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寬容的歷史故事
負荊請罪!
② 古今中外寬容的事例
1、呂蒙正是宋朝的大臣,不喜歡與人斤斤計較。他剛任宰相時,有一位官員在簾子後面指著他對別人說:「這個無名的小子也配當宰相嗎」呂蒙正假裝沒有聽見,大步走了過去。其他參政為他憤憤不平,准備去查問是什麼人敢如此膽大包天,急忙阻止了他們。散朝後,那些參政還感到不滿,後悔剛才沒有找出那個人。
呂蒙正對他們說:「如果一旦明白了他的姓名,那麼就一輩子也忘不掉。這樣的話,耿耿於懷,多麼不好啊!因此千萬不要去查問此人姓甚名誰。其實,不明白他是誰,對我並沒有什麼損失呀。」當時的人都佩服他氣量宏大。
2、彭德懷度量寬宏
紅軍三軍團總指揮彭德懷等30多人前沿察看地形,傳令兵手執紅旗邊跑邊喊讓路。只有一個戰士坐著不動。
彭德懷見人擋路便喊了幾句。戰士站起來朝彭總就是兩拳。彭總讓過他匆匆趕路。事後,傳令兵捆來那個戰士見彭總。彭總立即讓他回去戰士自知闖禍,心裡害怕,見彭總毫不在意,深受感動,之後逢人就說:「總指揮真是度量寬宏呀!」
3、將相和傳奇
公元279年舊中國時代,趙國的藺相如守完壁歸趙,立了大功,拜為上卿,位在大將軍廉頗之上。廉頗自恃功高,很不服氣,揚言要羞辱他。藺相如聽到廉頗的話,常常稱病不上朝,不跟廉頗爭位。有時藺相如坐車外出,碰見廉頗就趕緊避開。
門客以為他膽小怕事。藺相如說:「秦王那麼厲害,我都不怕,難道還怕廉頗?我思考,強大的秦國之所以不入侵趙國,只是因為有我們兩人在。如今二虎相鬥,必有一傷,勢必削弱抵禦外敵的力量。我之所以躲避廉將軍,是先男家之急而後私仇啊!」
這話傳到廉頗耳中,廉頗很覺慚愧,便袒衣露體,負荊登門請罪。說:「我粗野低賤,志量淺狹,開罪於相國,相國能如此寬容,我死不足以贖罪。」於是將相重歸於好,成了生死之交。
4、六尺巷傳奇
清朝康熙年間,桐城人張英官至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鄰居是桐城另一大戶葉府,主人是張英同朝供職的葉侍郎,兩家因院牆發生糾紛。張老夫人修書送張英。
張英見信深感憂慮,回復老夫人:「千里家書只為牆,讓人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於是,張老夫人令家丁後退三尺築牆。葉府很受感動,命家人也把院牆後移三尺。從此,張、葉兩府消除隔閡,成通家之誼。
5、李斯特義收學員的故事
有一姑娘開音樂會,宣傳說自己是李斯特的學生。演出前一天,李斯特出現在姑娘面前。姑娘抽泣著說,冒稱是出於生計,並請求寬恕。
李斯特先聽姑娘談了曲子,並加以指點,最後爽快地說:「大膽地上台演奏,你現在已是我的學生。你可以向劇場經理宣布,晚會最後一個節目,由老師為學生演奏。」李斯特在音樂會上彈了最後一曲。爆滿的劇場充滿了雷鳴般的掌聲。
③ 中國歷史上寬容的故事
一、管鮑之交
管仲是春秋時齊國人,長得相貌堂堂,他博古通今,有經邦濟世的才能。年輕時,與鮑叔牙一齊做生意,賺了錢分帳時,管仲總是多拿一些。大家都很生氣,鮑叔牙說:"管仲不是一個貪小便宜的人,他多拿是正因家裡窮,我是心甘情願讓他多拿的。"
之後,管仲參了軍,每次打仗都縮在最後面,撤退時又跑在最前面,別人都罵他是個膽小鬼,鮑叔牙出面制止別人的恥笑,說管仲之因此這樣做,是正因他家裡有老母親需要他贍養。
管仲聽了這些話,十分感動,說:"生我的是我的父母,而能真正了解我的卻是鮑叔牙!"從此以後,他們倆結成了生死之交。
卻說齊襄公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叫糾,母親是魯國人;小兒子叫小白,母親是莒國人。管仲對鮑叔牙說:"齊襄公死後,繼承王位的不是糾就是小白,我們倆此刻分別去給糾和小白做老師,到時不管他倆誰做國君,咱們倆都相互推薦。"
二、陶行知先生的四塊糖果
早在半個多世紀之前,陶行知先生就把民主與寬容的思想滲透到自己的教育實踐中,讓它們發揮奇妙的作用。
陶行知先生當校長的時候,有一天看到一位男生用磚頭砸同學,便將其制止並叫他到校長辦公室去。當陶校長回到辦公室時,男孩已經等在那裡了。陶行知掏出一顆糖給這位同學:"這是獎勵你的,正因你比我先到辦公室。"之後他又掏出一顆糖,說:"這也是給你的,我不讓你打同學,你立即住手了,說明你尊重我。"
男孩將信將疑地接過第二顆糖,陶先生又說道:"據我了解,你打同學是正因他欺負女生,說明你很有正義感,我再獎勵你一顆糖。"
這時,男孩感動得哭了,說:"校長,我錯了,同學再不對,我也不能採取這種方式。"
陶先生於是又掏出一顆糖:"你已認錯了,我再獎勵你一塊。我的糖發完了,我們的談話也結束了。"
三、彭德懷度量寬宏
紅軍三軍團總指揮彭德懷等30多人前沿察看地形,傳令兵手執紅旗邊跑邊喊讓路。只有一個戰士坐著不動。彭德懷見人擋路便喊了幾句。戰士站起來朝彭總就是兩拳。彭總讓過他匆匆趕路。事後,傳令兵捆來那個戰士見彭總。彭總立即讓他回去戰士自知闖禍,心裡害怕,見彭總毫不在意,深受感動,之後逢人就說:"總指揮真是度量寬宏呀!"
四、"三尺巷"的故事
清朝康熙年間有個大學士名叫張英。一天張英收到家信,說家人為了爭三尺寬的宅基地,與鄰居發生糾紛,要他用職權疏通關聯,打贏這場官司。張英閱信後坦然一笑,揮筆寫了一封信,並附詩一首:一紙書來只為牆,讓他三尺有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人接到回信後,讓出三尺宅基地。鄰居得知,也相讓三尺宅基地。結果成了六尺巷,這個化干戈為玉帛的故事流傳至今。
一紙書來只為牆,讓他三尺有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五、鄭板橋與小偷
細雨濛濛夜沉沉,樑上君子進我門。腹內詩書存千件,床頭金銀無半分。
出門休惹黃尾狗,越牆莫損蘭花盆。天寒不及披衣送,趁著月亮趕豪門。
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是著名的文學家,書畫家。因當濰縣縣令時擅自開倉賑濟災民而被罷官,但他身心釋然,一肩明月,兩袖清風,隨身只帶黃狗一隻,書卷幾箱,蘭花一盆,悠悠然來到揚州定居。
一夜,天色陰沉,下起了毛毛細雨。勞作的一天的人們早已進入了夢鄉,鄭板橋卻輾轉難眠,忽聽房門響動,只見一小偷閃進屋內,板橋心神有些慌亂,想呼救,又怕惹惱小偷,自討苦吃。轉念一想,計上心來。便喃喃低吟;細雨濛濛夜沉沉,樑上君子進我門。
忙著搜尋物件的小偷一聽,心想,壞了,讓主人發現了。剛剛轉身要走,又聽吟道;腹內詩書存千卷,床頭金銀無半分。小偷聽明白了,是個只會讀書的窮光蛋,還是趕快逃走吧,轉身出門,有聽提醒道;出門休惹黃尾犬。
小偷心想,院門不能走了。還是跳牆跑吧。此時又聽房內警告;越牆莫損蘭花盆。小偷一抬頭發現牆頭上果然放著一盆蘭花。於是避開蘭花盆縱身躍上牆頭。剛要縮身跳下,又聽屋內高聲吟道;天寒不及披衣送,趁著月亮趕豪門。小偷一聽樂了。真是一個好心腸的詩書君子。
(3)寬容的歷史事件擴展閱讀:
我們要提倡寬容精神,因為寬容待人有著積極的健康意義。近幾年,在世界醫學研究領域突起一門叫「寬容學」的新學科,專門從身心健康的角度,對人寬容心態與自身健康的聯系進行多方面的研究,目前證據確鑿的是,人的寬容品格對自身健康有良好的影響,而且這種影響是多方面的。
如「不寬容」狀態對身心產生不良壓力,這種「不寬容」交織著苦惱、憤怒、敵意、不滿、仇恨和恐懼,還有強烈的自卑和自棄,使人產生不良的生理反應,如血壓升高和激素紊亂等,從而引起心血管病和免疫功能減退,甚至可能會傷害神經功能和記憶力。雖然我們還不知道,寬容是如何具體調理身心健康的,但好處卻顯而易見,如寬容者更快樂和更健康長壽。
據推測,人類的「情感寬容」可能是一種「接受和寬厚的本性」,使人類不會在一些是是非非和恩恩怨怨上糾纏不休或沒完沒了,而是向前看,對未來充滿希望。寬容應該融合於人格和品質之中,成為一種健康生活方式的常態,而不僅是對某事的簡單回應。
寬容的品格是需要後天培育和修養的,學校和家庭教育和媒體的引導,社會形成風氣,非常重要。例如,現代的人應過著一種多元和平衡的生活,而教育應該培養孩子從多方面獲得幸福的能力。把幸福只寄託在一種追求上,往往最終是痛苦的。而社會對幸福和成功的認同只有一個標准,如掙大錢發大財或出人頭地,結果只能是不寬容。
我們要強調,日復一日「心不寬」對個人身心健康微小危害的「積聚效應」;更要警惕,全社會「心不寬」的「爆發效應」。如此,提倡寬容,也就是「多個態度多條路」,為社會和自個拓寬暢快呼吸的空間。
④ 古代寬容的事例
寬容小故事
孔子的學生子貢曾問孔子:「老師,有沒有一個字,可以作為終身奉行的原則呢?」孔子說:「那大概就是『恕』吧。」「恕」,用今天的話來講,就是寬容。
宰相肚裡能撐船
三國時期的蜀國,在諸葛亮去世後任用蔣琬主持朝政。他的屬下有個叫楊戲的,性格孤僻,訥於言語。蔣琬與他說話,他也是只應不答。有人看不慣,在蔣琬面前嘀咕說:「楊戲這人對您如此怠慢,太不象話了!」蔣琬坦然一笑,說:「人嘛,都有各自的脾氣秉性。讓楊戲當面說贊揚我的話,那可不是他的本性;讓他當著眾人的面說我的不是,他會覺得我下不來台。所以,他只好不做聲了。其實,這正是他為人的可貴之處。」後來,有人贊蔣琬「宰相肚裡能撐船」。
負荊請罪
藺相如因為「完璧歸趙」有功而被封為上卿,位在廉頗之上。廉頗很不服氣,揚言要當面羞辱藺相如。藺相如得知後,盡量迴避、容讓,不與廉頗發生沖突。藺相如的門客以為他畏懼廉頗,然而藺相如說:「秦國不敢侵略我們趙國,是因為有我和廉將軍。我對廉將軍容忍、退讓,是把國家的危難放在前面,把個人的私仇放在後面啊!」這話被廉頗聽到,就有了廉頗「負荊請罪」的故事。
仁義胡同
明朝年間,山東濟陽人董篤行在京城做官。一天,他接到家信,說家裡蓋房為地基而與鄰居發生爭吵,希望他能借權望來出面解決此事。董篤行看後馬上修書一封,道:「千里捎書只為牆,不禁使我笑斷腸;你仁我義結近鄰,讓出兩尺又何妨。」家人讀後,覺得董篤行有道理,便主動在建房時讓出幾尺。而鄰居見董家如此,也有所感悟,同樣效法。結果兩家共讓出八尺寬的地方,房子蓋成後,就有了一條胡同,世稱「仁義胡同」。
唐代婁師德教育他弟弟為官待人要寬容。他弟弟說:「有人往我臉上吐唾沫,我自己把它擦去。」婁師德說:「這還不行。你把它擦去,還是違背發火人要侮辱你的意願。我看還不如讓唾沫自然幹掉為好。」
名人寬容事例
春秋時期,「問鼎」的楚莊王。
一天晚上,攜愛妃舉辦燭光晚會,大宴群臣。酒至半酣,忽然一陣大風把蠟燭吹滅。一名武將欲乘黑調戲愛妃,被愛妃一把扯下盔上紅纓,愛妃建議楚王即刻點燈,看看哪個傢伙盔上紅纓已失,嚴加懲辦。朋友妻不可欺呀,何況是領導之妻呢?豈料庄王大度能容,下令眾將全都摘去盔上紅纓,然後方可點燈。不久,楚王御駕親征與敵國開戰,被困重圍,手下兵將四散奔逃,楚王命懸一發,忽然竄出一將拚死力戰,保楚王殺出重圍,撿回一條性命。楚王激動地說:「別人都自逃性命,唯有愛卿肯捨命救駕,你叫什麼?是哪個單位的?」該將答曰:「我就是那日燭光晚會上調戲您媳婦的人啊!」
⑤ 歷史上的寬容之人
1.唐太宗李世民之所以有「貞觀之治」的輝煌,與他的寬容大度,善於聽取不同意見版,有直接關系。著名的權大臣魏徵,原來是李世民的兄長太子建的臣屬,在王室爭權斗爭中,曾鼓動太子建殺掉李世民,李世民發動玄武門政變,奪取政權後,不計舊惡,量才重用,使魏徵覺得「喜逢知已之主,竭其力用」,忠心耿耿地輔佐李世民,為唐朝盛世的開創立下了汗馬功勞。
2.歷史上有個叫藺相如的臣相,由於護駕有功,所以官職一路上升,引起了大將廉頗的忌妒與不滿,便處處與藺相如作對。但是藺相如面對廉頗的無理取鬧,只是笑而避之,從而有了「負荊請罪」這個故事。廉頗對於藺相如如此寬宏大量,深感慚愧,從此兩人便聯手,一起為趙國奉命效勞。所以說,學會寬容,於人於已都有益處。
3.周瑜是個卓越的軍事家,才能出眾,足智多謀,把龐大的東吳水師管理得井井有條。可是,當他得知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後,雖自知不如,但卻不甘落敗,於是整天心中盤算著如何打贏諸葛亮,發出了「既生瑜,何生亮」的凄嘆後,最終落得個吐血身亡的結局,唉,這又是何苦呢!倘若周瑜能像藺相如那樣寬容大量,我想,他的結局肯定不會是這樣!
⑥ 歷史里有哪些寬容的故事
一、負荊請罪
藺相如因為「完璧歸趙」有功而被封為上卿,位在廉頗之上。廉頗很不服氣,揚言要當面羞辱藺相如。藺相如得知後,盡量迴避、容讓,不與廉頗發生沖突。藺相如的門客以為他畏懼廉頗,然而藺相如說:「秦國不敢侵略我們趙國,是因為有我和廉將軍。我對廉將軍容忍、退讓,是把國家的危難放在前面,把個人的私仇放在後面啊!」這話被廉頗聽到,就有了廉頗「負荊請罪」的故事。
二、仁義胡同
明朝年間,山東濟陽人董篤行在京城做官。一天,他接到家信,說家裡蓋房為地基而與鄰居發生爭吵,希望他能借權望來出面解決此事。董篤行看後馬上修書一封,道:「千里捎書只為牆,不禁使我笑斷腸;你仁我義結近鄰,讓出兩尺又何妨。」家人讀後,覺得董篤行有道理,便主動在建房時讓出幾尺。而鄰居見董家如此,也有所感悟,同樣效法。結果兩家共讓出八尺寬的地方,房子蓋成後,就有了一條胡同,世稱「仁義胡同」。
三、六尺巷傳奇
清朝康熙年間,桐城人張英官至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鄰居是桐 城另一大戶葉府,主人是張英同朝供職的葉侍郎,兩家因院牆發生糾紛。
張老夫人修書送張英。張英見信深感憂慮,回復老夫人:「千里家書只為牆,讓人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於是,張老夫人令家丁後退三尺築牆。葉府很受感動,命家人也把院牆後移三尺。從此,張、葉兩府消除隔閡,成通家之誼。
四、郭子儀寬宏大義
唐代的郭子儀,戎馬一生,在平定「安史之亂」和抵禦外族入侵中屢建奇功,但他從不居功自傲,忠勇愛國,寬厚待人,因此在朝中有極高的威望。安史之亂爆發後,唐肅宗拜郭子儀為兵部尚書,統帥全軍,郭子儀歷盡千辛萬苦,終於率軍收復了洛陽、長安兩京,唐肅宗對他說:「雖吾之家國,實由卿再造。」
後來,唐朝將領仆固懷恩反叛朝廷,率領朔方軍,並招引回紇、吐蕃等共十萬兵馬進逼京師,正當用人破敵之際,朝廷恢復和加封郭子儀為太尉,分寧、涇原、河西及朔方招撫觀察使,中書令等一系列虛職和實職。郭子儀從不把打仗破敵當作陞官發財的途徑,他堅決要求辭去太尉等之職,只保留招撫觀察使一職即可。
他上奏說,自兵亂以來,綱紀破壞,時下與人比高低、爭權勢已成風尚流行,他希望朝中興行禮讓,就由自己開始實現。因郭子儀曾帶過朔方兵,朔方兵對郭子儀十分愛戴,當郭子儀以朔方節度使的身份到來時,朔方兵紛紛離開仆固懷恩,重歸郭子儀帳下,回紇、吐蕃見此不戰而退,仆固懷恩只得帶上三百親信逃到靈武避難。郭子儀得勝而歸,他對於往昔的官爵決心一無所受,朝廷不允,經過他再三懇讓,才辭掉了太尉之職。
唐代宗時,仆固懷恩再次招引回紇、吐蕃、黨項等三十萬兵馬,直取長安而來,京師震驚恐慌。唐代宗急召郭子儀從河中回來,屯駐長安北面的涇陽城,抵禦叛軍。郭子儀率領一萬唐軍剛到涇陽,就被回紇、吐蕃十多萬人馬團團圍住,形勢萬分緊急。
在此關鍵時刻,仆固懷恩暴病而死。郭子儀見此情景,就單人匹馬去見回紇主將,曉之以理,說服了其與唐軍聯合,在靈武大破吐蕃,使各路攻唐大軍聞風喪膽,逃之夭夭。當時人都非常敬佩郭子儀,就連回紇、吐蕃也稱他為神人,因為他曾施恩於很多人。
郭子儀以身作則,愛護百姓。當時連年戰亂,經濟凋敝,百姓生活困難,為了減輕人民的負擔,他親自帶兵屯田,官兵在休戰時,一邊訓練,一邊參加農業勞動。
戰亂時期,他的駐地豐收的莊稼到處可見。做為上司,他為人寬簡,善於培養人才,他提拔的部下中有六十多人,後來都因功位至將相。郭子儀福澤綿長,集富貴壽考於一身,子孫顯貴安泰,人們都說是其寬仁得到的福報。史書對其評價:「天下以其身為安危者殆三十年」,「猗歡汾陽,功扶昊蒼。秉仁蹈義,鐵石心腸。四海靜亂,五福其昌。為臣之節,敢告忠良。」(《資治通鑒》)
五、楚王的寬容
一次,楚莊王由於打了大勝仗,十分歡快,便在宮中設昌大晚宴,接待群臣,宮中一片如火如荼。楚王也興趣昂揚,叫出本身最溺愛的妃子許姬,輪番著替群臣斟酒助興。
突然一陣大風吹進宮中,燭炬被風吹滅,宮中立即黝黑一片。暗中中,有人扯住許姬的衣袖想要親近她。許姬便隨手拔下那人的帽纓並從速擺脫分開,然後許姬來到庄王身旁告知庄王說:「有人想趁暗中調戲我,我已拔下了他的帽纓,請大王快叮嚀點燈,看誰沒有帽纓就把他抓起來措置。」
庄王說:「且慢!今天我請大師來飲酒,酒後掉禮是常有的事,不宜怪罪。再說,眾位將士為國效率,我怎樣能為了顯示你的純潔而屈辱我的將士呢?」說完,庄王若無其事地對世人喊道:「列位,今天寡人請大師飲酒,大師必然要盡興,請大師都把帽纓拔失落,不拔失落帽纓不足以盡歡!」
因而群臣都拔失落本身的帽纓,庄王再命人重又點亮燭炬,宮中一片歡笑,世人盡歡而散。3年後,晉國加害楚國,楚莊王親身帶兵迎戰。交兵中,庄王發現本身軍中有一員將官,老是不屈不撓,沖殺在前,所向披靡。眾將士也在他的影響和帶動下,奮勇殺敵,鬥志昂揚。此次交兵,晉軍大敗,楚軍大勝回朝。
戰後,楚莊王把那位將官找來,問他:「寡人見你此次戰役奮勇異常,寡人常日彷彿並未對你有過甚麼特別益處,你是為何如斯拚命奮戰呢?」
那將官跪在庄王階前,低著頭回覆說:「3年前,臣在大王宮中酒後掉禮,本該正法,可是大王不但沒有究查、問罪,反而還想法保全我的體面,臣深深打動,對大王的恩義服膺在心。從那時起,我就時刻籌辦用本身的生命來酬報大王的恩義。
此次上疆場,恰是我建功報恩的機遇,所以我才不吝生命,奮勇殺敵,就是戰死沙場也在所不辭。大王,臣就是3年前阿誰被王妃拔失落帽纓的罪人啊!」一番話使楚莊王和在場將士大受打動。楚莊王走下台階將那位將官扶起,那位將官已經是泣不成聲。
⑦ 過度寬容的歷史故事
二戰時英美等資本主義國家的綏靖政策……作為一個中國人,你必須知道這一政策是導致法西斯肆無忌憚的主要原因之一
⑧ 關於「寬容」的歷史典故有哪些
恕 孔子的學生子貢曾問孔子:「老師,有沒有一個字,可以作為終身奉行的原則呢?」孔子說:「那大概就是『恕』吧.」「恕」,用今天的話來講,就是寬容.宰相肚裡能撐船
三國時期的蜀國,在諸葛亮去世後任用蔣琬主持朝政.他的屬下有個叫楊戲的,性格孤僻,訥於言語.蔣琬與他說話,他也是只應不答.有人看不慣,在蔣琬面前嘀咕說:「楊戲這人對您如此怠慢,太不象話了!」蔣琬坦然一笑,說:「人嘛,都有各自的脾氣秉性.讓楊戲當面說贊揚我的話,那可不是他的本性;讓他當著眾人的面說我的不是,他會覺得我下不來台.所以,他只好不做聲了.其實,這正是他為人的可貴之處.」後來,有人贊蔣琬「宰相肚裡能撐船」.
負荊請罪 藺相如因為「完璧歸趙」有功而被封為上卿,位在廉頗之上.廉頗很不服氣,揚言要當面羞辱藺相如.藺相如得知後,盡量迴避、容讓,不與廉頗發生沖突.藺相如的門客以為他畏懼廉頗,然而藺相如說:「秦國不敢侵略我們趙國,是因為有我和廉將軍.我對廉將軍容忍、退讓,是把國家的危難放在前面,把個人的私仇放在後面啊!」這話被廉頗聽到,就有了廉頗「負荊請罪」的故事.
寬心丸 天津作家馮驥才是個很會為自己寬心的人.有一次,家中失竊,很多貴重物品被洗劫而去.馮驥才檢查過後,發現自己所藏的字畫還是「漏網之魚」.於是他坦然一笑,說:「那賊並非行家.」
仁義胡同 明朝年間,山東濟陽人董篤行在京城做官.一天,他接到家信,說家裡蓋房為地基而與鄰居發生爭吵,希望他能借權望來出面解決此事.董篤行看後馬上修書一封,道:「千里捎書只為牆,不禁使我笑斷腸;你仁我義結近鄰,讓出兩尺又何妨.」家人讀後,覺得董篤行有道理,便主動在建房時讓出幾尺.而鄰居見董家如此,也有所感悟,同樣效法.結果兩家共讓出八尺寬的地方,房子蓋成後,就有了一條胡同,世稱「仁義胡同」.
⑨ 古代有哪些寬恕別人的歷史事件
宰相肚裡能撐船
三國時期的蜀國,在諸葛亮去世後任用蔣琬主持朝政。他的屬下有個叫楊戲的,性格孤僻,訥於言語。蔣琬與他說話,他也是只應不答。有人看不慣,在蔣琬面前嘀咕說:「楊戲這人對您如此怠慢,太不象話了!」蔣琬坦然一笑,說:「人嘛,都有各自的脾氣秉性。讓楊戲當面說贊揚我的話,那可不是他的本性;讓他當著眾人的面說我的不是,他會覺得我下不來台。所以,他只好不做聲了。其實,這正是他為人的可貴之處。」後來,有人贊蔣琬「宰相肚裡能撐船」。
負荊請罪
藺相如因為「完璧歸趙」有功而被封為上卿,位在廉頗之上。廉頗很不服氣,揚言要當面羞辱藺相如。藺相如得知後,盡量迴避、容讓,不與廉頗發生沖突。藺相如的門客以為他畏懼廉頗,然而藺相如說:「秦國不敢侵略我們趙國,是因為有我和廉將軍。我對廉將軍容忍、退讓,是把國家的危難放在前面,把個人的私仇放在後面啊!」這話被廉頗聽到,就有了廉頗「負荊請罪」的故事。
仁義胡同
明朝年間,山東濟陽人董篤行在京城做官。一天,他接到家信,說家裡蓋房為地基而與鄰居發生爭吵,希望他能借權望來出面解決此事。董篤行看後馬上修書一封,道:「千里捎書只為牆,不禁使我笑斷腸;你仁我義結近鄰,讓出兩尺又何妨。」家人讀後,覺得董篤行有道理,便主動在建房時讓出幾尺。而鄰居見董家如此,也有所感悟,同樣效法。結果兩家共讓出八尺寬的地方,房子蓋成後,就有了一條胡同,世稱「仁義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