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大學歷史系教材,詳細
第一講 從原始群到氏族制
第二講 氏族時代
第三講 文明的曙光
第四講 國家的初始——夏朝
一 夏朝:國家的開始
二 早夏文明的探索
三 關於夏朝的傳說
第五講 商朝的政治與社會
一 商的先世
二 商朝的建立
三 商的經濟
四 商代文化
第六講 西周
一 周族的早期歷史
二 西周的建立
三 西周的政治
四 西周的經濟
第七講 春秋時代
一 春秋爭霸
二 春秋文化
第八講 戰國時代
一 戰國政治
二 戰國經濟
三 戰國文化
第九講 秦朝:統一帝國及其命運
一 秦的統一戰爭
二 秦朝政治
第十講 漢初政局、政論與政策
一 基本格局與黃老政治
二 漢承秦制
三 從封國到削藩
四 從白登之圍到漢匈和親
第十一講 漢武時代
一 漢武帝功績
二 西漢與匈奴的戰爭
三 漢武帝時期的經濟
第十二講 西漢中後期
一 漢武帝時代的政治遺產
二 昭宣中興
三 王莽改制
第十三講 東漢歷史
一 東漢的建立
二 東漢經濟的發展
三 東漢前期的政治
四 東漢後期的政治與社會
第十四講 魏晉南北朝
一 國土開發
二 民族發育
三 文化整合
中國古代史(下)
第一講 隋朝:大一統的重建
一 隋朝的建立與統一
二 鞏固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努力
三 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發展
第二講 唐朝的建立與貞觀之治
一 唐朝的建立
二 唐太宗與貞觀之治
第三講 從武則天到開元盛世
一 一代女皇武則天
二 唐玄宗與開元盛世
第四講 從安史之亂到五代十國
一、天寶政局與安史之亂
二、財政經濟的整頓
三、唐朝後期政局
四、五代十國
第五講 兩宋時期基本歷史線索
一、 宋代的歷史地位
二、宋代的基本問題
第六講 契丹興衰與宋遼關系
一、契丹興起與遼朝的建立
二、遼朝疆域的開拓及其統治政策
二、宋遼關系
三、遼朝滅亡
第七講 「祖宗家法」與宋朝制度
一、趙宋「祖宗家法」的核心內容
二、宋代的官僚制度
三、科舉制度的完善
四、宋代的賦役制度
第八講 北宋中期的內外形勢與改革運動
一、宋夏和戰
二、慶歷新政
三、王安石變法
第九講 金王朝的盛衰與宋金關系
一、金朝的建立
二、女真的漢化和封建化
三、宋金關系
第十講 蒙古的崛起與對外征服
一 蒙古的崛起與成吉思汗
二 大蒙古國的對外征服
第十一講 元朝的百年統治
一 元朝的建立與統一
二 元朝的統治特點
三 元朝的民族關系與對外關系
第十二講 明朝的建立與開創期政治
一 朱元璋與明朝的建立
二 專制主義的強化
三 從靖難之役到仁宣之治
第十三講明中期的積弱和改革
一 明中期政治概述
二 張居正與萬曆中興
第十四講 明朝的衰敗和滅亡
一 宦官專權
二 士大夫與黨爭
三 明末農民戰爭
第十五講 滿族崛起與清代開國
一 滿族的崛起與明清易代
二 清代開國期的政治
第十六講 康乾盛世及其餘波
一 君主集權的加強
二 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
② 中國哪所大學的歷史系好
河南大學歷史系很強,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河大歷史系培養處好多,歷史權威學家和考古學家。
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前身為中州大學歷史系,創建於1925年,是河南大學設立最早的院系之一。學院歷史悠久,師資力量雄厚,長期以來形成中西交融古今貫通、既重視歷史知識更強調歷史通識的學術傳統,在國內享有盛譽,在國外也有一定影響。著名專家學者如範文瀾、嵇文甫、蒙文通、高亨、姜亮夫、郭紹虞、馬非百、朱芳圃、孫海波、孫作雲、黃元起、胡思庸、韓承文等先後在此執教,曾在這里求學的尹達、石璋如、白壽彝、韓儒林等也成為享譽中外的歷史學家、考古學家,濃厚的學術氛圍孕育出一代又一代史學人才。
歷史文化學院現有教職工81人,博士生導師12人(國家博物館4人),專兼職教授25人,副教授21人;具有博士學位者30人,在讀博士8人,河南省特聘教授2人,河南大學特聘教授4人,黃河學者1人,河南省省管優秀專家4人,河南省學術帶頭人8人,全國優秀教師3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3人,全國政協委員1人,教育部歷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中國古代史專業屬於省級重點學科,中國古代史、世界史為河南省精品課程,旅遊管理專業屬於校級重點培育學科。創刊於1951年的《新史學通訊》即現在的《史學月刊》,屬歷史類國內核心期刊,已故著名歷史學家郭沫若先生為該刊題寫刊名,該刊在國內外史學界有較大影響。由學生自己創辦的學術刊物《歷史文化論壇》,從1977年至今刊出40餘期,為全國高校歷史系交換刊物。
歷史文化學院下設歷史學系、旅遊學系、文博系和世界歷史等四個系科,擁有河南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和河南大學宋史研究所、世界歷史研究所、近代中國研究所、猶太研究所、旅遊規劃發展中心等科研機構。中國古代史專業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由河南大學和國家博物館聯合招生)。擁有歷史學碩士一級學科授予權,包括史學理論與史學史、考古學與博物館學、歷史地理學、歷史文獻學、專門史、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世界史等八個專業方向。旅遊管理專業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為河南省最早的旅遊管理碩士授權點。目前在校博士、碩士研究生200多名,本科生千餘人。
古色古香的7號樓是學院的辦公和科研場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學院資料室佔地面積1600多平方米,擁有18餘萬冊圖書,200多種刊物、30多種報紙。特別是《四庫全書》、《清實錄》、《明實錄》、《近代中國史料叢刊》、《民國叢書》、《叢書集成》、《敦煌寶藏》、《隋唐五代墓誌》、《殷周金文集成》等大型套書,是書庫鎮庫之寶。除豐富的藏書外,資料室還擁有大量三四十年代的報刊,如《大公報》、《申報》、《盛京時報》、《晉察冀時報》、《抗敵報》、《政府官報》等報紙及《新青年》、《紅色中國》、《東方雜志》、《婦女生活》等各種舊雜志。圖書資料之豐富、種類之齊全,在全國高校文史類系科中名列前茅。
學院的文物館佔地面積3000平方米,現已開展的有中國歷代文物陳列、中國錢幣——銅鏡陳列、中國瓷器陳列。共有藏品3000餘件,另有教學標本(含復制模型)300餘件。
③ 擁有歷史系的二本大學有哪些盡量全點
河南大學歷史系很強,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河大歷史系培養處好多,歷史權威學家和考古學家。
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前身為中州大學歷史系,創建於1925年,是河南大學設立最早的院系之一。學院歷史悠久,師資力量雄厚,長期以來形成中西交融古今貫通、既重視歷史知識更強調歷史通識的學術傳統,在國內享有盛譽,在國外也有一定影響。著名專家學者如範文瀾、嵇文甫、蒙文通、高亨、姜亮夫、郭紹虞、馬非百、朱芳圃、孫海波、孫作雲、黃元起、胡思庸、韓承文等先後在此執教,曾在這里求學的尹達、石璋如、白壽彝、韓儒林等也成為享譽中外的歷史學家、考古學家,濃厚的學術氛圍孕育出一代又一代史學人才。
歷史文化學院現有教職工81人,博士生導師12人(國家博物館4人),專兼職教授25人,副教授21人;具有博士學位者30人,在讀博士8人,河南省特聘教授2人,河南大學特聘教授4人,黃河學者1人,河南省省管優秀專家4人,河南省學術帶頭人8人,全國優秀教師3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3人,全國政協委員1人,教育部歷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中國古代史專業屬於省級重點學科,中國古代史、世界史為河南省精品課程,旅遊管理專業屬於校級重點培育學科。創刊於1951年的《新史學通訊》即現在的《史學月刊》,屬歷史類國內核心期刊,已故著名歷史學家郭沫若先生為該刊題寫刊名,該刊在國內外史學界有較大影響。由學生自己創辦的學術刊物《歷史文化論壇》,從1977年至今刊出40餘期,為全國高校歷史系交換刊物。
歷史文化學院下設歷史學系、旅遊學系、文博系和世界歷史等四個系科,擁有河南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和河南大學宋史研究所、世界歷史研究所、近代中國研究所、猶太研究所、旅遊規劃發展中心等科研機構。中國古代史專業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由河南大學和國家博物館聯合招生)。擁有歷史學碩士一級學科授予權,包括史學理論與史學史、考古學與博物館學、歷史地理學、歷史文獻學、專門史、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世界史等八個專業方向。旅遊管理專業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為河南省最早的旅遊管理碩士授權點。目前在校博士、碩士研究生200多名,本科生千餘人。
古色古香的7號樓是學院的辦公和科研場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學院資料室佔地面積1600多平方米,擁有18餘萬冊圖書,200多種刊物、30多種報紙。特別是《四庫全書》、《清實錄》、《明實錄》、《近代中國史料叢刊》、《民國叢書》、《叢書集成》、《敦煌寶藏》、《隋唐五代墓誌》、《殷周金文集成》等大型套書,是書庫鎮庫之寶。除豐富的藏書外,資料室還擁有大量三四十年代的報刊,如《大公報》、《申報》、《盛京時報》、《晉察冀時報》、《抗敵報》、《政府官報》等報紙及《新青年》、《紅色中國》、《東方雜志》、《婦女生活》等各種舊雜志。圖書資料之豐富、種類之齊全,在全國高校文史類系科中名列前茅。
學院的文物館佔地面積3000平方米,現已開展的有中國歷代文物陳列、中國錢幣——銅鏡陳列、中國瓷器陳列。共有藏品3000餘件,另有教學標本(含復制模型)300餘件。
④ 鎛鍾的歷史文化是怎樣的
我國音樂文化歷史非常久遠,樂器種類也異常豐富多彩。我國「鍾」最早是以樂器形式出現的,是我國古代樂器之一。鍾在我國古代樂器分類中,居於八音之首,是金類樂器。在先秦時期佚名古籍《山海經·海內經》中記載:
炎帝之孫伯岐生鼓,是始為鍾。昔黃帝令伶倫作為律,黃帝又命伶倫與榮將鑄十二鍾。另外,在西漢著名文學家劉向所著的《管子·五型篇》中也有記載:
昔者黃帝以其緩急作五聲,以政五鍾。令其五鍾,一曰青鍾大音;二曰赤鍾重心;三曰黃鍾灑光;四曰景鍾昧其明;五曰黑鍾隱其常。
除此之外,有傳說認為「鍾」是在堯舜時代,一位名叫垂的人所創,當然也有學者認為鍾是起源於銅鈴。
後來,人們在出土的一件新石器時期的陶鍾中考察所知,最早的「鍾」是陶制的。當時出土的「鍾」高約9厘米,徑5厘米,共鳴體為圓筒形,頂端為圓柱形短柄。
在商周時代,出現了青銅制的鍾,這一時期有了不同形制的鍾,這從後來人們在殷墟出土的樂器中可以看到,當時已經有幾種用青銅鑄成的造型古樸的鍾。
銅鍾在我國古代是宗廟或宮廷舉行典禮和宴會時所用的樂器,歷代都用於雅樂,它對我國古代樂器和雅樂的發展有著重要歷史價值和較高藝術價值。
在商代,這種銅鑄鍾的橫斷面是扁形的,鐃邊成棱形。先是單個的,後來逐漸發展為大小不同、三五成組的編鍾。
到了周代,樂匠們對編鍾進行了改進,先是把編鍾掛在架上,再對鍾的形狀進行改進,這就成了編鍾。而且數量也逐漸增加。
樂匠們將不同大小、不同音律、不同高音的鍾編成組,可以演奏出悠揚悅耳樂曲,編鍾在周代興起並有了很大發展。
在周代,編鍾進入鼎盛時期,數量達60多件,奏出的音樂更加動聽,並且逐漸成為一種禮儀樂器,使這種單純的樂器扮演起一個政治、文化上的重要角色。
後來,由於佛教的傳入,道教形成,寺院日漸復興,極大地促進了寺廟音樂的發展,鍾又被賦予一種新的使命,成了法器,懸掛於佛寺、道觀。
從此,在我國歷代宮廷雅樂中所使用的編鍾多呈圓形。在保留「鍾」的最原始意義的基礎上,圓形鍾也成為人們心目中神聖器具的象徵。
這種圓口鍾在佛寺、鍾樓使用最多,成為了當時體現君主、神靈、崇高偉大的聖器。這一主題的出現,為後來我國製造圓形鍾技術飛躍發展奠定了有利基礎。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我國古代鍾分為特鍾和編鍾,特鍾又稱「鎛」,是單獨掛在木架上,每架只有一件,編鍾是由多件大小不同的鍾掛在同一木架上。
鎛是一種樂器,形狀接近於鍾,不像鍾口呈弧狀,是平口形狀。器身橫截面為橢圓形。「金」與「尃」聯合起來表示「鑄刻有花紋圖案的鍾」。而一般的銅鍾器身外表光滑,沒有任何紋樣。鎛其特點是環鈕、平口、橢圓形或合瓦形器身,是一種古代大型單體打擊樂器。
鎛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出現了,後來出土的一件青銅鎛,形制接近於鍾,其中央有長方形孔和腔通,上面立有較低的環鈕,器體立面為梯形。橫截面顯橢圓形,鎛身兩邊鑄了鉤狀掛鉤。
這一時期的鎛是一種大型的單個打擊樂器,與編鍾、編磬等配合使用。據了解,在青銅樂器當中,鎛的發現量較少,被發現這座青銅鎛是一件成熟作品,不僅造型規整、鑄造工藝精湛、發音響亮,而且紋飾也很漂亮、器表兩面均飾相同的三疊花紋,主紋中間有浮雕式的牛首紋,這座青銅鎛造型古樸、形狀規整。
據專家推定,它並不是這一時期才有的鎛,並以此推斷它的出現應該是在更早的時候,但它卻是迄今為止出土的最早的青銅鎛。
青銅樂器對於發音等有著某些特定要求,使得青銅樂器在鑄造方面比青銅本身的鑄造技術更高,因此,鎛的鑄造更加講究。鎛的出現,在某種程度上可以作為衡量一個地方青銅器製作技術發展水平的標准之一。作為商代社會禮器的代表,鎛的出現也能夠進一步說明使用者的身份和地位。
還有,據記載,鎛應當是用來指揮樂隊、控制整體節奏的樂器,先秦貴族在宴饗或祭祀時,常將它同編鍾、編磬相配相和,用木槌叩之而鳴,常用於雅樂中。總之,鍾和鎛作為我國青銅樂鍾之一,盛行於春秋戰國時期,因其聲學性能與社會功用的特點鮮明,所以在「金石之樂」中具有特殊地位。
⑤ 歷史學考研全國最好的學校
我就是考歷史學的 全國多數院校都接受跨考生 包括北大一類的
不懂版別瞎說
具體哪個好要看你權具體考的方向
和自己的能力
建議說一下自己想從事的方向
——————
其實你們河南大學的宋史 猶太史就很不錯 全國前幾名
而且河大相對也好考很多
⑥ 哪個大學歷史系最好
北大歷史系最牛
⑦ 關於歷史學
答:唐太宗李世民;
--- 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 ---
此語表達了唐太宗對民族政策的導向和思想——比較開放的思想,此句翻譯為「自古以來的統治者,都重視中原的漢族,而輕視那些少數民族,而我(朕),卻對他們一視同仁」;
由於經受了魏晉南北朝時期較長時間的民族融合,中國歷史上傳統的治邊思想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沖擊,導致了隋唐兩朝較為開明的治邊政策的出現。
唐太宗即位之後更是追求"治安中國,而四夷自服",並宣稱"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盡管唐王朝也採取過諸如武力征伐的政策,但其治邊政策的突出特點是以懷柔、羈縻為主。
--- 李世民 ---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名字的意思是「濟世安民」。隴西成紀人,祖籍趙郡隆慶,政治家、軍事家、書法家、詩人。即位為帝後,積極聽取群臣的意見、努力學習文治天下,有個成語叫「兼聽則明偏信則暗」,就是說他的,他成功轉型為中國史上最出名的政治家與明君之一。
唐太宗開創了歷史上的「貞觀之治」,經過主動消滅各地割據勢力,虛心納諫、在國內厲行節約、使百姓休養生息,終於使得社會出現了國泰民安的局面。為後來全盛的開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礎,將中國傳統農業社會推向鼎盛時期。
--- 關於補充 ---
(1)設立了相對完善的以都護府、都督府為特點的邊疆管理體系。針對眾多的邊疆民族 ,唐王朝確立了羈縻府州制度,以各邊疆民族部落的分布范圍作為羈縻府、州行政區劃的基礎,廣置都督府和州、縣;以邊疆民族的首領為都督、刺史,管理府州的具體事務 ,並可以世襲;羈縻府州轄有的邊疆民族百姓不向唐王朝繳納賦稅,戶口也不上報戶部 ,但各邊疆民族的部落首領要向唐王朝繳納貢賦,在眾多的羈縻府州基礎上設立都護符,由都護府直接管理,再統於唐王朝中央政府。唐王朝設置的羈縻府州遍布於東西南北 各邊疆民族地區,主要分布在關內道(包括北自貝加爾湖以北地區南到陝西關中的廣大地區)、河北道(包括遼闊的東北邊疆地區以南至今河南省北部地區)、隴右道(西起鹹海,東到甘肅省的廣大地區)、劍南道(北自陝西南部,南到雲南省南部地區)、嶺南道(西 起雲南省東部,東到福建省,南到越南中南部地區),涉及的邊疆民族主要是突厥、回紇、黨項、吐谷渾、奚、契丹、靺鞨、高句麗、西域諸族、羌、西南諸族、 嶺南諸族等,見於記載的羈縻府州有856個。這些羈縻府州主要統轄於單於、安北、安 西、北庭、安東、安南六大都護府,其中安西、北庭都護府管轄西域各羈縻府州;安北、單於都護府管轄北疆的各羈縻府州;安東都護府管轄東北邊疆的羈縻府州;安南都護 府則轄有南疆各羈縻府州。都護府一般設置大都護、副大都護等官職,職責是管理轄下 的邊疆民族,具有撫慰、征討、敘功、罰過的職權。
(2)設立完善的邊疆防禦體系。面對遼闊的邊疆地區,盡管唐王朝統治者宣稱"就申好 睦,靜亂息民"、"懷柔遠人,義在羈縻",但為了維護邊疆地區的安定,唐王朝確立了軍鎮屯戍制度。"兵之戍邊者,大曰軍,小曰守捉,曰城,曰鎮,而總之者曰道。" (註:《新唐書·兵志》。)軍、城、鎮等皆有使職專領,鎮下又有戍。唐王朝在邊疆地 區設置的這些防禦機構由於興廢不定,數目難以確切統計,見於明確記載的鎮是204個、戍393個。軍、守捉、城、鎮、戍都有兵力配備,大的軍鎮兵力多達數萬,少者數千,並可隨時調派邊疆民族軍隊作為補充。
(3)以懷柔、招撫為主的邊疆民族政策。唐王朝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對邊疆民族也採取過武力討伐的政策,如自唐太宗時開始的對高句麗的討伐即持續了數代,但從總體上講唐王朝的邊疆民族政策是以懷柔、招撫為主。唐王朝對邊疆民族採取的和親政策次數 之多、持續時間之長是歷代王朝所無法比擬的,先後對吐谷渾、吐蕃、契丹、回紇、突 厥、奚、突騎施、南詔等施行了和親政策,將公主嫁與這些邊疆民族的首領,目的在於改善或加強和這些邊疆民族的關系。作為以懷柔、招撫為主的邊疆民族政策的另一方面 則是通過冊封來規范和邊疆民族的臣屬關系。冊封是唐王朝對勢力較大的邊疆民族經常採取的政策,一方面冊封是確定唐王朝和邊疆民族"君臣之位"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由於唐王朝國力強盛,邊疆民族得到唐王朝冊封可以提高自己在邊疆地區的威信,故唐王朝也經常利用冊封來削弱邊疆民族的勢力或調整各邊疆民族之間的關系。唐太宗冊封 薜延陀可汗的兒子為小可汗,即對其勢力由盛轉衰產生了重大影響。唐王朝邊疆民族政 策的另一項重要內容是內徙。在邊疆民族的居地設置羈縻府州進行管理是針對多數邊疆民族而採取的措施,但是也有不少邊疆民族或因戰亂,或被武力征服,或躲避自然災害 而款塞內徙,離開了自己傳統的居地。對這些民族唐王朝往往是妥善安置,或內遷其至 中原,如高句麗滅亡後有眾多的部眾被安置在江淮一帶;或在邊疆地區府州安置,如唐王朝初期在北疆安置突厥降眾等。
(4)積極開發邊疆的政策。唐王朝為了鞏固對邊疆的統治,也採取了積極開發的政策, 其主要內容是發展屯田、開辟互市貿易等。屯田是基於戍守的需要而推行的,主要目的在於解決軍隊的補給問題,"凡邊防鎮守,轉運不給,則設屯田,以益軍儲",(註: 《舊唐書·職官二》。)軍屯的數目史書明確記載有992屯,當然實際屯田數目要遠遠超過此數。互市,是針對邊疆民族生產、社會對交換的需要而採取的政策,有官方和民間 兩種,唐王朝為了對互市貿易進行有效的管理還設置了互市監。唐代的互市場所不僅在 邊疆地區廣泛分布,在都城也有分布,貿易的規模十分可觀,如唐和回紇的絹馬貿易多者唐王朝要付給絹數百萬匹。唐王朝對邊疆地區採取的這些政策對於促進邊疆地區的經濟發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5)寬松的文化傳播政策。發達的中原文化對邊疆民族產生了強大的吸引力,邊疆民族 向唐王朝派遣子弟求學,以及請求頒賜書籍的記載頻頻見於史書記載,如吐蕃、渤海、高句麗、新羅等等即不斷派遣子弟入唐學習。對於邊疆民族的這些要求,唐王朝一般都 是予以滿足,不僅妥善安排邊疆民族子弟學習,而且將眾多漢文經典書籍頒賜邊疆民族 ,這是以前各代所未曾採取的政策,不僅有利於漢文化的傳播,而且也促進了邊疆地區的文化發展。 從總體上看,隋唐王朝時期我國的疆域較秦漢王朝時期有了進一步的發展,盡管其對極為邊遠的邊疆地區的統治採取的是相對鬆散的羈縻方式,但也多是行之有效的,並且得到了眾多邊疆民族的承認,唐太宗李世民被奉為"天可汗"即表明了這一點。
⑧ 學歷史,哪裡學
先把白話25史看一遍吧,梳理一歷史順序,知道哪個朝代有什麼重大事件。最好先從自己喜歡的朝代、人物和事件開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