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大葆台西漢墓博物館的發展歷史
北京市大葆台西漢墓博物館(Museum of Western Han Tombs at Dabaotai, Beijing),位於豐台區花鄉大葆台村,距市中心15公里。是歷史類專題性博物館,中國第一座漢代墓葬博物館,1979年11月籌建,1983年12月1日建成開放。
大葆台西漢墓博物館是一座建立在漢代王陵遺址上的博物館,大葆台西漢墓於1974年6月開始發掘,經考證,墓主為西漢燕王(或廣陽王)及其夫人。該墓的發掘為研究漢文化,特別是漢代喪葬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實物依據。漢代帝王葬制稱為「黃腸題湊」,即「以柏木黃心致累棺外,故曰黃腸。木頭皆向內,故曰題湊」,」梓宮、便房、黃腸題湊者,天子之制也」。大葆台雖為諸侯之墓,卻採用了天子制。墓室用一圈截面10厘米見方的柏木條築成厚木牆,所有柏木條的一端都朝向墓室中心,共用柏木條約15880根,出土時尚大部如新,木牆正南辟有門,門內前室為「便房」,象徵死者生前飲食宴樂的地方,過了便房北門是「後室」,棺木放在正中的棺床上。除此之外,遺址還包括為主人殉葬的車馬坑。一號墓的地宮遺址和車馬遺跡是我國迄今唯一在原址上保存完好的該類大型漢墓,是研究中華漢文化及北京歷史的珍貴實物資料。
② 馬王堆漢墓出土了什麼
湖南省長沙市東郊地面上原來殘存有兩個土冢,高10餘米,相傳為五代十國楚王馬殷及其家屬的墓地,故稱「馬王堆」。此處還曾被認為是西漢長沙王劉發葬程、唐二姬的「雙女墳」。這個墓地究竟是什麼時代的?墓主是誰?其身份地位如何?這些謎團千百年來一直困擾著人們。1972—1974年。湖南省博物館與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對這個墓地進行了發掘。揭開了謎底,原來馬王堆兩個土冢下面埋藏的是3座西漢初期的墓葬。墓中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隨葬品,而其中的印章、封泥和木牘等文字材料,准確地反映出墓主的姓名、時代、身份等情況。特別是在1號墓中出土的一具女屍,保存完好,年紀約50歲,俗稱為「馬王堆老太太」,更使馬王堆漢墓名聞天下。
馬王堆3座墓葬,均為帶墓道的長方形豎穴土坑木槨墓。1號墓的墓坑最大、最深。3座墓的墓底和槨室周圍都塞滿木炭和白膏泥,然後層層填土,夯實封固。1號墓和3號墓的棺槨保存都相當完整,結構大體一致,槨室內分棺室和4個邊箱。1號墓的槨室最為龐大,內置套棺4層。3號墓槨內置套棺3層,2號墓從殘存的痕跡看,槨內置2層棺。
1號墓填塞的白膏泥最厚而且均勻,使深埋地下10多米的槨室封固嚴密而形成恆溫、恆濕環境,從而使埋葬2100多年的女屍得以保全。女屍放在錦飾內棺中,仰身,臉上覆蓋絲織物2件,身著衣、衾被等共20層,從頭到腳層層包裹,然後橫扎絲帶9道,再在其上覆蓋2件絲綿袍,出土時浸泡在約80升的無色透明棺液之中。這種棺液具有微弱的抑菌、殺菌作用。女屍身長1.54米。體重34.3千克,與「木乃伊」不同,是與新鮮屍體相似的「濕屍」,身體各部位和內臟器官的外形仍然相當完整,而且結締組織等細微結構保存也較好,這在世界屍體保存記錄中是十分罕見的。病理檢查表明,死者生前患有多種疾病,死於膽絞痛引起的冠心病急性發作。
保存較好的1號墓和3號墓,隨葬品都放置於棺室周圍的4個邊箱之中,主要有盛滿衣物、食品和葯材等的竹笥、漆器、木俑、樂器、竹木器、陶器以及竹簡,均達1000餘件。兩座墓均出土彩繪帛畫。3號墓還出土帛書和兵器。
1號墓出土帛畫1幅,3號墓出土帛畫4幅。其中1號墓和3號墓各出土1幅覆蓋在內棺上的彩繪「T」字形帛畫,二者的形制、構圖和內容都相似,均長2米多,下垂的四角有穗,頂端系帶以供張舉,應是當時葬儀中的旌幡。畫面的上、中、下三段分別象徵天上、人間、地下。兩幅帛畫的主要差別在於墓主形象,1號墓為女性,3號墓為男性,這與實際墓主情況相一致。3號墓槨房東、西兩壁還各掛有一幅帛畫。分別繪車馬儀仗和墓主生活場面。3號墓出土的另外一幅帛畫《導引圖》,上面繪有40多個人物的各種運動姿態,反映了我國古代養生健身運動由來已久。
l號墓和3號墓分別出土了大批保存完好的竹簡。其中1號墓出土312枚,內容均為墓中隨葬品的記錄,傳統上稱這種竹簡為「遣策」。3號墓除出土410枚「遣策」竹簡外,還出土醫書簡200枚。此外,3號墓還出土20多種帛書和3幅地圖。帛書內容涉及古代哲學、歷史和科學技術許多方面,除《周易》和《老子》有今本傳世外,絕大多數是古佚書,這是中國古代典籍資料的一次重大發現。3幅地圖為《長沙南部地形圖》、《駐軍圖》和《城邑和園寢圖》,是世界上現存最早、具有相當科學水平的實用彩色地圖,在中國地圖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絲織品絕大部分放置在竹笥中,種類主要有絹、綺、羅、紗、錦和綉。這批織物年代早,數量大,品種多,保存好,其中最能反映漢代紡織技術發展狀況的是素紗和絨圈錦。薄如蟬翼、輕若煙霧的素紗單衣重不到1兩,堪稱絕世精品,是當時繅絲技術高度發展的標志。用作衣物緣飾的絨圈錦的發現,證明起絨技術最早在中國發明。而印花敷彩紗的發現,表明當時在印染工藝方面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
隨葬大量流光溢彩的漆器是馬王堆漢墓的一大特色。漆器共500餘件,多為木胎,少數為夾紵胎。種類有鼎、壺、盒、卮、勺、耳杯、盤、奩、案、匕、幾、屏風等。紋飾主要為雲氣紋。一些漆器上書寫有「軼侯家」、「君幸食」、「君幸酒」字樣,還有註明器物容量的如「四斗」等。漆器在漢代其珍貴程度遠在銅器之上,有「一文杯得銅杯十」的說法。馬王堆漢墓出土如此眾多的漆器,足見墓主生前生活的奢華。
馬王堆漢墓還出土一批樂器,1號墓出土二十五弦瑟、二十二管竽和一套竽律。3號墓出土瑟、竽、七弦琴和六孔簫。竽、竽律、琴和簫都是首次發現的西漢實物,二十五弦瑟是目前發現的惟一完整的西漢初期的瑟。
根據考古發現,並參考文獻記載,馬王堆漢墓墓主的神秘面紗終於被揭開。在馬王堆2號墓中發現了「長沙丞相」、「軼侯之印」和「利倉」3顆印章,該墓墓主應為史書所載的第一代軼侯利倉。而1號、3號墓分別是他的妻、子之墓。可見,馬王堆並非「馬王」堆,而是西漢初期長沙國丞相、軼侯利倉一家的墓地。它的發掘,為研究西漢初期社會各方面情況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沉寂於地下2100多年的古墓打開了,眾多珍貴的文物和那具不朽的千年女屍一並陳列在古城長沙,述說著長沙國曾經輝煌的歷史與失落的文明。
③ 龜山漢墓博物館的發展歷史
龜山漢墓位於龜山西麓,開鑿於西漢武帝時期,是西漢第六代楚王襄王劉注及夫人的合葬墓。墓葬以山為陵,鑿山為室,由兩條墓道、兩條甬道和15間墓室組成。墓葬東西長83米,最寬處33米,面積580多平方米,容積達2600多立方米。以壼門為界,南10間為劉注墓,北5間是夫人的墓室。此墓為大型橫穴式崖洞墓,工程浩大,墓葬設計巧妙,施工精細,處處凝結了漢代工匠的智慧與心血,是徐州西漢中期諸侯王墓的典型代表。是研究漢代建築技術的珍貴資料。
龜山漢墓是目前西漢楚王墓群中唯一一處有確切的墓主身份的墓葬,為研究西漢楚王墓群的發展序列提供了標尺。
龜山漢墓出土文物相對較少,但其中仍不乏精品,特別是位於南甬道最外側塞石上的刻銘價值極高。此刻銘除有塞石編號外,正文為9行44字,內容為楚王「薄葬」遺訓,是目前經科學發掘出土時代最早以薄葬為主題的刻石文字,對研究漢代薄葬思想,西漢楚國中期以後墓葬葬制等具有重要意義。同時該墓刻石及朱書文字正處於篆書向隸書過渡時期,或稱之為「古隸」,為研究漢字書體的發展提供了較珍貴的實物資料。 龜山漢墓二期展示與保護工程總投資為8000萬元,新入口建築建設為300萬元。資金主要來源自籌資金、地方配套資金、國家文保經費等。
④ 馬王堆漢墓的出土過程
馬王堆漢墓的出土過程如下:
1、初步勘探:
1951年冬,考古學家夏鼐來到長沙進行考古調查,在長沙東郊五里牌發現了2個相連的土冢,他根據自己淵博的考古學知識判斷是漢代墓葬。
1952年,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湖南文物管理委員會聯合調查了這片土丘,確認此地是大型的漢代墓葬群。1961年,湖南省政府將其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並樹立保護性標志,但並沒有進行發掘。
2、挖掘過程:
1971年12月30日,有關考古專家向國務院提交報告和申請,希望對馬王堆進行正式的發掘。1972年1月14日,國務院發文批准。1972年1月,考古隊正式對神秘的墓葬進行了科學挖掘,顯示出這個墓葬南北長20米,東西長17米,屬於大型的古代墓葬。
3、一號墓:
1971年12月,緊鄰馬王堆的解放軍366醫院內進行戰備工事的建造,其中挖掘防空洞的整體方向朝向馬王堆,這直接導致工人們在施工過程中發現了「鬼火」,進而集體罷工。施工方隨即將有關情況通報給了湖南省博物館。
4、二、三號墓:
1973年9月,國務院批文准許繼續發掘馬王堆二號墓和三號墓。11月18日,二、三號墓的發掘工作正式開始了。12月14日,三號墓首先清理完畢,其中出土的大量帛書是此墓中最有價值的文物。此墓中的三層棺都已開裂,覆蓋包裹屍體的衣衾嚴重腐朽,屍體僅存骨骸。
(4)天津歷史博物館漢墓擴展閱讀:
棺槨結構:
一號墓和三號墓的棺材相當完整,結構大體相同,但規模略有不同。一號墓的大房間和4層的套筒是用緊固、捆紮、釘扎等方法製成的,使用了約52立方米的木材。宿舍用重松木板建成,長6.73米,寬4.9米,高2.8米。它有一個較低的墊子和兩層。
然後它有4面牆和4個隔板,形成一個中心的棺材。側盒蓋屋頂和兩個蓋。4層套筒用桉木製成,內壁塗漆。外表是不同的。黑漆外層最大,長2.95米,寬1.5米,高1.44米,沒有其他裝飾。二樓是黑色繪畫棺材,裝飾著復雜多變的雲紋和各種形狀的怪物和動物。
三樓由朱地彩所繪,飾以龍、虎、朱雀、仙人等吉祥圖案。四樓是屍體的內部裝飾。蓋好後再加上兩捆,再貼上綉有天鵝絨錦緞的羽毛。三號墓的宿舍南側多了一根梁。
在案件的3樓,外間和中間的棺木外觀被黑色素油漆覆蓋,沒有添加其他裝飾。裡面的棺材上布滿了綉花的貨物和天鵝絨的花圈。從殘存遺跡來看,二號墓的結構與一號、三號墓不同。
⑤ 出土文物最多的古墓,盤點哪些出土過珍寶的古墓
向來中國考古專家對古墓的發掘都頗有研究,自古至今考古專家發掘的古墓已數不勝數,出土的文物也不計其數。
殷墟:三千年前的帝都
1899年甲骨文的發現引發了對殷墟的發掘。殷墟的發現是新史學的開端,它標志著中國現代考古學的誕生。1899年的一天,金石學家王懿榮在北京達仁堂中葯鋪購得治療瘧疾的中葯。在其中的龍骨上,他意外地認出了陌生的古代文字。中國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就這樣被發現了。
龍骨成為值錢的古董之後,商賈為專擅厚利而隱瞞了其真正的出土地點??河南安陽小屯。直到1908年羅振玉探悉真相,才考定了小屯就是沉寂了3000多年的商代帝都??殷墟。從1928年到1937年春,前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的考古工作者對殷墟進行了15次大規模的科學發掘,其規模和成就為中國現代考古學的誕生奠定了基礎。
抗戰爆發後,發掘工作被迫中止。1950年起,新中國的考古人員繼續發掘,並於1959年設立了安陽殷墟考古工作站。經過70多年的發掘,佔地30多平方公里的殷墟清楚地展現在人們面前。在殷墟的重大發現中,除甲骨文之外還有大量珍貴墓葬、祭祀坑、車馬坑等。小屯東北地的殷墟中心還保存了宮殿宗廟的遺址。
這些遺址和文物一方面反映了3000多年前的社會生活狀況,同時也揭示了當時的文明程度和工藝水平。著名的司母戊大鼎就是在殷墟出土的。該鼎於1939年在安陽武官村挖出,因無法搬運,又恐落入日本人之手,於是復埋入地下,直至1946年取出,現為中國歷史博物館鎮館之寶。
敦煌:嘆為觀止的藝術寶藏
1900年,敦煌莫高窟藏經洞被意外發現。這座掩沒在漫漫黃沙中長達1600餘年的文化藝術寶庫引起了巨大反響。八十多年來,敦煌學已成為世界性的專門學科。
1900年5月21日,一個逃荒到敦煌莫高窟的道士王圓在監督僱工清理第七佛殿下第16號石窟甬道中的積沙時,忽有天炮震響,山裂一縫,奇跡出現了。王道士順手用煙袋鍋向裂縫處敲了幾下,發現裡面竟是空的。
於是,在僱工的挖掘下,一個內藏無數古經、綉畫、文書、法器等無價之寶的藏經洞就這樣重見天日了。藏經洞是莫高窟寺院僧侶在躲避戰亂遷徙他鄉時用來珍藏佛家寶物的。這些僧人既沒回來,新來的僧人也無從得知,於是這批稀世珍寶在石洞里一睡就是近900年。
令人痛心的是,由於王道士的無知和當地官員的腐敗,這批寶物先後遭到俄、英、法、日等國的探險家的數次豪奪,損失極為慘重。藏經洞的發現是重新喚起人們重視敦煌的一個契機。敦煌石窟的重要還在於它保存著為數驚人的雕塑和壁畫。
這些藝術珍品經過從北朝到元代千餘年的雕琢,反映了宗教的文化內容和建築、服飾、舞樂等社會史跡,具有極高的歷史、學術和科學價值,而且,其藝術價值也令人嘆為觀止。
北京人:五十萬年前的祖先
1929年12月2日,北京西南周口店龍骨山發現了第一個完整的北京人頭蓋骨,這一發現為世界人類史寫下了極為重要的一筆。北京西南有一座石灰岩的小山。採石工常常在洞穴和裂隙的砂土中發現化石。
老百姓稱之為龍骨,並將它們賣給中葯鋪。1918年,來華擔任礦政顧問的瑞典人安特生偶然來到龍骨山。1926年,外國學者們證實,安特生等人1923年發掘出的化石中有一顆原始人的牙齒。這一發現震撼了世界科學界,沉睡了50萬年的北京人化石終於被發現了。
1927年,中國地質調查研究所和北京協和醫學院分別代表中外雙方簽署了系統發掘周口店的協議,經費由洛克菲勒基金會提供。1929年12月2日下午4時許,太陽落山,寒意襲來。在昏暗的燭光下,有人忽然大聲叫了起來:這是什麼?人頭!主持發掘的專家裴文中激動地將其親手取出。
這就是這震驚世界的第一個北京人頭蓋骨。周口店的發掘工作一直持續到七十年代,共發現了6個完整及較為完整的頭蓋骨和大量的、包括40多個人類個體的人骨化石。此外,還有大量簡朴的生產工具和用火的遺跡,為研究四、五十萬年前的原始人類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但令人極為痛心的是,所有二、三十年代發現的化石都於1941年太平洋戰爭中失蹤,至今不知去向,成為不解之謎。化石的失蹤和化石的發現一樣,再次震撼了全世界。
定陵:地下宮殿的輝煌
1956年,發掘定陵的工作正式開始,一座神秘輝煌的地下宮殿被打開。得到珍貴文物的同時,考古學界也得到了許多教訓和啟示。1955年10月3日,吳晗等人上書政務院,請求發掘明長陵。雖有鄭振鐸、夏鼐提出異議,但周恩來還是簽字同意了。
1955年底,長陵發掘委員會成立。但考慮長陵太大,考古隊提議先試掘一小型陵墓以積累經驗。1956年5月19日,定陵發掘鏟下了第一鍬土。發掘從寶城南側一處砌磚塌陷處開始,在打開兩條探溝後,意外發現了一塊上面刻有此石至金剛牆前皮十六丈深三丈五尺的小石碑。
這一石碑是定陵建成又土封後,為在皇帝皇後一去世立即找到墓門而留下的指示標記。依石碑所指,第三條探溝挖成。1957年5月,正值發掘工作一周年之際,激動人心的場面出現了。石隧道的盡頭出現了金剛牆。
打開金剛牆,就進入了地下宮殿的第一道大門。定陵出土了大量珍貴文物,除萬曆帝及其兩個皇後的三具屍骨外,還有袞服、金冠、鳳冠等稀世之寶。但是,豐富的收獲背後也隱藏著巨大的代價。
在接踵而來的文革風暴中,包括三具屍骨在內的大量珍貴文物被付之一炬。此外,由於當時並不具備處理、保存特殊出土物的條件,加上工作中的失誤,致使一些文物遭到了無法彌補的損失。鄭振鐸、夏鼐於痛心疾首之際上書國務院,請求立即停止繼續發掘帝陵,並得到了周恩來的批准。就連當初積極吁請發掘的吳晗也對此後悔莫及。
滿城:金縷玉衣、長信宮燈與博山爐
968年,在河北滿城發現了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及其妻子的墓葬。金縷玉衣、長信宮燈和錯金博山爐等罕見珍品得以重見天日。河北省保定市西北20公里的滿城縣有一座陵山,自古就被傳為帝王陵墓,當地居民也稱自己的先人是給人看墳的,但沒人知道更多的實情。
1968年,這個古代謎案就在解放軍開山的炮聲中揭開了。5月的一天,施工官兵發現山坡上被炸出了一個大洞。經周恩來總理親自批示,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指派考古所專家與河北文物工作隊立即趕赴現場。
滿城漢墓的發掘過程高潮迭起。考古工作者們驚異地發現,山中竟藏有這樣一座龐大的地下宮殿和文物寶庫。經考證,墓主是西漢中山國的第一代國王??靖王劉勝。他在位42年,死於公元前113年2月,距今已有2000多年。
劉勝墓發掘完成後,郭沫若又根據西漢墓葬方式認定,在劉勝墓北側不遠處還應有一座其妻的陵墓。果然,就在他所指的地方,考古人員准確地找到了劉勝之妻竇綰的墓地。兩座規模巨大、保存完整、年代明確,文物豐富的墓葬同時出土,已是中國考古史上的一件大事。
更令人振奮的是,在隨葬品中還有幾樣稀世奇珍。兩件首次發現的最完整的金縷玉衣共用去玉片4600餘片,金絲1800克。聞名遐邇的長信宮燈,其宮女雙手執燈的造型優美別致,設計也極為精巧。此外還有一隻華麗精美的錯金博山爐,顯示出西漢時期手工業和工藝美術方面的高度發展水平。
馬王堆漢墓:帛畫與兩千年的古屍
1971年,修地下戰備醫院挖出了一個震驚中外的馬王堆漢墓。墓中除帛畫、素紗衤單衣等珍品外,還有一具歷經兩千多年、竟保存得栩栩如生的古屍。在湖南省長沙市東郊五里牌外,有一個方圓半里的大土堆。土堆中央醒目地殘留著兩座東西對峙、高約五丈的封土。
相傳為五代時楚王馬殷家的墓地,故名馬王堆。1971年冬天,湖南軍區所屬的一個醫院為修建地下戰備醫院在這里施工。在挖掘的過程中出現了塌方,當挖掘者用鐵棍四處探測時,地下冒出了氣體,使火苗變成了藍色。在場的人當即認定,下面有寶貝。
很快,湖南省博物館決定配合該工程進行發掘,自此拉開了馬王堆的發掘序幕。在馬王堆三個墓坑的數以千計的出土文物中,色彩絢麗、線條流暢、構圖嚴密對稱的T型彩繪帛畫和包羅萬象的竹簡和帛書都相當著名。而長達160厘米、僅重48克的素紗衤單衣更堪稱絕世珍品。
當然,最受世人矚目的還是那具千年不壞的古屍。這具女屍出土時全身潤澤,皮膚覆蓋完成,毛發尚在,指、趾紋路清晰,皮下脂肪豐富。注射防腐劑後軟組織尚有彈性,且四肢關節略可轉動。其胃部還殘留著138粒半的甜瓜籽。這是一具不同於木乃伊、干屍和鞣屍的濕屍,保存完好得近乎新鮮屍體,這在世界古屍記錄中都是極為罕見的。
無怪乎到了1972年5月,古屍在湖南省博物館公開展覽時,每天參觀的人數竟多達1萬多,最多時達14000人,連博物館的玻璃大門都被擠破了。
河姆渡:七千年前的魚米之鄉
73年6月,建翻水站時意外發現了七千年前的魚米之鄉??河姆渡遺址。從此證明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一樣是中國遠古文化的重要發源地。在浙江省餘姚縣有一個河姆渡村。
1973年6月,餘姚縣羅江公社為使境內地勢低窪的稻田增產,決定在河姆渡村的北隅建造一個翻水站。當開掘水閘基坑的工程進行到地下3米時,出現了一批罕見的黑色陶片、建築木構件以及大量古動物骨骼。出於高度的文物保護意識,人們立即匯報了有關部門。
在考古工作者試掘三個探方,認定這是一個新石器時代遺址的文化層之後,對遺址的搶救性發掘正式開始了。經測算發現,這部分遺址的范圍達4萬多平方米。經過兩期的大規模考古發掘後認定,遺址由4個不同時期的史前文化堆積而成,最早的一層達7000年之久。
在這片遺址上,出土了大量生產工具、生活用具和裝飾藝術品,以及大片密集的、保存較好的木構建築遺跡和一座形制奇特的木構水井。而總量達到120噸以上的人工栽培水稻的遺存更是轟動了世界學術界。此外,河姆渡遺址中還有大量的全國之最和世界之最,比如最早馴養家豬和水牛、最早使用天然塗料??漆等等。
河姆渡遺址的發現無可爭辯地證明,7000年前的長江流域已有高度發達的文化,它為中國文明的起源和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做出過巨大的貢獻。
兵馬俑:秦帝國的赫赫武功
1974年3月,陝西省臨潼縣農民在打井時偶然發現了高大的武士俑和車馬俑。深埋地下的古代大軍震動了全世界。秦兵馬俑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跡。
在陝西臨潼的驪山北麓,有一座中國第一帝陵??秦始皇陵。舉世聞名的兵馬俑就位於始皇陵園東門大道的北邊。1974年3月,臨潼縣一位普通農民在打機井時意外發現了與真人大小相仿的陶制人頭、人身和手。縣文化館有關人員聞訊後趕到現場,進行了初步的收集和清理。
此時回鄉探親的新華社記者藺安穩聽說了此事,便內部報道了這一消息。在國家文物事業管理局和中科院考古所有關專家的視察和批准之後,陝西省組織考古隊開始了發掘。
到1975年上半年,清理1號兵馬俑坑的工作基本結束。1976年4月,1號坑東北側出現了2號坑。5月,又出現3號坑和一個未完成的兵馬俑坑。至今,發掘兵馬俑的工作尚未結束。秦兵馬俑以大、多、真著稱。它們與真人真馬一樣大小,造型更是栩栩如生。
三個叢葬坑的兵馬俑以多兵種混合編組,組成了肅穆的大型軍陣。據發掘的結果和鑽探測知,坑內約有8000位武士,600匹戰馬,125輛木質戰車,及各種青銅兵器39000餘件。
在秦陵墓冢西側的一個陪葬坑內,還有2乘銅車馬。專家們指出,陶俑、陶馬原本都是彩俑。1999年,在先進技術的支持下,考古工作者終於得以保住兵馬俑上的色彩,讓其以原本絢麗多彩的面目出現在世界面前。
隨縣編鍾:禮樂文化的見證
1977年9月,湖北隨縣發現一特大墓葬,這就是2400多年前的曾候乙墓。遺物中的編鍾等8種、124件樂器轟動世界。這是中國考古和音樂史上的空前大發現。
在湖北省隨縣(現改為隨州市)縣城西北約3公里有一個名叫擂鼓墩的地方。1977年9月,中國人民解放軍武漢空軍後勤某部的一個雷達修理廠在這里為擴建營地廠房而平整山地,施工時在地下發現了膏泥和石板。
1978年3月,省地縣聯合勘查古墓小組認定,這是一座特大古墓,面積達220平方米,木槨規模達190多平方米。這是我國境內首次發現如此大規模的木槨墓,比長沙馬王堆漢墓大了整整5倍。這就是戰國初期的曾侯乙墓。這一古墓保存完好,出土文物達7000餘件,包括珍貴的青銅禮器用具、罕見的古代兵器和車馬器、精美的金器玉器,以及大量的漆木器和竹簡。在出土文物中最為引人注目的就是124件精美樂器。
它們包括編鍾、編磬、鼓、瑟、琴、笙、排簫和竹笛8種,可謂管樂器、弦樂器和敲擊樂器俱全。其中最為壯觀的就是計65件、重達2500多公斤的青銅編鍾。它規模巨大、保存完好,且音色優美。經試奏證明,其和音、復調和轉調手法的運用已相當成熟。這就推翻了中國的七聲音節從歐洲傳來的傳統說法。
編鍾出土時,依大小和音高的順序編成8組懸掛在3層鍾架上。鍾架長7.48米,寬3.35米,高2.73米,歷經2400多年至今仍負重矗立,極為堅固。整套編鍾工藝高超,堪稱中國音樂史上的曠世奇觀。
法門寺:佛指舍利的靈光
1987年,陝西扶風法門寺塔基地宮出土大量稀世珍寶,其中四枚佛指舍利及捧真身菩薩等文物舉世無雙。這一佛教考古的重大發現轟動全國。法門寺位於陝西省扶風縣城以北10公里的法門鎮,是我國的著名古剎。原法門寺塔建於601年,為佛舍利塔。
唐代帝王多次開塔迎請舍利,堪稱佛教盛事。唐代法門寺塔為木質,明隆慶年間倒毀,萬曆年間重修為13層八角磚塔,1981年8月因霪雨等原因倒塌。為重建法門寺塔,1987年2月28日至11月30日和1988年4月,考古工作者對其塔基進行了兩次發掘清理。
在此過程中發現了法門寺地宮,並發現了大批稀世的寶物。地宮位於塔基正中,略呈長甲字形。總長21.12米,高1.87米。地宮的出土文物可分為兩類,一類就是那四枚佛家至寶??佛指舍利;另一類則是170餘件為供奉舍利而奉獻的物品(紡織品不算在內)。
這批物品數量大、等級高,集中了一批代表當時最高工藝水的物品。其中可謂舉世無雙的寶物就是捧真身菩薩。這尊通高38.5厘米,重1926克的菩薩像是唐代最後一次迎佛骨的見證,也是迄今為止唯一有皇帝名號的文物。
此外,法門寺地宮出土的十幾件被標明秘色瓷的瓷器揭示了多年未解的秘色瓷之謎。還有大量精美絕倫的紡織品也反映出了唐代紡織工藝技術和藝術的最高水平。
⑥ 滿城漢墓的出土文物簡述
兩墓內部布局完全模仿宮殿建築,墓室龐大,隨葬品豪華奢侈,出土銅、陶、鐵、金、銀、玉石、漆器以及帷帳、俑、五銖錢等器物共1萬多件。其中有:長信宮燈、錯金博山爐以及墓主人的兩套完整的金縷玉衣。當年出土的文物,大部分又重新歸位(少數放在國家博物館的,製作了復製品),送入陵墓展出。中山王墓的出土文物曾多次出展世界各地,受到世界各國人民的稱贊。
滿城漢墓中的文物還創造多項全國之最:4枚金針、5枚銀針、「醫工盆」,以及小型銀漏斗、銅葯匙、葯量、銅質外科手術刀等組成了迄今發掘出土的質地最好、時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一整套西漢時期醫療器具;計時器銅漏壺是迄今出土的年代最早的一個古代天文學器物;一個由石磨和大型銅漏斗組成的銅、石復合磨,是我國至今所見體積最大、時代最早、設計科學、構思奇妙的銅石復合糧食加工工具;500多件兵器中,有我國最早採用刃部淬火新工藝的鐵劍,而劉勝的鐵鎧甲,也是迄今考古發掘中所見到的保存最完整的西漢鐵甲;一件玻璃盤和兩件玻璃耳杯是迄今考古發現最早的國產玻璃容器。 金縷玉衣
劉勝和竇綰均以「金縷玉衣」下葬。漢代皇帝和貴族死後,由於等級不同,玉衣有金縷、銀縷、銅縷之分。「玉衣」是漢代皇帝和高級貴族死後的殮服。玉衣用玉片製成,玉片間以金絲編綴。(根據《後漢書禮儀志》記載,皇帝的「玉衣」用金縷,諸侯王、列侯始封、貴人、公主用銀縷;大貴人、長公主用銅縷。劉勝是諸侯王,如按《後漢書》所載,只能使用「銀縷玉衣」,而實際出土的卻是「金縷玉衣」。古代統治者用玉衣作為葬服,從西漢一直延續到東漢末年,直到魏文帝曹丕下令禁止使用玉衣,說這純屬「愚俗所為也」。從此,這一葬服制度才消除了。)
劉勝的金縷玉衣長1.88米,共用玉片2498片,所用金絲約1100克。在「玉衣」內還發現玉璧十八塊,以及飯含等佩戴之物。
竇綰的金縷玉衣略小,全長1.72米,共有2160塊玉片,金絲約700克。兩套金縷玉衣保存完整,形狀如人體,每塊玉片的大小和形狀都經過嚴密設計和精細加工,可見當時高超的手工藝水平。
這兩套完整的金縷玉衣葬服,是聞名中外的首次重大發現,是十分珍貴的歷史文物,堪稱國寶。 壺通體用鎏金、鎏銀工藝裝飾。全壺金銀相間,黃白互映,異常華麗。壺底銘文顯示此壺是主司膳食的官用來盛酒的器物。通高59.5厘米、腹徑37厘米,重16.25公斤,1968年滿城陵山中山靖王劉勝墓出土,侈口、束頸、鼓腹、圈足,腹部一對鋪首銜環。壺通體用鎏金、鎏銀工藝裝飾。口部和圈足飾鎏銀卷雲紋帶,頸部飾金銀相間的三角紋帶,腹部飾四條獨首雙身的金龍相互翻卷蟠繞,並綴以金色卷雲紋。鋪首鎏金。蓋面飾三隻鎏金夔鳳,蓋緣飾鎏銀卷雲紋,蓋豎三鎏銀雲形鈕,卷雲紐鎏銀。紋飾金銀相映,富麗堂皇。壺內壁髹朱漆一層。壺底銘刻:「楚大官,槽,容一石口,並重二鈞八斤十兩,第一」等字,鐫刻潦草不規整。
⑦ 國內有哪些古墓博物館
建國以來,國家發掘超過萬座的古代墓葬,年代從新石器時代到明清不等,目前國內建成的專題類古墓博物館不多,但是精品不在少數。除了像秦始皇陵和明十三陵這樣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古墓,還有一些雖然名氣沒有那麼高但同樣各具特色且值得參觀的古墓。(圖片網路,來源見水印,侵刪)
1.江口漢崖墓博物館
江口崖墓,是漢代流行於四川岷江流域的一種仿生人住宅、鑿山為室的墓葬形式。江口崖墓的面積覆蓋30平方公里,現存崖墓4580座。江口崖墓的時代最早為西漢晚期,下限到三國,以東漢時期崖墓數量最多最精緻。
以江口崖墓為依託興建起來的江口崖墓博物館,佔地3100多平方米,分為三個展區:一是以崖墓為主的遺址展示區,二是以明代古建築梓潼宮為陳列室的歷代文物展示區,三是以稀世少有的漢代畫像磚、畫像石為內容的雕塑廳展示區。
2.楊粲墓博物館
楊粲墓,位於貴州省遵義市。這座南宋時期西南播州安撫使楊粲夫婦墓,修建於宋理宗淳礻右年間(1241--1252年),由496塊白砂岩條石建築,有雕刻190幅,規模宏大,在全國已發掘的同類宋墓中居於首位。楊粲墓早年被盜,墓內隨葬器物很少,但是規模較大的墓室以及精美的雕刻使其具有非常高的歷史和美學價值。在1982年楊粲墓被列為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洗硯池晉墓博物館
2003年,山東省臨沂市在市區王羲之故居公園擴建工程施工中,發現兩座較大的漢晉時期的磚室墓。兩座墓除墓門為石制之外,其餘均為磚築。其中1號墓為雙室墓葬,為山東已發掘漢晉大中型磚室墓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也是山東已發掘大中型磚室墓葬中惟一一座未被盜掘的墓葬。一號墓出土文物達250多件,二號墓被盜出土文物不多,但是是山東已發掘磚室墓中規模最大的單室墓葬。
4.嘉峪關新城魏晉壁畫墓博物館
新城魏晉壁畫墓位於嘉峪關市。1972年開始進行發掘,發現1400多座魏晉時期(公元220-419年)的地下壁畫磚墓群,被譽為世界最大的地下畫廊。從1972-1979年先後發掘了13座,其中8座是彩繪磚壁畫墓,共出土壁畫磚700餘塊
新城魏晉磚壁畫博物館成立於1988年, 現在除了六號和七號墓室對遊人開放外,墓中出土的磚壁畫和絲綢、灰陶器等文物同樣一起展出。
5.巢湖放王崗漢墓博物館
1996年,成功地發掘出一座墓主叫呂柯的西漢時期的古墓。該墓為土坑豎穴木槨墓,墓坑東西長9.2米,南北寬7米,重槨重棺。整個墓葬共出土文物797件,以漆器和銅器居多,甚至還出土了粟、棗等植物種子。此墓是安徽省省內發掘最大的漢代古墓之一,目前已經建成博物館對外開放。
6.新鄉市潞簡王墓博物館
明代潞簡王墓建於公元17世紀,由東墓區(潞王墓)、西墓區(次妃趙氏墓)和神道三大部分組成,共佔地四百餘畝,其整體建築用材除極少數磚木外,幾乎全部採用青石和白石建成。歷經幾百年的天災人禍,陵區地面上包括陵恩殿、棱恩門、配殿明樓在內的木結構建築和眾多的附屬房屋都全部被毀,但是現存的明代石刻和古碑保存完整且相當精美,遠勝於國內現存的同類墓葬。目前此處已經建成博物館對外開放。(作者@河南省攝影家協會在冬季)
7.徐州市賈汪區白集漢墓陳列館
白集漢墓是繼龜山漢墓和獅子山漢楚王陵後,開發的又一頗具特色的東漢畫像石墓。1965年由南京博物院清理發掘,是國內迄今不多見的祠、墓形制保存基本完好的東漢畫像石墓,特別是其畫像石表現力強、雕工精湛、保存完好。
⑧ 天津有什麼名勝古跡
國家級海洋類型自然保護區
【國家級海洋類型自然保護區】位於天津東部的東麗、津南、大港、塘沽、漢沽、寧河一帶。國務院於1993年4月批准建立。包括總面積200平方公里,距今7000年的古代海洋遺跡--貝殼堤、牡蠣灘、七裏海濕地生態系統。貝殼堤和牡蠣灘都是7000年來特定環境下形成的古海洋遺跡。天津的四道貝殼堤與現在的渤海灣大體平行,略呈半月形,由西向東推移。牡蠣灘是由牡蠣殼體堆積而成,直觀地反映出古代海灘的變遷。寧河的七裏海,是典型的瀉湖濕地生態系統,這里水域遼闊,蘆葦繁茂,生物種類繁多。自然保護區的貝殼堤、牡蠣灘和濱海濕地的規模之大,為西太平洋各濱海平原所罕見,也是世界淤泥質海岸所罕見的珍貴海洋地質現象,對於古地理、古氣候、海洋生態、海陸變遷等多學科研究有重要科學價值,是極其寶貴的天然海洋博物館。
圍坊遺址
【圍坊遺址】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天津城北薊縣圍坊。南北70米,東西50米,為原始社會至商周時期文化遺存,是目前天津地區發現最早的古文化遺址。圍坊遺址的堆積大致從距今6000年前開始,延續到距今3000年前,長達3000年。其堆積包含新石器文化和青銅文化兩大歷史時期的遺存。新石器時期的遺存又分為兩層,下層出土以黑灰陶為主,接近龍山文化。在夏、商、周時期的遺存中,發現有房基、窖穴、陶器和青銅器。陶器上出現了三角劃紋,此為京、津、唐地區獨具特色的遺存。
巨葛庄遺址
【巨葛庄遺址】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天津城東南津南區巨葛庄。因此處有巨大的蛤蜊崗子,又稱巨蛤庄。是距今3800~3000年前的海岸線遺址,其貝殼堆積厚2.5米,長約5公里,寬200多米。此處分布有一片面積達數十萬平方米的古文化遺存,是天津濱海平原上迄今發現的最早的屬戰國時期的一處村落遺址。
西釣台貝殼墓
【西釣台貝殼墓】位於天津城西南靜海縣西釣台村北。貝殼墓較為罕見,其墓底鋪貝殼,四壁以貝殼砌成後經火燒烤,並以貝殼封頂。隨葬品有陶制禮器、生活用具和青銅武器,均為戰國中、晚期遺物。貝殼墓的發現,豐富了戰國時期喪葬禮俗資料。
邦均西周遺址
【邦均西周遺址】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天津城北薊縣邦均鎮,面積約6萬平方米。這里是西周前期的居住址,西周中期以後至戰國的墓葬區。出土有銘文為"十乍氏鼎"的青銅鼎、銘文為"戈父丁"的簋和其它陶器、銅器等物。
張貴庄戰國墓
【張貴庄戰國墓】位於天津市東麗區張貴庄南2.5公里處貝殼堤上。發現於1956年,曾進行過兩次發掘,清理了戰國墓葬33座,其中18座墓中發現陶器、銅器、象牙、水晶隨葬品,具有燕國文化特徵,屬戰國早、中期墓葬。
田莊坨先秦遺址
【田莊坨先秦遺址】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天津城東北寧河縣田莊坨村,面積25萬平方米。是天津濱海平原上最早發現的先秦古遺址。出土有夾砂紅陶、灰陶及筒瓦、陶紡輪、板瓦等。較珍貴的有"半兩""燕明刀"幣、青銅器、鐵器等。
秦城遺址
【秦城遺址】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天津城北寶坻縣辛務屯潮白河北岸。遺址大體為長方形,東西約800米,南北約600米,城牆尚存,但西南角已遭潮白河侵蝕破壞。城牆殘高5米,寬20多米,為夯土築牆,夯土層厚10~20厘米。此城廢棄約在西漢末年。出土文物以秦漢時代居多,有石斧、青銅劍、陶器殘片等。較有價值的是秦塔式紐銅印、漢青銅盆、"大富牢罌"陶瓮。該遺址為天津市早期城址之一,處於西漢雍奴縣治的位置。
泉州故城
【泉州故城】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天津城北武清縣城上村。泉州是西漢時期設置的縣治。遺址東西600米,南北500米。城牆為夯築,寬17米,夯層厚10厘米,殘高約2米。城址東北部是永定河。城址內遺存豐富,出土文物較多,並曾在東南11公里處的雙口鎮發現印有"泉州"二字的陶罐、陶缽和陶盆殘片。初步分析,該遺址在戰國時期就已經是建有豪華建築的聚落址,在西漢初年又築起城牆。
邦均漢墓群
【邦均漢墓群】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天津城北薊縣邦均鎮盤山南麓的丘陵地帶,分布范圍約1平方公里。大部分是長方形單室磚墓,也有的墓有前室、後室和耳室。隨葬品有罐、盤、耳杯等陶器,還有半兩、五銖等銅錢。已發掘的最大的一座墓長10米,寬6米,隨葬品數量也較多,除陶器外,還有奩、熏、燈、龍柄勺及銅鏡、瑪瑙珠等。
西釣台古城遺址
【西釣台古城遺址】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天津城西南靜海縣西釣台村。城垣大體呈方形,東西520米,南北510米,城址文化層距地表1.4米,文化層厚0.5~1.1米。城內以西漢時期文化遺物為主,也有戰國時期的遺物。城址周圍分布有較多的漢代墓葬及戰國時期遺址。該城址為西漢時期"東平舒"縣治所在,是天津市南部近海地區較重要的一處西漢城址。
鮮於璜墓
【鮮於璜墓】位於天津城北武清縣高村鄉蘭城村東南。鮮於璜在東漢安帝初年任雁門太守,食俸2000石,死於安帝延光四年(125),終年81歲。其墓早年被盜,1977年發掘時,屍骨和隨葬品均凌亂。墓為中型磚室墓,通長14.7米。雖曾被盜,但發掘時仍獲銅、玉、石、陶等隨葬品70多件,有不少罕見珍品。有一件通高85厘米的陶倉,准確塑出建築結構和扛糧入倉的人物。出土最為珍貴的是漢故雁門太守鮮於君碑,該碑現存天津歷史博物館。圭首、額陽篆書"漢故雁門太守鮮於君碑",兩側線刻青龍、白虎;額陰線刻朱雀。碑通高2.42米,寬0.82米,前後兩面篆刻隸書銘文,共827字,書法端莊凝重,筆觸渾厚有力,在漢書中獨樹一幟,為漢碑中的珍品。碑文也有一定史料價值。
別山漢墓群
【別山漢墓群】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天津城北薊縣別山鎮。墓群所在地勢較高,據縣志記載,此地原有"七十二坨子"。坨子直徑50米以上,經考古工作者調查和發掘,證實此處是一規模宏大的東漢豪強家族墓地。有一座未曾被盜的墓出土有金、玉、銅、陶、琥珀等各種隨葬品150多件,有成套的青銅兵器、車馬器和"七竅玉",其中"金馬書刀"的鎏金字細如發絲,銅鏡、玉豬等工藝奇巧。
東灘頭墓地
【東灘頭墓地】位於天津城西南靜海縣東灘頭村東。1982年清理了3座墓,其中以1號墓規模最大。這是一座東漢晚期墓葬,整座墓室按漢代庄園建築布局修造。前面有3條墓道,中間一條長達10米多。墓室長15.4米,寬10.1米,築4個主室和2個耳室,後面又修有甬道和墓道,全墓通長39.7米。另有圍繞墓室的迴廊,修有14個可容入人的小室,全墓達22室。在墓道、迴廊和墓室入口留有多處題記。這種完整莊園結構的墓室在全國是首例發現。此墓早年被盜,所剩隨葬品幾乎都是陶器、陶偶,皆施綠釉,富麗多彩。其中尤以一座陶制方形望樓頗為壯觀,高1.36米,邊寬0.7米,3節6層,惟妙惟肖。
軍糧城遺址
【軍糧城遺址】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天津市東麗區軍糧城鎮西。為高出地面近1米、邊長數百米的方形土台,當地居民稱為"土城子"。古時,唐朝為防禦北方游牧民族侵擾,在幽、薊一帶駐扎重兵,所需糧餉均由海路運至軍糧城一帶轉輸,故在海口北側建城儲糧,稱軍糧城。城址遺存散布大量瓷、陶碎片,均為唐代瓷器,數量最多的是青釉瓷碗,深肚實心圈足,為唐代早期出品。在城址東南的塘窪、楊台等地,還有多處唐代墓葬,曾出土帶有青龍白虎浮雕的大理石棺,唐代流行的海獸葡萄銅鏡和大批唐代風格的胡人俑、陶制明器等。
黃崖關古長城
【黃崖關古長城】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綿延於天津城北薊縣北部的崇山峻嶺之中,建於北齊天寶初年。明隆慶初年,抗倭名將戚繼光任薊州總兵,又對長城進行了整修。薊縣境內長城長41公里,其中石牆21.5公里,磚牆2公里,敵樓52座,墩台14座,利用山崖為天然屏障而未築城牆的16.5公里。東起河北省遵化縣馬蘭峪,西止北京市平谷縣將軍關。設一關六寨,即黃崖口關、左強峪、船倉峪、連道峪、青山嶺、太平寨。全線寨堡牆垣皆存,沿線有水關、攔馬牆、哨鋪等建築。1984年9月,天津市開展了"愛我中華,修我長城"社會贊助活動,集資修復了太平寨和黃崖關兩段,全長3000多米,是目前全國已修復長城中最長的地段。黃崖關長城集中了各種類型長城的建築形式,與周圍山嶺的奇、險、秀融為一體。修復時,在黃崖關正南建立了黃崖關長城博物館,展示各種出土文物,還建造了長城碑林,人們能夠觀賞到歌頌長城的墨跡碑刻。
千像寺石刻
【千像寺石刻】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天津城北薊縣盤山。千像寺建於唐開元年間,遼統和、明正統年間曾重修,全稱為千像佑唐寺,得名於寺前溪谷間巨石岩壁上的千佛像。佛像共150多尊,均為摩崖線刻,最高者2米有餘,頗具盛唐風格。寺後有"契真洞",洞口刻"無量壽佛"四篆字,洞內有浮雕菩薩坐像一尊,近2米高,為天津僅存的石窟佛像。千像寺碑有"京東第一碑"之譽,為遼統和五年(987)立,通高3.3米,碑文行、楷兼用,1600餘字,記載唐遼時期盤山史況和千像寺來歷,有較高史料、書法價值。
天成寺
【天成寺】位於天津城北薊縣盤山蓮花嶺北。又名福善寺。唐建,遼重修,清亦修葺並擴建。1942年為日本侵略軍焚毀。1980年重建。天成寺倚翠屏峰,分上下兩層。上層有大殿、配殿、月亮門、古佛舍利塔及磚砌長老和尚靈塔、普化和尚塔和清乾隆"御制盤山碑記"等。下層有"江山一覽閣"和游廊。寺外復建卧雲樓。
古佛舍利塔
【古佛舍利塔】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又稱天成寺塔。位於天津城北薊縣盤山天城寺大殿西側。始建於唐,遼天慶年間重修,明末又作修葺,為盤山最高大的古代建築,通高22.63米。塔為八角密檐13層,每個檐角懸掛銅鐸,風吹聲響悅耳。塔基以花崗岩須彌座和3層磚雕仰蓮組成,塔身有仿木磚雕,通體飾淺黃色。1980年又修葺。
定光佛舍利塔
【定光佛舍利塔】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坐落於天津城北薊縣盤山主峰--掛月峰頂,海拔864米。塔旁峰壁刻"去天五尺"、"一覽眾山小"等摩崖題記。定光佛舍利塔傳說因山頂顯現佛燈而得名。塔為3層八角形,下為石砌須彌座,塔身磚砌,中空如亭,通高13米。建於唐代,遼、明兩代重修,1985年又大規模修整。定光佛舍利塔凌雲指天,百里可見,成為盤山風景區的標志。
獨樂寺
【獨樂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坐落於天津城北薊縣城內。始建於唐代,遼統和二年(984)重建。因建於獨樂河畔,故名為獨樂寺。佔地面積1.05萬平方米,由山門、觀音閣和東、西配殿組成。主建築觀音閣為3層,通高23米,是全國現存較古老的木結構樓閣。閣中央聳立遼代所塑的"十一面"觀音像,高16米,是全國目前最大的泥塑之一。四壁是明代重描的彩繪明王及十六羅漢壁畫,高3米,總長45.35米,風格開朗奔放,姿態各異,是研究中國繪畫和佛教史的重要資料。閣下檐上懸"觀音之閣"額匾,相傳為唐代詩人李白所書。山門面闊3間,進深2間,斗拱相當於立柱的一半,顯得粗獷有力,是典型的唐代風格,為全國現存最早的廡殿頂山門。山門內塑有哼哈二將分列左右,是遼代泥塑的上品。獨樂寺已有1000餘年歷史,歷經20多次地震考驗均安然無恙,被譽為建築史上的奇跡。
白塔
【白塔】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天津城北薊縣城內。建於遼統和年間,遼清寧四年(1058)重建,明嘉靖、萬曆和清乾隆年間重修。磚結構,通高30.6米。塔基由花崗岩砌成,呈八角形。塔為須彌座,塔身出檐3層,下層為密檐式,磚雕斗拱、欄桿等仿木結構;上層作喇嘛式;塔頂為十三天和銅剎,造型特殊,為印度?堵波和中國傳統風格相結合的形式。清乾隆年間在白塔前修建觀音寺一座,故白塔也稱觀音白塔。1983年修繕時,發現許多塔藏珍貴文物,如遼代刻花玻璃瓶、琥珀小塔、水晶龜形盒和明代鎏金銅像等。
漕運遺址
【漕運遺址】位於天津城西北武清縣河西務鎮西北3公里處東倉村和西倉村一帶。是元朝管理漕運的總司所在地和元大都外圍最大的倉儲基地。元代大都的供給完全依靠江南漕運,漕運管理機構稱京畿運司,其總司即設在河西務。下設14座儲倉,各倉遺址下埋藏豐富,歷年出土大批文物,以瓷器居多,包括全國各名窯產品,不乏珍品。
御衣局記碑
【御衣局記碑】現存天津市薊縣文物保管所。元大德八年(1304)邵權記。碑陽頂端篆刻"御衣局記",碑文正書,記載御衣局建立經過及規模。該碑文是重要的地方手工業史料。
天後宮
【天後宮】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坐落在天津市區南北運河與海河交匯的三岔河口西岸。俗稱"娘娘宮"。與福建莆田湄州媽祖廟、台灣北港朝天宮並稱中國三大媽祖廟。初為船工祭祀海神天妃、舉行酬神演出及聚會娛樂的場所。始建於元泰定三年(1326),明永樂元年(1403)重建,以後曾多次擴建修葺。建築物有戲樓、幡竿、山門、牌坊、鍾鼓樓、前殿、正殿、後殿,是市區現存年代最早的古建築。1985年進行了大修,辟為民俗博物館,展示天津歷史發展、民間風俗等。天後宮附近還是天津早期商業和民俗活動繁華之處,現已闢建為富有中國味、天津味、古典味、文化味的"古文化街",古樸典雅,熱鬧異常。
潮音寺
【潮音寺】位於天津市塘沽區海河西岸的西大沽境內。始建於明永樂二年(1404),當時名為"南海大寺"。明嘉靖年間重修,御筆更名為"潮音寺"。民國初年,大沽籍海員捐資修葺了山門、正殿和後殿。1992年,又進行了大規模整修,佔地5124平方米,由三層大殿、四座配殿、一座柳仙亭和南北跨院園林組成,古樸典雅。潮音寺歷史悠久,曾經是塘沽地區經濟、貿易、文化和民俗活動的中心。
玉皇閣
【玉皇閣】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天津市南開區玉皇閣大街。建於明宣德二年(1427),萬曆年間重修。玉皇閣原建築包括牌坊、山門、鍾鼓樓、配殿、六角亭、大殿和清虛閣,是天津市區規模最大的道觀。觀內主體建築清虛閣是市區現存年代最早的木結構高層建築,上層內供玉皇銅像,周圍有迴廊欄桿,可登臨遠眺。
文廟
【文廟】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坐落在天津市南開區東門里大街。始建於明正統元年(1436),後又幾經擴建。佔地13萬平方米,因天津歷史上行政設置的變化,而形成東側為府廟,西側為縣廟。兩廟規模略差,但布局大致相同,均由萬仞宮牆、泮池、明倫堂、欞星門、大成門、大成殿、崇聖祠和東、西配殿組成,是布局嚴謹、層次分明的傳統式建築群,雕梁畫棟,黃琉璃瓦頂,金碧輝煌。廟前橫街上有兩座二柱三樓式木牌坊,分別鑲"德配天地"、"道冠古今"額匾,為天津市區僅存的兩座過街牌樓。文廟是天津市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古建築群,1985年修葺並重建縣廟影壁、泮池和欞星門。
漁陽鼓樓
【漁陽鼓樓】坐落在天津城北薊縣縣城中心十字街北口的牆門洞之上。是天津地區僅存的一座鍾鼓樓建築。原有鍾、鼓二樓,明天順三年(1459)合建為一樓。明正德、嘉靖和清順治、康熙、乾隆年間多次重修,最後一次重修在清道光十四年(1834)。通高7米多,上為青瓦九脊大頂的木結構建築,墩台為磚石砌成,四面設有拱型券門通道,巍峨壯觀。前檐正中是"古漁陽"三字匾額,為康熙二十三年(1684)薊州知州張朝宗所題。後檐門額"畿東鎖鑰"為道光十四年(1834)薊州知州華浚手跡。登上鼓樓,薊縣古城風光一覽無余。
文昌閣
【文昌閣】坐落在天津市西青區南運河畔的楊柳青鎮。始建於明萬曆四年(1576)。閣中供奉文昌帝君和魁星。天啟二年(1622)曾焚毀,崇禎七年(1634)重建。清咸豐三年(1853)再次重建。通高15米,磚木結構,三層,六角型,六脊瓦頂,有6個龍頭各銜一脊,正中為寶珠,設計奇巧。六面檐角懸鈴鐸,朱椽黛瓦,風吹鈴搖,為運河上一大景觀。舊時,每逢農歷二月初三文昌帝君誕辰,文人墨客、社會名流集聚祝壽,鍾鼓喧天,十分熱鬧。
清王爺陵
【清王爺陵】位於天津城北薊縣小港鄉和孫各庄鄉。與清東陵隔山相望,重山環繞,風光秀麗。6座陵墓現尚存部分建築遺跡和墓碑,自東向西分別為和碩榮親王陵、和碩理密親王允?陵、和碩憲親王福全陵、和碩純靖親王陵、貝子品級直郡王陵、多羅恂勤郡王陵。各陵之間相距100~500米,均南向,有陵園、親殿、配殿、地宮及寶頂等,地宮多用漢白玉或青條石建造,兩側一般都有陪葬墓。各王陵中以和碩憲親王福全的陵墓最大,福全為順治之子,康熙的親兄,戰功卓著,陵寢結構與皇陵大致相同,建築宏偉。
大悲院
【大悲院】全國重點佛教寺院,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坐落在天津市河北區天緯路26號。是天津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寺院。由東西兩院組成,西院建於清順治十五年(1658),因供奉一尊3.6米高的"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而被稱為大悲院。初時規模不大,至清康熙八年(1669)重建時擴大。東院建於1940年。大悲院內珍藏著魏、晉、南北朝至明、清各代銅、鐵、石、木佛像數百尊。並曾供奉過唐玄奘鼎盛大法師靈骨。1976年地震時損壞較重,1980年整修一新。院內正殿供奉明代所鑄7米高的銅鑄鎏金釋迦牟尼佛像。
天尊閣
【天尊閣】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坐落在天津城東北寧河縣豐台鎮。建於清康熙年間,咸豐年間重修,是供奉元始天尊的道觀。天尊閣通高17.4米,宏偉挺拔,為三檐歇山式木結構樓閣,下層是天尊閣,中層是王母殿,上層是紫微殿,九脊歇山頂。1976年唐山大地震時,附近建築全部倒塌,惟天尊閣巍然屹立,為震中地區僅存的古代高層建築。
清真大寺
【清真大寺】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坐落在天津市紅橋區大寺前街。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建,後經多次重修和擴建。為木結構宮殿式伊斯蘭教古建築群。其主體建築禮拜堂可容納1000人同時禮拜。所有建築的屋頂瓦件、門窗裝修和磚雕、木刻都採用花卉或幾何圖案,既嚴格遵循不使用偶像和動物紋飾的伊斯蘭教義,又保持中國古代木結構建築風格。大寺內外懸阿拉伯文、漢文匾額和楹聯61幅,是全國保存古代匾聯最多的清真寺。該寺規模大於天津其他清真寺,故稱清真大寺,天津市伊斯蘭教協會設在該寺。
呂祖堂
【呂祖堂】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坐落在天津市紅橋區如意庵大街何家胡同18號。始建於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是供奉八仙之一呂洞賓的道觀。1900年,義和團運動在天津興起,"乾"字團首領曹福田率靜海一帶義和團來津,在此設總壇口,領導義和團抗擊八國聯軍的侵略。為中國惟一保存較完整的義和團總壇口遺址。1976年地震中遭到嚴重破壞。1985年修復後辟為天津義和團紀念館。
大沽口炮台
【大沽口炮台】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天津市塘沽區大沽口海岸南岸。大沽口是京津門戶,海防要隘,自明代中期開始便在此構築炮壘,以後經多次擴建加固,逐步形成海防要塞。至清光緒元年(1875)時,還增設了歐洲鐵甲快船、碰船、水雷船,使大沽海口成為中國人民抗擊帝國主義列強侵略的前沿陣地。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和義和團運動時期,大沽口炮台多次受到帝國主義侵略軍的破壞,至今尚存以"威"、"鎮"、"海"三字命名的3座炮台,成為中國人民浴血奮戰、抗擊帝國主義侵略的歷史見證。
望海樓
【望海樓】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天津市河北區獅子林橋口北端,原名"聖母得勝堂",清同治八年(1869)由法國天主教會建立。佔地面積3608平方米,磚木結構,正面為3個塔樓,呈筆架形,南北長53.5米,東西寬16.2米,高12米,鍾樓約高10米。同治九年(1870)六月爆發了舉世震驚的"火燒望海樓事件"。光緒二十三年(1897)重建。光緒二十六年(1900)義和團將教堂再次焚毀。光緒三十年(1904)再次重修。1976年地震損壞嚴重,1983年進行了大規模修繕,面目一新。1985年進行了近20年來的第一次大彌撒。
紅燈照黃蓮聖母停船場
【紅燈照黃蓮聖母停船場】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天津市紅橋區舊賈胡同北口南運河岸。是當年義和團婦女組織"紅燈照"的水上壇口。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的義和團運動中,婦女組織"紅燈照"的首領林黑兒自稱"黃蓮聖母",領導青少年婦女協助義和團站崗放哨,救治傷員,其所乘大船常停泊於賈家胡同北口的南運河上,成為水上壇口,香火極盛,深得民眾擁戴。
魯班廟
【魯班廟】坐落在天津城北薊縣縣城。佔地800平方米,由山門、大殿和東西配殿組成。中國民間奉魯班為木工祖師,各地祭祀魯班,往往於某寺廟一隅設位,而天津薊縣單獨建魯班廟,屬全國罕見。薊縣魯班廟大殿為磚木結構,一斗三升交麻葉斗拱,九脊歇山頂,綠琉璃瓦剪邊,用料精良,工藝精細。
石家大院
【石家大院】位於天津市西青區楊柳青鎮。原是天津"八大家"之一石元士的住宅。始建於清光緒元年(1875),後陸續擴建。佔地6082平方米,建築以北方四合院為基礎,集南北建築之大成,還融合了西洋建築風格。整個宅院建築有3條主軸線,中軸線為通道、垂花門;東側主軸線以內外4個四合院貫穿;西側主軸線還有佛堂、穿山游廊院、抄手廊院、戲樓、花廳等。院內建築大多是磨磚對縫,門窗柱廊均有十分精美的雕刻,其中磚雕出自清末磚雕藝術家"磚刻劉"之手,為民間工藝之精品。石家大院幽庭深院一層接一層,走馬觀花也得1小時,被譽為"華北第一民宅"。
廣東會館
【廣東會館】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坐落在天津市南門內大街。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在天津的廣東人集資興建。建築規模宏大,具有嶺南建築風格,華麗精美,為國內罕見。主體木結構的戲樓更是獨具特色,十幾噸重的螺旋藻井高懸舞台之上,不僅突出了建築和裝飾雕刻精美技巧,而且起著共鳴音箱的作用,使全場聲響效果極佳。廣東會館也是一處革命舊址。1912年孫中山首次路經天津赴京,曾在此發表重要演說。五四運動期間,鄧穎超和覺悟社部分成員在此演出過革命戲劇;五卅運動期間,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在此成立了天津市總工會,領導工人的罷工斗爭。1985年維修加固,辟為天津戲劇博物館。
霍元甲故居和陵園
【霍元甲故居和陵園】坐落在天津市西青區小南河村。霍元甲是近代愛國武術家。1989年按舊制修復的故居為青瓦土坯牆農家小舍,北房3間,堂屋掛有1909年在津拍攝的霍元甲遺像。像兩側為次子霍東閣題寫的唁聯"一生俠義,蓋世英雄"。東屋為霍元甲生前卧室。東西屋陳列有各種珍貴實物資料及霍氏生前所用兵器、傢具、農具等物。故居院內西南有兵器房,為霍元甲當年習武放兵器之地。故居周圍空地辟為"元甲公園"。霍元甲1910年9月14日逝世於上海精武會。次年,其弟子扶柩歸里,葬於小南河村南。1991年建成霍元甲陵園,包括陵墓、紀念碑、演武場、紀念館等。這里將成為霍元甲研究中心、武術訓練中心和國際精武交流中心。
梁啟超的"飲冰室"
【梁啟超的"飲冰室"】坐落在天津市河北區民族路。是兩座毗鄰的義大利式小樓。梁啟超字卓如,號滄江,又號飲冰室主人,是中國近代史上的風雲人物,維新變法的先驅,大學問家,康有為的門生和得力助手。1915年舉家定居天津,初時是梁親自設計的一座兩層意式小樓。1924年,在樓旁又由義大利建築師白羅尼歐設計,再建一幢典雅的書齋,取名"飲冰室"。"飲冰"典出《莊子·人間世》,在此藉以銘刻革命維新之時內心焦灼之感。飲冰室為灰白相間的兩層樓,正面3個拱門,兩側9級台階,前有一水池,上塑一噴水石獸,常年噴水不斷。梁啟超後期的學術研究、著述以及為清華大學、南開大學所作的學術講演均在此進行,直至病逝。
李叔同故居和書法碑林
【李叔同故居和書法碑林】李叔同即弘一法師,是天津出生的中國文化名人,被譽為"津門才子"。故居坐落在天津河北區糧店街62號。宅院規模宏大,佔地1400平方米,有60多間房屋,虎座的大門樓內,有四套成"田"字排列的四合院,除居室、客房、書房外,還有游廊和花園。室內陳設古樸別致,院內有一西式書房名"意園"。1990年為紀念李叔同誕辰110周年,在故居附近一座佔地625平方米的傳統園林式建築中建立了李叔同書法碑林,在近百米的展線內鐫刻有李叔同一生不同風格的書法作品74件,真、草、隸、篆各種書法齊全,展示了李叔同高超的書法藝術,書法內容也反映了他的愛國理想和品德。碑林有李叔同銅像,高1.2米,像背後大理石上嵌刻有李叔同青年時代所作《滿江紅》詞記。碑林中還鑲刻有著名書畫家詠懷李叔同的書法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