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知識 > 歷史事件石

歷史事件石

發布時間:2021-02-17 13:44:27

㈠ 關於晚安石的主要歷史事件是什麼

北宋後期宋神宗年間,王安石變法

㈡ 中國近代史上引發「轉石效應」的歷史事件

經濟改革初見成效之後,浪潮就會沖擊到法律和政治領域。
新文化運動為20世紀早回期中國文化答界中,由一群受過西方教育的人發起的一次革新運動。1919年5月4日前夕,陳獨秀在其主編的《新青年》刊載文章,提倡民主與科學(德先生與賽先生),批判傳統純正的中國文化,並傳播馬克思主義思想;一方面,以胡適為代表的溫和派,則反對馬克思主義,支持白話文運動,主張以實用主義代替儒家學說,即為新文化運動濫觴。在這一時期,陳獨秀、胡適、魯迅等人成為新文化運動的核心人物,這一運動並成為五四運動的先導。

㈢ 歷史事件

1. 七七事變
1937年7月7日夜,日軍在北平西南盧溝橋附近演習時,借口一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宛平縣城搜查,遭到中國守軍第29軍嚴辭拒絕。日軍遂向中國守軍開槍射擊,又炮轟宛平城。第29軍奮起抗戰。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七七事變,又稱盧溝橋事變。七七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全面侵華戰爭的開始,也是中華民族進行全面抗戰的起點。日本自明治維新後,逐漸走上對外擴張的道路。自1874年出兵台灣開始,日本發動了一系列侵略中國的戰爭。(1879年,侵佔本屬中國領土的琉球;1894到1895年通過甲午戰爭,逼迫清政府簽訂《馬關條約》,霸佔中國台灣省;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中國,日本出兵最多,隨後,它通過《辛丑條約》取得了在北京和天津的駐兵權;1914年,出兵中國山東。)1927年6月27日,日本外務省在東京召開東方會議,通過了《對華政策綱要》。會後,內閣首相兼外相田中義一根據會議內容起草了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摺》,內稱:「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滿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1931年9月18日,日軍挑起九一八事變,佔領中國東北,並一手炮製了偽「滿洲國」。日軍佔領東北後,將魔爪伸向華北,陰謀策動「華北自治」。1936年6月,日本天皇批准了新的《帝國國防方針》及《用兵綱領》,公然宣稱要實現控制東亞大陸和西太平洋,最後稱霸世界的野心。8月7日,日本五相會議通過了《國策基準》,具體地規定了侵略中國,進犯蘇聯,待機南進的戰略方案。同時,還根據1936年度侵華計劃,制定了1937年侵華計劃。從1936年5月起,日本陸續增兵華北,不斷製造事端,頻繁進行軍事演習,華北局勢日益嚴峻。當時,守衛平津地區的中國守軍為第29軍,軍長宋哲元兼冀察政務委員會委員長。

1936年,日本華北駐屯軍以卑鄙的手段佔領豐台,將下一個目標定在了盧溝橋。七七事變爆發前夕,北平的北、東、南三面已經被日軍控制:北面,是部署於熱河和察東的關東軍一部;西北面,有關東軍控制的偽蒙軍8個師約4萬人;東面,是偽「冀東防共自治政府」及其所統轄的約17000人的偽保安隊;南面,日軍已強占豐台,逼迫中國軍隊撤走。這樣,盧溝橋就成為北平對外的唯一通道,其戰略地位更加重要。為了佔領這一戰略要地,截斷北平與南方各地的來往,進而控制冀察當局,使華北完全脫離中國中央政府,日軍不斷在盧溝橋附近進行挑釁性軍事演習,一場暴風雨即將來臨。1937年7月7日下午,日本華北駐屯軍第1聯隊第3大隊第8中隊由大隊長清水節郎率領,荷槍實彈開往緊靠盧溝橋中國守軍駐地的回龍廟到大瓦窯之間的地區。晚7時30分,日軍開始演習。22時40分,日軍聲稱演習地帶傳來槍聲,並有一士兵(志村菊次郎)「失蹤」,立即強行要求進入中國守軍駐地宛平城搜查,中國第29軍第37師第110旅第219團嚴詞拒絕。日軍一面部署戰斗,一面借口「槍聲」和士兵「失蹤」,假意與中國方面交涉。24時左右,冀察當局接到日本駐北平特務機關長松井太久郎的電話。松井稱:日軍昨在盧溝橋郊外演習,突聞槍聲,當即收隊點名,發現缺少一兵,疑放槍者系中國駐盧溝橋的軍隊,並認為該放槍之兵已經入城,要求立即入城搜查。中方以時值深夜日兵入城恐引起地方不安,且中方官兵正在熟睡,槍聲非中方所發,予以拒絕。不久,松井又打電話給冀察當局稱,若中方不允許,日軍將以武力強行進城搜查。同時,冀察當局接到盧溝橋中國守軍的報告,說日軍已對宛平城形成了包圍進攻態勢。冀察當局為了防止事態擴大,經與日方商議,雙方同意協同派員前往盧溝橋調查。此時,日方聲稱的「失蹤」士兵已歸隊,但隱而不報。7月8日晨5時左右,日軍突然發動炮擊,中國第29軍司令部立即命令前線官兵:「確保盧溝橋和宛平城」,「盧溝橋即爾等之墳墓,應與橋共存亡,不得後退。」守衛盧溝橋和宛平城的第219團第3營在團長吉星文和營長金振中的指揮下奮起抗戰。

日軍挑起七七事變後,在全國引起強烈反響。七七事變的第二天,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就通電全國,呼籲:「全中國的同胞們,平津危急!華北危急!中華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實行抗戰,才是我們的出路!」並且提出了「不讓日本帝國主義佔領中國寸土!」「為保衛國土流最後一滴血!」的響亮口號。蔣介石提出了「不屈服,不擴大」和「不求戰,必抗戰」的方針。蔣介石曾致電宋哲元、秦德純(第29軍副軍長兼北平市市長)等人"宛平城應固守勿退」,「盧溝橋、長辛店萬不可失守」。

7月17日,蔣介石在廬山發表談話,指出「盧溝橋事變已到了退讓的最後關頭」,「再沒有妥協的機會,如果放棄尺寸土地與主權,便是中華民族的千古罪人。」對於在盧溝橋戰斗中英勇抗敵的29軍,全國各界報以熱烈的聲援。各地民眾紛紛組織團體,送來慰問信、慰勞品;平津學生組織戰地服務團,到前線救護傷員、運送彈葯;盧溝橋地區的居民為部隊送水、送飯,搬運軍用物資;長辛店鐵路工人迅速在城牆上做好防空洞、挖好槍眼,以協助軍隊固守宛平城;華僑聯合會也致電鼓勵第29軍再接再厲。七七事變爆發後,日軍的進攻遭到了中國軍隊的頑強抵抗。日軍見佔領盧溝橋的企圖實現不了,便玩弄起「現地談判」的陰謀,一方面想借談判壓中國方面就範,另一方面則借談判之名,爭取調兵遣將的時間。

7月9日、11日、19日,日本華北駐屯軍與冀察當局三次達成的協議,都被盧溝橋時斷時續的炮聲證明是一紙空文。「現地談判」使日軍贏得了增兵華北的時間,但它卻蒙蔽了冀察當局的視線,遲緩了第29軍部兵應戰的准備,給平津抗戰帶來極大危害。到7月25日,陸續集結平津的日軍已達6萬人以上。日本華北駐屯軍的作戰部署基本完成之後,為進一步發動侵華戰爭尋找新的借口,又在7月25日、26日蓄意製造了廊坊事件和廣安門事件。

26日下午,華北駐屯軍向第29軍發出最後通牒,要求中國守軍於28日前全部撤出平津地區,否則將採取行動。宋哲元嚴詞拒絕,並於27日向全國發表自衛守土通電,堅決守土抗戰。同日,日軍參謀部經天皇批准,命令日本華北駐屯軍向第29軍發動攻擊,增調國內5個師約20萬人到中國,並向華北駐屯軍司令官香月清司下達正式作戰任務:「負責討伐平津地區的中國軍隊。」血戰平津已再所難免。中國軍隊隨之奮起抵抗,血染平津路,壯士報國恨。

7月28日上午,日軍按預定計劃向北平發動總攻。當時香月清司指揮已雲集到北平周圍的朝鮮軍第20師團,關東軍獨立混成第1、第11旅團,中國駐屯軍步兵旅團約1萬人,在100餘門大炮和裝甲車配合、數十架飛機掩護下,向駐守在北平四郊的南苑、北苑、西苑的中國第29軍第132、37、38師發起全面攻擊。第29軍將士在各自駐地奮起抵抗,譜寫了一首不屈的戰歌。南苑是日軍攻擊的重點。第29軍駐南苑部隊約8000餘人(其中包括在南苑受訓的軍事訓練團學生1500餘人)浴血抵抗,第29軍副軍長佟麟閣、第132師師長趙登禹壯烈殉國,不少軍訓團的學生也在戰斗中獻出了年輕的生命。

28日夜,宋哲元撤離北平,29日,北平淪陷。29日凌晨,冀東保安隊第1總隊隊長張慶余和第2總隊隊長張硯田,在通縣發動起義,反正抗日,擊斃通縣特務機關長細木繁中佐等數百人,活捉漢奸殷汝耕(後逃跑)。

7月29日,第29軍第38師在副師長李文田的率領下,發起天津保衛戰。第38師攻擊天津火車站、海光寺等處日軍,斬獲頗眾,但遭日機的猛烈轟炸,傷亡亦大,遂奉命撤退。30日,天津失守。

2.南京大屠殺
南京大屠殺指1937至1945年中國抗日戰爭期間,中華民國在南京保衛戰中失利、首都南京於1937年12月13日陷落後,日軍於南京及附近地區進行長達數月的大規模屠殺。其中日軍戰爭罪行包括搶掠、強奸、對大量平民及戰俘進行屠殺等。屠殺的規模、死傷人數等沒有世界共同認可的數字,但一般認為死亡人數超過30萬。

在中國,南京大屠殺往往是民族主義的重要關注點。而在日本,公眾對南京大屠殺的認識存在著廣泛不同的情緒及觀點,尤其是日本部份極右份子,認為南京大屠殺是被誇大、甚至是憑空捏造的反日本外交工具,也有人認為否認南京大屠殺是歷史修正主義、否認主義的表現。由於日本人對南京大屠殺的意見著廣泛的分歧,因此視乎講話者的觀點,南京大屠殺可能被稱為「南京大虐殺」、「南京虐殺」、及「南京事件」等。對南京大屠殺的認識,是中日外交及人民關系中存在的問題之一。

而在歐美等西方國家,南京大屠殺一般英譯為Nanjing Massacre(南京屠殺)或Rape of Nanjing(南京的洗劫、南京的強奸)等字眼,但總體上人民對其的認知往往遠不如對納粹的種族滅絕過程的認知。

親歷和目睹「南京大屠殺」的中國人和日本人尚健在的已經不可多得了,能作見證的人亦即將與時俱逝。但是,這個中國歷史上空前的慘案還懸而未決,讓我們活著的,尤其是作為這段歷史的見證人的一代,有責任把「南京大屠殺」這件在第二次中日戰爭中最突出的慘絕人寰的日軍罪行,徹底澄清,以對祖先,以儆子孫,更為「南京大屠殺」中死難的34萬同胞伸冤。

日期與地點:在南京審判(1946年1月至1948年11月)時,親歷「南京大屠殺」 ,曾任「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委員」的梅奇牧師(返美後任耶魯大學駐校牧師)、貝德士教授(金陵大學歷史教授,後任該校副校長,返美後任紐約聯合神學院教授) 及南京紅十字會副會長等出庭作證。貝德士說∶「南京失陷後在兩禮拜半到三禮拜的期間恐怖達於極點,從第六禮拜到第七禮拜的期間恐怖是嚴重的。」另外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司庫和秘書金陵大學社會學教授史邁士也對南京審判法庭說∶「在最初的六個禮拜中,曾每天提出兩次抗議。」於是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才有「在日軍佔領後最初六個星期內,南京及其附近被屠殺的平民和俘虜,總數20萬人以上」 的裁定。據此,學者及一般人多沿用「南京大屠殺」只為期六個星期。「南京大屠殺」不只是六個星期,雖然這六個星期的屠殺最為嚴重。

如果我們需要確切說明「南京大屠殺」的最嚴重階段,那應該是從1937年12月13日 南京淪陷至1938年2月5日,新任日本南京守備司令官天谷直次郎到任。兩天後,日本上海派遣軍總司令松井石根曾下令恢復南京秩序。盡管有松井上將和天谷少將的允諾,日軍在南京的屠殺、姦淫、掠奪、放火並沒有顯著的改善。當時納粹德國駐華大使館政務秘書喬治·羅森於1938年2月10日自南京發往柏林外交部的電報還說∶「日本人在南京的恐怖統治已達無以復加的程度。」他於3月4日的電報更清楚地分析日本人暴行的情形∶「二月份及本月近幾天南京及其周圍的形勢已有些穩定……日本人的暴行在數量上已有減少,但在性質上沒有變化。」羅森還提到直到他動筆寫信那一天(3月4日),南京還看不到一家中國商店 。史邁士教授在其1938年出版的《南京戰禍寫真》中說,南京市區在1938年3月份,有許多大門還是封著的。再有蔣介石的德國顧問團團長法爾肯豪森,當時留在南京在德國大使館工作,其遺稿中記有「一個日本兵於三月十九日在美國教會院內強奸一女孩」。上述留在南京的西洋人所報道的南京二三月的恐怖情形完全符合很多留京的中 國人所作之記述。南京失陷後未及逃出的野戰救護處處長金誦盤及其科長蔣公谷兩 位醫生於1938年2月15日搭美僑李格斯的汽車作南京陷後對市區的首次巡示 ,蔣氏於其《陷京三月記》有如下之記載∶「出新街口,經太平路,夫子廟,轉中山路,沿途房舍,百不存一,……行人 除敵兵外,絕對看不到另外的人,一片荒涼凄慘的景象,令我們不忍再看。」

蔣介石的衛隊中央軍官學校教導總隊的郭岐營長於南京淪陷後三個月逃出,著有《陷都血淚錄》,連載於1938年8月之《西京平報》。戰後,郭在中國審判戰犯軍事法庭出庭作證,對質日軍第六師團長谷壽夫為「南京大屠殺」的瘋狂劊子手。郭寫到∶「有人說獸兵剛進來頭三天總是放槍姦淫燒殺的……結果過了一禮拜不見停止,過了三個月仍不見停止!」另一位教導總隊的士兵營長鈕先銘,系日本士官學校畢業,抗戰開始時,正肄業法國軍校,當即遄返報國。南京陷敵後,鈕落發為僧,潛居八個月始逃出南京,現仍健在並息影於美國洛杉磯。在其所著之《還俗記》中,描述他化裝和尚搭京滬 火車脫險,在車廂內的情景∶「當時京滬淪陷已半載有餘了,日軍為了確保他們的統治權,憲兵當然已不便在公共場所明目張膽地殺人,……在鬼子憲兵監視下,我不敢過分地東張西望;因此我又收回了我的視線,閉上眼簾,一隻手搓著頸項上所掛的佛珠子,以作念佛狀 。」一位文化人李克痕於南京城西鄉村躲避兩個多月後,於1938年3月初入南京城,6月3日逃離南京,著有《淪京五月記》,連載於1938年7月的漢口《大公報》。李描述其在南京所見∶「近來日兵姦淫婦女的事,在白天雖少有見到,但在晚間仍多得很。我女同胞行大街上,日兵見之即趨前阻攔,籍檢查為名,遍摸全身,百般調戲,任意玩弄,但也只好忍辱含羞,聽其胡為,否則,刺刀舉起,立刻戳死,故在白天,大街上沒有一個婦女的影子。」

南京的恐怖局面一直持續到1938年的夏天,雖然明顯的在3月中旬以後,屠殺和姦淫的程度逐漸減少。可以說三月中旬到5月底是「小屠殺」時期。最有力的證明就是兩個慈善機關(世界紅十字會南京分會及中國紅十字會南京分會)於1938年5月份埋葬806人的記載。林娜在其《血淚話金陵》中道出其緣由∶「從日本兵進城起,到我離開止——五月二十日——掩埋屍骸的工作從未停止 ,其實埋也埋不了,一批被埋掉,馬上又有一批新的來補充。」南京雖早在1938年元月一日即有漢奸自治委員會的成立,以陶寶慶及孫淑榮為正副會長,但未能使日軍的燒、殺、奸、掠稍擱,以致「小屠殺」繼續到1938年的夏天。南京的秩序直到1938年11月梁鴻志的「維新政府」(3月成立於上海)還都南京時,始得恢復。客觀地判斷,「南京大屠殺」的期限應該說是「半年」,或者說三個月的「大屠殺」和三個月的「小屠殺」,才與事實符合。「東京審判」的判決說∶「在日軍佔領後最初六個星期內,南京及其附近被屠殺的平民和俘虜,總數達20萬以上。」又說∶「在城外的人比在城內的人稍稍好一點。在南京四周200華里(66英里)以內的所有村莊,大體上都處於同樣的狀態。」「南京四周200華里」應即為上述之「南京及其附近」。這正好是東起於南京城東北,長江南岸之烏龍山,經堯化門、仙鶴門、麒麟門、馬群、蒼波門、 高橋門、上方鎮越秦淮河而西向花神廟、吉家凹,再越江南(即京贛)鐵路,再東北上直趨江心洲對面之上河鎮。實際上,這也就是保衛南京的防線,主要是南京之東南兩方,也是人煙稠密的區域。同時,這一區域是南京防禦的戰場,村民多在日軍未到前遠走逃避。或入南京城避難,所留者多為老弱和婦孺。日軍所至,未及逃避者,幾乎極少倖免。

日軍一路屠城殺向南京

日軍20萬分六路逼向南京,一路屠城姦淫,屋舍城墟,人煙絕跡。日軍第六師團於11月5日在杭州灣之金山衛登陸後直接北上破松江城。據英國「曼徹斯特 衛報」著名記者田伯烈報道一位英國記者於1938年1月14日親赴松江考察後 所發的電報∶「松江全城本來可以容納10萬人左右的居民,我卻只看見五個年老 的中國人,躲在法國教會的一幢宅子里,流著眼淚,他們已經斷食,懇求我帶到上 海。」 有中國威尼斯之稱的蘇州為日軍第三師團於11月19日攻陷。據1938年 上海《密勒氏評論》一篇文章報導∶「美麗古雅的蘇州城原有35萬居民,日軍占 領該城後,只剩500人了。」但最痛心的事情還如下述∶「就是日軍侮辱各種階 層的婦女。獸欲勃發的日本兵到底姦汙了多少婦女,恐怕沒有人能夠估計。」穌實 在其最近所著之《中國婦女作日軍慰安婦》一文中說∶「蘇州城陷後有二千多婦女 被擄。」蔣介石夫人宋美齡女士在其1939年1月15日重慶《中央日報》所發 表的《抗戰建國與婦女問題》一文中證實,日軍不僅將被擄婦女編號供姦淫,甚至 當眾將被擄婦女「剝掉衣裳,在肩上刺了號碼。一面讓我們女同胞羞恥,不能逃跑 ,一面又充當他們的獸欲的工具。」 素有「小上海」之稱的無錫,為一工業中心,平時人口達90萬人,1937 年10月下旬以來幾乎每日均遭日機轟炸。據上述《密勒氏評論》文章所載,11 月10日日軍於一日之內竟投炸彈160餘顆,全城工廠與商業區盡成瓦礫,軍民 死傷無算。惡名昭彰的日軍第十六師團所屬之第二十聯隊(相當於中國的團單位) 於11月26日陷城後,大施屠殺,縱火焚城達十餘日。據該聯隊第三大隊上等兵 北山於1987年公布之《北山陣中日記》所載,日軍入城後不分軍民一律屠殺。 上述穌實的文章里報導日軍在無錫擄奪中國婦女3000人,其中為軍官所佔有, 隨軍押向南京者為數不少。日軍於11月29日陷常州(武進)。按《北山陣中日 記》所載,日軍接上級命令,所擄居民皆殺,結果四千餘人被屠。 鎮江為南京之屏蔽,運河中樞,且系江蘇省會,日軍於12月9日破城後,數 千未能離境之難民皆遭屠殺,婦女被輪奸致死者極多。後來紅十字會收屍共300 0具。當時年僅7歲的尹正美,全家五口居鎮江城內,其祖母、母親、大爺和哥哥 皆死於日軍屠刀之下,本人之後背被日兵刺了3刀,後被救活,現居北京,其背後 3刀傷痕仍清晰可見。尹女士已撰文報導其受害經過,在《日本侵華研究》第十六 期發表。 田伯烈在其書中提到∶「中立的外國觀察家曾赴日軍佔領下揚子江下游三角地 帶旅行視察。據他們的報告,破壞毀滅的情形,決非局限於上海及其附近。……生 產和生存工具的全部絕滅比較幾千幾萬人犧牲於姦淫屠殺之下,其影響實在更為可 怕啊!」田氏估計上海附近三個月的戰事,造成中國官兵傷亡至少30萬人,平民 的死傷數目也不相上下。但是,最可怕的「南京大屠殺」繼踵而至。

日軍近八個師團約20萬人,此外還有飛機助戰,海軍游弋長江(因其武器精良,火力優於中國軍隊的三倍),分六路圍攻南京。守軍約12萬人(除教導總隊 及憲兵兩團外,有十三個師)。日軍第十三師團之一部連同第十一師團之一部編成 之天谷支隊於鎮江北渡長江,先取揚州,再西向迂迴南京對岸之浦口。第十三師團 的六十五聯隊組成山田支隊沿長江南岸直趨下關。第十六師團於12月5日進據句 容後,其第三十八及三十三聯隊繞湯水鎮經紫金山(針山)北麓奔向下關之東煤炭 港江邊,以其第九及二十聯隊攻麒麟門經馬群由紫金山南麓直逼中山門。第九師團 第七、三十五、三十六,及十九各聯隊在第十六師團之南並進,奔向光華門及通濟 門。第十軍所屬之第一一四、第十八及第六師團自杭州灣登陸後即西向,經太湖之 南,其中第一一四師團繞太湖南岸北上取宜興,經溧水而攻南京城西之花神廟、雨 花台、而中華門。第六及第十八兩師團西進,於11月30日陷廣德後,第十八師 團及偽滿於芷山旅繼續西進,於12月8日陷江南重鎮蕪湖。第六師團之第十三、 四十七、二十三聯隊即北上為第一一四師團之左翼進攻中華門;其第四十五聯隊由 最左翼直奔下關。另有第五師團之第四十一聯隊,由國崎登旅團長率領之國崎支隊 未參加廣德戰事即北上,經固城湖及石臼湖之南,於馬鞍山之北渡長江而東向浦口 ,對南京形成包圍之勢。 12月9日南京外圍要地龍潭湯山、淳化鎮、秣陵關盡失,於是環城防衛戰開 始。12日晨日軍攻陷城西南之中華門。當日下午五時,自告奮勇保衛南京之投機 軍閥唐生智長官召集師長以上人員開會宣布撤退,部隊由下關渡江北上與正面突圍 南下;唐迅即渡江北逃。入夜後,南京徹夜槍聲不停,各奔生路,無路可走的官兵 多化裝到老百姓家,特別是國際安全區藏匿。日軍於13日晨9時許始由中華門及 中山門湧入市區,三個月的「南京大屠殺」隨即開始。

三十四萬同胞慘遭日軍屠殺

日軍圍南京城的幾天,不斷散發傳單,宣稱「日軍將盡力保護良善的人民,使 他們能安居樂業」。同時日機大量散發優待證勸守軍交槍投降∶待憑證(絕對不殺投誠者)凡華軍士兵,無意抗戰,豎起白旗,或高舉兩手,攜帶本憑證,前來投誠歸順 日軍者,日軍對此,必予以充分關照,且代謀適當職業,以示優待。聰明士兵,盍 興乎來? 日本軍司令部印

12月10日,日軍總司令松井石根大將更散發傳單勸守軍總司令不戰而退, 並保證「對於非武裝的平民與不懷敵意的中國軍隊,則採取寬宏和善的態度」。1 2月12日唐鑒於大勢已去,乃請南京青年會負責人國際安全區副主任費吳生博士 和日方接洽,商量停戰,但為時已晚,無由實現。 日軍於13日上午11時來到南京國際安全區,在費吳生和另外兩位安全區委 員(其中一位應該是梅奇牧師)的面前,就殺死了因驚駭而奔跑的20名難民。日 軍在入城後頭幾天的燒、殺、奸、掠有無數的資料可查證,但再沒有比已在華傳教 二十餘年的梅奇牧師(他當時擔任國際紅十字會南京分會的主席)於12月19日 給他已去上海的夫人所寫的信更真實了; 「上周的慘狀是我從來沒有見過的。我從來沒有夢想日本兵會是這樣的一群野 獸。一星期的屠殺和姦淫,我認為遠比近代所發生過的任何屠殺為甚;除土耳其人 屠殺亞美尼亞人的慘案可與之相比。他們不僅殺掉能見到的每一個俘虜,也殺了極 大數目的老少平民,他們很多人像被獵兔子似的在街上被射殺。從南城到下關全城 堆積著死屍。」雖然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於日軍入城三天後,即僱傭100到2 00工人開始清除死屍,世界紅十字會南京分會自12月22日開始收埋屍體工作 ,收埋屍體最多的南京崇善堂自12月26日開始工作,但是,南京城內仍是到處 死屍,德國大使館羅森秘書於1938年3月4日自南京給德國外交部的報告∶ 「紅十字會在為埋葬眾多屍體而慢慢努力。部分屍體是剛剛從水塘和地下掩體 (以前防空襲的掩體)中成堆成堆地打撈和挖掘出來的。例如在大使館邸附近主要 街道的地下掩體就挖出許多屍體。郊區小港口下關尚有三萬具屍體,這都是大恐怖 時期集體處決的。紅十字會每天埋葬屍體五百到六百具,漫步郊區在農田和水溝可 見零星屍體。 」 郭岐營長於1938年3月11日同教導總隊睢友蘭團長夫婦等11人搭漁船 逃離南京,報導離南京不遠登岸時所見∶ 「我們登岸一看遍地都是死屍。此地離南京城已有二三十里,時間已經過三個 月,遍野死屍,無人過問處理。」 「南京大屠殺」的初期,以人數而論,集體被屠殺包括放下武器的戰俘和逃難 的難民比較多,零星被屠殺死亡的人數比較少。正如貝德士在東京審判作證時所說 ∶「南京失陷後在兩禮拜半到三禮拜的時間恐怖達於極點。」梅奇牧師於1938 年1月5日同貝德士談話時提到,直到那天各領事館人員還不準回南京城。並說∶ 「自從日軍入城便屠殺解除武裝的士兵和成千上萬的平民,現在還在繼續,機關槍 仍不停地響。很多的時候他們懶得用槍來射殺,而用刺刀一個一個把受害者捅死。 」

關於「南京大屠殺」的證據與資料,為了中國審判戰犯和遠東國際法庭的審理 ,南京市議會自1945年8月即開始收集資料,歷時兩載。首先中國軍事法庭於 1947年2月初審判「南京大屠殺」首要戰犯第六師團長谷壽夫。親歷其境之證 人如美籍貝德士及史邁士教授等1250餘人出庭或具結作證,連同物證資料提作 審判依據。3月10日宣布判決∶ 「計我被俘軍民,在中華門花神廟、石觀音、小心橋、掃帚巷、正覺寺、方家 山、寶塔橋、下關草鞋峽等處,慘遭集體殺戮及焚屍滅跡者達19萬人以上;在中 華門下碼頭、東岳廟、堆草巷、斬龍橋等處,被零星殘殺,屍骸經慈善團體掩埋者 ,達15萬人以上,被害總數共30餘萬人。」 判決書所定之集體屠殺19萬人及零星屠殺15萬人,系根據身歷其境之12 50餘人,及當時主持掩埋屍體之許傳音、周一漁、劉德才、盛世徵等具結證明; 具有紅十字會掩埋屍體43071具,崇善堂收埋屍體112266具之統計表; 靈谷寺無主孤魂3000餘具之碑文;及谷壽夫在法庭上猶洋洋自得敘述其以叢葬 方式集中掩埋之「萬人坑」五處所起出之頭顱數千具;並有眾多的出版物和照片為 物證。 其實,中國政府檢察官陳光虞根據十四個團體的調查,於1946年5月向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提出的「南京大屠殺」確定的被屠殺者294911人,未確定的 被屠殺者20萬人。同年九月,陳氏根據繼續收到的確實資料,又增列被屠殺者9 6260人,故確定被屠者應為391171人。東京審判對「南京大屠殺」頗為 重視,聽取來自中國親歷目睹的中外證人十餘人(包括貝德士、梅奇、威爾遜醫生 、許傳音、伍長德、粱延芳、秦德純等)的口頭證言並接受了百餘件書面證詞,最 後作出慎重的保守的判決∶ 「在日軍佔領後最初六個星期內,南京及其附近被屠殺的平民和俘虜,總數達 20萬以上。這種估計並不誇張,這由掩埋隊及其他團體所埋屍體達15.5萬人 的事實就可以證明了。……這個數字還沒有將被日軍所燒棄了的屍體,投入到長江 ,或以其他方法處理的屍體在內。」

1981年以來,在日本軍國主義復活聲中,日本文部省猖獗地竄改歷史教科書,否認對華侵略和「南京大屠殺」。南京各文化學術團體,尤其是南京大學及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組織「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史料編輯委員會」,重新調查研究並編寫「南京大屠殺」的史料與著述。據1984年的調查,南京全市尚有仍健在 的受害者、目睹者1700餘人,他們接受采訪的證言都收藏在1985年建立的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內。這番重新調查和研究的結果對於19 47年中國軍事法庭對「南京大屠殺」的判決作了一些補充,但重新肯定「南京大 屠殺」的數目為34萬人,即集體屠殺19萬人,?/ca>

㈣ 歷史上著名的歷史事件

1、三家分晉

三家分晉是指中國春秋末年,晉國被韓、趙、魏三家瓜分的事件。

在歷史上,「三家分晉」被視為春秋之終、戰國之始的分水嶺。司馬光將其列為《資治通鑒》的開篇之作。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周威烈王封三家為諸侯。司馬光的編年體史書《資治通鑒》的記載就從這一事件開始:「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晉大夫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作為春秋與戰國的分界。

從公元前633年晉文公作三軍設六卿起,六卿一直把握著晉國的軍政大權。到晉平公時,韓、趙、魏、智、范、中行氏六卿相互傾軋。

後來趙把范、中行氏滅掉後,公元前453年又聯合韓﹑魏滅掉了智氏,晉國公室名存實亡。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命韓虔﹑趙籍﹑魏斯為諸侯。到公元前376年,魏武侯﹑韓哀侯﹑趙敬侯瓜分了晉國公室。

2、王莽改制

王莽改制又稱王莽新政,是新朝皇帝王莽為緩和西漢末年日益加劇的社會矛盾而採取的一系列新的措施的「托古改制」。包括土地改革、幣制改革、商業改革和官名縣名改革。

初始元年(8年)王莽接受孺子嬰(劉嬰)的禪讓後稱帝,改國號為「新」,改長安為常安,作為新朝都城,王莽開中國歷史上通過符命禪讓作皇帝的先河。王莽開始進行的全面社會改革。

王莽仿照《周禮》的制度推行新政,屢次改變幣制、更改官制與官名、以王田制為名恢復「井田制」,把鹽、鐵、酒、幣制、山林川澤收歸國有、耕地重新分配,又廢止奴隸制度,建立五均賒貸(貸款制度)、六筦政策,以公權力平衡物價,防止商人剝削,增加國庫收入。

刑罰、禮儀、田宅車服等儀式,不停回復到西周時代的周禮模式。

但王莽的改制不僅未能挽救西漢末年的社會危機,反而使各種矛盾進一步激化,由於政策多迂通不合實情處,百姓未蒙其利,先受其害,朝令夕改,使百姓官吏不知所從,不斷引起天下各貴族和平民的不滿。

到了天鳳四年(17年)全國發生蝗災、旱災,飢荒四起,各地農民紛起,形成赤眉、綠林大規模的反抗。導致新朝的滅亡。

3、黃巾起義

黃巾起義,是東漢晚期的農民戰爭,也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宗教形式組織的民變之一,開始於漢靈帝光和七年(公元184年),當時朝廷腐敗、宦官外戚爭斗不止、邊疆戰事不斷,國勢日趨疲弱。

又因全國大旱,顆粒不收而賦稅不減,走投無路的貧苦農民在巨鹿人張角的號令下,紛紛揭竿而起,他們頭扎黃巾,高喊「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號,向官僚地主發動了猛烈攻擊。

並對東漢朝廷的統治產生了巨大的沖擊,為平息叛亂,各地擁兵自重,雖最終起義以失敗而告終,但軍閥割據、東漢名存實亡的局面也不可挽回,最終導致三國局面的形成。

4、五胡亂華

五胡亂華,指在西晉時期塞外眾多游牧民族趁西晉八王之亂,國力衰弱之際,陸續建立數個非漢族政權,形成與南方漢人政權對峙的時期。

「五胡」主要指匈奴、鮮卑、羯、羌、氐五個胡人大部落,但事實上五胡是西晉末各亂華胡人的代表,數目遠非五個。

百餘年間,北方各族及漢人在華北地區建立的國家達數十個,強弱不等、大小各異,其中存在時間較長和具有重大影響力的有五胡十六國。後北方被前秦統一,中國呈現出前南北朝特徵。

西晉「八王之亂」,胡人趁亂反晉。西晉滅亡後,出於避亂,晉朝皇室和北方黃河流域廣大居民進入安定的長江流域,史稱衣冠南渡。南渡導致了經濟重心南移。

五胡亂華的時間一般從西晉滅亡(316年)開始算起,一直到鮮卑北魏統一北方(439年)。有的學者也稱之為「永嘉之亂」、「中原陸沉」、「中原淪陷」等。

這一時期,歷史學家普遍認為是漢民族的一場災難。581年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589年滅陳朝,方使中國結束了300年的動亂和分治。

5、陳橋兵變

陳橋兵變又稱陳橋驛兵變,是趙匡胤發動的取代後周,建立宋朝的兵變事件,此典故又稱黃袍加身。

959年,周世宗柴榮崩,七歲的周恭帝柴宗訓即位。殿前都點檢、歸德軍節度使趙匡胤,與禁軍高級將領石守信、王審琦等掌握了軍權。

960年正月初一,傳聞契丹聯合北漢南下攻周,宰相范質等未辨真偽,急遣趙匡胤統率諸軍北上御敵。周軍行至陳橋驛,趙匡胤和趙普等密謀策劃,發動兵變,眾將以黃袍加在趙匡胤身上,擁立他為皇帝。

隨後,趙匡胤率軍回師開封,京城守將石守信、王審琦開城迎接趙匡胤入城,脅迫周恭帝禪位。趙匡胤即位後,改國號為「宋」,仍定都開封。石守信、高懷德、張令鐸、王審錡、張光翰、趙彥徽皆得授節度使位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歷史事件

㈤ 中國歷史大事件

中國歷史大事件
1、已知的在中國境內生活的最古老的原始人類,是「元謀猿人」。在中國雲南省元謀盆地發現的顆古人類牙齒化石,經科學鑒定,距今約有70多萬年了。
2、約70——20萬年前,「北京猿人」(簡稱「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龍骨山的洞穴里。
山頂洞人復原胸像

3、北京人已經知道使用天然火。人類第一次取得了支配一種自然力的能力。
4、到了大約18000年前,仍然在北京周口店龍骨山裡,生活著一批被稱作 「山頂洞人」的遠古人類。他們已經具有明顯的黃種人的體態特徵。
5、山頂洞人不僅會人工取火,而且製造出了中國縫制工藝史上的第一枚骨針,骨針約同火柴棍般粗細,長82毫米。
6、距今六七千年前,中國出現了古老的彩陶文化和黑陶文化。
7、陝西西安半坡文化的彩陶,十分精美。人面網紋盆上各種紋飾,是原始美術、原始文字和原始藝術的結晶。
8、山東龍山文化的黑陶,烏黑光亮,有著金屬器皿一樣的光澤。
9、長江流域的浙江省餘姚市河姆渡文化,與黃河流域的半坡文化同樣古老,7000年前那裡的人們已經會用大型木構件建築房屋。
10、大約4000多年前,發生了一些部落戰爭。黃帝是其中一個部落的首領,因為他深得人心又聰明勇敢,取得了最後勝利。
11、在古老的華夏族逐漸形成的過程中,黃帝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黃帝也就被後世尊為華夏族(即中華民族前身)的「人文初祖」。司母戊大方鼎
12、黃帝之後,中華民族先後又出現了幾位傑出的人物:堯、舜、禹。堯禪位於舜,舜禪位於禹。
13、堯舜禹的時代,洪水泛濫成災。大禹奉命治水,終於治服了洪水。
14、後來,禹的兒子啟繼承了王位,建立了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夏朝(約公元前22世紀公元前17世紀)。
15、相傳在4000多年前的夏朝,就開始有了歷法,所以人們都把中國古老的傳統歷法叫夏歷。
16、夏歷是按月亮的運行周期制訂的,又叫陰歷。由於歷法中有節氣變化和農事安排,所以又稱農歷。
司母戊大方鼎

17、夏朝最後一個統治者桀,暴虐無道。東方的商部落,在湯的領導下強大起來,打敗了夏建立商朝(約公元前17世紀初——公元前11世紀)。
18、商朝的青銅器製造業有很大的發展。商朝後期製造的 司母戊大方鼎重達875公斤,是迄今為止發現的世界上最大的出土青銅器。(右圖)
19、商代的甲骨文是刻在龜甲獸骨上的一種古代文字,已經是相當成熟的文字了。在殷墟出土的15萬片刻 有文字的甲骨中,總字數達到160多萬字,其中有單字4600多個,已識別的有1000多個。
20、商代末期,在黃土高原上,一個叫「周」的部落強 盛起來。到周文王時,周國成了西方諸侯的新盟主。
21、商朝最後的統治者紂王好酒淫樂。周武王時,周聯合其他部落討伐商朝,經過牧野之戰,推翻了商朝,建立了周朝(約公元前11世紀公元前256年)。
22、周朝建立後,分封了大大小小71個小國,有魯、齊、魏、晉、宋、燕等。這些小國的國君叫諸侯。
23、西周前期180多年,中原一帶產生了許多大型樂舞。祭祀山川時用的是表現大禹治水的《大夏》舞,紀念武王伐紂功績的武舞是《大武》舞。
24、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將都城東遷,名為「東周」。分為「春秋」、 「戰國」兩個時期。
25、春秋時期,100多個諸侯國林立,互相爭奪,勝者成為霸主,出現了 「春秋五霸」,一般的說 法是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莊王。
26、公元前606年,楚莊王「問鼎大小輕重」。鼎是王權象徵,傳說大禹鑄了九個鼎,代表九州。楚莊王問鼎,表明他有做天子的野心。
27、春秋中後期,吳越兩國交惡。先是吳王闔廬戰敗受傷而死。其子吳王夫差立志報仇,讓人每天高聲提醒他:「夫差,你忘了殺父之仇了么?」後來,吳國在夫差的領導下打敗了越國。
28、越王勾踐決心雪恥。他「卧薪嘗膽」,每天高聲自問:「勾踐,你忘了亡國的恥辱么?」越國經過十年生聚,十年教訓,再次打敗吳國,吳王夫差自殺。
29、約2500年前,中國出了位偉大的思想家——老子。老子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
30、《道德經》又名《老子》,書里寫著:禍有時會成為福的因由,福中有時藏伏著禍。因此要注意「物極必反」, 還要注意「道」「德」相長。
31、生活於公元前551——前479年的孔子是一位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32、孔子最早在中國興辦私學,他有弟子三千人,賢者七十二人。
33、孔子為中國古代文化發展作出了不朽的貢獻,他整理編訂了《易》、《詩》、《禮》、《樂》、老子授經圖孫武像 《尚書》、《春秋》等 「六經」。
34、孔子享年73歲,死後葬在魯國都城北邊(今山東曲阜「孔林」處)。孔子故居後來改建為「孔廟」。
孫武像
35、孔子的學生們追憶孔子日常教誨和生活行為,整理成一部語錄體書,稱作《論語》,這部書成為儒家的經典,對後世有很大影響。
36、孫武,是春秋未期一位傑出的軍事家。傳世有著名的兵書《孫子兵法》十三篇。
37、《孫子兵法》提出了著名的「 知彼知已,百戰不殆」、「攻其不備,出其不意」、「兵無常勢,水無常形」等許多戰爭原則。
38、《孫子兵法》的根本宗旨在於:精通戰爭的目的是為了「不戰而屈人之兵」。《孫子兵法》因此被稱為「兵學聖典」,並被廣泛應用於政治、外交、商戰、體育等領域。
39、《孫臏兵法》是另一位傑出的軍事家,戰國時期的孫臏所著,孫臏是孫武的後代。
40、齊將田忌與齊王賽馬屢敗。孫臏教田忌改用自己的下等馬對齊王的上等馬,敗一場;再用自己的上等馬、中等馬分別與齊王的中等馬、下等馬對陣,田忌勝二場,總比分2:1,田忌勝。「孫臏賽馬」是一個很著名的策略。
41、戰國時期開始後,各個諸侯國都和周王一樣,自稱為王,其中的七個強國號稱「戰國七雄」,他們展開了「兼天下」、「一宇內」的戰爭。
42、春秋戰國時期,中國盛行「鍾鼓之樂」。近年在湖北隨縣曾侯乙墓中,出土了124件古代樂器。
編鍾
43、在出土的鍾鼓樂器中,有一套大型編鍾,最為珍貴。這套編鍾在地下埋藏了2400餘年,現在仍能以准確的音調、優美的音色演奏古今樂曲。(右圖)
44、中國古代第一個享有盛譽的名醫,是春秋戰國後期的民間醫生扁鵲 。
45、扁鵲精通各種醫術,又總結前人方法,創造瞭望、聞、問、切的四診法,幾千年來一直為中國傳統醫學所採用。
46、「百家爭鳴」是春秋戰國時期的一場激烈的思想交鋒,戰國爭雄激烈之時,也是百家爭鳴鼎盛之際。
47、秦在公元前770年才被封為中國西部的一個諸侯國,疆域較小,國力不盛,始終被中原諸侯鄙視。但自從實行了商鞅變法後,國勢蒸蒸日上,很快成為戰國七雄中的強國。
48、公元前238年,雄才大略的 秦王贏政,開始親理朝政,經過短短的17年,滅其他六國,於公元前221 年統一了中國,建立了秦朝 。
49、秦滅六國後,贏政稱「皇帝」,意即「德過三皇,功高五帝」。
50、為盡快改變春秋戰國500多年分裂造成的各種混亂,鞏固秦王朝的統一,秦始皇下令統一幣制,使用 圓形方孔的秦「半兩」錢,作為全國統一的貨幣。
51、秦始皇還下詔統一度量衡 ,並繼續採取一系列措施,如「修弛道,車同軌 ,書同文」,來鞏固秦 萬里長城 秦王朝的政權。
52、中國古文字中,最早有 甲骨文、 金文,西周時期有 大篆(籀文),戰國時期有蝌蚪文(古文)。 此外一些諸侯國還有各自不同的文字。
萬里長城
53、秦統一後,規定小篆為統一字體,通行全國,後來,秦朝出現了一種更加便於書寫的隸書,這 種字體從漢朝起在官方和民間通行,至今仍在廣泛使用。
54、秦、趙、燕等北方諸侯國,為抵禦北部游牧民族的入侵,曾分別修築過長城。 秦始皇統一中國 後,下令把不相銜接的各段長城連成一體,再向東西延伸,全長達1萬多華里,號稱萬里長城。長城大都修築在高山峻嶺之上,易守難攻。(左圖)
55、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領導了一次聲勢浩大的農民起義;公元前206年,秦朝被劉邦領導的武裝力量推翻了。
56、項羽和劉邦為爭奪帝位,進行了四年的楚漢戰爭。
57、在發生於巨鹿的一次大戰中,項羽命士兵砸破鍋鼎,鑿沉船隻(「破釜沉舟」),只帶三天口糧,以示決戰必勝的決心。結果項羽的軍隊九戰九捷,立下首功,分封天下,自稱為 「西楚霸王」。
58、劉邦曾與秦朝關中父老 「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並且下令廢除秦朝全部苛法,明令禁止犒軍擾民。由於實施德政,得到廣泛擁護,劉邦被封為「漢王」。
59、公元前202年,劉邦圍項羽於垓下,項羽自刎。劉邦(漢高祖)建立西漢王朝(公元前206年—— 公元25年)。為順應民心思安、期盼休養生息的現實,劉邦制定了各種減輕人民負擔的政策,使社會 經濟迅速發展起來。
60、漢高祖之後,漢文帝、漢景帝繼續推行休養生息的政策。經過漢初六、七十年的努力,中國出現了政治昇平、經濟繁榮的盛世,史稱「文景之治」。
61、漢武帝即位後,以其雄才大略,開拓西部疆域,建立起豐功偉業,使西漢進入鼎盛時期。 歷史上把「秦皇漢武」並稱,正是因為他們先後完成了中國統一、穩固發展的偉大事業。
62、西漢帝國的強大,使中原人不再被稱為「秦人」,而通稱 「漢人」、「漢族」了。
63、公元8年,王莽篡漢,改國號為「新」,但由於他施行暴政,引起赤眉、綠林軍起義,隗囂、 公孫述等擁兵自立。公元23年9月,綠林軍攻入長安,王莽被殺。
64、劉秀是劉邦之後,王莽內亂時期起兵爭奪天下,於公元25年重建東漢(公元25——220年)政權,定都洛陽,自號為「漢光武帝」,史稱「光武中興」。
65、養蠶抽絲、紡紗織綢,是5000多年前中國人的重大發明。公元前5——6世紀,絲綢傳到西域。到了漢代,絲綢業已十分發達。紛至沓來的商隊,把各種絲和絲織品運到了古羅馬帝國,絲綢之路開始形成。
66、中國古代最早的紙實際上是一種絲織品,有一種帛(極薄的絲綢)在古代作為「紙」用。所以漢代以前就有許多帛書帛畫。
67、到了 西漢早期,出現了用植物纖維製成的紙,如 絮紙、麻紙。
68、公元105年,東漢的蔡倫改進造紙術,發明價廉物美的 「蔡侯紙」 這種紙平整光滑,又薄又軟,成本低廉,便於書寫。
69、漢武帝為了鞏固大一統的政權,提出「獨尊儒術」,以孔子學說為核心內容的儒家思想開始占統治地位,並逐漸形成儒教。
70、佛教在元前後絲綢之路由印度傳到中國,對後世的中國文化產生深遠影響。東漢時中國道教在民間興起。
71、東漢將亡之際,劉備、曹操、孫權爭奪天下,此後各種大小戰爭不斷,著名的有官渡之戰、赤壁之戰,還有夷陵之戰。最終的結果是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史稱三國(公元220——280 年)。
72、三國時期有幾位彪炳史冊的著名人物,如: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曹操有雄才大略,關羽是忠義的英雄。他們受到後世中國人的尊崇。
73、晉朝(公元265——420年)時的煉丹家葛洪,在冶煉各種礦物的過程中,了解到一些礦物的性 質,總結出不少化學知識,他寫的 《抱朴子》堪稱一部原始化學的重要著作。
74、《水經》是漢朝桑欽的一部河道學專著,但記述過簡,有缺漏。北朝(公元386——581年)酈道元以 此書為綱要,詳加註釋,取名《水經注》。
75、《水經注》記述了1252條水道河流,連許多歷史事件、人物、傳說神話、文物碑石等各種史跡故聞, 都有涉獵。全書30萬字,是部綜合性的地理學巨著。
76、王羲之是東晉(公元317——420年)傑出的書法家。據說他年輕時常臨池寫字,就池洗硯,使得池水盡黑,故有「墨池」之說,相關的名勝有多處,推浙江紹興蘭亭。
77、公元53年三月初三,王羲之等人在蘭亭飲酒賦詩,共得佳作四十餘篇,編為一集,王羲之親為作序並書寫,稱為《蘭亭序》(右圖),是中國書法的絕代佳作。真跡惜已失傳。
78、瓷器的製造工藝比較復雜,故瓷器的出現比陶器晚。從商周起才有原始青瓷。經過漫長的發展過程,到了東漢晚期,中國已能大批生產胎堅質細、色澤翠艷的青瓷。三國兩晉時期,南方越窯所生產的青瓷最為有名。
79、從三國的吳國開始近400年間,連續有六個朝代在 南京建都,後人稱南京為 「六朝古都」。
80、三國時代的大數學家劉徽,最早提出了圓周率的計算方法 「割圓術」。他從圓內接正多邊形入手,求得圓周率的近似值為3.14159。
81、南朝的數學家祖沖之,得到小數點後七位數的圓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這比歐州 數學家計算出同精度的圓周率早了1000多年。
82、經過四、五百年戰亂,公元581年隋朝建立,589年,隋文帝楊堅重新統一中國。
83、隋文帝是個明君,他勵精圖治,治國有方。十幾年後,各地府庫皆已盈滿,無處再容納糧食布帛。因此隋朝的典章制度後來都在唐朝得到繼承,有的長期為後世沿用。
84、隋朝創立了科舉制,後又設進士科。"科舉」即分科舉士,「進士」即晉仕之意。隋朝創立的科舉制,沿襲1000多年,直到清末才終止。
85、隋朝時,中國經濟的重心已開始南移,大量的糧食財富從南方運往全國,為此,公元605年,隋煬帝下令開鑿貫通南北的大運河。
86、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南至餘杭(今浙江杭州市),北達涿郡(今北京通縣),全長2000多公里,沿河修了堤道,栽種了柳樹。
87、隋朝工匠李春營造的趙州橋(原名安濟橋),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石拱橋,也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石拱橋。此橋的單孔大拱跨度為37.37米,完全用石塊砌成。
88、公元618年,唐朝(公元618 ——907年)建立。626年,李世民繼位當了皇帝,即唐太宗(左圖)。唐太宗十分注意安撫百姓,他經常引用古代荀子的話:「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以警醒自己,告誡朝廷官員。
89、中國歷史上的帝王中,唐太宗最善於兼聽納諫。他鼓勵臣下直言切諫,且常能屈己納諫。
90、魏徵是唐初名臣,他常說「兼聽則明, 偏信則暗」。一生對皇帝據理力諫達200多次。
91、魏徵病逝後,唐太宗惋惜不已,他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魏徵沒,朕亡一鏡矣!」
92、唐玄宗李隆基開元年間(公元713——741年),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為繁盛的時期,號稱「開元盛世」。當時的都城長安(今陝西西安)有百萬人口,各國的使節、商人、留學生數以萬計。四方珍奇積聚,極盛極富。
93、唐朝廷在廣州設市舶司(其長官稱為市舶使),專管海外貿易。
94、唐代開始,東南沿海許多商人紛紛揚帆出海。他們每年九、十月間,乘著東北季風南下東南亞各國經商,待來年三、四月間再隨著東南季風「回唐山」。這些在東南亞「住蕃」和移民的「唐人」,成為最早的華僑 。
95、唐後,許多國家都把盛唐的中國人及華僑稱為「唐人」,他們聚居的地方就成了唐人街。
96、唐朝多才子,更多有不屈不撓捨生取義之士。著名者如玄奘隻身徒步往天竺(印度)取經,過沙漠、翻雪山,越叢山峻嶺,闖林莽沼澤,九死一生,歷時19年,行程5萬華里。
97、唐朝天寶初年,鑒真和尚乘船五渡東海挫敗,幾度死裡逃生,歷經12年磨難,雖雙目失明,信念仍不減當年,六渡滄海終於成功,終老日本,成為一代宗師。
98、唐貞觀十五年,文成公主遠嫁西藏,帶去許多工匠、技藝、典籍、物種,對西藏的開發起到積極作用。
99、 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改國號為「周」。武則天富權略,能用人,掌握政權達40餘年,死後,唐中宗復位。
100、唐玄宗早期政治清明,任用賢相,稱為開元盛世,但晚年因寵愛楊貴妃,釀成「安史之亂」,長安淪陷,從此唐朝由盛而衰,一蹶不振。
101、唐朝工匠用各種礦物燒制出青、綠、黃三種艷麗的彩色陶器,所以叫唐三彩。唐三彩作品多為人物或動物俑,個個造型生動,栩栩如生,為藝術珍品。
102、唐代的繪畫風格十分注重線條的變化,不論是凡人常物,還是雲中的飛天神仙、反彈琵琶的歌女舞妓,都給人以「天風飛揚,滿壁風動」、「毛根出肉,力健有餘」的美感。
103、唐代天文學家中最有成就的是僧一行(原名張遂),他通過觀測,證實了太陽的運行速度是不均勻的,時快時慢。僧一行還大規模實測了子午線的長度,這在世界上是第一次。
104、中國古代歷史上有「六大古都」,它們分別是陝西西安、河南洛陽、江蘇南京、北京(以上四地曾是幾個朝代的都城)、河南開封和浙江杭州(分別是北宋和南宋的都城)。
105、唐朝時期,中國是東方最先進的國家,日本先後派了十多批遣唐使到中國學習,人數多時達五六百人。這些日本譴唐使回國以後,積極傳播中國的社會制度和文化,促進了中日的友好關系和文化交流。
106、公元907年,唐朝節度使朱溫廢掉唐朝皇帝,建立梁朝,歷史上稱為後梁。此後的50多年裡,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個朝代,相繼統治黃河流域,合稱五代(公元907——960年)。同一時期,在南方各地和北方的山西,先後出現了10個割據政權,總稱十國。到公元960年,宋朝建立,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結束。
107、公元960年,後周大將趙匡胤在陳橋驛(今河南開封東北)發動兵變,手下將士們把黃袍加到他身上,擁立他為皇帝,取國號為「宋」,定都在開封,歷史上稱為北宋(公元960——1127年)。趙匡胤就是宋太祖。
108、宋太祖為了鞏固統治,採納宰相趙普的建議,加強中央集權。他設酒宴,解除了石守信等人的兵權。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杯酒釋兵權」。
109、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和政治家,他被宋神宗任命為宰相後實行變法,整理財政和軍政,稱為「王安石變法」。後來由於司馬光等人的強烈反對,變法維持不到十年就結束了。
110、北宋時期官員包拯,為官清廉,剛正不阿,人們把他當作清官的典型,尊稱他為「包公」、「包青天」或「包龍圖」。中國民間流傳著許多有關包公的動人故事,表達了人們對他的敬仰之情。
111、五代十國時期,各地佛教盛行。宋朝時宋太祖下令雕版刻印《大藏經》,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印刷佛經。
112、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相當發達,火葯、造紙、印刷術和指南針一起被稱為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
113、沈括是北宋時期的著名科學家,對天文、歷法、音樂、醫葯、數學等很是精通。他在所著的《夢溪筆談》一書中,記載了自己豐富的研究成果。此外,他還記錄了當時勞動人民的許多發明創造,比較有名的如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等。
114、印刷術的發明和推廣被譽為世界文明之母。北宋時期,畢升在雕版印刷的基礎上發明了活字印刷,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大約200年後,這一技術傳到其他國家,對世界文明的發展進程起到推動作用。
115、火葯的發明與中國古代的煉丹術有密切關系。因為火葯具有很強的殺傷力,唐朝末年,被廣泛應用到軍事上。宋元時期,火葯技術有了更大的改進。後來火葯的製造方法傳到阿拉伯,又從阿拉伯傳到歐洲各國。
116、在很早的時候,中國就發明了指南針。北宋時期,人們創造了適用於航海的指南針,把航海事業推向了新的時代。這一時期,中國的造船技術在世界上也最為先進。
117、北宋時期大量開採金、銀、銅、鐵等礦藏,銅錢是當時的本位貨幣,鑄造量非常大,在今天東到日本、西至歐洲、非洲的廣大地區都有出土。
118、兩宋時期的制瓷業非常發達。宋瓷品種繁多,花紋秀麗,並大量出口海外,江西的景德鎮已成為中國著名的瓷都。
119、宋朝時期,市場上流通貨幣以銅錢、鐵錢、金銀等金屬貨幣為主。為了攜帶方便,北宋前期,四川地區出現「交子」,這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紙幣的使用為商業繁榮提供了便利條件。
120、宋代的針炙學和法醫學成就突出,《洗冤集錄》是中國第一部系統的法醫學著作,比西方同類專著早了300多年。
121、司馬光是北宋著名歷史學家,他用了19年的時間編寫的《資治通鑒》,是一部著名編年體通史,敘述了從戰國到五代1300多年的歷史。
122、宋朝末年,宋江領導的一批民眾在山東省梁山一帶起義。後來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就是以此為背景創作的。
123、宋朝時期,中國境內還有一些其他民族建立的政權,如契丹族建立的遼,女真族建立的金,黨項族建立的西夏等。1127年,金朝的軍隊攻破開封,俘虜了北宋的皇帝宋徽宗、宋欽宗父子,徽宗的另一個兒子趙構稱帝。逃到南方,在杭州建立政權,歷史上成為南宋(公元1127-1279年)。
124、岳飛是南宋的抗金名將,他率軍北上以收復被金軍佔領的宋朝領土,卻被秦檜等人以「莫須有」的罪名害死。岳飛葬在杭州西湖邊上。後人為了紀念他,在他的墓前放了用生鐵澆鑄的秦檜等人的跪像,表示對奸臣的強烈憎恨。
125、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後,大舉進攻南宋,南宋著名的將領文天祥組織軍民抵抗,失敗後被俘虜。元朝統治者採用各種方式勸他投降,他寧死不屈,寫下了《正氣歌》和《過零丁洋》等詩篇,表現了不屈不撓的民族氣節。《過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兩句,成為千古名言。

126、蒙古族是中國北方一個古老的民族。12世紀末,鐵木真經過十多年戰爭統一了蒙古各部,1206年被推舉為蒙古的大汗,尊稱為「成吉思汗」,意思是「堅強的君主」。
127、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孫子。1271年他建立了元朝(公元1271——1368年),稱為元世祖。元朝在成立過程中及成立以後,發動了大規模的擴地戰爭,向西一直打到歐洲的多瑙河流域,對世界歷史發展進程產生了重大影響。
128、在中國歷史上,元朝的疆域比以往任何朝代的都要大。元朝實行行省制度,對全國實行有效的統治。元朝的首都大都,是聞名世界的商業中心,大都就是中國現在的北京。
129、元朝中後期,棉花已在全國范圍內廣泛種植,棉紡織業發達。棉布成為江南人的主要衣料,這是中國古代經濟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元朝的黃道婆,推廣了黎族人民先進的棉紡技術,對棉紡織業的發展做出巨大貢獻。
130、元朝時期,中外交往頻繁,著名的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寫下《馬可波羅游記》一書,生動描述了大都、杭州等城市的繁榮景象,激發了歐洲人對中國的嚮往。
131、元朝時期有大批信仰伊斯蘭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遷入中國,他們同漢、蒙、維吾爾等族長期雜居相處,互相融合,開始形成一個新的民族回族。 132、元朝同許多國家和地區有貿易關系。福建省的泉州是元朝最大的港口,在當時和埃及的亞歷山大港並列為世界第一大港。泉州生長著很多刺桐樹,故以刺桐城聞名於世。
133、1368年,朱元璋率領農民起義,推翻元朝政權,建立了明朝(公元1368——1644年),朱元璋即明太祖。明初定都南京,後來,明成祖把都城遷到北京。
134、1405到1433的近30年間,鄭和率領的船隊先後7次下西洋,到達亞、非30多個國家和地區。鄭和下西洋寶船模型(右圖)
135、1417年,蘇祿(今菲律賓)國王帶領300多人訪問中國,歸國途中病逝於山東,明成祖派人為他舉行隆重葬禮。明朝以後,中國多次修護蘇祿王陵,表達了中國對這位菲律賓友好使者的悼念之情。
136、明朝時期,日本海盜商人經常在中國東南沿海一帶騷擾。他們勾結明朝土豪奸商,到處搶掠財物,殺害百姓,給中國沿海造成極大的禍害。這些強盜被叫做「倭寇」。明朝大將戚繼光組織軍隊,給倭寇以痛擊。1565年,戚繼光聯合俞大猷,把橫行百餘年之久的倭寇全部消滅。
137、明朝後期,顧憲成和高攀龍等人在江蘇無錫的東林書院講學,他們經常在書院里議論朝政,抨擊當權者,這些人被稱為「東林黨」。當時大宦官魏忠賢專政,凶險殘暴,東林黨人不怕迫害,指斥魏忠賢等人為「閹黨」,與他們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斗爭。
138、明朝規定用科舉制度選拔官吏。政府規定科舉考試只許在四書五經范圍內命題,應考的人不能有個人見解,文體要呆板地分成八個部分,叫做「八股文」。
139、明朝永樂年間,明成祖選派解縉等3000人編輯成《永樂大典》,共110095冊,輯入各類圖書七八千種,是中國規模最大的一部類書。該書先後抄錄正副兩部。正本後來被燒毀,副本在1860年英法聯軍和1900年的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時兩次被焚毀劫掠,目前存世的僅有300餘冊。 140、明朝卓越的醫學家李時珍,歷經20多年,寫出了一部具有總結性的葯物學巨著《本草綱目》,成為世界醫學的重要文獻。
141、明朝時期,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來到中國。他在傳教的同時,也積極傳播西方的科學文化知識,明神宗給他以很大的支持。利馬竇為中外科技文化的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他的墓在北京西城。

㈥ 30件歷史事件

1。公元前年 秦統一,秦始皇確立郡縣制,統一貨幣、度量衡和文字
2。公元前209年 陳勝、吳廣起義爆發
3。公元前207年 巨鹿之戰
4。公元前206年 劉邦攻入咸陽,秦亡
5。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楚漢之爭
6。公元8年 王莽奪取西漢政權,改國號新
7.200年 官渡之戰
8.208年 赤避之戰
9.316年 匈奴攻佔長安,西晉結束
10.383年 淝水之戰
11.1069年 王安石開始變法
12、1405年-1433年 鄭和七次下西洋
13、16世紀中期 戚繼光抗日倭
14、1553年 葡萄牙攫取澳門居住權
15、1616年 努爾哈赤建立後金
16、1628年 明末農民戰爭爆發
17、1644年 李自成建立大順政權,農民軍攻佔北京,明亡
18、1662年 鄭成功收復台灣
19、1673年 三藩叛亂開始
20、1839年 林則徐虎門銷煙
21、1840年-1842年 鴉片戰爭
22、1851年 金田起義、太平天國建立
23、1856年-1860年 第二次鴉片戰爭
25、1864年 天京陷落、太平天國運動失敗
26、1883年-1885年 中法戰爭
27、1894年-1895年 甲午中日戰爭
28、1898年 戊戌變法
29、1919年 五四運動爆發
30、1931年 九·一八事變

㈦ 『轉石效應』是歷史上哪次事件

所謂「轉石效應」是指改革一經發動,便如危崖轉石,非達於平地不止。依據這個觀點,在中國近代史上引發「轉石效應」的歷史事件,正確答案是:c 洋務運動。

㈧ 扛石記歷史故事

潮劇《扛石記》選段 枯木逢春再發枝 曲文
丘母唱:喜見吉星照命時,枯木逢春回再發枝。義兒義媳多答孝順,不由人不由人笑展雙眉喜在心。
孝妻唱:乞食睛盲實可憐,阿奶一見心自傷。
丘孝唱:一支竹仔來引路,手挽衫裙步相連。
孝妻唱:碗中討來百家米,手上求得千家錢。
丘孝唱:但願他人真無目,不識阮是假假神仙。

㈨ 石拱橋的歷史故事

早在春秋戰國時代,吳國在抵禦越國時出其不意,從預鑿的三條內河,輕舟出擊包圍了越兵,最後取得了勝利,越王勾踐做了吳國臣下,這就有了現在眾所周知的成語故事「卧薪嘗膽」。後來范蠡帶著西施途經這三條河到了現在的蠡湖。這三條河就是元塘河、巡塘河、梁塘河,這三條河上分別有以它們所在河的名字命名的三座橋。現在只剩下了巡塘橋、梁塘橋牞這兩座橋都已被無錫市文物保護單位保護。元塘橋所在地卻只剩下了幾塊基石,所幸元塘河上還有一座古橋,年代可能比巡塘、梁塘兩橋更為久遠,就是這座橋,有意思的是,這座古橋兩面各寫著一個橋名,一面是谷盛橋、一面是求安橋,大概是求五穀豐登、永保平安之意。

記者看到元塘河上的這座古橋,是傳統的石拱橋,除了橋面是近年鋪設的水泥外,橋的拱形都由古老的石頭構成。錢老先生說,過去聽他夫人的太婆講,此橋原是一富戶因其耕地被河分開,耕種不便,就出資建造了這座橋。老先生很認真地現場測量了一下,橋長15.6米,寬2.4米,拱徑2.3米,跨徑4.6米。因為此橋不在大路上,橋面也相對較窄,因此這橋主要是走人和自行車,汽車不通,倒也損壞不大。它可能比清名橋、巡塘橋、梁塘橋的歷史還要久遠。

三條古河上的三座石拱橋都有悠久的歷史,2003年6月,巡塘橋被市政府列為市文物保護單位,梁塘橋也在《江南晚報》報道後得到了重視,被列為市文物保護單位,那麼這座石拱橋命運又如何呢?錢祖德老先生說,他希望通過報道,能使這一座位於田間的古老石拱橋得到保護和修繕,讓三座古老的姐妹橋一起成為歷史的見證,更希望有更多的人關注、保護古文化建築。

㈩ 中國歷史事件有哪些

最家喻戶曉的:
盤古開天闢地(傳說)
大禹治水
武王伐紂
烽火戲諸侯
平王東遷
楚王問鼎回
三家分晉
圍魏救趙
商鞅答變法
長平之戰
秦王掃六合
焚書坑儒
楚漢爭霸
文景之治
武帝獨尊儒術
張騫通西域
昭君出塞
王莽改制
劉秀建漢
挾天子以令諸侯
三顧茅廬
八王之亂
侯景之亂
開皇之治
宣武門之變
貞觀之治
文成公主入藏
開元盛世
安史之亂
永貞革新
王安石變法
范仲淹變法
狸貓換太子(傳說)
澶淵之盟
岳飛抗金
文天祥抗元
成吉思汗西征
馬可波羅游華
鄭和下西洋
張居正改革
袁崇煥抗清
鄭成功復台
清朝文字獄
鴉片戰爭
火燒圓明園
甲午海戰
戊戌變法
辛亥革命
D的成立
國、共倆次合作
抗日戰爭
新中國成立
文、革
改、革、開、放
三、個、代、表
十六大
……

閱讀全文

與歷史事件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