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歷史選修《歷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知識結構圖
一、設計分析
選修課程《歷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反映的是對人類歷史進程產生重要影響的中外重大改革。
改革通常是由統治階級中的有識之士利用政權的力量,採取自上而下的方式,為革除社會制度中的弊端,緩和社會矛盾,推動社會的進步和歷史的發展而採取的重大舉措。
在人類歷史發展的長河中,革命與改革都是推動社會進步的歷史現象。在過去極「左」觀點影響下,多採取揚革命而抑改革的觀點,肯定革命,貶抑改革,改革成為改良、不徹底的代名詞。新課標破除這種學術偏見,充分肯定了改革對推動社會發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改革的過程是艱辛的,改革雖不像革命那樣急風暴雨和刀光劍影,但同樣面對重重荊棘和障礙。所有改革都是在與舊勢力的激烈沖突下進行的,新舊觀念的沖突,新舊人物的較量,甚至導致激烈的斗爭。改革者的勇氣和獻身精神同樣應該值得人們的尊敬。改革家不屈不撓的鬥志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是向學生進行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教育的好素材。
課標選定的九個學術專題,只是局限在古代和近代,對現代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政治調整,社會主義國家的改革,特別是新時期中國全方位的改革都沒有涉及,這不能不說是個缺憾。
二、教學目標
課標對學習目標的闡述很籠統,《課標解讀》對它的闡述也不充分。我們應根據課程理念,全面理解學習目標。在知識與能力方面,要了解各次改革的背景,進程和措施,掌握改革家的主要活動。在過程與方法方面,通過相關的史料,分析改革成敗的原因;通過相關改革的比較,提高比較分析能力;通過了解改革的影響,正確認識改革對推動社會進步所起的作用;理解改革的復雜性和多樣性,提高正確評價歷史事物的能力。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通過了解改革家的活動,學習改革家堅韌不屈的意志,增強對社會的歷史責任感,進一步認識我國改革開放的偉大意義。同時,吸取歷史智慧,提高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增強使命感,為將來投身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改革作好准備。
三、教學內容簡介
本模塊有九個學習專題,按照歷史時序,依次是梭倫改革、商鞅變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變法、歐洲的宗教改革、穆罕默德
Ⅱ 高中歷史人教版 必修一二三 總提綱(知識框架)
高中《歷史必修1•政治史》復習綱要(僅供參考)
中國政治文明進程 世界政治文明進程
時代 特徵 內容
中
國
早
期
政
治
制
度 夏
(前2070----前1600年) 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宗法制和分封制都具有牢固的血緣關系和濃厚的專制色彩。
① 夏朝建立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國家,始創王位世襲等制度。
商
(前1600
----前1046年)
② 夏商時期實行王位世襲制,代替了原始社會時期的禪讓制。(「公天下」變成了「家天下」)
③ 夏商時期已經有了一套從中央到地方的國家行政管理制度。
西周
1.西周的分封制(「封邦建國,廣建諸侯,以藩衛宗周。」)
2.西周的宗法制
核心:是嫡長子繼承製
世襲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構成了夏商周時期的政治制度的主體,對中國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宗法制與分封制的關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的政治制度的兩大支柱,互為表裡;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礎上的,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體現就是分封制。
影響:宗法制保證了貴族在政治上的壟斷和特權地位,也有利於統治集團內部的穩定和團結。
春 秋
(前770-前476年)
社會大變革,從奴隸制度過渡到封建社會 1.諸侯爭霸
2.齊國管仲改革、魯國「初稅畝」、魏文侯改革、楚國吳起變法 古
代
歐
洲
民
主
政
治
古希臘的民主政治
1. 古希臘的城邦制度(前8~6世紀)
2. 雅典民主政治
奠定基礎:梭倫改革
確立民主:克利斯提尼改革
黃金時期:伯利克里改革 民主政治條件:①保證城邦的獨立和發展②小國寡民體制的產物③奴隸勞動提供了物質保證④亞非文明的影響
2.民主政治的作用:①鑄就了希臘人的民族性格②在眾多文化領域取得輝煌成就 奴隸制民主政治的實質:是建立在奴隸制基礎上的、少數人的民主
特徵:全民參政、公民平等、法律至上、輪番而治
階段特徵 中央官制 地方行政 認 識
中
央
集
權
制
度
的
形
成
發
展 戰國:萌芽)(前475年—前221年)
封建制度確立 1. 戰國七雄
2. 封建制度的確立:
3.各國變法(秦國商鞅變法) 商鞅變法建立縣制
中央集權制度的基本內容包括:①皇帝制。②中央行政制度。③地方行政制度,其核心是集一切權力於皇帝。
中央集權制度的特點是:①皇權至上原則。②帝位終身制和皇位世襲制。③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官吏一律由皇帝直接任免。④皇帝從決策到行使立法、司法、行政等獨斷權力。⑤宣揚「君權神授」。⑥思想文化的專制統治。
在中央集權制度下的基本矛盾主要表現為:①中央政府與地方割據勢力的矛盾。②皇權與相權矛盾(中央政府內部矛盾)。
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特點:從漢至元中國政治制度屢經變化,不斷發展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在中央政權中,相權不斷削弱,君權不斷加強。在中央與地方的關系中,中央嚴格控制地方政權,不允許有獨立的行政體系存在。地方官吏必須服從上級,地方服從中央,最後聽命於君主。中央對地方實行多層次、多渠道的管理,地方基層行政組織長期穩定,人身控制嚴厲,地方沒有相應的自主權,對中央和君主絕對依賴,難以實施有效治理。
中央集權制度的作用:
(1)積極作用:①有利於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鞏固和發展,有利於維護祖國統一與領土完整。②能有效地組織人力、物力和財力從事大規模的生產活動和經濟建設,利於社會經濟的發展。③在統一的環境下,有利於各民族的融合,有利於各地區的經濟、文化交流。
(2)消極作用:①皇權專制極易形成暴政、腐敗現象,是阻礙歷史發展的因素。②在思想上表現為獨尊一家,箝制了思想。③在封建社會末期,阻礙了新興的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萌芽的發展。 羅馬法的起源和發展 1. 羅馬共和國時期
《十二銅表法》(前450年成文法誕生)
2.羅馬帝國時期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羅馬法體系完成)
核心內容: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
實質(目的):維護奴隸主貴族的政治、經濟利益
作用: 1。(對羅馬)維系和穩定了帝國的政治、經濟統治;.2。對歐美)是近代歐洲法律體系的基礎;為近代歐美資產階級戰勝封建勢力提供了理論武器;3。(對東方)對日本和中國也有很大影響。局限:維護奴隸主貴族利益,男女權利不平等。
秦朝(確立):
(前221年-前207年) 開創專制主義中央集權政治制,奠定二千年封建社會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
皇帝制度:皇權至上
中央官制:丞相、御史大夫、太尉、
諸卿 郡縣制:
設三十六郡,後增至四十郡
郡守、縣令均由中央任命。
漢朝(鞏固)
前202-220年) 漢承秦制, 漢承秦制:皇帝制
新變化 中朝—決策
外朝—執行
尚書台—中樞 漢初:郡、國二制並行
漢武帝:分十三州,設刺史
東漢末:州郡縣三級
三國兩晉
魏晉南北朝(220—589年) 三省體制逐步形成 尚書省
三省 中書省
門下省
隋唐
(完善)
581—907年 三省合作,互相牽制和監督,是中國古代政治制度重大創造 三省:
中書省—決策機構
門下省—審議機構
尚書省—執行機構(下設吏、戶、兵、刑、工六部) 隋:州縣
唐:道州縣
北宋
(加強)
960—1127年 相權進一步削弱,皇權進一步加強 二府:門下省—最高行政機構
樞密院—最高軍政機構
參知政事—副相,分割相行政權
三司—管財政,分相財權 北宋:路•州縣
元
(發展)
1271—1368年 1. 綜合漢蒙政治制度,加強皇權有新發展
2. 開創行省制度 中書省—最高行政機構
樞密院—最高軍政機構
宣政院—統領宗教事務和西藏地區 中書行省
路府州縣
宣慰司
明清
(強化、衰落) 封建社會步入晚期,矛盾尖銳,君主專制達到逐步頂峰。 明:1。廢除丞相制度,權分六部
2.內閣的創立
影響:君主專制達到新高度。 廢行省,設三司
近
代
歐
美
代
議
制
民
主
政
治 英國君主立憲制 1. 確立:1689年議會頒布《權利法案》
2. 發展:責任內閣制的形成
3. 完善:普選權的擴大
(可整合選修2第二、四單元相關內容) 特點:國王作為國家的象徵,「統而不治」;議會掌權,是國家權力中心,最高立法機關。內閣(首相)是真正掌握實權(行政權)的。
作用:1.為英國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把政治斗爭規定在一個相對有序的狀態中,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沖突。
3.為世界上很多國家樹立了君主立憲制的模式。(或表述為:對歐美有深遠影響。)
清:1。康康熙設南書房
2.雍正設軍機外—君主專制達到頂峰
美國總統共和制 《1787年憲法》
1. 聯邦制
2. 分權與制衡原則
3. 總統共和制
(可整合選修2第四單元相關內容) 意義:(1)它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較完整的資產階級成文憲法,奠定了美國政治制度的基礎。(2)它保障了資產階級政治和經濟利益,促進了美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3)確立了聯邦制,地方自治權與中央政權形成較為和諧統一的關系,維護國家主權的同時,有利於地方的積極性的調動和創造性的發揮。局限性:它承認奴隸制和黑奴貿易,留下種族歧視和壓迫的烙印;婦女、印第安人、黑人奴隸的選舉權被剝奪。 比較美國總統制和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異同
同:君主立憲制和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制都是資本主義國家政權的一種組織形式,他們的共同點是國體一致,都是資產階級專政。
異:他們的政體不一樣。君主制是國家元首世襲的一種政治體制,自古就有。但是,在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的國家中,世襲的君主只是象徵性的國家元首,其權利受到憲法的限制,是統而不治的虛君。以資產階級為主體的議會是國家的最高權利機關,內閣對議會負責,如英國。共和制是國家元首由選舉產生的一種政治體制,也是自古就有。到了近代,資產階級的民主共和制分為議會制和總統制兩種。總統制的民主共和制,指總統由選舉產生,總統既是國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腦,是國家武裝力量的總司令;行政權集於總統,總統決定對內對外政策,擁有極廣泛的權利,如美國
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1840——1919年)
階段 特徵 列強的侵略 中國人民的抗爭與探索
近
代
中
國
政
治
文
明
進
程
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列強以武力打開中國市場,加緊商品輸出;
向西方學習的新思想萌發,限於器物層面。
推動歷史前進仍是農民階級,但不能領導中國革命走向勝利。 鴉片戰爭(1840—1842年)
《南京條約》(1842年) ①三元里人民抗英斗爭
②愛國官兵的反侵略斗爭
③太平天國 運動(開始、全盛、轉折、失敗) 太平天國(1851~1864年)
A.《天朝田畝制度》規定了土地分配和產品分配的原則。
B.《資政新篇》先進的中國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的方案。
作用:太平天國是中國幾千年農民戰爭的最高峰;沉重打擊了中外反動勢力;是中國人向西方學習資本主義的最早探索;對後來的民主革命有重要影響。
局限性:階級、時代局限
法國共和制 1.(整合選修2相關內容,簡略補充法國經歷專制—立憲—共和—帝制—共和—帝制的反復較量)
2.《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1875年):內容①行政權歸總統,他是國家元首及軍隊最高統帥,他由國民議會選出,任期7年; ②立法權歸參議院和眾議院組成的兩院制議會。參議院由間接選舉產生,眾議院由普選產生。
作用:①共和派掌握實權;②共和政體的最終確立;③促進法國工業資本的發展。 比較德意志帝國君主立憲制與法國共和制的異同。特別注意對比兩國行政和立法機構之間的關系:
表面上看:君主立憲制與共和制;君主立憲制有世襲君主;共和制的國家首腦由選舉產生。從行政和立法機構之間的關繫上看:法國:議會擁有立法權;議會中擁有多數席位的政黨(或政黨聯盟)組成內閣;總統由議會兩院聯席會議選出;總統又有行政大權。德國:德國首腦(德意志帝國皇帝)擁有官吏任免權(帝國官吏及宰相);德意志帝國皇帝擁有立法權;德國皇帝可以召集或延期或結束兩院,因此,德國首腦擁有絕對的實權。
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 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1860年)
《天津條約》
《北京條約》
《瑗琿條約》 ①洋務運動
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列強的政治侵略(戰爭和瓜分土地)和經濟侵略(資本輸出為主)並行,並形成宰割中國的同盟;
隨著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發展,農民階級讓位於資產階級領導革命,民主革命是主流。 中日甲午戰爭
(188年—1885年)
《馬關條約》(1885年) ①愛國官兵的英勇斗爭(左寶貴、鄧世昌)
②反割台斗爭(劉永福、徐驤)
③戊戊變法
辛亥革命功績:1推翻清王朝,結束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2。民主共和觀念深入;3.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侵略勢力;4為民族資本主義發展創造了條件.5對近代亞洲各國被壓迫民族的解放運動,產生了較廣泛的影響。
失敗表現: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性質沒有根本改變。
失敗原因:資產階級軟弱性和妥協性。 德國君主立憲制 1. 德意志的統一
2. 《德意志帝國憲法》(1871)
內容①皇帝:作為國家元首,擁有宣戰、媾和、締約、召集和解散議會的權力以及統率權;②首相:作為政府首腦,由皇帝任命,只對皇帝負責;③議會:分為兩院:聯邦議會和帝國議會,權力較小,對政府沒有監督作用。 .評價《德意志憲法》
積極意義:①具有資產階級性質的帝制國家建立起來。②德意志的資本主義工業迅速發展
局限性:①保留了普魯士的君主制度和軍國主義的傳統,②阻礙了資產階級民主改革的徹底完成。
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1900—1901年)
《辛丑條約》(1901年) ① 義和團運動
(口號:扶清滅洋)
②辛亥革命
(民主思想傳播、興中會、華興會、光復會、同盟會、三民主義、武昌起義、中華民國、《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1,條件:①社會條件:1825年經濟危機②理論條件:空想社會主義的誕生③階級條件:歐洲三大工人運動的興起(法國里昂工人起義、英國憲章運動、德意志西里西亞紡織工人運動)
.2標志:《共產黨宣言》發表(1848年)
內容①第一次完整系統地闡述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②闡明了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斷言資本主義將被社會主義所取代。③進一步揭示了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即就是通過階級斗爭,用暴力推翻資產階級統治,建立無產階級政權。
《共產黨宣言》的意義: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從此,無產階級有了科學理論的指導,社會主義運動更加彭勃的開展起來。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1919.5——1949.9)
新民主主義革命和國民大革命時期(1919.5~1927.7) 社會主要矛盾是中國人民同帝國主義列強支持的北洋軍閥的矛盾。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突出的特徵是國共合作,建立革命統一戰線,實行國民大革命。 五四運動
(背景、口號、結果) 性質: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的不妥協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運動(主力:工人;先鋒:青年學生)
影響:促進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3. 巴黎公社正式宣告成立(1871年3月28日)
性質:無產階級政權; 教訓:沒有一個真正的無產階級政黨領導;沒有爭取廣大農民的支持。
意義:巴黎公社是無產階級建立政權的第一次偉大嘗試;豐富了馬克思主義關於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的學說;它的經驗教訓是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的寶貴財富。
Ⅲ 人教版高中歷史選修三知識點總結 詳細些!!! 謝謝拉!
看看這個 選修三的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 分很好拿的
考點 目標要求 具體目標歸納
第一次世界大戰 識記、理解、
分析、運用
兩大軍事集團、巴爾干火葯桶、薩拉熱窩事件、施里芬計劃、凡爾登戰役、日德蘭海戰、無限制潛艇戰
大戰的性質結局和影響
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下的和平 識記、理解、
分析、運用、綜合 凡爾賽體系、巴黎和會、華盛頓會議、國際聯盟、非戰公約
認識凡-華體系的實質及內部矛盾、比較國聯以及聯合國的異同、非戰公約的作用及局限
第二次世界大戰 識記、理解、
分析、運用
突襲波蘭、蘇德戰爭、太平洋戰爭、斯大林格勒戰役、中途島戰役、阿拉曼戰役、開羅宣言等文件
二戰爆發的原因、二戰的性質和影響以及對戰爭經驗教訓的反思
二戰後的世界 識記、理解、
分析、運用、綜合 雅爾塔體系、兩極格局、美蘇爭霸、新思維、朝鮮戰爭等局部戰爭、保衛世界和平大會、聯合國、反戰運動
分析冷戰的原因特點和影響、美蘇爭霸的階段特點以及兩國的政策調整、認識當今世界的兩大主題,分析戰後和平運動的原因特點第一次世界大戰
一、大戰的歷史背景
1.兩大軍事集團:①20世紀初,主要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經濟政治發展的不平衡加劇了,列強之間爭奪世界霸權和殖民地的矛盾日益尖銳。②歐洲列強之間的矛盾紛繁復雜,其中法德之間、英德之間、俄奧之間矛盾是主要矛盾。③1879年在德國宰相俾斯麥的推動下德奧首先締結了「同盟條約」。1882年,德、奧、意三國同盟正式形成,德國成為同盟的核心。④1892年,法國和俄國締結軍事協定。英國分別在1904和1907年與法、俄簽定了協約,三國協約正式建立。
帝國主義國家矛盾的根源與實質
根本原因:資本主義政治經濟發展不平橫規律的作用。資本主義在進入帝國主義階段後,經濟政治不平衡加劇,列強力量對比出現顯著的新變化。
實質是爭奪霸權和殖民地。隨著世界領土瓜分完畢,後起的帝國主義國家不能容忍實力與所佔殖民地不平衡的倒掛狀況,新老帝國主義瓜分殖民地和勢力范圍的矛盾尖銳起來。
2.巴爾干火葯桶:①1912年秋「巴爾干同盟」發動了對奧斯曼帝國的戰爭,即「第一次巴爾干戰爭」。②1913年,爆發了「第二次巴爾干戰爭」,保加利亞與塞爾維亞、希臘、門的內哥羅、羅馬尼亞、奧斯曼帝國作戰,保加利亞戰敗。③兩次巴爾干戰爭後,俄國、奧匈帝國投入對巴爾干半島的爭奪。④列強的爭奪、民族矛盾的激化,使巴爾乾地區成為歐洲的「火葯桶」。⑤1914年6月28日的薩拉熱窩事件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
二、戰爭的進程
1.爆發:①1914年7月28日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此後,德、俄、法、英相繼投入戰爭。②交戰的一方為同盟國的德國和奧匈帝國;另一方為協約國的英國、法國、俄國,後來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投入戰爭,戰爭范圍越來越大,演變為具有世界規模的大戰。③一戰爆發後,在歐洲形成了西線、東線、南線三條戰線,其中西線和東線是這次戰爭的主要戰線。
2.過程:①第一階段,德國按「施里芬計劃」企圖實行速決戰,然而馬恩河一役徹底打破了德軍想在6周內打敗法國的計劃。隨後不久戰爭進入了第二階段。②在第二階段中,德軍主攻東線,並且在德奧軍隊的聯合下,使得俄國節節敗退,損失慘重。隨後德國又集中了50個師的強大兵力向法國的凡爾登展開進攻,從而爆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時間最長、傷亡最慘重的一次戰爭——凡爾登戰役。這次戰爭雙方傷亡共70多萬人,因此,凡爾登戰役又被成為「絞肉機」。但這次戰爭卻牽制了德國在凡爾登的攻勢。德國在歐洲大陸發動進攻的同時也不忘對制海權的搶奪。19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發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最大的一次海戰——日德蘭海戰,然而經過這次戰爭,英軍的損失雖然遠大於德國,但卻仍掌握著制海權。隨後,雙方開始將轉向潛艇戰和反潛艇戰。③1917年,戰爭進入了第三階段,出現了相互間的僵持狀態。1917年2月1日,德國公開宣布全力開始無限制潛艇戰。這給英、美國等國家造成了嚴重的損失。隨後美國也放棄了自己的「中立」,宣布對德作戰。由於美國的參戰,德國的無限制潛艇戰走向失敗,第一次世界大戰也接近了尾聲。戰爭給各國人民帶來了極大的災難,各國都不同程度的出現了政治危機。俄國爆發了「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奧匈帝國宣告瓦解,德軍也士氣大損,接連不斷的軍事失利也加速了德意志帝國的崩潰。1918年11月11日上午11時,德國接受了協約國的停戰條件,並派出代表簽定了「貢比涅停戰協定」,第一次世界大戰宣告結束。
三、一戰的後果
1.戰爭給全人類帶來了極大的災難,戰爭造成的傷亡和損失使得歐洲的工業發展至少倒退了8年。同時,戰爭也給數已萬計的家庭帶了抹不去的傷痛。
2.戰爭使帝國主義之間的力量對比產生了變化。英國遭受了沉重的戰爭創傷,失去了原有的地位。而美國和日本卻利用戰爭機會大大發展了自己,特別是美國,從1915年起進入了一個為時5年的「戰爭繁榮」周期。而日本也從原來的農業國轉為了工業國,從原來的債務國變為了債權國。
3.戰爭也引發了一系列的革命,特別是俄國的革命,建立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增強了維護和平和正義的力量,鼓舞了人們斗爭的勇氣和決心,讓人們看見了黎明的曙光,並且掀起了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潮。
4.我們可以看見導致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還沒有得到解決,帝國主義之間還是存在著重重矛盾,並且這種矛盾在戰後也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反而不斷激化,而所謂的維護戰後和平的「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也只是打了個和平的幌子,國際關系呈現除了新格局,這就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戰不可避免的爆發了。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一場帝國主義戰爭
1.從戰爭的起因來說: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各帝國主義國家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必然結果,是帝國主義國家為重新瓜分殖民地而發動的。
2.各帝國主義國家提出的戰爭目標:各帝國主義國家都以奪取霸權和殖民地; 為自己戰爭目標,顯示了戰爭的侵略性質。
3.巴黎和會上戰勝國對戰敗國的處置:將戰敗國的殖民地加以瓜分也看出這場戰爭的性質
和意義
一、 凡爾賽體系
1.背景:一戰結束;戰後列強力量發生變化;列強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2.建立:時間:1919年6月;地點:巴黎;方式:巴黎和會與《凡爾塞和約》;操縱國:英法美日。
3.意圖:美國要求稱霸世界;英國要求擴大和鞏固繼續稱霸;法國企圖獲得歐洲霸權;日本要求亞洲霸權。爭論焦點:德國問題、中國山東問題。
4. 凡爾賽體系的形成:巴黎和會上協約國先後同德國、奧地利、保加利亞、匈牙利、土耳其簽訂了一系列和約,這些和約構成了所謂的「凡爾賽體系」。
5.影響:①對戰敗國德國進行了嚴懲和限制,建立起帝國主義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贓體系。②歐洲和中東的政治格局發生了很大變化:首先,奧匈帝國解體。匈牙利分立,建立新的國家捷克斯洛伐克;奧地利南部領土被割讓給義大利;巴爾幹部分地區並入塞爾維亞,成為南斯拉夫,另一部分歸還波蘭。其次,奧斯曼帝國解體,在歐洲僅保有伊斯坦布爾及其附近地區。
評價:
構成「凡爾賽體系」的一系列條約,標志著戰後列強在歐洲近東和非洲建立了戰後資本主義世界的新秩序,但也隱含著許多矛盾,這一體系不可能持久。
二、華盛頓體系
1.背景:一戰後,美、英、日三國在遠東太平洋地區相互爭奪。為緩和它們之間的矛盾和重新分割太平洋地區的勢力范圍而召開這一會議。
2.建立:時間:1921年到1922年;國家:參加國除美英日以外,還有中法意比荷葡。
3.內容:①《四國條約》:美、英、法、日相約:互相尊重它們在太平洋島嶼屬地和島嶼領地的權利。英日同盟解散。②《五國海軍條約》:美、英、日、法、意分別規定各自的主力艦和航母的總噸位。③《九國公約》名義尊重中國的獨立和領土完整,實質上又使中國陷入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的局面。④中日協定:山東主權歸還中國。
4.影響:①《四國條約》的簽訂是美國外交的勝利,它埋葬了英日同盟,消除了其在遠東爭霸的一個障礙;對英國來說,既維護了英日友誼,又促進英美關系,使英帝國主義在太平洋上的巨大權益暫時得到保障;對日本來說,日本的擴張野心受到美英法大國的制約。②《五國海軍條約》使英國正式承認美英海軍的對等原則,標志著英國海上優勢的喪失,並使日本的擴軍計劃受到限制,從這個意義上說,它是美國外交上的勝利。③《九國公約》的簽訂,是美國外交取得的重要成果。它使美國長期追求的「門戶開放」在中國終於成為現實;它打亂了日本對中國的獨占,「又使中國回到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的局面」,為美國進一步對華擴張和爭奪亞太地區的霸權主義提供了條件。
5.評價:華盛頓會議是巴黎和會的繼續,它調整了帝國主義之間在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特別是中國地區的利益沖突,構成了「華盛頓體系」,標志著戰勝國帝國主義在全球范圍內基本上完成了戰後列強關系的調整和對世界秩序的重新安排。凡-華體系形成。
凡-華體系的總特點、內部矛盾以及戰後世界的主要矛盾
總特點:它是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在實力的基礎上通過相互妥協而建立的;英法仍不失歐洲大國地位,在世界通過操作國際聯盟發揮主導作用;美國依靠經濟實力奪取世界霸權的企圖失敗,但在拉美進一步鞏固了西半球霸權,在東亞和日本共同占據主導地位;日本在東亞的霸主地位受到削弱。
各種矛盾:(1)戰勝國與戰敗國之間的矛盾:a.法德矛盾b.戰敗的土耳其與戰勝的帝國主義國家的矛盾(2)戰勝國之間的矛盾:a.英美爭奪世界霸權的矛盾。b.英法爭奪歐洲大陸霸權的矛盾。
c.美日爭奪亞太地區的矛盾。(3)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與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
戰後的世界主要矛盾:(1)帝國主義與社會主義的矛盾。表現為協約國對蘇俄的武裝干涉。(2)帝國主義戰勝國與戰敗國之間的矛盾(3)帝國主義戰勝國之間的矛盾(4)帝國主義與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之間的矛盾。
三、國際聯盟
1.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戰使人們飽受戰爭之苦,也使各國的政治家們覺得應該建立一個國際組織來防止此類災難的再次發生。於是,由美國總統威爾遜提議建立一個「具有特定盟約的普遍性的國際聯盟」。
2.成立:1919年,巴黎和會通過了建立國際聯盟的建議,並於1920年1月正式成立,總部在日內瓦,機構有大會、行政院、秘書處,職責維護和平、集體安全、對殖民地「委任統治」。但美國由於自身的利益沒有得到滿足,因此始終未加入國際聯盟。
3.歷史地位:一方面,它是世界上第一個政治性質的組織,另外,國際聯盟還對後來反法西斯的侵略擴張起到了一些作用,也為聯合國的建立奠定了基礎。最後,國際聯盟宣稱它成立的宗旨在於「促進國際合作,保證國際的和平與安全」。然而它作為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在帝國主義列強的矛盾沒有得到解決的前提下,實際被英法所操縱。它始終是少數帝國主義國家為維護自己利益的工具,同時,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更證明了它的名存實亡,1946年4月國際聯盟正式宣告解散。
三、非戰公約
1.簽定:1928年,美、德、法、日、英等15個國家的代表在巴黎簽定了《非戰公約》,主要是「斥責用戰爭來解決國際糾紛,並在它們的相互關繫上,廢止戰爭作為實行國家政策的工具」,並且規定,締約各方「可能發生的一切爭端或沖突,不論其性質或起因如何,只能用和平方法加以處理或解決」……
2.作用:《非戰公約》作為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共同簽定的國際條約,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首先,第一次正式宣告在國家關系中放棄戰爭作為實行國家政策的工具,並約定以和平的方式來解決國際爭端。其次,《非戰公約》的內容為國家法中互不侵犯原則的確立奠定了法律基礎,並且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成為國際軍事法庭審判德、日戰犯的重要法律依據。
3.局限性:實際上所謂的《非戰公約》也只是一紙空文,其中那些冠冕堂皇的條文對實際的世界和平沒有規定任何的明確責任,反而使簽約各國鑽了「自衛」的空子,因為他們可以視自身的情況決定是否應該訴諸戰爭而實行所謂的「自衛」,這種特殊的「自衛權」的擁有也為以後的戰爭打開了缺口。
國聯與聯合國的不同作用及原因
不同作用:1.雖然都把維護世界和平問題擺在了首位,但國際聯盟作為維護帝國主義凡-華體系的工具,孕育了新的世界大戰;聯合國則在維護世界和平方面做出了重大貢獻,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戰的爆發。2.國聯高舉反共反對民族解放運動的旗幟,對蘇俄等國的無產階級革命及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橫加干涉;聯合國則將兩種色後悔制度的和平共處納入國際體系,對國際共運和民族解放運動起到了推動作用 。3.國際聯盟一直為大國操縱,在聯合國中70年代後,第三世界國家發揮了作用。
原因:1.建立的基礎不同。國聯是帝國主義重新瓜分世界殖民地和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產物;聯合國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產物。2.組織方式不同。國聯排除了蘇俄等國,為帝國主義所操縱;聯合國則具有廣泛性,容納了社會主義和第三世界國家。3.國際形勢特點不同。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發展,社會主義陣營的形成,亞非拉第三世界的崛起,極大的改變了國際力量的對比。
第二次世界大戰
一、二戰爆發的原因:
1、根本原因: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發展的不平衡:①經濟發展的不平衡表現在:一戰後,英法經濟困難重重,而戰敗的德國利用英法美的矛盾,依靠美國的扶植,經濟很快恢復,並超過英法。日本狹小的國內市場和薄弱的基礎無法擺脫1929--1933年的經濟危機。②政治發展的不平衡表現在:1929--1933年的經濟危機引起了嚴重的政治危機,德國和日本由於較多地保留了軍國主義傳統,在經濟危機的打擊下拋棄了資產階級民主制度,建立法西斯專政;而英法美則繼續發展資產階級民主制度。
2、具體原因:德國、日本對在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中被懲治、受遏制的地位不滿;歐亞兩個戰爭策源地的形成;英法美推行綏靖政策、中立政策加速了戰爭的爆發。蘇聯實行中立自保政策,客觀上也促使了世界大戰的爆發;在局部戰爭其間,反法西斯勢力基本處於孤立無援、各自為戰的困難境地,未形成強大的反法西斯同盟來遏製法西斯發動二戰的行徑
二、戰爭的進程
1、初期階段(1939年9月1日--1941年6月22日)
①爆發:1939年9月1日,德軍突襲波蘭。②全面爆發:1939年9月3日,英法對德宣戰。③蘇聯建立東方戰線。④德軍西線進攻:北歐和西歐諸國淪陷;1940年6月22日,法國投降;1940年7月--9月,不列顛之戰。
2、戰爭的擴大(1941年6月22日--1943年2月)
①蘇德戰爭:A、爆發:1941年6月22日;B、莫斯科保衛戰(1941年10月2日--1942年2月)
②日本偷襲珍珠港(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戰爭爆發,二戰達到最大規模。
③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原因:法西斯的侵略對全人類的安全和民主制度構成嚴重威脅,在斗爭中西方民主國家、社會主義國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都迫切要求聯合行動,抗擊侵略,捍衛獨立和自由。過程:1939年美國《中立法》;1941年《租借法》;蘇德戰爭爆發後,1941年8月《大西洋宣言》初步建立;1942年元旦《聯合國家宣言》標志著國際反法西斯聯盟的正式形成。意義:國際反法西斯聯盟是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家組成的國際反法西斯統一戰線,它的組成加強了國際反法西斯力量,為最後戰勝軸心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勝利階段。(1943年2月--1945年9月):①斯大林格勒保衛戰(1942年7月--1943年2月)——蘇德戰場轉折點②中途島海戰(1942年5月)——太平洋戰場轉折點③北非戰場勝利和義大利投降:北非戰場(1940年夏意軍開辟--1941年11月結束)——轉折點:1942年秋,阿拉曼戰役義大利投降(1943年9月)——標志著法西斯集團開始瓦解。④歐洲第二戰場開辟(1944年6月)⑤德日法西斯潰滅
三、歷史意義及深刻教訓
1.歷史意義: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次規模空前的世界性的戰爭,它以反法西斯國家的勝利而告終,具有一定的歷史意義。①它的勝利拯救了世界,恢復了和平。②它沉重的打擊了德、意、日三個法西斯國家,同時也對英法等帝國主義大國造成了嚴重的削弱,出現了美、蘇兩強並立的情況,並最終導致了冷戰的出現。③同時,世界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對反法西斯戰爭的加入以及反法西斯戰爭對帝國主義國家的削弱和打擊也使得殖民體系迅速瓦解,加快了亞非拉等國家的獨立,促進了歷史的發展。④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上運用了許多高科技的武器,比如美國對日本投放的原子彈、德軍轟炸英國的V—2火箭等,從另一方面也促進了世界科學技術的發展。總之,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具有劃時代的偉大意義,使世界歷史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階段。
2.深刻教訓:①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罕見的最殘酷的以及規模最大的戰爭,戰爭給各國人民帶來了無盡的痛苦與災難,各國人民為反抗法西斯的侵略作出了艱苦的努力與斗爭。從中國戰場來看,中華兒女為反抗日本侵略者奮勇抗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譜寫了一曲曲慷慨激昂的戰歌,他們的精神永存,為今天乃至未來所銘記,激勵著我們不畏強敵,不怕犧牲,為祖國的強盛、世界的和平進行不懈的努力。②世界大戰的再次爆發提醒我們時刻要有憂患意識,對戰爭始終保持應有的警惕,促進世界的真正和平,堅決的反對霸權主義與強權政治,樹立崇高的國際意識。
比較兩次世界大戰的原因、性質、後果和影響。
(1)從原因來看:決定因素都是帝國主義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規律的作用。
(2)從性質看,「一戰」是帝國主義的爭霸戰爭,「二戰」是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戰爭。
(3)從後果和影響來看
①兩次世界大戰對戰敗國的處理不同,結果也不相同。
凡爾賽體系對戰敗國德國的處置是殘酷無情的,也是失敗的,為日後法西斯勢力的興起埋下了禍根。
雅爾塔體系對戰敗國的處置更多的注重於鏟除法西斯勢力和戰後的民主建設,確保德國、日本不再對新的國際秩序構成危脅,是比較成功的。
②20世紀發生的兩次世界大戰,根本改變了19世紀以來歐洲支配全球的世界格局。
與歐洲的不斷衰弱同步的是殖民主義的步步後退以及最終被迫退出歷史舞台。從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的世界殖民體系的解體過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終於得以完成。這是人類歷史的極其巨大的進步與歐洲的衰弱形成鮮明對照的是美國與蘇聯的不斷崛起。這一過程同樣開始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完成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它使美蘇對峙的國際關系新格局取代了西歐列強主宰全球的時代
二戰後的世界
一、雅爾塔體制下的冷戰與和平
1.原因:①雅爾塔體系:形成:二戰後期,以美英蘇為主的同盟國召開了一系列國際會議,就結束戰爭、處置法西斯和戰後安排等問題達成協議,其中以1945年2月在蘇聯克里米亞半島舉行的雅爾塔會議最重要,這一系列協定的總和就被稱為「雅爾塔體系」。內容:鏟除日本、德國的軍國主義和納粹主義,懲辦戰犯,對德國分區佔領管制;蘇聯佔有日本部分島嶼,日本在中國的權益也交給蘇聯;創建維護世界和平的國際組織——聯合國;對戰後歐洲一些國家的邊界做出相應的規定。評價: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次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正義戰爭,從根本性質上不同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因此,雅爾塔體系能真正的去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如維護戰後世界和平、清除法西斯主義、恢復和發展各國經濟,有積極作用。但是,體系的形成主要是美蘇兩大國的推動,這為兩極格局的形成以及這種格局下出現的冷戰提供了條件。雅爾塔體系的確立,意味著近三百年來以維持歐洲大國均勢為中心的傳統的國際關系格局,被美蘇兩極格局所取代。②美蘇均勢:戰後美國事例大增,以美國為中心的資本主義經濟體系確立;戰後美國成為世界頭號軍事強國,擁有最強大的海軍、空軍,還壟斷著原子彈、氫彈,其軍事力量被布置到世界各地。蘇聯軍隊在二戰中不僅是打敗法西斯德國的主力軍,還參加對日作戰,軍事力量增強,成為緊次於美國的世界軍事強國,領土有所擴大,幫助東歐國家擺脫了法西斯統治並建立起人民民主政權,後來形成了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③矛盾激化:當歐洲各國都在暗自撫平戰爭給自己帶來的創傷時,美蘇兩國不斷發展自己的勢力,相互間的同盟在戰後不久也宣告破裂。美國為稱霸世界認為蘇聯是最大的障礙,因此為掃除這個障礙,著手准備了一系列遏制蘇聯的政策和計劃。因此,冷戰實際是為了發展資本主義,遏止社會主義。
2.冷戰的開始①序幕:1946年3月英國前首相丘吉爾在美國發表「鐵幕」演說,揭開了冷戰的序幕。②開始:美國:1947年杜魯門總統援助希臘、土耳其的演說,提出了所謂的「杜魯門主義」,它宣告了美國在全世界范圍的擴張,也是美國發動對蘇聯冷戰的標志; 1947年6月美國國務卿馬歇爾在哈佛大學演說,提出「歐洲復興計劃」,即「馬歇爾計劃」;1949年4月美、英、法、意等12國外長在華盛頓簽定了《北大西洋公約》。標志著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建立,北約的建立,使美國在歐洲大陸組成了遏制蘇聯和東歐的包圍圈,歐洲成為美國防禦的最前線,被約是美國組織的最大軍事同盟,是冷戰政策的主要支柱。蘇聯:1947年9月蘇聯組織成立情報局,一方面反擊美國冷戰政策,另一方面也加強了對東歐的控制和影響;1949年蘇東六國成立經濟互助委員會,對打破西方國家的經濟封鎖,恢復各國經濟起了積極作用;1955年在華沙簽定了《友好合作互助條約》通稱《華沙條約》,根據條約成立了華沙條約組織,華約組織是與北約組織對抗的軍事政治集團,成立之初起到保障世界和平和社會主義國家的安全,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等積極作用。隨著華約組織建立,兩大對立的軍事政治集團形成。③表現:第一次柏林危機:隨著冷戰的發展,美英與蘇在德國問題上的矛盾日益發展,柏林成為冷戰的前沿;1948年6月美英法在西佔區實行單方面幣制改革,引發第一次冷戰高潮,並且加快了德國的分裂;1949年9月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成立,10月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成立,從此出現了兩個德國;1950年爆發了朝鮮戰爭,兩大陣營的對抗擴展到東方。④冷戰局面的形成是美國推行霸權政策和強權政治的結果。
3.美蘇爭霸:對峙①原因:斯大林逝世後,美國主張通過對話談判,「軟化」蘇聯,肯尼迪採取「和平戰略」;蘇聯赫魯曉夫提出同美國共同主宰世界的戰略目標。②表現:1959年美蘇戴維營會談;1960年U-2飛機事件;1961年的「柏林牆事件」;1959年的古巴導彈危機。緩和①原因:美國長期推行全球擴張政策,大大消耗了美國國力;蘇聯藉助有利的國際形勢,提高綜合國力,蘇美在戰略武器方面達到大致的平衡;②表現:1969年尼克松開始推行均勢外交,對蘇「緩和」;70年代蘇聯推行「緩和」戰略,與西方國家交往;1963年和1968年簽定了部分禁止核試驗條約和防止核擴散條約;1972年蘇美領導人簽定了限制戰略武器協議和蘇美相互關系准則等文件,此後召開了東西方國家共同參加的「中歐裁軍會議」「歐洲安全與合作會議」使緩和推向高潮。
4.兩極格局的結束: ①美國里根任總統後,提出「遏制」政策目的奪回軍事優勢,提出「星球大戰計劃」企圖憑借經濟、科技實力帶動經濟科技發展,進而拖跨蘇聯。同時蘇聯提出了「新思維」進行了政治改革,雙方簽定了「中導條約」。②1989年上台的不什政府強調「謹慎、考驗和漸變」,支持戈爾巴僑夫改革,試圖左右蘇聯改革的進程。③戈爾巴僑夫經濟改革失敗,實行政治「多元化」,放棄了黨的領導地位,再加上西方的「和平演變」,1989年發生了「東歐劇變」;1990年民主德國並入聯邦德國,德國重新統一;1991年原蘇聯11個加盟共和國的領導人在阿拉木圖簽署了《建立獨立國家聯合體協議》蘇聯解體。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標志著兩極格局結束。
5.美蘇關系變化帶來的啟示:①美蘇爭霸對人類安全和世界和平造成巨大威脅②美蘇對亞洲、非洲的爭奪與控制,造成這些地區的動盪與緊張③美蘇不斷升級的軍備競賽消耗了大量資源和財富,給人類生存環境造成了嚴重影響④美蘇關系緩和中取得的某些成果,至今仍有重要意義⑤冷戰雖然結束,但冷戰思維繼續影響國際關系的發展,戰爭的威脅依然存在。
美蘇爭霸的特點與實質
特點:首先是意識形態領域和社會制度方面的競爭,雙方都想消滅對方的思想意識和社會制度,這也是典型的冷戰思維的體現;其次是經濟實力的競爭,當時的美國經濟一度進入了一個「黃金」時期,但資本主義的經濟危機也使美國經濟受到了一定的損失,然而美國仍然是世界上的頭號強國,而蘇聯的經濟在戰後也迅速發展;最後,冷戰也是軍備競賽方面的競爭,體現雙方科技實力的較量,而蘇聯的落敗也證明了其在經濟與科技上比美國的落後。
實質:是蘇聯推行霸權主義政策以及美國要稱霸世界,是大國之間為爭奪世界霸權的斗爭,是強權政治的體現。兩國之間的爭奪再次使世界受到了戰爭的威脅,同時也使和平的呼聲日益高漲。
Ⅳ 高二歷史選修三知識點總結
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選修三)
:
20世紀以來,時代的變化使得戰爭與和平出現了新的特點:
1、 出現了兩次世界大戰。
為什麼人類社會在20世紀才出現世界大戰?
2、 一戰後,出現了短暫的和平。二戰後,出現了近半個世紀的冷戰
3、 核武器既是毀滅地球的武器,也是制約戰爭的因素。
4、 20世紀下半期,局部戰爭和地區性沖突不斷
5、 人類渴望和平。和平思想、和平運動,成為制約戰爭的重要因素。
6、 和平與發展成為當今世界的時代主題。但是由於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戰爭的危險依然存在。
霸權主義,是指強國、大國不尊重弱小國家的主權和獨立,蠻橫地對別國進行干涉、控制和統治,推行侵略擴張政策,謀求一個地區或世界霸主地位的行徑。「強權就是真理
第一單元 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年)
第1課 戰雲密布的歐洲(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歷史背景)
一、 列強對世界市場的爭奪
本目的講授思路是:問題導學,讓學生理解一戰的根本原因是:在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規律的作用下,新老帝國主義國家為重新瓜分殖民地和爭奪世界霸權而引起的。
閱讀教材第一目,回答以下問題:
1、資本主義國家為什麼在世界范圍內搶占殖民地?
資本主義自誕生起,就伴隨著對市場的爭奪,佔領殖民地時期中的主要形式之一。
資本主義經濟是市場經濟,也就是說,對於市場的需要、對於市場的爭奪,是資本主義經濟自身發展的需要,為了滿足資本主義經濟對市場的需要,資本主義國家就在世界范圍內佔領殖民地,把殖民地變為他的商品市場和原料產地。殖民擴張和掠奪式資本主義列強建立世界市場的主要途徑。
2、依據教材第2、3段分析,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重大影響有哪些?
(1)科學成為技術進步最重要的推動力,人類進入了電氣時代。極大地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
(1)19世紀下半期,隨著工業革命的深入,在科學技術的推動和企業組織化程度提高等背景下,資本主義發展到了壟斷階段(帝國主義階段),經濟飛速發展。
(2)經濟的發展造成嚴重的生產過剩
(3)資本主義列強紛紛加緊尋求海外市場和原料產地,掀起掠奪、瓜分殖民地的新浪潮。
(4)到19世紀末,整個世界基本上被西方列強瓜分完畢,同時世界連成一個整體。19世紀末20世紀初,世界市場最終形成。
3、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最終是在什麼時候形成的?
19世紀末20世紀初,通過國際貿易的發展、人口和資本的流通,以及武力威逼等方式建立起來的世界市場最終形成。
4、讀教材表格,從中發現什麼現象?反映的實質問題是什麼?由此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根源是什麼?
現象:列強的經濟實力和它佔有的殖民地的多少是不相符的。
反映的實質: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
這種現象產生了怎樣的局面?後期的資本主義國家,特別是德國,同老牌殖民帝國英法戰展開了爭奪殖民地、重新分割世界和爭奪霸權的斗爭。隨著帝國主義國家矛盾的加劇,最終導致一戰爆發。
二、 兩大軍事集團的形成
本目的講授思路:以教師的精講為主,使學生形成完整清晰的知識輪廓。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是如何形成的。最好結合圖示。
(一)、三國同盟
1、形成的原因
(1) 在歷史上,法德多次發生戰爭。兩國是宿敵。
(2) 普法戰爭削弱了法國,法國時刻准備復仇
(3) 德國外交的首要目的是防範法國,為了防範法國、奪取歐洲及世界霸權,德國力圖構築以自己為核心的同盟體系。
2、成員國家:德國、奧匈帝國、義大利
3、形成經過:
(1)1879年,德國利用奧匈帝國同俄國的矛盾,和奧匈帝國簽訂同盟條約,這是德國構築同盟體系的第一步
(2)1882年,德國又利用義大利同法國爭奪北非殖民地突尼西亞的矛盾,拉攏義大利,德、意、奧締結了針對法俄的《三國同盟條約》
4、影響:形成了以德國為首的第一個歐洲大陸軍事同盟集團
(二)三國協約:
1、 三國協約形成的原因
三國同盟引起了法國和俄國的不安,共同的戰略利益和經濟聯系使兩國接近。
2、 成員國家:英國、法國、俄國
3、 形成過程:
(1)1892年,法、俄簽訂了《法俄軍事協定草案》,這標志著歐洲大陸的另一個軍事同盟集團的初步形成。
(2)1904年,英法簽訂了《英法協約》,調整了雙方在殖民地問題上的矛盾,共同對抗德國
(3)1907,《英俄協約》簽訂,調整了雙方在殖民地問題上的矛盾,共同對抗德國
英俄協約的簽訂標志著英法俄三國軍事同盟的最終成立。
4、 影響:歐洲形成了勢均力敵的兩大軍事集團。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的對峙,使歐洲籠罩在戰爭的陰雲之下
思考問題:
5、一戰爆發前,歐洲列強矛盾尖銳復雜,有哪三對矛盾?最突出的矛盾是哪一對?各因何問題產生的矛盾?
6、19世紀末20世紀初,歐洲為什麼會形成兩大軍事集團?
三、 科技進步成果被運用於軍事領域
1、科技成果運用於軍事領域的原因
兩大軍事集團力圖在軍事上壓倒對方,擴軍備戰,於是,科技進步成果被運用於軍事領域。
2、表現
(1) 科技進步首先提高了傳統武器的性能、增強了武器的殺傷力
(2) 新式武器相繼問世,如、潛艇、飛機、坦克等,戰爭擴展到了海地和空中
(3) 新的交通手段的出現,提高了軍隊的戰略機動能力,使得戰爭能夠在更大的范圍內進行
(4) 電報、電話和無線電等新的通訊工具的出現,實現了遠距離的信息傳輸,促進了軍隊通訊技術的現代化,
科學技術是一把雙刃劍。
四、 軍國主義和極端民族主義的泛濫
1、德國的軍國主義浪潮
出現的原因:德國自身的軍國主義傳統;在進入20世紀後的激烈競爭中,西方列強相信戰爭最後解決問題的辦法;德國的軍國主義尤為嚴重,作為後起的資本主義國家,德國對殖民地分配現狀最為不滿。
2、極端民族主義的泛濫
德國、俄國、及英國、法國等
極端民族主義其中的重要內容是「民族優越論」鼓吹本民族利益高於一切,宣稱對外擴張是民族利益所在。
極端民族主義的實質:本民族利益至上,宣揚對外侵略擴張。
思考:人類歷史為什麼發展到20世紀才會出現世界大戰?
第2課 慘烈的四年戰事(戰爭經過)
復習提問:
1、 一戰爆發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2、 圖示一戰前兩大軍事集團形成的過程。為什麼會出現兩大軍事集團?集中體現了哪些矛盾?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矛盾的根源和矛盾的實質。
3、 科技進步成果運用於軍事領域的表現有哪些?
4、 極端民族主義的實質是什麼?
5、 為什麼人類歷史到了20世紀會發生世界大戰?
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戰雲密布的歐洲,歐洲籠罩在戰爭的陰雲之下。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戰爭究竟是如何爆發的?及如何進行的?
講授新課:
一、 一戰的直接原因(導火線):薩拉熱窩事件
講課思路:先讓學生簡述什麼是薩拉熱窩事件,然後再來分析該事件的原因和影響。並結合地圖。形成時空觀。
1、薩拉熱窩事件出現的原因
20世紀初,隨著奧斯曼帝國的衰落,出現了眾多的民族獨立國家。
歐洲列強利用這一復雜局勢,紛紛插手巴爾干,擴張勢力。俄國和奧匈帝國的爭奪尤為激烈。
20世紀初,巴爾干半島是歐洲隨時可以爆炸的火葯桶,矛盾沖突非常尖銳
奧匈帝國把塞爾維亞視為向巴爾干擴展的障礙,與塞爾維亞矛盾尖銳。(直接原因)
2、什麼是薩拉熱窩事件?其影響是什麼?
1914年6月,奧匈帝國的皇儲斐迪南大公到波斯尼亞檢閱軍事演習,在薩拉熱窩被塞爾維亞愛國者刺殺,這就是薩拉熱窩事件。
影響: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導火線。
二、 慘烈的四年戰事(戰爭經過):
(一)、一戰的爆發
1、爆發:1914年7,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俄、法、德、英很快參戰,大戰全面爆發
2、交戰雙方:
德、奧匈、奧斯曼、保
英、法、俄、塞、比、意、日等
想一想:義大利加入協約國一方作戰,說明了什麼問題?
(二)、戰爭的進程
1、戰爭的三條戰線:
2、歐洲戰場三個階段戰局的演變
階段 戰役或重大事件 影響
第一階段(1914)
馬恩河戰役
德軍速戰速決計劃破產
第二階段(1915~1916)
凡爾登戰役、索姆河戰役
俄軍夏季攻勢、日德蘭海戰
戰略主動權轉移到協約國一方
第三階段(1917~1918)
美國參加對德作戰
俄國退出大戰
中國等參加協約國作戰
1918年11月,德國投降
協約國力量增強,一戰以同盟國失敗告終
回答問題:
3、在大戰的第一、二階段,戰爭的中心是如何變化的?
西------東---------東
4、一戰爆發後,美國採取了什麼政策?有何目的?1917年,美國參戰的原因和目的是什麼?帶來的影響是什麼?
「中立政策」目的:遠離戰火,避免戰爭;利用中立國的地位與交戰國擴展貿易,發戰爭財
1917年,美國參戰的原因:
美國與英法有密切的歷史文化聯系,如果協約國戰敗,美國的利益將受損
俄國爆發革命,形勢有利於同盟國,美國不能坐視不管
德國採取的「無限制潛艇戰」損害了美國的利益。
目的:為了戰後分贓和爭奪世界霸權。
(三)大戰結束
1、 大戰結束的時間和標志:1918年11月
德國政府代表在福煦車廂簽署了《貢比涅森林停戰協定》,德國宣布投降.
2、 促使大戰結束的原因有哪些?(分析德奧集團失敗的原因)
總體上,協約國的力量大於同盟國的力量。
n美國的參戰大大增強了協約國的力量。中國等國家的參戰也增強了協約國的力量,
n德奧集團挑起的一戰,給各國人民帶來了災難。非正義的戰爭是必然失敗的。
n俄國爆發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並退出了戰爭。各國的反戰運動和革命浪潮,如德國的十一月革命,成為結束戰爭的主要推動力。
n德、奧兩線作戰,同盟國經濟崩潰,也是戰敗的因素。
三、 大戰的結果和大戰性質:
1、結果:結果:同盟國失敗,協約國勝利
3、 性質:帝國主義重新瓜分世界的戰爭。盡管塞爾維亞是正義的民族解放戰爭,但卻不能從根本上改變整個戰爭的非正義性。
第3課 大戰的後果
復習提問:
1、 薩拉熱窩事件是怎麼回事?有何影響?
2、 一戰爆發的時間和標志?
3、 一戰在歐洲戰場的三個階段、各有何戰事?
4、 一戰結束的時間、標志?
5、 你認為德奧集團失敗的原因有哪些?
講授新課:
1、巨大的災難:
2、西歐的相對衰落
3、美國和日本崛起
4、革命與獨立浪潮高漲
問題:第一次世界大戰有哪些重大影響?
第4課 綜合探究:極端民族主義與戰爭
閱讀教材,思考以下問題
1、 民族主義是在什麼時期興起的?一般認為,其興起的標志是什麼?
2、 舉例說明,民族主義在歷史上曾經起過或者進步、或者反動的作用?
3、 閱讀教材材料,回答18頁知識窗的問題
4、 如何來認識極端民族主義的「愛國主義」面貌?
課後記:
階段 戰役或重大事件 影響
第一階段(1914)
第二階段(1915~1916)
第三階段(1917~1918)
第二單元 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短暫和平
。
第5課 凡爾賽體系的建立 (2課時)
一、 巴黎和會:
1、巴黎和會召開的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人們熱切希望和平;
帝國主義列強力量對比發生了重大變化,國際關系的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列強間的爭霸斗爭從戰場上轉移到談判桌前
2、什麼是巴黎和會?
1919年1月,協約國集團在巴黎近郊的凡爾賽宮召開了處置戰敗國和鞏固戰勝國成果的和平會議,史稱巴黎和會。
3、與會代表:
戰勝國的代表,但沒有蘇維埃俄國,中國政府的代表是陸征祥等
4、和會召開的目的:實現在霸權基礎上的和平,根據自己的利益重建戰後秩序,削弱德國,鞏固戰爭成果(以解決分贓、反蘇和建立戰後帝國主義國際秩序這三大問題)
5、戰勝國的主要意圖
同學閱讀教材分析並結合新課堂22頁材料題
法國:最大限度削弱德國,提出嚴厲的賠款計劃,掌握歐洲大陸的霸權
英國:繼續「歐洲均勢「的傳統政策,維護殖民帝國和海上霸主地位,消滅德國的海軍,不希望過分削弱德國而使法國成為歐洲霸主
美國:反對過分削弱德國,更關心建立國際聯盟,使美國能夠更大程度干預
和控制國際事務。
二、《凡爾賽和約》的簽訂和凡爾賽體系建立
(一)《凡爾賽和約》——《對德和約》
1、 簽訂時間:1919年6月
2、 條約內容:
教給學生掌握的方法;從領土、殖民地、軍備、賠款等方面
方面 內容
領土 德國放棄一切殖民地,將阿爾薩斯和洛林歸還法國,薩爾煤礦交由法國開采15年,薩爾區由國際聯盟代管。萊茵河西岸由協約國軍隊佔領15年,東岸50公里以內劃為非武裝區
軍備 和約規定,德國廢除普遍義務兵役制,只保留10萬陸軍和少量船艦,不得擁有空軍、坦克、潛艇等
賠款 該規定了德國在一定時間內應支付的賠款總額
殖民地 德國原來占據的殖民地被英、法等戰勝國瓜分
其它 在威爾遜地堅持下,寫入了國際聯盟盟約
規定把德國攫取的在中國山東的權益轉讓給日本
引導學生分析:巴黎和會的實質是什麼?
(二)凡爾賽體系的建立
1、 概念:什麼是凡爾賽體系?對德和約簽定後,協約國集團又陸續與奧地利、保加利亞、匈牙利和土耳其等戰敗國簽訂了一系列和約。這些條約和《凡爾賽和約》、國際聯盟盟約結為一體,構成了協約國列強建立一戰後以歐洲為主的國際關系新秩序的基本框架。
2、 對凡爾賽體系的認識
(1)凡爾賽體系的作用:
在凡爾賽體系下,在一戰後和20世紀20年代,歐洲基本維持了一個較為和平的國際環境,經濟得以恢復和發展
調整了歐洲各國間的關系,建立了帝國主義列強以歐洲為主的國際關系新格局
根據民族自決原則,確認了波蘭、捷克等一些民族國家的獨立
(2)凡爾賽體系的脆弱性和不穩定性。(凡爾賽體系下的矛盾)
戰勝國與戰敗國之間的矛盾:戰勝國對德國的壓制激起了德國的復仇情緒
帝國主義和社會主義的矛盾:協約國和蘇維埃俄國的武裝干涉與對立
戰勝國之間的矛盾:圍繞著殖民地、歐洲霸權和世界霸權等問題矛盾重重,如何處理德國賠款問題成為戰勝過矛盾的焦點之一。
戰勝國與殖民地、半殖民國家之間的矛盾。表現為20年代2、3十年代民族獨立運動在亞非拉地區此起彼伏。
(3)凡爾賽體系的實質?
帝國主義重新瓜分世界、維護戰勝國利益和維護歐洲和平的新秩序。
教學思路:
同學閱讀教材,在教師的引領下分析理解教材。
小結:凡爾賽體系是如何建立的?它的實質是什麼?如何來理解它的不穩定性?
第6課 國際聯盟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萬國郵政聯盟;巴黎和會上的威爾遜的「十四點和平綱領」;國際聯盟的成立、國聯的組織機構、國聯的宗旨、委任統治制度、國聯的活動
通過分析國聯成立的背景培養學生分析歷史資料的能力;歸納國聯的活動培養學生歸納分析的能力;通過國聯的活動,認識國聯是被英、法等大國操縱的維護凡爾賽體系的工具,培養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問題學案式學習
3、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國聯的活動,認識國聯是被英、法等大國操縱的維護凡爾賽體系的工具。
一、 世界上第一個普遍性的國際組織
(一)國際聯盟成立的背景
1、國際聯盟成立的條件
19世紀末20世紀初,一些行業性的國際組織建立起來
一戰激起了反戰和平思潮,一些有識之士認為,有必要建立一個政治性的國際組織,防止大戰發生,維護世界和平
大戰期間,美國總統威爾遜提出了建立國際聯盟的主張
在巴黎和會上,國際聯盟盟約被通過
2、國際聯盟建立的目的:
防止新的大戰發生,維護世界和平
(二)國際聯盟盟約的基本內容
1、 宗旨
增進國際間合作,保持和平與安全,避免戰爭
2、 國聯的組織機構
大會、行政院及秘書處
3、 其它規定:
裁減軍備、和平解決國際爭端和制裁等規定及委統治制度
分析:委任統治制度的實質是什麼?
委任統治制度的使用范圍主要是德國原先的殖民地和奧斯曼帝國近東的部分領土。實際上大國瓜分殖民地的虛假外衣
(三)國際聯盟的成立及成員國
1、 成立:
1920年1月,國際聯盟在日內瓦正式成立,簡稱國聯
2、 成員國;開始44,後發展到63個。蘇俄和美國沒有參加。
二、國際聯盟的主要活動和歷史地位:
(一) 國聯的兩大任務
維護世界和平,制止侵略;處理世界范圍的衛生、經濟、社會等問題。
(二) 國聯的主要活動
1925
1931
1935
1937、
1938
1939、
(三) 國聯的歷史地位
1、性質:世界上第一個普遍性的國際組織;英法控制下的維系凡爾賽體系的工具
2、歷史作用:作為世界上第一個維護和平的國際組織,國聯初期,發揮了維護和平和制止戰爭等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同時,為二戰後聯合國的建立提供了借鑒。
3、局限:
國聯同時也是被英法等少數大國操縱,成為它們維持維持霸權的工具;國聯自身也有很多缺陷;國聯的威信不足;面對30年代的戰爭危機和侵略戰爭,國聯毫無作為,放任二戰爆發,國聯名存實亡,
三、國聯的解散:1946年
Ⅳ 高考歷史知識點框架圖
答:去買本輔導書吧。。。。再說每次考試的知識點都不一樣啊。。。我勸你還是看最新的考試大綱吧。。。。。。
Ⅵ 求歷史選修1世界重大改革的知識框圖
這是山東青島的課標:
第一課:
1、了解梭倫改革前雅典的社會狀況,認識梭倫改革的必要性。
2、簡述梭倫改革的主要措施,指出改革的基本特點。
3、分析梭倫改革對雅典民主政治建設的影響。
第三課:
1、知道春秋戰國時期各國改革的基本史實
2、認識春秋戰國時期的時代特徵。
第四課:
1、了解商鞅變法的具體措施和內容,認識其特點。
2、探討商鞅變法的歷史作用。
第五課:
1、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內容。
3、探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歷史作用。
第六課:
1、了解王安石變法的歷史背景。
2、歸納王安石變法的主要內容,評價其歷史作用。
第九課:(個人認為較難搞定的一課)
1、了解中世紀天主教的地位,認識歐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2、知道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張,理解歐洲綜合叫改革的實質。
3、簡述歐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內容,分析歐洲宗教改革的歷史作用。
第十二課:(個人認為最難搞定的一課)
1、簡述1816年俄國農奴制改革的歷史背景。
2、概述「二一九法令」 的主要內容,認識其歷史進步性和局限性。
3、探討1861年俄國 農奴制改革對俄國近代化的影響。
第十三課
1、了解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歷史背景。
2、簡述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內容,認識其在埃及歷史上的作用。
第十四課:(個人認為極難搞定的一課)
1、知道明治維新的歷史條件。
2、概述明治維新的主要過程和基本內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樣性。
3、分析明治維新在日本近代化過程中的歷史地位。
第十五課:
1、了解戊戌變法產生的歷史根源。
2、簡述康有為、梁啟超等維新派任務的政治主張和百日維新的主要內容,分析其特點。
3、知道戊戌變法失敗的基本史實,探討中國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Ⅶ 選修3《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的框架梳理
歷史選修三《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復習
一、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年——1918年)
1、背景
(1)根本原因: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帝國主義國家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
世界的瓜分是按照國家實力進行的。19世紀下半期,資本主義發展不平衡,這種發展不平衡導致資本主義國家的實力發生了變化:課文表格。資本主義發展不平衡,英法等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展速度緩慢下來,美、德經濟發展迅速。與實力對比變化相反,各帝國主義對殖民地和勢力范圍的佔有狀況未變,還都是按照原來的力量對比劃分的,這樣矛盾就產生了。新崛起的帝國主義國家要求按照新的國家實力重新瓜分世界。由此引發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戰爭。
19世紀下半期,工業革命發展,資本主義列強尋求海外市場禾原料產地,掀起掠奪、瓜分殖民地的新浪潮。19世紀末,整個世界基本被西方列強瓜分完畢,世界最終連成一個整體,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最終形成,廣大殖民地半殖民地成為其資本主義發展的附庸。
這一時期資本主義列強殖民擴張的目的與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後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擴張有何不同?
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擴張主要目的是直接掠奪貴金屬和財富(資本原始積累階段);19世紀下半期以來的資本主義列強殖民擴張的主要目的是搶占海外商品市場、原料產地和輸出剩餘資本的場所。
(2)兩大軍事集團的對峙
在歐洲列強的激烈爭斗中,主要有三對基本矛盾:法德矛盾、英德矛盾、俄奧矛盾。
三國同盟的形成:德國首要目的是防範法國。德法矛盾:爭奪歐洲霸權。歷史宿敵。
1879年,德國與奧匈帝國簽訂同盟條約(這是德國構築同盟體系邁出的第一步,反俄性質)
1882年,德、意、奧締結《三國同盟條約》(標志著以德國為首的第一個歐洲大陸軍事同盟集團的形成)
三國協約的形成
1892年,法、俄簽訂了《法俄軍事協定草案》(標志著歐洲大陸的另一個軍事同盟集團的初步形成)
1904年,英、法簽訂《英法協約》
1907年,英、俄簽訂了《英俄協約》(標志著英、法、俄三國軍事同盟的最終成立)
(3)戰爭的催化劑
科技進步成果被運用於軍事領域:潛艇、飛機、坦克、電報、電話、無線電(殘酷性,世界性,世界范圍內指揮戰爭,突破地域限制)
軍國主義和極端民族主義的泛濫
2、經過
(1)導火線——薩拉熱窩事件
(2)戰爭進程
第一階段:1914年。馬恩河戰役徹底打破了德軍想在六周內打敗法國的計劃「施里芬計劃」。馬恩河戰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首次重大戰役。它宣告了速戰速決夢想的破滅,開始了曠日持久的塹壕戰。
第二階段:1915——1916年。主要的戰役:凡爾登戰役、索姆河戰役、日德蘭海戰
凡爾登戰役: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持續時間最長、最為慘烈的戰役,被稱為「凡爾登絞肉機」:傷亡人數近100萬。首次使用毒氣。
索姆河戰役:英軍首次使用坦克。
日德蘭海戰:海上戰場。德國對英國發出挑戰。這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最大的一次海戰。英國艦隊損失慘重,但英國海軍仍然掌握著制海權。
第三階段:1917——1918年。發生兩件大事:一是俄國的十月革命;二是美國的參戰。這兩件大事對大戰的結束產生了重大影響。
3、結果
同盟國(德奧集團)的失敗而告終。同盟國:德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保加利亞。(義大利加入協約國一方作戰)
同盟國集團失敗的原因:實力。
4、性質:非正義的帝國主義性質的戰爭。
主要看交戰方的目的,這個目的應該貫穿在戰爭的起因、經過和結果中,。一戰的爆發是因為交戰的帝國主義國家為了重新瓜分世界,爭奪殖民地;戰爭過程中各國戰爭目標和行動也都是為了爭奪霸權和瓜分領土,明顯顯現了戰爭的侵略掠奪性;戰爭的結果也不是正義和公理的勝利,而是戰勝的帝國主義國家重新瓜分世界: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沒有根本上解決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為二戰爆發埋下伏筆。
分析戰爭性質還要注意區別整體與個別,全局與局部的關系。一戰中,塞爾維亞和比利時是為了保衛自己的主權和獨立而戰,是正義的民族解放戰爭性質。但這不能從整體改變一戰的非正義性。
5、影響
(1) 西歐相對衰落;美日的崛起:美國戰後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債權國和資本輸出國,國際金融中心開始從倫敦專向紐約。(世界第一經濟強國);日本一戰期間擴展在中國勢力,企圖獨霸中國;經濟實力大增(債權國)。
(2) 嚴重削弱了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的力量,摧毀了俄羅斯、德意志、奧匈等帝國,英、法、意等帝國主義國家被削弱。封建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解體。
(3) 取得十月革命的勝利,建立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
(4) 革命與獨立浪潮:歐美各國工人運動高漲;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高漲。沉重打擊了西方列強的殖民統治,奠定了二戰後摧毀殖民體系的基礎。
二、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1、凡爾賽體系的建立——巴黎和會(1919年)
(1)實質:戰前列強爭奪的繼續。是帝國主義的分贓會議。
(2)主要內容
重新劃定德國疆界;限制德國軍備; 賠款問題;瓜分海外殖民地:德國的海外殖民地被英法日分割,充分說明了帝國主義戰爭的本質(爭奪殖民地,爭奪霸權)。巴黎和會的性質是帝國主義分贓會議。
中國山東問題: 大國強權政治下,英法美操縱的巴黎和會同意滿足日本的要求。中國爆發五四運動,中國代表團最後拒絕在和約上簽字。弱國無外交。
由和約內容分析得出和約、和會的實質:凡爾賽和約是在犧牲弱小民族的基礎上,宰割德國的掠奪性條約,反映了巴黎和會帝國主義重新分割世界的分贓性質和帝國主義強權政治的實質。(如中國山東問題)
(3)凡爾賽體系的構成
構成:協約國集團與奧地利、保加利亞、匈牙利和土耳其等戰敗國簽訂的一系列和約;《凡爾賽和約》、國際聯盟盟約結為一體,構成協約國列強建立戰後以歐洲為主的國際關系新秩序的基本框架,即凡爾賽體系。
巴黎和會上最大的贏家:英國、法國。
(4)凡爾賽體系下的重重矛盾
戰勝國與戰敗國的矛盾;戰勝國之間的矛盾(暫時緩和);戰勝國與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協約國對蘇維埃俄國的極端敵視,准備武裝干涉。將社會主義國家蘇聯排除在體系之外。
(5)維系國際機構:國際聯盟:1920建立,英法操縱(1946年解散)
2、華盛頓體系的建立——華盛頓會議(1921.11.12)
(1)根本原因:日本在中國和太平洋地區的擴張威脅美英利益。(美日矛盾)。目的:調整列強在遠東太平洋地區的利益分配問題。
(2)內容
《四國條約》;《五國海軍條約》;《九國公約》
華盛頓會議(三個條約)上,美國成了最大的受益者,美國獲得哪些利益?抑制了日本在亞太地區隊擴張和海軍力量的增長;取得了與老牌海軍強國英國相等的制海權;在中國實現了長期追求的「門戶開放」政策。
《九國公約》實質上是「又使中國回復到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中國山東問題的解決:
解決原因
①中國人民堅持斗爭的結果;(弱國無外交)
②美英和日本的矛盾。美英反對日本獨佔中國的野心,對日本施加一定的壓力。(主)
一戰改變了帝國主義力量的對比——帝國主義戰勝國重分世界殖民地,建立新的國際秩序——「凡-華體系」調整了帝國主義在歐洲和東方的關系——構成了20-30年代帝國主義新的國際關系
3、戰後遺留問題解決:德國賠款問題;歐洲安全問題。
(1)道威斯計劃:影響:34頁(德國賠款問題)
(2)《洛迦諾公約》:1925年。影響:34頁。
(3)《非戰公約》:1928年。影響:積極、局限。35頁。
三、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年——1945年)
1、背景(原因)
(1) 根本原因:帝國主義國家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性加劇。20世紀20年代相對穩定,隨著德、日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它們對英、法、美主宰的「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日益不滿。
(2) 30年代大危機對二戰爆發起了催化的作用。經濟危機引發政治危機,德日建立法西斯專政,形成歐亞兩個戰爭策源地,因此大危機使世界走向戰爭。
亞洲戰爭策源地形成標志:1931年「九一八事變」
歐洲策源地形成標志:1933年希特勒上台
(3) 法西斯蓄意發動侵略戰爭是局部戰爭擴大為全面戰爭的主要原因。
(4) 英法推行綏靖政策(頂點《慕尼黑協定》),美國推行中立自保政策(西班牙內戰不幹涉政策),蘇聯避戰自保(《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客觀上促進了大戰的爆發。
2、經過
(1)局部戰爭:20世紀30年代法西斯的對外侵略擴張
意埃戰爭(1935年)
德、意干涉西班牙內戰(1936年):性質:西班牙內戰既是一場西班牙人民反對國內反動保守勢力的革命戰爭,同時也是一場有國際力量捲入的反法西斯民族解放戰爭。是30年代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爭的一個典型,被稱為「小二戰」,即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預演。
日本全面侵華:1937.7.7七七事變
德國吞並奧地利:1938年
德、日、意法西斯結盟:1936-1937年期間簽訂《反共產國際協定》,建立「柏林-羅馬-東京」三國軸心,以反對共產主義為名義結成同盟,
(2)戰爭的全面爆發:1939年進攻波蘭,丹麥、挪威、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英國。不列顛之戰:德國遭到發動侵略戰爭以來首次失敗。
(3)戰爭的擴大
1941.6.22蘇德戰爭爆發:莫斯科戰役:打破了德軍陸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標志著「閃電戰」的破產,極大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爭的決心。
太平洋戰爭的爆發:日本偷襲珍珠港:1941.12.7。二戰真正成為全球性的戰爭。
太平洋戰爭爆發的原因
根本原因:美日在亞太地區爭奪的結果。
直接原因:美英等國宣布對日實行貿易禁運。
(3)戰爭的轉折
反法西斯聯盟的建立:1942年1.1《聯合國家宣言》簽署
三大轉折性戰役
1942—1943年。在二戰的三大戰場:蘇德戰場、太平洋戰場、北非戰場,盟軍分別取得了扭轉戰局的決定性勝利。三次關鍵性戰役:蘇德戰場:斯大林保衛戰;太平洋戰場:中途島海戰;北非戰場:阿拉曼戰役。
法西斯國家從戰略進攻轉為戰略防禦,反法西斯同盟從戰略防禦轉為戰略進攻,最終取得勝利。
(4)戰爭的勝利
諾曼底登陸:1944.6.6——開辟歐洲第二戰場
開羅會議、德黑蘭會議、雅爾塔會議、波茨坦會議
德日投降時間:1945.5.8德國投降;1945.8.15年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9. 2,正式簽訂無條件投降書。至此,二戰正式結束。
日本投降的原因:主要由哪些因素促使其投降?哪個最為主要?
中國全面反攻(最主要作用):中國是抗日主戰場,中國軍民艱苦卓絕的14年抗戰,最終拖垮了日軍主力,沒有中國軍民的英勇抗日,就沒有反法西斯戰爭的全面、輝煌的勝利。
美國投放原子彈
蘇聯出兵東北
後兩個非決定性因素,起加速作用。
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原因
(1) 戰爭的正義性(法西斯國家發動的是侵略戰爭,它們把戰爭強加給各國人民,遭到各國人民的反對,戰爭的非正義性,決定了它們必然失敗)。
(2) 人民是戰爭勝利的決定性力量。
(3) 世界反法西斯國家和力量的聯合。
3、性質:世界反法西斯戰爭
為什麼說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次反法西斯戰爭?
二戰同同樣是由重新瓜分殖民地和爭奪世界霸權引起的,參加國有美英等許多帝國主義國家,但始終是一場反法西斯戰爭。
主要矛盾:三四十年代世界主要矛盾是法西斯勢力擴張與反法西斯力量間的斗爭,打敗法西斯是當時世界政治的中心問題。在這場戰爭中,盡管參加國際反法西斯聯盟的國家,有著各自不同的意識形態和社會制度,代表著各自不同利益和要求,但是,在徹底打敗德意日法西斯侵略者的共同的目標下,它們「求大同,存小異」,互相援助,共同抗擊敵人,取得勝利。
英美對德戰爭雖有爭霸因素,但客觀上是為了保衛自由民主制度和民族獨立,摧毀納粹暴政而戰,客觀上有利於歐洲人民和世界人民,有利於世界和平和健康發展,其主導方面是發法西斯正義戰爭。
4、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偉大意義
人類的勝利,民主戰勝專制,正義戰勝邪惡。理性得到張揚,民主、人權與和平的思想深入人心。(納粹殘殺猶太人),聯合國誕生。
改變世界格局:德意日法西斯被徹底打敗;英法被削弱,美蘇崛起;社會主義國家;殖民體系徹底瓦解;西歐衰落,世界重心轉移。
二戰期間的科學技術的發展促進了戰後新科技革命的興起。原子彈——和平運用:核電廠。
世界歷史進入一個新階段。
四、雅爾塔體制
1、雅爾塔體制:二戰結束後,世界大國按照雅爾塔等國際會議(德黑蘭會議、波茨坦會議)確立的基本原則,重新劃分世界版圖和勢力范圍,建立新的國際關系格局,這就是所謂的雅爾塔體系。
(1)主要內容
(2)評價
積極:有利於加速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進程,體現出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家(它將蘇聯與美蘇兩國不同的社會制度的和平共處納入國際關系體系)共處與合作以共同維護戰後戰後和平的精神,反映了世界人民對和平與安全的渴望,具有一定進步性。
消極:建立在美蘇戰時實力均勢的基礎上,劃分了美蘇的勢力范圍,美蘇兩國根據自己的戰略需要安排戰後世界兩分天下,使雅爾塔體制打上了大國強權的烙印。
實質:美蘇兩國根據自己的戰略需要,對世界格局做出的兩分天下的劃分,它深深打上了大國強權的烙印。
雅爾塔體制標志著以歐洲為中心的國際關系格局的結束,為美蘇兩極對峙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礎。(二戰後初期表現為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與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的全球對峙局面;20世紀60年代以後逐漸被美蘇爭霸局面所代替)
美蘇兩國意識形態和社會制度不同,全球戰略矛盾對立。美國為了稱霸世界,挑起了針對弈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的「冷戰」。主要斗爭方式。
2、冷戰的形成
(1)「冷戰」的概念
(2)「冷戰」序幕——1946.3丘吉爾的「鐵幕」演說
(3)「冷戰」的全面開始——1947.3杜魯門主義提出
政治上對抗:1947.9成立共產黨和工人黨情報局
經濟上對抗:馬歇爾計劃1947.6:根本目的:穩定和控制西歐,遏制蘇聯。(「共產主義」)是杜魯門主義的延續和擴大。
經濟互助委員會(經互會)1949.9
軍事上對峙:1949年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立(北約)
1955年華沙條約組織成立(華約)——標志著戰後歐洲正式出現了兩個敵對的軍事集團。隨著美國遏制政策的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的全面展開,到1955年,以美國和蘇聯為首的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兩大陣營的「冷戰」對峙局面最終形成。
(4)美蘇爭霸(20世紀60年代以後逐漸被美蘇爭霸局面所代替,美蘇爭霸日益成為「冷戰」的主旋律)
美蘇爭霸的原因:
美蘇實力對比的變化;
蘇聯外交戰略的變化;——推行霸權主義政策(主要原因)
決定事件發生發展的是內因,蘇聯外交戰略的變化是主要的(同時也是主觀原因),而雙方實力對比變化是客觀因素,可能性。
第一階段:20世紀50年代中期——60年代初期
爭霸態勢:緩和與緊張並存,以緊張為主,爭霸的優勢的美國。
表現:緩和:外交上「和解」——戴維營會議
緊張:軍事上的對抗——第二次柏林危機(「柏林牆」的修築)
古巴導彈危機(戰略優勢在美國)
美蘇爭霸第二階段:20世紀60年代中期——70年代末。
爭霸態勢:蘇攻美守,優勢在蘇聯方面。
美國:尼克松主義(緩和政策)——材料
蘇聯:積極進攻戰略(力爭軍事優勢的軍事戰略和麻痹西方的緩和戰略)
緩和:
(1)1972年尼克松訪蘇(緩和高潮)
(2)1975年,歐安會召開,簽署《赫爾辛基宣言》
對抗:1979年蘇聯入侵阿富汗
美蘇爭霸第三階段:20世紀80年代。
爭霸態勢:美攻蘇守,優勢在美國方面。
對抗:1980年「卡特主義」提出:重新強調實力和軍事遏制
1981年裡根新遏制政策:對蘇聯採取強硬態度,星球大戰計劃,逼蘇聯搞軍備競賽,以此拖垮經濟實力相對落後的蘇聯。
緩和:標志:1987年《消除中程導彈條約》簽署(標志美蘇關系進入一個新的有限緩和時期,即所謂「第二次緩和」)
(5)、冷戰結束——蘇聯解體
1991.12.8,俄羅斯、烏克蘭和白俄羅斯三國簽署明斯克協定,宣布成立「獨立體」。(初步解體)
1991年12月21日,俄羅斯等11國簽署《阿拉木圖宣言》,獨聯體擴大到蘇聯絕大部分加盟共和國。蘇聯作為國際法一個主體停止存在。蘇聯完全解體。
東歐劇變原因
內因:
歷史原因:襲用蘇聯高度集中的經濟政治體制。
經濟政治原因:改革成效不大——經濟政治危機
外因
蘇聯因素:戈爾巴喬夫政治改革的影響
西方因素:西方的「和平演變」戰略。
西方的「和平演變」戰略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針對社會主義國家的一項長期基本戰略,其目標是使社會主義國家實行經濟私有化、政治多元化、思想文化和價值觀念西方化,最終使社會主義國家演變為資本主義國家,實現以美國為領導的資本主義一統天下的世界。
蘇聯劇變和最終解體的原因
歷史原因:高度集中的經濟政治體制的 弊端和政策上的錯誤長期得不到糾正,積累了許多社會問題和民族矛盾。
直接原因:戈爾巴喬夫背離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和方向的政治體制改革。
外部原因: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和平演變」戰略。
五、二戰後的局部戰爭(大國干預與插手):原因、影響理解
1、「冷戰」中的「熱戰」(冷戰產物,美蘇兩國和兩種社會制度的較量)
(1)朝鮮戰爭(1950-1953):朝鮮半島的分裂:二戰結束受降區造成。
(2)越南戰爭(1961-1973)
2、中東戰爭(一定程度上中東地區戰爭頻繁是美、蘇冷戰對峙、爭奪世界霸權的產物;領土爭端、宗教、民族矛盾)
3、發展中國家的局部戰爭(領土爭端、宗教民族矛盾)
(1)印巴戰爭
(2)兩伊戰爭
4、高科技下的局部戰爭
(1)海灣戰爭
(2)伊拉克戰爭
六、爭取世界和平的努力
1、聯合國
2、反戰和平運動:三次高潮、特點、作用
Ⅷ 歷史必修三知識框架 記住是框架 不是知識點
保證全是框架啊 優點是較為簡潔 嗯...有一些太簡潔,你適當補充一下就行了。不過全部要點裡面都有了,還算全吧。望採納!
專題一
Ⅸ 歷史選修三知識點
第一單元 第一次世界大戰
⒈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 1918)的背景原因及條件:
⑴資本主義發展的不平衡引起列強對世界市場和世界霸權爭奪的矛盾;⑵列強的三大矛盾(法德矛盾、俄奧矛盾、英德矛盾)最終形成了兩大軍事集團,它們的對峙導致了世界大戰的爆發;⑶科技進步成果和巨大的生產力被應用於軍事領域,使戰爭能在更大范圍內進行,從而形成世界性大戰;⑷軍國主義和極端民族主義的泛濫使兩大軍事集團相互仇視,推動了戰爭的爆發;⑸導火線(直接原因):薩拉熱窩事件促使兩大軍事集團主要成員國相繼宣戰,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⒉人類歷史為什麼發展到20世紀才會出現世界大戰?
⑴客觀條件:20世紀的世界已基本上形成為一個整體,各國聯系日益加強,形成「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局面;⑵可能條件:科技進步成果和巨大的生產力被應用於軍事領域,使戰爭能在更大范圍內進行,從而形成世界性大戰;⑶現實條件:完成工業革命的主要列強,爭奪殖民地的斗爭或戰爭會影響到它們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進而影響整個世界。
⒊交戰雙方:同盟國:德、奧匈、奧斯曼、保加利亞共4國;協約國:英、法、俄、意、日、比等,後美、中等加入,共27
⒋時間:1914年——1918年⒌主戰場:歐洲⒍主戰線:西線(決定性作用):英法比——德 東線:俄——奧匈德 南線:
⒎經過:第一階段:1914年 主動權在德方實施「施里芬計劃」 西線馬恩河戰役,(首次重大戰役)東線俄軍進攻東普魯士戰役,德速戰速決計劃破產;第二階段:1915—1916年 主動權轉移到協約國一方 三大陸戰一大海戰:西線的凡爾登(時間最長最慘烈)、索姆河戰役(坦克)(規模最大)和東線的俄軍夏季攻勢;英德日德蘭海戰(最大的海戰);第三階段:1917—1918年 美、中等國參戰(原因、影響);俄國退出戰爭(原因、影響);1918年11月德宣布投降
⒏為什麼在1917年4月美國對德宣戰,加入協約國集團?
⑴美國與英法存在著傳統的歷史文化聯系⑵美國與協約國之間巨大的貿易貸款聯系⑶俄國二月革命後的戰爭形勢變化⑷德國「無限制潛艇戰」的參戰契機
⒐分析同盟國集團失敗的原因:
⑴經濟實力處於劣勢;⑵軍事戰略上的失誤;⑶內部與國內矛盾的尖銳;⑷國際力量對比不利於同盟國。
⒑結果:以同盟國的失敗而告終(經濟、軍事、國內和國際力量對比來分析原因)
⒒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歷史影響
⑴導致世界格局變化:西歐相對衰落和美日崛起
西歐的相對衰落體現在:①經濟受重創:曾經領先世界的西歐,生產水平遠遠低於戰前,相對衰落,中心地位受挑戰;②精神遭打擊:人們失去了戰前的樂觀主義,充滿了幻滅感和危機感;③英國更衰落:戰前已喪失工業第一強國地位
美日的崛起體現在:①美國:戰後已成為世界最大的債權國和資本輸出國;國際金融中心從倫敦轉向紐約②日本:經濟得到長足發展,由債務國變債權國
⑵戰爭引起革命與獨立的浪潮
參戰國的革命與獨立:①俄國十月革命:取得成功影響歐美工人運動②德國與匈牙利:分別爆發了十一月革命和匈牙利革命,是失敗的偉大嘗試;③中東歐政治版圖發生劇變:一戰摧毀了四個帝國—德俄奧匈奧斯曼,誕生了一批獨立國家
亞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獨立運動高漲:①原因:列強的奴役與掠奪,激化民族矛盾;宗主國放鬆控制引起的本國新興階級力量的壯大;②影響:奠定了二戰後摧毀殖民體系的基礎;
⑶戰爭對人類社會生活的影響(補充人教版)
①一戰成為一系列新技術發展的催化劑:飛機進入實用階段、汽車取代馬車、缺乏原料國家大力發展化學合成技術等等;②一戰促使政府機構改變職能:政府對經濟的干預職能加強;③一戰改變的人們的思想觀念:人民要求和平的反戰運動高漲與和平主義思潮盛行一時;社會主義理想和觀念的影響。
第二單元 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下的世界
一巴黎和會
⒈背景 (1)同盟國戰敗投降,成為戰勝國宰割的對象。(2)戰勝的協約國之間,實力對比發生了新的變化。⒉時間:1919年初——6月28日 ⒊地點:凡爾賽宮 ⒋參加國:27個戰勝國的代表。⒌操縱國:美、英、法:英國勞合喬治、美國威爾遜、法國克里蒙梭
⒍各國目的:(1)美國總統威爾遜帶著「十四點原則」參加會議,企圖憑借自己的經濟實力,建立國聯,攫取戰後世界領導權。2)英國奉行「勢力均衡」政策,既要削弱德國海軍力量,剝奪它的海外殖民地,勒索戰爭賠款,維護其龐大的殖民帝國及海上優勢。在歐洲聯合美國遏製法國稱霸,因此英國不主張過分削弱德國。在東亞支持日本以牽制美國。(3)法國為重建歐洲霸權,收回阿爾薩斯和洛林,索取盡可能多的戰爭賠款,堅決要求最大限度地削弱乃至肢解德國。(4)義大利希望落實參戰時協約國的承諾,擴大領土。(5)日本企圖使它戰時從德國手中奪取的太平洋島嶼和在中國山東的權益合法化。⒎主要問題:對德和約問題(中心)、中國問題(山東問題)、建立國聯問題。⒏性質:帝國主義的分贓會議
⒐結果:簽訂《凡爾賽和約》(1)時間:1919年6月28日。(2)內容:①領土:重新劃分德國疆界;將阿爾薩斯和洛林歸還法國;薩爾區由國際聯盟代管,薩爾煤礦由法國開采15年;萊茵河西岸由協約國佔領15年,東岸劃定非武裝區。②殖民地:德國放棄海外殖民地,由英法等戰勝國瓜分;③軍事:德國廢除義務兵役制,只保留10萬陸軍;④賠款:德國要支付大量賠款給協約國(未確定總額)。(3)性質:在犧牲弱小民族利益基礎上,宰割德國的掠奪性條約
⒑影響:(1)暫時調整了列強在西方的統治秩序,開始建立凡爾賽體系(2)嚴厲限制和削弱了戰敗國德國,引起德國的復仇情緒,埋下了產生罪惡的種子(3)暫時緩和了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4)英法獲利最大(5)美國受到抑制(6)民族自決權得到一定的肯定(7)犧牲了一些弱小民族國家的利益
二凡爾賽體系的構成與國際聯盟
⒈凡爾賽體系的構成:《凡爾賽和約》和對奧、保、匈、土的和約和國聯盟約(已列入了《凡爾賽和約》)。⒉影響:(1)確立了帝國主義國家在歐洲、中東和非洲的國際關系新秩序;(2)暫時緩和了帝國主義國家在上述地區的矛盾,使資本主義進入相對穩定時期;(3)改變了歐洲的政治格局,出現了一系列新興的民族國家;(4)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世界政治格局。歐洲地位削弱,美蘇日崛起;(5)其中又隱含了很多矛盾,不能長久維護世界和平和穩定
⒊系內的矛盾:(1)戰敗國和戰勝國矛盾:戰勝國對戰敗國掠奪性的懲罰:德國滋生強烈復仇情緒;(2)戰勝國列強之間:分贓不均:美意不滿;(3)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與列強矛盾:犧牲了一些弱小民族國家的利益:中國「五四」愛國運動、土耳其凱末爾革命等。
⒋新的民族矛盾:列強主要考慮削弱戰敗國和實現自己的利益來安排領土,沒有按照民族自決的原則
⒌實質:是帝國主義戰勝國掠奪戰敗國和相互妥協基礎上的帝國主義國際體系
⒍國際聯盟:
(1)背景:①一戰的巨大損失使人們渴望建立能維護和平的國際體系;②美國總統威爾遜的「十四點原則」,倡導建立國際聯盟盟約,以此領導世界;③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最終形成,世界成為一個整體
(2)時間:1919通過了國際聯盟盟約,並被列入《凡爾賽和約》。1920年生效正式建立
(3)總部:瑞士的日內瓦
(4)主要機構:會員國全體代表大會;國聯行政院;秘書處
(5)宗旨:「促進國際合作,保證國際的和平與安全」,並且聲稱要裁減軍備,制裁侵略
(6)盟約原則:維護和平、集體安全、委任統治。
(7)操縱:英法。由於美政治軍事實力有限,攫取世界霸權的計劃落空加上美國國內孤立主義勢力強大。美國參議院拒絕批准《凡爾賽和約》,也拒絕參加國聯。
(8)解散:二戰時名存實亡。聯合國成立後,1946年宣告解散
(9)實質:英法控制下的維護凡爾賽體系的工具。
(10)性質:世界上第一個由主權國家組成的國際組織
(11)活動:①1924年組織締結了和平解決爭端議定書《日內瓦協定》;②在促進國際合作方面,其有關機構或組織發揮了大量;③用30年代英法控制的國聯對法西斯侵略採取綏靖政策
(12)評價:①它是世界上第一個具有普遍性的國際組織,為以後聯合國提供了多方面有益的經驗;②在恢復戰後歐洲經濟、處理國際爭端、裁軍和促進國際合作方面發揮了一定的作用;③沒有給世界帶來持久和平,阻止新的世界大戰(原因)
三華盛頓會議
⒈背景(1)巴黎和會留下遺缺,亞太地區的矛盾沒有真正緩和;(2)戰後美日英國在亞太地區的爭奪發生了嚴重的利益沖突;(3)為爭奪霸權,美、英、日三國的海軍軍備競賽;(4)中國掀起反帝愛國運動
⒉發起國:美國⒊目的:為了緩和它們之間的矛盾和重新分割太平洋地區的勢力范圍,平息中國反帝怒潮。⒋時間:1921年11月—1922年2月。⒌參加國:美、英、日、中、法、意、比、荷、葡九個國家。⒍操縱國:美、英、日。⒎主要議題:英日同盟問題、海軍軍備競賽問題、中國問題
⒏內容:⑴《四國條約》(1)簽訂國:美、英、法、日。(2)內容:A締約各國互相尊重它們在太平洋島嶼屬地和島嶼領地的權利B英日同盟終止。(3)影響:①對美:拆散了英日同盟,掃除了在太平洋的稱霸障礙。②對英:維持了與美日的表面關系,後英日矛盾日漸激化。
③對日:同盟解散利益受損,但一戰的獲利大多承認,也獲得了與歐美列強平起平坐的地位。
⑵《五國條約》(1)簽訂國:美、英、日、法、意(2)內容:分別規定了它們各自的主力艦和航空母艦的總噸位。(3)影響:①對美:它的海軍力量同英國並駕齊驅,抑制日本勢力膨脹②對英: 喪失了海上霸權③對日: 受到抑制,但英美不得在其附近建立海軍基地,實際了日本在這一區域內擁有戰術上的優勢。總評:是第一個裁軍協定,暫時緩和了大國的海軍軍備競賽,但沒有根本解決問題,不能制止戰爭
⑶《九國公約》(1)簽訂國:美英法日中意荷比葡九國。(2)內容:①形式上宣稱「尊重中國之主權與獨立,及領土與行政之完整」②再次確認了美國的「門戶開放」政策。(3)影響:實質上「又使中國回復到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的局面」,為美國進一步侵略中國創造了條件
⒐影響:(1)華盛頓會議是巴黎和會的補充和繼續,,調整了帝國主義之間在東亞太平洋地區特別是在中國的利益沖突,構成華盛頓體系。(2)美國是華盛頓會議的勝利者,它的海軍力量同英國的海軍力量並駕齊驅,在東亞和太平洋地區又達到抑制日本勢力膨脹的目的。(3)日本,英等國受到抑制。(4)中國是最大的受害國。(5)最終形成了帝國主義戰後國際關系的新格局,即凡—華體系。
⒑中國山東問題的解決:日中在會外簽訂條約,把日本在山東的權利歸還中國
⒒巴黎和會與華盛頓會議的異同
⑴相同點:①背景:在大國力量對比發生巨大變化的背景下召開的世界性會議。②過程:會議都是由少數帝國主義國家操縱的,充滿矛盾和斗爭。③結果:會議簽訂了帶有大國強權色彩的一系列條約;都涉及中國問題並侵犯中國主權;條約體現了一定程度的民族自決原則,形成了大國主導下新的世界體系。④作用:新的國際體系暫時調整了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一定程度上維護了世界和平。
⑵不同點:巴黎和會是一戰的戰勝國宰割戰敗國的分贓會議,成立了新的國際組織——國際聯盟,主要調整了帝國主義在西方的矛盾,形成了凡爾賽體系,英國和法國成為會議的勝利者;華盛頓會議遏制了日本在遠東的侵略勢頭,主要調整了帝國主義在遠東和太平洋地區的矛盾,形成了華盛頓體系,美國成為會議的主導者和勝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