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知識 > 重大歷史事件談談看法

重大歷史事件談談看法

發布時間:2021-02-17 06:52:11

1. 談一談您對1840—1949年中國歷史的認識和看法,可以是某一個重大事件或者其他什麼都可以!

這個階段是從被侵來略到站起來的歷源史 。鴉片戰爭 ,甲午中日戰爭 八國聯軍侵華
這些都是因為中國古代的落後的政治制度造成的 ,一些人總說什麼清政府腐敗啊 無能啊
我暈 , 要是沒有這種制度的束縛 政府還能成這樣 ? 所以歸根結底都是落後的制度造成的
,沒有跟上世界的潮流 ,沉迷於之乎者也間 陶醉在固紙考據上 。 反而倒退了 。
直到抗日的爆發到解放 , 中國才開始蘇醒了。 慢慢的成長到今天

2. 談一談你對歷史和寫的歷史的看法,你認為歷史應該注重"信"還是因果

談一談你對歷史和寫歷史的看法,我對歷史沒有看法,歷史寫得很好。

3. 聯系歷史,請就某個歷史問題談談自已的看法2000字左右

南京大屠殺的死亡人數在中日學者之間是一個很難達成共識的問題。這位日本朋友認為首先應該承認南京大屠殺這樣一個事實,然後才能思考和評價這段歷史,進而來書寫當代歷史。我是贊同他的提法的。否認歷史和篡改歷史是一種愚蠢的行為,這是歷史不斷明證的。我想沒有人願意一直糾纏一個問題沒完沒了,關鍵是要有基本的認識,這是原則問題,毫無商討的餘地。
南京大屠殺的提法和升溫確認了南京大屠殺這一事件在國內外的影響和地位,有利於人們更好地認識這段悲慘的歷史,但是南京大屠殺的凸顯也掩蓋了很多類似的屠殺事件。很多的人已經忘記或是忽略了在中國眾多省份曾經發生過的屠殺事件。十五年前爺爺給我講過的「活埋小杜庄」的屠戮已經為鄉村青年所不知了,那個村子的遺址也已經被擴展的村莊佔用了,可誰又知曉那地底下埋藏了老老少少三百多口冤屈的魂靈呢?歷史不是事實的全部,有一些肯定是要被遺忘的,但是至少讓這些魂靈安息於此不要攪擾了吧。
中國自1840年以來的動盪屈辱的抗爭史或許太厚重了,南京大屠殺事件在國人的記憶里只是眾多重大事件之一,不象日本人記憶廣島長崎原子彈事件一樣。這里的差異是一個遍體鱗傷的人和一個局部受傷的人的比較和感受吧。此外黨派斗爭下的歷史被無限度地縮小,只有一個焦點,其他的都湮沒於塵埃了。等到再次扒露出來的時候,就產生了歷史牽連中的現實,現實中的歷史認知,以及歷史和現實的銜接問題。這樣三個問題的解決關繫到中日未來的發展趨勢、進度和深度,我很是審慎地張望那遙遠的未來。

4. 求對歷史事件看法的論文

1991年8月19日蘇聯解體,是20世紀最重大的歷史事件之一。作為這個世界上最龐大國家當時的領導人——米哈伊爾·謝爾蓋耶維奇·戈爾巴喬夫(Михаил Сергеевич Горбачёв)被認為要為這一事件負上相當重大的責任。而在戈爾巴喬夫「導致蘇聯解體的改革」中,他激進的新聞改革對這個國家產生了巨大的震動,並被認為是導致了嚴重的意識形態崩潰,成為蘇聯解體一個重要原因。

對於戈爾巴喬夫新聞改革的評價
毫無疑問,戈爾巴喬夫的新聞觀念受西方影響極深——這和他多次出國的經歷以及較高的學歷都有相當的關系。戈爾巴喬夫提出的「公開性原則」無疑是新聞媒體應該追求的價值觀,而他新聞改革中最重要的三點:取消新聞審查制度、規定各種組織或公民個人都有辦報權、擴大辦報人的自主許可權,也都符合現代新聞事業的發展趨勢。
從改革初期的情況看,通過改革,蘇聯的媒體得到了群眾更多的信任和歡迎,也更貼近真實的國情——從新聞的角度看,這肯定是成功的。突破新聞禁區,新聞才變得具有價值而不僅僅是某一個政黨的宣傳工具;對於歷史問題的揭露,也符合人民知情權的要求。
從以上的分析看,戈爾巴喬夫的新聞改革無論如何都是進步的,是符合歷史潮流的,甚至是成功的。但是,為什麼仍然有這么多人認為他的改革失敗了呢?因為蘇聯解體了,蘇聯的改革失敗了,從結果出發,在意識形態的失范上,自然又追究到了新聞改革的問題上來。
然而,蘇聯的意識形態崩潰,其根源並不在新聞自由,而恰是在新聞不自由。因為過去的新聞不自由,斯大林才能肆無忌憚的犯下驚人的罪行而不擔心為人所知。因為對真相缺乏了解,國民無法真正參與到國家的事務中來,也就無法發揮社會主義人民民主的優勢。而新聞有了自由後對於過去的揭露,不過是它早就應盡的義務的補救。
應該說,蘇聯的失敗,並不在於新聞改革,而是因為過去所犯下的可怕罪行。因為已經犯下了罪行,蘇共就無法迴避其責任,作為一個政黨,被迫下台,也屬當然。另一方面,蘇聯解體後俄羅斯以及獨聯體國家並未走上富強之路,其中一些甚至出現倒退,這也有政治經濟多方面的原因(甚至是主要原因),其罪並不能歸於新聞自由。相反,我們倒可以說,即使出現了其他的倒退,在新聞事業方面,他們取得了進步。這么看來,國內一些人藉此來攻擊蘇聯的新聞改革,鼓吹「操縱輿論」,倒顯得別有用心了。

5. 談談你對近代史的看法

中國近代史始自1840年中英鴉片戰爭爆發,止於1949年南京國民黨政權覆亡,歷經清王朝晚期、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時期、北洋軍閥時期和國民政府時期,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逐漸形成到瓦解的歷史。 我國和世界上其他國家一樣,按照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不斷地向前發展著,到了封建社會後期,商品經濟的發展,已經孕育著資本主義的萌芽。但是,到了十九世紀四十年代,這種獨立發展的進程中斷了,資本主義列強用大炮、鴉片和廉價的商品,打開了中國的大門,並逐步和中國封建統治者勾結,來實現他們獨霸中國的目的。這樣,中國便一步步地淪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從此,中華民族成了一個被壓迫的民族。首先,1840年6月英國以武力侵略中國,發動了鴉片戰爭。英國侵略軍燒殺搶掠,在中國的領土上橫行霸道。1842年8月,英國侵略者又強迫清政府簽定了中國近代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次年,英國又強迫清政府簽定了《南京條約》的附件。鴉片戰爭剛剛結束,美法兩國以武力威脅下,迫使清政府分別和他們簽定了不平等的中美《望廈條約》和中法《黃埔條約》,擴大了侵略權益。鴉片戰爭以後,中國從封建社會逐漸變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由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開始變為外國資本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從此,中國人民開始了反對外國侵略者,同時反對本國封建統治者的斗爭;中國歷史進入了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鴉片戰爭中,清政府耗費大量軍費,大大加重了人民負擔。此後,洪秀全領導的規模巨大的太平天國起義爆發了。1853年,太平軍佔領了南京,定都天京,太平天國頒布了《天朝田畝制度》,還派了兩支人馬分頭北伐和西征。後來,湘軍瘋狂反撲,太平軍連連失利。1855年,石達開指揮西征軍大敗湘軍,太平天國進入軍事上的全盛時期,大平天國軍事上取得很大勝利的時候,領導人之間,發生了尖銳的內部戰爭。1864年6月,洪秀全病逝。7月,湘軍沖入天京城內,天京陷落,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運動,由於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絞殺,而失敗了。太平天國堅持戰斗14年,勢力發展到18省,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偉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農民運動。它建立了政權,頒布了《天朝田畝制度》,沉重地打擊了中外反動勢力,是幾千年來中國農民戰爭的最高峰。 接下來,英法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1858年,俄、美、英、法四國先後強迫清政府分別簽定了《天津條約》。10月下旬,英法兩國又強迫清政府簽定了中英、中法《北京條約》。經過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國喪失了更多的領土和主權,外國侵略者]勢力擴大到沿海各省,並深入到長江中下游地區。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了。 經過兩次鴉片戰爭,清政府在1861年設立了總理各國事務的衙門。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後,洋務派掀起了一場洋務運動。以「自強」為口號的洋務運動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的道路,但它在客觀上刺激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為中國資本主義近代化開辟了道路;對中國經濟勢力的擴張,也起到了一些抵製作用。 1883年底,法軍攻擊駐越清軍,中法戰爭爆發。清軍齊心殺敵,擊潰法軍,取得了鎮南關大捷。中越軍民抗法戰爭的輝煌勝利,迫使法國內閣倒台。但是,清政府急忙同法國代表在天津簽定條約,同意在中越邊界開辟通商,中國任用法國人修築鐵路等條件。從此,法國的侵略勢力伸向中國西南地區。中國「不敗而敗」,法國「不勝而勝」。 1894年,甲午中日戰爭爆發,中國戰敗,被迫同日本簽定了屈辱的《馬關條約》。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了。 19世紀末,爆發了義和團運動。但是,由於清政府的腐敗,義和團運動在中外反動勢力的鎮壓下失敗了.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英、法、美、德、日、意、奧等國,簽定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辛丑條約》給中國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負擔,嚴重損害了中國的主權。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 在孫中山的倡議下,1905年興中會與華興會、光復會等革命團體的一些成員,在日本東京組成中國同盟會。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了,在革命的領導下,革命軍英勇奮斗,所向披靡,迅速佔領武昌城。革命黨人改國號為中華民國,推舉孫中山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然而,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被袁世凱竊取了。1912年3月,袁世凱在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是我國近代社會偉大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推翻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這是我國社會的一大轉變,一大進步!這次革命雖然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但為以後新的革命斗爭的發展開辟了道路。 中國人民覺醒了。1919年5月4日,北京三千多名學生在天安門廣場前舉行示威遊行。五四愛國運動是一次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徹底反對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在這次運動里,中國無產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台,表現了偉大的力量;中國的先進知識分子,起了重要作用。五四愛國運動,發生在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以後,是無產階級世界革命的一部分,對宣傳馬克思主義起了推動作用。 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發動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致使第一次國共合作公開破裂。7月15日,汪精衛為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而提出「寧可枉殺千人,不可使一人落網」的口號,大肆屠殺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從此內戰代替了團結,獨裁代替了民主。轟轟烈烈的國民革命失敗了。國民革命的失敗,一方面是由於國際帝國主義聯合支持國民黨右派發動叛變,反革命的力量大大超過了革命的力量;另一方面是由於中國共產黨還處於幼年時期,缺乏斗爭經驗。在國民革命的後期領導人陳獨秀又犯了右傾投降主義的錯誤,放棄革命的領導權,以致在敵人發動突然襲擊時,不能有效地組織人民反抗。 終於,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推翻了帝國主義,資本主義,官僚主義三座大山,取得了偉大勝利。 當我們站在世紀之交的門檻上,回顧近百年來中國人的奮斗歷史的時候,我們可以清楚地發現,中國歷史上幾乎沒有任何一個時期可以與這一時期相比較——困惑與希望的交織,污穢與崇高的輝映,黑暗與光明的搏擊,構成了中國近代史上波瀾壯闊、跌宕起伏而又驚心動魄的歷史畫卷。我們作為新世紀的接班人,必須從現在起,以過人的努力,超常的毅力,去發奮汲取文化知識;以求實的態度,務實的作風,去勇於參與社會實踐;以開拓的思路,創新的理念,去探求人生的新境界,為祖國、為社會、為人民做出貢獻。

採納哦

6. 說說你對黨的一些重要歷史事件的認識

弄得幾個MM持家有道的到處想辦法節省空格

7. 如何分析歷史事件的原因

在歷史教學中,教師不僅要依照歷史的年代次序系統地講述歷史,還要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和方法具體地分析和總結歷史事件。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理解每一重要歷史事件發生的原因以及它在歷史發展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理解每一重要歷史事件的意義和本質,進而認識社會發展的規律,不斷提高觀察問題和分析問題的敏感度。如何運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和方法分析和總結歷史事件呢?怎樣分析歷史事件?本文就此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找出因果關系
一切歷史事件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聯系、互為因果的。如西漢初年,統治階級採取休養生息政策,出現了「文景之治」。這絕不是統治階級發「善心」,而是秦末農民戰爭顯示的巨大威力。西漢統治者為了維護封建統治,吸取秦亡的歷史教訓,採取暫時減輕對農民剝削的政策。這就是「文景之治」出現的必然性。又由於文景時期農民負擔減輕,生產條件有所改善,有利於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就出現了西漢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漢武帝時期國力的強盛。這些歷史事件無不互為因果,同時歷史事件彼此之間除了表現「縱」的內在聯系之外,還經常表現「橫」的聯系。如「五四運動」的發生除了有國內歷史條件外,還由於俄國十月革命對中國的影響。正因為十月革命的勝利使中國當時具有初步共產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受到了鼓舞,找到了方向和道路。總之,抓住歷史事件彼此之間的縱橫聯系,是分析歷史事件的一把鑰匙。
二、剖析事件發生的條件
歷史事件的發生都不是偶然的。它是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分析歷史事件之所以發生的種種條件,找出它的原因,對深刻認識歷史事件的性質和發展過程是十分重要的。分析、評價歷史事件的前提是充分理解。而歷史情境的有效設立則是理解歷史事件的重要方式。
作為過去發生的事實,歷史是不可重復的客觀存在。不可再現是歷史的特點,而受制於中學教材與學生實際,一般呈現出來的史實都顯得偏短。要想讓中學生去完整地認識那些年代久遠的知識有一定的難度,解決這個問題的最佳方式就是情境再現。教師通過一定的資料收集,結合學生的認知情況,運用多種教學方式將過去幾百上千年的歷史情境化,再讓學生在具體的時空條件下真實地感知歷史人物與歷史事件,梳理經歷人類社會曾經的生活習慣與民族風俗。只有當學生親身回溯歷史感知歷史,才能充分理解歷史的前世今生。
邏輯分析作為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需要在思維層面剖析歷史的前因後果。任何歷史事件的分析,都要從歷史事件發生的起因、經過、發展等過程分部挖掘,不能帶著主觀的情感和臆斷,尤其注重客觀公正的實事求是,還原歷史的真相。要想實現這個目標,就必須學會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原理,綜合運用正確的歷史分析方法,才能找到歷史事件的分析模式。比如商鞅變法,只要深入剖析它出現的歷史背景就比較容易理解變法的目的。
三、理清事件發展的頭緒
歷史事件的發展總是表現出「開始→發展→高潮→結果」的過程。這就要求我們善於抓住發展線索,理清頭緒。
四、弄清作用或影響
歷史事件之間存在著內在聯系,這就決定了每個歷史事件必然會對整個歷史產生作用和影響。所以對歷史事件的作用、影響、後果或意義要作仔細的分析,不能呆板地死記「條條」。有的重大歷史事件對人類歷史的發展起了推動作用,有巨大歷史意義。如十月革命、三大戰役、辛亥革命、遵義會議等等。但有的歷史事件卻表現出對歷史發展的阻礙作用,產生消積的後果。如袁世凱復辟帝制、國會縱火案、「四·一二」反革命政變等等。有的歷史事件對歷史發展起過深刻影響,包括直接影響和間接影響。如秦末農民戰爭,它推翻了舊的封建統治,這是直接影響。同時,新的統治者懾於農民革命的威力,不得不採取寬舒政策,客觀上有利於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這就表現出它的間接影響。
歷史事件是錯綜復雜的,我們只有運用正確的方法,才有可能把歷史事件分析清楚,從而提高學習效果,增強分析問題的能力。

8. 人們認為十月革命是「震撼世界」的歷史事件,請談談你的看法,謝謝~

對世界:十月革命使社會主義的理想第一次成為了現實。是世界發展的里程碑。
對俄國,十月革命使俄國走上了一條正確的發展道路。

9. 請大家說一下對某一歷史事件或人物個人觀點!

笑談姜維(很久以前的原創)
我想姜維這個名字大家都不陌生,一提到他,我們就會想到一個「有心殺賊,無力回天」的英雄形象!對於姜維我想談談我個人的看法。
姜維前半生的唯一一件大事,就是投降蜀漢。許多人認為姜維投降的過程是:打敗趙雲被諸葛亮看中—諸葛亮用計引姜維出城—用反間計使姜維沒有歸路—姜維投降。但歷史上,姜維投降遠沒有那麼精彩。據《三國志》的記載:「建興六年,丞相諸葛亮軍向祁山,時天水太守適出案行,維及功曹梁緒、主簿尹賞、主記梁虔等從行。太守聞蜀軍垂至,而諸縣響應,疑維等皆有異心,於是夜亡保上邽。維等覺太守去,追遲,至城門,城門已閉,不納。維等相率還冀,冀亦不入維。維等乃俱詣諸葛亮。」所以,可以看出姜維很「倒霉」,大家都誤會他,他沒辦法,只好降蜀,並不是諸葛亮使的壞!
而姜維降蜀之後,並沒有像小說中那樣被諸葛亮看重,甚至達哪先問姜維。在《三國志》中,找不到任何姜維在諸葛亮北伐時出謀劃策的文字。如果一些人用不寫不等於沒有的話反駁我,我也無言以對。但諸葛亮死後,姜維的確得到重用,《三國志》記載:「十二年,亮卒,維還成都,為右監軍輔漢將軍,統諸軍,進封平襄侯。」而後,也就開始了他漫長的北伐生涯。
提姜維的北伐,就不得不提姜維的用兵,姜維的用兵的卻比諸葛亮要高!我們先看看姜維的戰績,「1、十年……又出隴西、南安、金城界,與魏大將軍郭淮、夏侯霸等戰於洮西。2、十二年,假維節,復出西平,不克而還。3、十六年春,禕卒。夏,維率數萬人出石營,經董亭,圍南安,魏雍州刺史陳泰解圍至洛門,維糧盡退還。4、明年,加督中外軍事。復出隴西,守狄道長李簡舉城降。進圍襄武,與魏將徐質交鋒,斬首破敵,魏軍敗退。維乘勝多所降下,拔(河間)〔河關〕、狄道、臨洮三縣民還,5、後十八年,復與車騎將軍夏侯霸等俱出狄道,大破魏雍州刺史王經於洮西,經眾死者數萬人。經退保狄道城,維圍之。魏徵西將軍陳泰進兵解圍,維卻住鍾題。6、十九年春,就遷維為大將軍。更整勒戎馬,與鎮西大將軍胡濟期會上邽,濟失誓不至,故維為魏大將鄧艾所破於段谷,星散流離,死者甚眾。7、二十年,魏徵東大將軍諸葛誕反於淮南,分關中兵東下。維欲乘虛向秦川,復率數萬人出駱谷,徑至沈嶺。時長城積谷甚多而守兵乃少,聞維方到,眾皆惶懼。魏大將軍司馬望拒之,鄧艾亦自隴右,皆軍於長城。維前住芒水,皆倚山為營。望、艾傍渭堅圍,維數下挑戰,望、艾不應。8、五年,維率眾出漢、侯和,為鄧艾所破,還住沓中。」以上是姜維八伐中原的一些文字記載,不難看出,對於姜維的用兵《三國志》中有較詳細的記載,而且姜維曾經打過勝仗(魏軍敗退。大破魏雍州刺史王經於洮西,經眾死者數萬人。等),奪過地盤(奪狄道)。另外《三國志》中姜維對漢中的看法,也充分體現了他的軍事才華:「維建議,以為錯守諸圍,雖合周易「重門」之義,然適可御敵,不獲大利。不若使聞敵至,諸圍皆斂兵聚谷,退就漢、樂二城,使敵不得入平,且重關鎮守以捍之。有事之日,令游軍並進以伺其虛。敵攻關不克,野無散谷,千里縣糧,自然疲乏。引退之日,然後諸城並出,與游軍並力搏之,此殄敵之術也。於是令督漢中胡濟卻住漢壽,監軍王含守樂城,護軍蔣斌守漢城,又於西安、建威、武衛、石門、武城、建昌、臨遠皆立圍守。」至於其中巧妙之處,知兵法者一眼即明,不作贅述。
但要說的是姜維雖是軍事高手,卻不是政治高手。姜維連年爭戰,可謂窮兵黷武,這對蜀漢造成了不可逆轉的傷害。終於,魏國開始有動作了——鍾會、鄧艾兩路伐蜀。所以姜維連連失利,退守劍閣。劍閣這個地方易守難攻,鍾會攻打了許多次也沒有成功,准備退兵。這是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鄧士載偷渡陰平」!這個鄧艾用兵要高於姜維,鄧艾不止一次打敗姜維,姜維的一舉一動鄧艾都能料到。這次鄧艾就出了個絕招,陰平這個地方是沒有路的,鄧艾令士兵自己開路,沿著懸崖峭壁爬過劍閣,直入綿竹!諸葛亮的兒子諸葛蜒帶領大軍往綿竹抵抗,結果失敗。劉禪就開城投降,蜀漢滅亡。而那時侯信息不靈,姜維這邊得到的情報眾說紛紜,有說劉禪跑到東吳,有說死守成都,有說已經死了。姜維這邊搞不清怎麼回事,就帶著大軍回到廣漢、郪道一代看看怎麼回事,結果劉禪一看大家都回來了,那好,一起投降吧。但需要聲明的是:姜維早料到陰平要出事,上表要劉禪加兵駐守(維表後主:「聞鍾會治兵關中,欲規進取,宜並遣張翼、廖化督諸軍分護陽安關口、陰平橋頭以防未然。」),但劉禪聽了巫婆的話,沒有加兵!另外,從上圖也可看出,魏國從各種不同的地方伐蜀,這在側面解釋了是否非要兵出祁山!人家能打進來,你就不能打過去?
而此時姜維可以選擇投向鄧艾或鍾會,為什麼不直接降鄧艾,反帶著大軍折回去投降鍾會呢?我看姜維是覺得鍾會有利用價值,鍾會這個人是有反心的,鄧艾雖然自高自大,但沒有反心!鄧艾充其量也就想當個易州王,而鍾會是想得天下的。所以《三國志》寫鄧艾是「鍾會、胡烈、師纂等皆白艾所作悖逆,變釁以結。」是別人認為他有異心,而鍾會則寫「自稱益州牧以叛。」可惜的是鍾會不得人心,最後被魏將殺死。
我看姜維一生中最大的失敗就是不得人心!不能容人!陳壽對姜維的評價是:「姜維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眾黷旅,明斷不周,終致隕斃。」《三國志》中曾記載:姜維在想出兵北伐時,張疑提出現在魏國強大,不能北伐,姜維乾脆不帶張疑一起北伐,結果大敗。而從那之後,張疑就沒有被重用。也正因為姜維不看重人際關系,所以在鍾會反叛時,姜維根本沒考慮手下是不是想反,結果是一場空夢。
由此,可以看出姜維是一個類似晁錯的人。一心為國,自己的確也做的很好。但不考慮別人的感受,不重視團體,不看重政治,難成大事!

廣才天龍

閱讀全文

與重大歷史事件談談看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