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歷史上刻骨銘心的異地戀
張帥和李英這一對曾經被看作是天造一對的戀人,因為倆人居住在不同的城市,而分手了。同學們都感到惋惜。這兩個人是在大二那年相戀的,兩個人雖然沒有向其他同學戀人那樣,從一開始就難分難舍,在外租房同居,但是兩人的感情一直很好、很穩定。大學畢業後,因為張帥的父親身體不太好,他就回到自己的家鄉城市,而李英則到北京去發展。為了保持感情,兩個人約定每個月見一面,由倆人輪流到對方的城市探望對方。起初的兩年,兩
人都能堅持約定。但是到了第三年,張帥因為父親病情加重、自己也得到升職承擔更多的工作,而經
常爽約,倒是李英常過來看他和他家人。為了能夠長久在一起,張帥希望李英回到他的城市工作,倆人一起打拚,可是,李英因為也得到老總的青睞而當上了總裁助理,事業也開始走向高峰,也割捨不了。於是,兩人的感情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變得形同雞肋。不久以後,又都有了新的感情寄託。這對相戀5年多時間的戀人終於經不住兩地分居的熬煎,勞燕分飛。其實,張帥和李英的經歷和感情結局,幾乎就是很多異地戀者的寫照。很多異地戀情人一開始都能
經受住這種分居兩地的考驗,但是很多人都沒有「笑到最後」,可以說,在很多人看來,異地戀是叫
好不叫座。那為什麼異地戀會出現這樣的結局呢?粗略分析,大致有三大元兇:首先,是深度交往的欠缺。戀愛都是談出來的。異地戀者因為客觀上缺乏交往,特別是面對面的
交往,感情的交流多半停留在分別前的那個水平。很顯然,這個水平明顯不能滿足由戀而愛這個方向
轉化。有的人也說,現在資訊這么發達,視頻也好,手機也好,都能隨時溝通,但是,戀愛不是談業
務,只要條件符合就能OK、搞定,戀愛還有很多靠當面的交流、靠眼神傳情、靠面對面的氣息相交、
靠手牽手的體溫相接、靠倆人氣場的重疊等等,這些都是通訊手段所不能解決的問題。其次,是相思之苦難解。像張帥和李英這樣的戀人,分別之前感情已經很穩固但是後來慢慢變淡
,一個主要原因就是相思難解,寂寞難填。戀愛的幸福與神奇,就在於兩個人經常在一起容易產生化
學物質而導致身心愉悅。這也是為何當一對戀人甚至夫妻短暫分別再相見後有「小別勝新婚」的感受
。而如果長久分別偶爾相聚,這樣的感覺就會變淡,而如果此時有新的異性經常出現在自己的面前,
那麼,他(她)就很容易成為感情的殺手。再次,是肌膚之親的欠缺。情到深處就獻身,這基本上是戀情發展的普遍規律,現代社會,更回
歸了人性,相戀之人,總是避免不了肌膚之親,這也是戀愛的最高境界。但是異地戀很難做到這一點
,每月一次的見面,蜻蜓點水般的肌膚交合,斷不能解性慾之苦,而且,情感和慾望又是隨時發生,
需要隨時化解的,尤其是年青人的慾望更加旺盛,經常排遣不了,並想著其他的排遣之道,於是遇到
合適的異性,並有可能從性夥伴發展到戀人甚至是愛人。兩情如若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這是對異地戀最好結果的期待,同時也反映了異地戀的那份無奈。
② 求CCTV-10的《百家講壇》的節目名單,主講人,主講人的職稱
閻崇年:《清十二帝疑案》、《明亡清興六十年》、《康熙大帝》、《我讀經典之〈明經讀史 感悟人生〉》 易中天:《易中天品三國》、《漢代風雲人物》、《先秦諸子 百家爭鳴》、《我讀經典之〈我讀先秦諸子〉》、《大年初一說經典》 於 丹: 《於丹〈論語〉心得》、《於丹〈莊子〉心得》、《於丹〈論語〉感悟》、《我讀經典之〈在成長中感悟〉》 王立群:《漢代風雲人物》(項羽、呂後)、《王立群讀〈史記〉》(《漢武帝》、《秦始皇》《劉邦》錄制中)、《我讀經典之〈強勢由人〉》、《千古中醫故事之華佗》、《文景之治》(即將播出) 紀連海:《正說清朝二十四臣》(和珅、劉墉、紀曉嵐、多爾袞、鰲拜、吳三桂)、《大太監李連英》、《我讀經典之〈感悟孔孟〉》、《千古中醫故事之孫思邈》 錢文忠:《玄奘西遊記》、《解讀〈三字經〉》、《我讀經典之〈獨特的啟蒙〉》、《千古中醫故事之李時珍》、《班墨傳奇》、《解讀《弟子規》》、《我的老師季羨林》(即將播出) 金正昆:《金正昆談現代禮儀》 張望朝:《楊子榮》、《抗日名將楊靖宇》 蒙 曼: 《武則天》、《太平公主》、《長恨歌》 大明嘉靖往事喬 良: 《新解三十六計》 康 震: 《唐詩的故事》(李白、杜甫)、《蘇軾》、《李清照》、《我讀經典之〈莊子的人生境界〉》、《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曾鞏、王安石(即將錄制)、三蘇父子(即將錄制)) 孟憲實:《玄武門之變》、《貞觀之治》、《唐高宗真相》、《我讀經典之〈君子與小人〉》 隋麗娟:《慈禧》 孫立群:《呂不韋》、《李斯》、《范蠡》、《我讀經典之〈解析<韓非子>〉》、《千古中醫故事之扁鵲》 毛佩琦:《明十七帝疑案》、《鄭和下西洋六百年祭》、《我讀經典之〈毛佩琦七解<中庸>〉》、《大明第一謀臣劉伯溫》 馬 駿: 《二戰人物》、《我讀經典之〈有用與無用〉》 張帥戈:《四大古國》(即將播出)、《亞特蘭提斯》(即將播出) 劉心武:《劉心武揭秘〈紅樓夢〉》(秦可卿、賈元春、妙玉、林黛玉、薛寶釵、賈寶玉、史湘雲、八十回後真故事) 王家興:《透視地鐵安全 》(即將播出) 王啟濤: 蜀地探秘(多位主講人) 劉揚體:《經典中的愛情》 姜安:《張儀》、《蘇秦》 李煒光:《解碼包公》 張頤武:《中國電影百年》 曾國平:《智商與情商》 趙世民:《探秘中國漢字》 馬騮鐳:《解密山水畫》(即將播出)、《謎影穿越二十年》(錄制中)、《老鼠愛上貓》(錄制中)、《土龍傳奇》(錄制中) 王曉秋:《大變動中的中國之甲午風雲》 公孫強:《凝固的夢想》(錄制中)、《UFO追蹤》(錄制中) 福索音:《南京大屠殺》《即將播出》 第五傑:《一戰風雲》(即將播出)、《二戰風雲》(錄制中) 趙玉平:《向諸葛亮借智慧》 王海峰:《八國聯軍》《錄制中》 馬援利:《走進非洲》(即將播出) 汪方遷:《蒼蠅的絕密飛行》(即將播出)、《解密蠅子》(即將播出) 王新陸:《解讀中醫》 康 爾:《傳奇紫砂壺》 周文順:《焦裕祿》 趙英健:《清朝陵寢之謎》 韓秀雲:《身邊的經濟》 陳毅明:《我心目中的陳嘉庚》 李昌集:《《西廂記》中的愛情》、《從悲到喜說西廂》 孔慶東:《孔慶東看武俠小說》、《走近魯迅》、《我讀經典之〈的魅力〉》 孫丹林:《楹聯的故事》、《唐伯虎》、《陸游的故事》、《我讀經典之〈無形中的指引〉》 姚淦銘:《老子與百姓生活》 馬瑞芳:《馬瑞芳說聊齋》、《我讀經典之〈感悟孔孟〉》 方爾加:《孔子眼中的「仁義禮孝」》、《漢代國策風雲》 閻崇年節目李 蕾: 《紅旗渠的故事》 馬未都:《馬未都說收藏》(傢具篇、陶瓷篇、玉器篇、漆器篇、雜項篇) 喻大華:《道光與鴉片戰爭》、《喻大華評說嘉慶王朝》、《苦命皇帝咸豐》、《末代皇帝》 葛劍雄:《我讀經典之〈荀子的啟示〉》《地域文化》 周嶺: 《周嶺解密曹雪芹》 曾仕強:《胡雪岩的啟示》、《易經的奧秘》、《我讀經典之〈易經與人生〉》 鮑鵬山:《鮑鵬山新說水滸》(林沖、武松、李逵、魯智深、宋江)、《孔子是怎樣煉成的》 袁騰飛:《兩宋風雲》、《塞北三朝》(遼、金(即將播出)、西夏(即將播出)) 趙曉嵐:《李煜》、《金戈鐵馬辛棄疾》 江英:《回首開國大典》 酈波:《大明名臣》(風雨張居正、抗倭英雄戚繼光、清官海瑞、「救時宰相」於謙) 方誌遠:《大明嘉靖往事》 酈波魏新:《東漢開國---劉秀》 莫礪鋒:《詩歌唐朝》、《蜀地探秘之杜甫草堂》、《白居易》 傅佩榮:《孟子的智慧》 翁思再:《伶界大王譚鑫培》、《梅蘭芳》 呂立新:《水墨齊白石》 董平:《名相管仲》、《傳奇王陽明》 商傳:《永樂大帝》 於濤:《走近曹操》 吳桐禎:《成語趣談》 梅錚錚:《蜀地探秘之武侯祠》、《解碼關公》 王樹增:《軍旅作家王樹增講長征》、《王樹增解讀淮海戰役》 周思源:《紅樓夢中的小人物》、《正說三國人物》、《周思源也說秦可卿》 高日暉:《范進中舉》 徐放鳴:《另類英雄李雲龍》、《我讀經典之〈浩然之氣與人格之美>〉》 劉強:《竹林七賢》 楊治國:《大年初一說經典》 周國平:《愛的四重奏》 高友鵬:《過年》 趙愛鐸:《汶川地震原因初探》 朱翔非:《中華孝道》(正在播出) 張大千:《名人酒故事》 羅大中:《大國醫之王孟英》 楊雨:《俠骨柔情陸放翁》 韓田鹿:《三言二拍》 梅毅:《鮮為人知的楊家將》 鮑鵬山:上海電視大學中文系教授、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王曉秋: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北京大學歷史系中外關系史研究所所長 高日暉:文學博士、大連大學副教授 胡金兆:中國民主同盟成員、北京市文聯退休編審 喻大華:遼寧師范大學歷史文化旅遊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指導教師 王樹增:國家一級作家、大校軍銜 段懷清:浙江大學副教授 王新陸:山東中醫葯大學校長,教授、全國著名中醫內科專家 周汝昌:著名紅學家、古典文學研究家 莫礪鋒: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邱紫華:華中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 蒙 曼:中央民族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康 爾:南京大學文化藝術教育中心主任。 周文順:鄭州大學港台人文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喬 良:現任空軍政治部創作室副主任,空軍少將,中國國家安全政策委員會副秘書長 張望朝:現為中共黑龍江省委政法委研究室副主任,作家 陳毅明:現任廈門市華僑歷史學會常務副會長 李 蕾:海南師范學院中青年學術骨幹。博士、教授 錢文忠 節目錢文忠: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 趙英健:河北遵化市清東陵文物管理處副主任 孟憲實:現任中國人民大學歷史系、國學院副教授 孫立群: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教授 於 丹: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教授 隋麗娟:哈爾濱師范大學歷史系教授 王立群:現任河南大學文學院教授 徐放鳴:現任徐州師范大學美學教授 易中天:廈門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系教授 孫丹林:錦州市楹聯學會會長 ,渤海大學特聘教授 高有鵬:現任河南大學文學院副教授 李昌集:現為徐州師范大學文學院特聘教授 康 震: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副院長,教授 趙 林:哲學博士,現任武漢大學哲學系教授 韓秀雲: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 葛劍雄:復旦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所長 劉揚體: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 曾國平:重慶大學貿易及法律學院院長 葉廣芩:現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方爾加:中國政法大學教授 紀連海:北師大二附中高級歷史教師 李敬一: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 趙世民:中央音樂學院教師 淳 子:上海東方電台談話節目主持人,女作家 金正昆:中國人民大學教授,知名禮儀與公共關系專家 毛佩琦:中國人民大學歷史系教授 姚淦銘:古代文獻研究所所長 劉心武:當代作家 張頤武: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周國平: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 馬 駿:法學博士、國防大學教授 戴錦華:北京大學教授 張少泉: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周思源:現任北京語言大學漢語學院教授 馬瑞芳:山東大學教授,學者,作家 閻崇年:北京社會科學院滿學研究所研究員、北京滿學會會長、中國紫禁城學會副會長 孔慶東: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馬未都:收藏專家、觀復博物館館長 曾仕強:胡雪岩研究會副會長、台灣師范大學教授 姜安:深圳大學社會科學院教授 傅佩榮: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張 擎: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三部主任、副研究員 孫 華: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 梅錚錚:成都武侯祠博物館研究保管部主任、副研究員 王啟濤:西南民族大學教授 李煒光:天津財經大學財政學科首席教授 袁騰飛:海淀區教師進修學校歷史教研員、北京市高級教師 趙曉嵐:文學博士後,湖南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古代文學學科帶頭人;中國宋代文學學會理事、中國詞學研究會常務理事 江 英:教授,軍事科學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正師職, 大校軍銜 酈 波:南京師范大學博士後、副教授 翁思再:華東師范大學研究員、文匯新民報業高級記者 第五寅教授大頭照畢淑敏:國家一級作家、北京作家協會副主席,曾從事醫學工作20年 呂立新:書畫鑒定專家 董平:浙江大學哲學系教授 商傳: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中國明史學會會長 於濤:中華書局《文史知識》編輯部主任、博士 吳桐禎:北京教育學院豐台分院特級教師 方誌遠:江西師范大學歷史文化與旅遊學院院長,江西廣播電視大學副校長,博士生導師。 魏新:山東社會科學院特邀研究員,作家,詩人 王家興:武漢大學教授 張帥戈:浙江大學教授 劉強:同濟大學副教授
③ 張帥的媒體宣傳
1、2003年7月許昌市電視台「文峰晨光」報道:《17歲學生叫板歷史教科書》;
2、2003年7月河南省電視台「午間新聞」重撥:《17歲學生叫板歷史教科書》;
3、2003年11月《許昌日報?社會晨刊》報道:《中學生張帥能否稱「才」?》;
4、2003年11月《許昌日報?社會晨刊》報道:《是耶非耶話張帥》;
5、2003年12月許昌縣電視台《古城時空》報道:《少年「歷史學家」——張帥》;
6、2004年3月《許昌供水報》報道:《自古英雄出少年》;
7、2004年第2期《鐵軍》報道:《17歲的新四軍研究會會員》;
8、2004年5月《教育時報》報道:《他渴望一個新支點》;
9、2004年6月《河南日報》報道:《「好苗子」的苦惱》;
10、2004年6月《光明日報》報道:《不畏清貧 痴心歷史》;
11、2004年《改革論壇》報道:《許昌縣中學生張帥被有關專家稱贊》;
12、2004年10月《教育時報》報道:《他有了一個新支點》;
13、2005年1月《焦作日報》報道:《那小子真帥》;
14、2005年8月《焦作廣播電視報》報道:《19歲的「歷史學家」》;
15、2005年9月焦作電視台《零距離》報道:《19歲的「歷史學家」》;
16、2005年9月「中國雲台網」報道:《19歲的史學情結》;
17、2005年11月,《焦作師專報》報道:《19歲的史學情結》。
④ 全運會張帥為什麼拒領銀牌
北京時間8月19日,2017年全運會網球女單決賽落幕,盡管王薔苦戰三盤以6-3/6-7(4)/6-4險勝張帥,奪得生涯第一枚女單金牌,但焦點無疑還是聚焦於落敗的張帥。張帥在一度看到逆襲翻盤機會情況下,關鍵分的判罰卻因為裁判存在誤判嫌疑導致落敗,也讓張帥淚灑頒獎台拒絕佩戴銀牌。
張帥在結束全運會比賽征程之後,接下來將在下周奔赴紐黑文公開賽征戰,而她的首輪對手是賽會3號種子捷克球員科維托娃。
張帥,1989年1月21日出生於天津市,中國女子網球運動員。
1995年,6歲的張帥開始學習打網球。2001年,張帥離家打球。2006年,開始轉入職業賽場。2008年,張帥在美網從資格賽突圍第一次闖進大滿貫級別的女單正賽。2009年10月5日,張帥在中國網球公開賽女單次輪中爆冷擊敗世界第一迪娜拉·薩芬娜。10月24日,張帥與彭帥、徐一幡、謝顏澤代表天津隊奪得第11屆全運會網球女子團體冠軍。2011年10月,在中,張帥搭檔日本選手伊達公子獲得WTA大阪賽冠軍,這是也其職業生涯第一個WTA賽事的雙打冠軍。2012年4月,張帥與中華台北選手庄佳容合作贏得WTA埃斯托里爾公開賽雙打冠軍。9月,張帥和泰國選手塔納蘇甘合作獲得WTA廣州網球公開賽雙打冠軍。12月,張帥選擇單飛。2013年9月,張帥擊敗美國人金久慈獲得WTA廣州網球公開賽女單冠軍,同時也是職業生涯首個WTA賽事的單打冠軍,也成為中國第五位獲得WTA單打冠軍的運動員。2014年2月,張帥與彭帥組合獲得WTA泰國芭堤雅公開賽雙打冠軍。2016年初,大滿貫澳網賽場上,張帥不僅在首輪擊敗世界第二哈勒普打破了14次大滿貫正賽不勝魔咒,而且創歷史的闖入澳網女單8強。
⑤ 誰知道關於張帥民的詳細情況
<一切皆有可能 中國人民大學> 張帥民
轉載:<虞城高中報>http://www.ycgz.cn/ycgzb/no59/09.html
回想整個高中,最值得回味的還是高三。在那種充滿激烈競爭的氛圍中,我確實有很大的收獲,而且這一年生活對我的影響非常大。怎麼說呢?我來人大,與其說是一種緣分,倒不如說是一種邂逅。能夠來到人大讀書,我感到很滿足。現在坐在人大圖書館的心情和三年前走進虞高時的心情絕對不同。2003年秋天,雖然也進了自己日思夜想的天堂——虞高,但是我一點也高興不起來,高中開學第一周,我什麼都沒有做成。我一直在想,像我這樣一個選校生,三年之後能考上大學嗎,能考上什麼大學,我將來能幹什麼,什麼時候才能把借親友的9000元錢還清,家裡怎麼辦……當時我確實很茫然,准確一點,我是對我的前途感到茫然。就這樣模模糊糊地過了幾個星期。月考之後,我的成績依然沒有起色。後來,一個老師在上課時提到了毛澤東17歲離家外出求學時給他父親留下的詩: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何處不青山。 老師告訴我們,當時誰也沒有想到這個滿口湖南音的男子,日後竟改寫了中國的歷史。正是這首詩使我意識到只要努力,一切皆有可能。同是離家到縣城求學的我當時便下定決心:三年後,一定要混出一個人樣來。也許正如《步步高》中唱的那樣,「世間自有公道,付出總會有回報,說到不如做到,要做就做最好」。三年的經歷證明,世間的確有其公道,雖然有時候顯示不出來,但是終有一天,這種公道就會顯示出來。 做學問一定要對自己負責任,每節課都應該問問自己是否聽懂了,聽懂了多少,自己又掌握了多少,與規定標准相差多少。明白了問題所在,方可以「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而不能稀里糊塗地認為,老師只要講了,就等於自己學會了。總之,要從自己的能力出發,盡自己所能獲取自己想得到的知識。童第周曾經說過,一定要爭氣,我並不比別人差,別人能做到的,我經過努力也一定能做到,而且還會做得更好。在任何時候,尤其是在失敗的時候,一定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一切皆有可能。再一個,我認為,作為一個農民的兒子,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去學習,沒有什麼其他理由可以阻止我們。很多人不知道珍惜擁有的,等到失去了卻連連嘆息、抱怨。這樣一來,又在抱怨和嘆息中浪費了今天,也沒有對明天做好安排。這樣,就會在不知不覺中浪費了珍貴的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對於時間,我們應該這樣把握,對已過去的昨天,我們不應沉醉於成功的喜悅或失敗的痛苦之中,而應該從中汲取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我們一定要好好把握今天,對我們來說,只有今天最有意義,也是最值得我們重視和利用的;對於明天,我們要充滿信心和希望,在心中樹立「我的未來不是夢」這種信念,堅信今日的努力、奮斗拼搏是明天成功的基石。最後再次提醒大家,一定要充分利用好時間,時間就如同春風一樣,可以把你帶到你想去的任何地方,切記一定要把握好方向。
(作者系我校2006屆畢業生)
鑄劍為犁
——談我的高中學習生活
中央司法警官學院 葉修振
「鑄劍為犁」,是《聖經》中的一句話,我不知道它原本的意思。「將畢露的鋒芒化做細細的耕耘」是我對它的理解。細細想來,這也可以說是對我高中三年的一個寫照:高一鋒芒畢露,高二尋向探路,高三細細耕耘。夢想不付諸踏實的行動,只能是空想,而如果化為細細的耕耘,一切又都會顯得順理成章。在此以此為題寫文,獻給所有心懷夢想並為之努力奮斗的人。
我的曲折路
2003年7月,懷著無比喜悅的心情,我以相當高的成績來到了虞高。可好景不長,驕傲輕浮使我的高一學習生活變得非常痛苦。高一第一學期的期中考試我就後退了三百多個名次,可惜這一棒並沒有讓我從夢中驚醒,我並沒認識到這些致命的缺點。盡管老師多次給我以提醒,我依舊在碌碌無為中努力著。到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時,我的成績已後退到了班級四十多名,年級段九百多名。英語甚至只考了46分,一種不祥的預感使我越來越怕。面對一落千丈的學習成績,我晚上躲在被子里默默流淚。現實的殘酷不得不讓我反思:我到底是怎麼了,我到底錯在了哪兒?通過幾天的反思,我發現了自己的毛病所在:
一、學習上驕傲輕浮。(1)自以為自己接受能力強,課前很少進行預習。(2)聽課後練習不到位,以至於數學、物理、化學這些自己以前的強項總在一百分左右擺動。(3)對老師的作業不重視,總以作業不合理等理由為借口不完成,而做一些自己找的題目,實質這是舍本求末的自欺行為。(4)自以為是,我行我素。如上語文、政史地課時卻去看數學、物理或化學等一些所謂的主科,最終的結果卻是二者不得其一。高中各科沒有主次,失任何一科都可以說是「街亭」之痛。
二、生活上不遵守作息時間,晚上在宿舍不按時睡覺,雖然有時在樓道或用手電筒看書,但收獲與白天因上課精力不足而造成的損失相比是微不足道的。
三、心態上不知緊迫,自我放鬆。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和准確的定位。
經過反思和總結,我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另外高一下學期面臨著文理分科,考慮到我的外語太差,而數學相對較有優勢,再結合自己的未來志向就初步選定了文科。在高一最後的兩個月里,我強迫自己改正不良的習慣。苦心人,天不負,高一的期末考試使我在分科後的班級排名11名,文科年級排名五十多名。高一一年,是我高中最痛苦的一年,在這一年中自己走了很多彎路,但這些教訓也是我一生寶貴的財富。如果高一是驕傲輕浮,鋒芒畢露的話,高二可以說是在尋向探路了,在探索中固然也遇到了很多的挫折,但在探索中我逐漸認清了自己,也漸漸認清了走路的正確方法,那就是:踏踏實實,像耕犁一樣細細耕耘。這也是我高三的主旋律。
我的學習生活
1、關於總結
說起我的學習,善於總結是我最大的特色。大家都知道,高中的科目較多,知識雜亂,讓人無從下手,但如果你對各科進行細心歸納總結的話,你會發現每科就是那幾塊知識,再對其進行一一殲滅,加上稍微注意他們之間的結合點,則高分必拿無疑。總結一方麵包括知識的總結,另一方面就是對自己的總結,也就是「反省」。
先說知識的總結。無論是理還是文,不會總結的人無法融入、適應高中的學習。在文科中,「總結」的作用則更加明顯。高考結束後,我的大小總結本有二十個左右。如數學的幾大專題和一些小題,先搜索、歸納出這類問題常用的知識點、公式、類型和解法,再附上一些習題,盡量找一些經典、有代表性的題目,幫助我們理解。歷史主要是一些專題:如古代各朝政治制度史、民族史、文化史……你盡可以跨章節、跨國度、跨課本。記得我那時每個專題做一個長長的紙卷,長的足有兩三米,我把它們攤在地上、釘在牆上看,每看時就像歷史長河在我眼前淌過一般。到最後每個專題我都能從原始社會到新中國默述一遍。另外歷史總結一定要做到細,能多細就多細,現在文綜歷史考試越來越細化。如古今地名對照、各古代民族風情、圖片、小字說明等都要熟悉。地理要總結各個考點、基本的解題方法和地理知識規律。另外地理由於書上介紹較淺,出題總是來源課本又高於課本,要多見題型、多看地圖,當然這是在熟讀課本的基礎上。那時我對中國和世界重要城市的經緯度、大概地形和氣候特徵都能熟記於心,所以我文綜地理一科幾乎很少失分。
政治更是如此,高三暑假中,我用五天時間集中把經濟、哲學、政治三大快的基本知識點和相關題型分別總結於三張一米見方的新聞紙上(老校區大門南一老伯處有賣)。為了這項浩大的工程,我常常熬夜到後半夜,不過完成之後,我一次用半小時可把高中政治復習一遍,另外各個知識點已是熟記在心,應用自如。後期我又用一張把時事熱點進行了總結,通過系統的總結對比,我對可能考的熱點有一種強烈的預感,2006年高考時事熱點果然被我命中。政治大題解題方法總結也很重要,不可忽視。
試卷的總結同樣重要,特別是高三。月考、小測驗再加上練習試卷,每科一年都不下二十多次。每張試卷都要好好總結。我哪些題目做對了?是做出來的還是蒙出來的?哪些題目做錯了?是會做因馬虎出錯還是根本沒有思路?這樣分析就很容易找出自己的知識盲點,然後針對性地補充就行了。另外各科試卷一定要整理裝訂放好,放於床頭,隨時翻看(對於錯題和不熟題目一定要在試卷旁邊寫上標准答案和出錯原因),就像一個錯題集,而且在試卷上看更能加深印象。這對於語文的字、詞、音、成語、詩詞默寫和後面綜合題的積累更是有效。
有人說總結太花時間、太費精力。的確如此,總結絕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但對於它給我們以後的學習和復習帶來的便利,達到的效果來說,是絕對值的。高三的時候,有很多同學借我的總結來看,我都樂意相借,但我相信他們看的效果絕對與我差之甚遠,因為總結的過程也是重要的一環。所以,總結一定要自己做。
再說說自我「反省」。在學習中,一段時間後的自我總結十分重要。可以是十分鍾,也可以是五分鍾,靜靜地坐下來想一想,這一段的學習情況怎麼樣?狀態怎樣,效果怎樣?有沒有什麼問題?為什麼會出問題?怎麼來解決它?沒有人比你更了解你自己,總結——查找——分析——安排計劃,這樣一套下來,花費不了多少時間,但總能保證你的前進方向通過不斷校正,直指目標。
2、關於心態
良好的心態對於應對高考的作用,也是我高三一年感悟最深的地方之一。「鑄劍為犁」更代表了一種心態。面對備戰高考這一長期系統而又艱巨的工程,風光也好,失落也罷,張狂、沮喪、驕傲、迷茫都沒有任何意義,只有堅持,只有不懈的努力和平靜如水的心態才能造就你的成功。一時的挫敗證明不了什麼。爭著一口氣,每天學一點就好。悶的時候出去散散步、打打羽毛球、乒乓球或和好友神侃一會兒,心情自然就會好很多。
人生最高的智慧乃是每時每刻都能精神愉快地生活。這是我最喜歡的一句話,把它送給大家,希望你們在追求幸福夢想的同時,心中還能常有陽光。
3、其他
(1)習題還是要做的,數學和英語尤為明顯,熟能生巧嘛。最好能單列出時間保證兩天一套或一天一套。
(2)不要怕偏科,在盡量提高弱科(不可放棄不管)的同時,一定要保證強科的優勢。我高考英語只得82分,但其它科還是相當好的。
(3)我跟我室友張帥民高考時都吃得香、睡得穩,結果考試時也是超常發揮。張帥民是2006年校文科狀元,考上了中國人民大學。
(4)遠離網吧,我高中三年只去過一次網吧(查資料),畢業時不知什麼是QQ,到現在仍不會玩任何電腦游戲,但我已學會了編程。
(5)對於愛情,你可偶爾想想,但千萬不要表白。不是不能談,而是談的時機不成熟。
(6)要想和普通人一樣輕松,就只能和普通人一樣平庸。站在最高點的只有少數人,所以耐不住寂寞的人,就不可能得到成功。
你覺得苦嗎?你可以抱怨,可以哭。但哭過之後,一切還要繼續。
踏實努力,鑄劍為犁。祝你好運!
(作者系我校06級畢業生)
⑥ 張帥的論文獲獎
1、2003年河南省新四軍和華中抗日根據地歷史研究會、中共焦作市委黨史研究內室主辦的「河南省毛澤容東抗日根據地建設思想研討會」中,所提交的論文《淺談毛澤東對茅山抗日游記根據地的指導》被評為大會發言論文;
2、2005年中共焦作市委宣傳部、中共焦作市委黨史研究室、焦作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辦的「紀念抗戰勝利60周年學術研討會」中,所提交的論文《淺談許昌抗日保衛戰》獲三等獎;
3、2006年中共焦作市委宣傳部、中共焦作市委黨史研究室、焦作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辦的「紀念建黨75周年學術研討會」中,所提交的論文《六十年代初期焦作農業改革的一次成功嘗試》獲二等獎;
4、2006年《忠義救國軍述論》被評為河南省社科聯2006年度優秀調研成果二等獎。
⑦ 找人:河北師范大學匯化學院歷史專業
同學,我是師大匯華學院的,我建議你從人人上直接查找吧,如果找不到就搜師大匯華「張帥」,他認識的人很多,而且熱心,應該願意幫助你~最後,祝找人成功~
⑧ 張帥的主要發表
《中國近代軍校研究》2001年第2期發表《黃埔軍校名將文強》;
1、中國近現代史史料學學會會員;
2、河南省新四軍和華中抗日根據地歷史研究會會員;
3、許昌縣作家協會會員;
4、許昌縣政協文史資料撰稿員。
《中州今古》2003年第3期發表《豫中會戰之許昌作戰的三個問題》;
《黃埔》2003年第4期發表《呂公良與許昌保衛戰》;
《鐵軍》2003年第4期發表《戎馬倥傯盡風流——記著名戰斗英雄於泮宮》,此文後被「新四軍網」轉載;
《許昌縣文史資料》(第15輯)發表《三一三高地阻擊戰中的於泮宮》;
《許昌文史資料》(第17輯)發表《我所調查了解的許昌抗日保衛戰》;
《許昌縣文史資料》(第16輯)發表《回憶許昌抗日保衛戰》,(整理作者);
《河南文史資料》2004年第2期發表《回憶許昌抗日保衛戰點滴》,(整理作者);
《許昌縣文史資料》(第17輯)發表《抗日烈士黃永淮》;
《檔案春秋》2005年第2期發表《解讀關於蔣介石身世的兩封信》,此文後被《中國檔案報》、《作家文摘報》、《書刊報》、《讀書文摘》等報刊轉載;
《文史精華》(國家「雙效期刊」)2005年第3期發表《鄭發找蔣介石認親的前前後後》;
《黃埔》2005年第3期發表《追憶抗日烈士楊尚武》;
《紅岩春秋》2005年第4期發表《鮮為人知的抗日烈士黃永淮》;
《文史精華》(國家「雙效期刊」)2005年第3期發表《血薦許昌的呂公良烈士》。
⑨ 張帥 能上戶口嗎
張帥為什麼不能上戶口呢因為現在好像是兩個字了已經禁止了'
⑩ 非誠勿擾張帥牽手馬江南是騙子嗎
非誠勿擾馬江南個人資料介紹 終於與張帥牽手...張帥終於迎來了她的專屬告白,非姐真替她開心...歷史上真的有法海嗎? 還原歷史上真實的法海 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