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知識 > 歷史唯物主義的有關知識

歷史唯物主義的有關知識

發布時間:2021-02-19 05:39:37

1. 高中新課標歷史唯物史觀有關知識列表

馬哲的每一部分涉及三個概念
辯證唯物論:物質、意識、規律
辯證認識論:實踐、認識、真理
唯物辯證法:聯系觀、發展觀、矛盾觀
歷史唯物主義:歷史觀、群眾觀、價值觀
思想政治學科《生活與哲學》核心知識
(一)辯證唯物論
①物質決定意識,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②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具有能動的反作用.正確的意識對事物的發展起促進作用,錯誤的意識對事物的發展起阻礙作用.要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克服錯誤的思想意識.
③意識活動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主動創造性和自覺選擇性;人的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具有指導作用.(即正確的意識對事物的發展起促進作用,錯誤的意識對事物的發展起阻礙作用;);意識對於人體生理活動具有調節和控製作用.(心理和精神狀態)
④規律具有客觀性,要尊重客觀規律,實事求是,按客觀規律辦事;人們在規律面前並不是無能為力的,人可以在認識和把握規律的基礎上,根據規律發生作用的條件和形式利用規律改造世界,造福於人類;發揮主觀能動性要與尊重客觀規律相結合(或:在尊重客觀規律的基礎上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
(二)唯物辯證法
兩大總特徵:聯系的觀點和發展的觀點 實質與核心:矛盾的觀點
1.聯系的觀點
①聯系的含義(要處理好事物間,各環節、各個部分的聯系)
②聯系是普遍的、客觀的,要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不能割裂事物的聯系,不能主觀臆造虛假的聯系);人們可以根據事物的固有聯系,建立新的具體聯系(修橋、路,網路,貿易等);聯系具有條件性和多樣性,要分析條件(或者積極主動創造條件),把握事物的聯系.
③整體居主導地位,統率著部分,要樹立全局觀念,立足整體,統籌全局;整體由部分構成,部分影響整體,(關鍵部分對整體性能狀態的變化起決定作用),要搞好局部,以推動整體的發展.
④系統和要素的關系要求掌握系統優化的方法,統籌考慮,優化組合.(例:優化經濟結構)
2.發展的觀點
①事物是變化發展的,要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不能用一成不變的眼光看問題
②發展的實質是前進的、上升的,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要有創新精神,促進新事物的成長
③事物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要相信前途是光明的,同時又要作好准備,克服前進道路上的困難和挫折
④量變是質變的前提和必要准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要重視量的積累
3.矛盾的觀點
①矛盾就是對立統一,要堅持「一分為二」法,全面看問題.
②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例:居安思危,物極必反)
③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反對「一刀切」)
理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就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導下,具體分析矛盾的特殊性,並找出解決矛盾的正確方法.即針對不同情況、不同問題,採用不同的解決辦法.
是指矛盾著的事物及其每一個側面各有其特點.即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在發展的不同過程和不同階段上有不同的矛盾.復雜事物的諸多矛盾、同一矛盾雙方各有其特殊性.
之所以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因為: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重要原則,是馬克思主義的活的靈魂.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我們正確認識事物的基礎;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我們正確解決矛盾的關鍵.

④要堅持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辯證統一.(關於矛盾問題的精髓)
⑤主要矛盾在事物發展過程中居支配地位,起決定作用,辦事情要善於抓住重點,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矛盾;主次矛盾相互依賴、相互影響,並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要學會統籌兼顧,恰當處理好次要矛盾.(體現主要矛盾的常見詞有:重點、中心、關鍵、重中之重、核心,主線,以……為主,首要、第一、根本舉措(任務)、著重、更加註重、優先,突出(最突出)問題、首位等)(著重於做事情)
⑥事物的性質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所決定的,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抓住事物的本質;次要方面也會影響事物的性質,不能忽視支流.(體現矛盾主要方面的常見詞有:主流、方向、性質或本質、主體、優劣、總的來說(看)、總趨勢、潮流等)(側重於看問題)
⑦辨證否定觀要求我們要有革命的批判精神,樹立創新意識,立足實踐,解放思想,與時俱進.
⑤⑥要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
(三)辯證認識論
1.實踐決定認識,實踐是認識的基礎,
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准.實踐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
【方法論】要求我們在實踐中認識和發現真理,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
注意:理解並能結合實例說明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動力、基礎、目的.
2.認識對實踐具有反作用,科學理論對實踐具有巨大的指導作用
3.真理是客觀的,人們對既定對象的真理性認識只有一個,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真理對於特定的過程、條件和范圍才是真理,否則真理就會變成謬誤.
4.人的認識具有反復性和無限性、上升性,要在實踐中認識和發現真理,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
補充:(注意:一般不當哲學觀點來用) 創新的社會作用:① 創新推動社會生產力的發展;② 創新推動生產關系和社會制度的變革;③ 創新推動人類思維和文化的發展;④ 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一個政黨永葆生機的源泉.創新是時代的引擎,是社會發展的動力.
注意:樹立創新意識的哲學依據
唯物論依據:創新意識是人的主觀能動性的表現,體現了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的統一.
辯證法依據:創新意識體現了發展的觀點,要於時俱進,開拓創新;體現了辯證否定的實質就是「揚棄」,要樹立創新意識,有革命的批判精神.
認識論依據:創新意識體現了認識具有反復性、無限性、上升性,人的認識是不斷深化、擴展、向前推移的.
(四) 歷史唯物主義
1.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原理
(1)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隨著社會存在的變化發展而變化發展.
(2)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對社會存在具有能動作用.落後的社會意識對社會的發展起阻礙作用,先進的社會意識對社會發展起積極的推動作用.
注意:注意區分物質和意識、實踐和認識、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不同.並能運用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分析社會現象如:網路名詞的出現,以及繼承和發揚傳統美德的重要性.
2.社會基本矛盾運動(兩大基本矛盾、兩大基本規律)
①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運動:在生產方式中,生產力是最革命、最活躍的因素.生產力的狀況決定生產關系的性質,生產力的變化發展,遲早會引起生產關系的變革.生產關系對生產力具有反作用.當生產關系適合生產力發展狀況時,它對生產力的發展起推動作用;當生產關系不適合生產力發展狀況時,它對生產力的發展起阻礙作用.這就是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的規律,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之一.
②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運動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上層建築對經濟基礎具有反作用.當上層建築適合經濟基礎的狀況時,它促進經濟基礎的鞏固和完善;當它不適合經濟基礎狀況時,會阻礙經濟基礎的發展和變革.這就是上層建築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狀況的規律,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之二.
3.人民群眾是實踐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創造者,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要樹立群眾觀點,堅持群眾路線.
注意:能結合具體事例說明,如以人為本、重視民生的重要性等.
(1)堅持群眾觀點
①群眾觀點的基本內容:相信人民群眾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一切向人民群眾負責,虛心向人民群眾學習.
②群眾觀點的要求: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這是我們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
(2)堅持群眾路線
①群眾路線的基本內容: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②群眾路線的地位:它是無產階級政黨的根本的領導方法和工作方法.
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的實踐意義:我們黨領導人民取得革命勝利的重要保證;也是成功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保證.
4.人生價值就在於創造價值,就在於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
5.價值觀對社會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對人們的行為具有重要的驅動、制約和導向作用.價值觀對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以及人生道路的選擇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
注意:能結合原理分析如低碳理念對經濟和人們生活的影響.
6.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必須:(1)堅持真理,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2)自覺地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把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最高的價值標准.
補充理(1)價值沖突的原因:人們的社會地位不同,需要不同,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也就不同.人們認識事物的角度不同,對其價值的評價也會不同.人們站在不同的立場上,就會有不同的價值觀,就會作出不同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
(2)評價標准: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把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最高的價值標准.
(3)正確處理個人利益與他人利益、集體利益的關系.
①處理各種利益關系最重要的是必須首先考慮並滿足最大多數人的利益要求;
②當個人的利益同人民群眾的利益發生沖突時,要自覺站在人民群眾的立場上進行選擇;當個人的利益與他人利益發生沖突時,要善於從不同角度思考利益,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當選擇;當個人的利益與社會、集體和他人沒有沖突時,要把個人、集體、社會三者的統一作為自己選擇的標准.
注意;運用這一考點分析長江大學學生手拉著手組成人梯救人英勇獻身值不值得?
7.人生價值的實現
①在勞動和奉獻中創造價值(根本途徑);
②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實現價值;
③在砥礪自我中走向成功(實現人生價值的主觀條件:實現人生價值,需要頑強拼搏、自強不息的精神;需要努力發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個人素質;需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確價值觀的指引).
補充理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
第一:人的價值就在於創造價值,就在於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第二:人的價值包括社會價值和自我價值.二者是相互聯系、密不可分的.第三:對人的價值的評價主要看他的貢獻.最根本的是對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事業的貢獻
附:人的價值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個人對社會的貢獻和責任(即社會價值),二是社會對個人的尊重和滿足(即自我價值).對一個人價值的評價主要是看他貢獻了什麼,主要看他對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事業的貢獻.
注意:能結合 「雙百「的評選、感動中國任務分析說明人生價值在於對社會的貢獻.

2. 政治的歷史唯物主義知識點有哪幾個

歷史唯物主義:只包括社會歷史觀和人生價值觀兩個方面、、
A、社會專歷史屬觀:a、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原理、、
b、兩大基本規律的矛盾運動原理、、
c、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原理、、
B、人身價值觀:a、價值觀的導向作用原理、、
b、人生的真正價值在於對社會的貢獻、、
c、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
以上就是歷史唯物主義中的6個原理名稱啦~

3. 高中政治中歷史唯物主義包括哪些知識

歷史唯物主義、人生價值觀
一、常考原理及方法論適用表述
(一)歷史觀(唯物史觀)
1、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辨證關系:
①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是對社會存在的反映.
②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對社會存在具有反作用.先進的社會意識可以預見社會發展的方向和趨勢,對社會發展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落後的社會意識對社會的發展具有阻礙作用.
2、兩大基本規律的矛盾運動原理:
(1)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對生產力具有反作用.當生產關系適合生產力發展狀況時,就會推動生產力的發展;反之,就會阻礙生產力的發展,這就是生產關系一定適合生產力發展狀況的規律,要求我們改革和調整生產關系中與生產力發展不相適應的部分,使之與生產力發展水平相適應,從而促進我國生產力水平的提高.
(2)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上層建築對經濟基礎具有反作用.當上層建築適合經濟基礎狀況時,就會促進經濟基礎的鞏固和完善;反之,就會阻礙經濟基礎的發展和變革,這是上層建築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發展的規律,要求我們改革和調整上層建築中與經濟基礎不相適應的部分,使之與經濟基礎狀況相適應,從而更好地為經濟基礎服務.
3、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原理: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創造者,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要求我們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
(二)價值觀、人生觀
4、價值觀具有導向作用(價值觀):
價值觀對人們的行為具有重要的驅動、制約和導向作用(對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有重要的導向作用;對人生道路的選擇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要求我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
5、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就必須堅持真理,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走歷史的必由之路;自覺地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把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最高的價值標准.
6、人的價值及其實現(價值觀與人生觀):
人的價值就在於創造價值,在於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對一個人價值的評價主要看他對社會的貢獻),要求我們(1)在勞動和奉獻中創造價值,積極地投身到為人民服務的實踐中去;(2)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實現價值,充分利用社會提供的客觀條件;(3)在砥礪自我中走向成功.①實現人生價值,需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需要頑強拼搏、自強不息的精神;②實現人生價值,需要努力發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個人素質;③實現人生價值,需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確的價值觀的指導,需要克服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錯誤思想和社會消極因素的沖擊.

4. 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內容是什麼

歷史觀簡單的說是復你對歷史發展的制看法.
在中國,如果問你
歷史觀的基本問題,那其實就是後一句話了
:基本觀點是應該堅持馬克思主義歷史唯物主義觀點.
基本內容就是歷史盡管是由人民群眾創造的,
但是他的發展也是遵循客觀規律的,而不是由人的意志決定的.
這個規律,就是社會發展和生產力發展之間的關系,
具體內容相信不用多說了吧,樓主應該知道德.
歷史唯物主義有很重要的意義.
在歷史唯物主義出現以前,
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已經斗爭了很長一段時期.隨著遺傳學,
進化論,物質結構,天文學等自然學科的發展,
唯物主義基本取得了勝利和大多數人的支持.但是,在歷史領域,
卻很難獲得勝利.原因很簡單,任何人都知道,歷史是人的歷史,
社會是人的社會,在歷史發展過程中,
任何一個影響起進程的決定都是由人作出的.因此,
這給我們一種感覺,那就是歷史是由人的意志決定的,
顯然這是一個唯心主義觀點.
歷史唯物主義的意義就在於,他告訴我們,
其實歷史發展也是有其自身的客觀規律的,他不以人的意志轉移,
其發展是要嚴格遵循生產關系符合生產力發展這一規律的.因此,
我們說,歷史唯物主義,是把"
維心主義從最後的庇難所中趕了出去".

5. 歷史唯物主義都具體包含哪些知識點

歷史唯物主義:包括社會歷史觀和人生價值觀兩個方面
A、社會歷史觀:1.社會存在和內社會意識的容辯證關系原理
2.社會發展兩大基本矛盾(規律)的原理
3.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社會實踐的主體原理
B、人身價值觀:1、價值觀的導向作用原理
2、人生價值的內涵和評價
3、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社會歷史性和標准
4.如何實現人生價值
滿意請採納

6. 歷史唯物主義知識點有哪幾個

一,社會歷史觀:a,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原理,b,兩大基本規律的矛盾運動原理,C,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原理。二,人生價值觀:a,價值觀的導向作用原理,b,人生的真正價值在於對社會的貢獻,C,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

7. 高中政治歷史唯物主義哪些知識點

一、基本概念:
1.社會存在——社會生活的物質方面,基本要素是地理環境、人口因素、生產方式,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內容是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
2.社會意識——社會生活的精神方面,是人類社會中各種精神生活現象的總稱。它既包括各種風俗習慣和社會心理,也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科學、藝術、宗教、哲學等各種社會意識形式。
3.經濟基礎——指生產關系的總和。
4.上層建築——指一定社會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設施,以及該社會的各種思想觀點和社會意識形態。
※5.人民群眾:
A.含義:人民群眾是指一切對社會歷史起推動作用的人們,既包括普通個人,也包括傑出人物。 B.人民群眾是一個歷史范疇(在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歷史時期,人民群眾具有不同的內涵),勞動群眾是人民群眾的主體部分。
6.價值:是指一事物對主體的積極意義,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夠滿足主體需要的屬性和功能。
7.價值觀:指人們對事物價值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
8.價值判斷:人們對事物能否滿足主體的需要以及滿足的程度作出判斷,稱為價值判斷。 9.價值選擇:在價值判斷的基礎上進一步作出的選擇,稱為價值選擇。
10.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社會歷史性特徵: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會因時間、地點和條件的變化而不同。
二、基本框架
(一)社會發展的規律:
1.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
2.社會生活的本質——實踐(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 馬克思主義的實踐觀點是辯證唯物主義歷史觀的基本觀點,是打開社會歷史奧秘的鑰匙。 3.人類社會基本矛盾和基本規律: 4.社會歷史發展的總趨勢:
(1)是什麼:社會歷史發展的總趨勢是前進的、上升的,發展的過程是曲折的。 (2)實現方式: ①總的來說:
②具體來說:A.在階級社會里: B. 社會主義社會:(我國的改革:①性質:社會主義的自我完善和發展;②根本目的:使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的發展,使上層建築適應經濟基礎的發展;③總體作用: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動力。)
※(二)社會歷史的主體——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①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
第一,勞動群眾的生產活動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 第二,人民群眾是推動社會歷史發展的決定力量。 ②人民群眾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
第一,人民群眾的生活和實踐是一切精神財富形成和發展的源泉。 第二,人民群眾的實踐為精神財富的創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質條件。 第三,人民群眾還直接創造了豐碩的社會精神財富。
③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人民群眾在任何時期都是社會變革的主力軍) 第一,在階級社會中,生產關系的變革、社會制度的更迭,都是通過人民群眾的革命實現的。 第二,人民群眾通過推動生產力的發展而不斷創造和改變社會關系,從而不斷推動社會歷史的進步和發展。
7. 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 (1)基本內容
①中國共產黨的群眾觀點的基本內容是:相信人民群眾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一切向人民群眾負責,虛心向人民群眾學習。
②中國共產黨的群眾路線的基本內容是: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2)意義: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是我們黨領導中國人民奪取民主革命勝利的重要保證,也是取得社會主義革命勝利並成功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保證。

(三)價值與價值觀
1.人的價值
2.價值觀的導向作用
3.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基本要求(樹立正確價值觀的基本要求)
①自覺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②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我們要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把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最高的價值標准,牢固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把獻身人民的事業,維護人民的利益作為自己最高的價值追求。 4.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社會歷史性
(1)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社會歷史性特徵的內涵
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會因時間、地點和條件的變化而不同。這就是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社會歷史性特徵。
(2)把握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社會歷史性的意義:
①有助於我們正確評價歷史和現實中的各種價值觀念,防止簡單化和片面化傾向;
②有助於我們的價值觀念與時俱進,從而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進行正確的價值選擇。

8. 歷史唯物主義中有價值觀的知識點么

歷史唯物主義的重要知識點 (價值觀與人生觀) 1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關系:決定與反作用 2. 價值觀具有導向作用,樹立正確價值觀的指導

9. 高中政治,歷史唯物主義包括哪些知識點

歷史唯物主義指出:歷史的所有事件發生的根本原因是物資的豐富程度,社會歷史的發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觀規律。歷史唯物主義指出:歷史發展是有其特定規律的,即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對生產力有反作用,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的發展。

1、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決定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般過程;

2、社會存在(即社會的系統與架構,與組成社會的各個要素)決定社會意識(即伴隨體系架構產生的意識,訴求,思想等等),社會意識又可以塑造與改變社會存在;

3、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生產要素所有者與生產力提供者之間的關系)之間的矛盾、經濟基礎(及由生產力和生產關系揭示的經濟組織形式)與上層建築之間的矛盾,可以作為研究社會發展的出發點;

4、如果以階級的觀點看待社會組織,在階級社會中,社會基本矛盾表現為不同階層的人不同利益訴求的博弈,階級斗爭是階級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

5、階級斗爭可能會引發社會革命,奪取國家政權。

(9)歷史唯物主義的有關知識擴展閱讀:

唯物史觀為人們提供了正確認識社會現象和社會歷史發展規律的思想路線,它揭示了社會基本矛盾運動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這一觀點提供了認識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和論證資本主義社會產生、發展和滅亡的科學依據,從而糾正了空想社會主義者僅僅從抽象的理性原則出發遣責資本主義制度的缺陷。

它揭示了階級斗爭是階級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糾正了空想社會義者寄希望於統治者發善心,以和平方式實現社會變革藍圖的幻想。

它揭示了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克服了空想社會主義者把無產階級僅僅看成一個受苦受難的階級,而把歷史進步和社會更替的希望寄託於少數天才人物的局限,因此,唯物史觀是社會主義從空想變成科學的基石。

10. 高中政治的歷史唯物主義知識點有哪幾個

歷史唯物主義:只包括社會歷史觀和人生價值觀兩個方面、、

A、社會歷史回觀:答a、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原理、、
b、兩大基本規律的矛盾運動原理、、
c、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原理、、

B、人身價值觀:a、價值觀的導向作用原理、、
b、人生的真正價值在於對社會的貢獻、、
c、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

以上就是歷史唯物主義中的6個原理名稱啦~~~

閱讀全文

與歷史唯物主義的有關知識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