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知識 > 主歷史知識

主歷史知識

發布時間:2021-02-18 16:35:59

1. 歷史知識

1雖然他們都象徵太陽神,但卻不是一個神。
2拉神是古埃及赫里奧波里斯的回太陽神.從第五答王朝開始,他被與底比斯神阿蒙結合在一起,成為埃及神系中最重要的神.十多個世紀以來,拉一直是埃及的最高神。
3阿吞神是第十八王朝的埃赫那吞法老又將其奉為絕對的,唯一的神。阿吞神普降恩德,以太陽圓盤和手型陽光形象出現。
4關系,與埃及宗教改革有關。
埃及第十八王朝法老在位時進行宗教改革,立阿吞神為新主神。
阿蒙荷太普四世索性創立了一個崇拜「阿吞」的一神教。他先是頒布法令,禁止信仰阿蒙神和其他地方神,只允許信仰宇宙間唯一的太陽神阿吞。接著,他封閉了阿蒙神廟,沒收了廟產,清除了所有公共場所和神廟牆壁上的阿蒙字樣。他原來的名字阿蒙何太普,意思是「阿蒙的滿意者」,他用「阿吞」取代了自己名字中的「阿蒙」,起了一個新名字——「埃赫那吞」,意思是「阿吞的光輝」。

2. 什麼是歷史主幹知識

為弄清楚什麼叫文綜環境下的主幹知識,我們不妨回顧一下近幾年在文綜試卷中考到的知識點。近幾年文綜試題曾涉及到考點主要有:明末清初思想家黃宗羲、明代松江棉紡織業、科舉制度、中國歷代改革、宋代教育、宋代對外貿易、唐朝時期中外經濟文化交流、宋代經濟、絲綢之路、近代科舉制度、近代自然經濟開始解體、維新時期啟蒙思想家、新文化運動中民主主義者思想、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道路、萬隆會議、中美關系、香港澳門台灣與大陸的關系、中國近代教育、新文化運動的內容、康梁的百日維新、圓明園的建築風格、門戶開放政策、近現代的土地問題、真理標准問題的討論、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民的探索活動、抗日戰爭的文化、改革開放問題、清政府和新中國的外交政策、日本侵華史、維也納體系、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和雅爾塔體系、俄國十月革命的道路、西歐早期反封建斗爭、羅斯福新政、二戰後亞洲中東地區民族獨立、巴拿馬人民收回運河主權、冷站政策、第二、三次科技革命、非洲被殖民的歷史和非洲的獨立、三次工業革命、國際關系史上的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等。
從上面所列舉的知識來看,科技、教育、思想、經濟、國際關系等方面的知識屢屢成為命題的重點,而這些知識大多隻是在歷史教材上簡單地提及。為什麼會這樣呢?分析試題我們會發現,這些知識在教材中零散分布,但是前後縱貫,是有知識體系的,而且現實感很強,對於我們今天科教興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改革開放等重大問題聯系極為密切。歷史的重要功能之一便是借鑒作用。因此,我們是立足於今天去回顧歷史,如果歷史上的事情與我們今天社會的主題沒有任何關系,或者完全背離我們今天生活的主題,就不算是主幹知識。舉一個簡單例子,19世紀60年代,清政府的政治發生重大變化,其中有總理衙門的設立和辛酉政變。
這兩個知識點相比較,總理衙門就很重要。因為總理衙門與時代的發展緊密聯系,反映了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命運,而且可以與理藩院、外務部、閉關鎖國的政策、洋務運動、資本主義侵略加劇、清政府外交政策的變化、清政府中央機構的變化等等重要知識聯系在一起,成為一個個大大小小的知識體系。辛酉政變使慈禧太後開始掌握清政府,而慈禧太後是晚清時期清政府的最重要的人物,按理也很重要,但是,這個事情與當時歷史發展的主流是沒有任何關系的,因此只能算是一個瑣碎的無關緊要的知識點。
另外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歷史基礎知識包括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現象、歷史概念、歷史基本線索、不同時期的基本特徵、基本規律等等。其中,前三個屬於顯性知識,後三個屬於隱性知識。顯性知識大家都能注意到,並花大力氣去背,但是隱性知識亦非常重要,要能夠靈活理解和運用這些知識。

3. 歷史知識的分類

歷史分類下的開放分類共有85個,分別有遠古史(22) 中國古代史(27) 中國近現代史(21) 世界歷史(15)

遠古史

冥古代 太古代 元古代 震旦紀 古生代

寒武紀 奧陶紀 志留紀 石炭紀 二疊紀

中生代 三疊紀 侏羅紀 白堊紀 新生代

第三紀 古新世 始新世 漸新世 中新世

上新世 第四紀

中國古代史

三皇 五帝 夏朝 商朝 西周

東周 春秋 戰國 秦朝 西漢

東漢 魏 蜀 吳 西晉

東晉 五胡 十六國 南北朝 隋

唐 五代十國 北宋 南宋 元

明 清

中國近現代史

洋務運動 中法戰爭 甲午中日戰爭 戊戌變法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辛亥革命 中華民國 北洋軍閥 新文化運動 五四運動

國共合作 四大家族 國民革命運動 長征 抗日戰爭

盧溝橋事變 南京大屠殺 百團大戰 解放戰爭 大決戰

新中國

世界歷史

文藝復興 宗教改革 資產階級革命 啟蒙運動 法國大革命

北美獨立戰爭 第一次工業革命 社會主義運動 亞洲革命風暴 第二次工業革命

第一次世界大戰 十月革命 第二次世界大戰 東歐劇變 第三世界

(推薦書籍)

<中國史綱要>翦伯贊主編(增訂本)

史 部

二十四史+清史稿:《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晉書》、《宋書》、《南齊書》、《梁書》

《陳書》、《魏書》《北齊書》、《周書》、《南史》、《北史》、《隋書》、《舊唐書》、《新唐書》、《舊五代史》

《新五代史》、《宋史》《遼史》、《金史》、《元史》、《明史》、《清史稿》

其它:《資治通鑒》、《續資治通鑒》、《戰國策》、《貞觀政要》、《逸周書》、《古列女傳》、《徐霞客游記》

《大唐西域記》、《荊楚歲時記》、《唐才子傳》、《通典》、《東觀漢記》、《前漢紀》、《後漢紀》、《華陽國志》

《洛陽伽藍記》、《唐會要》、《唐律疏議》、《吳越春秋》、《越絕書》、《竹書紀年》

《中國大網路全書-中國歷史》、《中國通史》

經 部

十三經(《簡介》):《周易》 、《尚書》 、《詩經》 、《周禮》 、《儀禮》 、《左傳》 、《公羊傳》

《穀梁傳》 、《論語》 、《孝經》 、《爾雅》 、《孟子》 、《禮記》

其它:《四書章句集注》 、《春秋繁露》 、《韓詩外傳》 、《大戴禮記》

子 部

兵書類-武經七書:《孫子兵法》 《吳子》 《六韜》 《司馬法》 《三略》 《尉繚子》 《唐李問對》

《陳書》、《魏書》《北齊書》、《周書》、《南史》、《北史》、《隋書》、《舊唐書》、《新唐書》、《舊五代史》

《新五代史》、《宋史》《遼史》、《金史》、《元史》、《明史》、《清史稿》

其它:

《夢溪筆談》 太平廣記》 《孔子家語》 韓非子》 《墨子》

《列子》 《莊子》 《荀子》 公孫龍子》 鬼穀子》

《搜神記》 搜神後記》 周易參同契》 《山海經 、《校注》 《歸田錄》

《藝文類聚》 《穆天子傳》 《唐摭言 《唐新語》 《顏氏家訓》

《古畫品錄》 《鹽鐵論》 《弘明集》 《廣弘明集》 《宋高僧傳》

《道德經》 《鈍吟雜錄》 《申鑒》 《論衡》 《說苑》

《新語》 《宣室志》 《九章算術》 《呂氏春秋》 世說新語》

《黃帝內經靈樞經》 《黃帝內經素問》 《備急千金要方》 《傷寒論注》 《金匱要略注》

《難經本義》 《神農本草經》 棋經》 《茶經》 抱朴子內篇》

《法言義疏》 《風俗通義》 鶡冠子》 孔叢子》 齊民要術》

《潛夫論》 人物誌》 《西京雜記》 晏子春秋》 中論》

《周髀算經》 朱子語類》 鄧子》 《林泉高致集》 《山房隨筆》

集 部

《全唐詩》 《全宋詞》 《李太白全集》 《樂府詩集》 《文心雕龍》

《文選》 《王右丞集箋注》 《楚辭》 楚辭補s注》 《觀林詩話》

《優古堂詩話》 《誠齋詩話》 《庚溪詩話》 《草堂詩話》 《藏海詩話》

《六一詩話》 《後山詩話》 《彥周詩話》 《二老堂詩話》 《懷麓堂詩話

《滄浪詩話》 《詩品》 《詩人玉屑》 《中山詩話》

4. 歷史知識

分裂和統一,樓主的這個問題應該是基於同中國的比較來分析的,所以個人理版解是:
從民族角度講,中國有統一權的民族——華夏族,炎黃子孫,而歐洲是各民族雜居,日耳曼人,高盧人,西伯利亞人,日德蘭人等等,統一的信念是只有同一民族之間才能產生的;

從地域角度講,就目前歐洲各國版圖,它的地域色彩也比較重,比如阿爾卑斯山,多瑙河,烏拉爾山等等很少出現一個整體區域位於多國的(阿爾卑斯山除外);而中國,黃河,長江流域成了維系統一的主要紐帶。

從歷史角度講,中國從奴隸制社會開始(夏商周)就是統一的,而歐洲卻不是這樣,而且歐洲的歷史比中國要晚,所以統一的意識沒有這樣的歷史積淀。

歷史上也有幾位著名的軍事家想統一歐洲,比如查理大帝,比如拿破崙,但是由於諸多因素而沒有成功,這里主要就有民族、歷史、宗教信仰、意識形態等多方面的原意。。。

這是本人的拙見,希望對樓主有用。

5. 歷史基礎知識匯總

一、主要的侵華戰爭
1、鴉片戰爭(道光帝時) 時間:1840-1842年
背景:鴉片輸入目的――英為了改變中英貿易中的不利地位
禁煙運動――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則徐虎門銷煙
結果:1841年英軍佔領香港島,1842年簽訂《南京條約》
影響:鴉片戰爭以後,中國開始從封建社會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2、第二次鴉片戰爭(咸豐帝時) 時間:1856-1860年
罪行:1860年10月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
結果:與英、法分別簽訂《北京條約》。俄國割去15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3、甲午中日戰爭(光緒帝時) 時間:1894-1895年
背景:1894年日本出兵佔領漢城
經過:1894年在朝鮮開戰,鄧世昌在黃海之戰中犧牲
罪行:日軍在旅順進行大屠殺;1895年日軍佔領威海衛,北洋海軍全軍覆沒。
結果:1895年李鴻章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
台灣愛國志士徐驤、劉永福打擊日軍,反對割台
影響: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
4、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光緒帝時) 時間:1900-1901年
背景:義和團運動的發展威脅帝國主義在華權益
經過:1900年英俄德美日法意奧八國聯軍從天津攻入北京
結果:1901年清與英俄德美日法意奧、比利時、荷蘭、西班牙11國簽訂《辛丑條約》
影響:給中國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負擔,嚴重損害了中國的主權。從此,清政府完全成為在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二、簽訂的主要條約
條約名稱 簽訂時間 戰爭、簽訂雙方 內容 影響
《南京條約》 1842年 鴉片戰爭、中英 割香港島給英國;賠款2100萬元;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 、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英商進出口繳納的稅款中國須同英國商定。 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馬關條約》 1895年 甲午中日戰爭 清政府割遼東半島、台灣、澎湖列島給日本;賠償日本軍費白銀二億 兩;允許日本在中國開設工廠;增闢通商口岸。 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
《辛丑條約》 1901年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英、俄、德、美、日、法、意、奧、比利時、荷蘭、西班牙11個國家 清政府賠償白銀4.5億兩,以海關等稅收做擔保;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清政府拆毀大沽炮台,允許帝國主義國家派兵駐扎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要地;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駐兵保護,不準中國人居住。 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三、中國人民反封建反侵略的斗爭(農民階級)
1、太平天國運動(反帝反封) 1851-1864年
1851年洪秀全發動金田起義,建號太平天國,起義軍稱太平軍。1853年3月佔領南京改名天京,定為都城,影響達18個省,動搖了清政府的統治,因此,遭到了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絞殺。
重要戰役:李秀成在青浦大勝洋槍隊;浙江寧波戰斗中擊斃洋槍隊的頭目華爾,這是中國人民抗擊外國侵略的典型事例。
2、義和團運動(反帝愛國) 1898-1900年
1898在山東興起;1900年與八國聯軍在廊坊交戰,表現了中國人民英勇無畏的斗爭精神,最終遭到中外反對勢力的聯合絞殺。

四、左宗棠收復新疆
經過:1876年,左宗棠率清軍分三路進疆,僅半年時間就收復了北疆;1878年,收復了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全部領土;19世紀80年代通過外交努力,中、俄兩國簽訂條約,收回伊犁;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設立行省。
意義:左宗棠收復新疆,鞏固了中國的西北邊疆。捍衛了中國的領土及主權

第二單元 近代化的探索(6-9課)
一、 洋務運動(封建統治階級的自救運動)
時間: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
代表人物:中央是奕欣,地方有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
內容:1、洋務派以「自強」為口號,採用西方先進生產技術,創辦了安慶內軍械所(曾國藩)、江南製造總局(曾國藩和李鴻章)、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軍事工業。
2、洋務運動後期,又以「求富」為口號,開辦一些民用工業。主要有李鴻章在上海創辦的輪船招商局、張之洞創辦的漢陽鐵廠、湖北織布局等。
3、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籌建了南海、北洋、福建三支海軍。
4、興辦新式學堂。1862年成立的京師同文館是洋務派創辦的第一所新式學堂。
評價:進步性(積極作用)-1、引進了西方的科學技術,創辦了近代企業,培養了一批科技價人才,對中國的資本主義的發展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2、啟動了中國社會的近代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國經濟勢力的擴張。
局限性(消極作用)-沒從根本上觸動封建制度,因而成效不大,沒使中國富強起來。

二、 戊戌變法(資產階級的改革)
興起:1895年康有為、梁啟超「公車上書」
「百日維新」:1898年6月-9月開始變法
9月慈禧太後發動政變,變法反敗,譚嗣同被殺
意義:既是一聲救亡圖存的政治變革,又是一次思想啟蒙運動,有利於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
教訓:資產階級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行不通。

三、 辛亥革命(資產階級的革命)
簡介:1、1894年,孫中山在檀香山組織了興中會。
2、1905年,孫中山在日本東京建立了統一的革命組織中國同盟會,孫中山被選舉為總理。它的成立,大大的推動了全國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運動。
3、孫中山在機關刊物《民報》發刊詞中,把同盟會的革命綱領闡發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合稱「三民主義」。三民主義是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
武昌起義:1911年10月10日,其後各省紛紛獨立,後稱為「辛亥革命」
****成立: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就職,定都南京。1912年2月12日宣統帝下詔退位。1912年3月袁世凱在北京就職,建立起北洋軍閥統治
辛亥革命意義:性質-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評價:成就-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統治,結束了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
失敗-辛亥革命的果實被北洋軍閥首領袁世凱竊取了,沒改變中國社會性質和人民的悲慘境遇。

四、 新文化運動(無產階級)
簡介:1915年興起,代表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旗幟「民主和科學」;《新青年》雜志是主要陣地;後期李大釗宣傳馬克思主義。
基本內容:提倡民主,反對獨裁專制;提倡科學,反對迷信盲從;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
意義:性質-新文化運動是我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前期是宣傳資產階級文化,後期具有無產階級性質。
進步性-它啟發著人們追求民主和科學,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條件。
不足-新文化運動中有對東西文化絕對否定或絕對肯定的偏向,這一直影響到後來。

第三單元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興起(10-13課)
一、 五四運動(無產階級)
簡介:1919年5月4日,以北京學生為主,6月以後以上海的無產階級為主。口號「外爭主權、內除**」、取消「二十一條」、「還我青島,誓死力爭」。
意義:性質-是一次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
革命階段劃分-1840至五四是舊民主主義革命(資產階級領導)
五四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無產階級領導)

二、 共產黨成立
會議名稱 時 間 地點 內 容 意 義
**一大 1921年7月 上海 1大會確定建黨,制定了黨的綱領。2確定黨成立後的中心任務,3選舉出黨的中央領導機構和總書記。 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闢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
**二大 1922年 上海 民主革命綱領:反帝反封
國民黨一大 1924年 廣州 國民革命的開始,標志國共第一次合作。
三、 北伐戰爭
1、黃埔軍校的建立
時間:1924年5月 地點:廣州的黃埔,中國國民黨陸軍學校
蔣介石任校長,周恩來任政治部主任
意義:培養了大量軍事政治人才,為建立國民革命軍奠定了基礎

2、北伐進軍(1926-1927)
目的:推翻北洋軍閥統治,統一全國 對象: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
經過:蔣介石任總司令,湖南、湖北是主要戰場。葉挺獨立團:賀勝橋戰役、汀泗橋戰役,人稱「鐵軍」;1927年國民政府從廣州遷到武漢;蔣介石(「四一二」政變)、汪精衛背叛革命,國民革命失敗,第一次國共合作失敗

3、南京國民政府成立:1927,代表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利益
四、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南昌起義:1927年8月1日,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等領導了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
2、八七會議:1927年8月7日,在漢口召開會議,通過了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總方針,並決定在秋收時節發動武裝起義。
3、秋收起義:1927年9月,毛澤東領導了湘贛邊秋收起義,建立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意義:是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革命斗爭,創建人民軍隊、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的開始。
4、三灣改編樹立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
5、1928年4月,朱德與毛澤東在井岡山會師,組建了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朱德任軍長,毛澤東任黨代表。
6、瑞金是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的首都。中央革命根據地,就是贛南閩西根據地。

五、 長征
原因:博古等人的錯誤領導導致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利,被迫進行戰略轉移。
紅軍長征路線圖:1934年10月從江西福建交界處的中央革命根據地出發-突破湘江四道封鎖線-強渡烏江-占遵義-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搶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撟-爬雪山-過草地-1935年10月到到達陝北吳起鎮-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紅一、紅二、紅四方面軍)在甘肅會寧會師,標志長征勝利結束。
意義:粉碎了國民黨反動派消滅紅軍的企圖,保存了黨和紅軍的基幹力量,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

六、遵義會議
時間:1935年1月
內容:解決博古等到人在軍事上和組織上的錯誤,取消了博古在軍事上的指揮權,肯定了毛澤東的正確主張。
意義: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是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系統分類:

歸類:八年級復習資料

6. 有關歷史知識

茶館》是他寫的
老舍(1899—1966):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北京人,滿族。生於1899年,逝於1966年,著名小說家、戲劇家、語言大師。他生在一個城市貧民家庭。1918年畢業於北京師范學校,後曾任小學校長及中學國文教師。1924年在英國倫敦大學東方學院任教。回國後,寫下了著名的長篇小說《駱駝祥子》。
1913年考入師范學校。畢業後,曾先後任北京第十七小學校長、天津市南開中學語文教員等。1924年赴英國,任倫敦大學東方學院中文講師,同時進行文學創作。有長篇諷刺小說《老張的哲學》、《趙子曰》、《二馬》。
1930年回國後先後任濟南齊魯大學、青島山東大學教授。創作有:短篇小說集《趕集》、《櫻海集》、《蛤藻集》,長篇小說《貓城記》、《離婚》、《牛天賜傳》。另出版有:《老舍幽默詩文集》及論文集《老牛破車》。
1937年,其代表作優秀長篇小說《駱駝祥子》問世。抗日戰爭爆發後,開始寫作劇本,主要作品有:《國家至上》(與宋之合作)、《面子問題》、《桃李春風》(與趙清閣合作)、《張自忠》、《大地龍蛇》、《誰先到重慶》及《歸去來兮》等。另創作有長篇小說《火葬》,出版有短篇小說集《火車集》、《貧血集》、《東海巴山集》和通俗文藝集《三四一》。
1944年開始創作以淪陷了的北平為題材的長篇巨著《四世同堂》。
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藝術家」稱號。創作了話劇《方珍珠》、《龍須溝》、《茶館》、《春華秋實》、《西望長安》、《女店員》、《紅大院》、《全家福》、《神拳》等。
1966年老舍被林彪、「四人幫」迫害致死。1978年6月3日,有關單位在北京八寶山革命烈士公墓為老舍舉行了隆重的骨灰安放儀式。

7. 中國歷史知識

1 時間 : 1931年9月18日 地點:沈陽 主要原因:日本駐中國東北地區的關東軍內突然襲擊沈陽,介面中國士兵破壞日本修容築的鐵路,以武力侵佔東北。根本原因:日本武力侵佔中國已經蓄謀已久 結果:日軍幾乎未受到抵抗便將沈陽全城佔領。東北軍撤向錦州。此後,東北各地的中國軍隊繼續執行蔣介石的不抵抗主義,使日軍得以迅速佔領遼寧、吉林、黑龍江3省 性質:對中國來說是反侵略戰爭 對日本來說是侵略戰爭歷史意義:中國丟失東北三省華北危機 同時九一八事變也激發了群眾反日熱潮 全國人民意識到祖國存亡的時間已經到來
2 時間:1936年12月12日 人物 :楊虎城,張學良,蔣介石 原因:蔣介石實行攘外必先安內政策,張學良和楊虎城實行兵諫想要 逼蔣抗日 結果:西安事變在共產黨 英美幾方周旋下和平解決 國共第二次合作將要來臨 性質:是一次愛國主義將領發動的兵諫 歷史意義:在日本侵華亡國滅種的危機陰影下 中國人民終於再一次團結起來。

8. 歷史常識與歷史知識

知識是書上學的
常識是約定俗成的
相互交織又有區別

9. 歷史知識。

「千牛衛」的前身可以追抄溯到北朝。 「千牛衛」這個名字,始於唐代,正式名稱為「左右千牛衛」。當時,「左右千牛衛」是大唐南衙「十六衛」中的兩「衛」,不領府兵,專責「掌執御刀宿衛侍從」,是皇帝內圍貼身衛兵。 晚唐以後,隨著「府兵制」的瓦解、「南衙十六衛」的衰敗,「左右千牛衛」也逐漸變得徒有虛名,變成了虛銜的一部分。五代、宋、遼、金,皆是如此。

10. 《中國歷史知識入門》

亞馬遜中國購物網上這個網可以找到的
\

閱讀全文

與主歷史知識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