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知識 > 歷史事件近代詩

歷史事件近代詩

發布時間:2021-02-17 12:35:06

① 近代詩的起源及發展過程

近代詩的出現
歷史背景
由於近代中國在資本主義列強侵略下發生了巨變,由一個獨立的封建國家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產生了新的階級成分、社會思潮和社會矛盾,因此,近代詩也開始沖破清代傳統詩歌的樊籬,出現新潮流。近代進步詩人往往是思想家和政治活動家,他們以詩歌為武器,緊密圍繞近代各個時期的重大斗爭,深刻地反映了資產階級舊民主主義革命歷程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內容。 在鴉片戰爭爆發前「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形勢里,近代啟蒙思想家龔自珍以其特有的敏感和蹊徑獨辟的詩歌,揭示清王朝封建專制主義統治的危機,呼號變革,期望能對腐朽現實實行「勁改革」的人才的興起,揭開了近代進步詩歌潮流的序幕,也為近代詩歌與現實政治密切結合奠定了基礎。接著,魏源、林則徐、張維屏、張際亮、朱琦、貝青喬、金和等一批經歷了鴉片戰爭的詩人,懷抱愛國深憂和民族義憤,突出地反映了鴉片戰爭這一重大歷史事件。他們的詩歌抨擊侵略者,痛斥投降派,謳歌抗敵英烈,為中華民族反帝斗爭留下了光輝形象和歷史畫卷。稍後,太平天國人民革命政權提出「棄偽從真」的反封建的文化綱領,革命領袖們的詩歌,以抒寫弔民伐罪的理想、改天換地的氣魄、百折不撓的英雄主義精神,傳達出廣大人民的心聲。
政治運動的推導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之後,隨著資產階級登上政治舞台並開展起改良主義政治運動,近代詩歌也被推進到一個新階段。黃遵憲努力創作「以舊風格含新意境」的「新派詩」,梁啟超響亮提出「詩界革命」的口號,推譽黃遵憲為「詩界革命」的旗幟。黃遵憲的詩,「詩之外有事,詩之中有人」,具體、鮮明、生動地反映了從咸豐以來到「庚子事變」前後的歷史面貌,貫串著救亡圖存、變法趨新和對賣國投降與頑固守舊勢力所進行的斗爭,充分體現了資產階級改良主義運動時期的時代精神。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嚴復、林紓、蔣智由、丘逢甲等,也都各有所側重,以不同風格的詩歌,表現了呼號變法圖強的共同主題和追求進步救國的志士激情。
進一步的發展
1900年「庚子事變」之後,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派開始在詩壇上嶄露頭角,以詩歌為革命號角,將近代詩歌進一步推向新領域。秋瑾的詩激昂慷慨,洋溢著革命英雄主義和不怕犧牲的大無畏精神,富有巾幗英雄的氣概。稍後,革命文學團體南社,在辛亥革命前不到兩年的時間里,社員發展至200餘人,辛亥革命後,更劇增至1000多人,聚集了一大批傾向革命的文化人。其代表詩人柳亞子的詩是民主革命斗爭的回響,他伴隨革命歷程,圍繞主要矛盾和重大事件,抒發壯懷與激情,充滿愛國主義和民主主義精神。南社其他重要詩人陳去病、高旭、周實、寧調元、馬君武、蘇曼殊等也都表現了反帝反封建反清革命的思想和對自由、民主、國家富強的理想的熱烈追求。
近代的文明
近代是西學東漸、資本主義文明傳入時期。先進科學技術創造出的奇跡般的新事物以及與封建思想體系截然對立的資產階級社會學說,開闊了人們的眼界,解放了人們的思想。梁啟超即曾表示:「將竭力輸入歐洲之精神、思想,以供來者之詩料。」(《夏威夷游記》)歌詠新事物、新學理,成為近代詩歌又一嶄新的內容。黃遵憲的《今別離》,抒寫在有了輪船、火車、電報、照相以及已知東西兩半球晝夜相反的條件下,別離的新滋味;《以蓮菊桃雜供一瓶作歌》雜取佛理和植物學、化學、生理學等新學理以入藝術構思,都是前人所沒有的。同時,隨著近代與外國的交往,一些詩人得以涉足國外,親自接觸資本主義新世界,他們「足遍五洲多異想」,「吟到中華以外天」,將詩筆展拓到海外。在黃遵憲、康有為、梁啟超、馬君武、蘇曼殊等人的詩作中,可以看到日本的櫻花、倫敦的大霧、巴黎的鐵塔、錫蘭島的卧佛等各國奇異的風光,也可以看到日本的明治維新、美國的總統大選、英國的日漸衰朽的資產階級社會等政治狀況。所有這些都大大開拓了近代詩歌表現的領域,所以康有為說:「新世瑰奇異境生,更搜歐亞造新聲」,「意境幾於無李杜,目中何處著元明」。

② 長征這首詩是歌頌重大歷史事件的詩嗎

征這首詩是歌頌重來大歷史事件的事嗎?自長征這首詩是歌頌歷史重大事件的,是歌頌了紅軍二萬五煙里長征克服重重困難,走出雪山草地的這樣的一個歷史故事,這個歷史事件轟動了全世界,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關注和支持,鼓勵,非常佩服中國紅軍擁勇善戰,克服重重困難的頑強精神,最後取得革命的勝利,長征的勝利

③ 《紅軍長征》這首詩描寫的是中國近代史上哪一重大事件作者是誰

《七律·長征》這首詩形象地概括了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的戰斗歷程,熱情內洋溢地贊揚了中國工容農紅軍不畏艱險,英勇頑強的革命英雄主義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七律·長征》的作者是毛澤東,作於1935年10月。內容如下: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

④ 急需與歷史事件有關的詩句!謝謝咯!

東風不與周郎變,銅雀春深鎖二喬

⑤ 敘述英雄傳說或重大歷史事件的敘事長詩(的成語或詞語) 一個就可以給分

散文 蒙的 或 演義

⑥ 詩反映了什麼歷史事件

很多;
赤壁
杜牧
折戟沈沙鐵未銷,
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
銅雀春深鎖二回喬.
主要寫的歷答史事件是赤壁之戰.
毛澤東的
紅軍不怕遠征難,
萬水千山只等閑。
五嶺逶迤騰細浪,(大庾、騎田、萌渚、都龐、越城等五嶺)
烏蒙磅礴走泥丸。(烏蒙山綿延在貴州、雲南兩省)
金沙水拍雲崖暖,(金沙江)
大渡橋橫鐵索寒。(大渡橋)
更喜岷山千里雪,(岷山)
三軍過後盡開顏。
〔長征〕一九三四年十月間,中央紅軍主力從中央革命根據地出發作...

⑦ 古詩的歷史

中國詩詞,歷史淵源流長,從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開始,古詩一直伴隨著我國人民,體現了中華文化最為精彩的一面之一。

⑧ 與歷史事件有關的詩(急需!!!)字數長的

八十三年歷盡滄桑,八十三年叱吒風雲;

八十三年輝煌行版程,八十三年名揚;

為了民族之獨立,權 為了人民之解放;

您歷盡曲折與坎坷,您飽嘗磨難與艱辛。

您以博大的胸懷和鋼鐵般的意志,

創立了千秋偉業;

您以甘甜的乳汁和大海般的深情,

哺育了中華兒女;

憶往昔:

我們唱著「義勇軍進行曲」,

伴著國際歌的旋律,

砸爛了日本法西斯,

推翻了蔣家王朝。

看今朝:

我們唱著「東方紅」,

豪情滿懷走進新時代,

自力更生,改革開放,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偉大、光榮、正確的黨啊!

您是中華民族的希望,

您是中國人民的救星,

中國人民在您鮮紅的旗幟下,

昂首闊步,勇往直前;

華夏兒女在您駕馭的航船上,

披波斬浪,揚帆遠航。

⑨ 關於歷史九一八事變的詩歌

艾青《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

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鎖著中國呀……

風,像一個太悲哀了的老婦,緊緊地跟隨著,伸出寒冷的指爪。

拉扯著行人的衣襟,用著你土地一樣古老的,一刻也不停地絮聒著……

那從林間出現的,趕著馬車的,你中國的農夫,戴著皮帽,冒著大雪,要到哪兒去呢?

告訴你,我也是農人的後裔——由於你們的,刻滿了癇苦的皺紋的臉,我能如此深深地,知道了,生活在草原上的人們的,歲月的艱辛。

而我,也並不比你們快樂啊——躺在時間的河流上,苦難的浪濤,曾經幾次把我吞沒而又捲起——流浪與監禁,已失去了我的青春的最可貴的日子,我的生命,也像你們的生命,一樣的憔悴呀。

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鎖著中國呀……

沿著雪夜的河流,一盞小油燈在徐緩地移行,那破爛的烏篷船里,映著燈光,垂著頭,坐著的是誰呀?

——啊,你,蓬發垢面的小婦,是不是,你的家——那幸福與溫暖的巢穴,已枝暴戾的敵人,燒毀了么?

是不是,也像這樣的夜間,失去了男人的保護,在死亡的恐怖里,你已經受盡敵人刺刀的戲弄。

咳,就在如此寒冷的今夜,無數的,我們的年老的母親,就像異邦人,不知明天的車輪,要滾上怎樣的路程?——而且,中國的路,是如此的崎嶇,是如此的泥濘呀。

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鎖著中國呀……

那些被烽火所嚙啃著的地域,無數的,土地的墾植者,失去了他們所飼養的家畜,失去了他們把沃的田地,擁擠在,生活的絕望的污巷裡;飢謹的大地,伸向陰暗的天,伸出乞援的,顫抖著的兩臂。

中國的痛苦與災難,像這雪夜一樣廣闊而又漫長呀!

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鎖著中國呀……

中國,我的在沒有燈光的晚上,所寫的無力的詩句,能給你些許的溫暖么?

詩詞賞析:

從這首詩我們看見了詩人的個性和他的詩的審美特色。他的詩是藝術生命形態的生成和創造。語言不是簡單的情緒的外化,而是與內在生命不可分割的,它整體地形成了詩的有聲有色有形的搏動著的生命體。

許多論者評述這首詩時說它具有散文美,這正說明了它的自自然然的藝術特色,它沒有雕琢和虛飾的痕跡,幾乎看不到什麼有形的可感的技巧。所謂散文美,我以為還說明詩的強有力的彈性和張力,使詩的情境得以向遠遠的疆界拓展,具有了深邃廣漠的感覺。這也正是大詩的氣象。

這首詩很難說有幾個明顯的段落,只能說有幾個起伏。被稱作主旋律的兩行詩,是一個激盪的大氣韻和境界,一下子把讀者推了進去,使你不但置身其中,身內身外頓時落滿了厚重的雪。隨後,詩人才展開一幅幅的寒冷的場景。

首先是風的出現,它「伸出寒冷的指爪/拉扯著行人的衣襟,/用著像土地一樣古老的話/一刻不停地絮聒著……」讀者感觸到了風的無法躲避的侵襲和它古老的哀傷的聲息,不由得令人感到了歷史的沉重。

接著詩人從土地和人民的艱辛歲月,訴述了詩人自己「也是農人的後裔」,經歷過流浪和監禁,失去了青春。

詩人的命運與整個古老的民族和土地的命運是血肉相連的。詩人真摯的自白使詩浸染著溫暖而赤誠的血淚,讓詩、詩人與讀者在民族危難的時刻緊緊聯在一起。接著又在雪的寒冷中,看見在戰爭中遭到蹂躪和殺戮的善良的婦女,還有年老的奔波在流亡道路上的母親。……詩人深情地呼號:

「中國的路/是如此的崎嶇/是如此的泥濘呀。」

這三行詩的容量是多麼的沉重啊!它蘊含著深深的歷史和現實的思考,使詩的意象和內含增添了極大的重量,這重量是一種不能推卸的負擔,宿命地落在讀者的心頭上,引起了更深更深的震顫——這也正是雪落在中國土地上的寒冷的重量!

(9)歷史事件近代詩擴展閱讀

在抗日戰爭的詩歌創作中,艾青無疑是創作力最旺盛、成就最大的詩人。這八年,他走向自己創作的第一個高峰,留下大量膾炙人口的詩篇,例如《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北方》《乞丐》《手推車》《他死在第二次》《我愛這土地》等。

作家王蒙回憶,改革開放的80年代初,在愛荷華大學舉辦的「國際筆會」上,隔絕多年的海峽兩岸作家第一次聚首。因長期分離,大家不知話應該從何說起。這時,有人提議朗誦艾青的《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當熱血沸騰、情緒激昂而悲傷的作品朗誦完畢,大家的心理隔絕一下子消逝了。

今天看來,這首寫於七十八年前的詩作,仍然可以說是凝聚民族共同記憶,激起人們內心深處強烈歷史共鳴的最佳詩篇。《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並不是一首構思已久、反復醞釀的作品。它1937年12月誕生於日軍圍城,即將舉行大會戰的武漢,帶有倉促寫就的痕跡。

可在封鎖著中國的寒冷中掙扎而出的長詩,卻帶著超乎人們想像的藝術生命力,成為不朽之作。

閱讀全文

與歷史事件近代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