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初中政治歷史[學習方法]和[考試技巧]
、因人而異 有效果就好 如果是我那會對我有很大幫助
2、也因人而異 這蠻適合我 但我沒試過
3、多做題。對選擇題搞題海戰術,形成條件反射,考前重點看自己曾經做錯過的題目。對於解答題,要多看,從標准答案中學習一些答題技巧。注意選擇一些解答詳細,最好有分析思路的參考書。
我感覺寫的很好,我 其實世界上沒有絕對枯燥的事情,只要端正自己的認識,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完全可以提高自己是理解能力,從而達到提高成績的目的。把別人認為枯燥的東西,變成自己的樂趣,讓自己的成績出類拔萃
政治:比較枯燥的一門課程,大多課文都比較乏味,但不可不背,因為政治拿高分的核心就是對書本概念的絕對熟悉,所以黑體字以及解釋黑體字的字都是需要熟讀至背熟的.自己讀,就當語文來讀.總之把概念被熟了,才有拿分的基礎!!
書本是最重要的,建議每課前面那面空白地方直接抄下後面的概念,雖然書上是有的,但是自己抄了更容易記憶,翻書的時候也可以省力氣.
筆記本是一定要有的,也可以直接把概念抄在一起,方便背熟,不要怕累,不要怕多,抱著背一條少一條的信念,很快你就全部背完了,那個時候,你會感覺很自信的..
當熟悉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可以自己畫概念圖了.一個大的概念下有多少個小的概念,小概念下又有細分,就和樹枝一樣..這個概念圖的親手實踐是非常重要的,畫多了,你所知道的概念就不會有遺漏了,並且不會把概念和概念直接的所屬問題搞混淆,能保障不犯小的失誤..
政治題目的解答:選擇題大部分是非常簡單的,只有很少特殊的一些需要特別記憶,這就需要上課聽老師跟特別提的時候,及時的記錄下來.在此特別提醒,上課一定要聽,起碼講到你不會的時候要聽!!! 問答題的解答還是老一套,先分析題目的意思,再找相關的概念往上填就是拉,(寫的時候要有條理,我習慣就是一個概念寫一行或者概念之後加個分號)填完必須填的概念之後,還可以加上幾條自認為還有點關系的概念,總之油多不壞菜,只要不要寫對著來的概念,老師是不會扣你分的.最後再來上句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之類的有上進思想的結尾.
政治還有很少的幾個公式需要背的,記得要會用!!
記得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要以這個為基本點,人民是國家的主人.
政治學習相對來說還是比較簡單的,要想有質的提高(經常能拿高分),必須有量的積累(概念的絕對熟悉和運用),還要加上關鍵的:就是實踐!!必須大量的做題,只有經過題目,那些概念才會深入意識里,可以達到做某些題目時直接就能想到概念,而不用去畫張錶慢慢選了.
做題目不是盲目的去做的,有些簡單的一目瞭然的題目可以選擇飄過,或只寫幾個核心字就行了.要看到比較有內涵的題目,再來慢慢分析,這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件事情.
做題目的兩個意義,第一:熟悉概念並且融會貫通..第二:找到錯誤,進一步提高.
不能忽視的是,老師講卷子時不要在下面看故事會或者聊天,你可能感覺自己已經做了,不用聽了,這是不理智的.你花費大量腦細胞做出來的卷子肯定會有錯誤的,這些錯誤是阻擋進一步提高的障礙.錯誤和概念也是一個道理,糾正一個就少一個,高分就會越來越多了.
不管我說的是否是廢話,如果你能看出一句心得我都很滿足了,相對來說政治的學習還是比較簡單的.方法也比較老套,但這比較能出效果.
下面是我筆記里抄到的,怎麼說,應該是屬於考試的技巧吧 :
文科的問答題,需要你的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首先是分析,通過回想老師講這部分內容時的介紹,盡量從「更多角度」區思考這個問題。不要擔心想太多,只要你覺得有道理的,都有可能是正確的。盡可能多想一點(這個多角度是很關鍵的,最好培養好這方面的能力,思考問題時要不同角度,比如從個人,他人,集體,國家,民族等等角度)
其次是表達,最好是分條闌述,一點寫一兩行,不必啰嗦,關鍵是把「要點」寫出來,因為評卷時是按點給分的。在分條時也有個技巧,即根據所給分數決定分幾條。同時要注意序列號的安排。大點小點用不同序列號標出,就會顯得層次分明,邏輯性強,不易丟分.
最後,多於老師同學交流對學習文科也有幫助,一個人無論多麼細心都有疏忽的時候,通過於同學交流筆記,於老師探討問題,往往會有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獲。了解一些課本上沒有的,提高自己思維的廣度和深度,對解題很有幫助。
5、自己找 把考試中常常出現的自己做個系統總結
2. 初二歷史知識於能力訓練全部答案
海天抄出版襲社...www.htph.com.cn教材教輔下載
3. 怎麼學好初中歷史呢(方法或技巧)
很多同學認為歷史學習只是死記硬背,枯燥乏味,甚至「談史色變」。其實是沒有理解歷史學科的特點,沒能掌握歷史學習方法。愛因斯坦說過:「成功就是艱苦的勞動+正確的方法+少說空話」。只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採取正確的學習方法,歷史學習一定會事半功倍。那麼如何學好歷史?
1、興趣至上
「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一個人覺得歷史很難,學習很苦,從而把學習歷史看作一件苦役,那麼他只會被動地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而不是積極主動地學習。其實,歷史本身就是很有意思的東西,試想漫漫歷史長河中的燦爛文明、古今中外的英雄傳說、轟轟烈烈的歷史事件······這本身都讓人產生無限遐想。
2、方法為主
讀歷史材料:
「讀歷史教材」需要「讀」目錄、引言、課文、插圖、材料、地圖、引文、注釋、思考題和大事年表。第一,在理解章節目錄及內在聯系的基礎上明確此章節講了什麼問題,以及圍繞此問題講了哪幾方面的內容。第二,根據教材,分析、歸納每個方面講了幾點,每點都包括哪些基礎知識,並用簡明扼要的文字表達出來。第三,找出書上的核心詞、關鍵語,明確哪些是必須記住的,劃出來加強記憶。
關注歷史年代:
上課要專心聽,下課後多記、多背,對一些歷史年代要聯繫上下文的內容來記憶。學到某個歷史事件時,首先要對歷史事件的背景有個清晰的了解,然後弄清它的意義、作用、影響等,做到理解記憶。多閱讀一些歷史課外書,除了能增長見識外,還幫助你理解歷史課文。
溫故知新、勤於思考:
歷史學習是以記憶為基礎的,所以不斷地回顧以前所學知識和對新的歷史知識進行思考是很有必要的,這樣不僅能增強記憶,還能鍛煉解決問題的能力。如,在閑暇之餘,突然想到一個歷史名詞或者某個故事中涉及歷史,應該馬上回憶教材上的知識,如果有可能的話追本溯源,思考通過其他渠道得到的歷史知識和教材所述知識的聯系,把知識弄清楚,這樣也算是時間的充分利用。
整理歷史知識:
針對歷史知識比較瑣碎的問題,我們就需要自己動手去整理和整合所學知識,把教材中大量的史實根據歷史發展的一般規律加以整理,簡化成歷史線索,以建立主幹知識的結構和知識間的相互聯系。當然,在整合的時候可以參考一下試題調研,把上面的精彩總結內容摘抄或剪下來,反復消化,變成自己的知識。
4. 初中生怎樣學好歷史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呢,要把歷史學好,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辦到.你每天都需要積累一些知識,背住一些歷史嘗試.從而慢慢的到了最後,把所有的課程全部都學完了,你也應該全部都記住了.那麼對於剛剛升初一的同學應該怎麼學好初中歷史呢?
歷史是屬於文科,是一種記憶性很強大的科目,一般呢,同學們都會把很難的知識點都一一記住,甚至是積了幾遍之後.隔了很久都不會忘記.
初中歷史時間軸簡圖
時間呢,是有先後的,你只要把那個大事年表裡的所有重要的事情多看幾遍,自然也就記住了.而地點呢,有東南西北,你只需要認識各個地方的大概位置就行了,而人物就是構建歷史事件的最重要的主角,是誰引起了這件事情,這很好記憶的.而結果你只需要記住是誰贏了,誰輸了或者是誰被簽訂了不公平協約,被分割了多少土地等等.
上邊就是關於怎麼學好初中歷史的幾個方法和技巧.對於剛剛升初一的孩子們是很有幫助的,希望你們都可以考上好的學校.
5. 怎樣記憶初中歷史知識的方法
歷史學科是一部以時間為主線的大事記,同時各大事跡之間又有千絲萬縷的聯系,所以記憶的時候要抓住這些特點進行記憶。
1、歸納記憶。歷史上有許多事件發生在同一年、同一月中,這樣記住一個事件,就能夠連帶記住其他幾個事件的時間。另外,很多歷史事件都有固定的背景、原因、經過、結果,性質、影響等,多進行分類整合,比較和區別記憶,必能提高記憶效率。
2、推導記憶/串聯記憶。很多歷史事件之間都具有內在的聯系,如果你記住了一個歷史事件,就可以按照時間順序、或者因果關系等思路,推導出另一個歷史事件的相關內容。
3、編碼記憶。歷史中有大量的人物、時間、地點需要記憶,在記憶這些內容是掌握一套屬於自己的編碼很有必要。所謂編碼,就是通過諧音、形象轉化、意義轉化等方法,把枯燥難記的內容轉化輕松有趣、容易記的內容,這既活躍了思維,又記憶了知識。
比如形象轉化法:中國歷史中的淝水之戰發生於公元383年,通過淝可聯想到肥胖,由肥胖想到胖娃娃,而8這個數字的兩個圓正好是胖娃娃的頭和身體,兩個3則是兩只耳朵。這樣一想是不是就把這個歷史事件給就記牢了。至於編碼記憶的學習,可以參考「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軟體」學習,軟體中除了編碼記憶,還有定位記憶法、思維導圖記憶等記憶方法,以及快速閱讀、注意力的訓練。
4、結構記憶。也就是利用思維導圖、結構圖等方法,把零散的知識結構化、系統化,使之方便理解和記憶。如古代經濟發展史、中國古代科技史、中國古代教育史等多個歷史專題。整理完成後,再進行細化填充內容。這樣肯定能把書本上的知識熟記於心。
6. 如何培養中學生歷史思維能力
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靈魂,而思維能力是諸多能力的核心,是各種能力發展的基礎。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真正的學校乃是一個積極思考的王國。」因此,啟發思維並著力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應是課堂教學的主旋律。
一、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在教學中訓練學生的思維,要講究教學方法,應根據思維的內容、特點等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才能有效地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1.激發興趣
興趣是求知的前提,積極的興趣是一個人獲得知識、發展能力不可或缺的心理品質。歷史教學激發學生興趣,要結合學科特點和學生年齡特徵。青少年學生都喜歡聽生動的故事,這是中學生,特別是初中生的心理特徵之一。教學中可運用生動形象的講述方法,或者在講課中適當穿插一些歷史故事,不失為激發學生興趣的有效方法。
2.指導閱讀
現在學生大多不善於讀書,分析、概括能力較弱,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重視指導學生讀書,選擇典型內容說明具有重要意義的問題,使學生在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中進行思維活動。例如,在講授世界史,當講到原始社會解體時,考慮到它對以後講授亞非奴隸制國家形成具有普遍意義,必須讓學生清楚而又牢固地掌握原始社會解體時經歷的變化,從而形成明確的概念。教師先讓學生閱讀這一部分教材,要求學生結合閱讀的內容分析:由於生產力提高的影響,氏族公社末期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是經過哪幾項大的變化最後走向解體的?學生在啟發誘導下,通過自己的分析、綜合,認識了經歷過的四次大變化,由此發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並激發了他們的求知慾。
3.巧設疑難
「思源於疑」,只有當學生對所學問題產生疑竇時,才能點燃思維的火花。如在講授西安事變時,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讓學生思考:「張學良、楊虎城拘捕蔣介石以後,該如何處置?是殺、是關、還是放?」這樣的提問可以有效的激發初中生積極思維,引導他們展開熱烈的討論,最終不僅幫助學生認清了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重大意義,而且也鍛煉了學生的思維敏捷性。
4.縱橫聯系
為使學生在學習中能打開思路,學會全面地觀察問題,抓住歷史現象之間的相互聯系分析問題,進而把握其本質,教學中需注意縱橫聯系。這有兩種辦法,一是以一國歷史為線索、以時間為綱的縱向聯系,如講抗日戰爭時期「八·一三」事變時,可聯系「九·一八」事變、「一·二八」事變、「七七」事變,把20世紀30年代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侵華的四次事變構成一個整體來講述。二是以問題為線索,將同類問題或同一時間不同國家間相類似的問題進行比較的橫向聯系。如世界史講到公元前594年雅典梭倫改革時,可聯系同年中國春秋時期魯國的初稅畝;又如將中外歷史上使社會制度發生根本變化的四次重要改革聯系起來比較分析,說明進步的政治改革推動社會歷史的發展。中國戰國時期秦國的商鞅變法與日本的大化改新,使兩國由奴隸社會進入封建社會;沙俄1861年改革與日本明治維新,使兩國由封建社會過渡到資本主義社會。類似的縱橫聯系,拓寬了學生的思路,訓練了其思維的廣度。
5.分析與綜合
分析和綜合是思維的基本過程和方法,二者是相互聯系的。在教學中,只有對歷史現象的各個方面進行具體的分析,再綜合起來把握其整體,才能深入理解歷史現象的本質,掌握歷史發展的規律。例如講授世界史「 1794—1814年的法國」時,首先應依據教材分析拿破崙奪取政權和建立法蘭西第一帝國的歷史條件,使學生認識到第一帝國的建立是當時法國歷史發展的必然。其次,要逐項分析拿破崙政權對內採取的各項政治經濟政策的內容,然後把他強化資產階級國家機器,制定《法典》確立資本主義社會的法制,鼓勵資本主義發展,鎮壓保王黨和加強對工農統治等有關政策加以綜合,分析出拿破崙政權的資產階級軍事專政的實質。再次,分析拿破崙長期對外戰爭的對手和目的,使學生明確其早期對外戰爭的正義性、進步性和後期對外戰爭的非正義性、侵略性。最後,將對內政策和對外戰爭進行綜合,得出結論,並且對拿破崙的歷史地位作出科學的評價。
6.比較異同
比較是一切理解和思維的基礎。在教學中,可對彼此有某種聯系的歷史現象加以對照,確定其異同點,從而使學生認識歷史現象的本質。比較的方法很多,諸如同一歷史時期的同類歷史現象(如進入帝國階段後帝國主義國家的特徵),不同歷史時期的同類歷史現象(如日本的明治維新和中國的戊戌變法)一個歷史事件的不同發展階段(如「五四」運動前後的新文化運動),一個歷史事件的兩個對立面(如)等都可以進行比較。比較的目的是找出異同,透過現象抓住本質,以使學生對歷史現象達到更系統、更深刻的理解。
7.課堂討論
有計劃、有目的地組織課堂討論,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討論過程中,學生不僅談論對問題的見解,而且闡述自己所以這樣認識的理由和依據,起到活躍思維、擴展思維、相互啟發、集思廣益的作用。如在講授中國近代史「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一目時,組織學生進行討論,討論中他啟發學生抓住民族資產階級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工人階級的幾種不同態度進行分析對照,引導學生運用大量歷史事實發表意見,教師最後歸納總結。這樣,使學生對民族資產階級為什麼具有革命性和妥協性這一問題加深了理解。而且為理解以後戊戌變法、辛亥革命的有關問題和中國共產黨對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政策等問題打下基礎。
8.寫作實踐
事實證明,開展學史作文及寫小論文的活動,是培養學生辯證思維和創造性思維的有效途徑。學生在以歷史為題材的作文中,充分調動他們思維的積極性,往往能提出一些新見解,闡述某種新觀點,充分展現他們的才華和智慧,使思維能力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二、重視傳授學生歷史學科的思維方法
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一個重要課題是教會學生思維。只有讓學生真正掌握了歷史科學的思維方法,才是切實培養了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
歷史唯物主義是科學的世界觀,也是科學的方法論。傳授思維方法,首先要把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教給學生。有一位教師在分析法國資產階級革命中拿破崙上台的原因時說:「當時法國正處於外國干涉軍壓境之時,國內王黨分子也在密切配合。大資產階級迫切要求建立一個強有力的軍事獨裁政權,用以鎮壓人民的反抗,擊敗外國干涉軍,並防止王黨的復辟。拿破崙了解到國內的形勢,認為奪取政權的時機到了,於是放棄遠征計劃,冒險回國。大資產階級對拿破崙回國予以熱烈歡迎,把他看作『救星』,希望他能憑借武力改組腐敗無能的督政府;軍火商和金融資產階級向拿破崙提供了上千萬法郎的金錢;巴黎的一部分軍隊也歸附他。這樣,拿破崙於1799年11月9日發動『霧月政變』,奪取了政權,從此開始了拿破崙的大資產階級的軍事獨裁的統治。」這段分析,貫穿著歷史唯物主義精神,闡明了拿破崙「霧月政變」所以成功的歷史背景:一方面是在外國軍事干涉的威脅下,大資產階級需要拿破崙擊敗外國干涉軍並防止王黨復辟,鎮壓人民的反抗;另一方面也闡明了拿破崙上台的物質條件,即軍火商和金融資產階級提供了金錢和部分軍隊。雖然這段分析是以歷史唯物主義為指導的,但僅僅是傳授了歷史知識。因為這里還沒有明確點出「時勢造英雄」這個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教師應該繼續歸納總結:「分析任何英雄人物能夠做什麼而不能做什麼,為什麼獲得成功或者遭到失敗,都要從當時的形勢或物質條件來分析。這就是時勢造英雄而不是英雄造時勢的歷史唯物主義的一條原則。」這樣,才算把分析歷史現象和歷史人物的方法交給了學生,他們再遇到類似的問題時,才可能正確地進行分析和解釋。
其次,在日常教學活動中,要有目的有計劃地將歷史思維的一些具體方法,諸如分析法、綜合法、比較法、概括法、分類法等,結合有關知識的講授教給學生。這些方法一旦被學生所掌握,便會大大加強其思維的的科學性,使他們能更有效地理解、掌握和運用所學的知識,提高其主動學習的水平。
第三,教學中,不僅要傳授歷史基礎知識,更須向學生展示自己的思維過程,說明自己分析歷史問題所採用的思維方法,使他們在掌握知識的同時,也掌握科學的方法論。例如講授「太平天國運動、戊戌變法運動、義和團運動和辛亥革命的特點以及它們留給後人的共同歷史教訓」這一問題時,只要求弄清它們各自具有什麼特點,「特點」一詞在這里含義較空泛,乍看起來不易捉摸其具體內容,如果我們運用分析法、從四個歷史事件的性質、目的、作用、影響、意義等方面去考慮,它們各自的特點就十分清楚了。至於其共同的歷史教訓,則應從它們的最終結果、由此說明了什麼問題等方面來思考和認識:「上述四次斗爭都失敗了,都未能推翻外國帝國主義和本國封建主義的統治,未能改變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命運。這說明,在近代中國,無論是農民,還是資產階級維新派、資產階級革命派,都不能領導反帝反封建斗爭取得勝利。中國民主革命的領導責任只能由無產階級來承擔。」
三、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為了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其歷史思維的品格,課堂教學中還應切實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適時適度
培養思維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是開啟學生的思維。孔子說過:「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因此只有當學生出現「憤、悱」狀態,即到了「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時,才是對學生進行「開其意、達其辭」的最佳時機,對此教師要准確地把握好。此外,啟發思維的難度要適中、量度要適宜,要恰到好處地引發學生積極思維,讓學生「跳一跳,摘桃子」。
2.因人循序
教師培養思維能力,應注意每個學生(或每類學生)的差異性,因為他們的個性特徵、知識結構、思維類型等各不相同,必須因人而導(因類而異)。另外,還應遵循學生的認識規律、循序漸進。學生的思維發展總是從具體到抽象、從個別到一般、從簡單到復雜的,教師應循其「序」而引導。
3.反饋強化
教學中啟發學生思維時,教師要注意接受學生發出的反饋信息,並及時地作出相應的控制調節。這就要求都在課堂上做到「眼觀六路,耳聽八方」,認真傾聽學生的回答和發問,及時准確地捕獲反饋信息。對於學生的回答和發問,教師應及時作出評價,以強化學生思維操作,充分調動其思維的積極性。教師恰到好處的表揚或贊許,會使學生的思維活動得到積極強化;教師恰如其分的批評或否定,會使學生及時改正思維過程中的錯誤。
4.尊重主體
杜勃羅留波夫(俄國民主主義者)曾這樣批評教師越俎代庖的行為:「教師如果把科學的材料嚼得這樣細,使學生無須咀嚼,只要把教師所講的吞下去就行了。這樣,從學生中可能培養出懂知識的猿猴,而絕不是能獨立思考的人。」因此,要真正落實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教師在教學中就必須多給學生一點思維的主動權,給學生創設獨立自主地發現問題、提出疑問的機會。教師更不能在教學中有意壓制學生的獨立思考,不講教學民主,那樣就從根本上剝奪了學生獨立思維的權利。相反地,只有發揚教學民主,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才能使學生成為課堂思維活動的真正主人。
創新是一個民族生存、發展與進步的靈魂,是民族發展的不竭動力。創新是新時代教育發展的方向。思維能力是創新能力的前提和基礎。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必將義無反顧地擔負起培養創新人才的神聖使命,努力打造充滿思維活力的歷史課堂。
7. 怎樣學好初中歷史
淺談怎樣才能學好初中歷史
現在,初中歷史所涉及的是粗線條的知識,每課的內容也不多,學起來應該很容易。可是,部分學生總是學不好,成績不理想。我認為,這主要是態度和方法問題。下面,我就如何學好歷史談幾點看法,希望對大家有點幫助。
一、端正態度,相信自己。
有的學生認為歷史學不學沒所以然,在學習中自然就會大打折扣,不會盡力去學習。所以,我覺得應該先真正弄清學習歷史的必要性。明白學習歷史的必要性,
端正了態度,才會自覺主動去學好它。有的學生對自己缺乏信心,也是歷史學不好的原因之一。其實,歷史很容易學好,每一個學生應該增強自信心,相信自己完全
能學好它。
二、理清線索,把握整體結構。
學習歷史,要理清線索,把握知識的整體結構,使知識條理化、系統化。每本書的目錄就是知識的框架,我們要學會看目錄,通過它掌握知識整體結構。縱觀歷年中考試卷,考的都是主幹知識,如果我們理清了線索,掌握了知識的整體結構,考試時也就能得心應手了。
三、注意前後聯系,學會歸納整理。
歷史是從古到今發展演變而來的,我們在學習時要注意知識的前後聯系。經常注意前後聯系,我們就能弄清楚歷史事件的來龍去脈,便於理解掌握知識。在學習過程中,我們還要學會對知識進行歸納整理,進一步使知識系統化。
四、及時復習鞏固,按時完成學習任務。
不管哪個學科,要想學懂弄通,取得好的成績,都必須及時復習鞏固,歷史的學習也不例外。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要養成及時復習的習慣,做到今日事今日
畢,按質按量完成學習任務。有的學生懶散拖沓,所學的知識不及時掌握,作業也不按時完成,學習缺乏主動性、自覺性和責任心,這樣怎麼能把學習搞好呢?
五、學會解題,在訓練中不斷提高解題能力。
要想學好歷史,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還必須掌握解題的方法,在練習中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現在,歷史考試主要有以下四種題型:選擇題、判斷題、材料分
析題和問答題。首先,我們要了解各種題型的解答方法和要求。回答時要把相應的問題講清楚,答完整。答案要層次清楚,最好分要點作答。掌握了基本的方法,通
過不斷的練習,解題能力就會逐步提高。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同學們,只要你們對歷史學習付出極大的熱忱,有信心和決心,肯努力,講求方法,你們一定能學好歷史,並在考試中取得優秀的成績。
8. 歷史7年級下知識與能力訓練的答案
如果是人教版的話去 http://www.shijuan.cn/Soft/ShowSoft.asp?SoftID=58075找到7年級的歷史題,不過還版得下載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