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蘭大歷史文化學院近代史研究生導師有誰
張克非,趙維璽,劉繼華,聶紅萍
㈡ 閻崇年的人物經歷
1934年4月24日,閻崇年出生在山東蓬萊的解宋營一戶漁民家庭,閻崇年在這個半漁半農的村子一直生活到15歲。
談起童年,他還有很清楚的印象。那時他隨著家裡務農,也隨著漁民出海,體會過烈日炎炎的辛苦,也見過波濤洶涌的危險場面。這些經歷,對他後來的人生道路影響很大。也正是在村裡,閻崇年開始上學讀書,也初次接觸到了中國的傳統文化,尤其是滿學。
閻崇年自1955年從北京市第六中學高中畢業後,考入北京師范大學歷史系,師從著名回族歷史學家白壽彝教授。「老師主張歷史不要光是在書齋里研究,要把歷史還給群眾,要用歷史知識對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他主張既要對歷史進行學術研究,又要注重對歷史知識的普及工作。」
閻崇年對歷史的研究十分痴迷,為此還曾遭受過磨難。他曾在一所學校工作,有人說他走「白專」道路,是「右傾」,於是在1963年到1965年期間,他被下放到地處居庸關的北京南口農場,進行思想改造。逆境中閻崇年仍然不忘偷看歷史書籍。一次他被找去談話。領導問:「你為什麼到農場?」他說:「改造思想。」「改造思想你為什麼看線裝書(歷史書)?」他說:「我學清史啊。」這位領導較為開明,沒再批評他,只是讓他注意群眾影響,並安排他值夜班的工作,使他能有更多的時間讀書。回想那段往事,閻崇年幽默地說:「改造成紅專就好了,可一直沒改造好,才寫出《努爾哈赤傳》、《正說清朝十二帝》、《袁崇煥傳》等幾十部著作來。」
書看得越多,閻崇年處事就越加地沉穩。「文革」期間,他既不參加「保皇派」、也不參加「造反派」,稱自己是「逍遙派」。「文革」10年他沒挨過斗,也沒被抄過家,比較幸運,正好抓緊時間看書。他說:「若加上下放3年,讀書就讀了10多年。所以『文革』這10年,從某種意義說我是『得益者』。」 回報民眾 從2004年3月走上《百家講壇》,閻崇年已經漸漸成為一個公眾人物。有人評價其大器晚成,到了70歲才盛名在外。但閻崇年卻認為,成功是一個過程,沒有終點。
「其實我到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之前,同行都知道我。世界上從事清史和滿學研究的同行,也都知道我。但是走向廣大的觀眾,不同的階層,不同的群體,我卻還是第一次。」閻崇年指出,一個專家學者,首先必須要同行認可才行,其次,才要廣大群眾的認可。「一個人得到兩個認可是很難的。純學者的話,有同行認可就可以了。能夠走向廣大群眾,再得到他們的認可,當然就更好了。」
在求學路上屢獲助學金幫助的閻崇年,更是把回報民眾作為學者的職責之一。「一個學者有多種責任,第一種責任叫做學術責任。主要是與同行交流,推動學術交流。但學者還應有別的責任,就是把所學的知識,來自人民的,還要還給人民。我學習和研究清史有50年了,我想把我學的東西盡可能地回報給社會,回報給民眾。我覺得,這也是一個學者應該有的責任。 正說風尚 2004年,閻崇年初登CCTV-10頻道「百家講壇」,主講《清十二帝疑案》系列,共37講。閻崇年自此成為「百家講壇」走出低谷的轉折點,並開創了正說歷史的風尚。當時,閻崇年出版過一本《努爾哈赤傳》,因此被認為是講《清十二帝疑案》第一講清太祖努爾哈赤的最佳人選。欄目製片人聶叢叢拿著聘書到閻崇年家,閻崇年很是猶豫,只答應試一試。結果試講效果非常好。錄完以後,聶叢叢和編導請閻崇年吃飯,並提出請他負責講完全部《清十二帝疑案》。閻崇年不敢答應,只同意再講一集皇太極。講完皇太極後,《清十二帝疑案》的收視率開始節節高升,「百家講壇」的綜合排名保持在科教頻道的第二位。閻崇年也慢慢有了信心,於是又講了康熙、雍正、乾隆,就這樣延續下去,一直講到了宣統。《清十二帝疑案》講完了,閻崇年又開始講《清十二帝疑案總說》、《清十二帝疑案答疑》,創下了當時科教頻道的最高收視率0.57。
閻崇年在講稿基礎上出版了《正說清朝十二帝》一書,熱銷數十萬冊,好評如潮。閻崇年曾說:這本書的讀者面比較寬,上到院士,下至8歲的小學生都可以讀。具體說來,這本書在四個方面有所嘗試,即「正說」、「細說」、「通說」、「新說」。 「正說」——與「戲說」歷史不同,這本書強調「正說」。「正說」是按照歷史原貌,向廣大受眾公正地、真實地講述歷史。上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的影視和文學作品,對中國古代歷史,特別是清朝歷史和清朝皇帝情有獨鍾,並且逐漸「戲說」成風。這既引發了人們對清史的關注,又對它的真實性疑惑不解。人們普遍期待「正說」清史,這本書賣得好正是「久旱逢甘雨」的結果。其實,人們對「正說」與「戲說」都需要,既不能要求史家去「戲說」,也不必苛求影視家去「正說」。對受眾來說,看「戲說」時應該知道這是「戲」,看的是熱鬧,不可當真;看「正說」時,應該知道這是「史」,了解的是「真實」,不能只圖熱鬧。老百姓的文化素養提高了,就能辨別。 「細說」——歷史是有血有肉、豐富多彩的。過去的歷史書比較粗,教科書和史學著作通常是概括地梳理歷史發展脈絡,闡述重大歷史事件,評述重要歷史人物。比如光緒皇帝的死,就一個「崩」字。但這些小事件往往是觀眾、讀者關注的重點、熱點和疑點。閻崇年就把有關光緒帝死因的五種說法詳細列出,從以前的檔案、文獻、口碑、論著的觀點與資料出發,分析綜合,加以解說。既有鮮明的觀點、豐富的史料,又有細致的講說、深入的分析,並講述自己的見解。這樣,歷史就變得有血有肉,讀起來就有味兒了。 「通說」——閻崇年認為,對一個朝代的興盛衰亡,橫著看不出來,只有縱著看才可以。清朝全史、清朝列帝其貫通的內在聯系,其興衰、成敗、治亂、福禍之鏡鑒,需要系統地進行解說。比如,清朝十二帝各有其歷史貢獻,也各有其政弊。那麼,清朝的興、盛、衰、亡,有些什麼經驗與教訓呢?清太祖努爾哈赤既播下了「康乾盛世」的種子,也埋下了「光宣衰世」的基因。顯然八旗制度是其「種子」與「基因」的一個樞軸。八旗制度是清朝根本性的社會制度。八旗盛則清興,八旗衰則清亡。 「新說」——對清朝的好多事件,閻崇年做了「新說」。比如鴉片戰爭,以前中學教科書突出「落後就要挨打」,閻崇年講「落後可能挨打」,認為鴉片戰爭失敗的責任主要由道光帝承擔。當時英軍入侵,後方在大西洋那邊,如果號召「勤王」,道光皇帝是有可能打敗敵軍的。弱勝強,少勝多的例子,歷史上是很多的。道光皇帝的祖先,當年進行的薩爾滸之戰、松錦之戰,八旗軍都是以弱勝強、以少勝多的。 講壇傳奇 2006年9月,閻崇年再登「百家講壇」,主講《明亡清興六十年》系列,共46講,並出版同名圖書。
2008年3月,閻崇年三登「百家講壇」,主講《康熙大帝》系列,共23講,並出版同名著作。早在上世紀60年代初,當閻崇年研究清史時,就是從研究康熙入手的。1964年,他寫出論文《評康熙帝》,但過了多年才獲發表。爾後,他研究重點轉到清入關前,但對康熙朝歷史的關注從未懈怠。「四十多年來我一直沒有放棄對康熙朝歷史的學習與關注,時時事事處處,始終縈繞於心。」也因此,在百家講壇完成《康熙大帝》系列講座,當他對康熙朝歷史做一次系統的梳理後,他認為這也實現了自己多年的夙願。 在《康熙大帝》一書中,閻崇年從國際、平民、電視、公正和人文等五大視角,對康熙的成長經歷、豐功偉績、日常生活、遺憾缺失等一一進行闡述,視野開闊,情節跌宕,分析精當,給讀者呈現出一位性格鮮明、大智大勇、文韜武略的千年一帝的豐滿形象。 閻崇年說,希望這本書成為勵志讀物,他認為,勵志的對象可以說是遍及各種讀者類型。對於小讀者而言,康熙的自強不息值得推崇,他小時候就失去父母,還患過天花,但他克服困難,一步步實現自己的宏願。對於中年讀者來說,應該從書中了解康熙如何為了國家進行不屈不撓的奮斗。而作為特定讀者群的公務員從中會汲取營養,那就是了解康熙如何治國。而說到康熙個人修養、自身學習時,閻崇年很推崇一句話:「聖人、賢人和凡人、俗人有什麼區別,就兩個字——志、學。」 故宮熱潮 2012年,閻崇年第四次登上「百家講壇」,主講《大故宮》系列,共64講。同時出版《大故宮1》、《大故宮2》、《大故宮3》三部著作,在全國掀起關注、學習和研究故宮的熱潮。閻崇年擔任中國紫禁城學會副會長等職務,其歷史研究課題多與故宮相關。在多次實地考察北京明清故宮、沈陽故宮、台北故宮博物院等地後,閻崇年首次提出「大故宮」概念,旋即引發了創作靈感――在大中華文化背景下,從故宮入手,尋求解讀歷史的突破口。在這一靈感的激發下,閻崇年決定打開故宮外延,首次將頤和園、圓明園、避暑山莊、沈陽故宮、南京故宮、台北故宮博物院等,納入故宮姻系,並以此為脈絡,透徹解析綿延千百年的封建皇家族系、機制構架、社會人文、文化淵源,以及建築、文物、民風等,做一個「故宮大網路」式的宏大項目。
閻崇年說,他以往的講壇類節目,主要沿歷史人物的生命軌跡,以時間為順序,逐漸演繹推進;這次主講《大故宮》,則是以建築空間為順序,作為講述的主線索。每一講,都先設定一個空間的概念,再讓這個空間里的時間、人物、事件、建築、文物等「落地生根」。
在閻崇年看來,要講清楚「大故宮」,必須「先看世界,再看中國」。為此,閻崇年廣泛聯系了國外史學家、漢學家,並與兩岸故宮博物院「掌門人」,以及建築、歷史、文物等領域的諸多專家溝通,力求為「大故宮」獲得立足於東西方比較文化根基之上的多視角、多元化解讀。閻崇年說,僅僅是資料搜集、聯系專家等准備工作,就花費了他整整一年的時間。
㈢ 誰能給我幾個關於歷史教的資料~
三國滅亡的原因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再加上黃巾起義的沉重打擊,東漢政權名存實亡。各方諸侯也在鎮壓黃巾起義的過程中勢力不斷強大,形成割據紛爭的局面。當時諸侯當中,以曹操和袁紹勢力最大。
曹操採用袁紹謀士許攸的建議,打敗了袁紹,統一了北方,又「挾天子令諸侯」,為後來魏國的強大奠定了基礎。但魏之滅亡也是源於曹操的: ① 曹操不能以民為貴。孟子說過「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而曹操不僅認為君貴民輕,而且認為「己貴民輕」,這從他的「寧叫我負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負我」這句話中就可以看出來。② 曹操忌賢妒能,重武輕文。他十分愛慕像關羽、趙雲這樣的武將,但卻殺許攸、斬楊修,使魏國無出謀劃策之人,以致在蜀軍進犯時,不得不起用像司馬懿、司馬昭這樣的野心家。司馬氏父子在滅蜀的過程中勢力不斷壯大,最終滅掉了魏國。
在曹操統一北方的過程中,北方諸侯之一的劉備倉皇逃竄。劉備三顧茅廬,請來了卧龍先生——諸葛亮相助,此人用博望之火、白河之水擋住了曹軍,又游說東吳聯兵抗曹,使曹操大軍敗於赤壁。從此以後,曹操退回北方,劉備直取西川,孫權雄踞東吳。諸葛亮不僅為蜀政權做出了傑出貢獻,而且也促進了三國鼎立之勢的形成。
蜀之盛成於諸葛亮,毀於諸葛亮。昭烈帝劉備死後,蜀後主劉禪無能。按照劉備的遺囑,諸葛亮是完全可以自立為帝的,然而他不僅沒有這樣做,還未能及時而有效地規勸劉禪。街亭之戰又因用人不當而丟失了重要糧道——街亭。最後又將自己平生打仗的經驗傳於姜維,姜維雖有匡扶漢室之志,領兵作戰之能,但終因蜀主劉禪無能,不能重用他而被魏軍所滅。
孫策踞於江東,孫策死後,孫權即位。赤壁一戰,又使曹操滅亡東吳的美夢化為泡影,因此,孫權對東吳政權的穩固立下了汗馬功勞。但孫權同時也是東吳滅亡的源頭: ① 赤壁大戰後,孫權不顧眼下抗曹大計,強奪荊州,殺死關羽,致使劉備惱羞成怒,興兵伐吳,吳蜀聯盟破裂,造成兩國元氣大傷,給魏國一個可乘之機;② 吳國與魏國聯盟伐蜀,伐蜀未成,反倒使東吳處於到底是聯魏伐蜀,還是聯蜀伐魏的進退兩難的境地。
綜上所述,我們就不難看出魏、蜀、吳三國滅亡的原因了,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 為國家的興盛而立下了汗馬功勞的同時也是國家衰落的源頭。為此我們可以說:「魏、蜀、吳三國的興亡是曹操、諸葛亮、孫權所決定的!」
㈣ 中國歷史上真實存在的四大武術名家分別有誰
我們都知道,我們中國的功夫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在近代或者是在古代,都有很多響當當的武術家的名號。其中有一些人的名號是被杜撰出來的,但是也有些武術家是真實存在的,非常厲害的。那麼我就來說一下歷史上存在的,我認為是位非常厲害的武術名家。
㈤ 高中歷史著名人物
1、春秋時期齊國管仲改革
①內容:改革內政,發展生產,改革軍制
②結果:使齊國強盛,齊桓公確立霸業。
2、公元前356年,秦國商鞅變法
評價:
①以法律形式廢除了井田制,確認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廢除了奴隸主貴族的世襲特權,促進了封建經濟的發展,加強了新興地主階級的中央集權制度
②秦國逐漸強大,為後來秦統一六國奠定了基礎
③商鞅實行的嚴刑酷法和文化高壓政策,對後來秦朝產生消極影響
④商鞅主張的法家思想,成為秦國占統治地位的政治思想
3、北魏孝文帝改革(略)、後周周世宗改革(略)、慶歷新政(略)
4、王安石變法(1069年,宋神宗時)
①內容與作用:
A、理財措施
a、青苗法→使農民免受高利貸盤剝,又能增加政府的收入
b、募役法→減輕了農民的差役負擔,保證了生產時間
c、農田水利法→各地興修了許多水利工程,不少荒地辟為良田
d、方田均稅法→增加了封建國家的田賦收入
e、市易法→有利於穩定物價和商品交流,國家收入增加
B、軍事措施
a、保甲法→加強對人民的控制,抵禦遼和西夏進攻主,減少了軍費開支
b、將兵法→加強了軍隊訓練,充實了邊防力量
C、教育措施
a、改革科舉制度,廢除明經諸科,進士科專考經義和時務策;設明法科,考律令、斷案等
b、整頓太學,重新編纂教科書,內容為儒家經典;考試成績優秀者,可直接做官
②成效
政府的財政收入大為增加,各地興修了許多水利工程,不少荒地辟為良田,軍事實力有所增強,在一定程度上扭轉了積貧積弱的局面
③失敗原因
a、用人不當,出現了一些危害百姓的現象
b、新法在一定程度上觸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他們的強烈反對
c、宋神宗後期的動搖和去世,改革失去了重要的支持力量
④評價
a、變法是在北宋中期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銳的情況下進行的地主階級改革運動,在客觀上有利於社會的進步和發展,但不可能使北宋從根本上擺脫封建統治危機
b、王安石能針對統治積弊大膽改革,這種面對封建統治危機勇於改革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王安石是我國古代傑出的政治家、改革家
5、張居正改革:實行一條鞭法(1581年)
①目的:為了緩和階級矛盾,增加政府收入,挽救統治危機
②內容:,
a、將原來的田賦、徭役、雜稅並為一條,徵收銀兩
b、把從前按戶、丁徵收的役銀,分攤在田畝上,按人丁和田畝的多寡來分擔
③意義:是我國賦稅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納銀代役的規定,相對減輕了農民的負擔,農民對國家的人身依附關系鬆弛;賦役征銀的辦法,適應了商品經濟發展的需要,有利於農業商品化和資本主義萌芽的增長
附:
1、我國古代改革或變法的分類
①富國強兵的改革:管仲改革、王安石變法
②社會制度的根本變革:李悝變法、吳起變法、商鞅變法
③封建王朝內部調整統治政策的改革:慶歷新政、王安石變法、張居正改革
④少數民族學習先進漢族文化的變革:北魏孝文帝改革
2、決定改革成敗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①是否順應歷史發展潮流,是否遵循社會發展規律
②改革派與反對派力量強弱對比
③最高統治者的態度
④改革的策略方針與用人是否得當
⑤是否觸犯人民的利益
3、古代改革對我們的啟示
①改革是歷史發展的要求與產物
②革除社會弊病是國家強盛的重要手段,改革是推動歷史發展的主要動力之一
③是否順應歷史發展潮流是改革成敗的重要因素
④改革不會一帆風順,必將遭到舊勢力,既得利益者的反對,充滿著尖銳的斗爭
這些高中歷史都講過的 。
望採納 謝謝!
㈥ 聶榮臻有哪些歷史功績
聶榮臻(1899-1992)
中國軍事家,政治家。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建人和領導人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1899年12月29日生於四川江津。1919年底赴法國勤工儉學, 1922年8月參加旅歐中國少年共產黨(後改稱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旅歐支部),次年春轉入中國共產黨。1924年10月到蘇聯學習。1925年8月回國後,歷任黃埔軍校政治部秘書兼政治教官,中共廣東區委軍委成員、軍委特派員,中共湖北省委軍委書記。後在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參與向北伐軍派遣中共黨員等工作。
1927年7月中旬任中共前敵軍委書記,參加南昌起義後任起義軍第十一軍黨代表。同年12月,參與領導廣州起義。1928年任中共廣東省委軍委書記, 1930年初任中共順直省委組織部部長,同年5月後在中共中央特科和中央軍委工作,先後在香港、天津、上海等地堅持秘密斗爭。1931年12月進入中央蘇區,先後任中國工農紅軍總政治部副主任、第一軍團政治委員,曾當選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同年4月,作為紅軍東路軍政治委員參與指揮漳州戰役。 1932年冬以後,與軍團長林彪率部參加了第四、第五次反「圍剿」。1935年,在遵義會議上支持毛澤東的主張。過金沙江後,任中央紅軍先遣隊政治委員。曾率部參加直羅鎮和東征、西征戰役。1936年11月,參與指揮山城堡戰役。
抗日戰爭爆發後,任八路軍第115師副師長、政治委員,參與指揮平型關戰斗,取得全國抗戰開始後的第一個大勝利。1937年11月,任晉察冀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在晉察冀3省邊界地區創建了敵後第一個抗日根據地。1939年冬指揮雁宿崖、黃土嶺戰斗,擊斃被日軍稱為名將之花的阿部規秀中將旅團長。 1940年8月,在百團大戰中,組織指揮部隊在正太、津浦、平漢、北寧等鐵路線進行破擊戰。1943年秋回延安參加整風運動。1945年部署晉察冀軍區部隊對日反攻作戰。
解放戰爭時期,任華北軍區司令員、中共中央華北局第二書記、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委員會副總參謀長、平津衛戍區司令、北平(今北京)市市長等職。先後參與指揮正太、清風店、石家莊、平津等戰役。
1950年初任人民解放軍代總參謀長,協助中央軍委領導人部署人民解放軍繼續解放西南地區和東南沿海島嶼,肅清國民黨殘余武裝和土匪。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參與組織中國人民志願軍出國的部署、訓練、運輸、供應、輪換等工作。曾參與組建各軍兵種領導機構和一批軍事院校,並組織制定軍事條令、條例等。1954年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和一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1956年11月任國務院副總理。1958年兼任國務院科學技術委員會主任。1959年兼任國防部國防科學技術委員會主任,領導科技攻關,組織全國大協作,僅用5年時間就研製成功多種導彈和原子彈,不久又研製成功氫彈。
文化大革命期間,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進行了斗爭。1983~1988年任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1988年7月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
1992年5月14日22時43分因心力衰竭,搶救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3歲。著有《聶榮臻回憶錄》。是第一、二、三屆國防委員會副主席,第四、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中共第七~十二屆中央委員,第八屆中央政治局委員,第九、十屆中央委員,第十一、十二屆中央政治局委員。
搶佔九峰山
長征,是人類史上的偉大創舉。但當時它卻是紅軍在毫無辦法的情況下,謀取生存的大規模戰略轉移。最初的目標是跨過湘江,與湘鄂西的二、六軍團會師,去開展新局面。行動倉促,也出於保密,為什麼轉移,向哪裡轉移,怎麼轉移,沒有向廣大指戰員進行動員。10月10日,中共中央和中革軍委從瑞金出發,率領紅軍及後方機關共8.6萬多人踏上了漫長的征途。
一軍團10月17日以後陸續離開瑞金以西地區,跨過了於都河。出發前,軍委撥給兩個補訓團,軍團總兵力達1.98萬人。
夕陽西斜,聶榮臻緩步走出軍團指揮部。即便是在這樣一個前所未有的行動面前,他也不慌不忙,來到於都河畔。部隊一隊隊從橋上走過,攀上對面饅頭形的山包,多少人在頻頻回首。他走上橋。河水嘩嘩地從橋下淌過,蜿蜒遠去。他感到,於都河裡流淌著蘇區鄉親們的乳汁,撫育和壯大了紅軍。於都河,蘇區的河,連結著蘇區鄉親們的心,也連結著聶榮臻對蘇區人民的無限眷戀之情。他開始爬山,又不斷回首,終於到了山頂。再往前,還是蘇區的土地,但看不到瑞金了。他在山頂上佇立良久,懷著激動的心,眺望那熟悉的景物。於都河在如血的夕照中變成一條金線,村莊披上灰色的霧靄。村頭,河邊,鄉親們目送著子弟兵遠去。
聶榮臻想起進蘇區時的情景。那心情與眼下的心情形成多麼強烈的對照!單騎,明月,靜謐的村莊,留在他的記憶里。當時他是那樣興奮,急不可待,一鼓作氣從閩西跑到瑞金。他想起率領著一軍團忽東忽西忽南忽北,轉戰於縱橫數十個縣的廣大地區,多少次跨過於都河,兩年又10個月的峰嶸歲月,這一切都將變成往事了。很快這里將變成另一個世界,這里的群眾將會遭到什麼劫難,他感到憂慮和痛心!
他策馬向前。嗒嗒的馬蹄聲,把落日的殘照,群山環抱的小平原,還有小平原對面一座山頭上的古塔全都留在背後了。
雖然大家心情沉重,但紅軍的行軍隊伍是整齊的,一個個全背著江西的斗笠。可如果搞一個高空投影,那就不難發現,總體隊形是多麼笨重。它彷彿是一乘「轎子」,紅一軍團從左翼伸出,後面跟著紅九軍團,紅三軍團從右翼伸出,後面跟著紅八軍團,4個軍團從四面護衛著中央和軍委縱隊。紅五軍團作全軍的後衛。中央縱隊是整個隊伍的中樞神經,顯得那樣累贅,連印紙幣的笨重機器都帶上了,行動難免過於遲緩。林、聶曾議論過,這樣笨重的行軍縱隊,於軍事行動十分不利,為此感到憂慮。
10月21日,林、聶派一師襲佔新田,二師六團襲占金雞,又於次日佔領版石圩,突破了敵人的堡壘線,粵軍一師退守安西,紅一軍團乘勝追擊,與在右翼行動的三軍團同時追至安西城下,順利地從南康、大庚嶺邊緣地區突破了第一道封鎖線。這一道封鎖線的勝利突破,與過去和粵軍簽訂的秘密協議有關。粵軍將領陳濟棠執行了秘密協議①[《周恩來年譜》,中央文獻出版社、人民出版社聯合出版,1989年3月第1版,第265頁。],沒有作認真的堵截。
紅軍突過第一道封鎖線,便是陌生的「白」區了。
國民黨軍在湖南桂東、汝城至廣東城口設了第二道封鎖線。林、聶命令二師六團以長途奔襲,一舉奪得廣東省仁化縣城口。在右翼行動的三軍團則包圍監視了汝城。這樣,紅軍便在城口到汝城之間突破了第二道封鎖線。
突破第三道封鎖線就不那麼容易了。
這時,蔣介石已窺知紅軍的去向,命令在江西、福建的嫡系部隊尾追,命令粵軍、湘軍從南北兩翼向紅軍壓迫。
紅一軍團是先頭部隊。在執行任務中,聶榮臻堅決執行命令,率部佔領制高點九峰山。
紅一軍團受領的任務是,派出一支部隊控制粵漢鐵路東10多公里的制高點九峰山,防備粵軍佔領樂昌後向紅軍發動襲擊,以掩護中央縱隊在九峰山至五指峰之間通過。林彪則不想佔領九峰山,企圖一下子沖過樂昌。理由是,敵人還沒有到達樂昌。如樂昌得手,自然可以防止粵敵從那裡對中央縱隊進攻。對於林彪只顧本部隊不顧中央和其他部隊安全的僥幸心理,聶榮臻堅決反對。他對林彪說:「那可不行!我也估計敵人可能還沒有到達樂昌。可是我們離樂昌還有段路程。我們的兩只腳怎麼能和敵人的車輪比呢?就算敵人現在還沒有到樂昌,也有可能和敵人在樂昌碰上了,因為敵人是乘車。同時,我們也不能只管自己跑過樂昌就算完。如果我們不佔領九峰山,敵人把後面的部隊截斷了怎麼辦?」聶榮臻堅持按中革軍委的命令行事。
一軍團參謀長左權建議派二師師長陳光帶一個連到樂昌去偵察一下。聶榮臻說:「偵察也可以,不偵察也可以,你去偵察時,敵人可能還沒有到,等你偵察回來,敵人可能就到了。擔任如此重大的掩護任務,我們可不能幹這些沒有把握的事。我同意派人去偵察,但部隊繼續前進,一定遵照軍委的命令行事,一定要派部隊控制九峰山。」部隊按既定路線前進了。聶榮臻忠實地履行了一個政治委員的職責。
二師師長偵察回來報告:樂昌大道上已經看到了敵人。
11月6日下午3時,軍團部到了麻坑圩,林彪利用敵人的電話線親自偵察敵情,在電話上他假裝敵人的口氣,和樂昌附近的賴田民團團長通了一次話。敵人的民團團長當然想不到和他通話的是紅軍,還問林彪紅軍到了何處,說前天粵軍鄧龍光部3個團到了樂昌,1個閉今天開往九峰山去了。林彪放下電話,趕緊命令二師四團,不惜一切代價搶佔九峰山。四團深夜奔襲,一鼓作氣搶佔九峰山,時天降暴雨,道路泥濘,行動困難。他們在九峰山激戰一天,完成了掩護中央縱隊和紅九軍團的任務。
除了派四團佔領九峰山,林、聶還派出得力部隊攻擊九峰山西側的茶嶺,監視九峰圩的敵人,保證了左翼的安全。
山路崎嶇,大雨滂沱,飢餓寒冷,軍情緊迫,整個行軍十分艱苦。
聶榮臻有馬,但像許多部隊領導人一樣,把馬讓給病員騎,他經常徒步行軍。
部隊在山路上擁擠不堪,速度緩慢,而國民黨的尾追部隊迫近,湘軍和粵軍從南北夾擊過來。
紅一師完成了搶占白石渡的任務。
在右翼行動的紅三軍團先後佔領湖南省郴州的宜章、良田。
11月14日,主力紅軍在宜章、良田之間通過了第三道封鎖線,轉入廣西,向湘江挺進。一軍團因執行掩護任務,成了後衛,於15日通過了第三道封鎖線。
㈦ 「乜」「聶」是同一個姓么起源在哪裡
不是同一個姓。
乜 NIE
一、尋根溯祖 1、以地為氏。春秋時衛國大夫食采於乜城,以地為姓。 2、出自蒙古族後代。明代蒙古族瓦刺部首領叫作也先,他於明正統十五年時攻打明朝,失敗後與朱明王朝和好,他的後人有的進入中原,定居於山東境內。明時有人曾把"也先"誤寫作"乜先",也先的子孫與漢人融合,改姓為乜姓,故《山左詩集》載:"山東之乜,系也先後所在。" 二、遷徙分布 三、郡望堂號 【堂號】"太師堂":乜先為蒙古瓦刺部的太師。 【郡望】《郡望百家姓》上記載:乜氏望出晉昌郡。《姓氏考略》上記載:望出晉昌、趙郡。 晉昌郡:西晉至北周時的晉昌郡在今甘肅省安西縣東南;又一處晉昌郡(南朝齊)在今陝西省石泉縣一帶。 趙 郡:漢高帝四年(公元前203年)將原來秦代的邯鄲郡改為趙國,治所在邯鄲(今河北省中部)。東漢建安年間(公元196--219年)改為趙郡。相當於今河北省中部趙縣、邯鄲一帶地區。 四、歷史名人 明代有名士乜仁義。民國有乜子彬。
乜姓,回族姓氏之一。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區。
聶姓來源有四:
1、聶,衛邑(今山東茌平縣西,一說河南清豐縣北),春秋時衛大夫食采於此,因氏。又,《廣韻》、《韻譜》、《姓解》、《姓氏急就篇》等均作楚大夫食采於聶,必誤。楚有攝叔,而無聶叔。
2、宋時猶太人入中國,其後裔在元、明時均採用漢姓,其中有聶氏。
3、清滿洲人姓,世居遼陽。
4、土家族姓。
二 遷徙分布 :
關於聶姓之確切發源地,由於眾說紛紜,今無從考證,但聶姓發祥於今豫魯一帶應無疑義。見諸史冊的第一位聶姓人是戰國時的聶政,為韓國軹(今河南濟源西南)人,其後西漢有雁門馬邑(今山西朔州)人聶壹(一作聶翁壹),東漢有穎川襄城(今河南襄城)人聶季寶,另有蜀郡(今四川成都)太守後為廷尉的聶尚。表明在東漢之前,聶姓基本以北方為其繁衍發展的中心地帶。魏晉南北朝時期,聶姓在今山西的夏縣一帶發展迅速,並呈現族大人眾,枝繁葉茂之勢,於是產生了聶姓歷史上的第一大郡望--河東郡。另外,由於此際社會動盪,聶姓已有播遷江南者,其中落籍於新安江流域的聶姓,經繁衍發展,逐漸形成了聶姓新安郡望。此際見諸史冊之人物有三國吳人聶友,乃豫章(今江西南昌)人,南朝梁有聶松,可見此際聶姓已南遷於今江蘇、浙江、江西、安徽一帶。隋唐之際,聶姓在上述兩大郡望依舊繁衍興盛,並以兩地為中心,向周邊地區播遷。兩宋之際,見諸史冊之聶姓以南方人居多,而且今福建、湖南、湖北等地均有,尤其是南宋偏安臨安之後更甚。南宋末期,由於北方已由夷族統治多年,相對南方較為穩定,聶姓繁衍出現新特點,即北方發展平穩,南方避亂播遷。元末,由於軍閥紛爭,瘟疫流行,使中原、華東、中南各地餓殍遍野,赤地千里。朱明王朝一統天下後,為恢復當地經濟,強行從戰火波及不到的山西進行移民。於是,山西聶姓作為明朝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於河南、河北、山東、江蘇、安徽等地。明中葉以後,沿海之聶姓有遷台者。明末張獻忠屠川造成今四川、重慶人口銳減,後湖廣填四川時,有兩湖之聶姓入川。清代以後,聶姓分布更廣。如今,聶姓在全國分布較廣,尤以湖北多此姓,約佔全國漢族聶姓人口的百分之十五。
三、 郡望堂號
【郡望】:
1、河東郡,治所在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
2、新安郡,晉改新都郡為新安郡,治所在始新(今浙江淳安西);
3、清河郡:清河之名始於漢代。漢高帝四年(公元前203年)置清河郡(治在清陽縣,即今河北省清河縣地),因境內有清河流經而得名。
【堂號】:
1 、憫農堂:唐代進士聶夷中,很同情農民,寫有《憫農詩》(二月賣新絲,五月舂新谷。醫得眼前瘡,挖卻心頭肉。)。膾炙人口。
2 、垂裕堂:湖南衡陽縣金蘭鎮雙厚聶族的堂號,人口5萬。
3、 光裕堂:江西豐城、湖南衡山後山、常寧松柏答家洞等聶族堂號。
4、 崇德堂:江西樟樹、湖南衡山前山的荊林聶族堂號。
5 、三禮堂:湖北監利聶族的堂號,人口7萬。
6、賜書堂:
7、環溪堂:
8、河東堂:荊林聶族、升山聶族等堂號。
9、崇本堂:江西泰和縣塘州鎮桃源聶族堂號。
10 、現居青海省民和縣松樹鄉一帶有一小部分聶氏家族。
11、理學堂:湖南省武岡市稠樹塘鎮楊柳村聶族堂號。
四、宗族特徵
1、聶姓家族優異無比,人才濟濟。不但節義之士滿載於他們的家譜之中,而且出了不少的名臣良吏和飽學之士,留給千秋萬世的子孫以無盡的光輝。
2、現當代聶姓多將領。除音樂家聶耳外,共和國共有四位聶姓將帥。大名鼎鼎的聶帥榮臻,還有中將兩位,他們是湖北禮山人聶鳳智,安徽阜南人聶鶴亭,巧合的是,此三人均卒於一九九二年。另有少將聶濟峰河北晉州人。
㈧ 歷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劍客
豫讓,春秋戰國間晉國人。為晉卿智瑤家臣。晉出公二十二年(公元前453年)趙、韓、魏共滅智氏。豫讓用漆塗身,吞炭使啞,暗伏橋下,謀刺趙襄子未遂,後為趙襄子所捕。臨死時,求得趙襄子衣服,拔劍擊斬其衣,以示為主復仇,然後伏劍自殺。見《史記·刺客列傳》。
豫讓最初是給范氏,然後又給中行氏做家臣,都是默默無聞。直到他做了智伯的家臣以後,才受到重用,而且主臣之間關系很密切,智伯對他很尊重。正在他境遇好轉的時候,智伯向趙襄子進攻時,趙襄子和韓、魏合謀將智伯滅掉了,消滅智伯以後,三家分割了他的國土(就是智伯在晉國里的領地)。趙襄子最恨智伯,就把他的頭蓋骨漆成飲具。趙襄子就是趙無恤,公元前475年,執晉國國政二十年的趙簡子按照自然規律死掉了,其子趙無恤嗣立。
豫讓逃到山裡,思念智伯的好處,怨恨趙襄子把智伯的頭顱做成漆器,盛了酒漿,發誓要為智伯報仇,行刺趙襄子。
於是,他更名改姓,偽裝成受過刑的人,進入趙襄子宮中修整廁所。他懷揣匕首,伺機行刺趙襄子。趙襄子到廁所去,心一悸動,拘問修整廁所的人,才知道是豫讓,衣服裡面還藏著利刀,被趙襄子逮捕。被審問時,他直言不諱地說:「欲為智伯報仇!」侍衛要殺掉他。襄子說:「他是義士,我謹慎小心地迴避就是了。況且智伯死後沒有繼承人,而他的家臣想替他報仇,這是天下的賢士啊。」最後還是把他放走了。
過了不久,豫讓為便於行事,順利實現報仇的意圖,不惜把漆塗在身上,使皮膚爛得像癩瘡,吞下炭火使自己的聲音變成嘶啞,他喬裝打扮使自己的相貌不可辨認,沿街討飯。就連他的妻子也不認識他了。路上遇見他的朋友,辨認出來,說:「你不是豫讓嗎?」回答說:「是我。」朋友流著眼淚說:「憑著您的才能,委身侍奉趙襄子,襄子一定會親近寵愛您。親近寵愛您,您再干您所想乾的事,難道不是很容易嗎!」豫讓說:「託身侍奉人家以後,又要殺掉他,這是懷著異心侍奉他的君主啊。我知道選擇這樣的做法是非常困難的,可是我之所以選擇這樣的做法,就是要使天下後世的那些懷著異心侍奉國君的臣子感到慚愧。」他認為那樣做有悖君臣大義。
豫讓摸准了趙襄子要出來的時間和路線。在趙襄子要外出的一天,提前埋伏於一座橋(即豫讓橋,據傳有兩處,其一在河北邢台市區內;其二在晉祠北一里處.因鄰赤橋村,村以橋得名,豫讓橋又被稱為赤橋)下。趙襄子過橋的時候,馬突然受驚,猜到是有人行刺,很可能又是豫讓。手下人去打探,果然不差。趙襄子責問豫讓:「您不是曾經侍奉過范氏、中行氏嗎?智伯把他們都消滅了,而您不替他們報仇,反而託身為智伯的家臣。智伯已經死了,您為什麼單單如此急切地為他報仇呢?」豫讓說:「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眾人遇我,我故眾人報之。至於智伯,國士遇我,我故國士報之。(意思是:我侍奉范氏、中行氏,他們都把我當作一般人看待,所以我像一般人那樣報答他們。至於智伯,他把我當作國士看待,所以我就像國士那樣報答他。)」趙襄子很受感動,但又覺得不能再把豫讓放掉,就下令讓兵士把他圍住。豫讓知道生還無望,無法完成刺殺趙襄子的誓願了,就請求趙襄子把衣服脫下一件,讓他象徵性地刺殺。趙襄子滿足了他這個要求,派人拿著自己的衣裳給豫讓,豫讓拔出寶劍多次跳起來擊刺它,仰天大呼曰:「吾可以下報智伯矣!」遂伏劍自殺。
豫讓的事跡傳開,趙國的志士仁人無不為他的精神所感動,為他而悲泣。
豫讓行刺趙襄子,捨死忘生,備嘗艱辛,雖未成功,卻用生命報答了智伯的知遇之恩。他為知己獻身的精神令人感佩。他為智伯報仇,是因為智伯重視他,尊重他,給了他尊嚴,所以,他要捨命為智伯復仇,用生命捍衛智伯的尊嚴。他是一個未能成功的刺客,但這個失敗的過程卻成就了他的人格。
此後四十多年,軹邑有聶政的事跡。
江淹《別賦》有言:「乃有劍客慚恩,少年報士,韓國趙廁,吳宮燕市,割慈忍愛,離邦去里,瀝泣共訣,抆血相視。」趙廁即指豫讓之事。
姓名:專諸
生卒:(?-前515 )
亦稱:轉設諸
籍貫:春秋時吳國堂邑(今南京市六合區)
吳公子光(即吳王闔閭)欲殺王僚自立,伍子胥把他推薦給公子光。公元前515年,公子光乘吳內部空虛,與專諸密謀,以宴請吳王僚為名,藏匕首於魚腹之中進獻,當場刺殺吳王僚,專諸也被吳王僚的侍衛殺死。公子光自立為王,是為吳王闔閭,乃以專諸之子為卿。
專諸,堂邑人。傳說今無錫鴻聲鄉鴻山西走馬港人,屠戶出身。長得目深口大,虎背熊腰,英武有力,對母親非常孝順,是當地有名的孝子、義士。
[編輯本段]歷史記載
據《吳越春秋》記載,伍子胥從楚國流亡到吳國途中,見「專諸方與人斗,將就敵,其怒有萬人之氣,甚不可當」。伍子胥知道專諸是一位敢於赴難的勇士,就與之結交。當時,吳王僚違背了兄位弟嗣、弟終長侄繼位的祖規,貿然接替父位。吳王僚的堂兄公子光本應繼位,因而心中下服,暗中伺機奪位。伍子胥便將專諸推薦給公子光。公子光厚待專諸。九年後,吳軍主力遠出,公子光見時機已到,便請專諸出馬行刺吳王僚,並表示會照顧好專諸所牽掛的「老母弱子」。
專諸者,吳堂邑人也。伍子胥之亡楚而如吳也,知專諸之能。伍子胥既見吳王僚,說以伐楚之利。吳公子光曰:「彼伍員父兄皆死於楚而員言伐楚,欲自為報私讎也,非能為吳。」吳王乃止。伍子胥知公子光之欲殺吳王僚,乃曰:「彼光將有內志,未可說以外事。」乃進專諸於公子光。
光之父曰吳王諸樊。諸樊弟三人:次曰餘祭,次曰夷眛,次曰季子札。諸樊知季子札賢而不立太子,以次傳三弟,欲卒致國於季子札。諸樊既死,傳餘祭。餘祭死,傳夷眛。夷眛死,當傳季子札;季子札逃不肯立,吳人乃立夷眛之子僚為王。公子光曰:「使以兄弟次邪,季子當立;必以子乎,則光真適嗣,當立。」故嘗陰養謀臣以求立。
光既得專諸,善客待之。九年而楚平王死。春,吳王僚欲因楚喪,使其二弟公子蓋餘、屬庸將兵圍楚之灊;使延陵季子於晉,以觀諸侯之變。楚發兵絕吳將蓋餘、屬庸路,吳兵不得還。於是公子光謂專諸曰:「此時不可失,不求何獲!且光真王嗣,當立,季子雖來,不吾廢也。」專諸曰:「王僚可殺也。母老子弱,而兩弟將兵伐楚,楚絕其後。方今吳外困於楚,而內空無骨鯁之臣,是無如我何。」公子光頓首曰:「光之身,子之身也。」
四月丙子,光伏甲士於窟室中,而具酒請王僚。王僚使兵陳自宮至光之家,門戶階陛左右,皆王僚之親戚也。夾立侍,皆持長鈹。酒既酣,公子光詳為足疾,入窟室中,使專諸置匕首魚炙之腹中而進之。既至王前,專諸擘魚,因以匕首刺王僚,王僚立死。左右亦殺專諸,王人擾亂。公子光出其伏甲以攻王僚之徒,盡滅之,遂自立為王,是為闔閭。闔閭乃封專諸之子以為上卿。
要離(yāo lí),生得身材瘦小,僅五尺余,腰圍一束,形容醜陋,有萬人之勇,是當地有名的擊劍能手。足智多謀,以捕魚為業,家住無錫鴻山山北。今無錫鴻山東有要潭河,西南角有要家墩,是要離捕魚、曬網的地方。
話說吳王闔閭登上王位後,王僚的兒子慶忌逃往衛國。慶忌此人甚是了得,有萬夫莫當之勇,在吳國號稱第一勇士;現在衛國招兵買馬,伺機為父報仇。闔閭獲悉此事後茶飯不思,日夜尋思除去這個心頭大患,於是覓得一壯士。此人名喚要離。
經過策謀,要離決定採用苦肉計。某日要離在王宮與闔閭斗劍時,故意先用竹劍刺傷闔閭的手腕,再取真劍斬斷自己的右臂,投奔衛國找慶忌去了。要離走後,闔閭還依計殺掉了他的妻子。慶忌探得事實,便對要離深信不疑,視為心腹,委他訓練士兵,同謀舉事。三月之後,慶忌出征吳國,與要離同坐一條戰艦。要離乘慶忌在船頭暢飲之機,迎著月光獨臂猛刺慶忌,透入心窩,穿出背外。慶忌詫異之極倒提要離,沉溺水中三次,然後將要離放在膝上,笑著說:「天下竟有如此勇士敢於刺我!」此時左右衛兵舉刀欲殺要離,慶忌搖著手說:「此乃天下勇士,怎麼可以一日殺死兩個天下勇士呢!還是放他回國,成全他吧!」
要離回國後,闔閭金殿慶封要離。要離辭謝不受,說:「我殺慶忌,不為做官,而是為了吳國的安寧,讓百姓能安居樂業。」說完自刎於金殿。吳王闔閭根據要離生前的遺願,便令伍子胥將要離葬在鴻山東嶺南麓楊梅塢專諸墓旁。
要離墓現在在江蘇省無錫市新區鴻山鎮鴻山上,與專諸墓,東漢梁鴻墓成品字型排列
聶政(?-前397)
戰國時俠客,魏國軹(今濟源東南)人,以任俠著稱,為戰國時期四大刺客之一。
政年青俠義, 因除害殺人偕母及姊荌避禍齊地(今山東境), 以屠為業。韓大夫嚴仲子因與韓相俠累(名傀)廷爭結仇,潛逃濮陽,聞政俠名,獻巨金為其母慶壽, 與政結為好友, 求其為已報仇。聶政待母亡故守孝三年後, 憶及嚴仲子知遇之恩,獨自一人仗劍入朝都陽翟(今禹州), 以白虹貫日之勢, 刺殺俠累於階上,繼而格殺俠累侍衛數十人。因怕連累與自己面貌相似的姊姊聶荌, 遂持劍自破其面,挖眼、剖腹。其姊在韓市尋到弟屍,伏屍痛哭,後撞死在聶政屍前。其事跡見《史記·刺客列傳》。郭沫若曾據此寫歷史劇《棠棣之花》,歌頌聶政的俠義精神。在河南禹州市市區西北有紀念他的聶政台。
《聶政姐弟同俠》
刺客在中國的出現很早了,其實最早的中國游俠基本上也可以算作是刺客,二者同是尚武精神的產物,又都出現並活躍於尚武的年代,有著共同的生存根基,在道德規范和精神氣質方面,他們是極為相似的。
但是,游俠和刺客還是有不同的,主要的區別在於:游俠主要是以行俠仗義、助弱扶貧為主,殺人不一定有什麼針對性或者目的;而刺客則是懷有某種特定的目的才去殺人的。刺客基本上都是以自己的性命為代價去博取他人性命的人,因此,史評家吳見思在《史記論文·刺客列傳》中稱刺客為「天壤間第一種激烈人」。
春秋時期應該算是中國歷史上刺客最為活躍的時期,在歷史上留下累累俠名的刺客多數都出現在這一時期。那時的刺客,基本上與俠具有相同的氣質或者同樣的道德取向。基本上都是以見義勇為反抗強暴或者知恩圖報(這一點在刺客身上最為明顯)。一般來說,游俠和刺客都有博取功名的心態,但是他們之所以甘願付出生命去行刺,主要還是出於一種知己相報的心理,所謂「士為知己者死」。就這一點來說,游俠和刺客都是相同的,都有同樣的俠義理想。
春秋末期,韓國大夫嚴仲子因為受到韓哀侯的寵信而受到了韓相俠累的嫉恨。嚴仲子懼為俠累所害,逃離韓國,開始游歷各地,欲尋俠士為自己報離鄉之恨,刺殺俠累。後聞聽魏國軹地人聶政因殺人避仇,攜母及姐隱跡於齊國,其人仁孝俠義,武功高超,當可結識。嚴仲子遂赴齊,尋至聶政所居,數次登門拜訪,並備酒饌親向聶母致禮,並贈黃金百鎰(音益,古代重量單位,1鎰為24兩,一說20兩)與聶母為禮。聶政堅辭不受,但已心許嚴仲子為知己,所不能從,蓋因老母在堂,不能以身許友。
時過多日,聶母辭世。嚴仲子親執子禮助聶政葬母,聶政感激在心。此後,聶政服母喪三年,並嫁其姐,獨剩孤身始赴濮陽嚴仲子處,詢問嚴仲子仇家的名字,並謝絕嚴仲子欲為其遣人相助的要求,孤身赴韓。
韓向俠累府宅護衛森嚴。方時俠累正高坐府堂,執戟甲士侍立兩旁。聶政仗劍直入韓府,諸多甲士反應不及,正自呆若木偶時,聶政長劍已刺入俠累胸膛,俠累頃刻命喪。頓時府中大亂,甲士們醒悟過來,齊上圍攻聶政。聶政仗長劍擊殺數十人後,難逃重圍,遂倒轉劍柄,以劍尖劃破面頰,剜出雙眼,剖肚出腸。
聶政死後,韓侯暴其屍於市,懸賞購求能辨認其人的。聶政姐聶荌聞聽消息,即刻與人言:此必聶政,昔韓相仇人嚴仲子國士相交,政必報其知遇。我當往認之。遂動身赴韓,至市,果認出屍乃聶政。聶荌伏屍痛哭,失聲道:此軹地深井裡人聶政啊!
道有往來人,好心勸止道:此乃刺韓相之兇手,韓侯懸賞千金欲求其姓名,你不躲避,怎麼還敢來辨認呀?聶荌回答:我知。然聶政之所以蒙受屈辱隱跡於市販之中,蓋因老母在堂,我尚未嫁。嚴仲子識政於屠販之中,屈身結交,此深厚知遇之恩怎可不報!士為知己者死,聶政不過是因為我還活著,才毀壞自己的軀體,以免被人辨認出來牽連與我。但我又怎能害怕被牽連而任政的英名埋沒呢!
話甫完,聶荌長呼三聲「天」,即因悲哀過度、心力交瘁,死在聶政的屍體旁。
後有人感其姐弟俠義,收其屍厚殮之。
聶政的事跡在史記和琴操都有記載,但是行刺的原因和過程卻不相同。
根據東漢蔡邕琴操記載戰國的時候,聶政的父親擔任了為韓哀侯鑄劍的任務。可是,他超過了工期卻沒有完成,韓王就下令殺害了他。當時,聶政還沒有出生。聶政長大成人後,他的母親告訴了他父親是怎麼死的。從此,聶政發誓為父報仇,刺殺韓王。
聶政習武學劍,以泥瓦匠身份混入韓王王宮。遺憾的是,首次行刺未成。於是聶政逃進泰山,與仙人習琴。怕被人認出,就改變容貌。漆身為厲,吞炭變其音,還拔掉(或者說擊落)所有牙齒。後來,苦練十年彈得一手好琴,辭師回韓國。
聶政重回韓國,彈琴時觀者成行,馬牛止聽。聶政名聲大起來之後,韓王下旨召聶政進宮彈琴。為避開禁衛搜查,藏利刃於琴內,神態自若步入宮內。面對自己的殺父仇人,聶政使出渾身解數撫琴弄音。仙樂般的琴聲,讓韓王和他周圍的衛士們聽得如醉如痴,都放鬆了警惕。聶政見此時機,抽出琴內短劍,猛地一撲,韓王猝不及防,當場被刺死。聶政因自皮面決眼,自屠出腸,遂以死,無人能辨刺客是誰。
聶政死後,懸屍街市,並且為了他的名字重金懸賞,以滅其家族。聶政的姐姐聶荌聽說有人把韓國的宰相刺死,卻不知道兇手到底是誰,所有人都不知道他的姓名,街上擺著他的屍體,懸賞千金,叫人們辨認,於是她到韓國都城,死者果然是聶政。於是她抱起屍體失聲痛哭:「他就是聶政啊!聶政所以承受羞辱不惜混在屠豬販肉的人中間,是因為老母親健在,我還沒有出嫁。老母享盡天年去世後,我已嫁人,嚴仲子從窮困低賤的處境中把我弟弟挑選出來結交他,恩情深厚,我弟弟還能怎麼辦呢!士為知己者死,就是因為我還活在世上,所以才自毀其容,使人不能辨認,以免牽連別人,我怎麼能害怕殺身之禍,永遠埋沒我弟弟的名聲呢?」。聶荌高喊三聲「天哪」,終因過度哀傷而死在聶政身旁。
後世傳有《聶政刺韓王曲》,就是《廣陵散》,被琴家廣為彈奏,據說彈得最好的是嵇康,用以表示對聶政的敬仰。
荊軻(?~公元前227年),中國戰國時期著名刺客,戰國末期衛國人也稱慶卿、荊卿、慶軻,秦時涿縣人,是春秋時期齊國大夫慶封的後代。受燕太子丹之託入刺秦王,因種種原因,行刺失敗被殺。
荊軻,喜好讀書擊劍,為人慷慨俠義。後游歷到燕國,被稱為「荊卿」(或荊叔),隨之由燕國智勇深沉的「節俠」田光推薦給太子丹,拜為上卿。秦國滅趙後,兵鋒直指燕國南界,太子丹震懼,與田光密謀,決定派荊軻入秦行刺秦王。荊軻獻計太子丹,擬以秦國叛將樊於期之頭及燕督亢(今河北涿縣、易縣、固安一帶,是一塊肥沃的土地)地圖進獻秦王,相機行刺。太子丹不忍殺樊於期,荊軻只好私見樊於期,告以實情,樊於期為成全荊軻而自刎。公元前227年,荊軻帶燕督亢地圖和樊於期首級,前往秦國刺殺秦王。臨行前,許多人在易水邊為荊軻送行,場面十分悲壯。「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這是荊軻在告別時所吟唱的詩句。荊軻來到秦國後,秦王在咸陽宮隆重召見了他。荊軻在獻燕督亢地圖時,圖窮匕首見,刺秦王不中,被殺。
㈨ 近代歷史人物小故事
1、聶士成的故事
聶士成,字功亭,1836-1900,安徽合肥北鄉(今崗集鄉聶祠堂)人。幼年父死家境貧寒,與母親相宜為命。聶士成自小好行俠仗義,曾有一夏姓商販被匪徒追殺,聶母設法將其藏匿,倖免於難。聶歸家後熱情相待,結為好友。不久,夏棄商從軍,入湘軍袁甲三部當兵。
咸豐九年(1859年)升任哨官駐臨淮關,寫信邀聶一同從軍,從此,聶士成投身軍旅,開始了四十年戎馬生涯。
光緒十年(1884年)夏,中法戰爭爆發,法軍侵佔基隆,督辦台灣軍務大臣劉銘傳求援,聶士成主動請戰赴台,擊退敵兵。
光緒十九年,中國邊疆危機日益嚴重,他請准赴東北三省察看邊境,測繪山川□塞,歷時八個月,行程2.3萬里,寫成《東游紀程》,呈送清政府,為鞏固國防獻策。
光緒二十年五月,中日兩國政府正式宣戰,他率部繞過漢城,取道平壤,撤回國內,扼守遼東摩天嶺。利用山高路險,設疑疲敵,雪夜奇襲連山關,繼擊分水嶺,陣斃日中佐富剛三造,殺敵甚眾,以戰功晉直隸提督。甲午戰後,清政府創立武衛軍,改其所統30營為武衛前軍,駐扎蘆台。
聶士成二十六年,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在山東、直隸(約今河北)迅速發展,他力主鎮壓。旋八國聯軍入侵,清廷令其率部保衛天津,他身先士卒,與侵略軍浴血奮戰。六月十三,侵略軍自租界出犯,他率部抗擊,在津郊八里台與敵展開激戰,多處負傷,仍堅持指揮戰斗,最後中炮陣亡。
然而你是稱並不是被八國聯軍殺死的,竟然是義和團殺死的!這樣一位愛國將領就這樣殞命了!惜哉惜哉!
2、吉鴻昌的故事
1895年10月18日出生於河南省扶溝縣呂潭鎮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受父親影響,吉鴻昌幼年即具有愛國思想。1913年秋天,不滿18歲的吉鴻昌棄學從戎,投入馮玉祥部當兵。
他因吃苦耐勞、智勇正直被馮賞識,提升為手槍連連長,不久又提升為營長。當外國人都在歧視中國人的時候,吉鴻昌在自己胸前掛上「我是中國人」的牌子,真可謂是愛國名將。
1931年9月21日,矢志抗日的吉鴻昌將軍被蔣介石逼迫下野,到國外「考察實業」。船到美國,吉鴻昌就接二連三地遭到意想不到的刺激,如那裡的頭等旅館不接待中國人,卻對日本人卻奉若神明。
有一次,吉鴻昌要往國內郵寄衣物,郵局職員竟說世界上已經不存在中國了,吉鴻昌異常憤怒,剛要發作,陪同的使館參贊勸道:「你為什麼不說自己是日本人呢?只要說自己是日本人就可受到禮遇。」吉鴻昌當即怒斥:「你覺得當中國人丟臉嗎,可我覺得當中國人光榮!」
為抗議帝國主義者對中國人的歧視,維護民族尊嚴,他找來一塊木牌,用英文仔細地在上面寫上:「我是中國人!」
在國外,吉鴻昌通過利用記者的采訪,以事實揭露了日本侵略中國的種種罪行,並斥責英國縱容日本侵略中國和蔣介石對日妥協的丑惡行徑。
在德國時,吉鴻昌曾多次要求到蘇聯進行訪問,遭到蔣介石反動政府使館的百般刁難,不予簽證。悲憤之下,吉鴻昌揮筆疾書:「渴飲美齡血,飢餐介石頭。歸來報命日,恢復我神州。」
3、孫中山的故事
孫中山一生喜歡讀書。他在英國留學的時候,有一天,幾個中國留學生一起去看他,發現他的生活很艱苦,幾乎連吃飯的錢都沒有了。離開前,這幾個留學生湊了40英鎊,送給孫中山補貼生活。三天以後,這幾個留學生又一起去看孫中山。
來到孫中山的宿舍門口,他們敲了半天門,都沒有人答應。 「算了,先生大概不在。我們下次再來吧。」一個姑娘說。「等一下兒,我來敲。」一個不高不矮的年輕人說。他用力敲了一會兒,孫中山才來開門。
孫中山不好意思地說:「請原諒,我正在看書,沒聽見你們敲門。快請進!」他們走進孫中山的宿舍,看見桌子上擺滿了新書。大家一算,買這些書大概需要30英鎊。他們覺得很奇怪,問孫中山:「你連吃飯的錢都不夠,還有錢買書?」
「這是用你們送給我的錢買的,我還剩下10英鎊呢!」「你應該多買一些好吃的,不要把身體搞壞了。」孫中山笑著說:「我覺得買書比買吃的還重要。」
4、魯迅標點的稿費
大家知道:標點符號雖然其貌不揚,但在文章中卻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呢。可當年的出版界對標點符號不重視,在支付稿費時,往往把它從字數中扣除,不給稿費。
一次,魯迅應約為某出版社撰寫書稿,由於事先探知該出版社不支付標點符號的稿費,因此他的書稿通篇沒有一個標點符號。
編輯看了書稿後,以「難以斷句」為由,回信要求魯迅加上標點符號。魯迅回復:「既要作者加標點符號分出段落、章節,可見標點還是必不可少的。既然如此,標點也得算字數。」那家出版社沒辦法,只好採納魯迅的意見,標點符號也折算字數支付稿費了。呵呵!
5、鄧世昌的故事
鄧世昌是中國最早的一批海軍軍官中的一個,是清朝北洋艦隊中「致遠」號的艦長。他有強烈的愛國心,常對士兵們說::「人誰無死?但願我們死得其所,死得值!」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時為致遠號巡洋艦管帶(即艦長)。1894年9月17日在黃海海戰中壯烈犧牲,謚壯節公,追封太子少保銜。光緒帝輓聯如此寫道: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壯海軍威。
㈩ 江西歷史上的名人
1、歐陽修
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且在政治上負有盛名。歐陽修在中國文學史上有重要的地位,他大力倡導詩文革新運動,改革了唐末到宋初的形式主義文風和詩風,取得了顯著成績。
由於他在政治上的地位和散文創作上的巨大成就,使他在宋代的地位有似於唐代的韓愈。他薦拔和指導了王安石、曾鞏、蘇洵、蘇軾、蘇轍等散文家,對他們的散文創作發生過很大影響。他的平易文風,還一直影響到元、明、清各代。
2、黃庭堅
黃庭堅,字魯直,號山穀道人,晚號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黃庭堅擅長行書、草書,楷書也自成一家。學書尤為推崇王羲之《蘭亭序》。
黃庭堅的詩以唐詩的集大成者杜甫為學習對象,構建並提出了「點鐵成金」和「奪胎換骨」等詩學理論,成為江西詩派作詩的理論綱領和創作原則,對後世的文學創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作為宋代大詩人之一,黃庭堅對宋詩的影響甚至超過了一代大文豪蘇軾。
3、文天祥
文天祥,初名雲孫,字宋瑞,又字履善。道號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廬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區富田鎮)人,南宋末政治家、文學家,愛國詩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
文天祥在文學研究上除了《御試策—道》這篇哲學專著外,文天祥創造詩、詞最多,除了《指南錄》和《指南後錄》和《吟嘯集》外,還有《集杜詩》200首以及《十八拍》和少量的詞等。這是最有價值的著作,稱之為史詩。此外還有在抗元前的部分詩稿。
4、朱熹
朱熹,字元晦,又字仲晦,號晦庵,晚稱晦翁,謚文,世稱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宋朝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儒學集大成者,世尊稱為朱子。
朱熹的長期從事講學活動,精心編撰了《四書集注》等多種教材,培養了眾多人才。他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其中最值得關注的,一是論述「小學」和「大學」教育,二是關於「朱子讀書法」。
5、陶淵明
陶淵明,字元亮,又名潛,私謚「靖節」,世稱靖節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偉大的詩人、辭賦家。陶淵明長於詩文辭賦,詩多描繪自然景色及其在農村生活的情景,而這田園生活也是陶淵明詩的主要題材。
其中的優秀作品寄寓著對官場與世俗社會的厭倦,表露出其潔身自好,不願屈身逢迎的志趣,但也有宣揚「人生無常」,「樂安天命」等消極思想。其藝術特色,兼有平淡於爽朗之勝,語言質朴自然,而又極為精煉,具有獨特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