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魏晉南北朝時期政治制度框架
一、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的建立:曹魏時,曹丕創立.東漢末年,農民起義沖擊了地主階級的統治,軍閥混戰也擾亂了原有的統治秩序,「魏文帝為魏王時,三方鼎立,士流播遷,四人(士、農、工、商)錯雜,詳(核)無所」(《通典·選舉》),漢代的察舉徵辟制已無法實行;同時,一些大姓名士已逐漸成為支撐曹氏政權的柱石,曹丕奪權建魏也需要得到他們的支持、擁戴.這樣,他創立了「九品中正制」.這個制度規定:各州郡設「中正」,負責察訪、品評本州郡士人;中正評定人物,要「計資定品」,就是考慮此人家世官位的高低,確定「品」;還要看此人的才德,作出評議,謂之「狀」;中正把被評者的品狀呈報吏部,作為政府選官的依據.九品中正制的實施,反映了東漢以來豪族勢力的迅速發展,曹操曾經打擊過 不肯歸順自己的世家大族,但是他也網羅了一批名門大姓作為依靠。
1、 實行九品中正制,為世家豪族長期操縱政權提供了法律保證.特別是曹魏後期以來,中正一般都由「著姓大族」的官僚擔任,這個制度就成了維護他們利益的工具.最初,還比較注意評議本人才德的「狀」,後來,狀就變得可有可無了,「品」成為選官任人的唯一標准.這樣,九品中正制為士族門閥政治的形成鋪平了道路.
2、 含義、內容:九品中正制是對魏晉南北朝政治生活與社會生活有重要影響的選官制度.九品:劃分人才優劣的九個等級.中正:評品官,一般按中央有名望的官員按原籍擔任.中央根據「中正」評定的品第授予相應官職.
3、 評定標準的沿革:初創時,家世、才能並重;至西晉重門第和家世,輕視才能.
4、 評價東漢以來世家大族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產物.進一步促進了漢魏際士族形成及以後的鞏固發展. 封建社會作為私有制的社會,從法理上講屬於身份社會,既然如此,就會需要森嚴的等級來確立社會秩序,官員也是如此,為了保證中央集權,使得政令暢通,不同級別間的官員建立起了不平等的關系.但正如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是權力架構中的兩極一樣,士族的形成表面上即是這一制度造成,卻也從理論上證明了社會權力的再分配.從歷史的長河來看,九品中正制在當時是有一定進步性的,它擴大了統治的基礎,有利於決策的民主性和執行政策的延續性.
士族制度——按門第高低為標準的選官制度
1、 產生原因:士族制度的形成,從制度上講是與九品中正制相關,從社會基礎上講與豪強地主勢力尾大不掉相關,從歷史根源上講是小農經濟的分散性相關,從社會權力根源上講是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矛盾和沖突的極端反映.
2、 含義士族:以家族為基礎,以門第為標准,在社會上形成的特權階層.「士庶之科,較然有別」,士族是地主階級中的特權階層.庶族:士族以外的地主稱庶族.「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
3、 發展過程(沿革):是東漢以來在政治經濟上享有特權的豪強地主勢力發展的結果.形成於漢魏(九品中正制度),鞏固於西晉(門閥制度成熟),鼎盛於東晉(東晉是由士族支持下建立的),衰落於南朝(士族腐朽,庶族興起),消失於唐末隋唐科舉制度的沖擊和唐朝末年農民戰爭的打擊).
4、 士族特權(士族的特權、西晉的士族門閥政治與士族制度.)政治方面:按照門第高低分享特權,世襲要職.西晉政權以士族作為其統治基礎,士族制度與士族政治得以鞏固和發展.政治上,九品中正制保證了士族的政治特權.中正只重門第,當時有人寫了專門記載士族的族姓家譜,中正就以此為依據評定人物品級,完全不看才德.這樣,西晉政權完全被士族壟斷,出現「公門有公,卿門有卿」,高門士族把持政權的局面;經濟方面:廣占良田和勞動力.品官占田蔭客制保證了士族的經濟特權.文化方面:崇尚清談,占據文官要職.東晉和南朝前期士族制度充分發展,士族勢力之盛達到巔峰狀態.社會生活方面:那時候,門第成為衡量貴賤的唯一標准,士族憑借自己的出身門第,享有特權,處處高人一等.永嘉之亂以來,大批士族遷到南方,「中原冠帶,隨晉渡江者百家」,他們與江南原有士族共同成為東晉政權的統治柱石.士族勢力膨脹,特別是王、謝、庾、桓等高門士族,社會地位極其尊貴,權力極大,「晉主雖有南面之尊,無總御之實,宰輔執政,政出多門」.
5、 士族衰落的原因:士族的腐朽性和寄生性(不學無術、能力退化、生活腐化)南方士族在東晉、南朝前期勢力最盛.東晉南朝前期,門閥士族重郡望、婚姻和流品,區分門第尊卑,等級森嚴.他們在政治、經濟、文化及社會生活上享有特權.東晉末年後,士族在奢侈腐化中開始走向衰落,庶族取而代之.他們為了維護特權地位和既得利益,宣揚士庶天隔(可指導學生閱讀、理解課文所列的史料).但是,特權也造成了他們的無能,士族中的許多人已成了寄生於社會的廢物.士族不願帶兵打仗,一些庶族就憑借軍功,漸握實權.例如,劉裕就是這樣權勢大張,控制政權,最終建立起劉宋王朝.士族不屑做那些事務煩瑣的官,自己的能力又差,南朝寒人乘機逐漸典掌機要.東晉末年,士族漸趨衰落.南朝後期,特別是侯景之亂的沖擊之後,晉朝南渡時遷來的百家士族已經「覆略殆盡」.討論南方士族衰敗的原因.其主要原因應包括:腐朽奢華的生活、與身俱來的特權導致士族缺乏執掌政權的能力,甚至缺乏生存能力;東晉、南朝統治集團內部斗爭激烈,廝殺混戰迭起;農民起義的打擊;侯景之亂的沖擊.在討論中,教師對學生的發言都應給予適當的肯定,特別是如果有的學生能引用課文以外的歷史材料作為論據,或提出了一些課文內容不包含的新觀點,且言之有理,更應適當鼓勵.史料:何曾日食萬錢,還說「無下箸處」;王愷與石崇鬥富:「愷以粘澳釜,崇以蠟代薪;愷作紫絲布障四十里,崇作錦步障五十里以敵之;崇塗屋以椒泥,愷用赤石脂」
6、 影響:士族制度和士族門閥政治是兩晉南朝最突出的政治特點.士族貫穿於整個魏晉南北朝,決定了這一時期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的官僚門閥特色,對後世影響深遠.歷代史家都有論及.「高門華閥,有世及之榮,庶族寒人,無寸進之路」,「魏晉及南北朝三四百年,莫有能改之者」(趙翼《廿二史札記》).士族制度的加速形成和士族門閥政治盛行,也是西晉政治腐朽黑暗的重要方面. 資料:魏晉動亂而黑暗,名士思治不得,苟且性命於亂世,心態畸形,對文化、思想、社會風氣產生了巨大影響.傳統的無形約束消失了,法律的明文制裁無效了,對天下、對自己絕望了,對人生、對未來失去了信心,擺脫名教而自命通達,形成所謂「魏晉風度」.儒家一向講究儀表端莊,儒冠儒服,循規蹈矩,道貌岸然.魏晉名士過分講究化妝,男人婦性化,或不修邊幅,放浪形骸,走兩個極端.「士大夫手持粉白,口習清音,綽約嫣然.」何晏「粉白不去手,行步顧影,」喜歡「服婦人之服」.曹植洗澡後都塗脂抹粉.王羲之為女性化的杜弘治「天姿國色」傾倒.刻意效仿,使自己「飄若游雲,矯若驚龍」.梁朝全盛時,貴族弟子無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一些名士以丑為美,說丑話做醜事,不以為恥反以為榮.接待賓客「望客而喚狗」,參加宴會「狐蹲牛飲,爭食競割.」更有接待來客時赤身露體,卻自名「通達」.另外飲酒與服葯,成為時尚.曹操《短歌行》中,「對酒當歌,人生幾何?何以解憂,惟有杜康.」《世說新語》中雲:「名士不必須奇才,痛飲酒,熟讀《離騷》,便可稱名士.」劉伶說:「天生劉伶,以酒為名」.服之葯為寒食散(五石散),為縱欲忘卻人間煩惱,長遠追求長生不老.最安全的方式是逃避山林.嚮往莊子「織而衣,耕而食」.如陶淵明.
三、屯田制屯田古已有之,漢代實行過,當時主要是為了戍邊和保證軍需.
1、 出現原因:必要性:社會經濟受到嚴重破壞可能性:東漢末年,軍閥混戰,農民背井離鄉,土地荒蕪,在這種情況下,曹操推行屯田.後來,魏、蜀、吳也都實行屯田.利用地圖,了解當時屯田的主要地區.
2、 具體史實曹魏:蜀國:東吳:
3、 典型:曹操在許下屯田做法:三國招募流民按軍事編制,幾十人一屯,開墾荒地,設官管理.形式:民屯、軍屯.軍屯由士兵屯墾,民屯則招募流亡農民進行屯墾;屯田農民要按軍事編制組織起來,政府設官管理;屯田民要分別不同情況按比例向官府交納收獲物,但他們不再負擔兵役.屯民的權力與義務:屯民享有土地使用權,按比例向官府交納收獲物.性質:屯田制是一種封建土地國有制,土地屬於國家,屯田民只有土地使用權.把農民束縛於土地上,使之成為封建國家的依附農民,即農奴意義:屯田制的推行,安置了大批流亡農民,使流民與土地結合,穩定社會秩序緩和社會矛盾,促進了農業生產恢復與發展.一些地區經濟殘破凋敝的面貌迅速改觀;曹操推行屯田,使軍糧供應有了保證,為他基本統一北方提供了重要的物質條件剝削沉重,農民沒有人身自由,被固定於土地上,但由於農民被控制在國家的手中,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豪強地主的兼並和對勞動力的爭奪
4、 屯田制度的廢弛
四、均田制 均田制是我國古代影響很大的土地制度.它肇始北魏,不僅以後幾個朝代相繼沿襲,而且還被日本借鑒、吸取.均田令的頒行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回憶前一節北魏的有關歷史知識,引入本目教學.
1、 推行原因:西晉末年以來,北方多事,幾無寧日,農民離散,田疇多荒.這使北魏政府的財政收入減少,也使政府掌握的無主荒地增多.推行均田制不僅必要,而且也有可能.
2、 目的:保證封建政府的財政收入和力役征發
3、 概況:時間:485年;人物:北魏孝文帝採納漢臣建議
4、 前提:在不觸動地主利益的前提下,把封建國家控制的土地進行再分配,不是平均分配土地.
5、 內容·國家將掌握的土地進行分配.丁男受露田40畝,桑田20畝;婦女受露田20畝.媽婢與耕牛相應受田.農民能得到一定數量的田地;·土地不得買賣.年老或死去露田歸還,桑田傳後代.·官吏可按級別在官府所在地就近受田.·受田農民承擔定額租調.一夫婦年納粟2石,調帛或布1匹.丁田承擔徭役.
6、 性質、特點:封建土地國有制,是我國歷史上較完備的土地制度.
7、 實質:變革奴隸制生產關系,建立封建生產關系
8、 意義以法律形式承認受田者的土地事有權和使用權,改變了賦稅徵收的混亂局面,使更多農民成為封建國家直接控制的編戶,保證了政府對土地、勞動力的有效控制,這也就保證了政府的財政收入和勞役需要.政府公開頒定均田令,公開授田,確定租調的數額,這些都有利於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一定程度上減輕了自耕農的負擔,有利於社會經濟的恢復發展,有些少數民族的貧苦百姓也成為了均田制下的受田農民,這也促使他們轉為農耕定居,促進了民族融合,促進了北方少數民族的封建化.地主則根據奴婢、耕牛受田的規定,官吏還可以受公田,他們的利益也都得到了保障.不準買賣土地的規定,對土地兼並有所限制;鮮卑貴族逐步轉化為農業地主一向深遠,及至隋唐都沿襲均田制
9、 局限再一次從制度上固化了中國的小農經濟.加之儒家推崇的無農不穩,重農抑商等,同時與中國的地理因素相關,中國的小農經濟一步步得到強化.沒有從根本上觸動封建土地所有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土地佔有不均勻的情況,而封建土地私有制是破壞均田制的主要原因地主佔有奴婢,可以多得到土地,而農民受田往往不足
Ⅱ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主要政治和社會特徵是什麼
一、政治:
1、一代開明的民族政策和開放之風是其後果及影響。
2、秦漢制度多數瓦解,世兵制、租調制、屯田制、府兵制、均田制、胡漢分治制等登上歷史舞台,各個政權在新舊制度、治國思想、方法上進行了嘗試和選擇,以加強國力,進而統一全國。
3、門閥士族制度由鼎盛而至衰弱。其間東晉王朝還出現門閥政治,皇權微弱,門閥共治。
4、江南社會經濟得到開發,中國經濟和文化重心逐漸開始向東南轉移
二、社會:
1、社會大分裂
魏晉南北朝時期,大分裂成為社會發展的主流。除西晉短期統一以外,魏晉南北朝多數時間處在分裂割據狀態,或三國鼎立,或南北對峙。南北對峙下的南方和北方,又時常呈現不同的分裂割據局面。
2、佛教大盛行
佛教起源於印度,西漢末年傳入中國,東漢時在國內逐漸傳播,魏晉南北朝時期盛行。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動盪,戰亂連綿,南北方政權更替頻繁,窮苦百姓在苦難中掙扎,渴望找到一條精神解脫的道路。
佛教宣傳的輪回轉世和因果報應等思想,把人們的眼光從痛苦的現實轉移到無法驗證的來世幸福上,讓痛苦的百姓在渺茫的「來世」消除死亡的威協和流亡的苦痛,從中得到虛幻的慰藉。
(2)歷史知識體系三國兩晉南北朝政治擴展閱讀
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經濟的主要特點:
第一,南北經濟趨於平衡。江南迅速開發,中原發展相對緩慢。黃河流域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中心,秦漢時期,南北方經濟發展差距很大。到魏晉南北朝時期,由於大規模的戰亂多發生在北方並且時間持續很長,使得北方經濟遭到嚴重破壞。
而南方則相對穩定,使得南方經濟得到迅速發展。這樣南北經濟開始趨於平衡,以北方黃河流域為重心的經濟格局開始改變。
第二,士族庄園經濟和寺院經濟佔有重要地位。由於士族制的發展和統治者崇信佛教,導致地主庄園經濟和寺院經濟惡性膨脹,造成土地和勞動力的大量流失。
第三,商品經濟總體水平較低。由於戰亂,不少城市遭到嚴重破壞,加上南方剛剛開發,商品經濟發展緩慢。
第四,各民族經濟交流加強。由於民族融合的加強,魏晉南北朝時期各民族之間的聯系密切,並逐漸融合為一體。各族相互學習,取長補短,促進了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同時也為隋唐時期的繁榮奠定了基礎。
第五,手工業也有長足發展.南方盛產青瓷,器皿形制美觀;蜀錦聞名遐邇.
Ⅲ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有什麼政治特點
一、政治:
1、一代開明的民族政策和開放之風是其後果及影響。
2、秦漢制度多數瓦解,世兵制、租調制、屯田制、府兵制、均田制、胡漢分治制等登上歷史舞台,各個政權在新舊制度、治國思想、方法上進行了嘗試和選擇,以加強國力,進而統一全國。
3、門閥士族制度由鼎盛而至衰弱。其間東晉王朝還出現門閥政治,皇權微弱,門閥共治。
4、江南社會經濟得到開發,中國經濟和文化重心逐漸開始向東南轉移
二、社會:
1、社會大分裂
魏晉南北朝時期,大分裂成為社會發展的主流。除西晉短期統一以外,魏晉南北朝多數時間處在分裂割據狀態,或三國鼎立,或南北對峙。南北對峙下的南方和北方,又時常呈現不同的分裂割據局面。
2、佛教大盛行
佛教起源於印度,西漢末年傳入中國,東漢時在國內逐漸傳播,魏晉南北朝時期盛行。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動盪,戰亂連綿,南北方政權更替頻繁,窮苦百姓在苦難中掙扎,渴望找到一條精神解脫的道路。
佛教宣傳的輪回轉世和因果報應等思想,把人們的眼光從痛苦的現實轉移到無法驗證的來世幸福上,讓痛苦的百姓在渺茫的「來世」消除死亡的威協和流亡的苦痛,從中得到虛幻的慰藉。
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經濟的主要特點:
第一,南北經濟趨於平衡。江南迅速開發,中原發展相對緩慢。黃河流域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中心,秦漢時期,南北方經濟發展差距很大。到魏晉南北朝時期,由於大規模的戰亂多發生在北方並且時間持續很長,使得北方經濟遭到嚴重破壞。
而南方則相對穩定,使得南方經濟得到迅速發展。這樣南北經濟開始趨於平衡,以北方黃河流域為重心的經濟格局開始改變。
第二,士族庄園經濟和寺院經濟佔有重要地位。由於士族制的發展和統治者崇信佛教,導致地主庄園經濟和寺院經濟惡性膨脹,造成土地和勞動力的大量流失。
第三,商品經濟總體水平較低。由於戰亂,不少城市遭到嚴重破壞,加上南方剛剛開發,商品經濟發展緩慢。
第四,各民族經濟交流加強。由於民族融合的加強,魏晉南北朝時期各民族之間的聯系密切,並逐漸融合為一體。各族相互學習,取長補短,促進了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同時也為隋唐時期的繁榮奠定了基礎。
第五,手工業也有長足發展.南方盛產青瓷,器皿形制美觀;蜀錦聞名遐邇。
Ⅳ 概括出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政治、經濟、民族關系、文化方面的主要特點是什麼(分別概括)
【復制地址鏈接可能被無效掉】所以我復制來了
三國和兩晉南北朝時期,封建國家大分裂,民族融合迅速發展,江南地區迅速開發為本單元的突出特點,也是本單元學習的重點。士族的形成與發展,宗教盛行也是本單元的突出特點。
三國和兩晉。東漢末年,各軍事集團割據混戰,社會動盪,國家分裂,這種局面實質上是東漢以來豪強地主勢力發展的必然結果。曹操勢力逐漸強大,一度統一北方,但赤壁戰敗,統一中國的企圖未能實現,孫、劉勢力發展,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三國時期,各國都注意發展經濟。西晉曾一度統一,但因各種矛盾尖銳復雜,又迅速滅亡。東晉偏安江南,與內遷各族建立的政權對峙。前秦曾一度統一北方,並想進而統一中國,但淝水戰敗,統一願望再度落空。
南北朝,東晉之後,南方四朝相互更替,史稱南朝。南朝時,由於南北人民的共同開發,江南經濟有了較大發展,開始趕上北方。但政治上,則在地主階級中形成了士族制度,它們在政治上、經濟上都享有特權,極端腐朽。而此時的北方,繼前秦統一失敗後,北魏又曾一度統一北方。此後北方出現了民族大融合的趨勢,北魏孝文帝的改革適應了這一趨勢,並使北方經濟得以恢復和發展。後來北魏分裂為東魏、西魏,不久,東魏、西魏又分別為北齊和北周所取代。北周又一度統一北方,為以後隋的統一奠定了基礎。
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文化。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由於民族大融合,北方經濟的恢復和發展,江南的開發,我國的科技文化得到進一步發展,在不少領域取得領先世界的成就,出現了祖沖之、賈思勰等著名科學家和傑出的文學藝術家。與此同時,佛教盛行,對當時的社會生活、思想文化及以後都產生了重大影響,正是在這種情況下,產生了傑出的無神論者范縝。
1.怎樣認識三國鼎立的局面
三國鼎立的社會根源。首先是東漢以來世家豪族勢力的膨脹,使政治分裂傾向日益加劇,其次是南方得到開發,孫劉兩集團的經濟實力日趨雄厚,而北方生產遭到破壞,曹魏時雖有恢復,也未超過兩方的水平,因而在全國形成三個經濟實力相對平衡的區域,為分立提供了物質基礎。再次是魏、蜀、吳之間也形成軍事實力的某種均衡,彼此都無力消滅對方。因而導致三國鼎立。
這種局面雖然仍屬於政治上的分裂,但與東漢末年相比,卻是一個歷史的進步。三國是在各自統治范圍內的統一,這種局部統一較之東漢末年眾多軍閥割據混戰是一進步,它給社會生產和人民生活提供了相對安全的環境,各國統治者又都重視發展生產,為全國的再次統一奠定了基礎。
2.西晉短期滅亡的原因
西晉統治短暫的原因主要有:①統治階級內部爭奪皇權的斗爭,使生產遭受嚴重破壞,也削弱了自身的統治力量。②內遷的各族受西晉統治階級殘酷的剝削和壓迫,民族矛盾尖銳,流民起義打擊了西晉統治。③匈奴貴族借機反晉,攻佔西晉都城洛陽,又攻佔長安,俘虜西晉皇帝,直接導致西晉滅亡。所以,統治階級內部矛盾、階級矛盾、民族矛盾是造成西晉短命而亡的三大矛盾,其中,統治階級內部矛盾激化了其他兩個矛盾。
3.士族制度
士族制度是魏晉南朝時期的一種特殊的歷史現象。對這種現象要從三個方面來把握:①士族的興衰:魏晉以來,形成士族制度;東晉時得到充分發展;東晉南朝時士族勢力很大;南朝末年,南方士族的勢力逐漸衰落。②士族的特殊地位:經濟上佔有很多的土地和勞動力;政治上按門第高低分享特權,世代擔任重要的官職;文化上崇尚清談,占據高級文官職位。③士族的腐朽性:注重門第和身份的高低;不學無術,生活腐化。
士族制度經歷了以下四個演變過程:①魏晉以來形成。②東晉時期得到充分發展,東晉南朝時勢力很大。③南朝末年,南方士族的勢力逐漸衰落。④隋唐科舉制度的沖擊,到唐末農民起義時消亡。
4.關於北魏孝文帝改革問題
①改革的背景:北魏統一黃河流域後,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相互影響,出現了民族大融合的趨勢。面對這種情況,為了加強對各族人民的統治,北魏孝文帝接受漢族地主的建議,實行改革。
②改革的主要內容:可分為經濟、政治、文化三個方面。經濟上,實行均田制是封建土地所有制的一種形式,政府把一些荒地分配給無地或少地的農民,這對社會秩序安定,生產的恢復和發展是有積極意義的。政治上,遷都洛陽和採用漢族統治階級的政治制度,這兩項措施均有利於北魏對黃河流域的控制。文化上,接受漢族先進文化。孝文帝下令鮮卑族採用漢姓,改穿漢服,學說漢話,提倡同漢族通婚,這就從姓氏、服裝、語言、婚姻等方面清除了鮮卑族和漢族的隔閡,達到鮮卑族和漢族進一步融合的目的。
③改革的歷史作用。歷史作用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進程;另一方面促進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5.南北朝時佛教的盛行
佛教盛行是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一種特殊的文化現象。對這一現象,應注重從以下方面分析:
①佛教盛行的原因:佛教自西漢末傳入我國,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興盛起來,其原因有:第一、社會動盪不安,長期的戰亂給人民帶來無窮災難,為佛教流行提供了土壤,人民容易接受宗教。第二,佛教本身有很大的欺騙性,佛教所宣傳的「生死輪回」、「因果報應」的思想,把人們的眼光從痛苦的現實轉移到無法驗證的來世幸福上,很容易欺騙和麻痹廣大勞動人民。第三,統治階級的提倡支持。
②佛教興盛的表現:信奉佛教的人很多,上至皇帝、王公、貴族和大臣,下至普通百姓,都信奉佛教;佛寺遍布各地,僧尼眾多;佛教寺院在政治、經濟上有很大勢力。
③佛教的影響:同佛教有關的建築和石窟藝術得到迅速發展;佛教沒有解脫人民的災難,反而大大加重了人民的負擔;出現了反佛教的斗爭,以范縝最為突出。范縝的《神滅論》揭穿了統治階級利用佛教進行的欺騙。
6.如何理解和認識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民族大融合
民族融合是魏晉南北朝歷史的突出特點之一。民族融合是指民族間的自然融合,民族差異和民族隔閡的消除,是民族間經濟、文化以及生活習慣密切聯系的結果。民族融合的過程,從社會發展的角度看,就是少數民族封建化的過程,是歷史的進步。這一時期民族融合的形式途徑為:①民族遷徙:魏晉以來,匈奴、鮮卑、羯、氐、羌等族大批內遷,他們在北方各地和漢族人民雜居相處。②聯合斗爭:西晉末年統治者對各族人民的殘酷剝削和壓迫,十六國時期的連年戰亂,北方經濟破壞,人民生活困苦,迫使各族人民聯合起來,共同斗爭,從而使民族之間聯系更加密切。③友好往來:魏晉以來,我國北方出現過幾次統一局面,在和平的環境中,各民族人民頻繁交往,使民族大融合進程進一步加快;在戰亂期間,這種交往也始終未斷。④各族間的征戰,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打破了各族原有的部落組織,有利於民族融合。⑤少數民族統治者的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實行漢化政策,促進了民族的大融合。
Ⅳ 三國兩晉南北朝的社會背景是怎樣的
魏晉南北朝(220年—589年)抄,又稱三國兩晉南北朝,為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只有37年大一統,而餘下朝代替換很快並有多國並存的時代。
這個時期從220年曹丕稱帝到589年隋朝滅南朝陳而統一中國,共369年。可分為三國時期(以曹魏正統,蜀漢與孫吳並立)、西晉時期(與東晉合稱晉朝)、東晉與十六國時期、南北朝時期(南朝與北朝對立時期,共150年)。
另外位於江南,全部建都在建康(孫吳時為建業,即今天的南京)的孫吳、東晉、南朝的宋、齊、梁、陳等六個國家又統稱為六朝。
(5)歷史知識體系三國兩晉南北朝政治擴展閱讀:
魏晉南北朝時期文化的突出特點
1、科學技術成就突出。如祖沖之的圓周率的計算,酈道元的《水經注》等。
2、思想界異常活躍。道教系統化,佛教和反佛斗爭激烈,佛儒道三教開始出現合流的跡象,文學、繪畫、石窟藝術等打上了佛教的烙印。
3、體現民族融合的特色。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和成就,體現民族特色和不同的民族風格。
4、帶有分裂割據的烙印。此時期中國社會處於分裂割據的狀態下,不同的地域文化,帶有不同的特點,具有明顯的差別,尤其是南北文化差異很大,南北民歌風格迥異。
Ⅵ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有什麼政治特點這一特點對這一時期的歷史發展有何影響
總的特徵:封建國家分裂:民族大融合政治 經濟 北方經濟的破壞與恢復 江南經濟的開發 士族庄園經濟與寺院經濟的發展 民族關系略文化特點是:1 帶有分裂割據的烙印 2 體現民族大融合的特色 3 思想領域異常活躍 4科技成果成就突出 魏晉南北朝的政治經濟制度
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重要而特殊的時期,它在政治經濟制度方面上承秦漢,下啟隋唐,具有重要地位。同時又由特定的政治經濟環境決定而創立許多制度,具有鮮明時代特徵。
(1)士族制度貫穿魏晉南北朝時期,是最具時代特徵的政治制度,決定這一時期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的官僚門閥特色。士族制度形成於漢魏之際,西晉時得到鞏固,東晉時達到鼎盛,南朝時逐漸衰落。
(2)兩漢末年以來,戰亂使流民和勞動力不足成為重要的社會問題。利用國有荒地,解決流民和勞動力不足是這一時期經濟制度的共同特點。曹操大規模推行屯田制,為魏蜀吳三國沿用,促進農業發展;北魏孝文帝推行均田制,後被隋唐沿用,有利用社會經濟恢復和發展。
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經濟(科學技術)
魏晉南北朝時期經濟特點;一是江南迅速開發,中原相對停滯;二是士族庄園經濟和寺院經濟佔有重要地位;三是商品經濟水平較低;四是各民族經濟交流加強。其中,江南經濟趕上北方是最重要的特點。
(1)魏晉南北朝時期南北經濟趨向平衡,為我國經濟重心甫移打下基礎。一方面是江南經濟的開發;另一方面是北方農業雖屢遭破壞,但總體還是在恢復和發展。江南經濟開發從江東擴展到長江流域,進而波及嶺南和閩江流域。其原因,一是北方大量人口南遷;二是南方少數民族與漢族融合;三是一些統治者推行重農政策;四是北方粟麥等旱田作物南移。北方農業恢復與發展的原因和表現,一是研製新農具,推廣新技術;二是興修水利;三是開發邊疆地區。
(2)魏晉南北朝手工業,門類與秦漢基本一致,但品種更豐富,產量增加,技術有所進步,突出手工業部門有紡織業、礦冶業、制瓷業和造紙業。
(3)魏晉南北朝時期商業畸形發展,錢幣衰落,布帛、穀物等實物貨幣盛行。但北魏以後,北方商品經濟有所恢復,南方商品經濟相對比較活躍。這一時期對外貿易不遜於前代。
民族融合形成高潮
民族融合的過程,也就是多民族國家的形成和中華民族的締造過程。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是這個過程的重要階段。
(1)三國時,諸葛亮治蜀,「和撫」南中地區各少數民族,發展當地經濟。孫吳政權招降越族,增加人口,促進江南經濟迅速發展。
(2)從東漢末年開始,北方少數民族陸續內遷,西晉時,出現了匈奴、鮮卑、羌、氐、羯等族大遷徒的局面。他們與漢族雜居,共同反抗西晉的壓迫。
(3)十六國時期,我國北方和西南地區先後出現十幾個少數民族割據政權,展開混戰,原有民族布局被打亂,各民族間差異縮小,各族貴族割據勢力削弱,北方出現民族融合趨勢。
(4)北魏統一黃河流域後,民族融合加強,孝文帝改革順應了民族融合的潮流,加速了民族融合和封建化進程。至北朝末年,胡漢差異逐漸消失,實現了民族大融合。
希望對你有幫助o(∩_∩)o
Ⅶ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有什麼政治特點
1、三國
三國鼎立、曹魏、蜀漢、東吳三個政權。
220年,曹丕篡漢稱帝,定都洛陽,國號「魏」,史稱曹魏,三國歷史正式開始。次年劉備稱帝,定都成都,史稱蜀漢。222年劉備在夷陵之戰失敗,孫權獲得荊州大部。223年劉備去世,諸葛亮輔佐劉備之子劉禪與孫權重新聯盟。229年孫權稱帝,定都建鄴,國號「吳」,史稱東吳,至此三國正式成立。
此後的數十年內,蜀漢諸葛亮、姜維多次率軍北伐曹魏,但始終未能改變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後期的實權漸漸被司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馬昭發動魏滅蜀之戰,蜀漢滅亡。兩年後司馬昭病死,其子司馬炎廢魏元帝自立,建國號為「晉」,史稱西晉。公元280年,西晉滅東吳,統一中國,至此三國時期結束。
2、兩晉
特點:世族政治,政治制度由漢代的三公九卿制走向晉朝的三省制。
晉朝(266年-420年),中國歷史上的朝代,上承三國下啟南北朝,分為西晉與東晉兩個時期,其中西晉為中國歷史上大一統王朝之一,東晉則屬於六朝之一,兩晉共傳十五帝,共一百五十五年。
3、南北朝
世族政治,社會階層分為世族、齊民編戶、依附人及奴隸 。,不過也扶持寒門以平衡政治勢力,並且在南朝梁時萌芽出科舉制度。
南北朝(420年—589年)是南朝和北朝的統稱。南北朝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也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民族大融合時期,上承東晉十六國下接隋朝,由公元420年劉裕代東晉建立劉宋始,至公元589年隋滅陳而終。
(7)歷史知識體系三國兩晉南北朝政治擴展閱讀:
兩晉的行政區劃:
西晉政區制度承襲東漢末期的制度,為州、郡、縣三級制。於三國曹魏時期有司、豫、兗、青、徐、冀、幽、並、雍、涼、荊、揚十二州,滅蜀漢後分益州置梁州。265年西晉代曹魏後,分雍、涼、梁三州之地設秦州,後分益州地設寧州,後分幽州地設平州。280年滅孫吳後得荊、揚、交、廣四州,並將荊、揚兩州與原曹魏荊、揚兩州合並,共十九州。秦州、寧州曾經廢止,後來復置。
291年分荊、揚州地設江州,307年分荊、江州地設湘州,至此共二十一州。州以下分郡、王國。晉武帝防止野心世族篡位,制定分封制,依人口多寡封國諸王,有大國、次國、小國三種類型。但諸王僅得租稅,王國如同郡縣。諸王的軍權,主要來自鎮守之地。郡、王國以下為縣。縣大者置令,小者置長。至於公國、侯國,其地位同縣。
淝水之戰前後東晉疆域變遷圖東晉政區襲承西晉,也是實行州、郡、縣三級制。但是其州郡越分越多,轄區縮小。西晉末年,大量流民南渡。東晉朝廷為了安撫僑民及僑姓世族,以原籍州郡縣名寄治別處,而無實地,此即僑州郡縣。等到安定後實施土斷,使其州郡領有實地,戶籍和賦役與一般州郡縣相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三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兩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南北朝
Ⅷ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政治、經濟、民族關系是怎樣的
一、政治:封建國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發展。士族地主勢力發展,中央集權嚴重削弱;由於武將專權、地方割據和民族政權並立,國家陷入分裂;北魏孝文帝改革推動了北方民族大融合。選官採取九品中正制;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央逐步形成三省體制。
二、經濟:江南得到開發,開始趕上北方。三國時發明翻車;北魏首創均田制;魏晉南北朝時期,耕耙耱技術形成,直到今天人們基本上都沿用。南北朝時發明灌鋼法,達到當時世界最高水平;並燒制出白瓷,制瓷業取得重要突破。
三、文化:
1、思想:佛教、道教迅速傳播,儒家思想面臨嚴峻挑戰。
2、藝術成就:士大夫畫家總結出許多精闢的繪畫理論,顧愷之「以形寫神」。漢字發展為自覺的書法藝術,魏晉楷書有定鼎之功,鍾繇、王羲之貢獻最大;賈思勰的《齊民要術》是我國現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統的一部農書。
3、魏晉南北朝,出現了《搜神記》等志怪小說。伴隨著佛教的興起,雲岡石窟、龍門石窟也顯示了輝煌的雕刻藝術成就。
四、民族關系:民族大融合,五胡亂漢
(8)歷史知識體系三國兩晉南北朝政治擴展閱讀:
東漢末年,各軍事集團割據混戰,社會動盪,國家分裂,這種局面實質上是東漢以來豪強地主勢力發展的必然結果。曹操勢力逐漸強大,一度統一北方,但赤壁戰敗,統一中國的企圖未能實現,孫、劉勢力發展,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三國時期,各國都注意發展經濟。
西晉曾一度統一,但因各種矛盾尖銳復雜,又迅速滅亡。東晉偏安江南,與內遷各族建立的政權對峙。前秦曾一度統一北方,並想進而統一中國,但淝水戰敗,統一願望再度落空。
南北朝,東晉之後,南方四朝相互更替,史稱南朝。南朝時,由於南北人民的共同開發,江南經濟有了較大發展,開始趕上北方。
Ⅸ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總體政治特徵是
C是正確答案
因為是兩晉南北朝包括了西晉時期,那時候中國是統一的。戰內爭也少,歷史上著名的一容次民族大融合就是發生在那個時期,今天的南方漢人很多先民也那是衣冠南渡。南北方都發生了民族融合。
acd是東晉(南遷後的晉朝)與南北朝(北朝與宋齊梁陳)時期的,這時是隔江而治。西晉不是的
Ⅹ 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政治特徵是什麼
1、三國
三國鼎立、曹魏、蜀漢、東吳三個政權。
220年,曹丕篡漢稱帝,定都洛陽,國號「魏」,史稱曹魏,三國歷史正式開始。次年劉備稱帝,定都成都,史稱蜀漢。222年劉備在夷陵之戰失敗,孫權獲得荊州大部。223年劉備去世,諸葛亮輔佐劉備之子劉禪與孫權重新聯盟。229年孫權稱帝,定都建鄴,國號「吳」,史稱東吳,至此三國正式成立。
此後的數十年內,蜀漢諸葛亮、姜維多次率軍北伐曹魏,但始終未能改變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後期的實權漸漸被司馬懿掌控。253年,曹魏的司馬昭發動魏滅蜀之戰,蜀漢滅亡。兩年後司馬昭病死,其子司馬炎廢魏元帝自立,建國號為「晉」,史稱西晉。公元280年,西晉滅東吳,統一中國,至此三國時期結束。
2、兩晉
特點:世族政治,政治制度由漢代的三公九卿制走向晉朝的三省制。
晉朝(255年-420年),中國歷史上的朝代,上承三國下啟南北朝,分為西晉與東晉兩個時期,其中西晉為中國歷史上大一統王朝之一,東晉則屬於六朝之一,兩晉共傳十五帝,共一百五十五年。
3、南北朝
世族政治,社會階層分為世族、齊民編戶、依附人及奴隸。,不過也扶持寒門以平衡政治勢力,並且在南朝梁時萌芽出科舉制度。
南北朝(420年—589年)是南朝和北朝的統稱。南北朝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也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民族大融合時期,上承東晉十六國下接隋朝,由公元420年劉裕代東晉建立劉宋始,至公元589年隋滅陳而終。
(10)歷史知識體系三國兩晉南北朝政治擴展閱讀:
三國時期各國多與外族互動。東北方面,有高句麗、沃沮、夫余及三韓、百濟。魏晉以來天山以北及蒙古草原的民族主要有烏孫、堅昆、敕勒、丁零、呼揭、匈奴、鮮卑及烏桓等族。
202年南匈奴歸附曹操後,曹操將南匈奴分成五部,每部立帥長,並派漢人監督。烏桓族長蹋頓與袁紹結盟,並獲得了單於的封號。
鮮卑在東漢末期由檀石槐統一,屢次入侵東漢,他死後鮮卑分裂為東部、中部及西部鮮卑。西部鮮卑軻比能重整鮮卑後兩度入侵曹魏,並響應諸葛亮攻魏。235年,曹魏幽州刺史王雄遣刺客將他暗殺,其勢瓦解。
西部方面,當時河西諸羌和武都、陰平的羌族分別歸附曹魏及蜀漢。這兩國相互攻伐時都徵召羌族參加作戰。
西南方面,225年蜀漢丞相諸葛亮率軍平定南中之亂,降伏南蠻族長孟獲,並設置庲降總督管轄。往後雖有叛變發生,但皆不大。
孫權也展開海上的發展,他派使臣朱應、康泰泛海到夷洲、亶洲補充人口、到遼東、朝鮮半島、林邑、扶南和南洋群島等地溝通聯系,這些都擴大孫吳在海外的影響力。大秦商人和林邑使臣也曾到達吳都建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