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知識 > 拒斥歷史學

拒斥歷史學

發布時間:2021-02-17 00:58:58

『壹』 歷史特殊論是什麼意思 《西語助手》西漢

歷史特殊論(Historical Particularism),普遍被認定為美國的第一個人類學思想學派。

歷史特殊論拒斥了單線演化論回(unilineal evolution),主張每個社會都答是其獨特歷史的一個集體表徵(再現)。也拒斥平行演化論(parallel evolution),主張社會可以透過不同的路徑,達到相同的文化發展水平。認為傳播、貿易、相對應的環境和歷史事件可能產生類似的文化特質。用來解釋文化習慣的三個特徵是:環境條件、心理因素、歷史連結,其中歷史是最重要的。

『貳』 這個歷史考研題目怎麼回答

1、刪裁繁誣,學者亦各名家,自是學者略知所歸,刊改漏失,互相詭教,聖文埃滅,網羅眾家,家有數說。而守文之徒。漢興,學徒勞而少功。鄭玄括囊大典自秦焚《六經》,後生疑而莫正,遂令經有數家;及東京,諸儒頗修藝文,異端紛紜。
2、在漢代包括詩學在內的儒學話語建構工程中,鄭玄可以說是一個極為重要的人物,這不僅僅是因為他遍注群經、融會古文、今文,為後世儒學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而且更在於他在對儒家經典的研究中貫穿的意識形態內容,深刻體現了東漢時期漸趨成熟士大夫階層強烈的進取精神與政治干預意識。自古及今,歷代論者,無論是宗鄭還是反鄭,都是旨在辨其學術的真偽對錯,很少有人從儒家意識形態話語建構的角度考察鄭學的學理邏輯,這不能不說是鄭學研究中的一大缺陷。對鄭玄的誤讀清人最為明顯,清儒號稱遠紹漢學,其漢學所指主要即是鄭氏之學。但是他們理解的鄭氏之學卻僅僅是考據、訓詁之學,似乎鄭玄的學問僅限於此。這實在是不夠公允的。事實上正如錢穆、徐復觀等前輩學人所指出的,漢學與以乾嘉學派為代表的清代學術的根本區別在於前者具有強烈的現實政治關懷,後者則拒斥這種關懷;前者是一種積極進取的學術,後者則是消極逃避的學術[1];前者是一種意識形態話語系統,後者則僅僅是一種知識話語。所以我們今天重新審視鄭玄的學術,最主要的任務就是恢復其作為意識形態話語建構的本來面目。

『叄』 馬克思,恩格斯是在什麼意義上拒斥人類之"愛"的

卡爾·亨利希·馬克思(Karl Heinrich Marx,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德國政治哲學家及社會理論家,馬克思主義創始人,猶太人.主要著作有《資本論》,《共產黨宣言》等.他是無產階級的導師,是共產主義運動的帶頭人.一般信奉他理論的人被稱為馬克思主義者.
生平
1818年5月5日,馬克思生於德國萊茵省特里爾城一個律師家庭.他的祖父馬克思·列維是一名猶太人律法學家,他的父親希爾舍·卡爾·馬克思,後改名亨利希·馬克思,生於1782年,同荷蘭女子罕麗·普列斯堡結婚,生育多名子女,但從一確定繼承人的文件中發現,只有卡爾·馬克思和三個女兒索非亞、愛米爾、路易莎存活.
1830年10月,馬克思進入特利爾中學.中學畢業後,進入波恩大學,後轉學到柏林大學,並於1841年完成柏林大學學業,同年另以論文《民主主義的自然哲學和經驗主義的自然哲學之區別》申請獲得耶拿大學博士.畢業後擔任萊茵報主編,後辭職.期間認識了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他學識淵博,精通哲學、歷史、政治經濟學、數學.
1843年6月19日,馬克思與苦等了他7年之久的生於1814年的貴族小姐燕尼結婚.
1844年1月,與燕尼一起踏上流放的征途.去到巴黎.
1845年秋,被法國政府驅逐出境.去到比利時布魯塞爾.
1845年12月宣布脫離普魯士國籍.其後和恩格斯一起完成了《德意志意識形態》.書中批判了黑格爾的唯心主義,費爾巴哈唯物主義的不徹底.第一次系統的闡述了他們所創立的歷史唯物主義,明確提出無產階級奪取政權的歷史任務,為社會主義由空想到科學奠定了初步理論基礎.後來才誕生了《共產黨宣言》.
隨後不久遭到比利時當局的迫害.和妻子一起回到德國.
1846年初 ,馬克思和恩格斯建立布魯塞爾共產主義通訊委員會.1847年初,馬克思和恩格斯應邀參加正義者同盟.1847年6月同盟更名為共產主義者同盟,並且起草了同盟的綱領《共產黨宣言》.
1848年4月,和恩格斯在德國一起創辦了《新萊茵報》.
馬克思在德國特里爾的故居,現在是馬克思博物館後被驅逐,去了巴黎.在被要求離開巴黎,去了英國倫敦.在倫敦,他們度過了一生中最困難的日子.在5年時間里,馬克思和燕尼失去了四個孩子中的三個.但在這期間,馬克思寫出了他最重要的著作——《資本論》.
1864年9月28日馬克思參加了第一國際成立大會,被選入領導委員會.他為國際起草《成立宣言》、《臨時章程》和其他重要文件.
1867年9月14日,《資本論》第一卷出版.
1870年10月與移居倫敦的恩格斯再度相聚.由於被許多國家驅逐,到處流亡,他曾自稱是「世界公民」.
1883年3月14日,馬克思在倫敦寓所去世,葬於[[海德公園]內.
《資本論》後兩卷為恩格斯整理馬克思的遺稿後出版,分別在1885年、1894年相繼出版.
馬克思的哲學
哲學——解放的頭腦
『德國人的解放就是人的解放.這個解放的頭腦是哲學,它的心臟是無產階級.』——《德意志意識形態》
『哲學把無產階級當做自己的物質的武器,同樣地,無產階級也把哲學當做自己的精神武器.』 ——《德意志意識形態》
馬克思認為哲學是人的解放的頭腦,也就是說,它是解放者(無產階級)的精神武器. 他認為社會主義的出現是歷史的發展的必然趨勢.為了證明它的合規律性,哲學作為人的解放的頭腦就應當承擔這樣的一個任務.
社會發展
歷史唯物主義.
『可以根據意識、宗教或隨便別的什麼來區別人和動物.一當人開始生產自己的生活資料的時候,這一步是由他們的肉體組織所決定的,人本身就開始把自己和動物區別開來.人們生產自己的生活資料,同時間接地生產著自己的物質生活本身.』 ——《德意志意識形態》
人區別於動物的地方,就在於他能生產出他們賴以生存的生活數據和生產數據,而動物不能.人一旦進入生產勞動,他就同其它動物根本區別開來了. 因為要勞動,所以必須事先結成生產關系以及其它社會關系.人們的勞動生產力制約著他們在其中進行活動的生產方式,而有什麼樣的生產方式,便有什麼樣的社會關系.人們的生產方式、社會關系等構成的社會存在又決定著人們的社會意識.由此可見,社會的發展便不是完全沒有規律可循的了.
生產勞動為主要形式的物質實踐基礎上形成的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矛盾運動是人的活動產物,但他們一旦形成,便反過來成為制約著人的活動的客觀的力量.因此,馬克思認為,社會的發展從表面上看像是雜亂無章,其實它同自然界一樣也是有內在客觀趨勢的.
人的問題
思維與存在的關系的問題.人及其思維與世界的關系.
馬克思從人與外部世界的關系來說明人時,他立足於實踐的基礎上.
人通過自己的物質實踐活動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而人自身也在這種實踐活動中得到改造,獲得自己的新的質量和素質.
人改造世界,世界也改變人.
因此人只有在實踐基礎上,在以實踐為基礎的人與外部世界的關系中才能得科學的唯物的說明.
這就是馬克思主義哲學說明人的問題的根本特徵.
馬克思的革命學說
階級斗爭
『至今一切社會的歷史都是階級斗爭的歷史.』——《共產黨宣言》
馬克思認為,在人類歷史上,由於金屬工具的使用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從而剩餘生產物增多,使得人類有可能在自身中實行腦體分工.這種分工一方面大大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和文明的進步,使人類從原始社會的野蠻階段走了出來,進入文明時期.另一方面,腦體分工本身就是最初階級劃分的基礎.由於分工和私有制的出現,使壟斷精神生產的剝削階級分子與承擔全部體力勞動的勞動階級處在根本利益相互對抗的關系之中,人類自此進入階級社會.階級社會幾千年的發展,不過是剝削階級對勞動人民剝削的程度以及勞動人民對剝削階級依附的具體方式的變化.
馬克思認為,只有聯系生產力發展以及由生產力決定的社會關系結構的變化,才能理解:
人類歷史發展的特定階段,階級斗爭是不可避免的的; 階級斗爭本身構成了人類歷史發的一種推動力量.
馬克思關於階級的理論中,特別強調階級首先是一個經濟范疇.
『在原始積累的歷史中,對正在形成的資本家階級起過推動的作用的一切變革,都是歷史上劃時代的事情;但首要的因素是:大量的人突然被強制地同自己的生存資料分離,被當作不受法律保護的無產者拋向勞動市場.對農業生產者即農民的土地的剝奪,形成全部過程的基礎.』 ——《資本論》
現代階級關系的產生源於勞動者同自己的生產數據的分離. 但階級一旦產生,又會把階級利益對立的烙印打上文化、宗教等領域.在這個意義上,階級有時是一個社會范疇.人類社會的階級關系從早期的簡單走向復雜,然後又走向現代社會的簡單化.
馬克思指出,同以往的階級社會相比效,資本主義社會會使互相對立階級日益簡單化.
『我們的時代,資產階級時代,卻有一個特點:它使階級對立簡單化了.整個社會日益分裂為兩大敵對的陣營,分裂為兩大相互直接對立的階級: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共產黨宣言》
政黨理論
『在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斗爭所經歷的各個發展階段上,共產黨人始終代表整個運動的利益.因此,在實踐方面,共產黨人是各國工人政黨中最堅決的、始終起推動作用的部分;在理論方面,他們勝過其餘的無產階級群眾的地方在於他們了解無產階級運動的條件、進程和一般結果.』——《共產黨宣言》
與馬克思的階級斗爭理論緊密相關的,是無產階級政黨理論. 在馬克思看來,無產階級的階級斗爭必須由無產階級的政黨來領導,而無產階級政黨則是無產階級的先鋒隊.這個黨代表著組織、領導和宣傳作用.沒有無產階級政黨的這些核心作用,就不會有無產階級斗爭的勝利.
國家理論
從階級及階級斗爭的理論出發,馬克思認為私有制社會中對立階級之間的斗爭具有不可調和的特點,統治階級需要用暴力來鎮壓被壓迫階級的反抗.以保持階級之間的平衡,把階級關系維持在符合統治階級利益的秩序和范圍之內,那就是國家. 這樣,作為統治階級統治工具的國家就應運而生.無產階級要想獲得自由的解放,就要必須團結起來,進行暴力革命,以推翻資產階級的專政,建立起無產階級專政或社會主義國家,直到消滅階級和國家的共產主義高級階段到來為止.
「舊的國家是一種『以其無處不在的復雜的軍事、官僚、宗教和司法機構像蟒蛇似地把活生生的市民社會從四面八方纏繞起來的中央集權國家機器』.」—— 卡爾·馬克思 《哥達綱領批判》
作品
《1844年哲學和經濟學手稿》
《資本論》
《共產黨宣言》
《德意志意識形態》
恩格斯簡介
恩格斯,F.Friedrich Engels (1820~1895) 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之一,K.馬克思的親密戰友,國際無產階級的領袖.1820年11月28日出生於德國萊茵省巴門市(今烏培塔爾市)一個紡織廠主家庭.少年時就學於巴門市立學校,1834年轉入愛北斐特理科中學.1837年其父堅持要他輟學經商.1年後到不來梅一家商行供職.當時德國正面臨民族統一和民主革命的任務,恩格斯被民主主義的政治思想所吸引,同青年德意志運動發生聯系.1839年春,在該派機關刊物《德意志電訊》發表《烏培河谷來信》,揭露封建專制制度和宗教虔誠主義的黑暗,傾注了對勞動人民的同情.
由革命民主主義到共產主義的轉變 1841年9月,恩格斯到柏林服兵役.並在柏林大學聽課,研究黑格爾哲學,參加青年黑格爾派的活動.1841年底和1842年初寫出《謝林與啟示》等 3篇文章,抨擊為普魯士政府服務的哲學家F.W.J.von謝林,維護G.W.F.黑格爾的辯證法和青年黑格爾派從事進步活動的功績,在德國哲學界引起轟動,在國外也有強烈反響.這時,恩格斯在政治上和世界觀上雖然是一個民主主義者和唯心主義者,但他重視革命實踐,重視理論和實踐的統一.在實際斗爭中,逐步意識到黑格爾唯心主義哲學同德國現實之間的矛盾,再加上L.A.費爾巴哈《基督教的本質》一書的影響,他開始向唯物主義者轉變.
1842年11月,恩格斯到英國曼徹斯特的歐門-恩格斯棉紡廠當職員,接觸到真正的產業無產階級.他和工人交往,參加他們的集會和斗爭,並同憲章運動領袖建立聯系.為認識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規律和無產階級解放的條件,恩格斯進行大量的科學研究工作.他分析英國的社會狀況,研究資產階級經濟學家以及空想社會主義者的著作,為憲章運動機關報《北極星報》和馬克思主編的《萊茵報》撰稿.1844年3月,在《德法年鑒》上發表《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和《英國狀況-評托馬斯·卡萊爾的〈過去和現在〉》兩篇文章,以社會主義觀點考察資本主義經濟制度,指明一切弊端都是資本主義私有制統治的結果,論述社會主義革命和消滅私有制的不可避免性,批判英國歷史學家T.卡萊爾的唯心史觀,初步論述了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這清楚地表明恩格斯已經完成由唯心主義向唯物主義、由民主主義向共產主義的轉變.
與馬克思合作創立和豐富馬克思主義 1844年 8月,恩格斯在回德國途中拜訪僑居巴黎的馬克思,兩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誼,決定為創立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制定無產階級的科學世界觀而奮斗.同年 9月,與馬克思合寫《神聖家族》一書,批判黑格爾哲學中的唯心主義,闡述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一些重要原理.1845~1846年間兩人合著《德意志意識形態》一書,指出物質生活資料的生產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系統地論述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之間的辯證關系,探討歷史上各種所有制的形式,論證資本主義滅亡和社會主義勝利的必然性.這部著作是對歷史唯物主義第一次系統的闡述.1845年,恩格斯根據他在英國進行大量調查研究的材料,寫出《英國工人階級狀況》一書,第一次明確地指出無產階級不只是一個受苦的階級,它所處的政治經濟地位必然推動它去爭取自身的解放;而社會主義只有成為工人階級的政治斗爭目標時才會成為一種政治力量.
為了把科學社會主義同工人運動結合起來,恩格斯和馬克思於1846年初在布魯塞爾建立共產主義通訊委員會,同各國的社會主義團體建立聯系,宣傳科學社會主義.1847年馬克思、恩格斯應邀加入德國工人的秘密組織正義者同盟,並積極參加它的改組工作.恩格斯出席同盟在6月召開的第1次代表大會,向大會闡述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理,把舊的同盟改組為共產主義者同盟.他為新的同盟先後起草兩個綱領草案:《共產主義信條》和《共產主義原理》.恩格斯在《共產主義原理》一書中指出,共產主義理論是關於無產階級解放的學說.在同年11~12月同盟第 2次代表大會期間,馬克思、恩格斯受大會委託,在前兩個綱領草案的基礎上負責起草黨的綱領.1847年12月~1848年 1月,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產黨宣言》,第一次公開升起共產主義運動的旗幟,是一個「周詳的理論和實踐的黨綱」,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1848年歐洲爆發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馬克思、恩格斯受共產主義者同盟中央委員會的委託,為德國無產階級制定了行動綱領《共產黨在德國的要求》.德國三月革命爆發後,他們立即回國參加革命斗爭.恩格斯除協助馬克思創辦《新萊茵報》外,親身參加南德和愛北斐特地區保衛革命成果的幾次激烈戰斗,顯示出卓越的軍事才能和大無畏的革命精神.革命失敗後,1849年11月10日恩格斯流亡倫敦與馬克思會合,擔負起重建同盟中央委員會和地方組織的工作,著手總結1848年革命的經驗教訓.1850~1852年先後寫了《德國維護帝國憲法的運動》、《德國農民戰爭》、《德國的革命和反革命》,並與馬克思合寫《中央委員會告共產主義者同盟書》,分析革命失敗的原因,論證工農聯盟的必要性,總結無產階級革命斗爭的戰略和策略,豐富和發展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
1850年,恩格斯重返曼徹斯特從事他十分厭惡的經商活動,以便在經濟上接濟馬克思,使之能夠完成《資本論》的寫作.工作之餘,他還研究自然科學和軍事科學,就各種理論問題同馬克思交換意見,寫了大量軍事、政治論文.恩格斯極其關心歐美各國工人運動的發展.在第一國際前期,盡管他無法直接參與活動,仍通過信件和馬克思討論有關國際的重大問題.他很關心被壓迫民族的解放斗爭,寫過不少論述波蘭問題的文章.他在《波斯和中國》、《俄國在遠東的成功》等文章中,揭露沙皇俄國和英國對中國的侵略,預言今後必將看到「整個亞洲新紀元的曙光」.1870年 9月,恩格斯從曼徹斯特遷居倫敦.10月,當選為第一國際總委員會委員.在國際的後期發表《論權威》等名著,總結了巴黎公社革命的經驗,批判了巴枯寧派的無政府主義思潮.
70年代初期,馬克思、恩格斯特別關心德國社會民主黨的成長.在1875年愛森納赫派與拉薩爾派合並時,恩格斯和馬克思一起批評了愛森納赫派領導人無原則妥協的錯誤和哥達綱領中的拉薩爾主義觀點.兩派合並後,杜林主義危及德國黨的理論基礎.1877~1878年恩格斯寫出《反杜林論》,深刻批判Е.К.杜林唯心主義先驗論的哲學、庸俗的政治經濟學和假社會主義,第一次系統地論證了馬克思主義的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原理,被譽為馬克思主義的網路全書.1880年,把《反杜林論》一書理論部分中最重要的部分改編成《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小冊子在法國和其他國家的工人中廣為傳播,被馬克思稱作「科學社會主義的入門」.
恩格斯重視總結自然科學的新成就,批判自然科學領域的反動哲學思潮,研究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的形成和發展.從1873年開始對自然辯證法的研究,寫了許多札記和片斷.其中《勞動在從猿到人轉變過程中的作用》一文,科學地解決了人類起源的問題.這些手稿在恩格斯逝世後被編成《自然辯證法》一書出版.
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 1883年3月馬克思逝世,恩格斯擔負了整理和出版馬克思文獻遺稿工作.1885年和1894年先後出版《資本論》第二卷和第三卷,完成了馬克思未竟之業,為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作出了巨大的貢獻.1884年,恩格斯發表《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一書,論述原始社會產生、發展和衰落的過程,揭示在私有制基礎上形成的階級對抗和作為階級統治工具的國家的起源和實質,指明私有制、階級、國家消亡和社會主義勝利的必然性,批判資產階級學者、拉薩爾主義者以及無政府主義者關於國家問題的謬論.1886年,他發表《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一書,系統地批判黑格爾的唯心主義和L.A.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的局限性及唯心史觀,精闢地論述哲學的基本問題和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從1890年起,他在有關唯物史觀的一系列著名通信中,駁斥了E.E.P.巴爾特等資產階級學者以及德國黨內「青年派」等機會主義者的觀點,在全面論述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辯證關系的基礎上,著重闡明上層建築的積極作用,進一步論述意識形態相對獨立性的原理,豐富和發展了歷史唯物主義.
恩格斯在從事理論工作的同時,還肩負著指導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重擔.1889年7月,在他的直接領導和關懷下,各國社會主義政黨建立第二國際,進一步團結和發展了國際無產階級的革命力量,使社會主義運動獲得廣闊的發展.他幫助和指導德、法、英等國社會主義政黨開展反對左、右傾機會主義的斗爭,先後寫出《1845~1885年的英國》、《〈論住宅問題〉一書第二版序言》、《〈法蘭西內戰〉一書導言》、《1891年社會民主黨綱領草案批判》、《〈英國工人階級狀況〉1892年英國版序言》等序文和書信,深刻地批判了各種機會主義思潮,指導各國黨制定正確的綱領和策略,豐富和發展了科學社會主義.1894年寫出《法德農民問題》一文,指出無產階級在爭取實現無產階級專政斗爭中與農民結成聯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闡述無產階級在取得政權後引導農民走向農業合作化的綱領和步驟,強調對小農不能用暴力剝奪,而應通過示範把他們逐步引向合作社的生產和佔有.這是馬克思主義關於農民問題的重要著作.1895年 3月為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蘭西階級斗爭》一書新版寫了導言,分析和總結1848年以來無產階級斗爭條件和方法的變化.1895年8月5日在倫敦病逝.骨灰罐由他的親密戰友F.列斯納等遵照遺囑投葬於英國伊斯特勃恩岩崖附近海中.

『肆』 請教:「歷史主義」的經典與系統的定義或解釋

新歷史主義社會文化思潮的出現,標志著當代西方學術思想的一次重要轉向。新歷史主義的基本理論是「互文性」理論。新歷史主義實質上是一種與歷史發生虛構、想像或隱喻聯系的語言文本和文化文本的歷史主義,帶有明顯的批判性、消解性和顛覆性等後現代主義特徵,強調主體對歷史的干預和改寫。新歷史主義的出現是對傳統的歷史主義和形式主義的雙重反撥,它突破了文學學科的森嚴壁壘,拓展出多維的研究空間,走向開闊的跨學科研究。新歷史主義與文化研究相結合,表現出強烈的政治傾向性和意識形態性,具有既消解又補充歷史唯物主義的雙重性。
[關鍵詞] 新歷史主義;社會文化思潮;對比分析
新歷史主義的問世,是伴隨著當代西方學術界的「文化轉向」而出現的「歷史轉向」。新歷史主義作為一種帶有後現代主義特徵的社會文化思潮,對傳統的歷史觀和歷史題材的創作理念產生了十分重要的影響。因此,有必要對這種復雜的社會文化思潮進行宏觀辯證的綜合分析。
一、一次重要的學術思想轉向
新歷史主義的基本特徵顯示出對所謂傳統的歷史主義和形式主義的雙重反撥。新歷史主義到現在還是一個沒有共同理論綱領的學術流派,是一個還沒有得到公認的尚不確定的概念。正因為這樣,對新歷史主義的解釋很不相同。從國別來說,美國學派與英國學派存在著差異。英國學派宣揚的「文化唯物論」雖然處於邊緣,但表現出比較強烈的政治文化色彩。美國學派注重對社會文化領域的重建,新歷史主義作為後現代主義和後結構主義式微之後的新理論和新批評,表現出強勁的勢頭。由於不同學者所持歷史觀念的多樣,對新歷史主義的解讀更是人言人殊。有人認為,「歷史」表現為占統治地位的權力關系和權力斗爭的敘述。有人主張「歷史」是由各種聲音講述的包括處於邊緣的勢力和人物的權力故事。有人把歷史理解為文學文本與社會存在的內部和外部的復雜關系。還有人對新歷史主義表示非議和反感,譏諷那些傾心「文化批評垃圾」的「追新族」們妄圖通過顛覆偉大的文學經典,藉助文學來改造社會,只能是一種「文明的野蠻人」的幻想。
新歷史主義的重要代表人物是斯蒂芬?格林布拉特(Stephen Greenblatt)。1982年,他在《文類》雜志的一期專刊的前言中,打出「新歷史主義」的旗號。斯蒂芬?格林布拉特的學術夥伴,還有路易斯?蒙特洛斯、喬納森?多利莫爾、海登?懷特及查理?勒翰與卡瑞?利伯特等人,他們的理論既有自身的獨特性,又具有共同性。海登?懷特通過賦予歷史一種想像的詩性結構,從而把歷史事實和對歷史事實的語言表述混為一談。他的著作《元歷史》、《話語轉喻學》、《形式之內容》都越來越明顯地把歷史詩學化,認為歷史是一種語詞建構起來的文本,是一種「文學虛構的歷史文本」,是一種具有文學性的歷史文本,是一種「敘事」的「話語」文本,從而把「史學」變成了「詩學」。後現代主義的歷史觀認為歷史學本質上是一種歷史詩學,是一種「語言的虛構」,從根本上否定歷史的客觀性、真實性、規律性和科學性。隨著20世紀80年代「解構批評」向各種解釋學的轉移,各種解釋學的闡釋模式,特別是對文學與歷史的接受反應理論和闡釋理論都在一定程度上融進新歷史主義的文化思潮之中。
這是一次歷史性的轉折。西方文論的主流不再把文學限定在文本自律的狹小圈子裡,而是一反過去對政治的厭惡,向歷史、政治、種族、性別和意識形態傾斜。形式主義掩蓋了理論的社會功能與政治功能,忽略了民族權力和婦女權力問題,遮蓋了各階級之間的矛盾和沖突。新歷史主義文學研究的興趣開始從對文學的「內部」研究轉向對文學的「外部」研究,恢復和重新確立文學的歷史和社會背景。
較之於形式主義而言,新歷史主義表現出很強的學理優勢。文學學科的森嚴壁壘開始被突破,走向開闊的跨學科研究。原先那種只局限於封閉的文本研究的文學觀念開始向歷史學、社會學、政治學、倫理學、人類學、民族學、精神分析學開放,拓展出多維的研究空間。文學理論的各種跨學科聯系互滲、互融、互釋、互動,形成闡釋的通約性和連貫性。文學自身的審美特性和特殊規律的研究受到冷落,甚至表現出用文化研究排斥文學研究的傾向。文學理論發展的整體趨勢走向廣義的文化研究和新歷史主義文化詩學。
新歷史主義與文化研究相結合,表現出強烈的政治傾向性和意識形態性。文學理論轉向和側重文化研究,更加關注意識形態、權力斗爭、民族問題、文化特性,從政治視角對被視為不合理的社會制度及其政治思想體系和原則進行批判。新歷史主義的文化批判運動帶有正負兩面性,既抨擊了資本主義社會的荒誕和異化現象,同時又抹殺了資本主義社會的進步的歷史作用,只強調被壓抑形成的「單面人」的痛苦,不承認資本主義和資產階級的雙重性。
新歷史主義具有強烈的歷史意識形態性。新歷史主義通過批評運動激發、調動和利用文學和文化研究的消解性和顛覆性,向主流意識形態進行抗爭和挑戰,從語言層面達到重寫歷史、文化史和文學史的目的。但這種帶有強烈的意識形態性的文化研究和文化批判往往不尊重歷史的客觀實在性和客觀規律性,從語言文字層面對歷史文本的改寫同樣帶有明顯的正負兩面性,有的把被誤讀和漏讀了的歷史正過來和補上去,有的則把本來是正讀和正寫了的歷史隨意加以歪曲和顛倒。
新歷史主義通過建立文本與歷史的整體聯系,從文化研究的視域對歷史進行整體審視。新歷史主義打破語言符號和形式結構的牢籠,克服文本主義和形式主義的非歷史化的傾向,重新探討文學與歷史的關系。但是這種整體透視往往流於表層化和平面化,忽略、遮蔽或消解了主要的社會歷史結構中的基本的、首要的和主導的方面和過程。新歷史主義面對歷史語境,重新解讀文學作品的意義,作為對文本中心主義文論學理系統的反撥和矯正,成為一種既不同於傳統的歷史主義,也不同於形式主義的新的文學觀念和批評方法。正因為如此,新歷史主義往往遭到來自各式各樣的歷史主義文論學理系統和各式各樣的形式主義文論學理系統的雙向夾擊。

二、新歷史主義的基本理論

怎樣理解歷史,怎樣理解歷史與當代的關系?研究歷史不是最終目的。人們多半不是為了研究歷史而研究歷史,總是想通過研究歷史而有助於當代歷史的正常的健康的發展。歷史只不過是今天的過去時,而今天只不過是歷史的現在時。當代只不過是歷史的延續、活化和不斷生成。克羅齊說,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黑格爾指出,一切歷史都具有當代性。久遠而厚重的歷史積淀著豐富而寶貴的人類的族群經驗和集體智慧。人們為了求得現實的詩意的生存和祈盼美好的未來,總會以史為師,向歷史老人請教,或以古鑒今,或借古喻今,或借古諷今。為了解決現實生活中的某些重大的社會問題和人生問題,人們往往發掘歷史資源,利用古人的思想、服裝和語言,演出當代歷史的新活劇。人們對歷史的理解歷來是帶有雙重性的,或者說成是歷史事實,或者說成是歷史故事。被稱為歷史學之父的古希臘的希羅多德認為,歷史是指真實發生的故事,從追求歷史真實出發,形成歷史科學;從敘述歷史故事出發,可以訴諸文學的虛構和想像。從根源上說,靠文學的虛構、想像和敘述的歷史故事,實質上是從真實發生的歷史事實中派生和演繹出來的,不應當隨心所欲地用文學的虛構、想像和敘述遮蓋、改變和取代真實發生的歷史事實。這里產生了一些重要的理論問題和實踐問題,即歷史的思性和詩性、歷史的科學性與文學性、歷史真實與藝術真實的關系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一些重大的理論問題和實踐問題,西方學者提出了一種互文性(intertextuality)的理論。俄國學者巴赫金的詩學所提出的復調理論、對話理論已經包含有互文性的因子。比較系統地倡導互文性理論的,當推法國女權主義批評家朱麗婭?克里斯蒂娃。她的《符號學》論述了文本與文本之間的通約性,認為不同的文本都可以作為對方的鏡子,相互嵌入和相互映照,彼此相互吸收、相互轉化,形成一個從歷時態和共時態兩個維度向文本不斷生成的開放網路。互文性理論開始主要表現為一種關於文學文本的闡釋理論。值得注意的是,當這種互文性理論滲透到文化研究領域,特別是進入到新歷史主義批評中,已經從文學文本與文學文本之間的互文性轉換為文學文本與歷史文本之間的互文性。互文性理論向歷史領域的進軍,雖然為文學和文化研究打開了更加宏闊的學術視野,但由於新歷史主義文化批評中把互文性理論的重心轉移到文學文本與歷史背景和文化語境的關繫上,這種超越使互文性理論不可避免地產生文學和歷史的界限的混淆,引發出新歷史主義的一句名言:「文本的歷史性和歷史的文本性」[1]。新歷史主義強調著眼於當代視野,泛用文學文本與歷史文本和歷史語境之間的互文性的雙向指涉,來解釋過去的歷史文本,進而將文學文本重構為歷史客體。以海登?懷特為代表的新歷史主義者隨意把文學性的概念加以泛化和強化,把「文學性」從狹義的文學的「文學性」,包容和放大為歷史的「文學性」,使賦予文學性的歷史敘事變成了對歷史的文本建構,靠語言層面的虛構和想像發揮建構功能,實現歷史領域中的自我塑造。
新歷史主義實質上是一種文本歷史主義,是一種與歷史發生虛構、想像或隱喻聯系的語言文本和文化文本的歷史主義,是一種帶有明顯的批判性、消解性和顛覆性特徵的後現代主義的歷史主義。某些新歷史主義者認為,歷史的客觀性、真實性和規律性是不存在的。所謂歷史的「本來面目」只不過是作者的歷史觀念的自我塑造的產物,只不過是意識形態對塵封的僵死的史料進行選擇、編織、闡釋和重塑的結果。正像海登?懷特所認為的那樣,所有的歷史不過都是「關於歷史的文本」,而所有的歷史文本不過都是一種「修辭想像」。歷史只存在於具有文學性的歷史文本之中。「歷史是一個延伸的文本,文本是一段壓縮的歷史。歷史和文本構成生活世界的一個隱喻。文本是歷史的文本,也是歷時與共時統一的文本。」[2]後結構主義的領軍人物德里達斷言:「文本之外無他物。」詹姆遜認為,「歷史只有以文本的形式才能接近我們,換言之,我們只有通過預先的文本才能接近歷史」。[3]全部社會歷史不是存在於文本之外,相反,全部社會歷史都內置於文本的結構中。福柯作為一個反歷史的歷史學家公然宣稱,他書寫歷史(文本)正是為了消滅歷史(存在)。以威廉斯為代表的「文化唯物論」(cultural materialism)強調應當優先考慮社會結構的文化層面,為了反對文本自律論,提出必須修正馬克思的「歷史唯物論」。福山關於「歷史的終結」的理論,使人們陷入迷茫的困惑與哀思。哲學家卡爾?波普爾的論文《歷史主義的貧困》公然反對馬克思主義的歷史決定論。他認為歷史是開放的,從來沒有什麼必然的結果。這位哲學家對歷史發展過程中的各種因素相互糾結、交互作用的闡釋對我們理解歷史存在和歷史發展過程中的極端的復雜性和出乎意料的曲折性、歧義性、偶然性具有一定的思想啟示,但他拒斥歷史發展的總體規律,反對歸根結底意義上的歷史決定作用,顯然是不正確的。有人據此把歷史唯物主義簡化為線性的發展觀,這同樣是不符合馬克思主義歷史理論的精神實質和本來意義的。
新歷史主義作為對形式主義文論的反叛,同時又吸取和利用了形式主義文論所重視的語言符號的編碼功能,從總的思想意向上強調文本與歷史的互文性聯系,使文學重返歷史,拓展和開掘了語言結構和歷史結構的想像性和虛構性關系,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文本的歷史精神。新歷史主義與後現代主義和文化研究、文化批評相結合,表現出比較強烈的政治傾向性和意識形態性,宣揚文學的解構功能和批判精神,客觀上有助於啟發人們從政治視域觀察歷史和現實,有助於培育大眾對不合理的體制和思想的批判精神和變革意識。但是,新歷史主義的各種觀念存在著共同的理論誤區。

1?關於互文性的理論

新歷史主義的互文性理論從文學文本之間的互文性轉移到文學文本與歷史文本之間的互文性,強調文學的歷史性和歷史的文學性。
首先需要指出,文學與文學之間、文學與歷史之間,不能完全概括為互文性的關系,不同形式的文本之間的關系除具有相似性和通約性外,還存在著差異性和矛盾性。況且,這種文學與歷史之間的互文性關系,只是想像性和虛構性的關系。文學與歷史之間的互文性關系,是以把歷史變成文字文本為前提的,換言之,文學與歷史之間的互文性關系所指涉的不是文學與客觀真實存在的歷史事實的關系,而是文學與以文本形式呈現出來的歷史的關系。新歷史主義所宣揚的互文性理論好像是一個魔毯,把歷史變成了文本,把史實變成了史書,把歷史內容變成了文本的語言結構,把歷史的客觀存在變成了歷史故事,變成了對歷史存在的主觀敘述,變成了從政治和意識形態視域通過對文字記載的歷史文本的解讀和闡釋,再對真實存在的歷史事件、人物和過程進行消解、改寫和重塑。這種通過語言結構和文本形式搭台上演的互文性的魔術製造了一種披著學術外衣的障眼法,掩蓋和遮蔽了一個最基本的事實,即歷史本身的客觀存在。不論怎樣施展文學的想像、虛構和語言符號的解構功能,都沒有進入文本之中或文本之外的作為第一性的歷史存在,不管新歷史主義者如何解讀、闡釋、改寫和重塑歷史的文本形式,並不意味著對真實存在的歷史事實、歷史過程和歷史規律有什麼實質性的改變。故意混淆歷史和文本的界限,用歷史的文本形式來冒充、取代和偷換歷史,正是帶有後現代主義特徵的新歷史主義文本理論的症結所在。
所謂「文本之外無他物」的論斷,所謂「歷史只是一種修辭想像」的論斷,所謂「歷史是一個延伸的文本,文本是一段壓縮的歷史」的論斷,所謂「歷史和文本構成生活世界的一個隱喻」的論斷,所謂「歷史只有以文本的形式才能接近我們」的論斷,都是把活生生真實存在的歷史變成文學虛構、語言隱喻和修辭想像,再置放於文本中,創造出文本中的歷史。某些富有浪漫情懷的新歷史主義和後現代主義的學者們以為,通過重寫歷史文本,可以實現對歷史本身特別是對社會政治體制的改造。這只不過是天真的幻想。歷史學家可以篡改對歷史的文本記載和文本敘述,但歷史作為一種過去了的遺存,只能消失在學者們頭腦的思維中和想像里,客觀上是無法被消滅的。有的學者,如美國的理查?勒翰已經覺察到新歷史主義的「理論局限」。他清醒地意識到事實上要消解歷史是很困難的。因為「歷史模式」是人類了解事物、洞悉本質、閱讀文本所必不可少的思維向度,喪失了歷史意識,對外部的把握將陷入混亂和分裂狀態,從而喪失對歷史的清晰認識。
需要進一步指出的是,歷史的文本形式並不限於文字的文本形式,此外還有文物、器物的文本形式和制度、體制的文本形式。制度、體制的文本形式歷史地延續和積淀下來,不會憑借對歷史的文字文本的解讀而被輕松地加以消解和顛覆。至於通過歷史的文字文本對歷史的文物、器物文本的改寫幾乎是不可能的,相反,新文物和新器物的發現卻是重塑和改變歷史的文字文本形式的權威性依據。面對新的歷史發現,以往既定的對歷史的文字記載和語言敘述是蒼白無力的。事實勝於雄辯。從這個意義上說,新發現的歷史事實,更有資格充當改寫歷史文本的角色,而新歷史主義和後現代主義的文本游戲會陷入十分狼狽和尷尬的境地。

2?從歷史的客觀規律性和意識形態性的關系看

新歷史主義凸顯了歷史文本的意識形態性和政治傾向性。對這個問題的強調是有意義的。特別是官方的正史的書記官們往往受當權者的權力和利益的驅動,對歷史的人物、事件和過程往往進行偏私的甚至歪曲的描寫,使歷史的文本形式和歷史事實本身出現悖立和反差。權力和利益對左右人們的歷史行為的深層動機是不可低估的。馬克思曾說:「這種利益是如此強大有力,以至順利地征服了馬拉的筆、恐怖黨的斷頭台、拿破崙的劍,以及教會的十字架和波旁王朝的純血統。」[4]因此,充分考慮到權力、利益、意識形態性和政治傾向性對書寫或改寫歷史的作用,對正確地對待歷史是頗有助益的。但是,無論個人和集團的歷史行為怎樣富有政治傾向和意識形態訴求,至少不可能完全違背歷史發展的總體規律,相反,往往是由於他們的利益和願望大體上適應世道人心,才能獲得預期的目的。代表歷史發展方向的先進階級、勢力和集團的權力、利益、政治傾向性和意識形態性,往往表現出與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性的統一性和一致性。

3?從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性和人的主觀能動性的關系看

帶有後現代主義特徵的新歷史主義強調通過文學與歷史的互文性,主張主體向歷史的介入,主體對歷史的干預和主體對歷史的改寫。這里表現出幾種情況:第一,對已經過去了的歷史事實來說,主體只能正視它的存在,對尚無認知、未曾相識的對象,根本無法尋覓和建構文學與歷史的互文性關系,也無從對對象施展主體的虛構能力和想像能力,進行隱喻性的指涉,從事闡釋、改寫和重塑;第二,對從事歷史活動的人們來說,只有主體的主觀能動性遵從和駕馭歷史的客觀規律性,才能達到自身的目的性;第三,書寫主體對歷史題材的描述,應當盡可能地忠於歷史真實,切忌隨意把歷史主體化、人性化、道德化、情感化和意志化;第四,面對用語言形式符號書寫的歷史文本來說,作為解讀和闡釋主體的主觀能動性表現為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進行再書寫和再創造,也一定會流露出自己的愛憎好惡的情感態度,關鍵在於是否採取嚴肅的科學態度和正確的價值標准。
4?從歷史和歷史文本的共時態和歷時態的關系看

時間和空間是事物存在的形式,無空間的時間和無時間的空間都是不可思議的。把空間時間化和把時間空間化也是不妥當的。帶有後現代主義特徵的新歷史主義通過把時間空間化,忽略不同的國家、民族和地域在經濟、政治和文化諸多方面發展的不平衡性,隨意拼貼、編織和解構歷史,而不再注重歷史事實本身的多樣性和異質性,只注重作品所隱含的意義生發和意義結構,便於進行文本與文本之間的所謂「虛構的虛構」。這種文本主義的歷史觀通過強調結構的非中心範式和共時性觀念,消解歷史的深度和意義,注重文本的互相指涉的「互文性」關系,從而割斷歷史的連續性,將歷史轉化成一種共同的話語模式,生發出一種邏輯的普遍性意義。用共時性取代歷時性,用平面性取代深度感,用破碎感取代連續性,用隱喻性取代真實性,採取蒙太奇手法隨意虛構、編織和重塑歷史,令人無所適從。這種把時間空間化的歷史,使歷史變成了非歷史化的歷史。這種共時態的歷史,使不同歷史階段的不同歷史事實的真正意義遭到顛覆和瓦解,引發出一種由主觀決定歷史意義的傾向。
歷史的時間是不能回溯和倒流的。真理是具體的。不考慮時間的歷史敘事,必然會導致對歷史文本和文學文本的解讀和闡釋的錯位與謬誤。歷史原則和歷史標準是權衡和評判文藝作品的重要尺度。任何事物都存在於特定的時代環境和歷史語境中。對敘述對象的認知判斷和價值評估只有放到具體的歷史條件下、歷史范圍內和歷史過程中,才能作出恰當的理解和把握。不能用過去的眼光解讀今天的創作,也不能用現在的視野評析歷史上的文學現象。
20世紀80~90年代掀起的「重寫文學史」的運動雖然從總體上看是有意義、有成果的,但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新歷史主義社會文化思潮的影響。由於歷史使命的不同和主流意識形態的差異,對魯迅、茅盾和沈從文、林語堂的評價自然會呈現出較大的差別。20世紀初期,中國的新文化運動方興未艾,民族民主解放運動風起雲涌,啟蒙救亡運動成為主流,魯迅和茅盾成為新文化運動的旗手和主將,倡導審美和休閑的沈從文和林語堂自然不可能位居顯赫。新中國成立後,隨著時代變遷和歷史轉折,人們的審美趣味日趨豐富多樣。在這種歷史條件和文化背景下,學界開始重視沈從文和林語堂,把他們以凸顯審美特性見長的作品作為一種文學樣式加以肯定和贊揚,是完全正常的。但是,不應當通過抬高沈從文和林語堂而貶抑魯迅和茅盾,甚至譏諷魯迅和茅盾「落個死後寂寞」。這正是把中國現當代文學史空間加以共時化所造成的誤識。

『伍』 邏輯經驗主義的拒斥:

邏輯實證主義拒斥形而上學,並不是簡單的對形而上學的批判和反對版,而是認為形而上學權不能區分科學與非科學,形而上學的命題甚至形而上學本身就是無意義的。在這個方面,還有一個程度的問題,有的哲學家對形而上學展開全面的批駁,認為形而上學一無是處,其所有的、整個體系都是毫無意義的,它們既不是分析的,又不能為經驗所證實,沒有任何真理性可言,是無謂的「偽命題」。而也有哲學家不認為形而上學完全無意義,只是認為它沒有傳遞實際知識的意義,僅具有激動情感的意義。
然而,如果從形而上學發展的歷史過程來看,實際上存在著三種形態的形而上學:宇宙本體論、范疇本體論和意義本體論,而邏輯實證主義所拒斥的實際主要就是基於思辨虛構的宇宙本體論。這從他們所要求的可證實原則來看,形而上學的思辨虛構肯定是行不通的,因為對宇宙本體的思考並不能通過什麼實驗,也不能通過經驗或者其他的途徑來證實,他所提出的觀點只是幫助人們更好的理解、認識我們所生存的環境,給人們的思考提供一種導向。

『陸』 對歷史文本說法正確的是哪一項

滿意答案來

客觀中立的史料,要源不帶任何主觀色彩歷史文本的游戲,歷史研究要達到這樣的「客觀性」,對於歷史真實的表述,可以讓我們別有心得:一是歷史學家要精心考辨史實。尋常的觀點認為。蘭克所說的,蘭克本人的思想蘊涵、好惡,「無一字一句無來歷」,而任何帶有黨派或其他偏見的人們;再就是,只需要滿足兩個條件,也必須在語言運用中將這一層內涵表達出來),便應該是不刊之論了,就表達了類似的信念,都無法找到合理的根據來拒斥它,做到經自己之手寫出來的論著。
歷史學的傳統向來是以追索歷史真相、「還過去以本來面目」為鵠的,避免將個人情感,自然會將其意義顯露出來。倘若歷史事實本身,經受得住歷史學家法的錘煉,他自己寫的宗教改革史,自動地就會呈現出意義和結論來的話,要讓天主教徒和新教徒都能夠接受,表述出來的都是真實發生過的歷史事實(如果碰到了只能以或然的方式來言說的東西。我們今天在書頁報端當中,帶有猜測和想像成分的東西,隨處可見「讓歷史事實說話」的說法、價值判斷等因素摻雜進去。雖然,遠比他那被實證主義化了的形象要深邃復雜許多,傅斯年的那句名言「史料就是史學」
的人55
回答時間:2015-4-4

『柒』 誰有陝師大網教院歷史學《西方史學史》作業答案

《西方史學史》作業參考答案

一、簡述西方史學的萌芽
1、希臘神話。 2、史詩與傳說 3、記事 4、神話和史詩的特點
二、評修昔底德斯的史學思想和方法)
1、比較豐富的人本思想 2、重視探討歷史發展的內在的因果關系
3、具有歷史進化論思想的萌芽 4、認識到經濟因素的重要性
5、治學嚴謹,立論求實
三、奧古斯丁對宗教史學的作出了什麼貢獻?
1、撰寫《上帝之城 》與異教徒進行辯論
2、發展並明確了中世紀的歷史時間觀念,上帝安排了一切,歷史、回憶、只是證實上帝的安排。
3、地上之城(人類歷史)從該隱開始,歷經嬰兒、少年、青春、壯年、半老、老年六個生理階段。
4、雙城斗爭史分三個歷史階段:前律法階段,律法階段和上帝的天國階段。
5、把史學完全隸屬於神學的權威之下,其影響不可估量。
四、簡述赫爾德的歷史哲學
1、人類歷史發展的三個階段。詩歌階段、散文時代、哲學時代。
2、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與自然界一樣,是一個具有生長衰亡的自然發展過程。但不可能直線上升的。
3、人是不同民族,不同社會,不同歷史條件下的產物,所以不同時代的人性並不一致,反對「永恆人性」。
4、他是近代首批文化史家之一,否認「精選民族」和「歐洲中心論」,試圖探索人類在其文化發展進程中所經歷過的道路。
5、不認為中世紀是人類歷史發展的中斷,而認為是人類文化進步中一個必然的重要的環節,如同鏈條一樣,彼此相連,前後銜接。
五、十九世紀有那些史學流派及代表人物?
1、浪漫主義史學:赫爾德。柏克。夏多布里昂
2、客觀主義史學:尼布爾、蘭克
3、實證主義史學:孔德、斯賓塞
4、歷史主義史學:(維柯)、薩維尼、洪堡、黑格爾
5、階級斗爭史學:梯也里、基佐、米涅、梯也爾
6、馬克思主義史學
六、希羅多德對西方史學的主要貢獻是什麼?
2、樸素的歷史因果觀
3、平等的民族觀
4、求真精神A、秉筆直書,兼收並蓄B、考證史料,辨別真偽
5、首創歷史敘事體
七、西方古典史學有那些傳統?
1、求真探索的精神。
2、人文主義的觀念
3、寬宏的歷史眼光
4、注重歷史對現實的借鑒作用
5、重視文字表述和自身修養
八、簡述博學時代的史學成就
1、主要特徵為歷史學家對整理,編纂、史料空前熱情、直接原因是宗教改革,讓歷史自己說話
2、匹陶
3、度申
4、馬比昂
5、蒙福孔
九、蘭克史學有那些特點?
1、不評判過去,不教導現在,不予示未來。
2、第一次明確史料運用原則,外證與內證結合
3、重視檔案
4、超然的態度,區別於普魯士愛國主義,民族主義激情的史學家和法國的政治史學家。
批評:1、拒斥歷史哲學
2、不能證明如何作到「直書」
3、局限於政治史、外交史
十、簡述年鑒學派的演進
1、法國的歷史傳統
2、《經濟與社會史年鑒》1929—1945
3、《經濟。社會與文明年鑒1945》1945—1968
4、1968—至今。勒高夫《中世紀的西方文明》。《中世紀的商人和銀行家》。《中世紀的知識分子》。
拉杜里《朗格多克的農民》。《蒙塔尤:1294—1324年的奧克鄉村》

『捌』 試從歷史角度分析中國近代前期文化為什麼具有新舊交替

新舊交替:新的事物代替舊的事物。(不要誤以為「新舊交替」是指新事物和舊事物在互相替換哦)
中國近代前期文化的特點
中國從封建社會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這種急劇變化直接影響到近代文化。主要特點有:
①中西文化碰撞激烈,呈現出新舊過渡的特點。隨著西方文化的傳入,中國傳統封建文化發生了矛盾和斗爭,最終使封建文化發生動搖,中國傳統文化在斗爭中不斷吸取先進文化,獲得新生。
②救亡圖存是主題,中國人民的反侵略斗爭在文學藝術上多有反映,中國的思想界更是顯示出面對危局,不斷探索救國之路的特點。
③近代前期文化的主流是向西方學習,特別是學習西方資產階級的政治學說,其實質是追求民主與科學。
④由於社會變化劇烈,中國近代前期文化的發展變化之快是前所未有的。這種快速變化也使文化本身在層次上不夠深入,在內容上缺乏本質飛躍,在理論上沒有形成成熟的體系。

一、思想演變
1、西學概念
西學,泛指當時西方的科技、文化、思想;東漸,意為向東方逐漸傳入、滲透。從一定意義上說,一部中國近代文化史,就是一部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沖突交匯的歷史,就是傳統文化在西方近代文化沖擊和影響下向近代文化過渡轉變的歷史,也就是傳統與西化相斥相納的歷史。八十年來,中國人從「師夷長技以制夷」開始,進而「中體西用」,進而自由平等博愛,進而民主和科學。在這個過程中,中國人在認識世界的同時又認識自身,其中每一步都伴隨著古今新舊之爭;有吸收,也有拒斥;有拿來主義,也有先入為主;有水乳交融,也有囫圇吞棗。

2、近代前期中國思想界向西方學習的三步曲
自鴉片戰爭到第二次鴉片戰爭前後二十餘年間,沿海少數官員開始注視外部世界。這是第一階段。這一時期中國思想界探索西學的熱點在「師夷長技」的「技」上,即學習西方製造堅船利炮的工藝技術。只有個別人開始接觸到機器生產上的技術。
從19世紀60年代起到80年代,探索西學的熱點轉移到「格致之學」上,即學習西方的自然科學理論。這是第二階段。從60年代中葉到70年代,是圍繞軍事技術摸索西學的時期。這一時期,洋務派在「求強」口號下開始興辦軍事工業,為了制器而不得不翻譯西學。通過翻譯,數學、聲、光、化、電等學問開始漸入中國。近代著名的科學家徐壽、李善蘭、華衡芳等,其科學事業都與譯書有不解之緣。從70~80年代,隨著民用工業的大量興辦,「西學」的內容越出了軍事技術的狹隘范圍,西方科技知識開始大量傳入。
從19世紀90年代以後,向西方學習開始深入到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層次。這是第三階段。先是維新派思想家日益認識到西學體系不僅包括自然科學,還包括社會科學和政治制度,主張既要學「西藝」,又要學「西政」。向西方學習開始由科技學問推而及於上層建築的教育政治體制。此後,革命派也在這一層次上進行了不懈努力。接著,激進民主主義者向西方學習又深入到比政治體制和教育更深一層的哲理學說。

中國近代前期文化是在中西文化的矛盾沖突與不斷融合過程中發展起來的。其過程可分為兩個階段三個層次。兩個階段:從鴉片戰爭後到甲午戰爭前為第一階段,主要學習以「船堅炮利」為核心的西方物質文明;從甲午戰爭後到五四運動前是第二階段,主要學習以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為核心的西方精神文明。三個層次:技術成果(器物層);相關社會支持系統(制度層);人們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文化氣質等(思想層)。

3、近代前期思想演進的過程、影響及其特點
過程:①鴉片戰爭期間,開始萌發了向西方學習的新思潮,從而揭開了近代前期向西方學習的序幕。以林則徐、魏源為代表的地主階級改革派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其著眼點在於軍事技術,對西方的認識處於模糊狀態,未能涉及到政治制度,封建傳統思想依然如故。②洋務運動期間,洋務派的基本主張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其思想實質是立足於封建主義,通過借取西方物質文明,以謀求清王朝的自強,它突破了傳統的封建觀念束縛,為西學的傳入創造了一定條件。③隨著洋務運動的開展,從洋務派中分化出來的資產階級早期維新派,不僅要學習西方的科學技術,還要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其基本主張:經濟方面主張摒棄「重農抑商」政策,鼓勵發展工商業;政治方面,宣傳西方的議會制度,主張實行「君民共主」的君主立憲制;文化方面,主張興辦學校,學習西方自然科學知識。④19世紀末,維新變法思想逐步發展起來,表現為嚴復積極宣傳「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進化論觀點;康有為則把中學和西學揉合起來,宣傳變法主張;梁啟超發表文章,指出只有變法才是救亡圖存的惟一出路。維新派的基本思想主張是抵抗帝國主義侵略,擺脫民族危機,反對封建專制統治,主張興民權,實行君主立憲,發展資本主義經濟,學習和傳播西方科學文化。資產階級維新思想是在甲午戰後民族矛盾空前嚴重,民族資本主義初步發展的背景下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充分反映了民族資產階級挽救民族危亡、發展資本主義的願望和要求,是愛國進步的。它推動維新變法運動實踐的到來,但未給中國指明正確出路。⑤20世紀初,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開始形成和發展起來,章炳麟、鄒容和陳天華是著名的民主革命思想家和宣傳家。其思想的核心內容是以武力推翻清政府的腐朽統治,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孫中山的民主革命思想具體表現為三民主義。這是當時中國最高水平的思想,集中體現了資產階級在政治經濟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國人民要求民族獨立和民主權利的共同願望。⑥20世紀初,新文化運動蓬勃發展,資產階級激進民主主義者高舉民主和科學的大旗,在思想領域展開了深刻的反封建斗爭,極大地動搖了封建思想的正統地位。
影響:①兩次鴉片戰爭時期,地主階級改革派本著「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愛國思想,學習西方科學技術,引導中國人開眼看世界和面對現實。其對中國的影響重在思想,沒有具體實踐改造。②洋務思想付諸實踐,創辦近代軍事、民用企業、新式學校,是中國近代化的第一步,但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道路。其對中國社會的影響具體表現在:引進一些西方近代的科學技術和先進工具;培養了一批初步掌握近代科技的知識分子和技術工人;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國經濟勢力的擴張;誘導和刺激了民族資本主義的早期發展;在改革封建文化和教育制度上打開了缺口;促進了早期維新思想的產生。③維新變法思想的發展直接導致了百日維新的發生。其偉大作用在於掀起了中國近代思想解放的第一次潮流,起了思想啟蒙作用。④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的傳播導致辛亥革命的發生,推翻中國近兩千多年的封建專制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是近代思想解放的第二次潮流。⑤前期的新文化運動是一次深刻的思想啟蒙運動,它動搖了封建思想的正統地位,解放了人們的思想,並為後來馬克思主義傳播創造了條件。⑥中國近代前期思想並未與中國社會的具體實踐真正結合起來。這一任務是由中國共產黨最終完成的。
特點:①是在侵略與反侵略的特殊背景下展開的,學習西方與抵制侵略、啟蒙和救亡是緊密相聯的,體現出強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質。②是在西學影響下進行的,以向西方學習為主要途徑,以西方資產階級政治學說為主流。③隨著對西方文化認識的不斷加深而逐步推進,經歷了一個由淺入深、由表及裡的過程,由初期模仿西方的科學技術到後來逐漸領悟到學習西方的政治、經濟、教育制度等。近代前期的思想演進遵循著這樣的軌跡:器物層次(師夷長技和洋務運動)→制度層次(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文化層次(新文化運動)。用陳獨秀的話說,就是「學術覺悟、政治覺悟、理論覺悟」;用梁啟超的話說,就是「先從器物上感覺出,再從制度上感覺出,再從文化上感覺出」。④每一步新的探索都吸收了前面探索的得失而有所發展;每一個新的探索又為後面的探索提供了借鑒經驗,都有繼承和發展的聯系;每一步探索都集中體現了東西方文化的碰撞與交融。⑤由於民族救亡的需要,幾乎都進行了社會實踐,但各種思想演變劇烈,沒有形成與中國國情相結合的成熟的理論體系,沒有為中國革命找到正確的方向和出路。⑥中國人對西方文化的認識走了一條由被動接受到主動選擇的道路,其中最重大的選擇是將馬克思主義植根於中國土地,使中國有了最先進的革命指導思想。

『玖』 後現代主義對歷史的影響(考古學方面)

次重要轉向。新歷史主義的基本理論是「互文性」理論。新歷史主義實質上是一種與歷史發生虛構、想像或隱喻聯系的語言文本和文化文本的歷史主義,帶有明顯的批判性、消解性和顛覆性等後現代主義特徵,強調主體對歷史的干預和改寫。新歷史主義的出現是對傳統的歷史主義和形式主義的雙重反撥,它突破了文學學科的森嚴壁壘,拓展出多維的研究空間,走向開闊的跨學科研究。新歷史主義與文化研究相結合,表現出強烈的政治傾向性和意識形態性,具有既消解又補充歷史唯物主義的雙重性。
[關鍵詞] 新歷史主義;社會文化思潮;對比分析
新歷史主義的問世,是伴隨著當代西方學術界的「文化轉向」而出現的「歷史轉向」。新歷史主義作為一種帶有後現代主義特徵的社會文化思潮,對傳統的歷史觀和歷史題材的創作理念產生了十分重要的影響。因此,有必要對這種復雜的社會文化思潮進行宏觀辯證的綜合分析。
一、一次重要的學術思想轉向
新歷史主義的基本特徵顯示出對所謂傳統的歷史主義和形式主義的雙重反撥。新歷史主義到現在還是一個沒有共同理論綱領的學術流派,是一個還沒有得到公認的尚不確定的概念。正因為這樣,對新歷史主義的解釋很不相同。從國別來說,美國學派與英國學派存在著差異。英國學派宣揚的「文化唯物論」雖然處於邊緣,但表現出比較強烈的政治文化色彩。美國學派注重對社會文化領域的重建,新歷史主義作為後現代主義和後結構主義式微之後的新理論和新批評,表現出強勁的勢頭。由於不同學者所持歷史觀念的多樣,對新歷史主義的解讀更是人言人殊。有人認為,「歷史」表現為占統治地位的權力關系和權力斗爭的敘述。有人主張「歷史」是由各種聲音講述的包括處於邊緣的勢力和人物的權力故事。有人把歷史理解為文學文本與社會存在的內部和外部的復雜關系。還有人對新歷史主義表示非議和反感,譏諷那些傾心「文化批評垃圾」的「追新族」們妄圖通過顛覆偉大的文學經典,藉助文學來改造社會,只能是一種「文明的野蠻人」的幻想。
新歷史主義的重要代表人物是斯蒂芬•格林布拉特(Stephen Greenblatt)。1982年,他在《文類》雜志的一期專刊的前言中,打出「新歷史主義」的旗號。斯蒂芬•格林布拉特的學術夥伴,還有路易斯•蒙特洛斯、喬納森•多利莫爾、海登•懷特及查理•勒翰與卡瑞•利伯特等人,他們的理論既有自身的獨特性,又具有共同性。海登•懷特通過賦予歷史一種想像的詩性結構,從而把歷史事實和對歷史事實的語言表述混為一談。他的著作《元歷史》、《話語轉喻學》、《形式之內容》都越來越明顯地把歷史詩學化,認為歷史是一種語詞建構起來的文本,是一種「文學虛構的歷史文本」,是一種具有文學性的歷史文本,是一種「敘事」的「話語」文本,從而把「史學」變成了「詩學」。後現代主義的歷史觀認為歷史學本質上是一種歷史詩學,是一種「語言的虛構」,從根本上否定歷史的客觀性、真實性、規律性和科學性。隨著20世紀80年代「解構批評」向各種解釋學的轉移,各種解釋學的闡釋模式,特別是對文學與歷史的接受反應理論和闡釋理論都在一定程度上融進新歷史主義的文化思潮之中。
這是一次歷史性的轉折。西方文論的主流不再把文學限定在文本自律的狹小圈子裡,而是一反過去對政治的厭惡,向歷史、政治、種族、性別和意識形態傾斜。形式主義掩蓋了理論的社會功能與政治功能,忽略了民族權力和婦女權力問題,遮蓋了各階級之間的矛盾和沖突。新歷史主義文學研究的興趣開始從對文學的「內部」研究轉向對文學的「外部」研究,恢復和重新確立文學的歷史和社會背景。
較之於形式主義而言,新歷史主義表現出很強的學理優勢。文學學科的森嚴壁壘開始被突破,走向開闊的跨學科研究。原先那種只局限於封閉的文本研究的文學觀念開始向歷史學、社會學、政治學、倫理學、人類學、民族學、精神分析學開放,拓展出多維的研究空間。文學理論的各種跨學科聯系互滲、互融、互釋、互動,形成闡釋的通約性和連貫性。文學自身的審美特性和特殊規律的研究受到冷落,甚至表現出用文化研究排斥文學研究的傾向。文學理論發展的整體趨勢走向廣義的文化研究和新歷史主義文化詩學。
新歷史主義與文化研究相結合,表現出強烈的政治傾向性和意識形態性。文學理論轉向和側重文化研究,更加關注意識形態、權力斗爭、民族問題、文化特性,從政治視角對被視為不合理的社會制度及其政治思想體系和原則進行批判。新歷史主義的文化批判運動帶有正負兩面性,既抨擊了資本主義社會的荒誕和異化現象,同時又抹殺了資本主義社會的進步的歷史作用,只強調被壓抑形成的「單面人」的痛苦,不承認資本主義和資產階級的雙重性。
新歷史主義具有強烈的歷史意識形態性。新歷史主義通過批評運動激發、調動和利用文學和文化研究的消解性和顛覆性,向主流意識形態進行抗爭和挑戰,從語言層面達到重寫歷史、文化史和文學史的目的。但這種帶有強烈的意識形態性的文化研究和文化批判往往不尊重歷史的客觀實在性和客觀規律性,從語言文字層面對歷史文本的改寫同樣帶有明顯的正負兩面性,有的把被誤讀和漏讀了的歷史正過來和補上去,有的則把本來是正讀和正寫了的歷史隨意加以歪曲和顛倒。
新歷史主義通過建立文本與歷史的整體聯系,從文化研究的視域對歷史進行整體審視。新歷史主義打破語言符號和形式結構的牢籠,克服文本主義和形式主義的非歷史化的傾向,重新探討文學與歷史的關系。但是這種整體透視往往流於表層化和平面化,忽略、遮蔽或消解了主要的社會歷史結構中的基本的、首要的和主導的方面和過程。新歷史主義面對歷史語境,重新解讀文學作品的意義,作為對文本中心主義文論學理系統的反撥和矯正,成為一種既不同於傳統的歷史主義,也不同於形式主義的新的文學觀念和批評方法。正因為如此,新歷史主義往往遭到來自各式各樣的歷史主義文論學理系統和各式各樣的形式主義文論學理系統的雙向夾擊。

二、新歷史主義的基本理論

怎樣理解歷史,怎樣理解歷史與當代的關系?研究歷史不是最終目的。人們多半不是為了研究歷史而研究歷史,總是想通過研究歷史而有助於當代歷史的正常的健康的發展。歷史只不過是今天的過去時,而今天只不過是歷史的現在時。當代只不過是歷史的延續、活化和不斷生成。克羅齊說,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黑格爾指出,一切歷史都具有當代性。久遠而厚重的歷史積淀著豐富而寶貴的人類的族群經驗和集體智慧。人們為了求得現實的詩意的生存和祈盼美好的未來,總會以史為師,向歷史老人請教,或以古鑒今,或借古喻今,或借古諷今。為了解決現實生活中的某些重大的社會問題和人生問題,人們往往發掘歷史資源,利用古人的思想、服裝和語言,演出當代歷史的新活劇。人們對歷史的理解歷來是帶有雙重性的,或者說成是歷史事實,或者說成是歷史故事。被稱為歷史學之父的古希臘的希羅多德認為,歷史是指真實發生的故事,從追求歷史真實出發,形成歷史科學;從敘述歷史故事出發,可以訴諸文學的虛構和想像。從根源上說,靠文學的虛構、想像和敘述的歷史故事,實質上是從真實發生的歷史事實中派生和演繹出來的,不應當隨心所欲地用文學的虛構、想像和敘述遮蓋、改變和取代真實發生的歷史事實。這里產生了一些重要的理論問題和實踐問題,即歷史的思性和詩性、歷史的科學性與文學性、歷史真實與藝術真實的關系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一些重大的理論問題和實踐問題,西方學者提出了一種互文性(intertextuality)的理論。俄國學者巴赫金的詩學所提出的復調理論、對話理論已經包含有互文性的因子。比較系統地倡導互文性理論的,當推法國女權主義批評家朱麗婭•克里斯蒂娃。她的《符號學》論述了文本與文本之間的通約性,認為不同的文本都可以作為對方的鏡子,相互嵌入和相互映照,彼此相互吸收、相互轉化,形成一個從歷時態和共時態兩個維度向文本不斷生成的開放網路。互文性理論開始主要表現為一種關於文學文本的闡釋理論。值得注意的是,當這種互文性理論滲透到文化研究領域,特別是進入到新歷史主義批評中,已經從文學文本與文學文本之間的互文性轉換為文學文本與歷史文本之間的互文性。互文性理論向歷史領域的進軍,雖然為文學和文化研究打開了更加宏闊的學術視野,但由於新歷史主義文化批評中把互文性理論的重心轉移到文學文本與歷史背景和文化語境的關繫上,這種超越使互文性理論不可避免地產生文學和歷史的界限的混淆,引發出新歷史主義的一句名言:「文本的歷史性和歷史的文本性」[1]。新歷史主義強調著眼於當代視野,泛用文學文本與歷史文本和歷史語境之間的互文性的雙向指涉,來解釋過去的歷史文本,進而將文學文本重構為歷史客體。以海登•懷特為代表的新歷史主義者隨意把文學性的概念加以泛化和強化,把「文學性」從狹義的文學的「文學性」,包容和放大為歷史的「文學性」,使賦予文學性的歷史敘事變成了對歷史的文本建構,靠語言層面的虛構和想像發揮建構功能,實現歷史領域中的自我塑造。
新歷史主義實質上是一種文本歷史主義,是一種與歷史發生虛構、想像或隱喻聯系的語言文本和文化文本的歷史主義,是一種帶有明顯的批判性、消解性和顛覆性特徵的後現代主義的歷史主義。某些新歷史主義者認為,歷史的客觀性、真實性和規律性是不存在的。所謂歷史的「本來面目」只不過是作者的歷史觀念的自我塑造的產物,只不過是意識形態對塵封的僵死的史料進行選擇、編織、闡釋和重塑的結果。正像海登•懷特所認為的那樣,所有的歷史不過都是「關於歷史的文本」,而所有的歷史文本不過都是一種「修辭想像」。歷史只存在於具有文學性的歷史文本之中。「歷史是一個延伸的文本,文本是一段壓縮的歷史。歷史和文本構成生活世界的一個隱喻。文本是歷史的文本,也是歷時與共時統一的文本。」[2]後結構主義的領軍人物德里達斷言:「文本之外無他物。」詹姆遜認為,「歷史只有以文本的形式才能接近我們,換言之,我們只有通過預先的文本才能接近歷史」。[3]全部社會歷史不是存在於文本之外,相反,全部社會歷史都內置於文本的結構中。福柯作為一個反歷史的歷史學家公然宣稱,他書寫歷史(文本)正是為了消滅歷史(存在)。以威廉斯為代表的「文化唯物論」(cultural materialism)強調應當優先考慮社會結構的文化層面,為了反對文本自律論,提出必須修正馬克思的「歷史唯物論」。福山關於「歷史的終結」的理論,使人們陷入迷茫的困惑與哀思。哲學家卡爾•波普爾的論文《歷史主義的貧困》公然反對馬克思主義的歷史決定論。他認為歷史是開放的,從來沒有什麼必然的結果。這位哲學家對歷史發展過程中的各種因素相互糾結、交互作用的闡釋對我們理解歷史存在和歷史發展過程中的極端的復雜性和出乎意料的曲折性、歧義性、偶然性具有一定的思想啟示,但他拒斥歷史發展的總體規律,反對歸根結底意義上的歷史決定作用,顯然是不正確的。有人據此把歷史唯物主義簡化為線性的發展觀,這同樣是不符合馬克思主義歷史理論的精神實質和本來意義的。
新歷史主義作為對形式主義文論的反叛,同時又吸取和利用了形式主義文論所重視的語言符號的編碼功能,從總的思想意向上強調文本與歷史的互文性聯系,使文學重返歷史,拓展和開掘了語言結構和歷史結構的想像性和虛構性關系,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文本的歷史精神。新歷史主義與後現代主義和文化研究、文化批評相結合,表現出比較強烈的政治傾向性和意識形態性,宣揚文學的解構功能和批判精神,客觀上有助於啟發人們從政治視域觀察歷史和現實,有助於培育大眾對不合理的體制和思想的批判精神和變革意識。但是,新歷史主義的各種觀念存在著共同的理論誤區。

1•關於互文性的理論

新歷史主義的互文性理論從文學文本之間的互文性轉移到文學文本與歷史文本之間的互文性,強調文學的歷史性和歷史的文學性。
首先需要指出,文學與文學之間、文學與歷史之間,不能完全概括為互文性的關系,不同形式的文本之間的關系除具有相似性和通約性外,還存在著差異性和矛盾性。況且,這種文學與歷史之間的互文性關系,只是想像性和虛構性的關系。文學與歷史之間的互文性關系,是以把歷史變成文字文本為前提的,換言之,文學與歷史之間的互文性關系所指涉的不是文學與客觀真實存在的歷史事實的關系,而是文學與以文本形式呈現出來的歷史的關系。新歷史主義所宣揚的互文性理論好像是一個魔毯,把歷史變成了文本,把史實變成了史書,把歷史內容變成了文本的語言結構,把歷史的客觀存在變成了歷史故事,變成了對歷史存在的主觀敘述,變成了從政治和意識形態視域通過對文字記載的歷史文本的解讀和闡釋,再對真實存在的歷史事件、人物和過程進行消解、改寫和重塑。這種通過語言結構和文本形式搭台上演的互文性的魔術製造了一種披著學術外衣的障眼法,掩蓋和遮蔽了一個最基本的事實,即歷史本身的客觀存在。不論怎樣施展文學的想像、虛構和語言符號的解構功能,都沒有進入文本之中或文本之外的作為第一性的歷史存在,不管新歷史主義者如何解讀、闡釋、改寫和重塑歷史的文本形式,並不意味著對真實存在的歷史事實、歷史過程和歷史規律有什麼實質性的改變。故意混淆歷史和文本的界限,用歷史的文本形式來冒充、取代和偷換歷史,正是帶有後現代主義特徵的新歷史主義文本理論的症結所在。
所謂「文本之外無他物」的論斷,所謂「歷史只是一種修辭想像」的論斷,所謂「歷史是一個延伸的文本,文本是一段壓縮的歷史」的論斷,所謂「歷史和文本構成生活世界的一個隱喻」的論斷,所謂「歷史只有以文本的形式才能接近我們」的論斷,都是把活生生真實存在的歷史變成文學虛構、語言隱喻和修辭想像,再置放於文本中,創造出文本中的歷史。某些富有浪漫情懷的新歷史主義和後現代主義的學者們以為,通過重寫歷史文本,可以實現對歷史本身特別是對社會政治體制的改造。這只不過是天真的幻想。歷史學家可以篡改對歷史的文本記載和文本敘述,但歷史作為一種過去了的遺存,只能消失在學者們頭腦的思維中和想像里,客觀上是無法被消滅的。有的學者,如美國的理查•勒翰已經覺察到新歷史主義的「理論局限」。他清醒地意識到事實上要消解歷史是很困難的。因為「歷史模式」是人類了解事物、洞悉本質、閱讀文本所必不可少的思維向度,喪失了歷史意識,對外部的把握將陷入混亂和分裂狀態,從而喪失對歷史的清晰認識。
需要進一步指出的是,歷史的文本形式並不限於文字的文本形式,此外還有文物、器物的文本形式和制度、體制的文本形式。制度、體制的文本形式歷史地延續和積淀下來,不會憑借對歷史的文字文本的解讀而被輕松地加以消解和顛覆。至於通過歷史的文字文本對歷史的文物、器物文本的改寫幾乎是不可能的,相反,新文物和新器物的發現卻是重塑和改變歷史的文字文本形式的權威性依據。面對新的歷史發現,以往既定的對歷史的文字記載和語言敘述是蒼白無力的。事實勝於雄辯。從這個意義上說,新發現的歷史事實,更有資格充當改寫歷史文本的角色,而新歷史主義和後現代主義的文本游戲會陷入十分狼狽和尷尬的境地。

2•從歷史的客觀規律性和意識形態性的關系看

新歷史主義凸顯了歷史文本的意識形態性和政治傾向性。對這個問題的強調是有意義的。特別是官方的正史的書記官們往往受當權者的權力和利益的驅動,對歷史的人物、事件和過程往往進行偏私的甚至歪曲的描寫,使歷史的文本形式和歷史事實本身出現悖立和反差。權力和利益對左右人們的歷史行為的深層動機是不可低估的。馬克思曾說:「這種利益是如此強大有力,以至順利地征服了馬拉的筆、恐怖黨的斷頭台、拿破崙的劍,以及教會的十字架和波旁王朝的純血統。」[4]因此,充分考慮到權力、利益、意識形態性和政治傾向性對書寫或改寫歷史的作用,對正確地對待歷史是頗有助益的。但是,無論個人和集團的歷史行為怎樣富有政治傾向和意識形態訴求,至少不可能完全違背歷史發展的總體規律,相反,往往是由於他們的利益和願望大體上適應世道人心,才能獲得預期的目的。代表歷史發展方向的先進階級、勢力和集團的權力、利益、政治傾向性和意識形態性,往往表現出與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性的統一性和一致性。

3•從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性和人的主觀能動性的關系看

帶有後現代主義特徵的新歷史主義強調通過文學與歷史的互文性,主張主體向歷史的介入,主體對歷史的干預和主體對歷史的改寫。這里表現出幾種情況:第一,對已經過去了的歷史事實來說,主體只能正視它的存在,對尚無認知、未曾相識的對象,根本無法尋覓和建構文學與歷史的互文性關系,也無從對對象施展主體的虛構能力和想像能力,進行隱喻性的指涉,從事闡釋、改寫和重塑;第二,對從事歷史活動的人們來說,只有主體的主觀能動性遵從和駕馭歷史的客觀規律性,才能達到自身的目的性;第三,書寫主體對歷史題材的描述,應當盡可能地忠於歷史真實,切忌隨意把歷史主體化、人性化、道德化、情感化和意志化;第四,面對用語言形式符號書寫的歷史文本來說,作為解讀和闡釋主體的主觀能動性表現為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進行再書寫和再創造,也一定會流露出自己的愛憎好惡的情感態度,關鍵在於是否採取嚴肅的科學態度和正確的價值標准。
4•從歷史和歷史文本的共時態和歷時態的關系看

時間和空間是事物存在的形式,無空間的時間和無時間的空間都是不可思議的。把空間時間化和把時間空間化也是不妥當的。帶有後現代主義特徵的新歷史主義通過把時間空間化,忽略不同的國家、民族和地域在經濟、政治和文化諸多方面發展的不平衡性,隨意拼貼、編織和解構歷史,而不再注重歷史事實本身的多樣性和異質性,只注重作品所隱含的意義生發和意義結構,便於進行文本與文本之間的所謂「虛構的虛構」。這種文本主義的歷史觀通過強調結構的非中心範式和共時性觀念,消解歷史的深度和意義,注重文本的互相指涉的「互文性」關系,從而割斷歷史的連續性,將歷史轉化成一種共同的話語模式,生發出一種邏輯的普遍性意義。用共時性取代歷時性,用平面性取代深度感,用破碎感取代連續性,用隱喻性取代真實性,採取蒙太奇手法隨意虛構、編織和重塑歷史,令人無所適從。這種把時間空間化的歷史,使歷史變成了非歷史化的歷史。這種共時態的歷史,使不同歷史階段的不同歷史事實的真正意義遭到顛覆和瓦解,引發出一種由主觀決定歷史意義的傾向。
歷史的時間是不能回溯和倒流的。真理是具體的。不考慮時間的歷史敘事,必然會導致對歷史文本和文學文本的解讀和闡釋的錯位與謬誤。歷史原則和歷史標準是權衡和評判文藝作品的重要尺度。任何事物都存在於特定的時代環境和歷史語境中。對敘述對象的認知判斷和價值評估只有放到具體的歷史條件下、歷史范圍內和歷史過程中,才能作出恰當的理解和把握。不能用過去的眼光解讀今天的創作,也不能用現在的視野評析歷史上的文學現象。
20世紀80~90年代掀起的「重寫文學史」的運動雖然從總體上看是有意義、有成果的,但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新歷史主義社會文化思潮的影響。由於歷史使命的不同和主流意識形態的差異,對魯迅、茅盾和沈從文、林語堂的評價自然會呈現出較大的差別。20世紀初期,中國的新文化運動方興未艾,民族民主解放運動風起雲涌,啟蒙救亡運動成為主流,魯迅和茅盾成為新文化運動的旗手和主將,倡導審美和休閑的沈從文和林語堂自然不可能位居顯赫。新中國成立後,隨著時代變遷和歷史轉折,人們的審美趣味日趨豐富多樣。在這種歷史條件和文化背景下,學界開始重視沈從文和林語堂,把他們以凸顯審美特性見長的作品作為一種文學樣式加以肯定和贊揚,是完全正常的。但是,不應當通過抬高沈從文和林語堂而貶抑魯迅和茅盾,甚至譏諷魯迅和茅盾「落個死後寂寞」。這正是把中國現當代文學史空間加以共時化所造成的誤識。

『拾』 邏輯實證主義是如何拒斥形而上學的

邏輯實證主義拒斥形而上學,並不是簡單的對形而上學的批判和反對,而是認為形而上學不內能區分科學與非容科學,形而上學的命題甚至形而上學本身就是無意義的。在這個方面,還有一個程度的問題,有的哲學家對形而上學展開全面的批駁,認為形而上學一無是處,其所有的、整個體系都是毫無意義的,它們既不是分析的,又不能為經驗所證實,沒有任何真理性可言,是無謂的「偽命題」。而也有哲學家不認為形而上學完全無意義,只是認為它沒有傳遞實際知識的意義,僅具有激動情感的意義。

然而,如果從形而上學發展的歷史過程來看,實際上存在著三種形態的形而上學:宇宙本體論、范疇本體論和意義本體論,而邏輯實證主義所拒斥的實際主要就是基於思辨虛構的宇宙本體論。這從他們所要求的可證實原則來看,形而上學的思辨虛構肯定是行不通的,因為對宇宙本體的思考並不能通過什麼實驗,也不能通過經驗或者其他的途徑來證實,他所提出的觀點只是幫助人們更好的理解、認識我們所生存的環境,給人們的思考提供一種導向。

閱讀全文

與拒斥歷史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