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知識 > 歷史先秦時期知識框架

歷史先秦時期知識框架

發布時間:2021-02-19 19:16:01

㈠ 先秦歷史結構 簡潔些阿

一、先周族與夏的淵源
眾所周知,周與夏的關系向來十分密切。無論是兩族間的多次聯姻,還是二者相近的活動范圍,以及相關的圖騰崇拜,彷彿都預示著周乃夏之後裔這一事實。這也是眾多學者堅持「周乃夏後」的原因。但這是些淵源是否就能說明周夏同族呢?竊以為不然。
周與夏的關聯大致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周人自稱「夏」
在許多文獻中,我們都能看到周人自稱「夏」的情況。而這一稱法最早見於《尚書·周書》。其中《康誥》中提到:「(周文王)肇造我區夏,越我一二邦,以修我西土。」《立政》篇中言及周代殷受命乃天命所向亦言:「乃伻我有夏,式商受命。」兩處文獻中提到的「區夏」、「有夏」皆是周人自稱,甚至帶有自謙的色彩。均彰顯出周人以夏族後裔自居的意向。此外,值得深思的是這種情況多出自殷周之際,這不得不讓人產生疑問。究竟周人是單純地認為自己是夏族的後裔,還是出於某種目的冒「夏」之名呢?在我看來,後者的原因居多。殷亡周興乃歷史巨變,周人在其後宣揚的「敬天保民」思想以及以「德」治國的理念都反映了周人與殷商截然不同的政治理念。正如後世諸多帝王的謀反托詞一般。周人以夏自稱表面看來是一種細微的生活形態,實質卻顯示出周人一種自我開脫的政治觀念。在周人看來,殷商失去了所謂的德行,因此政權覆滅。而冒夏之名則是為其代商作出合理解釋,以維護其統治地位。因此,周人自稱「夏」這一細微現象,實質是一種政治手段,並不能由此推斷先周族起源於夏。
(二)早期地望
周與夏的另一個重要關聯便是其早期地望。眾多學者在考證先周族起源之時都談及其與夏族地望有一定的重合,可見兩族關系之密切。在此,主要引用王玉哲先生在《中華民族早期源流》一書中的論證。王先生認為,「夏族活動地區及其文化,尤其夏的前期,主要在山西的汾水流域」。而先周族最早來源於山西這一觀點早在20世紀30年代錢穆先生就曾提出,曰:「先周族最初根據地不在陝西,而在今山西大河之東。」呂思勉先生所撰寫的《先秦史》中亦採用錢說。當代學者中鄒衡、李仲立也紛紛以此說為源展開論述。因此,筆者認為這一觀點可信程度頗高。兩族地望的相近證明夏周兩族的確關系緊密,但由此便武斷地推測周人與夏同源則是缺乏嚴謹性的。此時的夏商周三族不過都是族邦的性質,與當時林立的方國並無二致。既為不同族類,自然當屬不同血緣。由此可見,先周族並非起源於夏。
(三)圖騰崇拜
人類社會早期,祖先崇拜大多是圖騰崇拜的繼承和發展。姓氏出自圖騰,夏人姓「姒」,是因為「姒」來源於「薏」,薏苡曾是夏人最初的圖騰。有學者認為,夏族之圖騰「薏苡」與周之先祖後稷不無關系。蓋因「薏苡」乃農作物,而「後稷」為農神之故。此處,贊同王暉老師論著《炎姜、姬周兩後稷的時代及其代興考》中的觀點,認為古文獻中記載了兩個不同的稷神,一個是炎姜部落烈山氏後稷柱,另一個才是先周族後稷,二者相差甚遠,由周代世系「失其代數」可見一斑。而與夏人圖騰崇拜有關之神靈乃是前者。先周族之圖騰,曾在拙文《<詩經>中體現的周人圖騰》中有所論述(見附錄)。其圖騰乃熊,與夏族之圖騰迥異。從圖騰信仰這一方面來看,夏、商二族起源顯然不同,先周族亦不可能來源於夏。
除去上述所駁三點之外,姓氏也是夏商不同族源的重要證據。夏人姓「姒」,周人姓「姬」。字形結構上,只能看出二者都有母系氏族之遺留元素,絲毫不見其他相關聯系。早期國家多以姓氏作為血緣部族的劃分標志。姓氏不同,照古人觀念,有「異德異類」之說。而在諸多文獻中,常見周人自別於夏人的記載,最明顯的為《左傳》僖公三十一年的一則記載:「衛成公夢康叔曰:『相奪予享。』公命祀相。寧武子不可,曰:『鬼神非其族類,不歆其祀。杞、鄫何事?相之不享於此久矣,非衛之罪也,不可以閑成王、周公之命祀,請改祀命。』」這段記載中寧武子的話道出了姒姓鄫國人與帝相是同族,與姬姓康叔以及衛國人非同族,即以「姒」為姓的夏族與以「姬」為姓的周族非同族。
綜上,從周人自稱、兩族早期地望和各自的圖騰姓氏等方面來看,夏周兩族間確有關聯,但析其內里,仍然可見,先周族並不起源於夏。
二、先周族與商之淵源
相較文獻記載中先周族與夏族間的復雜關系,其與商部族間的聯系便簡單許多。我們大致從兩族世系和產業情態兩個方面來看。
(一)世系姻親
「世系是指一定社會發展階段上的、為一定社會規范所認可的人們血緣關系的承繼形式。」古史學家多認為周人之祖與殷商同出於高辛氏帝嚳,這一觀點,顯然是受到《史記》記載的商周世系的影響。《史記·三代世表》有雲:「高辛生契為殷祖,生棄(後稷)為周祖。」但縱觀整個世表可見,殷族自始祖契傳十四世至湯,由湯而下,又傳二十九王,而其中「以弟繼兄者十四」。由此推之,由殷祖契至商共傳二十九世。但周自棄而下,僅傳十五世而至文王。眾所周知,文王適與商紂同時,比較商周二族之世系,未免相差甚遠。由此可見,司馬遷記載的周代世系存在謬誤。此外,有關周人起源的重要文獻《詩經》中也只提到周始祖後稷乃姜嫄之子,並無「姜嫄乃帝嚳元妃」的說法。據李劍農先生所言,此說法「實戰國時之古史學家欲完成殷周同源之說,因而附益之,司馬遷遂據為史實也。」此外,李劍農先生還從殷周二族最早的婚姻關系、活動地域等考證得出,周之先祖「其謂與殷民族同祖高辛者,恐非史實也。」
(二)產業情態
眾所周知,周乃重農之民族。這一點無論從先周族被賦予農神「後稷」的稱謂還是《詩經》中諸多農事活動的歌頌均可看出。但相較殷民族,殷人雖早入農業時期,但仍然沉迷於游獵之舊習,其君主好獵,甚至有妨礙農事之舉,周人則以此為大戒。最能反映殷周生活之差異的便是《尚書·無逸》中的記載:
周公曰:「嗚呼!君子所,其無逸。先知稼穡之艱難,乃逸,則知小人之依。相小人,厥父母勤勞稼穡,厥子乃不知稼穡之艱難,乃逸乃諺。……
周公曰:「嗚呼!厥亦惟我周太王、王季,克自抑畏。文王卑服,即康功田功。徽柔懿恭,懷保小民,惠鮮鰥寡。自朝至於日中昃,不遑暇食,用咸和萬民。文王不敢盤於游田,以庶邦惟正之供。文王受命惟中身,厥享國五十年。」……
周公曰:「嗚呼!繼自今嗣王,則其無淫於觀、於逸、於游、於田,以萬民惟正之供。無皇曰:『今日耽樂。』乃非民攸訓,非天攸若,時人丕則有愆。無若殷王受之迷亂,酗於酒德哉!」
由上述文字可見,周人鄙夷殷人之好逸,並以此為鑒,警示後代。倘若先周族起源於殷,周與殷同族,蓋不會有此言論。再者,先周時期,初民生活發展之態勢,雖是由漁獵進於牧畜,由畜牧進於農耕,但三者並無顯著界限。這一時期,殷人雖已深入農業時期,但牧畜猶為其重要產業。這與始終重農的先周族是截然不同的產業情態,若說二者同源,恐過於牽強。
此外,周人曾自托「有夏」,卻從未言與殷之密切關聯,足見周人並不認同殷之政治、生產生活方式。且周人十分重視血緣關系,若與商人同族,出伐紂之事定不會如此冠冕。此點亦能從側面反映出先周族並不源於殷商。



從上述諸文可見,先周族既不來源於與之關系密切的夏,亦不可能與商同族。
從思想史層面看:古史學家中有認同夏商周同源的,例如司馬遷《史記》中的觀點,乃是維護大一統思想的需要。先周族以及先周文化有其自身的源流,不可因襲後起之言,混淆視聽。早年間姬周族來源於黃帝部族的觀點深入人心,近代以來亦有先周族、黃帝部族同起源於古戎狄的說法,其中以已故徐中舒先生的的主張最力,此說也為後代學者研究周之起源提供很大的啟發,也為研究早期民族起源和各部族間的關系提供了新的思路。
而從社會史層面看,探討民族的起源離不開以下幾點:
一、族源姓氏
二、圖騰信仰
三、社會習俗
四、地望遷徙
五、產業情態
以上諸點在上述文字中多有運用,此處不再贅述。
探討一個民族的起源,尤其是歷史悠久的遠古部族,很大程度上需藉助社會史的研究方法。但在中國社會史研究方面,仍然未能完全建立自己的系統理論,以至於許多時候我們有從社會史層面分析問題,卻雜糅了眾多主流史的理論。如何妥善系統地運用社會史研究方法,也是我們在今後研究中需要重點探討的。

參考文獻:
[1] 中國社會史研究的理論與方法[C].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2] 李劍農.中國古代經濟史稿·先秦兩漢部分[M]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年
[3] 蕭國亮.中國古代經濟史研究[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4] 王玉哲.中華遠古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5] 王玉哲.中華民族早期源流天津古籍出版社[M].2010年
[6] 謝維揚.中國早期國家.浙江人民出版社[M]1995年.
[7] 司馬遷.史記(三注本)上[M].中華書局.
[8] 尚書·無逸.《十三經註疏》本[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9] 朱熹.《詩經集注》(仿古文字版)[M]台灣:萬卷樓出版社,2003年
[10]楊寬.西周史[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11]顧頡剛.古史辨[C].海南:海南出版社.2003年.
[12]沈長雲.從周族的起源論及黃帝氏族的發祥地.[J]張家口職業技術學院學報.1999年第12期
[13]謝維揚.周代的世系問題及其在中國歷史上的影響.[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85年第4期
[14]李淵.<尚書>周人稱「夏」考.[J]史學史研究.2011年第1期
[15]王暉.炎姜、姬周兩後稷的時代及其代興考[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2008年第1期

\
附錄: 試論《詩經》中體現的周人圖騰

【摘要】《詩經》是研究周代社會極其重要的歷史文獻,對探尋周人圖騰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以《詩經》中的《大雅·生民》、《小雅·斯干》篇為出發點,結合其他史料,從地域因素、族源姓氏、生子迷信以及圖騰避諱幾個方面簡要論述周人以熊為圖騰的觀點。
【關鍵詞】《詩經》圖騰 周 姜嫄 後稷 熊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不僅是膾炙人口的遠古歌謠,也是寶貴的歷史文獻。在准確深刻地還原周代歷史的同時,也為後人研究周人社會提供寶貴的資料。《詩經》具有較高的史學、民俗學價值,其中圖騰文化也有很大程度的體現。根據王國維先生著名的「二重論據法」,即以地下材料與紙上材料相結合以考古史之真相來進行研究。由於現下未能近身接觸並研究有關周人圖騰的考古文物,暫且從已有文獻及近期學者已出版的考古研究資料方面進行考量,粗略論證《詩經》中體現的周人圖騰。
「圖騰(totem),原是美洲印第安人中鄂吉布瓦人的方言詞彙,意指一個民族標志或國徽。」 圖騰的產生基於原始人類的求全意識以及崇拜心理,其表現形式一般為某種動植物、無生物或者自然現象。原始人類通常認為這些「神物」即為其祖先或者保護者,並且該氏族也由此衍生。圖騰崇拜一直延續至原始社會末期,後被祖先崇拜所取代。而對於周人的起源及祖先,《詩經》中有所記載。
《詩經·大雅·生民》中寫道:
「厥初生民,時維姜嫄。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無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載震載夙,載生載育,時維後稷。
誕彌厥月,先生如達。不坼不副,無菑無害。以赫厥靈,上帝不寧。不康禋祀,居然生子。
誕寘之隘巷,牛羊腓字之。誕寘之平林,會伐平林。誕寘之寒冰,鳥覆翼之。鳥乃去矣,後稷呱矣。實覃實訏,厥聲載路。
誕實匍匐,克岐克嶷,以就口食。蓺之荏菽,荏菽旆旆。禾役穟穟,麻麥幪幪,瓜瓞唪唪。
誕後稷之穡,有相之道。茀厥豐草,種之黃茂。實方實苞,實種實褎,實發實秀,實堅實好,實穎實栗。卽有邰家室。
誕降嘉種:維秬維秠,維穈維芑。恆之秬秠,是獲是畝;恆之穈芑,是任是負。以歸肇祀。
誕我祀如何?或舂或揄,或簸或蹂。釋之叟叟,烝之浮浮。載謀載惟,取蕭祭脂。取羝以軷,載燔載烈。以興嗣歲。
昂盛於豆,於豆於登,其香始升。上帝居歆,胡臭亶時。後稷肇祀,庶無罪悔,以迄於今。」

此詩作於西周或春秋前期,述說的有關姜嫄生育後稷的傳說以及後稷在農業上的貢獻。開頭敘。述了周人首位男祖——後稷的誕生過程。後稷乃其母姜媛履天帝足跡受孕而生,屢遭遺棄,均有異跡出現,不傷其身。後稷為周代農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還發明了「稷」(穀子)的種植,因此後人以「後稷」為其命名。

《詩經》中另一首詩《小雅·斯干》則是周人工匠所唱,為祝頌周王宮室落成。其中,後四章是祝禱主人有吉夢生下貴男賢女,真實的反映了周人的生子觀念。全文如下: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兄及弟矣,式相好矣,無相猶矣。
似續妣祖,築室百堵。西南其戶,爰居爰處,爰笑爰語。
約之閣閣,椓之蠹蠹。風雨攸除,鳥鼠攸去,君子攸芋。
如跂斯翼,如矢斯棘,如鳥斯革,如翚斯飛。君子攸躋。
殖殖其庭,有覺其楹。噲噲其正,噦噦其冥,君子攸寧。
下莞上簟,乃安斯寢。乃寢乃興,乃占我夢。吉夢維何,維熊維羆,維虺維蛇。
大人占之,維熊維羆,男子之祥。維虺維蛇,女子之祥。
乃生男子,載寢之床,載衣之裳,載弄之璋。其泣喤喤,朱芾斯皇,室家君王。
乃生女子,載寢之地,載衣之裼,載弄之瓦。無非無儀,唯酒食是議,無父母詒罹。

這兩首詩分別敘述了周人的始祖及其生子觀念。而我們知道,圖騰崇拜與祖先崇拜和生子信仰密切相關。現在,試從這兩首詩出發,結合其他史料,從以下幾個方面推斷論證周人的圖騰觀。
一、 周人以何為圖騰
祖先崇拜是圖騰崇拜的繼承和發展,其崇拜對象不再是動植物或者自然現象,而轉變為人。作為被崇拜的人往往是自己部落、氏族的祖先、頭人、巫師等有影響的人物,並將他們超人、超自然地加以神化,作為祖先神靈來祭祀。「古籍中有不少關於某位女子感生始祖的傳說,說明中國遠古各氏族部落均有其圖騰。」
因此,探尋周人的圖騰信仰,應從其祖先信仰著手。上文提到的第一首詩《大雅·生民》中寫道:「厥初生民,時維姜嫄。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無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載震載夙,載生載育,時維後稷。」我們可以看出,周人認為其最早的祖先是女祖姜嫄,姜嫄「履帝武敏」,誕下了周人男祖後稷。「履,意為踐,踩。武,指足跡。敏,拇也,指拇指。」 姜嫄因踩踏了「帝」腳印的拇指之處而受孕。既然姜嫄是周人信奉的最早的祖先,那麼,使其受孕的「帝」是否就是周人祖先崇拜中的「神靈」呢?「帝」確切來說指的又是什麼呢?《鄭箋》雲:「帝,上帝也。」 而上帝,顯然是指上天神靈。但眾所周知,原始社會根本不存在上帝信仰,上帝是階級社會的產物。因此生於原始社會的周人始祖姜嫄又怎會「履帝跡而生子」呢?顯然,此種說法疑為後人訛傳。至此,試進一步追溯此說法的真相,來發掘周人的圖騰信仰。
既然「帝跡」之說不成立,那是履何物之跡呢?對此,不同文獻中均有相應記載。《史記·周本紀》中敘述:「周後稷,名棄。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姜原為帝嚳元妃。姜原出野,見巨人跡,心忻然說,欲踐之,踐之而身動如孕者。居期而生子,以為不祥,棄之隘巷,馬牛過者皆辟不踐;徙置之林中,適會山林多人,遷之;而棄渠中冰上,飛鳥以其翼覆薦之。姜原以為神,遂收養長之。初欲棄之,因名曰棄。」 此說中以「巨人跡」替換「帝跡」,是一大顯著變化。另《史記·三代世表》中亦記載:「文王之先為後稷,後稷亦無父而生。後稷母為姜嫄,出見大人跡而履踐之,知於身,則生後稷。」 至此,「巨人跡」進一步得到彰顯。並且在眾多古籍中,結合民間說法,認為姜嫄是履「大人之跡」,而非「帝跡」。如《毛詩傳箋通釋》卷二十五引《楚辭·天問》王逸注曰:「後稷之母姜嫄出見大人之跡,怪而履之,遂有娠而生後稷。」《竹書紀年·周武王》中提到:「初,高辛氏之世妃曰姜嫄,助祭郊禖,見大人跡,履之,當時歆,如有人道感己,遂有身而生男。」《論衡·吉驗》篇亦有後稷之母履大人跡之說。由此觀之,「履大人(巨人)跡」乃是常見通用之說法。
由此可見,姜嫄是「履大人之跡」而生後稷。姜嫄所履之跡,其實就是圖騰之跡。現在,我們將進一步探尋此中「大人」的真相,假設並推斷周人的圖騰。
二、推斷周人圖騰的依據
「大人之跡」究竟為何物呢?孫作雲先生在《詩經與周代社會研究》中提出:「『大人之跡』就是熊跡,姜嫄履大人之跡而生子,就是履熊跡而生子,周人以熊為圖騰。」我亦贊同此種說法。以下,主要從幾個方面論述周人以熊為圖騰的正確性。
(一)地域因素
在我國遠古社會,不同地區的氏族有著截然不同的圖騰。「在東方沿海一帶,諸部落多以鳥為圖騰,即所謂『鳥夷』者是。如舜族以鳳鳥為圖騰,丹朱族以鶴為圖騰,後羿以烏為圖騰,殷先祖以燕子(玄鳥)為圖騰等等。在中原諸部落,多以兩棲動物或魚類為圖騰,如蚩尤之族以蛇為圖騰,鮌族以鱉為圖騰,『應龍族』以泥鰍為圖騰等等。在西北高原諸部落多以野獸為圖騰,如黃帝之族以熊為圖騰,黃帝伐炎帝時所率領的『六獸之師』—一熊、羆、貔、貅、貙、虎,即以六種野獸為圖騰的民族。又西北的羌族以羊為圖騰,獫狁、犬戎、(赤秋、白狄)等以狗為圖騰。」而先周族最早來源於山西,周族克商前夕的根據地是陝西岐山,其活動中心在涇、渭二水流域,夾雜在戎狄之間。據此可初步推斷周人的先祖應以野獸為圖騰。
(二)族源姓氏
周人與黃帝同姓姬,而後人說姬姓出自黃帝。《國語·晉語》載:「昔少典娶於有蟜氏,生黃帝、炎帝。黃帝 渭河流經地區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由此可見,黃帝為姬姓之祖,周人與黃帝一脈相承。 「在中國古代,圖騰標志便是氏族成員共同的名字,又是其成員個體的名稱……所謂伏羲氏、金天氏、神龍氏、有熊氏等等,在最初不僅是其氏族的名稱,而且是其每個成員的名稱。」而黃帝號有熊氏,逆推可知,黃帝所在的氏族亦名有熊,且該氏族的圖騰標志即為熊。由此可進一步證明,周人以熊作為圖騰 。
又因姓亦出自圖騰。「姓是生人之物(即圖騰),人生下來就有姓。」姓由圖騰產生。又漢代王充在其《論衡·詰數篇》稱:「古者,因生以賜姓,因其所生賜之姓也。若夏吞薏而生,則姓姒氏。商吞燕子而生,則姓為子氏。周履大人跡,則姬氏其立名也。」 夏人「姒」姓來源於「薏」,是由於夏人最初曾以薏苡為圖騰。「姒」形似「苡」,而薏苡為同種植物。同理,「子」姓來源於「燕子」,是由於商人以燕子為圖騰,而「子」字,取「燕卵」之意。足以見得,姓氏是出自圖騰的。而現在仔細分析「姬」這一姓氏,除去女部,不僅在古音中與「亦」相似(「跡」從「亦」聲),且含義從趾,為足跡之意。竊以為此足跡就是姜嫄所履之跡。且其在金文中的圖像亦類似「熊跡」。由此可見,「姬」姓的來源、形義皆源自熊圖騰。
「姬」字在甲骨文、金文、小篆中寫法圖示:

(三)生子迷信
「圖騰崇拜與生子迷信有關,二者往往糾纏在一起。我們若能從周人的生子迷信之中,分析抉發,也可以看出他們在原始社會的圖騰信仰。」
上文中提到的第二首詩《小雅·斯干》便體現了周人的生子迷信。「吉夢維何?維熊維羆,維虺維蛇。大人占之:維熊維羆,男子之祥;維虺維蛇,女子之祥。」這幾句關鍵性的話語表達的是「夢熊生子,夢蛇生女」的含義。「夢蛇生女」較好理解。「原始夏人主要以龍蛇為圖騰」,而周人多娶夏的後人「姒」姓女子為妻,既然「夢蛇生女」說由此間發展而來,那麼我們與之類比,能否推斷「夢熊生子」是源自周人以熊為圖騰呢?

中國遠古歷史上存在不少「夢熊生子」的事例。研究中國象徵文化的專家艾博哈德認為,「著名的治水英雄大禹便是是夢熊生子的產物」。 「熊圖騰」起源說的資深研究者葉舒憲教授經過多年研究和實地考察,在《熊圖騰神話源流考》一文中說道:「黑龍江河谷地區有好幾個以熊為圖騰的部落,他們認為自己來源於熊,是因為其祖先曾在夢中與熊交媾的傳說廣泛流傳。」因此,我們可以看出,「夢熊生子」一說與周人圖騰有著密切的聯系。熊,便是周人的圖騰。

(四)圖騰避諱
既然,熊為周人圖騰。那麼,在諸多歷史文獻中,為何不直接稱「熊」,而要以「大人」或「巨人」代替呢?竊以為,這是一種圖騰避諱。
「圖騰避諱分為兩種類型:一是禁止直呼圖騰名稱,而改用親屬稱謂稱呼;而是禁止使用圖騰名稱,改用其他名稱稱呼與圖騰同類的動物。這又稱作『圖騰言語禁忌』。」摩爾根在《古代社會》中說:「北美印第安人,有許多氏族,不叫其本名,而以另外一種名稱稱呼之。……如維安多特人,由以下八個氏族組成。分別為1、狼氏,2,熊氏3.海狸氏……而注中他們又被稱作噬骨者(指狼)、樹棲者(指熊)、懦者(指海狸)。」 在我看來,這便是典型的「圖騰避諱」。原始人類因為懼怕圖騰的神奇力量,而以語言禁忌的方式來避免褻瀆圖騰,正如古代帝王姓名之諱。圖騰避諱在中國古代社會亦有所體現。如商人祖先以燕子為圖騰,但其稱之為「玄鳥」(見《詩經》中 「天命玄鳥,降而生商」)。「玄鳥」為圖騰「燕子」之諱也。還有「東方的鶴族,不自稱『鶴』,而曰『丹頭』,此『丹頭』亦是諱。」 又何星亮在《中國圖騰文化》一書中引司馬貞《史記·補三皇本紀》:「太昊帝庖犧氏,……母曰華胥,履大跡於雷澤,生庖犧於成紀蛇身人首,有聖德。」 此中華胥所履之「大跡」為「蛇跡」,不以實名稱之,顯然也是圖騰避諱的結果。這與「姜嫄履大人之跡」之說如出一轍。
從以上事例看來,周人是因「圖騰避諱」而不直呼圖騰之名,從而反映出「大人」乃是對圖騰本名的避諱。「熊」才是周人真正的圖騰。

本文通過對《詩經》中兩首古詩的詳細分析以及對各類史實的探尋梳理,以設問、解答、論證的方式論述了周人的圖騰觀。其中,諸多結論來源於古文獻的記載以及當代學者的考證,綜合上述觀點及推論,當知周人以熊為圖騰的觀念並非空穴來風,究其種種,皆源於圖騰信仰。

㈡ 求先秦歷史知識總結,分條答:政治.經濟.文化.思想.。謝了!

先秦時代的諸子百家 在商代和西周時代,中國的政治文化已經開始形成,武王伐紂時說「牡雞無晨,牡雞之臣,唯家之索。」 ,伯夷、叔齊事件,都為當時政治文化的體現。然而當時的政治文化發展尚未成熟,各種思想激烈碰撞。各地部落的普遍現實存在和分封制的施行,加之政治軍事兼並的不斷發生,各國尋求治國之法,使得在東周時期各地各國學者們持有大相徑庭的各種思想。交相辯難,百家爭鳴。這是中國政治文化迅速發展並趨於成熟的時代。就中國的實際政治文化發展而言,百家之中對後世影響巨大的主要是儒家、法家、道家三派。 1)儒家思想 孔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提倡仁義孝悌,一方面,他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維護禮制進而維護等級制度,維護君主的地位;另一方面,又說:「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提出了君主的義務和責任;又說「危邦不入,亂邦不居」,「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強調作為民眾的獨立人格。 孔子之後的孟子更將民眾提到了高於君和社稷的地位,孟子曾說過: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一方面,儒家維護等級制度和君權,另一方面,他們主張君臣履行各自的義務和權利,任何一方都不該要求對方無條件的服從和妥協。孔子主張以「仁政」治國,反對過分剝削壓迫,提出了富民、惠民的主張。先秦儒家並不主張禁慾,而是推己及人。「禮」是儒家思想推行的工具。 儒家思想強調維護內部制度和社會的穩定,因此在競爭角逐激烈的春秋戰國時代並不能得以特別的任用。但是人們如果因此就認為儒家在先秦至秦代地位尚低,確是有失公允的。儒家在戰國時代,已經遍布七雄諸國。到了秦朝,秦始皇要坑殺方士、術士時,公子扶蘇就以其中有些人畢竟是儒生為理由,為他們辯護;而秦朝朝堂之上也有儒生為臣。這些都說明秦朝是並不特別排斥儒生的。所謂「坑儒」,其實是坑殺包括一些儒生在內的方士、術士。一旦統一,維護政權統一就成了當務之急,儒家也就順理成章地成為了統治者的思想骨幹之一。歷史的經驗表明,在外部政治環境穩定的前提下,儒家思想對國家制度和社會的穩定作用是顯著的、驚人的。 2)道家的政治文化 老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道家並不像其他學派一樣奔走諸侯之間,尋求任用。因為他們的政治思想本身就是主張無為而治的。老子說:「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道家的自然哲學是其治國之道的理論基礎。「道」即「自然」是永恆常在的、無所為的,天地萬物都因「道」而生成,那麼「道」又是「無不為」的。作為國家統治者,如果能夠謹守「道」而勿失,百姓就可以自生自化,安寧質朴地生活。與老子同為道家代表人物的楊朱認為「損一毫利天下不與也,悉天下奉一人不取也;人人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道家的政治主張是「無為而治」,然而「無為而治」並不是消極怠慢而無所作為。道家學派的思想,對後世一些新朝代建立時順應人民的普遍政策期望,制定百廢待興、休養生息的政策是有很大的影響的。「大軍之後,必有凶年」,道家對戰爭等劇烈的社會動盪,十分反感。他們進而認為,好的政府,是人民安居樂業,而不知管理者之管理的政府。使人們處處能感覺到管理者的痕跡,進而認為高質量的生活是拜管理者所賜的看法道家並不認同。在西漢初年,統治者大都以道家思想作為主要管理思想,我們可以看到道家思想對一個飽經戰亂的國家所能起到巨大積極作用。 3)法家政治文化理論 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有李悝、吳起、商鞅、韓非子等人。他們主張以法治代替禮治,法律統一,不分親疏。但事實上法家這種「法治」與現在的法治大相徑庭。因為在戰國時代,由於各國以貴族世襲,貴族擁有特權,並把持國家政治,這造成了君權旁落和政治腐敗。法家在這種環境下通過提高君權,反對貴族特權而被君主所賞用。在法家理論中,君主同時具有立法和司法權力。而君主制定的法律為民眾遵守的同時,統治者也使用一些手段來對屬下進行考核和考驗,甚至動用一些「術」,目的是使權力顯得高不可攀、神秘莫測,使人畏君,從而戰戰兢兢。這也是後世君權被一再抬高的理論源頭之一。而且統治者雖然是法律的制定者,但並不受到法律的約束。 先秦法家也受到儒家的影響,比如吳起就主張國之安危「在德不在險」。法家和儒家,對後世影響很深。有人說「陽儒暗法」,不是沒有道理的。比如隋文帝雖然尊崇儒教,卻曾經派自己的手下以一些物品為誘餌賄賂官員,然後對這些不知是計的官員予以重罰,這其實是對「術」的一種使用。儒家是維護舊有的君權與貴族制度,法家則是抬高君權,壓抑貴族的權力。 4)先秦其他學派思想 除了儒、道、法三家以外,先秦還有陰陽家、名家等其學派。如陰陽家的代表人物鄒衍提出的五德思想,是後世帝王統治國家的重要理由理論根據。每個朝代,都會宣揚五行中的一「德」,以五德相剋相生之理,確定其統治的合法性。再如名家的代表人物是公孫龍、惠施,名家研究名辯之學,啟迪各派圍繞「名」和「實」的問題反復辯難討論,成為中國政治文化的源流之一。 應該說,先秦諸子百家的思想雖成為後世政治文化發展的基座,但後人並不再像先秦這樣競相創造流派,而是以先秦各流派為基礎,雜糅其他外來思想,或者相互融會貫通,進一步發展;或者借先秦流派的名與理論,闡述自己觀點。 2先秦平民政治與士風的形成 先秦時代,失勢貴族、布衣平民通過游說宣傳自己政治觀點和主張這個辦法來影響政治的例子很多。君主通過採納這些人的意見和政治理論,或提高君權的實力以更好地控制國家,或提高國家的實力以稱霸。而一些貴族也迎合這個潮流,大量收養門客,增強自己的實力,以便更容易地操縱政局,維護自己的利益。 這種參與政治的形態,我們可以稱為「門客政治」。平民百姓大肆議論政治,而一躍成為官僚乃至貴族的門客政治形態,在中國政治文化的歷史上絕無僅有。沒落貴族、平民百姓均用這種方式以圖任用。這種風氣在戰國時代最為盛行。 到了禮崩樂壞的春秋戰國時代,等級制度變得並不森嚴。個人的尊嚴和自由人格得到時人重視,「士風」盛行於人際交往、政治活動之中。士風具體體現在:一、重視個人尊嚴;二、個人尊嚴要靠個人道德來承托和維持;三、個人道德要靠他人的認同來達到。 西方人普遍認為個人尊嚴是神所賦予,而中國人的個人尊嚴,則是通過眾人的認可來取得的。春秋戰國之士人,為了「士」的精神,可以拋棄生命,去做必死之事。「士為知己者死」,「士可殺不可辱」等成為了士人的信條,以「忠」、「信」作為個人准則。士風對中國造成的影響,延續千年而不變。人們相對於對自我人格的認同,更傾向於使他人認同自我。表現在政治文化上,經常會傾向於忽略事件的過程與結果,不惜損失利益和退讓或者進而以過激手段以求得到對方的尊重。士風傳承千年,成為中國政治文化極重要的一部分,在各個時代,它的內涵,也有很大變化,但都不會離開以嚴守個人道德與價值觀的方式,維護個人尊嚴、個人意志。

㈢ 高一歷史必修一復習提綱 1.先秦時期主要王朝是怎樣更替的2.宗法制實質是什麼核心是什麼主要作用……

高 一 歷 史 期 末 復 習 資 料
第一單元 中國古代的中央集權制度
第1課 從內外服聯盟到封邦建國
課標要求: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內容,認識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
一、夏商兩代的社會政治制度
1、夏朝的政治制度
A第一個國家政權是:夏朝
B夏朝的政治制度是:凌駕於全社會之上的公共權力
C夏朝政治制度的特點:帶有氏族社會組織的痕跡。
2、商朝的政治制度
A商朝的政治制度:內服與外服制度
內服指:王畿,使商王直接統治的地區。 外服指:附屬國管轄的地區
B商朝政治制度的特點
(1)通過內、外服制度,商王控制聯盟的實際權力,與各附屬國形成支配與被支配的關系。
(2)通過神化王權,強化商王的盟主地位
(3)但商王的控制力有限,方國有較大自主權
二、封邦建國(本節重點知識)
1、西周建立:
A周族以農耕著稱,生活在陝西關中地區。
B都城:鎬京(今陝西西安)
2、分封制(重點掌握)
A、目的:核心目的:鞏固周王室;具體目的:一是要「封建親戚,以藩屏周」,二是要安撫商的降族,防止商的遺族叛亂,便於監督管理;三是要適應人口不斷發展、疆域不斷擴大的需求。
B、分封的對象:同姓親族;異姓封國:功臣、姻親、殷商降族、古方國。
掌握受封的主體是:同姓親族
C、受封者應該有哪些權利和義務
周王授予一定的土地和人民;諸侯要要服從周王命令,鎮守疆土,交納貢賦,朝覲述職;受封諸侯在自己的封地內可以繼續分封。
D、影響:①分封使周人的勢力范圍不斷擴大。
②周王確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統治得到加強。
③形成了西周貴族集團 「諸侯——卿、大夫——士」的等級序列。
④加強了各地的經濟文化交流,促進了民族融合。
E、西周的分封制與商朝的內外服制度的關系:繼承與發展
2、以嫡長子繼承製為核心宗法制度(重點掌握)
A、西周為什麼實行分封制和宗法制相結合的制度
解決貴族之間的權力、財產和土地繼承上的矛盾
B、什麼是宗法制
宗法制度通過血緣的親疏,確立起一整套土地、財產和政治地位的分配與繼承製度,保障各級貴族能夠享受「世卿世祿」的特權。

㈣ 先秦文化的知識有那些

1、歌謠神話

遠古時期民族的歌謠和神話傳說,在古籍中時有記載。

神話是遠古時代的先民,對其所接觸的自然現象、社會現象,幻想出來的具有藝術意味的解釋和描述的集體口頭創作。中國神話大多保存在《山海經》、《楚辭》、《莊子》、《列子》、《淮南子》等古籍中,在所有的古代文獻中,以《山海經》最有神話學價值,是我國古代保存神話資料最多的著作。

2、詩經

《詩經》現存305篇,分《風》、《雅》、《頌》三部分。

《風》出自各地的民歌,是《詩經》中的精華部分,有對愛情、勞動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懷故土、思徵人及反壓迫、反欺凌的怨嘆與憤怒。常用復沓的手法來反復詠嘆,一首詩中的各章往往只有幾個字不同,表現了民歌的特色。

3、歷史散文

歷史散文是史官文化傳統的基礎上漸進產生並成熟起來的。以《尚書》和《春秋》為代表。《尚書》是我國最早的一部歷史文獻匯編,在中國古代散文史上具有奠基的意義。孔子編著的《春秋》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斷代史,是編年體史書之祖,其體例和「筆法」對後世散文都產生了經典式的影響。

4、諸子散文

諸子散文是在先秦理性精神覺醒的背景下和百家爭鳴的學術氛圍中形成並繁榮起來的。

5、楚辭

戰國時期出現的楚辭,在中國文學史上有著特殊的意義。「楚辭」是指以具有楚國地方特色的樂調、語言、名物而創作的詩賦。

西漢末年,劉向輯錄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編成《楚辭》一書。它和《詩經》共同構成中國詩歌史的源頭。南方楚國文化特殊的美學特質,以及屈原不同尋常的政治經歷和卓異的個性品質,造就了光輝燦爛的楚辭文學,並使屈原成為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位偉大的詩人。

(4)歷史先秦時期知識框架擴展閱讀

原始社會至夏代的歌謠和神話傳說都是口耳相傳,屬於口頭文學,被保存在後世的著述之中。雖然在流傳的過程中多有篡改,或加上了流傳時代的烙印。

但就其內容的本質而言,與原始社會的其他文化藝術有驚人的相似相通之處,是中國文學的萌芽。正如許多動物的坯胎和植物的萌芽從外表上難以分辨種類一樣,文學的坯胎和萌芽也還沒有獨立成形。

一百餘年前殷墟甲骨卜辭的出土,揭示了中國最早的文字之謎。數以萬計刻有成形漢字的龜甲獸骨片為研究殷商時代的政治、經濟、文化提供了確鑿的文獻資料,其中不乏文學的坯胎萌芽,有些卜辭文學特徵相當明顯。

甲骨卜辭是商王盤庚遷都至殷到商紂王覆亡共273年之間的遺物,甲骨文字已有成熟的系統,說明盤庚遷殷之前已有文字,中國古代的書面文學肇始於殷商時代。

稍晚於甲骨卜辭的文字是鍾鼎銘文。鍾鼎銘文發現很早,西漢就有出土,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敘》中說:「郡國亦往往於山川得鼎彝,其銘即前代之古文」。

宋代記載古器物刻辭的著述中已有不少「三代古器」。殷商時代的鍾鼎銘文字數極少,西周的鍾鼎銘文字數漸多,最長的接近500字,並形成一定的結構模式,形成了名符其實的「文章」。

㈤ 先秦時期的歷史概述(政治經濟文化等等各個方面)

1先秦時代的諸子百家
在商代和西周時代,中國的政治文化已經開始形成,武王伐紂時說「牡雞無晨,牡雞之臣,唯家之索。」 ,伯夷、叔齊事件,都為當時政治文化的體現。然而當時的政治文化發展尚未成熟,各種思想激烈碰撞。各地部落的普遍現實存在和分封制的施行,加之政治軍事兼並的不斷發生,各國尋求治國之法,使得在東周時期各地各國學者們持有大相徑庭的各種思想。交相辯難,百家爭鳴。這是中國政治文化迅速發展並趨於成熟的時代。就中國的實際政治文化發展而言,百家之中對後世影響巨大的主要是儒家、法家、道家三派。
1)儒家思想
孔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提倡仁義孝悌,一方面,他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維護禮制進而維護等級制度,維護君主的地位;另一方面,又說:「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提出了君主的義務和責任;又說「危邦不入,亂邦不居」,「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強調作為民眾的獨立人格。
孔子之後的孟子更將民眾提到了高於君和社稷的地位,孟子曾說過: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一方面,儒家維護等級制度和君權,另一方面,他們主張君臣履行各自的義務和權利,任何一方都不該要求對方無條件的服從和妥協。孔子主張以「仁政」治國,反對過分剝削壓迫,提出了富民、惠民的主張。先秦儒家並不主張禁慾,而是推己及人。「禮」是儒家思想推行的工具。
儒家思想強調維護內部制度和社會的穩定,因此在競爭角逐激烈的春秋戰國時代並不能得以特別的任用。但是人們如果因此就認為儒家在先秦至秦代地位尚低,確是有失公允的。儒家在戰國時代,已經遍布七雄諸國。到了秦朝,秦始皇要坑殺方士、術士時,公子扶蘇就以其中有些人畢竟是儒生為理由,為他們辯護;而秦朝朝堂之上也有儒生為臣。這些都說明秦朝是並不特別排斥儒生的。所謂「坑儒」,其實是坑殺包括一些儒生在內的方士、術士。一旦統一,維護政權統一就成了當務之急,儒家也就順理成章地成為了統治者的思想骨幹之一。歷史的經驗表明,在外部政治環境穩定的前提下,儒家思想對國家制度和社會的穩定作用是顯著的、驚人的。
2)道家的政治文化
老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道家並不像其他學派一樣奔走諸侯之間,尋求任用。因為他們的政治思想本身就是主張無為而治的。老子說:「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道家的自然哲學是其治國之道的理論基礎。「道」即「自然」是永恆常在的、無所為的,天地萬物都因「道」而生成,那麼「道」又是「無不為」的。作為國家統治者,如果能夠謹守「道」而勿失,百姓就可以自生自化,安寧質朴地生活。與老子同為道家代表人物的楊朱認為「損一毫利天下不與也,悉天下奉一人不取也;人人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道家的政治主張是「無為而治」,然而「無為而治」並不是消極怠慢而無所作為。道家學派的思想,對後世一些新朝代建立時順應人民的普遍政策期望,制定百廢待興、休養生息的政策是有很大的影響的。「大軍之後,必有凶年」,道家對戰爭等劇烈的社會動盪,十分反感。他們進而認為,好的政府,是人民安居樂業,而不知管理者之管理的政府。使人們處處能感覺到管理者的痕跡,進而認為高質量的生活是拜管理者所賜的看法道家並不認同。在西漢初年,統治者大都以道家思想作為主要管理思想,我們可以看到道家思想對一個飽經戰亂的國家所能起到巨大積極作用。
3)法家政治文化理論
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有李悝、吳起、商鞅、韓非子等人。他們主張以法治代替禮治,法律統一,不分親疏。但事實上法家這種「法治」與現在的法治大相徑庭。因為在戰國時代,由於各國以貴族世襲,貴族擁有特權,並把持國家政治,這造成了君權旁落和政治腐敗。法家在這種環境下通過提高君權,反對貴族特權而被君主所賞用。在法家理論中,君主同時具有立法和司法權力。而君主制定的法律為民眾遵守的同時,統治者也使用一些手段來對屬下進行考核和考驗,甚至動用一些「術」,目的是使權力顯得高不可攀、神秘莫測,使人畏君,從而戰戰兢兢。這也是後世君權被一再抬高的理論源頭之一。而且統治者雖然是法律的制定者,但並不受到法律的約束。
先秦法家也受到儒家的影響,比如吳起就主張國之安危「在德不在險」。法家和儒家,對後世影響很深。有人說「陽儒暗法」,不是沒有道理的。比如隋文帝雖然尊崇儒教,卻曾經派自己的手下以一些物品為誘餌賄賂官員,然後對這些不知是計的官員予以重罰,這其實是對「術」的一種使用。儒家是維護舊有的君權與貴族制度,法家則是抬高君權,壓抑貴族的權力。
4)先秦其他學派思想
除了儒、道、法三家以外,先秦還有陰陽家、名家等其學派。如陰陽家的代表人物鄒衍提出的五德思想,是後世帝王統治國家的重要理由理論根據。每個朝代,都會宣揚五行中的一「德」,以五德相剋相生之理,確定其統治的合法性。再如名家的代表人物是公孫龍、惠施,名家研究名辯之學,啟迪各派圍繞「名」和「實」的問題反復辯難討論,成為中國政治文化的源流之一。
應該說,先秦諸子百家的思想雖成為後世政治文化發展的基座,但後人並不再像先秦這樣競相創造流派,而是以先秦各流派為基礎,雜糅其他外來思想,或者相互融會貫通,進一步發展;或者借先秦流派的名與理論,闡述自己觀點。
2先秦平民政治與士風的形成
先秦時代,失勢貴族、布衣平民通過游說宣傳自己政治觀點和主張這個辦法來影響政治的例子很多。君主通過採納這些人的意見和政治理論,或提高君權的實力以更好地控制國家,或提高國家的實力以稱霸。而一些貴族也迎合這個潮流,大量收養門客,增強自己的實力,以便更容易地操縱政局,維護自己的利益。
這種參與政治的形態,我們可以稱為「門客政治」。平民百姓大肆議論政治,而一躍成為官僚乃至貴族的門客政治形態,在中國政治文化的歷史上絕無僅有。沒落貴族、平民百姓均用這種方式以圖任用。這種風氣在戰國時代最為盛行。
到了禮崩樂壞的春秋戰國時代,等級制度變得並不森嚴。個人的尊嚴和自由人格得到時人重視,「士風」盛行於人際交往、政治活動之中。士風具體體現在:一、重視個人尊嚴;二、個人尊嚴要靠個人道德來承托和維持;三、個人道德要靠他人的認同來達到。
西方人普遍認為個人尊嚴是神所賦予,而中國人的個人尊嚴,則是通過眾人的認可來取得的。春秋戰國之士人,為了「士」的精神,可以拋棄生命,去做必死之事。「士為知己者死」,「士可殺不可辱」等成為了士人的信條,以「忠」、「信」作為個人准則。士風對中國造成的影響,延續千年而不變。人們相對於對自我人格的認同,更傾向於使他人認同自我。表現在政治文化上,經常會傾向於忽略事件的過程與結果,不惜損失利益和退讓或者進而以過激手段以求得到對方的尊重。士風傳承千年,成為中國政治文化極重要的一部分,在各個時代,它的內涵,也有很大變化,但都不會離開以嚴守個人道德與價值觀的方式,維護個人尊嚴、個人意志。

㈥ 先秦秦漢的知識結構框架

你這樣問知識面太廣,沒法回答你,先秦秦漢那些知識結構框架?是科技?文化?繪畫?監察制度?還是漢字形體演變?思想?經濟?中外文化交流等。沒法回答你的。

㈦ 中國古代史框架

中國古代史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原始社會(170萬年前-公元前2070年)、奴隸社會(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046年)和封建社會。

中國古代史的斷限從170萬年前的元謀人到1840的鴉片戰爭前夕,包括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三種社會形態。

封建社會又可以分為五個階段,戰國到秦漢之際是封建社會的形成確立階段;三國兩晉南北朝是民族大融合時代。

隋唐時期是封建社會的鼎盛階段,遼、宋、夏、金、元,是民族融合進一步加強和封建經濟繼續發展的階段。明、清,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鞏固和封建制度漸趨衰落階段。

(7)歷史先秦時期知識框架擴展閱讀:

如果想做到對中國古代史整個階段有一個宏觀的把握,就必須從某個朝代的的社會歷史概況做起,也就是說對某一個朝代的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科技、民族關系、中外關系等幾個方面有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

比如:要掌握唐朝的社會歷史概況,在政治上,唐朝中央的三省六部制,地方州縣兩級制,同時將全國分為關內、河南、河東等10道。

科舉制度、府兵制、唐律等。在經濟上,均田制以及賦役制度相對於隋朝的變化,經濟政策,農業、手工業、商業發展概況等。

在思想文化科技方面,這一類知識也要重點把握,因為這幾年加大了對思想文化科技的考察。在民族關系方面,要重點掌握唐太宗時期的民族政策。

㈧ 先秦時期的知識點

1、夏商西周時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

2、夏商西周時期的經濟

3、夏商西周時期的文化

復習建議

高考對夏、商、西周時期的考查主要集中在政治制度方面。所以請同學們務必將宗法制、分封制的基本內容熟記於心,考試一般是出具一段文字材料,或者創設一個情景,考查本項內容。

02、知識清單

參考答案:

①分封,②宗法,③家國一體,④井田,⑤集體,⑥甲骨文,⑦青銅,⑧殷歷。

03、考點聚焦

考點一、原始社會概況

(一)政治:禪讓制

(二)經濟:原始農業

起源:距今一萬年左右

作物:南稻和北粟(世界最早)

耕作方法:刀耕火種、石器鋤耕

土地制度:氏族公社所有制

(三)文化:

原始的「圖畫文字」;彩陶畫《鸛魚石斧圖》。

註:原始社會的史實,同學們有一個大致的掌握即可。

【典型例題】

一項考古統計表明,我國新石器時代稻穀遺存120餘處,其中長江流域90餘處,黃河流域12處,另有閩、浙、台數處。炭化粟粒、粟殼遺存40餘處,分布於山東、河北、浙江、新疆等省區。據此可以推斷(    )

①我國已由採集進入種植的時代

②我國的原始農業南北各具特色

③南北之間糧食品種已有交流

④我國北方種植糧食早於南方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②④

解析:本題是道組合式選擇題。從稻穀、粟的遺存地址多可知我國已由採集進入種植的時代。從長江流域發現稻穀遺存,山東河北發現粟殼遺存可知我國原始農業南北各具特色,即南稻北粟。從黃河流域發現水稻遺存,浙江發現粟殼可知南北之間糧食品種已有交流。材料並不能反映我國北方種植糧食早於南方,④予以排除。其實南稻北粟基本處於同時,都距今六七千年。本題正確選項①②③。

㈨ 中國古代史框架,詳細點

中國古代斷代史
夏朝
政治: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
建立者:禹
暴君:桀
都城:陽城,今河南登封
世襲制:啟繼承禹的王位,取代禪讓制,「公天下」變成「家天下」
商朝 又稱殷朝,殷商
政治: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
建立者:湯
暴君:紂
都城:殷,今河南安陽,盤庚遷都到此
文化:商朝是我國青銅文化的燦爛時期。
司母戊鼎是世界現存最大的青銅器
甲骨文:是一種比較成熟的文字。 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從商朝開始。
西周
政治: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
建立者:周武王
暴君:周厲王
都城:鎬,今陝西西安
制度:分封制——目的:西周為了鞏固統治。
內容: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隸,分給親屬、功臣等,封他們為諸侯。義務:諸侯必須服從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納貢品,平時鎮守疆土,戰時帶兵隨天子作戰。 作用:西周通過分封諸侯,開發了邊遠地區,加強了統治,成為一個強盛的國家。
東周
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政治:春秋五霸:春秋時期著名的霸主有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等。
齊桓公是春秋時期第一個霸主。(其旗號是「尊王攘夷」)。
思想文化:
孔子:春秋晚期。 主要貢獻:①創立了儒家學派。政治思想:他提出「仁」的學說,「仁」包含一切美德。他主張「愛人」,要求統治者體察民情,愛惜民力,「為政以德」。他反對苛政和任意刑殺。 ②教育思想:他注意「因材施教」,善於啟發學生思考問題。他教育學生要有老老實實的學習態度,要謙虛好學。他要求學生時常復習學過的知識,以便「溫故而知新」。
《論語》:由孔子的弟子整理的《論語》一書,記載了孔子的言論。
孔子地位:是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他的學說成為封建文化的正統思想,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
孫武:春秋晚期,傑出的軍事家,著有《孫子兵法.》。知彼知己,百戰不殆——孫子。
戰國時期
政治:戰國七雄:七國名稱:齊(史稱田氏代齊)、楚、秦、燕、趙、魏、韓 (史稱三家分晉)。
商鞅變法:時間:公元前356年。(戰國時期) 支持者:秦孝公。
主要內容:①國家承認土地私有,允許自由買賣。
②獎勵耕戰,生產糧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③根據軍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廢除沒有軍功的舊貴族的特權。
④建立縣制,由國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作用或意義:經過商鞅變法,秦國的經濟得到發展,軍隊戰鬥力不斷加強,發展成為戰國後期最富強的封建國家。商鞅變法的目的和效果達到了統一,反映了新興地主階級確立封建統治,發展封建經濟的需求,是符合歷史發展潮流的,是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和動力。
經濟:都江堰:秦國 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築,是聞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
材料:「水旱從人,不知飢饉」,使成都平原有「天府之國」(四川盆地)之稱。
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後人認為李冰的功勞勝過大禹。
指南針:戰國時,我國就製成「司南」,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儀器
思想文化:百家爭鳴
派別 戰國時期代表 代表作 主張或思想
墨家 墨子 《墨子》 主張「兼愛」、「非攻」,希望人們互助互愛,反對以大欺小、以強凌弱的侵略戰爭,支持正義戰爭。
儒家
創始人:孔子 孟子 《孟子》 提出「春秋無義戰」,反對一切戰爭,要求統治者用「仁政」治國,輕徭薄賦。主張不要過分捕撈魚鱉,要按時令進山伐樹,這樣自然資源才能持續利用。
荀子 《荀子》 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主張,認為人能認識自然規律,並要按自然規律辦事。
道家
創始人:老子 莊子 《莊子》 順其自然,「無為而治」
法家 韓非子 《韓非子》 主張改革,反對空談仁義,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後被秦始皇採納)
兵家 孫臏 《孫臏兵法》

秦朝
政治:秦統一:公元前221年 ,秦王嬴政滅六國,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定都:咸陽。
秦朝鞏固統治的措施:
一、政治上:創立了一套封建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制度。
①皇帝制度的創立:皇位世襲、皇權獨攬、皇位獨尊;
②建立了完備中央官制:中央政府設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合稱三公),分管行 政、軍事和監察,最後由皇帝決斷;
③在地方上,推行郡縣制。設36郡。郡縣制的推行,在我國歷史上影響深遠。
二、經濟上:統一貨幣、度量衡。(統一使用半兩重的圓形方孔銅錢。)
三、文化上:統一文字,把小篆作為全國規範文字,後來,又推廣筆畫更為簡單的隸書。
四、思想上:「焚書坑儒」。(民間只許留下有關醫葯、占卜、種植的書,其他都要燒掉。)
五、軍事上:派大將蒙恬大舉反擊匈奴,修築了 「萬里長城」;並且統一、開發了南疆。
作用:秦朝鞏固統治的措施有利於國家的統一,有利於各地區各民族經濟文化的交 流,對多民族國家的形成個
和鞏固起到了積極作用,奠定了中國2000多年的封建格局,以後中國社會格局沒有變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秦長城:起止點:西起臨洮,東到遼東城防。 修築目的:為了抵禦匈奴。由蒙恬負責修建。
陳勝、吳廣起義:公元前209年。 大澤鄉(在今安徽省),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
經濟:統一貨幣、度量衡。(統一使用半兩重的圓形方孔銅錢。)
思想:思想上:「焚書坑儒」。(民間只許留下有關醫葯、占卜、種植的書,其他都要燒掉。)
軍事:滅六國,反擊匈奴,攻越族 築長城,修靈渠
民族:派大將蒙恬大舉反擊匈奴,修築了 「萬里長城」;並且統一、開發了南疆。
文化:統一文字,把小篆作為全國規範文字,後來,又推廣筆畫更為簡單的隸書。秦陵兵馬俑

西漢
政治: 政治上:漢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議,實行「削藩」,加強了中央集權統治(推恩令)。
經濟:漢武帝將地方的鑄幣權和鹽鐵經營權收歸中央,統一鑄造五銖錢。實現了經濟上的大一統
軍事:衛青、霍去病破匈奴:公元前119年,經過漠北戰役的沉重打擊,匈奴無力再與西漢對抗,給了匈奴沉重打擊,從而解除了北方邊疆的危患,實現了軍事上的大一統。
思想:接受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民族:張騫通西域:第一次時間:公元前138年;第二次時間:公元前119年。 意義:漢朝和西域的交往從此日趨頻繁,加強了漢朝與西域各族的經濟文化交往,密切了漢與西域的聯系。
昭君出塞:公元前1世紀中期(西漢元帝時)。作用(地位):呼韓邪單於和王昭君,為漢匈的友好相處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貢獻。
材料:邊城晏閉,牛馬布野,三世亡(無)犬吠之警,黎庶無干戈之役。
漢與匈奴合為一家,世世毋得相詐相攻。
對外:絲綢之路:從長安通過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區,運往西亞,再轉運到歐洲。
作用:絲綢之路是溝通中西交通的陸上要道,促進了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不僅是貿易之路,也是和平、友誼、文明之路。
文化:大力推行儒學教育,在長安舉辦太學(太學是我國古代的最高學府)
發明造紙術:西漢早期, 用麻做的紙。 甘肅天水漢墓出土的麻紙,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紙。
佛教的傳入 :西漢末年佛教經絲綢之路傳入我國中原地區的。
司馬遷和《史記》:司馬遷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史學家,生活在漢武帝時代,代表作是《史記》。 內容:《史記》記述了從黃帝到漢武帝時期的史事,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
東漢
文化:蔡倫改進造紙術:東漢時期,蔡倫改進了造紙術,後人把這種紙叫做「蔡侯紙」。 意義:
造紙術的發明是我國人民對世界文化的巨大貢獻。
《九章算術》:成書時間:東漢時期。 內容:這部書總結了春秋戰國以來的數學成就。其中某些內容在當時具有世界先進水平。
華佗:漢代著名醫學家華佗製成全身麻醉葯劑「麻沸散」,這是世界醫學史上的創舉。他還編了一套醫學體操「五禽戲」。擅長外科手術。
張仲景和《傷寒雜病論》:東漢末年,張仲景寫成了《傷寒雜病論》,書中全面闡述了中醫的理論和治病原則。後人尊稱他為「醫聖」。
道教的興起:道教是我國土生土長的宗教,東漢時期,道教在民間興起。
三國時期
政治:赤壁之戰:208年 曹操和孫劉聯軍。 結果:曹操大敗。意義: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局面。
2、三國鼎立的形成:
三國 建立時間 建立者 國號 都城
魏 220年 曹丕(稱帝) 魏 洛陽
蜀 221年 劉備(稱帝) 漢(史稱蜀) 成都
吳 222年 孫權(稱王) 吳 建業(今南京)
經濟:江南的開發:開發時期:主要在六朝時期。(東吳、東晉、宋、齊、梁、陳)
東晉
政治:317年,司馬睿建立,定都建康。
經濟:江南的開發
文化:王羲之 代表作:《蘭亭序》,有「天下第一行書」的美譽。 王羲之被後人稱為「書聖」 顧愷之 代表作:《女史箴圖》《洛神賦圖》。
南朝
政治:宋、齊、梁、陳
經濟:江南的開發
文化:祖沖之和圓周率:祖沖之是我國古代南朝時期著名的數學家和天文學家。
主要成就: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圓周率的數值,計算到小數點以後的第7位數,這項成果領先世界近一千年。
北朝
政治: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北魏孝文帝遷都(從平城遷到洛陽)以後,進一步實行改革,主要的措施包括:
①說漢語:在朝廷中必須使用漢語,禁用鮮卑語。
②穿漢服:官員與家屬必須穿戴漢族服飾。
③改漢姓:將鮮卑族的姓氏改為漢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為姓元。
④與漢通婚:鼓勵鮮卑貴族與漢族貴族聯姻。
⑤用漢制:採用漢族的管制、律令。
⑥學漢禮:學習漢族的禮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國,提倡尊老、養老的風氣等。
作用:這些措施促進了民族融合,加速了北方少數民族的封建化進程。
民族:出現民族大融合
文化:賈思勰和《齊民要術》:賈思勰是北朝農學家。 代表作:《齊民要術》——是我國現存的第一部完整的農業科學著作,在世界農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酈道元和《水經注》:酈道元是北魏時期傑出的地理學家。 代表作:《水經注》——是一部綜合性的地理學專著。
雲岡石窟和龍門石窟:為了宣傳佛教。 雲岡石窟——位於今山西大同,龍門石窟——位於今河南洛陽。 地位:石窟里宏偉精巧的雕像,吸收了外來文化,繼承了秦漢以來造型藝術的傳統風格,同時吸收了佛教藝術的優點。

隋朝
政治:大運河:目的:為了加強南北交通,鞏固隋王朝對全國的統治。時間:605年。人物:隋煬帝。 三個重要地點:以洛陽為中心,北達涿郡(今北京),南至餘杭(今杭州)。地位:是古代世界最長的運河。作用:它的開通,大大促進了我國南北經濟的交流。
材料一:古人贊頌大運河的歷史功效說:北通涿郡之漁商,南運江都之轉輸,其為利也博哉!
材料二:「天下轉漕,仰此一渠」
科舉制創立:隋文帝開始用分科考試的方法來選拔官員。隋煬帝時正式設立進士科(考核參選者對時政的看法,按考試成績選拔人才)。我國科舉制正式誕生。
文化:隋朝工匠李春設計並主持建造了趙州橋,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橋。
唐朝
政治:
1、貞觀之治:唐太宗李世民在貞觀期間,政治比較清明,經濟發展較快,社會經濟出現繁榮景象,國力逐步加強,民族和諧,對外友好,使多民族國家得到進一步鞏固。歷史上稱唐太宗的統治為「貞觀之治」。
名句:「舟所以比人君,誰所以比黎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君主好比是船,百姓好比是水;水能夠承載船行走,也能夠把船掀翻。)——唐太宗
2、武則天:是我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當政期間,繼續實行唐太宗發展農業生產、選拔賢才的政策,使唐朝社會經濟進一步發展,國力不斷增強。人們稱她的統治「政啟開元,治宏貞觀」。
3、開元盛世:唐玄宗前期的年號。唐玄宗統治前期,政治清明,經濟空前繁榮,倉庫充實,人口明顯增加,唐朝進入全盛時期,歷史上稱為「開元盛世。」
材料: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九州道路無豺狼,遠行不勞吉日出。——杜甫《憶昔》
4、科舉制的完善:唐太宗重視人才的培養和選拔,大大擴充了國學的規模。武則天時開始進行殿試,並開武舉。唐玄宗時,詩賦成為進士科主要的考試內容。
經濟:見上面藍字部分
民族:唐太宗民族政策:以較為開明的民族政策,被各少數民族尊奉為 「天可汗」。
材料: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鄭獨愛之如一。(意思是過去的統治者重視中原的漢族,請示邊疆的少數民族,我與他們不同,我對各族一視同仁。)——唐太宗
文成公主入藏:7世紀前期(唐太宗時)吐蕃傑出的贊普松贊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入吐蕃,意義:文成公主入藏,密切了唐蕃經濟文化交流,增進了漢藏之間的友好關系。
對外:
1.遣唐使:貞觀年間日本派遣唐使到中國。唐朝文化對日本的影響:遣唐使回國後,以唐朝的制度為模式,進行政治改革(即日本的大化改新)。日本人受唐朝文化影響很大,他們參照漢字創制了日本文字,在社會生活上至今還保留著唐朝人的某些風尚。
材料:大唐國者,法式備定,珍國也,場需達。(意思是唐朝是文明發達,值得珍視的國家)——《日本書紀》
2.鑒真:唐玄宗時,高僧鑒真(第六次)東渡日本成功,傳播了唐朝的文化。
3.玄奘:唐太宗時期,玄奘到天竺(今印度)學習佛法,取佛經。並以親身見聞寫成《大唐西域記》(是研究中亞、印度半島以及新疆地區歷史和佛學的重要典籍)。
文化:唐朝的《金剛經》,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標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李白,被稱為「詩仙」,代表作《早發白帝城》《蜀道難》等;
杜甫被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
白居易;代表作《秦中吟》《新樂府》等
顏真卿的書法人稱「顏體」,代表作《顏氏家廟碑》
柳公權的書法人稱「柳體」,代表作《玄密塔碑》。人把柳書和顏書並稱為「顏筋柳骨」。
閻立本,代表作《歷代帝王像》,《步輦圖》;吳道子畫技高超,人稱「畫聖」。
莫高窟坐落在今天甘肅西部的敦煌,是世界最大的藝術寶庫之一。
唐末,火葯開始用於軍事上。
北宋
政治:960年後周大將趙匡胤在陳橋驛發動兵變,建立北宋,以開封為都城,趙匡胤就是宋太祖。
民族:與遼、西夏並存。與遼有站,澶淵之戰,和是〈〈澶淵之盟〉〉。與西夏議和
文化:活字印刷術:北宋時,畢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優點:經濟、省時,大大促進了文化的傳播。)歐洲出現活字印刷比我國晚約四百年。活字印刷發明作用:使文化傳播的程度范圍加大,大大促進了文化的傳播。
指南針:北宋時,製成了指南針,並開始用於航海;
材料:宋朝人記載指南針在航海中的作用:舟師識地理,夜則觀星,晝則觀日,陰晦則觀指南針。
火葯:宋元時期,火葯武器廣泛用於戰爭。13、14世紀,火葯和火葯武器傳入阿拉伯和歐洲,為歐洲近代的資產階級戰勝封建階級提供了條件。
司馬光:古代著名的史學家。他編寫的《資治通鑒》,是一部編年體的通史巨著。敘述了從戰國到五代的歷史。
蘇軾:北宋文學家、詞人,是豪放派的代表。代表作:《念奴嬌 赤壁懷古》、《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
材料: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蘇東坡
《清明上河圖》:北宋大畫家張擇端的畫。描繪了北宋東京卞河沿岸的風光和繁華景象。
社會生活:瓦子:是宋代東京城內的娛樂兼營商業的場所。瓦子中圈出許多專供演出的圈子,稱為「勾欄」。
宋代節日: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等。但宋代稱春節為元旦。春節活動有祭祀祖先、迎神供佛、掛年歷、貼「桃符」、放鞭炮等。
材料: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王安石 《元日》
南宋
政治:1127年趙構建立南宋,都城臨安。
經濟:從唐朝中後期開始的經濟中心的南移,到南宋最後完成。
民族:與西夏(黨項族)、金(女真族)並存,與金有戰有和。
對外:對外貿易頻繁,國家主要稅收源於此
文化:南宋時,指南針廣泛用於航海,還由阿拉伯人傳入歐洲,為後來歐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動,創造了條件。
李清照:兩宋之交的詞人,是婉約派的代表。
材料: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李清照
辛棄疾:南宋的詞人,把豪放的風格發揚光大。
材料: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辛棄疾
元朝
政治:成吉思汗:鐵木真統一蒙古,1206年,被尊稱為成吉思汗,蒙古國建立。
材料:沒有逃避地方,只有沖鋒打仗。沒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殺伐。——蒙古史書記載的12世紀情況。
忽必烈:於1271年定國號為元,都城為大都(今北京),忽必烈就是元世祖。
行省制度。西藏正式成為元中央管轄下的一個行政區。,加強對台灣的管理。
民族:元朝民族融合:表現:邊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量遷入中原和江南,同漢族等雜居相處。原先進入黃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經過長期共同生活,已同漢族沒有什麼差別。唐朝以來,不少定居中國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同漢、蒙、畏兀兒等族,長期雜居相處,互通婚姻,逐漸融合,形成回族。影響:元朝境內大規模的人口流動,促進了各族經濟、文化的發展與融合。
材料:元末反映蒙、漢人民的融恰關系:胡人有婦解漢音,漢女亦解調胡琴。
對外:元的對外貿易繁榮
馬可•波羅來華,〈〈馬可•波羅行紀〉〉。描寫了元朝大都的繁榮。
文化:火葯:宋元時期,火葯武器廣泛用於戰爭。13、14世紀,火葯和火葯武器傳入阿拉伯和歐洲,為歐洲近代的資產階級戰勝封建階級提供了條件。
古典小說:
①《三國演義》:成書於元末明初,作者羅貫中,是我國最早的一部長篇歷史小說。
②《水滸傳》:成書於元末明初,作者施耐庵,是我國第一部以農民起義為題材的長篇小說。
明朝
政治:明朝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
1.明太祖即位後,改革行政機構,加強君主權力。
(1)在地方上,廢除行中書省,設立直屬中央的三司。
(2)在中央,廢除丞相,撤消中書省,由六部分理朝政。(吏戶禮兵刑工六部)
(3)建立侍衛親軍錦衣衛,成為特務機構。
(4)採用「八股取士」選拔官吏。
2.明成祖加強君主權力
(1)1421年遷都北京,加強中央對北方的控制。
(2)進一步強化君權,繼續實行削藩政策。
(3)增設特務機構東廠。
廠衛特務機構的設置,是明朝君主專制高度強化的一種表現。
材料:八股之害等於焚書,而敗壞人材有甚於咸陽之郊┉┉——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顧炎武
對外:.鄭和七下西洋:明朝宦官鄭和從1405年到1433年,前後七下西洋,最遠到達紅海沿岸和非洲東海岸。鄭和的遠航意義:促進了中國和亞非各國的經濟交流,加強了我國和亞非各國的友好關系。鄭和的遠航是主動的、和平的外交,朝貢貿易,與新航路的開辟有本質區別。
材料:觀夫海洋,洪濤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雲帆高張,晝夜星馳,涉彼狂瀾,若履通衢┉┉——鄭和描述船隊遠航的情景
戚繼光抗倭:明朝中期,明政府派戚繼光到浙東沿海抗倭。民族英雄
材料:封侯非我意,但源海波平。——戚繼光
遙知夷島浮天際,未敢忘危付年華。——戚繼光
葡萄牙於1553年攫取在澳門的居住權。直到1999年12於20日回歸。
荷蘭於1624年侵佔台灣。1662年鄭成功收回
文化:北京城:明成祖朱棣時期,修建了北京城,城中心是紫京城(今故宮,是皇帝居住的地方),是我國也是世界建築之林的瑰寶。
明長城東起鴨綠江,西至嘉峪關。
古典科技巨著:
①《本草綱目》:明朝醫葯學家李時珍編著,是一部具有總結性的葯物學巨著,被譯成多國文字,成為世界醫葯學的重要文獻。
②《天工開物》:明朝末年的科學家宋應星所著,被外國學者稱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網路全書」。
材料:天覆地載,物數號萬,而事亦因之,曲成而不遺,豈人力也哉。(意思是:天地之間物以萬計,人類要做的事情因此也就很多,適應自然界的變化生產出種類齊全的物品,這並不單是靠人工的力量,也有自然力的作用在內。——《天工開物》
③《農政全書》:明末科學家徐光啟的代表作,是一部農業網路全書,這是我國農學史上最早傳播西方近代科學知識的書籍。
古典小說:
①《三國演義》:成書於元末明初,作者羅貫中,是我國最早的一部長篇歷史小說。
②《水滸傳》:成書於元末明初,作者施耐庵,是我國第一部以農民起義為題材的長篇小說。
③《西遊記》:成書於明朝中期,作者吳承恩,是一部浪漫主義氣息的長篇神話小說
清朝
政治:軍機處:清朝雍正帝設立。軍機處的設立,標志著我國封建君主集權的進一步強化,達到頂峰。
材料:軍機大臣『只供傳述繕撰,而不能稍有贊畫與其間。』——清代史學家趙翼
文字獄:清朝統治者為了加強君主專制,還從思想領域嚴密控制知識分子,大興文字獄。特別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
材料:明月有情還顧我,清風無意不留人。
一把心腸論濁清。——清朝大臣胡中藻
清朝疆域:清朝前期,我國的疆域西跨蔥嶺,西北達巴爾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亞,東北至黑龍江以北的外興安嶺和庫頁島,東臨太平洋,東南到台灣及其附屬島嶼釣魚島、赤尾嶼等,南至南海諸島,成為亞洲最大的國家。
經濟:實行「重本抑末」(重農抑商)政策
民族:冊封達賴、班禪:順治賜予西藏的達賴五世「達賴喇嘛」的稱號。康熙帝又賜予另一位西藏佛教首領「班禪額爾德尼」的封號。此後,歷世達賴和班禪,都必須經過中央政府冊封。
設置駐藏大臣:1727年(雍正時),清朝開始設置駐藏大臣,明確規定駐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與達賴、班禪共同管理西藏事務。大大加強了中央政府對西藏的管理。
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亂,乾隆帝
伊犁將軍:乾隆帝設置伊犁將軍,管轄包括巴爾喀什湖在內的整個新疆地區。加強對西北地區的管轄。
清朝設立台灣府:1684年,清朝設置,隸屬福建省。台灣府的設置意義:加強了台灣同祖國內地的聯系,鞏固了祖國的東南海防。
對外:鄭成功收復台灣:1662年初,鄭成功從荷蘭殖民者的手中(38年)收復台灣,台灣從新回到祖國的懷抱。鄭成功是我國歷史上的民族英雄。
雅克薩之戰和《尼布楚條約》:在兩次雅克薩之戰中,康熙皇帝擊敗沙俄侵略者。1689年,雙方平等協商簽定《尼布楚條約》。從法律上肯定了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都是中國的領土。
閉關鎖國」政策:
含義:嚴格限制對外貿易。
實施原因:①清朝統治者堅持「重本抑末」的傳統觀念,實行重農抑商政策。
②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穩定,統治者認為天朝物產豐富,無所不有,無需同外國進行經濟交流。
③當時西方的殖民者正向東方擴張勢力,清朝統治者擔心國家的領土主權受到外國侵犯。又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國人交往,會危及自己的統治。
影響:積極作用:對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動,起到一定的自衛作用。消極作用:清朝閉關鎖國,與世隔絕,,既看不到世界形勢的變化,也未能適時地向西方學習先進的科學知識和生產技術,使中國在世界上落伍了拉大中國與世界的差距。(閉關鎖國政策是自然經濟的封閉性、保守性決定,也是其實施的根本原因。
材料: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貨物以通有無。——清乾隆帝致英國國王喬治三世信函中的幾句話。
文化:④《紅樓夢》:成書於清朝,作者曹雪芹,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藝術性,是我國古典小說的高峰。在世界文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材料:開談不說《紅樓夢》,讀盡詩書也枉然。——19世紀初年的流行語。
如果不夠詳細,還有。。。

閱讀全文

與歷史先秦時期知識框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