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初一至初三人教版歷史知識概括(細一點)
中國古代史,始於大約170萬年前的元謀人,止於1840年的鴉片戰爭前,是中國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的歷史。
中國近代史的時間為,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這也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中國近代史分為前後兩個階段,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1919年「五四」運動前夕,是舊民主主義革命階段;從1919年「五四」運動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志著中國進入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
夏……………………………約公元前2070——約公元前1600
商………………………………約公元前1600——公元前1046
周………………………………… 公元前1046——公元前221
——西周…………………… 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
——東周……………………………公元前770——前256
——春秋……………………………公元前770——前476
——戰國……………………………公元前475——前221
秦…………………………………………公元前221——前206
漢………………………………………公元前202——公元220
——西漢………………………………公元前202—公元8
——東漢………………………………… 公元25——220
三國……………………………………………公元220——280
——魏……………………………………公元220——265
——蜀……………………………………公元221——263
——吳……………………………………公元222——280
晉………………………………………………公元265——420
——西晉…………………………………公元265——316
——東晉…………………………………公元317——420
十六國…………………………………………公元304——439
南北朝…………………………………………公元386——589
——北朝…………………………………公元386——581
——南朝…………………………………公元420——589
隋………………………………………………公元581——618
唐………………………………………………公元618——907
五代十國………………………………………公元907——979
宋…………………………………………… 公元960——1276
——北宋……………………………… 公元960——1127
——南宋………………………………公元1127——1276
遼…………………………………………… 公元916——1125
西夏…………………………………………公元1038——1227
金……………………………………………公元1115——1234
元……………………………………………公元1271——1368
明……………………………………………公元1368——1644
清……………………………………………公元1644——1911
中華民國……………………………………公元1912——1949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49年10月1日成立
復雜的:
中國歷史大事年表
一 、原始社會(約170萬年前到約公元前21世紀)
約170萬年前 元謀人生活在雲南元謀一帶
約70-20萬年前 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帶
約1.8萬年前 山頂洞人開始氏族公社的生活
約0.5-0.7萬年前 河姆渡、半坡母系氏族公社
約0.4-0.5萬年前 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父系氏族公社
約4000多年前 傳說中的炎帝、黃帝、堯、舜、禹時期
二、 奴隸社會(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476年)
夏 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1600年
公元前2070年 禹傳予啟,夏朝建立
商 公元前1600 年到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1600年 商湯滅夏,商朝建立
公元前1300年 商王盤庚遷都殷
西周 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771年
公元前1046年 周武王滅商,西周開始
公元前841年 國人暴動
公元前771年 犬戎攻入鎬京,西周結束
春秋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
公元前770年 周平王遷都洛邑,東周開始
三、 封建社會(公元前475年到公元1840年)
戰國(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356年 商鞅開始變法
秦(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6年)
公元前221年 秦統一,秦始皇確立郡縣制,統一貨幣、度量衡和文字
公元前209年 陳勝、吳廣起義爆發
公元前207年 巨鹿之戰
公元前206年 劉邦攻入咸陽,秦亡
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楚漢之爭
西漢(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
公元前202年 西漢建立
公元前138年 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
公元8年 王莽奪取西漢政權,改國號新
東漢(25年到220年)
25年 東漢建立
73年 班超出使西域
105年 蔡倫改進造紙術
132年 張衡發明地動儀
166年 大秦王安敦派使臣到中國
184年 張角領導黃巾起義
200年 官渡之戰
208年 赤避之戰
三國(220年到280年)
220年 魏國建立
221年 蜀國建立
222年 吳國建立
230年 吳派衛溫等率軍隊到台灣
263年 魏滅蜀
265年 西晉建立,魏亡
西晉(265年到316年)
280年 東晉滅吳
316年 匈奴攻佔長安,西晉結束
東晉(317年到420年)
317年 東晉建立
383年 淝水之戰
南北朝(420年到589年)
420年 南朝宋建立
494年年到 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
隋(581年到618)
581年 隋朝建立
589年 隋統一南北方
605年 開始開通大運河
611年 隋末農民起義開始,山東長白山農民起義爆發
唐(618年到907年)
618年 唐朝建立,隋朝滅亡
627年-649年 貞觀之治
713年-741年 開元盛世
755年-763年 安史之亂
875年-884年 唐末農民戰爭
五代(907年到960年)
907年 後梁建立,唐亡,五代開始
916年 阿保機建立契丹國
北宋(960年到1127年)
960年 北宋建立
1005年 宋、遼澶淵之盟
1038年 元昊建立西夏
11世紀中期 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
1069年 王安石開始變法
1115年 阿骨打建立金
1125年 金滅遼
南宋(1127年到1276年)
1127年 金滅北宋,南宋開始
1140年 宋、金郾城大戰
1206年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權
元(1271年到1368年)
1271年 忽必烈定國號元
1276年 元滅南宋
明(1368年到1644年)
1368年 明朝建立,元朝結束
1405年-1433年 鄭和七次下西洋
16世紀中期 戚繼光抗日倭
1553年 葡萄牙攫取澳門居住權
1616年 努爾哈赤建立後金
1628年 明末農民戰爭爆發
清(1636年到1911年)
1636年 後金改國號為清
1644年 李自成建立大順政權,農民軍攻佔北京,明亡
1662年 鄭成功收復台灣
1673年 三藩叛亂開始
1684年 清朝設置台灣府
1689年 中俄簽訂《尼布楚條約》
1771年 土爾扈特部重返祖國
1839年 林則徐虎門銷煙
1840年-1842年 鴉片戰爭
1842年 中英《南京條約》簽訂
19世紀四五十年代 中國無產階級產生
1851年 金田起義、太平天國建立
1856年-1860年 第二次鴉片戰爭
1858年 《愛琿條約》《天津條約》的簽訂
19世紀六七十年代 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產生
1860年 《北京條約》的簽訂
19世紀60到90年代 洋務運動
1864年 天京陷落、太平天國運動失敗
1883年-1885年 中法戰爭
1894年-1895年 甲午中日戰爭
1895年 中日《馬關條約》簽訂
19世紀90年代 帝國主義在中國強占「租借地」劃分「勢力范圍」
1898年 戊戌變法
1900年 義和團運動高潮,八國聯軍侵略中國
1901年 《辛丑條約》簽訂
1905年 中國同盟會成立
1911年 黃花崗起義、保路運動、武昌起義
四、 近代史
民國(1912年到1949年)
1912年 中華民國建立
1913年 二次革命
1915年 新文化運動、護國運動開始
1916年 袁世凱恢復帝制失敗
1919年 五四運動爆發
1921年 中國共產黨成立
1923年 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
1925年 五卅慘案、五卅反帝運動爆發
1926年 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
1927年 南京國民政府建立,南昌起義
1928年 井岡山會師
1931年 九·一八事變
1934年 紅軍長征開始
1936年 西安事變
1937年 盧溝橋事變,日軍南京大屠殺
1940年 百團大戰
1941年 皖南事變
1947年 發動「反飢餓、反內戰、反迫害」的愛國運動
五、 現代史
1949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1950年 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
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
1952年 徹底廢除封建剝削制度
1953年 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
1954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誕生
1966年 文化大革命開始
1976年 四五運動,文化大革命結束
1978年 改革開放
1992年 鄧小平講話,加快改革開放
1997年 香港回歸
1999年 澳門回歸
參考資料:http://www.poptool.net/history/list/
『貳』 人教初三歷史復習資料
初三歷史上初三歷史上初三歷史上初三歷史上((((第第第第一一一一單元單元單元單元————————第四單元第四單元第四單元第四單元)))) 1. 根據人類學家的研究,人類形成於距今約三四百萬三四百萬三四百萬三四百萬年前。 2. 晚期智人時形成的世界三大人種是:黃種人黃種人黃種人黃種人、、、、白種人白種人白種人白種人、、、、黑種人黑種人黑種人黑種人。 3. 埃及埃及埃及埃及是金字塔的國度,金字塔是國王權力的象徵。 4. 古巴比倫古巴比倫古巴比倫古巴比倫王國的《漢謨拉比法典漢謨拉比法典漢謨拉比法典漢謨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現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 5. 中亞的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後建立了種姓制度種姓制度種姓制度種姓制度,把社會分為婆羅門婆羅門婆羅門婆羅門、、、、剎帝利剎帝利剎帝利剎帝利、、、、吠吠吠吠舍舍舍舍、、、、首陀羅首陀羅首陀羅首陀羅四個等級。 6. 古希臘古希臘古希臘古希臘是西方文明的發源地。 7. 公元前公元前公元前公元前5世紀,伯利克伯利克伯利克伯利克里里里里當政時期,雅典奴隸主民主政治奴隸主民主政治奴隸主民主政治奴隸主民主政治發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8. 公元前2世紀,羅馬羅馬羅馬羅馬成為地中海霸主。公元前公元前公元前公元前27年年年年,屋大屋大屋大屋大維維維維開始獨攬大權,成為實際上的皇帝,羅馬進入帝國帝國帝國帝國時期。後來羅馬帝國分裂,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西歐奴隸奴隸奴隸奴隸社會結束。15世紀,東羅馬帝國被奧斯曼土耳其奧斯曼土耳其奧斯曼土耳其奧斯曼土耳其所滅。 9. 7世紀中期,日本孝德孝德孝德孝德天皇頒布詔書,依照隋唐隋唐隋唐隋唐制度改革,史稱大化改新大化改新大化改新大化改新,它是日本從奴隸奴隸奴隸奴隸社會社會社會社會向封建封建封建封建社會社會社會社會過渡的標志。 10. 622年,穆罕默德穆罕默德穆罕默德穆罕默德在麥地那麥地那麥地那麥地那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國家,後基本統一了阿拉伯阿拉伯阿拉伯阿拉伯半島半島半島半島。 11. 西歐中世紀的查理查理查理查理····馬特馬特馬特馬特改革在封建貴族內部形成了嚴格的等級制度(特點)。 12. 10世紀開始,在西歐城市重新興起和工商業迅速發展過程中市民市民市民市民階級階級階級階級形成了,它進一步分化出手工業者和商人、銀行家等,為資本主義資本主義資本主義資本主義的興起准備了條件。 13. 這條常規流行於西歐封建社會時期的某些國家和地區: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意即:每個領主只可以管轄自己的附庸,但無權管轄自己附庸的附庸。 (1)上述材料與哪一次改革有關? 查理查理查理查理····馬特改革馬特改革馬特改革馬特改革 (2)這次改革確立了什麼制度? 西歐封建等級制度西歐封建等級制度西歐封建等級制度西歐封建等級制度 (3)這次改革的特點是什麼? 在封建貴族內部形成了嚴格的等級制度在封建貴族內部形成了嚴格的等級制度在封建貴族內部形成了嚴格的等級制度在封建貴族內部形成了嚴格的等級制度 14. 公元前5世紀,希臘與波斯帝國發生戰爭,史稱希波戰爭希波戰爭希波戰爭希波戰爭,結果是希臘獲勝。 15. 與馬拉松長跑有關的戰爭是希波戰爭希波戰爭希波戰爭希波戰爭。 16. 公元前4世紀,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亞歷山大亞歷山大亞歷山大開始東征,建立了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定都巴比倫巴比倫巴比倫巴比倫。 17. All road lend to Rome——「條條大路通羅馬」,此時處於羅馬帝國羅馬帝國羅馬帝國羅馬帝國時期。 18. 阿拉伯數字的創造發明者是印度人印度人印度人印度人,後來阿拉伯人阿拉伯人阿拉伯人阿拉伯人進行了改造,傳入歐洲,被成為「阿拉伯數字」。 19. 在東西方文化交流方面起橋梁作用的是阿拉伯人阿拉伯人阿拉伯人阿拉伯人。 20. 義大利人馬可·波羅口述,他人記錄的《《《《馬可馬可馬可馬可····波羅行紀波羅行紀波羅行紀波羅行紀》》》》,記錄了他在東方的經歷和見聞。 21. 以和平方式促進文明傳播和發展的代表人物是馬可馬可馬可馬可····波羅波羅波羅波羅。 22. 穆罕默德曾說:「學問雖遠在中國,亦當求之。」 ——問:穆罕默德創立了什麼宗教?誕生地在哪? 答:伊斯蘭教伊斯蘭教伊斯蘭教伊斯蘭教 阿拉伯半島阿拉伯半島阿拉伯半島阿拉伯半島
『叄』 人教九年級上冊歷史知識點
第4課:亞洲封建國家的建立
1、5世紀,奴隸制國家大和統一日本本土,最高統治者稱天皇。
2、7世紀日本仿照隋唐制度,進行大化改新。改新的主要內容有: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權的天皇制封建國家,廢除貴族世襲制,以才選官。經濟上,土地收歸國有,國家定期分給農民耕種,收取賦稅。大化改新是日本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標志。此後,大和國正式改名為日本。
3、7世紀穆罕默德在麥加創立伊斯蘭教,號召大家都信仰真主,放棄本部落的神,這種一神教的宣傳,有利於促進民族統一。
4、622年,穆罕默德出走麥地那,並在那裡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國家。伊斯蘭教把622年定為伊斯蘭教歷元年。
5、630年,麥加貴族妥協,承認穆罕默德為政治宗教領袖。麥加成為伊斯蘭教聖地。632年,阿拉伯半島基本統一,統一的阿拉伯國家建立起來。
第5課:中古歐洲社會
1、西歐封建制度的核心內容是西歐封建等級制度。「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反映的是當時西歐社會等級森嚴。
2、西歐封建社會時期,羅馬教廷有至高無上的權力。教皇和教會不僅是西歐最大的土地所有者,還是西歐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3、10世紀,西歐城市重新興起。義大利、法國、英國、德意志等都有許多著名城市。
4、隨著西歐城市的重新興起,由富裕商人和銀行家發展成為早期資產階級,他們的出現,為資本主義的興起准備了條件。
5、東羅馬帝國又稱拜占廷帝國,首都在君士坦丁堡。15世紀中期,延續了一千多年的東羅馬帝國被封建制的奧斯曼土耳其給滅掉了。
第6課:古代世界的戰爭與征服
1、曾經地跨亞歐非三洲的大帝國:波斯帝國、亞歷山大帝國、羅馬帝國、阿拉伯帝國。
2、公元前5世紀,波斯帝國把矛頭轉向歐洲,三次出征希臘,史稱希波戰爭。最終希臘取得勝利。
3、馬其頓國的亞歷山大繼承王位後,出兵東征,足跡遠達印度,建立起地跨歐亞非三洲的亞歷山大帝國,定都巴比倫。
4、公元前27年後,羅馬帝國在屋大維的統治下,疆域不斷擴大,到2世紀,羅馬帝國成為地跨歐亞非三洲,地中海成為它的內湖。
5、通過本課的學習,我們應該認識到,戰爭從未在人類生活中長時間地停留過,戰爭與文化緊密相連。一般來說,戰爭具有破壞性,會給人們帶來沉重的災難。但是它也有積極的作用:一次猛烈的戰火之後,隨之而來的,往往是文化的傳播與滲透。我們要反對一切非正義的戰爭,積極維護人類和平。
第7課: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1、在古絲綢之路上,歐、亞、非三大洲的商人不斷進行友好往來,他們交換各地不同物產,傳播各民族的文化,成為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2、「阿拉伯數字」最初是由印度人創造的,而阿拉伯人對它加以改造並傳播到歐洲去,這對世界文化的傳播與交流作出了重大貢獻。
3、義大利人馬可·波羅在元朝的時候旅居中國長達17年之久,並在元朝朝廷中擔任官職。回國後,他口述《馬可·波羅行紀》一書,傳播中國與東方文化,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
第8課、第9課:古代科技與思想文化(一)、(二)
1、世界上最古老的象形文字是由古代埃及人創造的,出現於公元前3000年左右。兩河流域的蘇美爾人創造了楔形文字。
2、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並稱為世界三大宗教。
3、佛教:公元前6世紀,佛教誕生於古代印度,創始人是喬達摩·悉達多(即釋迦牟尼)。佛教宣揚「眾生平等」,反對婆羅門的特權地位,要人「忍耐服從」。公元前3世紀,印度阿育王在位時,佛教由了很大發展,並向外傳播。
4、基督教:1世紀時產生於巴勒斯坦一帶。傳道者宣傳說耶穌就是「救世主」。現在通用的公元紀年,就是以傳說中的「耶穌出生」之年算起,這一年就是公元元年。
5、伊斯蘭教:7世紀時,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島的麥加創立了伊斯蘭教。伊斯蘭教信徒稱為穆斯林,它們的經典是《古蘭經》。
6、古希臘著名的科學家阿基米德以發現杠桿定律和浮力定律而聞名。(阿基米德有一句名言:「給我一個支點,我將撬動整個地球。」)
7、《荷馬史詩》是古希臘著名的英雄史詩。相傳,它是在民間口頭創作的基礎上,由盲詩人荷馬加工整理而成的。
8、索福克勒斯是古代希臘著名的悲劇作家,他把古代悲劇藝術推向成熟。代表作是《俄底浦斯王》。
9、《天方夜譚》是阿拉伯民間故事集,生動描繪了阿拉伯帝國豐富的社會生活。
10、伊斯蘭教的第一大聖寺是麥加大清真寺,位於今天沙烏地阿拉伯麥加城中心。
11、巴黎聖母院是巴黎最古老、最高大的天主教堂。
『肆』 初三歷史知識點總結 詳細點的 人教版
(一)蘇聯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
【內容標准】
(1)簡述俄國1917年彼得格勒武裝起義的概況,了解世界歷史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誕生及其重大意義。
(2)了解列寧在社會主義建設方面所做的探索。
(3)概述二三十年代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重大成就和經濟政治體制上存在的嚴重弊端。
【教學活動建議】
舉辦故事會,講述列寧的故事,學習列寧在探索社會主義道路方面實事求是、勇於創新的精神。
(二)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下的西方世界
【內容標准】
(1)了解凡爾賽和約、九國公約的基本內容。
(2)簡述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的影響。
(3)以"產業復興法"為例,評價羅斯福新政在資本主義發展史上的作用。
(4)通過國會縱火案和反猶暴行等事例,揭露德意日的法西斯暴行。
【教學活動建議】
(1)就羅斯福新政的作用進行課堂討論。
(2)觀看《辛德勒名單》等電影,加深了解給人類帶來深重災難的法西斯暴行。
(三)第二次世界大戰
【內容標准】
(1)以慕尼黑會議為例,說明綏靖政策的實質和惡劣影響。
(2)簡述德國進攻波蘭和蘇聯、日本偷襲珍珠港等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和逐步擴大的主要事件。
(3)通過聯合國家宣言和雅爾塔會議等史實,了解國際反法西斯聯盟的建立及其作用。
(4)簡述斯大林格勒戰役、諾曼底登陸和攻克柏林戰役在反法西斯戰爭中的作用。
【教學活動建議】
(1)觀看《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巴頓將軍》等影片,樹立正義一定戰勝邪惡的信念。
(2)就"人類能否有效避免世界大戰的爆發"進行辯論,提高探究性學習的能力。
(四)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發展變化
【內容標准】
(1)概述戰後美國經濟發展的主要特點。
(2)知道歐洲聯盟。
(3)簡述戰後日本成為資本主義經濟強國的主要史實。
【教學活動建議】
用表格的形式列出美國和日本經濟發展變化的情況,學會根據圖表、數據說明有關歷史現象的能力。
(五)社會主義國家的改革與演變
【內容標准】
(1)了解赫魯曉夫改革。
(2)知道戈爾巴喬夫改革和蘇聯解體。
(3)以匈牙利為例,了解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的改革運動。
【教學活動建議】
結合政治學科和中國現代史的相關知識,比較蘇聯和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教訓,進一步認識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意義,初步鍛煉學科綜合能力。
(六)亞非拉國家的獨立和振興
【內容標准】
(1)以印度等國為例,簡述亞洲國家實現國家獨立和走上民族振興道路的概況。
(2)簡述戰後非洲獨立運動和拉丁美洲各國為捍衛國家主權、促進社會經濟發展所進行的斗爭。
(3)知道中東戰爭,認識戰後中東地區矛盾的復雜性。
【教學活動建議】
(1)通過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世界歷史地圖的變化,了解戰後民族獨立運動發展的概況,學習判讀歷史地圖的方法。
(2)結合所學歷史知識,針對當前中東地區發生的重大事件,出一期黑板報。
(七)戰後世界格局的演變
【內容標准】
(1)簡述杜魯門主義等史實,了解美蘇"冷戰"對峙局面的形成,初步認識霸權主義對人類進步和安全的威脅。
(2)概述世界經濟全球化加速發展的趨向,理解世界各國相互依存、相互競爭的復雜性。
(3)以科索沃戰爭等歷史事件為例,了解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
【教學活動建議】
(1)就某一國際熱點問題,舉辦"時事溯源"專欄。
(2)通過查閱報刊雜志、收聽收看廣播電視、進行社會調查等形式,了解當前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並就其中的某一方面,如人口、資源、環境和社會問題等,寫出調查報告,學習從事社會調查的方法。
(八)科學技術和文化
【內容標准】
(1)以計算機網路技術、生物工程技術等為例,概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點。
(2)知道德萊塞的《美國的悲劇》等著名文學作品。
(3)了解畢加索等美術家的藝術成就。
(4)通過爵士樂、好萊塢等,了解現代音樂和電影業的發展。
『伍』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歷史知識點
題目會變 但知識要點不變
歷史九年級上冊考綱知識點
一、伯利克里改革(九上)
1、時間:公元前五世紀後半期
2、改革者:伯利克里
3、主要內容:擴大公民的權利;鼓勵學術研究、重視教育、發展文藝;
4、作用:使雅典達到全盛,經濟繁榮,文化昌盛,奴隸制民主政治發展到古代世界的頂峰。
二、日本「大化改新」(九上P24-25)
1、時間:7世紀中期
2、改革者:孝德天皇
3、主要內容:
①政治方面:建立中央集權的天皇制國家,以才選官
②經濟方面:把很多貴族土地收歸國有,部民轉化為國家公民,國家定期把土地分給農民耕種,向他們收取賦稅。
4、影響:它是日本從奴隸社會走向封建社會過度的標志。
三、文藝復興(九上P58-59-60)
1、時間:14世紀—17世紀上半葉
2、最先興起的國家:義大利
3、中心思潮:人文主義
4、實質:新興的資產階級文化
5、早期代表:
代表人物 國別 主要作品及其成就
但丁 義大利 創作長詩《神曲》,率先批評教會
達•芬奇 義大利 創作名畫《蒙娜麗莎》、《最後的晚餐》等
莎士比亞 英國 創作劇本《羅密歐與朱麗葉》、《哈姆雷特》等
6、作用:推動了歐洲文化思想領域的繁榮,為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
四、新航路的開辟(九上P61-62)
1、主要原因:歐洲商品經濟日益發展和擴大;西歐國家對東方財富的強烈渴望;奧斯曼帝國對東亞商路的控制。
2、客觀條件:指南針的應用;地圓學說的深入人心;航海技術的發展。
3、開辟的過程
航 海 家 哥倫布 迪亞士 達•伽馬 麥哲倫
開辟新航路 發現美洲新大陸 進入印度洋 到達印度 環球航行
4、影響: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促進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開辟了歐洲人殖民擴張活動的道路;造成了亞非拉國家和地區的殖民災禍。
5、比較哥倫布等人的航海與中國鄭和的遠航,有什麼不同?(提示學生從規模、目的、性質、影響等方面分析比較)
航海家 規模 目的 性質 影響
鄭和 船多
人多 宣揚國威加強聯系 友好交往義舉 促進國家友好和經濟文化交流
哥倫布等 船少
人少 開拓市場掠奪財富 殖民擴張活動 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促進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造成殖民災禍
五、英國資產階級革命(1640—1688):(九上P67-68-69)
1、根本原因:斯圖亞特王朝的封建專制統治嚴重阻礙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2、克倫威爾: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中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代表人物,在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過程中,克倫威爾率領的議會軍隊打敗了國王軍隊,取得了最後勝利。1649 年,在英國建立了共和國,年就任「護國主」,實行有利於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軍事獨裁統治。1658年克倫威爾去世。
3、1688年宮廷政變:(P69)資產階級和新貴族聯合發動宮廷政變,推翻了專制統治,另立國王。標志著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結束。
4、《權利法案》(P69)①時間:1689 ②目的:限制王權
③作用:為限制王權提供了法律保障,使國王不能濫用權利,為所欲為。
④意義:標志著英國建立起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專政。
5、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影響(P69)
通過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確立了英國資產階級的統治地位,是人類歷史上資本主義制度對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勝利,為英國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掃清了道路,揭開了資產階級革命運動的序幕,推動了世界歷史的發展進程。
六、美國的誕生或美國獨立戰爭(1775-1783):(九上72-76)
1、根本原因:英國殖民統治嚴重阻礙北美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2、來剋星頓槍聲:1775年4月,標志北美獨立戰爭開始。
3、華盛頓:美國獨立戰爭的領導人,出生在弗吉尼亞一個種植園主家庭,一直反對英國的殖民侵略。獨立戰爭爆發後,華盛頓被任命為大陸軍總是司令,並領導美國人民進行了艱苦卓越的斗爭,直至勝利。1787年憲法制定後,華盛頓當選為美國第一任總統,並連任第二屆,退休後回到自己的農庄,1799年12月14日去世。
4、《獨立宣言》:1776年7月4日,大陸會議發表,宣告英屬北美13個殖民地獨立,標志美國誕生。
5、薩拉托加大捷:1777年,美國獨立戰爭的轉折點。
6、《1787年憲法》:1787年美國制定,規定美國為聯邦制國家,實行總統制,總統既是國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腦,享有行政權;國會和最高法院分別掌握國家的立法權和司法大權。華盛頓當選為第一屆總統。
7、性質:具有資產階級革命和民族解放的性質
8、意義:美國獨立戰爭結束了英國的殖民統治,實現了國家的獨立,確立 了比較民主的資產階級政治體制,為美國資本主義發展掃除了障礙,推動了歐洲和拉美革命的開展。
七、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帝國(九上P78-81)
1、根本原因:封建波旁王朝的專制統治嚴重阻礙法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2、《人權宣言》:制憲會議發表。它宣稱人們生來是自由,權利平等,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體現反對君主專制和封建等級制度思想。打擊了法國封建專制和封建等級制度,推動了革命的發展。
3、法國大革命的影響:
①法國大革命摧毀了法國的封建統治;
②傳播了資產階級自由、民主的進步思想;
③對世界歷史的發展有很大影響。
4、法蘭西第一帝國:1804年拿破崙建立,又稱拿破崙帝國。
5、《法典》:法蘭西第一帝國建立後,為了維護資產階級的利益,拿破崙頒布了《法典》(包括《民法典》、《商法典》、和《刑法典》)
6、拿破崙戰爭:
①拿破崙的早期戰爭是為了打退歐洲的反法同盟對法國的干涉,具有正義的民族解放性質;後期乘勝擴大法國的疆域,控制了歐洲很多地方,則是非正義的侵略戰爭。
②拿破崙把資產階級民主思想帶到了法軍所到之處,打擊了歐洲的封建勢力,鞏固了資產階級統治,具有積極意義。但是,拿破崙戰爭也損害了被侵略國家人民的利益,激起當地人民的反抗。
③拿破崙的失敗表明,在當時的歐洲大陸,封建勢力遠遠大於資產階級勢力。
八、「蒸汽時代」的到來(九上P88-90)
1、珍妮機:18 世紀60年代,織布工哈格里夫斯發明了一種稱為「珍妮機」的手搖紡紗機。珍妮機的發明標志著英國工業革命的開始。
2、瓦特與蒸汽機:1785年以後,瓦特改進的蒸汽機首先在紡織部門投入使用。改良蒸汽機的出現標志著人類進入了「蒸汽時代」。
3、汽船:美國人富爾頓製造。
4、火車的誕生:英國工程師史蒂芬孫發明了火車機車。1825 年,這列名為「旅行者號」的機車在英國試車成功.
5、工業革命完成:19 世紀上半期
6、工業革命的影響:
工業革命創造了巨大生產力,使社會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工業革命以後,資本主義最終戰勝了封建主義,率先完成工業革命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逐步確立起對世界的統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進、東方落後的局面。
九、馬克思主義的誕生(九上P107-108)
1、馬克思主義的三個組成部分
馬克思主義理論包括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三個組成部分。
2、《共產黨宣言》
①時間:1848 年
②起草人:馬克思、恩格斯(為共產主義者同盟起草的綱領)
③作用:《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從此,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下,國際工人運動進人一個新的歷史時期。
十、美國南北戰爭或美國內戰(1861-1865)(九上P111-114)
1、根本原因:南北兩種經濟制度的矛盾(北方資本主義經濟和南方種植園經濟)即奴隸制的存廢問題。
2、林肯:林肯一生的主要活動就是領導了南北戰爭,頒布了《解放黑人奴 隸宣言》和《宅地法》,解放了黑人奴隸,為廢除奴隸制而獻身。林肯為維護國家統一和解放黑人奴隸做出了重大貢獻,為美國經濟發展奠定了基礎,是美國歷史上的著名總統。
3、《解放黑人奴隸宣言》1862年頒布。規定從1863年元旦起,廢除叛亂各州的奴隸制,並允許奴隸作為自由人參加北方軍隊。宣言的發表,在全國引起巨大反響。廣大黑人歡慶解放,踴躍報名參軍,北方軍隊因此獲得雄厚的兵源。
4、性質: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
5、影響:經過這場戰爭,美國廢除了奴隸制度,掃清了資本主義發展的又一大障礙。為以後經濟的迅速發展創造了條件。
十一、俄國廢除農奴制改革(九上P117-118)
1、時間 :1861年
2、沙皇: 亞歷山大二世
3、性質 :是沙皇自上而下實行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
4、影響:①農奴制的廢除有利於資本主義的發展。
②改革雖然留下了大量封建殘余,但加快了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③是俄國近代歷史上的重大轉折點。
十二、日本明治維新(九上P118-120)
1、內容:①政治方面:「廢藩置縣」,加強中央集權。
②經濟方面:允許土地買賣,引進西方技術,鼓勵發展近代工業。
③社會生活方面:提倡「文明開化」,即向歐美學習,努力發展教育。
2、性質: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
3、意義:①使日本從一個閉關鎖國的封建國家,逐步轉變為資本主義國家;
②擺脫了淪為半殖民地國家的命運,是日本歷史的重大轉折點。
③日本強大後走上了對外侵略擴張的軍國主義道路。
十三、人類邁入「電氣時代」(九上P124-127)
1、「電氣時代」的到來:19世紀70年代,人類歷史進人了「電氣時代」。
2、「發明大王」愛迪生:1879年研製成功耐用碳絲燈泡。
「天才是1%的靈感加99%的汗水。」
3、汽車:德國人卡爾•本茨在1885年試制汽車成功,被稱為「汽車之父」。汽車的大量使用,增強了人們的生產能力,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擴大了人們的活動范田,加強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
4、飛機:1903年12月美國的萊特兄弟製成飛機,並試飛成功。
十四、兩大軍事侵略集團(九上P131-134)
1、 形成時間:19世紀末20世紀初
2、 形成原因: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發展不平衡
3、 「三國同盟」由德國、義大利、奧匈帝國組成;
4、 「三國協約」由英國、法國、俄國組成。
5、 形成後果:兩大軍事集團展開瘋狂的擴軍備戰,世界大戰一觸即發。
十五、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
1、 根本原因: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發展不平衡
2、 戰爭的性質:帝國主義國家的掠奪戰爭
3、 導火線:1914年的薩拉熱窩事件
4、戰爭的結束:1918年11月,德國投降,一戰結束。
5、戰爭的影響:
①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規模空前。戰場由最初的歐洲擴大到非洲、亞洲和太平洋地區,先後有三十多個國家捲入戰爭。
②這場帝國主義戰爭給各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苦難。參戰各國共死傷二干多萬人,其中被戰爭、飢俄、疾病等奪去生命的人超過一千萬。
十六、啟蒙思想家伏爾泰(九上P138)
1、18世紀的法國
2、主張:反對封建專制制度,主張開明的君主執政,強調資產階級的自由和平等。
十七、啟蒙思想的影響(九上P139)
促進了人們的思想解放,為新興的資產階級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貴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促進了歐洲的社會進步。許多啟蒙思想家的名著被介紹到中國、日本等亞洲國家,促進了這些國家的思想解放。
十八、牛頓力學理論體系(九上P139)
1、英國科學家牛頓是近代自然科學的奠基人之一。
2、牛頓在天文學上的主要貢獻是在17世紀下半期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
3、在數學上主要的貢獻是微積分的創建;
4、在力學上,牛頓建立了完整的力學理論休系。其中,力學三定律,也稱「牛頓三定律」,對近代自然科學的發展影響最大。
十九、達爾文與「進化論」(九上P140)
1、英國科學家達爾文 2、著作:《物種起源》
3、思想:他提出了「進化論」思想。指出自然界是在「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優勝劣汰」的法則中發展的。
4、作用:這部著作的問世,第一次把生物學建立在完全科學的基礎上,推翻了神創論和物種不變論。《物種起源》的出版,在歐洲乃至整個世界沉重打擊了神權統治的根基。
二十、愛因斯坦與相對論(九上P140)
1、出生在德國的科學家,是20世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
2、一生中最重要的貢獻:20世紀初提出的相對論。
3、作用:相對論的創立推動了整個物理學理論的革命,為原子彈的發明和原子能的應用提供了理論基礎,從此打開了原子時代的大門。
加油啊
『陸』 誰能幫我找一個初三歷史的詳細的知識點總結(人教版)
<世界歷史>第一冊.
1.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的原因和歷史意義
原因:新航路開辟後,英國利用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積極發展海外貿易,開展殖民掠奪,英國資本主義經濟得到迅速發展,資產階級和新生貴族力量日益壯大,他們要掌權,發展資本主義經濟,斯圖亞特王朝的專制統治成為資本主義發展的嚴重障礙.因此,要發展資本主義,就必須建立與之相適應的社會制度來保護資產階級的利益.總之,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的根本原因是封建生產關系阻礙了資本主義生產力的發展.
歷史意義:a.通過資產階級革命,英國確立了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專政(1689年,為限制國王權利,議會通過了<權利法案>),為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掃清了障礙;
b.它是人類歷史上資本主義對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勝利,揭開了資產階級革命運動的序幕,推動了人類歷史的發展進程.
2.<權利法案>的頒布和君主立憲制的確立
為限制國王的權利,確定議會的大權,1689年,英國議會通過了<權利法案>.<權利法案>為限制王權提供了法律保障,使以後的國王不能濫用權利,為所欲為,這就使英國建立起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專政.
3.英國成為最大的殖民國家
英國採用海盜方式,在海上進行搶劫活動.16世紀晚期,英國打敗了西班牙的」無敵艦隊」,取得了海上霸權,開始在海外殖民.英法早期殖民活動主要集中在印度和北美.在殖民擴張過程中,英法荷進行了激烈的爭奪,最後,英國戰勝了荷蘭和法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國家.
4.來剋星頓的槍聲和美國獨立
a. 1775年來剋星頓的槍聲,標志著北美獨立戰爭的開始.
b. 1775年第二屆大陸會議召開,整編大陸軍,任命華盛頓為大陸軍總司令.
c. 1776年大陸會議發表<獨立宣言>,宣告英屬北美殖民地獨立.
d. 1777年,在薩拉托加戰役中,美軍打敗英軍,是北美獨立戰爭的轉折點.
e. 1783年英國承認美國獨立.
f. 意義:
1.獨立戰爭使美國贏得了獨立(1787年,美國制定了1787年憲法,規定美國是一個聯邦制的國家,實行總統制,華盛頓當選為美國第一任總統),它同時又具有資產階級革命性質,有利於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2.對歐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起了推動作用.
5.攻佔巴士底獄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佔巴士底獄,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
6.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的成立和拿破崙建立法蘭西第一帝國
1791年6月,奧地利和普魯士採取軍事行動,幫助路易十六鎮壓革命,巴黎人民推翻君主統治,,9月,法國軍隊也把外國軍隊趕出國境,並宣布成立法蘭西第一共和國.
資產階級革命高潮過後,法國政局動盪,1799年,拿破崙發動政變,奪取了政權.1804年,拿破崙加冕稱皇帝,建立了法蘭西第一帝國.拿破崙頒布了維護資產階級利益的<法典>,對外打擊反法聯盟,擴張法國勢力.對外戰爭損害了被侵略地區人民的利益,引起人民的反抗,1812年遠征俄國失敗,敲響了帝國的喪鍾;在萊比錫戰役中,法軍再次慘敗;1814年反法盟軍開進巴黎,帝國滅亡.
7.英國工業革命
工業革命是促使手工工場發展到機器大生產的一次革命,,它是從發明和使用機器開始的.
條件:雄厚的資本;充足的勞動力;豐富的資源和原料;海外貿易的迫切需求.
18世紀60年代,英國首先發生了工業革命.機器的發明和使用,最早出現於棉紡織業.
進程:a.18世紀六七十年代,珍妮紡紗機,水利紡紗等機器相繼問世;80年代,水利織布機的出現大大提高了織布的效率.b.機械師瓦特製成了改良蒸氣機,1785年,這種蒸氣機被用來帶動紡織機器,從而使人類進入了」蒸汽時代」.c.蒸氣機的使用推動了交通運輸工具的進步,汽船和火車機車相繼誕生.d.19世紀上半期,大機器生產基本取代了工場手工業,英國完成了工業革命.
8.工業革命的影響
影響:a.工業革命創造了巨大的生產力,促進了經濟的發展;b.工業革命使社會日益分裂為兩大直接對立的階級,即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c.工業革命改變了世界面貌,是世界日益成為一個彼此聯系,不可分離的整體.
9.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
歐洲三大工人運動,即法國里昂工人的兩次武裝起義,英國工人的憲章運動,德意志西里西亞的紡織工人起義,標志著無產階級登上歷史舞台.
馬克思和恩格斯把理論研究同無產階級的解放斗爭聯系在一起,在吸收人類優秀文化遺產的基礎上創立了科學社會主義.1848年2月<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
意義:使無產階級有了自己強大的思想武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10.美國內戰爆發的原因及意義
原因: 北部資本主義工業迅速發展,南部實行大種植園經濟,以黑人奴隸為主要勞動力.雙方在關稅和奴隸制的存廢問題上的矛盾不可調和.
意義:使美國廢除了奴隸制度,掃清了資本主義發展的又一障礙,為以後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創造了條件.
11.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改革
彼得一世改革 1689年,彼得一世為擺脫落後狀態使俄國成為近代強國,推行多方面的改革,其內容包括加強中央集權,擴大軍事力量,發展經濟,推行學校教育.它實際上是一場封建農奴主推行的富國強兵改革.作用:增強了俄國的經濟和軍事力量,鞏固了專制統治,為對外擴張准備了條件.
1861年改革 19世紀中期俄國資本主義工業有所發展,但由於農奴制的阻礙,發展極其緩慢.1861年沙皇亞歷山大二世為維護貴族和地主的利益被迫簽署了廢除農奴制的法令.法令規定農奴在法律上成為」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許買賣農奴和干涉農奴的生活;農奴可以出錢贖買一塊份地.它實際上是一場沙皇自上而下實行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作用:使俄國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是俄國歷史上的一個重大轉折點.
12.日本明治維新的主要內容及意義
主要內容: 政治:」廢藩置縣」,加強中央集權;經濟:允許土地買賣,引進西方先進技術,鼓勵發展近代工業;社會生活:提倡」文明開化」,努力發展教育.
意義:使日本擺脫了淪為半殖民地國家的危機,從一個閉關鎖國的封建國家逐漸轉變為資本主義國家.但日本強大起來後,很快走上了對外侵略擴張的道路.
<世界歷史>第二冊
1.科學成就和第二次工業革命
科學成就:a.新能源的發展和利用 19世紀70年代,電力作為新能源進入生產領域,實際可用的發電機問世,人類進入」電氣時代」;內燃機的廣泛應用,促進了石油的開采和提煉,石油,電力和煤炭構成了三大能源.
b.新機器和新交通工具的創制 德國的西門子創制了第一輛有軌電車;19世紀80年代,德國人卡爾*本茨等人設計出內燃機,導致了汽車和飛機的試製成功.
c.新的信息傳遞工具的發明 19世紀中期,發明了有線電報;19世紀晚期,有線電話和無限電報也研製成功.
影響:大大促進了生產力,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間的聯系,為經濟發展提供了更廣泛的途徑.
2.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展狀況
19世紀晚期,隨著生產力和資本的高度集中,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出現了壟斷組織,其形式有卡特爾,辛迪加和托拉斯.
美國和德國作為新興的資本主義國家,由於更多地採用新技術,新設備,起點高,發展快,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分別成為世界頭號,二號資本主義工業大國.
英國和法國由於技術裝備落後和過分依賴殖民地,經濟發展緩慢,工業生產被美國,德國趕上和超過.
日本在明治維新後,竭力進行武裝擴張,促進了經濟發展;俄國資本主義雖然有較快的發展,但由於大量封建殘余的存在,仍落後於其他主要資本主義國家.
3.帝國主義兩大軍事集團的名稱和主要成員
同盟國集團:德國,奧匈帝國,義大利(後來參加到協約國一方)
協約國集團:英國,法國,俄國
4.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薩拉熱窩事件.西線三大戰役
1914年6月底,一個塞爾維亞青年在薩拉熱窩街頭刺殺了奧匈帝國的皇位繼承人斐迪南大公夫婦.這就是引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薩拉熱窩事件.
西線三大戰役:交戰雙方是英法和德國,分別有馬恩河戰役,凡爾登戰役和索姆河戰役.
5.美國參戰和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性質
大戰爆發時,美國利用中立的地位與交戰國做生意,通過出售軍火,提供貸款,大發橫財,國力大增.1917年,在交戰雙方都已精疲力竭的時候,美國加入協約國,終於參戰了.美國的參戰無論在政治,軍事還是財力方面,使協約國受益極大.
一戰性質:是一場非正義的帝國主義的掠奪戰爭.
6.俄國十月革命和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俄國經濟陷於全面崩潰,1917年的」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專制統治,出現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蘇維埃兩個政權並存的局面.資產階級政府繼續進行帝國主義戰爭,並用武力鎮壓革命群眾.1917年11月7日,在列寧親自領導下,十月革命武裝起義取得勝利,推翻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工人士兵蘇維埃人民委員會,推出」一戰」,頒布了沒收地主,寺院土地,分配給農民耕種的<土地法令>.
蘇聯開始有計劃的經濟建設,1928年和1933年的兩國五年計劃,其重點都是重工業,兩個五年計劃的完成,蘇聯由農業國變成了工業國.1937年蘇聯基本完成了農業集體化.同年蘇聯通過新憲法,標志著社會主義制度在蘇聯的確立.
7.巴黎和會與<凡爾賽和約>
1919年1-6月,參加國有27個,英國,法國,美國三國成為和會的主宰.其主要內容有:同德國簽訂<凡爾賽和約>;分別和德國盟國簽訂一系列和約,它們和對德和約共同構成了凡爾賽體系.決定成立制裁侵略,維護世界和平的國際組織---國際聯盟(1920年成立,實際上是帝國主義列強維護戰後資本主義世界秩序的工具).確定了帝國主義在歐洲,西亞和非洲統治的新秩序.(和約內容見初三<世界歷史>第二冊35頁)
8.華盛頓會議
在美國倡議下召開,共有九國國家參加,美,英,日三國起主要作用.英,法,日,美簽訂了<四國條約>,相約互相尊重它們在太平洋區域屬地的權益.美,英,日,法,意五國簽訂了<限制海軍軍備條約>,規定了五國海軍主力艦的噸位比例.1922年,九國代表簽署了關於中國問題的<九國公約>,實際上成為美國在中國的擴張提供了方便.華盛頓會議是巴黎和會的繼續,它確立了帝國主義國家在東亞,太平洋地區的統治秩序,最終確立了帝國主義重新瓜分世界的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9.1929-1933年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和羅斯福新政
1929-1933年資本主義經濟危機首先從美國開始,是一次世界性的資本主義經濟危機.這次危機有三大特點:波及范圍廣,持續時間長,破壞性大.
羅斯福新政的目的是在不改變資本主義制度的前提下,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指導,消除經濟危機.其內容有:金融方面,首先從金融業開始,使私人現款重新流通;農業方面,政府讓農民縮減耕地和屠宰耕牛,由政府撥款補償;工業方面,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國家對工業的調整,1933年國會通過工業復興法,加強政府對資本主義工業生產的調節和控制;社會賑濟方面,新建許多公共工程,以減少失業隊伍,刺激消費和生產.
評價:a.新政取得了一定成效,使美國經濟緩慢地恢復過來,資本主義統治得到穩定;
b.資本主義制度沒有改變,產生危機的根源依然存在,新政不能從根本上消除經濟危機.
10.德意日的法西斯化
德意日三國建立法西斯專政的根本原因是世界經濟危機的打擊.
希特勒的上台執政,標志著世界大戰的歐洲策源地形成.1936年,日本受到軍部控制的內閣上台,標志著世界大戰的亞洲策源地形成.1937年,德,意,日三國結成侵略性的軍事政治集團,成為「柏林—羅馬—東京軸心」,又稱軸心國集團.
11.第二次世界大戰
原因:a.在經濟危機的打擊下,德意日建立和強化了法西斯專政,瘋狂對外侵略;
b.英法美的縱容侵略政策加速了大戰的爆發.
1939年9月1日,德國」閃擊」波蘭,英法被迫對德宣戰,大戰全面爆發;
1941年6月22日,德國突襲蘇聯,蘇聯軍民英勇捍衛國土,取得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
1942年初,國際反法西斯同盟形成;
1942年7月-1943年2月的斯大林格勒戰役,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
1943年9月義大利新政府投降;
1943年中,美,英在埃及召開開羅會議,發表了<開羅宣言>,為戰後處理日本問題提供了依據;美,英,蘇在伊朗德黑蘭舉行了會議,確定了在歐洲開辟第二戰場;
1945年初,美,英,蘇三國在蘇聯的雅爾塔舉行會議,會議達成重大協議:德國由美蘇英分區佔領;蘇聯參加對日作戰;成立聯合國.
1945年5月8日德國無條件投降;
1945年7月中美英三國發表波茨坦公告,要求日本立即無條件投降;1945年8月初美國向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放了兩顆原子彈;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9月2日正式簽署投降書
12.二戰後蘇聯鞏固社會主義制度的措施和影響
從1946年起開始執行第四個五年計劃,在斯大林領導下,集中精力恢復並發展經濟,重工業和國防工業是蘇聯工業的發展重點.蘇聯人民取得了經濟振興的巨大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教育文化事業有較大發展,加強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吸引力.
13.」歐洲共同體」的建立
1967年,為了保證自己的安全和國際地位,促進經濟的發展,加強互相間的合作,法國,聯邦德國,義大利等六國發起建立了」歐洲共同體」組織.」歐共體」建立後,成員國數目不斷增加,相互之間的合作日益密切,促進了成員國的經濟發展,也提高了歐共體在國際上的地位和作用.
14.美國的霸權政策和美蘇爭霸
美國霸權政策的體現:
1947年,美國總統杜魯門在歐洲推行」冷戰」政策(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採取的除戰爭以外的一切手段和敵對行動).
美國通過提供經濟援助,抵擋蘇聯和社會主義力量的沖擊,控制西歐各國.
為了進一步控制西歐,對歐洲社會主義國家實行包圍,1949年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20世紀50.60年代,發動了侵略朝鮮和越南戰爭.
美蘇爭霸:20世紀50年代以後,隨著國立的增強,蘇聯也走上了霸權主義的道路;60年代的」古巴導彈危機」;70年代末,蘇聯出兵佔領了阿富汗,企圖建立在南亞和波斯灣地區的霸權;美國提出了」星球大戰」計劃.美蘇爭霸嚴重威脅世界和平,也給兩國本身帶來了沉重的負擔,蘇聯力不從心,80年代中期被迫改變稱霸政策.
15.第三世界的興起
二戰後亞洲人民首先掀起民族解放運動;
1947年英國被迫同意印度獨立,把原來的印度分為印度和巴基斯
『柒』 人教版九年級 歷史知識 系統分類 復慣用的
第一單元 蘇聯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
蘇聯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 俄國十月革命 彼得格勒
武裝起義 時間、地點 1917年11月7日(俄歷10月)、彼得格勒 領導人 列寧 總指揮部 斯莫爾尼宮 結果 取得勝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工人士兵蘇維埃政府——人民委員會。 十月革命的
歷史意義 ●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獲得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由此誕生。
●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的統治,推動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爭。 對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 新經濟政策
(列寧) 時間 1921年 內容 允許多種經濟並存,大力發展商品經濟 作用 促進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 重大成就 1928—1937年,蘇聯先後完成了第一、第二個五年計劃,由傳統的農業國變成工業國,國防力量也大為加強。 「斯大林模式」 形成時間 1936年 形成標志 蘇聯新憲法的制定 特點 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 作用 在一定歷史階段里發揮過積極作用 弊端 ●優先發展重工業,使農業和輕工業長期處於落後狀態
●在計劃經濟體制下,片面強調產值和產量,造成了產品品種少、質量差
●國家從農民手中拿走的東西太多,嚴重地損害了廣大農民的利益,農民沒有生產積極性,農業產量長期停滯不前
●經濟發展粗放,經濟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費了資源。
第二單元 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下的西方世界
和
會 召開時間 1919年1月 操縱者 美、英、法 《凡爾賽和約》
內容 領土 法國收回普法戰爭中割讓給德國的阿爾薩斯和洛林; 政治 德國承認奧地利的獨立,並不得與其合並; 軍事 禁止德國實行普遍義務兵役制; 不得擁有空軍,陸軍人數不得超過10萬人; 萊茵河東岸50公里范圍內為非武裝區,德國不得設防; 殖民地 德國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國瓜分,原德國在中國山東的一切權益轉移給日本; 賠款 另外設立賠款委員會,另行確定德國的賠款總數和方式。 華盛頓會議 召開
時間 1921—1922年 主導國 美、英、日 《九國公約》
內容 宣稱「尊重中國主權,獨立與領土的完整」 遵守各國在中國的「門戶開放」、「機會均等」的原則 實質 為美國在中國的擴張提供了方便,使中國又回復到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的召開確立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確立了戰後國際新秩序
經濟大危機 時間 1929 —1933 年 特點 涉及范圍特別廣、持續時間比較長、破壞性特別大 影響 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為解決危機,走上了不同的道路。(雖然都是國家干預,但具體措施不一樣:美國採用新政和改革的方法;德國採取法西斯專政、對外侵略擴張的方法。 羅斯福新政 目的 在資本主義制度內部進行調整,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指導,以消除經濟危機 中心 措施 工業的調整 《國家工業復興法》 ●美國經濟緩慢地恢復過來,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
●資本主義制度得到調整、鞏固與發展;
●資本主義國家對經濟的宏觀控制與管理得到加強;
●美國聯邦政府的權力明顯增強,新政在美國和世界資本主義發展史上具有重要意義。 第二次世界大戰 1939——1945年 慕尼黑陰謀 內容 1938年9月,英法等國在德國的慕尼黑簽訂協定,規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須在10天內把蘇台德等地割讓給德國。歷史上稱這一事件為 「慕尼黑陰謀」。 影響 標志著英法等西方大國把綏靖政策推向了頂峰,刺激了法西斯國家的侵略野心,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同時,又加快了二戰的爆發。 二戰的爆發
與擴大 全面爆發 1939年9月1日——德國進攻波蘭,標志著二戰的全面爆發 交戰雙方 軸心國 與反法西斯聯盟 美國、英國、蘇聯、中國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標志著二戰擴大到全世界規模 反法西斯戰爭
的勝利 斯大林格勒戰役 是二戰的重要轉折點 諾曼底登陸 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加快了德國法西斯滅亡的進程。
攻克柏林
1945年5月2日,蘇軍攻克柏林, 5月8日,德國簽署投降書,標志歐洲戰場結束。
日本投降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2日,日本簽署投降書,標志二戰結束
二戰中的重要國際會議 時間 地點 參加國家 內容 意義 華盛頓會議 1942年
1月 美國的
華盛頓
美、英、蘇、中等26個國家代表 簽署《聯合國家宣言》,保證將用自己的全部人力和物力,聯合起來,徹底打垮法西斯國家。 標志著國際反法西斯聯盟的建立,反法西斯國家相互支援,協同作戰,戰鬥力大大增強,為徹底戰勝法西斯國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雅爾塔會議 1945年
2月 蘇聯的
雅爾塔 羅斯福(美)
丘吉爾(英)
斯大林(蘇) 打敗德國之後,對德國實行軍事佔領,徹底消滅德國的法西斯主義;取代國聯,成立聯合國;蘇聯承諾,在德國投降後三個月內,參加對日本法西斯的作戰。 進一步協調了反法西斯國家的行動,為徹底打敗法西斯國家創造了條件。同時,也對二戰後的世界格局產生了重大影響。
第四單元 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發展變化
戰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發展變化 戰後美國
經濟的發展
時期 戰後的繁榮
20世紀五六十年代 危機和經濟調整
20世紀七八十年代 新經濟的出現
20世紀90年代 發展原因 二戰後最富強,占據廣闊的國際市場;大力發展科技教育,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高新技術成果,發展新興工業和軍事技術;政府採取措施,改善人民生活,創造有利的發展環境。 經濟發展中的弊端;經濟危機的打擊;通貨膨脹;債務沉重。 改革社會經濟;大力發展教育、科技,促進以信息產業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的發展;完成傳統產業的技術改造。 主要表現 持續發展,西部和南部發展迅速,出現繁榮景象。 70年代美國經濟地位下降,80年代經濟緩慢回升,但仍受到制約。 持續穩定發展;進入新經濟時代,主要特徵是信息化、全球化。 日本經濟的發展 原因 進行社會改革,推行非軍事化政策;美國的扶持;朝鮮戰爭爆發,美軍在日本大量采購軍用物資,刺激了日本經濟的繁榮;政府制定適當的經濟政策;引進最新的科技成就,大力發展教育和科技。 表現 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號資本主義經濟大國 歐洲聯盟(歐盟)
成立 1993年在歐洲共同體的基礎上成立 表現 使用單一貨幣:歐元;歐盟成員國內部人員、資本和貨物可以自由流通,不同國家的人可以自由地在任何一個成員國工作、學習或居住;歐盟還力求在外交和國家安全等方面步調一致。 作用 歐盟成員國之間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有利於經濟的發展,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
第五單元 社會主義國家的改革與演變
蘇聯的改革與解體
只有這些了
『捌』 初三歷史上冊復習資料(人教版)
九年級上冊歷史復習提綱
一、人類文明的開端
(社會的發展: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共產主義社會)
1、人類的形成
起源地及時間 非洲 三四百萬年前
過程 古猿→正在形成中的人(南方古猿,露西)→完全形成中的人(四種,其中現代人的特徵出現在晚期智人時期)
主要動力 勞動在古猿向人轉變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形成標志 製造和使用勞動工具(也是人與動物最根本的區別)
主要人種 黃色人種,白色人種,黑色人種
劃分依據 體貌特徵
差異原因 不同自然地理環境等眾多因素長期影響的結果
進化階段 早期猿人→晚期猿人(元謀人、北京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山頂洞人)
∆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是會不會製造和使用工具;
從猿到人具有決定意義的一步是直立行走,具有決定作用的是勞動。
原始社會(母系氏族→父系氏族) 母系氏族 1、群婚制,「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2、婦女在採集和家務勞動中占據主導地位
3、財產公有,生產和分配也以集體為主
父系氏族 1、婚姻關系相對固定,「既知其母,又知其父」
2、農業、畜牧業發展,手工業進步,商品生產出現
3、男子主要從事農業和畜牧業,在社會中占據主導地位,開始支配社會
父系氏族後期,生產力提高→剩餘產品→私有財產→私有制→奴隸制→軍隊,監獄、法庭→國家,奴隸社會逐漸取代原始社會
2、大河流域---人類文明的搖籃(奴隸社會----人類進入文明時期)
文明名稱 古國名 河流 文明初現 統一時間 文明成果 影響
古代埃及文明 古埃及 尼羅河 約公元前3500年 約公元前3000年 金字塔(法老的墳墓) 是古代埃及人勤勞和智慧的結晶,也是古代統治者壓迫、奴役人民的見證
古代兩河流域文明 古巴比倫 幼發拉底河、
底格里斯河 公元前3500年以後 公元前18世紀 《漢謨拉比法典》 世界現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維護奴隸主利益)
古代印度文明 古印度 印度河 約公元前2500年 種姓制度 激化了當時的社會矛盾,對印度後來的社會發展帶來了不利影響
古代中國文明 古中國 黃河 約公元前2070年 分封制 開發了邊遠地區,加強了統治
種姓制度將社會分為四個等級: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國王處於第二等級。
3、西方文明之源(海洋文明)
布匿戰爭 起止時間 公元前264年-公元前146年
交戰雙方 羅馬→迦太基(共3次)
目的 羅馬為了爭得地中海霸權,掠奪資源與奴隸
結果 羅馬勝
西
方
文
明 古
希
臘 雅典 公元前5世紀,伯利克里當政期間雅典發展達到全盛,奴隸主民主政治達到古代世界的高峰(公民大會,全體成年男性公民參加)。 ∆希臘早期文明是愛琴文明,約出現在公元前2000年。
斯巴達 尚武,施行嚴格的軍事訓練制度。
古
羅
馬(大秦) 公元前8世紀 羅馬城建立在義大利半島
公元前509年 羅馬成立共和國
公元前2世紀 成為地中海霸主
公元前27年 屋大維掌權,成為實際的皇帝,建立羅馬帝國
公元395年 帝國分裂
公元476年 西羅馬被日耳曼人滅亡
15世紀中期 東羅馬(拜占廷帝國)被奧斯曼土耳其滅亡
4、亞洲封建國家的建立(日本的封建化和阿拉伯國家的建立)
1)大化改新
文明初現 公元前1世紀
統一 公元5世紀 大和統一日本
改革時間 公元7世紀中期 孝德天皇
學習榜樣 中國隋、唐
改革內容 1、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權的天皇制封建國家,廢除貴族世襲制,以才選官
2、經濟上:把貴族土地收歸國有,部民轉為國家公民;國家定期把土地分給農民耕種,向他們收取賦稅。
意義 日本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標志
2)阿拉伯國家(大食)的建立
背景 1、國家不統一,部落間相互仇殺2、商業衰落、生產停滯和外部勢力的入侵
領導人 穆罕默德
經過 1、穆罕默德在麥加傳教
2、公元622年(伊斯蘭教歷元年),出走麥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國家
3、公元630年,兵臨麥加城下,穆罕默德成為政治和宗教領袖,麥加成為伊斯蘭教聖地,加速了阿拉伯半島的統一
4、公元632年,穆罕默德病逝,阿拉伯半島基本統一
重要動力 伊斯蘭教
5、中古歐洲社會(特點:等級森嚴)
政治 日耳曼人滅西羅馬帝國建立法蘭克王國
查理•馬特改革 時間 8世紀前期
內容 改變以前無條件賞賜貴族土地的做法,實行有條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須為封主服兵役
影響 在封建貴族內部形成了嚴格的等級制度,在各級封建主之下,農奴等勞動者生活在社會的底層
表現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教會 羅馬教廷至高無上,是西歐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表現:政治上和王權分庭抗禮(有權)
經濟上佔有大量土地(有財)
精神和文化領域,神權凌駕一切
城市 1、10世紀時,西歐城市發展起來
2、市民階級形成,早期資產階級出現 作用:為資本主義的興起准備了條件
拜占廷
帝國 1、東羅馬帝國又稱拜占廷帝國,都城君士坦丁堡(拜占廷)。
2、15世紀時被奧斯曼土耳其滅亡,與西羅馬帝國滅亡相距一千年。
二、古代文明的傳播與發展(有暴力沖突和和平交往兩種)
1、古代世界的戰爭與征服
戰爭名稱 時間 結果 影響
希波戰爭(希臘vs波斯) 公元前5世紀
早期—前5世紀中期 希臘獲勝 東西方文明各自獨立發展
亞歷山大東征(馬其頓國,後改名亞歷山大帝國) 公元前4世紀後期 攻入埃及,滅波斯,足跡遠達印度,建立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定都巴比倫 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
羅馬帝國擴張 公元前27年—公元2世紀(此時達到最大規模) 羅馬帝國地跨歐亞非三洲
地中海成為它的內湖 一方面,羅馬帝國的政府和統治充滿著暴力,另一方面,羅馬文化滲入到它統治過的廣大地區
對戰爭的評價
有利面:有利於征服地區與被征服地區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
不利面:給被征服地區人民帶來災難
2、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
名稱 時間 滅亡 社會形態
波斯帝國 公元前6世紀—公元前330年 被亞歷山大帝國滅亡 奴隸制社會
亞歷山大帝國 公元前334年—公元前300年 瓦解 奴隸制社會
羅馬帝國 公元前27年 —公元395年 (分裂) 瓦解 奴隸制社會
拜占廷帝國 公元395年—15世紀中期 被奧斯曼帝國滅亡 奴隸、封建社會
阿拉伯帝國 公元7世紀— 封建社會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 15世紀中期—公元1922年 瓦解 封建社會
3、東西文化的和平交流(世界各民族各地區和平交往對人類文明發展有著重要的歷史意義。)
通道 絲綢之路等連接歐亞非三洲的通道
使者 主要是阿拉伯人(在不同文明之間搭起了文化交流的橋梁,促進了這些地區文化和經濟的發展)
阿拉伯數字 印度人發明,12世紀經阿拉伯人傳到歐洲
馬可•波羅來華 ① 1271年出發,1275年到達
② 受到元世祖忽必烈賞識,留在朝廷任職
③ 17年後回國,口述《馬可•波羅行紀》一書(激起歐洲人對東方的嚮往,對以後新航路的開辟起到強烈的刺激作用)
4、古代科技文化
文 字 文字 使用者 書寫方法 年代 代表 意義
象形文字 埃及人 刻在廟牆、宗教紀念物和紙草 公元前3000年左右 羅塞塔石碑 對以後的字母文字產生了重要影響
楔形文字 蘇美爾人 用蘆稈或木棒寫在濕軟的泥版上 與象形文字同時(兩河流域) 漢謨拉比法典 後來流傳到亞洲西部的許多地方,被西亞古代各民族所採用,為人類文明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腓尼基字母 腓尼基人 為以後歐洲的字母文字奠定了基礎
補充:1.腓尼基文→希臘文→拉丁文→歐洲字母
2.中國的甲骨文(商朝)是象形文字
3.古埃及的象形文字的主要使用者是僧侶和書吏
宗 教 名 稱 時 間 創 始 人 地 區 教義 經典 節日
佛 教 前6世紀 喬達摩•悉達多(釋迦牟尼) 古代印度 眾生平等,忍耐服從 金剛經 浴佛節
基督教 1世紀 耶穌 巴勒斯坦地區 耶穌就是救世主,忍受苦難 聖經 聖誕節
伊斯蘭教 7世紀 穆罕默德 阿拉伯地區 世間只有唯一的真神真主安拉,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 古蘭經 開齋節
共同特點:後來都被統治階級利用,成為控制人們思想的工具
科學家 代表人物 國 別 成就(地位)
阿基米德 古希臘 杠桿定律&浮力定律
亞里士多德 古希臘 「網路全書式」的學者
文學戲劇 作品 作者 價 值
《荷馬史詩》 荷馬 研究早期希臘社會的重要史料
《俄底浦斯王》 索福克勒斯 把古代悲劇藝術推向成熟
《天方夜譚》(阿拉伯民間故事集) 阿拉伯人 研究阿拉伯社會的重要資料
建 築 名 稱 建築類型及地位 地點
麥加大清真寺(伊斯蘭教建築) 伊斯蘭教第一大聖寺 沙烏地阿拉伯麥加
巴黎聖母院(哥特式建築) 巴黎最古老的、最高大的天主教堂,「石頭的交響樂」 法國巴黎
∆耶路撒冷是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聖地」。
種類 特點
中國古典建築 主要按中軸線對稱布局,層次分明,主體突出
羅馬式建築 普遍採用拱頂與樑柱的結合
哥特式建築 高、直、尖和強烈的向上感
三、步入近代
1、文藝復興
時間 14世紀—16世紀
興起地點 義大利→歐洲其他地方
性質 資產階級思想解放運動
指導思想 人文主義(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
代表人物 名稱 國家 評價 代表作品
但丁 義大利 文藝復興的先驅、舊世紀最後一位詩人和新世紀最初一位詩人 《神曲》(寫了地獄、煉獄、天堂)
達•芬奇 義大利 偉大的藝術大師 《蒙娜麗莎》《最後的晚餐》
莎士比亞 英國 文學巨匠(作品集中體現人文主義) 《羅密歐與朱麗葉》《哈姆雷特》
影響 推動了歐洲文化思想領域的繁榮,為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
2、新航路的開辟
原因 ①15世紀,追求財富的歐洲人夢想去西方發財 (②奧斯曼土耳其控制了東西方之間的商路 ③西歐商品經濟發展和資本主義萌芽)
經過 航海家 資助國家 國家 時間 航行方向 事跡
迪亞士 葡萄牙 葡萄牙 1487年出發 向東 繞過好望角,進入印度洋
哥倫布 西班牙 義大利 1492年出發 向西 橫渡大西洋,發現美洲
達伽馬 葡萄牙 葡萄牙 1497—1498年 向東 繞過好望角,到達印度等地
麥哲倫 西班牙 葡萄牙 1519—1522年 向西 完成了環球航行
影響 新航路開辟以後,從歐洲到亞洲、美洲和非洲各地的交通往來日益密切,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歐洲大西洋工商業經濟繁榮起來,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
3、文藝復興與新航路開辟的比較
文藝復興 新航路開辟
相同 背景 受資本主義萌芽影響,代表新興資產階級
影響 都有利於資本主義的產生與發展
不同 開始地點 義大利 西班牙、葡萄牙
性質 思想解放性質 殖民性質
4、英、法、美資產階級革命及美國內戰的比較
革命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美國獨立戰爭 法國大革命 美國南北戰爭
起止時間 1640—1688 1775—1783 1789—1794 1861—1865
原因 封建統治嚴重阻礙了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英國殖民統治嚴重阻礙北美經濟的發展,英國殖民主義者壓迫、剝削北美人民 法國封建統治等級森嚴,嚴重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南方落後的經濟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根本原因)
領導階級 資產階級 ,新貴族(克倫威爾) 資產階級(華盛頓) 資產階級(羅伯斯庇爾) 資產階級(林肯)
重要文件 《權利法案》(1689) 《獨立宣言》(1776.7.4) 《人權宣言》 《解放黑人奴隸宣言》(1862.9)
文件意義 標志著君主立憲制的確立 美國誕生了
導火線 1638年,蘇格蘭人民起義 1773年,波士頓傾茶事件 1789年,路易十六召開三級會議籌款 1861年3月林肯當選總統(直接原因)
開端 1640年新議會的召開 1775年,來剋星頓槍聲 1789年7月14日攻佔巴士底獄 1861年4月南方挑起內戰
處死 1649年查理一世被推上斷頭台,建立共和國 1792年國王路易十六被推上斷頭台
經過 1640年 新議會召開,革命爆發;
1645年 納西比戰役,議會軍勝;
1660年 查理二世復辟;
1688年 宮廷政變(光榮革命),推翻專制統治;
1689年 《權利法案》頒布(目的:限制國王的權利) 1775年 來剋星頓槍聲;
1776年7月4日 《獨立宣言》發表,美國誕生;
1777年 薩拉托加大捷(轉折點);
1783年 英國承認美國獨立;
1787年 制定憲法(確立美國是一個聯邦制國家) 1789年7月14日 攻佔巴士底獄;
1792年 法蘭西第一共和國建立;
1794年 羅伯斯庇爾被送上斷頭台;
1799年 拿破崙奪取政權;
1804年 拿破崙加冕稱帝,建立法蘭西第一帝國(對內頒布法典,對外多次征戰);
1814年 拿破崙被歐洲反法聯軍趕下台 矛盾:奴隸制的存廢問題
1861年4月 南方挑起內戰;
1862年 林肯政府頒布了《解放黑人奴隸宣言》(轉折);
1865年 南北戰爭以北方勝利告終,美國的統一得到維護
∆前期北方失利(原因:南方蓄謀已久,北方准備不足,林肯政府幻想妥協)
意義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通過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確立了自己的統治地位,為發展資本主義掃清了道路,推動了世界歷史進程 美國獨立戰爭結束了英國的殖民統治,實現了國家的獨立,確立了比較民主的資產階級政治體制,有利於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對以後歐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到了推動作用 法國大革命摧毀了法國的封建統治,傳播了資產階級自由民主的進步思想,對世界歷史的發展有很大影響 南北戰爭是美國歷史上的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經過這場戰爭,美國廢除了奴隸制度,掃清了資本主義發展的又一大障礙,為以後經濟的迅速發展創造了條件
5、法蘭西第一帝國
時間 1804年—1814年
建立者 拿破崙
事件 1799年 發動政變,奪取政權
1804年 加冕稱帝,建立帝國
1812年 遠征俄羅斯失利
1814年 被歐洲反法聯軍趕下台
鞏固政權措施 對內:鞏固資產階級的統治,頒布《法典》
對外:多次打敗反法同盟的軍隊,後為對外侵略戰爭
戰爭性質 既打擊了歐洲封建勢力,也損害了被侵略國家人民的利益,激起當地人民的反抗
6、第一次工業革命
原因 18世紀中期,英國商品海外市場不斷擴大,手工工場的生產供不應求。為了提高產量,人們想方設法改進生產技術
開始 時間 18世紀60年代
部門 棉紡織業
標志 哈格里夫斯發明了「珍妮機」(帶動了一系列行業的發明)
發展 蒸汽機 背景 機器數量不斷增多,人們開始尋找比水力更方便的動力
使用 1785年,英國人瓦特改進的蒸汽機首先被應用於紡織部門
意義 瓦特蒸汽機出現以後,在許多的生產部門,人們利用蒸汽機提供的動力帶動機器,進行生產,極大的促進了大工廠生產的發展。從此,人類進入了「蒸汽時代」
火車 1825年,英國工程師史蒂芬孫發明
輪船 美國人製造,以蒸汽作動力
完成 時間 1840年前後
標志 英國大機器生產已經成為工業生產的主要方式,工業革命完成。(此後,法國、美國等國也或早或晚的進行了工業革命)
影響 工業革命創造的巨大生產力,是社會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工業革命以後,資本主義最終戰勝了封建主義,率先完成工業革命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逐步確立起對世界的統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進,東方落後的局面
7、「三角貿易」(16世紀—19世紀)
背景 新航路的開辟
國家 首先是西班牙和葡萄牙,接著是英國(後來居上,成為主要經營者)、法國等國
路線 歐洲—出程→非洲—中程→美洲—歸程→歐洲
內容 槍支、雜物等→奴隸→金銀和工業原料
影響 三百多年的「三角貿易」使非洲喪失了今夜的精壯勞力,奴隸販子大發其財。很多人發財後回到歐洲,把從黑奴身上賺來的血腥錢投資於工商業,促進了當地資本主義的發展
8、「日不落帝國」在印度
背景 17世紀以後,英國走上殖民掠奪道路;18世紀後半期,英國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殖民國家,在世界各大洲建立殖民地
開始時間 17世紀
侵略工具 東印度公司
代表人物 克萊武(洗劫孟加拉)
影響 英國通過在印度及其他地方的殖民侵略,掠奪了無數的財富。英國人利用搶來的這些財富,發展國內經濟;同時,這些殖民地也為英國工業生產提供了巨大的海外市場,進一步刺激了工業的發展,促使英國迅速成長為資本主義工業強國
9、印度民族大起義
背景 英國已經完成了工業革命,進一步加緊對印度的經濟剝削和政治統治
時間 1857—1859年
起義中心 印度中心的許多地方
領導者 封建王公(如:章西女王 她1858年領導起義軍隊,後犧牲,是民族女英雄)
意義 章西女王和印度人民的英勇斗爭,表現了殖民地人民不畏強暴,反抗侵略的決心和勇氣,沉重地打擊了英國侵略者
10、拉美獨立運動
原因 ①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掠奪引起人民不滿
②受美國獨立和法國大革命影響
興起時間 18世紀末19世紀初
領導人 玻利瓦爾(「南美的解放者」)
主要事跡 解放了西班牙在南美洲的殖民地(南美洲西班牙殖民地最廣,葡萄牙次之)
巴西獨立 葡萄牙殖民地巴西的統治者為大勢所迫,宣布獨立
四、無產階級的斗爭與資產階級統治的加強
1、憲章運動
時間 1836年—1848年
內容 工人們要求獲得普選權,以便有機會參加國家的管理
政治綱領 《人民憲章》
特點 規模宏大,持續時間長久
性質 世界上第一次群眾性的、政治性的無產階級革命運動
結果 失敗
失敗原因 由於缺乏科學的理論指導,工人運動的進一步發展受到影響
2、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馬克思理論 創立時間 1844年
事件 馬克思、恩格斯巴黎相會
內容 馬克思理論主要包括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三個組成部分
馬克思主義 時間 1848年
起草人 德意志人馬克思、恩格斯
標志 《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為國際無產階級組織——共產主義者同盟起草)
主要內容 分析了階級斗爭在階級社會歷史發展中的作用,揭示了資本主義必然要被社會主義代替的客觀規律,號召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為獲得自己的解放而斗爭
意義 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標志著從此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下,國際工人運動進入一個新的歷史時期
3、巴黎公社
背景 1870年,法國與普魯士發生戰爭,法國戰敗,普軍兵臨城下資產階級政府對內鎮壓人民,對外屈膝投降
成立 1871年3月,政府軍隊與國民自衛軍發生沖突,導致巴黎工人起義爆發,後人民選舉產生巴黎公社
失敗 1870年5月21日—28日 「五月流血周」
性質 無產階級政權
意義 巴黎公社是無產階級建立政權的第一次偉大嘗試
《國際歌》 時間 公社失敗後不久
作者 公社領導人之一歐仁•鮑狄埃作詞,工人作曲家狄蓋特譜曲
4、俄國1861年改革
原因 封建農奴制阻礙了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時間 1861年
改革者 沙皇 亞利山大二世
內容 農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許買賣農奴和干涉它們的生活;農奴在獲得「解放」時,可以得到一塊份地,但必須贖買
評價 1861年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實行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有利於資本主義的發展。這次改革雖然留下大量封建殘余,但加快了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是俄國近代歷史上的重大轉折點
5、日本明治維新
背景 幕府統治出現危機;西方列強入侵,使日本面臨嚴重民族危機;部分中下級武士武裝倒幕成功
時間 1868年
在位天皇 明治天皇
內容 ①政治方面,「廢藩置縣」,加強中央集權
②經濟方面,允許土地買賣,引進西方技術,鼓勵發展近代工業
③社會生活方面,提倡「文明開化」,即向歐美學習,努力發展教育
性質 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
影響 明治維新使日本從一個閉關鎖國的封建國家逐步轉變為資本主義國家,擺脫了淪為半殖民地國家的命運,是日本歷史的重大轉折點。但是,日本強大起來以後,很快就走上了對外侵略擴張的道路
五、壟斷資本主義時代的世界
1、第二次工業革命
開始 時間 19世紀70年代
標志 電力的應用日益廣泛,電力逐步取代蒸汽,成為工廠機器的主要動力,人類歷史進入「電氣時代」
意義 電力被廣泛的應用於生活領域,眾多的家用電器產品極大的改善了人們的生活
領先國家 美國、德國
發展 愛迪生 稱號 「發明大王」
發明 1879年 研製成功耐用碳絲燈泡,為世界帶來了光明
發明了很多電器產品,正式注冊的就有一千三百種之多
汽車 發明者 德國人卡爾•本茨
原因 19世紀80年代 卡爾•本茨設計出內燃機
發明時間 1885年
影響 汽車經過不斷改進,成為一種大眾化的交通工具
飛機 發明者 美國的萊特兄弟
發明時間 1903年12月
影響 把人類的理想變成現實
2、第一次世界大戰
原因 帝國主義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
目的 後期的帝國主義國家(如德國)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兩大侵略集團 三國同盟 德國、奧匈帝國、義大利
三國協約 英國、法國、俄國
導火線 1914年6月 薩拉熱窩事件
戰爭爆發 爆發時間 1914年7月
爆發標志 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
加入國家 德國和英、法、俄很快捲入戰爭。義大利為了自身利益,加入協約國一方作戰(後來,1917年美國對德宣戰,而後中國也加入協約國)
轉折點 1916年 凡爾登戰役(被稱為「凡爾登絞肉機」)
戰場 歐洲→非洲、亞洲和太平洋地區
結果 以同盟國失敗而告終
結束 1918年11月 德國投降
影響 這場帝國主義戰爭給各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苦難
∆「歐洲變成一隻『火葯桶』,只等一粒火星將它引爆。」本句中的「火葯桶」指的是巴爾干半島,
「一粒火星」指的是薩拉熱窩事件。
六、思想、文化成果
1、啟蒙運動
時間 18世紀
中心 法國
代表人物 伏爾泰 反對封建制度,主張由開明君主執政,強調資產階級的自由與平等,批判天主教會的黑暗與腐朽(把教皇比作「兩只腳的禽獸」,把教士比作「文明惡棍」,說天主教是「一群狡猾的人布置的一個最可恥的騙人羅網」)
盧梭 否定封建王權
孟德斯鳩 三權分立說、天賦人權說
意義 伏爾泰等啟蒙思想家對封建專制制度和天主教會的猛烈抨擊和對「自由」「平等」思想的宣傳,促進了人們的思想解放,為新興的資產階級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貴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促進了歐洲的社會進步。許多啟蒙思想家的名著被介紹到中國、日本等亞洲國家,促進了這些國家的思想解放
2、偉人及其貢獻
姓名 國家 主要貢獻(作品) 評價
伏爾泰 法國 開明君主說等(反對……與腐朽) 啟蒙思想家
牛頓 英國 微積分的創建、萬有引力定律、力學三定律 近代自然科學奠基人之一
達爾文 英國 《物種起源》(首次把生物學建立在完全科學的基礎上)、「進化論」
愛因斯坦 德國 「相對論」 20世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
貝多芬 德國 《英雄交響曲》 偉大的作曲家,資產階級革命運動的熱情歌頌者
列夫•托爾斯泰 俄國 《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 俄國革命的鏡子;俄國最偉大的作家之一
梵高 荷蘭 《向日葵》(運用有力的筆觸和強烈的色彩對比來表達他對生活的無比熱愛) 一位有世界影響的畫家
約翰•施特勞斯 奧地利 《藍色多瑙河》 圓舞曲之王
老約翰•施特勞斯 奧地利 圓舞曲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