
1. 古希臘的城邦制度(前8~6世紀)
2. 雅典民主政治
奠定基礎:梭倫改革
確立民主:克利斯提尼改革
黃金時期:伯利克里改革 民主政治條件:①保證城邦的獨立和發展②小國寡民體制的產物③奴隸勞動提供了物質保證④亞非文明的影響
2.民主政治的作用:①鑄就了希臘人的民族性格②在眾多文化領域取得輝煌成就 奴隸制民主政治的實質:是建立在奴隸制基礎上的、少數人的民主
特徵:全民參政、公民平等、法律至上、輪番而治
階段特徵 中央官制 地方行政 認 識
中
央
集
權
制
度
的
形
成
發
展 戰國:萌芽)(前475年—前221年)
封建制度確立 1. 戰國七雄
2. 封建制度的確立:
3.各國變法(秦國商鞅變法) 商鞅變法建立縣制
中央集權制度的基本內容包括:①皇帝制。②中央行政制度。③地方行政制度,其核心是集一切權力於皇帝。
中央集權制度的特點是:①皇權至上原則。②帝位終身制和皇位世襲制。③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官吏一律由皇帝直接任免。④皇帝從決策到行使立法、司法、行政等獨斷權力。⑤宣揚「君權神授」。⑥思想文化的專制統治。
在中央集權制度下的基本矛盾主要表現為:①中央政府與地方割據勢力的矛盾。②皇權與相權矛盾(中央政府內部矛盾)。
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特點:從漢至元中國政治制度屢經變化,不斷發展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在中央政權中,相權不斷削弱,君權不斷加強。在中央與地方的關系中,中央嚴格控制地方政權,不允許有獨立的行政體系存在。地方官吏必須服從上級,地方服從中央,最後聽命於君主。中央對地方實行多層次、多渠道的管理,地方基層行政組織長期穩定,人身控制嚴厲,地方沒有相應的自主權,對中央和君主絕對依賴,難以實施有效治理。
中央集權制度的作用:
(1)積極作用:①有利於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鞏固和發展,有利於維護祖國統一與領土完整。②能有效地組織人力、物力和財力從事大規模的生產活動和經濟建設,利於社會經濟的發展。③在統一的環境下,有利於各民族的融合,有利於各地區的經濟、文化交流。
(2)消極作用:①皇權專制極易形成暴政、腐敗現象,是阻礙歷史發展的因素。②在思想上表現為獨尊一家,箝制了思想。③在封建社會末期,阻礙了新興的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萌芽的發展。 羅馬法的起源和發展 1. 羅馬共和國時期
《十二銅表法》(前450年成文法誕生)
2.羅馬帝國時期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羅馬法體系完成)
核心內容: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
實質(目的):維護奴隸主貴族的政治、經濟利益
作用: 1。(對羅馬)維系和穩定了帝國的政治、經濟統治;.2。對歐美)是近代歐洲法律體系的基礎;為近代歐美資產階級戰勝封建勢力提供了理論武器;3。(對東方)對日本和中國也有很大影響。局限:維護奴隸主貴族利益,男女權利不平等。
秦朝(確立):
(前221年-前207年) 開創專制主義中央集權政治制,奠定二千年封建社會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
皇帝制度:皇權至上
中央官制:丞相、御史大夫、太尉、
諸卿 郡縣制:
設三十六郡,後增至四十郡
郡守、縣令均由中央任命。
漢朝(鞏固)
前202-220年) 漢承秦制, 漢承秦制:皇帝制
新變化 中朝—決策
外朝—執行
尚書台—中樞 漢初:郡、國二制並行
漢武帝:分十三州,設刺史
東漢末:州郡縣三級
三國兩晉
魏晉南北朝(220—589年) 三省體制逐步形成 尚書省
三省 中書省
門下省
隋唐
(完善)
581—907年 三省合作,互相牽制和監督,是中國古代政治制度重大創造 三省:
中書省—決策機構
門下省—審議機構
尚書省—執行機構(下設吏、戶、兵、刑、工六部) 隋:州縣
唐:道州縣
北宋
(加強)
960—1127年 相權進一步削弱,皇權進一步加強 二府:門下省—最高行政機構
樞密院—最高軍政機構
參知政事—副相,分割相行政權
三司—管財政,分相財權 北宋:路•州縣
元
(發展)
1271—1368年 1. 綜合漢蒙政治制度,加強皇權有新發展
2. 開創行省制度 中書省—最高行政機構
樞密院—最高軍政機構
宣政院—統領宗教事務和西藏地區 中書行省
路府州縣
宣慰司
明清
(強化、衰落) 封建社會步入晚期,矛盾尖銳,君主專制達到逐步頂峰。 明:1。廢除丞相制度,權分六部
2.內閣的創立
影響:君主專制達到新高度。 廢行省,設三司
近
代
歐
美
代
議
制
民
主
政
治 英國君主立憲制 1. 確立:1689年議會頒布《權利法案》
2. 發展:責任內閣制的形成
3. 完善:普選權的擴大
(可整合選修2第二、四單元相關內容) 特點:國王作為國家的象徵,「統而不治」;議會掌權,是國家權力中心,最高立法機關。內閣(首相)是真正掌握實權(行政權)的。
作用:1.為英國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把政治斗爭規定在一個相對有序的狀態中,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沖突。
3.為世界上很多國家樹立了君主立憲制的模式。(或表述為:對歐美有深遠影響。)
清:1。康康熙設南書房
2.雍正設軍機外—君主專制達到頂峰
美國總統共和制 《1787年憲法》
1. 聯邦制
2. 分權與制衡原則
3. 總統共和制
(可整合選修2第四單元相關內容) 意義:(1)它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較完整的資產階級成文憲法,奠定了美國政治制度的基礎。(2)它保障了資產階級政治和經濟利益,促進了美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3)確立了聯邦制,地方自治權與中央政權形成較為和諧統一的關系,維護國家主權的同時,有利於地方的積極性的調動和創造性的發揮。局限性:它承認奴隸制和黑奴貿易,留下種族歧視和壓迫的烙印;婦女、印第安人、黑人奴隸的選舉權被剝奪。 比較美國總統制和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異同
同:君主立憲制和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制都是資本主義國家政權的一種組織形式,他們的共同點是國體一致,都是資產階級專政。
異:他們的政體不一樣。君主制是國家元首世襲的一種政治體制,自古就有。但是,在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的國家中,世襲的君主只是象徵性的國家元首,其權利受到憲法的限制,是統而不治的虛君。以資產階級為主體的議會是國家的最高權利機關,內閣對議會負責,如英國。共和制是國家元首由選舉產生的一種政治體制,也是自古就有。到了近代,資產階級的民主共和制分為議會制和總統制兩種。總統制的民主共和制,指總統由選舉產生,總統既是國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腦,是國家武裝力量的總司令;行政權集於總統,總統決定對內對外政策,擁有極廣泛的權利,如美國
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1840——1919年)
階段 特徵 列強的侵略 中國人民的抗爭與探索
近
代
中
國
政
治
文
明
進
程
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列強以武力打開中國市場,加緊商品輸出;
向西方學習的新思想萌發,限於器物層面。
推動歷史前進仍是農民階級,但不能領導中國革命走向勝利。 鴉片戰爭(1840—1842年)
《南京條約》(1842年) ①三元里人民抗英斗爭
②愛國官兵的反侵略斗爭
③太平天國 運動(開始、全盛、轉折、失敗) 太平天國(1851~1864年)
A.《天朝田畝制度》規定了土地分配和產品分配的原則。
B.《資政新篇》先進的中國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的方案。
作用:太平天國是中國幾千年農民戰爭的最高峰;沉重打擊了中外反動勢力;是中國人向西方學習資本主義的最早探索;對後來的民主革命有重要影響。
局限性:階級、時代局限
法國共和制 1.(整合選修2相關內容,簡略補充法國經歷專制—立憲—共和—帝制—共和—帝制的反復較量)
2.《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1875年):內容①行政權歸總統,他是國家元首及軍隊最高統帥,他由國民議會選出,任期7年; ②立法權歸參議院和眾議院組成的兩院制議會。參議院由間接選舉產生,眾議院由普選產生。
作用:①共和派掌握實權;②共和政體的最終確立;③促進法國工業資本的發展。 比較德意志帝國君主立憲制與法國共和制的異同。特別注意對比兩國行政和立法機構之間的關系:
表面上看:君主立憲制與共和制;君主立憲制有世襲君主;共和制的國家首腦由選舉產生。從行政和立法機構之間的關繫上看:法國:議會擁有立法權;議會中擁有多數席位的政黨(或政黨聯盟)組成內閣;總統由議會兩院聯席會議選出;總統又有行政大權。德國:德國首腦(德意志帝國皇帝)擁有官吏任免權(帝國官吏及宰相);德意志帝國皇帝擁有立法權;德國皇帝可以召集或延期或結束兩院,因此,德國首腦擁有絕對的實權。
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 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1860年)
《天津條約》
《北京條約》
《瑗琿條約》 ①洋務運動
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列強的政治侵略(戰爭和瓜分土地)和經濟侵略(資本輸出為主)並行,並形成宰割中國的同盟;
隨著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發展,農民階級讓位於資產階級領導革命,民主革命是主流。 中日甲午戰爭
(188年—1885年)
《馬關條約》(1885年) ①愛國官兵的英勇斗爭(左寶貴、鄧世昌)
②反割台斗爭(劉永福、徐驤)
③戊戊變法
辛亥革命功績:1推翻清王朝,結束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2。民主共和觀念深入;3.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侵略勢力;4為民族資本主義發展創造了條件.5對近代亞洲各國被壓迫民族的解放運動,產生了較廣泛的影響。
失敗表現: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性質沒有根本改變。
失敗原因:資產階級軟弱性和妥協性。 德國君主立憲制 1. 德意志的統一
2. 《德意志帝國憲法》(1871)
內容①皇帝:作為國家元首,擁有宣戰、媾和、締約、召集和解散議會的權力以及統率權;②首相:作為政府首腦,由皇帝任命,只對皇帝負責;③議會:分為兩院:聯邦議會和帝國議會,權力較小,對政府沒有監督作用。 .評價《德意志憲法》
積極意義:①具有資產階級性質的帝制國家建立起來。②德意志的資本主義工業迅速發展
局限性:①保留了普魯士的君主制度和軍國主義的傳統,②阻礙了資產階級民主改革的徹底完成。
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1900—1901年)
《辛丑條約》(1901年) ① 義和團運動
(口號:扶清滅洋)
②辛亥革命
(民主思想傳播、興中會、華興會、光復會、同盟會、三民主義、武昌起義、中華民國、《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1,條件:①社會條件:1825年經濟危機②理論條件:空想社會主義的誕生③階級條件:歐洲三大工人運動的興起(法國里昂工人起義、英國憲章運動、德意志西里西亞紡織工人運動)
.2標志:《共產黨宣言》發表(1848年)
內容①第一次完整系統地闡述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②闡明了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斷言資本主義將被社會主義所取代。③進一步揭示了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即就是通過階級斗爭,用暴力推翻資產階級統治,建立無產階級政權。
《共產黨宣言》的意義: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從此,無產階級有了科學理論的指導,社會主義運動更加彭勃的開展起來。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1919.5——1949.9)
新民主主義革命和國民大革命時期(1919.5~1927.7) 社會主要矛盾是中國人民同帝國主義列強支持的北洋軍閥的矛盾。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突出的特徵是國共合作,建立革命統一戰線,實行國民大革命。 五四運動
(背景、口號、結果) 性質: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的不妥協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運動(主力:工人;先鋒:青年學生)
影響:促進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3. 巴黎公社正式宣告成立(1871年3月28日)
性質:無產階級政權; 教訓:沒有一個真正的無產階級政黨領導;沒有爭取廣大農民的支持。
意義:巴黎公社是無產階級建立政權的第一次偉大嘗試;豐富了馬克思主義關於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的學說;它的經驗教訓是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的寶貴財富。
❺ 高中歷史必修一的知識結構圖或思維導圖
書後面那個抄綠綠的只是年代襲表吧。
因為新課標,各地使用的教材不同,所以必修1歷史又分了人教版、人民版等,不知道你要哪一本的。你可以找本同步類的教輔,像什麼《教材完全解讀》之類的,最前面一個版塊就是知識結構圖(點擊可以看大圖的)
❻ 高一必修一歷史每課知識框架
因為新課程標準的實施,各地使用的教材開始不一樣了,像歷史,就有人教版、嶽麓版、人民版等。
不知道你問的是哪一版的,就先發一個人教版的吧,這個用的范圍最大,你可以看一下(點擊應該可以看大圖的)
❼ 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一必修二的每一課的知識框架,就是復習提綱能發給我嘛拜託了!!!
上文庫里自己找,這里就算是給你也很少有你滿意的
❽ 高一歷史必修一(人教版)知識點歸納
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一、西安事變
1、發生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
②主要原因:張學良、楊虎城受到中共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主張的感召和影響。
2、時間:1936年12月12日
3、要求:停止內戰,一致抗日。
4、結果:在中共的調解下,和平解決。
【分析】西安事變和平解決的原因
(1)根本原因:當時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
(2)重要原因:為了逼蔣抗日,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5、意義:
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為國共第二次合作的實現、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和全民族抗日局面的最終形成打下了重要的基礎,成為扭轉時局的關鍵。
二、國共合作抗日
1、國共第二次合作的實現
(1)根本原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
(2)實現過程:《八一宣言》(中共提出建立統一戰線)——《西安事變》(蔣介石答應停止內戰,一致抗日)
——「七七事變」(1937年7月7日,日軍開始全面侵華,中國全面抗戰開始) ——1937年9月22日,國民黨中央通訊社發表了《中國共產黨為國共合作宣言》(標志國共第二次合作的實現)
(3)標志:1937年9月22日,國民黨中央通訊社發表了《中國共產黨為國共合作宣言》, 標志著國共第二次合作的實現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正式建立。
高中歷史必修一知識要點
解放戰爭
1、兩種命運(抗日戰爭結束後,中國面臨民主與專制、和平與內戰兩種命運)
(1)中國共產黨 1945年召開七大 主張廢止國民黨一黨獨裁,建立民主聯合政府。
(2)中國國民黨 1945年召開六大 主張准備發動內戰、堅持一黨專政和拒絕成立聯合政府。
(3)為了實現和平民主建國的目標,共產黨和國民黨進行了一系列的斗爭
①1945年8月,「重慶談判」——1945年10月10日,簽訂《雙十協定》,確立了和平民主建國方針。
②1946年1月,政治協商會議在重慶舉行,分定了國民黨內戰獨裁方針。
2、解放戰爭的過程
(1)中國共產黨戰略防禦階段
①解放戰爭開始的標志:1946年6月底,國民黨進攻中原解放區,全國規模的內戰開始。 ②國民黨重點進攻陝北與山東解放區,國民黨由全民進攻轉入重點進攻。
【注意】與山東有關的重點戰役:1947年的孟良崮戰役。
(2)中國共產黨的戰略進攻階段
1947年夏,依照毛澤東確立的「三軍配合,兩翼牽制」的部署,劉伯承、鄧小平千里挺進大別山。
中國共產黨轉入戰略反攻。
(3)雙方決戰
①背景:解放軍的力量已經超過國民黨軍;戰略決戰的時機已經成熟。
②時間和戰役:1948年9月——1949年1月,三大戰役: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和平津戰役。
③結果:中國共產黨勝利。整個東北全部解放,華北及長江中下游以北地區,除少數據點外也全部解放。
(4)解放戰爭的結束
1949年4月,人民解放軍發動渡江戰役,解放了南京,國民黨政府在中國大陸的統治結束,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了基本勝利。
高中歷史必修一知識點
一、開國大典
1、《共同綱領》
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在北京召開,我們書上把這次政協會議稱之為「新政協」是相對於1946年1月重慶政治協商會議而言的。從時間背景上來看,解放戰爭已經取得成功,所以這次政協的主要任務是討論建國問題。在這次會議上制定了一個重要文獻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
(1)《共同綱領》的作用:「共同綱領」具有臨時憲法的作用。
(2)《共同綱領》體現的原則:人民民主原則。
(解析:注意一個問題,這個時期中國是不是社會主義社會呢?這是時期中國不是社會主義社會,還處於新民主主義社會,這主要是由當時社會經濟成分所決定的,從這一點上大家應該可以得出《共同綱領》之體現了人民民主原則。)
2、新中國成立
(1)時間:1949年10月1日
(2)成立的歷史意義:
①新中國的成立開創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勝利, 中國進入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時代。
②新中國的成立,是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的勝利。
③新中國的成了改變了世界政治格局,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力量。
二、1954年憲法(新中國的第一部憲法)
1、頒布背景:
①政治上:為了保障中國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
②經濟上:為了給社會主義改造創造條件。需要制訂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
2、內容:
①確立了我國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政府組織原則(民主集中制)。 ②規定了人民的權利和義務。
③制定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方針政策。
④將過渡時期總路線寫入了憲法。
3、特點:中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體現了人民民主原則和社會主義原則。
4、意義:①它的頒布加強了人民民主專政,鞏固了中國人民革命和建設的成果。
②反映了國家在過渡時期的根本要求,反映了廣大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社會的共同願望。
③它的頒布極大地提高了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的積極性,推動了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為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建設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