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評價南京大學已故教授高華先生在中國乃至世界歷史學界的地位
南京大學教授董健:高華之死,令我悲痛,這悲痛壓在內心深處,如鉛似冰,既沉且冷。其實,近幾年來,我年老"心硬",加之患目疾難以讀書,人已似死去一半,對"生"之留戀已大為淡漠,對"死"之悲感也已麻木,故對親朋之死,多淡然處之。但此次高華被萬惡的病魔奪去了生命,我卻難以抑制一種巨大的悲痛,因為我們太需要他了--單就正在蛻變成官場和商場的中國大學來說吧,多麼需要像高華那樣有獨立思想、自由精神的學者來為失魂的大學招魂啊!
中國人民大學政治系教授張鳴追悼高華先生:"高華是我見過的最認真,最嚴 高華教授謹,見識非凡的史學家,是我的良師益友。英年早逝,痛哉惜哉!高華走了,一個有良知的中國學者,一個自甘貧賤的堅持學術操守的學者離開了我們。高華的成就,怎麼評價都不過分。但他的為人,更令人欽敬。跟他交往,感覺他有一肚子的東西要寫,一肚子的東西可寫。他是一個難得的好老師,在重病期間,在病床上,還在修改學生的論文,每個聽過他課的人,都會終身難忘。高華很窮,其實富有天下"。
華東師范大學歷史系教授許紀霖:這是歲末聽到的最悲哀消息。高華兄是對中共政治有最深邃洞察的當代學者,每一次聽他談中共歷史,都是知性上的享受。他得病之後的堅強、樂觀,讓所有的人都深受感染。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他仍然在思考和勉力寫作,沒有什麼人比他更對得起歷史學家和思想者的榮譽了。
中國社會科學院教授楊天石:"記得他當時文章寫得洋洋灑灑,很有氣派,發言也顯得'高談闊論',讓我印象深刻。"
清華大學副教授劉瑜:"高華老師是中共黨史以及蘇聯黨史的'活字典',他的去世太可惜了。"
華東師范大學歷史系特聘教授楊奎松:高華"是毛澤東研究的排頭兵"。"高華先生肯定是近代史學界研究黨史的佼佼者。在近現代史研究領域,還有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的研究,兩方面,高華都領風氣之先。高華的研究有很強的個性,也有很強烈的現實關懷。高華的研究表現了一個學者的誠實、正直和獨立思考"。
香港衛視執行台長楊錦麟:"我與高華有數面之緣,我曾經專程到南京他家中采訪過高華,很有自己堅持的一位學者,為做學問折損了自己的生命。高華不齒與諂媚逢迎者為伍的風骨令人尊敬"。
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王奇生:"2003年在台灣"中研院"史語所,我們相處了大約一個月。高華先生是一個非常純粹的學者,高華在生活中是一個謙謙君子,不像他在學術著作和文章中那樣鋒芒畢露。那次見面之後,我們一直有電話和郵件往來。高華突然去世,我一時難以接受。按照茅海建的說法,搞歷史研究,四十歲才起步,五六十歲是黃金時期,七八十歲還能繼續做,因為歷史學和計算機不一樣,需要很長時間的積累,年紀越大,對歷史的感悟越透徹,越深沉。如果高華先生活到八九十歲,成就真的是不可限量"。"高華的著作,已經經受了時間的考驗,成為了經典。每一年都會有各種好書的評選,有些年度好書,可能是和當年的一些歷史事件和現實關懷有關。但是,能夠沉澱下來的不是很多,高華先生的著作,就經受住了考驗"。
華東師范大學教授陳子善:"真的是令人十分難過!僅57歲,比我還年輕啊。我與高華先生僅一面之緣,高華來我校,我們一起吃過一次飯。高華已患病,話不多,但還是很有精神,對今後的研究抱有信心。我對高華的現代史研究、黨史研究是很佩服的。如天假以年,哪怕只給他十年時間,又該有多少精闢的論著問世"。
B. 南京大學的歷史學怎麼樣
南京大學的歷史學很好,本碩博一直到博士後!在全國可以排在前五名專。我們學校有兩個老師是南屬京大學的博士後,還有一個南京大學世界史專業的博士。尤其是中國近現代史方面,陳謙平、李良玉、高華等都是名家。不過,歷史學在當今社會屬於冷門學科,因此分數線較低。
C. 英國人就鴉片戰爭道歉嗎
「對英國人來講,這是國恥,是我們最不應做的事。」撰寫《鴉片戰爭》期間,英國漢學家藍詩玲(Julia Lovell)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她常因這場戰爭而愧疚,同時又努力保持冷靜。2016年3、4月間,在《鴉片戰爭》中文版推出半年多後,藍詩玲來到中國,這不是她第一次來華。
中國歷史學家茅海建在2007年曾邀請藍詩玲到北京大學做了三四個月訪問學者。她與很多中國近代史學者進行學術交流,一邊閱讀茅海建的名作《天朝的崩潰》,一邊去圖書館、檔案館搜集資料。
《天朝的崩潰》中的幾處細節,令藍詩玲印象深刻。書中寫到的三元里抗英,使她發覺,清朝並不是統一的整體。這本書總結道,奮起反抗的民眾意在保衛家園,「而不是投身於一場保衛祖國的戰爭」。
在另一個故事中,伯麥、義律等英國將領遭遇台風,流落小島,花了一大筆錢請村民送他們回澳門。村民們並不關心戰爭,倘使他們把這些外貌特徵明顯的「番鬼」送交官府,鴉片戰爭可能結局大變。
回國後,藍詩玲開始搜集英文資料。經過兩三年撰寫,《鴉片戰爭》於2011年1月定稿,當年夏天出版。很多英國讀者反饋,自己原來不了解鴉片戰爭。藍詩玲發現,英國人更關心大英帝國在印度、中東、非洲的行為,他們的遺忘與中國人的牢記對比鮮明。因鴉片戰爭,西方產生「黃禍論」,中國人則開始反省自身的「民族病」——鴉片戰爭從清政府眼中不起眼的「邊釁」,逐漸轉變為「中國近代歷史的悲慘開端」。
藍詩玲起初在劍橋大學學習歷史。其間,因為短暫學習自鴉片戰爭到太平天國的中國歷史,她對中國的文化歷史產生興趣,決定轉系。
大學三年級,藍詩玲如願轉去中文系。從那時算起,她對中國的興趣已經超過20年。她的普通話發音標准,用詞不確定,隨時查問訂正。談起中國,她口中不時蹦出「國內」這個詞,似乎在用中國人的方式思考。1997年,藍詩玲第一次來中國,到南京大學的中美中心學習一年。那時她剛從劍橋大學本科畢業,歷史、中文各讀兩年。
在中美中心,藍詩玲遇見了歷史學家高華。高華跟藍詩玲談中國在1949年前後的變化,1980年代的「文化熱」等話題,是第一個向她介紹中國現當代文化的中國老師。藍詩玲用中文撰寫畢業論文,題目是1980年代中國知識分子對諾貝爾文學獎的看法。高華擔任導師,為她介紹了很多一手、二手資料,以及研究途徑。回英國讀研究生,藍詩玲選擇的題目相近,但研究范圍擴大到20世紀的中國知識分子。
經過劍橋大學的碩士、博士、博士後階段,藍詩玲赴倫敦大學伯克貝克學院任教,仍定居於劍橋。藍詩玲覺得守著劍橋大學圖書館很幸福。這家圖書館是英國的「版本圖書館」之一,英國出版每種新書,都送去備份。那裡中文書很多,可以登錄中國的論文期刊資料庫。研究有需要,她還可以提出購書申請。
藍詩玲已經做了十五六年的翻譯工作,英譯過韓少功、朱文、張愛玲、閻連科、魯迅等中國作家的小說。英國讀者看翻譯作品比較少,但她發現,從中文翻譯成英文的書,數量慢慢在增加。藍詩玲去年開始研究中國作家張承志。她覺得張承志是個獨特的人物:認同「文革」時期的信仰和理想,有伊斯蘭教背景,在1980年代出名,寫小說強調個人主義和浪漫主義。「這三種因素可以存在於同一個人,非常有意思,我主要想了解他的復雜性和多元性。」藍詩玲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研究鴉片戰爭研究對藍詩玲影響深遠。「撰寫一部關於鴉片戰爭的著作,幾乎改變了我對於中國的每一個先入之見。」她在中文版序言中寫道。
必須用鴉片掙錢戰爭就必須打
英國駐華商務總監督查理·義律在藍詩玲的書中多次出現。藍詩玲看過中國電影《鴉片戰爭》和《林則徐》,覺得有助於了解義律這個「黑暗」的角色。在片中,「義律是個淫盪的惡棍,妄圖用鴉片奴役中國人民」。
當時,義律在英國國內其實並不受歡迎。《泰晤士報》的評論曾詛咒:「義律的腦袋、身軀和四肢也應該被分割為一千個圓柱體,以警告他所有的家人。」藍詩玲寫道,戰後幾年,義律的對手琦善都認為他真被砍了頭,哀嘆:「命真苦啊,可憐的義律。他是個好人。」
義律是廢奴主義者,也反感鴉片貿易及鴉片商,藍詩玲寫到了他的復雜:「既有帝國主義者的野心,也慣於投機取巧;既有責任心,又於心不安;既偽善,又自欺。」義律自辯在為「一場正義的、必需的戰爭」而戰斗,又強調:「不要忘記,導致這場戰爭的中國當局的行為……是由英國臣民方面的嚴重錯誤造成的。」因為觀念、職位、訴求的沖突,義律的言行舉止相當矛盾,與中國人對他的一貫印象相去甚遠。類似的認知差異,在兩國交往過程中源遠流長。
南方周末:啟蒙運動時期,歐洲人對中國抱有仰慕之情,但英國在鴉片戰爭前出現了普遍的反華情緒,主要原因是什麼?
藍詩玲:很重要的原因是經濟。1793年馬戛爾尼使團失敗以後,參加這個使團的人對中國的判斷,形成了比較大的影響。他們中很多人寫過對中國不大寬容的游記或者報告、匯報。巴羅的例子很典型。他對中國的文化、政治,包括中國的外交政策非常輕視,甚至可以說蔑視。這些作品出版後,對英國有比較大的影響。美國歷史學家何偉亞(James L.Hevia)寫過一句話,意思是:英國人是用文字、用筆把中國消滅了。
說中英矛盾的根源是經濟、貿易,是因為清朝不願意答應英國對兩國貿易的那些要求,導致馬戛爾尼等人說了那麼多對中國不滿意的話。
何偉亞有些觀點值得注意。簡單說,英國人沒有資格譴責清政府不願意答應他們的要求。那時候的英國人覺得,他們所謂自由貿易或經濟有普遍性。說實在話,這只是他們自己的一個系統。清朝有什麼理由要服從這個系統,跟著英國人做事?
我很認同,每個國家都有主權,要控制自己的經濟、貿易。如果清朝人跑到英國,向他們提一些要求,英國政府可能也不會答應。
南方周末:這些變化,其實反映了英國或歐洲自己的變化?
藍詩玲:是的。下學期我要開一門課,講中西關系或中西交流的歷史,大約從1600年講到當代。這門課的一個基本角度,是西方怎麼看中國。西方人對中國的觀點,常常不說明中國內部的什麼問題,而更能說明西方人有什麼樣的心情、心理狀態。
南方周末:英國講貿易,清朝維持自己的朝貢體系,是否可以說,這種兩國的不同理解,是戰爭爆發的原因?
藍詩玲:當然。英國主張的國際系統和清朝所主張的對外系統,都覺得自己有普遍性。那時候的英國人看待中國有局限性,有非常強大的自我中心主義,不願意從清朝的角度去考慮問題。
比如,清朝不願意讓外國人學中文,進入廣州城,或者在更多地方居住。英國人把這看做地地道道的排外,看做清朝非常驕傲的反應。但清朝不一定這么看,這是出於一些安全的考慮。
清朝並不排外。為了保護、增強自己的權力,他們吸收了歐洲很多不同國家的因素和影響,可以說比較務實。他們不是漢族人,但吸收了孔孟之道,還有蒙古、西藏的因素。康熙皇帝讓傳教士做製造武器、繪制地圖等非常有用的事情。
南方周末:你在書中講到,當時英國在印度、阿富汗面臨很多外部問題要處理,那這場戰爭是不是存在一些偶然性,本來可以避免呢?
藍詩玲:戰爭里有很多復雜、曖昧的因素,不過我一再強調,基本根源一清二楚,就是貿易、經濟、鴉片。英國政府不願意放棄從鴉片里得到的利潤和金錢,一定要趁機把鴉片合法化。這是他們比較重要的目標。
英國人讓印度人種鴉片,鴉片處理後可以送到中國去,在中國用賣鴉片的錢買茶葉。茶葉送到倫敦,在私人購買之前,英國政府要收取關稅。用關稅做什麼呢?很大部分用來發展英國的海軍,沒有海軍當然就沒有大英帝國。所以,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鴉片貿易與大英帝國的權力和存在,有太密切的關系。
到1839、1840年,英國議會、政治家還在考慮要不要調兵去中國。有人提出:算了吧,不做鴉片貿易,我們應該另找收入控制印度——賣鴉片的錢,有一部分用來保護英國在印度的政府。但是他失敗了,大多數聲音還是覺得,沒法放棄用鴉片掙錢。從這個角度來講,這是有必然性的,裡面有太多國家利益。
對英國人來講,這是國恥,是我們最不應該做的一件事情。
南方周末:誰起了「鴉片戰爭」這個名字?
藍詩玲:第一次創造和使用這個名字的,是一個英國記者,應該是1840年或1841年。這個名字,是為了諷刺英國政府的不道德行為。
南方周末:為什麼《南京條約》沒涉及鴉片,而第二次鴉片戰爭後簽訂的《天津條約》有所涉及?
藍詩玲:根據英文資料,《南京條約》未涉及鴉片,主要因為當時中國官員不願意討論這個問題。而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前,英國人已經下決心,一定要把鴉片合法化。主要是這個原因。
南方周末:為什麼兩國在1909年達成禁止鴉片的協議?
藍詩玲:一方面是清末的反鴉片運動;此外,大概在1870年代開始,英國有個非常活躍的反對鴉片的運動,差不多在同一時代,英國國內的鴉片也被禁止了。
D. 沈志華 高華 張奎松 張明 這四位歷史學家其中一位的講課摘要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
曾於1995年8月參加中國代表團,出席在加拿大蒙特利爾召開的第18屆國際史學大會;
1996年
1月參加在香港大學召開的「冷戰在亞洲」國際學術討論會,並做專題發言:「中國出兵朝鮮的決策過程」;
5月率中國社會科學院蘇聯歷史檔案課題組赴俄國收集檔案文獻; 10月參加在美國馬里蘭大學召開的「中美關系:旅美中國學者的看法」學術討論會,並做學術報告:「中美關系研究:新材料和新視角」;
1997年
6月率中國社會科學院蘇聯歷史檔案課題組赴俄國收集檔案文獻; 10月在北京主辦「冷戰與中蘇關系」國際學術研討會,並做專題發言:「中蘇同盟與蘇聯在遠東的戰略目標」;
1998年
1月在北京與首都師大合作組織「冷戰與戰後國際政治格局」研討會;
12月至1999年2月赴美國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做訪問學者;
1999年
8月在桂林組織冷戰史專題會議,有國外學者參加,會後出版論文集:李丹慧編:《北京與莫斯科:從聯盟走向對抗》,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年。
11月參加在韓國仁川大學召開的朝鮮戰爭討論會,並做學術報告:「蘇聯與朝鮮戰爭」;
12月參加在北京召開的「1949年的中國」國際學術討論會,並做專題發言:「建國前夕中共與蘇聯的經濟關系」;
2000年
1月參加在香港大學召開的「中國、印度支那與越南戰爭」學術會議,並做專題發言:「中美和解與中國對越外交(1970-1973)」;
2-5月在香港中文大學大學服務中心做訪問學者;
8月在成都組織冷戰專題國際會議,會後出版論文集:章百家、牛軍編:《冷戰與中國》,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
2001年
3月參加美國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舉辦的「十年國際冷戰史研究」成果介紹會,代表中國學者介紹中國的研究情況;
3月赴日本中央大學、早稻田大學作學術報告「冷戰史研究在中國」;
6月參加美國蒙大拿大學召開學術會議「冷戰:中美史學家的對話」;
10月參加在韓國漢城舉行的學術會議「朝鮮戰爭:停戰及其國際因素」;
2002年
3月赴日本早稻田大學作學術報告「中蘇同盟與朝鮮戰爭的起源」;
5月參加美國芝加哥大學召開的「20世紀蘇聯在全球的影響」國際學術會議,並宣讀論文「蘇聯專家在中國」;
6-8月赴台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做訪問學者,並在該所及台灣大學、政治大學做學術報告。
8月在福建武夷山組織「冷戰與中國周邊關系」國際研討會,會後出版論文集:牛大勇、沈志華主編:《冷戰與中國的周邊關系》,世界知識出版社2004年
10月在丹東主辦中韓雙邊學術討論會「冷戰與朝鮮半島的分裂和統一」;
11月赴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作訪問學者,並參加學術會議「新世紀的中國歷史學——挑戰與思考」,提交論文為「冷戰史新研究與檔案文獻的收集和利用」。
2003年
3-8月赴香港大學做訪問學者,研究項目:冷戰與中蘇關系。
3月參加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與美國北約華約平行史項目在北京聯合舉辦的「20世紀60-80年代中國同東歐國家關系歷史回顧」國際研討會。
3月出席俄羅斯駐華使館舉行的學術報告會,並發表講演「1950年代中蘇關系若干問題」,講演稿俄譯文發表在《遠東問題》2004年,№2。
2004年
10月赴華盛頓出席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召開的專家論證會:中央情報局1948-1976年對中國形勢的評估和預測。
11月赴台北出席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召開的「50年代的中國」學術會議,並提交論文「1956年的中共知識分子會議」。
12月赴東京與日本冷戰史研究會舉行工作會晤。
2005年
1月赴東京,參加日本中央大學主辦的「現代化與中日經濟、文化交流」國際會議,並提交論文「對日和約與朝鮮停戰談判」,會後赴北海道等地參加日本外務省學術考察
4月赴香港科技大學做學術講演「毛澤東、赫魯曉夫與中蘇分裂」
5月,承接華東師范大學俄羅斯研究中心承擔的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基地重點科研課題:編寫中蘇關系史綱(子課題),已於12月完成。
2005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冷戰與中蘇同盟研究」(項目批准號:05BSS005),結項日期2008年5月。
6月6-9日,南昌大學和旅美華人歷史學家協會主辦,「中美關系與中國外交」,南昌
10月赴波蘭、匈牙利進行學術考察,收集檔案資料
11月24日在香港科技大學做學術報告「中蘇同盟條約:毛澤東與斯大林的爭斗」
11月28日在香港科技大學做學術報告「中國出兵朝鮮:共和國的第一次戰爭」
12月1日在香港科技大學做學術報告「波匈事件與中國:中共走上世界舞台」
2006年
2006年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基地的重大研究課題「蘇俄史研究」( 項目批准號:05JJDGJW040),結項日期2008年6月。
2006年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冷戰時期美國重大外交政策研究」(項目批准號:06JZD0013),結項日期2009年12月。
9月23-24日,赴匈牙利布達佩斯參加「1956年的危機及其影響」國際學術討論會,提交論並做學術報告「毛澤東與蘇聯出兵匈牙利」
10月9日,在義大利羅馬大學參加「毛澤東與中國研究」學術會議,做講演:毛澤東與中蘇分裂
10月10日,在義大利葛蘭西學院做學術講演:毛澤東與中國外交
10月12日,在義大利佛羅倫薩大學做學術講演:冷戰研究在中國
10月19日,赴波蘭華沙參加「國際關系中的1956年波蘭危機」國際學術會議,提交論文並做學術報告「波蘭十月危機與中波關系」
12月17-18日,參加上海「史華慈與中國」國際學術研討會,提交論文並作學術報告「關於1957年整風和反右運動的歷史考察」
12月20-21日,參加上海「冷戰轉型:70-80年代的中國與世界」 國際學術研討會,提交論文並作學術報告「中蘇同盟破裂:原因和結果」
2007年
1月24日在日本中央大學做學術報告:冷戰史研究在中國
1月25日在如本新澙大學做學術報告:毛澤東與整風反右運動
3月2日在香港中文大學參加學術會議:學術空間與歷史文化研究
3月12日在華東師范大學接待新加坡大學亞洲中心學者,討論共同開展「冷戰在亞洲」的研究項目
望採納~!~~~~~~~~~
E. 歷史學家高華在教學和生活中是怎樣的
《史記》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所著的(宏篇巨著 ),他用了13年時間(嘔心瀝血 )完成了回這部輝煌的巨著,面對(答不白之冤 ),他蒙受了( 奇恥大辱)。然而為了完成《史記》,他把個人的恥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今天,我們閱讀這部偉作,景仰、贊美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
F. 你是華師的吧!我想了解一下你們學校的歷史系。歷史系的一般都是學的什麼內容的專業課。
華中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簡介
華中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是我校傳統優勢學院之一。學院現有兩系(歷史系、文化學系)、四所(中國近代史研究所、中國歷史文獻研究所、楚學研究所、文化產業研究所)。歷史學專業為國家文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博士後流動站、一級學科博士點授予單位,中國近代史研究所是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近現代史為全國高等學校重點學科,中國歷史文獻學為湖北省高等學校重點學科。
學院現有教職工83人,其中教授29人(博士生導師18人),副教授25人,講師13人。學院資料中心藏書15萬余冊,中外文期刊500餘種,文物館珍藏各類文物近4000餘種(類),機房擁有計算機60餘台,多媒體教室設備先進、齊全。近五年來,學院承擔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70餘項,出版學術著作、教材近百部,發表論文620餘篇。
1、古老的學科
華中師大的歷史學科有百年的歷史。其前身的文華書院在1890年(清光緒十六年)首開西洋史,自1903年(清光緒二十九年)以後,每周都有史綱課三小時,地理或歐洲史兩小時。1931年,華中大學開設的歷史課程有:中國史、現代歐洲史、希臘史、羅馬史、英國立憲史、日本史、印度史、西洋文明史、耶教史、佛教史、遠東國際關系史等。1935年,陳叔元擔任歷史系主任。陳叔元為上海聖約翰大學文學學士、美國芝加哥大學碩士,曾任福州協和大學教授。1938年以後,華中大學西遷到雲南省大理,歷史系與社會科學系合並成為歷史社會學系,當時主辦的《西南邊疆問題研究報告》成為當時國內外邊疆文化資料的權威刊物。解放前擔任歷史學課的教師有:英國的甘施禮、康士丁、丁克生等,國內學者有蔡尚思、馬奉琛、許衍梁、石聲河、華保羅、曹植福、喻存粹等。1949年,中原大學教育學院設有歷史系。1952年,華中高等師范學校設有歷史系,方衡擔任系主任。
解放初有一批著名學者在歷史系任教,他們是錢基博、張舜徽、潘梓年、楊東純、王玉哲、楊希時、王凌雲等。國學大師錢基博、張舜徽等先生曾經向歷史系捐贈了一批寶貴的文物,現收藏於學校文物館。
在歷史系工作,現已退休的歷史學教授、副教授有:塗厚善、黃道立、劉繼興、高明振、黃振、閔光沛、王瑞明、吳量愷、鄒賢俊、李國祥、崔曙庭、張翼之、戴緒恭、譚克繩、蘇中立、唐文權、戴成興、董方奎、塗光久、孫玉華、向子祥、吳韞山、李雪松、羅靜蘭、周孝梅、徐策偉、李繼晟、周學根、龐子朝等。在歷史系先後工作過的同志還有丁磊華、馬志林、彭祖年、薄懷俊、朱明庭、谷武高、余顯富、黃懷玉、黃葳、章重明、周開敏、張長清、湯建英、劉玲等。在歷史系工作過,後又調出的教師有張洪、李子林、林利民、賀璋容、王昌茂、張三夕、高華平、劉筱紅、羅家祥、李建中、馬良懷、王奇生等。
20世紀50——70年代,歷史系培養了大批優秀學生,他們是中學的教學骨幹。文革以後,歷史系在全校率先有了碩士點和博士點,為中國史學界培養了大批新秀。歷史系還開門辦學,1981年歷史系與江漢大學聯合辦學,培養歷史學科的專科生,由歷史系制定教學計劃編寫教材,派老師去江漢大學漢陽分校教學點上課。1983年,湖北省自學考試辦公室設置歷史專業自學考試,由我系承辦培養歷史專業自學考生的任務,發給自學考生畢業證書。1983年,歷史系與農工民主黨聯合在華師辦了「中華自修大學」(歷史本科)。
1983年5月3日,教育部批文建立歷史文獻研究所,隸屬於國家教委領導下的全國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員會。1984年,教育部批准建立歷史研究所,該所是辛亥革命史研究會、武昌辛亥革命研究中心的掛靠依託單位。
1996年,歷史系、歷史研究所和中國歷史文獻研究所合並,聯合組建歷史文化學院。馬敏、朱英先後擔任院長。
2、教師隊伍建設
學院現有三所兩系,教職員工82人。
中國近代史所16人:章開沅、馬敏、朱英、羅福惠、嚴昌洪、何建明、彭南生、劉家峰、田彤、許小青、江滿情、王薇佳、鄭成林、張建平、謝建軍。章開沅、劉望齡、羅福惠、嚴昌洪先後擔任所長,現任所長朱英兼任基地主任。
歷史文獻所12人:周國林、劉韶軍、顧志華、楊昶、王玉德、劉固勝、董恩林、陳蔚松、李曉明、譚漢生、賈國偉、孫湘雲。張舜徽、李國祥、周國林先後擔任所長,現任所長劉韶軍。
楚學所4人:蔡靖泉、張正明(已故)、顧久幸、黃尚明。現任所長蔡靖泉。
歷史系30人。其中世界史教研室12人:黃正柏、晏紹祥(兼副院長)、李隆慶、李其榮、邢來順、庄萬友、陶笑虹、揭書安、徐曉旭、王震宇、梁軍、曾曉祥,教研室主任黃正柏。中近史教研室9人:劉偉(兼副院長)、黃華文、李英銓、曾祥文、沈志安、孫澤學、杜芳、董恩強、李寶紅,教研室主任黃華文。中古史教研室9人:熊鐵基、吳琦、鄧鴻光、張全明、丁毅華、趙國華、楊有禮、尤學工,教研室主任趙國華。歷史系主任趙國華、副主任邢來順。
文化學系6人:彭長征、姚偉鈞、程翠英、王娟、李愛國、紀東東。主任彭長征、副主任姚偉鈞。
資料中心:喻枝英、陳亞敏、喻旭、徐艷芳、胡永弘、胡秀雲、鄒霞。中心主任喻枝英。
院黨政9人:胡年珍(書記)、寇富安(副書記)、徐劍(團委書記)、辜慶、盧治平(行政副院長)、龐華君(院辦主任)、廖林子(教學秘書)、查旺雙(科研與函授秘書)、趙國清(行政秘書)。計算機房1人:何蕾。
其中有教師64人,博士生導師14人,碩士生導師33人。教授30人、副教授19人、副研究館員4人、講師13人。具有博士學位的19人。
教授:章開沅、馬敏、朱英、羅福惠、嚴昌洪、何建明、周國林、劉韶軍、黃正柏、熊鐵基、吳琦、劉偉、姚偉鈞、彭南生、黃華文、晏紹祥、邢來順、李其榮、鄧鴻光、張全明、丁毅華、顧志華、楊昶、王玉德、蔡靖泉、顧久幸、張正明、彭長征、劉固勝。(前14人為博導)
副教授:趙國華、楊有禮、李英銓、曾祥文、沈志安、孫澤學、杜芳、李隆慶、庄萬友、陶笑虹、揭書安、董恩林、陳蔚松、李曉明、賈國偉、孫湘雲、劉家峰、田彤、徐曉旭。
講師:王震宇、梁軍、曾曉強、董恩祥、李寶紅、許小青、江滿情、王薇佳、鄭成林、程翠英、王娟、李愛國、紀東東。
圖書系列副研究館員:俞旭、喻枝英、徐艷芳、胡永弘。館員陳亞敏胡秀雲鄒霞。技師:何蕾。
以上教師中,有博士學位的19人:彭南生、劉固勝、晏紹祥、何曉旭、田彤、劉家峰、馬敏、何建明、周國林、劉韶軍、吳琦、姚偉鈞、王玉德、董恩林、李曉明、邢來順、孫澤學、鄭成林、王薇佳、江滿情,前6人為博士後。正在攻讀博士學位的有4人:梁軍、董恩強、尤學工、許小青。
退休的教授還在著書立說,或繼續發揮學術作用,他們是塗厚善、黃道立、高明振、黃振、閔光沛、王瑞明、吳量愷、鄒賢俊、李國祥、崔曙庭、張翼之、戴緒恭、譚克繩、蘇中立等先生。
學院聘請了一批海內外著名學者為兼職教授30餘人,如野澤豐、成中英、陳鼓應、裘錫圭、龐朴等。
3、學科建設
歷史學科一直受到各級領導的重視和關懷。國務院李嵐清副總理和教育部陳至立部長曾經到我院視察。湖北省原高工委書記、教委主任余鳳盛曾經到學院作教育改革與人才培養報告。
1995年,學院歷史學科被批准為國家文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2003年,國家文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正式掛牌。
2000年,學院取得美國環太平洋教育基金會的支持,創辦了文化管理學系。
2001年,學院引進人才,組建楚學研究所。
學院有一批研究中心,如道家與道教研究中心、東西方文化交流研究中心、張舜徽研究中心、文化管理研究中心、教會大學研究中心、商文化研究中心等。
學院有國家級重點學科1個——中國近現代史。全國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中國近代史所。省級重點學科1個——歷史文獻學。校級重點學科1個——中國古代史。學院在2003年申報了歷史學一級學科,申報了專門史(思想文化方向)、世界史二級學科。
學院建設的總體目標是:堅持教育與教學規律,堅持改革,把我院辦成以歷史教育和研究為主的,並在文化與跨文化管理研究方向有所拓展的國內一流的學院。
學院確定以張舜徽先生和章開沅先生「自強不息、務實求真」作為院里的學術傳統。學院營造出了「和諧、有序、實效、奮進」的學科建設氛圍。
學院現擁有兩個全國首批批準的博士學位授權點,分別是中國近代史、歷史文獻學。學院有4個碩士學位授權點,分別是:中國古代史、中國近代史、歷史文獻學、世界史。碩士方向還開設了歷史教學法、跨文化管理,已經開始招生。以下對主要專業作簡要介紹:
(1)中國近現代史專業。該學科由著名歷史學家章開沅先生作為學術帶頭人,1981年即被批准為全國首批博士學位授權點,1988年評為全國重點學科,1997年按「211工程」重點學科的要求立項建設,2001年順利通過驗收,2000年評為全國百家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之一,2001年再次被重新評審為全國重點學科。該學科點在辛亥革命研究、商會研究、思想史、社會史等方面在全國有很強的優勢。
(2)中國歷史文獻學專業。該學科早在1981年就被批准為全國第一個歷史文獻學博士學位授權點,1994年評為湖北省重點學科。全國性的學術團體中國歷史文獻研究會長期掛靠在歷史文獻研究所,每年都召開一次全國性的中國歷史文獻研究會年會。研究會創始人張舜徽先生連續兩年擔任會長,現任會長為周國林教授。該學科在文獻整理、傳統文化等方面有一定的影響。
(3)中國古代史專業。中國古代史專業是校級重點學科。80年代,熊鐵基、王瑞明、吳量愷等教授在秦漢史、宋史、明清史等領域都取得了一系列受到史學界重視的研究成果。1984年,中國古代史專業被批准為碩士學位授權點。
G. 歷史學專升本大學有哪些
有很多
要看報考哪個省的
具體情況說一下
H. 高華-匯豐-GOLDMAN,SACHS&CO 中文名叫什麼
高盛 自己搜吧 最牛的投行之一
I. 關於中國近代史比較好的書,真實客觀
最真實客觀的近代史書是中國近代史學家郭廷以編寫的《近代中國史綱》——非專常真屬實!客觀!
郭廷以簡介:郭廷以(1904年-1975年),字量宇,河南省舞陽人。1926年東南大學歷史系畢業。執教於清華大學、河南大學、中央政治學校。1949年赴台,1959年起,與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研究所合作,首創口述歷史工作,以口述筆記方式,為民國史搜集資料。曾赴夏威夷大學、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講學及研究,並任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研究所客座高級研究員。1975年病逝於美國紐約。畢生致力中國近現代史教學與研究,培植大批史學人才,為現代史學著名先驅。
強力推薦,絕對權威,絕對真實,絕對客觀
讀完這本書就足夠了!!!
J. 一句古語表示什麼事情看得太明白太透徹有危險 評論歷史學家高華
哀哉高華, 壯年早殤。
忘年之交, 豈不心傷?
感君辛勞, 直指驕陽。
思君堅強, 勇於擔當。
忽爾永別, 愁腸千結。
嗚呼痛哉, 伏維尚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