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揚州相關的故事
1、揚州十日
清順治二年(1645年)四月,清軍進攻南明,兵圍揚州。史可法正回在揚州督師,固守孤答城,急命各鎮赴援,但各鎮抗令拒不發兵。清軍乘機誘降,史可法嚴詞拒絕。清軍主帥多鐸先後五次親自致書,史可法都不啟封緘。清軍攻城,史可法率軍民浴血而戰,歷七晝夜。二十五日城破,軍民逐巷奮戰,大部壯烈犧牲。清軍縱兵屠戮,「十日不封刀」。燒殺淫掠,無所不至,繁華都市頓成廢墟。人民死亡在八十萬之上。城破時史可法被俘,多鐸勸諭歸降,史可法說:「城存與存,城亡與亡,我頭可斷,而志不可屈。」遂英勇就義。
2、花死隋官滅
相傳瓊花是揚州獨有、他鄉無雙的名貴花木,連隋煬帝都要不遠千里,大征民工修鑿運河,一心到揚州去觀賞瓊花。但是當運河開成,隋煬帝坐著龍船抵達揚州之前,瓊花卻被一陣冰雹摧毀了。接著各地爆發了農民起義,隋政權崩潰,隋煬帝死於揚州。因而也就有了「花死隋官滅,看花真無謂」的說法。
⑵ 揚州著名歷史事件
吳王夫差築邗城
周敬王三十四年(前486),吳王夫差為北上伐齊爭霸中原,在蜀岡古邗邑之地築邗城,是為揚州建城之始。並開邗溝通江淮間水道。
⑶ 揚州的歷史故事
揚州市的地標建築,文昌閣在正市中心,兩條主幹道南北交叉於此,南北方向為汶河路,東西方向為文昌路。
汶河路本是一條河,而文昌閣本是建在橋上的一座閣樓。驚悚不驚悚,意外不意外。
揚州曾是著名的水上都會。隋唐時期,河道縱橫,在城區內,除了小秦淮河、頭道河、二道河外,還有一條南北向的河,從南水關一直到北水關。當時還沒有正式的名字。但由於它河道較寬,漕運的船隻都從這里經過,民間把它叫做市河或官河。
「二十四橋空寂寂,綠楊摧折舊官河」,這是唐人歌吹揚州的古詩詞,可見歷史上揚州的「官河」曾經十分輝煌。南宋的時候,這條河逐漸變得狹窄,其航運功能逐漸消退,最終演變為城內的一條小河。這條市河到明朝時被叫做文河。
明弘治九年,揚州府同知葉元為了進一步溝通市河兩岸,以便讓河東的人直達河西的府學,在市河上興建了文津橋。明萬曆十三年,經兩淮鹽御史蔡時鼎發起,在文津橋上增建了文昌閣,以祀奉文昌帝君,以資「昌明聖學」。不料其後毀於一場大火。萬曆24年,江都知縣張寧在原址重新修建了文昌閣,它高三層,三層重檐呈圓形。閣身八角形,底層外砌磚牆,四面開拱門。二、三層四周設窗欄扇,均可輸轉開關。頂為圓形攢尖式,上蓋筒瓦。閣形酷似北京天壇的祈年殿。但更樸素俊秀。舊時,其上曾懸有「邗上文樞」匾額。此時,這條市河逐漸被人們稱作「汶河」。遊船原先可穿過文津橋,盪入瘦西湖。
⑷ 揚州的故事
有一天夜裡,隋煬帝做了一個夢 ,夢見一種非常漂亮的花,但是不知道這花叫什麼名字,產內在什容么地方,醒來以後,就命令人把他夢中的花畫成圖形,張皇榜尋找認識者。
正好當時在揚州見過瓊花的王世充恰好在京城,看到這張皇榜,便揭榜進宮,對隋煬帝說,圖上所畫之花叫做瓊花生在揚州,隋煬帝聽後,很想見一見,便開運河,造龍舟,與皇後和嬪妃下揚州看瓊花。
待隋煬帝來到揚州,滿樹瓊花皆落,隋煬帝始終沒有看到瓊花的芳姿。接著爆發了各地的農民起義。還有人傳說,隋煬帝下揚州看瓊花,其妹恨其無道,化作瓊花棒打昏君,楊廣盛怒之下砍倒瓊花樹,在楊廣死後瓊花又重新開放。
(4)揚州歷史事件擴展閱讀:
古運河揚州段是整個運河中最古老的一段。揚州境內的運河與2000多年前的古邗溝路線大部分吻合,與隋煬帝開鑿的運河則完全契合,從瓜洲至寶應全長125公里。其中,古運河揚州城區段從瓜洲至灣頭全長約30公里,構成著名的「揚州三灣」。
2014年6月中國大運河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46個世界遺產項目。揚州境內現有10處遺址、6段河道被列入世界遺產,在中國大運河沿線城市中數量最多、種類最全。
⑸ 揚州著名歷史事件,拜託各位大俠
揚州十日是1645年(南明弘光元年,清朝順治二年)發生在清軍攻破揚州城後對城中平民進行大屠殺的事件。由於當時南明將領史可法對清軍的殊死抵抗,在陰歷四月二十五日,清軍攻佔揚州後,在揚州城內進行了屠殺。當時的倖存者王秀楚所著《揚州十日記》中記載屠殺共持續十日,故名「揚州十日」。 有關揚州十日的記載主要來自《揚州十日記》;但此書長期被清廷禁止無法流通,導致清末以前大部分人對此屠殺事件一無所知。直到清末有心人士將此書由日本帶回,「揚州十日」事件才廣為世人所知,為辛亥革命的成功造就了輿論准備。 據《揚州十日記》所載,清軍攻破揚州城後進行了為期十天的大肆屠殺,後來僅僅是被收殮的屍體就超過了80萬具。不過近年來有人對王秀楚所著《揚州十日記》的部分內容的真實性表示懷疑,提出《揚州十日記》文中存在紕露或自身矛盾的地方,而裡面提到的死亡人數也有明顯誇大的成分。他們認為,從南明兵力、揚州守軍、清軍兵力、居民人數等幾個主要方面考查,大抵均可說明《揚州十日記》關於清軍屠殺至少八十萬人的說法應為誇大說法,而真實發生於歷史上的,應是屠城五日,殺害約十萬人之數。 提到「嘉定三屠」,還需從「剃發令」說起。 對於讓漢人剃頭從滿制,清王朝本是相當謹慎的。弘光朝投降,豫親王多鐸進入南京之後,曾有這樣的公告:「剃頭一事,本朝相沿成俗。今大兵所到,剃武不剃文,剃兵不剃民,爾等毋得不道法度,自行剃之。前有無恥官先剃求見,本國已經唾罵。特示。」(《明季南略》),然而,不久之後這項政策卻發生了180度轉變。這裡面有兩個原因:一是政局出人意料的進展迅速,江南半壁臣服,除了東南西南,滿清基本已控制了整個中原,安撫之策已達到目的;二是漢人官員的推波助瀾,一些業已歸順的官員們雖換了主子,倒也不甘寂寞,或自動剃發,以示忠心不二,或上書建議,以媚上謀取賞識。滿清感覺名正言順地入主中國的時機已成熟,疑慮之心消除,同年六月,多爾袞頒發了「留發不留頭」的嚴厲剃頭令,稱:「遵依者為我國之民,遲疑者向逆命之寇,必責重罪」。 剃發對當時的漢人而言,心理上是難以承受的。「身體發膚授之父母,不可損傷」,這是千年以來的倫理觀,也是一種根深蒂固的思維方式。剃發不僅有違傳統,也是一種侮辱。因此這項政策不僅遭到了傳統知識分子的抵制,也激怒了下層民眾。於是,本已逐漸平靜的江南又騷動起來了。 如同當時江南很多城鎮一樣,南京投降後,嘉定也曾「結綵於路,出城迎之,競用黃紙書「大清順民」四字揭於門,旋緘邑篆並冊籍上於郡」。乙酉年六月二十四日,各地相繼騷亂,地方官和民眾紛紛揭竿而起,嘉定總兵官吳志葵響應,逐走清政府派來的縣令,占據了城市。當時,李成棟正在追剿占據崇明的明軍殘余勢力,聞訊從吳淞回兵鎮壓,嘉定第一屠開始了。 七月初一,兩軍會戰,因為吳志葵的那點正規軍已經投奔崇明去了,當地的「鄉軍」雖集合了十幾萬人,但都是平民百姓,熙熙攘攘,擁擠堵塞,屬烏合之眾,毫無紀律,更談不到組織和戰鬥力了,李成棟雖只有不足五千兵力,但均為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精兵。一開戰,李成棟以騎兵沖擊,鄉兵即四散奔走,自相踐踏,被打的落花流水,大敗而回。李成棟以大炮攻城,「終夜震撼,地裂天崩,炮硝鉛屑,落城中屋上,簌簌如雨」。初四嘉定城破,李成棟下令屠城,放部下大肆劫掠屠戮,明人朱子素的筆記《嘉定乙酉紀事》載「兵丁每遇一人,輒呼蠻子獻寶,其入悉取腰纏奉之,意滿方釋。遇他兵,勒取如前。所獻不多,輒砍三刀。至物盡則殺。故僵屍滿路,皆傷痕遍體,此屢砍位能非一人所致也。」大屠殺持續了一日,約三萬人遇害,「自西關至葛隆鎮,浮屍滿河,舟行無下篙處」(《嘉定乙酉紀事》,下同)。 李成棟則「拘集民船,裝載金帛、子女及牛馬羊等物三百餘船」,滿載而去了。 殺戮的恐怖並未嚇倒民眾,李成棟一走,四散逃亡的民眾又再度聚集,一位名叫朱瑛的反清義士率五十人進城,糾集民眾,又一次占控制了嘉定。「鄉兵復聚,遇剃發者輒亂殺,因沿路燒劫,煙焰四路,遠近聞風,護發益堅。」 李成棟遣部將徐元吉鎮壓,因嘉定居民聞風逃亡,這一次的目標主要是城郊,「數十里內,草木盡毀。時城中無主,積屍成丘……民間炊煙斷絕。」尤其是外岡、葛隆二鎮,因為組織鄉兵進行了抵抗,幾乎被燒殺殆盡。此為嘉定第二屠。 抵抗的餘波還在繼續。八月二十六日,綠營把總吳之藩造反,此人本是吳淞守軍將領馮獻猷部下,隨馮投降了李成棟,但這是一次無望的起義,很快就被覆平,李成棟惱怒,嘉定也再遭浩劫,連平息吳的造反外帶屠戮平民,嘉定城內外又有兩萬多人被殺,這是嘉定第三屠。 經過嘉定三屠,從此「遠近始剃發,稱大清順民雲」。野蠻的血腥終於壓制住了反抗的餘波,李成棟因為平定江南卓著,被允提拔為江南巡撫,但不久他又調往東南平定南明隆武朝,可謂戰功累累,只不過江南巡撫這個更有誘惑力的職務被另一降將劉良佐替代了。值得一提的是,當初李成棟降清之後,作為多鐸的先頭部隊,充當過攻打揚州的前驅,「揚州十日」他同樣有份,只不過已無法考證其在揚州城究竟有過多大份量的屠城作為了,可以說李成棟實為不可饒恕的民族罪人。至於其後來投明反清,無非是感覺老被當槍使,慾望得不到滿足,而永曆的許諾更有誘惑力而已,事實上在他歸降永曆之後,也一度把持過南明軍政大事,但敗亡的更快。此等反覆小人,敗不可嘆,死不足惜。
⑹ 揚州近現代史上發生了那些大事
咸豐三年(1853)四月,太平軍攻佔揚州,曾改揚州府為揚州郡,改甘泉縣為甘版泉天縣,歷時8個多月。清末,揚州府權領高郵州、泰州和江都、甘泉、儀征、興化、寶應、東台縣,俗稱「揚八屬」。
宣統三年九月十七日(1911年11月7日),揚州光復。二十日,揚州軍政分府宣布成立,隸屬鎮江都督管轄。
民國元年(1912)1月,廢揚州府,並甘泉入江都縣,原揚州府所屬各縣直隸江蘇省。民國3年6月,江蘇省分為5道,江都縣屬淮揚道。
民國38年1月25日,江都縣城(揚州)解放。27日,設立揚州市,隸屬蘇皖邊區第二行政區。同年蘇皖邊區第二行政區改稱蘇北行政區揚州行政專區,專員公署駐揚州市。
就這么多事了,其實在近代揚州還真沒發生什麼大事!!
⑺ 清朝揚州十日歷史慘案是真的嗎
揚州十日又稱揚州屠城、 揚州之屠, 是指史可法率領揚州人民阻擋清軍南侵守衛戰失敗後,專清軍對揚屬州城內人民展開的大屠殺。當時倖存者王秀楚的《揚州十日記》中和明末史學家計六奇的《明季南略》記載,屠殺共持續十日,故名「揚州十日」。
揚州在激烈抵抗後失陷,清兵屠戮劫掠,十日不封刀。「幾世繁華的揚州城是時「堆屍貯積,手足相枕,血入水碧赭,化為五色,塘為之平」、「前後左右,處處焚灼」,「「城中積屍如亂麻」 。揚州居民除少數破城前逃出和個別在清軍入城後隱蔽較深倖免於難者以外,幾乎全部慘遭屠殺,僅被和尚收殮的屍體就超80萬具。
在文字獄盛行的清朝時期,所有有關揚州屠城的記載隨著清軍入主漢地之後被刻意掩蓋,導致清末以前大部分人對此屠殺事件一無所知。直到辛亥革命前夕才將《揚州十日記》從海外帶回中國, 「希望使忘卻的舊恨復活,助革命成功」 ,揚州十日才廣為世人所知。
除《揚州十日記》之外,還有《揚州城守紀略》 《明季南略》 等諸多史書記載屠殺事件,然皆遠不及《揚州十日記》詳細。
⑻ 揚州的 歷史
這個問題太大,至少可以寫一本書。現將我的新書《江蘇地域文化源流探析》(東南大學出版社2010年11月出版)中關於揚州歷史一些簡單介紹的文字轉貼一下:
「揚州」的名稱,最早見於上古史籍《尚書》中的《禹貢》篇:「淮、海惟揚州。」相傳大禹治水之後,把天下分為九州,揚州為古九州之一,大致包括現今江蘇、安徽、上海、浙江、江西和福建一帶廣大地域。揚州專指現今的城市是從唐代開始的。但歷史上揚州府的管轄的區域仍然很大,曾經包括現今揚州、泰州、南通的全部和鹽城的南部。
揚州城至今已有近2500年的建城史。公元前486年,吳王夫差在今揚州市西北的蜀岡之上築邗城,這是見諸史籍的最早的揚州城池。古邗城遺址現在仍保存得相當完好。以後揚州城多次在邗城的基礎上改建、擴建,向東南方延伸擴張。古城揚州和古老的大運河同年,吳王夫差在築邗城的同時開挖了邗溝。邗溝南連長江,北接淮河,其故道至今仍然保留在揚州城內,這條運河對於揚州城意義重大,揚州得以發展繁榮,正是以邗溝為起點的。到隋煬帝時,為了溝通漕運,方便軍事運輸,開鑿了古今中外聞名的大運河,揚州城也就迎來了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
公元前334年,楚國滅越,楚懷王改「邗」為「廣陵」。據說當時揚州蜀崗上多為的丘陵,楚懷王取該地「廣被丘陵」之意,因而以廣陵命名之。秦漢之際,項羽曾改廣陵為江都,據說是項羽曾想在此建立都城,遂取其臨江的都城之意。
漢初,高祖劉邦封其侄劉濞為吳王,領有3郡53城,以廣陵城為吳的都城。劉濞在廣陵精心經營40年,他召集流亡百姓,興修水利,恢復農業,發展手工業與商貿業,使廣陵城迅速興旺起來。漢景帝時劉非為江都王,漢武帝時劉胥為廣陵王,均以吳王的都城為江都國和廣陵國的都城。東晉以後,大批北方移民接踵而來,廣陵成為接納移民的重要僑郡所在,南北文化在此得到廣泛交融。陳宣帝太建十年(578),北周大將王軌取得淮南之地後,改廣陵為吳州。
揚州在歷史上與吳是有很深淵源的。漢封吳王劉濞在此建都時,劉濞的領地大部是在江南。此後在公元619年,農民起義軍李子通也建都揚州,國號吳。五代十國中的吳也是以揚州為都城,史稱「楊吳」,開創者楊行密(852—905),在902年被唐昭宗封為吳王,到楊溥在位時,丞相徐溫等立楊溥為天子,國號就是吳。
隋代南北大運河開通之後,揚州逐步發展成為東南經濟文化中心和對外貿易的重要港埠,為唐代揚州的繁榮奠定了基礎。唐高祖武德八年(625),揚州治所從丹陽移到江北,從此揚州之名開始專指稱這座城市。唐代揚州城有兩重城:蜀岡之上稱子城,也稱牙城,即衙城,為揚州大都督及各級官衙駐地;蜀岡之下稱羅城,也稱大城,為工商業區和居民區。唐代「安史之亂」以後,經濟中心南移,朝廷所需經費及物資,大多集於揚州發運,形成揚州的空前繁榮。揚州成為全國最大的經濟都會。唐末的戰亂,又使揚州城滿目瘡痍。後周顯德五年(958),在故城的東南隅另築新城,稱「周小城」。
宋時揚州雖不及唐時繁盛,但經濟發展水平比五代時期有較大提高。先後有不少阿拉伯人來揚州從事商業和宗教活動。在眾多與揚州有著深切關系的阿拉伯人中,普哈丁是聲譽最顯著、影響最大的一位。坐落在揚州古運河邊上的普哈丁墓園,見證了宋代揚州城的對外交流發展史。
南宋期間,揚州成了抗金、抗元的前線。南宋愛國詞人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寫出了當時揚州的兵荒馬亂:「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建炎元年(1127)十月,高宗趙構率宋室殘余南遷至揚州,駐蹕州治,歷時1年零3個月。築寶佑城以抗元兵。宋亡,寶佑城夷為平地,僅剩殘破的宋大城。明代在宋大城西南和東南築舊城和新城。清代及民國時期,襲用明代新、舊兩城。
清初揚州經濟再一次興盛,是因為當時揚州是我國長江流域中部各省的食鹽供給基地。古代兩淮鹽業生產基地分別在鹽城、泰州、南通一帶,並隨著海岸逐漸東移,但鹽業的流轉中心一直在揚州,清初極盛時期,壟斷兩淮鹽業的八大商總全部聚集在揚州。揚州鹽商推動了揚州城市生活的精緻化發展。與生活服務有關的各類技藝得到了用武之地,諸如園林建築、書畫、戲曲、民間工藝及著名的揚州三把刀等,都得以一展其長。社會的需求、資金的支持、工匠技藝的切磋,使得揚州形成了以休閑消費為目的,以精緻生活為特色的市民文化。
揚州是一座地處長江與大運河交匯處的平原城市,每逢戰亂,特別容易招致毀滅性的災難,這在一些文學作品有著令人感慨的敘述,在一些歷史文獻中有著觸目驚心的記載。
魏晉南北朝時的戰亂使這座本來很富庶的城市遭受到空前的劫難,公元450年(宋文帝元嘉二十七年)冬,北魏太武帝南侵至瓜步,廣陵太守劉懷之燒城逃走。公元459年(孝武帝大明三年),竟陵王劉誕據廣陵反,沈慶之率師討伐,破城後大肆燒殺。廣陵城十年之間二罹兵禍,城摧垣頹,瓦礫衰草,離亂荒涼。南朝文學家鮑照來到時,這座名城已經荒蕪得目不忍睹。他寫了一篇感慨廣陵盛衰變化的抒情短賦《蕪城賦》,譴責了統治者的屠城暴行,廣陵從此有了「蕪城」的別號。
南宋建炎三年(1129)、紹興三十一年(1161)、隆興二年(1164),金兵三次攻破揚州,揚州城受到嚴重破壞。姜夔《揚州慢•淮左名都》以昔日揚州的繁華同眼前的衰敗相比,寫出了戰爭帶給了揚州城萬劫不復的災難:「自胡馬、窺江去後,廢池喬木,猶厭言兵。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明末清兵「屠城十日」,古城又一次遭到破壞。公元1645年4月,清將多鐸以十萬兵馬圍困揚州城,明朝兵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史可法率領軍民死守城池,多鐸破城之後悍然下令血洗揚州。據當時僧人記載的《焚屍符》統計,揚州屠城的死難者達80萬之眾。當時的倖存者王秀楚所著《揚州十日記》中記載屠殺共持續十日,故名「揚州十日」。這是滿清入關後對征服地區第一次有組織的大屠殺。晚清時《揚州十日記》通常與鄒容的《革命軍》一道刊行,為辛亥革命進行了輿論准備。
揚州在太平天國戰爭期間所受的損失也十分巨大。當時太平軍曾三克揚州,分別為清咸豐三年(1853)二月,林鳳祥、李開芳率領太平軍從南京沿江東下,於二十三日第一次攻下揚州,十一月二十六日撤離;咸豐六年(1856)三月一日,太平天國將領陳玉成、李秀成第二次攻下揚州,三月十三日撤離;咸豐八年(1858) 九月三日,太平軍在李秀成的指揮下,第三次攻佔揚州,九月十五日撤離。經過這三戰,揚州人口銳減。曹樹基指出:「以甘泉縣為例,該縣嘉慶十四年(1809年)的『丁口』數為66.6萬, 光緒七年(1881年)減少為 24.0萬(註:光緒《甘泉縣志》卷四。)。將時間定於咸豐元年(1851年)和同治四年(1865年),甘泉縣的人口損失率高達72.5%。」
多次毀城使古城揚州的歷史文化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都遭受了巨大的破壞,尤其是那些在歷史文獻中記載的地面建築多已不存。以揚州園林為例,唐代詩人姚合《揚州春詞三首》中有「園林多是宅」句,明清時亦有有「杭州以湖山勝,蘇州以市肆勝,揚州以名園勝」的說法。但史書記載的那些揚州歷史名園在建國時已大多荒廢,能基本保存完好的園林只有建於清代中晚期的個園和何園。
⑼ 揚州著名歷史事件,求行家解答
最著名的就是「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揚州十日明朝末年,政治腐敗,生內民疾苦。闖王李自容成揭竿而起,於1644年農歷3月攻陷北京,明朝覆亡。誰知這時手握雄兵的守衛山海關的明朝將領吳三桂打開山海關,投降了清軍,幾十萬八旗鐵騎盡踏中原。清軍入關,一遇抵抗,必「焚其廬舍」,「殺其人,取其物,令士卒各滿所欲」,轉戰燒殺三十七載,使中國人口從明天啟三年(1623年)的51650459人減至順治十七年(1660年)的19087572人,凈減三分之二。著名的「揚州十日」、「嘉定三屠」都是在幾乎被殺絕之後才下令「封刀」,僅揚州一城,死者就多達80餘萬人。公元1645年5月(南明弘光元年四月),豫親王多鐸指揮的清軍主力,圍困南明督師史可法所守衛的
⑽ 揚州名人的故事
1、秦少游
宋朝詩人蘇東坡和秦少游,二人才華都狠高,又很自負,經常在一起談學論道,互不相讓。有一天,蘇東坡和秦少游在吃飯時,正好看到桌上有一隻虱子。
蘇東坡就說:「這個地方好臟,竟然有虱子,不知是誰身上的垢穢變成虱子!」秦少游一聽,馬上反駁說:「虱子哪裡是人身上的垢穢變的?它是人身上穿的衣服里的棉絮所變的。虱子兩人為此爭論不休,最後決定第二天去請教佛印了元禪師,以做公斷。
蘇東坡求勝心切,先私下去找佛印禪師,請他務必「幫忙」,說虱子是人體的垢穢變的。蘇東坡走了以後,秦少游也來找佛印禪師,請他說「虱子是衣服里的棉絮生出來的。」佛印禪師都答應了他們,所以蘇東坡和秦少游二人都以為自己穩操勝算。
第二天,當三人見面時,佛印禪師就說:「虱子的頭是從人體的垢穢中生出來的,虱子的腳是從衣服的棉絮里長出來的。」
2、鄭板橋
板橋定潤格,規定凡求其書畫者,應先付定金,並作潤例,頗為風趣。當時,許多豪門巨紳,廳堂點綴,常以得到板橋書畫為榮。但板橋不慕名利,不畏權勢,生平最不喜為那些官宦劣紳們作書畫,這在他老人家的潤格里是不便聲明的。
有一次,一幫豪紳為得其書畫,運用計謀,設下陷阱,他們了解到板橋愛吃狗肉,就在他偕友外出交遊的必經之路上,借村民的茅舍,烹煮了一鍋香噴噴的狗肉,待板橋經過時,主人笑臉相迎,並以狗肉好酒相待,板橋不疑,開懷暢飲,連贊酒美餚不止。
飯罷,主人端出文房四寶,言請大人留聯以作紀念。板橋深覺今有口福,便立刻應諾,隨即起身提筆,並詢問主人大名,署款以酬雅意,書畢,盡興而歸。後來,在一次宴席上,他偶然發現自己的書畫作品掛在那裡,方知自己受騙,十分後悔,自己嘴饞不已。
3、朱自清
近現代註明散文家、詩人、作家、學者、民主戰士,六歲隨家人遷居揚州,在揚州度過了童年和少年時期。1935年,養病於成都,聞李公朴、聞一多遇害,冒生命危險參加追悼會並演講。
同年10月返北平,受校方委託主編《聞一多全集》。同時,積極參加各項民主活動。在胃病加劇,體重僅有38.8公斤的情況下,告誡家人無論如何不買政府所售的美國麵粉。
於民國37年8月,貧病中逝去。毛澤東曾贊揚他「一身重病,寧可餓死,不領美國的救濟糧」,「表現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
4、李涵秋
涵秋的逸事很多。據說他每次去上課,總是騎著一匹毛驢到學堂去,優哉游哉,令人想起在驢背上覓詩的古代騷人。他喜歡養鳥,認為鳥鳴可以助其文思。他初次到上海時,友人領他乘電梯,他驚訝地說:「這房間怎麼這樣小?」
每逢友人相聚會餐,別人吃西餐時,他總是單獨要一份中餐。他的眼睛高度近視,有一次去訪周瘦鵑,晤畢告辭,但一二分鍾後又折回原處,因為他看不清樓梯。有一次,涵秋在一部小說中偶然涉及某公司產的糖果,該公司因此銷路大增,盈利數倍。
為感激作家,這家公司特地備了最高級的糖果,裝以錦匣,恭敬地送給涵秋。涵秋本是無意,不料得到意外口福,便將糖果分贈給朋友。 涵秋文思敏捷,有時能夠同時做五、六種小說。周瘦鵑在《李涵秋》一文中就曾回憶說,有一段時間,涵秋同時為《新聞報》寫《鏡中人語》。
5、阮元
阮元(1764~1849)清代官吏、學者。字伯元,號芸台,別號雷塘庵主。揚州市邗江縣人。因其祖父應武舉占籍儀征,故史稱儀徵人,久居揚州舊城選樓巷(今毓賢街8號)。歷官山東、浙江學政,內閣學士,禮部、兵部、戶部、工部等侍郎,浙江、河南、江西巡撫。
漕運總督及湖廣、兩廣、雲貴總督,太子少保,體仁閣大學士。清道光十五年(1835),先後主刑部、兵部,兼署都察院左都御史。次年,任經筵講官、殿試讀卷官,教習庶吉士。十八年(1838),以老疾請退,加銜太子太保。阮元任職中,悉心辦學,培養人才,扶掖後進。
作會試副考官時,嚴格認真,許多有學問的人得以出類拔萃。博學融通,凡經史、小學、歷算、輿地、金石、校勘等無不涉及,尤以治經名重後世。仕宦生涯50餘年,雖忙於政務,但又從事學術研究,著述不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