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歷史古代中國政治制度知識點框架
一、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
一、夏商的政治形式
1、早期「國家」的出現:
(1)時間與地區:距今大約五千年前,隨著農耕經濟的發展,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的原始居民開始邁入早期國家起源的歷史階段。
(2)標志:金屬器具的使用、貧富分化的產生、文字的成熟、城的出現和禮制的初步形成。
(3)政治形勢:傳說中的黃帝以戰爭手段平定四方,安撫萬民,又分置官員,確定了初步的政治管理秩序。
2、夏商政治文化:
(1)夏朝:王位世襲制的形成,政治權力由「傳賢」演化為「傳子」,「家天下」的制度由此開始,宗族關系從此成為基本的政治關系。(《禮記》中記錄了孔子的一段話,其大意是:往古的「大同」時代,「天下為公」;現在的「小康時代」,則是「天下為家」。這說明了從「天下為公」到「家天下」的大致演化過程。)
(2)商朝:商代貴族以血緣為紐帶,實行宗法制;神權和王權的密切結合。
二、西周分封制
1、前提:在牧野一戰中,周擊敗了商王朝的軍隊主力,建立了西周。
2、內容:
(1)周武王將子弟和功臣分封於各地,使他們成為各領一方的諸侯。
(2)諸侯的權力與義務:諸侯國在封國內享有世襲統治權,對周天子定期朝貢並提供軍賦和力役。
3、分封對象:子弟、功臣和親周的商朝舊貴族。
4、評價:西周的分封制有利於穩定當時的政治秩序,但後來隨著實力的變化,諸侯國之間出現了強國兼並弱國的形勢,從而使周天子的權威逐漸削弱。
5、瓦解:受封的諸侯權力較大,享有相當大的獨立性。隨著諸侯國實力的不斷增強,王權衰弱,分封制走向崩潰。
三、西周的宗法制
1、淵源:有原始社會的父系家長制直接演變而來。
2、目的:鞏固分封制形成的統治秩序,解決貴族之間在權力、財產和土地繼承上的矛盾。
3、實質:是按照血緣宗族關系分配政治權力,維護政治聯系的一種等級制度。
4、核心:嫡長子繼承
5、內容:
(1)同宗族內部最高權力地位的傳承以嫡長子繼承製為原則;
(2)確立大宗、小宗的體系;
(3)形成「周天子——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級。
6、特點:
(1)按照血緣宗族關系的親疏來分配政治權力;
(2)將血緣關系紐帶同政治關系結合起來,是「國」和「家」的統一。
7、維護工具:禮樂制度
8、影響(評價):
(1)積極:在當時保證了貴族在政治上的壟斷地位,有利於政治集團內部的穩定和團結。對後世,使人們形成了一種孝悌觀念,利於培養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
(2)消極:對中國封建社會來說,中國封建政治呈現宗法色彩,表現為等級制、絕對的君臣隸屬原則、極端的皇權主義、親貴合一、裙帶作風、反智主義傾向等。
二、走向「大一統」的秦漢政治
一、「六王畢,四海一」
1、統一條件:
客觀上:
(1)政治:長期割據戰亂,百姓渴望安定和平,統一是人心所向。
(2)經濟:生產力水平逐漸提高,商鞅變法後,秦國的實力最強。
(3)思想:法家的思想強調統一和中央集權,對秦的統一起了促進作用。
主觀上:
個人:秦王嬴政雄才大略、善於用人。
2、統一經過:從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國相繼攻滅了東方六國,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持續數百年的戰亂,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秦王朝。
3、版圖拓展:
(1)北方:將軍蒙恬率軍北擊匈奴,收回了河套地區;修築長城和「直道」,加強北部邊防。
(2)南方:開鑿了溝通湘水和灕水的靈渠,統一嶺南,設置郡。
(3)西南:在西南夷,開辟「五尺道」,並在其中部分地區任命官吏。這是該地區進入中原統一政權版圖的開始。
4、意義:不僅擴大了統一帝國的規模,而且推動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
二、海內為郡縣
1、實行:秦始皇採納李斯的建議,確定以郡縣製作為中央控制地方的制度。
2、結構(內容):
(1)「郡」是直屬於中央的地方行政區劃。「郡」設郡守、郡尉、監獄史等職官,分掌行政、兵事、監察職責。
(2)「縣」隸屬於郡。
(3)設置於少數民族聚居地的同級地方行政機構稱為「道」。
(4)「縣」級以下有「鄉」、「里」兩級地方基層行政機構。
(5)負責地方治安並兼管公文傳遞的「亭」。
3、特徵:郡縣制與周代以來「分土建邦」的分封制相比較,最主要的差別在於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縣長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調動,不得世襲。
4、意義:郡縣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權形成過程中的重要環節,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貴族政治的重要標志。
5、漢代地方制度:西漢王朝繼續推行郡縣制。漢初曾分封諸侯王而形成「郡」、「國」並存局面,後逐步消除與中央抗衡的地方割據勢力,使「大一統」政體更為鞏固。
三、百官公卿
1、秦朝中央政權的基本結構:
(1)皇帝制:秦王嬴政採用「皇帝」稱號,自稱「始皇帝」,並確立了皇帝至高無上的地位,總攬全國政治、經濟、軍事大權,並世代相傳。
(2)三公九卿制:
①「三公」:丞相——協助皇帝處理政事;太尉——主管軍事;御史大夫——丞相的助手,負責監察系統。
②「九卿」:奉常——主管宗廟禮儀和教育事務;郎中令——主管宮廷警衛;衛尉——主管宮門屯衛;太僕——主管宮廷輿馬;廷尉——主管司法;典客——主管少數民族及外交事務;宗正——主管皇室事務;治粟內史——主管國家財政;少府——主管皇室財政。
(3)朝議制度:「三公」與諸卿以「朝議」等方式討論國家軍政要務,成為皇帝裁決的依據。這是在君主專制制度之下減少決策失誤的有效途徑。但是秦始皇晚年,朝廷大臣參與議政的制度遭到破壞。
2、歷史影響:
(1)積極:徹底打破了傳統的貴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國古代大一統王朝的基礎。對此後兩千多年的中國政治制度產生了重要影響。
(2)消極:秦王朝依靠皇帝的專制權威,加強了對人民的壓榨,使人民的處境日趨惡劣,造成階級矛盾迅速激化。秦王朝統治十幾年後土崩瓦解。
3、西漢的官僚制度:
(1)繼承:西漢王朝大體沿襲了秦王朝的官僚制度,歷史上稱此為「漢承秦制」。
(2)發展:漢武帝時設置十三部刺史和司隸校尉,加強了朝廷對地方的控制。這對國家政權的鞏固,防止地方分裂勢力的發展,有著重大的意義。
三、君主專制政體的演進與強化
一、法令出一
1、創立:秦始皇確立的「皇帝」制度為歷代王朝所繼承。
2、特點與演變:
(1)皇帝有天下獨尊的地位,集行政權、司法權和軍事指揮權於一身。國家的法律、政策,都決定於皇帝一人的意志。
(2)在君主專制體制下,皇權帶有獨斷性、隨意性的特點,往往影響封建國家一系列重要的政治決策。國家變成一個人的國家,政治成為一個人的政治。
(3)後來,歷代官僚體制雖有所變化,但是都以維護皇權、服務於皇帝為基本原則。
(4)君臣關系,實質上是「主子」和「奴才」的關系。
二、君權和相權
1、君權與相權的矛盾:中國古代王朝的丞相或職務相當的高級官員,他們是帝王的政治助手。在執政過程中,帝相之間難免發生矛盾,希望有所作為的帝王往往採取限制相權的方式獨攬行政大權。
2、歷代限制相權的措施:
(1)漢:
①漢武帝頻繁更換丞相。
②漢武帝特意從身份地位的士人中破格選用人才,參與國家政治中樞的主要決策,讓他們能夠隨侍左右,參議要政。皇帝親自任命和直接指揮的高級將領也往往參議機要。於是,與以丞相、御史大夫為首所構成的官僚機構「外朝」相對應的「中朝」(又稱「內朝」,由皇帝左右的親信近臣構成)得以形成。「中朝」在宮廷之內對重要政事先做出決策。
(2)唐:措施:中央設中書省、門下省和尚書省三省,尚書省設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唐初,三省的最高長官都是宰相。當時,在門下省還設政事堂,作為三省宰相共同議定軍國大政的場所。後來,凡參加政事堂議會的其他官員,身份也等同於宰相,相權實際上有所分散。
(3)宋:設中書門下(習稱政事堂),為行政機構,長官稱「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簡稱「同平章事」,職務相當於宰相。為了分散宰相的權利,曾增設「參知政事」,作為副宰相。設樞密院,管軍事,長官為樞密使。設三司以總理財政,長官為三司使。
(4)元:元朝中央政府的組織大都沿用宋制。
3、歷代帝王限制相權的目的:
(1)防範宰相擅權。
(2)力求加強統治、提高行政效率。
(3)彌補政事繁多而宰相才幹不足的缺陷。
三、中國古代王朝的監察體制
1、演變:
(1)秦朝:監察機構的設置,在秦代已經受到最高執政集團的重視。在中央政府和郡一級行政機關內,都有專門負責監察的官員。
(2)漢武帝時代:全國劃分為十三個監察區域,稱十三州部,每州部設刺史一人,以監察地方政治,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
(3)西漢時期:中央行政機構的監察主要由御史大夫屬下的官員承擔。御史大夫的地位僅次於丞相,御史大夫主管的機關是當時最主要的監察機構。
(4)唐代:御史台定期到京都各監獄視察執法情況。
(5)宋朝:提點刑獄司是專職監察邢獄的官員。
(6)元朝:規定人命重案以公文移送御史台,由監察御史復按。御史在糾舉官吏時,可以採取拘捕、審訊甚至先斬後奏等手段。
2、評價:
(1)積極: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監督官員規范執政,防止官員貪污腐敗。
(2)消極:專制制度的本質決定了監察體制的實際效能必然是有限的。監察官員並不代表社會履行職責,而只是帝王的耳目和工具。監察官員乃至監察機構貪贓枉法的情形司空見慣。
四、選官制度的歷史變化
1、中國古代選官制度的演進:中國古代選官制度的演進大體經過了「世官制」、「察舉制」和「科舉制」三個階段。
2、主要選官制度:
(1)「世官制」:將官職限定在貴族范圍內,由貴胄子弟世代繼承祖上的權位。
(2)「察舉制」:
B. 高考歷史知識框架 高考歷史的知識點太多,做個框架圖能很好的了解知識的來龍去脈
框架真的很難找
C. 歷史知識結構表
先給你個歷史知識結構復習綱要
歷史知識結構復習綱要
一、 中國古代史:
朝代:政治、經濟、民族關系、對外關系、思想文化
政治:制度的更替(在春秋戰國時),國家統一或分裂,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在中央、在地方,軍權、財權、行政權、司法權,選拔官吏制,思想控制),積極性和消極性;改革(背景、目的、性質、內容、作用、結果及原因),朝代興衰。
經濟:背景、措施(土地制度、賦稅制度)、分農業、手工業、商業。封建經濟發展的一般原因:(1)國家統一、政局穩定。(2)統治者重視,調整政策。(3)工具的改進。(4)水利工程的建設。(5)人民的辛勤勞動。(6)中外間,民族間經濟交流頻繁。(7)耕作技術的提高、推廣。(8)人口遷移。
影響:有利於政治的穩定、文化教育的發展、賦稅的增加、促進民族間和對外的交流、戰爭的勝利、國家的強盛。
農業發展的原因:以上原因。表現:工具的改進、水利工程建設、土地的開墾、農作物品種的推廣和引進、產量的提高、專業化和商品化、著作。影響:
有利於政治的穩定、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賦稅的增加、文化教育的發展、社會風氣的好轉、民族間和對外的友好交流。手工業:原因:農業和商品經濟的發展、政府的重視、技術的提高、人身依附關系的鬆弛、手工業者的勤勞。表現:部門、產量、分工、技術水平、著作。影響:有利於商業的發展和最終產生資本主義萌芽、豐富人民的生活、促進民族間和對外的交流。商業:原因:農業和手工業的發展、賦稅政策的調整(政府對農民的人身控制有所鬆弛)、政府重視(管理和稅收)、交通便利、開明和開放的對外政策、開明的民族政策。表現:商品多、貨幣、城市的繁榮、店鋪和旅店眾多、政府的管理、市(城市中)和集市(農村)、商人多、夜市。影響:推動農業和手工業的發展、豐富人民生活、加強了民族間和中外間的經濟交流、市民文學的產生、到明清時期推動資本主義萌芽產生、反封建專制的民主思想產生、人們的價值觀發生變化。
民族關系:民族間的友好交流是主流。少數民族的興起和發展、如何管理少數民族、民族間的戰爭、經濟文化交流、人口遷移、接受漢文化(接受先進的制度等)、民族融合的程度。意義:有利於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發展、促進民族融合、加強了對邊疆地區的管理、加速了少數民族地區的開發和發展。
對外關系:開放或閉關鎖國。原因:經濟發達、科技文化高度繁榮、世界領先、陸路和海路交通發達、造船技術發達、政府重視(管理或鼓勵)、開放的對外政策。對外交往的途徑:官方和民間的貿易、官方派遣使節和留學生、宗教傳播、戰爭。
古代貿易的特點:(1)先以陸路貿易為主,後以海路貿易為主。(2)官方貿易不以盈利為目的,而著力加強友好往來。(3)外貿伴隨著文化交流。西亞不少商人帶來了西方宗教,中國科技也相繼西傳。(4)外貿促進了民族融合。回族的形成。
古代對外關系的特點:(1)范圍:東達朝鮮、日本、西至西亞、歐洲。(2)內容:有使節往來,也有經濟文化交流,也有戰爭與侵略。(3)路線:有陸路,還有海路,還有海陸並舉。(4)地位:明清以前中國文化居世界領先地位,對外是開放的;明清開始中國社會的發展逐漸落後於西歐各國,對外是閉關鎖國的。(5)影響:不僅增進了中外雙方的了解、聯系和友誼,促進了中外雙方的經濟文化交流和發展,而且促進了人類歷史的進步,促進了民族融合——回族。
明清時期中國對外關系出現的新特點:(1)中國逐漸落後於西方,西方殖民者開始對中國殖民擴張和掠奪。如荷蘭入侵台灣。(2)我國政府和人民面臨著維護國家主權和反對外來侵略的任務,並進行了英勇的斗爭。如戚繼光抗倭寇。(3)封建統治階級對外政策由開放交往趨向閉關保守。如清朝的禁海令。(4)但也有友好往來,如鄭和下西洋,西方傳教士來華,出現「西學東漸」,又把中國的儒學和道學介紹到西方。
思想文化:條件:政治穩定,疆域遼闊,經濟繁榮,開明的民族政策和開明開放的對外政策,民族間和中外間經濟文化交流頻繁,科技工作者或人民的開創精神、勤奮和實踐精神,選官制的影響,政府的重視。
表現:思想(百家爭鳴、唯物思想、唯心思想、民主思想),科技(四大發明、中醫學、自然科學如數學、天文歷法、建築、物理、地理,農學著作,手工著作等),教育,史學,文學藝術。
特點:科技發達、世界領先,思想活躍,文學藝術繁榮等。
世界史
生產力
政治 民主政治,無產階級運動
資本主義國家 經濟 調整生產關系, 經濟發展情況
各國經濟實力在國際上的變化(經濟格局)
國際關系體系
資本主義國家之間
國際關系 資本主義國家與社會主義國家之間
資本主義列強與亞非拉國家間(經濟、政治格局)
發展狀況(政治、經濟、外交、各種矛盾)及原因
亞非拉地區 民族解放運動情況
存在的問題
如何走上人民民主國家和社會主義國家的?
社會主義國家 發展情況
存在問題及其改革、成效
東歐劇變、蘇聯解體的原因及影響、教訓
人文主義(文藝復興)、理性主義(啟蒙運動)
思想、科技 自由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民族主義
三次科技革命:原因(生產關系的調整、科技自身的發展、經濟發展的需要、科技工作者的努力、政府的重視)、標志、內容、影響(生產力、生產關系、世界經濟格局、世界政治格局、經濟結構和生活結構、工業布局、城市化、價值觀、政府對科技的重視、各國經濟依賴程度加深:出現區域集團化、全球一體化、知識經濟)
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展的原因:相對穩定的政治局面、科技的推動、生產關系的調整(資本主義國家制度的確立、出現壟斷和壟斷組織、國家壟斷資本主義、頒布有利於經濟發展的政策)、對亞非拉地區的掠奪(二戰後國際經濟舊秩序依然存在)
資產階級革命:原因(資本主義發展水平,舊的體制阻礙它的發展),過程,結果確立資本主義基本原則(建立民主制、頒布文件和法律或措施):民主制、以法治國、權力制衡機制、政黨政治、人權規定、代議制。
原發性的資本主義國家是英、法、美,後發性的國家是德、意、俄、日
國際關系體系:背景、概念、實質、操縱者、組織、內容、影響(積極和消極)、瓦解。
中國近現代史
政治:執政者、社會性質、革命性質主要矛盾、統治者自身的改革、農民運動、資產階級改革或革命
經濟:被捲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自然經濟的逐漸解體、列強對中國商品輸出和資本輸出。洋務運動。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產生,初步發展,短暫的春天(原因、地點、表現、人物、特點、影響)
外交:列強對中國的侵略、被迫開放、「以華治華」。
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思想:新思想的萌發(「師夷長技以制夷」、「向西方學習」),提出發展資本主義(以法治國、民主政治、設新聞官和聽取社會輿論、發展工商業、獎勵技術發明、提倡興辦新式學堂、平等往來),「師夷長技以自強」、「中學為體、西學為用」、「自強」、「求富」,拜上帝教,資產階級維新思想和民主革命思想,頑固派和義和團的盲目排外思想,辛亥革命後的「民主共和」和「實業救國」兩大思潮、尊孔復古、新文化運動時期的民主科學思想、後期傳播馬克思主義。
政治:主要矛盾、國共關系、工人運動、學生運動、中共的建立及不斷完善和成熟、不斷根據情況的變化調整策略,最終取得勝利
經濟:官僚資本的出現與發展、民族資本發展艱難、抗日戰爭時期的根據地的大生產運動。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外交:列強侵略的方式
思想:舊三民主義發展為新三民主義、馬克思主義的傳播、毛澤東思想的形成、中共的思想錯誤與糾正
政治:政治制度、鞏固政權、黨風建設、制度建設、民主與法制建設
過渡時期:(1949、10——1956年) 經濟:恢復經濟的措施、工業化的建設、成就、由多種經濟成分並存到逐漸形成單一的公有制經濟。
外交:國際形勢、國內形勢、政策、方針、成就。
科技:如何重視
政治:自身建設、「左」傾錯誤
經濟:正確的指導方針、出現了失誤、困難、取得的成就、計劃經濟體制形成。
曲折發展時期: 外交:50年代中到60年代:國際、國內形勢、方針、成就。70年代:國際、國內形勢、成就
政治:十一屆三中全會、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
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 經濟:改革開放政策、農業和工業成就
外交:國際、國內形勢的變化、外交政策的調整、取得的成就
思想:真理標準的討論,確立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以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作指導
科技:認識:科技為第一生產力,成就
D. 構建中國古代隋唐、宋元、明清時期的知識體系 高中歷史
第一,政治的演變。首先,封建專制主義制度不斷加強。這種制度核心就是兩個矛盾,內一是皇權和相權(朝廷),二容是中央和地方。詳細講,就是皇權不斷加強,中央權力不斷加強。同學,你就沿著這條思路去想,比如為了加強這種制度,各個皇朝採取了什麼的措施。例如隋唐的三省六部制,明朝取消丞相,元朝行省的設置等等。
第二,經濟。這個高中歷史講得比較散。同學你只要就要熟記各個朝代的經濟表現。比如草市的出現,還有勞動工具的變化等等。
第三,文化。唐詩,宋詞,元曲。明清的小說,以上就是公認的上訴皇朝的文化成就的典型代表。但中文文化博大精深,講起來好長啊。不過,儒家文化一直是核心。同學,你可以了解儒家文化在各個朝代的變化。不如宋朝的朱熹以及兩程。並且明清時期,儒家文化不斷受到王守仁的心學,李贄等人的沖擊。
總體上,經濟是根本,政治和文化都是經濟的具體表現,同時文化又受制於政治。比如明清時期的小說的流行,根本原因是因為市民經濟的大力發展,演變出了我國的四大名著。
E. 高中歷史明清時期知識點梳理
高中歷史明清知識點梳理明清的話,這個應該是說知識點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活等等各個方面的梳理,特別可以我。
F. 明清文字獄歷史知識框架
明太祖朱元璋參加國元末農民起義,十分討厭「賊」「寇」等字眼,又因為他當過和尚,所以對「光」 朱元璋
「禿」「僧」這些字都非常討厭。有一次,杭州府學教授徐一夔在書上用「光天之下」「天生聖人」「為世作則」等語贊美朱元璋。朱元璋卻牽強附會,硬認為「光」是指光頭,「生」就是「僧」,是在罵他當過和尚,「則」與賊近音,意在罵他是賊,竟下令把徐一夔殺了。 朱元璋統治時期,文士以表箋文字不當而罹罪這最多。按照明朝初年的習慣,每逢正旦,萬壽節及冊立東宮是,內外文武大臣都要獻上表箋慶賀。而各級文武大臣嫻於文辭者並不多,於是撰寫賀表的任務一般都落在當地教官的身上。朱元璋既知文士有訕譏之好,故而對這些表箋格外在意。果然,一些表箋被他看出了「破綻」,朱元璋毫不猶豫地亮出了屠刀。當時以表箋文字觸犯忌諱者為數不少,而最多的是因為用了「則」字。當時的江淮方言,「則」與「賊」讀音相似,朱元璋以為這是在譏諷他有落草為寇的經歷。如浙江府學教授林元亮因所作《萬壽增俸表》中有「作則垂憲」句被殺;北平府學訓導趙伯寧因作《萬壽表》中有「垂子孫而作則」被殺等等.洪武三十年南北榜案中,考官因所進試卷中有「一氣交而萬物成」及「至尊者君,至卑者臣」,被認為譏諷朝廷,有凶惡字而獲罪。明初文字獄貫穿洪武一朝,是明太祖朱元璋為推行文化專制統治所採取的極端手段,並為後世封建統治者所效法。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其實,朱元璋大搞文字獄之說,海內外學者早已指出,其論據皆出自明中後期野史稗乘所載之佚聞,但這些佚聞卻未見諸官修史籍,且彼此互相抵牾,漏洞百出,實不足信。
G. 高中歷史必修一知識點框架人教版
第一單元古代中國的政抬制度 第1課夏、商、西周的政抬制度
1、 夏商政抬制度的內容:
中央:〇1王位世襲製取代禪讓制;〇2參與決策相、卿士,負責祭祀占卜和記錄王朝大事的 卜、祝、史,執掌軍權的師等。
地方:侯、伯
夏商政抬制度的影響:夏商的早期政抬制度,對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有直接影響。
2、 西周的分封:被封的請侯國的義務:鎮守疆土、隨從作戰、繳納貢賦、朝覲述職 〇2影響:積極影響:加強了周天子對地方的統抬;形成了對周王室眾星
擇月般的政抬格局
消極影響:西周後期王權衰弱,舂秋戰國暑期列國紛爭
〇3結果:西周後期分封制受到破壞;戰國末年周王室失去分封大杈
3、西周的宗法制:
〇1內容:用父系的血縲關系的親疏來維系政抬等級,鞏固國家政抬的制度。 〇2特點:嫡長子繼本制
〇3影響:保證貴族的壟斷和特杈地位,有利於統抬集團內部的穩定和團結。 第2課秦朝的中央集杈制度的形成
1、 中央集杈制度的形成:
特點:一人獨蕁;呈權至上;皇位世袈 評價:標志著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杈制度的確立。
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官僚政抬取代貴族政抬的重要標志。
2、 中央集杈的基本特徵:權力高度集中
3、 中央集杈制的作用及影響:
積極作用:ol使秦實力增強,通過戰爭擴大疆域,形成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
的封建國家,成為當時世界大國。
c_2使秦能一實行各種鞏固統一的措施。
〇3莫定了中國兩千多年封建社會政抬制度的基本格局,為歷代封建王朝所沿 用,且不斷得到加強和完善。
消極作用:依靠皇帝的專制杈烕,加強對人民的壓榨,造成階級矛眉迅速激化。 第3課從漢至元政抬制度的撗芰
1、中央政抬制度的鏡芰:
漢朝漢本秦制
有所芰化中央設三公(相、御史大夫、太尉)
中朝決策機構 外朝執行機構 尚書台中樞機構 魏晉南北朝逐步形成三省體制
隋朝尚書省、內史省、門下省為中央政府最高統抬機構 唐朝中書省掌決策,負責莩擬和頒發呈帝詔令
消極作用:依靠皇帝的專制杈烕,加強對人民的壓榨,造成階級矛眉迅速激化。 第3課從漢至元政抬制度的撗芰
1、中央政抬制度的鏡芰:
漢朝漢本秦制
有所芰化中央設三公(相、御史大夫、太尉)
中朝決策機構 外朝執行機構 尚書台中樞機構 魏晉南北朝逐步形成三省體制
隋朝尚書省、內史省、門下省為中央政府最高統抬機構 唐朝中書省掌決策,負責莩擬和頒發呈帝詔令
消極作用:依靠皇帝的專制杈烕,加強對人民的壓榨,造成階級矛眉迅速激化。 第3課從漢至元政抬制度的撗芰
1、中央政抬制度的鏡芰:
漢朝漢本秦制
有所芰化中央設三公(相、御史大夫、太尉)
中朝決策機構 外朝執行機構 尚書台中樞機構 魏晉南北朝逐步形成三省體制
隋朝尚書省、內史省、門下省為中央政府最高統抬機構 唐朝中書省掌決策,負責莩擬和頒發呈帝詔令
1、 明朝:君主專制強化,中國的宰相制度從此被廢除,君主專制達到了新的高度
2、 清朝:君主專制達到頂峰,設置軍機處,由呈帝挑選新任的滿漢官員充仕軍機大臣。全 國的軍政大權就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
第二單元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抬制度 第5課古代希臘政抬民主政抬
1、 基礎:梭倫改革
確立:克利斯提尼改革 貢金時代:伯利克里統抬時期
2、 特徵:人民主杈、輪番而抬、法律至上、公民內部平等
3、 積極作用:促迸希臘民族性格形成;推動古希臘文化事業發展;開西方民主政抬的先河 消極作用:男性公民民主;小國寡民的直接民主;抽簽選舉,輪番坐莊的弊端
第6課羅馬法的起源與發展
1、 《十二銅表法》標志看羅馬成文法的誕生。
《民法大全M查士丁尼組織編暴)標志看羅馬法律體系的最終完成。
2、 影響:維護羅馬帝國的政沽、經濟統抬;是現代歐洲大陸法律體系的基礎;是反封建和 鞏固資本主義制度的有力思想武器。
第三單元近代西方資本主義政抬制度的確立與發展 第7課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建立
1、 〇1光榮革命:1688年
〇2《杈利法案>:1689年。特點:議會的杈力日益超過國王的杈力;國會逐漸處於「同 而不抬」的地位
〇3責任內閣制:苜相事實上成為國家政抬生活中的最高決策者和領導者。
2、 作用:國內影響:提供保障、穩定社會、走人民主、樹立模式;
國外影響:對其他國家的資產階級建立新制度,也有巨大影響。
3、特點:英國立憲制度是君主制、貴族制與民主制三者融為一體的混合物。君主是象徵性 的元苜,其職責多數是禮儀性的。
第8課美國聯邦政府的建立(1776年7月4日美國獨立)
1、〇1"1787年憲法」的制定:獨立初期的美國,只是一個邦聯制國家。
原則:「分權」與"制衡%立法權、行政權、司法權之間制約達到平沖;總統和國 會之間、國會本身兩院之間、司法與其他部門之間均構成制約。
H. 中國古代歷史大框架 原始社會到明清時期 一單元的總結 快..本人急用....
一 、原始社會(約170萬年前到約公元前21世紀)
約170萬年前 元謀人生活在雲南元謀一帶
約70-20萬年前 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帶
約1.8萬年前 山頂洞人開始氏族公社的生活
約0.5-0.7萬年前 河姆渡、半坡母系氏族公社
約0.4-0.5萬年前 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父系氏族公社
約4000多年前 傳說中的炎帝、黃帝、堯、舜、禹時期
二、 奴隸社會(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476年)
夏 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1600年
公元前2070年 禹傳予啟,夏朝建立
商 公元前1600 年到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1600年 商湯滅夏,商朝建立
公元前1300年 商王盤庚遷都殷
西周 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771年
公元前1046年 周武王滅商,西周開始
公元前841年 國人暴動
公元前771年 犬戎攻入鎬京,西周結束
春秋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
公元前770年 周平王遷都洛邑,東周開始
三、 封建社會(公元前475年到公元1840年)
戰國(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356年 商鞅開始變法
秦(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6年)
公元前221年 秦統一,秦始皇確立郡縣制,統一貨幣、度量衡和文字
公元前209年 陳勝、吳廣起義爆發
公元前207年 巨鹿之戰
公元前206年 劉邦攻入咸陽,秦亡
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楚漢之爭
西漢(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
公元前202年 西漢建立
公元前138年 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
公元8年 王莽奪取西漢政權,改國號新
東漢(25年到220年)
25年 東漢建立
73年 班超出使西域
105年 蔡倫改進造紙術
132年 張衡發明地動儀
166年 大秦王安敦派使臣到中國
184年 張角領導黃巾起義
200年 官渡之戰
208年 赤避之戰
三國(220年到280年)
220年 魏國建立
221年 蜀國建立
222年 吳國建立
230年 吳派衛溫等率軍隊到台灣
263年 魏滅蜀
265年 西晉建立,魏亡
西晉(265年到316年)
280年 東晉滅吳
316年 匈奴攻佔長安,西晉結束
東晉(317年到420年)
317年 東晉建立
383年 淝水之戰
南北朝(420年到589年)
420年 南朝宋建立
494年年到 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
隋(581年到618)
581年 隋朝建立
589年 隋統一南北方
605年 開始開通大運河
611年 隋末農民起義開始,山東長白山農民起義爆發
唐(618年到907年)
618年 唐朝建立,隋朝滅亡
627年-649年 貞觀之治
713年-741年 開元盛世
755年-763年 安史之亂
875年-884年 唐末農民戰爭
五代(907年到960年)
907年 後梁建立,唐亡,五代開始
916年 阿保機建立契丹國
北宋(960年到1127年)
960年 北宋建立
1005年 宋、遼澶淵之盟
1038年 元昊建立西夏
11世紀中期 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
1069年 王安石開始變法
1115年 阿骨打建立金
1125年 金滅遼
南宋(1127年到1276年)
1127年 金滅北宋,南宋開始
1140年 宋、金郾城大戰
1206年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權
元(1271年到1368年)
1271年 忽必烈定國號元
1276年 元滅南宋
明(1368年到1644年)
1368年 明朝建立,元朝結束
1405年-1433年 鄭和七次下西洋
16世紀中期 戚繼光抗日倭
1553年 葡萄牙攫取澳門居住權
1616年 努爾哈赤建立後金
1628年 明末農民戰爭爆發
清(1636年到1911年)
1636年 後金改國號為清
1644年 李自成建立大順政權,農民軍攻佔北京,明亡
1662年 鄭成功收復台灣
1673年 三藩叛亂開始
1684年 清朝設置台灣府
1689年 中俄簽訂《尼布楚條約》
1771年 土爾扈特部重返祖國
1839年 林則徐虎門銷煙
1840年-1842年 鴉片戰爭
1842年 中英《南京條約》簽訂
19世紀四五十年代 中國無產階級產生
1851年 金田起義、太平天國建立
1856年-1860年 第二次鴉片戰爭
1858年 《愛琿條約》《天津條約》的簽訂
19世紀六七十年代 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產生
1860年 《北京條約》的簽訂
19世紀60到90年代 洋務運動
1864年 天京陷落、太平天國運動失敗
1883年-1885年 中法戰爭
1894年-1895年 甲午中日戰爭
1895年 中日《馬關條約》簽訂
19世紀90年代 帝國主義在中國強占「租借地」劃分「勢力范圍」
1898年 戊戌變法
1900年 義和團運動高潮,八國聯軍侵略中國
1901年 《辛丑條約》簽訂
1905年 中國同盟會成立
1911年 黃花崗起義、保路運動、武昌起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