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知識 > 三字經中的歷史知識

三字經中的歷史知識

發布時間:2021-02-17 00:39:20

⑴ 《三字經》歷史部分內容

自羲農 至黃帝 號三皇 在上世【解釋】自伏羲氏、神農氏到黃帝,這三位上古時代的帝王都能勤政愛民、非常偉大,因此後人尊稱他們為「三皇」。〖解讀〗歷史學家大體把歷史分為三個階段:即上古、中古、近代。中國歷史從商代以後才有了較可靠的記載,這以前的歷史是個神話和傳說的時代,即上古。唐有虞 號二帝 相揖遜 稱盛世【解釋】黃帝之後,有唐堯和虞舜二位帝王,堯認為自己的兒子不肖,而把帝位傳給了才德兼備的舜,在兩位帝王治理下,天下太平,人人稱頌。〖解讀〗堯是位很賢德的帝王,他把帝位禪讓給有賢能的舜做繼承人。當然舜也不負眾托。在他們所處的這段歷史時期,是中國上古歷史上的黃金時代。夏有禹 商有湯 周文武 稱三王【解釋】夏朝的開國君主是禹,商朝的開國君主是湯,周朝的開國君主是文王和武王。這幾個德才兼備的君王被後人稱為三王。〖解讀〗夏商周,在中國歷史上合稱三代,每一代的時間都很長,夏朝統治四百年,商朝統治六百年,周朝統治八百年。這一時期的歷史仍然摻雜了許多神話和傳說。夏傳子 家天下 四百載遷夏社【解釋】禹把帝位傳給自己的兒子,從此天下就成為一個家族所有的了。經過四百多年,夏被湯滅掉,從而結束了它的統治。〖解讀〗從禹把帝位傳給兒子啟之後,一個家族統治國家的歷史持續了幾千年,一直到辛亥革命推翻了最後一位滿皇帝,家天下的統治才最後真正結束了。湯伐夏 國號商 六百載 至紂亡【解釋】商湯王起兵滅掉夏朝,建立了商朝,前後六百年,一直到商紂王。〖解讀〗商朝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二個重要朝代,從大約公元前17世紀到公元前11世紀,經歷了三個大的階段。第一階段是「先商」;第二階段是「早商」;第三階段是「晚商」。前後相傳17世31王,延續600年時間。周武王 始誅紂 八百載最長久【解釋】周武王起兵滅掉商朝,殺死紂王,建立周朝,周朝的歷史最長,前後延續了八百多年。〖解讀〗周朝的歷史分為兩部分:幽王被殺以前是西周,平王東遷以後是東周。從各朝各代的興衰中我們可以看出「仁政必興、暴政必亡」的道理。周共和 始紀年 歷宣幽遂東遷【解釋】我國從周朝共和之年開始有正式紀年。經歷了周宣王和周幽王,周朝首都東遷洛陽。〖解讀〗周朝第十代的歷王暴虐無道,終於被趕出皇宮,由周公和召公共同執掌政權,後來由歷王的兒子宣王繼位,到了周幽王後,首都東遷洛陽,稱為東周。周道衰 王綱墜 逞干戈尚游說【解釋】自從周平王東遷國都後,對諸侯的控制力就越來越弱了。諸侯國之間時常發生戰爭,而游說之士也開始大行其道。〖解讀〗周王室衰落,使各諸侯失去了控制,都想要稱王、稱霸,戰爭連年不絕。使老百姓飽受了戰爭的苦難。始春秋 終戰國 五霸強七雄出【解釋】東周分為兩個階段,一是春秋時期,一是戰國時期。春秋時的齊恆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和楚莊王號稱五霸。戰國的七雄分別為齊楚燕韓趙魏秦。〖解讀〗東周時期分為春秋時期和戰國時期。春秋時期前後出現五個霸主,歷史上稱為春秋五霸;戰國時期有七個諸侯國實力最強,歷史上稱為戰國七雄。

⑵ 三字經的歷史

《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合稱「三百千」,又叫「三家村」,是我國傳統開蒙教育的第一書,知名度極高,可以說是家喻戶曉,無人不知。「三百千」之中以《三字經》為首,稱為「經」,以《千字文》墊底稱為「文」。當然,在文字難度、知識水平、文學素養等諸方面,《千字文》要求高。沒有一定的文字學基礎和文化素養,對《千字文》是既讀不懂,也欣賞不了。從時間上來說,《千字文》成文於六朝時期,出現的最早;《三字經》成文於南宋末年,直到元朝才開始流通,明清時期才流傳開。[cchere.net 西西河 知行人]
在教學的順序上是《三字經》第一,《千字文》最末。其中的道理,一是先簡後繁,這很好理解;二就是「經」與「文」的根本區別。經者經輿大道,是天下車馬行人經行的必由之路,引伸義就是規律、原理、原則與方法。自古以來,聖人的書叫做經典,因其講述的是恆常不變的宇宙真相,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所以有四書、五經等經典。《三字經》既敢稱為經,而且被千古傳頌,這就非常耐人尋味了。
《千字文》是用一千個不重復的漢字編纂而成的一篇韻文,詞藻華麗,語言優美,文學價值極高,歷來受到文人墨客的喜愛。《三字經》則不然,它「字有重復,詞無藻彩」,即不講究對仗,語言也不甚優美。但《三字經》朴實無華,用極簡潔通俗的白話講出了亘古不變的大道理,這就非常難能可貴了。因此「三百千」中最難理解的是《三字經》,最難講的也是《三字經》,沒有豐富的學識、沒有自己的感悟和體會,僅僅憑借文字是絕對無法理解經義的。相反,隨著閱歷的增加與人生經驗的積累,對《三字經》的理解會越來越深,以至越到晚年越喜歡《三字經》,這也是為什麼來聽《三字經》講座的老年人很多。[cchere.com 西西河 知行人]
與《千字文》同理,《三字經》也是一部高度濃縮的中國文化史,但《三字經》不受文字限制,用通俗的文字將經史子集等各部類的知識揉合在一起,真正是「淹貫三才,出入經史」,全文用典極多,全篇充滿了積極向上的樂觀精神。清人王晉升就稱《三字經》是「蒙求之津逮,大學之濫觴」;清人賀興思稱其是「一部袖裡《通鑒綱目》也」;近人章太炎也稱贊《三字經》「其啟人知識,過之《急就章》與《凡將篇》之比矣 …… 今之教科書,固勿如三字經遠甚也」。
在《三字經》出現之前,幾乎所有的蒙學讀物都是四言的,也就是四個字一句,例如《千字文》《百家姓》都是四言,四個字讀起來不上口,小孩子不容易唱頌。《三字經》則以三言形式出現,三個字一句,四句一組,讀起來輕松愉快,更符合兒歌的特點,所以明朝趙南星稱其「句短而易讀,殊便於開蒙」,故此為蒙學第一書。
《三字經》很早就傳到了日本與韓國,清朝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三字經》被譯成俄文流傳到俄國,此後陸續被譯成英、法等多種文字。1990年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三字經》選入《兒童道德叢書》,向全世界發行。可見這部書早已不屬於中國人專有,它已經走出國門,成為世界文化遺產了。我們作為《三字經》故鄉的同胞,今天不但不會背誦《三字經》,有人甚至一輩子都沒讀過《三字經》,為此你將給自己下一個什麼樣的評語呢?[cchere.net 西西河 知行人]
此次我們講解《三字經》的形式不同於以往的《千字文》。《千字文》講座是講者解字說文,學者隨文入觀,體會文義。《三字經》講座則是直剖經義,輔以文字,以經義為綱,文理為目,綱舉目張,文義也就自然現前了。
《三字經》全篇內容分為六個部分,每一部分都有一個獨立的中心,但六個部分又合成一個整體,似江河之水風氣浪涌,層層推進,在編排順序上極有章法,體現了作者一以貫之的學術思想,這是我們在學習之中應該加以注意的。

⑶ 三字經讀史中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三字經來》,是中國的傳統啟自蒙教材。在中國古代經典當中,《三字經》是最淺顯易懂的讀本之一。《三字經》取材典範,包括中國傳統文化的文學、歷史、哲學、天文地理、人倫義理、忠孝節義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義,誠,敬,孝。」背誦《三字經》的同時,就了解了常識、傳統國學及歷史故事,以及故事內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
在格式上,三字一句朗朗上口,因其文通俗、順口、易記等特點,使其與《百家姓》、《千字文》並稱為中國傳統蒙學三大讀物,合稱「三百千」。《三字經》與《百家姓》、《千字文》並稱為三大國學啟蒙讀物。《三字經》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千百年來,家喻戶曉。其內容涵蓋了歷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間傳說,所謂「熟讀《三字經》,可知千古事」。基於歷史原因,《三字經》難免含有一些精神糟粕、藝術瑕疵,但其獨特的思想價值和文化魅力仍然為世人所公認,被歷代中國人奉為經典並不斷流傳。
希望我能幫助你解疑釋惑。

⑷ 《三字經》中有哪些勤奮好學的歷史典故

負薪掛角:出自《三字經》「如負薪,如掛角。身雖勞,猶苦卓。」說的是漢朝的朱買臣,以砍柴維持生活,每天邊擔柴邊讀書。隋朝李密放牛把書掛在牛角上,有時間就讀。他們在艱苦的環境里仍堅持讀書。

⑸ 《三字經》中的朝代和人物(歷史)

秦-嬴政,楚霸王項羽 西漢-劉邦,孝平帝 新-王莽 東漢-光武帝劉秀,漢獻帝 三國 南北版朝 隋-宇文權周 唐-唐高祖李淵五代 宋 遼 金 元 明-洪武帝朱元璋,明成祖,崇禎 李闖(李世民) 清-清太祖

⑹ 三字經歷史部分

zì xī nóng zhì huáng dì hà sān huáng zài shàng shì

自羲農 至黃帝 號三皇 在上世

【解釋】自伏羲氏、神農氏到黃帝,這三位上古時代的帝王都能勤政愛民、非常偉大,因此後人尊稱他們為「三皇」。
〖解讀〗歷史學家大體把歷史分為三個階段:即上古、中古、近代。中國歷史從商代以後才有了較可靠的記載,這以前的歷史是個神話和傳說的時代,即上古。

táng yǒu yú hào èr dì xiāng yī xùn chēng shèng shì

唐有虞 號二帝 相揖遜 稱盛世

【解釋】黃帝之後,有唐堯和虞舜二位帝王,堯認為自己的兒子不肖,而把帝位傳給了才德兼備的舜,在兩位帝王治理下,天下太平,人人稱頌。
〖解讀〗堯是位很賢德的帝王,他把帝位禪讓給有賢能的舜做繼承人。當然舜也不負眾托。在他們所處的這段歷史時期,是中國上古歷史上的黃金時代。

xià yǒu yǔ shāng yǒu tāng zhōu wén wǔ chēng sān wáng

夏有禹 商有湯 周文武 稱三王

【解釋】夏朝的開國君主是禹,商朝的開國君主是湯,周朝的開國君主是文王和武王。這幾個德才兼備的君王被後人稱為三王。
〖解讀〗夏商周,在中國歷史上合稱三代,每一代的時間都很長,夏朝統治四百年,商朝統治六百年,周朝統治八百年。這一時期的歷史仍然摻雜了許多神話和傳說。

xià chuán zǐ jiā tiān xià sì bǎi zǎi qiān xià shè

夏傳子 家天下 四百載遷夏社

【解釋】禹把帝位傳給自己的兒子,從此天下就成為一個家族所有的了。經過四百多年,夏被湯滅掉,從而結束了它的統治。
〖解讀〗從禹把帝位傳給兒子啟之後,一個家族統治國家的歷史持續了幾千年,一直到辛亥革命推翻了最後一位滿皇帝,家天下的統治才最後真正結束了。

tāng fá xià· guó hào shāng · liù bǎi zǎi· zhì zhòu wáng

湯伐夏 國號商 六百載 至紂亡

【解釋】商湯王起兵滅掉夏朝,建立了商朝,前後六百年,一直到商紂王。
〖解讀〗商朝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二個重要朝代,從大約公元前17世紀到公元前11世紀,經歷了三個大的階段。第一階段是「先商」;第二階段是「早商」;第三階段是「晚商」。前後相傳17世31王,延續600年時間。

zhōu wǔ wáng shǐ zhū zhòu bā bǎi zǎi zuì cháng jiǔ

周武王 始誅紂 八百載最長久

【解釋】周武王起兵滅掉商朝,殺死紂王,建立周朝,周朝的歷史最長,前後延續了八百多年。
〖解讀〗周朝的歷史分為兩部分:幽王被殺以前是西周,平王東遷以後是東周。從各朝各代的興衰中我們可以看出「仁政必興、暴政必亡」的道理。

zhōu gòng hé shǐ jì nián lì xuān yōu suì dōng qiān

周共和 始紀年 歷宣幽遂東遷

【解釋】我國從周朝共和之年開始有正式紀年。經歷了周宣王和周幽王,周朝首都東遷洛陽。
〖解讀〗周朝第十代的歷王暴虐無道,終於被趕出皇宮,由周公和召公共同執掌政權,後來由歷王的兒子宣王繼位,到了周幽王後,首都東遷洛陽,稱為東周。

zhōu dào shuāi wáng gāng zhuì chěng gān gē shàng yóu shuì

周道衰 王綱墜 逞干戈尚游說

【解釋】自從周平王東遷國都後,對諸侯的控制力就越來越弱了。諸侯國之間時常發生戰爭,而游說之士也開始大行其道。
〖解讀〗周王室衰落,使各諸侯失去了控制,都想要稱王、稱霸,戰爭連年不絕。使老百姓飽受了戰爭的苦難。

shǐ chūn qiū zhōng zhàn guó wǔ bà qiáng qī xióng chū

始春秋 終戰國 五霸強七雄出

【解釋】東周分為兩個階段,一是春秋時期,一是戰國時期。春秋時的齊恆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和楚莊王號稱五霸。戰國的七雄分別為齊楚燕韓趙魏秦。
〖解讀〗東周時期分為春秋時期和戰國時期。春秋時期前後出現五個霸主,歷史上稱為春秋五霸;戰國時期有七個諸侯國實力最強,歷史上稱為戰國七雄。

yíng qín shì shǐ jiān bìng chuán èr shì chǔ hàn zhēng

嬴秦氏 始兼並 傳二世 楚漢爭

【解釋】戰國末年,秦國的勢力日漸強大,把其他諸侯國都滅掉了,建立了統一的秦朝。秦傳到二世胡亥,天下又開始大亂,最後,形成楚漢相爭的局面。
〖解讀〗秦王朝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制的封建專治國家。雖然秦朝統一的時間只有十五年,但其苛政卻是其他朝代所不能及的。然而其統一中國、車同軌、書同文,以及統一度量衡等方面仍有它不可抹滅的貢獻。

gāo zǔ xīng hàn yè jiàn zhì xiào píng wáng mǎng cuàn

高祖興 漢業建 至孝平 王莽篡

【解釋】漢高祖打敗了項羽,建立漢朝。漢朝的帝位傳了兩百多年,到了孝平帝時,就被王莽篡奪了。
〖解讀〗歷史在發展,社會在進步,個人的行為准則要符合於社會發展的法則。否則即便得力於一時,但終究會以失敗而告終。

· guāng wǔ xīng · wéi dōng hàn · sì bǎi nián · zhōng yú xiàn

光武興 為東漢 四百年 終於獻

【解釋】王莽篡權。改國號為新,天下大亂,劉秀推翻更始帝,恢復國號為漢,史稱東漢光武帝,東漢延續四百年,到漢獻帝的時候滅亡。
〖解讀〗漢朝經過四百多年的時間,到了末期,由於外戚、宦官互相攻擊,王室無能,到漢獻帝時就滅亡了。

· wèi shǔ wú· zhēng hàn dǐng · hào sān guó· qì liǎng jìn

魏蜀吳 爭漢鼎 號三國 迄兩晉

【解釋】東漢末年,魏國、蜀國、吳國爭奪天下,形成三國相爭的局面。後來魏滅了蜀國和吳國,但被司馬懿篡奪了帝位,建立了晉朝,晉又分為東晉和西晉兩個時期。
〖解讀〗《三國演義》是我國家喻戶曉的一部古典小說,也是世界文學寶庫的一部分,閱讀這部小說可以得到很多有益的啟示,了解到古代戰爭的動人畫面。

· sòng qí jì· liáng chén chéng · wéi nán cháo · dū jīn líng

宋齊繼 梁陳承 為南朝 都金陵

【解釋】晉朝王室南遷以後,不久就衰亡了,繼之而起的是南北朝時代。南朝包括宋齊梁陳,國都建在金陵。
〖解讀〗南北朝時的南朝包括宋齊梁陳。這里所指的宋與後來趙匡胤建立的宋不可混淆在一起,這里的宋的開國皇帝是劉裕,所以也稱為劉宋,劉宋統治的時間只有五十九年。

· běi yuán wèi · fēn dōng xī· yǔ wén zhōu · xīng gāo qí

北元魏 分東西 宇文周 興高齊

【解釋】北朝則指的是元魏。元魏後來也分裂成東魏和西魏,西魏被宇文覺篡了位,建立了北周;東魏被高洋篡了位,建立了北齊。
〖解讀〗世界上最偉大的帝王,都是那些開創天下的帝王。至於那些繼承祖業的皇帝,除了少數幾個能在文治武功方面有特殊成就,其他多數總是平平凡凡。

· dài zhì suí· yī tǔ yǔ· bù zài chuán · shī tǒng xù

迨至隋 一土宇 不再傳 失統緒

【解釋】楊堅重新統一了中國,建立了隋朝,歷史上稱為隋文帝。他的兒子隋煬帝楊廣即位後,荒淫無道,隋朝很快就滅亡了。
〖解讀〗楊堅起兵東征西殺,結束了南北朝分裂的局面,重新統一中國,建立的隋朝僅兩代就滅亡了。其原因是隋煬帝的荒淫無道,使得他眾叛親離。由此可見人心向背是非常重要的。

· táng gāo zǔ· qǐ yì shī· chú suí luàn · chuàng guó jī

唐高祖 起義師 除隋亂 創國基

【解釋】唐高祖李淵起兵反隋,最後隋朝滅亡,他戰勝了各路的反隋義軍,取得了天下,建立起唐朝。
〖解讀〗唐朝是我國歷史上最輝煌的時代,從唐太宗時期的「貞觀之治」到唐玄宗時期的「開元盛世」,都是赫赫有名的。但唐朝的天下其實是李淵的二兒子唐太宗李世民打出來的。

èr shí chuán sān bǎi zǎi liáng miè zhī guó nǎi gǎi

二十傳 三百載 梁滅之 國乃改

【解釋】唐朝的統治近三百年,總共傳了二十位皇帝。到唐哀帝被朱全忠篡位,建立了梁朝,唐朝從此滅亡。為和南北朝時期的梁相區別,歷史上稱為後梁。
〖解讀〗唐玄宗統治的前期人稱 「開元盛世」,但後期卻發生了「安史之亂」,唐朝從此開始衰落。對於唐朝從強盛轉向衰落,人們常把罪責歸到楊貴妃和安祿山兩人身上。其實唐朝衰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 liáng táng jìn · jí hàn zhōu · chēng wǔ dài · jiē yǒu yóu

梁唐晉 及漢周 稱五代 皆有由

【解釋】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和後周五個朝代的更替時期,歷史上稱作五代,這五個朝代的更替都有著一定的原因。
〖解讀〗五代是中國歷史上一個紛亂割據的時期,由唐末的藩鎮割據演變而來。這些朝代名都是以前有過的,所以各冠一個「後」 字來區別。這是五個很短的朝代,一共只有五十三年。

zhào sòng xīng · shòu zhōu shàn· shí bā chuán · nán běi hùn

趙宋興 受周禪 十八傳 南北混

【解釋】趙匡胤接受了後周「禪讓」的帝位,建立宋朝。宋朝相傳了十八個皇帝之後,北方的少數民族南下侵擾,結果又成了南北混戰的局面。
〖解讀〗宋朝的專制中央集權進一步強化,盡管消除了唐後期藩鎮割據,臣官專權,朋黨之爭的弊端,但它過分削弱地方力量,使州縣日益困弱、無力抵抗外侵,成了一個積貧積弱、苟且偷安的朝代。

liáo yǔ jīn · jiē chēng dì· yuán miè jīn· jué sòng shì

遼與金 皆稱帝 元滅金絕宋世

【解釋】北方的遼人、金人和蒙古人都建立了國家,自稱皇帝,最後蒙古人滅了金朝和宋朝,建立了元朝,重又統一了中國。
〖解讀〗蒙古人曾聯合宋朝的兵力合攻金國,把金國消滅後,鐵木真也就是成吉思汗,他自行稱帝建立元朝,直到他的孫子忽必烈時,便起兵把宋滅掉,宋朝就此結束。

yú tú guǎng · chāo qián dài · jiǔ shí nián · guó zuò fèi

輿圖廣 超前代 九十年國祚廢

【解釋】元趄的疆域很廣大,所統治的領土,超過了以前的每一個朝代。然而它只維持了短短九十年,就被農民起義推翻了。
〖解讀〗元朝統一的歷史意義,在於鞏固和發展了多民族的統一國家,它使歷來由少數民族地方政權統治的地區統一歸於中央政府管轄之下,更加強了中央與地方、中原與邊疆的聯系及各民族間聯系。

tài zǔ xīng · guó dà míng · hào hóng wǔ· dū jīn líng

太祖興 國大明 號洪武 都金陵

【解釋】元朝末年,明太祖朱元璋起義,最後推翻元朝統治,統一全國,建立大明,他自己當上了皇帝,號洪武,定都在金陵。
〖解讀〗朱元璋是安徽鳳陽人,出身貧苦,幼時曾入皇覺寺為僧。是中國歷史上極富傳奇色彩的人物,但他當上皇帝後曾在肆誅殺功臣,他在位期間,進行了三次大屠殺,被殺者達數萬之多。

dài chéng zǔ· qiān yān jīng · shí liù shì· zhì chóng zhēn

迨成祖 遷燕京 十六世 至崇禎

【解釋】到明成祖即位後,把國都由金陵遷到北方的燕京。明朝共傳了十六個皇帝,直到崇禎皇帝為止,明朝就滅亡了。
〖解讀〗明成祖遷都燕京對於防禦蒙古和經營東北,也就是鞏固邊防和維護統一有著重要的意義。

quán yān sì· kòu rú lín · lǐ chuǎng chū· shén qì fén

權閹肆 寇如林 李闖出 神器焚

【解釋】明朝末年,宦官專權,天下大亂,老百姓紛紛起義,以闖王李自成為首的起義軍攻破北京,迫使崇禎皇帝自殺,明朝最後滅亡。
〖解讀〗明末宦官專權,帶來了政治的腐敗和貪污成風,這樣,不僅加重了人民的負擔,同時,也給少數民族上層分子入內地騷擾帶來了可乘之機

qīng shì zǔ· yīng jǐng mìng · jìng sì fāng · kè dà dìng

清世祖 膺景命 靖四方 克大定

【解釋】清軍入關後,清世祖順治皇帝在北京登上帝座,平定了各地的混亂局面,使得老百姓可以重新安定地生活。
〖解讀〗清朝初年雖然存在著高壓政策,如為了控制漢族人民的思想,大興文字獄,但到嘉慶皇帝為止,人民生活也比較安定。

yóu kāng yōng · lì qián jiā· mín ān fù· zhì jì kuā

由康雍 歷乾嘉 民安富 治績誇

【解釋】順治皇以後,分別是康熙、雍正、乾隆和嘉慶四位皇帝,在此期間,天下太平,人民生活比較安定,國家也比較強盛。
〖解讀〗清朝在康熙、雍正、乾隆時期,經過同外部侵略勢力及內部分裂勢力的斗爭,建立起空前統一和鞏固的多民族國家,在內地設立了十八個行省,從而確立起比較鞏固而穩定的政權。

· dào xián jiān · biàn luàn qǐ· shǐ yīng fǎ· rǎo dū bǐ

道咸間 變亂起 始英法 擾都鄙

【解釋】清朝道光、咸豐年間,發生了變亂,英軍挑起鴉片戰爭。英、法兩國分別以亞羅號事件和法國神父被殺為由組成聯軍,直攻北京。
〖解讀〗自鴉片戰爭以後,各帝國主義國家相繼侵略中國。強迫清朝政府簽定了一個又一個不平等條約,使中國從獨立的封建社會逐步成為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

tóng guāng hòu xuān tǒng ruò chuán jiǔ dì mǎn qīng mò

同光後 宣統弱 傳九帝 滿清歿

【解釋】同治、光緒皇帝以後,清朝的國勢已經破敗不堪,當傳到第九代宣統皇帝時,就被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
〖解讀〗清朝政府到了光緒年間,皇帝只是個空架子,而實權是操縱在慈禧太後手中,這個人稱「老佛爺」的女人,十分專橫,在她手中,中國的威名被完全丟盡了。

gé mìng xīng fèi dì zhì lì xiàn fǎ jiàn mín guó

革命興 廢帝制 立憲法 建民國

【解釋】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的統治,廢除了帝制、建立了憲法,成立了中華民國政府,孫中山任臨時大總統。
〖解讀〗中國發展了五千年

,經過了各個朝代的治亂興衰,第一位由人民選出的總統誕生了。

· gǔ jīn shǐ· quán zài zī· zǎi zhì luàn · zhī xīng shuāi

古今史 全在茲 載治亂 知興衰

【解釋】以上所敘述的是從三皇五帝到建立民國的古今歷史,我們通過對歷史的學習,可以了解各朝各代的治亂興衰,領悟到許多有益的東西。
〖解讀〗「讀史使人明智」。如果把我們中華民族的歷史當成一個大家庭的家譜,那麼當我們回顧前人的經驗時,可以從中吸取許多有用的東西。

· shǐ suī fán · dú yǒu cì· shǐ jì yī· hàn shū èr

史雖繁 讀有次 史記一 漢書二

【解釋】中國和歷史書雖然紛繁、復雜,但在讀的時候應該有次序:先讀《史記》,然後讀《漢書》。
〖解讀〗《史記》是我國漢代大思想家司遷所寫,從傳說中的黃帝一直到漢武帝時代共幾千年的歷史。《漢書》是東漢時期思想家班固所著,它記載的只是西漢這一時代的歷史,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斷代史」。

· hòu hàn sān · guó zhì sì· jiān zhèng jīng · cān tōng jiàn

後漢三 國志四 兼證經 參通鑒

【解釋】第三讀《後漢書》,第四讀《三國志》,讀的同時,還要參照經書,參考《資治通鑒》,這樣我們就可以更好地了解歷史的治亂興衰了。

〖解讀〗《後漢書》講述東漢時期的歷史;《三國志》寫的是東漢滅亡後,魏、蜀、吳三國形成鼎立局面,直到被晉統一;《資治通鑒》敘述從戰國到五代共一千多年的歷史,有以史為鑒戒的的思想,所以叫《資治通鑒》。

⑺ 求三字經裡面所有的歷史故事.幫助咱背誦!

三字經:夕孟母,則伶楚。子不學,斷機楚。斗宴山,有義方。教五子,名懼揚。
這是一個小故事。裡面說了一位母親,為了讓自己的孩子能夠學到知識,每天都在很努力的編織東西來掙錢讓孩子讀書。但是,有一天,孩子說不再讀書,母親聽了,馬上把編織機拿剪刀把繩子都剪斷了,說孩子不學習,自己那麼辛苦也沒用。孩子沒有辦法,只好繼續學習。後來,母親聽鄰居說:在宴斗山上有一位隱居的老學者。他才華出眾,教孩子很有一套。曾經教了五個孩子,到最後個個都成了朝廷命官。只要把孩子送到去老學者那裡教,將來必成大器。有時母親把孩子送到了老學者那裡,孩子真的一天天聰明起來,母親再也不用擔心孩子的學習了。

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
竇燕山,名禹鈞,北京幽州人。古代幽州屬於燕國,燕國有山名燕山,故以地名尊稱他為竇燕山,就像詩聖杜甫住在京兆少陵,被人稱為杜少陵一樣。
竇燕山是五代後晉時的人,年輕的時候不學好,做生意欺行霸市、缺斤少兩、昧心行事,雖然賺了錢,但直到三十歲還沒有子嗣。有一天夜裡,他死去的父親給他托夢,說:「你心術不正、心德不端,惡名張注天曹,不但無子而且無壽。你要趕快改過遷善、大積陰德、廣行方便,還有可能挽回。」
竇禹鈞醒來以後,嚇得出了一身冷汗,他痛下決心改邪歸正。從前之惡不敢再犯並且廣行善事,在家裡興辦義學、積德行善克己利人。一天夜裡又夢到他父親對他說:「爾今陰功浩大,善名張注天曹,後有五子齊登科甲,爾壽至八十九歲」。他醒來以後,行善更為積極,後來果然生了五個兒子:儀、儼、侃、爾、僖。
竇家教子有方,比如他的家庭之禮都按照古禮進行,家中男不亂入,女不亂出,男耕女織,和睦孝順,所以才有五子聯科。其中大兒子做到禮部尚書,二兒子做到禮部侍郎,其餘三子也都做了官。侍郎馮道贈詩曰:燕山竇十郎,教子以義方,靈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
以上舉的兩個例子說明,做父母的教育子女,第一要善於教育,第二要持之以恆。

⑻ 《三字經》歷史部分有哪些內容

《三字經》歷史部分內容如下:

夏有禹,商有湯,周文武,稱三王。夏傳子,家天下;四百載,遷夏社。

湯伐夏,國號商;六百載,至紂亡。周武王,始誅紂;八百載,最長久。

周轍東,王綱墜;逞干戈,尚游說。始春秋,終戰國;五霸強,七雄出。

嬴秦氏,始兼並;傳二世,楚漢爭。高祖興,漢業建;至孝平,王莽篡。

光武興,為東漢;四百年,終於獻。魏蜀吳,爭漢鼎;號三國,迄兩晉。

宋齊繼,梁陳承;為南朝,都金陵。北元魏,分東西;宇文周,與高齊。

迨至隋,一土宇;不再傳,失統緒。唐高祖,起義師;除隋亂,創國基。

白話譯文:

夏朝的開國君主是禹,商朝的開國君主是湯,周朝的開國君主是文王和武王。這幾個德才兼備的君王被後人稱為三王。禹把帝位傳給自己的兒子,從此天下就成為一個家族所有的了。經過四百多年,夏被湯滅掉,從而結束了它的統治。

湯朝征討夏朝,定國號為商,過了六百多年,直到紂的滅亡。周武王起兵滅掉商朝,殺死紂王,建立周朝,周朝的歷史最長,前後延續了八百多年。

自從周平王東遷國都後,對諸侯的控制力就越來越弱了。諸侯國之間時常發生戰爭,而游說之士也開始大行其道。東周分為兩個階段,一是春秋時期,一是戰國時期。春秋時的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和楚莊王號稱五霸。戰國的七雄分別為齊楚燕韓趙魏秦。

戰國末年,秦國的勢力日漸強大,把其他諸侯國都滅掉了,建立了統一的秦朝。秦傳到二世胡亥,天下又開始大亂,最後,形成楚漢相爭的局面。漢高祖打敗了項羽,建立漢朝。漢朝的帝位傳了兩百多年,到了孝平帝時,就被王莽篡奪了。

王莽篡權。改國號為新,天下大亂,劉秀推翻更始帝,恢復國號為漢,史稱東漢光武帝,東漢延續四百年,到漢獻帝的時候滅亡。東漢末年,魏國、蜀國、吳國爭奪天下,形成三國相爭的局面。後來魏滅了蜀國和吳國,但被司馬炎篡奪了帝位,建立了晉朝,晉又分為東晉和西晉兩個時期。

晉朝王室南遷以後,不久就衰亡了,繼之而起的是南北朝時期。南朝包括宋齊梁陳,國都建在金陵。北朝則指的是元魏。元魏後來也分裂成東魏和西魏,西魏被宇文覺篡了位,建立了北周;東魏被高洋篡了位,建立了北齊。

楊堅重新統一了中國,建立了隋朝,歷史上稱為隋文帝。他的兒子隋煬帝楊廣即位後,荒淫無道,隋朝很快就滅亡了。唐高祖李淵起兵反隋,最後隋朝滅亡,他戰勝了各路的反隋義軍,取得了天下,建立起唐朝。

(8)三字經中的歷史知識擴展閱讀:

《三字經》取材典範,包括中國傳統文化的文學、歷史、哲學、天文地理、人倫義理、忠孝節義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義,誠,敬,孝。」背誦《三字經》的同時,就了解了常識、傳統國學及歷史故事,以及故事內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

三三成句,簡練易讀又內容豐富,包含四書五經諸子、歷史朝代更迭、古人勤學故事等等,被稱為「蒙學之冠」。因其文通俗、順口、易記等特點,使其與《百家姓》、《千字文》並稱為中國傳統蒙學三大讀物,合稱「三百千」。

《三字經》用簡潔通俗的白話講出了亘古不變的哲理,膾炙人口、廣為流傳;不受文字限制,用通俗的文字將經史子集等各部類的知識揉合在一起,全文用典極多,全篇充滿樂觀精神;《三字經》在古代被稱為「小綱鑒」,可以將零散的知識貫穿起來,使讀書積累的網路知識,得以納入一個清晰知識體系。

⑼ 三字經 (歷史部分)有哪些

zì xī nóng zhì huáng dì hào sā來n huáng zài shàng shì自源羲農 至黃帝 號三皇 在上世【解釋】自伏羲氏、神農氏到黃帝,這三位上古時代的帝王都能勤政愛民、非常偉大,因此後人尊稱他們為「三皇」。〖解讀〗歷史學家大體把歷史分為三個階段:即上古、中古、近代。中國歷史從商代以後才有了較可靠的記載,這以前的歷史是個神話和傳說的時代,即上古。táng yǒu yú hào èr dì xiāng yī xùn chēng shèng shì唐有虞 號二帝 相揖遜 稱盛世【解釋】黃帝之後,有唐堯和虞舜二位帝王,堯認為自己的兒子不肖,而把帝位傳給了才德兼備的舜,在兩位帝王治理下,天下太平,人人稱頌。〖解讀〗堯是位很賢德的帝王,他把帝位禪讓給有賢能的舜做繼承人。當然舜也不負眾托。在他們所處的這段歷史時期,是中國上古歷史上的黃金時代。

⑽ 1.三字經中的歷史知識,2.三字經中孝親敬長的故事.3.三易指啥

《三字經》是來中華民族珍貴源的文化遺產,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千百年來,家喻戶曉。其內容涵蓋了歷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間傳說,所謂「熟讀《三字經》,可知千古事」。基於歷史原因,《三字經》難免含有一些精神糟粕、藝術瑕疵,但其獨特的思想價值和文化魅力仍然為世人所公認,被歷代中國人奉為經典並不斷流傳

黃香溫席扇枕 孔融讓梨

三易指《連山》、《歸藏》、《周易》。《連山》、《歸藏》已經失傳

閱讀全文

與三字經中的歷史知識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