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有關虎門銷煙的歷史
去網路啊
B. 虎門銷煙的故事
道光十九年正月廿五(1839年3月10日),林則徐正式抵粵,受九響禮炮之禮,所有廣東高官員皆來迎接。
眾鴉片煙商以為賄賂就能打動新來的欽差大臣,偏是林則徐就與歷來的官員不同,視錢財如無物,他限定所有煙商三日內交出全數鴉片,並簽切結書,聲明以後不販鴉片,保證:「嗣後來船永不敢夾帶鴉片,如有帶來,一經查出,貨盡沒官,人即正法,情甘服罪。」[20]少數的煙商屈服,交出鴉片,但大部分的煙商,包括官府差役、胥吏查辦,皆無所動。
禁煙期間,林則徐寫了一封致維多利亞女王的照會,質問女王明知鴉片有害,在國土上包括倫敦、蘇格蘭和愛爾蘭等地不產鴉片,嚴禁國民吸食。
外國煙商認為交少量鴉片給林則徐交差便了事,於是採取施延手法,稱對命令要詳加考慮,成立委員會作報告,七日內回復。 林則徐非常氣憤,限令煙商依時交出鴉片,否則翌日十時親到十三行審判外國煙商。
道光十九年二月十一(1839年3月25日),義律屈服,願意約見任何一名官員。
道光十九年二月十六(1839年4月10日),林則徐、鄧廷楨及廣東海關監督豫坤乘船到達虎門,會同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驗收鴉片。煙販在沙角繳煙,並在路易莎號簽發收據。林則徐便建議繳出一箱鴉片,則賞茶葉五斤。
道光十九年四月廿二(1839年6月3日),虎門銷煙正式開始,虎門搭起了一座禮台,前面掛著一面黃綾長幡,上書「欽差大臣奉旨查辦廣東海口事務大臣節制水陸各營總督部堂林」,廣東各高級官員全部出席。
從道光十九年四月廿二至五月十日(1839年6月20日)當中,共銷毀兩百三十七萬六千二百五十四斤鴉片,其中少數鴉片運送京師作樣本,然後銷毀。
(2)虎門銷煙的歷史事件擴展閱讀:
虎門銷煙(1839年6月)指中國清朝政府委任欽差大臣林則徐在廣東虎門集中銷毀鴉片的歷史事件。此事後來成為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導火線,《南京條約》也是此次戰爭時清政府簽訂的。
1839年6月3日(清宣宗道光十九年歲次己亥四月廿二),林則徐下令在虎門海灘當眾銷毀鴉片,至6月25日結束,共歷時23天,銷毀鴉片19187箱和2119袋,總重量2376254斤。
虎門銷煙成為打擊毒品的歷史事件。虎門銷煙開始的6月3日,民國時被定為不放假的禁煙節,而銷煙結束翌日即6月26日也正好是國際禁毒日。
參考資料:網路—虎門硝煙
C. 虎門銷煙的背景、歷史
虎門銷煙的背景:
1839年6月,以英國、法國為代表的歐美等國的商人在廣州大量販賣鴉片,清政府派林則徐在兩廣總督鄧廷楨支持下,緝拿煙販,整頓海防,招募水師。
虎門銷煙的歷史:
1839年6月3日,林則徐下令在虎門海灘當眾銷毀鴉片,至6月25日結束,共歷時23天,銷毀鴉片19187箱外加2119袋,總重量2376254斤。虎門銷煙成為打擊毒品的歷史事件,也是鴉片戰爭的導火索。
(3)虎門銷煙的歷史事件擴展閱讀:
虎門硝煙從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鴉片在中國的泛濫,在民間產生了積極的影響。這次禁煙運動大大增加了中國廣大民眾對鴉片危害性的認識,使很多人看清了英國向中國販賣鴉片的本質,喚醒了中國人們的愛國意識。
經過這次事件,禁煙英雄林則徐被中國人尊為民族英雄。其清廉、剛正不阿的品質也甚為後人傳頌。但是,「虎門銷煙」並沒有有效地解救中國於水火之中,反而加速了英國對中國的侵略。
原因在於,禁煙運動直接損害了英國資產階級的利益,英國政府很快決定對中國發動蓄謀已久的侵略戰爭,「虎門銷煙」也成為了外國列強發動鴉片戰爭的導火索。從這個角度看,「虎門銷煙」加速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的腳步,從很大程度上推動了中國近代史的發展。
虎門硝煙一方面喚醒了當時中國很多愛國的有識之士,他們開始反省,重新定位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不再以「天朝上國」自居。
另一方面,也大大抑制了英國在中國的鴉片交易,沉重打擊了英國資產階級在中國的貿易掠奪,展示了中國人民禁煙的堅定決心和覺醒意識。
D. 像虎門銷煙中國歷史事件
虎門銷煙(1839年6月)是指中國清朝政府委任欽差大臣林則徐在廣東虎門集回中銷毀鴉片的歷史事件。答此事後來成為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導火線,《南京條約》也是那次戰爭時清政府簽訂的。
虎門硝煙從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鴉片在中國的泛濫,在民間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其次,這次禁煙運動大大增加了中國廣大民眾對鴉片危害性的認識,使很多人看清了英國向中國販賣鴉片的本質,喚醒了中國人們的愛國意識。 經過這次事件,禁煙英雄林則徐被中國人尊為民族英雄。
E. 歷史上關於《虎門銷煙》的記載!!
《清史稿》:(道光)十八年,鴻臚寺卿黃爵滋請禁鴉片煙,下中外大臣議。則徐請用重典,言:「此禍不除,十年之後,不惟無可籌之餉,且無可用之兵。」宣宗深韙之,命入覲,召對十九次。授欽差大臣,赴廣東查辦,十九年春,至。總督鄧廷楨已嚴申禁令,捕拏煙犯,洋商查頓先避回國。則徐知水師提督關天培忠勇可用,令整兵嚴備。檄諭英國領事義律查繳煙土,驅逐躉船,呈出煙土二萬餘箱,親蒞虎門驗收,焚於海濱,四十餘日始盡。請定洋商夾帶鴉片罪名,依化外有犯之例,人即正法,貨物入官,責具甘結。
虎門銷煙後,傳教士裨治文在任職的《中國叢報》中記述:「環繞我們的場面全都是令人高興的,給人印象相當深刻。我們曾反復考察過銷煙的每一個過程,他們在整個工作進行時細心和忠實的程度,遠出於我們的臆想,我不能想像再有任何事情會比執行這一工作更忠實的了……目擊後,我不得不相信這是一個事實。」
虎門銷煙的偉大壯舉,中國人民反對外國侵略的禁毒斗爭,也為世界人民所贊揚。曾經編輯過《澳門月報》的衛三畏在其《中國總論》一書中這樣寫道:「鴉片是在最徹底的手段下被銷毀了。……在世界史中,一個非基督教的君主寧願銷毀損害他的臣民的東西,而不願出售它來裝滿自己的腰包,它是唯一的一個實例。全部事務的處理,在人類歷史上也必將永遠是一個最為卓越的事件。」
F. 虎門銷煙的具體歷史經過是怎樣的
「蠻煙一掃海如鏡,清氣長此留炎州」——這是中國近代民族英雄林則徐留下的詩句,其中回盪著他堅決禁絕鴉片、主持虎門銷煙的壯烈情懷。虎門銷煙是中國近代歷史上對西方列強侵害中國人民罪行進行抗爭的重要事件,是反對列強鴉片輸入的愛國主義行動。
19世紀30年代到40年代,英國商人大量販運鴉片到中國,引起中國國內的白銀不斷外流,擾亂國庫和貨幣的流通,使清朝的經濟面臨崩潰。鴉片泛濫嚴重摧殘人們的身心健康,危害中華民族。從民間到中央,要求禁煙的呼聲越來越強烈。道光皇帝決定採納黃爵滋、林則徐禁煙的主張,於1838年10月25日頒布諭旨,「同心合意,不分畛域,上緊查拿,毋得稍行松勁」。1838年12月29日,林則徐奉旨從湖廣總督任上來到北京。道光皇帝授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加兵部尚書銜,節制廣州水師,前往廣東厲行禁煙。林則徐奔赴廣州,與兩廣總督鄧廷楨等開展禁煙斗爭,得到廣州群眾的積極支持。
限期交出鴉片的通令下達後,英國鴉片商千方百計地抵制。3月22日,林則徐下令逮捕英國大鴉片販子。繼而下令停止中英貿易,並派兵嚴守商館,斷絕商館與澳門的交通,撤出中國在商館中的雇員,迫使英、美煙販不得不繳煙。從4月12日到5月21日,收繳了2萬多箱鴉片,共計237.6萬多斤。1839年6月3日,虎門搭起一座禮台,前來觀看的群眾人山人海。兩個十五丈見方的銷煙池蓄著鹵水。林則徐下令銷煙,禮炮轟鳴,工人和士兵們把鴉片切成碎塊投入銷煙池,撒入石灰攪拌,只見濃煙滾滾沖天而起,鴉片變成廢渣,隨著潮水從涵洞排入大海。萬眾歡呼,慶賀中國人民禁煙勝利。林則徐宣布:「我們禁的是害人的鴉片,不是正當的貿易,只要遵守我國法紀,互通有無,我們歡迎。」從6月3日到25日,除留下8箱作為樣品送往京城外,200多萬斤鴉片全部銷毀。從虎門銷煙開始,近代史上中國人民反對外國侵略的斗爭拉開序幕。
G. 關於虎門銷煙的歷史實事
虎門銷煙(1839年6月)是指中國清朝政府委任欽差大臣林則徐在廣東虎門集中銷版毀鴉片的歷史事件。此事權後來成為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導火線,《南京條約》也是那次戰爭時清政府簽訂的。
1839年6月3日(清宣宗道光十九年歲次己亥四月廿二),林則徐下令在虎門海灘當眾銷毀鴉片,至6月25日結束,共歷時23天,銷毀鴉片19187箱和2119袋,總重量2376254斤。
虎門銷煙成為打擊毒品的歷史事件。國際聯盟把虎門銷煙開始的6月3日定為「國際禁煙日」。1987年6月12日至26日,聯合國在維也納召開有138個國家的3000多名代表參加的麻醉品濫用和非法販運問題部長級會議。會議提出了「愛生命,不吸毒」的口號。與會代表一致同意將虎門銷煙完成的翌日6月26日定為「國際禁毒日」,以引起世界各國對毒品問題的重視,同時號召全球人民共同來解決毒品問題。
H. 虎門銷煙歷史發生的原因分別是什麼
虎門銷煙(1839年6月)是指中國清朝政府委任欽差大臣林則徐在廣東虎門集中銷毀鴉片的歷史事件。此事後來成為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導火線,《南京條約》也是那次戰爭時清政府簽訂的。1839年6月3日(即清宣宗道光十九年歲次己亥四月廿二),林則徐下令在虎門海灘當眾銷毀鴉片,至6月25日結束,共歷時23天,銷毀鴉片19,187箱和2119袋,總重量2,376,254斤。虎門銷煙成為打擊毒品的歷史事件。 歷史背景中國國內形勢 18世紀末至19世紀的中葉,中國處於清王朝統治的後期,也處在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制度的末期。中國國內形勢概括為一下幾點: 1、經濟落後。此時清政府統治下的中國,小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仍在全國占據主導地位。土地兼並的現象十分嚴重,大量耕地集中在貴族、地主手中,皇帝是全國最大的地主。佔全國人口絕大多數的農民,只有很少或者完全沒有土地。廣大農民在封建地租、賦稅、徭役和高利貸的重重盤剝下,陷於貧困破產和流離失所的悲慘境地。農民階級同地主階級之間的矛盾,是當時社會的主要矛盾。 2、政治腐敗。清王朝高度集權的君主專制制度已腐朽不堪。皇帝專橫獨斷,驕妄自大,沉醉在「天朝上國」的美夢之中。一般封疆大吏愚昧閉塞,官場貪污成風,吏治敗壞。貪污在清統治集團中成為不可遏制的一種流行病。結黨營私,在當時統治集團中也形成惡劣的風氣。 3、軍備廢弛。鴉片戰爭前夕,清朝的八旗兵和綠營兵編制上雖有八九十萬人,但缺額甚多,武器落後,主要使用刀矛弓矢等冷兵器,而且軍務廢弛,缺乏訓練,軍紀敗壞,國防力量十分虛弱,每年消耗餉銀二千萬兩以上(占當時清朝年財政收入的將近一半),都到了腐朽不堪的程度。 4、思想文化界沉悶。清朝統治者實行嚴酷的文化專制政策,沿用八股取士的科科舉制度。大力提倡空疏的宋學即理學和脫離實際的漢學,並大興文字獄,鉗制和禁錮士人的思想。思想界處於一種相當麻木、壓抑和沉悶的氛圍中。5、對外閉關自守。清王朝採取的對外關系政策是「閉關」政策。閉關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外國人對本國進行海上侵略,但是從長遠、從全局來看,這一政策,沒有也不可能起到抵制殖民侵略的積極作用,反而限制了中國自己,無異於作繭自縛,所以從根本上說這是一項消極的、落後的、錯誤的政策。 英國貿易入侵 與此同時,歐洲資本主義國家迅速崛起。英國在19世紀二、三十年代就基本完成了工業革命,在當時代表了最先進的生產力水平。中國擁有龐大的人口資源,正是英國資產階級夢寐以求的潛在市場。而中國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中國政府堅持奉行的閉關鎖國政策正是英國向中國傾銷其工業產品的「絆腳石」。19世紀30年代以前,中國在與外國的貿易中始終處於出超地位。中國對英貿易每年都保持出超二三百萬兩白銀的優勢。為了扭轉這種局面,英國資產階級出於其掠奪本性,遂用鴉片來沖擊中國的貿易市場,獲取一本萬利的不義之財。英國資產階級先把紡織品輸往印度,然後把印度的鴉片輸往中國,再從中國把茶葉、生絲等輸往英國,英國人在這種三角貿易中大獲其利。除了英國大量向中國輸入鴉片外,美國也從土耳其向中國輸入鴉片,俄國從中亞向中國北方輸入鴉片。 由於鴉片輸入的急劇增加,使中英兩國的貿易地位完全改變。英國由原來的入超變為出超,中國卻相反,造成白銀大量外流。據統計,1820-1840年間,中國外流白銀約在1億兩左右。由鴉片大量輸入而引起的白銀不斷外流,已開始擾亂清王朝的國庫和貨幣的流通,使清朝的經濟面臨崩潰的邊緣。更為嚴重的是鴉片的泛濫極大地摧殘了吸食者的身心健康,如任其發展下去,必將使中華民族面臨滅亡的危險。 以琦善為首的弛煙派評擊黃爵滋,以各種理由將煙害問題歸疚於其他社會問題上,而且主張禁煙的官員不過是少數人,就連道光帝即位前也嘗過鴉片,後來醒覺才戒掉煙癮,使他對禁煙一事猶疑不決。但林則徐早已於江蘇巡撫及湖廣總督任內時禁煙,把煙販及鴉片吸食者一掃而空。鑒於林則徐的成功,令道光帝認為禁煙並非不可行,於是道光帝下定決心,革除吸食鴉片的慶親王奕竇、輔國公溥喜之爵位,又將弛煙派的許乃濟品位降級。道光帝召林則徐入京,一連八日,天天皆召見林則徐商談禁煙,道光十八年十一月十五(1838年12月31日)任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關防,全國禁煙。
I. 虎門銷煙池的歷史事件
19世紀30年代英國、葡萄牙等武裝走私鴉片進入我國南方邊陲。大量鴉片運入,危害版我國權人民健康,無數銀兩流出國外,害得國弱民窮。清道光帝接受林則徐禁煙奏摺,特派林則徐赴廣州查辦,迫使外國鴉片商在虎門交出了鴉片2萬多箱,共重1175噸。為了銷毀這些害人的毒品,特意築了兩個大池子,長寬各45米。池底平鋪石板,四周欄樁釘板,池旁開一涵洞,池後通一水溝。銷毀鴉片煙時,先將池內蓄水,撒鹽成濃鹽鹵水,將鴉片分批投入池內,用濃鹵水溶化。然後再投入生石灰攪拌,馬上引起反應。爆炸開了,使其分解銷蝕。最後把這些混合廢品殘渣用江水沖走,涓滴不留。三個星期後,終於銷毀殆盡。當時(1839年6月3日到25日)銷煙池中的池板、木樁等遺物現陳列在池旁的鴉片戰爭博物館里。
J. 虎門銷煙這一歷史事件說明了什麼
虎門銷煙(1839年6月)是指中國清朝政府委任欽差大臣林則徐在廣東虎門集中銷毀鴉片回的歷答史事件。此事後來成為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導火線,《南京條約》也是那次戰爭時清政府簽訂的。
虎門硝煙從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鴉片在中國的泛濫,在民間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其次,這次禁煙運動大大增加了中國廣大民眾對鴉片危害性的認識,使很多人看清了英國向中國販賣鴉片的本質,喚醒了中國人們的愛國意識。 經過這次事件,禁煙英雄林則徐被中國人尊為民族英雄。
希望可以幫到你,請採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