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急求高一上學期歷史的知識點 越詳細越好 感激不盡呀 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第一單元: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
第一課考點
重點:西周的宗法制與分封制
1、夏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我國的早期國家政治制度始於:夏;
2、王位世襲制的確立,是我國原始社會過渡到奴隸社會的重要標志
3、分封制(內容、特點、意義)
特點:周天子是諸侯的共同主子,諸侯是周王的臣屬。
意義:加強統治,鞏固王權
4、西周宗法制最大特點是:嫡長子繼承製;
影響:保證貴族的壟斷地位,有利於統治集團內部的穩定與團結。
5、西周的宗法制是與分封制互為表裡的具有政治性質的制度。
6、王位世襲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構成了夏商周時期的政治制度的主體,對中國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第二課考點
重點: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
難點:秦朝創建中央集權制度的作用和影響
1、秦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
2、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
(1)皇帝制度:①「皇帝」稱號的由來 ②皇帝制度:皇帝獨尊、皇權至上、皇位世襲 ③皇帝制度的核心內容:皇權至上、皇帝獨裁
(2)中央政府的三公九卿制和地方推行郡縣制
①秦朝中央官僚機構的特點:
第一、它是以皇權為中心的中央行政體制
第二、充分體現出「家天下」的特點。(封建時代的統治特點——國與家同治)
②廢除分封制,實行郡縣制,是建立中央集權制度的根本性變革。
郡是秦朝中央政府轄下的地方最高一級行政單位。
3、鞏固統一的措施:①頒布秦律②統一度量衡、貨幣和車軌③統一文字
4、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影響:
(1)對秦朝的影響:①有利於封建經濟文化的發展; ②初步奠定祖國疆域,鞏固國家的統一 ③形成以華夏族為主體的中華民族。 ④建立了地主階級對廣大人民的專制統治,秦朝的暴政造成人民處境的惡化。
(2)對後世的影響:
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權專制統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開創性,它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為歷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斷加強與完善。
第三課考點
重點: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點
1、兩漢時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點:漢承秦制 「中朝」和「外朝」
2、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點: 逐步形成三省六部制
3、我國古代三省六部制的完善是在:隋唐時期
4、宋朝的政治制度特點:不斷削弱和分割宰相的職權,進一步加強皇權。
5、宋朝的「二府」:中書門下是最高行政機構;樞密院是最高軍政機構。
參知政事——副相,分割宰相行政權
三司使——管理財政,分割宰相的財權
6、元朝的中央政治制度的特點:綜合漢蒙政治制度,加強皇權有新發展
中書省——最高行政機構
樞密院——最高軍事機關
元朝時統領宗教事務和管轄西藏地區的機構是:宣政院;
7、中國省制的開端是:元朝時的行省制度;
元朝行省制度的創立是地方行政制度重大變革。
郡縣制(秦朝)——郡國並行制與州郡縣三級制(漢)——州縣兩級制(隋——宋)——行省制度
8、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點:
(1)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不斷加強是它的發展軌跡。
(2)在中央政權中,相權不斷削弱,君權不斷加強。在中央與地方的關系中,中央嚴格控制地方政權,不允許有獨立的行政體系存在。
(3)地方官吏必須服從上級,地方服從中央,最後聽命於中央。
第四課考點
重點:明清加強君主專制的措施
1、中國宰相制度的廢除是在:明太祖時;
解決了君權與相權的矛盾——君主專制強化
2、明朝廢除宰相制度後,為了減輕皇帝工作壓力增設了:內閣;
3、宰相制與內閣制的區別:
宰相被制度賦予決策大權,其地位十分牢固。
內閣只是皇帝的侍從咨詢機構,並無決策權。
4、區分明朝內閣制度與西方近代內閣制的本質不同:
內閣是皇權專制的產物,它維系了君主的絕對權力,保證了君主對全國有效的統治,進一步鞏固了皇權至高無上的地位。
西方近代內閣是政治民主監督機制,有助於防止專制獨裁。
5、我國君主專制制度發展到了頂峰的標志是:清朝雍正皇帝設立軍機處
6、明清加強君主專制的影響:
積極作用:有助於多民族國家的統一和鞏固,社會安定,經濟發展和文化繁榮為康乾盛世的出現提供政治保障。
消極作用:嚴重地扼殺了社會的創造力,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發展,減緩了社會發展的步伐,是造成中國落後於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二單元:列強侵略與中國人民的反抗斗爭
第一課考點
重點:鴉片戰爭與中英《南京條約》;甲午中日戰爭與
《馬關條約》;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與《辛丑條約》
1、率先完成工業革命,成為資本主義強國的是:英國;
2、鴉片戰爭的原因:(根本原因、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的根本目的在於把中國變成其原料產地和商品市場(英國決意打開中國市場)
直接原因:林則徐的虎門銷煙
3、第一次鴉片戰爭發生於:1840年到1842年;
4、第一次鴉片戰爭時,中國人民自發反侵略典型事例是:三元里人民反侵略斗爭;
5、近代中國第一個不平等條約是中英《南京條約》,
6、《南京條約》中「五口通商」「關稅協定」等反映了英國發動侵華戰爭的根本目的。
7、第一次鴉片戰爭對中國影響表現在三個變化:
(1)社會性質變化:由封建社會轉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2)中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由地主階級與農民階級矛盾開始轉化為外國資本主義與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與人民大眾的矛盾,前者成為中國社會最主要矛盾。
(3)革命性質變化:由農民革命轉變為反帝反封建的舊民主主義革命。
7、鴉片戰爭是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開端
8、焚燒圓明園的事發生在:第二次鴉片戰爭(1960年)英法聯軍侵入北京時
9、中國社會性質的演變過程:
(1)鴉片戰爭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2)(1856——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國被迫簽訂《天津條約》《北京條約》等同樣條約,使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程度加深。
(3)(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中國被迫簽訂中日《馬關條約》,標志著外國對中國的侵略進入一個新的階段,標志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程度大大加深。
(4)(1899——1900年)八國聯軍侵略中國,1901年被迫簽訂《辛丑條約》,《辛丑條約》的簽訂,標志著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10、台灣問題整理:1895年《馬關條約》被日本割占,1945年日本投降回歸中國,1949年蔣介石盤據台灣,1950年美國侵朝戰爭把第七艦隊開進中國台灣海峽,1979年全國人大提出和平解決台灣問題方針,八十年代初鄧小平提出一國兩制解決台灣問題。1990年和1991年海峽兩岸分別建立了兩岸授權的民間團體(海基會、海協會)實行經濟政治對話。1995年江總書記提出解決台灣問題的八項主張,是解決台灣問題的綱領性文件。
第二課考點
重點:全民族的抗戰
1、盧溝橋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全面侵華的開始,是中國全國性抗日戰爭的開始。
2、中國的抗日戰爭是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的全民族抗日戰爭。統一戰線的建立是由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決定的,是符合中華民族全民族的利益的。
3、抗日戰爭始終存在著兩個戰場和兩條路線,即國民黨領導的正面戰場和片面抗戰路線;由共產黨領導的敵後戰場和全面抗戰路線。
兩個戰場相互配合、相互支援。
4、國民黨在抗戰初期認真抗日先後組織了:淞滬會戰、太原會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
5、太原會戰中的平型關大捷(1937年9月25日)是抗戰以來的首次大捷,典型地說明了國共兩黨軍隊的合作抗日。
6、日本侵略者製造的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
30多萬同胞被日本鬼子殺害。南京大屠殺是日軍對中國軍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史實確鑿,鐵證如山。
7、1940年百團大戰是抗日戰爭中,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的一次大規模戰役。
8、抗日戰爭的勝利是:中國人民一百多年來第一次 取得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的完全勝利,增強了全國人 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9、抗日戰爭勝利的根本原因是全民族的抗戰。
10、全民族抗戰的表現——國民黨正面戰場和中共敵後戰場的配合抗日。
第三單元: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
第一課考點
重點:太平天國的興起和發展、《天朝田畝制度》
難點:《天朝田畝制度》的評價、
太平天國運動的作用
1、太平天國運動:1851年--1864年;
2、太平天國領袖洪秀全等創立的拜上帝教結合了:西方基督教教義、中國儒家思想、農民平均主義;
3、1851年,金田起義標志著太平天國運動的興起。
4、永安建制(永安分封諸王)標志著太平天國初步建立政權。
5、1853年定都天京,太平天國形成和清朝對峙的局面。
6、定都天京後,太平天國組織了北伐、西征、東征
7、太平天國革命綱領:早期有《天朝田畝制度》是太平天國建國綱領,是幾千年農民反封建斗爭的思想結晶;也是無法實行的空想;後期有《資政新編》是先進的中國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的方案;
8、太平天國運動失敗標志的是:1864年7月天京的陷落;
9、太平天國運動的性質:太平天國運動是中國近代歷史上第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農民運動。
10、太平天國運動的歷史作用:
太平天國運動是中國幾千年農民戰爭的最高峰;沉重打擊了中外反動勢力;是中國人向西方學習資本主義的最早的探索;對後來的民主革命有重要影響。
第二課考點
重點:辛亥革命爆發的原因、《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評價辛亥革命
難點:三民主義、袁世凱就任臨時大總統、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1、上海和日本東京成為中國革命 知識分子宣傳民主革命思想的中心。
2、第一個資產階級的革命團體——興中會(1894年)3、孫中山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4、中國同盟會(1905年):政治綱領:驅除達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
三民主義(民族、民權、民生)成為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
中國同盟會成立的歷史意義:標志著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進入了新階段;
中國同盟會的性質:中國第一個全國性統一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
5、辛亥革命爆發的標志和時間:武昌起義(1911年10月10日)
6、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孫中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7、中國第一部資產階級民主憲法是:
《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確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特別規定實行責任內閣制。具有反對封建專制制度的進步意義。
8、辛亥革命的結局:
失敗:(1)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被袁世凱篡奪;
(2)辛亥革命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
(3)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沒有得到根本改變。
9、辛亥革命的性質:中國近代歷史上一次偉大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10、辛亥革命的歷史作用:
(1)推翻了清王朝,結束了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資產階級的共和國。
(2)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為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3)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使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4)沖擊了幾千年的陳規陋俗,推動了平等、自由、解放意識。
(5)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影響了亞洲革命和表現了亞洲的覺醒。
(6)開始了比較完整意義上的反帝反封民族革命,是中國20世紀三次巨變之一。
第三課考點
重點:五四風雷;國共合作和北伐戰爭;紅軍的長征
難點: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國民革命運動失敗的原因
26、中國近代史第一次徹底地反帝反封建革命運動和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是:五四運動;
27、中國第一個共產黨組織是:陳獨秀建立的上海共產黨組織;
28、中共一大決定黨的中心任務是:組織工人階級,領導工人運動;
29、中共二大制定了:最高和最低綱領;中共三大決定國共合作;
30、標志國共合作形成是:國民黨一大的召開;
31、打響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第一槍的是:南昌起義;
32、毛澤東的「工農武裝割據」思想包括:武裝斗爭、土地革命、根據地建設;
33、成為黨和紅軍生死攸關的轉折點的會議是:遵義會議;
第四課考點
34、制定全面抗戰路線的會議是:洛川會議
35、八路軍創立的第一個抗日根據地是:聶榮臻建立的晉察冀抗日根據地;
36、基本消滅國民黨主力的三大戰役是: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
第四單元:現代中國的政治建設 與祖國統一
第一課考點:
37、標志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結束是:1949年新中國的成立;
38、新中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是: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39、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40、四個現代化的宏偉目標正式提出是在:1964年第三屆人大周恩來提出的;41、中共領導下的最廣泛的統一戰線是:愛國統一戰線;
42、我國對少數民族地區實行的一項基本國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區域自治;
第二課考點
43、新中國歷史上最大冤案是:劉少奇冤案
第三課考點
44、香港澳門回歸日分別是: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
45、1990年和1991年台灣與大陸分別成立民間團體進行對話,他們是:台灣的海基會,會長辜振甫,大陸的海協會,會長汪道涵;
第五單元: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
第一課考點
46、為廢除舊中國屈辱的外交新中國奉行的外交是:「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針」;
47、標志新中國外交政策成熟的是:提出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48、新中國首次以世界五大國之一的地位參加的重要國際會議是:1954年瑞士日內瓦會議;
49、第一次沒有西方殖民主義國家參加的亞非國際會議是:1955年萬隆會議;
第二課考點
50、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一切合法席位是:1971年10月聯大26屆會議;
51、打開中美人民友好交往大門的事件是:美國乒乓球隊訪華;
52、美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惟一合法政府是:1978年底中美發表《中美建交公報》;
53、中美兩國關系正常化的標志是: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系;
54、中國領導人對美國的第一次訪問是:1979年初中美正式建交後鄧小平訪問美國;
55、日本與中國正式建交是在:1972年;
第三課考點
56、1985年,鄧小平明確提出當代世界兩大主題是:和平與發展;57、20世紀80年代開始,中國獨立自主外交政策具體表現為:不結盟政策;
58、2001年成立的「上海合作組織」,主要是加強了:俄羅斯及中亞各國的政治與經濟聯系;
第六單元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
第一課考點
59、人類早期主要文明多發生在大河流域,古希臘文明的發源和興盛則以:海洋為依託;
60、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發展過程中,經歷過三個重要改革時期,依次分別是:公元前6世紀初的梭倫改革;公元前6世紀未的克利斯提尼改革;公元前5世紀伯利克里改
61、雅典民主政治發展到頂峰被稱為黃金時代在什麼改革時期:伯利克里改革時期;
? 第二課考點
62、羅馬成文法誕生的標志是:《十二銅表法》;
63、標志著羅馬法體系的最終形成是:東羅馬帝國皇帝查士丁尼組織編纂的《民法大全》;
64、羅馬法從形式上可分為:成文法和習慣法;
65:羅馬法從整體結構上可分為:公民法、萬民法等;
第七單元:歐美資產階級代議制的確立與發展
第一課考點
66、17世紀初統治英國的國王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屬於什麼王朝:斯圖亞特王朝;
67、英國資產階級革命起迄時間為:1640年、1688年;
68、光榮革命最重要的成果是:建立了英國了君主立憲制;
69、英國君主立憲制確立標志是:1689年《權利法案》頒布;
70、英國政治制度的顯著特點是:責任制內閣;
71、現代英國君主立憲制度是哪三位一體的混合物:君主制、貴族制、民主制三者融為一體的混合物;
72、英國君主立憲制主要特點是:保留君主,議會掌權;
第二課考點
73、美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時間是:1775年;
74、世界上第一部比較完整的資產階級成文憲法是:美國1787年憲法;
75、美國1787年憲法體現的原則是:「分權與制衡」;
76、美國1787年憲法的理論基礎源於:18世紀法國著名啟蒙思想家孟德思鳩的三權分立思想;
77、美國聯邦政府機構與權力分別為:國會掌握立法權,總統掌握行政權,聯邦法院掌握司法權;
78、美國政體特點是:總統共和制,簡稱總統制;
? 第三課考點
79、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於:1789年;
80、法國歷史上第一個資產階級共和國建立於:法國大革命時期;
81、法國共和制度確立標志:1875年國民議會頒布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
82、十九世紀中期德國的政治特點是:分裂;
83、德意志統一過程中起到中心作用的邦國是:普魯士邦國;
84、提出「鐵血政策」採用王朝戰爭方式統一德意志的是:普魯士邦國宰相俾斯麥;
? 第八單元從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到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
第一課考點
85、資本主義世界的第一次經濟危機發生在:1825年英國;
86、19世紀英法空想社會主義三個代表人物是:傅立葉、歐文、聖西門;
87、19世紀三四十年代,歐洲三大工人運動:法國里昂工人起義、英國憲章運動、德意志西里西亞紡織工人起義;馬克思主義三大來源是:德意志古典哲學、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英法空想社會主義;
88、馬克思主義誕生標志是:1848年《共產黨宣言》發表;
89、第一次較為完整系統地闡述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的是:《共產黨宣言》;54、無產階級建立政權的第一次嘗試是:巴黎公社的建立;
第二課考點
91、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於:1914年;56、1917年3月俄國「二月革命」推翻的是:沙皇俄國羅曼諾夫王朝;
92、1917年11月俄國爆發的「十月革命」推翻的是:資產階級臨時政府;
93、提出俄國從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向社會主義革命轉變任務的是:列寧發表的《四月提綱》;
94、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國家是:十月革命以後建立的蘇俄;
95、第一次取得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是:十月革命;
第三課考點
96、建國初鞏固政權的三大事件是:基本解放全國領土、土地改革、抗美援朝;
97、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建立起來的標志是: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
98、一五計劃的特點是: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和社會主義改造同時並舉;
99、新中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是: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100、農業基本實行合作化的時間是:1955年底;
第九單元: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
第一課考點
101、奠定二戰後世界兩極格局框架的是:雅爾塔體系;
102、冷戰內容包括:政治上的杜魯門主義,經濟上的馬歇爾計劃,軍事上的北約的建立;
103、二戰後社會主義力量的壯大表現在:政治上社會主義政權的擴展,經濟上的經濟互助委員會的成立,軍事上的華約組織的建立;
第二課考點
104、歐共體包括:歐洲煤鋼共同體,歐洲經濟共同體,歐洲原子能共同體;
105、二戰後日本經濟進入高速發展時期是在:1956年到1973年;
106、不結盟運動正式形成於:1961年;70、新中國建立後出現三個經濟振興時期是:1949到1957年,1956年到1966年,改革開放以來;
第三課考點
107、東歐劇變發生時間:1989年;
108、蘇聯解體發生時間:1991年;
109、第一個發生劇變的東歐國家是:波蘭;
110、標志蘇聯國家政權性質發生根本性變化,蘇共被排擠出政權的事件是:「八一九」事件;
111、歐洲聯盟建立於:1993年底;當今世界多極化趨勢發展表現是:一超多強,一超是美國,多強包括了歐洲、日本、中國、俄羅斯;
希望對你有幫助~~~~~~小君整理
2. 求高一上學期歷史的學習知識概括!!急
我是高二的,學的是新課改之後的教材,或許對你有幫助.
1.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
王位世襲制代替禪讓制.
周朝實行分封制,西周後期王室衰微,分封制遭破壞.(看看天子和諸侯的義務)
看看宗法制定義和意義.
秦朝首創皇帝制,特點是皇權至上和皇位世襲.創立中央集權制.看看意義.
由漢到宋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元朝行省制,及科舉制的發展.
明朝廢丞相,設內閣.清朝設立軍機處,標志著封建君主專制發展到頂峰.
2.古希臘羅馬政治制度
關注雅典民主三次改革及民主政治的意義
羅馬法的發展及影響
3.近代西方政治制度
了解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權利法案是重點.
美國聯邦共和制的確立要了解,1787年憲法的內容及原則
法德政治制度的確立,德國君主立憲制的特點
4.近代中國
幾次戰爭(一鴉二鴉,甲午戰爭,八國聯軍侵華)簽定的條約及影響.
太平天國要掌握它頒布的兩個綱領.
辛亥革命是重點.要識記三民主義,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及辛亥革命意義.
五四運動的背景和意義.中國共產擋成立的時間,黨綱和意義.國共合作也要掌握.
南昌起義的意義,武裝割據思想.紅軍長征的背景和時間,重點是遵義會議.
盧溝橋事變的影響,全民抗戰路線及幾次會戰.南京大屠殺的時間及抗戰勝利的意義.
解放戰爭主要是三大戰役和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意義.
3. 高一歷史必修一(人教版)知識點歸納
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一、西安事變
1、發生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
②主要原因:張學良、楊虎城受到中共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主張的感召和影響。
2、時間:1936年12月12日
3、要求:停止內戰,一致抗日。
4、結果:在中共的調解下,和平解決。
【分析】西安事變和平解決的原因
(1)根本原因:當時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
(2)重要原因:為了逼蔣抗日,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5、意義:
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為國共第二次合作的實現、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和全民族抗日局面的最終形成打下了重要的基礎,成為扭轉時局的關鍵。
二、國共合作抗日
1、國共第二次合作的實現
(1)根本原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
(2)實現過程:《八一宣言》(中共提出建立統一戰線)——《西安事變》(蔣介石答應停止內戰,一致抗日)
——「七七事變」(1937年7月7日,日軍開始全面侵華,中國全面抗戰開始) ——1937年9月22日,國民黨中央通訊社發表了《中國共產黨為國共合作宣言》(標志國共第二次合作的實現)
(3)標志:1937年9月22日,國民黨中央通訊社發表了《中國共產黨為國共合作宣言》, 標志著國共第二次合作的實現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正式建立。
高中歷史必修一知識要點
解放戰爭
1、兩種命運(抗日戰爭結束後,中國面臨民主與專制、和平與內戰兩種命運)
(1)中國共產黨 1945年召開七大 主張廢止國民黨一黨獨裁,建立民主聯合政府。
(2)中國國民黨 1945年召開六大 主張准備發動內戰、堅持一黨專政和拒絕成立聯合政府。
(3)為了實現和平民主建國的目標,共產黨和國民黨進行了一系列的斗爭
①1945年8月,「重慶談判」——1945年10月10日,簽訂《雙十協定》,確立了和平民主建國方針。
②1946年1月,政治協商會議在重慶舉行,分定了國民黨內戰獨裁方針。
2、解放戰爭的過程
(1)中國共產黨戰略防禦階段
①解放戰爭開始的標志:1946年6月底,國民黨進攻中原解放區,全國規模的內戰開始。 ②國民黨重點進攻陝北與山東解放區,國民黨由全民進攻轉入重點進攻。
【注意】與山東有關的重點戰役:1947年的孟良崮戰役。
(2)中國共產黨的戰略進攻階段
1947年夏,依照毛澤東確立的「三軍配合,兩翼牽制」的部署,劉伯承、鄧小平千里挺進大別山。
中國共產黨轉入戰略反攻。
(3)雙方決戰
①背景:解放軍的力量已經超過國民黨軍;戰略決戰的時機已經成熟。
②時間和戰役:1948年9月——1949年1月,三大戰役: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和平津戰役。
③結果:中國共產黨勝利。整個東北全部解放,華北及長江中下游以北地區,除少數據點外也全部解放。
(4)解放戰爭的結束
1949年4月,人民解放軍發動渡江戰役,解放了南京,國民黨政府在中國大陸的統治結束,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了基本勝利。
高中歷史必修一知識點
一、開國大典
1、《共同綱領》
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在北京召開,我們書上把這次政協會議稱之為「新政協」是相對於1946年1月重慶政治協商會議而言的。從時間背景上來看,解放戰爭已經取得成功,所以這次政協的主要任務是討論建國問題。在這次會議上制定了一個重要文獻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
(1)《共同綱領》的作用:「共同綱領」具有臨時憲法的作用。
(2)《共同綱領》體現的原則:人民民主原則。
(解析:注意一個問題,這個時期中國是不是社會主義社會呢?這是時期中國不是社會主義社會,還處於新民主主義社會,這主要是由當時社會經濟成分所決定的,從這一點上大家應該可以得出《共同綱領》之體現了人民民主原則。)
2、新中國成立
(1)時間:1949年10月1日
(2)成立的歷史意義:
①新中國的成立開創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勝利, 中國進入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時代。
②新中國的成立,是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的勝利。
③新中國的成了改變了世界政治格局,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力量。
二、1954年憲法(新中國的第一部憲法)
1、頒布背景:
①政治上:為了保障中國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
②經濟上:為了給社會主義改造創造條件。需要制訂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
2、內容:
①確立了我國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政府組織原則(民主集中制)。 ②規定了人民的權利和義務。
③制定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方針政策。
④將過渡時期總路線寫入了憲法。
3、特點:中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體現了人民民主原則和社會主義原則。
4、意義:①它的頒布加強了人民民主專政,鞏固了中國人民革命和建設的成果。
②反映了國家在過渡時期的根本要求,反映了廣大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社會的共同願望。
③它的頒布極大地提高了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的積極性,推動了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為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建設奠定了基礎。
4. 高一比較詳細的歷史知識點
高一歷史必修(1)
第一單元 第1課:
分封制實施的目的、受封對象,諸侯對天子的義務與在封國內享有和權利;分封制實施的影響(包括積極與消極)
宗法制:含義、目的、特點、作用。
第2課:
秦滅六國統一全國的時間、意義
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權制度的內容與意義。
第3課:
漢武帝、宋太祖為加強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分別採取了哪些措施?
隋唐實施三省六部制的目的是什麼?三省各自具有怎樣的職責?三省六部制的實施有作用?
元朝實施行省制度的原因、目的與意義。
漢朝、魏晉南北朝、隋唐分別實行怎樣的選官制度,其選官標准又有何不同?隋唐的選官制度實施有何歷史意義?
第4課
清朝前期為加強君主專制,幾代皇帝分別採取了哪些措施?(重點是軍機處的理解掌握)
第二單元第5課:
希臘地理環境有何特點,對其政治制度形成產生了什麼影響?
簡述梭倫改革的背景、內容與意義。
雅典民主政治制度有何特點?產生了什麼影響?
第6課
羅馬法包括哪些內容?羅馬法由公民法發展到萬民法的原因是什麼?羅馬法對羅馬及後世產生了哪些重大影響?
第三單元 第7課
英國《權利法案》制定的目的、主要內容和意義。
英國議會、內閣、首相、國王的各自權利與相互關系如何?
第8課
美國1787年憲法制定的背景、主要內容、作用。
美國聯邦政府組織結構有何特點?國會、總統之間是如何實現權力的制衡的?
第9課
法蘭西共和之路漫長而艱難說明了什麼?共和制能在法國最終確立起來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德國君主立憲制建立的背景是怎樣的?德國的君主立憲制與英國的君主立憲制相比有何區別?造成這種區別的原因主要是什麼?
19世紀70年代,法、德兩國都確立了資產階級政治制度,其各自背景各是什麼?兩國為何會建立起不同的政治體制?
21. 結合背景分析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的必然性,鴉片戰爭給中國社會造成怎樣的影響?
22. 理解掌握《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的主要內容,並掌握它們對中國社會造成的主要影響。
23. 掌握太平天國興起、失敗時間,定都天京意義、理解掌握《天朝田畝制度》《資政新篇》的內容及評價。
24. 辛亥革命:掌握同盟會的成立背景、時間、地點、領導人、理解其綱領。武昌起義、中華民國的成立、《臨時約法》內容及意義,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
25. 五四運動時間、斗爭對象、主力、初步勝利的成果,意義。
26. 中共成立的條件、時間、一大主要內容、中共成立的意義。
27. 中共八七會議、遵義會議的背景、主要內容、意義。
28. 南昌起義、秋收起義的概況與意義。土地革命的內容、工農武裝割據的內容和意義。
29. 紅軍長征的原因、時間、長征勝利的偉大意義。
30. 抗日戰爭:由局部抗戰到全民族抗戰。抗戰初期國民政府正面戰場的抗戰(四大會戰)、百團大戰、日軍的暴行。抗戰勝利的偉大意義。
31. 解放戰爭:重慶談判和政協會議。全面內戰爆發。戰略反攻與戰略決戰。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及意義。
32. 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條件、標志和意義。巴黎公社、十月革命的時間、意義。
33. 新中國民主政治制度建設的成就。(兩個會議、三大制度)新時期是如何逐步完善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的?
34. 祖國統一大業:香港問題的由來:香港問題能順利解決的原因、過程、意義。
35. 台灣問題是怎樣造成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黨和政府為解決台灣問題進行了哪些努力?當今台灣問題解決的主要障礙是什麼?(國共兩次合作分別給中國社會進步起了怎樣的推動作用?兩次內戰又給中國社會帶來怎樣的影響?由此可以得出怎樣的啟示?)
36.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奉行怎樣的外交方針?具體表現為什麼?到20世紀五十年代中期,我國外交取得了哪些主要成就?70年代我國外交又取得了了怎樣的新突破?新時期我國外交政策作了怎樣的調整?為世界和平發展進行了哪些努力?
37. 什麼叫冷戰?美國冷戰政策的主要表現有哪些?美蘇冷戰給世界帶來哪些影響?
38. 美蘇兩極格局下多極化趨勢是如何出現的?
日本從戰敗國迅速發展成世界大國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近代史上發生在南京的大事,幾乎濃縮了一部中國近代史。請舉出近代發生在南京的大事並答出每件大事所產生的影響。
5. 高一上期歷史整理
人教版必修一歷史知識要點
第一單元 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
第一課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1.夏商的政治制度(可有選擇地提問,以填空的形式出現)。夏商早期政治制度的影響是什麼?
2.西周分封制的建立、目的、受封對象、內容、影響、解體(原因及時間,可提問簡單些)?
3.西周宗法制的起源及含義,宗法制的內容及影響?
4.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P7)
第二課 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
1.秦統一的原因、過程及意義
2.「始皇帝」的來歷
3.簡述秦中央集權制度形成的過程。明確其形成的標志。
4.郡縣制的形成、機構及職能、意義
5.中央集權制度形成的影響
第三課 從漢至元政治制度的演變
1.從漢至元中央政治制度的演變(要求要准確)
2.從漢至元地方政治制度的演變(要求要准確)
3.從演變說明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特點(P15)
第四課 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
1.明朝加強君主專制的措施(重點是內閣的設置)
2.清朝加強君主專制的措施(重點是軍機處的設置)
3.認識君主專制的加強對中國社會發展的影響(P19)
第二單元 列強武裝侵略與中國人民的反抗
第一課 從鴉片戰爭到八國聯軍侵華
1.(通過戰爭爆發前的國內外背景)明確鴉片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對戰爭的直因、經過、性
質簡單提問,重點提問戰爭的結果(南京條約及後來的擴大)和影響(實驗班可補充)
2.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原因、經過(結合兩次戰爭圖)、結果、影響,重點是兩個條約的內容
3.甲午中日戰爭的背景、經過、結果、影響,重點是背景、條約的內容和危害,戰爭的影響
4.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背景、經過、結果和影響。重點是條約的內容、危害、影響
5.義和團運動爆發的背景、概況和結果(簡單了解)重點是義和團運動的意義。
6.鴉片戰爭中的愛國將領、三元里人民抗英;第二次鴉片戰爭中的直隸提督史榮椿;甲午戰爭
中的愛將領及台灣人民的反割台斗爭;義和團和愛國清軍抗擊八國聯軍。通過這些事跡體會
中華民族英勇不屈的斗爭精神。理解列強始終不能滅亡中國的根本原因。
第二課 抗日戰爭
1.列舉侵華日軍的罪行
2.簡述中國軍民抗日斗爭的主要史實(分中共、國民政府、國外戰場三個角度)
3.從敵我形勢、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曲折建立,抗戰的經過和結果等理解全民族抗戰的重要性
4.掌握抗日戰爭的國內外意義;理解抗日戰爭是中國反帝斗爭的偉大轉折點。
第三單元 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
第一課 太平天國運動
1.太平天國運動興起的原因和條件、興起和發展、高潮(重點掌握《天朝田畝制度》的內容和
評價)、衰落(重點掌握《資政新篇》評價)、失敗、性質、(敗因)啟示
2.通過太平天國運動的功績和失敗的原因認識農民起義在民主革命時期的作用和局限性
第二課 辛亥革命
1.理解辛亥革命運動興起的原因和條件(掌握思想和組織基礎)、革命形勢的發展(理解三民
主義及評價)、爆發、高潮(重點掌握《臨時約法》的內容及意義)、結局及原因,評價(重
點提問)
2.可從辛亥革命的意義、中國的近代化、民主革命的進程等角度認識推翻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中
華民國的歷史意義
第三、四課 新民主主革命的崛起和勝利
1.五四運動的背景、導火線、口號、過程、結果、性質、意義(通過性質、意義等認識其對中國社會變革的影響)
2.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條件,中共一大的(時、地、代表)內容和意義,中共的性質、特點和誕生的意義(以此認識其對中國社會變革的影響),中共二大的(時、地)中心任務、內容和評價
3.國民革命運動的興起、高潮、失敗、性質;理解其敗因及教訓(重點國民黨一大的內容、意義,北伐戰爭的成果)
4.南昌起義、八七會議、秋收起義、土地革命的基本概況;「工農武裝割據」理論的內容和意義;紅色政權的建立
5.紅軍長征的背景、經過(可結合圖適當補充)、結果、意義(重點遵義會議的內容和意義,可補充「長征精神」)
6.概述中國共產黨領導抗日戰爭的主要史實(分三階段)
7.概述中國共產黨領導解放戰爭的主要史實(可補充新民主主革命取得勝利的基本經驗)
8.認識新民主主革命勝利的意義
第四單元 現代中國的政治建設和祖國統一
第一課 新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
1.概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條件、過程、意義(重點掌握政協會議的內容特別是《共同綱領》
的內容)
2.闡述人民代表大會制確立的背景、確立、發展(重點54年憲法的內容、原則、性質、意義)
3.闡述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確立的背景、初步建立、正式確立和發展
4.闡述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確立的背景、建立、意義
5.認識我國民主政治的特色
第二課 民主政治建設的曲折發展
1.了解文革發生的原因和對民主法制踐踏的史實,以此說明民主法制建設的必要性和艱巨性
2.列舉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法制建設的主要措施和成就
3.列舉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民主建設的主要成就
4.認識實行以法治國方略的重要意義
第三課 祖國統一大業
1.簡述「一國兩制」構想提出的目的、含義、形成過程和意義
2.簡述「一國兩制」構想的成功實踐(香港、澳門回歸的概況)
3.海峽兩岸關系發展的條件、概況(可補充台灣問題的由來、現狀、當前阻礙台灣問題解決的主要因素)
4.認識實現祖國統一對中華民族復興的重大歷史意義
第五單元 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
第一課 新中國初期的外交建樹
1.獨立自主外交制訂的背景、內容、新中國成立時所取得的外交成就
2.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提出的背景、提出、內容、意義(重點理解其在處理國際關系方面的意義)
3.日內瓦會議召開的背景(理解即可)、時地、議題、結果、意義
4.亞非會議召開的背景、時地、議題、中國的方針、意義
第二課
1.中國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的背景、恢復、意義
2.中美關系正常化的背景條件、進程、發展
3.中日邦交正常化的背景條件、進程
4.概括中國七十年代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理解其意義
5.探討中美關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對國際關系的影響(P89)
第三課 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外交
1.新時期外交政策調整的背景和調整(注意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
2.列舉中國在開展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多邊外交中所取得的成就
3.列舉中國在地區性國際組織中所取得的成就
4.通過新時期的外交活動認識我國為現代化建設爭取良好國際環境、維護世界和平和促進共同發展所作出的努力
第六單元 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
第一課 古代希臘民主政治
1.了解希臘文明起源的條件(自然地理環境和城邦制度),認識西方民主政治產生的歷史條件
2.概述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和發展(通過三個改革特別是伯利克里改革的內容明確其民主政治的主要內容)
3.如何評價雅典民主政治
4.認識民主政治對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意義
第二課 羅馬法的起源與發展
1.羅馬法的含義、起源、發展
2.羅馬法的內容和影響
3.通過羅馬法的內容在維系羅馬帝國統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類社會生活中的價值
第七單元 資產階級代議制的確立與發展
第一課 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建立
1.了解《權利法案》制定的背景(議會制度的形成、光榮革命)、制定、君主立憲制的確立
2.責任內閣制的形成(時間、產生、許可權)、發展
3.理解英國君主立憲法制的特點及作用
第二課 美國聯邦政府的建立
1.美國1787年憲法制定的背景、制訂、內容、特點、評價(重點是內容和評價)
2.美國聯邦制的權力機構(組成及許可權)
3.比較美國總統制與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異同(P113)
第三課 資產階級代議制在歐洲大陸的發展
1.《法蘭西共和國憲法》頒布的背景、頒布、內容、意義(重點是內容)
2.德意志的統一及意義、《德意志德國憲法》的內容(重點)
3.比較德意志帝國君主立憲制與法國共和制的異同
4.分析資產階級代議制在西方政治發展中作用
第八單元 從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到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
第一課 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1.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條件、《共產黨宣言》的內容、馬克思主義產生的重大意義
2.巴黎公社建立的背景、建立、公社的措施、結果、原因、意義(要理解和認識巴黎公社運動在建立無產階級政權上的經驗教訓)
第二課 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
1.概述俄國十月革命的背景、過程、結果、意義,
2.通過其國際意義認識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建立的歷史意義
第三課 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建立
1.概述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建立的背景(政權的鞏固、經濟的恢復)
2.概述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建立的過程(總路線和一五計劃、憲法制定、三大改造)
3.認識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建立的意義
第九單元 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
第一課 兩極世界的形成
1.美國「冷戰政策」出台的背景和表現各是什麼?
2.社會主義力量壯大的表現是什麼?戰後東歐建立人民民主政權的條件有哪些?
3.為回應美國的冷戰,蘇聯採取了哪些措施?雙方對峙局面出現的標志是什麼?
4.「冷戰」(兩極格局)對國際關系的影響有哪些?古巴導彈危機的結果說明了什麼?
第二課 世界多極化趨勢的出現
1.歐共體形成的背景、進程、內外政策、影響?
2.日本成為經濟大國的原因?表現?影響?
3.不結盟運動興起的背景(可提問簡單點)、標志、特點、作用和影響?
4.中國振興的進程及與不結盟運動的關系?
5.理解世界多極化在曲折中發展(以理解為主)
第三課 世界多極化趨勢的加強
1.簡單了解東歐劇變的概況和蘇東劇變的原因
2.蘇聯解體的過程(以填空形式提問)和影響
3.多極化趨勢加強的背景和表現?
4.多極化趨勢對世界歷史發展的影響?
6. 急求高一上冊歷史知識總結
第一單元 古代中央集權制度
中國古代制度的特點:1.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不斷加強。
2.皇權不斷加強,並始終處於主導地位,相權不斷削弱。
3.中央集權對地方分權的管理控制不斷加強。
一、分封制
中國古代國王或皇帝分封諸侯的制度叫分封制。西周實行分封制的目的是為了鞏固周朝統治。分封制的作用:周王確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統治效果得到加強,周人的勢力范圍擴大了。
二、宗法制
是以血緣關系為紐帶,家庭組織與國家制度相結合,以保證血緣貴族世襲統治權利的政治形式。其作用是宗法制度保證了各級貴族能夠享受「世卿世祿」的特權;有利於凝聚宗族,防止內部紛爭;強化王權,把「國」和「家」密切結合在一起,從而鞏固了統治。維護宗法制的工具是各種禮樂制度。
三、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
皇帝制度:皇權至高無上;皇位世襲;
中央:三公(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九卿制
地方:郡縣制 作用:有利於加強中央集權,國家統一經濟發展。
影響:奠定了兩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有利於國家統一、經濟文化發展;對中華民族的形成、祖國疆域的初步奠定起了重要作用。
四、西漢加強中央集權措施:中央:中朝制度
地方:刺史、推恩令和酬金奪爵制度
積極作用:①有利於大一統局面的形成
②有利於社會經濟發展
消極:①皇帝權利過於集中,以產生腐化。
②若大權旁落,則易出現外戚、宦官專權、導致政局動盪
五、宋加強中央集權
措施 ①收精兵:「三衙」、樞密院、原則;
②削實權:設通判、文臣任州郡長官;
③制錢谷:財賦大部分運往京師;
影響 利:改變藩鎮割據分裂局面,加強中央集權;
弊:造成「積貧積弱」的後患。
六、專制皇權的加強
1.隋唐實行三省六部制:三省:中書草;門下審;尚書執行下設六部;
作用:分工合作、相互牽制;明確分工提高了辦事效率;分割相權有利於加強皇權。
宋進一步分割相權。中書門下是行政機構;樞密院是軍事機構;三司管理財政;
明朝廢丞相,皇帝直接控制六部,專職皇權發展到新高度,成祖時設內閣參與商討,有票擬權,但無決策權。
2.清朝的軍機處
清初:內閣和議政王大臣會議
雍正設立軍機處
特點:軍機大臣品級不高,受皇帝召見,跪奏筆錄
影響:提高清王朝行政效率,專制皇權高度發展
第二單元 古希臘和古羅馬的政治制度
-、希臘自然地理環境和希臘城邦制度對希臘文明的影響,西方民主政治產生條件。
1、 西方民主政治產生的歷史條件
① 多山、多港、多島的地理環境
② 希臘城邦小國寡民(古代歷史條件下,民主政治的前提);
③ 多山、多港、多島的環境促成希臘商品經濟發達和海外活動頻繁,使希臘人較早接受平等、民主觀念。
2、 希臘城邦的主要特徵是:小國寡民,各幫長期獨立自治
3、 希臘城邦中流行的政體是:貴族制、民主制
二、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內容,民主政治對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意義。
1、民主政治演變過程:君主制--貴族制--民主制。
貴族制與君主制的不同:是集體領導;實行平等協商、少數服從多數的法制原則;
實行任期制和選舉制
民主制的確立:梭倫改革,將國家引上民主的軌道;克里斯提尼改革--最終確立(陶片放逐法)
2、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點:人民主權和輪番而治
3、體現:(雅典民主政治機構的組成)
① 公民大會:最高權力機關,負責審議決定一切國家大事;最重要的程序--就某項事物展開辯論。
②五百人議事會:公民大會的附屬機構,負責為大會准提案;兩字公民大會閉會期間,議事會是最高權利的代表,負責監督行政官員落實大會決議。
③ 民眾法庭:日常司法機關。最大限度保持公正,避免行賄舞弊現象的發生
4、 雅典民主制的得失:
積極意義;
⑴雅典民主為人類提供了一種集體管理的新形式,創造岀法制基礎上的差額選舉制、任期制、議會制、比例代表制等摩尼珠運作方式,這一偉大創舉為後世民主政治發展積累了寶貴經驗。
⑵政治決策通過多數人的認真討論,會使問題考慮的更全面。
⑶公職人員由多數人選舉產生,是公職人員對社會負責,處於群眾的監督之下,減少了以權謀私的可能性。
⑷推動思想文化的發展:
局限性:⑴與現代民主不同,只是公民群體的民主,而非公民,如外邦移民、奴隸和婦女,都沒有享受民主權利;⑵雅典民主是男性為中心的民主。
三、羅馬法的主要內容及其在維系羅馬帝國通知中的作用。法律在人類社會生活中的價值。
1、《十二銅表法》:
意義:①羅馬共和國第一部成文法典,是羅馬發的淵源。
②《十二銅表法》的條款雖然沒有給平民帶來多少好處,但法典的編篡仍是平民的勝
利,因為有民成文法就得按律判決和量刑,貴族不能像過去那樣任意解釋習慣法.
2、查士丁尼法典/即《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包括《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學總論》、《查士丁尼學說匯篡》、《查士丁尼新敕》,標志著羅馬法發展到完備階段。
3羅馬法的影響:
① 成為維系東羅馬帝國統治的有效工具。
② 以《十二銅表法》為開端,《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為總結的羅馬法,是世界上內容最豐富,體系最完備。對後世影響最廣泛的古代法律。
今天繼承的羅馬法法律制度、原則:①陪審制度②保護人制度即律師制度③「沒有告訴人就沒有法官」,即「不告不理」原則。
第三單元 近代西方資本主義政體的建立
一、《權利法案》制定和則任制內閣形成的史實,理解英國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的特點。
1、《權利法案》:1689年議會頒布--立法權向議會轉移
意義:①以法律的形式確立了議會主權,國王的權利受到議會的明確限制,它標志著英國確立君主立憲制政體。②「光榮革命」後,英國實行議會與國王集體統治,統治方式從人治轉向法治。英國社會從此進入了長期穩定發展的時期。
2、責任內閣制的形成--行政權向內閣轉移
①「光榮革命」後,國王成為「統而不治」的國家元首,內閣承擔實質行政職責。
②1721年,羅伯特。成為英國歷史上第一任內閣首相
③19世紀中期,議會變成兩大政黨之間的權利角逐,大選中獲勝的多數黨上台組閣,首相由多數黨領袖擔任,有行政權和立法創議權。
3、責任內閣制特點
①內閣全體成員對政府事物集體負責,並與首相在政治上共進退 ;
②責任內閣制是英國君主立憲制的核心,名義上是對國王負責。實際是對議會負責;
4、英國君主立憲制特點:
①英國的君主立憲制以責任內閣為核心;②英國國王「統而不治」,是國家元首,扮演儀式性的角色;③英國的責任內閣制名義上是對國王負責,實際上是對議會負責;④內閣行使行政權,首相是最高行政首長,首相由議會多數黨的領袖擔任,有行政權和立法創議權,事實上成為國家政治生活的最高決策者和領導者;⑤整個政治制度以代議制民主為基礎。
二、美國1787年憲法的主要內容和聯邦制的權力結構,比較美國總統制與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異同。
1、1787年憲法的內容
①聯邦制原則:憲法規定了一個強有力的聯邦政府(即中央政府),同時讓各州保留了較大的自主權
②分權制衡原則: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立,互相制約。
③民主原則:總統和議會由民選產生。保證政府代表廣泛民意,具有一定的民主性。
2、美國政體為總統制共和制;
國家結構形式萬惡聯邦制
3、比較美國總統制與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異同。
相同點:都屬於資產階級代議制,體現分權、制衡原則,實行資產級政黨政治。
鞏固資產階級革命成果,推動世界民主化進程。
不同點:
項目 美國總統制共和制 英國君主立憲制
國家元首 總統 國王
國家元首產生方式 民選 世襲
國家元首有無任期 任期制 終生制
國家元首有無實權 有 無(虛君,國家的 象徵)
政府首腦是誰 總統 首相
政府如何產生 總統任命 會議產生
政府與議會關系 總統不對國會負責,互相制約 內閣、首相對議會負責
國家的權力中心是誰 總統 議會
三、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和《德意志帝國憲法》的主要內容,比較德意志
志帝國君主立憲制與法國共和制的異同。
1.《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1875年)- 確立法國政體為總統制共和國
內容:①立法權歸參議院和眾議院兩院行使。
②行政權歸內閣和總統。總統由國民議會選出;任期7年,可連選連任;總統是國家元首及軍隊最高統帥,總統與參眾兩院議員共有創意法律之權,總統爭得參院同意可解散尚未屆滿眾議院;內閣部長由總統任命,總統和內閣部長共同向議會負責。
2. 1871年德意志帝國憲法-----確立德國政體為君主立憲制
內容:①國家元首是「皇帝」,掌握國家最高權力;
②首相:作為政府首腦,由皇帝任命,只對皇帝負責不對議會負責;
③聯邦議會和帝國國會是立法機構,行使立法權。權利較小,帝國過會對政府沒有任何行政監督權,只參與制定法律和預算的權力;
特點:具有濃厚的專制主義和軍國主義色彩
3.比較德意志君主立憲制和法國共和制的異同。
相同點:都屬於資產階級代議制,體現分權、制衡原則。
鞏固資產階級革命成果,推動世界民主化進程
不同點:
項目 德國君主立憲制 法國共和制
國家元首 國王 總統
國家元首的產生方式 世襲 議會選舉
國家元首的任期 終身制 任期制
國家元首有無實權 有 有
政府首腦 首相 總統
政府產生方式 皇帝任命 議會產生
政府與議會關系 政府度對議會負責 對議會負責
國際的權力中心是誰 皇帝 議會
四、資產階級代議制
1.確立:歐美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通過革命見證和平改革制定了憲法,設立了議會,確立了資產階級代議制。
2.資產階級代議制特徵:
①議會形式上是代表民意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議會制是一種間接的民主形式。
②一般都實行三權分立和權力制衡的原則。
③都實行資產階級政治。
3.資產階級代議製作用:
①資產階級代議制制度體現了資產階級德意志,從法律上鞏固了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的成果。
②代議制否定了封建君主專制政體。推動世界民主化進程。
③調節、緩和了矛盾、穩定了資本主義國家的統治秩序。
第四章 內憂外患和中華民族的奮起
一、鴉片戰爭
1.原因:1840年6月,英國以虎門銷煙為借口發動戰爭,目的是打開中國市場
2.經過:1842年,中國戰敗,簽訂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
3.影響:使中國領土、主權不完整;中國被迫成為資本主義國家的產品銷售市場、原料產地;中國進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二、第二次鴉片戰爭
1856年,英法為了擴大在華利益聯合發動戰爭,中國被迫簽訂《天津條約》《北京條約》
三、清政府的變化
1.權力結構:設總理衙門、總稅務司、同文館。
2.思想:官員出現了林則徐、魏源等人的師夷長技以制夷新思潮;奕欣、張之洞等人發起的學習西方先進科學技術的洋務運動。
四、 太平天國運動的興起
1. 背景:人禍(外國侵略者及清政府給人民造成極大痛苦)、天災(自然災害)
2. 准備:洪秀全創立拜上帝教(會)
3. 開始:1851年金田起義
五、 太平天國的全盛時期
全盛時期的事件:
1. 定都天京(正式建立政權與清政府對峙)
2. 北伐西征(軍事全盛)
3. 《天朝田畝制度》
目的:建立四同社會
評價:進步性(表達了農民群眾的理想追求--要求廢除封建(地主階級)土地所有制的強烈願望);局限性(沒有真正實行過,因為一沒有安定的環境,
最主要是絕對平均主義,違背了歷史發展規律,是空想,根本無法實施)。
六、 天國的衰敗
1.天京變亂(由盛轉衰)
2.重建領導核心
3.天京陷落(1864年,太平天國運動失敗)
4.太平天國運動的影響:是一次反清(封建)反侵(略)的農民革命戰爭。
⑴它掃盪了王朝秩序,沖擊了舊綱常名教,動搖了清朝統治的政治基礎;⑵它表達了農民群眾的理想追求,提出了近代中國第一個具有發展資本主義性質的社會改革方案《資政新篇》;(3)沉重打擊了外國侵略者的勢力。
七、中日甲午戰爭和民族危機的加深
1.戰爭爆發的原因
2.爆發及經過
3.影響
4.民族危機的加深
帝國主義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中國各階層都以自己的方式開展救亡愛國的運動,有清政府的軍事改革、愛國知識分子的維新變法運動、資產階級革命派發起辛亥革命、農民階級的義和團運動
八、義和團運動和八國聯軍侵華
1.義和團運動(興起的原因:帝國主義侵略中國,民族危機嚴重。)
2.八國聯軍侵華(時間、目的、影響)
九、 資產階級革命運動的興起和發展
1. 興起的背景
2. 興中會的成立與同盟會的建立
3. 革命派與立憲派的論戰
4. 發動武裝起義
十、武昌起義及其對全國的影響
1.武昌首義和湖北軍政府的建立
2.全國革命形勢的發展
十一、民國的建立和帝制的終結
1.中華民國的建立和《臨時約法》的頒布
2.袁世凱竊取辛亥革命成果
3.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
十二、五四運動
1.運動爆發的原因(國際、國內)及導火線
2.過程(兩階段,前後期的主力運動中心)
3.意義(五四精神)
7. 高一上期歷史怎麼復習啊 有沒有特別重要的點
告訴抄小夥伴一個我的襲學習方法。我高中是歷史不錯,也很喜歡歷史。歷史首先還得是有興趣,我覺得歷史這個東西挺有意思。
其次,為了期末考試,你復習的時候不可能全部都看,那就看老師著重講過的,能背的盡量背。什麼時間,人物事件,影響意義之類的。其實平時積累很重要。
最後答題的時候,選擇題這類題要快,為做大題節省時間但是要認真分析。做完大題有時間回過頭來檢查。做大題么就要仔細審題,看下題目要求的是結合材料還是結合所學知識,這一點很重要。還有題目要求的是原因還是意義?是簡答還是論述?根據分值來判定。再說一點,答題的時候調理要清晰,寫123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