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看待歷史學 求論文一篇
你走的每一步,都是在寫你自己的歷史。
② 歷史學畢業論文選題
1、 淺談中國貨幣制度的變革。
2、 淺談中國古代土地制度。內
3、 何謂「封臣建國」。容
4、 淺談中國古代農民戰爭的性質、影響和意義。
5、 淺談漢民族的形成史。
6、 淺談古代西域經濟文化。
7、 古代東北的民族興起與衰落。
8、 古漢語「普通話」的變革。
9、 唐代的宗教文化。
10、古代民俗服飾的演變。
就先這些吧,也不是很少了,呵呵呵,要還有意見,那就把你的問題再細致點好啦。
③ 求一篇歷史論文範文
中國近代史綱要論文
一 應當重視中國近代政治史的研究
中國近代政治史的研究,在一段時間里,相對而言,顯得有些被冷落。20世紀80年代以來,先是中國近代文化史研究的興起,並成為熱點。當時回顧過去中國近代史的研究,著重在革命史、政治史,覺得有拓寬領域的必要,於是文化領域受到人們的關注。但是在「文化熱」中,又出現貶政治史的現象,有的研究者認為政治史的研究是淺層次的、表像的,只有文化的研究才進入到歷史的深層,才是中心。隨後,中國近代社會史也引起學者們的興趣,對它的研究方興未艾。但是,也出現與「文化熱」中類似的說法,貶抑政治史的研究,甚至有主張用社會史取代歷史的。這些說法是否確切,是值得推敲的。我雖是研究中國近代文化史,但並不認為文化是歷史的中心。在同白壽彝教授的一次談話中,曾經談到什麼是歷史的中心的問題。白先生認為:歷史主要是寫政治,政治是歷史的脊樑,經濟雖是基礎,但要受政治的制約,文化更要受政治的制約,文化不能作為歷史的中心。話雖不多,卻很精闢。
美國著名學者塞繆爾·亨廷頓在前幾年曾發表《文明的沖突》一文,引起了國際上強烈的反應。這篇文章認為未來國際沖突不是經濟的、意識形態的沖突,而是西方文化和儒學文化、伊斯蘭文化的沖突。顯然,這是把文化作為社會的中心,是起決定作用的。不論是歷史上還是現實社會中,文化無疑有其應有的作用,但它不居於中心地位,不起決定作用。就現實國際社會而言,首要的是經濟、政治利益,美國向他國推銷其價值觀、文化,也是為了實現其經濟、政治利益。海灣戰爭,其根本因素也不是所謂伊斯蘭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沖突。亨廷頓在《文明的沖突》這篇文章的基礎上撰成《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一書,對他在「文章中提出的問題提供一個充分的、深刻的和更詳盡論證的解答」。盡管他在書中仍然力圖說明根本因素是伊斯蘭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沖突,但也不能不承認「海灣戰爭是冷戰後文明間發生的第一次資源戰爭」。他說:「最關鍵的問題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儲備,將由依靠西方軍事力量保護其安全的沙特政府和酋長國政府控制,還是由有能力並有可能利用石油武器反對西方的獨立的反西方政權的控制?西方未能推翻薩達姆·海珊,卻獲得了某種使海灣國家在安全上依賴西方的勝利。戰爭之前,伊朗、伊拉克、海灣合作委員會和美國曾為獲取對海灣地區的影響展開了競爭。戰爭之後,波斯灣變成了美國的內湖。」[1]這里認為這場戰爭的關鍵是爭奪對「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儲備」的控制權,「戰爭之後,波斯灣變成了美國的內湖」,都說到了實質所在。同是伊斯蘭文化的國家,為了石油、戰略地位等經濟的、政治的利益,彼此之間可以打起仗來,也可以支持、參與美國組織的對伊拉克的戰爭。這正說明,海灣戰爭的根本因素不是由於伊斯蘭文化和西方文化兩種「文明間」的戰爭,而是經濟、政治利益的沖突。
貶抑中國近代政治史研究的一個緣由,是有些研究者認為以往中國近代史寫的政治史,是階級斗爭史,有的人甚至指責為「階級斗爭為綱」。恩格斯在1888年為《共產黨宣言》英文版所寫的序言中指出:「(從原始土地公有制解體以來)全部歷史都是階級斗爭的歷史」,是「構成《宣言》核心的基本思想」[2]。列寧也說:「階級關系——這是一種根本的和主要的東西,沒有它,就沒有馬克思主義[3]。如果堅持馬克思主義對歷史研究的指導,那就離不開階級分析和階級斗爭學說。至於將階級斗爭等同於「以階級斗爭為綱」,那是對不同性質問題的混淆。
對於中國近代政治史研究的弱化,還因為以往史學界著重於從鴉片戰爭到解放戰爭這些重大事件的研究,成果頗多,再做研究起點較高,向前推進難度較大,要下更大的功夫。然而這些大事件也不是沒有可以繼續研究的,還有不少問題沒有完全弄清楚,有些問題也有待深入。即如孫中山,近些年又陸續發現一批有關的資料,還沒有很好地加以運用研究;關於他的思想等方面的評論,研究者的見解也頗有分歧;何況迄今尚未有一部學術價值高的、有份量的傳記。
重大事件自是中國近代政治史的重要內容,但不等於中國近代政治史,不是它的全部內容,中國近代政治史的內容是很豐富的,不應當忽視。中國近代文化史、社會史的研究,擴展了中國近代史的領域,無疑是有意義的。但不宜揚此抑彼,政治、經濟、文化乃至軍事、外交等都同樣需要研究,都有研究的必要和價值。
二 注重微觀研究,也要重視綜合研究
近些年來中國近代史的研究趨向細化,具體問題的研究受到重視,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具體的、微觀的研究很有必要,這是綜合研究的基礎,但是過分細化就會流於「碎化」。近代中國一百多年的歷史,時間不短,人、事繁多,對全部細節或微小問題逐一加以研究,既不可能,也沒有必要,即使研究了,也說明不了什麼問題。細化的研究需要斟酌所擇取的題目有沒有研究價值,而有研究價值的題目也不應只是就事論事,敘事清楚,還要將它置於大背景中來考察,以小見大,說明問題。
在具體的微觀研究的基礎上,要注意開展綜合的研究。長期以來,中國近代史分門別類的研究,專題的研究,已經做了不少,有條件做綜合的研究。
在我們的研究工作中,分科、分專業,文學、史學、哲學等等各自屬於不同的學科門類。在歷史學中,又有中國古代史、中國近代史、世界史以及各種專門史之分。而研究中國近代史的人,又有專攻某一重大歷史事件之別。這種分工過於狹窄,過於專門,不利於歷史學科的發展,不利於人才培養,不利於出精品,也難以做綜合的研究。中國歷史上的人物不少都是通曉經、史、子、文學、佛學等,對他們的研究不能僅限於一個方面,應當是全面的。例如魏源,在中國近代史、思想史學著作中,主要是寫他的經世思想,尤注重於《海國圖志》及其名言「師夷長技以制夷」。魏源的經世思想,他的具有代表性的名著《海國圖志》,無疑要著重論析。然而魏源博學多聞,年輕時究心陽明心學,好讀史書,後隨父至京師,從胡承珙問漢儒家法,問宋學於姚學shuǎng@①,學《公羊》於劉逢祿,晚年又修禪禮佛。他一生著述甚多,除《海國圖志》外,如《曾子章句》、《大學古本》、《庸易通義》、《說文擬雅》、《小學古經》、《兩漢經師今古文家法考》、《老子本義》、《孫子集注》、《董子春秋發微》、《詩古微》、《書古微》、《聖武紀》、《元史新編》、《古微堂內外集》等,涉及經、史、子、佛學、詩文,僅經學又及今古文、漢宋學。要對魏源有精深的研究,不能只談論某些方面,需要綜合的研究。這關乎研究者的知識結構問題,應「通識」的要求。一個學科也有上下通、左右通的問題,力求改變過於專門、相互割裂的狀態。
三 現實與歷史不能混同
今天的中國由歷史的中國發展而來,現象和歷史不能割斷。歷史的研究者都是生活在現實社會的,現實社會中的問題無疑會引發研究者去思考歷史。但是,現實和歷史不能等同,二者既有聯系又有區別。這是無須贅述的常識,似乎是很明白的。然而在實際研究中,二者的界限卻時常被混淆。例如,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改革開放,引進外資等等,於是有的研究者就以此去反思歷史,闡釋歷史,認為近代中國一百多年裡,西方列強在中國傾銷商品、投資建廠、開礦築路、掠取原料農業品……,是幫助中國實現現代化,應當歡迎他們進來,不應該反抗,當年如果不把帝國主義趕出中國,現在可能就現代化了。
出現這種說法,原因不止一端,但其中有一點,就是將歷史與現實混淆起來,將現實中進行的現代化建設、對外開放與近代史上的外國入侵混為一談。近代史上的所謂「開放」,外國人在中國的投資設廠等等,與現在改革開放、引進外資不能混為一談,必須歷史地去看待它。中國近代社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西方列強通過對中國進行的侵略戰爭,迫使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取得了在華政治、軍事、經濟、外交、文化等方面的許多特權,把持了中國的財政和經濟命脈,操縱著中國的政治和軍事力量。而現在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對外開放、引進外資等,其歷史背景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結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建立了新中國,並進行數十年社會主義改造與建設。中國今天的對外開放、引進外資等是獨立自主的,不允許外國附加任何條件,外國人在中國從事經商投資等活動,必須遵守中國的法律。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社會與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國相比,其社會性質根本不同,不能以現在的情況和觀念硬往歷史上套,將歷史與現實同等看待。
又如我們現在說和平和發展是當今世界的兩大主題;國內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強調穩定、安定團結,於是有些研究者就以之去闡釋歷史,認定中國古代社會為什麼發展緩慢,不能走向現代化,就是因為農民戰爭破壞了穩定,破壞了經濟;近代中國沒有實現現代化,是革命的結果,革命革糟了,只有改良才能使中國現代化。歷史上為什麼會發生農民起義、革命,它們是否只是破壞,這些問題不用多說,如果不存偏見,並不難公正地回答。拿現實去規范歷史,用現代人的思想去要求歷史人物,這不是馬克思主義的歷史觀。研究歷史需要用歷史觀點來觀察問題,「在分析任何一個社會問題時,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絕對要求,就是要把問題提到一定的歷史范圍之內」[4]。
四 要重視歷史教育
歷史教育包括學校的歷史教育和學校以外的廣大人民群眾和幹部的教育,它對提高全民族的思想、文化素質是不可缺少的。鄧小平同志強調:「我們要用歷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5]。
歷史學要在提高民族思想、文化素質上發揮作用,就不能局限於專門學術研究方面。歷史研究對於提高學科學術水平、發展歷史科學當然很重要,但只做提高方面的工作是不夠的,還要重視歷史教育,做普及方面的工作。史學工作既要提高又要普及,是兩手問題,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現在的問題是提高方面比較硬,史學工作者注重撰寫學術專著,發表學術論文;而這與評職稱、提高自身地位等等都有關系。普及工作得不到重視,認為是小兒科,不算學問,評職稱也不算數,這種思想觀念和實際問題影響了史學工作者對普及的重視,削弱了歷史教育。
在知識普及方面,科技工作者做得比較好,出版了許多科普書籍和影視片,實際效果也很好。相形之下,歷史工作者就做得不夠。從學科要求上說,歷史工作者對歷史普及、歷史教育也要重視,學問不能只停留在專家圈子裡。我們的歷史著作不用說一般青少年不看,就連幹部也沒有多少接觸。因為這些書籍、論文太專門,難懂,人們讀不下去,引不起興趣。一個學科、一門學問如果離開群眾,離開社會,恐怕是很難生存的。
事實上,廣大群眾和幹部並不是不喜歡歷史,不需要歷史,而是缺少適合他們喜歡的讀物或影視片。史學工作者忽視的歷史普及工作,影視工作者都很重視。他們編了許多歷史題材的影視劇,有正劇,有「戲說」,吸引了眾多的觀眾。但是,這些歷史題材的影視劇,存在著隨意編造歷史的嚴重問題,不僅給觀眾以歪曲了的歷史知識,而更重要的是給予觀眾錯誤的歷史觀、價值觀,危害很大,應當受到史學工作者的關注。
值得關注的是青年中歷史知識薄弱。據2001年2月在北京、上海、武漢、深圳四個城市對14~28歲1065名青少年的調查中,歷史試題25道,每道4分,以百分計算,平均分為27.69,及格率只有1.5%。其中有一道題是「誰在1860年燒毀中國的圓明園」,只有31.8%的人答是英法聯軍,大部分人的回答是八國聯軍。而在中學的歷史教學中,有的教學大綱存在著明顯的科學性問題,如不寫太平天國,卻將太平軍打洋槍隊歸之於反侵略斗爭;近代化的開端有洋務運動,但沒有民族資本企業,等等。歷史教育的薄弱,甚至誤導,其後果堪憂,史學工作者有責任加強歷史普和教育的工作。
中國近代是一個世界多種政治體制的實驗田,現在是「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正在進行經濟改革,政治改革還沒開始呢。文化上已經90%的西化了,看看我們的衣食住行,幾乎都是西方的,數理化,都是西方的。現在試圖振興國學,但我認為沒必要。
④ 中學歷史論文
我在網上幫你找了一篇,希望能夠幫到你
百日維新歷史論文(題目自擬,可以從中摘抄800左右非常簡單)
1898年(夏歷戊戌年)中國維新派在清光緒帝支持下推行的革新運動。又稱戊戌維新、戊戌變法。中日甲午戰爭(1894—1895)後中國民族危機日益嚴重。維新派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嚴復等希望按照西方國家的模式,推行政治、經濟改革,爭取國家富強。維新派在各地組織學會,創辦報刊,設立學堂,宣傳變法主張,受到少數官僚贊助。光緒接受維新派改革方案,1898年6月11日頒布「明定國是(不要以為我打錯了,沒錯,是「國是」)詔」,宣布變法維新。在103天里頒布數十條維新詔令。新政主要內容為倡辦新式企業、獎勵發明創造;設鐵路、礦務總局,修築鐵路開采礦產;廢除八股,改試策論,開設學校,提倡西學;裁汰冗員,削減舊軍,重練海陸軍。9月21日慈禧太後發動政變,囚禁光緒帝,逮捕維新派。康有為、梁啟超逃亡國外,譚嗣同、康廣仁、林旭、劉光第、楊銳、楊深秀等「六君子」被殺害。新政全部取消,「百日維新」失敗。
百日維新
[編輯本段]詳細介紹
自清光緒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三日(1898年6月11日)光緒帝詔定國是、決定變法起,至同年八月初六慈禧太後重新「訓政」止,共103天,史稱「百日維新」。
四月二十三日,光緒帝毅然頒布「明定國是詔」,決定變法,自是日起,開始了中國近代史上轟動一時的「百日維新」。二十八日,光緒帝在頤和園仁壽殿召見了時任工部主事的康有為,這是他們君臣初次會見。康利用這次面談機會,重申其全面變法的主張。首先陳述中國民族危機嚴重到了生死關頭,非盡變舊法不能自強。光緒同意,表示:今日誠非變法不可。康又指出,近年來並非不言變法,然少變而不全變,舉其一而不改其二,結果必至無功。認為欲變法必先改訂制度法律,否則只是變事,不是變法,要求光緒帝「先開制度局而變法律」。並說他研究過各國變法的情形,西方各國講求三百年而治,日本經過明治維新,三十年而強,相信中國只要認真變法,三年可以自立。光緒帝認為他講的條理很詳備。康又問:「皇上既知非變法不可,為何久而不舉,坐視國家危亡?」光緒噓睨簾外,嘆道:「奈掣肘何!」康領會光緒帝是顧慮慈禧太後阻撓,故此建議「就皇上現在之權,行可變之事,雖不能盡變,而扼要以圖,亦足以救中國」。指出,現在當朝大臣多老朽守舊,不懂世界大勢,皇上若欲變法,不能依靠守舊大臣,只有擢用有才乾的小臣,給以官職,准許他們上條陳,若有真才實學,予以破格重用,令其辦理新政。至於守舊大臣,可保持他們原來的俸祿,使其無失位的恐懼,他們便不會阻撓新政了。這是康有為在新舊力量對比懸殊的情況下,為光緒皇帝設計的一種帶有妥協性的變法策略。康還建議,以後凡變法之事,請皇上多下詔書,「示以意旨所在」,則大臣雖守舊,亦「無從議駁」。為了選拔和造就人才,康又建議廢除八股取士制度,強調翻譯西書和派人出國游學、游歷;並對答了如何籌款以解決財政困難等問題。對康所言,光緒帝均表同意,最後又表示:「汝尚有言,可具折條陳。」康有為大為興奮,在這不同尋常的百日之內,他和其他維新人士一起,憂國阽危,嘔心瀝血,屢上新政奏議,頻呈自撰之變法書籍,對變法維新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建議。光緒皇帝亦「深觀時變,力圖自強」,「政厲雷霆」,「令如流水」,發布了180條新政詔令,使這曇花一現的百日,曾是一個「諭旨雷厲風行,人心為之一振」的時刻。主要內容有:
⑤ 我想寫一篇關於學科教學(歷史)方面的論文
學科教學(歷史)方面的論文要求文章質量和原創。
⑥ 關於歷史論文
我的意見是,你寫「洋務運動在中國近代化歷程中的地位與作用」。我這有一篇「洋務運動——中國近代化的起點」,你可以參考。
洋務運動——中國近代化的起點
摘 要
洋務運動是19世紀60年代至90年代清政府推行的一場內容廣泛而且影響深的社會政治運動。內容包括軍事、經濟、文化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效。它為中國的經濟、軍事近代化創造了條件,開創了近代文化教育事業的先河,客觀上促進了中國人現代民族意識的增長。它雖然沒能救中國, 卻為中國的進步、中國的近代化開辟了道路,是中國近代化鏈條上的第一環。因此,洋務運動是中國近代化的起點。
關鍵詞:洋務運動、近代化、起點
洋務,最初稱作夷務,「泛指與西方資本主義有關的一切事物,諸如外交、通商、傳教以及輸入西方資本主義的武器、機器生產和科學技術等等,幾乎是無所不包」。[1](p31)「但是,洋務運動中所興辦的洋務,狹義的說,主要是指清朝政府為強化中國軍事力量和工業力量,自上而下推行的一場以引進西方的軍事裝備、機器生產和科學技術為主要內容,以富國強兵為目的的強國運動」。[2](p477)然而,就是這場運動,史學界對其的評價一直眾說紛紜,褒貶不一。牟安世、祁龍威等認為洋務運動「促進中國社會走上半殖民地的道路」。[3]但以李時岳、孔令仁、胡濱為代表的史家們卻認為洋務運動「延緩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的進程」。[3]也有人認為洋務運動只不過是「清王朝投靠資本主義列強,並與之結合,以謀求穩定其反動統治的產物」,「運動的進程和後果並無積極意義」。[4](p29)但筆者認為,自從19世紀60年代初洋務運動的發軔,一直到90年代結束,持續了30多年。在這期間,洋務派引進了西方的生產工具和科學技術,發展了以機器生產為標志的近代生產力,造就了舊制度的掘墓人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因此洋務運動充當了歷史不自覺的工具,開啟了中國近代化的大門,可視為中國近代化的起點。本文將從洋務運動的歷史背景、「中體西用」的思想、洋務運動在經濟、政治、文化教育的近代化嘗試等方面來闡述。
一 洋務運動的歷史背景
洋務運動發生在19 世紀60 年代決非偶然,是和當時世界近代化運動的蓬勃發展密切相關的。其時,歐美各國都在進行近代化運動。所謂近代化,就是「在歐美各國就是資產階級通過反對封建勢力的斗爭,使社會擺脫中世紀的封建形態而資本主義化」。[5]近代化的主要標志是發展科學技術,以機器代替手工勞動。科技的產生和發展是由生產決定的,同時科學的進步又促進生產的發展。正如馬克思所說的那樣:「科學的力量也是不費資本家分文的另一種生產力。」[5]英國工業革命的發展推動了科技的發展,引發了第一次科技革命;第一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應用到生產中,又推動了各國工業革命的發展,加速了各國近代化運動的進程。世界近代化運動是隨著各國工業革命的勝利而開始的。工業革命是資本主義歷史發展中的一個重要階段,是資本主義工業化的開始,即從手工工場到大機器工廠的飛躍,這也是社會關系的一大變革。在各國當中,英國是最早發生工業革命的國家。英國工業革命的影響廣泛而深遠。隨著工業革命的完成,英國成為當時頭號資本主義強國。繼英國之後,法國和美國從19 世紀初開始了工業革命,隨之,各國的近代化運動也迅速開展起來。它表明西方近代文明已經產生,這是人類歷史發展的巨大飛躍。它顯示出前所未有的巨大強力,不僅從整體上改變了世界歷史的格局,而且向人們昭示了近代社會發展的趨向。
面對西方文明的挑戰,東方各國都作出了不同程度的反應。日本對西方文明的沖擊反應強烈。19世紀中期,在傳統的農業社會和近代工業文明之間作出歷史性的選擇,是日本社會面臨的難題,最終日本選擇了近代工業文明,他們先是推翻幕府統治,廢除幕藩體制。繼之,在1868 年實行明治維新,推行「富國強兵」「殖產興業」和「文明開化」三大政策,最後使日本走上資本主義的發展道路,實現了近代化,避免了亡國的厄運。日本近代化運動的實踐充分證明馬克思的論斷「資本主義的發展,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不想滅亡的話——採用資產階級的生產方式。」[5]
面對這股近代化運動潮流的不斷沖擊,中國各階級各階層對西方文明的認識也不斷深化,他們中的一部分人對西方資本主義的生產力都開始接受。鴉片戰爭的失敗使林則徐認識到了解西方之重要,同時又深深地刺激了有良心、有見識的士大夫們,他們沉痛地檢討了中國貧弱失敗的原因,並大聲疾呼要睜眼看世界。例如林則徐在廣東主持禁煙過程中,就組織人「采訪夷情」,翻譯外國報紙和書籍。戰後,中國出現了第一次學習西方的熱潮。在這方面,林則徐、魏源、姚瑩、徐繼畲最具建樹,如魏源完成了《海國圖志》一書,初版50卷,後增為100卷。1848年徐繼畲撰成《瀛環志略》10卷,「全面系統地介紹了世界近80個國家和地區的地理位置、歷史變遷、經濟文化和風土人情」。[6](p26)雖由於頑固守舊勢力的極力阻撓,這股學西方的熱潮慢慢冷卻,但通過學習西方,一些有志之士認識到:「善師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師外夷者,外夷治之」。[7](p1)這種意識到要救國就必須「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是可貴的。而且這種思想影響深遠。1860年前後中國社會出現的一股變革思潮就是對這種主張的繼承與發展。[5]洋務運動的倡導者和推行者們第一次把這種主張付諸了實踐。可見,洋務運動是世界資本主義近代化運動的潮流沖擊古老天朝的必然結果,它順應了世界近代化的潮流,是世界近代化運動的一個有機的組成部分。
二 關於「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思想
19世紀中葉,清王朝遇到了嚴重的統治危機:太平天國運動如火如荼,蓬勃發展;英、法聯合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列強們憑借洋槍洋炮打敗了「天朝」軍隊。日趨衰落的清王朝處在風雨飄搖之中。政治統治的危機,促使統治集團發生了分化,出現了新的組合——洋務派。他們面對這一危機,提出了應變的思想,即「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中體西用」的思想,最早出現於19世紀60年代之初,那是1861年馮桂芬在《校邠廬抗議》:「以中國之倫常名教為原本,輔以諸國富強之術」。 [6](p61)這可以說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思想的最初框架。後來直到1898年張之洞發表《勸學篇》,他在《設學》篇中寫道:「新舊兼學,四書五經、中國史事、政書、地圖為舊學;西政、西藝、西史為新學,舊學為體,新學為用」。[4](p317)才將「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思想加以理論概括和系統闡發。在60年代至90年代洋務運動期間,「中體西用」的思想成為洋務派的基本政治綱領。
在這一理論中,洋務派把中學和西學的關系稱之為「體」與「用」的關系,即中學具有精神價值,西學具有物質價值。這就顯示了中學和西學的地位的高低之分,其實就是他們企圖要以「西」的軍火武器和科學技術,來達到維護維護古老封建王朝這個「體」的目的。
然而,洋務派主張「中體西用」也有它科學的一面。從理論上看,他們以這種思想模式將西學內容合法化,肯定其具有傳統倫理價值所不能替代的實際功用。這就等於承認中學還有所不足,還有待於西學補充,西學確有超越於中學的地方,從而動搖了「禮義至上」的傳統倫理價值觀的絕對、唯一的權威地位。這是鴉片戰爭後中國思想界的一大進步。從實踐上看,這一思想不再像經世派提出的「師夷之長技以制夷」的主張那樣停留在書本上和口頭上,而是付諸於實踐,這對當時的社會產生了有效的影響,具有沖破傳統思想的禁錮,開闊人們視野,引導人們追求新知的積極作用。毫無疑問,「中體西用」思想是中國最早的現代化理論,[8](p144)它使中國人邁出了由「傳統」向「現代」轉變的腳步。
三 洋務運動的近代化嘗試
洋務運動的倡導者和實踐者們在洋務運動期間進行的各項改革,使中國向近代化邁出了可貴的第一步。此前的中國社會,從未出現過近代化運動的實踐活動。因此,洋務運動在近代化運動史上的意義是不可抹殺的。
(一) 經濟的近代化
1、洋務運動在中國的封建大地上栽植了資本主義生產力的幼苗
短短幾年間,在李鴻章等洋務派領導人的主持下,中國的近代軍事工業體系基本建成,自1865年在上海創辦江南機器製造總局,一直到1890年代,洋務派在全國各地創辦的軍事工業共有20多個局廠,其中規模較大的還有金陵機器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機器局和湖北槍炮廠等。[6](p63)從此火槍、大炮、彈葯、蒸汽戰艦都已能夠在國內建造,這是近代中國歷史的一次大飛躍,從此中國大地上有了自己的資本主義工業。這就自覺或不自覺地揭開了中國發展資本主義生產力的序幕,在客觀上順應了中國由封建主義向資本主義過渡的歷史趨勢。19 世紀60 年代,洋務派普遍認識到中國必須謀求富強之道,且需從「練兵」「制器」開始。李鴻章曾說:「鴻章以為中國欲自強,則莫如學習外國利器;欲學習外國利器,則莫如覓制器之器」。[9](p243)為此曾國藩設安慶軍械所,李鴻章先後設上海洋炮局、江南製造總局與金陵製造局。洋務運動由此進入以發展軍用工業為主要內容的「求強」階段。隨著軍用工業的發展和洋務派認識的深化,他們懂得了「夫欲自強,必先裕餉,欲浚餉源,莫如振興商務」。[1](p66)由此洋務運動進入「求強」與「求富」並重時期,即在繼續舉辦軍事工業的同時大力興辦民用工業。為了興辦並發展近代的軍事工業與民用工業,洋務派不僅大力引進西方科技與人才,購置西方先進的機器與設備,而且著意培養本國的科技人才,獨立自主地製造各種機器設備。這標志著新的生產力在中國的誕生,從而奏響了中國發展資本主義這一新樂章的序曲。
2、洋務運動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
鴉片戰爭之前,中國封建社會內部已孕育著微弱的資本主義萌芽,但隨著西方列強的入侵,中國封建社會內部的資本主義萌芽遭到了摧殘和破壞,從而使中國不可能從封建社會的母體內產生出資本主義的胎兒。[5]外國的入侵首先破壞了中國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而洋務運動的興起、洋務企業的興辦以及商品性產品的生產,進一步破壞了自然經濟,促使商品經濟發展,使傳統的剝削方式開始改變。洋務企業的利潤刺激了一些已經積累起了貨幣財富的地主、官僚和富商,他們開始投資於近代工礦企業,將貨幣轉化為資本,使民族資本主義開始在中國產生。「洋務派在清政府的支持下,採取西方股份公司的組織形式招集私人資本(商股),由官方借墊部分資金籌建企業,並由官方委派總辦(督辦)、會辦代表官方經營管理,這種經營管理形式的企業,稱作『官督商辦』企業。」[1](p98)洋務派是官督商辦企業的創辦者和保護者。「他們對這些企業的舉辦起了倡導作用,使這些企業得到清政府的批准,並能夠吸收一部分官僚、地主和商人把資金投放進來。他們對官督商辦企業提供墊款或借款,給於減免稅厘以及專利等權。」[6](p69)輪船招商局於1872 - 1877 年間向清政府借款達1928 萬兩,電報局於1889 年向清政府借款達62 萬兩。此外,開平煤礦、漠河金礦、上海機器織布局等也有類似情況。這種企業有兩種前途:或轉化為官僚資本,如漢陽鐵廠等;或由開始的官督商辦或官商合辦發展為單純的商辦,如輪船招商局等。這些企業的轉化,擴展了民族資本主義的陣容。可見,洋務運動的興起,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開辟了道路。
3、洋務運動抵制了外國資本主義的經濟侵略,延緩了中國半殖民化的進程
洋務派已認識到外國的經濟侵略對中國的危害,並提出發展本國的工礦交通電訊業以「分洋商之利」。如李鴻章曾說:「機器製造一事,為今日禦侮之資,自強之本」。[10](p349)又說:「與其以中國之銀易外洋之貨而銀日少;熟若以中國自有之物產,斟酌變通,可漸收外洋侵奪之利?」[1](p81)洋務派通過興辦近代民用企業,確也收到了一些實際的效果。輪船招商局於1872年開辦後,到1881年「長江生意,華商已佔十之六,南北洋亦居其半」。[4](p33)開平煤礦經營較好,從19世紀80年代起,產量迅速增長,顯著的抵制了天津市場上的洋煤入口,在1889年後的數年間,「洋煤幾乎在天津絕跡」。[4](p33)這表明洋務運動使中國市場不再是外國商品的一統天下,為中國經濟逐漸近代化邁出了關鍵的第一步。
(二) 政治的近代化
經濟近代化和政治近代化是相輔相成的,政治近代化是經濟近代化的反映和保證。近代企業的建立以及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使中國社會產生深刻的變化。
1、經濟近代化使中國社會的階級結構發生了變化。
首先表現在這中國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產生和成長。中國近代產業工人,最早的一批是通商口岸的碼頭工人和外國輪船公司的船員。隨著洋務運動的開展,中國的產業工人增多,據統計,「在19 世紀70 年代,全國產業工人大約不到1 萬人,80 年代增加到4.5萬人」。[6](p72)同時洋務運動中形成了中國資產階級。新的生產力的產生、新的階級力量的形成,不僅是對封建社會產生沖擊和破壞,也為向新的世界邁進奠定了初步的物質基礎,客觀上為後來的維新運動和辛亥革命准備了一些條件。
2、洋務派開始對傳統的對外關系進行反思,建立起近代外交。
中國傳統的對外關系,立足於從「夷夏之辯」出發的中國地理中心和文化中心的觀念上,又都是中國傳統的人倫秩序思想和封建等級制度在對外交往中的延伸和膨脹,其中心內容是:世界各個地區盡管文化發展程度不同,但都以中國為中心並臣服於中國的。在這種對外觀念影響下,中國傳統的外交思想不可能具有以國際社會的存在為前提,以國家間的相互平等關系為原則的近代因素。洋務派基於對中外關系現實的切實觀察和對傳統對外關系的深刻反思,已經開始沖出封建外交思想的樊籬,逐步萌生出近代的國際意識,並開始產生較為明確的國家主權觀念和維護主權爭取平等的思想,已具有某種程度的近代意識。在外交實踐中,第一,1861年1月,咸豐皇帝接受恭親王奕
⑦ 中國古代教育歷史論文3500字
為了探討和掌握論文的寫作規律和特點,需要對論文進行分類。內由於論文本身的內容和性質容不同,研究領域、對象、方法、表現方式不同,因此,論文就有不同的分類方法。 按內容性質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可以把論文分為理論性論文、實驗性論文、描述性論文和設計性論文。 另外還有一種綜合型的分類方法,即把論文分為專題型、論辯型、綜述型和綜合型四大類:
專題型
這是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以直接論述的形式發表見解,從正面提出某學科中某一學術問題的一種論文。
論辯型
這是針對他人在某學科中某一學術問題的見解,憑借充分的論據,著重揭露其不足或錯誤之處,通過論辯形式來發表見解的一種論文。
綜述型
這是在歸納、總結前人或今人對某學科中某一學術問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加以介紹或評論,從而發表自己見解的一種論文。
綜合型
這是一種將綜述型和論辯型兩種形式有機結合起來寫成的一種論文。
⑧ 歷史畢業論文
如何講述歷史上的少數民族和民族關系,如何評價歷史上的民族英雄,是歷史教學中比較復雜的問題。教 師如何引導學生正確理解這些問題非常重要。如果講不好,學生不但不能正確理解,反而形成錯誤概念,甚至 產生不滿心理,更為嚴重的是影響民族感情。教師在歷史課堂教學中如何講述這些問題?下面就自己在教學實 踐中的體會談幾點看法。
一、講述歷史上的少數民族要實事求是。
我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漢族和其他各民族都是我們祖國這一大家庭的成員,而且有些民族的 歷史非常悠久,例如,西北的羌族,南方的苗族等,在漢族形成的同時就出現了。今天滿族的祖先西周的肅慎 ,蒙古族的祖先商代的東胡,曾經十分強盛,並且建立過政權。秦漢時期,北方的匈奴族十分強盛,隔著長城 與秦漢帝國對峙。魏晉南北朝時,少數民族建立的國家則更多,而且不少國家還進入到中原地區。宋朝時,契 丹族建立的遼,女真族建立的金,黨項族建立的夏,就統治了大半個中國。元明清時期,少數民族建立的國家 管轄的范圍更廣,蒙古族建立的元朝統一了中國,成為我國歷史上疆域最大的封建王朝。滿族建立的清朝,疆 域廣大,是當時亞洲東部最大的國家。
由於各民族的不斷發展,逐步形成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少數民族在締造我們偉大祖國的過程中,作出了 重大的貢獻。在我國建立起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的民族,就是一直受到華夏族歧視的犬戎族,在 中原先進經濟文化的影響下,通過商鞅變法,一躍而成為戰國時期的強國,完成了統一六國的任務,推動了我 國歷史的向前發展。南北朝時期,鮮卑族建立的北魏,在統一北方後,經過孝文帝改革,逐步強盛起來,促進 了北方經濟的發展和各族人民的大融合,為隋朝的統一奠定了基礎。到後來蒙古族建立的元朝,滿族建立的清 朝,不但入主了中原,而且統一了全國。我國今天的行省制度就是從元朝開始的,我國今天的版圖,基本上是 清朝前期確定的。
從經濟上看,少數民族對祖國邊疆的開發,也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東夷族開發了沿海地區,苗、瑤族開 發了長江、珠江和閩江流域,藏族開發了青藏高原,彝族和西南各族開發了西南地區,東胡族開發了東北地區 ,匈奴、鮮卑、突厥、蒙古族等先後開發了蒙古地區,回紇及西北各族開發了西北地區,高山族開發了台灣島 。正是邊疆各族人民對邊疆經濟的開發,並與中原地區建立了密切的經濟交往,才使多民族國家形成了統一的 不可分割的經濟整體。
至於在維護祖國統一、民族團結和領土完整方面,各民族曾做出過巨大的貢獻,例如清朝時期,東北各族 人民反抗沙俄入侵我國東北的斗爭,西北各族人民支持清軍反擊大小和卓兄弟分裂祖國的斗爭。到了近代,各 族人民聯合起來反抗帝國主義侵略斗爭的事例就更多了。
當然,各個民族在歷史進程中的發展是不平衡的,既有先進的,也有落後的,他們所起的作用也不盡相同 。其中人數較多而又發展迅速的民族,對我們祖國歷史的發展起的作用就大些,例如,漢族不論在政治經濟上 ,還是在思想文化上,都起過巨大的作用,這是客觀存在的事實,也是不容置疑的。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一部 中華民族的發展史,就是漢族的發展史。中國這個統一的國家,不是由某一個民族締造的,而是所有的民族, 包括歷史上存在過而現在已經消失了的民族。一部中華民族的發展史,必須包括各民族共同發展的歷史,沒有 少數民族的歷史,就不能稱之為中華民族史。我們在歷史教學中,對於少數民族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在歷史 上的地位,既不能誇大,也不能縮小,而是要實事求是地講述。
二、講述歷史上的民族關系,要用矛盾的觀點進行具體的分析。
在中國歷史上,既有各民族友好相處、和平發展的統一時期,也有各民族互相對立、彼此爭戰的分裂時期 ;既有漢族建立的政權,也有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既有漢族內部的戰爭,也有漢族和少數民族之間、以及各 少數民族之間的戰爭;既有外族的入侵,也有反抗外來侵略的戰斗等等。歷史上,多民族的中國存在著統一和 分裂的情況。
應該如何看待歷史上多民族國家的統一和分裂的問題?運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便不難看出,在我國這 個多民族的國家裡,在各民族之間,當矛盾的同一性佔主要地位時,彼此就友好相處,互相往來,和平發展, 國家就表現為統一狀態,例如,秦漢的統一,隋唐的統一,元明清的統一等。當矛盾的斗爭性佔主要地位時, 民族之間就相互對抗,甚至爆發戰爭,國家就處於戰爭或分裂狀態,例如,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南北朝的分 裂,五代十國的割據狀態等。同時,矛盾雙方還可以互相轉化,比如宋與西夏、遼、金的戰爭,雙方統治階級 幾乎動員了各自一方所有的人力和物力,但在戰爭之後,各民族之間,特別是各族人民之間,又出現了和平相 處的局面。民族戰爭固然使各族人民遭到浩劫,千百萬人死於非命,經濟文化受到破壞,然而,戰爭也是各民 族之間相互接近的一種重要方式。歷史上每一次戰爭之後,總有大批被征服民族的人民被強迫遷徙到另一個民 族的聚居地,各民族雜居錯處,相互融合。東晉十六國時,民族戰爭經常發生,正是在這一時期形成了一次民 族大融合的高潮。蒙古族、滿族如果不入主中原,他們就不會有較多的成分融合到漢族之中。至於戰爭引起的 經濟、文化交流的例子,歷史上更是屢見不鮮。這在客觀上為我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形成和鞏固起了促進作用。
歷史上各民族之間的仇視、屠殺和戰爭,只是民族關系的一個方面。另一方面,歷史上各族人民友好相處 ,他們在生產和生活中長期進行著經濟、文化上的交流,在向共同的階級敵人進行斗爭的過程中,相互支持, 共同締造和發展了多民族的偉大祖國,促進了中國歷史的發展。這才是我國歷史上民族關系的本質和主流。
三、對於歷史上的民族英雄,要進行一分為二的分析。
在中國長期的封建社會里,怎樣的人才算「民族英雄」呢?漢民族把岳飛、文天祥等人當成本民族的英雄 ,而女真、蒙古族則認為完顏阿骨打、成吉思汗等才是民族英雄。有的人認為,能代表中華民族利益的、有利 於祖國統一的人,才能稱為民族英雄。那麼究竟應該怎樣確定呢?我認為,對中國歷史上的民族英雄應當用一 分為二的觀點進行具體的分析,既不能絕對地肯定,也不能絕對地否定,更不能帶有狹隘的民族情緒片面地下 結論,而是應該指出其功過之大小,從而確定其是怎樣的一個民族英雄。要熱情頌揚他們的歷史功績,對個別 有污點的人物,要注意分清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給予實事求是的評價。比如,在講述岳飛帶領「岳家軍」抗 金斗爭的事跡時,有的學生提出:岳飛鎮壓過農民起義,不算民族英雄。應當指出,抗金斗爭是岳飛一生中的 主要活動,他從軍二十年,絕大部分歲月是在抗金前線度過的。還有的學生提出:宋當時已是腐朽的政權,當 遭到外族的進攻時,必然滅亡,這是合乎歷史發展規律的,岳飛抗金,阻礙了國家的統一,阻礙了歷史的向前 發展,所以,也不能算民族英雄。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就要講清,金軍南下,是以屠殺、征服者的面目出現的 ,金軍所到之處,燒殺擄掠,給當地人民帶來了無比深重的災難。因此,岳飛抗金是正文的,帶有反侵略戰爭 的性質,他的英勇斗爭,阻遏了金軍南下的進程,保衛了大江南北的各族人民,有利於社會經濟和文化的發展 。雖然他有忠君思想,曾經鎮壓過農民起義,但從當時社會的主要矛盾來看,他鎮壓農民起義的污點同他在抗 金斗爭中所建立的功績相比,顯然是功大於過,他仍然不愧為我國古代史上一位傑出的民族英雄。
對於那些在歷史上起過進步作用的帝王將相,也要堅持一分為二的觀點,對於他們順應時代發展,對歷史 進程起推作用的活動,應該給予客觀的充分肯定。而對於那些阻礙歷史發展的反面人物,如秦檜、吳三桂等, 要向學生講清他們的罪惡所在,然後給予堅決譴責,使學生從反面受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