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知識 > 濟源歷史事件

濟源歷史事件

發布時間:2021-02-18 01:53:56

Ⅰ 河南省濟源市西關村的歷史

哈哈,我以前也住在西關附近。這種問題還是去找村長問吧。

Ⅱ 濟源境內黃河渡口發生過哪些戰爭

1.牧野戰:在今河南省衛輝市北,商朝時是都城朝歌的近郊。商朝末年,周版武王討伐殷紂王時曾在這權里誓師,一舉攻入朝歌,迫使紂王自盡,結束了商朝600年的歷史。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牧野之戰。

2.崤山戰:在今河南省洛寧縣西北。春秋爭霸時期,本有聯姻關系的秦晉兩國,由於都想當霸主,一直明爭暗鬥。晉文公死後,由爭奪鄭國而矛盾公開,晉襄公在秦軍的必經之路崤山埋伏下重兵,將有300輛戰車的秦軍全殲。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崤山之戰。

3.昆陽戰:在今河南省葉縣。西漢末年,王莽奪漢室皇位,為鞏固統治,公元23年,王莽派40萬軍隊包圍了由劉玄率領的農民起義軍佔領的昆陽,農民起義軍只有8 000多人,雙方兵力十分懸殊。但起義軍在太常偏將軍劉秀的巧妙指揮下,打敗了新王朝的軍隊,起義軍光打掃戰場就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昆陽之戰,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例。

4.官渡戰:在今河南省中牟縣東北。公元200年,「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基本占據了中原,便開始與強敵袁紹較量。袁紹的10萬大軍從鄴出發進攻許昌,曹操率1萬多人進駐官渡迎敵,因雙方力量懸殊,曹操採取避實就虛,聲東擊西的戰術,兩次小勝袁軍。

Ⅲ 徵集與河南省濟源市有關的神話傳說、歷史典故和旅遊民俗

湯帝廟 位於河南省博愛縣孝敬鄉東王賀村北200餘米處,廟宇早年已毀,僅存湯帝專殿,坐北面南,面闊3間(屬10.47米),進深3間(10 米)。殿頂為單檐歇山,上陡下緩,九脊十獸,綠歷色筒瓦復蓋。瓦為虎頭、盤龍、福壽圖案。挑角外伸2.85米,四檐均有子望板。檐下置玉踩重帛,一斗一開拱,明、次間各為一攢真昂,昂身下斜,昂嘴呈琴面形,底寬11厘米,高3厘米。普柏枋,額枋原彩繪已脫落。殿四周以小八面石柱支撐,柱高3.7米,皆為側腳升起,蓮花復盆柱礎。原有台階1米余,年深日久,現已淤平。湯帝殿梁架奇特,明栿倒置,7架梁結構,其中3架樑上有叉手,下有托腳。殿四角昀有移椽垂柱。相互奇連,柱有圖案。此殿建築結構奇巧,對古建築研究頗有價值。殿旁尚有清康熙三十六(1697年)六月七日重修碑一幛,碑高159厘米,寬60厘米,厚19厘米,首身一體,碑有線刻二龍戲珠,碑載湯帝殿「相傳建於韃王時」。據此,可知湯帝廟建於元初,重修於明末崇禎年間。 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Ⅳ 濟源軹城的歷史

軹城鎮歷史悠久。春秋時為軹國,戰國時先為韓都,後為魏之重鎮,乃「天下名都」之一。秦置軹縣。漢代曾兩度封為侯國。唐初廢縣為鎮。清代分屬樂安鄉和玉川鄉。民國時期和新中國建立初屬二區古軹國位於今天的河南省濟源市軹城鎮,歷史上人傑地靈,先後出軹國故城始築於春秋時期,屬東周畿內地。戰國時期一度為韓國國都,公元前358年屬魏。

據《鹽鐵論·通有篇》記載,其時軹城富冠海內,為天下名都之一。公元前291年,秦國攻佔軹地,統一後設軹縣,屬三川郡。西漢初,改屬河內郡,並設鹽鐵官。呂後元年,封惠帝之子劉朝為軹侯。文帝元年,封薄昭為軹侯。北朝亦曾封國,故有「古軹國」之稱,石額猶存。公元627年,軹縣並入濟源縣。從公元前633年延至公元627年廢棄,故城經歷了一千二百六十年的滄桑歷史。
軹國故城總面積約32.5萬平方米,平面呈方形,東西稍寬,唯南城牆微向外折。東、南兩城牆地上保留較好,發現城門遺跡各兩處。西城牆角段地上尚存70米,發現城門與水門各一,北城牆僅東段地上尚留高1米許殘段;東城牆長1766米,寬約6—30米,高約1—8米;南城牆長1865米,寬約8—32米,高約2—9米。城垣系夯築而成,夯層厚8—11厘米,圓
形夯窩,直徑6厘米,深0.5厘米許。南城牆發現有平夯,城垣自下而上包括有春秋、戰國、西漢諸夯土層,城內地勢由南向北漸低。泥溝河(古塗溝水)自西南水門入城,北折經水門穿城而過,城內西北角圪塔坡(古稱金鑾殿)為宮殿區。城中心有古軹國祖廟,北宋時為大明寺。在寺前50米處,泥溝河西岸曾發現陶窯十餘座,當為制陶作坊遺址。東城牆門內有一座邊長100米的方形高台,就是故城高台建築遺址。城垣內歷年陸續出土有大量陶器、石器、骨器、鐵器、銅器等物,其中漢文帝五株錢石范、石磨盤和銅薰爐很有價值,富有時代特色。經勘查城垣內里坊布局較規整。
故城近郊,古代遺跡甚多。城南2公里處泗澗村有著名的戰國四大刺客之一聶政冢祠;泗澗古墓群為古軹國貴族官吏墓葬區;城北的屯軍村為守衛古軹國的屯軍營防;城西的留養村是故城給養輜重倉儲所在地。東漢建武三年,吳漢率軍擊青犢軍於軹西,城東中王村(古名鍾公壘)為三國時期魏國大將鍾繇駐軍處,村東北尚有大冢四座,相傳為鍾繇父子墓葬。
軹國故城對研究其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和當時生產力水平都有重要實物價值。

Ⅳ 濟源的命名來歷

翻開《現代漢語詞典》(修訂本)第595頁就寫著:「濟水,古水名,發源於今河南,流經山東入渤海。現在黃河下游的河道就是原來濟水的河道。今河南濟源,山東濟南、濟寧、濟陽,都從濟水得名。」濟源就因是濟水的發源地而得名。可見,濟水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
在古代,濟水地位非常煊赫。《爾雅》中提到的四瀆:長江、黃河、淮河、濟水,就是古代四條獨流入海的河流,「濟」指的就是濟水。古皇帝祭祀名山大川,即指五嶽和四瀆。唐代以大淮為東瀆,大江為南瀆,大河為西瀆,大濟為北瀆。今在濟源市城北的濟瀆廟,就坐落於濟水東源上,是為祭祀濟瀆神「清源王」而建築的,佔地120餘畝,建設規模宏偉,它不僅是河南省現存規模最大的建築群之一,而且是現今四瀆中惟一保存較好的祭祀廟宇。正如唐李頎《與諸公游濟瀆泛舟》所說:「濟水出王屋,其源來不窮」,「皇帝崇祀典,詔書示三公」。這對研究古代歷史、文化、建築等,都具有很高的價值。濟源市境內現存有規模龐大的古建築——濟瀆廟

《春秋列國形勢》一圖中,有一條發源於河南,穿越山東而入渤海,與黃河大致平行的一條河流,圖中標為「濟水」。但隨著時間的飛逝,黃河多次改道,濟水下遊河道被黃河所佔,今天,人們對濟水知之甚少,幾乎被淡忘了。其實,濟水在歷史上曾顯赫一時,直至今日,它的歷史痕跡依存。

《舊唐書》卷二十四《志第四·禮節四》

五嶽、四鎮、四海、四瀆,年別一祭,各以五郊迎氣日祭之。東岳岱山,祭於只州;東鎮沂山,祭於沂州;東海,於萊州;東瀆大淮,於唐州。南嶽衡山,於衡州;南鎮會稽,於越州;南部海域,於廣州;南瀆大江,於益州。中嶽嵩山,於洛州。華山華山,於華州;西鎮吳山,於隴州;西海、西瀆大河,於同州。北嶽恆山,於定州;北鎮醫無閭山,於營州;北海、北瀆大濟,於洛州。其牲皆用太牢,籩、豆各四。祀官以當界都督刺史充。

Ⅵ 濟源有哪些名人故事

濟源歷史悠來久。據最新考源古研究發現,早在舊石器時代末期和新石器時代早期,即距今 1 萬年前,人類就在這里繁衍生息,「女媧補天」、「後羿射日」、「愚公移山」等神話傳說均源自這里。夏朝都城原城建在濟源,戰國時代,古軹作為韓國的都城,位居「天下名都」之列。隋開皇十六年(公元 596 年),置濟源縣,屬河內郡,至今有 1400 多年的歷史。

濟源古代歷史名人眾多。唐玄宗胞妹玉陽公主在沁水河畔修建沁園,著名的詞牌名「沁園春」由此而來;「葯王」孫思邈晚年在王屋山懸壺濟世並終老於此;唐代大詩人李商隱在此隱居多年,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瑰麗詩篇;著名畫家荊浩,開創了中國北方山水畫派的先河;「茶仙」盧仝,著《茶譜》、吟《七碗茶歌》,東傳入日本,成為日本茶道的經典。 1988年濟源撤縣建市,1997年實行省直管體制。 2003年,濟源被省委、省政府納入「中原城市群」。

Ⅶ 河南濟源市有什麼歷史文化背景

河南是一個人口比山東還多的省份,但是經濟發展卻要比山東這個農業大省慢得多,雖然河南的省會鄭州和山東的省會濟南一樣,名氣都不比得省內的地級市,但是鄭州的經濟發展卻要遠高於洛陽這個十三朝古都。在河南不僅僅是省會鄭州的經濟狀況要好於洛陽,就連經濟總量墊底的濟源市的發展潛力都要遠大於洛陽,雖然濟源的經濟總量不行,但是濟源的人均GDP卻超過洛陽僅次於省會鄭州,而且歷史底蘊並不比洛陽要薄弱,甚至成為了河南最具幸福感的城市。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看看河南這座霸氣城市——濟源市!


濟源市作為一個有著悠久文化歷史的城市,它的茶文化、姓氏文化等也讓人們對它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雖然現在它的經濟總量還處在墊底的位置上,但是相信濟源的經濟發展將不會止步於此,有望成為河南省最發達的城市!你認可嗎?

Ⅷ 濟源的歷史沿革

濟源市歷史悠久,上古時代這里就是夏朝故都,夏代第六代君王少康遷都原,即今濟源市區西北部火車站一帶。商代濟源一帶有向國、召國。
西周、東周時期,濟源一帶有原、樊、向、蘇、單等諸侯國。
春秋戰國,濟源一帶先屬鄭國,後屬晉國,再後屬韓、魏。
秦代(前221-前206) 濟源境內設軹縣。一說屬三川郡,一說屬河內郡。
漢代(前206-220) 濟源境內設軹縣、波縣(今裴城一帶)、沁水縣(今王寨一帶) 。
三國時代(220-280)濟源境內設有軹縣、沁水縣,屬魏國河內郡。
西晉(281-316)時濟源境內有軹、沁水二縣,屬河內郡。
東晉(317-420)時期,濟源屬前秦。
北魏後分為東魏和西魏。濟源東部屬東魏,境內有軹、沁水二縣。西部屬西魏,境內設有邵郡。轄萇平縣。
北周(558-580)和北齊(551-577)時期,沁水縣並入軹縣,改萇平縣為王屋縣。
隋開皇十六年(公元596 年) ,析軹縣北置濟源縣,大業三年屬河內郡。從此有了濟源縣。
唐代(618-907) 濟源一帶政區變化較大,屢建屢廢。
唐末,濟源境內有濟源、王屋、河清三縣。其中濟源屬孟州,王屋、河清屬河南府。
北宋時期,濟源境內有濟源、王屋、河清三縣,屬孟州。
金時期,濟源屬金國(1115-1235),設濟源、王屋二縣。屬孟州。
元代,王屋縣並入濟源縣,屬懷慶路孟州。明清濟源縣屬懷慶府。
1913年屬豫北道。
1914年屬河北道。
1927年直屬河南省。
1932年屬河南省行政督察第四區。至1949年。
1942年7月,豫北道濟源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1943年春,王屋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1946年,抗戰勝利後,抗日民主政府更名為濟源縣民主政府;1947 年7月,撤銷王屋縣,將王屋縣的一、三區劃歸濟源。
1949年8月屬平原省。
1952年平原省撤銷,屬新鄉專區。
1970年,屬新鄉地區。
1975年5月,中共河南省委批准設立濟源工區辦事處,工區下轄虎嶺區(縣級) 、濟源縣。
1977年5月,中共河南省委決定撤銷濟源工區辦事處,濟源縣重歸新鄉地區領導。
1986年3月,新鄉地區撤銷,濟源劃歸焦作市領導。
1988年6月,濟源撤縣建市,實行計劃單列,以原濟源縣的行政區域為縣級濟源市的行政區域,仍歸焦作代管。
1997年經國務院批准不再由焦作市代管,由河南省政府直轄(副地級市)。
2005年升格為省轄市(按正地級市所有行政管理機構配置)。

Ⅸ 濟源的歷代名稱.歸屬

濟源市歷史悠久,夏代第六代君王少康遷都原,即今濟源市區西北部火車站一帶。商代濟源一帶有向國、召國。東周時期,濟源一帶有原、樊、向、蘇、單等諸侯小國。春秋戰國 濟源一帶先屬鄭國,後屬晉國,再後屬韓、魏。 秦代(前221-前206) 濟源境內設軹縣。一說屬三川郡,一說屬河內郡。 漢代(前206-220) 濟源境內設軹縣、波縣(今裴城一帶)、沁水縣(今王寨一帶) 。三國時代(220-280) 濟源境內設有軹縣、沁水縣,屬魏國河內郡。 西晉(281-316)時濟源境內有軹、沁水二縣,屬河內郡。 東晉(317-420)時期,濟源屬前秦。 北魏後分為東魏和西魏。濟源東部屬東魏,境內有軹、沁水二縣。西部屬西魏,境內設有邵郡。轄萇平縣。 北周(558-580)和北齊(551-577)時期,沁水縣並入軹縣,改萇平縣為王屋縣。 隋開皇十六年( 公元5 9 6 年) ,析軹縣北置濟源縣,大業三年屬河內郡。從此有了濟源縣。唐代(618-907) 濟源一帶政區變化較大,屢建屢廢。唐末,濟源境內有濟源、王屋、河清三縣。其中濟源屬孟 州,王屋、河清屬河南府。 北宋時期,濟源境內有濟源、王屋、河清三縣,屬孟州。 金時期,濟源屬金國(1115-1235),設濟源、王屋二縣。屬孟州。 元代,王屋縣並入濟源縣,屬懷慶路孟州。明清濟源縣屬懷慶府。1913年屬豫北道,1914年屬河北道。1927年直屬河南省。1932年屬河南省行政督察第四區。至1949年。 1942年7月,豫北道濟源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1943年春,王屋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1946年,抗戰勝利後,抗日民主政府更名為濟源縣民主政府;1947 年7月,撤銷王屋縣,將王屋縣的一、三區劃歸濟源。 1949年8月屬平原省,1952年平原省撤銷,屬新鄉專區,1970年,屬新鄉地區。 1975年5月,中共河南省委批准設立濟源工區辦事處,工區下轄虎嶺區( 縣級) 、濟源縣。 1977 年5 月,中共河南省委決定撤銷濟源工區辦事處,濟源縣重歸新鄉地區領導。 1986年3月,新鄉地區撤銷,濟源劃歸焦作市領導。 1988年6月,濟源撤縣建市,實行計劃單列,歸焦作代管。1997年升格為省轄市。

Ⅹ 濟源歷史文化

濟源曾為夏朝之都城,春秋戰國時期為軹邑,為韓都,自隋朝設縣,距今已有1396年的歷史。保留有大大小小、種類繁多的文物遺存、遺跡250餘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12處,濟源市文物保護單位93處。

在所有的文物遺存中,古代木結構建築所佔比例較大,共計約有宋、金、元、明、清各代建築190餘座600餘間,並且許多單體建築無論是從規模、價值或結構來說,在全省都是首屈一指的。

如濟瀆廟的寢宮(宋開寶年間)、清源洞府門(明)、奉仙觀的三清大殿(金大定年間)、大明寺的中佛殿(元至元年間)、陽台宮的大羅三境殿(明)、玉皇閣(清)等。因此,著名古建專家羅哲文先生贊譽濟源為「中原地區古代建築的系列博物館」。

(10)濟源歷史事件擴展閱讀:

1949年8月屬平原省新鄉地區。1952年平原省撤銷,劃入河南省。1970年,屬河南省新鄉地區。1975年5月,中共河南省委批准設立濟源工區辦事處,工區下轄虎嶺區(縣級) 、濟源縣。

1977年5月,中共河南省委決定撤銷濟源工區辦事處,濟源縣重歸新鄉地區領導。1986年3月,新鄉地區撤銷,濟源劃歸焦作市領導。1988年6月,濟源撤縣建市。

1997年經國務院批准不再由焦作市代管,由河南省政府直接領導。2005年升格為省直轄縣級行政單位。

閱讀全文

與濟源歷史事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