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歷史上說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馬頭鎮十八個高冊是,
村莊名錄
茅丈子村、茅庄村、西張林村、西愛國村、西高冊村、郁頂村、陳墩村內、陳村、陳高冊容村、韓樓村、高圩子村、高大寺一村、高大寺二村、高大寺三村、高樓村、魏庄村、黃圩子村、黃墩村、黃金殿村、前趙村、北單村、雙槐村、後林後趙村、吳家樓村、周高冊、聖村、坊前村、坊後一村、坊後二村、大圩溝東村、大圩溝西村、大坊村、姬庄村、宋庄村、小劉庄、小埝一村、小埝二村、小馬頭一村、小馬頭三村、石站村、胡庄村、萬高冊村、東張林村、東村、東愛國村、中張林村、主高冊村、二劉庄村、二郎村、仇高冊村、何圩子村、興隆村、凌高冊一村、凌高冊三村、凌高冊二村、劉庄村、劉樓村、劉花園、小馬頭二村、崔庄村、張元村、張高冊村、徐大牆村、徐頂子村、新河村、新花園村、楊庄村、林子東村`林子西村、柏花園村、栗圩子村、桃行村、桑庄村、梁村、梁樓村、王店子村、班庄村、田站村、益民村。
Ⅱ 急求老手指點山東郯城的歷史,主要是孔子郯子那個時期的,誰會
郯城縣(今復郯城市)歷制史悠久,氏族社會末期,境內已有人群定居。時境為「東夷」之地,太嗥氏為東夷一著名酋長,少
山東省 郯城市 古地名:臧
嗥氏為黃帝族向東發展的一支,與夷族雜居於此,稱「炎」地。周封炎族首領於此,稱炎國,後演化為郯國。春秋時期,臧(地名),即在此地,臧僖伯(魯隱公的伯父),封於此地;郯國附魯,「郯子朝魯」、「孔子師郯子」即出於此。戰國時期(約公元前414年)為越國所滅。秦置郯郡,後改稱東海郡,置郯縣,屬徐州刺史部,為縣、郡、刺史部治所。唐貞觀六年撤縣入下邳,元和中復置,始有「郯城」縣之名,不久又並入臨沂。元末復置郯城縣,明清之後縣域有變,縣名未易。
Ⅲ 1668年8.5級郯城大地震死多少人,中國歷史上最大的地震
根據史料記載,當時大清王朝轄區總共有1500多個州縣,8.5級大地震受災地區就有內400多個州縣。郯城和臨沂容是震中區,據清朝戶部統計,在這次8.5級郯城大地震中死亡的一共有50000多人,地震死亡人數占當時人口總數的千分之三。
Ⅳ 八年級上 歷史與社會
志高任重
禹為鯀之子,又名文命,字高密。相傳生於西羌(今甘肅、寧夏、內蒙南部一帶),後隨父遷徙於崇(今河南登封附近),堯時被封為夏伯,故又稱夏禹或伯。是中國第一個王朝------夏朝的建立者,同時也是奴隸社會的創建者。
堯在位的時候,黃河流域發生了很大的水災,莊稼被淹了,房子被毀了,老百姓只好往高處搬。 堯召開部落聯盟會議,商量治水的問題。他徵求四方部落首領的意見:派誰去治理洪水呢?首領們都推薦鯀(音gǔn)。
堯對鯀不大信任。首領們說:「現在沒有比鯀更強的人才啦,你試一下吧!」堯才勉強同意。
鯀花了九年時間治水,沒有把洪水制服。因為他只懂得水來土掩,造堤築壩,結果洪水沖塌了堤壩,水災反而鬧得更凶了。
舜接替堯當部落聯盟首領以後,親自到治水的地方去考察。他發現鯀辦事不力,就把鯀殺了,又讓鯀的兒子禹去治水。
禹改變了他父親的做法,用開渠排水、疏通河道的辦法,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他和老百姓一起勞動,戴著箬帽,拿著鍬子,帶頭挖土、挑土,累得磨光了小腿上的毛。
經過十三年的努力,終於把洪水引到大海里去,地面上又可以供人種莊稼了。
禹新婚不久,為了治水,到處奔波,三次經過自己的家門,都沒有進去。有一次,他妻子塗山氏生下了兒子啟,嬰兒正在哇哇地哭,禹在門外經過,聽見哭聲,也忍著真心沒進去探望。
當時,黃河中游有一座大山,叫龍門山(在今山西河津縣西北)。它堵塞了河水的去路,把河水擠得十分狹窄。奔騰東下的河水受到龍門山的阻擋,常常溢出河道,鬧起水災來。禹到了那裡,觀察好地形,帶領人們開鑿龍門,把這座大山鑿開了一個大口子。這樣,河水就暢通無阻了。
大禹治理黃河時有三件寶,一是河圖;二是開山斧;三是避水劍。傳說河圖是黃河水神河伯授給大禹的。
編輯本段河伯傳說
古時候,在華陰潼鄉有個叫馮夷的人,不安心耕種,一心想成仙。他聽說人喝上一百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化為仙體。於是就到處找水仙花。
大禹治理黃河之前,黃河流到中原,沒有固定的河道,到處漫流,經常泛濫成災。地面上七股八道,溝溝汊汊全是黃河水。馮夷東奔西跑找水仙花,就常渡黃河、跨黃河、過黃河,常 和黃河打交道。轉眼過了九十九天,再找上一棵水仙花,吮吸一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成仙了。馮夷很得意,又過黃河去一個小村莊找水仙花。這里的水不深,馮夷趟水過河,到了河中間,突然河水漲了。他一慌,腳下打滑,跌倒在黃河中,活活被淹死。
馮夷死後,一肚子冤屈怨氣,咬牙切齒地恨透了黃河,就到玉帝那裡去告黃河的狀。玉帝聽說黃河沒人管教,到處橫流撒野,危害百姓,也很惱火。他見馮夷已吮吸了九十九天水仙花的汁液,也該成仙了,就問馮夷願不願意去當黃河水神,治理黃河。馮夷喜出望外。滿口答應。這一來可了卻自己成仙的心願,二來可報被淹死之仇。
馮夷當了黃河水神,人稱河伯。他從來沒有挨過治水的事兒,一下子擔起治理黃河的大任,束手無策,發了愁。咋辦呢?自己道行淺,又沒什麼法寶仙術,只好又去向玉帝討教辦法。玉帝告訴他,要治理好黃河,先要摸清黃河的水情,畫幅河圖,有黃河的水情河圖為依據,治理黃河就省事多啦。
河伯按著玉帝的指點,一心要畫幅河圖,他先到了自己的老家,想找鄉親們幫幫忙。鄉親們都討厭他好逸惡勞,沒人搭理他。他找到村裡的後老漢,講了他治理黃河的大志。後老漢見他如今成了仙,要給百姓們辦點好事,就答應幫幫他。從此,河伯和後老漢風里來雨里去,跋山涉水,察看黃河水情。兩個人一跑就是好幾年,硬是把後老漢累病了。後老漢只有回去,剩下河伯繼續沿黃河察看水情。分手時,後老漢再三囑咐河伯,幹事要干到底,不要中途而廢,畫好圖就動手治理黃河,人手不夠,他說服鄉親們幫忙。
查水情,畫河圖,是個苦差事。等河伯把河圖畫好,已年老體弱了。河伯看著河圖,黃河哪裡深,哪裡淺;哪裡好沖堤,哪裡易決口;哪裡該挖,哪裡該堵;哪裡能斷水,哪裡可排洪,畫得一清二楚。只可嘆自己沒有氣力去照圖治理黃河了,很傷心。河伯想想,總有一天會有能人來治理黃河的,那時,把河圖授給他,也算自己沒有白操心。
河伯從此就在黃河底下安度晚年,再沒有露面。不料,黃河連連漲水,屢屢泛濫。百姓們知道玉帝派河伯來治水,卻不見他的面,都罵河伯不盡職盡責,不管百姓死活。
後老漢在病床上天天盼河伯,一晃好些年不見面。他對治理黃河的事不放心,要去找河伯。他兒子叫羿,射箭百發百中。無論後老漢如何講,羿不讓他去找河伯。後老漢不聽兒子勸阻,結果遇上黃河決口,被沖走淹死,連屍體都沒找到。後羿非常恨河伯,咬著牙說,早晚要把河伯射死。
後來,到了大禹出來治水的時候,河伯決定把黃河河圖授給他。
這一天,河伯聽說大禹帶著開山斧、避水劍來到黃河邊,他就帶著河圖從水底出來,尋找大禹。河伯和大禹沒見過面,誰也不認誰。河伯走了半天,累得正想歇一歇,看見河對岸走著一個年輕人。這年輕人英武雄偉,想必是大禹,河伯就喊著問起來:「喂,你是誰?」
對岸的年輕人不是大禹,是後羿。他抬頭一看,河對岸一個仙風道骨的老人在喊,就問道:「你是誰?」
河伯高聲說:「我是河伯。你是大禹嗎?」
後羿一聽是河伯,頓時怒沖心頭,冷笑一聲,說:「我就是大禹。」說著張弓搭箭,不問青紅皂白,「嗖」地一箭,射中河伯左眼。河伯拔箭捂眼,疼得直流虛汗。心裡罵道:「混帳大禹,好不講道理!」他越想越氣,就去撕那幅水情圖。正在這時,猛地傳來一聲大喊:「河伯!不要撕圖。」河伯忍痛用右眼一看,對岸一個頭戴斗笠的人,攔住了後羿。這個人就是大禹,他知道河伯畫了幅黃河河圖,正要找河伯求教呢。後羿推開大禹,又要搭箭張弓。大禹死死拽住他,把河伯畫圖的艱辛講了,後羿才後悔自己冒失莽撞,射瞎了河伯的左眼。
後羿隨大禹一同趟過河。後羿向河伯承認了過錯。河伯知道了後羿是後老漢的兒子,也沒多怪罪。大禹對河伯說:「我是大禹,特地來找你求教治理黃河的辦法哩。」
河伯說:「我的心血和治河辦法都在這張圖上,現在授給你吧。」
大禹展圖一看,圖上密密麻麻,圈圈點點,把黃河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的水情畫得一清二楚。大禹高興極啦。他要謝謝河伯,一抬頭,河伯躍進黃河早沒影了。
大禹得了黃河水情圖,日夜不停,根據圖上的指點,終於治住了黃河。
位於山西省芮城縣東南5公里的黃河岸邊的神柏峪,相傳是大禹勘察水情、並在河邊的柏樹上拴馬歇腳的地方。後人在此處河邊修建了一座禹王廟,以示紀念。
編輯本段殫精竭慮
在浙江省紹興市的會稽山下,人們還修建了大禹的陵墓——禹陵,以紀念他的豐功偉績。
在大禹治水的過程中,留下了許多感人的事跡。相傳他藉助自己發明的原始測量工具——准繩和規矩,走遍大河上下,用神斧劈開龍門和伊撅,鑿通積石山和青銅峽,使河水暢通無阻。他治水居外13年,三過家門而不入,連自己剛出生的孩子都沒工夫去愛撫,不畏艱苦,身先士卒,腿上的汗毛都在勞動中被磨光了。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成功地治理黃河水患的治水英雄。
春秋戰國時期,各國之間經濟文化不斷交流,各種能夠論著異曲紛呈,關於河事的記載也逐漸曾加。成書於戰國時期的《禹貢》一書就是一本專門記述地理情況的書。該書以大禹治水的故事為依託,按「九州」的地理區域,對中國的山脈、河川、疆界、貢賦等作了較為詳細的描述。
後代的人都稱贊禹治水的功績,尊稱他是大禹。
舜年老以後,也像堯一樣,物色繼承人。因為禹治水有功,大家都推選禹。到舜一死,禹就繼任了部落聯盟首領。
這時候,已到了氏族公社後期。生產力發展了,一個人生產的東西,除了維持自己的生活,還有了剩餘。氏族、部落的首領們利用自己的地位,把剩餘產品作為自己的私人財產,變成氏族的貴族。有了剩餘的產品,部落和部落之間發生戰爭,捉了俘虜,不再把他們殺掉,而把他們變成奴隸,為貴族勞動。這樣,就漸漸形成奴隸和奴隸主兩個階級,氏族公社開始瓦解。
由於禹在治水中的功績,提高了部落聯盟首領的威信和權力。傳說禹年老的時候,曾經到東方視察,並且在會稽山(在今浙江紹興一帶)召集許多部落的首領。去朝見禹的人手裡都拿著玉帛,儀式十分隆重。有一個叫做防風氏的部落首領,沒有到會。禹認為怠慢了他的命令,把防風氏斬了。這說明,那時候的禹已經從部落聯盟首領變成名符其實的國王了。禹原來有個助手叫做皋陶(音gāoyáo),曾經幫助禹治理政事。皋陶死後,皋陶的兒子伯益也做過禹的助手。按照禪讓的制度,本來是應該讓伯益做禹的繼承人的。但是,禹死以後,禹所在的夏部落的貴族卻擁戴禹的兒子啟繼承了禹的位子。
這樣一來,氏族公社時期的部落聯盟的選舉制度正式被廢除,變為王位世襲的制度。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夏朝出現了。
編輯本段功德永存
在我國到處都有關於大禹的遺跡和傳聞。安徽懷遠縣境內有禹墟和禹王宮;陝西韓城縣有禹門;山西河津縣城有禹門口;山西夏縣中條山麓有禹王城址;河南開封市郊有禹王台;禹縣城內有禹王鎖蛟井;湖北武漢龜山東端有禹功磯;湖南長沙嶽麓山巔有禹王碑;甚至遠在西南的四川南江縣還建有禹王宮;而河南洛陽更有大禹開鑿龍門的傳說。這些遍布中國的大禹遺跡,記刻著大禹的豐功和人們的思念。大禹是我國古代偉人中最受人們崇敬的一個。
據考證,當時大禹治水的地區,大約在現在的河北東部、河南東部、山東西部、南部,以及淮河北部。一次,他們來到了河南洛陽南郊。這里有座高山,屬秦嶺山脈的余脈,一直延續到中嶽嵩山,峰巒奇特,巍峨雄姿,猶如一座東西走向的天然屏障。高山中段有一個天然的缺口,涓涓的細流就由隙縫輕輕流過。但是,特大洪水暴發時,河水就被大山擋住了去路,在缺口處形成了游渦,奔騰的河水危害著周圍百姓的安全。大禹決定集中治水的人力,在群山中開道。艱苦的勞動,損壞了一件件石器、木器、骨器工具。人的損失就更大,有的被山石砍傷了,有的上山時摔死了,有的被洪水捲走了。可是,他們仍然毫不動搖,堅持劈山不止。在這艱辛的日日夜夜裡,大禹的臉曬黑了,人累瘦了,甚至連小腿肚子上的汗毛都被磨光了,腳指甲也因長期泡在水裡而脫落,但他還在操作著、指揮著。在他的帶動下,治水進展神速,大山終於豁然屏開,形成兩壁對峙之勢,洪水由此一瀉千里,向下游流去,江河從此暢通。
大禹因治水有功,被大家推舉為舜的助手。過了十七年,舜死後,他繼任部落聯盟首領。後來,大禹的兒子啟創建了我國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夏朝,因此,後人也稱他為夏禹。夏禹死後就葬在茅山,後人因禹曾在這里大會諸侯,計功行賞,所以把茅山改名為會稽山。這就是紹興大禹陵的由來。而今的禹陵背負會稽山,面對亭山,前臨禹池。1979年重建大禹陵碑亭一座,飛檐翹角,矗立於甬道盡頭。內立明朝人南大吉書寫的「大禹陵」巨碑一塊。亭周古槐蟠郁,松竹交翠,幽靜清雅。亭南有禹穴辨亭和禹穴亭,是前人考辨禹的墓穴所在之處。
大禹為民造福,永遠受到華夏子孫稱頌,大禹刻苦耐勞的精神,永遠為炎黃後裔懷念。人們來到紹興,總忘不了去市東南的大禹陵觀瞻。
至於大禹治水治的是哪條「水」,如何治法?傳統的說法似有誇大之處。傳說中的龍門,在陝西韓城與山西河津之間,黃河至此,兩岸峭壁陡立,十分險要,相傳這里是大禹鑿開的,所以龍門又稱禹門口。但按夏代的施工技術水平,絕對完成不了這么大的工程。又傳說大禹根據不同的水系,劃天下(全國)為九州,其實夏代初期的疆域絕沒有如此之大。許多傳說,都不免互相矛盾,難以自圓其說。
新說是:大禹治水,治的並不是滔滔的長江、黃河之水,那時的洪水實在是海侵,就是海平面上升,海水倒灌到陸地上來。這是世界性的,所以許多民族都有被洪水所淹的傳說。洪水退後,地面一片淤泥,不加以治理,就不便耕種。大禹所治理的,正是這種田間水渠的管理。這和孔子所說的「盡力乎溝洫」是大致符合的。《孟子.滕文公》中說:「當堯之時,洪水橫流,泛濫於天下」。「當堯之時,水逆行,泛濫於中國」。中華大地上的江河,大都是發源於西部,滾滾東流。不論水大水小,都不會是「橫流」、「逆行」,只有在海侵時,海水由東向西倒灌,才會出現「橫流」、「逆行」的現象。
傳統的說法是:舜命鯀治水,鯀只懂得堙、填之法,失敗後為舜所殺。鯀之子禹接受父親治水失敗的教訓,改用疏導之法,終於成功。史實並不如此簡單,鯀也不會如此之笨。失敗或者成功總是由多種因素所造成,《國語》等古籍就說過大禹治水也是用的堙、填之法。
編輯本段淮沂治水
大禹治水的神話故事在全國許多地方世代相傳,禹的足跡不僅遍於全國各地,而且許多名山大川也都被說成是受禹治理過的。其中有關大禹和其父鯀在今魯南蘇北黃淮泛區治水的傳說也在華夏文化史上留下了濃筆重彩的一頁。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 洪荒時代就是原始時代。那時代沒有文字記錄先民的生活狀況,後人往往憑想像、傳說、神話去加以了解。現代由於先史學、考古學、人類學、地質學的發達,對於洪荒時代的情況,才推斷出一個近似的了解。相傳在距今約4600年前的夏朝堯舜時代,正值冰河時代後期,氣候轉暖,積雪消融。大地山河,淪為澤國,天地萬物,同為波臣。人類或登高陵土山,或以木為舟,載沉載浮,倖免淪沒。古黃河改道從蘇北平原入海,淮、泗流域發生特大洪水,「湯湯洪水方割,盪盪懷山襄陵,浩浩滔天」(《尚書
Ⅳ 郯城名人資料
何承天(370—447年),東海郯(今郯城縣)人,南朝宋思想家、天文學家和文學家。歲喪父,聰明博學。東晉末年,何承天歷任參軍、瀏陽令、太學博士,後遷御史中丞,為人耿直,執法不阿,頗具「威戎御遠之略。元嘉十六年(公元439年),除著作佐郎,撰國史。天在文學、歷史學、考古學等方面都頗有成就。他將800卷的《禮論》一書,刪減分類合並為300卷。又撰《春秋前傳》、《春秋前傳雜語》等書。詩文主要有《木瓜賦》、《鼓吹饒歌十五首》等,文采斐然。於定國(?-前40)西漢丞相。字曼倩。東海郯縣(今山東郯城西南)人。少時隨父學法。為獄吏、郡決曹。宣帝時,任廷尉。為人謙恭,能決疑平法,被時人所稱贊。後為丞相,封西平侯。王朗(?-228),本名王嚴,字景興,東海郯(今山東郯城西北)人。漢末三國時期名士,仕於曹魏,官至司徒、蘭陵侯,與鍾繇、華歆並為三公。去世後謚曰成侯。王肅之父,王元姬之祖父。徐陵(507~583)字孝穆,東海郯(今山東郯城)人,徐摛之子。南朝梁陳間的詩人,文學家。早年即以詩文聞名。八歲能文,十二歲通《莊子》、《老子》。長大後,博涉史籍,有口才。梁武帝蕭衍時期,任東宮學士,常出入禁闥,為當時宮體詩人,與庾信齊名,並稱「徐庾」,與北朝郭茂倩並稱「樂府雙壁。」入陳後歷任尚書左僕射,中書監等職,繼續宮體詩創作,詩文皆以輕靡綺艷見稱。至德元年去世,時年七十七,贈鎮右將軍、特進,其侍中、左光祿、鼓吹、侯如故,謚曰章。有四子:徐儉,徐份,徐儀,徐僔。孔憲鐸教授,孔子第72代孫,1935年生於山東臨沂郯城縣,是著名社會活動家、教育家,還是植物生物學和生物技術專家。台灣中興大學學士,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博士、美國加州大學博士後。曾任美國馬里蘭大學代理副校長,現為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山東大學等10多所學校的名譽或客座教授,是美國馬里蘭大學生物技術分校、香港科技大學、山東臨沂大學的發起者和推動者。
Ⅵ 郯城縣的歷史沿革
郯城建置,始於郯國。其建成公元前十一世紀。
戰國時期,周威烈王八年(公元前418年),郯國為越所滅,其境入越。
周顯王十四年(公元前355年),楚滅越後,其地又歸楚。直至秦統一六國,郯國之名不復存在。
秦行郡縣制。境地先屬薛郡後為東海郡且郡治所在地,並在楚漢間有一短暫時期亦稱郯郡。屬秦末增置十郡之一。其轄境北近臨沂,南至長江以北的揚州、秦州,東瀕東海,西南到洪澤湖一帶,為本縣建置盛期之一。
漢承秦制。郯為縣、郡和徐州刺史部治所。
王莽代漢,東海郡地一度成沂平郡。
魏晉南北朝時期,本縣建置更趨復雜。先是三國魏黃初年間(220—226年),東海郡稱東海國,郯縣隸屬關系仍舊。但,徐州刺史部治所,自郯移設彭城(今江蘇徐州)。晉初,復稱東海郡,郯縣屬之。晉惠帝時,又改稱東海國。
隋,改郡為州。開皇初,郯郡廢,郯縣隸泗州。大業三年(607年),又改州為郡,泗州改稱下邳郡,郯縣又隸下邳。
唐,武德元年(618年),又行州縣。武德四年(621年),郯縣屬泗州。貞觀元年(627年),省入下邳,稱郯城鄉。「郯城」作為政區名,始見於此。元和間(806—820年),復置縣時,遂以鄉名為縣名,稱郯城縣。而後又省入臨沂縣,仍稱郯城,隸屬河南道沂州。
郯城縣自唐後期省入臨沂縣,歷經五代十國、宋、金直至元前期,未再復縣,其縣原治所稱「郯城」。在此長約500年的時期內,境域所屬,隨臨沂縣而易。
元末,郯城縣復置。
明代,郯城縣隸山東布政司兗州府沂州。下轄政區為4鄉45社。
清朝雍正二年(1724年),兗州府之沂州劃歸直隸州。十二年(1734年),升沂州為府,郯城縣隸沂州府。其下轄政區,清前期為4鄉32社;中後期為4鄉45社。
民國2年(1913年),裁府置道,郯城縣隸濟寧道,下轄5區48保。民國14年(1925年),山東省由四道改為十一道,郯城縣屬琅琊道,轄區依舊。民國17年(1928年),道廢,郯城縣直屬山東省政府,其轄區改為5區44鄉。民國25年(1936年),郯城縣隸屬山東省第三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轄區更為7區45鄉。翌年,其轄區又為5區45鄉。
1938年春,日本侵略軍侵佔郯城。1939年11月,八路軍一一五師解放郯西之馬頭鎮。1940年1月,又攻克郯城。與此同時,郯城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隸屬魯南行政專員公署。同年10月底,郯城復為日軍侵佔。1941年2月,由於形勢變化,縣政府撤銷。1942年4月,馬陵辦事處(縣級政權)建立,隸濱海專署。
1943年,郯城大捷後,馬陵辦事處改稱郯城縣人民政府,隸屬關系未變。同年10月,縣政府隸屬濱海專署二行署。此間1941—1944年,根據斗爭形勢需要,在郯城縣東部及西部增置了臨沭、趙鎛(蒼山)二縣。
1945年4月,郯城縣人民政府隸屬濱海行署二專署,下轄10區2鎮。
1947年2月,郯城縣為國民黨佔領,人民政府政區同1945年,國民黨政府政區按民國初年設置,後改為23鄉2鎮。
1948年11月8日,郯城縣全境解放,隸屬魯中南行署第六專署。1950年5月隸屬臨沂專區公署。1956年1月,郯城縣人民政府改稱郯城縣人民委員會。1968年2月,又改名為郯城縣革命委員會。1981年6月,復名為郯城縣人民政府,隸屬臨沂地區行政公署。
1994年12月,隸屬臨沂市。
Ⅶ 7年級上冊歷史全部11個戰役
七年級中國歷史上冊出現的戰役
所屬課節
戰役名稱
發生時間
交戰雙方
結果或影響
第
3
課
華夏之祖
涿鹿之戰
(今河北涿鹿東南)
距今約四五千年
黃帝部落聯合炎帝部落和蚩尤部落
蚩尤被打敗,從此,炎帝、黃帝部落結成聯盟,經過長期發展,形
成日後的華夏族。因為做出的卓越貢獻,黃帝被後人尊稱為「人文
初祖」
,至今,海外華人仍自稱「炎黃子孫」
。
第
4
課
夏、商、西周的興亡
牧野大戰
(今河南新鄉)
公元前
1046
年
武王伐紂(周軍與商軍)
商軍在陣前倒戈,引導周軍攻入商都。商紂王在鹿台自焚而死,商
朝滅亡。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鎬,又稱鎬京。歷史上叫做西周。
第
6
課
春秋戰國的紛爭
城濮大戰
(
今山東鄄城
)
公元前
7
世紀後期
春秋時期的晉國與楚國
晉軍打敗楚軍。從此,晉文公成為中原霸主。
第
6
課
春秋戰國的紛爭
桂陵之戰
(今河南長桓)
公元前
4
世紀中期
戰國時期的齊國與魏國
魏國大敗而歸,解了趙國被困之圍。圍魏救趙的桂陵之戰,成為歷
史上的著名戰例。
第
6
課
春秋戰國的紛爭
馬陵之戰
(今山東郯城)
公元前
4
世紀中期
(桂陵之戰十多年後)
戰國時期的齊國與魏國
魏軍在馬陵遭到埋伏,魏軍主力被殲。從此,魏國大大削弱,齊國
強大起來。
第
6
課
春秋戰國的紛爭
長平之戰
(今山西高平)
公元前
260
年
戰國末期的秦國與趙國
趙軍大敗,四十多萬人被秦將白起俘虜,絕大多數被坑殺。自長平
之戰以後,東方各國再也無力抵擋秦軍的強大攻勢。秦王嬴政滅六
國後建立統一的秦朝,定都咸陽。
第
11
課
「伐無道,誅暴秦」
巨鹿之戰
(今河北平鄉)
公元前
207
年
秦朝時的起義軍項羽與秦軍
項羽以少勝多,大敗秦軍主力。與此同時,另一支起義軍劉邦率兵
直逼咸陽。秦朝統治者向劉邦投降,秦朝滅亡。
第
18
課
三國鼎立
官渡之戰
(今河南中牟)
東漢末年公元
200
年
河北一帶的軍閥袁紹
與
河南一帶的軍閥曹操
曹軍大敗袁軍。袁紹逃回河北。官渡之戰以後,曹操消滅袁紹的殘
餘力量,又陸續消滅一些軍閥,基本上統一了北方。
第
18
課
三國鼎立
赤壁之戰
(今湖北嘉魚)
東漢末年公元
208
年
統一了北方的曹操
與
孫劉(孫權劉備)聯軍
周瑜指揮孫劉聯軍用火攻大敗曹軍。曹操逃回北方,退守黃河流域
一帶,日後形成了三國鼎立的局面。
第
19
課
江南地區的開發
淝水之戰
(今安徽壽縣)
北方前秦南方東晉並立
時期
383
年
北方氐族人的前秦政權,由前秦王苻
堅領導的秦軍與東晉軍隊
晉軍趁秦軍後退之際發起進攻,大敗前秦。淝水之戰以後,前秦的
統治瓦解,北方地區重新陷入割據混戰的狀態。東晉在南方取得暫
時穩定,為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Ⅷ 郯城冷廟歷史詳細歷史
冷廟遺址位於郯城縣冷廟村村東北,年代為漢,類別為古遺址。冷廟遺址是第三批市級文物內保護單位。始於夏容商時期,春秋時期逐漸演化,郯城冷廟曾長期作為郯郡、東海郡和徐州刺史部等州郡治所。
郯城冷廟坐落在現郯城酒廠南側,205國道西旁。該廟分南北兩部。南為孝婦廟,系嘉慶元年所建,道光五年增修後殿。孝婦廟自前向後為山門、正殿、後殿3個部分。山門系古式、高脊走獸,台階3級,大門面東、朱門雙開,其勢宏偉。
(8)郯城八年級上冊歷史知識點擴展閱讀
郯城冷廟襯以古郯書法名人朱烺如題寫的對聯:「六月飛雪天報孝,三年不雨帝鳴冤。」正殿面闊3間,殿前為9級正方形月台。殿中端坐鳳冠霞帔,慧眼微開孝婦塑像,殿內布置庄嚴肅穆。
郯城冷廟之前有戲台一座,供每年農歷10月15日唱戲祭神之用。郯城冷廟佔地數畝,今幾經變遷,建築全無。
Ⅸ 郯城的歷史
山東自郯城。
商代,少昊氏後裔於此建立炎國,至春秋時期演化為郯國。
秦置郯縣、郯郡,漢改郯郡為東海郡,歷為郡、縣治所。隋唐幾經廢置。
元時始稱郯城縣,其後為較為穩定之縣級政區。
建國後隸屬臨沂地區。現為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