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歷史文化名街保護規定應該怎麼寫
幫你修改了前幾條,後面自己看著改。
我覺得這個太復雜了,你可以簡化著來。
上海市徐匯區武康路歷史文化名街保護條例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對歷史文化名街的保護和管理,繼承優秀的歷史文化遺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歷史文化名街,是指經國務院或者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的具有重大歷史、科學、文化價值或者紀念意義的街區。
第三條 本省行政區域內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名街的保護和管理,適用本條例。
第四條 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名街的保護堅持統籌規劃、科學管理、保護為主、合理利用的原則。
第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名街保護工作的領導,將其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組織編制、實施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名街保護規劃和保護詳細規劃。
第六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規劃(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同級文物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名街的申報和保護工作。
發展和改革、國土資源、環境保護、民族宗教、旅遊等行政主管部門按照各自的職責,做好保護工作。
第七條 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名街所在地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設立保護專項資金,納入同級財政預算,用於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名街的普查、規劃、保護等工作。
州(市)、縣(市、區)人民政府可以從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名街的旅遊景區(點)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費用,專項用於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名街的保護。具體項目和標准由州(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按照程序報請省級有關部門批准。
鼓勵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個人通過捐助、投資等方式參與保護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名街。
第八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對在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名街保護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依法保護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名街的義務,對違反本條例規定的行為有權勸阻、舉報。
第二章 確定與撤銷
第九條 具備下列條件之一的城市、鎮、村、街區,可以申報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名街:
(一)古代區域性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或者交通、軍事要地等,保存有較多的歷史文化實物和遺跡,或者近現代發生過重大歷史事件仍有較多數量的文化遺存;
(二)具有一定數量的保存較為完好,有較高歷史、科學、藝術價值的文物古跡,保存有一定數量的民族民間壁畫、雕塑或者具有學術、史料、藝術價值的碑刻、楹聯等;
(三)在地方發展史上具有重要意義,民族文化傳統保留較為完整,具有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特色的代表性建築、設施、標識和特定的場所,或者在歷史發展中佔有重要地位,具有重大影響的傳統工藝等;
(四)保存有較高歷史文化和藝術價值的舊城街道、巷道、民居、寺觀教堂,或者體現城市、鎮、村、街區內涵的紀念設施和經鑒定公布的優秀建築群;
(五)具有鮮明地方民族特色的城市、鎮、村、街區。
申報省級歷史文化名城的,在所申報的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范圍內至少有一個歷史文化街區。
第十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規劃(建設)、文物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所在地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名街資源的調查評價工作,確定其資源狀況、特點和價值,具備條件的,應當及時予以保護,並按照程序申報。
具備條件未申報的,上級人民政府規劃(建設)、文物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建議或者督促下級人民政府或者有關部門申報。
第十一條 申報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名街,應當提交下列申報材料:
(一)申請書;
(二)歷史沿革和歷史文化價值的說明;
(三)反映傳統格局、歷史風貌的音像資料;
(四)保護范圍及其說明;
(五)文物保護單位、歷史建築、歷史文化街區的清單及其位置示意圖;
(六)保護目標和保護要求;
(七)有關專家的論證意見。
第十二條 申報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名街的,應當由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報州(市)人民政府同意,經省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會同省文物行政主管部門初審後,報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
國家級的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申報。
第十三條 已批准公布的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名街,因保護不力或者不可抗力原因導致其不再符合本條例第九條規定條件的,批准機關應當將其列入瀕危名單予以公布,並責令所在地人民政府限期採取補救措施;確實喪失歷史文化保護價值的,由原批准機關撤銷其稱號。
第三章 保護規劃
第十四條 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名街各自的保護范圍劃分為三級保護區:
(一)核心保護區:指由歷史建築物、構築物和其所處的環境風貌組成的核心區域;
(二)建設控制區:指在保護規劃控制下可以進行適當整理、修建和改造的區域;
(三)風貌協調區:指建設控制區以外的保護區域。
核心保護區、建設控制區、風貌協調區的范圍應當在保護規劃中確定,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按照規劃具體劃定並設立標志。
第十五條 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名街公布後,其所在地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組織編制保護規劃和保護詳細規劃。
保護規劃和保護詳細規劃的編制,應當保持傳統風貌和格局,維護歷史文化的完整性。
保護規劃和核心保護區的保護詳細規劃,應當自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名街公布之日起2年內組織編制完成。
第十六條 編制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名街保護規劃和保護詳細規劃,應當召開聽證會、專家論證會並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第十七條 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名街保護規劃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一) 保護原則、重點、范圍;
(二)總體目標;
(三)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要求、實施措施;
(四)發展利用的控制要求;
(五)各級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范圍、建設控制地帶和界線;
(六)其他應當包括的內容。
電力電信、道路交通、抗震防災、公共消防、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等專業規劃,應當與經批準的保護規劃相協調。
第十八條 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名街保護詳細規劃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一)文物建築控制地帶的具體范圍;
(二)保護范圍的具體界線;
(三)保護方法、整治實施計劃和措施;
(四)建築物、構築物的年代、價值、性質、結構、風格、體量、外觀形態、材料、色彩、建築高度、建築密度、建築間距、綠地等控制指標;
(五)重要節點或者建築立面整治規劃設計;
(六)歷史建築的保護名錄和保護要求;
(七)古樹名木保護檔案、保護標志、保護措施。
第十九條 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名街保護規劃按照下列程序報批:
(一)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名街保護規劃,由所在地人民政府逐級上報省人民政府審批;保護詳細規劃,由所在地規劃(建設)行政主管部門逐級上報省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審批;
(二)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的保護規劃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報批。
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名街保護規劃和保護詳細規劃自批准之日起15日內,由組織編制規劃的人民政府予以公布。
第二十條 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擅自改變或者拒不執行經批準的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名街保護規劃和保護詳細規劃。確需對規劃進行調整的,應當按照原審批程序報批。
第四章 保護措施
第二十一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組織對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名街中的建築物、構築物進行普查,確定公布歷史建築物、構築物,設置保護標志。
第二十二條 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名街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規劃(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保護規劃,在核心保護區的主要出入口設立統一的標志牌,標明保護范圍。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設置、移動、塗改或者損毀標志牌。
第二十三條 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名街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規劃(建設)、文物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對保護區內的建築物、構築物進行全面調查,對重要的建築物、構築物建立檔案,檔案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建築物、構築物的有關技術資料;
(二)建築物、構築物的使用現狀和權屬變化情況;
(三)修繕、裝飾裝修形成的文字、圖紙、圖片、影像等資料;
(四)規劃、測繪信息記錄和相關資料。
第二十四條 對確定保護的建築物、構築物或者其他設施,使用人有保持原樣和安全的義務,在修繕和改建時不得影響其傳統格局和歷史風貌,其設計方案應當徵得所在地規劃(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的同意,涉及到文物保護單位的,還應當徵得所在地文物行政主管部門的同意。
第二十五條 在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范圍內,拆除確定保護的建築物、構築物或者其他設施的,應當由州(市)規劃(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後,報省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審批,並報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備案後,依法辦理相關手續。
在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名街保護范圍內,拆除確定保護的建築物、構築物或者其他設施的,應當由縣級人民政府規劃(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報州(市)規劃(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審批,並報省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備案後,依法辦理相關手續。
第二十六條 確定保護的建築物、構築物或者其他設施一般不得改變使用性質,確需改變使用性質的,產權人應當向產權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規劃(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由縣級人民政府規劃(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提出初審意見,經州(市)規劃(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批准;進行產權轉讓的,應當依法辦理相關手續,並自轉讓後15日內報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規劃(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第二十七條 對確定保護的建築物、構築物,產權人應當進行維護、修繕。產權人有能力維護、修繕而不維護、修繕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督促其維護、修繕;確實無力維護、修繕的,當地人民政府可以視情況予以資助,或者通過協商方式置換產權。
第二十八條 在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名街保護范圍內禁止下列活動:
(一)修建損害傳統格局和歷史風貌的建築物、構築物或者其他設施;
(二)損毀保護規劃確定保護的建築物、構築物;
(三)擅自進行爆破、取土、挖沙、採石、圍填水面等;
(四)侵佔或者破壞保護規劃確定保護的園林、綠地、水面、道路、街巷等;
(五)破壞原有建築風格、景觀、視廊、環境的整體性;
(六)設置、張貼損壞或者影響風貌的標牌、廣告、招貼等。
在核心保護區內除前款禁止的活動外,禁止除修繕以外的新建、改建、擴建活動。
第二十九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規劃(建設)、文物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對本行政區域內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名街保護工作進行監督檢查,並將有關情況報同級人民政府。
第五章 建設項目管理
第三十條 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名街保護范圍內的土地利用和各項建設,應當符合經批準的保護規劃和保護詳細規劃。
第三十一條 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范圍內建設項目的相關審批手續,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辦理。
在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名街保護范圍內進行建設,除應當依法辦理相關審批手續外,還應當按照有關規定辦理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經批准建設的項目在施工前,由項目所在地規劃(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向社會公布。
第三十二條 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名街保護范圍內建設項目的選址意見書,由建設單位或者個人持項目批准文件和申請書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規劃(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申請辦理。
第三十三條 在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名街保護范圍內進行建設需要申請用地的,應當向建設項目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規劃(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申請辦理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後,方可向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辦理相關手續。
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辦理程序為:
(一)建設單位或者個人持項目批准文件提出申請;
(二)規劃(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依據保護規劃和保護詳細規劃的要求,核定建設項目用地的具體位置、界限,提供規劃設計條件;
(三)審核建設單位或者個人提交的規劃設計總圖或者初步設計方案;
(四)核發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
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包括由規劃用地界限的附圖和明確具體規劃要求的附件。附圖和附件與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三十四條 在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名街保護范圍內進行項目建設的,應當向項目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規劃(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申請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其中在文物保護單位建設控制地帶內的建設工程,應當先經文物行政主管部門審查同意。
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辦理程序為:
(一)建設單位或者個人持建設項目有關批准文件和土地使用權屬證件提出申請;
(二)規劃(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依據保護規劃和保護詳細規劃的規定,提出建設項目規劃設計要求,作為工程設計的依據;
(三)審查建設項目設計方案;
(四)審查建設單位報送的施工圖件,確認符合保護規劃和保護詳細規劃的要求後,核發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施工單位應當按照規劃(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核發的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的要求進行施工,並保護文物古跡及其周圍的林木、植被、水體、地貌,不得造成污染和破壞。
第三十五條 建設工程竣工驗收前,由縣級人民政府規劃(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對建設工程是否符合保護規劃條件予以核實,符合條件的,出具規劃認可文件。未取得規劃認可文件的,建設單位不得組織竣工驗收。
建設單位或者產權人應當在竣工驗收後6個月內,向規劃(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報送有關竣工驗收資料,辦理存檔手續。
第六章 法律責任
第三十六條 違反本條例第十三條規定,因保護不力導致已公布的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名街被列入瀕危名單或者被撤銷稱號的,由上級人民政府通報批評;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第三十七條 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五條規定,未經規劃(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同意,擅自在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名街保護范圍內拆除確定保護的建築物、構築物或者其他設施的,由規劃(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未造成重大影響的,處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造成重大影響的,處1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八條 違反本條例第二十八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由規劃(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恢復原狀;逾期不改正的,由規劃(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依法拆除,並處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
違反本條例第二十八條第一款第(三)至(五)項規定的,由規劃(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修復;逾期不修復的,由規劃(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組織修復,所需修復費用由行為人承擔,並對行為人處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
違反本條例第二十八條第一款第(六)項規定的,由規劃(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恢復原狀;逾期不改正的,對個人處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罰款;對單位處2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的罰款。
違反本條例第二十八條第一款第(二)項、第二款規定的,由規劃(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改正或者採取其他補救措施;逾期不改正或者未採取其他補救措施的,處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1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九條 違反本條例第三十二條、三十三條、三十四條規定,未辦理選址意見書、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進行建設的,由規劃(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建設,未造成重大影響的,限期補辦手續,並處2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的罰款;造成重大影響的,由規劃(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建設,限期拆除,並處2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逾期不拆除的,依法強制拆除,並處1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四十條 違反本條例第三十四條第三款規定,施工單位未按照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規定的要求進行施工的,由規劃(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由規劃(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處1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四十一條 違反本條例第三十五條規定,未取得規劃認可文件組織驗收或者工程驗收合格後6個月內,未向規劃(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報送有關竣工資料,辦理存檔手續的,由規劃(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四十二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規劃(建設)或者文物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補辦手續;逾期未補辦的,處2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的罰款:
(一)修繕、改建設計方案未經規劃(建設)或者文物行政主管部門審查同意;
(二)改變建築物、構築物或者其他設施的使用性質,未經規劃(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批准;
(三)轉讓建築物、構築物或者其他設施的產權,未向規劃(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第四十三條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名街保護工作中,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七章 附則
第四十四條 本條例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2. 廣州市有什麼街道和馬路的名稱是含有歷史意義和歷史事件的
廣州的小北路,也有一條「飛來對面巷」。為什麼有這么一個古古怪怪的巷名呢?現在還流傳著幾個不同的傳說。一種傳說認為和廣東才子倫文敘有關,另一種認為和當年附近的一座「飛來廟」有關。
據說,在明代,「飛來對面巷」本來是一條窮苦人家聚居的無名小街。由於住在對面小石街的都是一些財主,他們把小石街更名為「福來街」,這些財主們自以為是,很看不起住在對面無名街的窮人們,時常借故羞辱他們。因此,廣東才子倫文敘決心替窮人出氣,便把無名街起名為「飛來對面巷」。意思是說,要使財主的「福」氣統統從福來街飛過來,讓窮人們也享享福。
也有人說,這僅僅是個傳說,巷名的真正來歷還要追溯到清代,據說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在一個黃昏,突然颳起一陣奇怪而猛烈的旋風,隨後人們發現這里多了一尊觀音菩薩像。人們都認為,這肯定是「救苦救難」的菩薩到此「顯靈」。不少人蜂擁而至,祈求觀音菩薩保佑他們。據說都非常靈驗。30年後,到雍正八年(1730年),當地百姓集資興建了一座頗具規模的廟宇。因為廟中的觀音菩薩是「飛來」的,所以這座廟就叫「飛來廟」。在「飛來廟」對面本來是一片無人居住的空地,隨著城市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到這里定居,逐漸形成了一條小巷,由於這條小巷在「飛來廟」對面,人們便把它命名為「飛來對面巷」。
北京路:
提起廣州,無人不識北京路,北京路歷史上曾是官道。正式更名為北京路,始於1966年。
據介紹,北京路財政廳一帶從南越開始就是「政府辦公」地段。南漢以後的官員們從公署出來,是沿著現在的北京路走到拱北樓的,這一路是官道,只能步行。
到了清朝,北京路由北至南依次稱為承宣直街、雙門底、雄鎮直街和永清街。其中,「雙門底」是至今許多老人還記得的路名。「雙門底」以今天的西湖路(當時叫西湖街)為界,以北是雙門底上街,以南是下街,下街延伸至今天永漢電影院的位置,是城門樓之一的「大南門」,城牆就是今天的大南路與文明路一線。
「雙門底」的起源是因為今天西湖路與北京路交界處,原有高樓一座,名「拱北樓」,樓有雙門拱,故街名「雙門底」。樓上設有一座元代銅漏壺,是廣州城鎮城之寶之一,據記載「百年不爽」,也就是百年都不差分秒。
民國年間,北京路於1920年擴建為馬路,統名為永漢路,據說因為原有「永清」街,取反其意為「永漢」。上世紀20年後期,為紀念締造民國的元勛、番禺人胡漢民,北京路改名為「漢民路」。1945年,又復名為永漢路。
1966年,永漢路正式更名為北京路,寓意廣州人民擁護黨中央,嚮往首都北京之意。
石井橋:
廣州有座著名的石井橋,橋兩頭石桿上刻著:「好進仙人履,能通四馬車。」「彼岸逢黃石,橫江映白虹。」這里是有一段傳奇的故事。
從前石井河是沒橋的,全靠木船擺渡,如遇乾旱或水退時,船不能泊岸,人們只好趟著沒膝的泥濘艱難地過河,真是苦不堪言。
且講附近石門村有個年輕的石匠,叫周合盛。他心地善良,助人為樂,經常修橋補路,眾人提起他,無不豎起拇指稱贊!他眼見石井無橋之苦,決心築座石橋來方便鄉親,但一無資金,二無經驗,談何容易呢!
一天,春雨綿綿,路滑難行,又遇退水。周合盛像往日一樣,來到石井河邊,扶老攜幼,幫行動不便的人過河。只見有一位白須老人,拄著拐杖,望著對岸,搖頭嘆息。周合盛立即上前道:「老伯,我背你過去吧。」說著就把老人背過河,放他在平地坐下。老人忽然道:「我的鞋不見了,怎麼走路呢?」周合盛二話不說,回頭在泥濘中替他撿回,但老人把腳抬起說:「替我穿上。」周合盛又照辦。老人微笑道:「孺子可教也!」說完起身就走。周合盛見他行走如飛,覺得很奇怪:莫非是神仙?於是起身,追他,但總是追不上。突然老人回頭道:「年輕人,你真好心,我樂意助你!」周合盛就把想建橋之事講了。老人點點頭說:「你有造福鄉民之心,難得!要記住: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必佐。」說完化作一陣清風去了。
當晚,周合盛夢見老人,把建橋式樣、用料、技術等,說得明明白白,周合盛連聲多謝,請問姓名時,老人說:「我乃黃石公是也!」說完飄然而去。
翌早,周合盛把夢中一切記下來,並把建橋計劃向眾人說出,立即得到眾鄉親的熱情相助,建橋款很快籌足了!由周合盛監工建造,經數月辛勞,終於竣工了,像一條白虹,橫卧石井河上。眾人歡呼之際,忽然有人拾到一張字條,寫道:「此橋中央一石會斷,請即換,」落款是黃石公。大家上前一看,果見裂痕,馬上更換,消除了隱患。眾人為了紀念黃石公和周合盛,在橋頭刻上上述的對聯,並刻上「石門周合盛造」,以志不忘建橋人。
康王路:
「康王」原是宋朝愛國將領
貫穿老西關的康王路得名於「康王」,究竟「康王」是什麼?原來康王是宋朝的一位愛國將領——康保裔。
據了解,康王路的最前身是帶河路,當時的帶河路很短,只有現在的龍津路到長壽路之間的一小段。據當地居民陳婆婆介紹,帶河路是一條瀝青路,不足3米寬,道路的周邊都是居住區。後來道路擴建,貫通南北,一直通到珠江邊的人民橋,形成現在的康王路。
「康王路」曾經有一段時間叫「世紀路」。最終,廣州市地名辦經過反復推敲,將這條經過康王直街、康王上、下街的規劃路,敲定更名為具有歷史基礎及文化內涵的「康王路」。
「康王」的稱謂主要是來源於附近原有的一座康王廟,此廟是紀念宋朝的一位愛國將領——康保裔。傳說,康保裔出身將門,是洛陽人士,祖父和父親都是捐軀沙場、馬革裹屍的武將。康保裔自幼習武,精於騎射,射空中飛鳥,箭無虛發。從軍後,康保裔屢立戰功,在任高陽守將期間,遼國進犯中原,他不顧年齡高邁,奮起抵抗,但寡不敵眾,為國捐軀。
隨著康保裔的事跡流傳,人們尊稱他為康公、康王,後人敬其忠勇在大江南北廣建「康王(公)廟」。清代時候,羊城西郊、南郊都曾經有過康王廟。中山七路附近的康公直街、康王(上、下、直)街都是因為同名寺廟而得名。據說,前進路的康公街、同福中路的康公後街也因為曾有同名寺廟而得名。
上下九原來以前叫:第九甫
翻開廣州地圖,老西關有許多地名以「甫」為名,原來大名鼎鼎的下九路,過去還稱為「下九甫」,加上現存的第十甫路,十八甫路、六甫水腳等,「甫」字可謂老西關地名的佼佼者。
⒈老西關地名有很多「甫」
什麼是「甫」?原來「甫」的含義有多種說法,主要有如下:一指土步的轉音;二指商人的自衛組織;三指平坦而未耕種的地貌;四指古南越方言中的村莊。現存在西關,市民的最熟悉的是「第十甫路」,它東與寶華路、南與恩寧路相接,西至文昌南路與下九路相接。
有第十甫,有沒有其他數字的「甫」?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與第十甫路相連接的下九路,原來即是下九甫。據說,清初清兵沿西城牆外追殺群眾路過此地已到九甫路程,故名九甫,因位於上九甫與三坡地後段,故稱之為下九甫,後改稱為下九路。
有了下九路,上九路地名是否也和「甫」有關?據說,也跟清初清兵沿西城牆外追殺群眾的故事有關,當清兵路過此地已到九甫路程,此段在第九甫上段(即前段),故稱為上九路。
⒉光復路為三、四、五甫
有了「第九甫」,還有沒有一、二、三、四等甫?據說,與上九路相接的光復路,過去也是以「甫」為名的,如今上九路附近還有六甫水腳等地名。
光復路原為第三甫、第四甫、第五甫,1931年改建成馬路,命名為「光復」,含紀念辛亥革命之意,取推翻清朝統治,光復河山之意。
恩寧路也跟「甫」有關,恩寧路原名十一甫、恩寧東路、恩寧中巷、恩寧北路和恩寧市,1931年擴建成路,並沿用「恩寧」作路名。
隨著時代變遷,老西關有數字開頭的以「甫」字為地名的也逐漸減少,現存有第十甫路,十八甫路、六甫水腳等。
3. 中國有哪些道路是以全國各地的城市名稱來命名的
如果你到了上海,就可以看到無數以全國各個城市命名道路。最有名的莫過於南回京路——號答稱中華第一街。全長6公里多,萬商雲集,舊上海即有十里洋場之稱。
其餘的如:北京路,天津路,長春路,大連路,重慶路,香港路,烏魯木齊路等等。
不但所有大城市名,還有更多中小城市作為路名。例如:進賢路,桂平路,延安路,瑞金路,齊齊哈爾路等等,囊括了全國所有各個城市的市名。現在上海許多新造的馬路已經沒法再用城市名來作路名,因為差不多能用的都已經用完了。
以歷史事件來命名的也有。如:淮海路,紀念淮海戰役。一二八紀念路,紀念128上海抗戰等。
其實全國各大城市的許多馬路都是以我國的城市名來命名的。
4. 各位老成都:能介紹幾條成都有歷史的街道
文廟街:全國普遍修建文廟,專祀孔子,始於[唐代]。唐以前,則皆奉祀周公。
漢景帝(公元前156~年)時,文翁(本名文黨翁,江西人,[漢代]人修史,省略
「黨」字,於是以文翁之名流傳)為蜀郡守,創建周公禮殿,為保護書籍,用石料修
築,號稱「石室」。此殿歷[兩漢]、[三國]、[西晉]各代,[東晉]桓溫伐蜀時,都還親
自看見過。這條街原名文翁坊,是以街口立有紀念文翁的牌樓而得名,後經戰亂,殿毀
而坊亦圯,唐人於其故址建孔廟,興學宮。學宮各代相承,[清代]為錦江書院。[清末]
改學堂,為成都府中學。辛亥革命後,稱成都聯合中學。之後,改為石室中學。1949年
後為成都市第四中學。文廟迄今未毀盡,現以文廟的方位,分為前、後、西三街。
2.. 文聖街:成都古時為蜀都,設郡守。唐玄宗幸蜀,升為南京,郡守也隨之升為京
尹。同城又設成都縣令。到了[宋代],又將廣平縣衙移入城內,改廣平為華陽縣。從
此,成都城內便有一個郡(後又改為府)衙和兩個縣衙。郡有郡學,縣有縣學,郡、縣
又各建自己的文廟,郡守、縣令各率其直屬的學生到郡、縣文廟內祭奠孔子。這樣,成
都便有三座文廟。成都東南屬華陽縣,文廟建在石室巷(舊名何公巷,因[明代]成都教
授何公夫婦殉職,在學署內掩葬而得名)口。成都西北屬成都縣,文聖街便是成都縣文
廟所在地。 令我不解的是白家塘轄區還有一個文廟街。文廟因系大祀,不象佛廟道
觀,可以隨便修建。成都是一府兩縣所在地,只能有三座文廟。為什麼多出一個文廟街
來,有待實地考詢。
3.. 武聖街:神是人封的。武聖和文聖一樣,亦隨朝代的變遷而變換。在[唐代],對
武將的祀典,以姜(尚)太公為首。[南宋]孝宗(公元1163年)以後,供奉岳(飛)忠
武王為武聖。到了[清代],不再供奉岳飛了,改祀關(羽)壯繆侯。但公道在人心,關
羽雖因羅貫中的《三國演義》的流行而受人敬仰,而岳飛更以光復中華的民族英雄而受
人尊崇。進入民國,關、岳並祀,在南門二巷子立關岳廟。與文聖街接近的武聖街,是
專祀關羽的關廟。
4.. 大慈寺街:學佛人多言玄奘法師在成都大慈寺受戒,但無充分根據。文獻記載,
大慈寺建於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是年,唐肅宗迎其父玄宗回長安,這座佛廟是
肅宗敕建的。匾額御書「大聖慈寺」四字。規模極大,占東門小半城。舊時傳說,此處
原是佛寺,肅宗雖在甘肅靈武即皇帝位,而削平「安祿山之亂」則是以成都為復興基
地,想當然是受佛力的庇護。於是將舊寺擴建,並御題匾額,希後代加以保護。其後,
果然生效,他的後人唐武宗李炎崇道教,滅佛教,史稱「會昌滅法」。因大慈寺的匾額
是他先人御筆,不在除毀之列。直到[宋代],房屋甚多,竟成了大市場,壁書、壁畫更
使海內名流傾倒。寺廟大部毀於戰亂的[明代]末年,文物壁畫也隨之付之一炬。今天尚
能看到的殿宇,是清唐熙(公元1662~1722)年間重建,其規模已遠遠不能與昔日相比
了。
5.. 喇嘛寺街:清時,班禪、達賴每年要遣使向中央政府進貢,路經成都即住此寺
中。尼泊爾、不丹、廓爾喀的使者路過成都,亦在此寺接待。寺中所奉之佛為宗喀巴,
非釋迦牟尼,與西藏、青海、蒙古相同。
6.. 和平街:舊名駱公祠街,再前為子龍塘街。相傳為[蜀漢]趙雲故第所在地。我曾
親見塘坎砌青石,大書「漢趙順平侯洗馬池」八個字。池上有亭館假山,種梅樹百株,
為當時士大夫宴集之地。清同治年間,太平天國欲取西蜀,清廷擢升湖南巡撫駱秉境為
四川總督,輔以湘軍系統的文人劉蓉來川鎮攝,率軍消滅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於大渡河
畔。駱以鎮壓農民起義有功,官拜協辦大學士。死後,在子龍塘側建祠(相傳駱死之
夕,有隕石墜子龍塘),遂改街名為駱公祠街。駱秉璋是個大劊子手,將該街改為和平
街是順乎民心的。但是,若把它恢復為子龍塘街,以紀念蜀漢名將趙雲,一定會更受群
眾歡迎。
7.. 康莊街:舊名康公廟街。元末,戰亂中,省城殘破極重。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
元璋作了大明開國皇帝以後,分封他的兒子們為王。如:封第四子朱棣為燕王,駐北京
;第十一子朱椿為蜀王,駐成都等。當時朱椿年紀很小,又最為朱元璋所喜愛。受封以
後,朱元璋仍舊留他在南京宮中,而叫一個姓康的太監,先到成都,為朱椿營建宮室,
並囑咐修好點。
康太監奉了聖旨,馳赴成都,大興土木,務為豪華堂皇,制擬京師,連築城的基
土,也認為成都的不夠堅實,要從漢中傳驛運來。數年之間,從[明代]國庫中花了大量
錢財。而康太監還自恃聖旨在手,繼續軟索硬要。戶部無法,便上奏朱元璋,說康太監
把國庫都花空虛了。朱大怒,以為是康中飽了,便敕他自盡。帝命難違,康便服毒而
死。
等到諸藩就國之後,各個藩府年年都在鬧培修費。唯獨成都沒有這項報銷,並且
雨再大也不受水淹。這才發覺康太監修的蜀王府,奠基的工夫用得深,錢雖花在看不見
的地方,卻可一勞永逸。及至朱椿長大,來成都就藩,發現康太監為他修的宮殿,如此
富麗雄偉,必然要用那麼多的錢,朱元璋說他貪污,敕他死,顯然是冤枉。於是,便為
康太監修了一座祠堂來悼念他,取名「康公廟」,遺址就在今天的康公廟街。
8.. 鎣華寺街:相傳彭縣鎣華山有一個學佛的人,心極慈悲,乘驢行而不施鞭策。成
正果後,善男信女為他立廟,號「鎣華祖師」。成都亦立了廟,在東較場附近。[清
末],該廟被軍隊占為兵營,哥老會眾又在外東三官堂街購地新建一廟,石柱為楹,以
為奉祀。成城中學創辦時,租其殿為禮堂,至今如故,這就是現在的成都第十九中學。
9.. 三官堂街:三官堂為道觀,亦稱「三元宮」。道家以天、地、水府為「三元」,
又號「三官」,街以建三官堂得名。至於三元巷則是科舉時代,希望出狀元、會元、解
元,乃祝願之意,與神廟無關。
10.. 五嶽宮街:「岳」為山之尊。東岳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漢
文帝名劉恆,漢代人避諱,改稱常山),中嶽嵩山,合稱五嶽。古代以三公之禮,祭五
岳之神,所謂「五嶽秩皆三公」(韓愈詩),那是很莊重的,是街為五嶽宮所在地,今
廟毀街存。
11.. 純陽觀街:純陽觀是供奉「八仙」之一呂洞賓 的道觀。唐末,進士呂岩(洞
賓)棄官學道,道號「純陽子」,取道書「有一分陰氣,不得成仙;有一分陽氣,不得
成鬼」之意。初僅邯鄲有呂洞賓祠,[清末]慈禧專權,滿漢文武大臣及國人皆以為非。
慈禧乃假託自己系純陽下凡,應享受萬民煙火,一班諂佞之臣也紛紛上書大拍馬屁。於
是慈禧下令全國大中城市皆修「純陽觀」,列入祀典,則遍天下都有純陽觀了。成都的
純陽觀規模甚大,佔地四條街,有房產上百間。
12.. 城隍廟街與城隍巷:祭祀「水」與「庸」(與墉同)的典禮,《禮記》有記
載。「水」即隍,即池。「庸」即城,古代的城牆濠溝,是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防
御工事,所以古人造神以祀之,稱城隍。成都有三座城隍廟。郡城隍廟(即府城隍
廟),在東大街,街未以廟命名。成都、華陽兩縣各有各的城隍廟。城隍廟街的城隍廟
屬華陽縣,成都縣的城隍廟所在地,則稱城隍巷,以示區別。
13.. 報恩寺街:即宋公橋街,又名茗粥街。[明代]初年的大文學家宋濂(字潛
溪),曾經教過太子和諸王讀書,他是宰相李善長的親家。後因李善長出了禍事,宋受
株連,判為死罪,後得到馬皇後的解救,謫貶四川夔州,不久遂死。蜀王是他的學生,
將宋濂的屍體迎來成都,葬於靜居寺側,並改靜居寺為報恩寺(又稱潛溪祠)祭祀宋
濂,以表學生報答師恩的誠意。[清代],為華陽縣的書院。號潛溪書院。有小橋,稱宋
公橋。橋頭有不少慈善人家施茶,施稀飯,故人們又稱之為茗粥街。
14.. 昭忠祠街:昭忠祠是[清代]專祀內外各戰役中死烈的文武官吏的祠堂,經朝廷
批准,才能入祠。
15.. 忠烈祠街:忠烈祠建於[民國]初年,是專為紀念辛亥革命、保路運動中犧牲的
烈士而設的祠堂。當時的軍政府設有「稽勛局」,負責調查審核,合格者才能入祠。該
祠由專制時代的「會府」改建。會府是省城的大官們聚會朝拜皇帝的地方,供奉著木刻
九龍牌位。上寫:「當今皇帝萬歲萬歲萬萬歲」十一個金字。是街舊稱會府街,後改稱
忠烈祠街。
16.. 奎星樓街:中國的舊星象家說,奎星是「二十八宿」之一,一共有五個星點,
經常疏散排列。如五星相聚,則為文教昌明之象。又說,北斗七星,第一顆稱魁星,所
以科舉時代中了狀元,謂之「大魁天下」。「奎」「魁」讀音相近,於是奎宿與魁星也
分不清了,奎星樓,魁星閣也成了一回事。「魁」從斗、鬼聲,是諧音字。於是世俗塑
造的魁星佬,都是凶神惡煞的鬼象,還手持朱筆,擺出一副點狀元的架勢呢!
17.. 惜字宮街和字型檔街:北齊顏之推所著《顏氏家訓》說:文軍是「古聖賢心
跡」,所以字紙不可穢用,廢棄的字紙,應於焚化,可見敬惜字紙的風氣,由來已久。
惜字宮是供奉傳說中的漢字發明者倉頡的廟宇。焚化字紙,別有字型檔。惜字宮街和字型檔
街,皆因此得名。
18.. 放生池街:佛教信徙講究放生,以修來世。他們購地鑿池,將水產動物放生於
池內,讓它們自由成活。放生池外築牆高隔,前面的街牆上有石刻對聯:「放乎中流隨
物性,生之者眾見天機」。池上亭榭的聯文是:「荷芰夏尤佳,淼淼漫漫三十廟;龜魚
曉無數,堂堂策策百千頭。」池今已平。
19.. 黌門街:黌門是學宮,舊時稱士子考上秀才為「身入黌門」。[清末]停科舉,
兩湖總督張之洞怕傳統的國家從此衰廢,奏請清廷的文化較高的省份創辦「存古學堂」
一所,取秀才應考,八年才得畢業。四川省在成都南門外買得楊昭勇侯賜等為堂址,招
生開學,命這里為黌門街。[民國]改「存古學堂」為「國學院」,待亦易名為國學巷。
20.. 慈惠堂街:慈惠堂創於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堂門有全金大匾額,為「慈
惠堂」三大字,是省會辦的慈善機關。有田數百廟作為辦堂的基金,政府每月有津貼,
收養孤貧四百餘人,以一候補道員負責主辦。[民國]十四、五年(1925~26年)間,改
官辦為紳辦,於是恭請「五老七賢」中的尹仲錫先生為總理,全權負責承辦。尹承辦二
十多年,採取措施變單純消費機構為若干個生產機構,在原來的基礎上,創造出價值百
萬元以上的財產田八千畝,街房無算。抗日戰爭中,納養淪陷區的難民、難童以及棄嬰
達八千餘人,尹先生勞瘁至死。之所以把這條街列入以祠廟命名類,是因為堂創立以
前,是一道觀,廟內塑有靈官神像,俗傳極為靈驗。凡遭糾紛事件,官府還判不明息不
了的官司,只要說一聲到靈官神前賭咒,無理的人懼怕神仙顯靈,便默默認輸了。
21.. 簾官公所街:科舉時代,各州縣學子赴省城考舉人,謂之鄉試,[明代]初年的
正副考官,是聘請名士擔任,官職高低,在所不計。以後認為這樣不夠威嚴隆重,便由
皇帝欽差大主考、副主考,赴各省主持鄉試。雖然主考官不管行政事務,專閱試卷,決
定去取,但是像四川這樣的大省,有一萬多名考生,連試三場,各作文十三藝,如此大
量的試卷,斷非兩位主考官在個把月內可以看得完的。這就必須有同考官先行分閱,選
拔優異的文卷上呈,謂之「薦卷」。正副主考再就「薦卷」審閱,然後會同公議,擇優
錄取。這些同考官,是從外地「實缺知縣」中,選擇資歷高、負文名的人,臨時調來當
差的。到省城時,便招待在簾官公所內,由總督對他進行一次考試,從中選取內簾官十
三房,專閱試卷。外簾官無定額,負責辦理收卷及校對、謄錄(考生的本卷初不直呈,
必由外簾官僱人謄抄一道,以免考官從字跡上認出是何人的試卷而循私舞弊)等事務。
那第這些考官為什麼稱為簾官呢?因為考官進場閱卷以後,便垂簾與外界隔絕,免生弊
竇,因而稱為「簾官」。簾官公所用現代話說就是接待考官的招待所。
22.. 燕魯公所街:河北省簡稱燕(亦稱冀),山東省簡稱魯,燕魯公所是在這兩省
合建的會館。規模較大,式樣也好。[清代],皇帝派來主持鄉試的正、副主考官到成
都,地方行政官員為他洗塵、餞行和做生,都在這里舉行。迎、送倒容易理解,為什麼
還做生呢?未必每科的正、副主考官統統都生在那一個月內嗎?這裡面有個公開的秘
密。那時,凡是欽差大臣,不管是從成都過路,還是專程來省內查案,公畢回京,地方
上的大官們,都要送他點禮,塞他點包袱,望他回奏時說些好話,這叫「包荒」。那
么,只管審卷衡文的主考官,不問政下,地方官怕他什麼呢?怕就怕在他官銜上帶有
「欽差」二字。他雖不問政事,但回京後必然要向皇帝銷差。萬一皇帝隨便問起:「你
們把某省的民情吏治所見所聞奏來我聽。」這中間是否公道正直便難說了。所以,便借
做生為名,饋送壽禮。據說每人所得也不過幾百兩銀子,但比過年時給灶王爺敬麥芽
糖,請他「上天言好事」所花的錢要多得多了。
23.. 江南館街:前清江蘇、安徽、江西三省,歸一個總督管轄,稱謂「江南總
督」。因江蘇並不在長江之南,又改稱「兩江總督」。但江南之名,流傳既久,所以三
省人合建的會館仍叫江南會館。開始時,三省會館各了各,這條街便叫三道會館街。以
後合為一所,統稱江南會館,街也因館而易名。過去本省的人不能做本省的行政官員
(武官則可),叫做「避籍」。人死外鄉,必歸葬故里。一時不能歸葬,只好將靈柩停
放在會館里,有的停放達十年之久。所以經常有會館鬧鬼的傳聞,而又以江南館最甚。
各個會館都要選本省歷史上鄉望最高者當神供奉,有的不只一尊。如山西館供關羽,燕
魯公所供孔、孟二夫子。而江南會館的神位極多,戲台多達七座,隨時都在辦神會——
演戲。名謂樂神實為樂人,冠蓋雲集,在成都堪稱「冠軍」。光緒(1875~1908)年
間,江蘇盱眙人吳棠任四川總督,特遣人從江蘇崑山訓練一部唱崑曲的科生,來成都供
官場宴樂,號「舒頤班」,取開口而笑之義。這個班子以後便永遠留在成都,與川劇融
合,對川劇的發展起到一定作用。
24.. 湖廣館街:即現在的東風路二段。1949年前的智育電影院,就是這個會館改
建,今為紅旗劇場。
25.. 陝西街:為陝西會館所在地。[清代]以來,四川的大商業,多由「陝幫」壟
斷,財力雄厚,會館宏敞,街道也寬。今館廢,街亦因不在交通線上而冷落了。
26.. 貴州館街:貴州省以貧瘠著稱,有「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人無三分銀」
之說,所以會館也小。後來貴州人李世傑、丁寶楨先後任四川總督,為了爭體面,對舊
會館擴而大之,戲台、耳樓都蓋得很精整。辛亥革命時,巡防軍嘩變,四川藩庫所存的
幾萬兩白銀,遭亂兵洗劫。軍政府成立,尹昌衡任都督,經費無著。川劇名旦楊素蘭,
捐田六十廟助軍。當時的袁世凱政府,曾頒發勛章(嘉樂章)表示獎勵。楊素蘭受勛之
日在貴州館演出《游園》。尹都督多喝了幾杯,竟將楊拉下台來,迫其伴酒,台上台
下,一片喧鬧。警察總督楊維認為尹昌衡失儀,扣他一個月的薪俸,作為處罰。
5. 長治街道古名的由來以及與之相關的歷史故事
1、宏門街
此街因潞安府城隍廟正門南面建有宏偉的廟門而得名。由南往北原依次建有六龍壁、宏門、木牌樓、石牌樓、山門、玄鑒樓、戲樓、獻殿、正殿、寢宮及各院東西配殿、廊房等建築。
2、甜水巷
古時,上黨古城內水鹼性大,多數水井苦澀難飲。相傳有一年,一位老者來到古城內,在該巷的一個飯鋪飲酒吃飯,酒足飯飽後卻無錢付賬,飯鋪老闆是個好心人,不僅不向他要錢,還送給他些銅錢作路費。
這位老者大概喝醉了,起身向旁邊的一口水井嘔吐。但井裡的水從此變得甘甜無比,人們都說那位老者就是酒仙李白,後該巷得名甜水巷。
3、東獅子街、西獅子街
東獅子街位於延安南路東側,西起長興南路,東至延安南路,全長約560米,以鐵匙巷(現為長興南路)為界,分東獅子巷和西獅子巷。過去沿街住戶門前多雕刻精美的石獅,故名。
西獅子街位於延安路西側。西起爐坊巷,東達延安路,全長約560米,寬10米。以鐵匙巷為界,西獅子街過去沿街有若干尊石獅,故名。
4、廟道巷
位於長興中路東側。西起長興中路,東達延安中路,東西走向,巷長約430米。因是潞安府城隍廟正門前東西方向的小巷,故名。
5、府坡街
位於上黨古城西大街北側,南起西大街,北至東州門街,全長約460米。以上黨門為界,分為府上街和府坡街,為古時進入潞安府的重要官道。
6、中山巷
位於新市西街西端,為東西走向的小巷,西起兵士巷,東至新市西街,長約240米。原名「張皮巷」,明清時期,為皮貨生產銷售聚集地。1932年國民黨長治縣黨部設於此巷,遂命名中山巷。
7、梅輝坡巷
位於古城大十字街西南、太行太岳烈士陵園東側,舊為煤市,堆積煤炭,地勢南高北低,形成坡狀,俗稱「煤灰坡」,命名雅化為梅輝坡巷,分為上梅輝坡和下梅輝坡。
8、石頭街
位於英雄南路東側,西起英雄南路,東至花園街,長約270米,是明朝時皇城沈王府通向其花園之路,因路面用石頭輔成,故名。
9、花園街
位於延安路西側。東起延安路,西至鐵匙巷(現為長興路),長約360米。這里是明清時期沈王府花園,民國時期為孟家范圍,故名。
10、英雄街
明清時稱衛前街。衛為明代軍事編制,於要地設衛。明永樂年間設潞州衛,按所處方位分衛前、衛後、衛東、衛西4個街巷。
1946年,為了慶祝和紀念太行區第二次群英會的勝利召開,長治人民在衛前街築起了一座雄偉壯觀的英雄門,門楣上嵌有雄鷹,並將長治當時最繁華的衛前街更名為英雄街,同時命名的還有英雄廣場和英雄台。
6. 搜集一個關於大街的歷史故事或傳說
香榭麗舍大街(法語:Avenue des Champs-Élysées 或 les Champs-Élysées)是巴黎城一條著名的大街, 位於巴黎八區,城市的西北部。她被看作是巴黎最美麗的街道。她是從希臘神話中生活著有道德的魂魄的地獄而得名的。
簡介
香榭麗舍大街起始於協和廣場,廣場上矗立有方尖碑,大街由東向西延伸1915米,前半段較平坦,接著有一段上坡直到戴高樂廣場(舊稱星形廣場,位於夏約宮所在的高地頂部),廣場中心屹立著凱旋門。
她筆直的街道讓我們可以看到很遠的地方:盧浮宮和它裡面的金字塔、小凱旋門、杜伊勒花園、方尖碑、凱旋門,以及在西邊更遠處,巴黎城外的戴芳斯大拱門。這是巴黎西邊的歷史軸線(axe historique)。
香榭麗舍大街是巴黎主要的旅遊景點之一。香榭麗舍大街的前半段被綠地(square Marigny)和一些建築包圍著(théâtre Marigny, palais de la Découverte)。在它的高處,有很多奢侈品商店和演出場所(電影院、Lido、香榭麗舍劇院),還有許多著名的咖啡館和餐館(Fouquet's)。
[編輯] 歷史
在十七世紀,自從凡爾賽城堡的風景畫家勒·諾特(一法國畫家)於1640年請人在盧浮宮和杜伊勒宮的延長線上種下了一排樹以來,香榭麗舍大街只是一個還未城市化的區域中心的一個長長的散步場所。
它目前的輪廓(在被稱作「夏約宮」之星以前)成形於1724年,它延伸了杜伊勒花園的視線。半個世紀以後,它的西部通過目前巴黎的 la Grande Armée 大街以及納伊的戴高樂大街延伸到塞納河,但是不久之後,Fermiers Généraux 牆又重新把它界定在星形廣場。從1828年開始,巴黎市政府對它進行了修整,建成了最早的人行道。
1838年,建築師Jacques Hittorff 對香榭麗舍大街加以規劃(包括如今依然保存的路燈)(花園是在拿破倫三世統治時期,由 Jean-Charles Alphand 規劃的)。
1994年,香榭麗舍大街得到巨資(2.5億法郎)投入,開始必要的修整,參與者主要有Bernard Huet(城市規劃專家),Jean-Michel Wilmotte 和 Norman Foster(道路和公共場所設施設計師)。
[編輯] 經濟
大街上的商家組成了香榭麗舍委員會,該會於1860年組成,原名為香榭麗舍守衛及促進會,而於1980年改為現在的名稱。委員會的主旨是要維持大街的名聲及形象。為了達到主旨,委員會會監督地方政府調查商家的裝潢(照明、室內外裝飾等等)還有商業活動(這里的營業時間可以不受限制而比法國其他地方都長),委員會也有責任幫助新店家融入,同時確定這些店家符合大街的形象。
因為它的名聲和豪華的排場,在香榭麗舍大街上開店自然很貴。這里的房價高到很少人在這里居住,而一樓以上的位置多半是當辦公室使用。在這開店所需價錢並不一致,好比說北邊因為太陽照射時間比較多,櫥窗不會像南邊被建築物的陰影擋到,所以租金也高很多。
[編輯] 活動
每年7月14日法國國慶節的時候,法國總統都會出席在香榭麗舍大街舉行的閱兵式。正在准備的遊行隊伍
香榭麗舍大街也是傳統上環法自行車大賽最後一個賽段的終點。照片
每年的最後一天,香榭麗舍大街就會成為步行街,人們就街上慶祝新年。
7. 成都有哪些有歷史街道
最古典的街道:寬巷子
進入寬巷子,時光似乎倒退了許多年。平房,兩扇或四扇開的大門,斑駁的銹跡陳述著它們的歷史,門兩側有石墩,石墩上原本有獅子或石鼓,可惜這些已被當作「四舊」毀掉了。門楣上雕有金瓜、佛手等吉祥物,張牙舞爪的麒麟在屋脊上與飛揚的屋角相映成趣。很多人家的屋檐下都有籠中鳥在歌唱,讓人聯想起拖長辮、穿長袍、唱小曲、玩鳥鬥蟋蟀的清代遺少。四合院內的人家都種著各種植物,有竹有樹有花,綠綠的藤蔓爬滿低低的矮牆,難怪一片小店取名為「都市村莊」。就連招待所也與外面的燈紅酒綠相迥異,兩層樓的四合院,門口雕著牡丹、菊花等「富貴平安」圖,進大門豎著峨眉山水畫的屏風,左邊是一幅春燕沐浴春風圖,畫右邊是《牧牛》圖,院子中央滿是盆景,幾名老者正邊品茗邊對奕,正是「古巷風華幽意遠,少城清韻小園多」。夕陽下,一位銀發蕭疏的婆婆抱著一隻胖胖的白貓卧在屋檐下慵懶地打著盹,讓人駐足忘返。
有意思的是,這條古典的街上同時容納著最前衛的東西,一家網吧內的年輕人正在忙碌,某電視台的《電玩俱樂部》也正在其中,仿如全身素白的姑娘頭上的一朵紅花,典雅而不乏攝人心魂的魅力。
最奢華的街道:琴台路[/B]
琴台路街道兩旁林立的古色古香的建築總讓人懷想起「司馬相如撫琴、文君當壚」那等浪漫的愛情佳話。不過,樸素而餘味悠長的愛情故事已遠離了現代的琴台路。如果說還尚存一絲愛情影子的話,那麼應算是從這兒賣出的金銀玉器了。「明天我到琴台路給你買條金項鏈。」男人的話足以哄得他的戀人、妻子或情人破啼為笑。
琴台路是成都最富盛名的「珠寶一條街」,此鄰毗及的珠寶店內金碧輝煌,「貴」氣十足。各式各樣的金銀首飾玉器古董價格少則數百上千,動輒上萬,普通百姓多看兩眼會令他們耳熱心跳。購買力當然屬於那些衣著時髦、雍容華貴的「先富起來的人」。他們優雅地挽著手臂,成雙結對地自由出入,一擲千金的大氣與闊綽,滿不在乎的豪爽與灑脫。他們連眼睛都不眨就將一疊錢放在櫃台上,換回以克為計量單位的奢侈物品,其陣勢令人咋舌。
最平民化的街道:青石橋南街[/B]
早在「割資本主義尾巴」的年代,青石橋南街的「自由市場」便悄悄存在了。 在夜色尚濃的某個凌晨,一位身上打滿補丁的郊區農民提著10個用圍腰捂得嚴嚴實實的雞蛋,貓著腰在青石橋南街的街檐下一邊走一邊東張西望,雙眼充滿惶恐,神色緊張。這時一扇臨街的木門「嘎」地打開,探出一張同樣緊張驚恐的臉,他與農民在暗淡的晨色里匆匆比劃了兩下,便交換了手中的雞蛋與毛票,然後關門的關門,走人的走人,儼然當年地下黨接頭一般。買雞蛋的是為了供「月母子」,換毛票的是為了給娃兒看病……這樣的事在當年屢見不鮮,作為平民,大家對這個交易「黑市」心照不宣。 當荒唐的年代壽終正寢時,青石橋南街熱鬧起來,大家挑的挑、擔的擔、賣的賣、買的買,整條街全是農副產品,城市居民與農民樂呵呵地討價還價。再往後,這條街自然而然地成了成都最大的生活資料貿易市場,市場內豬肉、蔬菜、海鮮、副食、花鳥樣樣齊全。每當看見人們提著菜籃子、米袋子不緊不慢地在這條街上轉悠時,你會感覺到,這個熱鬧的場面便是成都平民最真實的全景照。
最富人情味的街道:同仁路[/B]
同仁路分為上、中、下三段,街的兩旁樹蔭下是低矮的平房,從臨街的外屋走進舊式院落,內里寬敞,別有小「天地」。
同仁路的得名,是因為民國初年這一帶開辦的工廠收納滿蒙子弟學藝,使他們有一技之長,好自謀生計,工廠對所有學工「一視同仁」,於是取名為「同仁工廠」,這一段的街道也就叫同仁路了。 而今的同仁路上小館子很多,店面小而狹促,但都乾乾凈凈,菜品豐富,份量充足,價格實惠,老闆笑盈盈的臉,熱騰騰的飯菜,即使你錢包不鼓也能輕松自在。在這條街,能找到許多在繁華鬧市中難找到的東西,老號布鞋店裡賣著結實的千層底布鞋,整齊有致的舊書店裡古籍散著墨香,婷婷文竹,幾把竹椅,頗見主人匠心。這里更有都市中不可多得的人情味,哪家有紅白喜事或哪家新鋪開張,街坊鄰里都聚在一起出主意,幫幫忙,一家人的事牽動周圍人的心。同仁路這條百年老街告訴人們,它濃濃的人情味在這鋼筋水泥鑄就的城市中依然溫暖著這兒的每家每戶,甚至這兒的過客。
最官方化的街道:督院街[/B]
數以千計的成都街道中也許再沒有一條比督院街更具官方色彩和傳奇色彩。督院街從明朝起便是全省的政治中心。
督院街因明代四川巡撫都察院、清乾隆十三年(1748)設的四川總督府均駐此街而得名。清朝順治年間,四川巡撫高民瞻又將巡署建在這里。民國時期,四川督軍署、四川省長公署、四川省政府都先後設在了這條街上,新中國成立以後,這兒就成了省人民政府所在地以及省人大、民政廳的駐地。
總長250餘米的督院街在歷史的長河中因它的特殊地位而經歷了無數血與火的洗禮,使之成為四川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歷史見證。 光緒28年(1902),成都郊區紅燈照起義領袖廖九妹率起義軍從仁壽出發,攻破成都南門,直殺督院街,弄得腐朽的清王朝瑟瑟發抖。宣統3年(1911年),四川人民保路運動風起雲涌,四川總督、大劊子手趙爾豐於9月7日在此對手無寸鐵的請願群眾大開殺戒,釀成震驚中外的「保路死難」事件。辛亥革命後,從這條街上趙爾豐被抓到皇城砍頭,一時大快人心。1948年4月9日,督院街又爆發了國民黨省政府主席王陵基屠殺學生的「四九」慘案。直到1949年成都解放,督院街成為四川省人民政府駐地後,它才得以安寧。
在和平的年代裡,督院街以其厚重的歷史背景和濃厚的政治氛圍保持著嚴肅性。久居這條街的人已對官見慣不驚。有人如此形容:在上、下班高峰期,街邊法國梧桐落下的葉子飄中10個人,其中9個人必定是帶「長」字的。
最神秘的街道:天涯石街[/B]
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正忙於補天的女媧不慎將一塊石頭從天頂落下,隨著一聲驚天動地的巨響,這塊石頭不偏不倚地落在了成都的一條小街上。街上的百姓對此不知從何處飛來的神秘「來客」先是驚恐,頂禮膜拜,後來見其並無傷人之意,開始親近,並取名曰:「天涯石。」 這只是有關天涯石街的傳說眾多版本之一。據在此街住了80多年的卿大爺講,至於這塊石頭到底是何時來自何方,沒有人能夠說清楚。他爺爺的爺爺也只是將上一代人關於這塊石頭的故事負責地向下一輩人傳述。有人說這是一塊隕石,一塊從玉皇大帝的宮殿圍欄上撣下的石頭。
這塊石頭的來歷讓天涯石街顯得極富傳奇和神秘色彩。小街上的人隨時都可以即興到「天涯一游」。因此,這塊來歷不明的石頭實際上也是對歷史演變過程的忠實見證。
民國時期,天涯石是一座小廟,常常有祈求平安的善男信女前來燒香許願。文革時,它作為一種迷信之物,自然會受到沖擊。造反派們發誓要將它連根拔掉。在挖了幾天之後,天涯石依然穩如泰山,難見其根。無奈,造反派們也只好讓它三分。 眼下,天涯石街又面臨著拆遷,那麼,天涯石的命運又將會如何呢 據卿大爺講,街道辦事處已將此石雄踞的地方劃了出來,打算修一個亭子,周圍再造一個小花園,也算是對這塊老態龍鍾的「天外來石」找一個歸宿吧。
當然了,還有錦里。錦里由武侯祠博物館恢復修建,現為成都市著名步行商業街,為清末民初建築風格的仿古建築,布局嚴謹有序,酒吧娛樂區、四川餐飲名小吃區、府第客棧區、特色旅遊工藝品展銷區錯落有致。於二零零四年十月三十一日以三國文化節的名義剪綵開市,二零零五年被評選為「全國十大城市商業步行街」之一,與北京王府井、武漢江漢路、重慶解放碑、天津和平路等老牌知名街市齊名,號稱「西蜀第一街」,被譽為「成都版清明上河圖」。
傳說錦里曾是西蜀歷史上最古老、最具有商業氣息的街道之一,早在秦漢、三國時期便聞名全國。今天的錦里依託成都武侯祠,以秦漢、三國精神為靈魂,明、清風貌作外表,川西民風、民俗作內容,擴大了三國文化的外延。在這條街上,濃縮了成都生活的精華:有茶樓、客棧、酒樓、酒吧、戲台、風味小吃、工藝品、土特產,充分展現了三國文化和四川民風民俗的獨特魅力。 錦里二期也於2009年春節前開肆迎客,錦里二期大膽將水引入錦里循環,形成「水岸錦里」的新景觀。
相對國內很多舊瓶裝新酒的人造景觀,錦里是完全草根的,本土的,家常的。商店裡賣的些是筷子、茶葉、燈籠、蠶絲被和土特產。餐廳里的美食有張飛牛肉、三大炮、肥腸粉,一箸一杯都是沖著味道去的,不花俏,沒有噱頭,講究的是實惠。還有手藝人的玩藝兒,捏個泥人,轉個糖畫兒,買張剪紙,都是包含童趣的東西,懷舊也是懷念童年淳樸的快樂。一條街色彩繽紛的花燈和幌子,是大俗,圖的是個熱鬧。而街上最吸抓眼球的,還是那些讓人熱烈思慕的成都粉子。她們在酒吧里嗑瓜子和打牌,喝著外國酒,說的還是綿軟成都話。
8. 您知道四川省南充市閬中市閬中古城是以那件重大歷史事件而得名的「迎恩街」嗎
閬中迎恩街的得名是以康熙六十年(公元1721年)康熙帝因五十九年閬中軍人蒙應瑞西版征戰功顯赫權各大將軍和川陝總督聯合薦升蒙應瑞為湖南鎮竿鎮總兵賞二品頂戴紅珊瑚三眼孔雀花翎並賜「元戎第」御匾和「四處封地」同時欽賜蒙善宇蒙元亨因蒙應瑞貴贈驍騎將軍。
9. 哪些城市街道名以據歷史事件命名的
解放路 勝利路 這個最典型
天佑路:以詹天佑命名;
子固路:曾鞏(字子固);
永叔路:歐陽內修(江西永豐人,字永叔)容;
淵明路:陶淵明而命名;
船山路:以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稱船山先生)而命名;
象山路:以南宋哲學家、教育家陸九淵而命名;
疊山路:以南宋詩人謝疊山而命名;
榕門路:以清東閣大學士陳宏謀(號榕門)而命名
孺子路:以東漢徐孺子;子安路:王勃(字子安)
10. 廈門有哪些有趣的街道名字,你知道這些街道名字背後藏著的故事嗎
廈門是著名的旅遊城市,一座新興的沿海開放城市,經濟特區。廈門在不斷加快現代化城市建設,同時也在努力保存在城市歷史的記憶,很多有趣的地名被保留了下來,它們背後都有關於自己的故事。
廈門6個有趣的地名,以及名字背後的故事廈門有很多有趣的地名廈門還有很多有趣的地名,比如二王街,三條巷,四仙街,五緣灣道,六仙公巷,七星路,八卦埕,九條巷,十一間,三十六崎巷,百家村路,萬壽路等。
更多廈門有趣地名,等我們去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