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歷史重大事件年表
高中抄歷史年表
http://wendang..com/view/be87a38271fe910ef12df8ea.html
內容全面,表格形式,望樓主滿意(*^__^*)
㈡ 1955年7月一屆人大會議通過了一五計劃,報告是又關什麼歷史事件
首先對這個問題我說明下,第一個五年計劃,早在1951年春開始由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財經委(簡稱中財委)著手試編。1954年4月,中央成立編制五年計劃綱要8人小組,陳雲任組長,開始全面編制工作。到1955年3月31日,中共全國代表會議同意中央委員會提出的第一個五年計劃報告。同年6月,中央對「一五」草案作了適當修改,建議由國務院通過並提請全國人大一屆二次會議審議通過(1955年7月30日通過)。會議聽取了國務院副總 理、國家計劃委員會主任李富春《關於發展國民經濟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報告》,國務院副總理、財政部長李先念《關於1954年國家決算和1955年國家預算的報告》,國務院副總理兼國防部長彭德懷《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草案的報告》,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彭真《全國人大常委會的工作報告》,國務院副總理鄧子恢《關於根治黃河水害和開發黃河水利的綜合規劃的報告》,國務院副總理陳雲《關於糧食的統購統銷問題》的報告。會議期間周恩來總理作了國際形勢和中國外交政策的發言,提出簽訂亞洲和太平洋地區集體和平公約的建議。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1953-1957)》、《關於根治黃河水害和開發黃河水利的綜合規劃的決議》、《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關於授權常務委員會制定單行法規的決議》、關於撤銷熱河省、西康省並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委員會組織法第二十五條第二款第一項規定的決議;關於撤銷燃料工業部、設立煤炭工業部、電力工業部、石油工業部、農產品采購部,並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組織法第二條第一款條、文的決議。
根據你的提問,應該是李富春《關於發展國民經濟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報告》。希望能夠幫組你。
㈢ 中國人民大學的歷史故事
中國人民大學來(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於自1937年誕生於抗日戰爭烽火中,前身是陝北公學以及後來的華北聯合大學和華北大學。1950年10月3日,以華北大學為基礎合並組建的中國人民大學隆重舉行開學典禮,遂成為新中國創辦的第一所新型正規大學。1954年10月5日,經政務院文化教育委員會批准,高等教育部發布了《關於重點高等學校和專家工作范圍的決議》,中國人民大學被確定為全國首批6所重點大學之一
㈣ 人民大學的歷史故事
中國人民大學(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簡稱人大,1937年誕生於抗日戰爭烽火中,前身是陝北公學以及後來的回華北聯合大答學和華北大學。
1950年10月3日,以華北大學為基礎合並組建的中國人民大學隆重舉行開學典禮,遂成為新中國創辦的第一所新型正規大學。1954年10月5日,經政務院文化教育委員會批准,高等教育部發布了《關於重點高等學校和專家工作范圍的決議》,中國人民大學被確定為全國首批6所重點大學之一 。
中國人民大學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 ,系國家「211工程」、「985工程」重點建設,列入「111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第一批「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學校是中國人文社會科學高等教育和研究的重要基地,被譽為「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的一面旗幟」。
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學校廣大師生秉持「立學為民、治學報國」的辦學宗旨,始終奮進在時代前列,始終與黨和國家同呼吸、共命運,勤儉辦學,艱苦奮斗,積極探索,求真務實,現正朝著世界一流大學的宏偉目標邁進。
㈤ 中國近代歷史大事件日期排列
1839年 林則徐虎門銷煙
1840年-1842年 鴉片戰爭
1841年5月 廣州三元里人民痛擊英國侵略者
1842年 《中英南京條約》簽訂,鴉片戰爭結束
19世紀40-50年代 中國無產階級產生
1844年 《中美望廈條約》、《中法黃埔條約》簽訂
1851年1月11日 金田起義 太平天國建立
1853年 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天朝田畝制度》頒布,發動步伐和西征,捻軍起義,上海小刀會起義
1853年-1876年 雲南彝族人民起義
1855年-1872年 貴州苗族人民起義
1856年 太平天國領導集團內部互相殘殺
1856-1860 第二次鴉片戰爭
1856年 雲南回族人民起義
1957年-1863年 太平軍在長江中下游抗擊中外反動軍隊1858年 清政府分別與英、法、美、俄簽定《天津條約》,《中俄璦琿條約》
1859年 洪仁\向洪秀全進呈《資政新篇》
1860年 清政府分別與英、法、俄簽訂《北京條約》1861年 北京政變
19世紀60-70年代 中國資本主義產生
19世紀60-90年代洋務運動1861年 總理衙門成立
1862年 京師同文館成立,中國第一台蒸氣機製成,陝西、甘肅回族人民起義
1864年 天京陷落,太平天國運動失敗,新疆維吾爾等族人民起義
1868年捻軍起義失敗
1876年《中英煙台條約簽訂》
1881年《中俄伊犁條約簽訂》
1884-1885年 中法戰爭
1885年 《中法新約》、《中日天津條約》簽訂
1894-1895年 甲午中日戰爭
1894年興中會成立
1895年 中日《馬關條約》簽定,中國軍民反抗日本佔領台灣
1896年《中俄密約》簽訂
19世紀90年代 帝國主義國家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搶占」租借地」、劃分」勢力范圍」
1898年 戊戌變法1900年 義和團運動高潮
1900年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1901年《辛丑條約》簽訂
1905年 中國同盟會成立
1911年 廣州起義,黃花崗起義,保路運動,
1911年10月10日 武昌起義
1912年(民國元年) 中華民國成立,清帝退位,《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頒布,國民黨成立
1913年 二次革命
1915年《新青年》雜志創刊,新文化運動開始
1915年-1916年 護國運動開始
1916年 袁世凱恢復帝制失敗
1917年 張勛復辟失敗
1917年-1918年 護法運動
1919年5月4日 五四愛國運動爆發,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結束
6月3日 上海工人大罷工
1920年夏 第一個共產主義小組在上海建立
秋 毛澤東在湖南建立社會主義青年團和共產主義小組
1921年7月 中國共產黨成立
1922年1月-3月 香港中國海員大罷工
7月 中共「二大」召開
9月 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
1923年2月 京漢鐵路工人舉行「二七」大罷工
6月 中共「三大」召開
1924年1月 中國國民黨「一大」召開,革命統一戰線正式形成
1925年3月12日 孫中山先生逝世
5月30日 發生「五卅」慘案,「五卅」反帝運動爆發
1925年6月-
1926年10月 香港工人大罷工
1926年3月 毛澤東發表《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
蔣介石策動「中山艦事件」
5月 蔣介石提出「整理黨務案」
7月 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
1926年10月-
1927年3月 上海工人三次武裝起義
1927年1月 武漢和九江人民收回英租界
3月 毛澤東發表《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
4月12日 蔣介石發動反革命政變
7月15日 汪精衛集團叛變革命
第 二 次 國 內 革 命 戰 爭
8月1日 「八一」南昌起義
8月7日 中共中央召開「八七」會議(在漢口)
9月 毛澤東領導湘贛邊秋收起義
10月 毛澤東率領工農革命軍到達井岡山地區
12月11日 廣州起義
1928年4月 井岡山會師,成立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
1929年12月 古田會議召開
1930年3月 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成立
冬-
1931年秋 中央革命根據地工農紅軍粉碎國民黨三次反革命「圍剿」
1931年9月18日 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九·一八」事變
11月 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成立
1932年1月28日 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一·二八」事變,十九路軍奮起抗戰
3月 日本操縱的偽「滿洲國」成立
1933年春 工農紅軍粉碎國民黨第四次反革命「圍剿」
1934年10月 工農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中央革命根據地主力紅軍開始長征
1935年1月 遵義會議召開
2月 東北抗日聯軍建立
10月 中央紅軍勝利到達陝北
12月9日 「一二·九」運動爆發
12月 中共中央瓦窯堡會議,毛澤東發表《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
1936年5月 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成立
10月 全國三大主力紅軍勝利會師,長征勝利結束
12月 西安事變,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
抗 日 戰 爭
1937年7月7日 「蘆溝橋事變」,抗日戰爭開始
7月15日 中共提出國共合作的抗日宣言
8月13日 日本發動「八·一三」事變
8月 中共洛川會議,頒布《抗日救國十大綱領》
9月 國民黨公布國共合作抗日宣言,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建立
八路軍平型關大捷
10月 八路軍創立第一個抗日根據地——晉察冀根據地
1938年春 台兒庄戰役勝利
5月 毛澤東發表《論持久戰》
10月 中共召開六屆六中全會
廣州、武漢失守,抗戰進入相持階段
1939年底 中共打退國民黨第一次反共高潮
1940年1月 毛澤東發表《新民主主義論》
8-11月 彭德懷指揮八路軍發動百團大戰
1941年1月 國民黨發動第二次反共高潮——皖南事變
-1942年 中國共產黨採取「三三制」原則,加強抗日民主政權建設,實行減租減息政策,開展大生產運動和整風運動,進行反「掃盪」斗爭,保衛解放區
1943年6月-7月 國民黨第三次反共高潮被制止
1944年9月 林伯渠代表共產黨提出廢除國民黨一黨專政,組織民主聯合政府的主張
1945年4月 中共「七大」召開
8月8日 蘇聯對日宣戰
8月15日 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9月2日 日本正式簽訂投降書
第 三 次 國 內 革 命 戰 爭
8月28日-
10月10日 國共重慶談判,簽訂《雙十協定》
10月中下旬 上黨、邯鄲戰役,粉碎國民黨的局部進攻
12月 昆明學生發動「一二·一」愛國運動
1946年1月10日 國共兩黨簽訂停戰協定
政協會議開幕
6月 國民黨發動全面內戰,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開始
12月 北平學生發動抗議美軍暴行的運動
1947年2月28日 台灣人民舉行「二·二八」起義
3月-7月 延安保衛戰,孟良崮戰役,粉碎國民黨的重點進攻
5月 全國學生發動「反飢餓、反內戰、反迫害」的愛國運動
6月30日 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
7月 人民解放軍開始全國規模的反攻
9月 中共全國土地會議召開,公布《中國土地法大綱》
10月 《中國億解放軍宣言》發表
中共宣布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三大經濟綱領
1948年9月-11月 遼沈戰役
11月-
1949年1月 淮海戰役
12月-
1949年1月 平津戰役
1949年3月 中共七屆二中全會
4月21日 毛澤東、朱德發而進軍令,解放軍渡江作戰
4月23日 解放南京,國民黨反動統治結束
6月30日 毛澤東發表《論人民民主專政》
9月21日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開幕
10月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民主革命終結和社會主義革命開始
㈥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重大事件
1、陳勝吳廣起義
陳勝吳廣起義是秦末農民戰爭的一部分。此次起義沉重打擊了秦朝,揭開了秦末農民起義的序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平民起義。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秋,秦朝廷征發閭左貧民屯戍漁陽,陳勝、吳廣等900餘名戍卒被征發前往漁陽戍邊,途中在蘄縣大澤鄉(今宿州)為大雨所阻,不能如期到達目的地。
情急之下,陳勝、吳廣領導戍卒殺死押解戍卒的軍官,發動兵變。起義軍推舉陳勝為將軍,吳廣為都尉。連克大澤鄉和蘄縣,並在陳縣(今河南淮陽)建立張楚政權,各地紛紛響應。
大澤鄉起義因為陳勝得勢後驕傲,加上秦將章邯率秦軍鎮壓而失利。
2、楚漢之爭
楚漢之爭,又名楚漢戰爭、楚漢爭霸、楚漢相爭、楚漢之戰等,即漢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至漢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西楚霸王項羽、漢王劉邦兩大集團為爭奪政權而進行的一場大規模戰爭。
最終,楚漢之爭以項羽敗亡,劉邦建立西漢王朝而告終。
3、王莽篡政
公元6年,王莽改年號為居攝元年。三月,王莽立年僅兩歲的劉嬰為皇太子,號稱「孺子嬰」,以效仿周公攝政舊事,為代漢做准備。
此後數年間,關於王莽代漢稱帝的符命圖讖頻繁出現。公元8年(居攝三年),梓潼人哀章製作銅匱,內藏《天帝行璽金匱圖》與《赤帝行璽某傳予黃帝金策書》,偽托漢高祖遺命,令王莽稱帝。
於是王莽便到高帝祠廟接受銅匱,然後戴上王冠覲見太皇太後,坐在未央宮前殿,即天子位,定國號為「新」。至此,西漢滅亡,王莽達到了他的托古改制、篡漢自立的政治野心。
4、西晉八國之亂
八王之亂是發生於中國西晉時期的一場皇族為爭奪中央政權而引發的內亂,因皇後賈南風干政弄權所引發。
這次動亂共歷時十六年,分為前後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從元康元年(291年)三月到六月,持續三個月;第二階段,從元康九年(299年)到光熙元年(306年),歷時七年。
其核心人物有汝南王司馬亮、楚王司馬瑋、趙王司馬倫、齊王司馬冏、長沙王司馬乂、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顒、東海王司馬越八王。
西晉皇族中參與這場動亂的王不止八個,但八王為主要參與者,且《晉書》將八王匯為一列傳,故史稱這次動亂為「八王之亂」。
5、五胡亂華
五胡亂華,指在西晉時期塞外眾多游牧民族趁西晉八王之亂,國力衰弱之際,陸續建立數個非漢族政權,形成與南方漢人政權對峙的時期。「五胡」主要指匈奴、鮮卑、羯、羌、氐五個胡人大部落,但事實上五胡是西晉末各亂華胡人的代表,數目遠非五個。
百餘年間,北方各族及漢人在華北地區建立的國家達數十個,強弱不等、大小各異,其中存在時間較長和具有重大影響力的有五胡十六國。後北方被前秦統一,中國呈現出前南北朝特徵。
㈦ 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大事件
·1949年 開國大典在京舉行 新中國成立
·1950年 中國人民志願軍開始抗美援朝
·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
·1952年 河北省政府公審劉青山、張子善
·1953年 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實施
·1954年 新中國第一部憲法「54憲法」頒布
·1955年 海陸空三軍大授銜 十大元帥、十大將軍
·1956年 「解放」牌第一批國產汽車試製成功
·1957年 馬寅初在一屆人大四次會議上提出《新人口論》
·1958年 大躍進、全民煉鋼和人民公社化運動
·1959年 大慶油田被發現
·1960年 蘇聯單方面召回全部在華專家
·1961年 蔣介石集團和偽滿洲國從善戰犯獲特赦
·1962年 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
·1963年 毛澤東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
·1964年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1965年 西南三線建設委員會成立
·1966年 文化大革命爆發
·1967年 八個樣板戲風行中國
·1968年 各地開始大規模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
·1969年 中蘇爆發珍寶島武裝沖突
·1970年 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1號」成功發射
·1971年 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
·1972年 尼克松訪華 發表《中美聯合公報》
·1973年 文革「白卷英雄」張鐵生被推到「台前」
·1974年 秦始皇兵馬俑被發現並開始發掘
·1975年 中國農林科學院鑒定並推廣雜交水稻
·1976年 粉碎四人幫 十年文革結束
·1977年 中斷十年的高考制度恢復
·1978年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
·1979年 對越自衛反擊戰
·1980年 最高法院公審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主犯
·1981年 鄧小平首次提出「一國兩制」
·1982年 計劃生育定位基本國策
·1983年 中央台首屆春節晚會舉辦
·1984年 新中國代表團參加洛杉磯奧運會
·1985年 鄧小平宣布我國政府裁軍100萬
·1986年 863高科技發展計劃開始實施
·1987年 大興安嶺特大火災
·1988年 價格闖關
·1989年 團中央、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發起希望工程
·1990年 上海證交所成立
·1991年 秦山核電站並網發電
·1992年 鄧小平南巡並發表重要講話
·1993年 「汪辜會談」
·1994年 全國足球甲級(A組)聯賽開始
·1995年 雙休日改變生活
·1996年 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台灣海峽進行陸海空聯合演習
·1997年 中國政府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
·1998年 長江、松花江嫩江全流域大洪水 全國抗洪救災
·1999年 全國高校開始擴大招生
·2000年 成克傑、胡長清、廈門遠華貪腐事件被處理
·2001年 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2002年 國內生產總值突破10萬億元
·2003年 眾志成城 抗擊非典
·2004年 全國人大通過憲法修正案 保護私產入憲
·2005年 神舟六號載人飛行圓滿成功
·2006年 農業稅退出歷史舞台
·2007年 十屆人大五次會議表決通過《物權法》
·2008年 北京成功舉辦奧運會和殘奧會
㈧ 1990年以來發生的中國重大歷史事件時間表和內容,越詳細越好
1991蘇聯解體
1992北美自由貿易區形成
1993歐洲聯盟建立
1990年 上 海證 交所成立
·1991年 秦 山 核電 站並網發電
·1992年 鄧 小 平南巡並發表重要講話
·1993年 「汪 辜會談」
·1994年 全 國足 球 甲級(A組)聯賽開始
·1995年 雙休日改變生活
·1996年 中國人民 解 放軍在 台灣海 峽進行陸 海空 聯合演習
·1997年 中國政 府對香 港恢復 行使主權
·1998年 長江、松花江嫩江全流域 大洪水 全國 抗洪 救災
·1999年 全國高校 開始擴大 招生
·2000年 成 克 傑、胡 長 清、廈 門 遠 華貪 腐事件被處理
·2001年 中國 加入 世界 貿 易 組織
·2002年 國內生產總值突破10萬億元
·2003年 眾志 成 城 抗擊 非 典
·2004年 全國人大通過憲 法修正案 保護私產入憲
·2005年 神舟 六 號載人飛行圓 滿成功
·2006年 農業 稅退 出歷史 舞台
·2007年 十屆人大五 次會議 表 決通過《物 權 法》
·2008年 北京成 功舉 辦奧 運 會和殘 奧會 .汶 川大 地震
·2009年 新中國 成立6 0周年大 閱兵
·2010年 上海世 博 會
㈨ 1996年發生了什麼重大歷史事件
1、八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
1996年3月5日至17日 八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在北京舉行。李鵬代表國務院作《關於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綱要的報告》。會議通過了《關於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綱要及關於〈綱要〉報告的決議》。
《綱要》除重申我國未來十五年的主要奮斗目標外,還提出保持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積極推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把提高經濟效益作為經濟工作的中心。
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促進科技、教育與經濟緊密結合;把加強農業放在發展國民經濟的首位;把國有企業的改革作為經濟體制改革的中心環節等指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九條方針。
2、聯系非洲會議在南非約翰內斯堡發表《約翰內斯堡宣言》
1996年5月4日,出席聯合國貿發會議第九屆大會的非洲國家及有關各方代表,在主題為「聯系非洲」的會議後發表的《約翰內斯堡宣言》中宣布,非洲面臨著嚴峻的挑戰,但同時也擁有無限的潛力。經過自己的努力和外部的幫助,非洲將成為「21世紀的龍」。
3、1996年英格蘭歐洲杯
1996年夏天,歐洲十六強在英格蘭會師,東道主英格蘭強勢晉級四強,在一場占優的比賽中與德國苦戰120分鍾點球淘汰,而幸運的德國人在決賽的金球制加時賽中擊敗捷克,獲得冠軍。
4、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
1996年是現代奧運會的100年誕辰,7月19日-8月4日在美國亞特蘭大舉行的第26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實現了奧運家庭的大團圓。
本屆比賽中設26個大項271個小項,共有來自世界197個國家和地區的10788名運動員參加了各項比賽的角逐,各國選手經過17天的激烈爭奪共打破25項世界紀錄。上述數字皆創造了奧運會歷史上的新紀錄。
5、美國杜魯門號航空母艦下水
杜魯門號航空母艦(USS Harry S. Truman CVN-75)是美國尼米茲級核動力航空母艦的八號艦,1993年起造,1996年下水,是世界上最新造的幾艘超大型作戰用船艦之一。杜魯門號是以美國第33任總統哈瑞·杜魯門命名,於1998年7月編入美大西洋艦隊服役。
㈩ 歷史上著名的歷史事件
1、三家分晉
三家分晉是指中國春秋末年,晉國被韓、趙、魏三家瓜分的事件。
在歷史上,「三家分晉」被視為春秋之終、戰國之始的分水嶺。司馬光將其列為《資治通鑒》的開篇之作。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周威烈王封三家為諸侯。司馬光的編年體史書《資治通鑒》的記載就從這一事件開始:「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晉大夫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作為春秋與戰國的分界。
從公元前633年晉文公作三軍設六卿起,六卿一直把握著晉國的軍政大權。到晉平公時,韓、趙、魏、智、范、中行氏六卿相互傾軋。
後來趙把范、中行氏滅掉後,公元前453年又聯合韓﹑魏滅掉了智氏,晉國公室名存實亡。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命韓虔﹑趙籍﹑魏斯為諸侯。到公元前376年,魏武侯﹑韓哀侯﹑趙敬侯瓜分了晉國公室。
2、王莽改制
王莽改制又稱王莽新政,是新朝皇帝王莽為緩和西漢末年日益加劇的社會矛盾而採取的一系列新的措施的「托古改制」。包括土地改革、幣制改革、商業改革和官名縣名改革。
初始元年(8年)王莽接受孺子嬰(劉嬰)的禪讓後稱帝,改國號為「新」,改長安為常安,作為新朝都城,王莽開中國歷史上通過符命禪讓作皇帝的先河。王莽開始進行的全面社會改革。
王莽仿照《周禮》的制度推行新政,屢次改變幣制、更改官制與官名、以王田制為名恢復「井田制」,把鹽、鐵、酒、幣制、山林川澤收歸國有、耕地重新分配,又廢止奴隸制度,建立五均賒貸(貸款制度)、六筦政策,以公權力平衡物價,防止商人剝削,增加國庫收入。
刑罰、禮儀、田宅車服等儀式,不停回復到西周時代的周禮模式。
但王莽的改制不僅未能挽救西漢末年的社會危機,反而使各種矛盾進一步激化,由於政策多迂通不合實情處,百姓未蒙其利,先受其害,朝令夕改,使百姓官吏不知所從,不斷引起天下各貴族和平民的不滿。
到了天鳳四年(17年)全國發生蝗災、旱災,飢荒四起,各地農民紛起,形成赤眉、綠林大規模的反抗。導致新朝的滅亡。
3、黃巾起義
黃巾起義,是東漢晚期的農民戰爭,也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宗教形式組織的民變之一,開始於漢靈帝光和七年(公元184年),當時朝廷腐敗、宦官外戚爭斗不止、邊疆戰事不斷,國勢日趨疲弱。
又因全國大旱,顆粒不收而賦稅不減,走投無路的貧苦農民在巨鹿人張角的號令下,紛紛揭竿而起,他們頭扎黃巾,高喊「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號,向官僚地主發動了猛烈攻擊。
並對東漢朝廷的統治產生了巨大的沖擊,為平息叛亂,各地擁兵自重,雖最終起義以失敗而告終,但軍閥割據、東漢名存實亡的局面也不可挽回,最終導致三國局面的形成。
4、五胡亂華
五胡亂華,指在西晉時期塞外眾多游牧民族趁西晉八王之亂,國力衰弱之際,陸續建立數個非漢族政權,形成與南方漢人政權對峙的時期。
「五胡」主要指匈奴、鮮卑、羯、羌、氐五個胡人大部落,但事實上五胡是西晉末各亂華胡人的代表,數目遠非五個。
百餘年間,北方各族及漢人在華北地區建立的國家達數十個,強弱不等、大小各異,其中存在時間較長和具有重大影響力的有五胡十六國。後北方被前秦統一,中國呈現出前南北朝特徵。
西晉「八王之亂」,胡人趁亂反晉。西晉滅亡後,出於避亂,晉朝皇室和北方黃河流域廣大居民進入安定的長江流域,史稱衣冠南渡。南渡導致了經濟重心南移。
五胡亂華的時間一般從西晉滅亡(316年)開始算起,一直到鮮卑北魏統一北方(439年)。有的學者也稱之為「永嘉之亂」、「中原陸沉」、「中原淪陷」等。
這一時期,歷史學家普遍認為是漢民族的一場災難。581年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589年滅陳朝,方使中國結束了300年的動亂和分治。
5、陳橋兵變
陳橋兵變又稱陳橋驛兵變,是趙匡胤發動的取代後周,建立宋朝的兵變事件,此典故又稱黃袍加身。
959年,周世宗柴榮崩,七歲的周恭帝柴宗訓即位。殿前都點檢、歸德軍節度使趙匡胤,與禁軍高級將領石守信、王審琦等掌握了軍權。
960年正月初一,傳聞契丹聯合北漢南下攻周,宰相范質等未辨真偽,急遣趙匡胤統率諸軍北上御敵。周軍行至陳橋驛,趙匡胤和趙普等密謀策劃,發動兵變,眾將以黃袍加在趙匡胤身上,擁立他為皇帝。
隨後,趙匡胤率軍回師開封,京城守將石守信、王審琦開城迎接趙匡胤入城,脅迫周恭帝禪位。趙匡胤即位後,改國號為「宋」,仍定都開封。石守信、高懷德、張令鐸、王審錡、張光翰、趙彥徽皆得授節度使位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歷史事件