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知識 > 羅馬歷史知識

羅馬歷史知識

發布時間:2021-02-16 03:48:12

① 羅馬的歷史資料。

古羅馬指從公元前9世紀初在義大利半島(即亞平寧半島)中部興起的文明,歷羅馬王政時代。公元前510年羅馬建立了共和國,逐步征服了義大利半島。公元前3世紀至前2世紀,羅馬為爭奪地中海霸權,掠奪資源與奴隸,同地中海西部強國迦太基進行了三次戰爭,史稱布匿戰爭。
公元前2世紀,羅馬成為地中海霸主。到公元1世紀前後擴張成為橫跨歐亞非、稱霸地中海的龐大羅馬帝國。到公元395年,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兩部。西羅馬帝國亡於476年;而東羅馬帝國(即拜占廷帝國)則在1453年被奧斯曼帝國所滅,它與秦漢時期的的中國一樣,是古代世界強大的帝國之一。
安東尼王朝皇帝圖拉真(公元98年-117年)在位時,羅馬帝國版圖達到最大,經濟空前繁榮,西起西班牙、不列顛,東到幼發拉底河上游、南自非洲北部,北達萊茵河與多瑙河一帶,地中海成為帝國的內海。
參考資料:http://ke..com/link?url=GQ75eT57CvVuSr21mHEFwEA-_dr-zrwXLVQ3nRmGteXYg3Wktcp9Pf-4-ve-Xm83aVhzw1TPPuo--a

② 請提供系統的古羅馬的歷史、哲學、文化習俗知識!

古羅馬 哲學
古希臘羅馬時期一種認為世界萬物是由不可再分的物質微粒的原子組成的唯物主義學說。公元前5~前4世紀由古希臘哲學家留基波和德謨克利特所創立。留基波和德謨克利特繼承了伊奧尼亞學派的唯物主義思想,特別是阿那克薩戈拉的「種子說」,進一步提出世界萬物是由原子與虛空構成的理論。他們認為,原子是一種最小的、不可再分的物質微粒,其根本屬性是絕對「充實性」,它沒有空隙,不可穿透。虛空也是實在的,不過它是空的,是原子運動的場所和條件。由於原子自身的原因,它在虛空中產生了急劇和零亂的運動,彼此發生碰撞而結合在一起,從而構成了世界及其中的事物。原子的數量是無限的,它沒有性質上的不同,但有大小、形狀、位置和排列的差異,因而組成世界上千差萬別的事物。他們還用原子來說明人的生命現象和認識的形成,認為靈魂也是物質,是由精細和圓滑的原子構成的;這種原子布滿了全身而形成靈魂的各個部分,空氣中有大量靈魂的原子,隨著人的呼吸與人體交換,從而維持人的生命;一旦呼吸停止,靈魂的原子不能重新交換,生命也就結束了;在構成萬物的原子群中,不斷分出微小的原子向各方面流出,經過空氣形成事物的影象,作用於人的感官和靈魂,便產生了人的感覺和思想。

古希臘晚期哲學家伊壁鳩魯(見伊壁鳩魯和伊壁鳩魯學派?)繼承和發展了原子唯物論的學說,提出原子有重量的重要理論。由於原子有重量,它們在虛空中必然向下降落,這就有可能從原子自身尋找運動的原因。他還指出,原子由於內部的原因會產生偏斜運動,使原子之間發生碰撞,結合成萬物。從而克服了德謨克利特只承認必然性否認偶然性的片面觀點。古羅馬時期盧克萊修?根據當時科學發展的水平,在《物性論》?中以豐富的事例和詩的語言詳細論證了原子唯物論,其中主要是伊壁鳩魯的哲學原理,他概括為兩條基本規律:沒有任何事物能從無產生出來,一切東西都是從一定種了(原子)產生的;也沒有任何事物消滅後歸於無,物質是永恆存在的。原子唯物論是同柏拉圖的理念論相對立的學說,是古代樸素唯物主義思想發展的最高成就,盡管它還沒有脫離古代哲學的樸素性和自發性,但它不是用人們直接觀察到的某種具體物質作為世界萬物的本原,而是以更為普遍的東西「原子」來說明自然現象多樣性統一的基礎,這是人類認識思維發展的重要成果,也是對客觀世界認識深入的表現。但原子唯物論者把原子看成是不可分的最小單位是不科學的。

③ 羅馬的歷史文化

大約在公元前2000年,這里已有羅馬人居住。公元前753年4月21日建城,至今已有2700多年的悠久歷史。羅馬人驕傲地稱它為「永恆之城」。相傳羅馬的創建人羅幕路是母狼喂養大的,故羅馬的城徽圖案是母狼哺育嬰兒。羅馬城是羅馬帝國的發源地和首都。公元1-2世紀羅馬成為西方歷史上最大的帝國,羅馬城進入全盛時期。
在羅馬長達約2800年的歷史上,曾經歷了東、西羅馬的輝煌時期。早在在公元前509年,羅馬已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共和國。隨著國家的日益強大,愷撒以無與倫比的強勢成為羅馬的最高統治者,共和制度被元首制度取代。接下來一系列的戰爭與征服,羅馬的領地跨過歐、亞、非三洲,地中海成了羅馬的內海。此時的羅馬代表了一個空前強盛的帝國。愷撒終結了共和時代,但帝國的第一個皇帝卻是他的繼承者奧古斯都(屋大維)。他開創了羅馬興建大型公共工程的傳統,神廟、劇場、水道、浴池,使羅馬城的面貌煥然一新,他曾自豪地說:「我接受的是一座磚造的羅馬城,卻留下了一座大理石的城市。」屋大維之後的千年,羅馬都是世界上最適合居住的城市,也是西方世界的中心。耶酥和基督教的誕生粉碎了對羅馬諸神的信仰,也動搖了羅馬統治的基礎,羅馬帝國開始衰落,光環也日漸黯淡。提奧多西皇帝於392年把基督教定為帝國的國教,使羅馬一變而成為基督教世界的首都。至今保留的宗教建築和文物古跡,成為遊客欣賞羅馬的主要項目之一。基督誕生後1500年,古羅馬藝術復興,羅馬成了藝術家的聖地。詩人歌頌它,畫家描繪它,大師們競相以最得意的作品來裝點它。古羅馬時代巨大的公共建築和文藝復興時期風格百變的作品交響,羅馬終於成了一座真正的露天博物館。從那以後,羅馬雖然不再是權力的中心,但藝術之都的地位再沒有動搖過。 1870年,義大利王國軍隊攻佔羅馬,義大利統一事業完成。1871年,義大利首都由佛羅倫薩遷回羅馬。

④ 羅馬的歷史

羅馬帝國復的建立
制羅馬共和國在馬略和蘇拉的爭權奪利中被削弱,緊跟著是凱撒對龐培的內戰。在這些動亂中,許多元老院議員陣亡、被處死、被謀殺或是自殺。元老院里充斥著前三頭的支持者,後來則是後三頭的支持者。
後三頭同盟瓦解後,屋大維、安東尼分掌羅馬的東西部,雙方矛盾日趨激烈。前31年9月,屋大維與安東尼和埃及女王克利奧帕特拉七世在希臘的亞克興會戰。在戰爭最激烈的時候,埃及女王認為安東尼獲勝無望,將自己的軍隊撤回埃及,安東尼也一起到了埃及。屋大維隨後入侵埃及,埃及女王和安東尼自殺,埃及也被羅馬佔領。
前27年,屋大維一面表示卸除一切大權,恢復共和制;一面又裝作迫於元老院和公民的請求,接受與共和制度完全違背的絕對權力,成為元首(或可譯作「第一公民」)、最高統帥(Imperator,或可譯作「凱旋大將軍」、「大元帥」)、最高的代行執政官、終身執政官、保民官、大祭司長、第一元老等,並獲得了「奧古斯都」和「祖國之父」的稱號(以後的皇帝也有這些頭銜)。屋大維的這場精彩的演出宣布了羅馬帝國的建立。

⑤ 古希臘和古羅馬詳細歷史

欲了解羅馬歷史,可以去看:
荷馬史詩
伯羅奔尼撒戰爭史

欲了解羅馬歷史,可以去看:
蒙森的羅馬史
R. H. Barrow:羅馬人
鹽野七生:羅馬人的故事
凱撒:高盧戰記和內戰記
蘇維托尼烏斯:羅馬十二帝王傳
吉本:羅馬帝國衰亡史
Richard Jenkyns:羅馬的遺產

古羅馬歷史
公元前10世紀至公元前7世紀,義大利半島處於一個多民族、多元文化交織的時期。 「古義大利人」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族。大概在公元前1000年的銅器時代,他們穿越北部和東部的阿爾卑斯山和亞得里亞海到達義大利,並殘暴地迫使許多當地土著部落遷徙他鄉。他們起初過著游牧生活,但已經具有製作銅器、使用馬匹和帶輪子的大車的技能。抵達義大利之後,他們形成了以農耕為基礎的生活方式。這種生活方式成為隨後幾個世紀其子孫後代的主要生活方式,直至羅馬文明的衰落。「古義大利人」是由幾個民族構成的,包括薩賓人、翁布里亞人和拉丁人。
公元前9世紀和公元前8世紀,義大利半島上出現了兩個新民族:埃特魯斯坎人和希臘人。古人認為埃特魯斯坎人來自東方的安納托利亞,今天的一些考古發現也證實了這一點。從起源看,他們似乎不是古義大利人,正如他們的語言也並非印歐語系一樣,他們的文明混合了來自東西方的各種因素。著名的維朗諾瓦文明代表了埃特魯斯坎人的最初發展階段,從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們在新領土上所取得的非凡的文化進步。這片新領土位於義大利東北部及亞平寧山區和第勒尼安海之間的沿海平原地區。埃特魯斯坎人居住在獨立的、強大的城邦中,城邦之間通常結成聯盟。這些城邦最初由一個君主統治,後來變成通過議會和選舉出的官員施行統治的寡頭政治。埃特魯斯坎人本來是農耕部族,擁有組織嚴密的軍隊,他們用這些軍隊來統治周邊民族,同時他們也喜歡經營商業和從事手工業。托斯卡納和北部的拉丁姆地區應該是埃特魯斯坎人最早的定居地。一小部分拉丁人在這片領土的南端生息繁衍,在那裡最終建立了羅馬城。因此,在埃特魯斯坎文明鼎盛時期還只是村民的羅馬人,與埃特魯斯坎人的語言、思想和宗教有著緊密的聯系:埃特魯斯坎人對羅馬文化向文明的轉化產生了獨一無二的最重要的影響。
另一方面,在公元前16世紀至公元前11世紀間的邁錫尼文明時期,希臘人在義大利南部和中部沿海地帶縱橫航行,隨後停滯不前的時期才使得他們的航行告一段落。迫於在西方貿易線路上與腓尼基人的競爭,他們建立了新的貿易基地,接著在公元前8世紀使殖民地得到全面發展。他們最初在義大利的匹茲庫薩 (在那不勒斯灣的伊斯基爾島)建立殖民地,之後又把勢力稍微地向北推進到西西里島的庫米大陸以及義大利南部沿海地區。隨著與希臘人的接觸,埃特魯斯坎人很快變得更加成熟起來,他們根據希臘文字創造了字母,形成了自己的雕塑及繪畫風格,發展了以希臘擬人神為基礎的宗教信仰,並精心制定了一套占卜未來的儀式。所有這些後來都被羅馬人繼承了下來。
古希臘歷史
古希臘的地理范圍,除了現在的希臘半島外,還包括整個愛琴海區域和北面的馬其頓和色雷斯、亞平寧半島和小亞細亞等地。公元前5、6世紀,特別是希波戰爭以後,經濟生活高度繁榮,產生了光輝燦爛的希臘文化,對後世有深遠的影響。古希臘人在文學、戲劇、雕塑、建築、哲學等諸多方面有很深的造詣。這一文明遺產在古希臘滅亡後,被古羅馬人破壞性的延續下去,從而成為整個西方文明的精神源泉。
早在古希臘文明興起之前約800年,愛琴海地區就孕育了燦爛的克里特文明和麥錫尼文明。大約在公元前1200年,多利亞人的入侵毀滅了麥錫尼文明,希臘歷史進入所謂「黑暗時代」。因為對這一時期的了解主要來自《荷馬史詩》,所以又稱「荷馬時代」。在荷馬時代末期,鐵器得到推廣,取代了青銅器;海上貿易也重新發達,新的城邦國家紛紛建立。希臘人使用腓尼基字母創造了自己的文字,並於前776年召開了第一次奧林匹克運動會。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召開也標志著古希臘文明進入了興盛時期。前750年左右,隨著人口增長,希臘人開始向外殖民。在此後的250年間,新的希臘城邦遍及包括小亞細亞和北非在內的地中海沿岸。在諸城邦中,勢力最大的是斯巴達和雅典。
15世紀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很多知識分子(以僧侶和貴族為主)為了擺脫基督教日益腐朽的世俗化統治與思想禁錮,開始重新學習逐漸被遺忘的古希臘著作,例如《荷馬史詩》、亞里士多德的《詩學》,和一些先古基督教會文章。古希臘的精神遺產第一次得到了全面復興和繼承。
可是到了18~19世紀,隨著啟蒙運動的興起,學者們不再把《聖經》上寫的當作真事,而且把古希臘的知識歸於同類,把前776年第一次奧運會之前的事情統統算為神話,而非歷史。1870年Heinrich Schliemann在希臘Troy出土文物,這一考古發現讓西方人重新認識到古希臘不是虛無縹緲的神話傳說,而的確經歷過燦爛的文明。從此學者開始仔細研究古希臘流傳下的著作,區分神話,傳說和歷史。
古典希臘哲學,或稱早期希臘哲學集中在辯論與質詢的任務。在很多方面,它同時為現代科學與現代哲學鋪設了道路。早期希臘哲學家對後世產生的影響從未間斷,從早期穆斯林哲學到文藝復興,再到啟蒙運動和現代的普通科學。

⑥ 關於羅馬歷史

整個拜占庭帝國的歷史雖然長,但是它不像中國王朝那樣,一個帝國都是由一個家族來統治的,所以在一個帝國的名下,有很多不同的王朝.他們的統治者是沒血緣關系的
以下是拜占庭經歷過的王朝順序:

狄奧多西王朝
利奧王朝
查士丁尼王朝
伊拉克略王朝
伊蘇里亞王朝
馬其頓王朝
杜卡斯王朝
科穆寧王朝
安格魯斯王朝
尼西亞流亡政府
帕列奧列格王朝

3世紀後期羅馬皇帝戴克里先引入了四頭制的制度來更有效地管理龐大的羅馬帝國。他將整個帝國分為兩部分,在義大利和希臘各設立一個皇帝(稱奧古斯都),輔佐他們的各設一個副皇帝(稱凱撒)。這個分裂一直維持到4世紀。 君士坦丁大帝於324年重新將自己立為整個帝國的唯一皇帝。君士坦丁決定建立一個新的君士坦丁大帝首都,他選擇了拜占庭(今天的伊斯坦布爾)。330年這個首都建成了,君士坦丁稱之為新羅馬(Nova Roma)。但一般人稱之為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意為君士坦丁之城)。這個新的首都成為他的管理機構的中心。君士坦丁也是第一位信仰基督教的皇帝。雖然在君士坦丁的統治時期這個帝國還不是拜占庭帝國,但基督教是拜占庭帝國的一個特性,是它與相信多神教的羅馬帝國的分界線。 另一個分界線是378年的哈德良堡戰役。這場敗仗,以及皇帝瓦倫斯之死可以被看成是古代帝國和中世紀帝國分家的時間。瓦倫斯的繼承人狄奧多西烏斯一世(有時也被稱為大帝)將整個帝國再次分開。395年他將這兩部分分別交給他的兩個兒子阿爾卡狄烏斯和霍諾里烏斯。阿爾卡狄烏斯成為東部的統治者,霍諾里烏斯成為西部的統治者,他的首都是米蘭。從這個時候開始東部的這個帝國一般被稱為東羅馬帝國,或拜占庭帝國。 東羅馬帝國的主宰文化是希臘文化。希臘語不但是日常用語,而且是教會、文學和商業的共同語言。對於當時的羅馬人來說,今天對「西部的拉丁帝國」和「東部的希臘帝國」的區分,以及今天所強調的東部的帝國並不是「真正」的羅馬帝國,並不重要。羅馬帝國是一個多語言的帝國,東羅馬並不例外。在這個國家裡有希臘人、弗拉赫人、亞美尼亞人、猶太人、埃及人、敘利亞人、依利里亞人和斯拉夫人,他們都有自己的語言。但希臘文化從帝國的都市如君士坦丁堡、安條克、以弗所、塞薩洛尼基和亞歷山大傳向全國。雖然當時還不很明顯,但東羅馬帝國在其學者如約翰·桂索斯通的影響下發展了他們自己風格的基督教。 東羅馬帝國基本上避免了西羅馬帝國3世紀和4世紀所遭遇的困難。這里有許多原因。首先這里的城市文化已經相當成熟了,其次民族大遷徙時的入侵主要吸引是羅馬的財富。5世紀中西羅馬帝國多次被征服,東羅馬帝國頂多交納貢獻就可以免除遭難了。狄奧多西斯二世加強了君士坦丁堡的城牆,使得這座城市成為被「野蠻人」攻不破的城市。476年當西羅馬帝國滅亡時東羅馬帝國的利奧一世與哥特人談判,他結束了哥特人對東部帝國的威脅,但他也不再打算重新征服西羅馬帝國疆土了。
早期歷史
6世紀時東羅馬的主要敵人是它的傳統的老敵人:波斯人、斯拉夫人和保加爾人。神學的爭論,比查士丁尼大帝如對基督一性說的爭論也是帝國的重要話題。但東部帝國並沒有忘記它在西部的根。在查士丁尼一世和他的傑出的將軍貝利薩留的領導下東帝國甚至奪回了它部分在西部喪失的省份:義大利的大部地區、北非和西班牙。查士丁尼重編了古羅馬的法規,制定了《民法大全》。值得注意的是這部法典是用拉丁語寫的,而當時拉丁語已被認為是一種古老的語言了,甚至許多寫這部法典的人都不太會說這種語言。530年代,在查士丁尼一世的統治下,聖索非亞大教堂(其原名Hagia Sophia是神聖的真理的意思)開始動工。這座教堂將成為拜占庭宗教生活和東正教的中心。 查士丁尼一世給他的繼承人留下了一個空空的國庫,而他的繼承人也無法對付在所有的邊境上突然出現的新敵人:倫巴底人佔領了義大利北部,斯拉夫人佔領了巴爾干半島的大部分地區,波斯人入侵和佔領了東部的省份。赫拉克留後來重新奪回了這些東部省份,但當時剛剛在伊斯蘭教下統一起來的阿拉伯人的突然出現是赫拉克留無法意料到的。阿拉伯人佔領了幾乎所有的南部省份。7世紀中敘利亞、埃及徹底淪為阿拉伯帝國的一部分。
希臘化時代
拜占庭帝國雖然失去了許多土地,但這也給它帶來了一些好處——它不再那麼混雜了。赫拉克留將全國希臘化了,希臘語被定為官方語言。他不用古羅馬的皇帝頭銜Augustus,而使用Basileus(國王)。在宗教上拜占庭帝國與西歐的區別已經不可忽視了。不過拜占庭帝國國內也有不小的區別,在其南方的省份里一般更多地使用一性派的基督教,而不是東正教。這些省份失落後,在剩餘的省份中東正教更加強大了。赫拉克留將全國分為幾個軍區來對付外來的侵擾。除首都外其他地方的城市化不斷縮小。君士坦丁堡卻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了。阿拉伯人試圖佔領君士坦丁堡的計劃失敗了。拜占庭當時的海軍勢力非常強大,而且他們擁有一種神秘的火器:希臘火。阿拉伯人初始的進攻被擊退後,東帝國開始得到恢復。 8世紀最大的問題是對聖像破壞運動的爭論。利奧三世下令禁止聖像,這個命令受到很大的反對,整個國家到處都發生暴亂。在艾琳女皇的領導下在787年的第二次尼西亞公會議上決定聖像可以被尊養但不可以被崇拜。艾琳還有與法蘭克國王查理大帝結婚來實現統一東西帝國的計劃,但這些計劃未能成功。9世紀初聖像破壞運動重現,843年再次被制止。這些爭論使得當時與其已經開始離心離德的天主教和神聖羅馬帝國(對拜占庭帝國來說這個名字相當荒謬)未能重新統一起來。
黃金時代
「保加利亞人屠夫」巴西爾二世在馬其頓王朝皇帝的統治下,拜占庭帝國在9、10和11世紀初達到了它的頂峰。在這段被稱為「黃金時期」的幾個世紀里,拜占庭帝國抵抗了羅馬教廷撤消佛迪奧斯為教主的要求,獲得亞得里亞海的制海權,佔領了義大利的一部分和保加利亞的大部分。1014年巴西爾二世(保加利亞屠夫)打敗了保加利亞人,並於1018年徹底滅亡了第一保加利亞王國。同時拜占庭帝國還獲得了一個新的同盟者(不過有時也是敵人):在基輔的俄羅斯國為拜占庭提供了一支重要的僱傭軍。 但如其前身的羅馬帝國,拜占庭很快又陷入困境。主要原因是當時許多佔有土地的貴族打亂了軍區的制度。假如拜占庭帝國只需要對付它的舊敵神聖羅馬帝國和阿拉伯的阿拔斯王朝的話它可能還可以支持下去,但新的敵人根本不怕它的名譽:諾曼人征服了義大利,而突厥進入了小亞細亞。突厥當時最大的敵人是埃及,而小亞細亞則是拜占庭帝國士兵的主要來源地。1071年在曼齊刻爾特會戰中羅梅納斯四世被突厥蘇丹阿爾普·阿爾斯蘭戰敗,拜占庭帝國從此失去了小亞細亞省。 1054年,東正教與天主教徹底決裂。 事情起因於教皇利奧九世執意任命一名西西里出生的主教執掌東方教會。此舉招致整個東部教會的不滿。牧首米哈伊爾.塞魯拉利烏斯大怒,下令關閉國內所有西方教堂,驅逐其神職人員。 教皇此時又派遣紅衣主教亨伯特作為特使與東部教會進行會晤,然而此次談判最終宣告破裂,亨伯特於1054年7月在聖索菲亞大教堂下達了由教皇簽署的開除教籍令。不久,牧首召集宗教會議,宣布開除羅馬代表們的教籍 至此,長期對立的東西方教會徹底分裂,再未彌合,對此後的歷史造成了深遠影響。
帝國末日
1180年前後的拜占庭帝國疆域拜占庭帝國的最後幾個世紀以篡權者亞歷克修斯一世開始,他引入封建封侯的制度,重新建立起一支軍隊,對突厥進行了有力的抵抗。他向西方求救抵抗突厥,這是第一次十字軍東征的起源。十字軍收復了尼西亞,但很快救兵成了仇兵。雖然亞歷克修斯的孫子曼紐爾一世是十字軍的朋友,但雙方都不能忘記他們互相革除了對方的教籍,拜占庭對源源不斷經過其領土的羅馬天主教十字軍的意圖很持懷疑。11世紀和12世紀來自神聖羅馬帝國的德意志人和來自西西里島和義大利的諾曼人不斷攻擊帝國。亞歷克修斯給予貿易專權的義大利城市國家尤其成為反西情緒的對象。他們成為「法蘭克人」和「拉丁人」的代表。尤其威尼斯人特別受反感,盡管威尼斯的船隻是帝國艦隊的骨幹。與此同時,突厥依然是一個威脅,1176年他們擊敗了曼紐爾。 在第三次十字軍東征中,腓特烈一世企圖征服拜占庭帝國,但給帝國帶來最大摧殘的卻是第四次十字軍東征。這次東征的目的是佔領埃及,但威尼斯人獲得了領導權。在他們的慫恿下十字軍1204年攻克君士坦丁堡,他們建立了一個短期的封建王國(拉丁帝國),而拜占庭的力量卻徹底被削弱了。 拜占庭帝國這時已經三分五裂了:尼西亞帝國、伊庇魯斯和特拉比松同立。前者由帕里奧洛加斯王朝統治。1261年他們收復君士坦丁堡,戰敗了伊庇魯斯,恢復了帝國。但他們的主要注意力集中在歐洲,而把他們在亞洲的敵人忘了。這時他們倖存的主要原因是因為當時穆斯林內部分裂。當奧斯曼帝國建立後除一些港口城市外拜占庭帝國幾乎所有的其他地方都被奧斯曼帝國佔領了。拜占庭向西方求救,西方提出的條件是兩個教會必須統一。拜占庭雖然頒布法律統一教會,但拜占庭的居民並不接受羅馬天主教。一些西方的僱傭軍來到拜占庭,但西方大多數人寧可拜占庭死亡。他們看著奧斯曼帝國將剩餘的地域蠶食。 一開始奧斯曼帝國認為攻擊君士坦丁堡代價太大,不值得,君士坦丁堡的城牆非常堅固,除十字軍外上千年中沒有人能夠攻克它。但隨著版圖的擴張,君士坦丁堡漸漸處在了奧斯曼帝國版圖的中心位置,同時火炮的出現,這城牆不能再保護這座城市了。 1453年5月29日,經過兩年的包圍,穆罕默德二世攻克君士坦丁堡,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戰死。1461年特拉比松也被穆罕默德二世佔領了。穆哈默德二世將自己看做是東羅馬帝國的合格的繼承人。到12世紀末,小亞西亞和巴爾干半島的大部分都已經落入奧斯曼帝國的控制之下了。 此時,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宣布成為東正教的保護人。他的孫子伊凡四世將成為俄羅斯的第一位沙皇。他的繼承人認為他們是羅馬帝國和君士坦丁堡的合格的繼承人,是第三個羅馬帝國。一直到20世紀初它們的覆亡,奧斯曼帝國和俄羅斯帝國都認為自己是拜占庭的合理繼承人。 拜占庭帝國在將經典知識傳遞給伊斯蘭世界的過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最重要的印象卻是他的教會。早期拜占庭的傳教士將東正教傳給了許多斯拉夫人。到今天為止,大多數斯拉夫人以及希臘人信奉東正教。東羅馬帝國的建立年代和滅亡年代,395年和1453年,被定義為中世紀的開始和結束。

⑦ 關於一些羅馬歷史

另一方面,在公元前16世紀至公元前11世紀間的邁錫尼文明時期,希臘人在義大利南部和中部沿海地帶縱橫航行,隨後停滯不前的時期才使得他們的航行告一段落。迫於在西方貿易線路上與腓尼基人的競爭,他們建立了新的貿易基地,接著在公元前8世紀使殖民地得到全面發展。他們最初在義大利的匹茲庫薩 (在那不勒斯灣的伊斯基爾島)建立殖民地,之後又把勢力稍微地向北推進到西西里島的庫米大陸以及義大利南部沿海地區。隨著與希臘人的接觸,埃特魯斯坎人很快變得更加成熟起來,他們根據希臘文字創造了字母,形成了自己的雕塑及繪畫風格,發展了以希臘擬人神為基礎的宗教信仰,並精心制定了一套占卜未來的儀式。所有這些後來都被羅馬人繼承了下來。 羅馬城市建立的日期並不確定,傳統認為是在公元前753年,這已經廣泛地為考古發現所證實,盡管可能此前已經有一部分人早就居住在那裡。傳統上,羅馬人把羅馬城的建立歸功於英雄羅穆盧斯。他和他的孿生兄弟瑞摩斯是英雄埃涅阿斯的後代。埃涅阿斯是希臘女神阿佛洛狄特(羅馬神話中稱維納斯)的兒子,他在希臘人佔領特洛伊城之後來到義大利。羅馬歷史學家提圖斯·李維這樣描述這個神話故事:這對孿生兄弟的祖父是努米托,他是羅馬東南部阿爾班山區阿爾巴國的國王。國王邪惡的兄弟阿穆利烏斯將國王驅逐出境,還讓國王唯一的女兒雷婭·西爾維婭做貞女以阻止她生兒育女(貞女是不準生育的),以防止國王的子孫報仇。但是雷婭·西爾維婭違背了他的約束,與戰神馬耳斯相愛並生下了一對雙胞胎。當這對雙胞胎被遺棄在台伯河畔時,一隻母狼哺育了他們,後來又被一位牧羊人發現,他的妻子將他們撫養大。長大後,這對孿生兄弟成為了綠林首領。在瑞摩斯被俘、帶給國王阿穆利烏斯後,羅穆盧斯帶領手下救出了他,並殺死了阿穆利烏斯。此時,孿生兄弟身世大白,他們的外祖父努米托恢復了王位。兄弟倆離開外祖父,在被牧羊人發現的地方創建了自己的城市。在決定誰來做城市的主宰時,神諭告訴他們要由看到的預示成功的飛鳥來決定。瑞摩斯站在阿文廷山上看到了6隻禿鷲,羅穆盧斯站在巴拉丁山上看到了12隻禿鷲。後者的數字更幸運,但瑞摩斯是最先看到徵兆的人。結果兄弟間發生了爭吵,羅穆盧斯最終殺死瑞摩斯,成為新城的國王。他統治了很長時期,死後被接納到諸神中,成為受人尊敬的戰神奎里納斯。 在羅馬發展為城市、建立自己的政治和文化的過程中,羅馬人仿效了其鄰近的埃特魯斯坎文明。義大利現存最早的文字發現於公元前8世紀初羅馬城附近的古代城市奧薩客棧大墓地。陶罐上刻畫的4個希臘字母表明,剛剛建立羅馬城的拉丁人在希臘人採用腓尼基字母後不久就學會使用了這種文字。羅馬早期政治是王政時代,國王掌握絕對的權力。他是大立法官、軍隊的首領、大法官和大祭祀長,其權力僅僅受到來自元老院和公民大會的遏制。元老院就是元老議會,由不同部族首腦組成。按照憲法和傳統習俗,元老院有權通過或否決國王的任命以及判定國王的立法和訴訟。公民大會由羅馬的全體男性公民構成,按照親緣關系分成30組;它授予君主行使權力,而這一點由元老院最後正式批准。 隨著羅馬權力和影響的增長, 財富開始集中在少數人手中。貴族是整個社會中最富有的成員,他們控制著大部分的貿易、行政管理和軍隊,而且只有他們才能夠進入元老院或被任命和選舉為官員。平民主要是小農場主、勞動者和手工藝者,他們占人口的大部分,在政府中卻幾乎沒有發表意見的機會。 補充: 有關 羅馬 的名言 條條大路通羅馬 All roads lead to Rome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 Rome is not set up in a day 身在羅馬就做 羅馬人 In Rome will do the Romans 補充: 羅馬各個時期的名人: 羅穆盧斯(在位統治37年)之後,傳統上記載還有另外六位國王:奴瑪·龐皮利烏斯(在位43年)、圖盧斯·霍斯提利烏斯(在位32年)、安庫斯· 馬蒂 烏斯(在位44年)、L.塔 奎尼 烏斯· 普里斯 庫斯(在位38年)、賽爾維烏斯·圖里烏斯(在位44年)和L.塔奎尼烏斯·休珀博斯(在位 25年)。在 王政 時代,羅馬極大地擴大了對周邊領土的控制。建立王政的明確目的就是提供穩定和安全,而對周邊領土的征服就是服務於這一目的的。 羅馬人 似乎對領土和財富並不特別貪婪;他們的征服主要為了防範周邊民族對自己安全的威脅。隨著領土范圍的擴大,羅馬人引起了北 方強 大的埃特魯斯坎人的注意。公元前6世紀中葉,埃特魯斯坎人 攫取 了羅馬的政權。一時間,埃特魯斯坎君王統治了這個城邦,這使得羅馬人憤恨不平。終於因為埃特魯斯坎國王塔爾文強奸了一個貴族的妻子 盧克 蕾蒂亞,羅馬人在公元前509年奮起反抗,推翻了他的統治。盡管 強奸 盧克蕾蒂亞以及朱尼厄斯· 布魯圖 斯推翻塔爾文可能是演繹的故事,但塔爾文政權被推翻無疑標志著埃特魯斯坎政權和文明的衰落。 補充: 凱撒 公元前64年至44年凱撒、龐培、 克拉蘇 所在的前三頭政治時期,結束了以 元老院 為權力中心的議會制。 凱撒漸漸消滅了龐培、克拉蘇,他也就是 凱撒大帝 ,後人用他的名字凱撒代表羅馬國王的稱號。 公元前44年3月15日,凱撒被國內反對派布魯都(Brntus)和卡西烏斯(Cassius)陰謀刺殺。 屋大維 公元前43~27他的外甥,也是義子屋大維成為繼承人也就是歷史上的奧古斯都大帝。他與安東尼、雷必達的統治被稱為後三頭政治。後來,屋大維消滅了安東尼和雷必達,屋大維成為羅馬的第一位正式皇帝,羅馬從此進入帝國時期。 補充: 一、提比略(Tiberius公元14~37)這位羅馬第二任皇帝曾任命彼拉多為猶太巡撫,在彼拉多任內,耶穌被釘死。 二、加 力果 拉(Caligula公元37~41),也譯作加利古拉。 三、克勞狄(Claudius公元41~54) 四、尼祿(Nero 54~68)亦譯 尼羅 ,尼祿皇帝在第一次猶太大起義時,血腥鎮壓猶太人。 五、維斯帕先(Vespasian公元69~79)亦譯 韋帕 薌或威斯巴仙,這將軍於公元67年受尼祿皇帝派遣到巴勒斯坦鎮壓猶太人起義,尼祿死後的次年被擁立為皇帝。 六、提多(Titus公元79~81)維斯帕先皇帝的兒子,公元70年毀滅 耶路撒冷 城。 七、圖密善(Domitian公元81~96)。 八、圖拉真(Trajan公元98~117),在位時兩次對外征討,建立阿拉伯行省,並向東擴張勢力到 兩河流域 。 九、 哈德良 (Hadrian公元117~138),任內加強獨裁統治,再次鎮壓猶太人的反抗。在其任內在 不列顛 北部修建了哈德良城牆。 十、 安東尼 (Antonia公元138~161)。公元一至二世紀是 羅馬帝國 的強盛時期,帝國疆域空前廣大,北部邊界到達現在歐洲的英國、西德、 奧地利 、匈牙利和羅馬利亞等地,東邊一度達到西亞的 幼發拉底河 ,南麵包括非洲的埃及和 蘇丹 北部、 利比亞 、 突尼西亞 、 阿爾及利亞 、西邊面臨大西洋。安東尼皇帝統治時期,局勢仍比較穩定,尚能維持帝國現狀。 十一、 馬可 ·奧利略(Marcus Aurelius公元161~180),這位皇帝在位時,羅馬帝國的「黃金時代」已經逐漸消逝。 十二、康茂德(Commos公元180~192),這位皇帝在位時,已到了公元二世紀的末尾,羅馬帝國面臨混亂與衰落的時期。但這時離 開羅 馬東 西分裂,狄奧多西一世將帝國分給兩個兒子,而成為 東羅馬帝國 和 西羅馬帝國 的時期,還足足有二百年的時間,其事發生於公元395年。 康茂德(Commos公元180~192),這位皇帝在位時,已到了公元二世紀的末尾,羅馬帝國面臨混亂與衰落的時期。但這時離開羅馬東西分裂,狄奧多西一世將帝國分給兩個兒子,而成為東羅馬帝國和西羅馬帝國的時期,還足足有二百年的時間,其事發生於公元395年。同時,羅馬是全世界天主教的中心--- 羅馬教廷 的所在地!

⑧ 關於羅馬的歷史一些知識

第一,羅馬是被日耳曼人擊敗的。 第二,829年威塞克斯國王愛格伯特統一了英格蘭。1066年諾曼底公爵渡海征服英格蘭。 亞瑟王(King Arthur)是英格蘭傳說中的國王。 第三,北非古國迦太基著名軍事家。 第四,迦太基:據現有僅存的資料顯示,迦太基的建城時間比羅馬要早,但確實時間無從考據。而較為廣泛接受的說法是在奧林匹克運動會前38年(即公元前814年),腓尼基(Phoenicia)一城邦推羅的移民橫渡地中海來到北非,向當地人買下一塊土地,在當地土著人的同意下,建立了迦太基,籍以作為大量販賣奴隸及海上貿易的中轉站。大約在公元前8世紀 - 公元前6世紀,迦太基開始向非洲內陸擴展,並控制了北非的大部分腓尼基人殖民地。與此同時,迦太基亦向西地中海進發,佔領了西班牙南部海岸及其附近島嶼、撒丁島、科西嘉島及西西里島西部等,開始稱霸西地中海,與希臘分別控制著地中海的西東兩邊。 由公元前6世紀開始,迦太基開始與欲染指地中海西部的希臘人發生沖突。大約在公元前 535年,迦太基人聯合伊特拉斯坎人,在科西嘉島近岸打敗了其中一支希臘人的艦隊。但是在公元前480年,敘拉古的領主格隆和阿克拉加斯的領主特隆所統率的希臘軍隊卻在西西里島大敗迦太基的軍隊。此後百年間,迦太與希臘為了爭霸地中海而紛爭不斷。 直到公元前4世紀初,希臘在經歷伯羅奔尼撒戰爭後元氣大傷,開始停止在西西里殖民。而在希臘的皮魯斯大王於西西里為希臘城邦作出最出一次對抗迦太基的戰事後,迦太基與希臘的紛爭大致告一段落。但取而代之的,卻是與更可怕的對手 - 羅馬所發生的戰爭。 新迦太基:新迦太基是迦太基人控制西班牙的首城,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第五,羅馬帝國疆域西達今英國、西班牙、德國、奧地利、匈牙利和羅馬尼亞等地,東達西亞的幼發拉底河,南麵包括非洲的北非地區和蘇丹,達到了590萬平方公里,成為西方歷史上第一大帝國。 第六,漢尼拔是迦太基的行政官終身與羅馬為敵;傳說中,亞瑟就是在日耳曼民族入侵的這段時期裡面,以凱爾特人的英雄身份登場。他率領各部落在名為巴頓山之役的交戰中一舉擊潰屬於日耳曼民族一支的薩克森人,被視為中世紀英國著名的傳奇人物。

⑨ 關於學習羅馬歷史

西洋史 作者來:陳衡哲 著
胡適自評價本書說:「陳衡哲女士的《西洋史》是一部帶有創作的野心的著作。在史料的方面她不能不依賴西洋史家的供給。但在敘述與解釋的方面,她確實做了一番精心結構的工夫。這部書可以說是中國治西史的學者給中國讀者精心著述的第一部《西洋史》。在這一方面,此書也是一部開山的著作。」又說:「西洋史要這樣做方才不算是僅僅抄書,方才可以在記述與判斷的方面自己有所貢獻。」

個人感覺:好理解,脈絡清

閱讀全文

與羅馬歷史知識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