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在其名著《歷史》一書中是如何記載巴比倫城的
古希臘歷史復學家希羅多德在其名著制《歷史》一書中,曾詳記巴比倫城之盛況。當時的巴比倫城面積廣闊。幼發拉底河自北而南貫穿全城,河東為老城,宮殿神廟大多在這里。位於城中的國王宮殿極為華麗。著名的南宮包括五所豪華的庭院和用彩繪裝飾起來的金殿,其規模之宏大實屬驚人。巴比倫的城牆高大厚實,牆為三重,外牆周長 16千米,中內牆8千米,牆下有深壕圍護,在牆外之東,築有一道防護土牆,由此形成三重牆垣。巴比倫的街道均用磚鋪設,主要大街儀仗大道北通什特門,南連塔廟。街北是主宮,街東有寧馬克神廟,街西為南宮。在南宮東北角的幼發拉底河上架有石墩橋梁。離城不遠處有一座拔地而起的金字塔。塔頂有一座用釉磚建的神廟。據說,這就是《聖經》所載的通天塔。巴比倫城還有一處重要古跡——巴比倫之獅。這是用巨大岩塊雕琢而成的塑像,象徵著古代阿拉伯人不畏強暴、勇於斗爭的英雄氣概。由於天長日久、日曬雨淋,獅身的後腰已有裂縫,獅嘴也斷落了。獅身上有放置鞍子的凹痕,傳說是阿什塔爾神站立之位。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巴比倫城飽經滄桑,但許多珍貴的文物還是幸運地被保存下來了。
② 古希臘三大史學家是誰啊
古希臘三大史學家是:希羅多德、修昔底德、色諾芬
以下是關於他們的詳細介紹:
希羅多德
他是古代偉大的歷史學家,他被人們尊稱為「歷史之父」。
公元前四百多年,義大利南部的塔林敦海灣岸邊高地上,一座新的墳墓面向著大海。經過的人,都會在墳前默默地站立致敬。墓前的石碑上刻著這樣的銘文:
「這座墳墓里埋葬著呂克瑟司的兒子希羅多德的骸骨。他是用伊奧尼亞方言寫作的歷史學家之中最優秀者,他是在多里亞人的國度里長大的,可是為了逃避無法忍受的流言蜚語,他使圖里奧伊變成了自己的故鄉。」
這位客死異鄉的人,是偉大的古希臘歷史學家、《歷史》一書的作者希羅多德,他因《歷史》一書得到了人們無比的崇敬。從古羅馬時代開始,希羅多德就被尊稱為「歷史之父」,這個名稱也一直沿用到今天。
大約在公元前484年,希羅多德誕生在小亞細亞西南海濱的一座古老的城市。那是古希臘人早年向海外開拓時建立的一座殖民城市。希羅多德的父親是一個擁有豪富的奴隸主,他的叔父是本地一位著名詩人。希羅多德從小學習勤奮,酷愛史詩。當時,他們城邦的統治者是一個通過陰謀篡奪了政權的傢伙。成年後的希羅多德隨叔父等人積極參與推翻篡位者的斗爭。斗爭遭到鎮壓,他的叔父被殺,他被放逐。後來,篡位統治者被推翻,他一度返回故鄉。不久,又再度被迫出走,從此再也沒有回去過。
大約從30歲開始,希羅多德開始了一次范圍廣泛的旅遊,向北走到黑海北岸,向南到達埃及最南端,向東至兩河流域下游一帶,向西抵達義大利半島和西西里。為了維持生活,他還長途行商販賣物品。每到一地,希羅多德就到歷史古跡名勝處瀏覽憑吊,考察地理環境,了解風土人情,他還喜愛聽當地人講述民間傳說和歷史故事,他把這一切都記下來,並一直隨身帶著。
公元前445年前後,希羅多德來到了希臘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雅典。當時的雅典,經歷了希(臘)波(斯)戰爭,政治經濟都獲得了高度發展,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學術文化更是稱雄於希臘世界。希羅多德感到異常興奮,他積極參加各種集會和政治文化活動,並很快同政治家伯里克利、悲劇家索福克勒斯等人結下了深厚的情誼。一次他寫的詩還得了獎。贏得了大家的贊譽。
希羅多德崇拜雅典的民主政治,對於不久前結束的以雅典為首的希臘城邦,在希臘波斯戰爭中打敗奴隸制大國波斯的侵略,十分欽佩,他不停地向有關的人打聽戰爭的各方面情況,收集了很多的歷史資料。在伯里克里和友人們的鼓勵和支持下,希羅多德決心寫一部完整敘述希波戰爭的歷史著作以流傳後世,這就是史學名著《歷史》,又名《希臘波斯戰爭史》。
公元前443年春季,雅典人在義大利南部的塔林敦灣沿岸,建立了圖里翁城邦,希羅多德跟隨雅典移民到了那裡,成了這個城邦的公民。他開始將主要精力用來寫作《歷史》。可惜的是《歷史》並沒有最終完稿,希羅多德於公元前425年離開了人間。
希羅多德的《歷史》在希臘史學史上是第一部堪稱為歷史的著作。全書按內容基本上分為兩大部分。前半部分敘述了黑海北岸的西徐亞人、希臘城邦及波斯帝國的歷史、地理、民族和風俗習慣等,並記述了希波戰爭爆發的原因。第二部分,主要記述希波戰爭的經過和結果,從小亞細亞各希臘城邦舉行反對波斯的起義,一直到公元前478前希臘人佔領塞斯托斯城為止。後來又有人把全書分成九卷,還根據當時的慣例,用古希臘神話中掌管文學和藝術的九位繆斯女神的名字,給各卷命名,所以這部書有時又被稱作《繆斯書》。《歷史》內容豐富,非常生動地敘述了西亞、北非以及希臘等地區的地理環境、民族分布、經濟生活、政治制度、歷史往事、風土人情、宗教信仰、名勝古跡等,為我們展示了古代近20個國家和地區的民族生活圖景,宛如古代社會一部小型「網路全書。」希羅多德從史詩、官府檔案文獻、石刻碑銘和當時多種著作中,獲取了很多資料,更多的是利用他親身游歷和實地調查采訪所獲得的大量資料。《歷史》是西方史學上的第一座豐碑,為西方歷史編纂學「開辟了一個新時代」。
希羅多德對歷史事件和社會現象的記敘分析有可取之處。關於希波戰爭,他譴責波斯遠征希臘,說波斯「不應當再貪求任何其他土地,不應當再奴役那些絲毫沒有招惹它的人們。」認為波斯之所以失敗,是因為它的軍隊成份太復雜,外加外線作戰的困難。雅典之所以獲勝,是因為它實行民主政治,每個人都「盡心竭力」為自由而戰。
希羅多德推崇希臘,稱頌雅典,嚮往奴隸主民主政治,但並沒有對波斯一概否定。他反對的只不過是波斯人入侵希臘的不義之舉,反對它的群主制度。因此有時他甚至把波斯描繪成英雄的國度,並對它的文化作了選擇和歌頌。
《歷史》中首次提到了「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歷史》記載,約公元前522年,波斯國內集中商議選擇政治形式時,有三派分別主張採用民主政治,貴族政治和君主政治,三種意見,各執一詞,互不相讓。在激烈的急診中,一個名歐塔涅斯的波斯人說:「人民的統治的優點首先就在於它的最美好的名聲,那就是,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希羅多德比較重視古代東方的文明和它對希臘的影響。《歷史》中記載埃及的太陽歷比希臘的歷法准確;希臘字母是從腓尼基人那裡學來的;希臘人使用的日晷最早是由巴比倫人發明的,等等。
《歷史》的文學價值也很高,它常常被認為是西方第一部著名的散文作品。希羅多德採用了一種在東方文學中常見的結構形式,即在大故事中套小故事,環環相扣,變化無窮,具有迷人的魅力。他還很善於刻畫人物,他筆下的國王、大臣、政治家、學者、士兵等等,大多性格鮮明,形像生動。如第一卷,描繪希臘政治家梭倫和呂底亞王克洛斯相見的對話,鼠目寸光的呂底亞王和聰穎賢達的梭倫形成了鮮明的對照,人物的性格特徵表現得惟妙惟肖。
由於時代和階級的局限,希羅多德的《歷史》,許多地方還帶有天命論和宿命論色彩,並且其中也夾雜了許多不足為據的神話傳說和無稽之談,但是,他首創了歷史著作的體裁,並為後世保存了大量珍貴史料,其中有些已被近代考古學、人類學和歷史學的研究或成果所證實。
希羅多德無愧於「歷史之父」的光榮稱號。
修昔底德(Thucydides,約公元前460~前400/前396年),古代希臘著名歷史學家,以其所著《伯羅奔尼撒戰爭史》而在西方史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關於修昔底德的生平,我們所知甚少。那極有限的一點材料,主要來自他自己的著作中偶爾提及自己的地方。此外,還有來自晚後的希臘羅馬作家的零星記載。
修昔底德出身於雅典的一個富裕而顯貴的家族。他的父親奧洛魯斯,與馬拉松戰役的主要指揮者米太雅德的後輩以及色雷斯的王族都有親戚關系。他和公元前5世紀中期活躍於雅典政治和社會舞台上的一些頭面人物,如客蒙、伯里克利以及另一位修昔底德(麥里西亞斯之子)等,大概都多多少少沾親帶故。修昔底德自己提到,他在色雷斯沿海擁有金礦開采權,在當地居民中有很大影響(Ⅳ.105)。至於他是如何取得這些金礦的,我們無從知曉。但無論如何,這樣的家庭背景,無疑為他後來寫出名垂千古的史學名著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關於他的出生年代,自古就有不同說法。根據修昔底德自己的記載,在伯羅奔尼撒戰爭爆發之初,他已經開始撰寫這部歷史著作了(Ⅰ.1);當時他正當明達之年,能夠懂得事物發展的意義了(Ⅴ.26)。顯然,這時他已是壯年。修氏於公元前424年擔任將軍職務,這是一個可靠的年代。按照雅典法律規定,擔任此職務者必須年滿30歲。根據這一點來推算,他至遲應出生在公元前455年或此前不久。有的學者估計,他可能出生在公元前471~前455年之間;有的學者推算,他大概出生在公元前460~前455年之間。他在青少年時代和雅典的許多貴族子弟一樣,接受過良好的教育。公元5世紀的馬賽林努斯提及一個故事,說修昔底德在童年時代,隨父親一起聆聽希羅多德朗誦其歷史著作時,曾感動得流涕。希羅多德看到這個情況,對他的父親說:「奧洛魯斯,你的兒子深受求知慾的感動。」這個故事的細節未盡可信,但從中可以想見希羅多德對修昔底德產生過一定的影響,而後者對前者的著作頗為熟悉,似乎也印證了這一點。
從公元前431年戰爭爆發起,到公元前424年他任將軍止這7年間,修昔底德大概一直居住在雅典。他自己說,這時他已經開始搜集有關材料,以撰寫這場戰爭的歷史(Ⅰ.1)。他明確指出,公元前430年雅典瘟疫肆虐之時,他自己也染上此病(Ⅱ.48),而當時這種病在希臘其他地方似乎很少流行。他又說到,他的著作中所援引的演說詞,有些是他親自聽到的(Ⅰ.22),尤其是伯里克利的演說,他一定是多次聽到過的。這也只有住在雅典才有可能。其間,他也有可能住在色雷斯經營他的金礦。公元前424年,他當選為雅典十將軍之一(Ⅳ.104)。此前,他可能參加過一些戰役,否則不會陡然取得這樣高的地位的。這年冬天,斯巴達名將伯拉西達統率遠征軍,在色雷斯人的協助下,向雅典人在色雷斯地區的戰略重鎮安菲波里斯發動進攻。此時修昔底德正駐扎在塔索斯。安菲波里斯守將攸克利斯向他求援,他迅即率7艘戰艦馳援。然而,當他趕到時,守將已降,安菲波里斯已落入敵手(Ⅳ.106)。顯然,安菲波里斯的失陷,責任不在修昔底德。可是,在雅典,有人誣陷修氏,說他有通敵之嫌,雅典民眾因此議決把他放逐。在此後蒙冤受辱的20年裡,他充分利用閑暇時間,在希臘世界,特別是在那些敵對國家廣泛遊歷,收集到多方面的史料(Ⅴ.26)。其間他一定經常前往伯羅奔尼撒各地以及西西里進行實地考察,尤其注意考察那些發生過重大戰役的地方。雅典和阿爾哥斯、曼丁尼亞以及愛利斯所簽訂條約的內容(Ⅴ.47),可能就是他親自從奧林匹亞的石柱上抄錄下來的銘文,因為他的著作中記載與考古發掘出來的銘文內容基本相同。關於曼丁尼亞戰役的史料(Ⅴ.69~74),則完全是從伯羅奔尼撒方面得來的。他肯定去過西西里,否則在描述西西里的戰事時,他對於西西里的地形不會如此熟悉;關於雅典人在西西里慘敗的情況,他是從雅典的俘虜口中得來的。
修昔底德在流亡20年後重返雅典(Ⅴ.26),並且知道公元前404年雅典和比雷埃夫斯的長城被拆毀一事(Ⅰ.93)。他對公元前396年以後的事情全未提及,但提到死於公元前399年馬其頓國王的改革(Ⅱ.100),因此,大約在公元前400到前396年之間,他未能按計劃完成其著作而猝然死去。
修昔底德的這部著作是世界歷史文庫中的一部傑作。《伯羅奔尼撒戰爭史》的整個結構合理、緊湊,文字簡潔、流暢、生動,富有哲理和感染力,顯示了作者出色的史才和良好的文化素養。全書被後世學者分為8卷,嚴格按時間順序展開史事,各卷之間保持著必然的聯系。第一卷開頭有一個序言,闡明作者的寫作動機、方法,接著勾勒了戰前希臘歷史的輪廓,追溯了雅典人與拉棲代夢人之間矛盾的發展過程;第二、三、四卷至第五卷第24節,記載戰爭的前10年(所謂「阿奇達姆斯戰爭」),即自戰爭爆發至「尼基阿斯和約」的簽訂;第五卷第25~116節敘述「尼基阿斯和約」的簽訂至西西里遠征,即所謂「和平」時期的史事;第六、七兩卷敘述西西里遠征始末;第八卷敘述戰爭最後階段,即狄凱里亞戰爭和伊奧尼亞戰爭。按修昔底德自己的計劃,他的歷史著作將一直寫到公元前404年雅典長城被拆毀和比雷埃夫斯港被佔領為止。但是他的著作只寫到公元前411年冬天,就突然中斷了,最後一句話也是不完整的(《Ⅷ.109》,說明他的著作尚未完成。
修昔底德生活的時代,是他的祖國雅典盛極而衰的時代。波斯戰爭以後,尤其是公元前5世紀60年代中期以後,雅典利用其強大的海上勢力控制了東地中海地區交通要道和戰略要地,把原提洛同盟諸邦逐步降至附屬國的地位,雅典與原同盟者的關系發生了本質的變化,形成古代世界歷史上第一個大規模海上霸國——雅典帝國。從此,雅典國家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它已由阿提卡半島的蕞爾小邦一躍成為地跨歐亞、囊括愛琴海的泱泱大國,煥然一新的雅典城成了東地中海地區政治、經濟、海陸交通和文化中心,成了「希臘的學校」。雅典人對包括奴隸在內的原提洛同盟諸邦人民的壓迫和剝削,是伯里克利時代雅典政治穩定、經濟繁榮、文化昌盛、兵源充足的最根本的原因。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成人的修昔底德,作為統治階級上層的一員,作為雅典對外侵略擴張戰爭的實實在在的受益者,對此自然有著深刻的體會。在思想文化領域,希臘樸素的唯物論哲學家和自然科學家們不懈的探索,人本主義思潮的流行,如德漠克利特的「原子論」,希波克拉特斯的醫學成就,普羅塔哥拉斯提出「人是萬物的尺度」,希羅多德的歷史研究成果,以及演說術、詭辯術開始盛行,悲劇、喜劇頻頻上演……這一切,都不能不給修昔底德的世界觀、歷史觀和治學方法以深刻的影響。雅典民主政治為人才薈萃、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提供了良好的社會環境。修昔底德的史學成就達到了希臘古典史學的頂峰。
色諾芬
色諾芬(Xenophon,約公元前444—354),古代希臘的歷史學家、軍事家和政論家。
關於色諾芬的生平,我們除了根據他本人著作中的敘述,主要依靠生活在羅馬帝國時期的一些作家的記載。由於資料不足,許多涉及具體年代的問題得不到徹底解決,其中有關他的政治活動,也有關他的著作的寫作時間。而對於他出生的年代,現在學術界至少有三種不同的說法。如果我們暫時撇開年代學問題不談。那末,對於色諾芬一生的主要經歷我們是清楚的。
色諾芬出身於雅典的貴族家庭,父親名叫格呂洛斯。他受過多方面的良好教育,熟悉軍事和騎術,曾經是蘇格拉底的學生。有材料說,他參加過公元前424年雅典與鄰國的一次戰役,據此推算,這時他至少已有20歲。在雅典,18—20歲的青年要在國內的守備部隊服役兩年,年滿20歲才能出國作戰。公元前420年,在泛雅典娜節期間,他曾和蘇格拉底一起到著名富豪卡里阿斯家作客。色諾芬在政治上傾向於貴族派,反對雅典民主制,贊賞斯巴達的貴族政體。
公元前401年波斯發生內訌,國王阿塔薛西斯的弟弟小居魯士在小亞細亞起兵,企圖奪取王位。斯巴達人支持小居魯士,為他提供了大批希臘僱傭軍。色諾芬經友人介紹,參加了這支軍隊。他在自己寫的《遠征記》一書中詳細敘述了這次征戰的經過。小居魯士率領希臘僱傭軍在內的軍隊橫穿小亞細亞,到達巴比倫城附近的庫納克薩。居魯士本人在這里陣亡。失去僱主的希臘僱傭軍在他們選舉的首領的領導下向希臘撤退。退卻過程中,由於先前的幾位首領被波斯人誘殺,色諾芬便當選為這支軍隊的主要首領之一。他充分發揮了自己的領導才能,克服了缺乏給養和敵軍襲擊的重重困難,終於在公元前400年底把幾千名雇傭兵帶回歐洲。在這支希臘軍隊沿黑海南岸行軍的過程中,色諾芬兩度乘軍隊長期等待渡船的機會,提出就地建立新城安居下來的主張,均遭否決。主要原因是大多數希臘雇傭兵希望回家。當色諾芬及其率領軍隊在拜占庭逗留期間,當地斯巴達駐軍的首腦曾企圖逮捕他,把他交給波斯人的小亞細亞總督。
鑒於這種情況,在公元前400年冬天,色諾芬投靠了色雷斯國王塞於特斯,並幫助他進行內戰。按照兩人之間的協議,如果斯巴達人繼續追捕色諾芬,塞於特斯將保護他。此外,塞於特斯應當劃出一塊地方交色諾芬治理。但是當塞於特斯借色諾芬之助戰勝了敵手之後,他卻食言。這時,色諾芬打算回雅典,因希臘雇傭兵固請,他又率領他們到小亞細亞去為斯巴達人效力。這時,斯巴達人正在和波斯人打仗。
斯巴達人沒有及時向雇傭兵支付薪金,色諾芬便靠搶劫富戶為生。
公元前396年,斯巴達國王阿格西拉於斯奉命到小亞細亞領導斯巴達軍隊和波斯人作戰。色諾芬很快就成了他的朋友,可能是指揮一支僱傭軍為其服役,也可能是擔任他的幕僚。總之,與阿格西拉於斯之間的友誼,對於色諾芬的政治生涯影響巨大。
在科林斯戰爭(公元前395—38s年)期間,色諾芬和斯巴達人一起參加了反對雅典的戰役。為此,雅典公民大會通過決議,將色諾芬流放。相反,斯巴達人卻因他的忠誠而對他加以獎賞。
因色諾芬的功績,斯巴達賞賜給他一塊位於奧林匹亞附近的斯基洛斯的地產。從此色諾芬的生活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關於他在斯基洛斯的具體生活情況缺乏可靠的材料。根據大多數學者的意見,這一時期是色諾芬生活最平靜的時期,也是他寫作最多的時期。《居魯士的教育》、《遠征記》等,可能都是在這個時寫的。
在斯基洛斯,除了斯巴達人給他的一份地產,色諾芬自己還購得一塊地。關於這塊地的由來,值得說兩句。希臘雇傭兵在黑海南岸某處曾分發出賣俘虜所得的錢款,他們將應分款項總數的十分之一提出,交當時的幾位首領保管,並由他們負責奉獻給阿波羅和阿爾特米斯兩位神。色諾芬作為首領之一,也得到一份。色諾芬將這筆款子的一半送到德爾斐,存放在那裡的雅典聖庫中,奉獻給阿波羅。另外一半,他存放在以弗所的阿爾特米斯廟的住持手中。在他定居斯基洛斯之後,他又取回這筆款,買了—塊地,名為奉獻給女神阿爾特米斯,實際全部收入由他支配。只是每年他將這塊地上收獲物的十分之一拿出來祭神。
在斯基洛斯,色諾芬過的是大奴隸主的生活,有很多奴隸專替他耕作。斯巴達人有時專門送一些戰俘奴隸給他,供他使用。從他的著作《家政論》來看,他有經營大地產的實際經驗。這些經驗也許就是在這里得到的。他在這里住了十幾年,與斯巴達的權貴保持密切的聯系。
公元前37l年,斯巴達和底比斯之間爆發戰爭,斯巴達戰敗。斯基洛斯重新歸入其原有主人埃利斯的版圖。色諾芬失掉家產後前往科林斯居住,直到老死。
在色諾芬定居科林斯期間,希臘的政局又發生了變化。雅典和斯巴達聯合起來對付稱雄一時的底比斯。色諾芬的兩個兒子都參加了反底比斯的戰爭,其中一人陣亡。於是,雅典公民大會場過決議,廢除了以前關於放逐色諾芬的決定。在這之後,色諾芬雖然有時短期回雅典看一看,但是主要住在科林斯從事著述。他的一系列著作,例如《希臘歷史》、《論騎兵司令的職責》、《論騎術》、《阿格西拉於斯》、《論雅典的收入》等,都是在這個時候完成的。
色諾芬生活在政局劇烈變化的時代,有豐富的多方面的生活經歷,博學多才,是古希臘著名的多產作家。他的作品,文字簡練,詞彙豐富,提供了有關他所生活的時代的大量材料,是研究古希臘歷史的人必讀的著作。
使色諾芬負有盛名的著作,首推《遠征記》這部書,現在分為7章。據說是匿名出版的。學者們推測,這部著作是色諾芬根據自己在行軍過程中作的記錄整理而成的。由於寫的是親身經歷,廣泛涉及希臘雇傭兵生活的各個方面,記錄了沿途的地理景物和見聞,所以歷來為史學家所重視。書中對色諾芬本人在征戰中的作用雖然有所誇大,但總的說來,大體上反映了當時的實際情況。《遠征記》內容豐富,文字生動,是學習古希臘文的人必讀的書。
《希臘歷史》也分為7章,敘述公元前411年至362年的事件。色諾芬希望這本書成為修昔底德的《伯羅奔尼撤戰爭史》的助續篇。實際上,就文體與見解而論,它都與修昔底德的著作不同。書中的敘述,明顯地具有親斯巴達的傾向。色諾芬著意描寫了三十僭主政府中的兩位主要人物——克利提阿斯和特拉麥涅斯以及恢復雅典民主政治制度的歷史。他同情特拉麥涅斯,不惜筆墨地刻畫了一心要把特拉麥涅斯置於死地的克利提阿斯的卑鄙和不擇手段。他通過誇大阿格西拉於斯的作用,以及採取有意迴避某些事情的手法來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場。
色諾芬有一組涉及蘇格拉底的著作,其中包括《回憶錄》、《蘇格拉底的辯護》、《宴會篇》和《家政論》。在這些作品中,既有色諾芬對蘇格拉底生平事跡的記述,也有很多是他借題發揮,闡述自己的哲學和政治觀點的地方。關於怎樣培養適應實際生活需要的人才以及他們應該具備什麼品質等問題,他發表了一系列見解。
《居魯士的教育》是一部抒發政見的歷史小說。色諾芬用描寫波斯帝國的開國君主居魯士所受的良好教育,來說明政治家的訓練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這部歷史小說中,他使居魯士成為自己理想的國王的體現者,把自己贊賞的斯巴達的教育方法搬到了波斯。書中提供了關於軍事方面的許多實際知識,例如,武器的種類,兵力的布置,進攻和退卻的策略,等等。書中也不乏對一系列人物的生動刻畫。
《斯巴達的政治制度》一文,對斯巴達的政治制度極力加以美化,對斯巴達的教育制度備加推崇。他認為斯巴達的立法制度是最好的,而其基礎是能夠在公民身上培養一系列他認為值得贊美的品質——克制、勇敢、善於服從和指揮,等等。
色諾芬在《論雅典的收入》一文中,列舉了一些具體事實,論證改善雅典財政狀況的辦法。他建議由國家出錢購買一批奴隸,用以從事銀礦的採掘。
在《阿格西拉於斯》一文中,色諾芬對他的亡友備加稱贊,顯然言過其實。他贊揚阿格西拉於斯具有種種優秀品德:虔敬神明,忠誠待友,對祖國無限忠誠,對下屬寬厚仁慈,作戰時身先士卒,生活質朴勤謹。
《論騎兵司令的職責》、《論騎術》、《論借獵犬之助進行狩獵》等篇,表明色諾芬在關於馴馬、組織騎兵和打獵方面有廣博的實際知識。
從上面所列色諾芬著作的簡略介紹中可以看出,他的興趣是非常廣泛的。但是他缺乏深刻的思想。對於色諾芬在史學史上的地位,古今學者沒有一致的意見。由於他政治觀點有所偏頗,所愛者著意渲染,所惡者避而不談,我們對於他提供的材料必須進行認真的分析。
③ 誰是古希臘著名的地理學家和歷史學家
斯特拉波(約公元來前自64~公元23年)是古希臘著名的地理學家和歷史學家。他編著的17卷本《地理學》一書,是古代希臘給後世留下的篇幅最大、資料最為豐富的地理學專著。直到今天,斯特拉波的著作不僅對於從事古代地理學和歷史學研究,而且對於致力古代其他學科的研究,都是一個重要的資料來源。
斯特拉波
④ 古希臘有兩位著名歷史學家分別提的是哪兩位
希臘的兩位著復名歷史制學家,一是希羅多德,被稱為「歷史之父」,他到過波斯、古埃及、希臘、義大利,詳細描述了希波戰爭,他的歷史書幾乎可以稱作為一部世界史;另一歷史學家修昔底德,他的作品主要記述了斯巴達和雅典的戰爭,是歷史的可靠記錄。
⑤ 古希臘著名的歷史學家有誰
除了悲劇和喜劇的抄輝煌成就之外襲,還有希臘的兩位著名歷史學家,一是希羅多德,被稱為「歷史之父」,他到過波斯、古埃及、希臘、義大利,詳細描述了希波戰爭,他的歷史書幾乎可以稱作為一部世界史;另一歷史學家修昔底德,他的作品主要記述了斯巴達和雅典的戰爭,是歷史的可靠記錄。
⑥ 希臘歷史學家著作有哪些
古希臘三大史學家是:希羅多德、修昔底德、色諾芬
以下是關於他們的詳細介紹:
希羅多德
他是古代偉大的歷史學家,他被人們尊稱為「歷史之父」。
公元前四百多年,義大利南部的塔林敦海灣岸邊高地上,一座新的墳墓面向著大海。經過的人,都會在墳前默默地站立致敬。墓前的石碑上刻著這樣的銘文:
「這座墳墓里埋葬著呂克瑟司的兒子希羅多德的骸骨。他是用伊奧尼亞方言寫作的歷史學家之中最優秀者,他是在多里亞人的國度里長大的,可是為了逃避無法忍受的流言蜚語,他使圖里奧伊變成了自己的故鄉。」
這位客死異鄉的人,是偉大的古希臘歷史學家、《歷史》一書的作者希羅多德,他因《歷史》一書得到了人們無比的崇敬。從古羅馬時代開始,希羅多德就被尊稱為「歷史之父」,這個名稱也一直沿用到今天。
大約在公元前484年,希羅多德誕生在小亞細亞西南海濱的一座古老的城市。那是古希臘人早年向海外開拓時建立的一座殖民城市。希羅多德的父親是一個擁有豪富的奴隸主,他的叔父是本地一位著名詩人。希羅多德從小學習勤奮,酷愛史詩。當時,他們城邦的統治者是一個通過陰謀篡奪了政權的傢伙。成年後的希羅多德隨叔父等人積極參與推翻篡位者的斗爭。斗爭遭到鎮壓,他的叔父被殺,他被放逐。後來,篡位統治者被推翻,他一度返回故鄉。不久,又再度被迫出走,從此再也沒有回去過。
大約從30歲開始,希羅多德開始了一次范圍廣泛的旅遊,向北走到黑海北岸,向南到達埃及最南端,向東至兩河流域下游一帶,向西抵達義大利半島和西西里。為了維持生活,他還長途行商販賣物品。每到一地,希羅多德就到歷史古跡名勝處瀏覽憑吊,考察地理環境,了解風土人情,他還喜愛聽當地人講述民間傳說和歷史故事,他把這一切都記下來,並一直隨身帶著。
公元前445年前後,希羅多德來到了希臘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雅典。當時的雅典,經歷了希(臘)波(斯)戰爭,政治經濟都獲得了高度發展,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學術文化更是稱雄於希臘世界。希羅多德感到異常興奮,他積極參加各種集會和政治文化活動,並很快同政治家伯里克利、悲劇家索福克勒斯等人結下了深厚的情誼。一次他寫的詩還得了獎。贏得了大家的贊譽。
希羅多德崇拜雅典的民主政治,對於不久前結束的以雅典為首的希臘城邦,在希臘波斯戰爭中打敗奴隸制大國波斯的侵略,十分欽佩,他不停地向有關的人打聽戰爭的各方面情況,收集了很多的歷史資料。在伯里克里和友人們的鼓勵和支持下,希羅多德決心寫一部完整敘述希波戰爭的歷史著作以流傳後世,這就是史學名著《歷史》,又名《希臘波斯戰爭史》。
公元前443年春季,雅典人在義大利南部的塔林敦灣沿岸,建立了圖里翁城邦,希羅多德跟隨雅典移民到了那裡,成了這個城邦的公民。他開始將主要精力用來寫作《歷史》。可惜的是《歷史》並沒有最終完稿,希羅多德於公元前425年離開了人間。
希羅多德的《歷史》在希臘史學史上是第一部堪稱為歷史的著作。全書按內容基本上分為兩大部分。前半部分敘述了黑海北岸的西徐亞人、希臘城邦及波斯帝國的歷史、地理、民族和風俗習慣等,並記述了希波戰爭爆發的原因。第二部分,主要記述希波戰爭的經過和結果,從小亞細亞各希臘城邦舉行反對波斯的起義,一直到公元前478前希臘人佔領塞斯托斯城為止。後來又有人把全書分成九卷,還根據當時的慣例,用古希臘神話中掌管文學和藝術的九位繆斯女神的名字,給各卷命名,所以這部書有時又被稱作《繆斯書》。《歷史》內容豐富,非常生動地敘述了西亞、北非以及希臘等地區的地理環境、民族分布、經濟生活、政治制度、歷史往事、風土人情、宗教信仰、名勝古跡等,為我們展示了古代近20個國家和地區的民族生活圖景,宛如古代社會一部小型「網路全書。」希羅多德從史詩、官府檔案文獻、石刻碑銘和當時多種著作中,獲取了很多資料,更多的是利用他親身游歷和實地調查采訪所獲得的大量資料。《歷史》是西方史學上的第一座豐碑,為西方歷史編纂學「開辟了一個新時代」。
希羅多德對歷史事件和社會現象的記敘分析有可取之處。關於希波戰爭,他譴責波斯遠征希臘,說波斯「不應當再貪求任何其他土地,不應當再奴役那些絲毫沒有招惹它的人們。」認為波斯之所以失敗,是因為它的軍隊成份太復雜,外加外線作戰的困難。雅典之所以獲勝,是因為它實行民主政治,每個人都「盡心竭力」為自由而戰。
希羅多德推崇希臘,稱頌雅典,嚮往奴隸主民主政治,但並沒有對波斯一概否定。他反對的只不過是波斯人入侵希臘的不義之舉,反對它的群主制度。因此有時他甚至把波斯描繪成英雄的國度,並對它的文化作了選擇和歌頌。
《歷史》中首次提到了「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歷史》記載,約公元前522年,波斯國內集中商議選擇政治形式時,有三派分別主張採用民主政治,貴族政治和君主政治,三種意見,各執一詞,互不相讓。在激烈的急診中,一個名歐塔涅斯的波斯人說:「人民的統治的優點首先就在於它的最美好的名聲,那就是,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希羅多德比較重視古代東方的文明和它對希臘的影響。《歷史》中記載埃及的太陽歷比希臘的歷法准確;希臘字母是從腓尼基人那裡學來的;希臘人使用的日晷最早是由巴比倫人發明的,等等。
《歷史》的文學價值也很高,它常常被認為是西方第一部著名的散文作品。希羅多德採用了一種在東方文學中常見的結構形式,即在大故事中套小故事,環環相扣,變化無窮,具有迷人的魅力。他還很善於刻畫人物,他筆下的國王、大臣、政治家、學者、士兵等等,大多性格鮮明,形像生動。如第一卷,描繪希臘政治家梭倫和呂底亞王克洛斯相見的對話,鼠目寸光的呂底亞王和聰穎賢達的梭倫形成了鮮明的對照,人物的性格特徵表現得惟妙惟肖。
由於時代和階級的局限,希羅多德的《歷史》,許多地方還帶有天命論和宿命論色彩,並且其中也夾雜了許多不足為據的神話傳說和無稽之談,但是,他首創了歷史著作的體裁,並為後世保存了大量珍貴史料,其中有些已被近代考古學、人類學和歷史學的研究或成果所證實。
希羅多德無愧於「歷史之父」的光榮稱號。
修昔底德(Thucydides,約公元前460~前400/前396年),古代希臘著名歷史學家,以其所著《伯羅奔尼撒戰爭史》而在西方史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關於修昔底德的生平,我們所知甚少。那極有限的一點材料,主要來自他自己的著作中偶爾提及自己的地方。此外,還有來自晚後的希臘羅馬作家的零星記載。
修昔底德出身於雅典的一個富裕而顯貴的家族。他的父親奧洛魯斯,與馬拉松戰役的主要指揮者米太雅德的後輩以及色雷斯的王族都有親戚關系。他和公元前5世紀中期活躍於雅典政治和社會舞台上的一些頭面人物,如客蒙、伯里克利以及另一位修昔底德(麥里西亞斯之子)等,大概都多多少少沾親帶故。修昔底德自己提到,他在色雷斯沿海擁有金礦開采權,在當地居民中有很大影響(Ⅳ.105)。至於他是如何取得這些金礦的,我們無從知曉。但無論如何,這樣的家庭背景,無疑為他後來寫出名垂千古的史學名著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關於他的出生年代,自古就有不同說法。根據修昔底德自己的記載,在伯羅奔尼撒戰爭爆發之初,他已經開始撰寫這部歷史著作了(Ⅰ.1);當時他正當明達之年,能夠懂得事物發展的意義了(Ⅴ.26)。顯然,這時他已是壯年。修氏於公元前424年擔任將軍職務,這是一個可靠的年代。按照雅典法律規定,擔任此職務者必須年滿30歲。根據這一點來推算,他至遲應出生在公元前455年或此前不久。有的學者估計,他可能出生在公元前471~前455年之間;有的學者推算,他大概出生在公元前460~前455年之間。他在青少年時代和雅典的許多貴族子弟一樣,接受過良好的教育。公元5世紀的馬賽林努斯提及一個故事,說修昔底德在童年時代,隨父親一起聆聽希羅多德朗誦其歷史著作時,曾感動得流涕。希羅多德看到這個情況,對他的父親說:「奧洛魯斯,你的兒子深受求知慾的感動。」這個故事的細節未盡可信,但從中可以想見希羅多德對修昔底德產生過一定的影響,而後者對前者的著作頗為熟悉,似乎也印證了這一點。
從公元前431年戰爭爆發起,到公元前424年他任將軍止這7年間,修昔底德大概一直居住在雅典。他自己說,這時他已經開始搜集有關材料,以撰寫這場戰爭的歷史(Ⅰ.1)。他明確指出,公元前430年雅典瘟疫肆虐之時,他自己也染上此病(Ⅱ.48),而當時這種病在希臘其他地方似乎很少流行。他又說到,他的著作中所援引的演說詞,有些是他親自聽到的(Ⅰ.22),尤其是伯里克利的演說,他一定是多次聽到過的。這也只有住在雅典才有可能。其間,他也有可能住在色雷斯經營他的金礦。公元前424年,他當選為雅典十將軍之一(Ⅳ.104)。此前,他可能參加過一些戰役,否則不會陡然取得這樣高的地位的。這年冬天,斯巴達名將伯拉西達統率遠征軍,在色雷斯人的協助下,向雅典人在色雷斯地區的戰略重鎮安菲波里斯發動進攻。此時修昔底德正駐扎在塔索斯。安菲波里斯守將攸克利斯向他求援,他迅即率7艘戰艦馳援。然而,當他趕到時,守將已降,安菲波里斯已落入敵手(Ⅳ.106)。顯然,安菲波里斯的失陷,責任不在修昔底德。可是,在雅典,有人誣陷修氏,說他有通敵之嫌,雅典民眾因此議決把他放逐。在此後蒙冤受辱的20年裡,他充分利用閑暇時間,在希臘世界,特別是在那些敵對國家廣泛遊歷,收集到多方面的史料(Ⅴ.26)。其間他一定經常前往伯羅奔尼撒各地以及西西里進行實地考察,尤其注意考察那些發生過重大戰役的地方。雅典和阿爾哥斯、曼丁尼亞以及愛利斯所簽訂條約的內容(Ⅴ.47),可能就是他親自從奧林匹亞的石柱上抄錄下來的銘文,因為他的著作中記載與考古發掘出來的銘文內容基本相同。關於曼丁尼亞戰役的史料(Ⅴ.69~74),則完全是從伯羅奔尼撒方面得來的。他肯定去過西西里,否則在描述西西里的戰事時,他對於西西里的地形不會如此熟悉;關於雅典人在西西里慘敗的情況,他是從雅典的俘虜口中得來的。
修昔底德在流亡20年後重返雅典(Ⅴ.26),並且知道公元前404年雅典和比雷埃夫斯的長城被拆毀一事(Ⅰ.93)。他對公元前396年以後的事情全未提及,但提到死於公元前399年馬其頓國王的改革(Ⅱ.100),因此,大約在公元前400到前396年之間,他未能按計劃完成其著作而猝然死去。
修昔底德的這部著作是世界歷史文庫中的一部傑作。《伯羅奔尼撒戰爭史》的整個結構合理、緊湊,文字簡潔、流暢、生動,富有哲理和感染力,顯示了作者出色的史才和良好的文化素養。全書被後世學者分為8卷,嚴格按時間順序展開史事,各卷之間保持著必然的聯系。第一卷開頭有一個序言,闡明作者的寫作動機、方法,接著勾勒了戰前希臘歷史的輪廓,追溯了雅典人與拉棲代夢人之間矛盾的發展過程;第二、三、四卷至第五卷第24節,記載戰爭的前10年(所謂「阿奇達姆斯戰爭」),即自戰爭爆發至「尼基阿斯和約」的簽訂;第五卷第25~116節敘述「尼基阿斯和約」的簽訂至西西里遠征,即所謂「和平」時期的史事;第六、七兩卷敘述西西里遠征始末;第八卷敘述戰爭最後階段,即狄凱里亞戰爭和伊奧尼亞戰爭。按修昔底德自己的計劃,他的歷史著作將一直寫到公元前404年雅典長城被拆毀和比雷埃夫斯港被佔領為止。但是他的著作只寫到公元前411年冬天,就突然中斷了,最後一句話也是不完整的(《Ⅷ.109》,說明他的著作尚未完成。
修昔底德生活的時代,是他的祖國雅典盛極而衰的時代。波斯戰爭以後,尤其是公元前5世紀60年代中期以後,雅典利用其強大的海上勢力控制了東地中海地區交通要道和戰略要地,把原提洛同盟諸邦逐步降至附屬國的地位,雅典與原同盟者的關系發生了本質的變化,形成古代世界歷史上第一個大規模海上霸國——雅典帝國。從此,雅典國家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它已由阿提卡半島的蕞爾小邦一躍成為地跨歐亞、囊括愛琴海的泱泱大國,煥然一新的雅典城成了東地中海地區政治、經濟、海陸交通和文化中心,成了「希臘的學校」。雅典人對包括奴隸在內的原提洛同盟諸邦人民的壓迫和剝削,是伯里克利時代雅典政治穩定、經濟繁榮、文化昌盛、兵源充足的最根本的原因。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成人的修昔底德,作為統治階級上層的一員,作為雅典對外侵略擴張戰爭的實實在在的受益者,對此自然有著深刻的體會。在思想文化領域,希臘樸素的唯物論哲學家和自然科學家們不懈的探索,人本主義思潮的流行,如德漠克利特的「原子論」,希波克拉特斯的醫學成就,普羅塔哥拉斯提出「人是萬物的尺度」,希羅多德的歷史研究成果,以及演說術、詭辯術開始盛行,悲劇、喜劇頻頻上演……這一切,都不能不給修昔底德的世界觀、歷史觀和治學方法以深刻的影響。雅典民主政治為人才薈萃、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提供了良好的社會環境。修昔底德的史學成就達到了希臘古典史學的頂峰。
色諾芬
色諾芬(Xenophon,約公元前444—354),古代希臘的歷史學家、軍事家和政論家。
關於色諾芬的生平,我們除了根據他本人著作中的敘述,主要依靠生活在羅馬帝國時期的一些作家的記載。由於資料不足,許多涉及具體年代的問題得不到徹底解決,其中有關他的政治活動,也有關他的著作的寫作時間。而對於他出生的年代,現在學術界至少有三種不同的說法。如果我們暫時撇開年代學問題不談。那末,對於色諾芬一生的主要經歷我們是清楚的。
色諾芬出身於雅典的貴族家庭,父親名叫格呂洛斯。他受過多方面的良好教育,熟悉軍事和騎術,曾經是蘇格拉底的學生。有材料說,他參加過公元前424年雅典與鄰國的一次戰役,據此推算,這時他至少已有20歲。在雅典,18—20歲的青年要在國內的守備部隊服役兩年,年滿20歲才能出國作戰。公元前420年,在泛雅典娜節期間,他曾和蘇格拉底一起到著名富豪卡里阿斯家作客。色諾芬在政治上傾向於貴族派,反對雅典民主制,贊賞斯巴達的貴族政體。
公元前401年波斯發生內訌,國王阿塔薛西斯的弟弟小居魯士在小亞細亞起兵,企圖奪取王位。斯巴達人支持小居魯士,為他提供了大批希臘僱傭軍。色諾芬經友人介紹,參加了這支軍隊。他在自己寫的《遠征記》一書中詳細敘述了這次征戰的經過。小居魯士率領希臘僱傭軍在內的軍隊橫穿小亞細亞,到達巴比倫城附近的庫納克薩。居魯士本人在這里陣亡。失去僱主的希臘僱傭軍在他們選舉的首領的領導下向希臘撤退。退卻過程中,由於先前的幾位首領被波斯人誘殺,色諾芬便當選為這支軍隊的主要首領之一。他充分發揮了自己的領導才能,克服了缺乏給養和敵軍襲擊的重重困難,終於在公元前400年底把幾千名雇傭兵帶回歐洲。在這支希臘軍隊沿黑海南岸行軍的過程中,色諾芬兩度乘軍隊長期等待渡船的機會,提出就地建立新城安居下來的主張,均遭否決。主要原因是大多數希臘雇傭兵希望回家。當色諾芬及其率領軍隊在拜占庭逗留期間,當地斯巴達駐軍的首腦曾企圖逮捕他,把他交給波斯人的小亞細亞總督。
鑒於這種情況,在公元前400年冬天,色諾芬投靠了色雷斯國王塞於特斯,並幫助他進行內戰。按照兩人之間的協議,如果斯巴達人繼續追捕色諾芬,塞於特斯將保護他。此外,塞於特斯應當劃出一塊地方交色諾芬治理。但是當塞於特斯借色諾芬之助戰勝了敵手之後,他卻食言。這時,色諾芬打算回雅典,因希臘雇傭兵固請,他又率領他們到小亞細亞去為斯巴達人效力。這時,斯巴達人正在和波斯人打仗。
斯巴達人沒有及時向雇傭兵支付薪金,色諾芬便靠搶劫富戶為生。
公元前396年,斯巴達國王阿格西拉於斯奉命到小亞細亞領導斯巴達軍隊和波斯人作戰。色諾芬很快就成了他的朋友,可能是指揮一支僱傭軍為其服役,也可能是擔任他的幕僚。總之,與阿格西拉於斯之間的友誼,對於色諾芬的政治生涯影響巨大。
在科林斯戰爭(公元前395—38s年)期間,色諾芬和斯巴達人一起參加了反對雅典的戰役。為此,雅典公民大會通過決議,將色諾芬流放。相反,斯巴達人卻因他的忠誠而對他加以獎賞。
因色諾芬的功績,斯巴達賞賜給他一塊位於奧林匹亞附近的斯基洛斯的地產。從此色諾芬的生活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關於他在斯基洛斯的具體生活情況缺乏可靠的材料。根據大多數學者的意見,這一時期是色諾芬生活最平靜的時期,也是他寫作最多的時期。《居魯士的教育》、《遠征記》等,可能都是在這個時寫的。
在斯基洛斯,除了斯巴達人給他的一份地產,色諾芬自己還購得一塊地。關於這塊地的由來,值得說兩句。希臘雇傭兵在黑海南岸某處曾分發出賣俘虜所得的錢款,他們將應分款項總數的十分之一提出,交當時的幾位首領保管,並由他們負責奉獻給阿波羅和阿爾特米斯兩位神。色諾芬作為首領之一,也得到一份。色諾芬將這筆款子的一半送到德爾斐,存放在那裡的雅典聖庫中,奉獻給阿波羅。另外一半,他存放在以弗所的阿爾特米斯廟的住持手中。在他定居斯基洛斯之後,他又取回這筆款,買了—塊地,名為奉獻給女神阿爾特米斯,實際全部收入由他支配。只是每年他將這塊地上收獲物的十分之一拿出來祭神。
在斯基洛斯,色諾芬過的是大奴隸主的生活,有很多奴隸專替他耕作。斯巴達人有時專門送一些戰俘奴隸給他,供他使用。從他的著作《家政論》來看,他有經營大地產的實際經驗。這些經驗也許就是在這里得到的。他在這里住了十幾年,與斯巴達的權貴保持密切的聯系。
公元前37l年,斯巴達和底比斯之間爆發戰爭,斯巴達戰敗。斯基洛斯重新歸入其原有主人埃利斯的版圖。色諾芬失掉家產後前往科林斯居住,直到老死。
在色諾芬定居科林斯期間,希臘的政局又發生了變化。雅典和斯巴達聯合起來對付稱雄一時的底比斯。色諾芬的兩個兒子都參加了反底比斯的戰爭,其中一人陣亡。於是,雅典公民大會場過決議,廢除了以前關於放逐色諾芬的決定。在這之後,色諾芬雖然有時短期回雅典看一看,但是主要住在科林斯從事著述。他的一系列著作,例如《希臘歷史》、《論騎兵司令的職責》、《論騎術》、《阿格西拉於斯》、《論雅典的收入》等,都是在這個時候完成的。
色諾芬生活在政局劇烈變化的時代,有豐富的多方面的生活經歷,博學多才,是古希臘著名的多產作家。他的作品,文字簡練,詞彙豐富,提供了有關他所生活的時代的大量材料,是研究古希臘歷史的人必讀的著作。
使色諾芬負有盛名的著作,首推《遠征記》這部書,現在分為7章。據說是匿名出版的。學者們推測,這部著作是色諾芬根據自己在行軍過程中作的記錄整理而成的。由於寫的是親身經歷,廣泛涉及希臘雇傭兵生活的各個方面,記錄了沿途的地理景物和見聞,所以歷來為史學家所重視。書中對色諾芬本人在征戰中的作用雖然有所誇大,但總的說來,大體上反映了當時的實際情況。《遠征記》內容豐富,文字生動,是學習古希臘文的人必讀的書。
《希臘歷史》也分為7章,敘述公元前411年至362年的事件。色諾芬希望這本書成為修昔底德的《伯羅奔尼撤戰爭史》的助續篇。實際上,就文體與見解而論,它都與修昔底德的著作不同。書中的敘述,明顯地具有親斯巴達的傾向。色諾芬著意描寫了三十僭主政府中的兩位主要人物——克利提阿斯和特拉麥涅斯以及恢復雅典民主政治制度的歷史。他同情特拉麥涅斯,不惜筆墨地刻畫了一心要把特拉麥涅斯置於死地的克利提阿斯的卑鄙和不擇手段。他通過誇大阿格西拉於斯的作用,以及採取有意迴避某些事情的手法來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場。
色諾芬有一組涉及蘇格拉底的著作,其中包括《回憶錄》、《蘇格拉底的辯護》、《宴會篇》和《家政論》。在這些作品中,既有色諾芬對蘇格拉底生平事跡的記述,也有很多是他借題發揮,闡述自己的哲學和政治觀點的地方。關於怎樣培養適應實際生活需要的人才以及他們應該具備什麼品質等問題,他發表了一系列見解。
《居魯士的教育》是一部抒發政見的歷史小說。色諾芬用描寫波斯帝國的開國君主居魯士所受的良好教育,來說明政治家的訓練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這部歷史小說中,他使居魯士成為自己理想的國王的體現者,把自己贊賞的斯巴達的教育方法搬到了波斯。書中提供了關於軍事方面的許多實際知識,例如,武器的種類,兵力的布置,進攻和退卻的策略,等等。書中也不乏對一系列人物的生動刻畫。
《斯巴達的政治制度》一文,對斯巴達的政治制度極力加以美化,對斯巴達的教育制度備加推崇。他認為斯巴達的立法制度是最好的,而其基礎是能夠在公民身上培養一系列他認為值得贊美的品質——克制、勇敢、善於服從和指揮,等等。
色諾芬在《論雅典的收入》一文中,列舉了一些具體事實,論證改善雅典財政狀況的辦法。他建議由國家出錢購買一批奴隸,用以從事銀礦的採掘。
在《阿格西拉於斯》一文中,色諾芬對他的亡友備加稱贊,顯然言過其實。他贊揚阿格西拉於斯具有種種優秀品德:虔敬神明,忠誠待友,對祖國無限忠誠,對下屬寬厚仁慈,作戰時身先士卒,生活質朴勤謹。
《論騎兵司令的職責》、《論騎術》、《論借獵犬之助進行狩獵》等篇,表明色諾芬在關於馴馬、組織騎兵和打獵方面有廣博的實際知識。
從上面所列色諾芬著作的簡略介紹中可以看出,他的興趣是非常廣泛的。但是他缺乏深刻的思想。對於色諾芬在史學史上的地位,古今學者沒有一致的意見。由於他政治觀點有所偏頗,所愛者著意渲染,所惡者避而不談,我們對於他提供的材料必須進行認真的分析。
⑦ 古希臘三大著名悲劇家是哪三位,古希臘被稱為「歷史之父」的歷史學家是哪一位
在古希臘有三大著名悲劇家,即愛斯奇里斯、索福克利和歐里庇得斯。他們創版作的悲劇作品影響權了後世。希臘的喜劇作家阿里斯托芬,他的作品多是諷刺當朝的腐敗統治。希臘的喜劇不如悲劇。除了悲劇和喜劇的輝煌成就之外,還有希臘的兩位著名歷史學家,一是希羅多德,被稱為「歷史之父」,他到過波斯、古埃及、希臘、義大利,詳細描述了希波戰爭,他的歷史書幾乎可以稱作為一部世界史;另一歷史學家修昔底德,他的作品主要記述了斯巴達和雅典的戰爭,是歷史的可靠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