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知識 > 材料二反映了什麼歷史事件

材料二反映了什麼歷史事件

發布時間:2021-02-20 23:20:19

A. 材料二反映了什麼歷史事件

商鞅變法,廢井田開阡陌

B. 材料二反映了什麼歷史事件 體現了

材料二反映了孝文帝遷都洛陽。
這樣做的目的是接受漢族先進文化,加強對黃河流域的控制。
他採取了以南征為借口。
反映了改革面臨很大的的阻力。

C. 材料二,三各自反映了什麼歷史事件

根據同問回答
材料一說的是焚書坑儒,材料二說的是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內
相同點:其目的都是容加強對思想的控制,以服務於維護統治而採取的措施。另一方面,這種只發展一家學說,限制其他各家學說的做法結束了各學術流派平等競爭的局面,扼制了學術文化的自由發展。
不同點:秦的「焚書坑儒」對中國文化造成巨大損害,對中國的文化是嚴重的打擊;而漢武帝的「獨尊儒術」則順應歷史潮流且推崇儒學本身廣泛吸收了各家學說,起到了統一思想、統一輿論、穩定國家的作用增強了民族之間的凝聚力。
材料二漢武帝接受董仲舒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後在全國推行儒家無為學說,材料三漢代講學圖描述的就是一種儒家的教學模式,是漢代最高學府太學的教學盛況。大力推行儒學教育是漢武帝加強思想統一的措施,對漢武帝時期大一統局面的形成發揮了重要作用。

D. 材料二反映的是什麼重大歷史事件

材料呢

E. 材料二反映了什麼歷史事件據材料二,概括指出其主要措施。

主要抄措施包括:
① 「為田開阡陌封疆」廢除井田制度,以法律形式承認土地私有,允許土地買賣。這一舉措,維護了新興地主階級的利益,提高了他們發展農業的積極性。
② 重農抑商,獎勵耕織:鼓勵農民努力耕織,生產粟帛多的,可以受到獎勵,免除搖役;限制工商業,凡棄農從商或不事勞作者,全家要被罰做官奴。這一措施極大調動了農民生產積極性
③ 統一度量衡:國家頒行標準的度量衡器,要求嚴格執行。
(2)政治方面 ―-- 獎勵軍功、加強集權

F. 材料二 見下圖 (1)材料反映的是什麼歷史事件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騫初行時百餘人,去十三歲,惟二人得還。版」
材料二 見下圖

(權1)材料反映的是什麼歷史事件?材料二圖中的皇帝是何人?

(2)材料一中、方向及目的是什麼?

(3)材料一中哪些內容反映了這次出使的艱難?請你列舉出此行遇到的艱難險阻有哪些?

(4)初行與以後第二次出使分別有何意義?

(5)我們要學習此人什麼樣的精神?
(1)張騫出使西域;漢武帝。
(2)公元前138年,向西聯絡大月氏,共同夾擊匈奴。
(2)「去十三歲,惟二人得還。」荒無人煙的沙漠、戈壁,自然條件險惡,還要經過匈奴控制地區,可能被扣押,生死難料。
(4)第一次:了解了西域的情況及他們想和漢朝往來的願望。第二次:漢和西域的交往從此日趨頻繁,為絲綢之路的開通奠定了基礎。
(5)有膽、有識、有行、有恆,不畏艱難險阻,勇於開拓,面對困境矢志不渝的堅強意志。

G. 材料二反映的是什麼歷史事件

商鞅變法:

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開始變法。內容有:
①國家承認土地私有,准許自由買賣;
②獎勵耕織和軍功。生產糧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因從事商業而貧窮的人,全家罰做奴隸;根據軍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廢除沒有軍功的舊貴族的特權;
③建立縣制,由國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④統一度量衡,在秦國頒布度量衡的標准器。這些措施使秦國的封建經濟得到發展,軍隊戰鬥力不斷加強,發展成為戰國後期最富強的封建國家。商鞅變法為秦統一六國奠定了基礎。

商鞅變法的性質和特點:
商鞅變法的實質是地主階級發動的一個比較徹底的封建性質的改革,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秦惠王即位,「宗室多怨鞅」以至於商鞅被害。但是由於變法內容順應了封建制的發展和歷史趨勢,加上新法已經推行18年,「秦婦人嬰兒,皆言商君之法」,所以商鞅雖死,「秦法未敗」。
春秋時期的改革戰國時期變法的比較:

春秋

戰國

目的

增強實力,爭做霸主

確立封建制度,建立地主階級專制統治

內容

發展生產,改革內政

廢井田,承認土地私有,廢除舊貴族特權

特點

維護舊的奴隸制

用封建代替奴隸制

階級

舊奴隸主階級

新興地主階級

商鞅變法成功的原因:
1、商鞅變法代表了新興地主階級的利益,順應了新興地主階級要求推翻奴隸主貴族統治,發展封建經濟,適應了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這是變法成功根本所在。
2、變法得到強有力的統治階級秦孝公的支持,變法措施執行堅決,改革全面徹底。
3、法家思想的傳播,商鞅個人對守舊勢力的論戰,奠定了變法的理論基礎。
4、商鞅取信與民,厲行法治,賞罰分明,敢於同舊勢力做斗爭,得到人民的支持。

商鞅變法成功的啟示:
1、改革是變革舊秩序、舊制度的一場革命,是推動社會發展進步的重要動力,是新時代進步的潮流。
2、改革必然會遇到重重阻礙,必須堅持不懈,有犧牲精神。

H. 兩題1.材料二反映可了什麼歷史事件

材料一:在法國為行將到來的革命啟發過人們頭腦的那些偉大人物,本身都是非常革命的,他們不承認外界的權威,不管這種權威是什麼樣的。一切都受到了最無情的批判……

——恩格斯

材料二:我不同意你說的每一個字,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伏爾泰

請回答:
(1)材料一中的「……那些偉大人物,本身都是非常革命的」這句話中「革命」是指什麼?「偉大人物」除了伏爾泰外,還有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材料一中的「一切都受到了最無情的批判」指的是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二表明伏爾泰的什麼觀點?18世紀歐美資產階級革命是哪些文件吸收了他的這一觀點?(舉一例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這些「偉大人物」的批判對行將到來的法國革命有什麼影響?
(1)啟蒙運動;孟德斯鳩、盧梭。
(2)封建專制制度和天主教會。
(3)倡導自由、平等;《獨立宣言》和《人權宣言》。
(4)促進了人們的思想解放,為新興的資產階級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貴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促進了歐洲的社會進步。

I. 材料二反映了什麼歷史事件根據材料二及所學知識,概括其主要措施。用材料二中的一句原話來概括商鞅所為

商鞅變法是指戰來國時期(公自元前475~公元前221年)法家著名人物商鞅在秦國進行的兩次政治改革。秦國的秦孝公即位以後,決心圖強改革,便下令招賢。商鞅自魏國入秦,並提出了廢井田、重農桑、獎軍功、實行統一度量和建立縣制等一整套變法求新的發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他為左庶長,開始變法。此次變法是中國戰國時期各國改革中最徹底的改革,經過商鞅變法,秦國的經濟得到發展,軍隊戰鬥力不斷加強,發展成為戰國後期最富強的封建國家。後來由於商鞅作法自斃而遭到五馬分屍,但秦惠王和他的子孫都繼續實行其新法,為後來秦滅六國,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礎。

J. 材料二中反映了什麼歷史事件,根據材料二,概括指出其要措施(五年中考,三年模擬),急急急啊!

是商鞅變法么
措施:廢除井田,獎勵耕戰,獎勵軍功,重視農業

閱讀全文

與材料二反映了什麼歷史事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