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太原博物館的發展歷史
太原博物館建設方案於2009年8月20日經省政府常務會議通過,並被確定為「省城十大重專點建設項目」。
2009年屬9月30日正式開工建設,建設工期為三年。
「博物館是倒錐形的5個桶體,傾斜角度大概有將近30度,30度的傾斜角給整個主體建築以及外立面幕牆的施工造成了很大的困難。平行施工在建築領域里來說是比較困難的,因為上下左右前後都在施工,質量和安全上的保護措施相當多,而且我們做了很多的施工方案,就是為了確保質量安全,在質量、安全都保證的前提下完成既定工期目標。」山西建工(集團)總公司太原市博物館項目部負責人介紹,太原市博物館是一種造型獨特的建築,每個桶都是橢圓形倒錐體,有8個圓心,8段弧,由下到上、由小到大呈輻射狀,全部採用鋼結構吊裝,不銹鋼「T」形龍骨支撐,施工要求復雜,難度大。
⑵ 山西省有哪些博物館
山西省博物館
位於太原市東南上官巷內,原是文廟,後為山西回省圖書博物館,1953年改為答山西省博物館。始建於金大定年間,明清重修擴建。清光緒七年(1881年)由市西原廟址遷移到此。
可乘坐865路車到達
山西省民俗博物館
山西 太原市 文廟巷3號
山西省煤炭博物館
座落在太原市迎澤大街和晉祠路交匯處,佔地面積6公頃,總建築面積35000平方米,有陳列廳、學術報告廳、多功能放映廳和辦公研究樓組成。
山西省藝術博物館
起鳳街5號
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館
是中國地方專業性民俗博物館。反映晉南地區漢民族的生活習俗。位於山西省襄汾縣城南。1984年秋籌建,1985年11月10日開館。
該館是利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丁村明清民居建成的。
⑶ 山西博物院
山西博物院位於太原市汾河西畔濱河西路北段13號,前身為1919年創建的山西教育圖書博專物館,此後屢次屬更名。1953年起稱山西省博物館。新館於2001年8月10日奠基開工,2004年竣工,定名為山西博物院,為國家「九五」重點建設工程,也是山西省建國以來投資規模最大的文化基礎設施,是現代化綜合性博物館。
山西博物院佔地168畝,建築面積5.1萬平方米,總投資近4億元人民幣,珍貴藏品約40萬件(截止2015年9月)。
山西博物院的基本陳列以「晉魂」為主題,由文明搖籃、夏商蹤跡、晉國霸業、民族熔爐、佛風遺韻、戲曲故鄉、明清晉商等7個歷史文化專題和土木華章、山川精英、翰墨丹青、方圓世界、瓷苑藝葩等5個藝術專題構成。
⑷ 山西博物館的介紹
山西博物院位於抄太原市濱河西襲路,直屬於山西省文物局,副廳級建制。博物院佔地面積168畝,建築面積51000平方米,展廳面積10000平方米,庫區面積12000平方米。前身為山西省博物館,是我國建館時間較早的綜合性地誌博物館之一。山西博物院由主樓和四座角樓構成主體建築,主樓地上四層地下一層,造型「如斗似鼎」,四翼舒展,象徵豐收吉祥;四座角樓分別為臨時展廳、多功能報告廳、文研樓和行政樓。博物院保藏了社會徵集、捐贈和出土文物共計10餘萬件,包括反映史前文化、夏文化、殷商北部的方國文化、晉文化、北朝民族融合文化、宋金戲曲文化、明清晉商文化的文物精品以及抗日戰爭時期三大抗日根據地的革命文物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珍貴文物。山西博物院的基本陳列以「晉魂」為主題,由《文明搖籃》、《夏商蹤跡》、《晉國霸業》、《民族熔爐》、《佛風遺韻》、《戲曲故鄉》、《明清晉商》等7個歷史文化專題和《土木華章》、《山川精英》、《翰墨丹青》、《方圓世界》、《瓷苑藝葩》等5個藝術專題構成。它緊緊抓住山西歷史文化長河中的「亮點」重點展示,並打破傳統陳列模式,以物代史,史物結合,形成了具有鮮明個性,廣受贊譽的陳列風格。
謝謝
⑸ 描述山西博物館
目錄
歷史沿革
建築布局
館藏精品
青銅
陶器
玉器
石刻
書法
瓷器
繪畫
雜項
主要展覽
歷史專題
藝術專題
臨時展覽
科研論著
參觀指南
位置交通
開放時間
講解服務
注意事項
票務信息
山西博物院
山西博物院位於太原市汾河西畔,是大型現代化、綜合性博物館之一,為國家"九五"重點建設工程,也是山西省建國以來投資規模最大的文化基礎設施。
山西博物院的前身為1919年創建的山西教育圖書博物館,此後屢次更名。1953年起稱山西省博物館。新館於2001年8月10日奠基開工,2004年竣工,定名為山西博物院。
山西博物院作為山西省最大的文物收藏、保護、研究和展示中心,佔地168畝,建築面積5.1萬平方米,總投資近4億元人民幣,珍貴藏品約40萬件。
山西博物院的基本陳列以"晉魂"為主題,由文明搖籃、夏商蹤跡、晉國霸業、民族熔爐、佛風遺韻、戲曲故鄉、明清晉商等7個歷史文化專題和土木華章、山川精英、翰墨丹青、方圓世界、瓷苑藝葩等5個藝術專題構成。
中文名稱:山西博物院
外文名稱:Shanxi Museum
類別:綜合性博物館
地點:山西省太原市濱河西路北段13號
竣工時間:2004年(新館)
開放時間:2005年(新館)
館藏精品:鳥尊,涅槃變相碑,木板漆畫
歷史沿革
民國八年(1919年)10月9日,山西博物院的前身--山西教育圖書山西博物院博物館成立。
民國十四年(1925年)10月,山西教育圖書博物館更名為山西公立圖書館。原館面積遂擴至9萬平方米。博物館成為圖書館的附設機構,館員13人,藏書也增至13萬余冊。
民國十九年(1930年)10月,山西公立圖書館與美國弗利爾藝術博物館合作,發掘了萬泉縣(今萬榮)漢汾陰後土祠遺址,後經整理舉辦了土陶器展。
民國二十年(1931年)1月,山西公立圖書館與北平女子師范大學研究所、美國弗利爾藝術博物館等聯合發掘萬泉荊村新石器文化遺址,發現了廟底溝文化遺存,部分出土物入藏山西省公立圖書館。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10月,山西公立圖書館遵照省府頒發的《山西省民眾教育館組織規程》,山西公立圖書館原址及所有圖書物品,籌備開辦山西省立民眾教育館。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11月8日,太原淪陷。山西省立民眾教育館隨之淪落日藝術中心內景軍手中,日軍接管省立民眾教育館後,將其更名為太原圖書館,附設於"山西文化保護會",由日軍山岡部隊管理。之後又先後易手日軍舞兵團和山西陸軍特務機關代管。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12月,由山西陸軍特務機關移交偽山西省署。
民國三十年(1941年)1月,更名為山西省立新民教育館。日軍從全省各地掠奪書籍、文物等以充館藏,並且將一些珍貴文物、書籍運至日本。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抗戰勝利,閻錫山委任王仲元為接收委員,恢復省立民眾教育館館名。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太原解放前夕,閻錫山將兵工廠設於民眾教育館館址文廟,博物館工作被迫中斷。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4月,省立民眾教育館由人民解放軍太原軍事委員會文教接管組接管,更名為山西省圖書博物館,下設博物部。
1953年9月,山西圖書博物館與太原文物館合並,更名為山西省博物館,人員編制增至70餘人。
1956年,山西省博物館秉承"為科學研究服務,為廣大人民服務"的宗旨,按照地誌博物館模式陸續完自然之部、歷史之部和社會主義建設之部的基本陳列,並對公眾開放。
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間,博物館陳列和藏品被列為"封資修"或"四舊"受到批判,博物館事業遭到破壞。
1971年11月,博物館開始逐步恢復業務工作。
1992年,山西省委和省政府,決定籌建一座現代化新館。
1997年,項目批准立項。
2001年,新館奠基。
2004年,新館建成,定名為山西博物院。8月,陳列設計工程啟動。
2005年1月8日,"晉魂"陳列在新落成的館址舉行預展,廣泛徵求社會各界人士的意見。
2005年9月26日,大型基本陳列"晉魂"正式向公眾開放。
2007年,山西博物院榮獲第七屆"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獎"。
* 本詞條由網民共同創作並享有版權
好搜訪問電腦版糾錯反饋
⑹ 山西省博物院和山西博物館有區別嗎
博物館是隸屬於博物院下屬單位
博物館也稱博物院.是陳列,研究,收藏物質文化和內精神文化的實物以及自然標本容的文化教育事業機構.可分為民族,歷史,軍事,地誌,自然,藝術,醫學,科技等類型.在辭海及詞典里有詳細的解釋.記住博物館和博物院是沒有太大區別的!
⑺ 山西有哪些博物館
山西省博物館
位於太原市東南上官巷內,原是文廟,後為山西省內圖書博物館,1953年改為山西省博物館。始建於金大定年容間,明清重修擴建。清光緒七年(1881年)由市西原廟址遷移到此。
可乘坐865路車到達
山西省民俗博物館
山西 太原市 文廟巷3號
山西省煤炭博物館
座落在太原市迎澤大街和晉祠路交匯處,佔地面積6公頃,總建築面積35000平方米,有陳列廳、學術報告廳、多功能放映廳和辦公研究樓組成。
山西省藝術博物館
起鳳街5號
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館
是中國地方專業性民俗博物館。反映晉南地區漢民族的生活習俗。位於山西省襄汾縣城南。1984年秋籌建,1985年11月10日開館。
該館是利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丁村明清民居建成的。
⑻ 山西省博物院 簡介 急求!!!!!
山西博物院
山西博物院位於太原市秀美的汾河西畔,佔地168畝,建築面積內5.1萬平方米。山西容博物院的前身為1919年創建的山西教育圖書博物館,此後屢次更名。1953年起稱山西省博物館。新館於2001年8月10日奠基開工,2004年竣工,定名為山西博物院。山西博物院薈萃了全省文物精華,珍貴藏品約20萬件。其中新石器時代陶寺遺址文物、商代方國文物、兩周時期晉及三晉文物、北朝文物、石刻造像、山西地方陶瓷、金元戲曲文物、明清晉商文物等頗具特色。
⑼ 山西的四大博物館分別是什麼
山西博物館是很多的,山西省博物院,國家一級重點博物館。山西省科技館,山西省青銅博物館,山西煤炭博物館。山西侯馬晉國博物館,山西大同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