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知識 > 歷史手工工場時代知識結構圖

歷史手工工場時代知識結構圖

發布時間:2021-02-20 14:17:31

㈠ 九年級上冊人教版歷史各單元知識結構圖

1、古代亞抄非文明:

(1)歷史手工工場時代知識結構圖擴展閱讀:

九年級上冊人教版歷史各單元知識結構圖好處:

1、知識結構圖能提高學生對知識融會貫通的能力:

知識結構圖本身是對歷史知識的再建構,是對整節課的一個整理過程,通過簡易的結構圖能建立知識的聯系,幫助學生記憶知識,突破教學的重難點。

2、知識結構圖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構建知識結構圖脈絡清晰,在整理知識結構同時可以調動與學生參與,引起學生的思考,從而能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3、知識結構圖能幫組學生化難為易,提高教學效率:

歷史學習中得難點,往往是學生不容易弄懂的歷史事實、歷史概念以及史實所放映出的實質它們之間的聯系。

㈡ 歷史必修2單元知識結構圖

古代中國經濟的基本結構與特點

一、古代中國的經濟政策和賦稅制度

(一)古代中國主要的經濟思想和經濟政策

●經濟思想——以農為本

●經濟政策

1.休養生息政策:(1)出現背景:通常在大動盪或長期戰爭以後,人口大量減少,經濟非常貧困,統治者缺乏較充分的剝削來源的條件下實施。(2)目的:恢復經濟,緩和階級矛盾,穩固統治。(3)主要內容:一是減輕農民經濟負擔,調整賦稅制度,減租減賦;二是保證農民的生產時間,減少徭役,不搞大型工程;三是減輕刑罰,取消酷刑;四是以農為本,禁止棄農經商,限制貧富分化,鞏固小農經濟。(4)實質:部分地改善和調整生產關系。(5)評價:一方面有利於經濟的恢復和農民生產生活及社會的安定、統治的穩固;另一方面,把農業生產與工商業發展對立起來。

2.重農抑商政策:(1)產生與發展:重農抑商政策產生於戰國時代,商鞅在秦國的變法中將重農抑商政策第一次明確提出。以後中國歷代統治者都將其作為基本國策。(2)評價:①進步性:重農抑商政策在封建社會前期對當時農業以及社會經濟的發展,對新興地主階級政權的鞏固起到了積極作用。例如商鞅變法積極推行重農抑商政策,鼓勵發展農業生產,促進了秦國的經濟實力不斷增強,為後來秦始皇統一中國奠定了物質基礎。②消極性:到了明清時期,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商品經濟的活躍,中國資本主義萌芽已經出現,而在這時統治階級依然堅持重農抑商政策,把商、農發展對立起來,並在重農抑商思想的指導下推行一系列不利於資本主義發展的措施,從而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的成長,違背了經濟發展規律。(3)橫向聯系:17世紀,在資本主義經濟進一步發展的背景下,歐洲封建統治者進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在經濟上出台了早期資本主義發展重要的經濟政策:重商主義。該政策認為金銀充足是國家富裕的標志,鼓勵工商業發展和對外貿易,迎合了資本原始積累時期資產階級的利益和願望,客觀上有利於資本主義的發展。中西之間經濟政策的差異導致了中西發展的不同走向。學習中應注意從目的、原因、內容、影響等方面比較它們的不同。

(二)古代中國主要的土地制度

古代中國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的土地制度從本質上講,都是私有制。

①井田制:奴隸社會的土地國有制,它始於商朝,完善推廣於西周,是土地私有制不發達的表現。隨著春秋末年私田數量的增多,井田制逐步走向瓦解。

封建土地所有制大體分為三種類型:國家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農民土地所有制。其中地主土地所有制佔主導地位,是封建生產關系存在的基石。農民土地所有制雖不佔支配地位,但卻廣泛而分散,是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建立和長期存在的基礎。

(三)古代中國的賦稅制度

●古代中國賦稅制度的主要內容

1.以人丁為依據的人頭稅(丁稅)。2.以戶為依據的財產稅。3.以田畝為依據的土地稅(田租)。4.以成年男子為依據的徭役、兵役和其他苛捐雜稅。

●古代中國賦稅制度的演變:

古代中國賦稅制度是隨土地制度的變革而演變的

1.初稅畝:春秋末年從魯國開始實行,是中國歷史上徵收土地稅的開始,它承認私田的合法化,標志著井田制開始瓦解。

2.租賦制——編戶制度:主要盛行於兩漢,是國家徵收賦稅和征發徭役、兵役的依據。編戶農民對封建國家承擔田租、算賦和口賦、徭役、兵役四項負擔。標志著我國封建社會完善的賦稅徭役制度正式形成。

3.租調制:主要實行於魏晉、南北朝時期。教材重點介紹了北魏的租調制:授田農民交納租、調,服徭役、兵役,它是與均田制相配套的。

4.租庸調制:實行於隋至唐中期。「租」是田租;交納定量的絹或布,叫做「調」;「庸」是指納絹或布代役。納絹代役保證了農民的勞動時間,有利於農業生產。

5.兩稅法:唐朝於780年開始實行,是土地私有制發展的必然結果。其主要內容是:按土地和財產的多少,一年分夏秋兩次收稅。兩稅法改變了過去以人丁為主的征稅標准,是賦稅制度的一次大變革。

6.一條鞭法:明朝後期張居正實行改革,把原來的田賦、徭役和雜稅合並起來,折成銀兩,分攤在田畝上,按田畝多少收稅,叫作「一條鞭法」。一條鞭法實施不久就停止了,但改用銀兩收稅的辦法卻保留了下來。

7.攤丁入畝和地丁銀制度:清初雍正帝在位時期,把丁稅平均攤入田賦中,徵收統一賦稅,叫做「地丁銀」。這樣,自漢唐以來長期實行的人頭稅被廢除了,封建國家對農民的人身控制鬆弛了。同時,稅收由徵收實物演變到徵收銀兩,反映出我國商品經濟的逐步發展。

●古代中國賦役制度演變的特點

1.征稅標准由以人丁為主逐漸向以田畝為主過渡,人頭稅在賦稅中所佔比例越來越小,可以兩稅法為標志;2.由實物地租逐漸向貨幣地租演變,可以一條鞭法為標志;3.征稅時間由不定時逐漸發展為基本定時,可以兩稅法為標志;4.農民由必須服一定時間的徭役和兵役發展為可納絹代役,以「庸」為標志;5.賦稅種類由繁多到逐漸減少,可以一條鞭法為標志;6.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對商品徵收重稅。

這種演變說明,隨著歷史的發展與進步,封建國家對農民的人身控制逐漸鬆弛;用銀兩收稅則是封建社會後期商品經濟活躍及資本主義萌芽產生在經濟生活中的相應反映。

二、古代中國農業的發展

古代中國主要耕作方式的演變:1.春秋末年:農業生產開始使用的鐵制工具如鐵鋤、鐵斧等,牛耕已經出現。2.戰國時期:鐵制工具又出現鐵鏟、鐵犁,牛耕進一步推廣。3.秦朝時期:鐵器傳到珠江流域。4.西漢時期:普遍使用牛耕和鐵農具,除耦犁外,又出現了二牛一人犁耕法,還發明了耬車。5.三國時期:魏國馬鈞發明了翻車。6.唐朝時期:製造了曲轅犁,並發明了筒車。

三、古代中國手工業的發展

1.絲織業:

(1)商朝:農作物中有桑,西周青銅器上關於一束絲加一匹馬換5個奴隸的記載,表明當時已經有了絲織業;(2)西漢:紡織業有提花機,絲織品有錦、綉、絹、紗,聯系西漢馬王堆漢墓有彩繪帛畫和出土的一件絲織單衣重量還不到一兩,西漢用絲絮和麻纖維造紙,西漢的絲織品通過絲綢之路傳到西亞及歐洲的大秦,可見當時絲織業的繁盛。(3)三國兩晉南北朝:蜀漢所產蜀錦行銷吳、魏。(4)唐朝至清朝,我國絲織業中心城市很多,其中唐朝有定州、益州、揚州,五代十國有杭州、成都,北宋集中到東京(開封),明朝為蘇州、杭州,清朝又有南京、廣州等。

2.棉紡織業:

(1)南宋:棉花種植從廣東、福建推廣到長江流域和淮河流域,棉紡織業成為產棉區的主要農村副業,南方已有成套的棉紡織工具;(2)元朝:棉紡織業中心在松江地區,黃道婆學習黎族先進棉紡織技術後又改進了生產工具;(3)明朝:政府推廣植棉,棉花種植遍及南北各地,棉布成為人民的主要衣料,其中心仍然在松江。

3.陶瓷業

中國瓷器世界聞名,唐代邢州白瓷和越州青瓷最為著名;北宋制瓷業發達,定窯白瓷、汝窯青瓷享有盛名,景德鎮為著名瓷都;明代制瓷業規模大、分工細,清代景德鎮制瓷業擴大規模,並出現瓷器工場。

4.冶鐵業

各個時期分別使用了不同的燃料,有春秋後期的木炭、西漢的煤、明朝的焦炭;鼓風工具有春秋後期的皮囊、東漢的水排;冶鐵中心有戰國的宛、邯鄲,北宋的徐州,明朝的河北遵化等。

5.造船業

三國時吳國造船業發達;隋朝造船技術達到很高水平;北宋時指南針應用於航海事業;明朝前期能建造世界上最大的海船,為鄭和下西洋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條件。

四、古代中國商業的發展

1.城市商業的發展

(1)戰國時:有許多政治、手工業、商業中心合一型城市,如:臨淄、邯鄲、大梁、郢等;

(2)唐朝:開始出現許多以手工行業為中心的城市,如絲織業中心定州、益州、揚州,陶瓷業中心邢州、越州,造紙業中心宣州、益州;還有都市商業區如長安城中的東市、西市和外貿中心城市廣州;

(3)兩宋時期:出現手工技術中心城市,如定窯、汝窯、景德鎮,城市中商業區與住宅區的界限消失,外貿城市增多,有泉州、廣州和明州;

(4)明朝時期:手工業、商業、外貿各有其中心城市,如蘇州、杭州、松江、景德鎮為手工業中心,成都、武昌、揚州為商業中心,廣州、寧波、泉州、福州為對外貿易港口。

2.貨幣

古代中國貨幣到秦始皇時,統一為圓形方孔錢;漢代的統一貨幣為五銖錢;北宋商業繁榮,金屬貨幣為銅錢、鐵錢和金銀,四川地區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為商業發展提供了便利條件;明朝後期,白銀成為普遍流通的貨幣。

重點問題理解

●關於古代中國經濟重心的南移

(一)過程

1.商周時期,經濟中心在河南、陝西一帶;

2.秦漢時期,經濟中心在陝西關中地區

3.三國時期,南方經濟開始發展;

4.西晉末年,南方經濟呈上升趨勢,但整體水平不高;

5.東晉南朝時期,南方經濟有了較大發展,南北經濟差距縮小,開始趕上北方;

6.唐朝時期,江南得到進一步開發,為超越北方奠定了基礎;

7.五代十國時期:江南得到更大規模的開發,南方開始逐漸超過北方;

8.兩宋時期:南方經濟超過北方,並不斷壯大、發展。

(二)原因

1.秦嶺淮河以南自然條件優越;2.北方多戰亂,南方政局相對穩定;3.南方歷代統治者為保境安民,重視農業生產,發展經濟;4.中原人民南遷,為南方帶來勞動力的同時,也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經驗。

(三)特點

1.經濟重心轉移最突出的幾個時期,都發生在封建國家分裂,出現封建割據或北方戰亂不休的時候;2.經濟重心轉移的過程也是人口大規模遷移的過程;3.經濟重心的轉移過程也是從內陸逐步走向海洋的過程,為宋元時期大規模的海外貿易創造了物質條件。

(四)經濟重心轉移對今天的啟示

1.政治穩定是經濟發展的前提條件,要正確處理穩定和發展的關系。2.經濟發展需要有相應的、好的政策作保障。3.重視吸收外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經驗,引進外來人才,這是落後國家和地區趕超先進地區的關鍵。4.開發與環保相結合。黃河流域開發較早,最後卻失去了領先地位,除了其他的眾多因素外,生態環境惡化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

㈢ 九年級歷史知識結構圖

主要是講述從遠古時期到近代的經濟、政治、等方面的知識,講述人類的發展 對近代科學等諸多領域的影響…

麻煩採納,謝謝!

㈣ 歷史第一次工業革命和第二次工業革命知識圖

第一次工業革命
18世紀從英國發起的技術革命是技術發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它開創了以機器代替手工工具的時代。這場革命是以工作機的誕生開始的,以蒸汽機作為動力機被廣泛使用為標志的。這一次技術革命和與之相關的社會關系的變革,被稱為第一次工業革命或者產業革命。從生產技術方面來說,工業革命使工廠制代替了手工工場,用機器代替了手工勞動;從社會關系來說,工業革命使依附於落後生產方式的自耕農階級消失了,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形成和壯大起來。

時間:18世紀60年代~19世紀中期
地域:西歐 、北美
英國工業革命
英國是工業革命的發源地。英國工業革命從18世紀60年代開始,到19世紀40年代基本完成。工業革命從英國開始不是偶然的,這是有深刻政治前提、社會經濟前提和科學技術前提的。
興起原因:

1.17世紀中期的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英國的封建專制制度,建立了資產階級和土地貴族聯盟為基礎的君主立憲制度,從而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確立資產階級政治統治的國家。資產階級利用國家政權加速推行發展資本主義的政策和措施,促進了工業革命各種前提條件的迅速形成。
2.資產階級通過大規模地對外掠奪以及在國內實行的國債制度和消費稅政策,積累了巨額財富,為工業革命提供了所必須的貨幣資金;大規模的圈地運動,為工業革命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勞動力和廣闊的國內市場。
3.工場手工業的蓬勃發展,培養了大批富有實踐經驗的熟練工人,為機器的發明和應用創造了條件;自然科學的發展及其成就,特別是牛頓的力學和數學,為機器的產生奠定了科學理論基礎。
4.蓬勃發展的工場手工業,積累了豐富的生產技術知識,增加了產量,但仍然無法滿足不斷擴大的市場需求。於是,一場生產手段的革命呼之欲出。
工業革命首先出現於工場手工業最為發達的棉紡織業。1733年,機械師凱伊發明了飛梭,大大提高了織布速度,棉紗頓時供不應求。1765年,織工哈格里夫斯發明了「珍妮紡紗機」,大幅度增加了棉紗產量。「珍妮紡紗機」的出現首先在棉紡織業中引發了發明機器、進行技術革新的連鎖反應,揭開了工業革命的序幕。此後,在棉紡織業中出現了騾機、水利織布機等機器。不久,在採煤、冶金等許多工業部門,也都陸續有了機器生產。
隨著機器生產的增多,原有的動力如畜力、水力和風力等已經無法滿足需要。1785年,瓦特製成的改良型蒸汽機投入使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動力,得到迅速推廣,大大推動了機器的普及和發展。人類社會由此進入「蒸汽時代」。隨著工業生產中機器生產逐漸取代手工操作,一種新型的生產組織形式——工廠出現了。1840年前後,英國的大機器生產已基本取代了工廠手,工業革命基本完成。英國成為世界第一個工業國家。
工業革命的擴展
歐洲其他國家雖然也有傑出能乾的工人,也有具有發明精神的人,但這些國家缺乏發展機器工業所需要的資金、勞動力和市場,以及保證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政治、文化等條件。
在1789年,法國爆發了大革命,廢除了封建統治階級的特權,為資本主義工業化掃除了障礙。拿破崙當政後,十分重視科學技術的發展,為法國的工業革命(18世紀末17世紀初~19世紀中期)創造了條件。此後,德國、美國、日本等國也紛紛加入工業革命的行列,到19 世紀末,這些國家先後都完成了工業革命。
工業革命的影響
經濟領域:

1.生產力極大的提高。

2.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
3.工業結構發生了變化。
政治領域:

東方開始從屬於西方。

工業革命前後的一些重要發明:
1712年 英國人湯姆斯·牛考門獲得了稍加改進的蒸汽機的專利權
1764年 詹姆士·哈格里夫斯 珍妮紡紗機
1778年 約瑟夫·勃拉姆 抽水馬桶
1796年 塞尼菲爾德 平版印刷術
1797年 亨利·莫茲萊 螺絲切削機床
1781年 詹姆斯·瓦特 改進了牛考門蒸汽機,現代蒸汽機成型
1807年 富爾頓 蒸汽輪船
1812年 特列維雪克 科爾尼鍋爐
1814年 斯蒂芬森 蒸汽機車
1815年 漢·戴維 礦工燈
1844年 成廉·費阿柏恩 蘭開夏鍋爐
工業革命對社會的改造作用:
工業革命對社會的改造作用,常常超過了政治革命,只是在形式上不似政治革命那樣出現強烈的沖擊波和引起局勢的大動盪。生產力的超乎人們意料的大發展,工廠製取代手工工場的巨變,展現出資本主義社會機制的一種新的而貌,帶動著整個社會快速地演變。幾十年下來,就使得以農業與鄉村為主體的經濟體制變成了以工業與城市為主體的經濟體制,大規模地改變著人的生活和國家的經濟地理狀況。新城市的興起,舊城市的改觀,人口由農村流向城市的大趨勢,國家向城市化社會邁進的走向,工業產值遠遠超過農業產值的現象,如此等等,都使得身處其境的普通人和當政者大為驚訝,有悲有喜,但卻只能去適應,決計無法阻攔。
這種全面深刻的社會變化,說到底就是人類社會從農業文明轉向工業文明的表現,後者比前者更加顯露出創造與進取的精神,奮力競爭的意識,更具有挑戰性。它以不可逆轉的氣勢,改變著人們的傳統習俗、價值取向,乃至擇業的標准。在這個社會轉折的進程中,伴隨著嚴重的剝削與壓榨,「幾家歡樂幾家愁」的狀況甚為鮮明。於是,社會結構、階級結構都發生了變化,組合成一些新的社會利益群體。其中,最重要的當然是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這兩大階級的形成。
工業資產階級比起工場手工業時期由商人組成的資產階級,有著更強的進取精神和在自由競爭中求發展的意識。它以使用機器的產業為依託而取得的成就,也遠非舊日的資產者所能比擬。工業對農業的改造能力,吸收自由勞動力的容量,對整個社會的影響,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都使資本主義在世界歷史的潮流中扮演了主角,迅速改變著資本主義與前資本主義力量的對比。19世紀資產階級性質的革命和改革風起雲涌,席捲全球,到世紀中葉就初步形成了資本主義的世界體系,正是這種歷史巨變的體現。封建的和封建以前的社會制度是無可奈何花落去,只能讓位給資本主義。
無產階級即產業工人的隊伍,是又一個全新的社會利益群體。它與過去的手工工場工人不同,沒有小塊土地,沒有傳統的生產工具,也不帶任何的宗法色彩,是純然的僱傭勞動者。使用機器生產的勞動條件和由機器聯結的集中勞動環境,使他們具有了集中、團結、紀律性強的特點。為時不久,他們就逐漸意識到了自己這個群體是同命運和具有共同願望與要求的。這就是通常所說的階級意識,知道自己屬於同一個群體。後來經過科學理論的引導,才會體會到階級覺悟的概念。當然這只是那些先進的工人。工人作為一個社會群體起來斗爭,爭取自己的利益和社會地位,從而形成為一股歷史潮流,為世界歷史增添了新的內容。正是這股潮流推動了意識形態領域中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隨著社會主義與工人運動的逐步結合,這股潮流也日益壯大起來,成為19世紀並行交錯的歷史大潮之一。
兩大社會階級的形成和發展,機器工業對手工業的排擠,使以往的中等階級發生了分化和改組。所謂中等階級,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小資產階級,包括小企業主、小店東、手工工匠、商販等等。他們中的少部分,在機器大工業的排擠下遭到破產,大量被迫受雇於工廠,成為工人階級的組成部分。多數人則還繼續存在,但是有不少人感到岌岌可危,面臨破產的威脅,更多的人雖還沒有面臨危機,但瞻望前景也頗感擔憂。因而也形成為另一個社會利益群體,渴望在社會巨變中求得一席之地,竭力為維護和提高社會地位而斗爭。19世紀小資產階級社會主義流派為數眾多,其根源就在於此。其中,無政府主義傾向大抵上反映的是破產者的情緒;而極力宣傳保留小私有制的學說,則常是小資產階級憂心忡忡地體現。小資產階級熱衷於參加民主運動,也是出於爭取提高社會地位的願望。
=============================
第二次工業革命
時間:19世紀70年代-20世紀初
1870年以後,科學技術的發展突飛猛進,各種新技術、新發明層出不窮,並被迅速應用於工業生產,大大促進了經濟的發展。這就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當時,科學技術的突出發展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即電力的廣泛應用、內燃機和新交通工具的創制、新通訊手段的發明。
第二次工業革命以電力的廣泛應用為顯著特點。從19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始,出現了一系列電氣發明。德國人西門子製成發電機,比利時人格拉姆發明電動機,電力開始用於帶動機器,成為補充和取代蒸汽動力的新能源。電力工業和電器製造業迅速發展起來。人類跨入了電氣時代。19世紀早期,人們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根據這一現象,對電作了深入的研究。在進一步完善電學理論的同時,科學家們開始研製發電機。1866年,德國科學家西門子製成一部發電機,後來幾經改進,逐漸完善,到19世紀70年代,實際可用的發電機問世。電動機的發明,實現了電能和機械能的互換。隨後,電燈、電車、電鑽、電焊機等電氣產品如雨後春筍般地涌現出來。
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又一重大成就是內燃機的創制和使用。19世紀七八十年代,以煤氣和汽油為燃料的內燃機相繼誕生,以煤氣和汽油為燃料的內燃機誕生,90年代柴油機創製成功。內燃機的發明解決了交通工具的發動機問題。1885年,德國人卡爾.本茨成功地製造了第一輛由內燃機驅動的汽車。內燃機車、遠洋輪船、飛機等也得到迅速發展。內燃機的發明,還推動了石油開采業的發展和石油化工工業的產生。
早期汽車
20世紀初,以內燃機為動力的飛機飛上藍天,實現了人類翱翔天空的夢想。隨著內燃機的廣泛使用,石油的開采量和提煉技術也大大提高。1870年,全世界只生產了大約80萬噸石油,到1900年已猛增到2000萬噸。
早期飛機
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電訊事業的發展尤為迅速。繼有線電報出現之後,電話、無線電報相繼問世,為快速地傳遞信息提供了方便。從此,世界各地的經濟、政治和文化聯系進一步加強。
第二次工業革命同第一次工業革命相比,具有以下三個特點:
首先,在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許多技術發明都來源於工匠的實踐經驗,科學和技術尚未真正結合;而在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自然科學的新發展,開始同工業生產緊密地結合起來,科學地推動生產力發展方面發揮了更為重要的作用,它與技術的結合使第二次工業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其次,第一次工業革命首先發生在英國,重要的新機器和新生產方法主要是在英國發明的,其他國家工業革命發展相對緩慢;而第二次工業革命幾乎同時發生在幾個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新的技術和發明超出了一國的范圍,其規模更加廣泛,發展也比較迅速。
第三,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時,有些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如日本尚未完成第一次工業革命,對它們來說,兩次工業革命是交叉進行的。它們既可以吸收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技術成果,又可以直接利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新技術,這些國家的經濟發展速度也比較快。
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影響可以從4個方面來說:
首先,新能源的大規模應用,如電力,煤炭等,這些新能源的直接促進了重工業的大踏步前進,使大型的工廠能夠方便廉價的獲得持續有效的動力供應,進而使大規模的工業生產成為可能,並為之後的經濟壟斷奠定了基礎。
其次,內燃機的發明解決了長期困擾人類的動力不足的問題。內燃機的發明又促進了發動機的出現,發動機的發明又解決了交通工具的問題,推動了汽車,遠洋輪船,飛機的迅速發展,使人類的足跡遍布了全世界,也讓各個地區的文化,貿易交流更加便利。
第三,通訊工具的發明。自從19世紀70年代美國人貝爾發明了電話之後,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就不在局限與面對面的談話。
最後,化工業的迅猛發展。炸葯的發明,大大促進了軍工業的進步,並最終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從煤炭中提取各種化合物,塑料,人造纖維先後被投入實際生活。
上述的四種發明,對第二次工業革命產生了決定性的作用,人類開始通過科學研究來獲得純粹的知識,然後又反過來促進理論的應用。

㈤ 跪求,七年級下冊歷史知識體系圖,人教版的。

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考綱知識點
一、大運河的開鑿(七下P3-4)「北通涿郡之漁商,南運將杜之轉輸,其為利耶博哉!」
隋朝隋煬帝時開鑿的大運河是隋朝對後世最重要的貢獻。
1、目的:為加強南北交通,鞏固隋朝對全國的統治。
2、開鑿時間:605-610年。
3、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北達涿郡,南至餘杭;開鑿永濟渠、通濟渠、邗溝、江南河四段,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兩千多公里。(沿途經過江蘇的揚州、常州、無錫、蘇州 )
4、作用:它的開通大大促進了南北的經濟交流
5、地位:是古代世界上最長的運河。
評價大運河的開鑿:大運河不僅成為南北政治、經濟、文化聯系的紐帶,也成為溝通亞洲內陸「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樞紐。同時運河的通航也促進了沿岸地區城鎮和工商業的發展。但隋煬帝濫用民力,也造成百姓的困苦。總的看來,大運河的開鑿,是隋對中國歷史的重大貢獻。

二、「貞觀之治」(七下P7)「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
唐太宗時期,政治比較清明,經濟有所發展,國力逐漸強盛,因為唐太宗的年號為貞觀,故歷史上稱當時的統治為「貞觀之治」。
「貞觀之治」出現的原因是:
①政治上,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訓,善於用人和納諫,沿用和發展隋朝的三省六部制;
②文化上,發展科舉,重視教育; ③經濟上,輕徭薄賦,發展生產。
(房玄齡、杜如晦、魏徵)

三、「開元盛世」(七下P10)
唐玄宗統治前期,政治比較穩定,經濟繁榮發展,唐朝進入全盛時期,中國社會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唐玄宗這一時期的年號叫開元,史稱「開元盛世」
開元盛世出現的原因是:唐玄宗統治前期①任用賢能 ②整頓吏治 ③重視農業生產 ④統一安定的社會環境及勞動人民的安居樂業

四、科舉制:隋創立,唐完善。「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太宗皇帝真長策,賺足影響盡白頭。」「縉紳雖位極人臣,不由進士者,終不為美。」
1、含義:科舉制是通過分科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強調以才能作為選官的標准。
2、誕生:(七下P15)隋文帝開始用分科考試的方法來選拔官員。
隋煬帝時正式設置進士科,科舉制正式誕生。
3、完善:(七下P16)唐朝科舉中常設的主要科目有明經和進士。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是完善科舉制的關鍵人物。唐太宗擴充國學規模;武則天首創殿試和武舉;唐玄宗時將詩賦作為考試內容。
4、發展:明清的科舉制改為考八股文,在很大程度上演變成為朝廷鉗制人們思想的工具。八股取士完全脫離現實生活,無法培養人的實際能力,使科舉考試束縛了人們的思想和才智。
5、結束:清朝末年。1905年張之洞奏請停止科舉考試,清政府擬定《奏定學堂章程》。
6、作用:科舉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識的讀書人有機會進入各級政府任職。科舉制促進了教育事業的發展,士人用功讀書的風氣盛行。科舉制也促進了文學藝術的發展,尤其因為進士科重視考詩賦,大大有利於唐詩的繁榮。

五、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七下P21)
吐蕃是今天藏族的祖先。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給吐蕃的贊普—松贊干布,密切了唐蕃經濟文化交流,增強了漢藏兩族的友好關系。

六、以遣唐使、鑒真東渡、玄奘西行等史實為例,說明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發展。
1、遣唐使:(七下P27)就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進行交流的使團,他們全方位學習中國,使唐文化對日本的生產、生活和社會發展產生深遠影響。其中著名的有晁衡(日本名字叫阿倍仲麻呂)。
2、鑒真東渡:(七下P28)唐玄宗時,鑒真第六次東渡日本成功。對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3、玄奘西行:(七下P29)唐太宗時,玄奘西去天竺取經,回國後整理成書《大唐西域記》。這部書,成為研究中亞、印度半島以及我國新疆地區歷史和佛學的重要典籍。

七、雕版印刷術:(七下P32)
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標有確切日期的印刷品是唐朝印製的《金剛經》

八、藝術寶庫莫高窟:(七下P38)
甘肅敦煌莫高窟(又稱千佛洞)大部分是隋唐是開鑿的是世界上最大的藝術寶庫之一。保存有大量精美的壁畫和彩色塑像,如飛天、仙女等。

九、交子:(七下P53-54)
北宋前期,四川地區出現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

十、鐵木真統一蒙古:(七下P61)
1206年,鐵木真完成蒙古統一,建立蒙古國,被尊稱為成吉思汗。從此,蒙古草原結束了長期混戰的局面。

十一、行省制度(七下P63)
1、目的:對全國實行有效統治
2、內容:①中央設「中書省」,作為全國最高的行政機構;②地方設「行中書省」,簡稱行省或省;③設立「澎湖巡檢司」管理澎湖和台灣(當時稱琉球);
④設立「宣政院」管理佛教和藏族地區的政務。西藏正式成為元朝的行政區域。
3、作用:①是秦朝郡縣制的重大發展;
②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統治,鞏固了國家的統一;
③為後來明清所沿用。我國省級行政區的設立,始於元朝。

十二、活字印刷術:(七下P67)
北宋的畢升發明的陶活字,進行排版印刷。既經濟又省時,大大促進了文化的傳播。後陸續傳到世界各地。15世紀歐洲才有,比我國晚約400年。

十三、指南針:(七下P68)
1、戰國時期,叫「司南」,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儀器,
2、北宋時,製成指南針,開始用於航海事業。
3、南宋時,廣泛用於航海,由阿拉伯人傳入歐洲。
4、作用:為後來歐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動,創造了條件。

十四、火葯:(七下P68-69)
火葯是我國古代煉丹家發明的。唐朝中期已有配方,唐朝末年開始用於軍事;宋元時期,火葯武器廣泛用於戰爭。13、14世紀,火葯和火葯武器傳入阿拉伯和歐洲。

十五、《清明上河圖》:(七下P74)
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描繪了北宋東京汴河沿岸的風光和繁華。

十六、司馬光與《資治通鑒》:(七下P71)
北宋的司馬光,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史學家。編寫的《資治通鑒》,是一部編年體的通史巨著。這部書按年代順序,敘述了從戰國到五代的歷史。

十七、八股取士:(七下P80)「八股之害等於焚書,而敗壞人材有甚於咸陽之郊……」
1、目的:為了選拔聽命於皇帝的官吏
2、考試范圍:四書五經 3、形式:八股
4、後果:只顧讀書,不求實際學問。考中做官後,大都成為皇帝的忠實奴僕。束縛了人們的思想,扼殺了人們的聰明才智。

十八、明朝鄭和下西洋:(七下P86)「觀夫海洋,洪濤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雲帆高張,晝夜星馳,涉彼狂瀾……」
1、目的:為了加強同海外各國的聯系。(明成祖)
2、時間:1405-1433年
3、經過:1405年,鄭和第一次出使西洋,率龐大船隊從劉家港出發。到1433年,鄭和前後航海七次,經歷了亞非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最遠到達紅海沿岸和非洲東海岸。
4、歷史意義:鄭和下西洋促進了中國和亞非各國的經濟交流;加強了我國和亞非各國的友好關系。它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比歐洲航海家的遠航早半個多世紀,鄭和是我國也是世界歷史上的偉大航海家。

十九、戚繼光抗倭:「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遙知夷島浮天際,未敢忘危負年華」。(七下P87)
明朝戚繼光率戚家軍取得台州九戰九捷,肅清了倭寇(日本)的騷擾。被稱為「民族英雄」。

二十、軍機處的設立:(七下P91)
1、目的:加強君主專制
2、時間:雍正帝設立軍機處。
3、作用:軍機處的設立,標志著我國封建君主集權的進一步強化。

二十一、鄭成功收復台灣及台灣府設立(七下P94-95)「開辟荊榛逐荷夷」
1、1662年.鄭成功從荷蘭殖民者中收復台灣,鄭成功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
2、1684年,清政府在台灣設置台灣府,隸屬福建省。台灣府的設置,加強了台灣同內地的聯系,促進了台灣的開發,鞏固了祖國的海防。

二十二、達賴、班禪冊封制度 駐藏大臣的設置(七下P99-100)「國家百餘年昇平累洽,中外一家。」——《須彌福壽之廟碑記》
1、順治帝時冊封「達賴喇嘛」;康熙帝時冊封「班禪額爾德尼」。
2、1727年,清朝設立駐藏大臣,同達賴、班禪共同管理西藏,加強了對西藏的管轄 。

二十三、伊犁將軍的設置:(七下P101)
乾隆帝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兄弟叛亂;設置伊犁將軍,管轄包括巴爾喀什湖在內的整個新疆地區,加強了對西北地區的管轄。說明新疆等地區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

二十四、土爾扈特部回歸:(七下P101)
1、原因:受到沙俄的控制和壓迫
2、時間:1771年(乾隆帝) 3、首領:渥巴錫
4、意義:為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譜寫了光輝篇章。渥巴錫成為我國歷史上的民族英雄。

二十五、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七下P107)
1、出現時間:出現在明朝中後期;
2、萌芽地區:在蘇州、松江等江南和東南沿海商品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
3、典型表現:「機戶(手工工場主)出資,機工(僱傭勞動者)出力」,機戶就是早期的資本家,機工是早期的工人,他們是僱傭與被僱傭關系。
4、影響:標志我國封建社會開始走向衰落。

二十六、清「閉關鎖國」政策(七下P108)
1、原因:1、清朝政府對內堅持「重本抑末」的傳統政策,壓制、打擊工商業,束縛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
2、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穩定,清政府認為無需同外國進行經濟交流。
3、清朝統治者擔心國家主權受到外國侵犯,又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國人交往,危及自己的統治。清朝實施了閉關政策。
2、主要表現:在嚴格限制對外貿易。(實行禁海政策,只開廣州一處作為對外通商口岸,特許由「廣州十三行」統一經營管理貿易。)
3、影響:1、清朝實施閉關政策對西方的殖民者的侵略活動,起過一定的自衛作用。
2、清政府閉關鎖國,與世隔絕,既看不到世界形式的變化,也未能適時地向西方學習先進的科學知識和生產技術,使中國在世界上逐漸落伍了。
3、它限制了我國對外貿易和航海事業的發展,阻礙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4、啟示:堅定不移地走改革開放之路。
你是要這個么?

㈥ 七年級下冊歷史每個單元的知識結構圖

金榜學案上有。

㈦ 歷史選修《歷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知識結構圖

一、設計分析

選修課程《歷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反映的是對人類歷史進程產生重要影響的中外重大改革。

改革通常是由統治階級中的有識之士利用政權的力量,採取自上而下的方式,為革除社會制度中的弊端,緩和社會矛盾,推動社會的進步和歷史的發展而採取的重大舉措。

在人類歷史發展的長河中,革命與改革都是推動社會進步的歷史現象。在過去極「左」觀點影響下,多採取揚革命而抑改革的觀點,肯定革命,貶抑改革,改革成為改良、不徹底的代名詞。新課標破除這種學術偏見,充分肯定了改革對推動社會發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改革的過程是艱辛的,改革雖不像革命那樣急風暴雨和刀光劍影,但同樣面對重重荊棘和障礙。所有改革都是在與舊勢力的激烈沖突下進行的,新舊觀念的沖突,新舊人物的較量,甚至導致激烈的斗爭。改革者的勇氣和獻身精神同樣應該值得人們的尊敬。改革家不屈不撓的鬥志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是向學生進行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教育的好素材。

課標選定的九個學術專題,只是局限在古代和近代,對現代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政治調整,社會主義國家的改革,特別是新時期中國全方位的改革都沒有涉及,這不能不說是個缺憾。

二、教學目標

課標對學習目標的闡述很籠統,《課標解讀》對它的闡述也不充分。我們應根據課程理念,全面理解學習目標。在知識與能力方面,要了解各次改革的背景,進程和措施,掌握改革家的主要活動。在過程與方法方面,通過相關的史料,分析改革成敗的原因;通過相關改革的比較,提高比較分析能力;通過了解改革的影響,正確認識改革對推動社會進步所起的作用;理解改革的復雜性和多樣性,提高正確評價歷史事物的能力。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通過了解改革家的活動,學習改革家堅韌不屈的意志,增強對社會的歷史責任感,進一步認識我國改革開放的偉大意義。同時,吸取歷史智慧,提高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增強使命感,為將來投身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改革作好准備。

三、教學內容簡介

本模塊有九個學習專題,按照歷史時序,依次是梭倫改革、商鞅變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變法、歐洲的宗教改革、穆罕默德

閱讀全文

與歷史手工工場時代知識結構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