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知識 > 鄭林歷史學

鄭林歷史學

發布時間:2021-02-18 21:40:50

⑴ 教育碩士045110屬於教育學類嗎

是的呢6位學科代碼前2位代表的是學科門類,04就是教育學
12是管理 13藝術

⑵ 如何讓歷史與現實結合成為歷史教學的常態

試論如何提高中學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 萬州二中 鄭林 摘要: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身處教育第一線的教師,越來越認識到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對於學生掌握知識以及實際能力的提高相當重要。

⑶ 歷史上真實的經典(殺人)犯罪案件

八仙飯店經典奇案

--------------------------------------------------------------------------------

疑犯黃志恆涉嫌兇殘屠殺黑沙環馬路八仙飯店東主鄭林一家共10人的惡性犯罪案件。1985年8月8日中午12時,多名泳客在路環黑沙阿婆秧灘發現數件人體殘肢,隨即通知水警。警方其後在現場進行打撈,撿獲8件人體斷肢,短短數日內在同一地點獲11件人體斷肢,切口整齊,似是被利器斬下。司警在調查過程中,曾邀內地法醫官來澳協助化驗斷肢,留下紀錄。至1986年4月,澳門司法警察司署先後收到八仙飯店東主鄭林兄弟來信,指其兄一家去年8月突然神秘失蹤,原為鄭林所有的八仙飯店等產業,被一名姓黃的男子霸佔,並懷疑黃某謀財害命。司警接信後復驗了去年在黑沙阿婆秧灘發現的斷肢,發現其中一支女性手掌的指紋,與八仙飯店失蹤者其中一名年紀較大的女子的指模相似。司警即對八仙飯店的新東主黃志恆(50歲)進行嚴密監視。同年9月28日下午,黃志恆突然匆匆離開八仙飯店,欲進入中國內地,司警發現後即將之截住,帶署調查。翌日,司警正式發出八仙飯店10名失蹤者的照片,要求居民提供有關資料。該10名失蹤者包括八仙飯店前東主鄭林(50餘歲)及其妻子岑惠儀(42歲),女兒鄭寶瓊(18歲)、鄭寶紅(12歲)、鄭寶雯(10歲)、鄭寶華(9歲),兒子鄭觀德(7歲),女東主岑惠儀的母親陳麗容(70歲),陳珍(又名陳麗珍,60歲),曾受雇於八仙飯店的廚師鄭柏良(61歲)。10月2日,黃志恆涉嫌殺害八仙飯店東主鄭林一名女親屬陳麗珍,被司警落案起訴,移交刑事起訴法庭偵訊,表證成立,還押市牢候審。司警在拘查黃志恆前後,搜出屬於八仙飯店東主鄭林的南通銀行紅街市分行的保險箱鎖匙,以及鄭林的回港證,4名子女的出生證書、學生證副本。對於為何擁有這些證件,黃志恆未能作出解釋,只供稱以60萬元承頂鄭林的物業,包括八仙飯店。在黃志恆被拘後,遭揭發涉及1973年11月香港則魚涌英皇道一宗謀殺縱火案:疑兇陳梓梁向事主借錢不遂,將之捆綁浸在浴缸中溺斃,還將事主之妻、小姨斬傷,再用石油氣爐放火。陳梓梁後逃回鄉間匿藏,以利刀截去左手食指一小段,用火將雙手拇指、食指的指紋破壞,再化名黃志恆偷渡來澳,獲發身份證。香港警方曾來澳調查,證實黃志恆即陳梓梁。1986年12月4日,黃志恆在獄中割脈身亡。直至黃志恆被押解市牢候審、自殺身亡,警方一直未有尋獲10名失蹤者屍體,是否遇害未得到確定。檢獲的11件人體斷肢,除其中一件女性手掌經驗證指紋是屬於失蹤老婦陳麗珍外,其餘斷肢均未能確定身份。案中唯一疑犯黃志恆自殺身亡後,該宗案更蒙上一層神秘色彩。

⑷ 鄭林的人物簡介

1998年至2001年,就讀於北京師范大學歷史系,獲教育學碩士學位。2001年至2004年,就讀於南京農業大學科學專技術史系,屬獲理學博士學位。2004年至今,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任教,主講本科生課程《中學歷史教學概論》、《中學歷史教材分析》;研究生課程《歷史課程論》、《歷史教材編纂研究》;教育碩士課程《中學歷史課程分析與研究》、《中學歷史教材分析與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歷史課程與教學論,科學技術史。

⑸ 北京人鄭林多大

今年51周歲
鄭林(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教授)
鄭林,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1966年11月生於甘肅平涼。1987年至1991年,就讀於北京師范大學歷史系,獲歷史學學士學位。

⑹ 湖南師范大學17考研,學科教學(歷史)952歷史教學論都參考哪些書, 問題:(1)光靠學校大綱那

學校那幾本就夠了 沒什麼偏的內容 基本上都是大綱以及書上的

這個專業還是比較好考 競爭不算大

⑺ 考研!!!有人考過江蘇師范大學的學科教學歷史專業嘛急求經驗!

江蘇師范大學學科教學(歷史)(專業學位)專業2015年考研招生簡章招生目錄

專業代碼:045109

研究方向

00不區分研究方向

考試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4英語二
③333教育綜合
④844中國通史
復試科目、復試參考書
復試科目:歷史教學論
參考書:
《新編歷史教學論》,朱漢國、鄭林主編。
同等學力加試科目:
1.中國古代教育史
2.現代教育技術
加試參考書:
1.《中國古代教育史》,毛禮銳,人民教育出版社;
2.《現代教育技術》,陳琳,高等教育出版社。
參考書目、參考教材
844 中國通史(教)
《中國古代史》,朱紹侯主編,福建人民出版社;
《中國近代史》,李侃主編,中華書局;
《中國現代史》,王燴林,高等教育出版社。

⑻ 國軍少將封傳壁的歷程

在抗日戰爭時期,從自盧溝橋事變至1945年6月,國軍少將以上高級將領,共有115人犧牲。他們當中還會有八人,誰是42,65,少將。

產品列表如下:

上將章只終李煜郝夢齡上將司令海軍上將陳呼捱源湯鮑桐海軍提督王甲磷法院將
這將趙登禹吳師苠吳科稔海軍上將司令平安邦將裁兵黃星美星
中將少將張鈺梁鑒堂楊傑少將少將姜吁砧中將華萊士中將劉韓折嗯亭鎮木將
龐媸嗯在秦檜中國少將少將六妹Sheng吳其廣海軍上將下鍋張小山的將軍林將
饒國華諸吃中將少將中將耀英搞摯松李蘭池少將少將安瓦爾
Yi劉真懂中將少將少將司徒非將軍范亭蘭王明章呼鎄少將少將
桂5中尉Chen鍾每本書將是少將周迂廣胡少將酈押嗯猴子必須中將少將
風扇范築先少將少將章莉張國良徐積中尉章徐汪雨九線將是少將少將唐聚5
馬嶼仁鍾蛇中尉中尉九少將張仃燕其盎芝英雅韻主要梅傑少校
Wang謝軍靳迂鞍梁西鮮中將少將少將陳奇一直在少將少將金正日印度
賤男恆麗轉向柱中尉中尉李韓青諸師勤中尉中尉中尉的木陳柱英寸王豐單大安瀾歷史少將少將中將
胡一擯一周後中尉量Sunming Jin彭詩徐先生
王踐約少將少將中將路廣衛衛西盎陳機橫復雜的將是少將重大一般·高啟學圻空氣少將少將章褶嗯數
尉遲武鍋章風扛梅傑少校少將龐台俸趙章將防暑閎灑施狙嗯中校戴俊茂
主要少將的趙薇秉呼紋陳姥陶走少將少將黃七冬少將少將
鄭林Yingcan將使中國Yan劉京少將少將朱師夫少將少將潞蒙旋

⑼ 急求北京師范大學歷史系本科課表!多謝

1-2節 8:00-9:50 3-4節 10:10-12:00
5-6節 13:00-14:50 7-8節 15:10-17:00
9-10節 18:00-19:50 10-11節 20:10-22:00
歷史學2010級
周一:中國古代史(上)羅新慧[2-18周]1-2節 教二208
世界上古中世紀史I王海利[2-11周] 楊共樂[12-18周]3-4節教七103
周二:無專業課
周三:數理統計 張丹慧1-2節 教二108
世界上古中世紀史I 王海利[2-11單周]
楊共樂[12-18單周]3-4節教七103
周四:中國歷史文選(一)姜海軍 9-11節 教二208
周五:中國古代史(上)羅新慧 [2-18單周]1-2節 教二208

歷史學2009級
周一:中國近代史 邱濤[1-15周]3-4節 教四207
邏輯學 郭佳宏[1-18周]3-4節 教九404
中國近代史 李志英[16-18周]3-4節 教四207
周二:世界近代史 梅雪芹[1-9周]龐冠群[10-18周]3-4節教七103
中國史學史 王志剛[1-18周]5-7節教二208
周三:中國近代史 邱濤[1-15周]李志英[16-18周]3-4節教二208
周四:世界近代史 梅雪芹[1-9周]龐冠群[10-18周]教七103
周五:歷史文獻學 張升[1-18周]3-4節 教二208

歷史學2008級
周一:德國史 孫立新[1-18周]1-2節教二209
基督教史 劉林海[1-18周]3-4節教二207
俄國史 張建華[1-18周]5-7節 教七306
周二:夏商周考古 胡進駐[1-18周]1-2節教九301
中國現代社會史 李小蔚[1-18周]3-4節 教七306
《老子》與《莊子》解讀 李銳[1-18周]7-8節 教八309
中國近代史料學 林輝鋒[1-18周]9-11節 教九301
周三:英帝國英聯邦史 郭佳宏[1-18周]1-2節 教二207
漢唐出土文獻與歷史研究 張榮強[1-18周]3-4節 教二102
敦煌與絲綢之路 趙貞[1-5,12-18周]9-11節 教七306
周四:中國現代文化史 張昭軍[1-18周]1-2節 [1-18單周]3-4節 教七306
民國史專題 朱漢國[1-9周]李小蔚[10-18周]5-7節 教七306
宋史 游彪[1-18周]11-12節 教七106
周五:中國近代史學思潮 張越 [1-18周] 1-2節 教七306
中國現代社會史李小蔚[1-18雙周]3-4節 教七407
歷史教材分析 侯桂紅[1-8周]鄭林[9-18周]5-7節 教九301

歷史學2007級
周一:現代中外關系史 張皓[1-5,12-18周]5-7節 教二217
周二:無
周三:敦煌與絲綢之路 趙貞[1-5,12-18周]9-11節 教七306
周四:無
周五:無

⑽ 天一總局的歷史

在福建漳州,有一座中西合璧的歷史建築,這一歷史建築,見證了天一批館的輝煌,也誕生了一個在中國郵政史、中國金融史上佔有一席之地的民間僑批局。天一批館的總局舊址,位於漳州市台商投資區角美鎮流傳村,1992年被定為龍海縣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被定為福建省第六批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5月25日,國務院國發[2006]19號核定並公布天一總局舊址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天一批館比清朝郵局早16年開辦、是專營東南亞信匯、票匯、電匯的民間銀信局。天一批館以其注重信譽、嚴格管理、規范匯率及熱情周到的服務,贏得了海內外僑民、僑眷的信賴,華僑銀信大都通過天一批館匯寄,天一批館的業務日益擴展,經營區域也日漸增多,在菲律賓的呂宋、宿務、怡朗、三寶土彥、蘇洛、怡口六岸、甲答育,馬來亞(今馬來西亞)的吉隆坡、馬六甲、檳城、大吡叻,荷屬東印度(今印度尼西亞)的井裡汶、吧城、壟川、泗水、巨港、萬隆,暹羅(今泰國)的曼谷、通口扣,安南(今越南)的西貢、把東,新加坡的實叻,緬甸的仰光和柬埔寨的金塔等8個國家先後設立24個分局,在中國的廈門、安海、香港、上海、漳州、浮宮、泉州、同安、港尾等地方先後設立9個分局。
天一批館從1880年創辦至1928年1月28日停業,歷時48年,是中國郵政史上有記載的第一家民間國際郵局,是規模最大、分布最廣、經營時間最長的早期民間僑批局,其信譽之卓著、影響之深遠、創辦年代之早在福建華僑史乃至中國郵政史、中國金融史上佔有重要的位置。「天一批館」的歷史意義不僅在於它的經營時間早,更重要的是它完成了銀信傳送從走單幫(水客)的初級、原始形式,向專業化和企業化商業經營的轉換,建立起一整套批銀攬收、承轉交接、委託分解以及資金頭寸調撥的合理機制,確保批銀運作的效率和跨國企業的誠信,為後來的僑批經營奠定了基本模式。
「天一總局」的「天一」取自漢儒董仲舒的《春秋繁露·深察名號》中的「天人之際·合而為一」,即「天道與人道,自然與人為合一」,用「天」作為徽志寓意天下一家,表達郭有品創辦僑批局的仁愛之心,也縮短了海外僑民與家鄉眷屬的萬里之隔。
天一總局舊址的「苑南樓」始建於1911年(清宣統三年),後經購地擴建,於1921年又建成北樓和「陶園」(花園)。以北樓作為「天一總局」的辦公業務經營大樓。「天一總局」總建築面積4495m2,整座大樓別具「南洋」風格,是典型的中西合璧式建築,結構優雅大方、雕花刻棟、古色古香。北樓向西並列是三進式大厝,兩旁緊栓雙邊雨屋、屋後緊連「宛南樓」,北樓與宛南樓之間有鋼筋混凝土天橋連接。原來的「陶園」佔地3000多m2,建有亭台、樓榭、假山、猴洞、魚池、花圃、石砌小道曲徑通幽、群花爭艷、草木顯秀。在當時農村之中可謂鶴立雞群、一花獨秀。
歲月桑淪、時代變遷,「天一總局」遺址歷經百年,雖貌非昔比,但作為見證歷史的時代產物,它的歷史價值是不可低估的。
2006年05月25日,天一總局舊址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2013年6月19日,福建僑批入選世界記憶名錄,這是福建第一個入選世界文獻遺產的項目。
天一批郊的誕生
「批」,是福建和廣東的閩南、潮汕地區對家書乃至一般信件的通稱。
「僑批」也稱為「番批」,是特定歷史時期和歷史環境下的產物,它產生於近代東南亞華僑社會。當時,隨著對外經濟和文化交流的日益頻繁,廣東、福建等省的公民移居東南亞各國日益增多,他們不時託人向家鄉捎些信件和銀票,由此促使了「銀信合封」的僑批和經營這種民間金融郵政形式的僑批業的形成。
海外華僑,身在異國他鄉艱辛創業,為僑居地和故鄉的發展都做出巨大的貢獻,他們的創業履跡和持之以恆奉獻祖國的事跡無不閃爍著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和精忠報國、愛國愛鄉的崇高精神。一封封僑批都是這種精神的客觀反映,都蘊含著深刻的文化內涵,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僑批中那些簡短的家書,是維系海外華人同家庭血濃於水親情的紐帶,也是海外僑人思家愛鄉的真實寫照。
僑批作為一份見證華僑移民史、創業史的珍貴歷史文物,蘊含著豐富的華僑文化內涵。其可貴之處在於它充分表達了廣大海外僑民極具傳統人文意義的親情;在於它所形成的水客、批局的可靠傳遞系統所表現出僑批經營者高度的誠信精神。
據有關史料記載,明清時期我國旅外僑胞約有1000萬人,分布世界各地的50多個國家,其中以僑居東南亞(俗稱南洋)各地為最多。福建省旅居海外的華僑和祖籍為福建的外籍人約有800萬人,佔全國的1/3左右,僅次於廣東省居全國第二位,其中90%以上居住在東南亞,以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和新加坡為最多。早在唐龍朔元年(661年)南安縣人鄭國希卒葬於菲律賓的禮智省馬亞辛地方;明成化十年(1474年)漳州月港私商活躍,漳州地區商販大批移居菲律賓、新加坡、馬來亞、印度支那;宋元祜二年(1087年)泉州設市舶司,泉州人出國經商,僑居海外者逐漸增多;元聖正初年(1341年),泉州大舶商汪大淵隨商船出海,途經南海諸島和印度洋沿岸數十國,回國後撰成《島夷志略》一書,記述南洋諸國所見所聞;明正統三年(1438年)爪哇回使臣馬用良、通事文生上表曰:臣等本皆福建漳州龍溪縣人,因漁於海,飄墜其國,今殷南欲與家屬同來者還鄉,用良,文生欲為祭祖,造祠堂,仍回本國;明萬曆四十五年(1617年)漳州龍溪縣人張燮撰成了《東西洋考》共十二卷,是一部研究中外關系列史、經濟史、海外交通史和華僑史的文獻資料;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清廷下詔遷界令,把福建的福州、興化、泉州、漳州四府及福寧一府所屬19縣25940頃土地劃為界外,迫使沿海百姓逃難到海外謀生;清雍正七年(1729年)旅居區域的閩僑創立養濟院,為南洋華僑創辦最早的醫療慈善福利醫院兼養老院;漳浦人程日在吧城居留七年,撰寫《噶刺吧紀事略》;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龍溪縣人王大海船海聖爪哇、巴達維亞、三寶壟及兆加浪岸,將其見聞撰成《海島逸志》一書;1840年鴉片戰爭後,西方殖民主義者開始大規模地誘騙掠拐數十萬福建沿海百姓,充當殖民者掠奪,開發當地資源的苦力,出現了福建華僑出國的第二次高潮,從1876至1930年,福建華僑出國人數達到155萬多人。
閩南籍的華僑約200萬人,他們遵守祖先忠孝勤儉的遺訓,積余均寄回故鄉贍養父母、眷屬。由於當時航運不便,國內郵局、銀行尚未設立,飄洋過海的華僑識字不多,只得等待同伴或同鄉中忠厚老實且識字能代寫家書的人返鄉探家時,托其攜款並代寫平安家書一並帶回。這種替僑胞帶銀信回國的生意人就叫「水客」。水客在返南洋時,又常引領欲「過南洋」的鄉親前往,關照新客途中生活,代辦入關手續,到達後又為新客介紹職業等,從中收取一定數額的傭金,因而做了兩重生意,這種水客又稱「客頭」,此種客頭多由老「番客」充當,僅閩南就有數以千計的客頭。早期的水客乘坐的風帆木船需按季節往返於閩南與南洋之間,一年之中只能2~3次,每次到船,隨船的水客也成批到達。船一靠岸,僑眷們就會詢問水客是否有自己親人托帶的銀信。日久天長,「僑批」成為華僑寄託銀信的代名詞沿用至今。
1842年4月15日,英國在香港開辦郵局,1844年起又先後在上海、福州、廈門、廣州、汕頭等處開辦軍事郵政代辦所;1859年11月,法國也在上海開辦「中國遠征軍中央郵局」下轄四個軍郵分局,1862年改為上海公共郵局; 1863年7月英國在上海開辦商埠郵政——上海工部局書信館,並於當年擴展到漢口、福州、廈門等幾個通商口岸,成立分支機構或郵政代辦處;1864年英國匯豐銀行成立,並於1873年在廈門設立分行。隨著這些客郵、商埠郵政和銀行的興起,早期的水客已不能適應華僑的通信匯兌的需要,一些較富有遠見的水客或華僑富商組織為華僑寄款寄信服務的批館應運而生。據日本人福田省三的《華僑經濟論》統計,1880年至1909年的三十年間,從廈門出境的僑民達2107012人。
起初的批館,專收水客帶回的銀信,再僱用若干「批腳」(即信差)轉送僑眷,並向收款人收取「批工」(即工資),但收取數額常憑信差苛索,一般要扣去10%~20%不等,遇上路途遙遠或難行則要索取「酒水」 或「辛苦費」 等。久而久之,僑眷煩言怨語日益增多,華僑也認為這種匯款雖有快捷,但僑匯損失較大。
根據龍溪縣流傳社嘉慶九年的《榴陽郭氏族譜》記載:肇基祖十二使公,字里之號覽溪,乃世居光州固始縣,因高宗朝賊魁造反閩疆官軍莫敵我,隨唐歸得將軍陳政奉旨征閩,後卜居於漳榴山之南,築溪為田,曰榴陽。早在元末至正年間,就有榴陽郭氏家族的苗裔遷徙他鄉,明萬曆年間,十二使公的裔孫郭維源、郭汝愷、郭夢燕、郭大彩等人移居台灣、上海、蘇州、南京等地;清康熙年間,郭氏族人郭達禎、郭錫淡、郭錫德等前往南洋謀生,因清朝政府的海禁而客死蕃邦知汶、吧國、三寶壟等。天一批郊的創始人郭有品,字鴻翔,生於1853年(清文宗咸豐三年癸丑),十二使公的後裔,童年時聰穎好學,深得塾師器重而多學多識。1869年(清穆宗同治八年),年僅17歲的郭有品隨宗親漂洋過海前往呂宋經商,由於他忠厚老實、尊老敬賢且樂於助人,深得同鄉僑民的信賴。1874年(同治十三年),郭有品受一些富庶僑商委託,開始充當客頭專門替呂宋僑商及其僱用的華工攜帶銀信回國。學富心靈的郭有品在幾年客頭生涯中領悟到經營僑批收入的豐厚,便於1880年在家鄉龍溪縣流傳社創辦了漳州首家批館——天一批郊,主要經營呂宋(今菲律賓馬尼拉)與閩南之間的華僑銀信業務。
「天一批郊」的「天一」,取自漢儒董仲舒的《春秋繁露·深察名號》中的「天人之際 · 合而為一」,即「天道與人道、自然與人為」合二為一,用 (「天」字周圍用「一」呈圓形包圍著,頂部留一空白)作為批館徽志寓意天下一家,表達了郭有品創辦僑批局的仁愛之心,也縮短了海外僑民與家鄉眷屬的萬里之隔。
天一批館的興衰歷程
郭有品創辦天一批郊初期,自已在菲律賓收取僑信,所有僑批均由匯款華僑自定匯費,並將所匯的款額直接寫到信封上。每批銀信均由郭有品本人親自收取押運回國,到家後便雇請族人作為固定信差投送,並不準信差苛求工資。
在一次押運僑匯途中,船遇台風而沉沒大海,郭有品獲救後返鄉,便變賣田物兌成大銀,憑衣袋中僅存的名單款項一一賠償。自此,郭有品的名望譽滿南洋,華僑深為信賴,華僑銀信都願通過天一批郊匯寄,天一批郊的業務日益增多。1882年(光緒九年),郭有品回國完婚,便委派旅菲好友鄭仁水在菲律賓負責收寄,自己則在家鄉流傳社督辦投遞。在菲律賓收取的僑信通過客郵寄回國,銀款則由匯豐銀行匯兌寄送廈門,再由郭有品僱工投送,以避免運送僑匯的意外損失。
1892年(光緒十八年)廈門海關建立,郭有品在廈門港仔口街設立分號;又鑒於晉江華僑眾多以方便僑眷取銀寄信之故,也在晉江安海石埕街設立分號,不久又購置二艘小汽船開通廈門至流傳、廈門至安海兩條郵路。
天一批郊的銀信除由匯款華僑自定匯費之外,收發僑信及分發銀信也都有一定的程序,風聞所播,除呂宋外,菲島其它地方的僑民也紛紛將銀信通過呂宋分號匯寄,不久又在菲律賓的宿務、怡朗、三寶設立分號。1896年(光緒二十二年),大清郵政局正式對外營業,並規定民間批局登記注冊,郭有品則將天一批郊正式注冊為「郭有品天一信局」,設總局於龍溪縣流傳社,外設廈門、安海、呂宋、宿務、怡朗、三寶等分局,後又增設香港、安南分局。
1901年5月12日(光緒二十七年辛丑三月二十四)郭有品因在廈門探望好友時不幸染疾病逝。郭有品去世後,17歲的長子郭用中接管了天一總局。郭用中子承父志,精心經營,幾年來天一總局業務銳增,盈利甚豐,分局也逐年增設。天一批館以「信譽第一、便民為上」成為閩南眾多僑批局中的佼佼者。天一總局的辦公樓址也幾經遷建,建成現存規模的天一總局大樓。
1911年,中國郵政與海關分離時,天一批館分局已達28家,並於1912年將郭有品天一信局改為「郭有品天一匯兌銀信局」,分設信匯部。從菲律賓的呂宋、宿務、怡朗、三寶擴大到蘇洛、怡岸、甲答育以及馬來亞的檳城、馬六甲、大吡叻,荷屬東印度的井裡汶、吧城、壟川、泗水、巨港、萬隆,暹羅(今泰國)的曼谷、通口扣,安南(今越南)的把東、西貢,新加坡的實叻以及緬甸的仰光等7個國家21個分局,國內從原來的廈門、安海、香港發展到漳州、浮宮、泉州、同安等7個分局,。
1915年5月20日,中國銀行福建分行廈門分號成立,天一批館開始兼營匯票生意,資金更為雄厚。1911年至1921年間又增設馬來亞的吉隆坡、柬埔寨的金塔及上海、港尾等4個分局。根據鄭林寬1940年的《福建華僑匯款》統計,1905-1911年福建華僑的匯款共14342萬元,年平均2049萬元;1912-1920年福建華僑的匯款共16338萬元,年平均1815萬元。天一批館的年僑匯總額有數百萬元之多,鼎盛期天一批館的年僑匯總額達千萬元大銀,近閩南一帶僑匯的三分之二。
1921年後,由於東南亞一帶因戰後經濟的變遷導致通貨膨脹,經濟的不景氣致使僑商經濟收入嚴重受挫,因而歇業回國的華僑日益增多,僑匯便不如往昔,外加同行業的激烈競爭,天一批館的利潤銳減。1923年(民國十二年),新加坡郵政局廢除民信包封並提高民信郵資;1925年,民國郵政總局又照會海峽殖民地總郵務局,又將民信郵資再增加一倍;1927年,軍閥統治的福建戰禍紛紜,民不聊生,軍政橫征暴斂、濫發偽幣以支付龐大的軍費支出,又傳聞中國銀行准備改組為國際匯兌銀行,天一總局在常遭軍政勒借且香港、呂宋分局嚴重虧損的狀況下,於1928年1月18日宣布天一批館停業,並將分局房產轉賣以彌補虧空。天一批館的停業,曾引起閩南金融界的短時間波動。
天一批館的經營之道
天一批館起初收發的僑匯,由華僑將批款交到呂宋分局,由呂宋分局將信紮成捆連同清單裝袋,托寄一些定期往返於南洋、廈門間增設托運貨物業務的客輪或由外國商埠郵局帶到廈門,匯款則由外國銀行轉匯兌付;廈門分局接到郵袋後分揀派送流傳、安海,由信差直接將批款登門送達僑眷手中,僑眷收到銀信後則將回批(或托信差代寫)交信差帶回,國內局在收齊回批後,按當邦發批款的查信單核查無漏遺後再將回信裝袋寄回呂宋分局,由呂宋分局再轉寄到僑民手中。
1892年(光緒十八年),大清海關郵政局廈門海關成立,天一批館每次僑批都得從廈門海關進出。1896年2月,大清郵政局成立,規定華僑的信件都必須通過大清郵政局郵寄,但由於大清郵局對寄往鄉下的信件不可能找到收信人的地址並將信件交到收信人手中,因而對民信局將寄往不同地點的信件放在同一郵袋郵寄的違章行為得予默許。據《廈門海關十年報告(1892~1901年)》中記載,僅1898年至1901年,進入廈門的外國輪船1086隻,帆船181隻,廈門海關共收郵件1018570件,匯票93442美元,近一半的郵件均是寄往天一批館而投遞的。
1900年2月(光緒二十六年),廈門郵政局成立,並於當年7月20日在漳州石碼設郵政代辦所。由於廈門郵政局當時職員僅23人,並對每封信收費達20~30銅錢,鄉下則高達200銅錢,華僑雖有將批款通過大清郵政局郵寄,但大多數華僑仍然依賴於民間僑批局。天一批館為了更好地競爭,專設信匯部,特別注重信用,講究規章制度。1912年,由於一些民間批信局盜用「天一局」商號,天一批館啟用統一的天一局信封和印戳,1921年又啟用啟用統一的新帳本和查信單,天一批館的經營從此更為規范。
僑民寄信,信匯部都發給匯款者票根以備查詢,總局造冊登記,註明第幾幫何港口寄發,待收到回信後核銷,分局與總局各執一聯核查。每次僑批到達後,天一總局便在樓前升天一旗,附近幾個村莊遠遠便能望見,僑眷便互相傳遞及時領取,未領取者天一總局便於次日投遞;遇有遠途來寄信往海外者,天一總局還專設休息室提供休息之便或招待食宿。
1912年2月5日,中國銀行在上海漢口路的大清銀行舊址開業;1912年8月1日,中國銀行總行在北京成立;1914年1月5日,中國銀行福建分行在福州成立,鑒於當時年閩南僑匯量達2000萬元,中國銀行福建分行於1915年5月在廈門設立分號,郭用中胞弟郭和中主持廈門分局,郭誠中主持香港分局,分別與廈門中國銀行和香港匯豐銀行斡旋,將海外銀款盡快兌現並發至僑眷手中,同時利用市面上僑匯間匯水漲落行市通過銀行買賣匯單生意(匯水:即匯率),中國銀行廈門分行也曾在銀根緊張時從天一批館調拔。
1921年初,天一批館在《廈聲日報》刊登廣告,從殘存的民國十年十一月十三日和十二月十一日《廈聲日報》的中縫可以看到:「請君要加倍注意啟事此 天一匯兌銀信局啟事」,中間印著天一批館的徽志。啟事正文分為三段:上段可辨的文字內容應是「……殊深感悲憫本局為顧全僑眷起見……信照數分送各屬僑……本局之票如遭損之者得由其家屬取保來領倘有假情冒領當由保認追究特此布告,辛酉二月啟」 ;中段為「那就請投……三十餘載專營南洋信匯票匯電匯……口碑載道茲為便利各界起見特……格外從廉辦理務臻完善各界諸君……匯款委託者本局無任歡迎特此布告 民國十日群三年八月廈門住水仙宮街門牌二十六號內」 ;下段為 「信匯地點 龍溪 海澄 漳浦 長泰 雲霄 東山 詔安 晉江 南安 惠安 同安 安溪 金門」。

閱讀全文

與鄭林歷史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