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知識 > 鑒真歷史事件

鑒真歷史事件

發布時間:2021-02-17 23:30:38

歷史事件「鑒真東渡」發生在唐朝哪位皇帝的在位期間

唐玄宗

鑒真東渡是唐玄宗時期,天寶二年(743年)到天寶十二年(753年),十年五次東渡。

Ⅱ 鑒真在歷史上做過什麼貢獻

東渡日本,傳播大唐文化
日本佛教律宗開山祖師,揚州大明寺主持

Ⅲ 鑒真的歷史功績是什麼

鑒真,唐朝醫學家、翻譯家、文化交流使者。一千多年前,他因為日本政府的請求,先後六次東渡,成就了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盛事。在日本,他除了帶去佛經,還有許多其他貢獻:他精通醫葯,大力傳播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被譽為「日本漢方醫葯之祖」;他也是書法名家,帶去了許多書法真跡,他留下的親筆書帖被譽為日本的國寶;他還是位出色的建築師,參與了日本唐招提寺的建設。 千年風雨,滄桑歲月,文明的交流未曾斷絕,而鑒真,是功不可沒的擺渡人。他親手植下的文化交流之樹碩果累累,散發著蓬勃的生機。未來,這棵長青之樹,將會為人類的精神家園,投下更美的清涼之蔭。 唐朝的對外交流非常頻繁,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絲綢之路。 我們都知道,絲綢之路是古代中國著名的對外交流通道,它分為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唐朝國力強盛,陸上絲綢之路非常繁榮,許多國家仰慕唐朝文化,紛紛派出使臣到唐朝學習;而通過海上絲綢之路,中國也可與越南、緬甸、印度甚至歐洲各國進行聯系。 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建設「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構想。這一跨越時空的宏偉構想,從歷史深處走來,融通古今、連接中外,順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承載著絲綢之路沿途各國發展繁榮的夢想,賦予古老絲綢之路以嶄新的時代內涵。 千年後,風雲和波濤沿著鑒真的足跡繼續探索,一路發展。鑒真智慧的雙眸永遠凝視著這片古老的土地,歷經歲月,依然璀璨。 來源;課外生活(小學4-6年級)

Ⅳ 我國歷史人物鑒真的主要事跡是什麼

鑒真應日本僧人邀請,出生入死,六次東渡,第六次終於到達日本.那時他雙目失專明.日本天皇屬以隆重禮節相迎.鑒真在日本待了十年,對日本建築,醫學,,藝術等方面有突出貢獻.鑒真在奈良設計創建的唐招提寺,日本人民視為藝術明珠.後來,他在日本逝世.他是為發展中日友好關系他東渡日本的決心仍堅定不移,為中日經濟文化交往做出了巨大貢獻。促進唐朝文化向世界的傳播。

Ⅳ 鑒真的故事。

鑒真(688~763)日文又稱鑒真(がんじん),中國唐朝僧人,律宗南山宗傳人,日本佛教律宗開山祖師,著名醫學家。日本人民稱鑒真為「天平之甍」,意為他的成就足以代表天平時代文化的屋脊(意為高峰)。
中文名: 鑒真
別名: がんじん
國籍: 中國
出生日期: 公元687年
逝世日期: 公元763年
職業: 文學

目錄

生平事跡
出生及受戒
一世佛緣
歷史貢獻
後世紀念
東渡之謎
歷史評價
鑒真像展開
編輯本段
生平事跡

鑒真(688~763)日文又稱鑒真(がんじん),中國唐朝僧人,律宗南山宗傳人,日本佛教律宗開山祖師,著名醫學家。日本人民稱鑒真為「天平之甍」,意為他的成就足以代表天平時代文化的屋脊(意為高峰)。
唐代律宗僧人。俗姓淳於,揚州江陽縣(今江蘇揚州)人。晚年受日僧禮請,東渡傳律,履險犯難,雙目失明,終抵奈良。在傳播佛教與盛唐文化上,有很大的歷史功績。
唐代高僧,醫家。俗姓淳於,廣陵江陽(今江蘇揚州)人。十四歲時於大雲寺為沙彌,就高僧智滿禪師學佛,後又赴長安從弘景法師受具足戒,先後達三年,遂返揚州,學識淵博。日本僧人榮睿、普照來華學佛留學,並敦請鑒真赴日傳佛。鑒真欣然應允,並克服種種困難,先後六次始獲成功。他攜帶佛經、佛具及佛象,於天寶十二年(753年)抵日本。此時鑒真雙目失明,但他仍努力弘揚佛法,傳播中國文化並以其豐富之經驗,講授醫葯知識,特別是他所帶之香料葯物等,至今日本奈良招提寺及東大寺正倉院仍保存有其遺跡。嘗治癒光明皇太後及聖武天皇之病(見天台烏葯)。日本曾授予「大僧都」、「大和上」封號,日本人民譽他為「過海大師」。其著作有《鑒上人秘方》,惜未見流傳。 鑒真他在14歲時被智滿收為沙彌,配居大雲寺。神龍元年(705),依道岸律師受菩薩戒。景龍元年(707),出遊洛陽,繼至長安。次年在長安實際寺依恆景律師受具足戒。巡遊兩京,究學三藏。對於律藏,造詣尤深。為他授戒的道岸、恆景,都是律學的一時名德,又是南山宗開創人道宣律師的再傳弟子。他的律學,雖師承南山宗,但他並不持一家之見。唐代律學,除了獨占優勢的南山宗外,還有相州日光寺法礪的相部宗和西太原寺懷素的東塔宗,一時鼎足而三。其後,鑒真東渡日本攜帶的律學典籍則兼及後者兩宗。在傳授中又以法礪的《四分律疏》、定賓(屬相部宗)的《飾宗義記》與道宣的《行事鈔》三書為主,重點尤在法礪、定賓所著兩書。
在佛教建築、雕塑等方面,他也頗多建樹。據《唐大和上東征傳》記載,鑒真後歸淮南,教授戒律,每於「講授之間,造立寺舍,……造佛菩薩像,其數無量」。在醫葯學方面,博達多能,品鑒極精,曾主持過大雲寺的悲田院,為人治病,親自為病者煎調葯物,醫道甚高。

Ⅵ 鑒真的歷史貢獻

鑒真熟識醫方明,當年光明皇太後病危之時,唯有鑒真所進葯方有效驗。據日本《本草醫談》記載,鑒真只需用鼻子聞,就可以辨別葯草種類和真假,他又大力傳播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的知識,留有《鑒上人秘方》一卷,因此,被譽為「日本漢方醫葯之祖」。按照日本漢方野崎葯局主席野崎康弘的說法,以下36種葯草都是鑒真帶往日本推動使用的:
麻黃、細辛、芍葯、附子、遠志、黃芪、甘草、苦參、當歸、柴胡、川芎、玄參、地黃、紫蘇、丹參、黃芩、桔梗、旋覆花、蒼術、知母、半夏、蕪花、梔子、五味子、黃柏、杏仁、厚朴、和厚朴、肉桂、杜仲、唐木瓜、大棗、蜀椒、花椒、吳茱萸。
十七、十八世紀時,日本葯店的葯袋上,還印著鑒真的圖像,可見影響之深。 鑒真東渡,歷時十年。第一次東渡,日方紀念鑒真的文獻《挑戰與挫折的十一年——六次渡日大作戰》中記載是天平15年(743年),鑒真借拜訪天台山之機前往日本(當時唐玄宗愛惜鑒真才德,沒有批准他東渡的要求)。鑒真的弟子向港口的官員報告前來邀請鑒真的日本和尚實為海盜,於是在官府幹預下,東渡胎死腹中;第二次東渡則是743年年末,購買了軍用船,鑒真一行包括工匠等85人從揚州出海,在狼溝浦遭遇巨浪,危急中鑒真鎮定自若,高誦經文——這對於海潮未必有什麼作用,但確實安定了眾人的情緒,終於將船駛回;第三次東渡在744年,當地傾慕鑒真的士紳不願他冒險出發,再次舉報日本和尚榮睿和普照是海賊,於是倆日本和尚又被捕,經過鑒真搭救,才以「病死」為名,脫身逃走;第四次東渡在744年,由於長江一線出海控制較嚴,鑒真前往福州出航,這一次他的弟子再次向官府報告師父的計劃,鑒真被官府送還揚州,日本和尚逃亡;看到弟子和崇拜者因為愛自己而阻撓東渡,鑒真花了幾年時間做通他們的工作,於748年第五次東渡,這次很不幸,遇到颶風,船被吹到了海南島,歷時一年才返回揚州,負責邀請的日本僧人榮睿病死,鑒真也因病雙目失明;753年,65歲的鑒真第六次東渡,乘日本第十次遣唐使返回的船隻,終於到達日本。
中方文獻內容大同小異,但有鑒真七次東渡的說法。其中多出的一次東渡,是在743年年末,有人認為當時鑒真於12月乘船東下,在狼溝浦遇險後,返回下嶼山,第二年曾經再次出發,結果在桑石山海面再次遇到暴風,只得退回。因此應算作兩次東渡。
究竟鑒真的東渡應該算六次還是七次呢?在日本,我采訪了日本教育學者濱崎昭先生。對此,濱崎先生的解釋是雙方在史實的認定上並無歧義,採用不同數字是文化背景造成的。日本,七的發音為「XIQI」,與「死」的發音接近,不太吉利,而六則是吉利數字,因此說鑒真「六次東渡」。中國的「七」並無這樣的發音避諱,而佛教有「七級浮屠」的說法,所以使用了「七次東渡」,也是吉利的意思。 鑒真東渡前,已經有洛陽大福先寺的道睿禪師等唐朝僧侶受邀東渡,日本為何還要執意邀請鑒真呢?而且,到達日本後,鑒真的地位遠高於同時代的其他東渡僧侶,無論其來自中國、印度還是百濟,他為何獲得如此尊崇的地位呢?
這是因為當時日本從唐朝邀請高僧東渡傳法,主要是為解決日本僧侶戒律不嚴的問題。日本民間普遍採取自誓自願的方式出家,對於戒律的理解也五花八門。也就是說,任何人只要自己願意,就可以宣布自己是和尚,而且沒有什麼戒律約束,該怎麼過還怎麼過,這和尚當得也太自在了。日本當時官民都對佛教很推崇,但對這樣隨意的僧侶又覺得不能信任,於是,就產生了嚴格戒律,用受戒的方式規范僧侶的要求。
大多數僧人都要經歷受戒的儀式,不過,由於派別不同,受戒的內容也很不相同。一般僧人常受的有五戒、八戒、十戒等,而最為嚴格的大乘佛教徒,要受二百五十戒,稱為「具足戒」,也只有自己受過戒的僧人,才可以為其他僧人受戒。這種嚴格的戒律日本當時無人了解,所以決心到中國聘請高僧。鑒真與其他赴日僧侶不同,他是一名真正受過「具足戒」的僧人,而且在赴日之前,已經為四萬名僧侶受戒,正是日本方面尋找的理想對象。
今天日本的佛教流派中,大多數都不排斥吃肉娶妻。而鑒真創建的唐招提寺中的律宗寺僧,依然是日本除臨濟宗總壇以外僅有的嚴守戒律的僧侶。這也算是鑒真給日本佛教界留下的一大遺產吧。 鑒真在748年東渡失敗後,因為年老體弱,雖然積極籌備再次東渡,卻有五年時間無法成行。這時,日本僧人普照帶來了好消息——日本向唐朝派來了第十次遣唐使船隊。
這使鑒真萌生了隨其一同前往日本的想法。但是,唐朝政府繼續堅持不同意鑒真東渡的決定,日本遣唐使正使藤原清河不敢帶鑒真一行去日本,以至與其部下發生爭吵。最後,副使大伴宿彌仲馬呂安排作了折中處理——鑒真不乘較大的藤原座艦,而與大伴宿彌仲馬呂乘副使坐的船,這樣萬一被唐朝發現,也可推脫藤原不知情。
出航順利,但是東渡途中,戲劇性的情況發生了——由於當時航海水平的限制,遣唐使能夠平安航行往返中日之間的,也不過50%。這一次藤原的船隊也碰上了風暴,結果鑒真乘坐的副使座艦,得以闖出風暴,以半漂流的狀態到達日本,較大的藤原座艦,卻被風吹到了南方的越南中部,結果與當地人發生沖突,論打仗當時日本人是不行的,大半船員喪生,藤原僅以身免,返回長安。和他同難的還有一個人很有名,就是李白、王維詩中提到過的阿倍仲麻呂(中國名字晁衡)。 從日本流傳的鑒真弟子所著文獻看,鑒真對於東渡,有過兩次猶豫。
第一次猶豫,是在748年船隻被暴風刮到了海南島導致東渡失敗以後。不過,鑒真當時的猶豫並不是後悔東渡,而是因為這次漂流使他產生了新的想法——海南島已經是中國當時的最南端,根據當時的地理知識,鑒真明白這里大約是中國從海上去印度最近的地方了。所以,他懷疑是不是佛在指點他前往天竺佛國深修佛法。如此,自己不該向東,而應該向西!
但是,因為長期師奉鑒真的日本僧人榮睿,在這次東渡失敗後不久就因病去世,臨終還請求鑒真務必東渡。鑒真感其至誠,遂不再思考天竺之行。
第二次猶豫,是到達日本後,鑒真發現理想和現實存在著相當的差距。的確,他受到日本皇室乃至平民的極大歡迎。兩位天皇和一位皇後經他受戒,並任命鑒真為「大僧綱」,總領日本佛教界,日本政府竭力推崇鑒真的精嚴戒律思想。然而,鑒真滿意之餘卻看出了這背後的端倪。
原來,當時佛教正日益為日本官民各階層所接受,成為不可阻擋的潮流,同時,又有大批勞動力或真或假地出家為僧——僧人是不用承擔田賦和徭役的。日本政府希望通過鑒真帶來嚴格的戒律,提高成為僧人的門檻,從而達到減少僧侶數量,避免勞動力流失的目的。這和鑒真希望在日本弘揚佛法無疑是南轅北轍。
看到自己被利用的鑒真,曾經表達出一定的消極想法,有日本文獻稱他甚至一度有歸國之念,只是,以七旬老病之身,又怎能回得去呢?
然而,這位高僧很快就表現出了他一貫的堅韌不拔精神。他放棄了個人的地位,離開佛教的中心東大寺,不再擔任大僧綱,只接受了「大和上」的尊號,與日本佛教界達成接受自誓自戒的協議,自建唐招提寺,通過普及知識,建立貧田院周濟平民等方式擴大佛教影響,並創立了日本佛教南六宗之一的律宗,繼續自己弘揚佛法的事業。唐招提寺很快因此成為日本佛教聖地。 鑒真到達日本時,已經是60多歲的老人,而且已雙目失明。由於不能見物,鑒真通過耳聽的方式幫助日本僧人校正了大批佛經,又用舌嘗的方式為日本修正了葯典。
但是,《奈良新聞》2004年10月29日有一則新的報道,認為鑒真到日本後,雙目可能還存在微弱的視力。其依據是757年,鑒真為借經卷曾經向當時的奈良東大寺出具了一張借條,這就是現存正倉院的《鑒真奉請經卷狀》。經過奈良國立博物館的西山厚研究員檢證,認為此文與中國所存鑒真相關文獻出自同一人手筆,所以,日本研究人員認為,鑒真在東渡時,可能還保有微弱的視力,能夠自己書寫重要文件,但不能很好地閱讀了。
不過,隨後就有人提出,由於文獻記載鑒真並不是最後一次東渡才失明的,而是此前五年就已經失明。所以在中國保留的所謂相關文獻,也未必是鑒真的親筆,很可能是鑒真失明後由其弟子代寫的。
此外,日本的文獻記載,鑒真在日期間從未有過哭泣的記載,總是以最和善的微笑面對信徒。
日本天平寶字7年(763年)5月6日,鑒真坐化於唐招提寺,根據日本方面的記載,當時鑒真雙腳結跏趺坐,神態安詳,死後三日,體溫猶在,時人呼為真菩薩。
佛法雲,大雄無畏,勇猛精進。大約是鑒真大師最好的寫照。

Ⅶ 鑒真盲目航東海,一片精誠照太清。舍己為人傳道藝,唐風洋溢奈良城。反映了什麼歷史事件 傳道藝指 事例

『鑒真盲目航東海,一片精誠照太清。舍己為人傳道藝,唐風洋溢奈良城。』這首詩是郭沫若先生所著,是為了提倡中日文化交流的,主要講的就是鑒真東渡的故事。

鑒真對日本的貢獻:
鑒真在孝謙女帝的支持下,把奈良城右字五條二坊內的新田部親王的舊宅(約四町步面積)基礎上改擴建為後來的唐招提寺。當時因為新田部親王之子鹽燒王曾參與了橘奈良麻呂的叛亂而被捕入獄,他的這座邸宅被沒收。鑒真利用這塊新宅地著手在弟子們的協助下,設計和建造了一所仿中國唐朝建築特點的新的寺院,而且其各個堂室自始至終是由鑒真弟子們分頭督造而成的。

唐招提寺的建築、雕塑,直接傳播了中國建築(完全是仿唐式木結構的殿堂,處處講究對稱)和雕塑藝術的精華,金堂的主佛盧舍那佛像是最巧妙、宏偉、森嚴的乾漆像,雕刻風格獨特、精巧,是天平時代最有水平的雕像。鑒真為了塑造佛像,曾傳授過『乾漆法』(又稱『夾紵法』或木心乾漆)這種雕塑被稱為唐招提寺派,對日本佛教寺院的雕塑佛像的影響很大。

公元759年(天平寶字三年)8月1日,唐朝提寺建成。從此,鑒真偕弟子:如寶、思托、法載、義靜等搬住到唐招提寺內。

鑒真是日本佛教律宗的開山祖,是日本天台宗的先驅者,他帶到日本的大量佛經中還有許多華嚴宗、真言宗的經典文籍,為日本佛教諸宗的創建和發展打下了基礎。鑒真主持了唐招提寺的建築、雕塑,直接傳播了中國建築和雕塑藝術的精華,他東渡時,親自帶去的書法作品五十餘帖,為日本的書法藝術提供了借鑒,此外,在醫葯學、文學、繪畫、特別是技藝、習俗等許多方面都有重大影響,成為日本『天平文化』的重要內容。

鑒真東渡的時候,將中國先進的科學、技術、文化、法律、教育制度、天文歷算、醫學、建築、美術、樂舞、風俗娛樂甚至年中行事等帶到了日本,與其他譴隋唐使、留學生、留學僧、學問僧等幫助日本從奴隸制過渡到了封建制,而日本從中國吸收了各方面先進的生產資料後進入了大化改新,大化改新最後又促使日本進入到了歷史上輝煌的平安朝時代。

當年鑒真在傳播律宗之餘還給人看病,並曾留《簽上人秘方》一卷,這是鑒真對日本醫學的貢獻,直到十七、十八世紀的時候,日本葯店售出的葯袋上還常印有鑒真的肖像。雖然這部書已經失傳,但在日本學者所著的《醫心方》中,還能看到鑒真的葯方,如『腳氣入腹方』、『呵梨勒丸』、『鑒真服鍾乳隨年煎方』等。隨鑒真東渡的弟子中,也有人是精通醫道的,如法進,曾在大安寺講授鑒真的醫葯法。

『傳道藝』不僅指傳輸佛法,鑒真及其弟子還將很多佛法以外的東西傳到了日本,『傳』指傳輸,『道』主要指佛教,『藝』指技藝。

另外,至今日本人還把鑒真尊奉為榨糖、縫紉、製作豆腐和醬油的祖師^_^

鑒真赴日後的遭遇:
不過話說回來了,鑒真在日本真的受到了所有人的愛戴嗎?也不一定吧,據鑒真弟子思托攥寫的《延厲僧錄》中就記載有法相宗的興福寺僧侶們對鑒真等新教團從不滿、反對,最終發展到公開辱罵的情景。另有記載,日本土佐國道原寺的僧人專任,因為公開對鑒真進行辱罵,天皇政府將該僧流放到伊豆島。

到了公元758年(天平寶字二年)8月,孝謙女帝讓位給皇太子大炊王後不久,新的朝廷就下詔解除了鑒真的大僧都的行政職務,這其實也顯示了日本當時統治階級內部反對孝謙天皇勢力的增長和奈良保守的舊教團勢力上升後的必然結果。可惜的是,鑒真於763年圓寂,而淳仁天皇是一年後的764年下台的。

Ⅷ 鑒真的故事

鑒真

接受邀請

唐朝的時候,日本經常派使臣、留學生、僧人和商人到中國訪問、學習和通商。因為這些人是政府派遣到唐朝來的,所以被稱為「遣唐使」。每次「遣唐使」的人數最少一二百人,最多的時候達到五六百人。

這一年,日本第九次「遣唐使」來到了中國,其中有兩個年輕的和尚,一個叫榮睿,一個叫普照。他們到中國除了學習佛教,還有一件頂重要的任務,就是邀請中國的高僧到日本去講學和授戒。

榮睿和普照在中國住了十年,雖然學到了不少佛學知識,可是卻一直沒有邀請到去日本講學的高僧,感到很失望。

就在他倆准備動身回國的時候,打聽到揚州大明寺的鑒真和尚德高望重,學問高深,還曾給四萬人授戒。他倆就立刻從長安趕到了揚州。

可是當見到鑒真的時候,他們又猶豫了。鑒真已經是一個滿臉皺紋、年近六十的老人。這么大的年紀還肯遠離家鄉,漂洋過海嗎?又一想,要是錯過這個機會,恐怕再也找不到比鑒真大師更合適的人了。於是,倆人深深地向鑒真施禮,說明了來意,懇求他能到日本講學授戒。

鑒真被他倆的真情誠意深深地打動了。他想了想,然後說道:

「我答應你們的請求。」

他又看了看站在周圍的弟子,問道:

「我已經決定隨榮睿、普照二位法師東渡日本,你們有誰願意同我一起去呢?」

聽到鑒真的問話,那些弟子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半天沒人吭聲。過了一會兒,一個叫祥彥的和尚站起來說:

「大師,不是我們不願意傳播佛法,只是日本和我國相隔大海,路途遙遠。聽說十人中難得有一個能平安渡過去,如果在路上出了危險,就要白白送命。」

聽了這番話,鑒真很是生氣,他抬高了聲音說:

「為傳佛法,何惜生命,你們不去,我一個人去。」

祥彥見師父態度這樣堅決,他馬上說:

「師父要去,弟子一定跟隨。」

接著又有二十幾個人也表示要隨鑒真一起去日本。

屢遭失敗

自從答應了榮睿、普照的請求,鑒真派人購買船隻,籌集糧食、物品准備東渡。

但是,他們先後四次東渡日本,都失敗了。有的是因為人事糾紛;有的是因為船隻在海上碰了礁石,可鑒真並不灰心。又過了三年,第五次東渡開始了。

他們師徒一行剛出海的時候,天刮著西南風,這是順風行船,船走得又快又穩當。海鳥不時飛近船帆,海里的魚,也常常跳出水面。鑒真看到這些,感到非常喜悅。可是沒過多久,海面上突然颳起了大風。天很快暗了下來,大塊的烏雲遮住了太陽,風越刮越猛,海水掀起一個接一個像小山一樣的巨浪。他們乘坐的那隻木船,就像一片無依無靠的樹葉,一會兒被海浪高高拋起,一會兒又被埋入波谷。船上的人一個個東倒西歪,有的使勁抱著船倉里的木柱子不敢動彈;有的因為暈船,大口大口地嘔吐起來。木船在這種險惡的環境里顛簸了一天又一天,隨時都有葬身海底的危險。

到了第六天的時候,無情的海風才漸漸平息,海水也慢慢平靜下來。船上的人由於幾天沒吃沒喝,加上嚴重的嘔吐,一個個面色青黃,渾身沒有一點力氣。人們的嘴唇都幹得裂了口子,嗓子也好像在冒煙,實在是難受極了,可是船上連一口淡水也沒有了。

有人用瓢舀了一些海水,嘗了嘗,又苦又澀,實在不能下咽。

第七天下午,西南天空又出現了一塊烏雲,該不是又要刮風吧,人們的心「呼悠」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兒。可是,很快他們又高興地歡叫起來,原來這是片雨雲,頃刻之間降起大雨。這真是救命的雨水,人們站在甲板上仰著頭,使勁張開乾渴的嘴接水喝,又從船倉里把能盛水的器皿都搬出來接滿了雨水。

船繼續向前駛去,到第十四天,眼前出現了一塊大陸地,他們使出最後的力氣,拚命地劃動船槳,很快就靠岸了。這是什麼地方呢?雖說是快到冬天了,怎麼這里還是一片蒼翠,到處是挺拔的劍麻、成片的椰林。原來船走錯了方向,他們到了我國海南島的最南端。這第五次東渡,雖然歷盡千辛萬苦,卻又失敗了。

百折不撓

鑒真等人雖然從海上脫險了,可是,那海上令人生畏的顛簸以及乾渴和飢餓的折磨,消耗了他們很大的體力。對鑒真這樣一位年過六十的老人來說,就更是有些吃不消了。然而,不幸的事情又接連發生。

先是日本僧人榮睿得病死去。看著榮睿的遺體,鑒真難過的哭紅了雙眼。

不久,鑒真的眼睛得了病,盡管吃葯治療,卻仍然不見好轉,最後雙目失明了。這真是沉重的打擊呀!

就在鑒真十分難過的時候,又聽到祥彥病重的消息。一天夜裡,祥彥感到自己快要死了,就請守護他的師兄快去喚師父來。

鑒真來到他的跟前,祥彥急促地喘著氣,吃力地從身邊小布包里拿出一本字帖和一本他手抄的經書,雙手捧給鑒真,斷斷續續吐出最後一句話:

「請師父……把這些……帶到日本……去。」

說完,祥彥就咽了氣。鑒真俯下身子撫摸著祥彥的屍體,悲痛萬分地喊著:

「祥彥,祥彥啊!」

精神上和肉體上遭受這么沉重的打擊,東渡的道路是這么艱難。然而,這一切反而更增添了鑒真的勇氣,他對天發誓:

「不到日本,我死不瞑目!」

如願以償

公元752年,日本政府又一次派遣唐使團到了中國。遣唐大使聽說了鑒真五次東渡的經過,對鑒真極為敬佩,就在第二年十月回國的時候,繞路到揚州專程拜訪鑒真,並且邀請他一同前往日本。

第二年,日本遣唐使團要回國了,鑒真和隨行的徒弟、工匠三十八人,就隨著這個使團前往日本。經過一個多月的航行,終於到達了日本的秋妻屋浦(現在日本鹿兒島縣川邊郡坊津町字秋目村)。

船長來到了鑒真的坐艙,對他說:

「大師,請准備下船上岸吧。」

「啊,終於到了!」鑒真非常興奮地邊說邊站了起來。別人也都高興地歡呼起來。

船慢慢靠岸了,鑒真在別人的攙扶下慢慢地走到岸上,心情非常激動,連聲說道:

「要是榮睿、祥彥他們看到這一天該多好啊!」

從鑒真答應榮睿和普照的邀請,整整十一個年頭過去了。這期間,先後經歷了五次的失敗,還有三十六人先後獻出了寶貴的生命,這是多麼大的代價呵!想到這里,鑒真禁不住蹲下身去,使勁從地上抓起一把泥土聞了又聞,止不住的熱淚流過兩頰。

建「唐招提寺」

日本天皇知道了鑒真等人順利到達的消息,立刻下令把鑒真接到日本的都城——奈良。鑒真一行被安置到奈良最大的佛寺——東大寺。很快,天皇又頒布詔令,尊奉鑒真為「傳燈大法師」,把對日本佛教徒的授戒傳法兩項重任交給鑒真。對一位外國僧侶,給予這樣的尊崇,在日本歷史上還是第一次。

鑒真在東大寺的佛像前,設立起戒壇,先是為天皇、皇太後、太上皇授了戒,接著又為一批高僧授戒。看到這里,你也許會問,什麼是授戒呀?授戒就是佛教信徒通過一定儀式,接受師父授予的佛教戒條,用來約束自己的行動。電影《少林寺》,就有少林寺主持為小和尚覺遠授戒的場面。

鑒真到了日本,每天都有很多人來聽他講解佛經,請他授戒。寺里每天都要拿出很多米做飯給這些人吃。這樣一來,寺里的糧食就不夠吃了。天皇知道了這件事,就撥給鑒真他們一百町(一町相當於14.88市畝)水田。有了田,怎麼使用,大夥的想法不一樣,有的說請人來種,每年打下來的糧食賣掉就可以有不少收入;也有的說不如租給農民去種,收取租米。鑒真一邊聽,一邊連連搖頭,說:

「你們的主意都不好,我看還是用這塊地造一座寺院吧,既可以用來講學,也可以讓日本的友人學到我大唐的建築技術。」

他的話音未落,幾個弟子就高興地說:

「這真是一舉兩得的好辦法。」

天皇知道了鑒真的這一番心意,深受感動,又另賜給了一塊舊宅。新寺院就在這塊舊宅地上動工了。它的圖紙設計都是由鑒真大師親自主持的。

兩年以後,一組按照中國木結構建築形式建造的殿堂落成了。整個建築結構精巧,氣勢雄偉,那坡形的大屋頂,那一根根拔地而起的圓柱,那高高的鍾樓和鼓樓,完美地體現了唐朝建築的風格,一時轟動了日本,很多人從很遠的地方趕來參觀。天皇親筆書寫了「唐招提寺」四個字。

從此,鑒真就一直住在這里講學授戒。「唐招提寺」成為當時日本最有名氣的寺院。

草葯和豆腐

有一次,天皇生了病,請了一百多位醫生來看,吃了很多葯,仍不見好。幾十個大臣來到宮中探望,天皇很傷心地對他們說:

「全國的名醫都請到了,還是沒有效果。看來我這病八成是治不好了。」

這時候,一個大臣介面說道:

「老臣聽說鑒真大和尚懂得些醫道,何不請他來給您診治診治。」

天皇治病心切,急忙派人去請鑒真。不一會兒,鑒真帶著幾個徒弟來到宮中。他先為天皇摸了脈,然後開了葯方,命徒弟去配葯。

天皇吃了鑒真配的葯,沒多久,病就好了。他感激地對鑒真說:

「大師,您的葯可真靈啊!該不是什麼仙葯吧?」

鑒真笑著說道:

「哪裡是什麼仙葯,不過是些從大唐帶來的尋常草葯罷了。」

天皇聽了這話,很是奇怪:

「先前我服用的也是從大唐傳來的草葯,怎麼就不見效呢?」

說著,他就命人把以前為他治病配製的草葯拿給鑒真看。鑒真拿起這些葯,用鼻子聞一聞,用手掐一掐,還用舌頭舔了舔,然後說道:

「這些葯有的是假的,有的是製作方法不對,您吃了這樣的葯,怎麼能治好病呢?」

天皇這才恍然大悟,立刻請鑒真把所有從中國傳來的草葯,一一辨別真偽,還請他把每種葯的用途、製作方法記述下來。從此,鑒真被日本奉為醫學始祖,還把他的頭像印在葯袋上面。

還有一次,幾個日本朋友到寺里來拜訪鑒真,正趕上吃飯的時候。鑒真特地讓人做了一鍋豆腐來招待客人。當時日本人還不會做豆腐,那幾個客人一嘗,都贊不絕口,馬上向鑒真請教豆腐的做法。鑒真一一告訴了他們。後來,豆腐這種食品就在日本傳開了。直到現在,日本有一種豆腐乾的包裝口袋上還印著「唐傳豆腐乾」的字樣呢!

永久的懷念

鑒真在日本度過了十七年,他七十六歲的時候,有一天,預感到自己就要離開人世了,就急忙讓人扶著他,臉朝著祖國的方向,雙腿盤坐,一會兒就停止了呼吸。

不幸的消息傳出以後,日本人民都難過極了,很多人趕到唐招提寺,進行弔唁。鑒真大師的家鄉揚州的佛教徒聽說了以後,不禁沖著東方放聲痛哭。

在鑒真逝世之前,為了能使師父的形象永久地保存下來,弟子思托就照著師父本人的樣子,用乾漆夾zh*(薴麻織的布)的方法,為他塑了一尊坐像。鑒真塑像閉目含笑,面容慈祥,逼真地表現了他那仁慈的性格和堅韌的意志。這尊塑像,一直保存到現在,被奉為日本的國寶。

一千多年來,鑒真一直受到中日兩國人民深切的懷念。新中國成立以後,在揚州建立了鑒真紀念館。1980年,日本佛教界還舉行了鑒真大師塑像回國探親的紀念活動。鑒真作為中日兩國友好的使者,是值得人們永遠懷念的。正像著名詩人郭沫若的一首詩說的那樣:

鑒真盲目航東海,

一片精誠照太清,

舍己為人傳道藝,

唐風洋溢奈良城。

閱讀全文

與鑒真歷史事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