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高中政治歷史唯物主義哪些知識點
一、基本概念:
1.社會存在——社會生活的物質方面,基本要素是地理環境、人口因素、生產方式,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內容是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
2.社會意識——社會生活的精神方面,是人類社會中各種精神生活現象的總稱。它既包括各種風俗習慣和社會心理,也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科學、藝術、宗教、哲學等各種社會意識形式。
3.經濟基礎——指生產關系的總和。
4.上層建築——指一定社會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設施,以及該社會的各種思想觀點和社會意識形態。
※5.人民群眾:
A.含義:人民群眾是指一切對社會歷史起推動作用的人們,既包括普通個人,也包括傑出人物。 B.人民群眾是一個歷史范疇(在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歷史時期,人民群眾具有不同的內涵),勞動群眾是人民群眾的主體部分。
6.價值:是指一事物對主體的積極意義,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夠滿足主體需要的屬性和功能。
7.價值觀:指人們對事物價值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
8.價值判斷:人們對事物能否滿足主體的需要以及滿足的程度作出判斷,稱為價值判斷。 9.價值選擇:在價值判斷的基礎上進一步作出的選擇,稱為價值選擇。
10.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社會歷史性特徵: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會因時間、地點和條件的變化而不同。
二、基本框架
(一)社會發展的規律:
1.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
2.社會生活的本質——實踐(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 馬克思主義的實踐觀點是辯證唯物主義歷史觀的基本觀點,是打開社會歷史奧秘的鑰匙。 3.人類社會基本矛盾和基本規律: 4.社會歷史發展的總趨勢:
(1)是什麼:社會歷史發展的總趨勢是前進的、上升的,發展的過程是曲折的。 (2)實現方式: ①總的來說:
②具體來說:A.在階級社會里: B. 社會主義社會:(我國的改革:①性質:社會主義的自我完善和發展;②根本目的:使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的發展,使上層建築適應經濟基礎的發展;③總體作用: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動力。)
※(二)社會歷史的主體——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①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
第一,勞動群眾的生產活動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 第二,人民群眾是推動社會歷史發展的決定力量。 ②人民群眾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
第一,人民群眾的生活和實踐是一切精神財富形成和發展的源泉。 第二,人民群眾的實踐為精神財富的創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質條件。 第三,人民群眾還直接創造了豐碩的社會精神財富。
③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人民群眾在任何時期都是社會變革的主力軍) 第一,在階級社會中,生產關系的變革、社會制度的更迭,都是通過人民群眾的革命實現的。 第二,人民群眾通過推動生產力的發展而不斷創造和改變社會關系,從而不斷推動社會歷史的進步和發展。
7. 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 (1)基本內容
①中國共產黨的群眾觀點的基本內容是:相信人民群眾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一切向人民群眾負責,虛心向人民群眾學習。
②中國共產黨的群眾路線的基本內容是: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2)意義: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是我們黨領導中國人民奪取民主革命勝利的重要保證,也是取得社會主義革命勝利並成功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保證。
(三)價值與價值觀
1.人的價值
2.價值觀的導向作用
3.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基本要求(樹立正確價值觀的基本要求)
①自覺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②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我們要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把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最高的價值標准,牢固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把獻身人民的事業,維護人民的利益作為自己最高的價值追求。 4.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社會歷史性
(1)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社會歷史性特徵的內涵
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會因時間、地點和條件的變化而不同。這就是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社會歷史性特徵。
(2)把握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社會歷史性的意義:
①有助於我們正確評價歷史和現實中的各種價值觀念,防止簡單化和片面化傾向;
②有助於我們的價值觀念與時俱進,從而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進行正確的價值選擇。
② 政治的歷史唯物主義知識點有哪幾個
歷史唯物主義:只包括社會歷史觀和人生價值觀兩個方面、、
A、社會專歷史屬觀:a、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原理、、
b、兩大基本規律的矛盾運動原理、、
c、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原理、、
B、人身價值觀:a、價值觀的導向作用原理、、
b、人生的真正價值在於對社會的貢獻、、
c、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
以上就是歷史唯物主義中的6個原理名稱啦~
③ 高中政治,歷史唯物主義包括哪些知識點
歷史唯物主義指出:歷史的所有事件發生的根本原因是物資的豐富程度,社會歷史的發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觀規律。歷史唯物主義指出:歷史發展是有其特定規律的,即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對生產力有反作用,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的發展。
1、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決定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般過程;
2、社會存在(即社會的系統與架構,與組成社會的各個要素)決定社會意識(即伴隨體系架構產生的意識,訴求,思想等等),社會意識又可以塑造與改變社會存在;
3、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生產要素所有者與生產力提供者之間的關系)之間的矛盾、經濟基礎(及由生產力和生產關系揭示的經濟組織形式)與上層建築之間的矛盾,可以作為研究社會發展的出發點;
4、如果以階級的觀點看待社會組織,在階級社會中,社會基本矛盾表現為不同階層的人不同利益訴求的博弈,階級斗爭是階級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
5、階級斗爭可能會引發社會革命,奪取國家政權。
(3)歷史觀知識點擴展閱讀:
唯物史觀為人們提供了正確認識社會現象和社會歷史發展規律的思想路線,它揭示了社會基本矛盾運動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這一觀點提供了認識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和論證資本主義社會產生、發展和滅亡的科學依據,從而糾正了空想社會主義者僅僅從抽象的理性原則出發遣責資本主義制度的缺陷。
它揭示了階級斗爭是階級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糾正了空想社會義者寄希望於統治者發善心,以和平方式實現社會變革藍圖的幻想。
它揭示了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克服了空想社會主義者把無產階級僅僅看成一個受苦受難的階級,而把歷史進步和社會更替的希望寄託於少數天才人物的局限,因此,唯物史觀是社會主義從空想變成科學的基石。
④ 歷史唯物主義知識點有哪幾個
一,社會歷史觀:a,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原理,b,兩大基本規律的矛盾運動原理,C,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原理。二,人生價值觀:a,價值觀的導向作用原理,b,人生的真正價值在於對社會的貢獻,C,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
⑤ 歷史唯物主義中有價值觀的知識點么
歷史唯物主義的重要知識點 (價值觀與人生觀) 1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關系:決定與反作用 2. 價值觀具有導向作用,樹立正確價值觀的指導
⑥ 高三文科政治,給我簡要羅列辯證唯物主義歷史觀知識點
歷史觀又稱「社會歷史觀」。是人們對社會歷史的根本觀點的總的看法專,是世界觀的組成部屬分。
歷史觀的基本問題是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關系問題,這是哲學基本問題在社會歷史領域的延伸。唯物主義歷史觀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唯一科學的歷史觀。
辯證唯物主義歷史觀認為:
1.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又能動地反作用於社會存在;
2.社會歷史是客觀的合乎規律的辯證發展過程,社會基本矛盾是一切社會發展的動力,生產力是社會發展的最初源泉;
3.在階級社會,階級斗爭是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
4.人民群眾是推動歷史發展的主要力量。
自然觀是對自然界的總的看法。是世界觀的組成部分。唯物主義認為自然界是不依賴人的意識而獨立存在的客觀物質世界。
辨證唯物和唯物辯證的關系:
先有唯物辯證,後有辨證唯物;
都是唯物主義世界觀;
辨證唯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都是辨證的,唯物辯證的世界觀是機械的方法論是教條的。
⑦ 求高中《歷史》知識點
高中地理必修一、二、三復習要點
必修模塊1(自然地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1、天體系統的級別:總星系——銀河系(河外星系)——太陽系——地月系
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條件:①穩定的太陽光照條件②比較安全的宇宙環境③因為日地距離適中,地表溫度適宜(平均氣溫為15度)④因為地球的質量和體積適中,地球能吸引大氣形成大氣層(氮、氧為主)⑤形成並存在液態水
3、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
(1)太陽活動的標志:黑子、耀斑
(2)影響:影響電離層,干擾無線電短波通訊;產生「磁暴」現象和「極光」現象;影響地球氣候。
4、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
①晝夜交替:晝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線——晨昏線(圈)——與赤道的交點的時間分別是6時和18時——太陽高度是0度——晨昏圈所在的平面與太陽光線垂直;
②地方時差:東早西晚,經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時。
③沿地表水平運動物體的偏移: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偏向力隨緯度的增大而增大。
5、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
(1)晝夜長短的變化:
①北半球夏半年,太陽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緯度晝長夜短,緯度越高,晝越長夜越短。夏至日——北半球各緯度的晝長達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極圈及其以北的地區,出現極晝現象。②北半球冬半年,太陽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緯度夜長晝短,緯度越高,夜越長晝越短。冬至日——北半球各緯度的晝長達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極圈及其以北的地區,出現極夜現象。③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陽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晝夜等長,各為12小時。
④赤道全年晝夜平分。南半球的情況與北半球的相反。
(2)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同一時刻,正午太陽高度由太陽直射點向南北兩側遞減,夏至日,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正午太陽高度由北回歸線向南北兩側遞減,此時北回歸線及其以北各緯度達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緯度達最小值。冬至日,太陽直射南回歸線,正午太陽高度由南回歸線向南北兩側遞減,此時南回歸線及其以南各緯度達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緯度達最小值。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陽直射赤道,正午太陽高度自赤道向兩極遞減。
(3)四季的變化(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隨著季節而變化,使太陽輻射具有季節變化的規律,形成了四季)北半球季節的劃分:3、4、5月為春季,6、7、8為夏季,9、10、11為秋季,12、1、2為冬季。
6、地球的圈層結構以地表為界分為內部圈層和外部圈層。
(1)地球內部的圈層根據地震波(縱波、橫波)的特點劃分為地殼、地幔、地核三個圈層。地殼物質主要由岩石(岩漿岩、沉積岩、變質岩)組成,上地幔的軟流層是岩漿的源地,地核主要由鐵鎳物質組成。
(2)外部圈層:大氣圈、水圈和生物圈。
【第二章 自然地理環境中的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
1、岩石分三大類:①岩漿岩(岩漿上升冷卻凝固而成)②沉積岩(岩石在外力的風化、侵蝕、搬運、堆積、固結成岩作用下形成)③變質岩(變質作用)。從岩漿到形成各種岩石,三大類岩石可以相互轉化,又到新岩漿的產生,這一運動變化過程,構成了地殼物質循環。
2、地表形態變化的內外力因素(地質作用):
(1)內力作用——能量來自地球本身,主要是地球內部熱能,它表現為地殼運動、岩漿活動、變質作用。造成地表高低不平。地質構造的類型有褶皺(背斜和向斜)和斷層(地壘和地塹)。
(2)外力作用——能量來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陽能和重力。使高低不平的地表趨向平坦。表現為風化、侵蝕、搬運、堆積、固結成岩作用。流水侵蝕地貌(V型谷)、堆積地貌(沖積扇、沖積平原和三角洲);風蝕地貌(風蝕窪地、蘑菇)、風積地貌(沙丘)。
3、六大板塊名稱:亞歐板塊、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太平洋板塊、美洲板塊、南極洲板塊。一般說來,板塊內部,地殼比較穩定,兩個板塊之間的交界處,是地殼比較活動的地帶,火山、地震也多集中分布在板塊的交界處。生長邊界——板塊張裂處,常形成裂谷、海洋。消亡邊界——板塊碰撞處,常形成山脈、海溝。
4、大氣受熱過程:太陽輻射(短波)、大氣削弱、地面增溫、地面輻射(長波)、大氣增溫、大氣輻射(長波)、大氣逆輻射(保溫作用)
(1)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①吸收作用:具有選擇性,臭氧吸收紫外線,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紅外線。對可見光吸收的很少。②反射作用:雲層和顆粒較大的塵埃。雲層的反射作用最顯著。③散射作用:空氣分子或微小塵埃,使一部分太陽輻射不能到達地面。
(2)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大氣吸收地面輻射並產生大氣逆輻射(射向地面的大氣輻射),把部分熱量歸還給地面,雲層越厚大氣逆輻射越強。
5、全球近地面有7 個氣壓帶(高低壓相間分布),6 個風帶。
(1)低緯度環流:
①赤道低壓帶:因為熱力作用形成,氣流輻合上升,易成雲致雨,形成多雨帶。常年受其控制形成熱帶雨林氣候(亞馬孫平原、剛果盆地、東南亞的馬來群島)
②副熱帶高壓帶:因為動力作用而形成,氣流在30度緯度上空聚積而下沉,形成少雨帶(東亞季風區除外),常年受其控制的地區形成熱帶沙漠氣候(北非的撒哈拉水沙漠、西亞的沙漠、北美美國西部的沙漠、南美智利、秘魯西部的沙漠、澳大利亞大沙漠)
③信風帶:由副高吹向赤道低壓的氣流,在北半球右偏成東北信風,在南半球左偏成東南信風。
(2)中緯度環流:
④副極地低壓帶:由來自低緯的暖氣流與來自高緯的冷氣流相遇運動上升而形成。形成溫帶多雨帶。
⑤中緯西風帶:由副高吹向副極地低壓帶的氣流,在北半球右偏成西南風,在南半球左偏成西北風,習慣上叫西風,受其常年控制的地區,在大陸西岸形成溫帶海洋性氣候。(歐洲西部、北美西部如加拿大的溫哥華附近、南美南端的安第斯山西側、澳大利亞南端及塔斯馬尼亞島、紐西蘭等)
(3)高緯環流:
⑥極地高壓帶:因為熱力作用而形成,冷空氣下沉,形成少雨帶。不過極地因為氣溫低,蒸發更少,所以極地屬於降水量大於蒸發量的地區,為濕潤地區。
⑦極地東風帶:由極地高壓帶吹向副極地低壓帶的氣流,在地轉偏向力作用下,北半球右偏成東北風,南半球左偏成東南風。
(4)氣壓帶和風帶的移動:△移動的原因:隨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而動。△移動方向: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5)單一氣壓帶或風帶作用形成的氣候類型:熱帶雨林氣候(赤道低氣壓帶)、熱帶沙漠氣候(副熱帶高氣壓帶)、溫帶海洋性氣候(中緯西風帶)。
(6)氣壓帶、風帶移動形成的氣候類型:熱帶草原氣候(夏季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冬季受低緯信風帶控制)、地中海氣候(夏季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冬季受中緯西風帶控制)。
6、常見的天氣系統:鋒面系統(冷鋒、暖鋒、准靜止鋒)、氣旋(低壓)和反氣旋(高壓)、鋒面氣旋。氣旋是低壓,低壓系統在實際大氣中常會出現沿中心向一定方向延伸出的低壓槽,在低壓槽上形成了鋒面系統。鋒面與氣旋是一個整體(高壓系統是沒有的)。
7、水循環
(1)類型:海陸間大循環(大循環)、陸地循環(水量很少)、海洋循環(水量最大)
(2)各環節的名稱:蒸發、降水、水汽輸送、地表徑流、地下徑流、下滲、植物蒸騰
(3)意義:它使陸地水不斷得到補充、更新,使水資源得以再生;塑造地表形態;聯系四大圈層。
③對海洋污染的影響:有利於污染物的擴散,加快凈化速度;但也使污染物的范圍擴大。
④對海洋運輸事業的影響:順流——航行速度快;逆流——航行速度慢。
【
(1)從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緯度地帶性):受太陽輻射從赤道向兩極遞減的影響——自然帶沿著緯度變化(南北)的方向作有規律的更替,這種分異是以熱量為基礎的。例如:赤道附近是熱帶雨林帶,其兩側隨緯度升高,是熱帶草原帶、熱帶荒漠帶。
(2)從沿海向內陸的地域分異(經度地帶性):受海陸分布的影響,自然景觀和自然帶從沿海向大陸內部產生的有規律的地域分異,這種分異是以水分為基礎的。例如:中緯度地區(特別是北半球中緯度地區)從沿海到內陸出現:森林帶—草原帶—荒漠帶
(3)山地的垂直地域分異:在高山地區,隨著海拔高度的變化,從山麓到山頂的水熱狀況差異很大,從而形成了垂直自然帶。舉例:赤道附近的高山,從山麓到山頂看到的自然帶類似於從赤道到兩極的水平自然帶。
【第四章 自然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1、聚落的形成與地理環境的關系,可從形態上反映出來:平原地區,地形比較完整、開闊、平坦,聚落呈圓形或不規則的多邊形,規模較大;山區聚落沿河谷或在比較開闊的低地分布。例如:我國的汾河、渭河谷地城市的分布。世界上的大城市多數位於平原上。平原地區的區位優勢:地勢平坦,土壤肥沃,便於農耕,且有利於交通聯系和節省建築投資。也有的平原不適宜城市的發展。例如:熱帶地區,低地悶熱,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最著名的是巴西,其城市不是分布在亞馬孫平原,而是巴西高原。
2、地形對交通線路分布的影響:公路選線避開不利地形,地形平坦地區的交通線網密度較大(造價低、工程量小),山地、丘陵地區的密度較小(造價高、工程量大)。
3、全球氣候變暖對農業生產有利方面:高緯度地區升溫幅度最大,作物生長期延長,產量增加;對農業生產不有利方面:中緯度半濕潤半乾旱區,若降水量不變,增溫將加速陸地蒸發,使土壤中水分減少,導致作物產量下降。對工業生產也有一定的影響,溫度升高將減少高緯度地區供暖的能源消耗,明顯增加低緯度地區製冷的能源消耗。
4、自然資源的定義:人類直接從自然界獲得,並用於生產和生活的物質和能量。它包括氣候資源、土地資源、水資源、生物資源、礦產資源。自然資源是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的物質基礎。舉例:能源利用對生產力的發展有巨大推動作用。△柴草為主要能源——社會生產力水平很低,△18世紀,煤炭為主要能源——社會生產力大幅提高,△20世紀50年代以後,石油為主要能源——極大地促進了生產的發展。
5、常見的自然災害有水災、旱災、台風、暴雨、寒潮、沙塵暴、暴風雪、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了解它們發生的主要
中國古代政治史
一、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演變和發展趨勢
秦朝————漢朝————隋唐————宋朝————元朝————明清
確立 鞏固 完善 強化 加強 頂峰
集權 專制
↓ ↓
解決中央與地方的矛盾 ← | → 解決君權與相權的矛盾
維護國家統一,有積極意義 加強專制,消極作用多
發展趨勢:不斷加強,從集權到專制
二、分裂與統一
1、分裂的原因
⑴封建自然經濟的分散性。(佔主導地位)
⑵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統治的削弱和地方割據勢力的膨脹。(政治腐敗)
⑶封建統治集團內部爭權奪利的斗爭。(激化矛盾)
⑷各族統治階級之間的矛盾和斗爭。
2、統一的原因
統一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其原因:
⑴秦漢以來,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和發展,有效鞏固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
⑵從思想上看,中華民族很早就產生了統一的思想要求,經儒家發展為「大一統」思想,成為中華民族的強大凝聚力的思想根源。
⑶民族融合使民族之間的凝聚力加強。
⑷中原漢族先進經濟、文化的強大吸引力,使少數民族嚮往中原。(被征服)
3、評價:
⑴分裂是歷史發展的支流,處於短暫的、次要的地位。
①從時間看,封建社會分裂時間不超過幾百年。
②從朝代看,重要的朝代都是統一的王朝,影響巨大、深遠。
③從分裂時期看,分裂孕育著統一,出現局部統一。
⑵對分裂與統一要具體分析,尤其是國家分裂不能一概而論,不能對分裂簡單地加以否定。
⑶統一是歷史發展的主流,處於主要地位。要充分肯定國家統一的歷史進步作用。
三、治亂興衰
1、產生治世的原因
⑴統治階級調整統治政策
在長期戰亂、分裂,新王朝建立之後,統治者一般都能認識到人民的力量和吸取前朝滅亡的教訓而調整統治政策,政治上加強中央集權,經濟上採取修養生息政策,使社會經濟迅速發展,出現治世。
⑵統一的局面下,政局穩定,政治清明,經濟繁榮。(開元盛世)
⑶在社會出現嚴重危機之後,經改革調整而出現中興局面。(光武中興)
⑷開明的民族政策使各民族之間和睦相處,友好交往。(貞觀之治)
⑸廣大勞動人民的辛勤勞動。
2、出現亂世的原因
⑴統治黑暗、腐朽。如皇帝不理政事,重用奸臣、宦官等人,造成外戚或宦官專權的現象。(漢、唐、明)
⑵統治階級內部矛盾激化。(或中央與地方的矛盾激化)
中央集權削弱,地方割據勢力膨脹的現象。ex:東漢、唐末
統治階級內部爭權奪利,矛盾激化。ex:西晉
⑶農民戰爭的作用。地主大量兼並土地,造成農民流亡,引起農民起義。
⑷自然災害。
3、認識
⑴對治世肯定其進步作用,但也要看到,各階級的地位沒有發生根本的變化,農民階級與地主階級這一社會基本矛盾沒有改變,正是統治階級對農民的剝削使社會出現治世。
⑵亂世影響社會經濟的發展,對人民生活造成很大危害。但是:
①處於亂世的各族人民共同生活、共同斗爭,有利於民族融合。
②在局部統一地區,統治者為了自身的生存而加強恢復和發展經濟,有利於地方經濟的發展。
③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七國之亂和安史之亂,雖然都是叛亂,但結果不同。七國之亂之後,中央集權加強;安史之亂之後,中央集權被削弱。
四、調整和改革
1、相同點
⑴背景相同。都發生在推翻前朝的大規模農民戰爭之後,統治者都吸取前朝滅亡的教訓,認識到人民的力量。
⑵目的相同。都是為了恢復和發展社會經濟,鞏固封建專制統治。
2、措施(相同與不同)
⑴經濟:
①解放生產力。
前期-解放勞動者本身和釋放奴婢;後期-放鬆人身依附關系、
②減輕人民負擔——從十五稅一到三十稅一。
③把人民和土地緊密結合起來——安置流民,更名田等。
⑵政治:
①約束統治者,生活節儉,澄清吏治(隋文帝、唐太宗、明太祖)
②減輕刑罰,緩和階級矛盾
③加強中央集權,解決內部矛盾
3、評價
⑴調整或改革後,從經濟上看,推動生產的恢復和發展,國力富強(不同朝代富強的程度不同,東漢較差),多出現治世。
⑵從政治上看,調整或改革後穩定統治秩序,保證社會安定,完善封建統治制度,推動封建社會的發展。
⑶從文化上,政治穩定,經濟繁榮,促進文化繁榮發展。
4、歷代改革
⑴管仲改革——奴隸社會富國強兵的改革
⑵商鞅變法——地主階級封建化的政治改革
⑶王安石變法——封建社會調整統治政策的改革
五、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分裂與統一、治亂興衰、調整和改革之間的關系
⑴中央集權的加強、調整和改革與分裂統一、治亂興衰是密切相關的。聯系起來認識:分裂時期多亂世,說明改革或調整不成功;而不成功的改革造成分裂、亂世。統一時期多為盛世,說明改革或調整成功;反過來,成功的改革促使統一、盛世出現。
⑵調整和改革、分裂統一、治亂興衰與中央集權的加強與削弱密切聯系。
⑶體現上層建築對經濟基礎的反作用。
六、政治思想
1、法家的法治思想
⑴法家思想順應了由分裂到統一的歷史發展趨勢,反映了建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需要。
⑵法家提出具有發展進化因素的歷史觀,體現出新興地主階級改革舊制的進取精神。
⑶法家思想有利於國家的統一和封建制度的建立,而且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被後世沿襲了兩千多年。
⑷法家思想提倡嚴刑苛法,不利於長治久安,加之統治者濫用民力,超出了農民階級所能承受的程度,使階級矛盾激化,秦王朝二世而亡。
2、道家「無為而治」的思想
實踐證明道家「無為而治」的思想是統治階級實行的一種寬松的政策。
⑴它適應當時的社會需要,起到促進生產恢復與發展的作用,出現治世。秦漢以後,每逢大亂,人民貧困時,統治者多採用「修養生息」政策——道家的治國之策。如漢、唐、明等朝。
⑵在社會穩定,生產發展以後,道家「無為而治」的思想就不再適應政治、經濟的發展,如漢朝「文景之治」時出現了王國問題、匈奴問題等,西漢政治思想從無為到有為,從道家到儒家。
3、儒家的「大一統」思想
孔子「仁」和以德治民→孟子「仁政」和民貴君輕→董仲舒「大一統」思想
儒家思想對中國封建社會影響巨大。它客觀上有利於中央集權的加強和國家的鞏固;有利於緩和階級矛盾及社會的穩定;有利於封建社會的長治久安。從此,儒家思想逐漸成為封建社會占統治地位的正統思想。
4、政治(統治)思想發展的趨勢
百家爭鳴→一家專制(秦)→獨尊儒術
5、統治者的思想控制
⑴秦朝焚書坑儒、西漢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明朝八股取仕;清朝文字獄。
⑵利用宗教(西漢以後,統治者利用宗教加強思想控制)
中國古代經濟史
一、經濟發展的原因
1、國家統一、社會安定、政治清明、政局穩定
2、統治階級注意調整統治政策,鼓勵發展生產。
3、大規模農民戰爭的推動。
4、中原人民的遷移,使先進的生產技術和工具傳播,使所到之處經濟發展。
5、各地區各民族經濟文化交流和中外交流
6、科學技術的發展。
7、廣大人民的辛勤勞動,促進了生產的發展。
二、中國古代經濟發展的一般表現
1、農業
農業發展一般表現為:生產工具的改進、耕作技術的提高、水利工程的興修、治河工程、農作物的引種、開墾土地的畝數(增加多少)、產量數(增加)、人口數(增加)。
2、手工業
手工業發展表現為:⑴手工業部門的多少:紡織、冶鐵、制瓷、造紙等。⑵分工擴大、花色品種的增加。⑶產量的提高,技術水平的提高和質量的提高。
書上講到的手工業的發展包括:西漢開始用煤冶鐵;北宋也用煤,徐州是冶鐵中心;明朝用焦炭煉鐵(佛山)。
3、商業
商業發展的表現為:商品種類的增加、商品質量的提高、城市的出現和擴大、對外貿易的發展和貨幣的變化。
4、重大水利工程
⑴秦朝靈渠。⑵漢武帝治河。⑶隋朝大運河。⑷唐朝大面積治河。
⑸五代錢塘江海塘。⑹元朝漕運修建運河。
三、中國古代經濟發展階段特徵
1、奴隸社會——匹馬束絲。
2、封建社會
⑴戰國、秦漢時期的階段特點
①商品種類繁多;②中原市場形成;③封建城市興起。
⑵隋、唐時期的階段特徵
①城市繁榮,唐中期後商業日益發達;
②政府對商業市場在時間、地點上有嚴格限制;
③對外貿易發達,政府設置市舶使。
⑶五代——元朝時期的階段特徵
①北,南宋商品經濟發展及特點;
②城市經濟繁榮,打破時、空限制;
③出現新型貨幣——紙幣;
④設置邊貿易市場——榷場;
⑤糧食、農副產品(茶等)和手工業原料(絲等)大量進入市場;
⑥海外貿易發達。
⑦元大都、漕運、海運和海外貿易(泉州港等)。
⑷明清時期的階段特徵
①出現專業性的城市
②明初對外貿易發達——鄭和下西洋;
③互市;
④資本主義萌芽。
⑤白銀成為普遍流通的貨幣。
四、重要的經濟制度和經濟政策
1、重要的經濟制度和經濟政策
⑴征稅依據的變化:
人頭稅→土地財產稅→田畝為主
(漢) (唐) (清)
說明封建國家對農民的人身控制逐漸放鬆,封建制度逐漸衰落。
⑵徵收物的變化:實物+勞役→貨幣地租。用銀兩收稅,說明商品經濟發展。
⑶稅種的變化:稅種繁多→逐漸減少。征稅手續簡便。
⑷農民由必須服一定時間的徭役、兵役到可以代役。以庸為標志。
⑸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對商品徵收重稅。
2、與政治聯系
歷代經濟政策,都是對農村生產關系的調整。當這種調整適應當時生產力水平時,就推動生產力發展,促進濟發展;推動社會進步。反之就會阻礙經濟發展,阻礙社會進步。
五、中國古代的重農抑商政策
評價:
①重農抑商政策在封建社會初期,對農業、對社會經濟的發展、對新興地主階級政權的鞏固都起到了積極作用。
②到了封建社會末期,在生產力發展,商品經濟活躍、資本主義萌芽產生後,堅持重農抑商政策,把商、農發展對立起來就違反了經濟發展的規律,對經濟發展起到了阻礙作用。
六、江南經濟的發展和中國古代經濟重心的南移
1、我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有三個明顯的特徵:
⑴北方人民大批南遷,帶去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生產經驗(及勞動力),體現了當時勞動力的最高水平。
⑵南移趨勢在國家處於分裂或割據、戰亂時期最為突出。
⑶政治中心南移對經濟中心南移有一定影響。
2、歷史的啟示
⑴政治穩定是經濟發展的必備條件。
⑵充分合理地利用外來勞動力、先進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可以促進經濟發展。
⑶經濟發展必須得到領導者的重視。
中國古代民族關系和對外關系
一、民族關系的基本特點
1、漢族與少數民族交錯雜居,呈現出大分散、小聚居的特點。
2、由於各民族經濟發展方向不同、水平不同,農業民族與周邊游牧民族之間存在矛盾,有時發生戰爭。
二、民族關系的主要類型
1、同一國家內部的民族之間的關系
2、不同民族政權之間的關系。
三、民族關系的表現形態
1、和平
和親——作用是削弱民族偏見,促進經濟文化交流。
互市——由官方控制的民族之間的經濟貿易往來。互市場所一般在邊境地區。
會盟——兩個民族政權以締結「和約」或「和議」的辦法來約束雙方的行動。
2、民族關系的主流、總趨勢是友好交往、和平共處。是各民族人民在共同創造中華民族的文化,共同開發祖國。各民族人民在互相學習和交流中,在共同的勞動中,共同反抗斗爭中相互融合,形成不可分割的整體。
四、民族融合的概況
1、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民族大融合的初步發展時期。兼並戰爭加強了華夏族同周邊少數民族的關系,促進民族融合。
2、秦漢時期是我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確立、發展時期。在統一的國家范圍內,各民族之間得到更充分的交流,經濟文化進一步發展,漢族形成。秦北與匈奴、南與越族、西與西域各族的關系及開發西南,加強了中原與少數民族政治、經濟上的聯系。
3、魏晉南北朝時期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民族大融合的高潮時期。
特點:
①處於封建經濟發展時期,民族融合的過程主要是少數民族封建化的過程;
②五族內遷,出現民族大融合局面。
③少數民族無長期的、穩定的政權,說明這時少數民族的發展程度較為落後;
④孝文帝改革,縮小南北差距,出現統一趨勢。
4、隋唐時期的民族融合(統一時期的民族融合 )
特點:
①各民族政權與中原王朝關系密切、友好,戰爭較少。
②唐中央政府在少數民族地區通過建立都護府、都督府直接統治邊疆地區,加強各民族之間的政治、經濟聯系。
5、五代、遼宋夏金元時期是我國歷史上第二個民族大融合的高潮時期。
特點:①多個民族政權先後並立;
②封建生產方式向邊疆地區深入擴展,如設太學、創造文字、仿漢制建立官制、兵制等典章制度;
③民族融合進一步加強,元統一後北方的「漢人」包括契丹、女真等族人;
④出現了新的民族——回族。
⑧ 高中歷史每個時間知識點總結。例如夏:夏朝的政治,經濟,思想等等
詳細點說:中國古代政治史
一、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演變和發展趨勢
秦朝————漢朝————隋唐————宋朝————元朝————明清
確立 鞏固 完善 強化 加強 頂峰
集權 專制
↓ ↓
解決中央與地方的矛盾 ← | → 解決君權與相權的矛盾
維護國家統一,有積極意義 加強專制,消極作用多
發展趨勢:不斷加強,從集權到專制
二、分裂與統一
1、分裂的原因
⑴封建自然經濟的分散性。(佔主導地位)
⑵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統治的削弱和地方割據勢力的膨脹。(政治腐敗)
⑶封建統治集團內部爭權奪利的斗爭。(激化矛盾)
⑷各族統治階級之間的矛盾和斗爭。
2、統一的原因
統一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其原因:
⑴秦漢以來,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和發展,有效鞏固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
⑵從思想上看,中華民族很早就產生了統一的思想要求,經儒家發展為「大一統」思想,成為中華民族的強大凝聚力的思想根源。
⑶民族融合使民族之間的凝聚力加強。
⑷中原漢族先進經濟、文化的強大吸引力,使少數民族嚮往中原。(被征服)
3、評價:
⑴分裂是歷史發展的支流,處於短暫的、次要的地位。
①從時間看,封建社會分裂時間不超過幾百年。
②從朝代看,重要的朝代都是統一的王朝,影響巨大、深遠。
③從分裂時期看,分裂孕育著統一,出現局部統一。
⑵對分裂與統一要具體分析,尤其是國家分裂不能一概而論,不能對分裂簡單地加以否定。
⑶統一是歷史發展的主流,處於主要地位。要充分肯定國家統一的歷史進步作用。
三、治亂興衰
1、產生治世的原因
⑴統治階級調整統治政策
在長期戰亂、分裂,新王朝建立之後,統治者一般都能認識到人民的力量和吸取前朝滅亡的教訓而調整統治政策,政治上加強中央集權,經濟上採取修養生息政策,使社會經濟迅速發展,出現治世。
⑵統一的局面下,政局穩定,政治清明,經濟繁榮。(開元盛世)
⑶在社會出現嚴重危機之後,經改革調整而出現中興局面。(光武中興)
⑷開明的民族政策使各民族之間和睦相處,友好交往。(貞觀之治)
⑸廣大勞動人民的辛勤勞動。
2、出現亂世的原因
⑴統治黑暗、腐朽。如皇帝不理政事,重用奸臣、宦官等人,造成外戚或宦官專權的現象。(漢、唐、明)
⑵統治階級內部矛盾激化。(或中央與地方的矛盾激化)
中央集權削弱,地方割據勢力膨脹的現象。ex:東漢、唐末
統治階級內部爭權奪利,矛盾激化。ex:西晉
⑶農民戰爭的作用。地主大量兼並土地,造成農民流亡,引起農民起義。
⑷自然災害。
3、認識
⑴對治世肯定其進步作用,但也要看到,各階級的地位沒有發生根本的變化,農民階級與地主階級這一社會基本矛盾沒有改變,正是統治階級對農民的剝削使社會出現治世。
⑵亂世影響社會經濟的發展,對人民生活造成很大危害。但是:
①處於亂世的各族人民共同生活、共同斗爭,有利於民族融合。
②在局部統一地區,統治者為了自身的生存而加強恢復和發展經濟,有利於地方經濟的發展。
③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七國之亂和安史之亂,雖然都是叛亂,但結果不同。七國之亂之後,中央集權加強;安史之亂之後,中央集權被削弱。
四、調整和改革
1、相同點
⑴背景相同。都發生在推翻前朝的大規模農民戰爭之後,統治者都吸取前朝滅亡的教訓,認識到人民的力量。
⑵目的相同。都是為了恢復和發展社會經濟,鞏固封建專制統治。
2、措施(相同與不同)
⑴經濟:
①解放生產力。
前期-解放勞動者本身和釋放奴婢;後期-放鬆人身依附關系、
②減輕人民負擔——從十五稅一到三十稅一。
③把人民和土地緊密結合起來——安置流民,更名田等。
⑵政治:
①約束統治者,生活節儉,澄清吏治(隋文帝、唐太宗、明太祖)
②減輕刑罰,緩和階級矛盾
③加強中央集權,解決內部矛盾
3、評價
⑴調整或改革後,從經濟上看,推動生產的恢復和發展,國力富強(不同朝代富強的程度不同,東漢較差),多出現治世。
⑵從政治上看,調整或改革後穩定統治秩序,保證社會安定,完善封建統治制度,推動封建社會的發展。
⑶從文化上,政治穩定,經濟繁榮,促進文化繁榮發展。
4、歷代改革
⑴管仲改革——奴隸社會富國強兵的改革
⑵商鞅變法——地主階級封建化的****
⑶王安石變法——封建社會調整統治政策的改革
五、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分裂與統一、治亂興衰、調整和改革之間的關系
⑴中央集權的加強、調整和改革與分裂統一、治亂興衰是密切相關的。聯系起來認識:分裂時期多亂世,說明改革或調整不成功;而不成功的改革造成分裂、亂世。統一時期多為盛世,說明改革或調整成功;反過來,成功的改革促使統一、盛世出現。
⑵調整和改革、分裂統一、治亂興衰與中央集權的加強與削弱密切聯系。
⑶體現上層建築對經濟基礎的反作用。
六、政治思想
1、法家的法治思想
⑴法家思想順應了由分裂到統一的歷史發展趨勢,反映了建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需要。
⑵法家提出具有發展進化因素的歷史觀,體現出新興地主階級改革舊制的進取精神。
⑶法家思想有利於國家的統一和封建制度的建立,而且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被後世沿襲了兩千多年。
⑷法家思想提倡嚴刑苛法,不利於長治久安,加之統治者濫用民力,超出了農民階級所能承受的程度,使階級矛盾激化,秦王朝二世而亡。
2、道家「無為而治」的思想
實踐證明道家「無為而治」的思想是統治階級實行的一種寬松的政策。
⑴它適應當時的社會需要,起到促進生產恢復與發展的作用,出現治世。秦漢以後,每逢大亂,人民貧困時,統治者多採用「修養生息」政策——道家的治國之策。如漢、唐、明等朝。
⑵在社會穩定,生產發展以後,道家「無為而治」的思想就不再適應政治、經濟的發展,如漢朝「文景之治」時出現了王國問題、匈奴問題等,西漢政治思想從無為到有為,從道家到儒家。
3、儒家的「大一統」思想
孔子「仁」和以德治民→孟子「仁政」和民貴君輕→董仲舒「大一統」思想
儒家思想對中國封建社會影響巨大。它客觀上有利於中央集權的加強和國家的鞏固;有利於緩和階級矛盾及社會的穩定;有利於封建社會的長治久安。從此,儒家思想逐漸成為封建社會占統治地位的正統思想。
4、政治(統治)思想發展的趨勢
百家爭鳴→一家專制(秦)→獨尊儒術
5、統治者的思想控制
⑴秦朝焚書坑儒、西漢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明朝八股取仕;清朝文字獄。
⑵利用宗教(西漢以後,統治者利用宗教加強思想控制)
中國古代經濟史
一、經濟發展的原因
1、國家統一、社會安定、政治清明、政局穩定
2、統治階級注意調整統治政策,鼓勵發展生產。
3、大規模農民戰爭的推動。
4、中原人民的遷移,使先進的生產技術和工具傳播,使所到之處經濟發展。
5、各地區各民族經濟文化交流和中外交流
6、科學技術的發展。
7、廣大人民的辛勤勞動,促進了生產的發展。
二、中國古代經濟發展的一般表現
1、農業
農業發展一般表現為:生產工具的改進、耕作技術的提高、水利工程的興修、治河工程、農作物的引種、開墾土地的畝數(增加多少)、產量數(增加)、人口數(增加)。
2、手工業
手工業發展表現為:⑴手工業部門的多少:紡織、冶鐵、制瓷、造紙等。⑵分工擴大、花色品種的增加。⑶產量的提高,技術水平的提高和質量的提高。
書上講到的手工業的發展包括:西漢開始用煤冶鐵;北宋也用煤,徐州是冶鐵中心;明朝用焦炭煉鐵(佛山)。
3、商業
商業發展的表現為:商品種類的增加、商品質量的提高、城市的出現和擴大、對外貿易的發展和貨幣的變化。
4、重大水利工程
⑴秦朝靈渠。⑵漢武帝治河。⑶隋朝大運河。⑷唐朝大面積治河。
⑸五代錢塘江海塘。⑹元朝漕運修建運河。
三、中國古代經濟發展階段特徵
1、奴隸社會——匹馬束絲。
2、封建社會
⑴戰國、秦漢時期的階段特點
①商品種類繁多;②中原市場形成;③封建城市興起。
⑵隋、唐時期的階段特徵
①城市繁榮,唐中期後商業日益發達;
②政府對商業市場在時間、地點上有嚴格限制;
③對外貿易發達,政府設置市舶使。
⑶五代——元朝時期的階段特徵
①北,南宋商品經濟發展及特點;
②城市經濟繁榮,打破時、空限制;
③出現新型貨幣——紙幣;
④設置邊貿易市場——榷場;
⑤糧食、農副產品(茶等)和手工業原料(絲等)大量進入市場;
⑥海外貿易發達。
⑦元大都、漕運、海運和海外貿易(泉州港等)。
⑷明清時期的階段特徵
①出現專業性的城市
②明初對外貿易發達——鄭和下西洋;
③互市;
④資本主義萌芽。
⑤白銀成為普遍流通的貨幣。
四、重要的經濟制度和經濟政策
1、重要的經濟制度和經濟政策
⑴征稅依據的變化:
人頭稅→土地財產稅→田畝為主
(漢) (唐) (清)
說明封建國家對農民的人身控制逐漸放鬆,封建制度逐漸衰落。
⑵徵收物的變化:實物+勞役→貨幣地租。用銀兩收稅,說明商品經濟發展。
⑶稅種的變化:稅種繁多→逐漸減少。征稅手續簡便。
⑷農民由必須服一定時間的徭役、兵役到可以代役。以庸為標志。
⑸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對商品徵收重稅。
2、與政治聯系
歷代經濟政策,都是對農村生產關系的調整。當這種調整適應當時生產力水平時,就推動生產力發展,促進濟發展;推動社會進步。反之就會阻礙經濟發展,阻礙社會進步。
五、中國古代的重農抑商政策
評價:
①重農抑商政策在封建社會初期,對農業、對社會經濟的發展、對新興地主階級政權的鞏固都起到了積極作用。
②到了封建社會末期,在生產力發展,商品經濟活躍、資本主義萌芽產生後,堅持重農抑商政策,把商、農發展對立起來就違反了經濟發展的規律,對經濟發展起到了阻礙作用。
六、江南經濟的發展和中國古代經濟重心的南移
1、我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有三個明顯的特徵:
⑴北方人民大批南遷,帶去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生產經驗(及勞動力),體現了當時勞動力的最高水平。
⑵南移趨勢在國家處於分裂或割據、戰亂時期最為突出。
⑶政治中心南移對經濟中心南移有一定影響。
2、歷史的啟示
⑴政治穩定是經濟發展的必備條件。
⑵充分合理地利用外來勞動力、先進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可以促進經濟發展。
⑶經濟發展必須得到領導者的重視。
中國古代民族關系和對外關系
一、民族關系的基本特點
1、漢族與少數民族交錯雜居,呈現出大分散、小聚居的特點。
2、由於各民族經濟發展方向不同、水平不同,農業民族與周邊游牧民族之間存在矛盾,有時發生戰爭。
二、民族關系的主要類型
1、同一國家內部的民族之間的關系
2、不同民族政權之間的關系。
三、民族關系的表現形態
1、和平
和親——作用是削弱民族偏見,促進經濟文化交流。
互市——由官方控制的民族之間的經濟貿易往來。互市場所一般在邊境地區。
會盟——兩個民族政權以締結「和約」或「和議」的辦法來約束雙方的行動。
2、民族關系的主流、總趨勢是友好交往、和平共處。是各民族人民在共同創造中華民族的文化,共同開發祖國。各民族人民在互相學習和交流中,在共同的勞動中,共同反抗斗爭中相互融合,形成不可分割的整體。
四、民族融合的概況
1、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民族大融合的初步發展時期。兼並戰爭加強了華夏族同周邊少數民族的關系,促進民族融合。
2、秦漢時期是我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確立、發展時期。在統一的國家范圍內,各民族之間得到更充分的交流,經濟文化進一步發展,漢族形成。秦北與匈奴、南與越族、西與西域各族的關系及開發西南,加強了中原與少數民族政治、經濟上的聯系。
3、魏晉南北朝時期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民族大融合的高潮時期。
特點:
①處於封建經濟發展時期,民族融合的過程主要是少數民族封建化的過程;
②五族內遷,出現民族大融合局面。
③少數民族無長期的、穩定的政權,說明這時少數民族的發展程度較為落後;
④孝文帝改革,縮小南北差距,出現統一趨勢。
4、隋唐時期的民族融合(統一時期的民族融合 )
特點:
①各民族政權與中原王朝關系密切、友好,戰爭較少。
②唐中央政府在少數民族地區通過建立都護府、都督府直接統治邊疆地區,加強各民族之間的政治、經濟聯系。
5、五代、遼宋夏金元時期是我國歷史上第二個民族大融合的高潮時期。
特點:①多個民族政權先後並立;
②封建生產方式向邊疆地區深入擴展,如設太學、創造文字、仿漢制建立官制、兵制等典章制度;
③民族融合進一步加強,元統一後北方的「漢人」包括契丹、女真等族人;
④出現了新的民族——回族。
⑨ 歷史唯物主義都具體包含哪些知識點
歷史唯物主義:包括社會歷史觀和人生價值觀兩個方面
A、社會歷史觀:1.社會存在和內社會意識的容辯證關系原理
2.社會發展兩大基本矛盾(規律)的原理
3.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社會實踐的主體原理
B、人身價值觀:1、價值觀的導向作用原理
2、人生價值的內涵和評價
3、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社會歷史性和標准
4.如何實現人生價值
滿意請採納
⑩ 高中政治哲學之歷史唯物主義的整理
一、社會歷史觀
歷史唯物主義的根本觀點:承認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
歷史唯心主義的根本觀點:否認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
1.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辨證關系原理
①辯證唯物主義歷史觀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是對社會存在的反映,有什麼樣的社會存在就有什麼樣的社會意識,社會存在的變化發展決定著社會意識的變化發展。
②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有反作用,落後的社會意識對社會的發展起阻礙作用,先進的社會意識可以正確地預見社會發展的方向和趨勢,對社會發展起積極的推動作用。③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有時會落後於社會存在,有時又會先於社會存在的變化發展。
方法論:既要認識到社會存在的決定作用,又要重視社會意識的反作用,樹立正確的社會意識,克服錯誤的社會意識,發揮正確的價值觀的導向作用。
2.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及其辨證關系、人類社會的基本矛盾。
在任何社會中都起作用的基本規律:
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的規律;上層建築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狀況的規律。
貫穿人類社會始終的基本矛盾:
①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②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
3.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總趨勢、階級社會和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的解決方式
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總趨勢是前進的、上升的,發展的過程是曲折的。
在階級社會里,社會基本矛盾的解決主要是通過階級斗爭實現的。階級斗爭是推動階級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
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屬於非對抗性的矛盾,只能通過改革加以解決。改革是社會主義的自我完善和發展。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的發展、使上層建築適應經濟基礎的發展。改革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動力。
4.人民群眾地位、作用
原理: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社會歷史的主體。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
方法論:要求我們樹立群眾觀點,堅持群眾路線。(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我們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
(1)群眾觀點及其要求:
群眾觀點的基本內容:相信人民群眾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一切向人民群眾負責,虛心向人民群眾學習。
群眾觀點的要求: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這是我們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
(2)群眾路線及其地位:
群眾路線的基本內容: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群眾路線的地位:是無產階級政黨根本的領導方法和工作方法。
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的意義:是我們黨領導中國人民奪取民主革命勝利的重要保證,也是取得社會主義革命勝利並成功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保證。
社會歷史觀中的其他知識點:
①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馬克思主義的實踐觀點是辯證唯物主義歷史觀的基本觀點
②注意區別:人民群眾是推動社會歷史發展的決定力量;改革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動力;階級斗爭是推動階級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人民群眾在任何時期都是社會變革的主力軍。
二、人生價值觀
5.對人的價值評析的原理:
①人的價值就在於創造價值,就在於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即通過自己的活動滿足自己所屬的社會、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
②對一個人的價值的評析主要是看他的貢獻。最根本的是對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事業的貢獻
注意:人的價值包括社會價值(個人對社會的貢獻)和自我價值(社會對個人的滿足,或個人對社會的索取)兩部分。
6.價值觀的導向作用
原理:(1)價值觀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對人們的行為具有重要的驅動、制約和導向作用。價值觀對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價值觀對人生道路的選擇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
方法論:要求我們樹立和堅持正確的價值觀。(樹立社會主義集體主義價值觀)
倡導社會主義的集體主義價值觀
(1)這一價值觀主張國家利益、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的根本統一;強調集體利益高於個人利益,個人利益要服從集體利益;它不排斥個人利益而是重視和發展個人的正當利益。(2)我們要樹立科學的生態價值觀,堅持科學發展觀。
7.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標准(正確的價值觀的標准):
(1)必須堅持真理,自覺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走歷史的必由之路。
(2)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
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基本特徵:
(1)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因時間、地點、條件的變化而不同,具有社會歷史性
(2)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主體差異性特徵
人們的社會地位不同,需要不同,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不同。在階級社會具有階級性
人們認識事物的角度不同,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就不同,所以因人而異
人們站在不同的立場上,會形成不同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
怎樣正確處理個人與他人、個人與集體的關系?
①最重要的是必須首先考慮並滿足最大多數人的利益要求。最大多數人的利益是最緊要和最具有決定性的因素 ②當個人利益與人民群眾的利益發生沖突時,要自覺站在人民群眾的立場上進行選擇 ③當個人利益與他人利益發生沖突時,要善於從不同角度思考利益,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當選擇 ④當個人利益與社會、集體和他人沒有沖突時,要把個人、集體、社會三者的統一作為自己選擇的標准,兩利相權取其重,兩弊相衡取其輕。
8、怎樣實現人生價值?
(1)在勞動和奉獻中創造價值. 積極投身於為人民服務的實踐是根本途徑。
(2)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實現人生價值。社會提供的客觀條件是人們實現人生價值的基礎,只有正確處理個人與集體、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才能在奉獻社會中實現自己的價值。
(3)要在砥礪自我中走向成功。實現人生價值需要一定的主觀條件:
①實現人生價值,需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頑強拼搏,自強不息的精神。
②需要努力發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個人素質
③需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有正確價值觀的指導
個人與社會的關系:
個人與社會是同一的。社會發展是個人發展的基礎,社會發展也離不開個人的發展。只有在集體中,個人才能獲得全面發展其才能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