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非洲20世紀的歷史事件
18世紀中期普魯士腓特烈二世改革
18世紀中後期奧地利特雷西亞女皇和約瑟夫改革
18世紀60年代英國工業革命開始
1775-1783北美獨立戰爭
1776北美大陸會議發表《獨立宣言》,宣布美利堅合眾國獨立
1785瓦特的改良蒸汽機投入使用
1789.7法國資產階級革命開始
1792.9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成立
1793.6-1794. 7法國雅各賓派專政
1794法國熱月政變
1799拿破崙發動「霧月政變」
1804海地宣布獨立
1804拿破崙稱帝,法蘭西第一帝國開始
1810-1826拉丁美洲反對西班牙殖民統治的獨立運動
1815維也納體系的確立
1830法國七月革命
1831,1834法國里昂工人起義
19世紀30年代法拉第證明了電磁感應現象
1836-1848英國憲章運動
1844德意志西西里工人起義
1848.2《共產黨宣言》發表
1848-1849 1848年歐洲革命
1853-1856克里米亞戰爭
1857-1859印度民族大起義
19世紀中期達爾文創立生物進化論學說
1861俄國農奴制改革
1861-1865美國內戰
1864第一國際成立
1868日本明治維新開始
1870-1871普法戰爭
19世紀70年代初義大利統一最終完成
1871德意志統一最終完成
1871.3-5巴黎公社
19世紀70年代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
1881-1899蘇丹馬赫迪反英大起義
1882德意奧三國同盟形成
19世紀80年代法國最終確立了對越南的統治
1889第二國際建立
19世紀末20世紀初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完成向帝國主義過渡
20世紀初世界殖民體系最終形成
20世紀初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
1903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二次代表大會
1905-1908印度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漲
1907英法俄協約的最後形成
1910日本正式吞並朝鮮
1910-1917墨西哥資產階級革命
1914-1918第一次世界大戰
(20世紀初到20世紀90年代)
1917.11.7(俄歷10月25日)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
1918.11德國十一月革命爆發
1918-1922印度民族解放運動高漲
1919-1922土耳其凱末爾革命
1919.3.1朝鮮三一運動
1919.3匈牙利蘇維埃共和國建立
共產國際建立
1919.1-6巴黎和會
1921.11-1922。2華盛頓會議
1922.10墨索里尼在義大利上台
1922.12蘇聯成立
1925.10洛迦諾會議
1929-1933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
⑵ 想了解非洲的歷史
1.非洲是世抄界古人襲類和古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早在公元前4000年便有最早的文字記載。非洲北部的埃及是世界文明發源地之一。
2.自1415年西班牙佔領休達,歐洲列強開始進行對非洲殖民統治,約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達到巔峰,約有95%非洲領土遭到列強瓜分,資源長期遭到掠奪。1847年後殖民地陸續獨立,而非洲獨立年(1960年)則象徵非洲脫離列強統治,非洲殖民時代結束。
3.由於長期種族沖突、熱帶疾病叢生、工業化引發的環境破壞,從前西方殖民主義,獨立後腐敗政權,教育、人民自律的不力,使非洲成為發展中國家最集中的大陸,世界經濟發展水平最低的一個洲,全非洲一年的貿易總額僅佔全世界的百分之一。
⑶ 非洲的殖民歷史起源於什麼事件
非洲的殖民歷史源自於西歐的新航路開啟。
西班牙和葡萄牙沿著開啟的新航路進行殖民擴張,內16世紀到19世紀中期容,這是歐洲殖民者對非洲大陸的初步蠶食階段,先有西班牙對西北非沿岸,葡萄牙對南部非洲大陸兩側以及馬達加斯加島的侵佔,後有英國和法國對幾內亞灣黃金海岸,以及北非沿岸,埃及的佔領。但是都沒有深入非洲腹地,70%到90%基本上還屬於非洲國家統治。
⑷ 非洲的民間傳說故事
人類從哪裡來,現在的研究表明,人類是從非洲走出來的。
非洲大致分兩塊,北部非洲和南部非洲,劃分基本是以撒哈拉沙漠為界限的。北非的文明程度更高,埃及就位於北非
這樣古老的地方,自然是有很多流傳的故事,簡單分享幾個吧
⑸ 非洲近代發生過哪些戰爭
部族矛盾、部族沖突是影響非洲政治生活、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如何處理好國內和國家間的部族關系是非洲任何一個政府或執政黨都不可避免的課題。在人類跨入21世紀之際,在國際社會對非洲問題關注顯著增加之時,深入研究導致部族沖突之原因,有助於尋求更有效的方法以解決問題。
一、當今非洲部族狀況
據美國人口咨詢局所編「1992年世界人口數據表」,當今非洲人口達6.54億,佔全球人口的12.6%。這些人口至少可劃分為700多個族體[1](P69),又分布在53個國家之中。這樣非洲各國不僅族體復雜,而且存在著民族共同體的各種形態。既有民族過程中處於低級階段的部落和部落聯盟,如南部非洲的科伊桑部落,剛果熱帶雨林中的俾格米部落和東非的馬塞人部落聯盟;又有民族過程中處於高級階段的現代民族,如馬達加斯加的馬爾加什族;更有大量民族過程中處於由低級向高級過渡階段的部族,如肯亞的基庫尤族、迦納的阿散蒂族等。
隨著社會的發展,非洲大陸部族也不斷發生向現代民族邁進的族體聚合,其規模大致有三種:一是以某一部族為聚合核心形成一個現代民族,如以安哈拉人為核心形成的衣索比亞現代民族。二是以少數幾個部族為核心形成一個現代民族,如正在形成的辛巴威現代民族——以紹納人和恩德貝萊人為核心。三是由眾多部族共同聚合成一種無核心的現代民族,如馬達加斯加的馬爾加什現代民族就是由原先17個部族和90多個部落長期融合而形成的。
我們知道,民族的形成是一個漫長過程。雖然,非洲大陸部族已開始向現代民族邁進,但到目前為止,除埃及、馬達加斯加等極少數國家已經形成統一的現代民族之外,絕大多數國家仍沒有形成像我們今天所稱謂的「現代民族」。其結果非洲大陸與其他大陸相比其民族發展水平低得多。其表現形式是:部族數量多而大民族少。據統計,在世界各民族中,人口上億者有7個,非洲一個也沒有;人口上千萬者有56個,非洲佔有10個;人口上百萬者268個,非洲佔107個。[2](P68-69)按1983年統計數字,非洲人口上百萬的民族(實際上多為部族)佔全非人口的86.2%,也就是說,非洲人口中不足14%又分成600多族體。這樣約有半數國家在其境內沒任何一個部族超過全國人口的50%;有些屬於人口最多的部族,在全國人口中也只佔20—25%左右。[3](P44)正是這種繁雜的族體構成了非洲部族矛盾、部族沖突的重要歷史淵源。
二、部族沖突的原因
1.殖民主義入侵埋下的惡果。非洲既是最早被資本主義侵略的大陸,又是非殖民化最
後完成的地區。長期的殖民統治埋下了非洲部族沖突的禍根。首先殖民者為一己私利,不顧非洲人民歷史地理與文化傳統,人為地劃分邊界線。據前蘇聯非洲專家阿納托利•葛羅米柯的說法,44%的非洲邊界線是按經緯線劃的;30%是用直線或者曲線的幾何方法劃的;僅26%是由河流、湖泊或山脈構成的自然邊界線。[4](P5)這樣把某些具有相同文化、歷史的部族強行拆散到不同的殖民地,或者把完全不同的部族合並到一個殖民地,其結果不僅使非洲出現「先有國家後有民族」的奇怪現象,而且存在著不少跨國界的部族。
跨界族體作為一個特殊的族體,由於其部族觀念、部族情感與國家觀念、愛國情感往
往不一致,因而更容易產生部族沖突。例如,邊界一側的部族常把自己的地位、待遇及經濟狀況與另一側的本部族進行比較,若認為自己不如邊界另一側的同族,則可能發生兩種情況,要麼在本國展開斗爭,希望得到邊界另一側的援助,像尼日的圖阿雷格部族,馬里北方的圖阿雷格部族,多哥南方埃維部族等均是如此;要麼大規模轉移,投奔到另一側本族,像象牙海岸經濟發展導致布吉納法索、幾內亞等國大批勞工遷入,人數由50年代10萬人上升到80年代初的250萬人,約占本國總人口的1/4。[1](P68)這樣,跨界民族的存在不僅嚴重製約著國家的凝聚力,使之經不起政治波動的影響,而且使得一個國家的政治事件很快波及到周邊國家,影響整個地區,更有甚者導致邊界沖突。索馬里與衣索比亞、肯亞的邊界沖突是一典型例子。在殖民時代,索馬里的部族被分割到英屬索馬里、法屬索馬里和意屬索馬里,之後在西方列強強制下,一些索馬里人居住地區又被劃入衣索比亞和肯亞。1960年索馬里獨立後,要求實現索馬里部族統一,於是與衣索比亞、肯亞發生邊界沖突,戰火燃起後,大量難民湧入索馬里、吉布地和蘇丹,人數一度高達200萬。[1](P69)這樣的戰爭在非洲屢見不鮮,獅子山內戰造成50萬難民湧入鄰國幾內亞、賴比瑞亞,不僅加重了鄰國的經濟負擔,而且直接促使幾內亞政局動盪。阿爾及利亞與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與摩洛哥、迦納與多哥、迦納與布吉納法索、喀麥隆與奈及利亞、尼日與貝南、馬拉維與坦尚尼亞等諸多邊界沖突也皆因跨界部族而起。
其次,殖民者為維護其統治採取「分而治之」的政策,蓄意挑起部族矛盾與部族沖突。在南部非洲,英國人和布爾人對黑人各族極盡挑撥離間之能事,他們征服科薩人時,就挑動祖魯人進攻科薩人,當他們與祖魯人戰爭時則利用科薩人為其服務。1879年英國人佔領祖魯蘭之後,把這里分割為13個保留地,「把祖魯人分給13個酋長管,為的是使他們通過自相殘殺、互不信任和彼此妨忌,而削弱力量」[5](P86)。而隨後「黑人家園」的發展又進一步助長了部族主義勢力,並使部族主義仍為南非政治中一個令人關注的因素。同樣震驚世界的1994年胡圖人與圖西人兩大部族的大屠殺也與殖民者「分而治之」的政策有著密切之聯系。在盧安達和蒲隆地兩個國家淪為殖民地後,殖民者採取了「扶植圖西人,遏制胡圖人」[6](P47)的政策,使得兩大部族對立情緒不斷滋長,相互間不斷發生沖突和仇殺事件。1962年兩國獨立時,在盧安達占統治地位的是胡圖人,而在蒲隆地的則是圖西人。從各自部族立場出發,在盧安達的圖西人要改變政治現狀,而胡圖人則要維持現狀;在蒲隆地,胡圖人要改變政治現狀,而圖西人則要維護現狀。正是這種堅持改變和維護國內政局的斗爭,不僅使得兩個國家獨立後成為非洲國家政局最不穩定的地區之一,而且導致世界歷史上罕見的1994年部族大屠殺。
2.國家部族政策的失誤。勤勞智慧的非洲人民在處理部族關系方面成功者不乏其例,和睦團結的部族政策推動使有的國家從經濟困難中走出,如迦納、坦尚尼亞;有的國家步入中等國家的行列,如波札那、模里西斯。而部族關系處理最好的當首推喀麥隆。但是,絕大多數國家則缺乏一個公正、平等、團結的部族政策,其表現如下:
一是政黨部族化。從理論上講,政黨是代表某一階段、階層或政治集團並為維護其利
益而進行斗爭的政治組織。而非洲特別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情況卻不是如此。這些政黨大多是二戰後在爭取國家獨立的過程中應運而生。由於國內階級分野和對立不明顯,新興的資產階級力量相當薄弱,特別是相當一部分政黨的領導人本身就是部族首領或氏族、部落酋長。再加上非洲多部族結構的國家特點,這些都決定了部族利益、部族傾向在國家政治生活中影響頗大。這些政黨無論在領導組織成員構成,還是綱領政策上都具有濃厚的部族主義色彩,從而使政治斗爭極易演變成為部族沖突。像肯亞支持莫伊總統的卡倫津部族與前副總統奧遷加的盧奧部族之間的斗爭,成為肯亞30多年來最激烈的斗爭,其目的都希望本部族的人上台執政。在索馬里、剛果(金)、塞內加爾、多哥等也有類似事件發生。
二是軍隊部族化。軍隊是國家機器的主要組成部分。但在國家機器還未成熟和完善的非洲社會,從某種意義上講,誰掌握了軍隊,誰就可能攫取國家最高權力。因而在非洲國家中一名校官甚至一名中士發動軍事政變並得手的例子屢見不鮮。據不完全統計,從60年代到80年代,非洲國家發生過240多次軍事政變,其中成功的70多次,有11個國家發生過10次以上的軍事政變。[7](P455)正因如此,每個部族對軍隊都相當關注。軍隊部族化的極端形式便是以軍治國,實行軍事獨裁,這種情況在非洲不乏其例,如奈及利亞獨立之後只經歷了兩屆文官統治共10年,而六屆軍人統治長達20年,可以說,奈及利亞獨立後的歷史,基本上是軍人實行統治的歷史。[8](P228-229)同時,由於軍隊部族化傾向,也使沒有掌握軍隊的部族設法拿起武器,與政府展開武裝對抗的內戰。1965年查德民族陣線領導人民進行反政府的武裝斗爭即是如此。
三是政府部族化。由於對部族認同、效忠往往超過對國家的認同、效忠,所以人多勢眾的部族往往以政黨、軍隊部族化為手段,謀求對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控制權。非主體部族雖然很難躋身國家權力的核心,但是完全可以控制本地區的選票,逐漸形成部族地方割據的局面。這樣,在選舉中,選票上的部族主義烙印十分明顯,所謂民主選舉的結果反映的多為部族力量的對比。奈及利亞2000年10月發生導致上百人死亡的部族沖突,就是因為豪薩族與約魯巴族在中部地區議會互爭領導席位而引起。象牙海岸2000年10月的動亂也是一個例證。可見,政府部族化是導致國家分裂和內戰的重要因素。
3.持續的經濟貧困化。雖然從20世紀90年代後期,非洲多數國家經濟開始擺脫自80年代以來長達十幾年的倒退,走向恢復和增長,但與發達國家甚至一些發展中國家相比仍
然很落後。據聯合國秘書長安南所言,世界上48個最不發達國家中有33個在非洲,15個
非洲國家食品嚴重短缺。據聯合國統計資料顯示,非洲至今有一半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之下。2億人口得不到正常醫療服務。愛滋病等疾病肆虐,貧困、飢餓、失業、分配不公以及腐敗大量存在,成為動亂的溫床。在許多國家,貧困和戰亂互為因果,形成了越窮越打、越打越窮的惡性循環。塞拉里昂、衣索比亞、厄利垂亞均是如此。正是貧困使一些非洲國家陷入了為爭奪有限生存空間和資源而無休止的混戰之中。據美國人口咨詢局編「1993年世界人口數據表」:蒲隆地1960年人口為320萬,1993年達到580萬,國土面積2.7萬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215人,是非洲人口密度最高國家之一。人滿為患及經濟滯後的現狀,使蒲隆地在獨立後的30多年中,為爭奪土地、就業機會發生過4次胡圖族與圖西族之間大規模流血沖突。其結果1990年人均國民收入僅210美元,被聯合國列為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國家行列。
值得注意的是,經濟利益、資源之爭在部族沖突中正在成為越來越主要的原因。這種爭奪一方面表現為各方通過戰爭控制資源,以拓展生存空間,改善自身經濟地位;另一方面表現為通過獲取資源,換取維持戰爭及本身軍事存在的必要物質基礎。如為爭奪鑽石、黃金等礦藏,剛果(金)反政府武裝及盧安達、烏干達等參戰國在剛果東部大打出手;為奪取武器及生存資料,安哥拉、獅子山反政府武裝全力爭奪鑽石礦區,不僅造成生產力巨大破壞,而且出現了大量難民,以致於在2000年7月的國際鑽石會議期間,人們發出了禁止血腥鑽石生意的呼籲。
4.國際社會的爭奪。非洲國家的部族矛盾和沖突本來屬於非洲內部事務。然而不論是
一國之內部族矛盾引起的政治沖突或政權更替,還是國與國之間部族引起的邊界戰爭,一旦某個霸權主義國家認為有利可圖,就會趨機介入。其結果是局部沖突擴大化,甚至演變成國際關系中的重大事件。1960年剛果(金)獨立後,比利時大舉入侵,美國操縱的聯合國旋進行干預,並挑起部族沖突,使該國在此後5年中一直處於戰爭狀態。1975年安哥拉爆發了一場規模空前、曠日持久的代理人戰爭,正是由於蘇聯公開干預,大批蘇式軍火和一萬多古巴軍隊的介入,使安哥拉內戰前後長達20年,將非洲西南部這個資源富饒之國破壞殆盡。據不完全統計,百萬人死於非命,數百萬人流離失所,「戰爭造成的損失達300億美元」[3](P338)。1977年索馬里和衣索比亞在歐加登地區爆發邊界戰爭,由於美蘇各自支持一方而染上大國爭霸的色彩。1994年盧安達部族大屠殺和蒲隆地的部族沖突既有前宗主國比利時的影子,也有法國和美國的明爭暗鬥。顯然,國際社會的爭奪和干預是部族沖突擴大化的重要力量。
5.多黨制、民主化浪潮的推動。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蘇聯解體,世界格局的演變猶如一場政治大地震,對非洲國家產生極大的沖擊和震撼。而面對非洲出現的權力真
空與力量失衡使部族矛盾一下凸現出來,而西方國家推行的「多黨制」、「民主化」浪潮猶如打開了的「潘朵拉盒」把全部惡魔都釋放了出來,整個非洲普遍發生了反政府騷亂,甚至在一些所謂「櫥窗國家」如被稱為創造經濟奇跡的象牙海岸、加篷等國也出現了多年未有的社會動亂。象牙海岸總統貝迪埃指出:「民主化釋放了活力,參與和創造性的願望,它又使昔日的惡魔重新鑽了出來。」多哥總統埃亞德馬進一步指出,由於「不顧一切的、無休止的民主化而導致盧安達災難,引導人們無情地去爭權奪利,它已重新喚起部族主義惡魔並驅使國家陷入空前的混亂狀態」[8](P295)。在「民主化」浪潮推動下,以「部族」主義為基礎的政黨紛紛出現,權力欲極強的政客都打出了「部族」牌進行奪權與反奪權的斗爭,代表各部族利益的政黨雨後春筍似的出現,有的國家多達二三百個,少的也有幾十個。各種形式的部族沖突此伏彼起,從而成為世界上戰亂最多的地區。據統計,1989—1993年非洲先後發生24場國內戰爭,許多戰爭仍在繼續。其中發生於1989—1990年的「一國四君」彼此殘殺的賴比瑞亞內戰、1990年開始的索馬里內戰及1993年國際維和部隊對這場內戰的捲入,1990—1994年的盧安達大規模內戰,1997年導致門格斯圖政權跨台的衣索比亞內戰,1998年至今的剛果內戰,1999年蘇丹、索馬里、中非、安哥拉內戰,2000年5月獅子山內戰等,這一切都與西方國家在非洲掀起的「多黨民主」浪潮有著直接聯系。所以有人諷刺西方強加給非洲國家的「多黨民主」是「只見多黨,不見民主」[9]。同時,隨著「冷戰」結束,對西方國家而言,非洲在其全球戰略中的地位進一步下降,特別是由於干預索馬里內戰的教訓,使得西方國家在衡量對外干預時首先把各自國家利益放在第一位。結果非洲的內部沖突對其戰略利益不構成直接威脅,輕易不會直接軍事干預。同時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發展,西方國家又垂涎非洲大陸的豐富資源和市場潛力,所以不願放棄任何有利可圖的機會。因此他們採取在不幹預的同時也不放棄的政策,從而使非洲一些部族沖突長期得不到有效的解決,
如獅子山、剛果(金)均是如此。
正是上述幾個原因盤根錯節地糾纏在一起,給當今非洲國家的經濟建設、社會穩定提
出了極為艱巨的任務。
三、部族種族沖突之後果及其發展趨勢
非洲部族沖突形成嚴重的後果。首先,使經濟困難的國家走向崩潰的深淵。作為世界
礦藏最豐富的國家之一的剛果(金),多年來部族沖突與內戰,成為世界最貧困的國家之一,經濟連年負增長,1990年為-2.4%,1994年達到-7.4%。其次難民日益增多,到處充斥的難民成為人類一大悲劇,成為非洲國家面臨的一大難題,也影響到一些國家間關系。據統計,目前非洲難民近1500萬。[3](P163)以1994年盧安達屠殺為例,沖突前盧境內人口750萬。1994年大屠殺使50—100萬人死於非命,200萬人逃亡鄰國,200萬人在國內背井離鄉,換言之全國只有不到40%的居民在原住地。[3](P163)這種難民潮不僅進一步惡化了胡圖人與圖西人的關系,而且也使剛果(金)東部和坦尚尼亞西北部的部族關系蒙上了陰影。最後非洲部族矛盾尖銳化為西方大國控制非洲國家,干涉各國內政,推行強權政治大開方便之門,使它們有機會利用矛盾,插手他國事務,如美國在剛果(金)、索馬里的行動就是如此。
由於大多數非洲國家的民族發展過程尚處於初級階段,其民族意識、國家意識正在形成之中,在現階段許多非洲國家的居民的部族意識十分強大,部族意識在一段時間之內仍將深深影響著今後部族之間、甚至國家之間的關系。特別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由於生產力低下,經濟落後,文化教育水平不高,國民素質低下等原因,部族矛盾、部族沖突仍將會時起時伏,甚至會激化。在總體形勢趨向緩合的大背景下,雖然一些熱點問題降溫,但短期內尚不足以形成非洲就此走向全面緩和的結論,所以多數國家走向穩定與局部地區持續動盪仍將是未來一個時期非洲形勢的基本特徵。
其次,在經濟全球化影響之下,各國將越來越多地把注意力放在發展經濟上,因此,今後幾年非洲以經濟利益為背景的部族沖突仍日益突出。與此同時,西方國家加大對那些有資源、有發展潛力的非洲國家的滲透和爭奪,會給部分地區帶來不穩定因素。
再次,非洲聯盟在解決部族沖突中的作用加強,非洲集體解決爭端能力加大,因此由
部族矛盾引起內部沖突無論在規模上還是持續時間上都會得到限制,大規模仇殺的情況減少。但是部族矛盾的形式更為多樣化、復雜化,並滲透到許多國家、黨派、政治生活之中,每當遇到諸如選舉或國家重大舉措出台,代表部族利益的黨派之間仍會激烈較量。
總之,非洲形勢在未來幾年是大體趨於緩和,局部依然動盪。非洲大陸要實現由全體國家參與的和平與發展,仍需付出艱苦努力。採取得力措施以淡化地方部族主義情緒,引導全民加強國家意識;大力發展生產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發展教育事業,提高全民文化素質無疑為非洲各國政府明智之抉擇。
⑹ 非洲歷史簡介
非洲歷史
非洲歷史悠久,是人類文明的發祥地之一。19世紀以來,考古學者在非洲陸續發現了許多上古人類化石,其中1974年在肯亞與衣索比亞交界地區發現的距今320萬年前的女性猿人化石,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個走出熱帶森林、開始直立行走的女人的遺骸。一些人類學者利用遺傳學技術對人類的基因進行研究,認為全世界的民族共同起源於4-20萬年前的一個非洲原始部落。他們認為:400-600萬年前從猿分化出來的原始人類大都沒有留下後代,只有非洲的一個部落生存下來,在10萬前,這個部落開始走出非洲,遷到西亞,然後從西亞遷到世界各地,6萬年前進入亞洲內地,4-6萬年到達大洋洲,3.5萬年前到達歐洲,最後在3.5萬前跨越白令海峽抵達美洲。這些遷徙到世界各地的非洲部落的後裔最終形成了現代人類。
非洲是最早跨入文明社會的地區之一。公元前5000年,尼羅河下游的古埃及居民就掌握了穀物栽培、修建水利工程的技術。公元前3500年,古埃及人又創造了世界上最早的象形文字。公元前3200年,古埃及出現了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奴隸制國家。在此後近3000年的時間里,古埃及人創造了燦爛的文化,建築了古代七大奇跡之一的金字塔。許多古埃及的國王(法老)東征西討,擴大古埃及的疆域,最盛時的埃及疆土,南到蘇丹,西到利比亞,北至小亞細亞,東及兩河上游。擴張的同時,古埃及文化也向四周傳播。埃及的象形文字傳入古希臘,衍變為希臘字母。希臘字母後來又衍變為現代西方拉丁文。強大的古埃及存在了近3000年,在此期間,埃及多次向外擴張,也受到四周強大民族的多次入侵。公元前525年,波斯人征服了埃及。從此,埃及失去了獨立的地位,相繼被馬其頓人、羅馬人、阿拉伯人、奧斯曼土耳其人長期統治。
位於尼羅河上游的蘇丹是古埃及擴張的主要對象之一。當時,埃及人把蘇丹稱為努比亞。這一地區在公元前2000年就建立了國家。埃及的入侵給當地造成了極大的破壞。公元前8世紀,蘇丹人爆發了規模宏大的反抗運動,趕跑了埃及人,建立了庫斯王國。公元前751年,庫斯王國征服了埃及,建立了埃及第25王朝。庫斯人在埃及的統治持續了88年。後來,庫斯王國遷都麥羅埃,走上了獨立發展的道路。庫斯王國地處西亞、北非與非洲的交通要道,成為非洲東北部的一個重要的貿易中心。庫斯人掌握了冶鐵技術,是地中海以南最大的冶鐵中心。他們和埃及人一樣,曾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化。公元前350年,新興的阿克蘇姆王國征服了庫斯王國。
阿克蘇姆王國位於衣索比亞北部,建國於公元前。公元1世紀,阿克蘇姆王國開始向外擴張。到公元4世紀,阿克蘇姆相繼征服了衣索比亞南部、庫斯王國和阿拉伯半島南部的一些王國,達到了鼎盛時期。國家經濟得到了空前發展,並創造了現在仍然在使用的衣索比亞文字。阿克蘇姆的強盛局面持續了幾個世紀。公元570年,波斯人將阿克蘇姆人趕出了阿拉伯半島,隨後,阿拉伯人切斷了阿克蘇姆的海上貿易通道。公元7世紀,強大的游牧民族的入侵使阿克蘇姆王國遭到了滅頂之災。衣索比亞人逐漸退居中央高原,一直保持獨立的地位。
衣索比亞以南為東非地區。北起索馬里半島,南至南非北部沿海的非洲東部沿海是非洲大陸和外界進行貿易交流的重要地區。從7世紀末開始,善於經商的阿拉伯人開始遷到東非沿海的各個城市居住。在長期的交往當中,阿拉伯人和當地非洲人通婚,產生了一個新的民族——斯瓦希里人。斯瓦希里人吸收了阿拉伯文化、波斯文化、印度文化及東亞、東南亞文化,在當地文化的基礎之上,創造了具有鮮明商業城邦文明特徵的斯瓦希里文化。13-15世紀,斯瓦希里文明達到了鼎盛時期。中國明朝初年,鄭和下西洋時,就曾多次到達非洲東海岸,與斯瓦希里人進行貿易。
在東非內陸地區,維多利亞湖的周圍,曾經出現過強大的王國,如布尼奧羅王國、布干達王國。它們都有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歷史,是中央集權的國家。到19世紀,隨著內部矛盾的加劇和西方帝國主義的入侵,這些大大小小的王國都退出了歷史舞台。
南部非洲的古代歷史基本上沒有文字記載。1868年,西方人在今天辛巴威發現的石頭城遺址說明這里曾經有過輝煌的文明。
位於中非地區的剛果盆地曾出現過幾個重要的王國。公元14世紀末,在今天剛果(金)的西南部和安哥拉北部建立了剛果王國。剛果王國具有明顯的部族國家的特徵。居民分屬各個部落公社,土地為部落公社所有,分配給公社成員耕種,公社成員則要向頭人、酋長貢獻一部分收獲物,頭人、酋長再將其中的一部分貢獻給國王。1483年,葡萄牙人開始進入了剛果王國的領地。他們用花布、絲綢、小刀、鏡子、玻璃珠等廉價的工業品賄賂國王和各級官員,幫助他們從鄰近的地區掠奪奴隸。剛果的官員就成了殖民者的幫凶。販賣奴隸加劇了剛果的各種社會矛盾,最終導致王國的崩潰。1665年,剛果王國分裂為若干個小王國。
西非是非洲進入文明社會較早的地區。在幾內亞以北、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地區,曾有許多大大小小的王國起起伏伏,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在西非中部先後興起的迦納、馬里和桑海。迦納與如今的迦納共和國在地理位置上並無關系。古迦納王國出現在公元初期,到11世紀,迦納王國進入全盛時期。迦納的國王以黃金著稱於世,連王宮的狗戴的項圈都是金或銀制的。1076年,摩洛哥征服了迦納,迦納從此一蹶不振。1200年,蘇蘇族的國王蘇曼古魯征服了迦納的殘余部分,迦納王國從此銷聲匿跡。1235年,已有500年歷史的馬里王國在松底阿特的率領下擊潰了蘇蘇族國王蘇曼古魯的軍隊。馬里逐漸控制了原迦納王國的土地,成為一個更強大的、更富裕的國家。14世紀初,國王曼薩·穆薩到麥加朝覲,隨從達6萬人,用84頭駱駝馱運金砂。一時之間,馬里的富庶名聞伊斯蘭世界。國王還邀請了許多伊斯蘭學者到馬里講學,使馬里成為伊斯蘭學術研究中心。1360年以後,馬里王國因出現爭奪王位的內戰,開始衰落,國土日漸萎縮。桑海早在公元7世紀中葉就已建立,當時位於尼日河中游的登迪地區。公元11世紀初,遷都加奧,後改名加奧王國,是馬里原屬國之一。馬里衰落給桑海的興起創造了條件。到15世紀下半葉,桑海已成為一個強大的帝國。但桑海帝國只維持了100多年的興盛局面。內部的紛爭使外部武力有了可乘之機。1591年,摩洛哥軍隊佔領了桑海的都城廷巴克圖。桑海帝國不復存在了。
北非和西亞有著密切的聯系,公元前9世紀,善於經商的西亞腓尼基人來到現在的突尼西亞灣沿海地區建立了商業地點,開始在北非殖民。經過長時間的發展,這里逐漸形成了一個強大的奴隸制國家——迦太基。迦太基成為地中海地區的商業中心。為了與當時的羅馬爭奪地中海的霸權,迦太基與羅馬進行了長達100多年的戰爭。最後,迦太基戰敗,劃入羅馬的版圖。公元前後,整個北非地區都劃入了羅馬的版圖。公元7世紀,阿拉伯人佔領了北非地區,北非成為阿拉伯世界的一部分。此後,北非幾個國家(蘇丹除外)的命運就連到了一起,並與西亞有了不可分割的紐帶。16世紀,這里又淪為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一部分,直到西方殖民者進入北非之前,這里一直是土耳其人的勢力范圍。
在15世紀,剛剛擺脫了阿拉伯人統治的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就開始登上非洲大陸,尋求發展的新空間。他們沿著非洲西海岸一直南下,試圖找到通往東方的新通道。在西班牙派人向西航行的同時,葡萄牙人也在不斷地向南尋找通向東方的航路。1487年,葡萄牙人迪亞士就在國王的鼓勵下,組織船隻沿著非洲海岸向南航行,到達非洲最南部的好望角。接著,葡萄牙人達·伽馬組織了更大的船隊,於1497年7月8日從里斯本出發,先是循著迪亞士發現的航路,於同一年的11月到達好望角,並從那裡折向北航行。1498年3月,達·伽馬到達了莫三比克,並在一個阿拉伯向導的指引下,建立了據點。由於遭到當地人的抵制,他在購買了大批的香料、絲綢、寶石和其它東方特產後便匆匆返航。他這次所帶回貨物的純利潤是全部航行費用的60倍。在以後的航行中,葡萄牙人帶來了更多的人馬和大炮,打敗印度洋上各地有組織的抵抗,建立了許多商業和軍事據點,終於控制了這條通往東方的航路。新航線的發現給歐洲帶來了財富,卻給非洲帶來了災難。"新大陸"發現之後,美洲的開發需要越來越多的勞動力。為了牟取暴利,葡萄牙、西班牙、荷蘭、法國和英國等歐洲殖民者開始將非洲黑人販賣到美洲。在黑奴買賣盛行的1502年至1808年期間,光是被賣往美國的黑奴就達到600萬。罪惡和殘酷的奴隸貿易,嚴重破壞了非洲的生產力,阻礙了非洲的發展,給非洲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
19世紀中後期,已完成或正在進行工業革命的西方國家需要大量的工業原料和廣闊市場,它們加緊了對非洲的侵略,開始從沿海向非洲內陸浸入,掀起了瓜分非洲的狂潮。為了協調各國的利益,1884年11月至1885年2月,英、法、德、比、葡、意等15個國家在柏林召開會議,以協議形式對非洲進行了瓜分。到一戰前,整個非洲大陸只有賴比瑞亞和衣索比亞還保持獨立,其餘的國家和地區全部淪為西方列強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非洲人民爭取民族獨立和解放的運動蓬勃興起。自20世紀50年代開始,非洲國家陸續取得獨立。1974年,安哥拉、莫三比克等國宣布獨立,非洲整個殖民體系宣告解體。1980年4月18日,辛巴威宣布獨立,西方國家的殖民統治完全從非洲消失了。非洲獨立的國家達到了50個。 剛剛獲得獨立地位的非洲國家認識到團結與合作的重要,1958年4月,第一次非洲獨立國家會議召開,埃及、賴比瑞亞和迦納等8個國家參加了會議。與會國家一致同意加強團結與合作。非洲統一運動開始了。1963年5月,31個獨立的非洲國家的領導人齊聚亞的斯亞貝巴,舉行了盛況空前的非洲獨立國家首腦會議。會議簽署了《非洲統一組織憲章》,宣告非洲統一組織正式成立。
獨立而團結的非洲在世界政治舞台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國際社會的支持和非洲國家的共同努力下,非洲的許多問題得到了解決。1990年3月,非洲最後一塊殖民地納米比亞擺脫了南非的統治宣告獨立。實行種族隔離政策的南非白人政權也逐漸放棄了種族歧視政策。1994年,南非舉行了歷史上第一次不分種族的全國大選。黑人領袖曼德拉當選為總統。4月12日,曼德拉宣誓就任南非總統,宣告新南非的誕生。
納米比亞共和國成立和新南非的誕生,宣告了非洲人民爭取民族獨立和政治解放的歷史任務的勝利完成,古老的非洲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歷史時期。
⑺ 50年前非洲名族解放史上的重大歷史事件是 A.納米比亞獨立 B.埃及回收蘇伊士運河 C.印度獨立 D.非洲獨立
似乎答案A也不對,因為納米比亞是在1990年才真正獨立的,沒有50年這么長的時間版。答案C不正確,權印度不屬於非洲,答案D也不合邏輯,50年前納米比亞還沒有獨立,更談不上非洲獨立了,1956年埃及收回蘇伊士運河倒是符合題目的本意,時間差不多,埃及又是非洲的,同時埃及反抗了英法以及以色列的入侵,奪回了蘇伊士運河應該算是非洲民族解放史上的重大歷史事件,所以我覺得正確的選擇應該是B。
⑻ 非洲重大歷史事件
埃及收回蘇伊士運河主權
納米比亞獨立
南非廢除種族隔離制度
「非洲獨立年」的出現
⑼ 1960年後非洲各國發生的戰爭
部族矛盾、部族沖突是影響非洲政治生活、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如何處理好國內和國家間的部族關系是非洲任何一個政府或執政黨都不可避免的課題。在人類跨入21世紀之際,在國際社會對非洲問題關注顯著增加之時,深入研究導致部族沖突之原因,有助於尋求更有效的方法以解決問題。
一、當今非洲部族狀況
據美國人口咨詢局所編「1992年世界人口數據表」,當今非洲人口達6.54億,佔全球人口的12.6%。這些人口至少可劃分為700多個族體[1](P69),又分布在53個國家之中。這樣非洲各國不僅族體復雜,而且存在著民族共同體的各種形態。既有民族過程中處於低級階段的部落和部落聯盟,如南部非洲的科伊桑部落,剛果熱帶雨林中的俾格米部落和東非的馬塞人部落聯盟;又有民族過程中處於高級階段的現代民族,如馬達加斯加的馬爾加什族;更有大量民族過程中處於由低級向高級過渡階段的部族,如肯亞的基庫尤族、迦納的阿散蒂族等。
隨著社會的發展,非洲大陸部族也不斷發生向現代民族邁進的族體聚合,其規模大致有三種:一是以某一部族為聚合核心形成一個現代民族,如以安哈拉人為核心形成的衣索比亞現代民族。二是以少數幾個部族為核心形成一個現代民族,如正在形成的辛巴威現代民族——以紹納人和恩德貝萊人為核心。三是由眾多部族共同聚合成一種無核心的現代民族,如馬達加斯加的馬爾加什現代民族就是由原先17個部族和90多個部落長期融合而形成的。
我們知道,民族的形成是一個漫長過程。雖然,非洲大陸部族已開始向現代民族邁進,但到目前為止,除埃及、馬達加斯加等極少數國家已經形成統一的現代民族之外,絕大多數國家仍沒有形成像我們今天所稱謂的「現代民族」。其結果非洲大陸與其他大陸相比其民族發展水平低得多。其表現形式是:部族數量多而大民族少。據統計,在世界各民族中,人口上億者有7個,非洲一個也沒有;人口上千萬者有56個,非洲佔有10個;人口上百萬者268個,非洲佔107個。[2](P68-69)按1983年統計數字,非洲人口上百萬的民族(實際上多為部族)佔全非人口的86.2%,也就是說,非洲人口中不足14%又分成600多族體。這樣約有半數國家在其境內沒任何一個部族超過全國人口的50%;有些屬於人口最多的部族,在全國人口中也只佔20—25%左右。[3](P44)正是這種繁雜的族體構成了非洲部族矛盾、部族沖突的重要歷史淵源。
二、部族沖突的原因
1.殖民主義入侵埋下的惡果。非洲既是最早被資本主義侵略的大陸,又是非殖民化最
後完成的地區。長期的殖民統治埋下了非洲部族沖突的禍根。首先殖民者為一己私利,不顧非洲人民歷史地理與文化傳統,人為地劃分邊界線。據前蘇聯非洲專家阿納托利•葛羅米柯的說法,44%的非洲邊界線是按經緯線劃的;30%是用直線或者曲線的幾何方法劃的;僅26%是由河流、湖泊或山脈構成的自然邊界線。[4](P5)這樣把某些具有相同文化、歷史的部族強行拆散到不同的殖民地,或者把完全不同的部族合並到一個殖民地,其結果不僅使非洲出現「先有國家後有民族」的奇怪現象,而且存在著不少跨國界的部族。
跨界族體作為一個特殊的族體,由於其部族觀念、部族情感與國家觀念、愛國情感往
往不一致,因而更容易產生部族沖突。例如,邊界一側的部族常把自己的地位、待遇及經濟狀況與另一側的本部族進行比較,若認為自己不如邊界另一側的同族,則可能發生兩種情況,要麼在本國展開斗爭,希望得到邊界另一側的援助,像尼日的圖阿雷格部族,馬里北方的圖阿雷格部族,多哥南方埃維部族等均是如此;要麼大規模轉移,投奔到另一側本族,像象牙海岸經濟發展導致布吉納法索、幾內亞等國大批勞工遷入,人數由50年代10萬人上升到80年代初的250萬人,約占本國總人口的1/4。[1](P68)這樣,跨界民族的存在不僅嚴重製約著國家的凝聚力,使之經不起政治波動的影響,而且使得一個國家的政治事件很快波及到周邊國家,影響整個地區,更有甚者導致邊界沖突。索馬里與衣索比亞、肯亞的邊界沖突是一典型例子。在殖民時代,索馬里的部族被分割到英屬索馬里、法屬索馬里和意屬索馬里,之後在西方列強強制下,一些索馬里人居住地區又被劃入衣索比亞和肯亞。1960年索馬里獨立後,要求實現索馬里部族統一,於是與衣索比亞、肯亞發生邊界沖突,戰火燃起後,大量難民湧入索馬里、吉布地和蘇丹,人數一度高達200萬。[1](P69)這樣的戰爭在非洲屢見不鮮,獅子山內戰造成50萬難民湧入鄰國幾內亞、賴比瑞亞,不僅加重了鄰國的經濟負擔,而且直接促使幾內亞政局動盪。阿爾及利亞與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與摩洛哥、迦納與多哥、迦納與布吉納法索、喀麥隆與奈及利亞、尼日與貝南、馬拉維與坦尚尼亞等諸多邊界沖突也皆因跨界部族而起。
其次,殖民者為維護其統治採取「分而治之」的政策,蓄意挑起部族矛盾與部族沖突。在南部非洲,英國人和布爾人對黑人各族極盡挑撥離間之能事,他們征服科薩人時,就挑動祖魯人進攻科薩人,當他們與祖魯人戰爭時則利用科薩人為其服務。1879年英國人佔領祖魯蘭之後,把這里分割為13個保留地,「把祖魯人分給13個酋長管,為的是使他們通過自相殘殺、互不信任和彼此妨忌,而削弱力量」[5](P86)。而隨後「黑人家園」的發展又進一步助長了部族主義勢力,並使部族主義仍為南非政治中一個令人關注的因素。同樣震驚世界的1994年胡圖人與圖西人兩大部族的大屠殺也與殖民者「分而治之」的政策有著密切之聯系。在盧安達和蒲隆地兩個國家淪為殖民地後,殖民者採取了「扶植圖西人,遏制胡圖人」[6](P47)的政策,使得兩大部族對立情緒不斷滋長,相互間不斷發生沖突和仇殺事件。1962年兩國獨立時,在盧安達占統治地位的是胡圖人,而在蒲隆地的則是圖西人。從各自部族立場出發,在盧安達的圖西人要改變政治現狀,而胡圖人則要維持現狀;在蒲隆地,胡圖人要改變政治現狀,而圖西人則要維護現狀。正是這種堅持改變和維護國內政局的斗爭,不僅使得兩個國家獨立後成為非洲國家政局最不穩定的地區之一,而且導致世界歷史上罕見的1994年部族大屠殺。
2.國家部族政策的失誤。勤勞智慧的非洲人民在處理部族關系方面成功者不乏其例,和睦團結的部族政策推動使有的國家從經濟困難中走出,如迦納、坦尚尼亞;有的國家步入中等國家的行列,如波札那、模里西斯。而部族關系處理最好的當首推喀麥隆。但是,絕大多數國家則缺乏一個公正、平等、團結的部族政策,其表現如下:
一是政黨部族化。從理論上講,政黨是代表某一階段、階層或政治集團並為維護其利
益而進行斗爭的政治組織。而非洲特別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情況卻不是如此。這些政黨大多是二戰後在爭取國家獨立的過程中應運而生。由於國內階級分野和對立不明顯,新興的資產階級力量相當薄弱,特別是相當一部分政黨的領導人本身就是部族首領或氏族、部落酋長。再加上非洲多部族結構的國家特點,這些都決定了部族利益、部族傾向在國家政治生活中影響頗大。這些政黨無論在領導組織成員構成,還是綱領政策上都具有濃厚的部族主義色彩,從而使政治斗爭極易演變成為部族沖突。像肯亞支持莫伊總統的卡倫津部族與前副總統奧遷加的盧奧部族之間的斗爭,成為肯亞30多年來最激烈的斗爭,其目的都希望本部族的人上台執政。在索馬里、剛果(金)、塞內加爾、多哥等也有類似事件發生。
二是軍隊部族化。軍隊是國家機器的主要組成部分。但在國家機器還未成熟和完善的非洲社會,從某種意義上講,誰掌握了軍隊,誰就可能攫取國家最高權力。因而在非洲國家中一名校官甚至一名中士發動軍事政變並得手的例子屢見不鮮。據不完全統計,從60年代到80年代,非洲國家發生過240多次軍事政變,其中成功的70多次,有11個國家發生過10次以上的軍事政變。[7](P455)正因如此,每個部族對軍隊都相當關注。軍隊部族化的極端形式便是以軍治國,實行軍事獨裁,這種情況在非洲不乏其例,如奈及利亞獨立之後只經歷了兩屆文官統治共10年,而六屆軍人統治長達20年,可以說,奈及利亞獨立後的歷史,基本上是軍人實行統治的歷史。[8](P228-229)同時,由於軍隊部族化傾向,也使沒有掌握軍隊的部族設法拿起武器,與政府展開武裝對抗的內戰。1965年查德民族陣線領導人民進行反政府的武裝斗爭即是如此。
三是政府部族化。由於對部族認同、效忠往往超過對國家的認同、效忠,所以人多勢眾的部族往往以政黨、軍隊部族化為手段,謀求對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控制權。非主體部族雖然很難躋身國家權力的核心,但是完全可以控制本地區的選票,逐漸形成部族地方割據的局面。這樣,在選舉中,選票上的部族主義烙印十分明顯,所謂民主選舉的結果反映的多為部族力量的對比。奈及利亞2000年10月發生導致上百人死亡的部族沖突,就是因為豪薩族與約魯巴族在中部地區議會互爭領導席位而引起。象牙海岸2000年10月的動亂也是一個例證。可見,政府部族化是導致國家分裂和內戰的重要因素。
3.持續的經濟貧困化。雖然從20世紀90年代後期,非洲多數國家經濟開始擺脫自80年代以來長達十幾年的倒退,走向恢復和增長,但與發達國家甚至一些發展中國家相比仍
然很落後。據聯合國秘書長安南所言,世界上48個最不發達國家中有33個在非洲,15個
非洲國家食品嚴重短缺。據聯合國統計資料顯示,非洲至今有一半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之下。2億人口得不到正常醫療服務。愛滋病等疾病肆虐,貧困、飢餓、失業、分配不公以及腐敗大量存在,成為動亂的溫床。在許多國家,貧困和戰亂互為因果,形成了越窮越打、越打越窮的惡性循環。塞拉里昂、衣索比亞、厄利垂亞均是如此。正是貧困使一些非洲國家陷入了為爭奪有限生存空間和資源而無休止的混戰之中。據美國人口咨詢局編「1993年世界人口數據表」:蒲隆地1960年人口為320萬,1993年達到580萬,國土面積2.7萬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215人,是非洲人口密度最高國家之一。人滿為患及經濟滯後的現狀,使蒲隆地在獨立後的30多年中,為爭奪土地、就業機會發生過4次胡圖族與圖西族之間大規模流血沖突。其結果1990年人均國民收入僅210美元,被聯合國列為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國家行列。
值得注意的是,經濟利益、資源之爭在部族沖突中正在成為越來越主要的原因。這種爭奪一方面表現為各方通過戰爭控制資源,以拓展生存空間,改善自身經濟地位;另一方面表現為通過獲取資源,換取維持戰爭及本身軍事存在的必要物質基礎。如為爭奪鑽石、黃金等礦藏,剛果(金)反政府武裝及盧安達、烏干達等參戰國在剛果東部大打出手;為奪取武器及生存資料,安哥拉、獅子山反政府武裝全力爭奪鑽石礦區,不僅造成生產力巨大破壞,而且出現了大量難民,以致於在2000年7月的國際鑽石會議期間,人們發出了禁止血腥鑽石生意的呼籲。
4.國際社會的爭奪。非洲國家的部族矛盾和沖突本來屬於非洲內部事務。然而不論是
一國之內部族矛盾引起的政治沖突或政權更替,還是國與國之間部族引起的邊界戰爭,一旦某個霸權主義國家認為有利可圖,就會趨機介入。其結果是局部沖突擴大化,甚至演變成國際關系中的重大事件。1960年剛果(金)獨立後,比利時大舉入侵,美國操縱的聯合國旋進行干預,並挑起部族沖突,使該國在此後5年中一直處於戰爭狀態。1975年安哥拉爆發了一場規模空前、曠日持久的代理人戰爭,正是由於蘇聯公開干預,大批蘇式軍火和一萬多古巴軍隊的介入,使安哥拉內戰前後長達20年,將非洲西南部這個資源富饒之國破壞殆盡。據不完全統計,百萬人死於非命,數百萬人流離失所,「戰爭造成的損失達300億美元」[3](P338)。1977年索馬里和衣索比亞在歐加登地區爆發邊界戰爭,由於美蘇各自支持一方而染上大國爭霸的色彩。1994年盧安達部族大屠殺和蒲隆地的部族沖突既有前宗主國比利時的影子,也有法國和美國的明爭暗鬥。顯然,國際社會的爭奪和干預是部族沖突擴大化的重要力量。
5.多黨制、民主化浪潮的推動。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蘇聯解體,世界格局的演變猶如一場政治大地震,對非洲國家產生極大的沖擊和震撼。而面對非洲出現的權力真
空與力量失衡使部族矛盾一下凸現出來,而西方國家推行的「多黨制」、「民主化」浪潮猶如打開了的「潘朵拉盒」把全部惡魔都釋放了出來,整個非洲普遍發生了反政府騷亂,甚至在一些所謂「櫥窗國家」如被稱為創造經濟奇跡的象牙海岸、加篷等國也出現了多年未有的社會動亂。象牙海岸總統貝迪埃指出:「民主化釋放了活力,參與和創造性的願望,它又使昔日的惡魔重新鑽了出來。」多哥總統埃亞德馬進一步指出,由於「不顧一切的、無休止的民主化而導致盧安達災難,引導人們無情地去爭權奪利,它已重新喚起部族主義惡魔並驅使國家陷入空前的混亂狀態」[8](P295)。在「民主化」浪潮推動下,以「部族」主義為基礎的政黨紛紛出現,權力欲極強的政客都打出了「部族」牌進行奪權與反奪權的斗爭,代表各部族利益的政黨雨後春筍似的出現,有的國家多達二三百個,少的也有幾十個。各種形式的部族沖突此伏彼起,從而成為世界上戰亂最多的地區。據統計,1989—1993年非洲先後發生24場國內戰爭,許多戰爭仍在繼續。其中發生於1989—1990年的「一國四君」彼此殘殺的賴比瑞亞內戰、1990年開始的索馬里內戰及1993年國際維和部隊對這場內戰的捲入,1990—1994年的盧安達大規模內戰,1997年導致門格斯圖政權跨台的衣索比亞內戰,1998年至今的剛果內戰,1999年蘇丹、索馬里、中非、安哥拉內戰,2000年5月獅子山內戰等,這一切都與西方國家在非洲掀起的「多黨民主」浪潮有著直接聯系。所以有人諷刺西方強加給非洲國家的「多黨民主」是「只見多黨,不見民主」[9]。同時,隨著「冷戰」結束,對西方國家而言,非洲在其全球戰略中的地位進一步下降,特別是由於干預索馬里內戰的教訓,使得西方國家在衡量對外干預時首先把各自國家利益放在第一位。結果非洲的內部沖突對其戰略利益不構成直接威脅,輕易不會直接軍事干預。同時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發展,西方國家又垂涎非洲大陸的豐富資源和市場潛力,所以不願放棄任何有利可圖的機會。因此他們採取在不幹預的同時也不放棄的政策,從而使非洲一些部族沖突長期得不到有效的解決,
如獅子山、剛果(金)均是如此。
正是上述幾個原因盤根錯節地糾纏在一起,給當今非洲國家的經濟建設、社會穩定提
出了極為艱巨的任務。
三、部族種族沖突之後果及其發展趨勢
非洲部族沖突形成嚴重的後果。首先,使經濟困難的國家走向崩潰的深淵。作為世界
礦藏最豐富的國家之一的剛果(金),多年來部族沖突與內戰,成為世界最貧困的國家之一,經濟連年負增長,1990年為-2.4%,1994年達到-7.4%。其次難民日益增多,到處充斥的難民成為人類一大悲劇,成為非洲國家面臨的一大難題,也影響到一些國家間關系。據統計,目前非洲難民近1500萬。[3](P163)以1994年盧安達屠殺為例,沖突前盧境內人口750萬。1994年大屠殺使50—100萬人死於非命,200萬人逃亡鄰國,200萬人在國內背井離鄉,換言之全國只有不到40%的居民在原住地。[3](P163)這種難民潮不僅進一步惡化了胡圖人與圖西人的關系,而且也使剛果(金)東部和坦尚尼亞西北部的部族關系蒙上了陰影。最後非洲部族矛盾尖銳化為西方大國控制非洲國家,干涉各國內政,推行強權政治大開方便之門,使它們有機會利用矛盾,插手他國事務,如美國在剛果(金)、索馬里的行動就是如此。
由於大多數非洲國家的民族發展過程尚處於初級階段,其民族意識、國家意識正在形成之中,在現階段許多非洲國家的居民的部族意識十分強大,部族意識在一段時間之內仍將深深影響著今後部族之間、甚至國家之間的關系。特別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由於生產力低下,經濟落後,文化教育水平不高,國民素質低下等原因,部族矛盾、部族沖突仍將會時起時伏,甚至會激化。在總體形勢趨向緩合的大背景下,雖然一些熱點問題降溫,但短期內尚不足以形成非洲就此走向全面緩和的結論,所以多數國家走向穩定與局部地區持續動盪仍將是未來一個時期非洲形勢的基本特徵。
其次,在經濟全球化影響之下,各國將越來越多地把注意力放在發展經濟上,因此,今後幾年非洲以經濟利益為背景的部族沖突仍日益突出。與此同時,西方國家加大對那些有資源、有發展潛力的非洲國家的滲透和爭奪,會給部分地區帶來不穩定因素。
再次,非洲聯盟在解決部族沖突中的作用加強,非洲集體解決爭端能力加大,因此由
部族矛盾引起內部沖突無論在規模上還是持續時間上都會得到限制,大規模仇殺的情況減少。但是部族矛盾的形式更為多樣化、復雜化,並滲透到許多國家、黨派、政治生活之中,每當遇到諸如選舉或國家重大舉措出台,代表部族利益的黨派之間仍會激烈較量。
總之,非洲形勢在未來幾年是大體趨於緩和,局部依然動盪。非洲大陸要實現由全體國家參與的和平與發展,仍需付出艱苦努力。採取得力措施以淡化地方部族主義情緒,引導全民加強國家意識;大力發展生產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發展教育事業,提高全民文化素質無疑為非洲各國政府明智之抉擇
⑽ 非洲的歷史
舊石器時代,阿爾及利亞出現陶瓷雕像。
前9000年,中部非洲出現定居型村落。
前31世紀,那爾邁統一上埃及與下埃及,成為首位法老。
前27世紀,埃及開始建造大金字塔。
前21世紀,埃及中王國時期開始。
前1350年,埃及法老阿肯納頓引入太陽崇拜。
前1085年,埃及新王國時期終結。
前814年,迦太基人建立腓尼基殖民地。
前332年,亞歷山大大帝征服埃及。
前323年,埃及托勒密王朝建立。
前255年,羅馬帝國入侵非洲
前146年,羅馬征服迦太基。
前31年,克麗奧佩脫拉七世自盡,托勒密王朝覆滅,埃及並入羅馬帝國。
600年,迦納王國建立。
1067年,阿爾摩哈德人摧毀迦納。
1300年,貝南帝國(今奈及利亞)建立。
1340年,桑海帝國建立。
1390年,剛果王國建立。
1441年,葡萄牙開始從非洲西部出口奴隸,開啟奴隸貿易。
歐洲列強於非洲的殖民始於1415年,葡萄牙佔領的休達(歐洲國家仍占據非洲一些小島,例如法國的留尼汪島)。美國自身脫離英國的殖民統治後,也開始殖民其他弱勢國家與地區,包括非洲。
列強殖民非洲的高峰期約於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約有95%非洲領土被列強侵佔,只有衣索比亞、賴比瑞亞仍然獨立。非洲殖民地於1947年開始陸續獨立,而非洲獨立年(1960年)則象徵非洲脫離列強統治,非洲殖民時代的結束。
(10)非洲歷史事件擴展閱讀:
非洲總面積約為三千萬平方公里,是全球僅次於亞洲的面積第二大洲。非洲還是唯一被赤道中分為二,又同時處在東、西、南、北半球的大洲,大洲最北端和最南端到赤道的距離幾乎相等。
非洲的東北端有163公里長的蘇伊士運河,使之與亞洲相隔(地緣政治學上,有時蘇伊士運河以東的埃及西奈半島也會被視為非洲的一部分);北面則是地中海和與其隔海相望的歐洲。
非洲3/4的面積都分布在南、北回歸線之間,赤道更是穿其而過,全洲年平均氣溫在20℃以上的地方約佔全洲面積95%,其中一半以上的地區終年炎熱,有將近一半的地區有著炎熱的暖季和溫暖的涼季。氣候普遍暖熱,其特點是高溫、少雨、乾燥,氣候帶分布呈南北對稱狀。
赤道橫貫中央,氣候一般從赤道隨緯度增加而降低。衣索比亞東北部的達洛爾年平均氣溫為34.5℃,是世界年平均氣溫最高的地方之一。
利比亞首都的黎波里以南的阿齊濟耶,1922年9月13日測量氣溫高達57.8℃,為非洲極端最高氣溫。乞力馬扎羅山位赤道附近,但因海拔高,山頂終年積雪。
非洲人口約12億。目前生育率非常高,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出生率依然保持在4.6,聯合國和NGO都曾警告,再不控制人口成長,可能會在未來面臨極大的艱難處境。預測非洲人口到2100年至少將翻三番,達到31億,甚至57億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