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有哪些看點
新疆多種類的博物館集旅、學、研於一體,成為旅遊的熱門景點之一。藏著不少版寶貝的新疆維權吾爾自治區博物館,成為來新疆的遊客必須「打卡」之地。自治區博物館旅遊旺季的時候每天可以接待8000人次,淡季時每天也在5000人次,現在正值暑假期間,遊客量每天都在增長。
張騫通西域後,樓蘭成為東西方交通的重要通道和西域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在東西方文化交流中曾起到重要作用。樓蘭古城、米蘭遺址、小河墓地等歷史文物、人文資源是人們深入了解樓蘭歷史文化的重要窗口。「特有的地域魅力、獨特的民俗風情以及豐富的自然人文資源,新疆各類博物館也越來越專業,遊客體驗也在提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社教部副主任張蕾說。
Ⅱ 內蒙古自然歷史博物館開館時間
內蒙古自然歷史博物館開館時間
1、周二至周日,周一閉館(法定假日期間另行安排)。
2、早上9:00開館,16:00停止售票停止入館,17:00閉館。
憑身份證免費參觀
內蒙古自然博物館,生動的動植物標本、閃爍的礦石、神奇的恐龍化石……偌大的博物館彷彿經歷了一次時空的穿梭之旅,讓人們見識了內蒙古的地大物博和悠久歷史。
(2)歷史的印記自治區歷史博物館擴展閱讀:
整個展區採取開放式布局,以館園結合的方式供遊客參觀。館內設置了五大主題展廳,展陳面積21795平方米,涵蓋了農、林、牧、水、動植物、古生物、地質礦產等13個領域。
一層壯美內蒙古展廳,是一幅徐徐展開的美麗畫卷,廣袤的森林、遼闊的草原、浩渺的水域,雄渾的沙漠一覽無遺。
大興安嶺晨曦中的原始森林以及綠色海洋中繁衍生息的各種珍禽異獸,呼倫貝爾雲影下的群群牛羊,額爾古納濕地上的徜徉水鳥,巴丹吉林暮色里的金色沙丘和額濟納沙漠綠洲的神奇,使遊客彷彿置身於風光旖旎的環境之中,帶給人美的享受。
二層是遠古內蒙古展廳,展示在內蒙古118.3萬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從太古宙到新生代,悠悠35億年滄海巨變的地質歷程所演繹出的一幕幕生物演化史,揭示了生物多樣性以及與環境的關系,構築起了一幅生命發生發展的全景圖。
三層是以礦產資源為主題的富饒內蒙古展廳,重點介紹內蒙古礦產資源成因、種類、分布特徵以及對人民生活和社會發展所發揮的巨大作用。
展廳中展出的巴林雞血王,是鎮館之寶,形似巍然屹立的寶塔,充滿王者之尊的霸氣,晶瑩欲滴、通透靈動、色彩斑斕,被奉為「石中瑰寶」。
四層綠色內蒙古展廳,重點介紹代表性行業或地區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的實踐歷程和取得的成就。以綠增色、以綠生財、以綠造福,以生態文明托起大美內蒙古,構築起祖國北疆綠色的萬里長城。
四層到六層是恐龍的故鄉專題展廳,將實物標本與生態復原場景有機結合,展示了內蒙古恐龍的神秘魅力。
這里有世界上最早發現的恐龍蛋,有在國際上產生巨大影響力的全世界最大的竊蛋類恐龍——二連巨盜龍,還有完美巴彥淖爾龍以及精美臨河盜龍,更有恐龍足跡正在講述恐龍的歷史。
內蒙古自然博物館,該館是全區第一座集收藏、陳列、科學研究、文化教育等為一體的自然資源科普活動博覽建築。2016年6月籌建,2018年10月建成,總建築面積48759平方米。
內蒙古自然博物館位於呼和浩特市賽罕區南二環路13號,南二環與興安路交會處。開館時間為9時至17時。16時後停止發放門票。每周一閉館。市民可憑身份證免費參觀。
Ⅲ 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的歷史沿革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的前身廣西省立博物館在南寧創立。當時已初具規模,有固定的館舍,文物藏品達2萬多件,還有大量的石刻拓片和各種新舊圖書資料,並舉辦過各種展覽。
抗日戰爭爆發以後,廣西省立博物館幾度搬遷,文物損失嚴重,館名也多次更改。直到新中國成立,廣西的文博事業才得到復甦。
1956年5月1日,廣西省立博物館大樓竣工,宣告重建工作完成。
1958年3月,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廣西省立博物館遂改為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
1978年,建成如今使用的陳列大樓。
Ⅳ 寧夏回族自治區博物館的陳列展覽
塞北江南
塞北江南展廳位於寧夏博物館二樓南側,展出面積400平方米,主要是展出元、明、清三代寧夏的歷史風貌。西夏末期連年征戰,寧夏地區生產衰敗,社會動盪,農業荒蕪,成為一片廢墟;忽必烈建元之後,吸取先進的中原經濟文化,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使寧夏地區的社會經濟得到了很快的恢復和發展,回族形成;明清兩代,全國大一統,地區社會穩定,回族進一步發展壯大。該展覽通過對這一歷史時期寧夏社會經濟與歷史文化的展示,表現出昔日「塞上江南」的歷史風貌。
大夏尋蹤
大夏尋蹤展廳位於寧夏博物館二樓,展覽集中了西夏故地寧夏回族自治區自建國以來考古發掘的西夏文物精品三百餘件,其中包括從素有「東方金字塔」美譽的西夏王陵出土的鎏金銅牛等國寶級文物和國家一級文物數十件。旨在從西夏文字、西夏鑄造、西夏瓷器、西夏佛教、西夏建築等五個方面,全面、真實地揭示西夏文化的獨特魅力,以及當今西夏學研究的最新成果,從而展示中華古文化的博大精深。
絲路重鎮
絲路重鎮展廳位於寧夏博物館二樓,該展覽的宗旨意在展示從北朝至隋唐時期,位於絲綢之路孔道上的兩個重鎮——固原、靈州地區考古發掘出土的頗具中西文化交流印記的遺跡、遺物,從而揭示出寧夏在絲綢之路上曾有過的輝煌與重要地位。北朝至隋唐是中國與周邊甚至遙遠國家交往最為頻繁的時期,大量其他民族流寓中國,而寧夏處於少數民族進入中原的絲綢之路孔道。
農牧家園
農牧家園展廳在寧夏博物館二樓,主要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為「草原牧歌」,第二部分為「秦關漢月」;主要表現寧夏地區自西周、春秋戰國至秦漢的歷史發展進程;通過144件套文物展品,盡可能為觀眾勾勒出這一時期文明進程的輪廓。第一部分側重於表現寧夏南部戎族青銅文化的特點,展示青銅禮器、兵器、車馬器、銅牌飾、銅帶飾等;第二部分側重於表現寧夏北部農業的開發和水利設施的建設,展示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相關文物,以陶器和青銅器等為主。
文明曙光
文明曙光展廳位於寧夏博物館二樓東北角,該展覽以場景復原、實物展示、多媒體互動等多種展示方式再現寧夏舊石器時代至新石器時代的各個文化現象和重要發掘。寧夏回族自治區地處中華文明的發祥地黃河上游、黃土高原的西北邊緣,正當東西南北經濟文化交流的通道和要沖,遠在石器時代這里就產生了原始文明,北部黃河沿岸有水洞溝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及新石器時代的「細石器文化」遺址,南部固原地區「馬家窯文化」、「菜園文化」和「齊家文化」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
朔色長天
朔色長天展廳在寧夏博物館二樓,展覽共分五篇:《文明曙光》、《農牧家園》、《絲路重鎮》、《大夏尋蹤》、《塞北江南》,用豐富的文物語言敘述了寧夏三萬年來各民族所創造的燦爛文化,展覽擷取歷史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文明之花,如寧夏獨特的新石器時期之菜園文化陶器、戰國至漢代的透雕青銅牌飾、北周柱國大將軍李賢墓之彩繪陶俑、西夏王陵出土的鎏金銅牛和大石馬、清代官窯瓷器精品等,展出文物數量豐富:共計1083件,其中一級文物114件。 回鄉漫步
回鄉漫步展廳位於寧夏博物館三樓東南側,展出面積1000—1200平方米,該廳主要是藉助新穎多樣的展陳手段,通過文物、照片、文字、模型等展品表現出寧夏回族在宗教、生活、文化各個方面豐富多彩的民族風格。回族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是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自唐代伊斯蘭教傳入中國到元代回回民族形成,歷經各個歷史時期至今,回族與寧夏這塊土地水乳交融,密不可分,寧夏是全國最大的回族聚居區域,也是唯一的省級回族自治區域。
紅旗漫卷
紅旗漫卷展廳位於寧夏博物館二樓西側,展出面積2200—2600平方米,主要是展出革命前輩在寧夏留下的珍貴革命、歷史文物。陳列面向部隊、機關、大、中專院校、廠礦企業、廣大人民群眾,是進行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基地。該廳從寧夏早期革命活動、紅軍長征、西征、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等方面詳細介紹寧夏的革命史。
石刻史書
石刻史書展廳位於寧夏博物館一樓西側,內容主要分三大部分:序——最初的家園、岩畫——留刻在石頭上的生命印跡、保護研究——我們正在做和還需要做的。通過大量實物、拓片、圖片等將岩畫豐富的信息傳達給游者,其中展出的岩畫實物約150塊,拓片約300幅,照片約150幅,游牧民族文物若干,復製品若干。該展廳把寧夏岩畫放到世界岩畫的大環境范圍中展示比較,努力尋求文化的共性,並且不迴避岩畫中內容研究的不確定因素。
輝煌塞上
輝煌塞上展廳位於寧夏博物館一樓東側,主要是展出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五十年取得的輝煌成就,整個展覽內容大約使用150×200平方厘米圖板約500塊,照片約600—800幅等,展陳內容涉及工、農、商、文、衛、教、體、旅、交通和城市建設等十個方面。展覽主要是以照片、圖表、模型、實物為主,力爭使展覽整體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表現視角既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又不缺乏獨特性。
滿漢全席
滿漢全席——國宴奇石大餐展廳位於寧夏博物館三樓西北角,主要展出全國名石千餘塊,以滿漢全席的形式展出,根據奇石的色、形、紋製作的「奇石豪宴」,「蒸煮煎炒」式樣齊全,有「烤全羊」、「烤乳豬」、「紅燒肉」、「魚段」、「餃子」、「果盆」等,葷素齊備,白肥紅瘦,其鮮艷的色澤、與原物擁有幾乎毫無二致的質感。 五彩華章
五彩華章展廳位於寧夏博物館三樓西側,展廳面積1000平方米,主要是展出館藏的歷代瓷器精品。瓷器是中國古代偉大發明之一,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考古資料表明,早在公元前十六世紀的商代就成功燒造了「原始瓷器」,經過春秋、戰國、秦漢的發展,到了東漢「青瓷」終於燒製成功了。中國瓷器在世界上具有很高的聲望,被稱為瓷器的故鄉;該展覽就是要通過展示寧夏回族自治區收藏的各個時代的瓷器來表現我國人民對人類物質文明所做的貢獻,以此激發人們的愛國熱情。
方圓史話
方圓史話展廳位於寧夏博物館三樓西側,主要展出中國錢幣。該廳展陳面積約四百平方米,展品陳列一千件左右。中國錢幣展以中國歷史發展為主線,通過大量的實物,結合文字、圖片及相應的設計製作來進行內容展開。做為一個專題性文物展覽,「中國錢幣展」旨在比較全面地展示中國錢幣源遠流長的發展史及其獨特的歷史與文化內涵;同時,起到宣傳和普及錢幣知識,利於錢幣收藏與鑒賞的積極作用。
筆墨春秋
筆墨春秋展廳位於寧夏博物館三樓西南側,主要是展出館藏的歷代書畫精品。該廳面積900平方米左右,共展出200幅左右字畫作品。筆墨春秋展廳展出的目的旨在通過館藏字畫的展示,使人們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國優秀的古代、近現代文化遺產,了解中國書畫藝術的博大精深、絢麗多彩,以及不同時期的書法、繪畫風格及特點,更進一步的加深人們對書畫知識的認識。
Ⅳ 參觀歷史博物館的意義
參觀歷史博物館可以深刻感悟歷史,了解各民族文化,加深對民族團結的認識,讓大家牢記中國的歷史,繼承民族團結精神,從自身做起,維護、傳承華夏文明,做民族團結的踐行者。
生活在今天,人們疲於奔走,游盪在眼花繚亂的物質世界,憧憬著應接不暇的繁華,這讓大家忘記了在城市中還有一處存儲記憶的地方,或許人們很少注意過它,但它一直在靜靜地守候著過去,守候著一份亘古未變的革命情懷。
餐館歷史博物館,可以讓人們見識了生活在中華這塊大地上勤勞的人民,風俗文化多彩的不同民族,各式各樣的民族服飾,熱血奉獻的守國大將,奮斗不息的中華民族,從古代到今天,民族團結代代相傳,愛家愛國的精神傳播心間。
(5)歷史的印記自治區歷史博物館擴展閱讀:
歷史文物存在的意義
所謂文物真正的存在價值不是用金錢衡量的數字,也不是多麼精美的雕花與材料。他們真正的寶貴之處在於它們本身的文化底蘊,他們不動,不說話,就作為一個旁觀者見證了一個又一個朝代的變遷。
千百年來,法老的輝煌已經落幕,天子皇朝的統治已消亡,古希臘城邦戰爭的戰火硝煙已落定,角鬥士的廝殺吶喊已遠去,可金字塔、紫禁城、雅典衛城、羅馬角斗場、依然巍然屹立於世人面前,他們無聲地向世界證明,古建築遺址作為人類文明的載體,記錄了古往今來那些時間軸上的興衰榮辱。
青銅鼎、唐三彩、山水畫、青花瓷……他們身上的痕跡、花紋代表了一個個朝代的審美,反映當代人的思想和價值觀。文物,就是我們和古人溝通的橋梁,是古人存在過的證明,是一種歷史印記。
網路-歷史博物館
Ⅵ 烏魯木齊 歷史博物館在哪裡
烏魯木齊歷史博物館好像沒有,不過有自治區博物館,在烏魯木齊市阿勒泰路,友好路美美商場的背後。,坐51,52,909,7,910,912,928到博物館下就到了。
Ⅶ 新疆自治區博物館介紹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位於烏魯木齊市西北路,是新疆文物收藏和科研中心,省級綜合性歷史博物館,建於1953年。其外觀造型具有維吾爾建築風格。館內裝飾亦富有民族特色。展廳面積7800平方米,共收藏歷史文物、民族文物、革命文物等5萬余件。
目前常設的展覽有:
1、新疆少數民族民俗展覽——系統介紹新疆12個少數民族在服飾、起居、節慶娛樂、婚喪、禮儀、飲食、宗教及其它方面各具風姿的民情風俗。
2、新疆歷史和出土文物展覽——展出了自四、五千年前直至近代從絲綢之路發掘及收集的一千多件珍貴文物,包括錦娟、陶瓷、泥俑、錢幣、碑貼、文書、典籍、兵器、器具等。
3、新疆古屍展覽有距今3800餘年的樓蘭女屍,有距今3200餘年的哈密女屍和距今3000年且末女屍。
該館還舉辦過「中國原始社會」、「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的高昌封建社會」、「偉大祖國絲織工藝」、「新疆原始社會」、「漢—唐時期的新疆」、「新疆石窟壁畫(摹本)」、「新疆出土文物」、「祖國錦綉」、「新疆古屍(及伴出文物)」、「館藏書畫」 等專題陳列和展覽。
交 通
在市中心紅山商場門口乘坐7路公共汽車可以到達。
門 票/開 放 時 間
免費。另外館內有導游機,押金100元,可以免費使用。
夏季平日9:30~19:00,節假日10:00~18:00,冬季10:30~18:00
Ⅷ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的發展歷史
1953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前身農業展覽館籌備,初步設計為山字形平房建專築。
1959年,新疆維吾爾自屬治區博物館正式成立。
1962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遷至烏魯木齊市西北路132號改為博物館並對外開放。
1963年10月1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正式開館。
2005年9月20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新館建成開館。新館建築面積17288平方米,地下一層、地上二層,主體高18.5米,玻璃穹頂頂標高29.5米,建築平面基本呈「一」字型平面對稱布局,具有西域風格和新疆地方特色。
Ⅸ 寧夏回族自治區博物館的歷史沿革
寧夏回族自治區博物館的前身是1959年9月成立的寧夏地質博物館籌備處。
1973年,寧專夏地質博物館籌備處正屬式更名為寧夏回族自治區博物館,館址位於自治區首府銀川市承天寺院內,佔地面積2.24萬平方米,建築面積7000多平方米。
1988年,寧夏博物館所在的承天寺院整飭重修為仿古建築。
2004年,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決定將寧夏博物館新館建設列為自治區成立50周年大慶的獻禮工程。
2006年,總投資2.28億的寧夏回族自治區博物館新館破土動工,總建築面積3.0258萬平方米。
2008年8月,寧夏博物館新館建成並投入使用。
2012年12月7日,寧夏博物館獲批成為「國家一級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