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8年級歷史知識樹
這個說得直白點就畫一棵大樹的形狀,然後往上面填知識點,而往往這些知識點就是我們課文的目錄。
㈡ 歷史的知識樹,有點多,不會做
一、 朝代:隋、唐、五代十國、遼、北宋、西夏、金、南宋、元、明、清。
二、隋朝
1、581年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定都長安,589年隋滅陳統一南北
2、隋朝最重要得貢獻是「開鑿隋朝大運河」(隋煬帝)。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北達琢郡(北京)南至餘杭(杭州),由北往南「永濟渠、通濟渠、邗溝、江南河)連接(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目的:為了加強南北交通,鞏固隋王朝對全國的統治。作用:大大促進了南北經濟交流。
3、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石拱橋是李春建造的「趙州橋」(河北趙縣)
4、隋朝隋煬帝時設進士科,「科舉制」形成。
三.唐朝(618年)
1,618年,唐 高祖李淵建立唐朝,定都長安 。
2,為什麼歷史稱李世民是明君?
答:因為他(1)節用戒奢(2)招賢用能(3)虛心納諫,歷史上稱他的統治為:「貞觀之治」。
3,進諫次數最多的被唐太宗視為一面鏡子的大臣是魏徵。
4,唐太宗實行開明政策,被少數民族稱:「天可汗」。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松贊干布。
5,中國歷史唯一女皇武則天。開創殿試制度,創設武舉,史稱:「貞觀遺風」。「政啟開元,治宏貞觀」
6,唐玄宗統治前期唐朝達到鼎盛時期,史稱:「開元之治」。
7,「安史之亂」是唐朝由勝轉衰的標志。
8,「吐番」是藏族人的祖先。「回紇」是維爾族的族先。
9,尺帶珠丹「和同為一家」指唐朝和吐蕃的友好關系。
10,唐太宗時玄藏西遊天竺求法。《大唐西域記》。
11,唐玄宗時鑒真東渡日本傳法。被日本人民譽為「天平之甍」。
12,日本留學生阿倍仲麻呂來中國和李白,王維結下友誼。
13,李白稱「詩仙」。杜甫稱「詩聖」,他的詩為「詩史」。
14,吳道子稱「畫聖」。《送子天王圖》。 ]
15,敦煌莫高窟位於甘肅省,有大量壁畫,塑像。
四,五代十國,遼,北宋,西夏,金,南宋。
1,907年,唐朝滅亡,五代開始。
2,916年,耶律阿保機建立契丹政權,後改遼(上京)
3,960年,宋太祖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建立北宋。(忭京,開封),(杯酒釋兵權)
4,1005年,北宋與遼訂立「澶淵之盟」
5,1038年,黨項族元昊建西夏,(興慶),(1044年宋夏和約)。
6,1115年,女真族完顏阿骨打建金(中都,北京)
7,1127年,金滅北宋「靖康之難」。趙構宋高宗建南宋(臨安)。
8,南宋岳飛抗金,被趙構宋高宗,秦會殺害。文天祥抗元「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9,經濟重心南移完成是南宋。(魏晉南北朝開始)。
10、宋朝從越南引進占城稻。「蘇湖熟,天下足」指「太湖流域」。「瓷都」景德鎮。
11.北宋前期,四川地區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
12,北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描繪東京汴梁的繁榮景象。
13,北宋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比歐洲早400年。
14,唐朝《金剛經》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有明確時間記載的印刷品。
15,戰國製成司南,北宋發明指南針用於航海,南宋廣泛用於航海經阿拉伯人傳到歐洲。
16,唐朝發明火葯並用於戰爭,宋朝火葯廣泛用於戰爭。
17,北宋沈括《夢溪筆談》,英國李約瑟稱它「中國科學史上的程里程碑」,稱贊他是「中國整部科學史中最卓越的人物」。
18,元朝郭守敬的《授時歷》是當時世界上最精確的歷法。
19,北宋史學家司馬光編寫《資治通鑒》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按年,月,日的順序記述了上自戰國,下至五代1300多年的歷史。
20,兩宋傑出的詞人:蘇軾,李清照,辛棄疾。
21,為宋詞打開新局面的是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但願人長久,千里共禪娟」。
22,元雜劇作家最負盛名的是關漢卿,代表作《竇娥冤》
五,元朝(1271年)
1,1206年,鐵木真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建立蒙古政權。
2,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繼承汗位,1271年建立元朝。(大都:北京)。
3,1279年,元滅南宋統一全國。
4、元朝實行行省制度,在中央設中書省,在地方設行中書省。(河北屬中書省)。
5,元朝設彭湖巡查司,管理澎湖列島和台灣。設宣政院統轄吐蕃地區,西藏正式成為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6,在元朝形成一個新的民族——回族。
六、明朝
1, 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應天」稱帝,建立明朝。在中央廢丞相設「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在地方廢行中書省設「三司」。設錦衣衛。明成祖設東廠,並遷都北京。
2,「八股取士」:考試只許在《四書》,〈〈五經〉〉的范圍內命題,考生不能有個人見解,作文包括8個固定的部分,叫「八股文」。
3,影響:(1),它使科舉考試更加規范化,考官有相對固定的評卷標准。(2),「八股文」形式呆板僵化,內容陳舊空洞,嚴重束縛考生的思想。
4, 鄭和下西洋:(1),條件與目的:明朝初,社會安定,國力強盛;為了加強中國與海外各國的友好關系,明成祖朱棣派鄭和下西洋。(2)所經時間,次數,達到的國家和地區:從1405年到1433年先後7次遠航西洋。他到達亞非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比歐洲早半個多世紀。(3)歷史意義和評價:鄭和下西洋開辟從中國到東非的航路,加強了中國與亞洲,非洲各國的友好往來與經濟文化交流,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奇跡。鄭和是我國古代偉大的航海家。
5, 戚繼光抗倭(日本)明初的民族英雄
6、1553年葡萄牙侵佔澳門,1999年12月21日回歸祖國。
七、清朝
1,17世紀初,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建立金國,史稱後金。
2,1636年,皇太極在盛京(沈陽)稱帝,改國號為清,改族名為滿洲。
3,1644年,李自成進北京,明朝滅亡。清順治帝遷都北京。
4,清朝基本上奠定了中國現在的版圖。
5,雍正帝時設立「軍機處」。清政府設立「駐藏大臣」管理西藏。設伊犁將軍管理西北地區(新疆)
6,清朝統治者為了控制思想,維護滿族在全國的統治,大興「文字獄」。危害:遏制言論,禁錮思想,製造恐怖氣氛,使知識分子鑽進故紙堆中,從事脫離實際的學問,嚴重阻礙了我國科學文化的發展。
7,1624年荷蘭佔領台灣;1662年鄭成功收復台灣。意義:沉重打擊了荷蘭殖民勢力,遏制了西方殖民者向東擴張的腳步,保障了東南沿海的安寧,捍衛了民族獨立。鄭成功是我國古代民族英雄
8,1685年——1686年康熙帝時清軍在雅克薩兩次大敗沙俄侵略者。1689年,中俄簽訂我國第一個邊界條約〈〈尼布楚條約〉〉。
9,清朝前期,採取維護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措施:(1)乾隆帝時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亂,在新疆設伊利將軍。加強了對新疆地區的統治。(2)順治帝賜「達賴喇嘛」。康熙帝賜「班禪額爾德尼」。加強對西藏的管轄。(3)在承德修建避暑山莊和外八廟,這是民族團結的象徵。
10,明朝北京城由外城,京城,皇城,紫禁城(宮城)四個部分。
11,明朝為了抵禦北方少數民族的侵擾,修建東起鴨綠江,西至嘉峪關,全長1200餘里的萬里長城。
12,明清科技:明朝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全面總結了16世紀以前中國的醫葯學。明朝宋應星的《天工開物》國外稱它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網路全書」他強調人類要和自然相協調,人力要與自然力相配合;徐光啟的《農政全書》是農業網路全書。最早傳播西方科學知識的書籍。明朝文化:元末明初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我國第一部長篇歷史小說;同期施耐庵 的《水滸傳》是一部以農民起義為題材的長篇小說;明朝中期吳承恩的《西遊記》是一部浪漫主義的長篇神話小說;清朝曹雪芹的《紅樓夢》是我國古典長篇小說的高峰。
13,「夜郎自大的心態」——清朝「閉關鎖國的政策」——「中國開始落伍」。
14,清朝為什麼要採取閉關鎖國的政策?這一政策對中國有什麼影響?答:為了阻止西方殖民者的侵擾,又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國人交往,會危及自己的統治;意義:這一政策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西方各國的侵略,但它使中國與世隔絕,不能適時的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知識和生產技術,使中國在世界上逐漸落伍了。
15,台灣三國稱「夷洲」,隋朝稱「 流求」,元朝稱「琉球」明末稱「台灣」。
16,「幾戶出資,機工出力」是明朝資本主義萌芽的主要表現。
㈢ 高中歷史知識樹,要圖片
http://wenku..com/view/7cf0826eaf1ffc4ffe47accb.html ~這事表格的形式~很清晰,一目瞭然,便於理解~
http://wenku..com/view/583ead482e3f5727a5e96208.html ·這是根據分類的形式~
http://wenku..com/view/a190741cff00bed5b9f31d54.html ~這是以時間的形式~
http://wenku..com/view/cf841e136edb6f1aff001fb2.html ~這個是你說的知識樹和表格結合的形式~
這些都是me高考之前很受用的~希能夠幫助你哦~^ ^
㈣ 初中暑假作業上地理和歷史的知識樹咋填了
對實在搞復不懂的題目,制可以上傳題目內容,以方便為你回答。 七年級暑假作業(歷史)(地理):http://wenku..com/view/f6aae293daef5ef7ba0d3c5c.html。
㈤ 七年級寒假作業的歷史題的知識樹該怎麼填
給個大框,我幫你填。。你把題發上來?
㈥ 政治歷史知識樹還寫內容嗎並且「知識樹『關系圖』思維導圖」是什麼意思
「知識樹」就是把知識主次關系(猶如樹干與樹枝的關系)用樹的形狀表達出來。主要用於表達一課或一節或一單元的知識層次。樹干寫標題,樹枝寫子目。一般用一張作業本紙就夠了。
「關系圖」就是表示兩個或兩個以上知識點之間關系的圖形。包含關系可用圓圈表示;相互依存等關系可用雙箭頭加內容表示。等等
「思維導圖」主要指引導思維的一種圖示。
㈦ 七年級暑假作業歷史知識樹答案
怎麼說呢,作業嘛,如果是為了應付,抄抄也無所謂啦,當然這是不好的習慣,最好還專是自己做,如果有屬不會的請教一下人,既豐富了自己,也幫助了同學。如果為了成績,還是自己做最好。
這種問法不會有答案的,應該拍照發上來,有書的人不會來回答的,能回答的都沒書。最好還是不要問答案,自己做最好,不懂先問老師。
㈧ 初一歷史知識樹
↑ 東晉
西晉←兩晉↗
↑ 吳
↗
魏←三國
↘
↑ 蜀 三國
封建國家的分裂和 ↗
民族大融合 東漢
↑ ↑
漢←秦 西漢
↖封建社會初步發展↗ 商鞅變法
↑ ↗
春秋五霸 封建社會的興起→戰國時期→秦漢時期
↖ ↑
春秋時期←奴隸社會的瓦解 春秋戰國
文字 ↑ ↗
↖ 西周→ 東周
周朝←商朝←奴隸社會興盛時期↗
↑
原始社會結束,夏朝→商朝
華夏文明 奴隸社會開始↗
↖ ↑
黃帝,炎帝 堯,舜,禹→夏朝
↖ 原始社會的衰落↗
儒家文化 ↑
↖
國家制度← 農耕文明 →半坡原始居民→河姆渡人
↑ 能人→直立人
↗
遠謀人←早期人類→北京人→智人階段
㈨ 初二上冊歷史知識樹 也就是八年級上冊的寒假作業p10(北京教育出版社)
這個可以問老師。
㈩ 中國古代歷史發展知識樹
第一章 原始社會
原始社會 從血緣家族到氏族制的出現 直立人:元謀人、北京人、藍田人、和縣人 舊石器時代早期
早期智人:丁村人 舊石器時代中期
晚期智人:山頂洞人(氏族制出現) 舊石器時代晚期
從母系氏族的繁榮到原始社會的解體 母系氏族的繁榮:半坡、河姆渡氏族 新石器時代(包括銅石並用時代)
父系氏族: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龍山文化、良渚文化
第二章 夏、商
夏、商奴隸制王朝 夏朝 時間 公元前21世紀(啟)--前16世紀(桀)
國家特徵 按地區劃分領土(九州)
公共權力設置(官吏、軍隊、刑罰等)
遺址 二里頭文化
商朝 時間 公元前16世紀(湯)--前14世紀(盤庚遷殷)--前11世紀(紂)
階級關系 統治階級:商王和奴隸主貴族
被統治階級:奴隸和平民
殘酷的階級壓迫:人殉、人祭
夏、商文化 文化 夏歷、甲骨文、青銅器、《周易》等
教育 夏朝已有學校雛形;西周時學在官府
地位 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西周時文化已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第三章 西周春秋戰國
西周 時間 公元前11世紀(牧野之戰)--前841年(國人暴動)--前771年(平王東遷)
政治 王位世襲制、分封制
經濟 井田制
春秋時期 時間 前770--前403年
政治 周王室衰微--春秋五霸
軍事 齊桓公首霸中原(尊王攘夷、葵丘會盟)
晉楚爭霸(城濮之戰、弭兵之會)
吳越爭霸
經濟 鐵器、牛耕的推廣;手工業與商業的發展
井田制瓦解;魯國初稅畝;奴隸制瓦解
戰國時期 時間 前403--前221年
政治 戰國七雄:齊、楚、秦、燕、趙、韓、魏
各國變法:魏國李悝變法、秦國商鞅變法
階級關系變化:地主與農民的矛盾代替了奴隸主與奴隸的矛盾,成為社會主要矛盾;出現了士的階層
軍事 圍魏救趙、合縱與連橫、秦滅六國
經濟 農業:農民普遍重視肥料、選種和適時耕種
水利:都江堰與鄭國渠
手工業與商業:魯班;新興封建城市出現
西周春秋戰國文化 五經三傳 五經:《詩》、《書》、《易》、《禮》、《春秋》
三傳:解釋《春秋》的三部書,即《左傳》、《公羊傳》、《穀梁傳》
諸子百家 孔子與儒家,老子與道家,墨子與墨家,法家與韓非,兵家與孫武、孫臏
文學 屈原與楚辭,散文
科學技術 天文:二十八宿,《甘石星經》
歷法:夏歷
醫學:扁鵲的四診法,《黃帝內經》
第四章 秦漢
秦
朝 前221年--前206年 建立者嬴政、都咸陽
秦始皇鞏固統一的措施 政治 建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皇帝、三公九卿、郡縣制)
經濟文化 統一全國田稅:「使黔首自實田」
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拆關卡,修馳道等
思想 焚書坑儒
擴大疆域 修築長城,北御匈奴
南征越族,開鑿靈渠
秦末農民起義(前209--前206年) 原因 暴政:賦稅沉重、徭役繁多、刑罰苛暴
經過 陳勝、吳廣起義(大澤鄉),揭開序幕
劉邦、項羽起義,推翻暴秦
意義 第一次農民起義,推翻了秦朝的殘暴統治,打擊了封建地主階級,為漢初的經濟發展創造了條件。
楚漢戰爭 前206--前202年 劉邦、項羽爭奪帝位,劉邦獲勝,建立西漢
漢
朝 前202--8--25--189 西漢(劉邦、長安)、新(王莽)、東漢(劉秀、洛陽)
政治 西漢 高祖(體養生息)--文帝景帝(文景之治、平定七國之亂)--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全盛)--昭宣之治--衰弱
新 王莽篡權--改制失敗--綠林赤眉起義
東漢 光武中興--豪強地主勢力的發展--外戚宦官專權和黨銦之禍--羌人反抗和黃幟起義
經濟 土地狀況 東漢豪強地主的田莊
農業 耬車、代田法和區種法
水利 白渠、六輔渠、龍首渠、井渠
手工業 冶鐵業(設鐵官)、絲織業(遠銷西亞、歐洲)
商業 長安、洛陽是商業中心,商業區叫「市」
民族關系 與匈奴的戰和 西漢 漢高祖:戰(白登之圍)--和親
漢武帝:戰(馬邑之謀--衛青、霍去病抗擊匈奴
漢宣帝:和(呼韓邪單於歸附)
漢元帝:和(昭君出塞)
東漢 明、章帝:戰(竇固、竇憲抗擊匈奴)
南方各族 西漢通西南夷、南越
西域 西漢張騫兩次通西域--設西域都護
東漢班超出使西域
對外交往 西亞歐洲 絲綢之路、甘英波期灣、大秦王安敦派使臣到東漢
東亞 日本朝鮮
秦
漢
文
化 科學技術 紙的發明 西漢出現--東漢蔡倫改進
天文歷法 西漢《太初歷》--東漢張衡與渾天儀、地動儀
數學 《周髀算經》與九章算術
醫學 《神農本草經》、張仲景與《傷寒雜病論》、華佗
學術思想 董仲舒的思想、經學的讖緯化、王充與《論衡》
宗教 西漢佛教的傳入和東漢道教的興起
史學 司馬遷和《史記》、班固和《漢書》
文學藝術 賦、散文、樂府詩;秦陵兵馬俑
教育及社會生活 太學、二十四節氣、元宵節
世界地位 與同期世界大國(安息、羅馬、貴霜)並存
處於世界先進地位
第五章 魏晉南北朝
魏
晉
南
北
朝
政
治
與
經
濟 三國鼎立 東漢末年軍閥混戰--官渡之戰(200年)--曹操統一北方--赤壁之戰(208年)--三國鼎立
魏 220年,曹丕,洛陽
實行屯田恢復發展北方經濟
九品中正制
蜀 221年,劉備,成都
諸葛亮治蜀
吳 229年,孫權,建業(今南京)
開發江南
西晉的統一 280年西晉滅吳
265--316年,司馬炎,洛陽
士族門閥制度形成
八王之亂
「五胡」的內遷
劉淵起兵,西晉亡
東晉 317--420年,司馬睿,建康
士族門閥制度的進一步發展
祖逖、桓溫北伐
383年淝水之戰,南北對峙局面形成
十六國 前期 前趙、後趙、前燕、前秦
後期 與東晉對峙
南北朝 南朝 420年--589年,宋-齊-梁-陳,建康
侯景之亂,士族的衰落
江南經濟的發展
北朝 439年,北魏鮮卑族拓撥燾統一北方
孝文帝改革(班俸祿、均田令、租調制、三長制、漢化政策
北魏分裂:東魏--北齊;西魏--北周--隋
文
化 科學技術 數學 劉徽、祖沖之與圓周率
機械 馬鈞的發明(龍骨水車)
醫學 西晉:王叔和《脈經》、皇甫謐《針灸甲乙經》
南朝:陶弘景《本草經集注》
地理學 酈道元與《水經注》
農學 賈思勰與《齊民要術》
文學 建安詩人、陶淵明與田園詩、南北朝的民歌
藝術 書法 鍾繇和王羲之
繪畫 顧愷之
石窟藝術 雲岡和龍門石窟
哲學宗教 魏晉玄學
佛教的盛行、法顯與《佛國記》
道教形成完整的宗教體系
范縝與《神滅論》
教育 學校衰落,西晉創辦國子學
世界地位 仍保持領先地位
第六章 隋唐
隋
朝 政治經濟改革 建立三省六部制,改州、郡、縣為州郡二級制,加強對地方控制
廢除九品中正制,開創科舉制
繼續推行均田制,「大索貌閱」,檢查戶口
軍事改革 改革府兵制
偉大工程 開鑿大運河
農民戰爭 原因 隋煬帝的殘暴統治
首義 611年,山東王薄長白山起義
起義軍 瓦崗軍,河北起義軍,江淮起義軍
唐
朝 政治 前期 貞觀之治--武周統治--開元盛世
後期 安史之亂--藩鎮割據、宦官專權、朋黨之爭--農民戰爭
經濟 農業 實行均田制,租庸調法,出現曲轅犁、筒車,興修水利
手工業 經營方式:官府作坊,私營作坊和個體農家副業
生產領域:絲綢、陶瓷、造紙、金屬器物製作等生產部門
商業 唐都長安和東都洛陽
民族關系 北方 突厥、回紇
西南 吐蕃、南詔
東北 靺鞨
對外交流 和朝鮮、日本、天竺、中亞、西亞等地的來往
農民戰爭 王仙芝、黃巢起義
五代十國 五代 黃河流域先後出現了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個朝代,合稱五代
十國 十國中北漢地處山西,其餘都在南方
隋唐五代文化 科學技術 雕版印刷術和火葯的發明、僧一行測子午線、《唐本草》、孫思邈與《千金方》、李春與趙州橋
宗教和學術思想 宗教的興盛,韓愈「道統說」,柳宗元和劉禹錫的唯物主義
史學 官修正史,劉知幾的《史通》、杜佑的《通典》
文學藝術 唐詩、書法(顏體)、繪畫、石窟藝術、舞蹈
教育與社會生活 學校成為科舉的附屬品
第七章 宋、遼、金、元
宋
遼
金
元 遼國 疆域 東到大海,西至阿爾泰山,北包蒙古大漠和黑龍江流域,南接河北、山西廣大地區
都城 初上京,後遷南京(燕京)
主要君主 耶律阿保機:統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國
耶律德光:取得幽雲十六州
北宋 疆域 黃河流域大部及江南地區
都城 東京(開封)
主要君主 宋太祖:建立北宋,加強中央集權
宋太宗:結束五代十國割據局面
宋真宗:簽訂澶淵之盟
宋仁宗:任用范仲淹實行慶歷新政
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實行變法
宋徽宗、宋欽宗:靖康之難,北宋亡國
西夏 疆域 甘肅、寧夏、陝西西北一帶
都城 興慶(銀川)
主要君主 元昊:稱大夏皇帝
南宋 都城 杭州
主要君主 宋高宗:在應天府即帝位,建立重建宋政權。簽訂「紹興和議」
金國 疆域 控制東北和黃河中下游地區
都城 初會寧,後遷燕京,改名為中都
主要君主 完顏阿骨打(金太祖):抗遼,在會寧稱帝,建金國
金熙宗到金章宗時期,鼓勵家耕,減輕賦稅,發行「交鈔」
元朝 疆域 北逾陰山,西極流沙,東盡遼左,南越海表,比以往任何朝代都遼闊
都城 大都(今北京)
主要君主 鐵木真(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建立蒙古汗國,推行「領戶分封制」發動大規模擴張戰爭
忽必烈(元世祖):定國號「大元」,定都大都,統一全國,推行「漢法」
宋遼金元文化 科學技術 三大發明:活字印刷術、指南針、火葯
沈括與《夢溪筆談》,郭守敬與《授時歷》
元政府編《農桑輯要》,王楨與《農書》
學術思想 程朱理學
史學 司馬光與《資治通鑒》,袁樞與《通鑒紀事本末》
文學 宋詞,元曲
教育與社會生活 私塾教育發達
第八章 明清(鴉片戰爭前)
明
朝 前期 政治 君主制空前強化:行政機構、監察機構、八股取士編制「黃冊」和「魚鱗圖冊」
經濟 明初體養生息政策
中後期 政治 宦官專權和內閣紛爭,張居正改革
經濟 經濟發展與資本主義萌芽
民族關系 改土歸流,瓦剌與韃靼,後金興起,清朝建立
對外關系 「朝貢貿易」,鄭和下西洋,華僑與南洋的開發,抗倭斗爭,援朝戰爭,歐洲殖民者的東來
農民起義 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
清
朝
前
期 政治 封建專制集權政治的發展
經濟 清初的經濟政策與生產的恢復和發展,資本主義萌芽緩慢發展
鞏固統一 東南 鄭成功收復台灣,清朝設台灣府
西南 平定三藩之亂,加強對西藏、雲貴地區的管轄
東北 雅克薩之戰和《尼布楚條約》
西北 平定噶爾丹叛亂,平定大小和卓叛亂,土爾扈特回歸祖國
對外政策 閉關政策
明
清
文
化 科學技術 科學著作 《本草綱目》,《農政全書》,《天工開物》,《徐霞客游記》,《曉庵新法》
建築 北京城,明長城,園林建築
文化交流 傳教士的活動和中西科技文化交流
學術思想 王守仁、李贄、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的思想,考證學
叢書與類書 《永樂大典》,《古今圖書集成》,《四庫全書》
文學 《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聊齋志異》,《儒林外史》
藝術 戲劇,書法,繪畫
教育 學校興盛,書院興盛,科舉考試
社會生活 明清的衣、食、住、行
參考文獻:http://www.x5dj.com/GroupFor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