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知識 > 北京大學歷史學院官網

北京大學歷史學院官網

發布時間:2021-02-19 20:06:39

① 北京大學歷史學系的介紹

北京大學歷史學系,始於1899年京師大學堂設立之史學堂,是近代中國最早的國回立史學高答等教育機構。該系現有世界史、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歷史地理學、專門史、史學理論與史學史、歷史文獻學及考古學8個二級學科。擁有2個國家重點學科,1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國家基礎科學研究與教學人才培養基地,1個歷史學博士後流動站。共有1個系直屬科研實體,2個藏書共達20萬冊並有珍本、善本等特藏的專業圖書館,1個史學文獻數字化實驗室。

② 北京大學歷史系的歷史

北京大學歷史學系前身可溯至1899年秋京師大學堂設立的史學堂, 是近代中國最早建立的史學教育科系。1900年夏京師大學堂遭八國聯軍毀壞。1902年末,中國政府在恢復京師大學堂的章程中,規劃設立史學目,1903年改設中國史學門和萬國史學門。次年夏,京師大學堂開始進行預備科和師范館的史學教育。1910年3月,京師大學堂分科大學(相當於四年制本科)的中國史學門開始招生。
辛亥革命後,京師大學堂1912年5月改為國立北京大學。新文化運動中,北京大學的史學教育多方吸取近代世界新的科學理論、方法和知識,力求使學生獲得廣博的基礎知識,打下厚實的學術功底,練就精深的專業能力。五四運動後,1919年8月,校評議會依新制將中國史學門改稱史學系。
1937年7月,北京大學史學系的建設被日本全面侵華戰爭所打斷。部分師生隨校內遷,與清華大學、南開大學的相關科系合組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的歷史社會學系。抗戰勝利後,北大史學系1946年隨校北上復原。
1949年初,北平和平解放,北京大學進入新的發展時期。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進行院系調整時,由於清華大學歷史系和燕京大學歷史系一部分骨幹教師的匯入,北京大學歷史學系的師資陣容進一步壯大,在國內外的學術地位益發突出。隨著形勢的發展,考古專業1983年從本系分出,獨立成系。
歷經110都年的風風雨雨,民主科學的光榮傳統代代相傳,嚴謹求實的優良學風長盛不衰。1903年開設中國史學門和萬國史學門,民國初年增設歷史地理學、考古學、史學理論與方法、專門史等課程體系。屠寄、王舟瑤、李大釗、朱希祖、馬衡、葉瀚、陳漢章、陳翰笙、陳寅恪、馮承鈞、何炳松、傅斯年、李濟、董作賓、孟森、錢穆、陳受頤、陳垣、顧頡剛、範文瀾、張星烺、劉崇鋐、馮家升、毛子水、勞干、姚從吾、鄭天挺等史學名師先後在此執教。1952年院系調整後,清華、燕京等名校精華匯入本學科,翦伯贊、向達、張政烺、鄧廣銘、齊思和、楊人楩、周一良、侯仁之、王鐵崖、邵循正、蘇秉琦、田余慶、羅榮渠、張廣達、宿白、嚴文明等名師雲集,再創輝煌。
閱盡古今中外的歷史滄桑,我系幾代教師所崇尚的准則是潛心治學,淡泊名利。所力行的學風是勤奮嚴謹、求實創新。所認可的學術標準是發前人未發,貴精不貴多。在此學術氛圍下,大家能靜下心來鑽研學問,對學術標准有高度的認同和執著的追求。對學生有嚴格而合理的要求,畢業生中不斷涌現一些有出色成就的帶頭人。對優秀人才有較強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在學術研究方面,教師們樹立了「爭上游、創一流」的奮斗意識,科研成果不僅數量上升,更可喜的是質量明顯提高。在公認度高、影響力大的一流學術刊物上,我系教師的論文發表量顯著上升。我系近幾年來獲得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獎8項,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特等獎2項。
我系教師近些年來緊扣重大問題開展的研究課題有:世界現代化進程比較,全球化進程研究,長沙走馬樓三國吳簡整理研究,盛唐研究,中國古代官制研究,近代中國思想文化與社會互動,中日共同歷史研究,二十世紀中國的國際互動與冷戰時代的中外關系,都市與軍事歷史地理,東亞的巨變和重新崛起,戰後東北亞國際關系的演化歷程,西漢竹書整理與研究、日本侵華史料的整理與研究等等。

③ 北京大學歷史學系好嗎

如果你要從政的話,北京大學很好,實際上各大學教授水平差不多,不同的是氛圍和名氣,北大的氛圍和名氣是最高的。

④ 最近幾天,北大歷史學系的網站為什麼打不開都試了N+1遍了!

假期學生放假網站停止維護,網站維護都是學生會的事。學院的網站都不會好使,除非有學生在課余時間維護。假期也就教務平台開放。

⑤ 北京大學歷史

大學堂匾額北京大學創立於1898年,初名京師大學堂,是中國第一所國立大學,也是中國在近代史上正式設立的第一所大學,其成立標志著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開端,並催生了中國教育史上最早的現代學制——「壬寅學制」和「癸卯學制」。北京大學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中國最早的國立大學。在中國歷次重點大學建設中均被列入重中之重的建設序列。
北大以中國最高學府身份創立,最初也是當時的中國最高教育行政機關,行使國家教育部職能,統管全國教育事宜。北大傳承著中國數千年來國家最高學府——「太學(國子監)」的學統,創立之初身兼傳統的「太學制度」與現代的大學建置的雙重身份,既是中國古代最高學府的延續,又是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開端,可謂「上承太學正統,下立大學祖庭」。北大自建校以來一直享有崇高的名聲和地位。1912年5月15日[5],京師大學堂更名為「國立北京大學」。
北大是中國綜合實力最強的大學,理科、文科、社會科學、新型工科和醫科都是它的強項。北大是中央部屬高校,國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系列的重點大學,是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國際研究型大學聯盟、環太平洋大學聯盟、東亞四大學論壇、九校聯盟(C9)和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的成員。在2006年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增刊》(Thames Higher Ecation Supplement) 的世界大學排名里,北大位列世界第14位,位列亞洲高校第1位;在2007、2008年,北大分別位列世界第36位和50位,均列居中國內地高校第1位;2009年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增刊》(Thames Higher Ecation Supplement) 的世界大學排名里,北大居52位,位列中國內地高校第二位。2009年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USNews)公布的世界大學排行榜,北大總排名為世界第50名,位列中國內地高校第1位。世界學術期刊《科學》發布的最新大學排行榜中,北大位列中國高校第1位。世界資訊網(Webometrics)世界大學排名中,北大位列中國高校第1位。西班牙教育部公布的2009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列中國內地高校第1位。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2009年公布世界一流大學排行榜中,中國內地高校第1位。2010年中國大學校友會公布的中國大學排行榜中,北大位列第1位,同時被評為中國六星級大學。[15]
北京大學西門作為新文化運動的中心和五四運動的發祥地,作為中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和民主科學思想的源頭之一,也作為中國共產黨最早的活動根據地之一,北大為民族的振興和解放、國家的建設和發展、社會的文明和進步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在中國走向現代化的進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鋒作用。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傳統精神和勤奮、嚴謹、求實、創新的學風在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傳。
1917年,著名教育和民主主義革命家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長,他「循思想自由原則、取兼容並包之義」,對北大進行了思想解放和學術繁榮,北大從此日新月異。陳獨秀、李大釗、毛澤東以及魯迅、胡適等一批傑出人才都曾在北大任職或任教。
1927-1929年間,北大處於動盪之中,並遭到嚴重摧殘。奉系軍閥攫取北京政權後,於1927年悍然宣布取消北大,與北平其他八所國立大學合並為京師大學校。1928年南京國民政府先將其改為中華大學,復改為北平大學,復改為國立北平大學北大學院。1929年北大宣布自行復校,國民政府於8月6日將北大學院改為國立北京大學。1930年,曾三度代理北大校長的蔣夢麟開始執掌北大,他提出「教授治學,學生求學,職員治事,校長治校」的十六字方針,對學校工作進行了全面整頓。設文、理、法三學院,下設14個學系;實行教授專任制,聘請了一批知名教授,特別是理學院延攬了一大批一流科學家。使北大理科得到較快發展;制定《國立北京大學組織大綱》,明確辦學宗旨為「研究高深學問,養成專門人才,陶融健全品格」,並按照美國的大學教育制度,對舊的教學和科學研究制度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推行學分制,要求畢業生撰寫論文並授予學位,正式設立研究院,推進高等教育的正規化。蔣夢麟還多方籌集資金,1931年北大與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設立合作研究特款。1934年北大動工興建新的圖書館;理科各系設施得到相當的改善,到1935年,北大已建成實驗室40多個,實驗儀器6716件,標本15788種,葯品及實慣用具3100多 夕陽下的博雅塔與未名湖,美不勝收件,設備條件居於全國高校前列。蔣夢麟掌校期間,正是民族危亡內憂外患之時,而經過亡校風波的北大卻在教學與科研水平穩步上升,蔣夢麟這位中國現代傑出的教育家功不可沒。
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北京大學與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南遷長沙,共同組成國立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初,國立長沙臨時大學遷往昆明,改稱國立西南聯合大學。西南聯大匯聚三校菁華,以剛毅堅卓精神,維系中華教育命脈。抗戰勝利後,北大返回北京沙灘,於1946年10月正式復學。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全國高校於1952年進行院系調整,北大成為一所以文理基礎教學和研究為主的綜合性大學,為國家培養了大批人才。據不完全統計,北大的校友和教師有近1000位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及美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自然科學界、人文社會科學界、醫學界等有影響的人士相當多出自北大,並且產生了一批重大研究成果。近年中國高校十大科學進展中,北大均有1到2項成果入選,在教育部科學技術委員會的官方排名中,穩居全國高校之首[14]。
2000年4月3日,北京大學與北京醫科大學合並,組建了新的北京大學。 亞洲第一的北大圖書館
北京醫科大學的前身是國立北京醫學專科學校,創建於1912年10月26日。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學校一度名為北平大學醫學院,並於1946年7月並入北大。
1952年,在全國高校院系調整中,北京大學醫學院脫離北京大學,獨立為北京醫學院。1985年成為國家首批「211工程」重點支持的醫科大學。兩校合並進一步拓寬了北大的學科結構,為促進醫學與人文社會科學及理科的結合,改革醫學教育奠定了基礎。
現任校長周其鳳院士、黨委書記閔維方教授。

⑥ 北京大學的歷史

http://www.cnxwrw.org/Article_Print.asp?ArticleID=487

http://ke..com/view/1563.htm

⑦ 北京大學歷史學系的歷史沿革

歷史學系前身可溯至1899年秋京師大學堂設立的史學堂, 是近代中國最早建立的史學教育科系。1900年夏京師大學堂遭八國聯軍毀壞。1902年末,中國政府在恢復京師大學堂的章程中,規劃設立史學目,1903年改設中國史學門和萬國史學門。次年夏,京師大學堂開始進行預備科和師范館的史學教育。1910年3月,京師大學堂分科大學(相當於四年制本科)的中國史學門開始招生。
辛亥革命後,京師大學堂1912年5月改為國立北京大學。新文化運動中,北京大學的史學教育多方吸取近代世界新的科學理論、方法和知識,力求使學生獲得廣博的基礎知識,打下厚實的學術功底,練就精深的專業能力。五四運動後,1919年8月,校評議會依新制將中國史學門改稱史學系。
1937年7月,北京大學史學系的建設被日本全面侵華戰爭所打斷。部分師生隨校內遷,與清華大學、南開大學的相關科系合組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的歷史社會學系。抗戰勝利後,北大史學系1946年隨校北上復原。
1949年初,北平和平解放,北京大學進入新的發展時期。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進行院系調整時,由於清華大學歷史系和燕京大學歷史系一部分骨幹教師的匯入,北京大學歷史學系的師資陣容進一步壯大,在國內外的學術地位益發突出。隨著形勢的發展,考古專業1983年從歷史學系分出,獨立成系。
在中國近百年的歷史進程中,歷史學系培育了一代又一代具有歷史目光和淵博知識的人才,在各條戰線都發揮了積極作用。從歷史學系畢業的學生中,成長出一批批著名學者、革命者、愛國志士和社會賢達。在歷史學系的教師行列里,涌現過李大釗、朱希祖、馬敘倫、馬衡、陳寅恪、陳翰笙、傅斯年、李濟、董作賓、孟森、錢穆、陳垣、陳受頤、顧頡剛、馮家升、張星烺、劉崇鋐、毛子水、姚從吾、鄭天挺、翦伯贊、張政烺、向達、鄧廣銘、周一良、齊思和、楊人楩、邵循正、蘇秉琦等傑出的史學家。實事求是的優良學風,嚴謹扎實的治學態度,承前啟後,代代相傳 。

⑧ 北京大學的歷史

學校名稱:北京大學
中文簡稱:北大
英文名:Peking University 英文縮寫PKU(英文媒體也常用Beijing University)
成立回時間:1898年(京師答大學堂)
學校網址:http://www.pku.e.cn/
請查看網路「北京大學」

閱讀全文

與北京大學歷史學院官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