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關於宋國的寓言故事
宋國指春秋戰國時期的宋國,是周朝的一個諸侯國,公爵,國君子姓,位於現在版河南商丘一帶權,都城睢陽(今河南商丘).
至於宋國在古代寓言中愚蠢人居多不能有確切的答案,可以推測的原因有以下可能:
1、歷史記載宋襄公在前638年,宋、楚泓水之戰軍事作戰時實行不切實際的「仁義」,結果被楚軍擊敗,宋襄公也因傷重身亡.這樣愚蠢的史實讓之後的諸子在著書時形成心理定式,在編愚蠢的寓言時,當然首先想到的是宋國.
2、宋國於周初分封時為當年曾降周的微子於商邱,國號宋,以奉商朝的宗祀.前朝遺族,國小勢弱.諸子在著書時可以得罪宋國和宋國人,對諸子仕途或理論傳播的負面影響比較小.
B. 元朝有哪些重大歷史事件
元朝重大歷史事件:
1、崖山海戰
1279年(至元十六年),元軍在崖山海戰消滅南宋,結束了長期的戰亂局面。崖山海戰,又稱崖門戰役、崖門之役、崖山之戰、宋元崖門海戰 等,是1279年(南宋祥興二年,元至元十六年),宋朝軍隊與蒙古軍隊在崖山進行的大規模海戰,也是古代中國少見的大海戰。
崖山海戰直接關繫到南宋的存亡,因此也是宋元之間的決戰。戰爭的最後元軍以少勝多,宋軍全軍覆滅。南宋滅國時,陸秀夫背著少帝趙昺投海自盡,許多忠臣追隨其後,十萬軍民跳海殉國。
此次戰役之後,趙宋皇朝的隕落,同時也意味著南宋殘余勢力的徹底滅亡,蒙元最終統一整個中國。中國第一次整體被北方游牧民族所征服。
南宋的滅亡標志著中國古典時代的終結,部分人認為這場海戰標志著古典意義華夏文明的衰敗與隕落,有「崖山之後無中華」這一說法。
2、開創行省制度
元朝廢除尚書省和門下省,保留中書省與樞密院、御史台分掌政、軍、監察三權,地方實行行省制度,開中國行省制度之先河。
元朝地方最高行政機構,並為一級政區名稱。簡稱行省,或只稱省。元置中書省總理全國政務,也稱都省。
因大元幅員遼闊,除腹里地區直隸於中書省、西藏地區由宣政院管轄外,又於諸路重要都會設立十個行中書省,以分管各地區。
在世祖、武宗朝三次短期設立尚書省主管政務期間,行中書省也相應改稱行尚書省。元人稱其制為:「都省握天下之機,十省分天下之治。」
除河北、山東、山西由中書省吐蕃地區由宣政院管轄。元帝國在地方設置行中書省。元代「行中書省」的性質,有一個轉變的過程。
早期是作為中央政府的派出機構,帶中書省的職銜,在外行使「省」的職能。滅南宋之後,行省逐漸轉變成了一級地方行政組織,其首長也不再帶中書省的官銜。行省下有道、路、府、州、縣、基層行政設施。
3、海禁
元朝海禁時興時廢,從元世祖末年起,到英宗至治二年(1322年)結束,其間出現四次海禁。第一次海禁起於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八月,世祖「以征爪哇,暫禁兩浙、廣東、福建商賈航海者」開始,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成宗詔有司勿拘海舶,聽其自便」結束。
第二次海禁於大德七年(1303下)以「禁商下海」取消市舶機構開始,到武宗至大元年(1308年),「復立泉府院,整治市舶司事。是由朱清、張瑄賄官事件引發的整頓吏治風潮導致的大德七年關閉市舶司暫行整頓。
最後一次海禁從元延佑七年(1320年)四月以英宗「罷市舶司,禁賈人下番」開始,英宗至治二年(1322年)三月,「復置市舶提舉司於泉州、慶元、廣東、三路。」
最後一次海禁時間最短,延祐七年四月,元英宗「罷市舶司,禁賈人下蕃」,然而兩年後便「復置市舶提舉司於泉州、慶州、廣東三路」。第四次海禁結束。
此後至元滅亡,市舶機構沒有再發生變化。元朝海禁政策間斷地總計有11年時間。
(2)宋國歷史事件擴展閱讀:
1、元朝國號
元朝由忽必烈於1271年建立。其前身是成吉思汗所建立的大蒙古國。元朝的正式國號叫大元,至元八年元世祖忽必烈發布《建國號詔》,取自於《易經·乾篇》的「大哉乾元,萬物資始」這句話。
其中大元中的「大」字並非類似大漢,大唐那樣的尊稱,因為統治者是蒙古人所以又叫蒙元或胡元。 1368年元廷退居漠北,所以稱呼元廷的殘余勢力時又叫北元或殘元。
2、元朝戲曲
元朝的戲曲,即元曲,分成散曲與雜劇,散曲具有詩歌獨立生命,雜劇則具有戲劇的獨立生命。當時城市繁華,元廷不重視中國文學與科舉,當時社會提倡歌舞戲曲作為大眾的娛樂品,這些都使宋、金以來的戲曲升華為元曲。
散曲是元代的新體詩,也是元代一種新的韻文形式,以抒情為主,主要給舞台上清唱的流行歌曲,可以單獨唱也可以融入歌劇內,與唐宋詩詞關系密切。
雜劇是元代的歌劇,產生於金末元初,發展和興盛於元代至元大德年間。根據《太和正音譜》中所記,大約有五百三十五本,創作十分巨大而輝煌。
元朝後期,雜劇創作中心逐步南移,加強與溫州發揚的南戲的交流,到元末成為傳奇,明清時發展出昆劇和粵劇。
當時散曲四大名家有關漢卿、馬致遠、張可久與喬吉,有名的《一枝花·不伏老》反映作者樂觀和頑強精神;《憑闌人·江夜》追求文字技巧,脫離散曲特有風格。
描寫景物的《水仙子·重觀瀑布》雅俗兼備,以出奇制勝;其中描寫自然景物的曲子《天凈沙·秋思》刻劃出一幅秋郊夕照圖,情景交融,色彩鮮明,被稱為「秋思之祖」。
雜劇五大名家除了關漢卿與馬致遠之外,還有白樸、王實甫與鄭光祖(其中關、白、馬、鄭被稱為「元曲四大家」),有名的作品有《竇娥冤》、《拜月亭》、《漢宮秋》、《梧桐雨》、《西廂記》與《倩女離魂》。
主要表現社會與生活情況、歌頌歷史人物與事件,強調人物的情感。元曲的興盛,最後成為與漢賦、唐詩、宋詞並稱的中國優秀文學遺產。
C. 歷史事件
退避三舍:春秋時期.晉國內亂.晉獻公的兒子重耳逃到楚國.楚成王收留並款待他.他許諾如晉楚發生戰爭晉軍將退避三舍(一舍為三十里).後來重耳在秦穆公的幫助下重回晉國執政.晉國支持宋國與楚國發生矛盾.兩軍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誘敵深入而大勝.
一鳴驚人:相傳楚莊王(另一說為齊威王)臨政三年終日作樂.不理朝政.一臣下對庄王說:[聽說國中有一隻大鳥.三年不飛.三年不鳴.是怎麼回事?"庄王說:[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然後整頓朝政.富國強兵.短短數年形成大治局面.
卧薪嘗膽:春秋時期.吳王夫差打敗並俘虜了越王勾踐.勾踐給夫差餵了三年的馬.受盡折磨.回國後立志報仇復國.請范蠡幫助訓練軍隊.任用有賢能的人.自己親自參加勞動並堅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飯前均要嘗一個苦膽.後來終於滅掉吳國.
老馬識途:春秋時期.齊桓公應燕國請求.帶兵打敗了山戎國的侵犯,山戎國國王密盧逃到孤竹國請求救兵.管仲跟隨齊桓公打敗了孤竹國的援兵.在回國途中.因假向導引入迷谷.使齊軍受困.管仲建議用一匹老馬帶路而化險為夷.
負荊請罪:戰國時.趙國有兩位重臣廉頗與藺相如.因藺相如多次立功.趙王封他為相國.廉頗不服氣.認為自己的武功蓋過他的嘴.藺相如為了國家.對廉頗多次避讓.廉頗得知他的良苦用心後慚愧不已.便背著荊條.到藺相如家門請罪.從此兩人和好.成為同生共死的交情.
紙上談兵:戰國時.戰國名將趙奢的兒子趙括飽讀兵書.能健談用兵之道.連父親也難不倒他.自認為是天下無敵.趙奢認為他是紙上談兵不知交通.後來趙奢死了.趙括頂替廉頗帶兵.藺相如等人極力反對.趙王堅持.趙括在長平之戰中損兵40萬.
三令五申:孫武流寓於吳.吳王想試試孫武的軍事才能.就將180名年輕宮女交給孫武操練.孫武將宮女分作兩隊.讓吳王的寵姬當隊長.孫武向宮女們交代了口令之後擊鼓傳令.宮女們一陣鬨笑.隊伍亂成一片.孫武再一次下達命令.宮女們只覺得好玩.根本不聽命令.孫武說號令既然已經明白又不聽令.這是頭領之罪.下令將兩名隊長處死.吳王急忙叫人傳令不能斬殺王妃.孫武仍然殺了兩個王妃.然後.孫武重新操練宮女.這回沒人敢不聽號令了.
圍魏救趙:戰國時.魏軍圍困趙國京城邯鄲.趙國向齊國求救.齊威王命田忌為將.孫臏為軍師.出兵救趙.田忌原想直接引兵去救趙國的邯鄲.孫臏主張引兵去圍攻魏國的京城大梁.魏必回兵自救.這樣.不但能解除趙國的圍困.還能使魏軍疲勞不堪.田忌採納了孫臏的策略.引兵直奔大梁.魏軍聞訊急忙撤回圍攻邯鄲的部隊.星夜回軍援救大梁.走到桂陵.齊軍以逸待勞迎擊魏軍.魏軍大敗.幾乎全軍覆沒.
胡服騎射:戰國時.趙國國君武靈王決心變革圖強.武靈王見胡人(少數民族)身著窄袖短褂便服.騎著戰馬.邊跑邊射箭.行動迅疾.十分靈活.便決定向胡人學習.改革士兵服裝.發展騎兵.不到一年功夫.趙國擁有一支強大的騎兵.經過南征北戰.趙國成了當時有數的強國之一.
竊符救趙:戰國時.秦國派兵圍攻趙國的都城邯鄲.趙國向魏國求救.魏國派兵前去救趙.秦國聽說魏國派兵救趙一事.派人去魏國威脅魏王.魏王屈服於秦國.下令讓前去救趙的魏兵按兵不動.趙王向魏國公子信陵君寫信求救.信陵君曾為魏王的寵妃如姬報了殺父之仇.信陵君請求如姬從魏王那裡盜出了兵符.從而奪取了兵權.率領幾萬精兵.奔赴邯鄲.打敗了秦軍.解了邯鄲之圍.
D. 春秋戰國之宋國詳細歷史~!
宋國始祖微子微子名啟(漢代因避景帝劉啟之諱,改啟為開),殷商貴族,帝乙的長子,殷商最後一個王紂的庶兄,周代宋國的始祖。初封於微地(今山東省梁山西北一帶),後世因之稱為微子啟(或微於開)。殷商末年,紂王無道,窮奢極欲,暴虐嗜殺,導致眾叛親離,國勢日衰。微子屢諫,不被採納,乃懼禍出走。周武王姬發滅商,微子自縛銜壁乞降。周公旦平定管蔡武庚叛亂後,成王封微子於商族發祥地商丘,以示不絕殷商之祀,國號為宋,爵位為公,准用天子禮樂祭祀祖先。宋襄公霸業的破滅 泓水之戰周襄王十四年(公元前638年)初冬發生的泓水之戰,是宋、楚兩國為爭奪中原霸權而進行的一次作戰,也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因思想保守、墨守成規而導致失敗的典型戰例之一。 春秋時期中原地區的第一個霸主齊桓公去世後,各國諸侯頓時失去了一匡天下的領導人,成為一片散沙。齊國因內亂而中衰,晉、秦也有各自的苦衷,暫時無力過問中原。這樣,長期以來受齊桓公遏制的南方強國——楚國,就企圖乘機進入中原,攫取霸權。素為中原列國目為「蠻夷之邦」的楚國的北進勢頭,引起中原諸小國的忐忑不安,於是一貫自我標榜仁義的宋襄公,便想憑藉宋為公國、爵位最尊的地位以及領導諸侯平定齊亂的餘威,出面領導諸侯抗衡楚國,繼承齊桓公的霸主地位,並進而伺機恢復殷商的故業。可是在當時,宋國的國力遠遠不逮楚國,宋襄公這種不自量力的做法,造成宋楚間矛盾的高度激化,楚國對當年的齊桓公是無可奈何的,但這時對付宋襄公卻是游刃有餘,所以它處心積慮要教訓宋襄公,結果終於導致了泓水之戰的爆發。 且說宋襄公專心致志爭當盟主,雖然雄心勃勃,但畢竟國力有限,因此只能單純模仿齊桓公的做法,以「仁義」為政治號召,召集諸侯舉行盟會,藉以抬高自己的聲望。可是他的這套把戲,不僅遭到諸多小國的冷遇,更受到楚國君臣的算計。在盂地(今河南省睢縣西北)盟會上,宋襄公拒絕事前公子目夷提出的多帶兵車,以防不測的建議,輕車簡從前往,結果為「不講信義」的楚成王手下的軍隊活捉了起來。 楚軍押著他乘勢攻打宋都商丘(今河南商丘縣),幸虧太宰子魚率領宋國的軍民進行頑強的抵抗,才抑制了楚軍的攻勢,使其圍攻宋都數月而未能得逞。後來,在魯僖公的調停之下,楚成王才將宋襄公釋放回國。 宋襄公遭此奇恥大辱,真是氣不打一處來。他既痛恨楚成王的不守信義,更憤慨其他諸侯國見風使舵,背宋親楚。他自知軍力非楚國之匹,暫時不敢主動去惹犯它;而是先把矛頭指向臣服於楚的鄭國,決定興師討伐它,以顯示一下自己的威風,挽回自己曾為楚囚俘的面子。大司馬公孫固和公子目夷(宋襄化的庶兄)都認為攻打鄭國會引起楚國出兵干涉,勸阻宋襄公不要伐鄭。可是宋襄公卻振振有詞為這一行動進行辯護:「如果上天不嫌棄我,殷商故業是可以得到復興的。」執意伐鄭。鄭文公聞訊宋師大舉來攻,立即求救於楚。楚成王果然迅速起兵伐宋救鄭。宋襄公得到這個消息,才知道事態十分嚴重,不得已被迫急忙從鄭國撤軍。 周襄王十四年(公元前638年)十月底,宋軍返抵宋境。這時楚軍猶在陳國境內向宋國挺進途中。宋襄公為阻擊楚軍於邊境地區,屯軍泓水(渦河的支流,經今河南商丘、柘城間東南流)以北,以等待楚軍的到來。十一月初一,楚軍進至泓水南岸,並開始渡河,這時宋軍已布列好陣勢。宋大司馬公孫固鑒於楚宋兩軍眾寡懸殊,但宋軍已佔有先機之利的情況,建議宋襄公把握戰機,乘楚軍渡到河中間時予以打擊。 但是卻為宋襄公所斷然拒絕,從而使楚軍得以全部順利渡過泓水。楚軍渡河後開始布列陣勢,這時公孫固又奉勸宋襄公乘楚軍列陣未畢、行列未定之際發動攻擊,但宋襄公仍然不予接受。一直等到楚軍布陣完畢,一切准備就緒之後,宋襄公這才擊鼓向楚軍進攻。可是,這時一切都已經晚了,弱小的宋軍哪裡是強大楚師的對手,一陣廝殺後,宋軍受到重創,宋襄公本人的大腿也受了重傷,其精銳的禁衛軍(門官)悉為楚軍所殲滅。只是在公孫固等人的拚死掩護下,宋襄公才得以突出重圍,狼狽逃回宋國。泓水之戰就這樣以楚勝宋敗降下帷幕。 泓水之戰後,宋國的眾多大臣都埋怨宋襄公實在糊塗。可是宋襄公本人並不服氣,在那裡振振有詞為自己的錯誤指揮進行辯解。說什麼「君子不重傷」(不再傷害受傷的敵人),「不禽二毛」(不捕捉頭發花白的敵軍老兵),「不以阻隘」(不阻敵人於險隘取勝),「不鼓不成列」(不主動攻擊尚未列好陣勢的敵人)。可見其執迷不悟到了極點,因而遭到公子目夷等人的嚴厲批評。第二年夏天,宋襄公因腿傷過重,帶著滿腦子「仁義禮信」的陳舊用兵教條死去了,他的爭當霸主的夙願,也有如曇花一現似的,就此煙消雲散了。 泓水之戰規模雖不很大,但是在中國古代戰爭發展史上卻具有一定的意義。它標志著商周以來以「成列而鼓」為主要特色的「禮義之兵」行將壽終正寢,新型的以「詭詐奇謀」為主導的作戰方式正在崛起。所謂的「禮義之兵」,就是作戰方式上「重偏戰而賤詐戰」,「結日定地,各居一面,鳴鼓而戰,不相詐」。它是陳舊的密集大方陣作戰的必然要求,但是在這時,由於武器裝備的日趨精良,車陣戰法的不斷發展,它已開始不適應戰爭實踐的需要,逐漸走向沒落。宋襄公無視這一情況的變化,拘泥於「不鼓不成列」「不以阻隘」等舊兵法教條,遭致悲慘的失敗,實在是不可避免的。這正如《淮南子》所說的那樣:「古之伐國,不殺黃口,不獲二毛,於古為義,於今為笑,古之所以為榮者,今之所以為辱也。」 總而言之,在泓水之戰中,盡管就兵力對比來看,宋軍處於相對的劣勢,但如果宋軍能憑恃佔有泓水之險這一先機之利,採用「半渡而擊」靈活巧妙的戰法,先發制人,是有可能以少擊眾,打敗楚軍的。遺憾的是,宋襄公奉行「蠢豬式的仁義」(毛澤東語),既不注重實力建設,又缺乏必要的指揮才能,最終覆軍傷股,為天下笑。 當然在宋國臣僚中,也不是人人都像宋襄公這般迂腐的。公孫固等人的頭腦就比較清醒。他們關於乘楚軍半渡泓水而擊的方略和乘楚軍「濟而未成列而擊」的建議,體現了「兵者,詭道」、「攻其無備」的進步作戰思想,從而為後世兵家所借鑒運用。如孫子就把「客絕水而來,勿迎之於水內,令半濟而擊之」,定為「處水上之軍」的重要原則之一。至於實踐中以「半渡擊」取勝的事例更是比比皆是。 泓水之戰的結果使得宋國從此一蹶不振,楚勢力進一步向中原擴展,春秋爭霸戰爭進入了新的階段。愚蠢的宋襄公宋襄公見齊國發生內亂,就通知各國諸侯,請他們共同護送公子昭到齊國去接替君位。但是宋襄公的號召力不大,多數諸侯把宋國的通知擱在一邊,只有三個小國帶了點人馬前來。 宋襄公率領四國的兵馬打到齊國去。齊國一批大臣一見四國人馬打來,就投降了宋國,迎接公子昭即位。這就是齊孝公。 齊國本來是諸侯的盟主國,如今齊孝公靠宋國幫助得了君位,宋國的地位就自然提高了。 宋襄公雄心勃勃,想繼承齊桓公的霸主事業。這次他約會諸侯,只有三個小國聽從他的命令,幾個中原大國沒理他。宋襄公想借重大國去壓服小國,就決定去聯絡楚國。他認為要是楚國能跟他合作的話,那麼在楚國勢力底下的那些國家自然也都歸服他了。 他把這個主張告訴了大臣們,大臣公子目夷不贊成這么辦。他認為宋國是個小國,想要當盟主,不會有什麼好處。宋襄公哪裡肯聽他的話,他邀請楚成王和齊孝公先在宋國開個會,商議會合諸侯訂立盟約的事。楚成王、齊孝公都同意,決定那年(公元前639年)七月約各國諸侯在宋國盂(今河南睢縣西北,盂音yú)地方開大會。 到了七月,宋襄公駕著車去開大會。公子目夷說:「萬一楚君不懷好意,可怎麼辦?主公還得多帶些兵馬去。」 宋襄公說:「那不行,我們為了不再打仗才開大會,怎麼自己倒帶兵馬去呢?」 公子目夷怎麼也說不服他,只好空著手跟著去。 果然,在開大會的時候,楚成王和宋襄公都想當盟主,爭鬧起來。楚國的勢力大,依附楚國的諸侯多。宋襄公氣呼呼地還想爭論,只見楚國的一班隨從官員立即脫了外衣,露出一身亮堂堂的鎧甲,一窩蜂地把宋襄公逮了去。 後來,經過魯國和齊國的調解,讓楚成王做了盟主,才把宋襄公放了回去。 宋襄公回去後,怎麼也不服氣,特別是鄰近的鄭國國君也跟楚成王一起反對他,更加使他惱恨。宋襄公為了出這口氣,決定先征伐鄭國。 公元前638年,宋襄公出兵攻打鄭國。鄭國向楚國求救。楚成王可厲害,他不去救鄭國,反倒派大將帶領大隊人馬直接去打宋國。宋襄公沒提防這一著,連忙趕回來。宋軍在泓水(在河南柘城西北,泓音hóng)的南岸,駐紮下來。 兩軍隔岸對陣以後,楚軍開始渡過泓水,進攻宋軍。公子目夷瞧見楚人忙著過河,就對宋襄公說:「楚國仗著他們人多兵強,白天渡河,不把咱們放在眼裡。咱們趁他們還沒渡完的時候,迎頭打過去,一定能打個勝仗。」 宋襄公說:「不行!咱們是講仁義的國家。敵人渡河還沒有結束,咱們就打過去,還算什麼仁義呢?」 說著說著,全部楚軍已經渡河上岸,正在亂哄哄地排隊擺陣勢。公子目夷心裡著急,又對宋襄公說:「這會兒可不能再等了!趁他們還沒擺好陣勢,咱們趕快打過去,還能抵擋一陣。要是再不動手,就來不及了。」 宋襄公責備他說:「你太不講仁義了!人家隊伍都沒有排好,怎麼可以打呢。」 不多工夫,楚國的兵馬已經擺好陣勢。一陣戰鼓響,楚軍像大水沖堤壩那樣,嘩啦啦地直沖過來。宋國軍隊哪兒擋得住,紛紛敗下陣來。 宋襄公指手劃腳,還想抵抗,可是大腿上已經中了一箭。還虧得宋國的將軍帶著一部分兵馬,拼著命保護宋襄公逃跑,總算保住了他的命。 宋襄公逃回國都商丘,宋國人議論紛紛,都埋怨他不該跟楚國人打仗,更不該那麼打法。 公子目夷把大家的議論告訴宋襄公。宋襄公揉著受傷的大腿,說:「依我說,講仁義的人就應該這樣打仗。比如說,見到已經受了傷的人,就別再去傷害他;對頭發花白的人,就不能捉他當俘虜。」 公子目夷真的耐不住了,他氣憤地說:「打仗就為了打勝敵人。如果怕傷害敵人,那還不如不打:如果碰到頭發花白的人就不抓,那就乾脆讓人家抓走。」 宋襄公受了重傷,過了一年死了。臨死時,他囑咐太子說:「楚國是我們的仇人,要報這個仇。我看晉國(都城在今山西翼城東南)的公子重耳是個有志氣的人,將來一定是個霸主。 你有困難的時候,找他准沒錯兒。」
E. 關於的宋朝歷史大事件400字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國歷史上承五代十國下啟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兩個階段,共歷十八帝,享國三百一十九年。
F. 春秋時期建立的國家和歷史大事件
平王遷都 公元前770年,因為內亂和犬戎頻繁入侵,很快就打到鎬京,所以周平王被迫將國都從鎬京東遷至東都洛邑(今洛陽)。因洛邑(今洛陽)在鎬京之東,此後的周朝史稱東周(公元前770~公元前256年)。 王室衰微 平王東遷以後,周室漸漸衰落,首先平王的外祖父申侯引犬戎攻入京師,害死幽王,申侯擁立平王,使平王有弒父之嫌,因而使周天子在諸侯間的威望下降,其次各諸侯國勢力逐漸強大,互相攻伐,最後平王東遷,使周室只有一小塊小地盤,周王室因而衰微,周桓王十二年(前708年),由於邊境問題與鄭國爭執,周桓王率軍討伐鄭國,鄭庄公不僅敢於領兵抗拒,而且打敗了王師,一箭射中了周王的肩膀。說明周王的地位已經嚴重下降,只是還保存著天下共主的名義罷了。鄭庄公帶兵東征西討,小霸中原。 五霸爭雄 齊桓公稱霸 齊桓公齊桓公前685年,齊桓公繼位,以管仲為相,整頓國政,廢除井田制度,按土地的肥瘠,確定賦稅,設鹽、鐵官和鑄錢,增加財政收入,寓兵於農,將基層行政組織和軍事組織合為一體,增加了兵源和作戰能力,迅速成為華夏各國中最富強的國家。然後就打起了「尊王攘夷」的口號,多次大會諸侯,幫助或干涉其它國家,抗擊夷狄,終於在周僖王三年(前679年)成為霸主。周惠王二十一年(前656年),齊桓公帶領八個諸侯國的聯軍,以優勢兵力迫使楚國服從他,訂立了召陵之盟,成為春秋五霸之首。自此,齊桓公建立了霸主會盟的制度。 宋襄公稱霸 齊桓公死後,豎刁、易牙等為亂,五公子奪位,齊國內亂不止。據說,齊桓公的五個兒子互相戰爭,箭矢射到了齊桓公的屍體上,都沒有人顧及。南方的楚國興起,楚成王消滅了其北方的幾個小國之後將矛頭指向中原。宋襄公以擁立齊孝公、平定齊亂之功,試圖再次大會諸侯以成為霸主,但宋國實力威望不足,反而見辱於楚。宋襄公十五年(前638年),宋楚兩軍交戰於泓水。楚軍渡河時宋大司馬子魚建議宋襄公「半渡擊之」,宋襄公稱趁敵渡河時攻擊是為不仁不義拒絕建議;楚軍渡河後子魚建議趁楚軍列陣混亂之時攻擊,宋襄公再次以不仁不義為由拒絕。楚軍列陣完畢後發起攻擊,宋軍大敗,宋襄公大腿中箭,次年因傷重而死。楚國稱雄一時,楚成王成為了有其實而無其名的霸主。 晉文公稱霸 晉文公晉文公在北方的晉國,與周室同宗。晉獻公寵信愛姬,使國政大亂。前636年,晉獻公子重耳在秦穆公派出的軍隊護送下繼承晉國君位,是為晉文公。他改革政治,發展經濟,整軍經武,取信於民,安定王室,友好秦國,在諸侯中威信很高。周襄王二十年(前633年),楚軍包圍宋國都城商丘。次年初,晉文公率兵救宋,在城濮之戰大敗楚軍,成為霸主。 晉襄公接霸 晉文公死後,其子晉襄公繼位,成為新一任晉國的國君及諸侯的霸主。前628年,秦穆公趁文公新喪,派軍伐鄭。晉襄公遣軍在崤之戰中打敗秦國,俘秦國三將。之後,秦國屢次攻晉。仍然無法打破晉國的戰略封鎖,晉襄公坐穩了霸主之位。 秦穆公稱霸 秦穆公秦穆公秦穆公在晉文公死後,謀求向東方發展,被晉所阻。崤之戰、彭衙之戰,秦軍皆大敗。秦穆公果斷的調整國策,轉而向西,吞並了一些戎狄部族,稱霸西戎。 齊桓公(公元前716—前643年),中國春秋時齊國國君(前685—前643年在位),姜姓,呂氏,名小白。僖公三子,襄公之弟。在位時期任用管仲改革,選賢任能,加強武備,發展生產。號召「尊王攘夷」,助燕敗北戎,援救邢、衛,阻止狄族進攻中原,國力強盛。聯合中原各國攻楚之盟國蔡,與楚在召陵(今河南郾城東北)會盟。又安定周朝王室內亂,多次會盟諸侯,成為中原霸主。桓公晚年昏庸,信用易牙、豎刁等小人,最終在內亂中餓死。宋襄公(?―公元前637年),《史記》和《漢書·諸王侯表序》與中學課本中被列為「春秋五霸」。宋桓公的次子,子姓,名茲甫,謚號曰「襄」,為宋國君主,稱「宋公茲甫」,簡曰「宋茲甫」(先秦貴族男子用氏,故不稱子茲甫)。被史料認作為春秋五霸之一,於前650年至前637年在位。周襄王二年(公元前650年)立,以其庶兄目夷為相,行「東宮圖治」。周襄王十年(公元前642年)助齊國平定內亂,擁立齊孝公,因此襄公小有名氣。平定齊亂後宋襄公雄心勃勃,想繼承齊桓公的霸業。周襄王十四年(公元前638年)宋與楚戰於泓水(今河南柘城西北),結果宋軍大敗,次年宋襄公因重傷而卒,其子宋成公王臣繼位。晉文公(前697年-前628年),初為公子,謙而好學,善交賢能智士。後受迫害離開晉國,游歷諸侯。漂泊19年後終復國,殺懷公而立。文公對內,拔擢賢能:以狐偃為相;先軫為帥;趙衰、胥臣輔其政;欒枝、冀缺佐其事;郤溱、霍伯將其兵;賈佗、陽子制其禮;魏犨、荀伯御其戎。晉民各執其業;吏各司其職。晉國由此大治。對外,聯秦合齊,保宋制鄭,尊王攘楚。作三軍六卿,勤王事於洛邑、敗楚師於城濮,盟諸侯於踐土,開創晉國長達百年的霸業。文治武功,昭明後世,顯達千秋,與齊桓公並稱「齊桓晉文」,為後世儒家、法家等學派稱道。秦穆公(—前621),一作秦繆公,春秋時代秦國國君。漢族,嬴姓,名任好。在位三十九年(前659年-前621年)。謚號穆。在部分史料中被認定為春秋五霸之一。秦穆公非常重視人才,其任內獲得了百里奚、蹇叔、丕豹、公孫支等賢臣的輔佐,曾協助晉文公回到晉國奪取君位。周襄王時出兵攻打蜀國和其他位於函谷關以西的國家,開地千里,因而周襄王任命他為為西方諸侯之伯,遂稱霸西戎。楚莊王(?—前591年),又稱荊庄王,出土的戰國楚簡文寫作臧王,漢族,姓羋,熊氏,名侶(一作呂、旅。先秦時期男子稱氏不稱姓,所以應該稱為熊侶而不是羋旅),謚號庄。楚穆王之子,春秋時期楚國最有成就的君主,春秋五霸之一。庄王之前,楚國一直被排除在中原文化之外,庄王自稱霸中原,不僅使楚國強大,威名遠揚,也為華夏的統一,民族精神的形成發揮了一定的作用。楚莊王自前613年至前591年,共在位23年,後世對其多給予較高評價,有關他的一些典故,如「一鳴驚人」等也成為固定的成語,對後世有深遠的影響。 晉楚爭霸 楚王問鼎 楚國在城濮之戰後,韜光養晦,向東發展,滅了許多小國,勢力南到今雲南,北達黃河。楚莊王改革內政,平息暴亂,興修水利,國力更為強大,竟向周定王的使者詢問祭天地的鼎的大小輕重,意在滅周自立,此即「問鼎」一詞的來源。周定王十年(前597年),楚與晉會戰於邲(今河南滎陽東北),大勝。不久又進兵圍宋,晉人不敢去救,於是中原各小國紛紛歸向於楚,楚人稱霸中原。 晉楚拉鋸 在前591年楚莊王死後,楚國霸業漸衰。晉國經歷晉景公、晉厲公兩代經營,漸漸超越楚國。晉國在前589年的鞍之戰與前578年的麻隧之戰中,分別打敗齊國與秦國,國勢復振。後來晉楚兩國再度爆發第三次巨戰——鄢陵之戰,晉國以獲勝收場,楚國霸權受到更為嚴重的削弱。但不久晉國發生內亂,晉厲公被弒。這一階段,晉楚實力大體相當,形成中原拉鋸戰。 晉悼復霸 晉厲公死後,晉悼公繼位,對內改革政治,任賢用能,駕馭群臣,對外聯宋納吳,懾秦挾齊,三分晉軍,爭鄭疲楚,完全掌握了戰略主動,壓倒性強過楚國,中原諸侯皆附晉,晉悼公八年之內九合諸侯。晉國霸業復興。楚國迫於晉國的再度強盛,不得不放棄對中原霸權的爭奪。 弭兵會盟 晉悼公死後,君權再度下移,晉國六卿專擅國政,興於內耗,意與楚國和盟。連續不斷的戰爭給人民帶來巨大的災難,也引起中小國家的厭倦,加以晉楚兩大國勢均力敵,誰都無法吃掉對方。於是由宋國的華元與向戌發起,於周簡王七年(前579年)和周靈王二十六年(前546年),舉行了兩次「弭兵」會盟,此後戰爭大大減少。 吳越爭霸 吳越爭霸吳越爭霸當中原諸侯爭霸戰爭塵埃落定時,地處江浙的吳、越開始發展。吳王闔閭重用孫武、伍子胥等人。周敬王十四年(前506年),吳王以伍子胥為大將,統兵伐楚。吳軍攻進楚都郢,伍子胥為父兄報仇,掘楚平王墓,鞭屍三百。周敬王二十四年(前496年)吳軍揮師南進伐越。越王勾踐率兵迎戰,越大夫靈姑浮一戈擊中闔閭,闔閭因傷逝世。周敬王二十六年(前494年),吳王夫差為父報仇,興兵敗越。勾踐求和。吳王拒絕了伍子胥聯齊滅越的建議,接受越國求和,迫使越王勾踐向他稱臣。繼續轉兵向北進擊,大敗齊軍,成為小霸。勾踐卧薪嘗膽,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終於在周元王三年(前473年),夫差在中原會盟諸侯而內部空虛的時機,消滅吳國,夫差羞憤自殺。勾踐北上與齊晉會盟於徐,成為了最後一個霸主。 吳國,是姬姓諸侯國,公元前12世紀到公元前473年,歷700餘年,西破強楚,北威齊晉,南服越人。越國,勾踐卧薪嘗膽是為美談。而二者,同音共律,上合星宿,下共一理。 邾分三國 邾國是子爵國,也史稱邾子國,東周時期著名方國之一,古城在今鄒城市東南12.5公里,嶧山鎮紀王城村周圍。邾國的先祖是晏安,晏安的五世孫俠始封曹稱曹俠,是曹姓國,晏安的十二世孫是夷父顏。夷父名克,字顏,另字伯顏,謚號邾武公,史稱邾子夷父或邾顏公。當時齊國推行霸業,夷父顏響應隨從,去各國奔走聯絡,曾夜宿滕國和薛國。邾原屬魯國的附庸,魯國非常憤恨夷父顏的行為,被視為叛逆,借故向周王誣告夷父顏。 魯是周王室同宗姬姓國,公元前678年,周王誅殺夷父顏,《左傳》庄公十六年載有「邾子克卒」,時為周僖王四年。夷父顏被誅後,周王命夷父顏的同母弟叔術代理邾國君位。叔術名群,在曹姓公族中享有很高的威望,是位賢明有德的人,族人稱他為群公子。叔術代位十多年後,夷父顏的冤誅才得以昭雪,謚號邾武公。 這時,代國君叔術又把國君位子,讓給了他的侄子、夷父顏的兒子夏父,夏父繼位後史稱邾文公。邾文公在位五十一年,是邾國在位最長的一代國君。公元前614年,邾文公遷都於今鄒城嶧山之南另立新都(見《左傳》)。約在公元前643年前後,叔術來濫立國,濫在今滕州市東南30公里羊庄鎮土城村。至此邾國分立為邾國、小邾國和濫國,這便是史學界所說的「邾分三國」。 走向戰國 在晉文公回晉即位的時候,有不少隨從隨他回國,結果這些人的後代們經過長期征戰的洗禮,漸漸在晉國成為貴族。前550年至前497年,晉國國政把持在范氏、中行氏、趙氏、韓氏、智氏、魏氏的手上。前455年,晉國貴族只餘下智、趙、魏、韓四家。智氏出兵攻趙氏,並脅迫魏韓兩氏出兵。戰事持續兩年,後趙氏游說魏韓兩家倒戈,滅智氏,瓜分智地並把持晉國國政。前438年韓趙魏三家分晉,晉幽公僅余絳、曲沃兩地。前403年周威烈王冊立韓、趙、魏三家為侯國,即為《資治通鑒》中春秋和戰國的分界點。 春秋時期,各個諸侯國紛紛兼並其他小國,其中以楚、齊等大國甚之。到春秋末年,大部分中小國家以逐漸退出歷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國統治的的時代。至此,中國歷史上的春秋時代便告一段落,隨之而來的是另一個割據時代——戰國。
G. 南宋的歷史事件
南宋(1127年—1279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朝代,趙構在臨安(今杭州)重建宋朝,史稱南宋,與金朝東沿淮水(今淮河),西以大散關為界。南宋與西夏和金朝為並存政權,相當長時間里是金王朝的藩屬國。
南宋偏安於淮水以南,是中國歷史上經濟及科技高度發達,但軍事相對較弱的王朝之一,亦是中國歷史上政治最黑暗的年代。
靖康之難後,徽宗、欽宗二帝被俘,包括皇後,嬪妃,皇子,公主等皇室成員和機要大臣,宮廷女官,宮廷樂師,廚師等都被金人俘虜北上,而此時徽宗第九子康王趙構因之前要求宋皇室派親王來做人質去金寨做人質而又被認為是冒牌貨而遣返回,就這么僥幸躲過這場劫難而成為皇室唯一倖存的人,在大臣推舉下在當時的南京(應天府,今河南省商丘市)登基,後遷都於臨安,恢復宋國號,史稱南宋,趙構便是後來的宋高宗。
南宋與金國沿淮水—大散關為界。
公元1127年,金國從開封撤軍,立張邦昌為偽楚皇帝。張邦昌在萬般無奈之下以孟太後之名,下詔立趙構為帝。靖康二年(1127)五月,趙構正式即位,是為宋高宗。叛臣張邦昌卻以護國有功為名,被封王。張邦昌後來被殺,成為宋朝唯一被殺死的文臣。高宗即位的第二年,金國又繼續大舉南侵,於公元1129年金國又立劉豫為帝,國號齊,史稱「偽齊」,以加強對黃河以南地區的統治。南宋派出由岳飛、韓世忠、宗澤、劉光世、張浚等眾多將領指揮抗金北伐,在黃河兩岸曾經擊潰偽齊軍與金國的聯軍。
高宗1138年任秦檜為相,推行求和政策。秦檜削去抗金將領韓世忠的兵權,又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了岳飛、岳雲父子。宋高宗以向金國納貢稱臣為代價,換回了東南半壁江山的統治權。
南宋在宋孝宗、宋寧宗朝時比較安定。宋寧宗以後,國勢日衰。
蒙古汗國滅金,金滅亡後,南宋所面臨更強大的敵人——元朝。公元1271年,蒙古建國,國號為元,並於1276年攻佔南宋都城臨安(今杭州),俘5歲的宋恭宗,後來,南宋光復勢力陸秀夫、文天祥等人連續擁立了兩個幼小的皇帝(宋端宗、幼主),成立小朝廷。元軍對小皇帝窮追不舍。崖山海戰失敗後,走投無路的南宋終於在1279年3月19日隨著陸秀夫負剛滿八歲的小皇帝跳海而死而滅亡。
北宋末年
女真族領袖完顏阿骨打建立金國。宋徽宗見遼國力衰退,便派使者向金提出聯金滅遼事宜。宋攻燕京,大敗而回。金攻陷臨潢府,遼亡。宋付上巨額贖款給金,以換取燕京等地。金借口北宋收容金叛將,分兵南下,趨汴京。欽宗即位,與金人和議,金人解兵北歸。次年,即靖康二年(1127年),金人南下,攻陷汴京(今開封),擄走兩宗北去,史稱「靖康之禍」,北宋滅亡。
建立
公元1127年,金國從汴京撤軍,立張邦昌為楚皇帝。張邦昌在萬般無奈之下以孟太後之名,下詔立趙構為帝。靖康二年(1127年)五月,趙構正式即位,重建宋王朝,是為宋高宗。叛臣張邦昌卻以護國有功為名,被封王。張邦昌後來被殺,成為宋朝唯一被殺死的文臣。高宗即位的第二年,金國又繼續大舉南侵。於公元1129年金國又立劉豫為帝,國號齊,持「正統」史觀者稱為「偽齊」,以加強對黃河以南地區的統治。
宋高宗在位初期年輕力壯,有意抗金,收復河山,重用主戰派,以李綱為相、宗澤鎮守汴京。曾多次大敗金兵,令局面稍為穩定。但是,後來高宗沒有對抗金朝的決心,罷免了李綱、宗澤等人。
後來金兀術揮軍南下,高宗南逃至杭州,並乘船出海避難。宋將韓世忠率八千精兵,利用黃天盪優勢力挫十萬金兵。金兀術歷經辛苦,火燒宋軍船隻,才能狼狽北返。從此金人不敢輕言渡江。高宗定都於臨安(今杭州)。
宋金和約之訂立
宋高宗趙構,由於害怕軍人戰勝回朝會專橫難制;而且亦擔心欽宗回朝繼承其死後的帝位(當時高宗因不能生育而絕後),所以在1138年任秦檜為相,向金推行求和政策。秦檜削去首先抗金將領韓世忠的兵權。1138年宋金初次協議,南宋取回包含開封的河南、陝西之地。1140年,金朝撕毀協議,金兵分三路南侵,重占開封,宋軍在許多抗金名將指揮下,取得輝煌戰果。尤其是岳飛在郾城與金兵將領兀術會戰,力挫金兵,乘機進兵朱仙鎮,收復了黃河以南一帶,與開封只有四十五里。後來,高宗聽取了秦檜意見,以十二面金牌下令岳飛班師回朝,岳飛服從命令。在1142年1月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了岳飛父子。宋高宗以向金國納貢稱臣為代價,換回了東南半壁江山的統治權。
宋室中期狀況
宋室也曾由劉光世、張浚、韓侂胄、虞允文等眾多抗金將領指揮抗金北伐,在黃河兩岸也曾經擊潰偽齊軍與金國的聯軍,收復淮河兩岸不少失地並簽訂多項條約。
在1164年12月,張浚北伐失敗後,簽訂《隆興和議》(又名《幹道和議》),張浚被殺把原本向金稱臣改為叔侄關系,金為叔,宋為侄,金改詔表為國書,歲貢改為歲幣,減少貢獻,割讓秦州及商州,維持疆界。絹貢獻由二十五萬減至二十萬,歲幣減至二十萬銀兩。
在1206年,韓侂胄北伐,後來被金擊退。在1208年,簽訂《嘉定和議》。兩國改為伯侄關系,宋由貢獻歲幣及絹由二十萬增至三十萬,宋賠償三百萬軍費。金放棄佔領的大散關、濠州,獻上韓侂胄首級。
南宋在孝宗、寧宗朝時比較安定。但是,寧宗以後,奸佞當道,政治腐敗,國勢日衰。
金的滅亡
公元1214年七月,南宋皇帝宋寧宗接納真德秀的奏議,決定從此不再向金貢納「歲幣」,而此時,金已遭受蒙古的打擊,被逼由燕京遷都至開封。為了擴大疆土以彌補被蒙古侵佔的地域,金以宋不再納歲幣為名,出兵南侵,南宋則與蒙古聯手協議擊退金軍,南宋可獲河南作回報。
在1232年,南宋攻下金的鄭州及唐州等地。金哀宗在汴京失守後逃往歸德,再逃至蔡州。哀宗向宋理宗提議聯手抗蒙,向理宗說明「唇齒相依,唇亡齒寒」的道理。但即位不久的理宗在國家及民族仇恨和恥辱下,及在朝臣的建議,並沒有理會哀宗要求,繼續伐金。宋在公元1234年,金國蔡州被蒙宋聯軍攻陷,金哀宗自縊,金滅亡。南宋在蒙古族滅亡金朝後,失去金朝作為屏障,令南宋面臨比金更強大的蒙古南下威脅。
滅亡
公元1235年,蒙軍首次南侵,被擊退。蒙軍並不甘心失敗,於次年九月和第三年兩次南侵,其前部幾乎接近長江北岸。由於宋軍奮勇作戰,打敗蒙軍,再一次挫敗蒙軍度江南下的企圖。而後,南宋軍民又在抗蒙將領孟珙、余玠等人的指揮下,多次擊敗蒙軍,使其不得不企圖繞道而行。公元1259年,蒙古大汗蒙哥在占戰合州受宋軍的流矢所傷因而死於軍中。其弟忽必烈正於鄂州與宋軍交戰,聽到消息後,立即准備撤軍以便奪取大汗之位,而此時南宋權臣賈似道派人與忽必烈議和,以保太平。這樣忽必烈直接返回北方自立為汗。
公元1267年,忽必烈下令攻打南宋的重鎮襄陽,是為襄樊之戰。宋軍利用漢水把資源源源不絕送入城內,才能堅守城池。守將呂文德及呂文煥堅守城池六年,賈似道派了範文虎及李庭芝援助,但兩者之間不和。賈似道封鎖了所有蒙古南侵消息,皇帝並不知此事。公元1271年,忽必烈在中原建國號為元。在1272年,張順,張貴兩兄弟的義兵曾血戰元軍。在1273年,樊城失守,襄陽城破,在宋軍繼續巷戰,呂文煥最終投降,六年的襄陽保衛戰結束。
1276年元軍攻佔南宋都城臨安(今杭州),俘5歲的南宋皇帝恭宗。後來,南宋殘余勢力陸秀夫、文天祥和張世傑等人連續擁立了兩個幼小的皇帝(端宗、幼主),成立小朝廷,元軍對小皇帝窮追不舍,不斷逃亡至南方,經過香港,端宗因病逝世,而另立幼主,逃至新會至南海一帶。文天祥在海豐兵敗被俘,張世傑戰船沉沒,走投無路的南宋殘余勢力終於在1279年3月19日隨著崖山海戰失敗及陸秀夫負剛滿八歲的小皇帝跳海而死而徹底滅亡,四十多年與蒙的抗衡完結。
H. 春秋戰國時期所發生的重要事件
1、烽火戲諸侯
嚴格來說,這個不算春秋時期的故事,在西周末年,昏庸的周幽王為博得王妃褒姒一笑,竟不惜在城中演出以烽火向諸侯求教的鬧劇。
結果,少數民族犬戎進攻西周,再起烽火時,諸侯無人來援,幽王被殺,西周結束。從此周天子的權威一落千丈,出現了春秋戰國時期群雄並起,諸侯紛爭的局面。
2、尊王攘夷
齊桓公在成就霸業時,曾得到管仲輔佐。此人在齊桓公繼位前曾侍從齊桓公的政敵,為與齊桓公爭奪王位,曾射過齊桓公一箭。
但齊桓公上台後,看重管仲的才於,不計這一箭之仇,而是拜其為相,實施改革,終於國富兵強。春秋時期,周天子的地位一落千丈,諸侯王不再聽命於周王,一些強大的諸侯趁機發動兼並戰爭,強迫其他各國承認其霸主地位。
管仲輔佐齊桓公打著「尊王攘夷」旗號,使齊國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成為春秋時期第一個霸主。
3、問鼎中原
據說楚莊王在推行霸業的過程,曾率軍在周王室所在的洛邑郊外耀武揚威,並遣使問九鼎的大小輕重。鼎象徵王權,庄王問鼎,表明奪權之心。
4、退避三舍
春秋時期,晉國內亂,晉獻公的兒子重耳逃到楚國。楚成王收留並款待他,他許諾如晉楚發生戰爭晉軍將退避三舍(一舍為三十里)。後來重耳在秦穆公的幫助下重回晉國執政。晉國支持宋國與楚國發生矛盾,兩軍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誘敵深入而大勝。
5、一鳴驚人
相傳楚莊王(另一說為齊威王)臨政三年終日作樂,不理朝政。一臣下對庄王說:「聽說國中有一隻大鳥,三年不飛,三年不鳴,是怎麼回事?」庄王說:「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然後整頓朝政,富國強兵,短短數年形成大治局面。
I. 春秋大事件年表
公元前722年(魯隱公元年),鄭庄公滅共叔段,春秋開始。
公元前718年(魯隱公五年),曲沃庄伯聯合鄭、邢伐翼,周桓王令虢公伐曲沃,立哀侯於翼。晉國事始見於《左傳》。
公元前709年(魯桓公三年),曲沃武公伐翼,韓氏始祖韓萬駕馭戎車。
公元前706年(魯桓公六年),楚武王侵隨。
公元前705年(魯桓公七年),曲沃武公誘殺晉君小子侯,次年春滅翼,周桓王另立哀侯庄弟於晉(今山西省太原市)。
公元前701年(魯桓公十一年),鄭庄公卒。
公元前694年(魯桓公十八年),魯桓公被殺。
公元前685年(魯庄公九年),齊桓公立。
公元前679年(魯庄公十五年),齊桓公始霸。
公元前678年(魯庄公十六年),王令曲沃武公以一軍為晉侯。
公元前676年(魯庄公十八年),晉獻公即位。
公元前672年(魯庄公二十二年),陳公子完奔齊,是為田陳氏始祖。
公元前669年(魯庄公二十五年),晉獻公盡殺桓叔、庄伯之後。
公元前662年(魯庄公三十二年),魯慶父殺公子般,立公子啟,是為魯閔公。
公元前660年(魯閔公二年),魯慶父殺閔公,季友立公子申,是為魯僖公。晉獻公命太子申生伐狄。
公元前657年(魯僖公三年),楚成王伐鄭。
公元前656年(魯僖公四年),齊楚召陵之戰。驪姬逼死晉太子申生。
公元前651年(魯僖公九年),葵丘之會,齊桓公稱霸;晉獻公去世,晉惠公即位,宋襄公即位。
公元前643年(魯僖公十七年),齊桓公去世。
公元前639年(魯僖公二十一年),宋襄公被楚軍俘虜,圖霸失敗。
公元前638年(魯僖公二十二年),楚宋泓之戰,宋襄公戰敗受傷。
公元前637年(魯僖公二十三年),宋襄公去世,晉惠公去世,晉懷公即位。
公元前636年(魯僖公二十四年),秦穆公送晉文公回國即位,殺晉懷公。宋成公到楚國朝見楚成王。王子帶叛亂,東周京城被狄人攻破,周襄王避難鄭國。
公元前635年(魯僖公二十五年),晉文公出兵勤王,殺王子帶,送周襄王復國。
公元前634年(魯僖公二十六年),宋國「判楚即晉」。
公元前633年(魯僖公二十七年),楚成王聯合陳、蔡、鄭、許四國軍隊圍宋。
公元前632年(魯僖公二十八年),晉楚城濮之戰,晉文踐土之盟,晉文公稱霸。
公元前630年(魯僖公三十年),晉文公聯合秦國伐鄭,叔詹和燭之武救鄭,秦撤軍,秦晉開始有裂痕。
公元前628年(魯僖公三十二年),晉文公去世。
公元前627年(魯僖公三十三年),秦穆公欲襲鄭,弦高救之。秦軍滅滑。晉軍聯合姜戎擊秦,虜孟明視、西乞術、白乙丙,葬晉文公。
公元前626年(魯文公元年),楚商巨弒其君父成王,自立為君,是為楚穆王。
公元前625年(魯文公二年),秦晉彭衙之戰,秦敗。
公元前624年(魯文公三年),秦穆公伐晉,勝。
公元前623年(魯文公四年),秦穆公征服西戎,遂霸西戎。
公元前621年(魯文公六年),秦穆公去世,秦康公即位。晉襄公去世,晉靈公即位。
公元前613年(魯文公十四年),楚莊王立。
公元前607年(魯宣公二年),晉靈公被殺。
公元前605年(魯宣公四年),鄭靈公被殺。
公元前599年(魯宣公十年),陳靈公因夏姬故,被殺。
公元前598年(魯宣公十一年),楚莊王伐陳,擄夏姬。
公元前597年(魯宣公十二年),春,楚莊王伐鄭,鄭國投降。夏,晉楚邲之戰。
公元前595 ~ 公元前594年(魯宣公十四至十五年),楚莊王圍宋。宋死戰後降。魯、宋、鄭、陳諸國皆從楚,楚霸業成。
公元前594年(魯宣公十五年),魯國初稅畝。
公元前590年(魯成公元年),魯國作丘甲。
公元前584年(魯成公七年),巫臣使吳,教吳以車戰及外交,並聯晉伐楚。吳國崛起,其國名始見於《春秋》,其君主始見於《左傳》。
公元前583年(魯成公八年),晉滅趙氏,後復封趙武。
公元前575年(魯成公十六年),晉楚鄢陵之戰。
公元前565年(魯襄公八年),鄭伐蔡。
公元前562年(魯襄公十一年),魯國作三軍,季孫氏、孟孫氏、叔孫氏三分公室而各有其一。
公元前546年(魯襄公二十七年),弭兵大會,晉楚爭當盟主,楚人先歃血。
公元前543年(魯襄公三十年),鄭國上卿受權子產執政。
公元前541年(魯昭公元年),楚國令尹子圍殺君即位,是為楚靈王。
公元前538年(魯昭公四年),楚靈王稱霸,鄭子產作丘賦。
公元前537年(魯昭公五年),魯舍中軍,卑公室,公室再次為三桓瓜分。楚伐吳,越隨楚,此為越人第一次出現在史冊。
公元前536年(魯昭公六年),鄭子產鑄刑鼎。
公元前534年(魯昭公八年),楚靈王滅陳。
公元前531年(魯昭公十一年),楚靈王殺蔡靈公,滅蔡,殺蔡國太子祭祀社神。
公元前529年(魯昭公十三年),楚國內亂,靈王自殺,陳、蔡復國。晉昭公與齊、魯、劉、宋、衛、鄭、曹、莒、邾、滕、薛、杞、小邾盟會於平丘。晉合諸侯止於此。
公元前522年(魯昭公二十年),子產卒,孔子稱其為「古之遺愛」。
公元前517年(魯昭公二十五年),魯昭公伐季孫氏,敗,流亡國外。
公元前516年(魯昭公二十六年),楚平王卒,楚昭王立。
公元前515年(魯昭公二十七年),吳公子光殺吳王僚而自立,是為吳王闔閭。
公元前513年(魯昭公二十九年),晉國鑄刑鼎,孔子稱「民在鼎矣,何以尊貴」。
公元前510年(魯昭公三十二年),吳始用兵於越。
公元前506年(魯定公四年),吳王闔閭伐楚,五戰五勝,入郢都,楚昭王逃亡,闔閭稱霸。
公元前505年(魯定公五年),魯國陽虎政變。
公元前497年(魯定公十三年),范、中行攻趙,知、韓、魏救之。
公元前496年(魯定公十四年),吳越槜李之戰。吳王闔閭受傷身亡,吳王夫差繼位。越國國君名始見於《左傳》。
公元前494年(魯哀公元年),吳越夫椒之戰,吳王夫差差一點滅亡越國。
公元前493年(魯哀公二年),越鞅大敗救援范氏和中行氏的鄭軍,范氏和中行氏敗局已定。
公元前482年(魯哀公十三年),越軍攻入吳都。
公元前481年(魯哀公十四年),田恆殺齊簡公,立齊平公,田陳氏實際上代齊。
公元前480年(魯哀公十五年),子路戰死。
公元前479年(魯哀公十六年),孔子去世。《春秋》止於此年。
公元前478年(魯哀公十七年),楚惠王滅陳。
公元前476年(魯哀公十九年),《史記·六國年表》開始。
公元前475年(魯哀公二十年),越王勾踐圍吳。
公元前473年(魯哀公二十二年),吳王夫差自盡,吳亡,勾踐稱霸。
公元前468年(魯哀公二十七年),魯哀人奔越,投靠勾踐。《左傳》止於此年。
公元前458年(魯悼公十年),趙、知、韓、魏四家盡分范氏和中行氏之地,知氏得地最多。
(9)宋國歷史事件擴展閱讀:
春秋時代,是中國歷史東周前半期歷史階段。自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這段歷史時期,史稱「春秋時期」。魯國史官把當時各國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記錄下來,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記錄,簡括起來就把這部編年史名為《春秋》。
春秋時期開始於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東遷東周開始的一年,止於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戰國前夕,總共295年。一說止於公元前453年,韓、趙、魏滅智氏。又一說止於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