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求:歷史學論文題目
論拿破崙的一生
⑵ 歷史專業論文題目
1、 淺談中國貨幣制抄度的變革。 2、 淺談中國古代土地制度。 3、 何謂「封臣建國」。 4、 淺談中國古代農民戰爭的性質、影響 和意義。
淺談漢民族的形成史。
5、
6、 淺談古代西域經濟文化。 7、 古代東北的民族興起與衰落。 8、 古漢語「普通話」的變革。 9、 唐代的宗教文化。 10、古代民俗服飾的演變。
⑶ 想問一下,歷史學復試題目都有哪些題型
1、內容:
世界古代史60分,世界近現代史90分,中國古代史90分,中國近現代史60分
2、題型:
選擇題20個40分,名詞解釋8個80分,材料題2個60分,問答題4個120分
3、內容比例
中國古代史 約30% 中國近現代史 約20%
世界古代史 約20% 世界近現代史 約30%
史學理論和史學史、歷史文獻學、歷史地理學、專門史等方面的內容將有機的體現在以上各部分之中。
歷史學基礎(上午8:30——11:30)滿分300分 歷史學基礎滿分300分,考試時間180分鍾,考試內容涵蓋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現代史等四門基礎學科,史學理論和史學史、歷史文獻學、歷史地理學、專門史等方面的內容將有機地體現在以上各部分之中。
二、參考書籍:
(一)、中國古代史
《中國古代史》(上冊) 晁福林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中國古代史》(下冊) 寧欣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二)、中國近現代史
《中國近代史》 鄭師渠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中國現代史》 王檜林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中國當代史》 郭大鈞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三)、世界古代史
《世界上古史》 周啟迪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世界中古史》 孔祥民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四)、世界近現代史
《世界近代史》 劉宗緒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世界現代史》 張建華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⑷ 歷史學論文題目
唐宋時期的社會流動與社會秩序研究
中古國家體制與北亞民族傳統互動研究
東漢至明中葉政治文化與政治演進、制度變遷關系研究
中國中古時期的文書傳遞與信息溝通
西周重要青銅器銘文綜合研究
⑸ 歷史學題目
一、抄
1、C,2、A,3、A,4、A,5、C,6、C,7、B,8、B,9、B,10、A,11、B,12、B,13、A,14、B,15、C
二、
1、AB,2、BC,3、ABC,4、BC,5、ABC,6、AB,7、ABC,8、AB
⑹ 歷史系畢業論文題目
要做一篇十分重要的論文了,其重要程度等同於畢業論文。
我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認為歷史學就是研究政治史和經濟史,經過一年多的學習,我的思路可以說是開闊了一些。歷史,從廣義上說,就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進程。因此無論是什麼問題,其實都可以納入歷史學的研究范疇。只是「術業有專攻」,隨著社會的發展,學科分類越來越精細,因此自然科學方面的問題和歷史,主要由理工科類去研究,而「歷史」作為一個學科,主要或是說完全轉向了人文、社會領域的研究。
除了政治史,經濟史,軍事史,其他的諸如服裝、各種文化現象、思想發展潮流等等都可以成為歷史學科的研究范圍。我個人現在更對文化史感興趣。這部分歷史和問題,與社會學、心態學、哲學、思想潮流都有極其緊密的聯系。而且研究的問題也都更有趣,更輕松。但要做成學術論文的樣子還是很難。
這次要做的論文,我想寫寫「八大胡同與娼妓文化」的相關事情,想把自己從政治史和經濟史中解放出來。這個題目挺變態,但老師沒說存在什麼道德上的問題。這只是正常的學術討論和寫作,只是了解我們不知道的歷史。老師還說讓我實地考查。但我現在對歷史非常的排斥,論文也許寫起來會很痛苦。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就是沒有心情翻閱資料和書籍……
對歷史研究認識的狹隘,也是現行中學教育的一個的弊病。迫於各種考試,我們的歷史課幾乎是只將政治、經濟和軍事,這就給學生造成了極大的誤區。而孰知,歷史也許就隱藏在那些不起眼的角落中……
⑺ 歷史學畢業論文題目
阿拉法特是巴勒斯坦的領導者,一生都在為巴勒斯坦而奮斗。
他的身上有著多重的因素在左右著他。例如他的信仰(穆斯林),他的家世,他的地位(巴勒斯坦的領導人)。
如果寫歷史的話不妨從政治和宗教這兩者著手。
⑻ 求歷史學論文題目
台灣問題的由來
⑼ 歷史學畢業論文選題
1、 淺談中國貨幣制度的變革。
2、 淺談中國古代土地制度。內
3、 何謂「封臣建國」。容
4、 淺談中國古代農民戰爭的性質、影響和意義。
5、 淺談漢民族的形成史。
6、 淺談古代西域經濟文化。
7、 古代東北的民族興起與衰落。
8、 古漢語「普通話」的變革。
9、 唐代的宗教文化。
10、古代民俗服飾的演變。
就先這些吧,也不是很少了,呵呵呵,要還有意見,那就把你的問題再細致點好啦。
⑽ 歷史系近現代史論文題目有哪些
1、林則徐「制夷」思想研究
2、洪秀全神權思想研究
3、李鴻章與中國近代化
4、李鴻章外交思想研究
5、近代的紳權與官權
6、戊戌變化與近代中國
7、太平天國與中國人口的變化
8、平天國與江南城市的崛起
10、洋務運動時期中央與地方權力之爭
11、洋務運動失敗的根本原因
12、"洋務意識"對中國改革的影響
13、洋務運動與戊戌變法的邏輯關系
14、:戊戌變法失敗新論
15、1840年以後中國社會正名:"後傳統化社會"
16、西學東漸的歷史流變和邏輯關系
17、從勸學篇看張之洞的立憲思想
18、早期改良派的民權思想
19、:晚清改革的遞進和反復
20、胡適研究的熱點問題
21、庚子賠款與中國近代教育
22、民國初期的政黨政團研究
23、:民國初年的政體之變
24、近代民眾心理研究
25、戰與和的變奏-重慶談判至政協會議期間的中國時局演變
26、論第一次國共合作的破裂
27、嚴復與中國早期現代化的思想啟蒙
28、李鴻章與左宗棠戰和觀之比較
29、試論毛澤東的歷史觀
30、晚清中國女性家庭角色的變遷
31、:晚清五次侵華戰爭的原因比較
32、再探八國聯軍侵華的原因
33、袁世凱帝制自為的心路歷程
34、:新文化運動的基礎性缺失
35、問題與主義論戰結果的影響
36、:國共兩黨首次合作的動機和條件
37、張謇與民國初年的農業現代化
38、梁漱溟與西化思潮
39、國民黨訓政制度對孫中山訓政理論的繼承與背離
40、北京政府參戰問題再考察
41、論1928年的東北易幟
42、國民政府時期的「開發西北」運動
43、國民政府時期農田水利的發展
44、國民政府的經濟建設運動
45、民國時期陝西的水利開發
46、於右任思想研究
47、楊虎城與張學良西安事變後不同命運研究
48、近代的災荒與紅十字會的興起
49、1928——1931年西北大災荒研究
50、陝南紅色政權研究
51、李儀祉與陝西的水利事業
52、民國時期的中央與地方關系研究
53、近代以來中國飲食的變遷
54、抗戰時期的人口內遷
55、抗戰時期的工業內遷
56、論抗戰文藝及其社會教育意義
57、抗日戰後日本戰爭賠款問題研究
58、戰後台灣法律地位與美國對台灣政策
59、釣魚島問題的歷史與現狀
60、聯合政府的談判與抗戰末期的中國政治
61、汪精衛叛國投敵心理探析
62、皖南事變時期的中間黨派——關於中間勢力的研究
63、關於百團大戰的評價問題
64、台兒庄戰役的歷史價值
65、國民黨軍隊中的中央軍與地方軍關系問題研究
66、土改對鄉村社會倫理的影響
67、土改中的農村心態
68、土改的意義
69、毛澤東時代的地富分子
70、改造中的右派分子
71、建國初期知識分子集體檢討的原因
72、農業合作化運動的基層運作
73、關於土改的宣傳
74、關於農業合作化的宣傳
75、關於人民公社的宣傳
76、新中國宣傳中的資產階級形象
77、三年困難時期群眾渡災的途徑
78、農村基層幹部研究
79、大躍進運動中的群眾歌詠運動(即新民歌運動)
80、大躍進浮誇心態探源
81、文革中的紅衛兵
82、新中國對女性形象的塑造
83、新中國的婦女解放
84、新中國的基礎教育觀
85、新中國的婚戀觀
86、知青問題研究
87、當代三農問題
88、:"三化一改"的總路線厄運的後果
89、:兩次"以蘇為鑒"的成敗得失
90、"文革"起源的傳統性因素
91、中國"後傳統化"社會的根本缺陷
92、中國改革的實際走向:市場化?計劃化?
93、甲午戰爭以來台灣問題的變化
94、戰後台灣問題演化的政黨性因素
95、國民黨主政的台灣土地改革
96、台灣社會的民主化進程
97、解決台灣問題的關鍵
98、台灣問題走向的幾個可能性
99、台灣問題的實質
100、義務教育的根本前提就是免費教育
101、義務教育:國家和社會的義務 學生和家長的權利
102、高考制度恢復以來的學校教育誤區
103、歷史教育的本來面目
104、現實中歷史教育的異化
105、基礎教育改革的新氣象
106、基礎教育改革的前提性障礙
107、高新技術設備的教育教學化
108、中學歷史課堂教學的現代化
109、課堂教學互動的必要性
110、歷史課堂教學互動的可能性
111、基教改革語境中的教學課程新理念
112、基教改革語境中的教學新觀念
113、教育基礎設施和師資實際現狀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影響
114、師范院校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的潛在效能和實際作用
115、歷史上中日關系及未來中日關系走向
116、農村義務教育的出路
117、農民工問題研究
118、近代流民問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