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原始漆是用什麼做的
原始漆一般是從漆樹上割取的。
用漆塗在各種器物的表面上所製成的日常器具及工藝品、美術品等,一般稱為「漆器」。生漆是從漆樹割取的天然液汁,主要由漆酚、漆酶、樹膠質及水分構成。用它作塗料,有耐潮、耐高溫、耐腐蝕等特殊功能,又可以配製出不同色漆,光彩照人。在中國,從新石器時代起就認識了漆的性能並用以制器。歷經商周直至明清,中國的漆器工藝不斷發展,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中國的熗金、描金等工藝品,對日本等地都有深遠影響。漆器是中國古代在化學工藝及工藝美術方面的重要發明。
漆器的歷史悠久,據有關資料記載,早在4200多年前的夏禹時代已見使用,戰國時期更加發達。在漢代,漆器被作為日用器具,日漸普遍。唐代的漆器實物製作也有明顯的發展。宋、元、明朝之後,漆器的製作有20多種。
漆器是古代人們日常生活中應用十分廣泛的物品;由於漆有耐酸、耐鹼、耐熱、防腐等特性,因此很早就被人們利用。我國為是世界上用漆最早的國家,《韓非子.十過》篇述虞舜做食器「流漆墨其上。禹做祭器,墨漆其外而朱畫其內。」原始社會晚期遺址中發現了漆制實物。在古代種植漆樹相當普遍,戰國大哲學家莊子就曾擔任過管理漆園的官職。早期漆器一般在簡單木、竹胎上髹塗,既可防腐,也可用於裝飾。隨著漆工藝的發展,逐步出現在各種器物上彩繪、描金、戧金、填漆等,或在器胎上髹漆至一定厚度,再在上面雕刻圖案的作法,還有的在漆器上鑲嵌金、銀、銅、螺鈿、玉牙及寶石,以組成華麗的花紋,千文萬華,紛然不可勝識。唐代的金銀平脫,宋代的一色漆器,元代的雕漆,明代的百寶嵌,清代的脫胎漆器等,都是各代有代表性的特色名品。
中國漆器工藝是古老華夏文化寶庫中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所謂漆器,就是用漆塗在各種器物的表面上所製成的日常器具及工藝品和美術品。生漆是從漆樹割取的天然液汁,主要由漆酚、漆酶、樹膠質及水分構成。用它作塗料有耐潮、耐高溫、耐腐蝕等特殊功能,又可以配製出不同色彩,光彩照人。漆器是中國古代在化學工藝及工藝美術方面的重要發明。漆器的製作工藝相當復雜,首先須製作胎體。胎為木製,偶爾也用陶瓷、銅或其它材料,也有用固化的漆直接刻制而不用胎。胎體完成,漆器藝人運用多種技法對表面進行裝飾。漆器的主要特點是可以拋光到可與瓷器媲美。漆層在潮濕條件下乾燥,固化後非常堅硬,有耐酸、耐鹼、耐磨的特性。像陶瓷、絲綢一樣,中國漆器是民族文化的瑰寶。
㈡ 漆姓的由來
漆、漆雕姓氏起源
[說一] 漆[Qi]《左傳》註:叟瞞,防風氏之後,漆姓。江津漆姓族譜載:「吾族世系肇於防風」。古代,北方有狄國,叟瞞其酋長夏代稱防風氏,殷代稱芒氏,汪芒氏時,始稱漆姓。《國語·魯》下載:「昔禹致群侯於會稽之山,防風氏後至,禹殺而戳之,其骨節專車。」 (摘自《江津的姓氏與戰爭》)
[說二] 古代春秋時的魯國,是貴族聚集的地方,漆雕原是吳國公族中分化出來的一支姓氏,春秋時有不少族人拜孔子為師。族譜有載:「春秋名賢均列孔門高弟」。孔子弟子中有漆雕開,他為人謙和而有自尊,博覽群書。他為論有理,深受好評。他比孔子小十一歲,孔子對他幾乎像兄弟一般了。那時孔子學生和墨子常有爭議,有一次墨子說,漆雕開是個殘疾。孔子反駁說,但品德一點都不傷殘。漆雕開有學問,能辦事,孔子勸他去當官,實現孔子治理天下的理想,但漆雕開很謙虛地說,自己的才能還不足以治理天下。漆雕這個姓,後來簡化單姓漆。
[說三] 漆雕氏系神農(即炎帝)後裔,本姓姜.神農後四十一代孫(既伯夷叔齊之孫)隱居漆水之東,後徙商 丘之漆園,遂以漆為姓,名曰漆河,漆姓由此開始.到五十一代孫漆沔,有壯志,喜游觀.至蔡邑(今山東上蔡)謁神農,卜居上蔡汶水之陽,遂以蔡為郡,這是漆姓稱蔡郡之來歷.春秋時孔子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其中有漆姓之漆雕開,漆雕哆,漆雕徒父.故稱我漆姓為"三賢堂".為紀念三賢人,漆氏改單姓為復姓,復姓漆雕從此開始.山東蔡邑為漆姓之第二老家.第九十八代孫季高公出任江西觀察史,萬民愛慕,故落戶江西南昌縣豬市巷地,忠厚相傳,詩書相繼,文章禮樂,渾厚敦龐,皆季高公為承前啟後之關鍵也.季高公為江西始祖,江西也就是漆雕氏第三個老家.郡為濮陽是也. 教授清名 (李文鄭) 上聯說明代瑞州新昌人漆文昌,嘉靖年間舉人,官應城知縣,離宰相張居正的家鄉江陵很近,但他從不因此去拜訪張居正,人們都佩服他的耿直。後歷官永昌知府、參政。晚年回鄉,把數十畝田地都分給族中人,自己則閉門教子。下聯說元代高安人漆希范,字文翁,才識超人,善寫文章。初為本縣文學,後任靜江路教授,謹慎清廉,為世人所推崇。官至臨江路知事
漆雕(Qī diāo)姓源出有二:1、出自姬姓,春秋時吳國君主的後人有漆雕氏。漆雕氏是周代吳國的開國國君太伯的後代,有的以漆雕為姓,稱漆雕氏。春秋時期的魯國也出過不少漆雕氏,其中不少還是孔子的弟子。這些人的後人中就以漆雕作為姓氏。後來,漆雕復姓逐漸演變成了單姓漆氏。2、出自以技藝職業為氏。相傳漆雕最早出現時是職業稱謂,是那些油漆裝飾工的古稱。他們的後代就以祖先的職業或技藝的名稱中得姓,稱漆雕氏。漆雕姓始祖:漆雕開。漆雕是周代吳國公族中分化出來的一支部落,其部落人以部落名命姓,稱漆雕氏。春秋時期魯國出過不少漆雕氏,其中不少還是孔子的弟子。孔子七十二賢人中有一位名叫漆雕開,字子若。他學識淵博,孔子勸他去當官,但漆雕開很謙虛的說:「自己的才能還不足以治理天下。」孔子聽了,不但沒有責怪他,反而為他而高興。其後代以漆雕為姓,並奉漆雕開為漆雕姓之始祖。後來漆雕復姓就簡化成單姓漆氏了。
遷徙分布(缺)漆雕姓在大陸和台灣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漆雕最早出現時是職業稱謂,是那些油漆裝飾工的古稱。他們的後代就以祖先的職業或技藝的名稱中得姓,稱為漆雕氏。漆雕是周代吳國的開國國君太伯的後代。古代春秋時的魯國,是貴族聚集的地方。魯國也出過不少漆雕氏,其中不少還是孔子的弟子,可見這一族人由吳國遷居魯國多年了。這些人的後人中就以漆雕作為姓氏。漆雕姓今在宜賓縣是大姓,主要分布於譜安、橫江、雙龍、復龍、一帶,在宜賓市區及宜賓縣城均有此姓。後來,漆雕演變成了漆姓。漆雕姓望居蔡郡(相當於現在河南省汝南縣)、魯郡(相當於今山東省曲阜)。
歷史名人漆雕開:字子若,又稱子開,春秋末年魯國人,一說蔡國人,孔子弟子。他為人謙和而有自尊,博覽群書。他為論有理,深受好評。他比孔子小十一歲,孔子對他幾乎像兄弟一般了。那時孔子學生和墨子常有爭議,有一次墨子說,漆雕開是個殘疾。孔子反駁說,但品德一點都不傷殘。可見是非常維護漆雕開的。漆雕開有學問,能辦事。據。《孔子家語·弟子解》說他「習《尚書》,不樂仕」。有一次孔子叫他去做官,說:「子之齒可以仕矣,時將過。」他回答說「吾斯之未能信」,表示不願做官。孔子聽後很高興。唐開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膝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加封「平輿侯」。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稱「先賢漆雕子」。 漆雕哆:字子斂,春秋末年魯國人,孔子弟子。唐開元二十七年(739年)封「武城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封「濮陽侯」。明嘉靖九年(1530年)封「先賢」。漆雕徒父:字子文,春秋末年魯國人,孔子弟子。唐開元二十七年(739年)封「須句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封「高菀侯」。明嘉靖九年(1530年)封「先賢」。
郡望堂號1、郡望蔡 郡:秦國時把蔡、沈二國之地置為三川郡。漢代時改為汝南郡(今河南省上蔡西北)。東晉治懸瓠城(今汝南)。隋唐改為蔡州(曾名豫州),相當於現在河南省汝南縣。魯 郡:魯 郡:漢改薛郡為魯國,治魯縣(秦以今山東省曲阜為魯縣)。晉為魯郡。北齊為任城郡。又隋有魯州魯郡,唐有兗州魯郡,雖轄有曲阜(隋改魯縣為汶陽,繼又恢復曲阜原名),而治所均在兗州。2、堂號三賢堂:春秋時孔子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其中有漆姓之漆雕開,漆雕哆,漆雕徒父。唐、宋、明等朝代對他們均有封賜。為紀念漆雕氏三賢人,漆雕姓故以「三賢」作為堂號。
遷徙分布(缺)漆雕姓在大陸和台灣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漆雕最早出現時是職業稱謂,是那些油漆裝飾工的古稱。他們的後代就以祖先的職業或技藝的名稱中得姓,稱為漆雕氏。漆雕是周代吳國的開國國君太伯的後代。古代春秋時的魯國,是貴族聚集的地方。魯國也出過不少漆雕氏,其中不少還是孔子的弟子,可見這一族人由吳國遷居魯國多年了。這些人的後人中就以漆雕作為姓氏。漆雕姓今在宜賓縣是大姓,主要分布於譜安、橫江、雙龍、復龍、一帶,在宜賓市區及宜賓縣城均有此姓。後來,漆雕演變成了漆姓。漆雕姓望居蔡郡(相當於現在河南省汝南縣)、魯郡(相當於今山東省曲阜)。
歷史名人漆雕開:字子若,又稱子開,春秋末年魯國人,一說蔡國人,孔子弟子。他為人謙和而有自尊,博覽群書。他為論有理,深受好評。他比孔子小十一歲,孔子對他幾乎像兄弟一般了。那時孔子學生和墨子常有爭議,有一次墨子說,漆雕開是個殘疾。孔子反駁說,但品德一點都不傷殘。可見是非常維護漆雕開的。漆雕開有學問,能辦事。據。《孔子家語·弟子解》說他「習《尚書》,不樂仕」。有一次孔子叫他去做官,說:「子之齒可以仕矣,時將過。」他回答說「吾斯之未能信」,表示不願做官。孔子聽後很高興。唐開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膝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加封「平輿侯」。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稱「先賢漆雕子」。 漆雕哆:字子斂,春秋末年魯國人,孔子弟子。唐開元二十七年(739年)封「武城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封「濮陽侯」。明嘉靖九年(1530年)封「先賢」。漆雕徒父:字子文,春秋末年魯國人,孔子弟子。唐開元二十七年(739年)封「須句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封「高菀侯」。明嘉靖九年(1530年)封「先賢」。
郡望堂號1、郡望蔡 郡:秦國時把蔡、沈二國之地置為三川郡。漢代時改為汝南郡(今河南省上蔡西北)。東晉治懸瓠城(今汝南)。隋唐改為蔡州(曾名豫州),相當於現在河南省汝南縣。魯 郡:魯 郡:漢改薛郡為魯國,治魯縣(秦以今山東省曲阜為魯縣)。晉為魯郡。北齊為任城郡。又隋有魯州魯郡,唐有兗州魯郡,雖轄有曲阜(隋改魯縣為汶陽,繼又恢復曲阜原名),而治所均在兗州。2、堂號三賢堂:春秋時孔子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其中有漆姓之漆雕開,漆雕哆,漆雕徒父。唐、宋、明等朝代對他們均有封賜。為紀念漆雕氏三賢人,漆雕姓故以「三賢」作為堂號。
本文來自CSDN博客,轉載請標明出處: http://blog.csdn.net/ar7_top/archive/2006/01/04/570397.aspx
㈢ 怎麼在百家姓中找不到漆這個姓氏
漆(Qī)姓源出有三:
1、出自姜姓,以水名為氏。漆氏系神農(即炎帝)後裔,本姓姜.神農後四十一代孫(即伯夷叔齊之孫)隱居漆水(今陝西省邠縣西,名曰漆河)之東,後徙商丘之漆園,其後代有的遂以水名「漆」為姓,稱漆氏,漆姓便由此開始。
2、出自姬姓,為復姓漆雕氏後人所簡改。漆雕氏是周代吳國的開國國君太伯的後代,有的以漆雕為姓,稱漆雕氏。春秋時期的魯國也出過不少漆雕氏,其中不少還是孔子的弟子。後來,漆雕復姓逐漸演變成了單姓漆氏。
3、出自小數民族中有漆氏,為鄋瞞族長狄氏所改。古代鄋瞞族(春秋時期長狄氏的一支),其中有的改姓漆氏,稱漆姓。
編輯本段|回到頂部遷徙分布 漆姓在大陸和台灣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漆氏系神農(即炎帝)後裔,本姓姜。神農後四十一代孫(即伯夷叔齊之孫)隱居漆水(名曰漆河)之東,後徙商 丘之漆園,遂以漆為姓,漆姓由此開始。到五十一代孫漆沔,有壯志,喜游觀.至蔡邑(今山東省上蔡)謁神農,卜居上蔡汶水之陽,遂以蔡產郡望,這是漆姓稱蔡郡之來歷。山東蔡邑為漆姓之第二老家。第九十八代孫季高公出任江西觀察史,萬民愛慕,故落戶江西南昌縣豬市巷地,忠厚相傳,詩書相繼,文章禮樂,渾厚敦龐,皆季高公為承前啟後之關鍵。季高公為江西始祖,江西也就是漆雕氏第三個老家。另一支漆氏為古代滿族姓氏,為春秋時長狄的一支。周頃王三年為齊國所滅。再一支為漆室女之後,春秋時魯國有漆室邑,居者以漆為氏。郡望為濮陽(在今河南省濮陽縣)。據《尚友錄》載:漆氏世為青州北海望族(今山東省昌樂東南)。又《姓氏考略》雲:漆氏望出南昌(今江西省南昌市)、北海(略)。
編輯本段|回到頂部歷史名人 漆希范:字文翁,元代高安人。才識超人,善寫文章。初為本縣文學,後任靜江路教授,謹慎清廉,為世人所推崇。官至臨江路知事。
漆文昌:明代瑞州新昌人,嘉靖年間舉人,官應城知縣,離宰相張居正的家鄉江陵很近,但他從不因此去拜訪張居正,人們都佩服他的耿直。後歷官永昌知府、參政。晚年回鄉,把數十畝田地都分給族中人,自己則閉門教子。
編輯本段|回到頂部現代名人 漆斯盛∶高級講師。1931年12月出生,江西上高人。1955年畢業於江西師范學院數學專業。曾任江西省都昌師范學校副校長。是政協都昌縣委員會七、八、九屆副主席,九江市教育學會理事,九江市第十屆人大代表,江西省中等專業學校教師高級職務任職條件評審委員會學科組成員。數十年來一直從事中等學校教育、教學、教研工作,在工作中勤懇、踏實,任勞任怨,一心撲在工作上。治學嚴謹,經驗豐富,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具有邏輯性、系統性、啟發性;由淺入深,循循善誘,建立了以觀察分析綜合為基礎,課內課外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教學效果好,深受學生歡迎。專長數學教學,代表性論著有《初等代數講義》、《關於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一點體會》、《中師立體幾何教學管見》、《一個傳統作法的改進》等。改革開放以來,曾多次被評為九江市先進工作者。分管學校教學工作時,江西省舉行中師生會考,都昌師范學校1986年名列全省第六名;1991年名列全省第一名。他付出了辛勤的勞動,為學校贏得了榮譽。
編輯本段|回到頂部郡望堂號 1、郡望
蔡 郡:秦國時把蔡、沈二國之地置為三川郡。漢代時改為汝南郡(今湖南省上蔡西北)。東晉治懸瓠城(今河南省汝南縣)。隋唐改為蔡州(曾名豫州),相當於現在河南省汝南縣。
濮陽郡:濮陽古為帝丘,春秋衛數遷至此。地在今濮陽西南,古黃河南岸。漢魏為東郡治所。晉建濮陽國,改濮陽郡,均治古濮陽。北魏移濮陽郡治所於鄄城(今山東省鄄城北)。隋唐濮州濮陽郡治所均在鄄城。五代梁晉夾河苦戰,晉王李存助建德勝二城。其後德勝北城為濮陽,就在黃河邊上。這一帶是河道變動頻繁之處,宋金之際,黃河主流南趨,濮陽便遠離黃河。
北海郡:漢北海郡治營陵(今山東省昌樂東南)。隋唐北海郡即青州,治益都。今濰坊等地,漢唐都在北海郡境。
南昌郡:漢代豫章郡治,隋為洪州治,五代南唐及明、清為南昌府治,均為今江西省南昌市。
2、堂號(缺)
編輯本段|回到頂部宗祠通用對聯 知縣直譽;
教授清名。
——李文鄭撰漆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明代瑞州新昌人漆文昌,嘉靖年間舉人,官應城知縣,離宰相張居正的家鄉江陵很近,但他從不因此去拜訪張居正,人們都佩服他的耿直。後歷官永昌知府、參政。晚年回鄉,把數十畝田地都分給族中人,自己則閉門教子。下聯典指元代高安人漆希范,字文翁,才識超人,善寫文章。初為本縣文學,後任靜江路教授,謹慎清廉,為世人所推崇。官至臨江路知事。
威昭晉室;
績著漢朝。
——佚名撰撰漆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晉代漆欽,官鎮西將軍,威望極高。下聯典指漢朝漆沈,官至魯相,治績顯著。
編輯本段|回到頂部軍漆姓開國將軍生平簡介 漆遠渥少將
漆遠渥(1915-——),安徽省金寨縣人。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3年轉入中國共產黨。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4軍11師36團政治處宣傳科副科長、師政治部組織科科長、秘書主任、師司令部作戰偵察科科長,紅4軍政治部宣傳科科長。參加了鄂豫皖、川陝蘇區反「圍剿」和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129師385旅769團宣傳股股長、旅政治部宣傳科科長,第769團政治委員。參加了夜襲陽明堡、百團大戰和1942年太行區夏季反「掃盪」。1943年入延安中央黨校學習。
解放戰爭時期,任晉察冀軍區3縱1旅政治委員,第7旅政治委員,華北軍區補訓兵團政治部主任,冀中軍區副政委兼7縱政治委員,第20兵團第69軍副政治委員、政治委員,第68軍政治委員,後兼任軍長。參加了清風店,石家莊、平津等戰役。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天津警備司令員,華北軍區空軍政治委員。1951年參加抗美援朝作戰,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後勤部政治部主任、志願軍空軍副政治委員、政治委員。回國後,任華北軍區空軍政治委員,北京軍區空軍政治委員,空軍後勤部部長。畢業於南京軍事學院。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獲二級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榮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二級國旗勛章兩枚、一級自由獨立勛章。1988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 編輯本段|回到頂部近代中國歷史學家漆俠簡介 漆俠先生(1923~2001),我國著名歷史學家。 1923 年生於山東省巨野, 1944 年考入國立西南聯大歷史系, 1948 年自北京大學畢業後,旋入北大文科研究所史學部讀研究生。 1951 年 3 月至 1953 年 12 月在中國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工作,任助理研究員。自 1953 年至今,任教於天津師范學院(後改稱天津師范大學、河北大學)。現任河北大學歷史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史學會理事、中國宋史研究會會長、中國農民戰爭史學會顧問(原理事長)、河北省歷史學會會長、河北省社科聯副主席等職。長期以來,致力於中國農民戰爭史、中國古代史、遼宋夏金史的教學和科研工作,著有《隋末農民起義》、《秦漢農民戰爭史》、《王安石變法》、《宋代經濟史》、《遼夏金經濟史》(與喬幼梅教授合著)以及包括《求是集》、《知困集》、《探知集》、《兩宋政治經濟問題》(與鄧廣銘先生合著)在內的上百篇論文。主編《宋史研究叢書》、《宋史研究論文集》、十卷本《中國改革通史》等多種,《中國大網路全書 · 中國歷史》史學家欄目收錄他的辭條。
㈣ 「漆」字的來歷。急用!!
漆雕氏系神農(即炎帝)後裔,本姓姜.神農後四十一代孫(既伯夷叔專齊之孫)隱居漆水之屬東,後徙商 丘之漆園,遂以漆為姓,名曰漆河,漆姓由此開始.到五十一代孫漆沔,有壯志,喜游觀.至蔡邑(今山東上蔡)謁神農,卜居上蔡汶水之陽,遂以蔡為郡,這是漆姓稱蔡郡之來歷.春秋時孔子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其中有漆姓之漆雕開,漆雕哆,漆雕徒父.故稱我漆姓為」三賢堂」.為紀念三賢人,漆氏改單姓為復姓,復姓漆雕從此開始.山東蔡邑為漆姓之第二老家.第九十八代孫季高公出任江西觀察史,萬民愛慕,故落戶江西南昌縣豬市巷地,忠厚相傳,詩書相繼,文章禮樂,渾厚敦龐,皆季高公為承前啟後之關鍵也.季高公為江西始祖,江西也就是漆雕氏第三個老家.郡為濮陽是也. 教授清名 (李文鄭) 上聯說明代瑞州新昌人漆文昌,嘉靖年間舉人,官應城知縣,離宰相張居正的家鄉江陵很近,但他從不因此去拜訪張居正,人們都佩服他的耿直。後歷官永昌知府、參政。晚年回鄉,把數十畝田地都分給族中人,自己則閉門教子。下聯說元代高安人漆希范,字文翁,才識超人,善寫文章。初為本縣文學,後任靜江路教授,謹慎清廉,為世人所推崇。
㈤ 「漆」這個姓的歷史多久啊
漆姓一、姓氏源流
漆(Qī)姓源出有四:
1、出自姜姓,以水名為氏。漆氏系神農(即炎帝)後裔,本姓姜.神農後四十一代孫(即伯夷叔齊之孫)隱居漆水(今陝西省邠縣西,名曰漆河)之東,後徙商丘之漆園,其後代有的遂以水名「漆」為姓,稱漆氏,漆姓便由此開始。
2、出自姬姓,為復姓漆雕氏後人所簡改。漆雕氏是周代吳國的開國國君太伯的後代,有的以漆雕為姓,稱漆雕氏。春秋時期的魯國也出過不少漆雕氏,其中不少還是孔子的弟子。後來,漆雕復姓逐漸演變成了單姓漆氏。
3、出自小數民族中有漆氏,為鄋瞞族長狄氏所改。古代鄋瞞族(春秋時期長狄氏的一支),其中有的改姓漆氏,稱漆姓。
4、一說是明朝戚繼光後代為躲朝廷殺,改姓漆。改字不改音。
二、遷徙分布
(缺)漆姓在大陸和台灣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漆氏系神農(即炎帝)後裔,本姓姜。神農後四十一代孫(即伯夷叔齊之孫)隱居漆水(名曰漆河)之東,後徙商 丘之漆園,遂以漆為姓,漆姓由此開始。到五十一代孫漆沔,有壯志,喜游觀.至蔡邑(今山東省上蔡)謁神農,卜居上蔡汶水之陽,遂以蔡產郡望,這是漆姓稱蔡郡之來歷。山東蔡邑為漆姓之第二老家。第九十八代孫季高公出任江西觀察史,萬民愛慕,故落戶江西南昌縣豬市巷地,忠厚相傳,詩書相繼,文章禮樂,渾厚敦龐,皆季高公為承前啟後之關鍵。季高公為江西始祖,江西也就是漆雕氏第三個老家。另一支漆氏為古代滿族姓氏,為春秋時長狄的一支。周頃王三年為齊國所滅。再一支為漆室女之後,春秋時魯國有漆室邑,居者以漆為氏。郡望為濮陽(在今河南省濮陽縣)。據《尚友錄》載:漆氏世為青州北海望族(今山東省昌樂東南)。又《姓氏考略》雲:漆氏望出南昌(今江西省南昌市)、北海(略)。
今重慶市的江津縣、綦江縣、大足縣,湖北省的咸寧市、黃岡市團風縣、赤壁市、潛江市,江西省的南昌市、宜春市靖安縣、宜豐縣、泰和市、高安市、萍鄉市、上饒市、景德鎮市,江蘇省的無錫市,陝西省的西安市,四川省的成都市華陽縣、郫縣、達州市宣漢縣、渠縣、遂寧市、巴中市、資陽市樂至縣、安岳縣、樂山市、南充市、中江縣,雲南省的易門縣,貴州省的大方縣、畢節市、龍里縣,江蘇省的淮安市淮陰區、儀征市,山東省的菏澤市巨野縣,湖南省的株洲市醴陵縣、永州市東安縣、岳陽市、益陽市桃江縣、常德市,安徽省的金寨縣、霍邱縣、霍山縣、六安市金安區、合肥市,淮南市,北京市,天津市,甘肅省的隴西市,天水,武威,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台灣省的苗栗縣等地,均有漆氏族人分布。
三、歷史名人
漆希范:字文翁,元代高安人。才識超人,善寫文章。初為本縣文學,後任靜江路教授,謹慎清廉,為世人所推崇。官至臨江路知事。
漆文昌:明代瑞州新昌人,嘉靖年間舉人,官應城知縣,離宰相張居正的家鄉江陵很近,但他從不因此去拜訪張居正,人們都佩服他的耿直。後歷官永昌知府、參政。晚年回鄉,把數十畝田地都分給族中人,自己則閉門教子。
四、現代名人
漆斯盛∶高級講師。1931年12月出生,江西上高人。1955年畢業於江西師范學院數學專業。曾任江西省都昌師范學校副校長。是政協都昌縣委員會七、八、九屆副主席,九江市教育學會理事,九江市第十屆人大代表,江西省中等專業學校教師高級職務任職條件評審委員會學科組成員。數十年來一直從事中等學校教育、教學、教研工作,在工作中勤懇、踏實,任勞任怨,一心撲在工作上。治學嚴謹,經驗豐富,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具有邏輯性、系統性、啟發性;由淺入深,循循善誘,建立了以觀察分析綜合為基礎,課內課外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教學效果好,深受學生歡迎。專長數學教學,代表性論著有《初等代數講義》、《關於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一點體會》、《中師立體幾何教學管見》、《一個傳統作法的改進》等。改革開放以來,曾多次被評為九江市先進工作者。分管學校教學工作時,江西省舉行中師生會考,都昌師范學校1986年名列全省第六名;1991年名列全省第一名。他付出了辛勤的勞動,為學校贏得了榮譽。
五、郡望堂號
1、郡望
蔡 郡:秦國時把蔡、沈二國之地置為三川郡。漢代時改為汝南郡(今湖南省上蔡西北)。東晉治懸瓠城(今河南省汝南縣)。隋唐改為蔡州(曾名豫州),相當於現在河南省汝南縣。
濮陽郡:濮陽古為帝丘,春秋衛數遷至此。地在今濮陽西南,古黃河南岸。漢魏為東郡治所。晉建濮陽國,改濮陽郡,均治古濮陽。北魏移濮陽郡治所於鄄城(今山東省鄄城北)。隋唐濮州濮陽郡治所均在鄄城。五代梁晉夾河苦戰,晉王李存助建德勝二城。其後德勝北城為濮陽,就在黃河邊上。這一帶是河道變動頻繁之處,宋金之際,黃河主流南趨,濮陽便遠離黃河。
北海郡:漢北海郡治營陵(今山東省昌樂東南)。隋唐北海郡即青州,治益都。今濰坊等地,漢唐都在北海郡境。
南昌郡:漢代豫章郡治,隋為洪州治,五代南唐及明、清為南昌府治,均為今江西省南昌市。
2、堂號(缺)
============================================================
【漆姓宗祠通用對聯】
〖漆姓宗祠四言通用聯〗
知縣直譽;
教授清名。
——李文鄭撰漆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明代瑞州新昌人漆文昌,嘉靖年間舉人,官應城知縣,離宰相張居正的家鄉江陵很近,但他從不因此去拜訪張居正,人們都佩服他的耿直。後歷官永昌知府、參政。晚年回鄉,把數十畝田地都分給族中人,自己則閉門教子。下聯典指元代高安人漆希范,字文翁,才識超人,善寫文章。初為本縣文學,後任靜江路教授,謹慎清廉,為世人所推崇。官至臨江路知事。
威昭晉室;
績著漢朝。
——佚名撰撰漆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晉代漆欽,官鎮西將軍,威望極高。下聯典指漢朝漆沈,官至魯相,治績顯著。
㈥ 漆姓的來源和歷史
漆姓
姓氏,漆姓在《中國四百大姓》中列三百零八位。漆氏系神農(即炎帝)後裔,本姓姜。神農後四十一代孫(即伯夷叔齊之孫)隱居漆水(名曰漆河)之東,後徙居商丘之漆園,遂以漆為姓,漆姓由此開始。
【有改單姓為復姓的】漆雕氏系神農(即炎帝)後裔,本姓姜.神農後四十一代孫(既伯夷叔齊之孫)隱居漆水之東,後徙商丘之漆園,遂以漆為姓,名曰漆河,漆姓由此開始.到五十一代孫漆沔,有壯志,喜游觀.至蔡邑(今河南上蔡)謁神農,卜居上蔡汶水之陽,遂以蔡為郡,這是漆姓稱蔡郡之來歷.春秋時孔子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其中有漆姓之漆雕開,漆雕哆,漆雕徒父.故稱漆姓為」三賢堂」.為紀念三賢人,漆氏改單姓為復姓,復姓漆雕從此開始.山東蔡邑為漆姓之第二老家.第九十八代孫季高公出任江西觀察史,萬民愛慕,故落戶江西南昌縣豬市巷地,忠厚相傳,詩書相繼,文章禮樂,渾厚敦龐,皆季高公為承前啟後之關鍵也.季高公為江西始祖,江西也就是漆雕氏第三個老家.郡為濮陽是也. 教授清名 (李文鄭) 上聯說明代瑞州新昌人漆文昌,嘉靖年間舉人,官應城知縣,離宰相張居正的家鄉江陵很近,但他從不因此去拜訪張居正,人們都佩服他的耿直。後歷官永昌知府、參政。晚年回鄉,把數十畝田地都分給族中人,自己則閉門教子。下聯說元代高安人漆希范,字文翁,才識超人,善寫文章。初為本縣文學,後任靜江路教授,謹慎清廉,為世人所推崇。官至臨江路知事。
【姓氏源流】
漆(qī)姓源出有:
源流一
源於姜姓,出自炎帝神農氏後裔,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傳說,神農氏的第四十一代孫、伯夷之孫隱居漆水之東,後徙於商丘東北的漆園,遂以地名「漆」為姓氏,稱漆河,漆氏由此開始,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重慶的江津、綦江、以及遷入貴州等地的漆氏族人中,有一部份在清朝嘉慶年間改為戚氏。
姜姓漆氏族人以及分衍的戚氏,大多尊奉漆河、漆氏三賢為得姓始祖。
源流二
源於姬姓,出自西周時期吳國漆雕職業,屬於以職業稱謂為氏。漆雕,最早出現時是職業稱謂,主要是周王朝時期吳國開國國君姬泰伯(姬太伯)的後代,是油漆裝飾工的古稱。在他們的後裔子孫中,有以祖先的職業或技藝名稱謂為姓氏者,稱漆雕氏。春秋時期,孔子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其中就有姬泰伯的後裔子孫漆雕開、漆雕哆、漆雕徒父,故稱漆雕氏三賢,世傳堂號即為「三賢堂」。漆雕氏在今天的湖北宜賓地區是大姓,主要分布於譜安、橫江、雙龍、復龍一帶,在宜賓市區及宜賓縣城均有此姓氏。後來,漆雕氏逐漸省文簡化為單姓漆氏。在古代,「漆」與「柒」二字通假,因而亦有稱柒氏者。
姬姓漆雕氏、以及分衍的柒氏,大多尊奉姬泰伯(姬太伯)、漆雕氏三賢為得姓始祖。
源流三
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古汪罔鄋瞞族長狄氏,屬於以職業稱謂為氏。該支漆氏出自古汪罔國,為其國大將鄋瞞族長狄氏所改。古代鄋瞞族(春秋時期長狄氏的一支),其中有的族人改姓為漆氏。汪罔,古國名,後世史書中訛為汪芒國,國君為防風氏。據一些專家的考證,汪罔國故址在武康,即今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一帶。
在史籍《史記·孔子世家》中記載:「吳伐越,得骨節專車,使問仲尼,對曰,禹治群氏近會嵇,防風氏至,戮之,其骨節專車。防風,汪芒之君,守封禺之山,為厘姓,在虞、夏、商為汪,於周為長翟,今為大人。」司馬遷作《孔子世家》,主要取材於《孔子家語》,故與《孔子家語》所記基本相同,因此說「汪罔」為「汪芒」,守封禺為漆姓,於周為長翟氏。
在典籍《國語·魯語》中有這樣的記述:「客曰:『防風氏何守也?』仲尼曰:『汪芒氏之君也,守封,禺之山者也,為漆姓,在虞、夏、商為汪芒氏,於周為長狄,今為大人。』」此外,該書的註解上也指出:「汪芒,長狄之國名也。」
在史籍《左氏傳》中記載:宋武公之世,長狄伐宋,班在宋地長邱打敗長狄,俘獲長翟緣斯。魯桓公十六年長狄伐齊,王子成父俘斬長翟僑如和其弟榮如,將榮如斬首,並將其頭埋在周之北門——濟北谷城。衛國人又捕獲其季弟簡如。文公十一年長狄侵齊伐魯,魯在東郡濮陽的成地戰敗長狄,富父終甥殺長翟僑如,埋其首於魯子駒之門,至宣公十五年榮如死時已一百零三年,而其兄焚如尚存,至焚如長翟氏為長狄氏,此後長狄敗亡,並無子孫存活於魯。
孔子說:「在周為長翟,今為大人」,即指該支漆氏。
源流四
源於地名,出自古代漆水,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 漆水,是古代一條河流的名稱,是周王朝姬姓家族的發祥之地,史書記載其源出古代所稱的右扶風郡杜陵岐山,東流匯入渭河。主要流域分布在邠州西部(今陝西咸陽彬縣),今稱漆河。在史籍《山海經·西山經》中記載:「羭次之山,漆水出焉,北流注於渭。其上多棫橿,其下多竹箭,其陰多赤銅,其陽多嬰垣之玉。有獸焉,其狀如禺而長臂,善投,其名曰囂。有鳥焉,其狀如梟,人面而一足,曰橐上靟,冬見夏蟄,服之不畏雷。」羭次之山,就是岐山的一個支脈,在今陝西省寶雞市境內,是遠古燕山山系地質造山運動的產物,古漆水的發源地。
在漆水流域生息繁衍的古代住民,很早即有以居邑名稱為姓氏者,即稱漆氏,世代相傳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源流五
源於地名,出自春秋時期邾國邑地漆閭丘,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 漆閭丘,春秋時期邾國邑地,故址在今山東省鄒城市,中心區域在今鄒城漆女城遺址一帶。邾國,亦稱邾婁國,是姬姓曹家諸侯國,子爵,因此也稱邾子國,開國君主叫曹俠,亦稱邾俠。後還分出小邾國、鄒國(騶國)、濫國等,但其一直是大國魯國的附屬國。邾國在歷史上與魯國一直是合合分分、親親打打。周靈王姬泄心二十年(魯襄公姬午二十一年,邾悼公曹華四年,公元前552年),邾國在魯國的不斷打擊下國勢日衰,邾國的大夫、庶支貴族曹其乾脆歸附魯國,並將其管理的漆閭丘地區一起奉獻給魯襄公,因此成為魯國大夫。這在史籍《春秋穀梁傳·襄二十一年》中有記載:「邾庶其以漆閭丘來奔。」
漆閭丘之地歸屬魯國之後,其地民眾多以地名為姓氏,稱漆閭丘氏、漆閭氏、閭丘氏等,後大多省文簡改為單姓漆氏、閭氏、丘氏等,皆世代相傳至今。
【得姓始祖】
漆河、鄋瞞、漆雕開、漆雕哆、漆雕徒、曹仲父(邾簡公邾何)。
各支始祖
漆季高:山東蔡邑為漆姓之第二老家.第九十八代孫季高公出任江西觀察史,萬民愛慕,故落戶江西南昌縣豬市巷地,忠厚相傳,詩書相繼,文章禮樂,渾厚敦龐,皆季高公為承前啟後之關鍵也.季高公為江西始祖,江西也就是漆雕氏第三個老家。
【遷徙分布】
漆氏是一個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台灣省也名列第四百四十二位,多以蔡州、濮陽、魯郡、北海、南昌、武康為郡望。
漆氏系神農(即炎帝)後裔,本姓姜。神農後四十一代孫(即伯夷叔齊之孫)隱居漆水(名曰漆河)之東,後徙商 丘之漆園,遂以漆為姓,漆姓由此開始。
五十一代孫漆沔,有壯志,喜游觀.至蔡邑(今山東省上蔡)謁神農,卜居上蔡汶水之陽,遂以蔡為郡望,這是漆姓稱蔡郡之來歷,山東蔡邑為漆姓之第二老家。
九十八代孫季高公出任江西觀察史,萬民愛慕,故落戶江西南昌縣豬市巷,忠厚相傳,詩書相繼,文章禮樂,渾厚敦龐,皆季高公為承前啟後之關鍵,季高公為江西始祖,江西也就是漆雕氏第三個老家。
另一支漆氏為古代滿族姓氏,春秋時長狄的一支,周頃王三年為齊國所滅。
再一支為漆室女之後,春秋時魯國有漆室邑,居者以漆為氏。郡望為濮陽(在今河南省濮陽縣)。據《尚友錄》載:漆氏世為青州北海(今山東省昌樂東南)望族。又《姓氏考略》雲:漆氏望出南昌(今江西省南昌市)、北海(今山東省昌樂東南)。
結合網路資料和實際聯系已知:今重慶市的渝北區、江津縣、綦江縣、大足縣、銅梁縣,湖北省的武漢市新洲區、咸寧市、黃岡市團風縣、麻城市、羅田縣、黃梅縣、赤壁市、潛江市,江西省的南昌市、宜春市的靖安縣宜豐縣、泰和市、高安市、萍鄉市、上饒市、景德鎮市,陝西省的西安市、漢中地區,四川省的成都市華陽縣、郫縣、綿陽市涪城區、達州市宣漢縣、渠縣、遂寧市、巴中市、資陽市樂至縣、安岳縣、樂山市、南充市、廣安市武勝縣、中江縣、涼山州美姑縣,雲南省的易門縣、麗江,貴州省的貴陽市、遵義市、六盤水市、大方縣、黔西縣、織金縣、納雍縣、畢節市、龍里縣,江蘇省的淮安市淮陰區、儀征市、無錫市,山東省的菏澤市巨野縣,,河北省石家莊市、滄州市,河南省鄭州市、商城縣,湖南省的株洲市醴陵縣、永州市東安縣、祁陽縣、岳陽市、益陽市桃江縣、常德市、張家界市,安徽省的金寨縣、霍邱縣、霍山縣、六安市金安區、合肥市、淮南市,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甘肅省的蘭州市、隴西、天水、武威,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區及全州等四縣,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大慶市,吉林省的吉林市,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包頭市,台灣省的苗栗縣等地,均有漆氏族人聚居分布。各地漆氏人口在幾十人到一萬多人不等,其中湖北潛江熊口鎮聚居人口一萬多。
【漆姓家族歷史】
1、遠祖尊奉炎帝神龍後裔,伯夷之後漆雕開(春秋時期孔門弟子)。另據族譜所載,我族「始自顓頊,出於防風氏。春秋時,長狄君長統師入伐,全軍潰敗,流寓居魯」,「先賢子若輩,以夷狄為閑,故於漆下加雕,至魯相漆沈又去雕為漆」。
2、中世尊奉江西季直公(西晉時期中散大夫)。
3、近世尊奉湖北仁二公(明代初期中憲大夫),世居「豫章饒州府樂平縣十字街」。明代洪武(1368-1398)年間以進士身份任黃岡知縣。
4、安徽「遷商一始祖」為泰四式嫻公(開封府尹,明中期中憲大夫),在湖北「遷黃譜系」為四世,在江西「洪都譜系」為四十五世。
5、」遷商始祖「宗祠始建於1720年。首度大修於1788年,二度大修於1893年。三度大修於2008年4月竣工,10月舉行修繕重光慶典。
6、漆仁二公一脈首度宗譜編修於清代康熙庚子(1684)年間,由「九貴卿二庠生」編著;遷商一脈族譜已七修:1788年漆渭川、漆雲山創修,1818年漆月三、漆竹亭主導二修,1859年漆光前、漆光乙主導三修,1893年漆容齋主導四修,1924年漆樹人主導五修,1940年漆先彩等主導六修,1983年漆遠棣、漆遠材、漆德炎主導七修。
7、遷商一脈丁男近三千,現分作六大房,長房及二三四五房主要聚居在皖之金寨、霍山、霍邱、六安、合肥,六房聚居豫之商城、及贛之鄱陽。8、遷商一脈筆派歌訣:遷商始祖派字式,二世曰孟共有肆。三世曰贊亦或志,四五六世景白允。七世曰概榆松梓,八世是守九世聖。添淦淪洪榕聖同,十世曰春十一世可,十二十三為秀汝。如思光前,遠承先德,學重嘉祥。鴻猷啟瑞,景運熙康,時淸蔭茂。海宇延長,載錫福慶,錦躍輝揚。湖北省黃岡市團風縣、麻城市。
㈦ 油漆是哪個年代出現的
巴比倫文明大致以今天的巴格達城為界,分為南北兩部分。北部以古亞述城為中心,稱為西里西亞,或簡稱亞述;南部以巴比倫城為中心,稱為巴比倫尼亞,意思為「巴比倫的國土」。巴比倫尼亞又分為兩個地區,南部靠近波斯灣口的地區為蘇美爾,蘇美爾以北地區為阿卡德,兩地居民分別被稱為蘇美爾人和阿卡德人。美索不達米亞文明最初就是由蘇美爾人創造出來的。
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2250年是兩河文明的鼎盛時期,《舊約全書》稱其為"希納國"(Land ofShinar)。兩河沿岸因河水泛濫而積淀成肥沃土壤,史稱"肥沃的新月地帶"(南美的那個和"金三角"齊名的地區堪稱"罪惡的新月地帶")。由於兩河不象尼羅河一樣是定期泛濫的,所以確定時間就必須靠觀測天象。住在下游的蘇美人發明了太陰歷,以月亮的陰晴圓缺作為計時標准,把一年劃分為12個月,共354天,並發明閏月,放置與太陽歷相差的11天。把一小時分成60分,以7天為一星期。還會分數、加減乘除四則運算和解一元二次方程,發明了10進位法和16進位法。他們把圓分為360度,並知道π近似於3。甚至會計算不規則多邊形的面積及一些錐體的體積。
4000BC,蘇美人最早發明了表意和指意符號的象形文字,因為這種文字大多刻在磚、石或黑色的玄武岩。泥板上,"起筆重而印痕較深",成尖劈形,形似木楔,所以被稱為楔形文字。
古巴比倫的空中花園(Hanging Gardens)是世界七大奇跡之一。這座花園傳說是當時的國王為公主而建的。
之後的尼羅河文明和印度河文明,是在兩河文明的促進下發展起來的。希臘人從那裡學到了數學、物理學和哲學;猶太人從那裡學到了神學,並將它傳播於世;阿拉伯人從那裡學到了建築學,並以此教化了整個中世紀野蠻的歐洲。
大約在2000BC,阿摩利人建立了以巴比倫城為首都的巴比倫王國。1792BC,漢謨拉比(Hammurabi)即位,征服了蘇美爾人和阿卡德人,統一了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並頒布了《漢謨拉比法典》,這是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備的成文法典,但不是最早的,最早的叫《烏爾納木法典》。《漢謨拉比法典》共有282條,刻在一塊高2.25米的黑色玄武岩石柱上。
689BC,巴比倫王國被亞述所滅。605BC新巴比倫王國滅掉了亞述。後來,神廟祭師集團當權,終於在538BC,被位於伊朗高原的波斯所滅。古代兩河流域的文明作為一個獨立的整體便告結束。
住在巴比倫北面的亞述人十分強悍。公元前8世紀(中國已經進入春秋時代),亞述成為一個龐大的軍事帝國。巴比倫被它征服了,敘利亞、腓尼基、巴勒斯坦、小亞細亞、埃及,也都先後歸入它的版圖。除了希臘和義大利,地中海沿岸幾乎都被它佔領了。亞述的首都叫尼尼微,那裡修建了許多宏偉的宮殿。
公元前612年,居住在巴比倫的迦勒底人聯合東邊的米堤亞人進攻亞達。他們手執帶血的長矛和盾牌沖進了尼尼微。全城居民遭到屠殺,甚至連兒童也不能倖免。亞述最後一代國王辛沙立希孔和他的宮殿一起被燒成灰燼。從此,這個龐大帝國連同它的首都就從地面上消失了。
底格里斯河邊有兩堆很大的荒丘,據說是尼尼微的遺址。1845年,英國人拉雅得在這里發掘出兩座亞述王宮,發現了著名的帶有雙翼的人頭牛身巨大雕像和許多精美的石版雕刻。後來他繼續挖掘,三年中又挖出28座王宮大廳。但是,這里並不是尼尼微,而是亞述的另一個城市,叫卡拉。真正的尼尼微在卡拉以北六七十公里的地方。1849年,拉雅得在這里找到了西努基立王(公元前700多年)的大宮殿遺址。這座宮殿曾經遭到米堤亞人的焚毀。許多刻有圖畫和楔形文字的泥版還有大火燒過的痕跡。王宮的兩間藏書室堆滿刻有楔形文字的大大小小的泥版。最大的一塊長3米,寬2米多,最小的還不到1寸長,只刻著一兩行文字。這些泥版就是2500多年前亞述的圖書,內容很豐富,包括歷史、法律、宗教和自然科學等方面的知識。過了幾年,考古學家拉薩姆又發現了亞述巴尼拔王的王宮大殿和另一處王宮藏書室。藏書室內收藏的泥版文書上,刻有許多關於亞述和巴比倫的神話。亞述的宮殿是由成千上萬的奴隸修建的,他們多半是亞述人在戰爭中掠奪來的俘虜。奴隸勞動的時候,有的帶著鎖鏈和腳鐐,有的被鐵索相互牢牢地系在一起。旁邊還有手執武器的兵士監視著。反映這些場面的圖畫也被發掘出來了。在尼尼微發掘出來的大量文物,使我們能夠清楚地了解亞述帝國興衰的歷史。
戰勝了亞述的迦勒底人在巴比倫建立了一個新的國家。為了和那個被亞述滅掉的古巴比倫王國區別開,人們把它叫做新巴比倫王國。新巴比倫國王尼布甲尼撒,把首都巴比倫城建成一座堡壘般的城市。它的規模就是用今天的標准來看,也是非常壯觀的。城市是方形的,每邊長22.2公里。圍繞城市的城牆大約有8.5米高,是用磚砌和油漆澆灌而成的。四匹馬拉的戰車可以在寬闊的城牆上賓士。全城有100扇用銅做成的城門。城牆周圍還有很深的護城河。幼發拉底河從城牆下流進來,穿城而過。巴比倫城裡還有一座很大的皇宮,皇宮內修建了一個「空中花園」,被後世稱為世界七大奇跡之一。
國王尼布甲尼撒在位期間(公元前605-公元前562年),巴比倫的國力最為強大。他率兵攻打敘利亞,出兵巴勒斯坦,奪占耶路撒冷,滅掉猶太王國,強迫猶太人遷居巴比倫當奴隸,成為「巴比倫之囚」。在晚年,他還侵入埃及。在這幾十年裡,巴比倫城人口達到10多萬,還有來自亞洲各地的商人,奴隸制經濟有了很大發展。但是,在強盛的背後,已經埋伏了危機,被征服的外族人對巴比倫奴隸主的仇恨和反抗不斷發生,本族的貧民和農民因破產淪為奴隸,加劇了國內的階級矛盾,奴隸主階級內部爭權奪利的矛盾也越來越激烈。尼布甲尼撒死後,國內政局立即動盪起來,6年中8個國王被廢,其中兩個被殺。在東面,力量越來越強大的波斯帝國征服了巴比倫的盟邦米堤亞,對巴比倫形成了大軍壓境的局面。
巴比倫的奴隸主們忙於爭權奪利,縱情享樂,他們以為他們的城牆是那樣高大而堅固,誰也攻不破。他們萬萬沒有想到,敵人會利用穿過城牆的幼發拉底河打進來。一天晚上,巴比倫的一個年輕王子正在舉行狂歡宴會。波斯王居魯士下令在幼發拉底河中修築了一座水壩,把河水放到壩的一邊去。他的軍隊從另一邊放干水的河床中偷偷進到城裡,未經交戰就佔領了巴比倫。據說,有一些巴比倫商人做了波斯人的內應。這件事發生在公元前538年(中國春秋末年)。
存在僅88年的新巴比倫王國滅亡了。巴比倫的繁華,巴比倫的奇跡,巴比倫的高牆銅門和它的「空中花園」,都變成了一堆一堆的荒丘廢土。巴比倫遺址從1899年開始逐漸發掘出來,使人們能夠更准確地研究它的過去。但是,挖掘工作碰到了難題,地下水的沖擊使古巴比倫城有完全被毀的危險。如何降低河水水位,成為許多國家的專家們研究的課題。
㈧ 油漆是誰最早發明的
漆的發現
漆是用漆樹皮里的黏汁製成的用以裝飾和保護物器的塗料。漆源於我國。原始社會,我國人民就已發現漆樹並懂得使用由漆樹的汁液製成的天然漆來做塗料,以增加物品的強度和壽命。當時,東方諸蠻族每逢出征凱旋,都將所獲骷髏「漆其頭以為飲器,」共相祝勝利。春秋以前,我國已廣植漆樹,並設立管理漆園的官吏。《明史?髹飾錄》載:漆始用於書策寫竹簡,隨即用於黑漆食器,其後則是黑漆其外朱漆其內的祭器。戰國前,漆是單一的棕色(天然色)。戰國時期,漆工將漆用桐油加色料配成彩漆,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光澤度。傳統的漆顏色主要有黑、紅、棕、黃、金黃和綠色等。秦代的漆工為防止漆干後出現裂紋,發明了用陰寶使之陰乾的工藝。五代時的朱遵度撰寫了《漆經》,這是世界上最早的漆工專著。漆和油漆的概念不同,當今使用的裝飾和保護用塗料一般都是油漆。
油漆的發明
油漆是用氧化鐵或樹脂等原料製成的用以裝飾和保護物品的塗料。油漆的起源尚無定論。公元前1500 年,在法國和西班牙的山洞裡,油漆已用於繪畫和裝飾。公元前6000 年,我國已用無機化合物和有機顏料混合焙燒對油漆加以改進。公元前1500 年,埃及人用染料如靛藍和茜草製造藍色和紅色顏料,但這種油漆還很不完善。18 世紀,由於對亞麻仁油和氧化鋅的開發利用,使油漆工業迅速發展。20 世紀,油漆工藝有了重大發展,出現了粘著力更大、光澤度更高、阻燃、抗腐蝕與熱穩定性高的各種顏色的油漆
㈨ 漆是何時起源的,始祖是誰
最早的「漆」是天然產品,中國有漆樹,我們的祖先,很早就使用漆樹的汁液製版成的「中國大漆」。
就是權普通的農民,也會使用「桐油」來油傢具和木船。桐籽樹上的果實——桐籽,榨出來的桐油,不需要任何加工,就成為一種自乾性的油漆,桐油的這種特性,還沒有人造產品可以全面達到。
所以,不好說「漆」的起源和始祖。
㈩ 歷史中河姆渡人使用的天然漆指的是什麼
河姆渡人使用的天然漆指的是漆樹所分泌出來的汁液,由於具有耐酸鹼、防腐潮等特性,因此很早就被廣泛運用為皇室器物與民生用品的塗料。
河姆渡遺址發現的漆器有20多件,早期單純用天然漆漆於木器表面,稍後在天然漆中摻和了紅色礦物質,使器物色彩更加鮮亮,第三文化層中出土的木胎漆碗是其中的代表作品。
河姆渡文化木胎朱漆碗,新石器時代漆器。1977年河姆渡遺址T231出土。收藏於藏浙江省博物館。這一發現表明早在六、七千年之前,中國長江流域的人們已將天然漆用於裝飾生活器具的表面。
(10)歷史學家漆擴展閱讀:
浙江餘姚河姆渡發掘的朱漆碗,已有7000年的歷史。此碗由一塊木頭鏇挖而成,碗壁較厚,口部微內收,腹部弧線較深。碗底圈足較高且略外撇。碗表面呈朱紅色,略有光澤。
整段木頭鏤挖而成。外壁雕刻成瓜棱形。斂口,扁鼓腹,矮圈足。斑駁的紅色塗料經鑒定為有機漆,據測定應是摻有硃砂一類顏料的漆。
這件朱漆碗出土時有所殘損,但仍能看出形制。此碗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圈足和外壁上塗的朱紅色塗料。出土時,這層薄薄的塗料剝落得很嚴重。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測定結果:「經裂解後,塗氯化鈉鹽片,用紅外光譜分析,其光譜圖和馬王堆漢墓出土漆皮的裂介光譜圖相似」。
經過化學方法和光譜分析,專家們確定這就是天然生漆。這一發現表明早在六、七千年之前,中國長江流域的人們已將天然漆用於裝飾生活器具的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